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通用8篇)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1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苏教高〔2008〕44号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近年来,全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总体上看,实施创新教育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还较薄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建设创新型江苏尚有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学分制,扎实落实导师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不同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3.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高校与社会开放融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整体设计。要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与管理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5.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学习指导计划。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6.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经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健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优与抽检,并将结果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7.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构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专业人才供求信息。建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据库,引导学校科学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等学校根据相关行业产业的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满足行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8.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适应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选择相关领域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建成一批产学研结合、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省级、学校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各实验基地在推进学分制、实施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和大胆创新。
9.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把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必须建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优秀教学团队应在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10.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深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改革
11.优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富有江苏特点、具有学校特色、以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为主要支撑的精品课程体系。
12.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开放性。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和研究性课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校际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高等学校与有条件的中小学合作开设拓展型课程,把创新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
13.丰富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多样性。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推进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广泛开设操作型、实践型和自学型等多种类型课程。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
14.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选择性。全面推进学分制,推动试行弹性学制,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鼓励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修读课程。拓展学生转系、转专业渠道,允许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选择专业、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有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创新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15.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按照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16.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逐步覆盖至所有品牌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行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的全面开放,实现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全体学生开放,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向省内高校开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17.强化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条件,设立相应学分,吸引并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18.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实习见习基金。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
19.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国家与省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各类学生社团为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大力开展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育活动,建立覆盖全省的网络化社会实践基地,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实践创新科技竞赛活动,逐步扩大竞赛的学科范围,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五、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20.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育理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探索,促进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增强责任、提高创新教育能力。推进教学名师培养评选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制度。大力推动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授讲授本专科课程。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1.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师资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将教师的教研、进修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保持科学合理的师生比。鼓励高等学校吸收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树立和落实科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思想,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作为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和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重点,鼓励教师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平台
2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提供足够、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等学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统筹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并优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4.扩大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深化高等学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全面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国家与省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集成整合全省高等学校图书文献资源,全面实现共建、共知、共享。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江苏特色、面向全省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丰富、配置优化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各类高校师生的需求。
七、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5.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严谨诚实善于合作的创新品德。
26.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节,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八、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7.切实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应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江苏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创新政策机制,给予切实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应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28.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支持。在省级教育财政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等学校应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切实保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2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素分为知识、思维、能力、个性四个维度。知识要素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论等;思维要素族主要包括发散思维、福合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能力要素族主要包括问题发现、洞察力、分析力、推理力、信息搜寻、持续学习、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个性动机族主要包括探索精神、自信心、质疑性、坚韧执着、严谨求实、变革性等。[1]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形式,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起点,使学生想创新,产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强烈动机。(2)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使学生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精神支持。(3)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内核,使学生有能力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4)创新人格的培养。这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善于创新,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2]
