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4-08-30

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共9篇)

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1

丝瓜又名天罗丝、天络等, 为葫芦科, 丝瓜属, 一年生攀缘性植物。

1、播种育苗

苗床准备:丝瓜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太阳光照射时间长的地方作为育苗地, 并提前10~15d施好苗床基、种肥, 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播种前1~3d整地制好营养钵, 并覆盖好薄膜, 以待播种。

播种:丝瓜播种宜三月底四月初进行。播种时:一是采用浸种催芽, 先将种子晒2~3d, 之后用温水浸种约6h (种子充分吸水为准) 然后将种子放入温箱催芽。待种芽露白即可播于营养钵或方格内。二是用干燥种子直接播于营养钵或方格内, 但苗床土必须保持湿润。否则因水分不足影响出苗。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 并搭好小拱棚保温, 争取早出苗。

苗床管理:种子播入苗床后, 要抓紧对苗床的管理。在未出苗前, 苗床膜内温度宜20~30℃为好。这样, 经浸种催芽的种子2~3d可出苗, 干燥种子播种约6~7d也可出苗。出苗后, 前期因气温低, 苗龄小, 以保暖防冻为主, 中后期随着气温升高, 苗龄增大, 建议应进行通风炼苗。通风炼苗根据气温高低灵活进行, 如阴雨天气低可以不通风, 晴天气温高必须揭膜通风, 并做到先小通风, 后大通风, 移栽前2~3d可不盖膜。

定穴移植:移栽一般掌握在谷雨前后, 即当苗长出1~2片真叶时可带土移栽, 移栽前7~10d, 将确定移植瓜苗的行上施足基肥, 每亩施入畜肥20kg、磷肥50~75kg, 钾肥15~20kg。施好后及时进行土地翻耕, 并精细整地, 喷好除草剂, 覆盖好地膜待移栽。丝瓜络栽种密度以每亩500株左右为宜, 其行距3m, 株距0.4~0.5m。

搭架引藤:丝瓜定植后即可进行搭架以1.5m×1.5m距离立杆, 架高2m。棚顶用小竹、铅丝或绳子纵横扎成正方形, 搭架要结实牢固, 能经得起鲜瓜重量的负荷和大风的袭击。待瓜藤长到2.5m以上时可引藤上架, 瓜藤上架时, 不管瓜藤长短与否, 但上架后的瓜藤脑的部位必须保持一致, 有利于瓜藤在架上平衡伸展。瓜藤上架以后要做到经常理藤, 使瓜藤在架上分布均匀。

2、田间管理

大面积的商品生产丝瓜的管理工作很多。主要的有设立支架、浇水施肥、中耕、除草、培垅、人工引蔓、绑蔓等工作。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整地挖芽去雄花。瓜藤上架后不断地进行整枝挖芽和去除雄花。丝瓜一般每株只留一条主藤, 对其余的侧枝和赘芽要随时清除。丝瓜是雌雄花同节位着生, 雄花数量之多, 为减少养分的消耗, 可将90%以上的雄花蕾及时摘掉, 摘雄花时要防止碰伤同节位上雌蕾。

2) 留优瓜去劣瓜。丝瓜的天性是除基部节位外, 几乎每个节位上都有幼瓜着生, 留瓜过多, 既不能提高产量, 且产生大量劣质瓜络。经长期生产证实, 一般每株在每瓜期只选留优瓜一条为好, 最多不能超过2条。选留优质瓜实要视幼瓜上下匀称, 瓜条直, 瓜柄粗壮不细长。丝瓜幼果时裂瓜现象比较重, 裂瓜原因除幼瓜的外皮生长速度较慢, 皮层内的瓜络充实加速而引起外, 植株生长过旺,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失调也是造成裂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栽培上, 合理平衡施肥, 去幼瓜要适时, 最好在选留优质小瓜前的几个节位上暂留一条幼瓜, 以争夺养分, 当选留的优质瓜长到基本上不会破裂时再去除前面的小瓜, 对结下的瓜不能任其搁置在架顶上, 应及时放下悬空。若幼瓜出现弓形, 须经人工整直, 可用系线的小石块悬挂在花蒂上。

3) 合理追肥。要实现产量一般正常年份为100~30kg, 并出现过150kg以上的高产田, 要实现丝瓜的正常产量, 必须有足够的肥料投入。丝瓜一生中, 在基肥施足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结瓜期, 进行多次追肥。头次追肥应掌握第一期幼瓜直径长到4cm以上时进行, 小于4cm追肥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每亩施标氮15kg左右。第一次追肥后隔10d再施一次瓜果膨大充实肥, 每亩施标氮20~25kg。以后每隔15d左右施一次追肥, 每次每亩施标肥氮20~25 kg, 连施2~3次, 但具体要视丝瓜生长势和结瓜量多少, 来确定施肥次数和每次施用量多少, 追肥用方法以浇施为好, 并离根部50cm以外处施入, 以防近根产生肥害。并做到根基左右轮流交替施用。

4) 防治病虫。在丝瓜栽培中, 病虫危害较多, 如花叶病、病毒病、角斑病、霜霉病、地老虎、红蜘蛛、小卷叶虫、瓜野螟等。但影响产量较大的主要在霜霉病、绵腐病、瓜野螟等。

丝瓜霜霉病:丝瓜霜霉病是丝瓜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危害不甚严重, 但在适宜发病环境条件下, 可引起大发生, 使大量叶片枯死, 影响瓜果产量。防治意见: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农业防治, 要适当配施磷钾肥, 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病害初见时, 应及时摘除病叶, 以减少病菌扩展。药剂防治, 可选500倍甲霜灵早期灌根, 初发病时用2 000倍瑞毒霉进行喷雾, 每隔7d一次连防1~2次。

瓜野螟:一年发生数代, 以7~9月发生量大, 并世代重叠, 为害严重。主要啃食叶肉, 严重时造成大面积叶片仅留叶脉, 影响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当幼虫盛发时, 可用3 000倍菊脂类农药等农药进行喷雾。

贺研1号有棱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有棱丝瓜;新品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6-0050-02

贺研1号是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广州市郊优质花点有棱大肉有棱丝瓜经提纯后再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系作母本,用贺州本地有棱花点大肉有棱丝瓜经提纯后再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系作父本杂交选育,于2015年通过审定的杂种一代有棱花皮丝瓜新品种,表现为中熟、优质、丰产、抗寒抗热抗霜霉病及细菌性角斑病,一般每公顷产量为37500kg。

