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2024-06-20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精选7篇)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1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展

劳务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就业而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省劳务经济最发达市之一为目标,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加快小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劳务输出71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劳务总收入43亿元。劳务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GDP324.2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口31万人,其中通过劳务转移就业24万人,占77%,劳务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2002年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32.7亿元,人均859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此外,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1、劳务输出型经济生机勃勃。与过去相比,我市劳务输出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劳技型、簇群型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市季节性、临时性务工人员比重逐年下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70%。劳务人员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7万多人,占12%,大多数人具有一技之长,许多打工者由劳工型转变为劳技型。安仁县牌楼乡农民有800多人在广州从事玻璃工艺生产,其中有100多名进入白领阶层,年收入均在10万以上。劳务人员8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依地域和行业呈簇群发展之势,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嘉禾县在东莞务工人员7万多人,在当地的货运市场、轮胎市场、废品回收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去年全市新增输出人员有1/3以上是由劳动部门或相关机构组织输出的。

2、“回流”创业型经济迅速扩张。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全市返乡创业人员已达5万余人,创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00多个,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嘉禾县是全国21个返乡创业试点县之一,该县把引导劳务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建设经济强县的重头戏来抓,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9800多家,年产值9.8亿元,占全县GDP的一半。省人大代表、返乡创业人员周秀娟创办的嘉禾顺利锻压工具有限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380万元,去年实现产值1400万元,税金20多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00多人。

3、国际劳务出口迈出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拓展国外劳务市场。2003年累计向境外出口劳务790余人,劳务收入180万美元。郴电国际、郴建集团、郴工集团等企业和嘉禾、临武县积极组织劳务出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郴电国际一次性出口技术劳务15人,工期6个月,承担印度乌鲁米电站安装工程,合同总金额160万美元,标志着我市水电系统技术劳务出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郴建集团与南非谢氏集团合资兴建高档住宅、与青岛南非办事处合资兴办中国商品大型超市等项目也已运作动工,带动劳务出口10多人。

二、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是摆正位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意见》,将发展劳务经济列入全市综合考核事项,设立了“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管理奖”,在全市开展创建“劳务经济最发达县(市、区)”和“就业最充分社区(乡镇)”活动,为我市劳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疏通路子。我们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带动作用和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的作用,为扩大劳务输出疏通了三条绿色通道。首先,政府引导输出。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党政负责同志挂帅的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劳务人员比较集中的东莞、深圳、广州、江门、清远等地区,设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现有工作人员7人,他们为在东莞的45万郴州藉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劳务纠纷调解以及返乡交通等服务,被誉为“打工仔的娘家”。嘉禾、临武县还在东莞设立了流动人口党委、党支部。春节前后,许多地方专门组织车辆去务工地接送劳务人员,并通过联谊会、恳谈会和登门走访等形式慰问劳务输出人员,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其次,中介服务输出。市劳动力市场、市人才交流中心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劳务信息计算机网络和人才资源库。同时,与广东、深圳等省市的10多个县市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就业信息网,准确及时地传递各种劳务信息。再次,教育培训输出。完善了以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术学院、湘南技校为龙头,各类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为主体,县(市、区)就业培训基地为骨架的就业培训网络,建立了涉外劳务培训基地。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机构共48家,年均毕业学生和培训人数3万人。各学校和培训机构加强与输入地用人单位联络,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采取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形式培训高素质劳务人员。近几年,我市每年通过正规培训输出的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成为扩大劳务输出的重要渠道。

三是搭建台子。我们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全市共规划各类返乡创业园、创业一条街近50多个(条)。通过落实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使创业经济迅速成为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嘉禾县投入财政启动资金近400万元,着力建好坦塘、城南、塘水、鸭婆山、车头等五大返乡创业龙头基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入园创业。其中鸭婆山返乡创业园从去年6月至今,已落户创业型企业8家,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

三、我市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呈加速发展之势,劳务经济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其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掘,特别是还存在组织机制不完善、信息机制不通畅、服务机制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解决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尽快使劳务经济总体水平跃居全省最前列。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劳务输出年均递增5万人,累计达到90万人,劳务总收入突破75亿元;回流创业人员年均增加0.5万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创业型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出口劳务年均增加10%,劳务总收入突破1000万美元。

1、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严格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切实加强对劳务经济的领导。各级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研究劳务经济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经济职能部门、政法部门、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政府宏观引导,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大格局;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共同支持劳务经济工作。要切实加大对劳务经济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宣传回流创业的先进典型,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劳务经济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大氛围和大气候。要严格对发展劳务经济工作的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发展劳务经济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相关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2、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要在认真总结和推广劳务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主脱贫”经验的同时,努力构造劳务输出的组织依托,全力打造郴州劳务品牌,形成劳务输出产业化新局面。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要建立健全由市政府牵头,部门和县(市、区)、乡镇政府具体实施,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劳务输出产业链条;成立以市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各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为成员的劳务输出企业——劳务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推动劳务输出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二是要加强劳务协作,健全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输出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要输送各类打工人员。在进一步巩固扩大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输出劳务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西部劳务市场。加强与境外、国外相关城市和企业的联系,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南非市场,不断扩大劳务出口规模。三是要加强基础建设,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在初、高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尽快使新一代劳动者文化程度和求职本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技校的教育培训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定向和储备性培训,提高学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务工层次,增加劳务收入。要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制定岗位培训标准,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及时调整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要推广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的做法,在各驻外办事处增设劳务输出职能科室或人力资源开发联络处,同时要在其他郴州籍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专设劳务办事机构,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解决劳务纠纷。