学者周英将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划分为四个方面:启发性、激励性、开放性、差异性。因而,创新教育主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3]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的解析,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交通运输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多种创新创业建设和支持机制。
1.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交通运输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系统地梳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大纲,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设计优化、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并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研究时段。重点探索“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方案,打通本科到研究生的人才衔接与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研究设置分段出口的可行性,卓越工程师人才主要对应本科出口,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对应研究生出口。针对“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大纲、毕业要求等试点方案。开展了“本研贯通”培养的前期工作,系统地梳理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知识点,知识点梳理细化到四级。通过知识点梳理对比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为“本研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通道。
2.构建学生培养全过程创教育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需要探索大学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全过程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纲中设置了创新学分。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成才需求,以学院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构建“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创新平台,着重加强创新教育。通过“同路人”讲坛等系列讲座、软件培训等,全面营造创新氛围,奠定创新基础;依托“国创”、“上创”、“SITP”等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训练提升;加强师生交流、硕本学术交流、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发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综合拔高创新能力,展现学术才能。在既有课程体系中研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的科研练习,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探索开设创新理论和技法、专门的科研课程等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和开设方法,世界上已有三百多种创新技法,其中主要有创新意识培养法、综合集中技法、扩散发现技法等。大学生通过创新技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就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2]。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下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已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了本科实习实践培养环节。在原有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基础上,在本科第七学期设置了6周的企业专业实习,学生直接在企业开展实习,企业配设专门的指导教师。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工作日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该表密封,学生无法看到)等成果,并进行实习成果汇报和答辩,答辩过程中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该环节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3年起实施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加了设计类内容。毕业设计类题目包括校内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两类题目均同时设置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教师。通过综合毕业设计改革,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申请设置了上海城建集团、上海铁路局、天津市政院、中铁五勘院等4个校企联合的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作为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上海城建集团构建了组织架构和建设方案,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设联合课程、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并共同组织了城建杯交科竞赛;上海铁路局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天津市政院构建了组织架构,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联合课程、联合教材、联合毕业设计等工作;中铁五勘院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2014年进行了交通工程专业国家认证,进一步梳理了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内容,并进行了学生和教师对培养大纲和培养水平的问卷调查,形成了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从已有研究基础可以发现,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对接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着重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中也更注重实习实践能力训练。
4.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及制度文件。(1)“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创新特区”是创新空间联盟,用于支持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特区”内创新。为保证特区顺利运行,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交流机制、大学生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大学生创新新闻宣传办法等。(2)产学研协同机制。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已设置了若干校企联合的工程实践中心,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继续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机制,包括: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学生在读期间参与多样性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办法;大学生参与企业进行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办法等。(3)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性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保障、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包括:基于产学研协同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国际化培训办法;促进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建设办法;青年教师个人的创新教学能力培训措施;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度环境建设办法等。(4)创新教学制度体系研究。为鼓励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开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制度体系研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学生学制及学籍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导师制[4];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指南和经费支持办法等。
5.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评价体系。基于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创新素质指标,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课程评价、创新效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等构成。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创新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创作作品的评价。实践活动评价以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素质提升为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查其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还包括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
四、结语
面向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点。我们通过“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程产学研融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今后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类“本研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创新性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首先归纳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后总结创新教育的要点;基于此阐述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通过设置“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全过程的校企实习、综合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文章对于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周英.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贯通 培养模式 创新
课 题: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立项课题“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编号:ZZGJ38—15)研究成果,主持人:张志成。
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让更多的中职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但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中高职贯通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签订教学、升学等方面的合作协议,联合招收初中生,按照“3+2”的基本学制,从中职到高职,分阶段培养专科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贯通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
一、中高职贯通的社会背景
1.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期盼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更加稳健,产业结构正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深化改革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声。
2.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成为了阻滞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1)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我国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从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职业教育各成一体,缺乏贯通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上升渠道狭窄,面临“天花板”的阻隔,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求迫切,而职业教育未能回应社会的要求。