1 品种特征特性

贺研1号有棱丝瓜抗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植株长势旺盛,侧枝多,主侧蔓均可结果,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后期以侧蔓结果为主,雌性强,增产潜力大。商品瓜长35~45cm,以40cm为主,横径约5cm,单瓜重约300g,该品种商品瓜似本地丝瓜,表现为外形优美,瓜外形头尾匀称,丝瓜表皮均匀布满小花点,色泽淡青绿,棱沟直而浅。商品瓜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好,丝瓜味浓,清甜爽口,绿肉层较普通丝瓜厚,特别爽脆。属耐寒耐热中熟品种,春植时,雌花初现于9~12节位,秋季第一雌花初现于18~22节位,从播种至商品瓜初收大于40~45d,采收期约50~60d,贺研1号也耐热,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果,春植时也可以越夏,一直采收到下半年。一般每公顷产量为37500kg,水肥管理好者可达52500kg以上,如果是越夏栽培,产量可达到75000kg以上。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播种期

在两广有棱丝瓜主要种植区,贺研1号从3月到8月均可种植,但最适宜春季种植,其次是秋季种植,在贺州市,秋季种植不得迟于8月10日。由于该品种耐寒性好,在早春时可适宜早播,春季种植以育苗移栽为主,不提倡直播,如要直播,要当地温度稳定通过18℃为标准[1],在棚内育苗的可适当提前20d播种,育苗土采用全价育苗基质。

2.2 催芽

丝瓜种子播种前宜用温汤浸种,即55℃温水浸种30min,然后继续浸泡10~12h[2],捞起后沥干水份后,用洗衣机或脱水机进行脱水5分钟,然后用保湿能力较好的湿毛巾轻轻包裹(种子不能太多,注意透气),在31~32℃的人工光照培养箱里催芽1昼夜,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贺研一号丝瓜种子发芽率及整齐度都较一般丝瓜品种高。夏秋季采用直播,每穴播2粒已催好芽的种子,等齐苗后再间苗,可保证壮苗、齐苗,对提高单产有重要意义。

2.3 选地

贺研1号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前作不是瓜类的中性或弱酸性沙壤土种植。贺研1号丝瓜根系发达,要先施足基肥再深耕深翻再作畦,每畦包沟宽1.5m,畦面高30~35cm,呈龟背型。

2.4 种植密度

贺研1号丝瓜侧蔓多,主侧蔓均可结瓜,但中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后期以侧蔓结果为主,一般在主蔓采收3~4个商品瓜以后进行主蔓打顶。贺研1号茎叶发达,雌性强,要适当疏植,最好单行单株定植。春季采用行距150cm,穴距70cm,如果要越夏栽培,由于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更要减少株数,穴距为75~80cm。如果是双行种植,种植密度行距1.8~2m,株距1m。由于贺研1号丝瓜长势旺盛,侧枝多,每公顷定植10500~12000株即可,肥水条件好的的还可以稀植,如是平棚栽培,每公顷栽6000~6750株即可。千万不能双苗种植,以免造成由于枝叶过份茂盛而影响坐瓜及病害横生。每公顷用种量3~4.5kg,育苗移栽用种量更少。

2.5 水肥管理

为方便空气流通,降低田间湿度,种植畦一般南北向,起高畦深沟,畦宽1.5m(包沟),并施足基肥[3]。贺研1号有棱丝瓜为中熟、强雌品种,增产潜力大,肥水需要量也较大,特别是结果期需钾量较多,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前作不是瓜类的中性或弱酸性沙壤土种植。基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可施用花生麸加猪鸡粪等堆沤腐熟农家肥15000kg/hm2,深耕深翻。苗期经常保持畦面土壤湿润,但根部不能渍水,根部渍水容易引起猝倒病及根腐病的发生。在初花期可施进口复合肥750kg/hm2,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特别是炎热的夏季,要早、晚浇水,水分不足,丝瓜易纤维化,品质下降,影响商品性[4]。在初收期每公顷追施复合肥375kg+花生麸鸡粪肥11250kg,采收期应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5d追肥一次,每次施N、P、K(15%-15%-15%)三元复合肥150kg+硫酸钾肥150kg。为提高和保证商品瓜质量,在盛收期隔5d加淋一次腐熟透的花生麸鸡粪水肥。

2.6 田间管理

贺研1号搭架以单行搭架为主,搭架时每隔4~5m加三条竹子呈三角架加固。也可搭平棚,为方便生产管理,平棚棚顶一般高1.8m。在蔓长50~60cm时开始引蔓上架。夏季种植时植株生长旺盛,生长过旺时要进行压蔓和窝藤,出现雌花再引蔓上架,引蔓后要把下面多余的侧蔓摘除,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幼瓜被架、叶、蔓等阻碍不能自然下垂时容易变弯,影响商品性,要进行吊瓜和理瓜,一般吊瓜在坐瓜后2-3d进行,及时吊瓜、理瓜能提高商品瓜的产量与质量[5]。由于贺研1号生育期较长,叶片较大,在生长中后期要注意摘除中下部老叶及长势弱的特别是无效的侧枝及畸形瓜及雄花簇,能有效的延长商品的瓜采摘时间,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2.7 病虫害防治

贺研1号丝瓜抗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以预防为主,苗期及在开花前可用70%瑞毒霉(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基本上能预防盛瓜期以前的病害,中后期酌情用药。虫害主要是黄(黑)守瓜、瓜实蝇及美洲斑潜蝇。黄(黑)守瓜美洲斑潜蝇和可用阿维菌素及杜邦康宽防治。瓜实蝇可用黄色专用瓜果实蝇粘胶板诱杀,也可用针蜂无忧800倍液喷杀成虫,同时要及时摘除被害瓜,并挖坑深埋,能有效的减少瓜实蝇虫源。

2.8 适时采收

贺研1号丝瓜从开花至商品瓜成熟春秋季约10~12d,夏季温度高时可缩短至7d,不及时采收,瓜肉容易由纤维化而变硬,在肥水不足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影响其商品性状及价值。所以,商品瓜采收一定要及时。采收一般在早上8h前气温较低时进行,商品瓜比较鲜嫩,耐贮藏运输。采收的标准是:弱株弱苗采收小瓜,壮株采大瓜,商品瓜单瓜重在250~400g之间,以瓜饱满,色泽好,头尾匀称为优质瓜。采收时小心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上市价格[6]。

参考文献:

[1]李莲芳,孙怀志,张华,刘艳辉,黄红弟.杂种一代丝瓜新品种-绿胜1号[J].蔬菜,2003,(04):13.

[2]何晓莉,罗剑宁,罗少波,张长远,郑晓明,龚浩.大肉丝瓜新品种粤优2号[J].中国蔬菜,2013,(01):34.

[3]徐勋志,黄有宝,黄绍力,郑文心,陈玉英.高产、优质、商品性强丝瓜新品种碧绿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1,(05):12.