3、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我们必须在扩大劳务输出的同时,建立健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更加重视创业潮,支持创业潮,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历史性飞跃。一是要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创业平台。要把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导向,不断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和管理,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把回乡创业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市里可以考虑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规划一个返乡创业工业园,各县(市、区)也要结合新一轮工业园区建设,修建打工园区、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一条街,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开发。二是要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本地就业平台。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三是要为劳务人员提供政治舞台。外出务工农民绝大多数是农村青壮年,在较长的外出打工

生涯中,学到了技术,学到了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要择优在返乡劳务人员中选拔村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要积极选拔优秀劳务人员参加各级人大、政协,符合条件的允许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不断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

4、营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要完善优惠政策,对劳务人员办厂、店和从事第三产业,在办理证照、安排场地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方便,优先办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收费。加大财政扶持和银行贷款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引导创业型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对新上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安排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视同外商投资企业加以对待,在土地出让、用水用电、税费征收上予以优惠。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零门槛”迁入政策,使之真正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同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民保留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权,作为一项鼓励农民外出流动转移的过渡性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视同仁,扫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要加大对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侵害民工人身权利的各种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要切实解决进城居民和异地转移民工子女入学、就医等困难,真正解除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2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2008年末, 深圳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72316个, 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为3984.41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属于高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为23638个, 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为32.69% (参见表1)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 结构特点

1. 企业分布情况

2008年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分布情况 (参见表1) 显示, 原特区内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的高端服务业较原特区外发达。特区内的经济早已完成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突出于智力资本驱动型的高端产业。福田区在金融、商务服务、创意设计、会展等方面占主导地位, 总部经济发达;罗湖区在金融、商务领域比较发达;南山区在技术研发方面占主导, 是先进制造业基地。

2. 企业经营规模

根据现有资料对高端服务业所在行业的中类进行归类, 部分有缺失数据的行业以等比例假定进行推算 (见表2) , 商务服务是高端服务业的主要领域, 法人单位最多, 达7521个, 从业人员也最多, 达48.13万人, 从每个法人单位的从业人数角度看, 金融业平均单位从业人员最大, 达356人/个, 品牌会展业的平均单位从业人数仅12人。

单位:个

结合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汇总数据分析,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4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金融业领域, 2004年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为6.63万人, 到2008年达到了13.94万人, 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速达到20.42%;资产总计从13559.07亿元增长到34318.62亿元, 年均增速为26.1%;营业收入额从730.66亿元增长到2310.59亿元, 年均增速为33.4%, 金融业作为深圳市的战略重点行业的地位突出。而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网络信息等行业的发展也同样迅猛。

3.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根据现有的高端服务业企业数据 (18684个) 进行分析, 从汇总资料可以看出, 深圳市的高端服务企业绝大多数为内资企业, 所占比重在90%左右, 内资企业成为撑起深圳市服务业战略转型的绝对主体, 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营业收入角度看, 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较高, 反映了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的高端服务企业数量少但规模大的特点。

4. 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现有的高端服务业企业数据 (18684个) 剔除一些无营业收入的事业单位后, 所得高端服务业企业 (共16947个) 的盈利能力汇总如下 (见表3) 。可以看出, 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数共计3836个, 占所抽取高端服务业样本比重的22.64%, 盈利能力很好的企业占比仅为10.06%;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为6558个, 占所抽取样本的38.70%;盈利能力差及很差的企业为6553个, 占所抽取样本的38.67%。说明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竞争力不强。

5.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18684个企业中, 按年末在用计算机台数和年末拥有网站数, 将高端服务业企业按照两个指标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指标值为高表示企业拥有计算机数大于50且网站数大于2, 指标值为低表示企业拥有计算机数小于5且网站拥有数小于1, 其余则为信息化水平中的企业。数据表明,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企业占比为23%。其中, 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领域为网络信息业, 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创意设计和科技教育领域。

(二)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问题和特点

1. 规模不断扩大, 但总体发展水平、层次相对较低

2008年深圳高端服务业18684个企业中, 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比重占85%以上, 各行业提供服务的层次还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金融业集聚性不高;能提供完整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企业不多;企业规模不大, 核心竞争力不强, 缺乏一些知名的企业品牌;从事高尖端软件产品开发的企业较少, 高级软件人才缺乏;文化创意设计上还比较薄弱;科学研发转化为成果的能力较差, 缺乏一些高层次专业人员的培养。