(2)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剧。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许多企业提供高薪却难以招到理想的技术工人,全国出现了“技工荒”。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尽如人意,中等、初等职业教育难以担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肩上。实行中高职贯通,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迫切的任务。
(3)职业教育招生困难重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呼之欲出,初等职业教育走上了绝境,中职教育在新一轮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难以得到高新企业的青睐,生源乏继。有的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干脆放弃了高考的机会,高职教育面临高考生源连年流失的窘境,招生困难。有的高职院校招生计划连年落空,面临倒闭的风险。中高职贯通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院校招生的困境。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将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二、实行中高职贯通的动因与意义
当前,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一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应的工作。严峻的形势要求职业教育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于是,中高职贯通培养走上了舞台,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亮点。
1.中高职贯通的动因
(1)内在动因。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迫使中高职院校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共同为中职学生开拓升学的渠道,为高职教育打好基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2)外在动因。广大社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畅通人才培养上升的渠道。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企业迫切希望高技能人才加盟,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与此同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助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中高职贯通的意义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中高职贯通的意义在于:
(1)中高职贯通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使中职学生突破了升学的“天花板”,为学生开辟了向上成长的渠道,回应了广大学生及家长迫切希望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要求。
(2)中高职贯通适应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培育一批批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高技能人才。
(3)中高职贯通还顺应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正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多渠道、多途径选拔优秀人才,为广大学生拓宽了成才之路。中高职贯通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摆脱应试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全国各地试行,促进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中高职贯通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贯通是“新生儿”,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曾料到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统一
目前,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中职和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心理特征、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不同,以致人才培养理念迥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中高职院校“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未能从中高职贯通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致使两种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道“鸿沟”。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知识出现断层或者学习内容重复,在学习上不适应。
2.专业目录不一致
实行贯通培养的中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严重不一致,致使中职学生升学渠道不畅,有的被迫升入不对口的专业,失去原有的专业优势,造成学习困难。
3.课程教材不统一
从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来看,合作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一致,选择的教材千差万别,教学单元划分难统一,内容出现重复或错位,课程标准不一,教材教法不同,阻滞了人才贯通培养的进程。
4.教学目标不统一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先后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两所不同层级的学校教学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中职学生学习的领域较窄,重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高职生需要在更高的知识层面上进行拓展,注重对学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传授,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中高职教学管理的差别也很大。
5.教学理念不一致
实行中高职贯通的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致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6.师资力量不统一
师资力量是决定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中职与高职相比师资力量较弱,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在中高职贯通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不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因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中高职贯通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1.确定中高职贯通的学校与专业,建立合作机制
不是所有的学校和专业都能不加区别地实行中高职贯通,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合理选择中高职贯通学校,确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进行贯通。因此,有关部门应重新编制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目录,这样有助于合作院校选择实行贯通培养的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中高职贯通学生分属不同层级的学校,如果没有建立一种相适应的机制加以保障,学校间、校企间工作就难以协调,贯通培养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教育计划,人才培养过程就将出现“真空”,学生在学习中就将出现重复学习或所学知识不连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实行中高职贯通,必须建立贯通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协调各方的行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推进工学结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方共享资源,从制度上保证中高职贯通稳步推进。建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新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2.完善课程体系,编写贯通教材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中高职贯通学校的组织机构要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科学确定讲授的课程,贯彻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标准,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要编写统一的中高职贯通教材,中高职贯通教材不是简单的内容拼凑。中高职贯通机构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协调学校、企业共同研讨教材的编写,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科学进行教材设计,拟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材能力目标、能力领域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划分教学单元,使中高职教材无缝对接,实现“教、学、做”有机合一,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或者内容重复。编写中高职贯通教材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材列入中高职贯通改革的计划,指导、推动中高职院校做好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人才贯通培养顺利进行。
3.建立中高职联合招生的新机制
中高职贯通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联合招生应是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的共同任务,是促使中高职走出困境的有力举措。学校培育职业人才,合作企业提供工作情境平台,校企合作是中高职贯通招生的重要保障。改革招生制度是中高职贯通培养的重要前提。因此,中高职贯通要建立新的招生机制。招生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做好招生的宣传发动和学生的选拔录取工作,使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中高职贯通的专业特点,改革考试录取的方式,指导考生正确地填报志愿,以保证生源质量。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的招生程序增加了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倾向,面试合格的学生方可填报中高职贯通招生志愿。招生面试时,考生和家长可以面对面地向学校了解招生专业和学校的办学情况。通过面试的互动交流,使考生与学校都满意。
4.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不同于中职、高职的教学方式,也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中高职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的教学合作新模式,开展师资交流,共同制订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举行集体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变过去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以能力为本,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校内外实训以及顶岗实习,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中高职教学融为一体,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将学生的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1+1>2”的目标。
5.建立学生学业考评机制
学生进入中职后由于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可能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必须对考入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上海的经验是实行严格的学业甄别制度。中高职贯通学校联合对中职学生进行考评,成绩和思想品德合格的学生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考评不合格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非贯通培养)学习。学生在中职三年,学业和思想品格考试合格方可升入高职完成学业。严格的学业考评机制,将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为升学打好基础。
6.建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机制
师资力量是中高职贯通的生命线。当前,能适应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的教师寥寥无几。实行中高职贯通应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推行中高职师资一体化培养,定期举行教师校际交流,切磋教学经验,鼓励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适当引进企业专家进校任教,参与教学管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之充分掌握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特点,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中高职贯通打造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赵彤,钱冰冰.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