[4]李莲芳,郑少薇.南方特色瓜类蔬菜种植技术[J].西南园艺,2004,(04):47.

[5]李莲芳,孙怀志,张华,刘艳辉,黄红弟.杂种一代丝瓜新品种-绿胜1号[J].蔬菜,2003,(04):13.

苏丝3号丝瓜网格栽培高产技术 篇3

1 基本情况

“苏丝3号”的试验示范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辣椒, 2月29日采用3棚加电热线加塑盘基质育苗。3月21日定植, 采用2层棚膜加地膜覆盖。耕翻前667m2施干鸡粪500kg、商品有机肥250kg、松尔复合肥 (N、P、K比是25:5:15) 25kg作基肥, 追肥2次, 施松尔复合肥15kg。定植按棚纵向栽2行, 在离棚边1m处拉绳定点移栽, 株距38cm, 667m2定植585株。4月7日丝瓜6叶1心时用塑料丝引蔓上架, 4月26日丝瓜开始人工授粉, 5月8日开始采收第1批果。5月17日因气温高, 揭去顶膜, 每隔10~15天浇水1次。4月中旬~6月下旬, 多次整枝、去老叶、去雄花、整理瓜条。4月中旬~6月下旬用“20%烯啶虫咪”防蚜虫、粉虱5次。7月22日为终收期, 全生育期162天。

2 生物学特性

“苏丝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高效农业设施栽培专用一代杂种。极早熟, 据2012年早春设施栽培定点观察, 约30%的植株在第6叶节位开始见第1雌花, 约70%的植株在第7叶节见第1雌花。比“江蔬2号”早1~2叶节, 比“江蔬肉丝瓜”早3节左右。但据观察, 由于主蔓10节以下营养体较小, 坐果率较低, 不宜作商品瓜栽培管理。该品种主蔓结瓜为主, 连续结瓜能力强, 条件适宜可连续3个叶节结瓜, 但受到植株营养供应的限制, 绝大部分丝瓜雌蕾在发育过程中萎缩, 正常情况下每3~4叶结1个瓜。单株结瓜数受生育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一般全生育160天左右, 总叶数70片以上, 设施栽培主蔓可结瓜15~18个。丝瓜从现雌蕾到开花约8天左右。从开花到采收受到温度和植株生长状况的限制, 时间略有差异, 一般5月上旬前开的花, 约12~13天采收;5月中旬到6月中旬气温高, 植株生长旺盛, 从开花到采收需9~10天;6月下旬以后, 虽然气温高, 但是植株开始衰老, 从开花到采收需11天左右。商品瓜长棍棒状, 瓜皮绿色, 色泽好。瓜长30~50cm, 初采期瓜最短, 中间瓜最长。横径4cm左右, 单瓜重220~350g之间。“苏丝3号”品质好, 清香略甜, 果肉绿白色, 肉质致密。抗病性强, 产量高、效益好, 2012年早春设施栽培, 667m2产量2664kg, 产值10982元。

注:5、6、7月的市场批发价分别为5.0元/kg、4.0元/kg、3.0元/kg。

3 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2年丝瓜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结果总结, 丝瓜在栽培过程中, 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3.1 多层棚膜加地膜设施栽培

实践表明, 凡5月份之前上市的丝瓜, 零售价达到6.0元/kg以上。要想早上市, 必须采用多层膜加地膜设施栽培, 才能保证早春丝瓜的正常生长。

3.2 选准播期, 培育壮苗

育苗时间以2月上中旬为宜。育苗的方法采用3层棚膜覆盖加电热线加60孔塑盘基质育苗, 这样才能够达到育早苗、齐苗、壮苗的目的。

3.3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移栽时间应根据苗龄和天气而定。一般叶龄2叶左右, 苗龄30~40天之间, 选晴好天气定植。双层棚膜加地膜覆盖栽培, 定植时间掌握在3月中下旬为宜。定植密度可以灵活掌握。在面积小、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 6~8m宽的大棚, 每棚栽2行, 株距可在20~25cm之间, 待瓜蔓长到棚顶且未相互缠绕, 每株已采2~3个瓜时, 适时疏去田间1/3~1/2的植株, 并及时将瓜蔓移到棚外, 这样可在前期瓜价高时667m2多产瓜300kg左右, 产值增加1500元左右。如种植面积大, 劳动力紧张时, 6~8m宽大棚, 每棚栽2行, 株距33~40cm, 667m2栽500~550株。

3.4 网格栽培, 吊蔓上架

丝瓜的藤蔓长达10m以上, 既不能圈地栽培, 又很难吊架栽培。近2年示范基地都采用塑料网格栽培, 既有利于丝瓜藤蔓在棚架上均匀分布和采果, 又提高了丝瓜商品率, 达到高产高效, 可大力推广。塑料网眼的规格是25cm见方, 上网时间是先罩在头层棚架上, 然后上头层棚膜。丝瓜5叶期长卷须, 8叶期见雄蕾, 吊蔓时间应在6~8叶之间, 蔓长达40~50cm时进行。吊蔓方法是先在棚架上拉2根纵向塑料绳或铅丝, 然后每株瓜都采用1根塑料丝, 下部扣在丝瓜近根处, 上部吊在棚架纵径上, 并将吊丝放松10cm左右, 防止吊绳过紧引起机械损伤。

3.5 整枝打杈, 人工授粉

设施栽培丝瓜以主蔓结瓜为主, 必须经常整枝打杈。整枝的时间要一直坚持到去掉头层膜为止。在整枝的同时, 要剪去中下部老叶和部分雄蕾, 如藤蔓生长旺盛, 还应铲除部分植株并将残体及时移到棚外, 并还要整理瓜条, 防止弯曲影响商品性, 这样既有利丝瓜通风透光, 又能多结瓜并提高商品率。丝瓜为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当田间有雌花出现时, 必须要人工授粉或化学授粉, 直到揭去顶膜为止。授粉时间和方法与西瓜相同。

3.6 精心管棚, 适时抗旱

丝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4℃, 低于10℃幼苗生长受影响。设施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温度, 提早上市。当稳定在30℃以上时, 丝瓜在瓜类中是需水量最多, 耐湿性较强的植物, 设施栽培雨水不能进棚, 要多次抗旱。方法是引入水沟逐棵点浇。每次抗旱后的第2天因棚内温度大要及时揭膜降湿, 防止坐果期棚内湿度大引起褐腐病。丝瓜在生长中后期要补充土壤养分, 防止植保早衰, 提高后期产量。据观察, 设施栽培每增1层膜, 在晴天的白天可增温6~10℃, 夜晚可增温2~5℃。为了确保丝瓜正常生长, 长江中、下游一般在3月下旬可去掉第3层小棚膜;4月中下旬去掉第2层棚膜;5月上中旬当气温明显上升, 且藤蔓已长到顶棚, 要及时揭去顶膜。揭顶膜时间在下晚4时以后进行, 并要细心操作, 防止在去膜时引起机械损伤。

