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通用9篇)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1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管理和人才引进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于7月29日上午,我局召开了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座谈会。目的在于:一是了解企业人才结构和需求状况;二是研究探索企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更好地为企业引进、管理和使用人才服务,从而促进盐山经济发展。参加会议的是全县30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人力资源部部长。
会议中,各位企业代表就企业人才引进工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县政府制定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了重要素材,通过此次会议,我们掌握了企业人才现状,摸清了企业人才的需求,为我们调整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才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人才观念,加强人才管理。一是各企业要克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弊病,为吸引、引进、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环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投资”的理念,增强企业吸引、引进、留住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分配与激励制度。在解决人才引进薪金待遇方面,各用人单位要提高人
才工作的认识水平,建立一个符合人才价值规律的薪金分配制度,更好地解决人才薪酬过低的问题。三是各企业要根据企业需求,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为引进更多、更好、更高层次的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拓宽引进渠道,加强人才培训。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企业与人才的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创新人才引进渠道,为企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一是要赴外地招才。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到省内外开展招聘活动,引进各方面的急需人才。二是要靠政策引才。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制定和调整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要用项目引才。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引进项目、技术的同时引进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根据企业现有人才状况和培训需求,要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主动联系,探索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训的合作模式,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这个载体,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人才专业素质水平。
三、齐抓共管,协调联动,营造人才引进良好氛围。在企业人才引进工作中,省、市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做出了
具体规定,要求财政部门要落实企业引进人才的相关补贴,加大投入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省、市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并认真组织实施,缓解企业人才短缺矛盾。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监督监察职能,严格引进人才程序,认真把关,确保引进有真才实学、企业所需的实用人才。
总之,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使我县人才引进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为提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2
1 人才在医院的作用
1.1 医院人才的稀缺
发展是医院永恒的主题, 各级医院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促发展, 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人才兴院促发展等等,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 促进医院的发展。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人"在医院构成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 尤其是著名医疗专家、中高层管理者, 在市场上供应不充分, 在短期内又很难培养出来。随着医改的深入, 一些外资医院、合资医院、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由于医院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 为了尽快产生效益, 很多非公立医院选择到大型三甲医院挖掘人才, 通过引进医院的专家及高级管理人才, 打造医院名气, 规范医院管理。此外, 公立大型三甲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在这样一个体制变革的时代,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更为重要。
1.2 人才流失的损失
医院人才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旦人才流失, 不仅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 还可以带走一批拥护者或造成院内人心浮动。此外, 这些人才在本领域内都很出色, 因此当他们离开医院后, 会选择在相同的领域开展新工作, 这将增加医院的竞争压力, 给医院带来威胁, 医院声誉也将产生影响。因此, 医院应该重视人才, 将人才看做医院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
1.3 人才管理对医院发展
医院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意味着在医疗市场上拥有了优先话语权, 强大的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医院来说, 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强大的竞争力不仅提高了医院本身知名度, 也增强了医院相关科室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决定一个医院竞争优势的要素有三个:设备、专业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自古就有"得才者得天下"的说法,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无论是从医疗质量管理还是医院的持续发展, 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第一要素。如果一个医院缺乏优秀的人才队伍, 是难以形成长久的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不但能为医院带来所在领域的经验同时也能带来其智慧, 为医院源源不断地创造效益, 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 能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未来的优势就是人才的优势, 谁获得优秀的人才, 谁就能获得在行业中竞争优势。可以这样说, 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会有一流的医院。医院没有发展, 也留不住人才。
2 医院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医院,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与现代医院的整体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需要和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医院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所需的高、精、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与新形势下医院人才的培养、引进、任用、流动等管理创新需要不相适应等缺点。主要表现为优秀的医护人员短缺;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轻视;思想不够解放;知名专家稀少, 技术单一;部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受教育近似, 不利于竞争。
上述问题的存在, 致使医院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梯队没有形成, 部分科室人才出现断档现象, 人才流失严重, 后继乏人, 医院急走下坡路, 失去了社会竞争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实现医院的振兴, 医院应从人才队伍建设入手, 坚持选人、用人标准, 严把"准入关", 改革用人制度, 引进优秀人才, 注重梯队建设、专科建设, 改变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加强绩效考核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 使医院竞争力提高, 稳步发展。
3 医院加强人才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注重医院文化建设[3], 建立一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员工, 独特的团队文化将引领全院职工统一思想, 创新发展理念, 共同团结奋战, 使医院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使员工有一个和谐、创新的工作环境, 让员工拥有良好的忠诚度及强烈的归属感。
3.2 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任用
改革人事制度, 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考核制度, 实行末位淘汰制, 打破以往干部管理上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 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为优化管理队伍、任用人才提供了进取的空间和平台, 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改革劳动用工制度, 自主招聘选拔硕士、博士签订就业协议, 通过考核优胜劣汰, 打破以往新员工教育相近, 不利竞争的局面, 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行评聘结合, 合理使用人才, 将职称聘任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对专业技术人员按合理的高、中、初级比例进行聘任。人才的竞争, 归根到底又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机制的竞争。建立培训体系, 创造良好平台, 力争留住人才, 发挥人才作用, 合理优化人才结构[4]。