2. 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东中西三大地区很不平衡。

深圳市在发展高端服务业过程中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各个区域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在劳动力就业方面, 罗湖、福田、南山区高层次人才就业比重相比宝安、龙岗、盐田区要高。在服务业的竞争力方面, 罗湖区、福田、南山高端服务业发展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而宝安、龙岗、盐田发展缓慢, 产业还在转型之中。

3.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 知识型等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

深圳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其内部结构不断改善, 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高端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品牌会展、中介服务、动漫设计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规模依然庞大, 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 知识型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端服务业的培育发展涉及多个方面, 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城市区位功能优势和产业基础特点, 利用立足于比邻香港、区域国际化优势、物流中心区域优势、港口优势, 统筹制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区域资源, 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 引导和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一) 发展原则

1.坚持与产业基础相融合的原则。立足于现有的产业基础, 引进与产业基础相融合的高端服务业经济形态, 如利用电子、信息、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发达的优势, 形成相关行业企业总部集聚发展, 引进与上述产业相配套的国内外大型企业或机构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等高端服务业机构, 形成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以产业资源支撑高端服务业, 以高端服务业提升、改进产业结构和形态。

2.坚持技术与服务创新并重的原则。各行业企业均将技术和服务视为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对于高端服务业, 更需要综合运用政策、项目、体系、人才等多种手段, 引导企业走上依靠高新科技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企业。

3.坚持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原则。紧密结合深圳的城市功能, 基于国际化城市和经济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区位特点来确定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使之可持续发展。应利用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商贸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优势,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商贸产业, 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商贸企业机构。

4. 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的原则。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机构, 又要注重培育和提升本地企业或机构, 引导它们向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形态转化。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科教资源、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基础,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或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协作共建的方式, 培育制造业研发机构基地;培育和提升本地特色产业集群, 引导其向总部经济形态转化。

5.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实行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优惠政策及改进对高端服务业企业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统筹制定市域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加大对城市商务基础设施的公共投入, 改善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城市基础条件。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健全市域一体的市场体系, 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本地大型企业开展国内外产业协作, 实现“以企引企、以资引资”;培育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内生性带动效应。

6. 坚持集聚化发展的原则。高端服务业发展必须统筹规划、统筹实施, 保证市域高端服务业资源的集成化建设、集约化利用。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聚集区的建设, 集成各方有效资源, 形成整体合力,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

(二) 政策措施

1.尽快制定完善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放宽高端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领域参与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引入竞争机制, 凡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 均允许国内投资者进入。继续稳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委托企业经营。对高端服务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尽快制定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合理引导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 区别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业态, 有选择地重点发展。

尽快研究和完善产业政策。根据高端服务业跨度大、领域广的实际, 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制订并细化高端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 突出本地特色, 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制订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快形成若干服务业外包中心;重点支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鼓励在其保税港区进行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

推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建立和完善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会展等重点商务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体系, 对已有的行业服务标准进行及时更新, 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 加快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发展标准检索咨询、质量认证等标准服务, 发展第三方标准服务机构, 培育本土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建立商务服务业信息数据库, 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商务服务业企业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资源。

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扩大知识金融创新、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产权服务、工程咨询、技术推广、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科技教育等鼓励类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加大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2.加快发展创新金融产业, 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加深, 市场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的创新需求。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二三百种, 虽然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结算和代理等传统服务方面, 高附加值的并不多。为此, 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 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等。

依托现有的比较优势, 发展总部经济。以福田中央商务区为重点, 建设福田金融中心、罗湖金融中心和南山金融中心三个总部基地, 重点发展综合性总部;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与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的总部基地, 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光明产业园区、大工业区和物流园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 重点发展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专业化总部。

发挥金融的作用, 拓展高端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 提高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对高端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公平准入条件等举措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端服务业领域, 创造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设立专门支持高端服务企业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风险投资公司进入高端服务业, 有效拓展高端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改善高端服务业投融资环境。

3.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着力推进知识服务业

增强高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针对现代制造业发展对高端服务的专业化、差异化要求, 通过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盟, 建立公共技术开发平台, 支持服务企业专业化和差异化能力发展。依托高新技术, 重视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高端服务业中的运用, 实现高端服务业的现代化。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加强行业内交流与互动, 推动知识外溢和扩散。

鼓励高技术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加深高端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为切入点,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 发送及承接服务外包, 使高技术服务业成为高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推进知识服务业的发展。以专业化的知识为依托, 为社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各类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从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综合来看, 深圳处于前四位的是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及文体业。

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相关产业化基地的作用, 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符合规定的可以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

4.加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 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 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大力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鼓励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服务。创新深港现代物流业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为物流服务的保险、信贷等高端服务业, 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港口和口岸物流业转变。积极推进物流、贸易联动发展。