[2]王琴.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制度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作者单位: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浅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文/张志成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体现。中高职贯通有其动因与意义,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提出,面对困难与问题,必须进行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是科学确定中高职贯通学校与专业,建立合作机制;二是完善课程体系,编写贯通教材;三是建立中高职联合招生的新机制;四是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五是建立学生学业考评机制;六是建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机制。通过多项措施,促进中高职贯通稳步推进。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贯通 培养模式 创新
课 题: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立项课题“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编号:ZZGJ38—15)研究成果,主持人:张志成。
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让更多的中职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但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中高职贯通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签订教学、升学等方面的合作协议,联合招收初中生,按照“3+2”的基本学制,从中职到高职,分阶段培养专科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贯通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
一、中高职贯通的社会背景
1.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期盼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更加稳健,产业结构正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深化改革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声。
2.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成为了阻滞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1)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我国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从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职业教育各成一体,缺乏贯通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上升渠道狭窄,面临“天花板”的阻隔,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求迫切,而职业教育未能回应社会的要求。
(2)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剧。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许多企业提供高薪却难以招到理想的技术工人,全国出现了“技工荒”。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尽如人意,中等、初等职业教育难以担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肩上。实行中高职贯通,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迫切的任务。
(3)职业教育招生困难重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呼之欲出,初等职业教育走上了绝境,中职教育在新一轮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难以得到高新企业的青睐,生源乏继。有的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干脆放弃了高考的机会,高职教育面临高考生源连年流失的窘境,招生困难。有的高职院校招生计划连年落空,面临倒闭的风险。中高职贯通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院校招生的困境。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将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二、实行中高职贯通的动因与意义
当前,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一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应的工作。严峻的形势要求职业教育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于是,中高职贯通培养走上了舞台,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亮点。
1.中高职贯通的动因
(1)内在动因。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迫使中高职院校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共同为中职学生开拓升学的渠道,为高职教育打好基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2)外在动因。广大社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畅通人才培养上升的渠道。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企业迫切希望高技能人才加盟,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与此同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助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中高职贯通的意义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中高职贯通的意义在于:
(1)中高职贯通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使中职学生突破了升学的“天花板”,为学生开辟了向上成长的渠道,回应了广大学生及家长迫切希望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要求。
(2)中高职贯通适应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培育一批批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高技能人才。
(3)中高职贯通还顺应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正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多渠道、多途径选拔优秀人才,为广大学生拓宽了成才之路。中高职贯通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摆脱应试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全国各地试行,促进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中高职贯通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贯通是“新生儿”,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曾料到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统一
目前,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中职和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心理特征、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不同,以致人才培养理念迥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中高职院校“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未能从中高职贯通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致使两种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道“鸿沟”。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知识出现断层或者学习内容重复,在学习上不适应。
2.专业目录不一致
实行贯通培养的中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严重不一致,致使中职学生升学渠道不畅,有的被迫升入不对口的专业,失去原有的专业优势,造成学习困难。
3.课程教材不统一
从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来看,合作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一致,选择的教材千差万别,教学单元划分难统一,内容出现重复或错位,课程标准不一,教材教法不同,阻滞了人才贯通培养的进程。
4.教学目标不统一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先后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两所不同层级的学校教学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中职学生学习的领域较窄,重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高职生需要在更高的知识层面上进行拓展,注重对学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传授,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中高职教学管理的差别也很大。
5.教学理念不一致
实行中高职贯通的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致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6.师资力量不统一
师资力量是决定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中职与高职相比师资力量较弱,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在中高职贯通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不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因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中高职贯通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1.确定中高职贯通的学校与专业,建立合作机制
不是所有的学校和专业都能不加区别地实行中高职贯通,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合理选择中高职贯通学校,确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进行贯通。因此,有关部门应重新编制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目录,这样有助于合作院校选择实行贯通培养的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中高职贯通学生分属不同层级的学校,如果没有建立一种相适应的机制加以保障,学校间、校企间工作就难以协调,贯通培养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教育计划,人才培养过程就将出现“真空”,学生在学习中就将出现重复学习或所学知识不连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实行中高职贯通,必须建立贯通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协调各方的行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推进工学结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方共享资源,从制度上保证中高职贯通稳步推进。建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新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2.完善课程体系,编写贯通教材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中高职贯通学校的组织机构要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科学确定讲授的课程,贯彻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标准,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要编写统一的中高职贯通教材,中高职贯通教材不是简单的内容拼凑。中高职贯通机构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协调学校、企业共同研讨教材的编写,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科学进行教材设计,拟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材能力目标、能力领域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划分教学单元,使中高职教材无缝对接,实现“教、学、做”有机合一,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或者内容重复。编写中高职贯通教材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材列入中高职贯通改革的计划,指导、推动中高职院校做好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人才贯通培养顺利进行。
3.建立中高职联合招生的新机制