3.3 开展绩效考核建立公平的薪金分配体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效的绩效考核对医院人才的管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医院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简便易行、科学有效、动态管理、适合不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作为晋升、分配、奖励以及聘用、续聘、解聘、调整岗位的主要依据。薪金福利一直是医院用于激励员工和吸引外部员工加盟的有效杠杆[5]。医院按照"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和奖金分配向医疗一线倾斜原则, 建立配套激励机制, 实行成本核算, 建立岗效工资、定岗定编, 评聘分开, 以岗定薪, 岗变薪变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并提高正高职称、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研究生、博士的工资待遇, 分别给予特殊津贴, 发挥了工资奖金分配的激励机制。
3.4 加强专科品牌建设, 培养优秀人才
面临医疗改革的发展, 医院应以专科建设为重点, 加强专科人才梯队建设, 形成"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专科发展态势, 努力培养专科优秀人才,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体系, 提升竞争力。
4 小结
总而言之,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无论是从医疗质量管理还是医院的持续发展, 人才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正所谓"夫争天下者, 必先争于人", 只有加强人才的培养, 挖掘人才的潜力, 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性, 打造人才高地, 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真正的实力和优势, 才能实现持续甚至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正派.浅谈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7, 5 (3) :43-47.
[2]孙凯洁.综合医院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1:72-73.
[3]何涛, 周丽霞.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2) :470-471.
[4]马明深.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4, 15 (4) :57-58.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3
1.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大发展,进入了平稳、有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制定了许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特别是2011年,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吉林省“双百千万” 计划,其中一项重要计划就是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这说明全省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关心农业农村人才和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农业农村人才总体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农业科技人才达到3.7万人,比 2005年增加33.3%;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万人,比2005年增加148.9%,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人才类型显著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已由过去的生产型、经营型扩展到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生产经营领域分工的专业化,有效促进了各类农业农村人才的成长壮大。对农村经济支撑作用逐渐增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服务功能的增强,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和推广,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保证了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722亿斤,年均545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比“十五”期间提高了80亿斤。
2.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吉林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明確任务,突出重点,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为统领,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3.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开发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将农业农村人才发展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督促检查。
二是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并纳入各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效考核范围和农村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考核指标中。明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村级党组织在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列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将农业农村建设项目作为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基地。
四是强化扶持措施,完善公共服务 按照实现我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上下协调、功能完善、综合配套的农业农村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各项政策,强化对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扶持措施。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4
国家、省、市级三级名师带徒,特色浓厚的国医堂名医辈出;中医科研成果不断增多,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名中医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这是市中医医院多年来致力于全面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市中医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7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中级职称180多人。
重视人才建设 着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梯队
优化人才配备,形成合理梯队。该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技术人员结构优化,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比例合理,护理人员全面系统接受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在工作中,注重合理调配,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满足专科业务发展的需求。
实施名医工程,培养创新人才。该院坚持走“人才兴院”的路子,将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列入了医院五年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名医”工程,着力培养中医专科学科带头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出台了学科带头人和继承人选拔激励机制、开展了名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医院现有王锋、赵桂琴、毕德明3名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并拥有省级名中医2人,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济南市名老中医3名,优秀青年中医5名,优秀中医人才6名。
加强人才储备,增强竞争优势。该院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名师带徒”、“继续教育”、“院内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中医临床人才。聘请上级医院60余名专家教授定时来院坐诊、讲学、会诊、手术,利用北京301远程医学会诊系统为病人提供全国一流的专家会诊;组织了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培训及学习,积极参加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班。定期对全院临床执业医师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和考试。着力培养中青年中医人才,先后派出20多人参加了山东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项目,对提高中医临床骨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形式灵活多样 畅通渠道培养高层次人才
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该院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本着“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个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情况,拿出定向的培养方案,确保重点专科业务持续发展。实行重点倾斜,采取超常措施,对重点专业、新建科室的资金设备重点保障,对重点专业的科技人才进修、晋级、提拔优先考虑。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加强中医、中药、护理专业适宜技术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该院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重能力,重水平,重实绩,努力营造使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氛围。目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业务技术好、管理水平高、协调能力强,使医院内科、外科、骨科、医技等业务科室同步均衡发展,医院整体工作及综合服务能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级中医院前列。发现