3.7 适时收获

大棚蓑荷/丝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蘘荷;丝瓜;温室栽培;立体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42.4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181-02

收稿日期:2013-09-22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3002)]。

作者简介:高文瑞(1980—),女,山西太谷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E-mail:gaowr1225@126.com。

通信作者:徐刚,男,江苏东台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及相关栽培生理等研究。E-mail:xugang90@163.com。蘘荷[Zingiber mioga (Thunb.)Rosc.]属姜科姜属,其嫩芽、花轴、地下茎均可食用,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轴。由于具有多种功能,蘘荷的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食用功能,蘘荷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属于典型的特色绿色蔬菜品种;(2)药用功能,蘘荷富含a-蒎烯、b-蒎烯、b-水芹烯等多种药用成分;(3)提炼色素,蘘荷的花穗可以提炼食用色素;(4)其他用途,蘘荷的茎叶部分是牲畜的好饲料。蘘荷的经济价值较高,其鲜产品出口价6 000~8 000元/t,干产品出口价25 000元/t[1-2]。蘘荷资源稀少,原产于中国南部,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市,西北的陕西、甘肃,西南的四川、贵州等省,在江苏省的栽培也较多[3]。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蘘荷的需求越来越大,其种植方式由过去房前屋后零星种植逐步向露地及大棚规模化种植发展,现在江苏省如东县蘘荷的常年种植面积在300 hm2以上。目前国内关于蘘荷栽培技术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露地栽培方面,且大部分采用果园套种模式,田间管理相对粗放,生长期长,采收上市基本上在8月底,且采收期较短,产量低,因而效益也比较低。研究蘘荷的大棚栽培技術是促进其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关于蘘荷的大棚栽培研究正在初步展开[3-4],但仍缺乏系统研究,更没有形成能指导规模化生产的成套设施栽培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蘘荷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和技术的提升。由于大棚蘘荷的开花时间在夏季,而夏季的高温导致棚内最高温度往往在40 ℃以上,因此遮阴降温技术是夏季大棚栽培蘘荷的关键措施之一。

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缘性植物,食用部分以嫩果为主,其瓜肉细腻柔软,味道鲜美。丝瓜的果、叶、花、茎、络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丝瓜汁液和瓜络不但可加工成美容品及卫生用品,还可作为造纸原料,在国外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用途还将日益增多。江苏省是丝瓜的生产和消费大省,生产上所用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普通丝瓜[5]。

笔者在春季大棚内种植丝瓜,拉蔓上架形成天然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使棚内温度降低,保证蘘荷的正常生长,形成立体套种模式。本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将蘘荷和丝瓜进行合理的茬口安排和配套技术的集成,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及提高蘘荷设施种植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蘘荷于1月中下旬进行移栽,6—7月开始采收,10—11月采收结束。丝瓜于4月上旬进行移栽,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1~2 d采收1次,8月底腾茬。

2产量与经济效益

一般蘘荷产量10 500~15 000 kg/hm2,产值为150 000~225 000元/。一般产丝瓜产量约45 000 kg//hm2,产值为 180 000元/hm2。蘘荷、丝瓜的周年产值为330 000~405 000元/hm2,效益在225 000~300 000元/hm2。

3栽培技术要点

3.1蘘荷的栽培技术

3.1.1品种选择根据蘘荷花轴鳞片的颜色不同,可分为红蘘荷和白蘘荷,红蘘荷纤维含量较高,花轴直径一般小于 2 cm,上市比白蘘荷早10 d左右,主要适于国内消费;白蘘荷纤维含量低,花轴直径2~3 cm,既可用于国内销售,又符合加工出口的要求,因此须要根据生产目的选择相应的品种。

3.1.2适期移栽蘘荷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不耐旱,喜肥沃土壤,在地温10 ℃以上时根茎萌动,气温20 ℃以上时生长迅速并开始萌发嫩芽,其主要食用的部位花轴由地下茎向上抽生而成,一般第3至第4年为盛收期,第5 年产量明显下降,因此需要适时更新再植。定植前10 d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用15 000~22 500 kg/hm2腐熟农家肥加 450 kg/hm2 复合肥,在大棚两侧留足种植丝瓜、排水沟及走道的空间,做宽70 cm、高25 cm的畦。在1月中旬将蘘荷地下茎挖出分割,每块留有2~3个芽作为播种材料。每畦载1份播种材料,株距60~70 cm,定植密度22 500穴/hm2左右,定植后及时覆盖大棚膜。

3.1.3田间管理

3.1.3.1温度管理3月上中旬齐苗后要加强棚内温度管理,于晴天11:00—13:00通风,并保持白天大棚温度在20 ℃以上,防止幼苗受冻。当叶龄达到4~5张叶时,要加大通风量,使白天棚温保持在18~20 ℃,晴天中午不可超过25 ℃,否则高温易灼伤嫩苗。5月下旬将大棚裙膜去除以利通风,大棚上面覆盖黑色遮阳网(遮光率60%以上),维持棚内温度在30 ℃以下。10月前后气温降至20 ℃以下时,缩短放风时间,注意棚内保温。

金丝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篇5

1 特征特性

金丝瓜植株蔓生, 生长势强, 匍匐生长, 茎较粗, 近圆形, 节间长, 叶呈心脏形, 有浅裂, 绿色, 长24cm, 宽28cm, 侧蔓结瓜多, 第1朵雌花着生在主蔓第5~7节上, 瓜椭圆形, 纵径25cm, 横径11cm, 皮淡黄色, 表皮光滑, 柄短, 肉浅黄色, 老熟瓜呈粉丝状, 单瓜重1.0~1.5kg, 生长期150d左右。金丝瓜是喜温耐热作物, 不耐寒, 幼苗遇霜即受冻害。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 生长期间适温为25~30℃。金丝瓜还是喜光作物, 尤其喜强光,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育良好;不耐阴, 不能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耐旱不耐涝, 在生长期间和瓜膨大期需充足的水分, 如果缺水植株发育不良, 瓜长不大。对土壤的适应性广, 只要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即可种植。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是, 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使各个时期生育良好, 瓜长得大, 而且品质好。