推动物流业税收征管制度和机制的改革。继续推动相关部门对物流业税收征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争取在物流行业先行先试、实行更为规范、更具操作性的税收征管机制, 切实减轻物流行业和企业压力。适当扩大物流企业税收扶持试点, 从经营活动各环节中减轻企业压力、提升物流企业经营竞争力。

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 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电子数据交换 (EDI)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智能交通系统 (ITS) 、条形码 (BAR—CODING) 、智能标签 (RFID) 、射频 (RF)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 等技术, 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

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中的现代信息化仓储及流通型增值加工业务, 以及第四方物流中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打造区域性物流总部基地和供应链管理基地。尽快出台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总部和供应链管理基地规划及配套扶持政策, 引进一批发达国家或地区外延型物流企业总部, 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辐射力的供应链管理企业, 整合物流资源, 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5.鼓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 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

支持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洽谈、采购、销售、支付、物流等交易活动提供服务。鼓励各种交易市场采用信息技术, 及时提供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 帮助企业提高开拓市场的能力。扶持基础性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推进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制定财税政策引导商务服务行业快速发展。针对商务服务各重点行业的具体需求, 制定行业发展优惠政策。将咨询业从业人员工资全额纳入成本, 施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对会议业实施与展览业一致的差额缴税政策;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现行税负中取消对代国家知识产权局征收的专利规费的营业税, 同时参照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行业发展引导基金, 支持商务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网上运营机制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作为生产企业和市场的中介, 高端服务业增加了知识、技术的“软投入”, 需要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支撑。这些服务平台应该建立有偿消费的机制, 在充分了解需求信息的基础上,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并建立起快速沟通的渠道,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提高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发展高端旅游、高星级酒店和会展业。依托紧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山海资源和人文景观, 发展具有巨大的产业外溢效应和联动效应的高端旅游业, 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提升的经济地位, 发展高星级酒店具有巨大空间。发挥产业集聚度高, 产业链完整的优势, 依托深圳文博会、高交会, 承办各种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展会。

6.引进和培养服务业人才, 实施高端服务行业人才发展战略

应加快培养高端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端服务队伍。拓宽人才集聚途径, 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端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 健全高端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制度。加快高端服务业人才职业教育。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增设高端服务业紧缺的专业, 鼓励建立现代服务经济研究机构。鼓励国际合作办学,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训体系, 培养国际化的高级人才。

7. 推动服务型消费提升,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体育产业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3

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壮大,财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财政部门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经济波动剧烈、重点税源严重减收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主动协调税务部门,强化征管措施,狠抓挖潜增收,财政收入“块头”不断壮大,收支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2008—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连续五年实现“五级跳”,相继突破30亿元、60亿元、80亿元、90亿元、100亿元大关,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是2007年的3.7倍,成为继武汉、襄阳、宜昌、十堰之后,全省第5个财政总收入跨入百亿元“俱乐部”的地市;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由2008年14.9亿元增至2012年的50.7亿元,年均增长35.8%,2012年总量是2007年的4.2倍;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12年完成36.8亿元,是2007年4.7倍,占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7%,比2007年提高7.1个百分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支出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是2007年的3.6倍。

二、服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财税杠杆作用日益凸现

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中央、省重大产业资金政策,超前调研,主动参与市级顶层方案预案设计,当好发展参谋。不断调整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先后制定市对高新区、漳河新区财政体制,设立两地金库,进一步理顺市区分配关系,调动了两区发展积极性。密切关注和掌握中央、省投资政策,与市直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主动跑省进京,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2012年,全市净争取上级各类补助和项目资金90亿元,比2011年增加近7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63.4亿元。不断加大发展投入,2008—2012年全市共用于工业、农业、科技等三方面的财政投入达102.5亿元,年均投入20.5亿元。其中,2012年投入27.2亿元,是2007年的4.1倍。市本级每年也整合一定的建设资金,用于设立科技风险基金、工业投资项目奖励和园区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改革,为李宁、中集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促进项目尽早投产达产。认真落实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此外,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八艺节”、省十三运会、油菜花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开展。

三、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投入大幅增长

将民生支出作为预算第一支出,优先安排,全力保障。積极筹措配套资金,参与制度设计,稳步推进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改革政策的落实;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标、促进就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各项民生政策,不断提高困难群体生活待遇水平。2012年,全市实现民生支出11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1亿元的7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四项直接民生支出61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4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45.6亿元。此外,通过提高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增加公车补助等方式,逐步提高市直单位经费保障水平;通过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和发放生活补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水平。

四、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更加精细

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行市直部门预算细化评审,将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并于去年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试行国库支付清算无纸化,财政资金清算效率和动态监控水平有效提高。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税式管理,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各项收入全部及时清缴入库。不断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2008-2012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合计36.2亿元,年均7.2亿元,资金节约率达9.1%。稳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通过创新评审方法,出台量化考核标准,完善评审约束机制,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自2009年市评审中心成立以来,四年共评审金额73.3亿元,年均审减率达12%。此外,其他一些改革工作也在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如会计建账监管的“荆门模式”,基层财政建设及乡镇财政专管员制度改革得到省厅肯定,在全省推广;财政基础工作受到财政部领导的关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受到全国性表彰等等。