人才,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内科心血管专业、骨科脊柱、纤维外科专业、肛肠病科等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促进了该院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合理的人才优化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该院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到国家级医院深造,利用进修、培训、远程会诊、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使高层次科技人才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此外,还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使命感、责任心、主人翁意识,激发大家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思维工作能力等。(上接1版)将年青的科技骨干推上第一线,采取给位子、交任务、压担子、定目标、勤练兵的方式使年轻骨干得到锻炼,在工作实践中磨练人才。目前,医院脾胃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腔镜科等专业科室的分化、发展均是医院大胆启用年轻人才管理的典范。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保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以传统科室骨科、肛肠科为先,在各专业选拔中青年骨干作为继承人,对本专业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整理和运用,使中医宝贵经验后继有人。2012年1月,在济南市中医管理局举办的首批名中医“薪火传承231工程”授牌拜师仪式上,医院王锋、赵桂琴、韩绍棠三位中医专家,钱光芳、李良梅、李小双、景奉能、韩晓贞五名青年业务骨干顺利入选济南市首批“薪火传承231工程”名中医专家和传承人。
强化科研意识,确保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搞好教科研工作,提高创新能力。该院不断完善教学师资,每年承担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等8所大中专院校的本科医学生150人左右的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定向接收基层进修人员、积极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积极完成上级交付的基层中医临床骨干培训任务。认真执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提供相应条件,积极开展各级医学继教项目。大力支持临床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制定鼓励措施,提供经费、条件及设施保证。以挂牌“山东省医科院附属医院”为依托,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协作机制的基础上,联合开展科研、教学和临床合作。近三年来,获济南市科研奖励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使用新型专利11项,省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94篇。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为院内制剂3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 篇5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学校党委把2011年确定为“规范管理年”。全校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清醒地认识到,那种单纯依靠上级指令管理的模式已经过时,加强规范管理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前,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与国家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师生员工不满意的问题,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加强规范管理。
加强规范管理,要从完善制度规章抓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在建章立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09年,通过《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规定》和《成立西华大学辅助决策机构及相关委员会的通知》,初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为科学民主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2010年,《西华大学学院工作细则(试行)》的出台,对推动学院民主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涉及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后勤等方面的系列管理规章制度陆续出台,为形成学校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制度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严越好。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制定制度措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忌纸上谈兵。要善于向广大教职工求询问智,集思广益,确保制度措施既可行、管用,又相对稳定。加强规范管理,要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着力。要知道,再多再好的制度措施条文,如果离开了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终将变成一堆中看不中用的废纸空文,这样不但对推进学校管理上水平毫无益处,还会为广大教职工所诟病。我们的各级管理干部一定要在提高制度规章的执行力上多出实招,在具体措施条款的落实上下足功夫。要牢固树立凡事按规矩办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在“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务必遵循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做到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坚决不准搞“一言堂”。要进一步要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和奖惩、责任追究办法,做到岗位责任具体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监督考核制度化,力戒“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篇6
在新的形势下,经过十年对矿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推行和不断深化,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巩固,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如何才能更进一步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了企业稳定、和谐和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谐发展
一、要深刻认识深化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深化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按照依靠方针的要求,我们始终注重保护和调动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企业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坚持企务公开,通过工作会议、专业会议、文件等向职工群众交实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工作热情。
其次,深化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实行企务公开,使职工参与管理,企业从少数人管理到全员管理,由封闭式管理变为开放式管理,集思广益,提高了管理水平。在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中,坚持实行企务公开民主管理。
第三,深化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维护了职工切身利益。在推行企务公开过程中,始终把维护职工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在企业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方案以及与职工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上,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履行民主程序,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多层次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企业劳动用工、薪酬分配、职工休息休假等纳入集体合同,严格规范,并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企业职代会报告,自觉地接受职工监督,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深化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确保了职工队伍稳定。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充分发挥企务公开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特别是在民主评议中层干部、矿领导班子成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方面,严格按照企务公开制度要求,加大公开力度,较好地落实了职工民主监督的权利。
二、深入推进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要注重落实三个坚持
1、坚持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夯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在落实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帮扶困难职工、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工作中坚持企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作为构建和谐发展环境的基础。积极进行民主协商,确保集体合同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认真坚持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制度,定期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职代会上报告,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
2、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切实引导好职工参与