2 栽培技术

2.1 播种育苗

金丝瓜可以直播, 也可育苗移栽。直播在晚霜结束后露地直播, 育苗在保护地中进行, 晚霜结束后定植到露地中, 也可覆地膜。直播起1.2m宽的垄, 株距1m。播种前先施足埯肥, 每埯施农家肥2~6kg、磷酸二铵50g、尿素25g、硫酸钾23g。折合底肥施农家肥22.5~52.5t/hm2, 磷酸二铵417kg/hm2、尿素195kg/hm2、硫酸钾165kg/hm2。播种时在垄中央挖3cm深的坑, 将种子扁立起来放入坑内, 并覆湿土3cm厚。采用育苗移栽的,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 (参考黄瓜营养土配制方法) 装入钵内, 营养土要距钵上部3cm, 然后将金丝瓜种子外膜搓去, 用30℃水浸种6h后播种, 并覆土2~3cm厚。播种后子叶未拱土前, 以保温保湿、促早拱土为主。当50%子叶刚露土还未直脖时, 应适当通风降温, 白天控制在22~25℃, 夜间控制在10~15℃, 使昼夜温差在10℃左右。第1对真叶展开后, 要提高温度, 白天保持在29~30℃, 夜间15℃左右。苗龄以25d左右为宜, 在定植前5~7d, 夜间要低温锻炼秧苗, 一般以8℃左右为宜。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 尽量少浇水, 不旱不浇水, 浇水要浇透浇足, 一般不需追肥。

2.2 定植

金丝瓜的定植, 要在晚霜结束后4~5d、15cm处的地温高于12℃以上时进行为宜。定植的行株距为1.2m×1.0m。定植时先挖穴, 再将秧苗摆放在穴内, 培少量土, 浇足水, 等水渗下后封穴。保苗6 000~9 000株/hm2。

2.3 中耕除草与培土

随着金丝瓜的生长发育, 在瓜蔓未伸长之前, 要及时中耕, 铲趟2~3次, 清除杂草, 提高土温。在进入拉蔓期后, 蔓叶阻挡使田间铲趟作业无法进行时, 采取拔草方式。秧苗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用细土给根培土固定幼苗, 以防被风吹摇动, 茎被磨坏。每隔几天培土1次。当苗长大时, 根培土已不起作用, 改为大土块压下部叶子的叶柄, 每株秧压2处。

2.4 植株调整

随着蔓的伸长, 由压叶柄改为压蔓, 在压蔓的同时, 还要顺蔓, 即把主蔓顺着缺苗或空地面积较大的方向压蔓。压蔓要每隔几天进行1次。在金丝瓜开花期间要及时顺蔓、压蔓、整蔓。顺蔓时要把主蔓顺向空地, 顺蔓的同时压蔓, 所压的位置以能固定住蔓为准, 注意不要压住未开的雌花。这时如有的地方蔓叶很密, 有的地方还空着, 可把密的地方蔓都掐尖, 使其停止生长, 促进蔓稀的地方快长。金丝瓜是多蔓结瓜作物, 在生长中期可长出3~7条瓜蔓, 大多数瓜蔓都可结瓜, 一般开花前不必打蔓、掐尖。但生长弱的侧蔓要剪除。当瓜蔓长至1m左右时, 才开始结第1瓜, 同一蔓结第2瓜时, 瓜蔓已达2m左右, 如田间瓜蔓不过于茂密, 可放任其生长, 坐瓜结束后, 把所有的蔓都掐尖, 以利所结的瓜老熟。

2.5 肥水管理

金丝瓜在开花期以前一般不需追肥浇水, 开花期前至开花初期, 要及时追肥, 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以追氮肥为主, 可追尿素135~270kg/hm2。施入方法是在距根部25cm处, 挖15cm的深坑, 施入坑内, 用土埋好即可。注意肥料与根系的距离。在大旱无灌溉条件时应停止追肥或少追肥, 等旱情过后再进行追肥。

2.6 人工授粉

金丝瓜属异花授粉作物, 主要靠蜜蜂等昆虫传粉受精后才能结瓜。当蜜蜂数量不多和阴雨天达4d以上时, 就要采取人工授粉。授粉时间一般在早晨开花时到9∶30以前, 9∶30以后授粉坐瓜率显著下降。授粉时带一小盒, 随授粉随采一些当天开放的优质雄花放在盒内备用, 然后将雄花的花冠剥掉, 用雄蕊在雌花的柱头上轻轻蘸抹几下, 将花粉抹在柱头上即可, 每朵雄花可授雌花1~2朵。

2.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白粉病、霜霉病和腐烂病。白粉病参照其他瓜类防治法。霜霉病可用40%乙磷铝200倍液喷雾防治。腐烂病可用1.0∶0.5∶240.0的波尔多液或30%琥珀酸铜或农用链霉素200mg/kg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和地下害虫。蚜虫参照其他瓜类防治法。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地老虎等, 可用辛硫磷毒饵诱杀、敌百虫毒饵诱杀防治, 或用辛硫磷1200倍液灌根防治。

2.8 采收

金丝瓜老嫩程度均可食用, 但以老熟并贮存到冬春季的味最美, 也最好吃。瓜老熟后, 不要急于采收, 在没霜冻的情况下, 要等所有的瓜都老熟后再采收。老熟的标准是皮呈黄色且坚硬。采收前将所有的瓜都充分暴露在阳光下, 促其快速老熟。采收时用刀砍断瓜柄即可。

参考文献

[1]胡成文.金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1 (4) :12.

[2]黄振智.金丝瓜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 2000 (9) :22.

[3]陈杏禹, 那伟民.金丝瓜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 2000 (6) :7-8.

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6

一、品种选择

选择果皮带小皱褶、连续结果能力强、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低、坐果率高、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极早熟、早熟丝瓜品种, 如湖南衡阳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冠406, 重庆肉丝瓜、胖头丝瓜, 湖南冷水江肉丝瓜等优良品种。

二、营养土及苗床准备

1. 准备营养土

播种前1个月左右开始按7份田园土、3份有机肥的比例混合, 1m3营养土加入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 再泼浇一定量的腐熟人畜粪, 覆盖薄膜堆沤发酵备用。

2. 苗床准备

丝瓜苗床应建在中棚或大棚中, 厢面宽1.33m, 厢沟深30cm, 将苗床底部整平, 先铺10cm厚的杂草或木屑等隔热保温层, 再铺5cm厚的细沙, 即可铺设地热线, 间距10cm左右。铺完地热线后, 接好控温仪, 在线上压3cm厚的细土, 其上再放营养钵。如采用热水循环加热方式, 则铺设塑料水管, 间距12cm左右, 其它方法同上。

三、浸种催芽, 播种育苗, 培育健壮苗

育苗采用中棚或大棚+小拱棚, 利用地热温床或热水循环加热方式提早催芽播种育苗。播种时间一般在元月1~10日 (极端寒冷天气出现的年份则可顺延) 。播种前将精选的种子用55℃的温水浸泡10~15分钟, 并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后捞起, 用清水反复清洗3次。然后常温下浸种8~10小时, 捞起种子, 沥干水分, 在30℃条件下催芽。当有70%的种子露白时, 即可播种。播种前1天最好将苗床浇足底水。