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多年来,围绕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能力三大建设,不断创新方式,优化载体,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坚持一年一度的春节集训制度,一年一个主题,相互衔接、延续递进,为干部职工树立思想和行动指南,促进了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台阶。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财政基础工作、财政文化建设等,在活动中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开门纳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行上挂下派和内部轮岗交流制度,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到省财政厅跟班学习,帮助开拓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通过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督促各项工作快速高效落实。目前,全市财政系统有7个单位获省级或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有44个单位获市级或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市财政局连续3次荣获市级最佳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仅2012年,市财政局就获市级以上单项荣誉表彰达46项。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4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贾利华

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体的投资承载体,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缰绳”,是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基石,也是增加财税、解决就业、惠及民生最有效的途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都落实到每个具体的项目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凸现,尤其是对兴文这样边远欠发达地区而言,更需要投资规模巨大、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化项目拉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优势,科学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我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先后有攀钢集团、湖北洋丰集团等重点企业入驻兴文,华福、锦巍、五星、鸿源化工等企业自主投资项目顺利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成功落地,为实现我县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扩大就业、优化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并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产业化项目比重加大。2009年,产业化项目占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45%以上。攀钢集团总投资达14亿元的硫铁矿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县硫化工产业奠定了基础;瑞兴公司总投资达8.6亿元的4000T/D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落户,改变了兴文工业经济增长无大型地面企业作支撑的现状;聚源粉业、赵氏泡菜和金鹅粉业亦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龙头企业。产业化项目的大量增加,摆脱了我县重点建设项目长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被动局面,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县工业产业结构,为今后大型地面企业成功落户兴文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项目投资规模巨大。2009年,我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达20亿元,同比增加90%;攀钢硫铁矿开发、4000T/D新型干法水泥、湖北洋丰硫铁矿采洗等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总投资上亿元项目多达10个以上。

(三)项目构成更加多元。2009年,我县各类产业化项目共计23个,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重大项目构成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

二、剖析问题找差距,理清思路谋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我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总的看来,我县产业化项目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布局不合理,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资源就地转移和产业延伸不足。目前,我县煤、硫资源开采的项目比例大,实现煤、硫资源就地精深加工、资源就地转移、产业链就地延伸的项目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飞地经济”的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足够提升,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充分显现。

(二)产业要素匹配不健全。攀钢、瑞兴、洋丰、中鼎煤业等大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出境运输量大,而我县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承载能力有限,将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运输需要。加之电力、通讯、邮电、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滞后,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县大型项目发展的因素。

(三)人才和资金瓶颈仍未破解。项目建设看企业,企业发展靠人才。由于我县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远计划,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发展资金不足,金融市场不完善,为企业后续发展和上档升级造成瓶颈制约。

三、对策与措施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今年,我县“确保20亿元,力争23亿元”的投资目标已锁定,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为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止滑提速”目标,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超前思考,提前谋划,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我县优势资源及产业要素,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跟着资源走”的发展思路和国家发改委近期下发的产业化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待遇比照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性机遇,科学统筹,积极谋划,逐步启动和完善我县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我县优势资源的就地利用和产业延伸,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发展煤化工和硫化工,形成产业集群,构筑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二)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的指导,特别是对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大中型企业,要督促其认真履约,并按国家新一轮产业政策,努力实现规模达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有效推进产业的就地延伸,为地方经济发展、财税增收、解决就业、优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监管,深入项目和企业调研,准确掌握和了解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作好重大项目包装和储备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重点做好20万吨/年林纸一体化、2x30万KW煤矸石发电、地奥集团12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

重大项目的核准立项等前期工作。同时,要突出重点,对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五)为有效应对全球性金融风暴,化危为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重大项目巨大的撬动作用,确保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应重点抓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及相关产业规划,以精深、成熟项目搭建招商平台;二是利用好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比照县和扩权强县的政策机遇,抓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工作;三是做好民生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工作;四是加快产业链较长及劳动密集型项目建设;五是抓实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新建项目的落地。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5

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伟

(2011年10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市经济社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市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而奋斗。

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平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平凉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不断增强。始终把谋划科学发展作为市委的重要职责,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在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全市科学发展规划。着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确定了推进“六个集中突破”的工作重点。围绕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全国优质果品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构筑西电东送、陕甘宁交汇区交通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三大枢纽,创建西部循环经济、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两个示范区,建设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发展布局,制定了平凉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些思路和举措,贯彻了中央、省委要求,紧扣平凉市情实际,得到全市上下的普遍赞同,已经转化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五年来,我们聚精会神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项目、争投资、扩总量,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预计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2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分别是前五年的49倍和82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79%和859%,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位由2006年的第八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六位。