中高职贯通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联合招生应是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的共同任务,是促使中高职走出困境的有力举措。学校培育职业人才,合作企业提供工作情境平台,校企合作是中高职贯通招生的重要保障。改革招生制度是中高职贯通培养的重要前提。因此,中高职贯通要建立新的招生机制。招生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做好招生的宣传发动和学生的选拔录取工作,使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中高职贯通的专业特点,改革考试录取的方式,指导考生正确地填报志愿,以保证生源质量。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的招生程序增加了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倾向,面试合格的学生方可填报中高职贯通招生志愿。招生面试时,考生和家长可以面对面地向学校了解招生专业和学校的办学情况。通过面试的互动交流,使考生与学校都满意。
4.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不同于中职、高职的教学方式,也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中高职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的教学合作新模式,开展师资交流,共同制订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举行集体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变过去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以能力为本,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校内外实训以及顶岗实习,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中高职教学融为一体,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将学生的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1+1>2”的目标。
5.建立学生学业考评机制
学生进入中职后由于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可能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必须对考入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上海的经验是实行严格的学业甄别制度。中高职贯通学校联合对中职学生进行考评,成绩和思想品德合格的学生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考评不合格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非贯通培养)学习。学生在中职三年,学业和思想品格考试合格方可升入高职完成学业。严格的学业考评机制,将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为升学打好基础。
6.建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机制
师资力量是中高职贯通的生命线。当前,能适应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的教师寥寥无几。实行中高职贯通应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推行中高职师资一体化培养,定期举行教师校际交流,切磋教学经验,鼓励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适当引进企业专家进校任教,参与教学管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之充分掌握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特点,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中高职贯通打造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赵彤,钱冰冰.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
[2]王琴.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制度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4
第四处刘继永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煤炭企业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技能人才素质的提高,既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通过对集团公司部分单位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集团公司党委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大了人才培训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培养、吸引、留住了一大批各类人才,为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单位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部分单位在人才选拔、培养中还存在“重干部、轻工人,重使用、轻培养、重文凭、轻能力”的问题。
(一)重视干部的培养,轻视对工人的培训。一些单位和部门可以花费几千元、几万元招聘和引进一名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也可以提供几个月,甚至一、二年的时间选送一些干部出去学习、进修,但对工人脱产学习十天、半月都极少愿意安排。一些单位对技术尖子人才的培养投资加大了力度,对有文凭的人加强了继续教育。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投资寥寥无几。据了解,某单位60%以上的教育经费都是用于培训高级人才和学历教育,对适应企业创新发展方面的实用性人才的培训的投资费用却少的可怜。
(二)技能培训设施严重不足。近年来,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都十分重视,凡上级明文要求持证上岗或者是必须培训的,都能按时培训。安全培训的投入相对正常,而对技术培训的投入就比较少。如某单位上一年度开办各类培训班50多期,办证2300多个,而有关技术
能力方面,按实际要求脱产培训的还不足10%,该培训中心仅有3名管理人员,连一名专业技术教师都没有,其它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和辅助仪器也严重不足,到年底检查验收时,紧急抽调人员突击应付,就连许多正常的教学设备也是东借西凑勉强努过关的。
(三)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少,随意办证多。部分基层单位,尤其是是流动施工单位和技术工种比较复杂的单位,不但培训内容安排的少,而且对培训时间安排也严重不足,主要的理由就是有些领导片面的认为,职工培训影响生产,耽误进尺。少数单位更是图省事,什么工种需要培训,有关人员拿着试卷、标准答案,到基层工区、项目部发到班组,工人照抄照搬交上来,就算培训完了,交照片办证,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有时甚至三两天就能办几个工种的培训班,这样的培训有什么作用,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培训班出来的人员,只是“证”合格,技术上毫无合格可言,一但生产上遇到紧急情况,肯定会措手不及、会“忙爪”,也极有可能会误操作,造成重大事故。
(四)技术工人外出培训的机会少。一些单位除了工种要求必须的岗位资格证非参加培训外,很少再派工人外出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特别是少数基层区队负责人总以工作忙、人员少、岗位离不开为借口,使长期在一线岗位的班组长、生产骨干没有学习培训的机会。形成了越是生产骨干越没有机会出去学习的不正常现象,严重挫伤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笔者曾在基层听到反映,一些生产骨干几年都没有安排学习培训过,而一些工作吊儿浪当的工人却成了学习培训的“专业户”,经常被抽出去学习培训,某单位就有一年出去学习好几次的工人,也有一人一年就拿了9个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
(五)职工个人不重视。与其他行业相比,我们集团公司技能人才的收入较低,有技术特长的大多数不在迎头一线,多数在辅助岗位,收入大都不高,单位制度的工资、待遇也缺乏激励性,部分单位领导在选人用人还不能打破身份界限,还没有真正地把技术工人当作人才看待、使用。如集团公司一个较大的单位,仅有高级工15人、中级工
27人,没有什么技术津贴和待遇,也谈不上被领导重用和高看一眼,严重挫伤了部分职工钻研业务,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形成了有无技术一个样,技术高低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不少工人对有无技术等级抱着无所谓的心理。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煤矿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行业吸引力差。实质上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应予高度重视。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前几年,违法小煤矿滥开滥采,致使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产品积压严重,行业十分不景气,同时,一批附属煤矿的服务性行业,也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只好关停、并转,煤炭企业出现了少有的大批下岗、转岗人员,这就从客观上使广大职工对煤矿企业的前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再者,由于煤炭企业职工工作环境差,特别是生产一线工人劳动强度高、危险大、收入低,特别近年来等待就业的多为独生子女,致使父辈们在就业的选择上千方百计让子女上大学,毕业后谋取一份好工作,或者从业其它工作,害怕当工人下岗、失业,不愿意让子女干煤矿、当工人。
二是单位领导不重视。不少单位领导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操作,重知识、轻技能,重文凭、轻工作经验的偏向。对工人技术等级的评聘,只要上级没有硬性文件要求,一些单位多少年来既不选送工人培训,也不按要求进行评聘,部分单位对已有的工人技师也不重视。具了解,一些单位工人技师每月也就20、30块钱的补贴,使工人觉得自己技术再高,贡献再大,在工资、奖金上也赶不上班组长,更赶不上基层管理干部,挫伤了工人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集团公司一个较大的单位,仅有5名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没有一人。还有不少单位多年来不招正式工或招的很少,用农民派遣工、临时合同工或者临时工代替,而对这些工人就没有评技术等级这一说了。
三是职工自身原因。从文化程度看,集团公司绝大多数技工都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经济收入看,大多数工人的工资比较低,部分单位井下一线职工月收入也不足二千元,尤其是一些不景气的单位,职工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多年来工资得不到调升。面对这种状况,一些在职技工能跳槽的就跳槽,跑到效益较好的单位;能调动的,就想办法往机关辅助单位挤;能通过上学调整单位的就去上学。在岗位上有的职工除了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外,业余时间抽烟、喝酒、打麻将或者赌博,只混日子不求上进。
三、抓好煤炭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技术工人是煤炭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他们在安全生产、技术改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技术工人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给技能人才更多的培训机会。根据对集团公司培训情况的调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以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健全培训制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煤炭企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特别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多次突破历史高点的今天,煤炭企业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要使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提前实现翻番的奋斗目标,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了。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首先要调动起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培养职工岗位成才。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职工培训体系,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和补贴制度,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单位也应该结合实际,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参加岗位资格培训、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积极开展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抓好培训工作的时间、内容、人员的落实,绝对不能搞单纯的以“拿证”为目的的突击培训。要重点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培
训实现:由简单粗壮职工向技能职工转变,技能职工向高级技能职工转变,单一型技能职工向复合型技能职工转变。