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企业各种资源和成果实现共享,把引导好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作为构建和谐发展环境的根本。通过企业网站、黑板报、简报等形式,强化对企业目标任务的宣传和督导,使工作目标、任务进度、完成情况进行透明公开。党政领导通过各种渠道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及时答复和反馈处理情况,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民主管理。
3、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矿党政工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和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职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和衡量在我们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切实体现了我厂党政工领导依靠职工群众发展企业的决心。
三、深入推进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要建立完善四个机制
1、建立领导机制,为推进企务公开提供组织保证。
2、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
4、建立奖励评比机制,促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四、用制度建设推动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现形式的创新
1、职代会制度作为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基本载体,实现源头参与。
职代会制度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广大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表决权、的有效载体。
2、矿务公开制度作为职代会制度的补充与延伸,务求取得实效。
企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对企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审定重大公开事项,协调解决企务公开工作中的问题。全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纪委监督、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综上所述,在企业民主管理的进程中,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了开展民主管理和企务公开的重要性,在制度上、机制上得到充分保障,方法上既讲究实事求是,又推崇创新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民主管理工作才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党建工作同频共振,最终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单位:新岭煤业有限公司
编写人:孟庆妮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7
1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 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 靠上级转移支付不能完全解决集体的各项开支, 很多村组纷纷将山场、水库、果园、土地、林场等资源发包或拍卖, 这给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1.1违规发包集体资产、资源。个别村干部在山林、土地、果园、渔塘、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时, 搞暗箱操作, 不进行招、投标, 不开“两委”会, 少数人说了算, 即使开了会, 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 私自延长合同承包期。
1.2合同不规范, 集体利益得不到保证。书面合同少, 口说为凭;合同要素不全, 条款不明, 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
1.3权属不明, 乱发包。如:某村将一片林地在权属没有确定的情况下, 发包给他人, 导致村、组、承包人因权属问题引发纠纷。
1.4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 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 私自保管挪用, 长期不报账。
1.5财务制度执行不力, 少数干部不廉洁。有的村开支不经集体研究, 大额支出不讨论;有的干部自用自批, 村民主理财公章在村干部手中, 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假公济私, 挥霍浪费, 借机中饱私囊, 乱发福利等;有的由于村主要干部干预财务, 造成无法正常结账。
1.6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 公款私款难分。有不少村为避债, 用村干部名字在信用社开户,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造成公款私款难分。
1.7少数村财会人员素质低, 责任心差。有的财会人员故意拖延报账时间, 无法正常结账;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 移交档案不全, 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 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2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建议
2.1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首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统指的是村集体经济, 分指的是农民家庭承包。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是统、分两类经济主体共同发展。只有农民家庭经济的生产发展是不全面的, 而村集体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村集体的资产、资源和资金。因此, 管好、用好村集体“三资”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其次, 村民是村集体”三资”产权所有人。对三资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管理权正是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内容的具体体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 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2.2理顺农村“三资”管理职责,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财政部门应是农村三资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乡镇财政所是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主管单位, 且“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是在乡镇核算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 基层财政所人员掌握的法规政策多、管理经验丰富, 是农村三资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 要明确他们的岗位和职责,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让他们当好审计员、指导员、评估员。
2.3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 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 加强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 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增强法纪观念。同时要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 从机制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使其“权有所限, 钱有人管, 事有人监”。
2.4认真执行“三资”管理制度, 做到有章必循。首先要取消村集体在各金融机构的账户, 由镇财政统一开设“村帐专户”, 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实行非生产性开支限额制。其次, 规范“四荒”、水面、林地等开发利用, 实行公开竞价承包和招标制度, 积极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有效实现形式, 实现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再次, 村组集体大型工程建设要实行招投标管理。最后, 要还权于民, 全面推行“四公开”, 让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摘要:本文全面阐述了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做法与成效, 并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提出相关对策与解决方法。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8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搞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意识
1、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带头解放思想。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按照“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积极推进企业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三个有利于”思想,积极搞活国有企业。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新观念,树立运用科学发展企业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把十六大精神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确把握国际与国内市场运行趋势和本企业经营与发展方向,切实做到企业发展要有新思路,企业改革要有新突破,把企业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学习,加强自我锤炼。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要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加强对公检法和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督和评议。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按照有关规定,继续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维护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防止过多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弘扬他们的爱企奉献精神,对业绩特别突出者,可授予他们“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理解、支持、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业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一种求才若渴、惜才如金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培训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后备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提高现有经营管理队伍素质,仍然是当务之急。