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始终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强化科技支撑,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了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煤电化一体化开发和煤炭、石油资源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一批煤电化骨干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循环经济规划启动实施,华煤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华能、中水电、海螺、酒钢、雨润等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扎实推进牛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大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取得国家证明商标认证,旱作农业、秸秆饲料开发在全省创出了路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创造了经验。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介,崆峒山晋升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紧紧抓住事关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铁路、高速和等级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超高压输供电、农网城网改造等工程建成运行,“5.12”特大地震和“7.23”暴洪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扩大内需项目基本完工。大规模开展整山整沟整流域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治理不断加强,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试点通过验收,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市域乡镇规划实现了全覆盖。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建成了道路、公园、市场、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城市绿色景观带等一批市政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六县县城和36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346%。新农村建设试点和“三清五改”示范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大幅度提高,农村危旧房改造特别是“告别窑洞”工程启动实施,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村村通广播电视通电话,50%以上的村通硬化路。

五年来,我们注重彰显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团结奋进的思想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广泛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结推广了农村“和谐五星”创评工作经验,挖掘打造了崆峒、西王母等地方文化名片,培育形成了“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推出了张晓、崔正涛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艺创作,建成了柳湖书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创作了《皇甫谧》、《金果人家》、《梯田庄浪》等优秀文艺作品,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年来,我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共建共享水平显着提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每年公开承诺措办一批惠民实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显着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省级优质服务市目标。坚持以创业促就业,重视解决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养老、失业和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率先解决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企事业单位长期临时工、“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保险以及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先后在华亭、庄浪、崆峒、静宁、灵台5县(区)开展试点。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着,贫困面下降到125%。

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以常委分工负责制为重点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专家咨询工作,形成了政策统领、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部门协商和党委讨论决定“五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坚持并完善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制度,党务、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不断深化。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群团组织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制定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和政协工作的意见,经常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工作、征求意见,在全市营造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双拥共建活动,民族宗教和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全力化解重大社会矛盾和积案,及时稳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办了“市委大讲堂”,持续开展“理论对谈”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党员干部大培训”、“深入基层大调研”活动,积极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效显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在全国创出了经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县乡换届全面完成,班子结构更加优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党建综合示范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连续三年开展机关作风大整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庄浪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全市规范权力运行防控廉政风险试点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着的五年,是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平凉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驻平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省驻平各单位和企业,向为平凉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平凉发展的同仁志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经验弥足珍贵,值得认真借鉴。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

必须把解放思想、优化思路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把中央、省委精神同平凉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毫不动摇地坚持,并与时俱进,适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愿望的思路目标,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必须把抓主抓重、集中突破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方法。任何时候都应善于抓主要矛盾,对事关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收拢拳头,合力攻坚,务求实效,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和促进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必须把执政为民、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一切障碍,才能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成效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步伐。

必须把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责任。只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大限度兼顾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积极稳妥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有效地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必须把转变作风、务实苦干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抓工作先抓干部,抓干部先抓作风,对认准了的事不折腾、不争论、不懈怠,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力以赴抓落实、干到位,以一流的作风保障和促进发展。

五年的实践,为我们奠定了乘胜前进的坚实基础,五年的经验,为我们积累了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充满信心!

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市情实际,是我们科学决策、绘制蓝图的重要依据。

从外部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蔓延,但世界经济在波动中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尽管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通胀压力较大,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强劲态势没有改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革命,为我们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推动产业升级拓展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支持甘肃发展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市情实际看,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比低,自然条件差,贫困面相对较大。工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慢、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交通出口不畅,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市体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民生保障层次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服务效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综合分析,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今后五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国家级能源基地建设力度加大,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的战略机遇期;是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化提速、城镇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的蓄势腾飞期;也是区域竞争加剧,社会管理任务加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风险和挑战更加突出的攻坚破难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之路。转型跨越就是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又要全力在经济社会的关键领域推进突破,实现超常规发展。转型是手段,跨越是目的,转型支撑跨越,跨越引领转型,转型跨越就是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是顺应国内外经济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不可挡。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坚定不移走转型跨越之路,用创新带转型、以转型促跨越的新要求。我们只有遵循规律,顺应大势,及时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是参与区域竞争、缩小发展差距的现实选择。当前,全国特别是省内和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形势逼人,我们面临着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与加快发展速度、实现跨越赶超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只有加快转型跨越,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我市煤炭资源相对富集,但如果仅仅依赖煤炭产能扩张和煤电等初级产品开发,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将难以改变,环境资源约束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势必难以维系。我们必须推动发展由依靠资源开采、初级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煤电产业一枝独秀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低效、高耗能向集约、高效、低碳循环发展转变。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是适应社会进步、满足群众多层次要求的迫切需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就业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环境、政治参与、精神追求等方面的要求更新更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转型跨越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把满足群众的高层次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步伐。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打好转型跨越主动仗,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显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按照省委跨越式发展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奋斗目标是: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