第二、转变人才观念,加大培训费用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就会平均增长6%;一般工人提出的技改建议,成本约降低5%;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的建议,成本约降低10—15%。我们集团公司某单位在淮南刘庄矿立井施工中,突遇含水层,迎头工人经过反复摸索,创造性地采取了引、截、转、排综合治水办法,巧妙地利用了井壁砼接茬设臵暗水槽,井壁顶埋蓄水器,再排水,及时制止了水患,不仅改善了井下的安全作业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扬。工人王振邦针对迎头浮矸多、炮眼深、淋水大,扫眼困难的实际,发明了套管装药法,使炮眼利用率达95%以上,提高工效2倍多。因此可见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尤其需要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要舍得投资,舍得花力气,各级组织要适度提高技能人才培训费用的比例。还可以考虑,把培训作为一种福利奖励给表现良好的职工,即企业根据职工个人的发展计划,安排其所需参加的培训内容,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大家知道,近年来,集团公司各单位在生产一线和许多重要的岗位多为农民派遣工,在基层各单位已经达到了不可替代的数量,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水平比较低,技术素质也相对较差,但是他们年轻、有朝气、有干劲,选拔培养他们成了我们煤矿企业的当务之急,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第三、建立有效的技能人才工资激励机制。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好工作不是他的终极目的,他总是希望在取得良好成绩后获得适当的报酬。如果工作干得出色,但得不到应得的报酬,那他的工作干劲就很难鼓起来,并且持久地保持下去。”要改变企业长期存在的只重学历、不重能力,只重视管理和科技人才、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状,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将技能人才
加强教师党性修养,培育创新人才 篇5
要求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建党治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一系列规定,集中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推动了全党同志的党性修养。
学校教师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先进性。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始终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而向全体党员发出的庄严号召。教师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无疑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教师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有利于学校培育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教师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是判定一个党员有无党性和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就是要用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来改造和完善自己。
其次,教师要自觉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反映着党员个体与党组织、党员目身与其他党员之间的关系,一名党员采取什么立场、方式、态度对待党组织与其他党员,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教师党员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政治纪律,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守党章,按党章的规定去做,在学习和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组织纪律就是要自觉增强党的组织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党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团结加强法制观念,就是要带头遵纪守法,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再次,教师要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优良作风。它包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作风;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倾向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作风等所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都是教师党员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教师教育工程是培育新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思,要有创新精神,更是要培育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因此,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过程。
1、教师要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
党员教师的教育观要实现由单纯强调知识教育向技能和创新教育的转变。按照传统的观念,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知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等同。这种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是不够的。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了人的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和完善过程。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体现了发展全面素质的要求。因此,学校是培养丰富智慧、健全人格的摇篮;是培养富于开拓进取,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不断实践,完善自我的一代新人。他们应该是放眼世界的中国人,有较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现代人,能融合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人。
2、掌握创新性的教育模式 党员教师在教育方式上应实现由居高临下的传统灌输向平等互动的探究、体验转变。这是一种体现素质全面发展与尊重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创新性教育方式。它既要是必要的知识传授,但更强调知识传授建立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与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正确的判断。因此教育过程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其导向性,体现在激励、启发、点拨、评价等方面,教师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导向行为,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时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3、掌握创新性的教育评价方法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6
马奇学区南徐王小学张淑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致力于理论体制机制等的创新。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自身建设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能否为党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红色接班人,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那么,怎样创新和加强人才工作?就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认识开展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古往今来,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领导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时代。当今世界呈现出三大特点,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发展知识化。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含量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60-80%。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是汇聚了全球40-50%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正在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人力
资源为主。高素质人才愈来愈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夺的焦点。现在,世界各国、各地区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纷纷制定出新的人才战略。如美国提出要培养新世纪的美国人,让留学生进入美国;德国扩大“绿卡”进入范围;日本提出要培养世纪通用的日本人;加拿大提出要培养21世纪的接班人;韩国提出要以头脑强国等等。发达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千方百计地诱使发展中国家人才资源向发达国家流动。国内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从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到,人才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竞争力的强弱。实践证明,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力,谁就拥有了财富,谁就拥有了未来。要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工作的繁重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要把握推进人才工作的难得机遇。尊重人才,发现人才,进一步建立网罗人才和评估任用的科学制度。新加坡著名领导人李光耀对于人才的看法发人深省,他认为,人民行动党一旦停止罗致人才,就会变得脆弱;如果把正直又肯献身的能干人才排除在外,那么,当他们发现事情不妙时,他们会有两个选择:在国家垮台之前一走了之,或者向人民行动党的统治权挑战。因此,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各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套源源不断的发掘、网罗才德之士的制度。与新加坡相比,中国最不缺的是人。但是,中国最缺的也是人,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关键时刻能硬得起撑得住的人。所以,建立一套源源不断的发掘、网罗才德之士的制度,对于当代中国,同样是一个巨大挑战。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敢于勇于使用年轻人才,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真正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给敢于锐意进取者以鼓励和保护。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站在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去,打破那种论资排辈苦熬久等的接班人固有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中国行政体制内尽可能少地发生,才能逐渐营造出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才能建立起一个激励干部扎实工作埋头苦干的良好氛围,建立起一套德、能、勤、绩四要素相互联动的干部评估任用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更为我们开展人才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氛围和环境。在此基础上推进人才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抓住了,人才工作就能上去,抓住了,经济发展就能上一个台阶。能不能抓住机遇,怎样抓住机遇,对大家的能力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检验。
三、要形成促进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人才工作已经正式成为组织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但是靠组织部门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人才工作已深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还要企业和人才的认同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在这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机制,重点统筹抓人才工作的发展战略,抓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抓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的协调整合,抓人才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抓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人才组织体系由市、县(市、区)向行业、企事业、乡镇(街道)、村以及农村经营合作社延伸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建立和健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人才规划、人才政策、重大活动、资金保障等统筹决策。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与高级专家、优秀企业家联系制度和日常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发挥专家与优秀企业家对人才工作的咨询和指导作用。加强职能部门与企事业人才资源部门的沟通联系。帮助建立人才联谊会、科技人才俱乐部、高级人才俱乐部等人才组织,整合各类社团的资源,建立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人才开发的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国内的重点区域、重点高校、重点市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境外合作,进一步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