为了缩短出苗时间, 使瓜苗生长整齐, 可先将种子高密度撒播在温床的一角, 上盖1~2cm厚的沙土或湿谷壳。苗床上平铺一层地膜, 保持床土湿润, 再盖上塑料小拱棚, 温度控制在28~30℃。待种子弓背出土时, 将瓜苗分苗到营养钵中, 每钵1株, 上面搭盖塑料小拱棚, 并盖严大棚或中棚膜。缓苗后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 夜晚18℃, 小拱棚膜要早揭晚盖。待瓜苗第2片真叶出现后, 可全天揭去小拱棚膜, 并视天气情况, 适时敞开大棚或中棚膜, 降低棚内湿度, 增加透气量, 锻炼秧苗, 增强秧苗素质, 一般以白天苗床温度不低于16℃、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为限, 以促进丝瓜雌花的分化。

四、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田块, 定植前10天, 每亩撒施氮、磷、钾各占15%的三元复合肥50~75kg, 并泼浇腐熟人畜粪2 000kg后深耕, 按1.2~1.3m包沟开厢, 整平厢面, 把厢面做成瓦背形。定植前2天, 按0.4m的株距打窝, 窝深30cm, 每窝施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0.1kg和腐熟人畜粪2kg, 覆土整平后盖严地膜。

五、定植

当幼苗已有3片真叶充分长大时, 选择晴天移栽, 每窝定植1株。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并用细土盖严定植孔。由于早春气温低且不稳定, 应采用大棚或中棚栽植, 采取地膜加盖小拱棚栽培, 更有利于秧苗成活和早生快发。

六、田间管理

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密闭棚5~7天, 促进缓苗成活。定植成活后, 开始逐渐敞棚, 并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和植株的长大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到3月底4月初可根据气温回升状况和秧苗生长情况, 逐步揭去棚膜。4月底至5月初, 视天气情况和丝瓜藤蔓生长情况, 全部揭去棚膜。

2. 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 每亩及时施20%的腐熟人畜粪1 000kg。在主蔓上架之前, 每亩施30%的腐熟人畜粪1 000kg。第一朵雌花坐果后, 每亩施50%的腐熟人畜粪1 500kg, 复合肥20kg。以后每隔10~15天追肥1次, 保证秧苗藤蔓不脱肥下架早衰。

3.植株调整

当蔓长到33cm后, 及时引蔓、绑蔓, 待蔓长到1m时搭架, 搭单壁篱架, 架高根据大棚内的空间而定, 一般高1.2m, 最高可达1.5m。主蔓上架之前摘除所有侧蔓。主蔓结3~4个丝瓜后摘心, 选留1个侧蔓生长, 待侧蔓挂2~3个果后留2~3叶摘心, 再选留一健壮侧蔓。如此反复, 其余侧蔓全部打掉。在进入结果期后, 结合丝瓜采收, 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老叶、病叶以及过密的叶片, 并摘除2/3的雄花, 以增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能力, 防止病虫害传播, 减少养分消耗。当发现雌花或幼瓜搁在瓜架上或被卷须缠绕时, 应加以调整, 使之挂在架下, 并摘除畸形瓜。

4.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7~10时进行, 方法是将雄花摘下, 除去花瓣后, 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一般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如遇连阴雨天气, 则在前一天把将要开放的显黄色的雌花用叶片遮住, 第二天早上授粉。授粉后再用叶片将其遮住, 提高授粉效果。

5. 病虫害防治

大棚丝瓜栽培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霜霉病、疫病、病毒病、蔓枯病和炭疽病。

(1) 猝倒病可用70%安泰生600倍液+30%苗菌必克800倍液或72.2%普力克400倍液防治。

(2) 霜霉病用70%安泰生6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4%的恶霜·锰锌 (杀毒矾) 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亩喷药液60~70L。每隔7~10天喷1次, 以后视田间病情发展, 再确定是否用药。

(3) 疫病可用70%安泰生6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锰锌·霜脲 (克露) 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每隔7~10天1次, 连续防治3~4次。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 防效明显提高。一般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4~0.5L即可。

(4) 病毒病用70%安泰生600倍液+20%病毒A400倍液, 或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0.5%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者0.5%OS-施特灵水剂700倍液防治。

(5) 蔓枯病可用70%安泰生600倍液+80%代森锰锌 (喷克)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隔5~7天1次, 连防2~3次。

(6) 炭疽病用70%安泰生6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

丝瓜常见虫害有蚜虫和黄守瓜。防治蚜虫每亩可用10%吡虫啉10~20g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4~1.9g对水50kg喷雾。防治黄守瓜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或2.5%溴氰菊脂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

七、适时采收

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大棚,番茄,丝瓜,夏青菜,秋莴苣,栽培技术

经过2年实践, 如皋市野林农业园区总结出双层大棚套小棚覆盖地膜栽培早春西红柿/丝瓜—夏青菜—秋莴苣一年四熟模式,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般产番茄45 t/hm2, 产值10.5万元/hm2;丝瓜22.5 t/hm2, 产值1.5万元/hm2;小青菜12.75 t/hm2, 产值2.25万元/hm2;莴苣52.5 t/hm2, 产值6万元/hm2, 效益达20.25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

番茄9月中旬播种, 10月上中旬分苗, 12月中旬定植于双层大棚内, 大棚规格长×宽×高为40.0 m×6.0 m×2.5 m, 内棚比大棚低20 cm, 宽度减少40 cm, 上好双层裙膜, 棚内为4个组合, 进行高垄栽培, 垄高25 cm, 垄面宽75 cm, 垄沟宽35 cm, 覆好地膜后进行双行定植, 并于当日套好小棚, 4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获;丝瓜采用电热丝加温基质穴盘育苗, 12月下旬播种, 2月下旬定植双层大棚之间, 4月中旬至7月下旬收获;小青菜在7月上旬西红柿收获后清茬, 下肥后即耕即播, 防止高温, 减少水分挥发, 以便一播全苗, 8月上中旬收获;莴苣考虑均衡上市, 播种时间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分批播种。播种前进行低温处理, 打破休眠, 播后15~20 d分苗。