小康平凉,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实现翻番,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人均达到2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贫困面下降到10%以内,综合实力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

和谐平凉,就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

文明平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基本道德规范发扬光大,遵守市民公约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争获得提名资格,城乡文明程度显着提高。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生态平凉,就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建成梯田化市、生态化市、自来水化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市、全国园林城市,使平凉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各位代表、同志们,再过五年,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批现代化企业投产达标,一批高等级公路、铁路建成通车,一批标志性城市建筑拔地而起,一批特色化新型村庄出现在绿色的田野上,平凉将成为甘肃东翼腾飞的重要支撑,成为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更加繁荣开放、更加和谐文明、更加幸福美好的崭新平凉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我们要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不懈奋斗!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主要任务

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最根本的是要紧紧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一切智慧和力量,全力攻坚破难,奋力在八个方面加快转型跨越。

(一)以能源开发和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在构建多元化工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加快转型跨越。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产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大园区承载,注重资源开发转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工业转型升级新优势。全力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抓住国家实施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的重大机遇,加快以崆峒、泾川、灵台、崇信为重点的煤炭油气资源勘探;采用先进技术装备,集中建设大型矿井,稳步提升煤炭产能;加快发展煤电产业,扩大外输送电能力,提高煤和电的就地转化率;有序推进甲醇、聚丙烯、烯烃等煤化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余热发电,加大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开发研究,促进煤电化、煤电冶、煤电材一体化开发,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同步发展,建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在做大做强煤电化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牛、果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发展以矿用机械、石油机械配件和阀、管、刀等优势产品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加快新型建材产品开发,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集群和加工基地;积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多元化工业体系。着力抓好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平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功能分区,配套完善公共设施,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搭建融资平台,以更加得力、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以农民增收和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在提升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上加快转型跨越。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坚定不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着眼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创牌并重,大力推进牛、果、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加快构建以葫芦河、水洛河、达溪河流域为主的西部旱作农业发展区和以泾河川、汭河川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区,集中实施“四个百万”(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肉牛饲养总量达到120万头以上,果品总产量达到110万吨以上,蔬菜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工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培育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发展一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增值,努力打造陕甘宁结合部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中心、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扶持引导农民依靠产业提质增效增加收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和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和连片开发工程,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持之以恒抓好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主建设相结合,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各类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清五改”示范村覆盖面分别达到45%和85%。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告别窑洞”工程。扎实搞好“五村联创”、“和谐五星”创建活动,加强农民教育管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乡风文明。发挥优势搞活县域经济。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各县(区)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围绕落实全市区域发展布局,鼓励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快资源、产业连片开发,形成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经济板块。加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健全考评奖励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率先发展,跻身西部百强县(区)、全省10强县(区)行列,扶持基础较薄弱的县加快发展,让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以旅游商贸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在增强第三产业活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上加快转型跨越。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促进各类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和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以崆峒山旅游区为中心,以泾川旅游区、关山休闲避暑旅游区、灵台文化旅游区和葫芦河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为基点的旅游格局,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开发养生系列产品,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打响“神奇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大力提升物流业。以铁路、公路、园区、煤化工物流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型专业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步伐,建成国家战略应急物资区域性储备中心,实施平凉客运枢纽站、快速客运站等一批公路物流枢纽项目,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形成西部重要的煤化产品、石化产品、农副产品集中生产区、储备区和集散地。积极发展金融中介业。突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加快陇东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平凉设立分支机构和金融网点,不断扩大信贷支持规模。大力支持信托投资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担保公司、保险代理等地方金融事业发展,培育发展法律经纪、认证公证、评估咨询、房产交易等中介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

(四)以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增强辐射带动和支撑保障能力上加快转型跨越。坚持统筹城乡规划、适度超前,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网络,保障有力的西电东送枢纽,大中小配套的水利设施,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进一步夯实加快转型跨越的有效载体。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精心搞好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保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全覆盖。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规划执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步推进新老城区建设,全面贯通三条交通环线,加快天门塬开发,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打造城市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心商务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居住区和文体功能区。统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泾河沿岸、南北面山和主城区生态景观系统,建成绿地公园、体育中心、广电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全面完成平凉城区热电联产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实现城区供热全覆盖、污水垃圾全收集,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抓好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加速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9%以上。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规范房地产市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建管分离、重心下移、市区协调、权责明确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西电东送、物流集散三大枢纽,集中实施一批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平凉支线机场建设,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市内重点公路建设和县乡村道路改造升级,力争县县通高速路、乡镇通等级公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坚持“三水”综合利用,建成一批水源蓄引提、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梯田综合开发和城防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强化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一批远距离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大幅度提升供电保障、电网资源配置和电力外送能力。抓好城乡光纤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服务能力。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扩大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加快转型跨越。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三农”、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的保障支持力度。稳步推进教育、科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加强对外交流,开展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的互动协作,积极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继续深化与央企合作,提升开放开发水平。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下大力气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以项目促转型、促跨越。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引进发展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主动对接大基地、大企业、大园区,发展一批协作配套、相互支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集群。全面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活力迸发、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加快转型跨越。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把循环经济作为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认真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广清洁生产,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创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市。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百万亩造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力度,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矿区污染及农村面源污染。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两高一资”产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执行节能减排问责制,确保节能减排控制性指标全面完成。