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地抓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是解决当前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有效途径。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实例研讨、互动式学习、“老总”恳谈会、商战模拟式学习、讨论答辩式或组织去外企、国企参观学习取经等形式,着力提高其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逐步形成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加大对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培训教育要紧紧跟踪和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密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把在职培训和脱产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提高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培训人才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在使用中提高。
三、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并进一步制定吸引人才的具体办法,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机制
首先要用好现有人才。不断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培训,放手让其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要关心、爱护人才,提高社会地位,消除后顾之忧,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之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要坚持按标准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坚决杜绝“用庸才,不用人才”,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鼓励创新、鼓励创业、广纳群贤”的充满活力的用人新机制。其次要留住人才。要形成干事创业的大环境,构筑一个人才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提高现有人才的福利待遇。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对有重大贡献的人才要给予重奖。再次,要努力吸引人才。要依据企业实际,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在吸引人才上下功夫。第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战略,积极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挂职锻炼等多种方法,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水平。第五、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统一管理,实行统一调配,整合人才力量,重组人才资源,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将有限的人才作用发挥好、调动好。
四、建立和健全统一有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
要逐步培育和建立规范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考试、考核和测评方法,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市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实行经理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快职业经理阶层和经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按照规定的条件选择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从而打破人才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所有制的局限,推动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辈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轻化、知识化工作
选拔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落后观念,对看准的年轻人才,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大胆启用。要放开选人视野,拓宽人才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年轻经营管理人才要热情爱护、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做好监督。同时,要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内退年龄标准,使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员提前离岗,为配备年轻人员创造条件,逐步形成有利于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为年轻人才的健康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1、建立后备人才库,积极充实后备人才队伍。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工作制度。在后备人才建设中,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宁缺勿滥。
2、建立后备人才队伍要坚持多渠道、多方式。要制定相关政策,拓宽后备人才选拔渠道。根据工作需要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选拔人才。可先试行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作为企业经理助理挂职锻炼。
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管理。对于选拔出来的后备人才,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进行定期考察,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统一调配使用。
七、改进和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
认真贯彻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下发的《企业效绩评比和细则(修订)》办法,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测评指标、考核方式和程序,建立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严格的业绩跟踪考核评价体系,将单一的定性考核改为综合定量考核。在考核其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的同时,突出考核其开拓意识、资本运营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结果。通过考核评价,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业绩和素质潜能。
八、要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和监督
1、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权责制相结合,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使人才资本投资获得足够的回报。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在条件成熟的企业中可进行年薪制、股权制、股票期权制试点。把物质鼓励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既要使经营管理者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合的报酬,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者,依法保护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经营管理人才价值,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2、要加强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作。发挥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要按照中纪委的“五项规定”和“五项制度”要求,加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实行厂务公开,充分发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工会组织的监督约束机构的作用。监事会成员应以外部监事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参加,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
3、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责任追偿制度,对经营责任实行终身追偿,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篇9
一、基本管理:企业管理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人、财、物诸多方面。
1企业管理首先从人开始,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东、管理人员、一线生产人员、合格劳动队伍、合格供应商。企业要办理营业执照,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住址。2企业文化: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精神: 优质、高效、团结、奉献
经营方针: 立足河北 依托京津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管理方针: 诚信守法 强化环保施工 保障安全健康
持续改进 铸造精品工程 实现用户满意
河北金秋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精神: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企业文化简单易懂、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指导性。3四个落实
组织落实: 健全组织是基础,组织机构图高、中、基层。
责任落实: 从高层至基层,明确各级的岗位责任,各负其责。制度落实: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保证企业在运行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克服某些粗放性、盲目性、随意性管理。
奖惩落实: 以制度约束行为,以行为去履行责任,以责任完成任务,奖惩严明,鼓舞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发展。