2 番茄栽培技术

品种选用金鹏朝冠, 该品种果型适中, 适合本地消费习惯, 是目前如皋市种植的优良品种。9月中旬播种, 播后20 d及时分苗, 用大棚加小拱棚覆盖遮阳网遮荫育苗, 轻度控制水分, 以抑制陡长, 苗高控制在30 cm左右。11月中旬, 搭好内棚, 施足基肥, 施充分腐熟的粪肥60 t/hm2、硫酸钾型45%复合肥750 kg/hm2。耕翻后筑垄, 垄高25 cm, 垄面宽75 cm, 垄沟宽35 cm。12月中旬按行距40 cm、株距30 cm定植, 栽后浇足活棵水, 闷棚3 d开始放风, 晴天揭去内棚和小棚通风透光, 阴天只揭小棚通风[1]。3月上旬加大放风量, 注意及时撤去小棚, 搭架绑枝, 采用单干整枝。花期用30 mg/kg防落素喷花, 每层花序处理1次, 坐稳4穗果后留2叶摘顶, 第1果穗有鸡蛋大小后及时追肥, 结合防病用0.5%尿素水加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第1穗果开始转色时用200mg/kg的乙烯利涂果可提前采收。3月下旬撤去内棚。番茄定植后10 d起开始用药, 主要防治疫病和脐腐病, 为了降低湿度, 通常用百菌清或一熏灵药剂5~7 d交替烟熏1次, 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好蚜虫。

3 丝瓜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江蔬一杂交种。采用大棚加小棚电热丝加温基质穴盘育苗。2月下旬将丝瓜套栽于双层棚之间20 cm处, 株距1.2 m, 及时引蔓, 使瓜蔓均匀分布在棚内架面, 1 m以下的侧蔓一律去除, 1 m以上的侧蔓留1株雄花后1叶摘心, 收获时连同丝瓜一起自侧蔓基部剪除, 番茄采收结束后中耕1次, 追施1次薄水粪, 每采收2~3次后追肥1次[2]。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瓜绢螟。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霜霉病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62%仙生粉剂600~800倍液防治;疫病选用72.2%普力克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40%福星6 000~8 000倍液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用70%艾美乐水分散剂4 000~5 000倍液和73%克螨特乳油2 500~3 000倍液防治。

4 夏青菜栽培技术

番茄7月上中旬收获后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复合肥300 kg/hm2、生石灰1 125~1 500 kg/hm2, 耕后整地直播, 选耐热的耐热上海青以便一播全苗。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好蚜虫, 播后20~25 d采收[3]。

5 莴苣栽培技术

品种选用耐寒、抗病、商品性佳、适用市场需求量大的种都青。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大棚内遮荫育苗,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低温处理后进行浸种催芽, 待种子80%露白后即可播种, 精整畈面, 洇足底水, 按0.67 g/m2干种量均匀播种, 用细土盖种, 覆盖遮阴网保墒, 出苗后揭去遮阴网, 傍晚补水, 15~20 d分苗, 35 d定植。定植前1周施腐熟有机粪肥37.5 t/hm2、45%高浓度复合肥750 kg/hm2, 撒施生石灰750~1 125 kg/hm2调节酸碱度;整地时做到上细下粗, 畈宽1.4 m (连沟) , 沟深20 cm、宽30 cm;移栽株行距35 cm×35 cm, 带土移栽, 不宜栽得太深, 栽后浇足定根水;栽后10~15 d中耕除草, 调节土壤透气性和湿度, 促进根系生长, 如秧苗长势差, 前期追施人畜粪加尿素150 kg/hm2。莴苣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苗枯病、软腐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霜霉病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700倍液, 或72%克霜600~800倍液5~7 d交替使用;苗枯病可用50%扑海因1 000~2 000倍液, 或50%速克灵1 000~1 5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用20%农抗1 000~1 5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10%蚜虱一次净2 000~3 000倍液, 或15%吡虫啉3 000倍液防治。莴苣平尖后为最佳采收期, 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期[4]。

参考文献

[1]唐新燕.设施番茄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3) :29.

[2]朱凤珍, 高雪明.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 2008 (11) :6.

[3]王培秋.青菜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 2005 (8) :14.

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茬口安排

大棚花菜于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翌年1月中下旬移栽, 5月初采收结束;小青菜于1月初播种在大棚, 2月中旬 (春节) 前后收获;丝瓜于3月下旬用营养钵育苗, 4月下旬套栽于花菜大棚两边, 8月下旬采收结束;香菜于6月下旬播种于丝瓜棚下;秋白菜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 11月末至12月初收获大白菜。

2 大棚花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寒、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 如雪峰等。二是播种育苗。在温室或大棚中采用营养钵或穴盘直接播种, 不需要分苗, 减少移栽的缓苗期。苗期30~40 d, 需用种量375~750 g/hm2, 注意做好保温措施[1]。三是整地定植。当花菜苗有6~7片真叶时, 大棚小青菜正在生长期, 结合小青菜间苗工作挖穴定植, 每畦2行, 株距40 cm。四是田间管理。前期结合小青菜生长, 做好保温和水肥管理工作。小青菜收获结束后, 立即清茬, 然后对花菜穴追1次腐熟粪尿, 每穴1 kg。在封行前, 施用尿素150 kg/hm2。如后期有缺肥现象, 可再施1次。同时注意浇水灌溉, 花球形成期需水量大, 特别重视浇水, 但切忌大水漫灌, 要注意盖球, 摘1片老叶盖在花球上, 老叶干枯时及时调换[2]。五是病害防治。花菜病害主要是黑腐病, 注意药剂防治。六是适时采收。采收的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 表面平滑, 质地洁白, 花球未散开, 凹凸较少。收获时, 在总花茎分枝下部保留几片嫩叶, 以保护花球。

3 小青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丰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较耐寒品种, 如苏州青等。二是整地施肥, 适期播种。耕地前, 施腐熟有机肥45 t/hm2、蔬菜专用复合肥900 kg/hm2, 耕细耙平, 做成高畦。1月初在大棚内撒播于畦面、畦沟内。三是田间管理。大棚使用二膜或草帘做好保温措施, 注意肥水管理。冬季温度低, 病虫害发生较轻, 小青菜在原地生长, 结合间苗分批采收上市[3]。

4 夏丝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宜选耐热、抗病、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 如江蔬一号等。二是育苗移栽。夏丝瓜3月下旬在大棚内用营养钵育苗, 齐苗后, 约5片真叶时, 在花菜棚两边按50~60 cm间距挖深穴, 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 将幼苗定植于穴内。三是田间管理。结合花菜清茬整地, 每穴丝瓜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 在每1朵雌花授粉坐果后, 再结合浇水施尿素150 kg/hm2[4]。四是植株调整。定植成活后, 及时搭架引蔓, 当蔓长30 cm时可插架, 去除侧枝, 摘除大部分雄花, 大棚撤膜后, 及时绑蔓上架。五是病虫害防治。丝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 虫害主要有瓜绢螟、瓜蚜等。丝瓜霜霉病的防治可用甲霜灵喷雾2~3次, 间隔5~7 d喷1次。可用5%抑太保5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 可用乐果800倍液或扑蚜灵喷雾防治蚜虫。六是及时采收。丝瓜以嫩瓜上市, 要及时采收, 从开花至商品瓜成熟一般为7~10 d。