(七)以建设特色文化名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上加快转型跨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独特优势,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把平凉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的文化强市。着力建设共有精神文化家园。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公开信息,强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文明平凉的龙头工程,与中心城市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及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评选“感动平凉”人物和“十佳”先进人物,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广文化示范村、示范户活动,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全覆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优惠或免费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平凉精神”。“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是全市人民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共同铸造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平凉人民兼容并蓄的胸襟、博大开放的气魄、崇尚实干的品格、拼搏奋进的风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市上下要大力宣传弘扬平凉精神,增强干部群众凝聚力,扩大平凉对外影响力,使之成为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加快转型跨越。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全覆盖。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五保供养、特殊困难群体救济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平凉医专升本步伐,积极申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和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大众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视老龄工作,抓好老年社会福利院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和社会管控能力。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抓好“六五”普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确保矛盾在源头得到控制、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大对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管力度,保持市场物价基本平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为重点,坚持和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市委大讲堂、理论对谈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增强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转型跨越、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勇于突破落后观念束缚,敢于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善于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统一思想认识、增强领导能力、理清发展思路、加强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围绕提高各级干部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班子整体合力。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加大“三方面”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鼓励引导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形成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三推一创”活动,按照“一定三有”要求,选好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途径,扩大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覆盖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打造平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怀爱护基层干部,加强农村、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实施乡镇工作人员安居工程,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完善人才发展政策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统筹推进党政、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和社会工作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引导各类人才向煤电化工、现代农业、旅游业以及文化教育等重点产业和行业集聚,以人才发展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真诚尊重老干部,真心关爱老干部,真情服务老干部,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

(三)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大力弘扬调查研究、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蹲点调研等制度,经常到困难多、问题多、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该办能办的事马上就办,对承诺要办的事一定兑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对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各级干部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不上交矛盾,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杜绝形式主义,力戒浮躁情绪,防止急功近利,让实干成为党员干部队伍的风尚,让实绩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工作问责制,对敷衍塞责、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充满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工作激情,抬高工作标杆,加大落实力度,勇于争先进位。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从严控制各种庆典、评比、检查、达标和纪念活动,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着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执行落实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发挥常委会集体领导、全委会重大事项决策作用,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序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深化党务公开,搞好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着力推动“一府两院”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重视发挥工青妇、科协、文联、侨联等群团、社团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强化中省驻平单位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对各级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特别要突出“一把手”和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突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珍惜艰苦奋斗的历程,珍惜自己的家庭,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6

【颁布部门】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青政办发[2004]63号

【颁布时间】 2004-08-12

【实施时间】 2004-08-12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创现代化名牌企业的步伐,增加企业及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为主体,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根本,以信息人才和政策环境为依托,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和企业信息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青岛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自主发展、开放竞争,应用主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引进、强化创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实效、联动发展的原则,紧紧抓住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人才、信息企业和信息环境六大要素,力争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一)2010年目标

1.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20%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软件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2.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应用取得明显实效,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

3.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产品、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全市形成100个重点行业的信息技术运用示范企业。

4.企业信息化取得明显实效,重点企业的内联网建成率达到100%,外网应用率达95%以上,1000家企业电子商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5.工业产品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新产品的电子技术应用比重达50%以上。

6.构建嵌入式软件共性技术开发基地、专用集成电路开发基地,形成一批市级信息资源平台,推动行业及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

(二)任务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十一五”期间,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76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7%,产业整体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主要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根据全市确定的六大产业集群战略,实施一批有发展前景、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对全市经济发展能产生倍增器和孵化器作用的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

(2)软件业。软件产业作为我市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3—5年内,把高新区软件园和市南软件园建成国内一流软件园和重要软件出口基地。两个软件园中的软件企业达到400家,占全市软件企业的60%以上;软件出口额5000万美元以上,占全市80%以上。对一些实力较强的软件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立足青岛,面向全国,发挥各自业务专长,努力开拓市场空间,力争3—5个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确保5年内至少有1家企业突破10亿元。

(3)信息服务业。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信息化环境,加快区域性信息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网络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等知识型的现代服务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其向网络化、社会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开展电子政务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引导信息需求,培育信息市场,实现信息产品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发展。

2.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我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橡胶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四大传统产业。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篇7

2014年2月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刊登消息称, 201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重点开展5方面工作, 其中之一就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2014年, 国家发改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参与国家海洋战略研究制定工作, 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强对海洋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与研判;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 及时总结相关经验, 研究制定促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强围填海计划管理, 做好围填海计划实施评估工作, 科学编制全国围填海计划。

上一篇:编导考试文常真题下一篇:桌游创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