一个企业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奖惩严明(执行力)能做到四个落实,企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迅速发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我公司同众多兄弟单位一样,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为具有建筑一级总承包企业、商品砼、房地产开发等综合性大型企业。今天在坐的都是公司的骨干、支柱、栋梁。为了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公司在百忙之中在生产的旺季组织大家培训学习,可以看出公司领导对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训是何等的重视。同志们走对门,跟对人是何等的幸运。公司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强企的重大举措。我认为公司对“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战略理解深刻,思路清楚,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大家跟着高瞻远瞩的领导工作你的业绩一定会成功。二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下面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是整(群)体工程,是纲和目的全称 目:是单(个)体工程,是项的分支工程
管:是责任,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管好一方沃土
理:是梳理,疏通,理顺各方关系。也就是说利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专业化活动,为项目管理。2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
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于实现。如:定州清水河新民居蓝山假日工程项目,43栋各楼号就是目。
本工程确定了三大目标:铸造精品工程、创建文明工地、建设和谐团队
通过学习型、节约型两种人才来实现三大目标
通过规范职工行为(十荣十耻)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增强广大职工敬业、合作、诚信、守法、优质、安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职工行为规范:
以爱岗敬业为荣
以消极懈怠为耻 以团结合作为荣
以各行其事为耻 以客户满意为荣
以遭到批评为耻 以读书启智为荣
以懒惰混日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背信弃义为耻 以爱护财产为荣
以铺张浪费为耻 以精打细算为荣
以粗枝滥造为耻 以安全生产为荣
以野蛮施工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自由散漫为耻 以忠厚善良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3“五、四、三、二、一”工作方法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认真抓好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
认真做到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四个控制。
认真落实责任、制度、操作规程三项规定。
认真实践内部、外部两个沟通。
认真履约一个合同。五大要素:
人
1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管理者,是建筑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本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2设立项目经理部:
2.1根据企业批准的“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确定项目经理的管理任务和组织方式,确定层次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
2.2确定人员、职责、权限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制度。
2.3 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
要满足以下规定: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考核评价,项目回访维修。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具有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管理人员中的 高级职称人员不低于10%。
2.4项目经理部的规章制度包括: 2.4.1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4.2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2.4.3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2.4.4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2.4.5 项目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 2.4.6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2.4.7 项目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2.4.8 项目现场管理制度度 2.4.9 项目分配与奖罚制度 2.4.10项目例会及施工日志制度 3 项目经理部的运行
3.1 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经理部成员学习项目的规章制度,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改进管理。
3.2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责任目标进行检查、考核和奖罚。
3.3项目经理对作业队伍和分包人实行合同管理并应加强控制和协调。项目经理在承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4.1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4.2 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4.3 执行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4.4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4.5 在授权范围内负责与企业管理层、劳务作业层、各协作单位、发包人、分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等的沟通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经理在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按照承包合同并在法定代表人授权范围内行使的以下管理权力:
5.1 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5.2 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身份处理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授权签署有关合同。
5.3 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等要素。5.4 选择合格的施工队伍及供应商。5.5 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
5.6 企业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它管理权力。6 项目经理的任务:
包括项目的行政管理和项目的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其主要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程组织与协调。机
所称机械设备包括施工生产中的中、小型机械、大型机械及特种设备。1使用要求
施工机械设备应该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按照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保养、维修制度,完善机械运行记录,机械完好率应在95%以上,使用率应达到75%以上,做到定人定机。2机械设备故障分类
机械设备事故根据损坏程度及损失价值分三类: 一般事故:直接损失在2000元——5000元(不含5000元)。大事故:直接损失在 5000元—50000元(不含50000元)。重大事故:直接损失在 50000元以上的。3事故分析
发生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以利于事故的分析处理。事故分析要求:
3.1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保护好原始资料。3.2要严格查看事故现场,进行详细记录必要时留下图片资料。3.3分析事故除注意发生事故外,应详细了解周围环境,询问操作者等相关人员以便得出真实情况。4 事故处理及记录
4.1 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不得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否则重罚。4.2 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从中吸取教训。4.3 单位要建立《机械设备台账》《设备事故台账》并定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降低事故频率。
4.4 由于机械设备及故障导致人员伤亡的,除按本办法办理外还应按伤亡事故处理。
料
建筑企业的材料管理包括两大块(材料供应与材料管理)是指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材料,围绕采购、储备、保管和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工作。1工程项目材料采购供应的要求:
1.1项目应编制所需要材料、大宗材料的需要量计划,由企业物资部门订货或采购。
1.2 材料采购应按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依据项目部提出的材料计划进行采购。
1.3 选择企业发布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厂家,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有生产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还必须有生产许可证)承认和履行招标文件中各项规定。2材料进场的验收与保管
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材料凭证、数量、外观的验收(外观的验收需填报外观检查记录),其中凭证验收包括发货明细、材质证明或合格证,进口材料应具国家商检局检验证明书。
数量验收包括数量是否与发货明细相符是否与进场计划相符,水泥进行5%的过磅抽查,小件材料物资按5%抽查装内数量。计 量方法可过磅或验尺验收完成后进行实物挂牌标示建立“收料台账记录”。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布置一次就位,并做好材料的标识。
材料的堆放地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防扬尘措施。
各类材料应分品种、规格码放整齐,并标识齐全清晰,料具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
库外材料应下垫上盖,有防雨 防潮要求的材料应入库保管。
周转材料不得挪作它用,也不得随意切割打洞,严禁高空坠落,拆除后应及时退库。
施工现场散落材料必须及时清理分拣归垛。
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应设立专库保管,并有明显危险品标识。