3、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实施人才投入优先战略,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市、县(市、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增长,到2012年争取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1%,专门用于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培养、引进,以及人才重点工程、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人才资助奖励等项目的投入。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也可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鼓励境内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事业,逐步引导用人单位成为人才资本的投资主体。整合人才投入项目,研究制定人才投入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资金的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切实发挥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
4、强化人才工作责任制度。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引入实效、培养实绩、发展实情为主要考核内容,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人才工作与经济、科技、党建等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总之,我们每个人,不仅自己应该是人才,更应该为他人创造机会成才。首先从自己做好,然后扩展到部门,企业,最后整个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篇7
一、我国培养创新人才所存在的问题
创新人才, 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其所具备的优良的创新素质往往在各领域发挥作用, 是科技、经济、学术、实践等方面的中坚力量。然而, 由于教育观念等各种因素, 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 创新意识薄弱。多年来由于我国教育在对学生考核方面过度重视其学习成绩, “一考定终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不少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都难以摆脱“考考考, 教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一思想。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扼杀, 只惟书、只惟上的学习风气深深地笼罩在学生周围, 难以形成活跃创新的校园氛围。
第二, 创新机制不完善。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 美国教育给了我创新。”哈佛大学的校长陆登庭指出, 从学生一入学, 学校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成为能够参与发现、解释和创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教育的作用重在启发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反观我国部分学校, 老师一味给学生输入知识, 教学方式单调, 对有创新思想的学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缺乏一个激励创新的完善机制。
第三, 创新思维匮乏。大学教育中,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永远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没有纯粹的的通识教育, 也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发展的基础就在于人的个性和谐、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于我国很多学校在高中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制度, 过早的划分文理使学生们的知识面变窄, 进入大学选定专业以后, 随着知识深度的加强, 如果不继续拓宽知识面,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很难适应现代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思维的发挥。
第四, 创新能力不强。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和多方面的综合锻炼有关的, 一个只知道“啃”书, 丝毫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是很难有开拓的眼界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由于部分学校没有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二、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包括教学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教学评估机制把握不到位。传统的教学评估重共性轻个性, 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重传承轻独创, 重精英轻大众, 重智育轻德育, 重主科轻全面, 重内容轻方法, 重灌输轻启发, 重主导轻主体, 重权威轻小辈。这种教学评估机制不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且对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产生了强烈影响。第二, 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不少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多重视物质精神奖励, 没有与课程、学分及学生评价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 奖励方式单一。另外, 以论文发表、申请专利等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创新水平的机制又过于苛求, 以至于使不少同学望而却步, 不利于激发全体同学创新的积极性。第三, 创新保障机制不到位。鼓励创新离不开物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设备缺乏, 场地不足且难以保障经费支持, 无疑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一道严峻的屏障。
2. 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主要向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其职称、晋升、待遇等因素密切挂钩, 不少老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教学水平, 更何况是对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视与培养了。在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 如匹兹堡大学, 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表现都有着明确的记录,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记录, 这些记录直接影响着学校对教师的聘用、晋升、工资以及终身职等的影响, 因此学生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者, 教学目标及方式的单一也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之一。但凡世界著名的大学在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时, 大都偏重于启发式教育, 课堂教授的内容也以重点、难点为主, 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传授方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研究的氛围。反观我国, 部分老师教学方法生硬, 教授内容也以灌输为主, 不注重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考核与培养, 不乏那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此外, 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和谐民主的关系对于激发其创新潜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冷淡, 课后交流甚少的现象比比皆是。
3. 创业教育尚未得到全面发展
所谓创业教育, 就是指对专业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等的传授和教学, 它对于加快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特殊的作用。虽然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看法不一, 但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之势已成事实。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一, 创业教育除了在高职院校有突出发展之外, 全国范围内尚未得到有效推广。至此, 很多毕业生由于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 任由用人单位调配甚至惨遭淘汰, 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不仅对毕业生形成遗憾,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失。所以, 从某种程度而言, 推广创业教育是适应当代社会变革的有力表现,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深入研究创业教育, 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的观念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4. 团队协作精神有待于继续发扬
当今社会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性较强, 由于从小没有兄弟姐妹, 和同辈群体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集中表现为集体观念不强, 缺乏必要的团队协作精神, 以至于影响到其创新能力及水平的发挥。因为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的人格支持, 没有合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单枪匹马”、“万事不求人”的活动模式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人们创新活动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障隘之一, 唯有协作, 才有可能创造优异的创新成果。例如我国成功研制的原子弹、嫦娥一号等的伟大超越就是团体协作的成果。
三、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及建议措施
1. 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评估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从各方面综合把握, 首先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 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潜能、能够继续发展的对象,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及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作为切实推进创新教育的契机。另一方面, 努力转变教学评价机制, 使其科学化发展, 以注重个性评价为原则, 从注重共性向肯定个性发展, 从注重知识测验向综合能力测验转变, 从注重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 淡化考试结果, 改革考试制度, 从而减轻学生对于一考定终生的心理压力。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革新教学体系
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领头人, 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创新素质, 即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真挚的教学情感, 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创新思维, 勇于开拓等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引导, 深入研究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如研讨法、联想法及比较法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同时要注意完善教学设备和创新实验室建设, 为推动创新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3. 鼓励质疑精神, 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都会这样告诉学生:“学校将教给你们的知识中有一半是错误的, 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种说法激励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质疑精神, 敢于在权威思想以外有自己的见解, 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 师生之间营造民主和谐的关系也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推动力。一方面, 教师要理解学生, 走进学生心中,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积极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另一方面, 学生也要信任老师, 大胆向老师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互爱戴、宽容, 这样才能创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教学环境。