5 香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宜选用耐热性好、耐病抗逆性强、抽薹迟、香味浓的品种, 如莱阳香菜、北京香菜等。播种前将果实搓开, 将种子用1%高锰酸钾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30 min后捞出洗净, 再用干净冷水浸种20 h左右, 然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后再播种[5]。二是适时播种。前茬花菜大田深耕整畦, 施入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 过磷酸钙150 kg/hm2, 复合肥75 kg/hm2, 整成宽1.2~1.5 m的畦。夏天反季节栽培香菜, 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为宜, 根据丝瓜长势而定, 利用丝瓜植株茎叶达到遮光降温作用。一般以速生小苗上市供应, 采用撒播, 播种量为120~150 kg/hm2。播后浇透水, 覆盖l~2 cm厚的稻草保墒促苗。三是肥水管理。香菜幼苗期浇水不宜过多, 3~4 d浇1次为宜, 生长旺盛期必须加强水肥管理, 施肥以速效肥为主, 结合浇水淋施, 前期可用稀人粪尿15 t/hm2或尿素60 kg/hm2淋施1~2次, 后期5~7 d用复合肥75~150 kg/hm2对水淋施1次。四是病虫害防治。香菜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成株期病毒病、炭疽病和斑枯病, 虫害较少发生。出苗后5 d, 用无公害杀菌剂72.2%霜霉威1 000倍液喷雾1次, 以后每隔7 d用25%攻阻800倍液喷1次, 共喷2~3次, 可防治猝倒病、炭疽病和斑枯病。防治病毒病, 可采用防虫网防止传毒的蚜虫飞入, 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水750 kg叶面喷施彻底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

6 秋大白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净菜率高的品种, 如鲁白1号等。二是播种育苗及定植。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 一般栽植3.75万~4.50万株/hm2。整地前施足基肥, 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5 t/hm2, 过磷酸钙750kg/hm2, 硫酸钾300 kg/hm2, 起高20 cm、宽60 cm的高垄[6]。三是田间管理。定苗后追施1次发棵肥, 施粪肥15.0~22.5 t/hm2, 或尿素150~225 kg/hm2, 草木灰1 500 kg/hm2, 随即浇水。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莲座后期适度控水“蹲苗”。根外补钙是有效又直接的防治大白菜“干烧心”的办法, 通常从白菜莲座期开始, 每7~10 d向心叶喷洒0.7%氯化钙和50 mg/kg萘乙酸混合液。同时做好追结球肥、灌心肥。在收获前7 d不要再浇水, 以提高耐贮性, 防止裂球。贮藏用大白菜在收获前10 d束叶[7]。四是病虫害防治。细菌性病害要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 并对病穴撒石灰消毒。然后及时用药防治, 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和新植霉素;真菌性病害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2.2%普力克水剂6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发病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永辉, 杨金兰.中原地区越冬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 2012, 25 (5) :60-61.

[2]郑彩凤, 金明建.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 2010 (10) :12-13.

[3]朱品芬, 郭建英, 张仕莲, 等.山地小青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 2010 (6) :17.

[4]冯文生, 潘艳红, 王志强.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 2012 (7) :45-46.

[5]曲云燕.烟台市夏秋季香菜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1) :109.

[6]李秀英, 张艳茹, 孙立, 等.大白菜春季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6) :120.

义乌白皮丝瓜及其高产栽培要点 篇9

1 品种特征

植株蔓生, 蔓长7~8 m, 节间较短, 叶色深绿, 叶面蜡质层厚, 较抗病虫。叶片为掌状五裂单叶, 叶片长宽均23~25 cm, 花黄色。瓜长40 cm左右, 横径3~5 cm, 上下粗细均匀, 单瓜重一般300~500 g。商品嫩瓜外皮光滑雪白, 瓜肉浅绿色, 味甜质嫩, 做汤味鲜美。

2 品种特性

结瓜早, 生长势强, 茎粗, 分枝多。主蔓第8节左右开始结瓜, 一般要求在10节左右留瓜。结瓜性强, 一般每隔二三节结一瓜。肥水条件好时, 能每节出雌花, 且连续2~4节结瓜, 4月上旬即可上市, 在炎热的盛夏仍然能正常结瓜。

3 栽培要点

3.1 适期播种

在义乌多采用早春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方式。1月初播种, 采用电热线加温营养钵育苗。播种后保持25~30℃, 幼苗出土后逐步降温, 苗期保持白天25~27℃左右, 夜间15℃左右。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 夜间注意保温, 严防苗期霜冻。

2月下旬移栽, 移栽前7天逐步通风炼苗, 确保瓜苗移栽时达到壮苗标准。畦面覆盖地膜后移栽2行丝瓜, 株行距为0.5 m×1.0 m。

3.2 合理施肥

土壤以沙壤土为好。冬前及早耕翻, 亩施鸡粪2 000 kg, 进口复合肥50 kg。第一雌花坐果后, 在丝瓜根部两侧30 cm处开穴施肥, 亩施进口复合肥10~15 kg, 促进瓜果膨大。第一批瓜采收后亩施尿素18 kg, 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营养液。早春低温采用100 mg/L保果灵于早上8:00~10:00喷花促进坐果。

3.3 加强管理

早期调节好棚内温度, 至揭膜前宜控制在28℃左右。中期完全揭去裙膜。揭膜后采用棚架式搭架, 丝瓜放蔓后及时引蔓、绑蔓, 辅助上架, 使蔓叶均匀分布在架上。生长中期, 适当剪去部分老蔓叶、雄花和小侧蔓, 避免相互重叠和拥挤, 确保田间通风透光, 标准掌握在架下可见到零星光斑。

结瓜时, 摘除畸形瓜, 部分幼瓜生长弯曲应尽量使其长直, 并除去缠绕卷须。生长期耐高温高湿, 在生长中后期即5月中旬、6月中旬分别追施2∶1的复合肥与尿素混和物8 kg、15 kg。

3.4 病害防治

大棚丝瓜生长期间害虫较少, 主要是病害。前期主要防治灰霉病、霜霉病, 后期主要防治白粉病和枯萎病。灰霉病可用克霉灵500倍液或50%速克灵1 000倍液或40%乙膦铝400倍液交替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灵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交替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 每株灌药液250 mL。

3.5 适时采收

上一篇:信息主导权下一篇:反射型隔热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