钢材、木材、地方材料的材料进场验收后进行待验标识,并通知有关人员送检,待复检合格后进行发放使用。
钢材、水泥应建立“材料台账”机电材料应收集合格证。
法
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具有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点。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工法分为企业级、省部级、国家级三个等级。
企业级工法:关键技术达到本企业先进水平,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经公司批准的工法。
省部级工法:关键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级工法。
国家级工法: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省部级工法。
企业工法的审定与公布工作,由公司总工程师牵头技术质量部具体负责。公司技术部门推广应用。
环
环——即环境保护
1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条例标准》(GB/T24000——ISO14000)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不断反馈监控信息采取整改措施。
2施工现场的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
3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和焚烧油毡、油漆,不得焚烧其它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4建筑垃圾、渣土应在指定地点堆放,每日进行清理。高处施工的垃圾及废弃物应采用密闭式串筒或其它措施清理搬运。装载 建筑材料、垃圾或渣土的车辆,应采取防止尘土飞扬,洒落或溢流的有效措施。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冲洗设施,冲流污水应进行处理。
5在居民和单位密集区域进行爆破、打桩等施工作业前,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申请批准,还应将作业计划影响范围程度及有关措施等情况,向受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报说明取得协作和配合,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震动扰民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6经过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由发包人在施工前通知承包人,标出位置加以保护。施工时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向有关部门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7施工中需要停水、停电及封路而影响环境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事先告示。在行人及车辆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标志。
8温暖季节宜对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布置。
四个控制
四个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
一项目进度控制 一般规定
1.1 项目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1.2总目标应进行分解,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方目标,按成 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方目标,或按年、季、月、周计划分解为时间目标。
1.3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有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1.4根据施工合同确定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
1.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计划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周报下周计划,每月报下月计划。
1.6实施进度计划。当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制进度控制报告。2 施工进度计划
2.1 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2 施工总进度计划应依据施工合同,施工进度目标,工期定额,有关技术资料施工部署与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
2.3 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2.4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包括:
收集编制依据,确定进度控制目标,计算工程量,确定单位工程开竣工日期。安排各单位的搭接关系,编写计划的说明书。2.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方案,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力。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劳动效率,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3 进度计划的实施
3.1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应逐级落实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
3.2 实施进行监督,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应采取调度措施。
3.3执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3.4 执行合同中对进度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承诺。
3.5 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
3.6 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
3.7 处理进度索赔
3.8 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应进行总结。项目质量控制: 1 一般规定
1.1应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1.2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CDA)循环工作法,做好样板的典型引路不断改进过程的质量控制。
1.3 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报主管部门批准严格实施。
1.4 必须实行样板制。施工过程中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捡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1.5 项目经理部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负责人员,分包人应对承包人负责,承包人应对发包人负责,分包人应接受承包人的质量管理。
1.6 质量控制程序:
确定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计划,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人、机、料、法、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2质量计划
2.1 质量计划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
2.2质量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并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2.3质量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2.4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分工控制质量计划的实施,并应按照 规定保存控制记录。
2.5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整改。
2.6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质量检验人员和内部质量审核员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2.7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和质量问题责任人应按规定承担责任,并依据验证结果进行处罚。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3.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应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关文件清单。
3.2 项目经理部应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应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协商处理,并应形成记录。
3.3技术负责人应主持对图纸审核,并应行成会审记录。3.4按质量计划中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评价分包人和供应人,并应保存评价记录。
3.5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1 交底引路,单位工程、分包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4.2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新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4.3开工前编制测量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应档保存。
4.4 测量过程中应对测量点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4.5 材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按计划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材料的搬运和储存应按规定进行并建立台账。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不得投入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4.6 现场的机械设备应满足施工需要,对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者严禁上岗。
4.7 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4.8特殊过程控制应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4.9 工程变更应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
4.10 建筑产品或半成品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
4.11 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必须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4.12 竣工验收: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对工程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工程竣工文件的编制,做好工程移交准备。项目安全控制: 1一般要求