4. 全面发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在综合能力基础上的创新, 离开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全面发展为导向, 既重视理论创新又重视实践应用性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不惟书、不惟上, 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 切实做到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开设一定数量的实验室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向综合性创新人才发展。
5.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因此, 大力推广创业教育对于社会各界来说都势在必行。具体来讲, 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创业思想的培养和创业技能的培养, 所以, 除了教授必要的专职知识、经营管理等知识以外, 建立学校与企业以及政府等的联系, 如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做讲座, 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学习, 考察、深入了解社会生活都是帮助其提高创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此外, 学校内部也可开办如创业协会、创业研究性质的社团等, 都有利于开创性人才的培养。
6.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保障制度完善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创新意志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此, 学校可以将“创新学分”与专业培养计划、学分绩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如上海水产大学的“英创计划”规定, “凡在市级课外科技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均可申请获得本学期绩点乘以1.1”, 这项条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和创新成果。同时, 要确保社会各界对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场地、设备等物质保障, 保证其顺利进行;对于创新失败的人才也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善待创新, 允许和宽容失败, 为创新失败的人才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7.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此, 可以开设学习兴趣小组, 开展研讨式教学。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有意识地设置相互间依存的工作链来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 还要善于组织多学科的人才, 调动他们多方面的知识, 领导创新在重大科技公关和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健康、稳定、持续的向前发展, 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分析我国目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思维、完善创新机制、健全创新保障制度、提高创新能力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人才,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业, 2005 (6)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科学, 2006 (3)
加强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订单式”“冠名式”培养
0 引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如何高质量完成这一使命,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在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并完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
1 立足区域经济,加强专业建设
1.1 建材行业背景分析
建材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水泥总产量连续20余年稳居世界第一,并连年递增。2013年全国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率9.5%,宁夏水泥产量2600万吨,增长率25.5%。建材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供求矛盾日显突出。
1.2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的首要工作就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通过市场调研,宁夏区内不仅建材行业人才匮乏,新建的五十多家商混企业及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更加缺乏混凝土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2010年材料工程系及时在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专业方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在原水泥工艺方向的基础上,增设了混凝土工艺方向,主要面向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从事混凝土原材料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检验、配料方案的设计和调整等工作;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原建材工业检验方向的基础上,增设了建筑工程检测方向,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从事常规检测、见证检测、专项检测等工作。
材料系历年招生情况见表一:
表一 材料工程系历年招生情况表
■
可以看出:2010年增设两个新专业后招生情况良好,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奠定了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校生由过去的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四百余人,学生就业率已连续几年保持在100%。
2 面向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切入点是工学结合,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关键环节是实验、实训和实习。由于专业特点,工艺技术更新快,设备投入大,校内无法建立实训车间来满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积极尝试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将原人才培养方案中“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为工学结合的“2+1” 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通过两年理论学习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最后一年的教学实践任务放在企业中进行,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企业师傅言传身教,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实现与企业“零对接”。学院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实习内容与实习进度,并为每位学生建立顶岗实习档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指导老师及企业岗位师傅)。由双方共同管理学生,企业依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采取双向选择,及时吸纳学生为企业员工,实现了学生随岗就业。
2.2 校企深度融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一是学院成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真实生产环境相融合;另外,通过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使学生取得相关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实现了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近几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了90%以上。学院每学年还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举行“产学结合同育职业人才、校企合作共创双赢未来”等大型讲座活动,在校园营造一种职场氛围,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二是大力推进多样化“订单式”、“冠名式”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从08级学生开始,与宁夏瀛海集团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并与宁夏赛马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2010、2011级混凝土班直接冠名为“赛马商混班”。“订单式”、“冠名式”培养能够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提高了用人企业的满意度。同时,“订单式”、“冠名式”培养能够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先进技术及管理制度等贯穿整个育人过程,营造了一种“一入学校门,就是企业人”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方向有动力,学习自觉性更强,学习责任和企业归属感得到强化。
3 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2010年以来,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现场图像、flash 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手段使课堂上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亲历其中的感觉。部分教学内容带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多接触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及时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也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每学期增加了两周化学分析综合实训,每年举办一次化学分析技能大赛,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4 与企业建立了长效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材料工程系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先后与宁夏赛马集团、宁夏赛马混凝土公司、宁夏瀛海集团、中石化环保建材公司、宁夏天元锰业水泥有限公司、宁夏科杰建筑检测中心、宁夏亿丰砼业有限公司等13家建材、商混及建筑检测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协议书或建立了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使学生通过一年的时间训练岗位技能,体验企业生产全过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提高,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企业普遍认为学生“素质高、上手快”,满意率达95%以上。
5 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强大后盾,高职院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学院作为企业的继续教育基地也承担了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的任务,先后为宁夏赛马集团水泥公司、宁夏天元锰业水泥公司、宁夏瀛海集团水泥公司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员工达两千多人次,为宁夏建材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作出了贡献。
6 经验与体会
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②“订单式”、“冠名式”培养增强了校企双方的责任意识,避免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③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实现校企互动共赢,利于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09).
[2]郭丽萍.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24).
【学校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推荐阅读:
洋泽学校加强履职尽责工作实施方案07-10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六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06-28
4加强人才培养07-04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11-16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10-29
加强学校党建工作10-14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09-12
加强学校内部控制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