1.1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1.2 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
1.3 应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
1.4 实行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人全面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5 项目部和分包人在施工中必须保护环境。
1.6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安全,防火,防爆,防污染等因素做到分工明确合理定位。
1.7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未经施工安全生产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做好入场三级教育。
1.8 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1.9 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2安全保证计划
2.1 根据目标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目标的实现。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2.2 安全保证计划必须在项目开工前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安全保证计划应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管理、安全措施、检查评比、奖罚制度。
2.3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2.4 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除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
2.5 对高空作业、井下作业、水上作业、水下作业、深基础开挖、爆破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有害有毒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以及从事电气压力容器、起重机、金属焊接、井下瓦斯检查、机动机械和船舶驾驶等特殊的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审查。
2.6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高空坠落、防溜车、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3安全保证计划的实施:
3.1 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后落实。
3.2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应包括: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严格执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审批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项目经理必须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理并制定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3.3 安全员安全职责包括;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3.4 作业队长(工长)安全职责包括: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置进行验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当发生重大或恶性工伤事故时,应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3.5 班组长安全职责包括;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本工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程中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清除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牌是否按规定设置,标识方法和内容是否完整。组织班组人员开展安全活动,召开上岗前安全生产会,每周应进行安全评比。
3.6 操作工人安全职责包括;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积极参 加安全活动;爱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拒绝违章指挥。4安全检查:
4.1 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应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整改的防范措施。
4.2 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检查内容;配备必要的设备或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内容和要求。
4.3 安全检查人员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部位,确定危险程度。
4.4 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4.5 对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项目成本控制:
1一般规定;
1.1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
1.2项目部应对施工过程发生的在项目部管理职责、权限内能控制的各种消耗费用进行成本控制。应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
1.3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 照内部各岗位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
1.4成本控制程序:企业进行成本预测,项目编制成本计划、实施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报告、资料并归档。成本计划:
2.1 在施工合同鉴定后,由企业根据合同造价,施工图和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正常情况下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制造成本。
2.2 将正常情况下的制造成本确定为项目经理的可控成本,形成项目经理的责任目标成本。
2.3 编制施工预算,以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按照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进行工料分析,根据市场信息编制施工预算。
2.4 目标成本分解:按工程部位进行项目成本分解,为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提供依据。按成本项目进行成本分解,确定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构成,为施工生产要素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2.5 编制“目标成本控制措施表”将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和要求,各成本要素的控制目标和要求,落实到成本控制的责任者,并应对确定的成本控制措施、方法和时间进行检查和改善。3成本控制运行:
3.1 项目部应坚持按照增收节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3.2 项目部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3.3 应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3.4 应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而增加成本。
3.5 应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管理,正确使用施工合同条件和有关法规,及时进行索赔。4成本核算:
4.1项目部应根据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在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明确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及要求,并设置核算台账记录原始数据。
4.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宜以每月为一核算期,在月底25日进行。核算对象应按单位工程划分,并与施工项目管理责任目标成本的界定范围目标一致。成本核算应坚持施工形象进度、施工生产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的原则。4.3 施工产值及实际成本的归集:
4.3.1 按照统计人员提供的当月完成工程量的价值及有关规定扣减各项上缴税费后,作为当期工程结算收入。
4.3.2 人工费应按照劳动管理人员提供的用工分析和受益对象 进行账务处理,计入工程成本。
4.3.3材料费应根据当月项目材料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当期消耗,计入工程成本,周转材料应实行内部调配制,按照当月使用的时间、数量、单价计算、计入工程成本。
4.4.4 机械使用费按照项目当月使用台班和单价计入工本。
4.4.5其它直接费应根据有关核算资料计入账务处理计入工程本。
4.4.6 间接费应根据现场发生的间接成本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账务处理计入工程成本。4.4 成本分析与考核:
4.4.1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用对比法分析影响成本节、超的主要因素。包括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对比分析,实际消耗与计划消耗量的对比分析,实际采用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对比分析,各种费用实际发生额与计划支出额的对比分析。
4.4.2项目经理部应控制过程的考核为重点,过程的考核与竣工考核相结合。
4.4.3各级成本考核应与进度、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相联系。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社区加强人才编制管理计划09-28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08-16
4加强人才培养07-04
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09-03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09-25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08-13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05-19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竞争力06-10
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养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