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2024-10-23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共10篇)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1

学校加强门卫管理的通知

> 学校加强门卫管理的通知范文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防止有害物品及不良分子进入校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安全文件精神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管理措施,希望有关人员切实履行职责:

1、安全室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安全教育大会,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学生自我保护和规避风险的知识。

2、班主任负责教育、督促学生午、晚放学后一律按时回家,不准逗留校内;教育走读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教育学生在校期间进出校园必须履行请假制度;要求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时应有家长接送,以防意外。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上学放学路上要结伴同行,放学后要立即离校回家,不得在路上逗留、玩耍。

3、学生集中上下学时段,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必须在校门口维持秩序。

4、学生进出校园一律检查,绝不允许出现未经学校同意擅自离校这种现象。

5、家长来校探视学生一律必须登记,由门房联系班主任、老师或直接通知学生本人。

6、家长送给学生的物品门卫必须认真检查,并填写《学生家长送物交接单》后通知学生领取。

7、家长接送学生来校一律到门口止步(特殊情况经门卫批准除外)。

8、外来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内,确需进入需请示有关领导或当事人。

9、门卫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规范门口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在门口值班,绝不允许出现上班时间没人管理状态。

10、凡发现校内有陌生人或身份不明者,教职工都有责任进行追询,做出处理或上报学校领导。

11、学校放学以后,值周教师、班主任、门卫有义务检查教室及校园有无学生逗留,发现后及时通知班主任,做好遣送工作。

12、节假日未经学校批准,一律禁止学生回校。>

以上措施希望有关人员切实履行,凡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或不良影响,由学校校委会讨论做出处理或处罚,严重的要由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该措施由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班主任工作总结 >请假条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2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1.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3. 加强学校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加强政府统筹,加强条件保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各方责任更加明确,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

三、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

5. 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各地要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引导学校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6. 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制订并落实配齐专职体育教师计划,多渠道配备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办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逐步扩大免费师范生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加大国培计划培训体育教师的力度,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到2015年各地要对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要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7. 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各地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及相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8. 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制订学校安全条例,组织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机制,形成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保险赔付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各学校要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使用安全。

四、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

9.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的配套衔接。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同时,要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地要加强管理,创造条件,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1 0. 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教育部研究制订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学校按照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地市级教育部门要对本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进行复核检查,省级教育部门要进行抽查和认定,并将经认定的评估结果汇总后报送教育部备案。教育部将组织制订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适时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有效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1 1. 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各地教育部门要逐级上报本行政区域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上级教育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公示,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学校要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等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从2013年起,教育部组织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按生源所在地分省(区、市)公布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五、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

1 2.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各地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将学校体育发展纳入本级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建立健全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和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将学校体育纳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规划。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学校体育发展。财政部门要完善支持学校体育的投入政策。体育部门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在技术、人才、场地和体育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1 3. 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要统筹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利用现有渠道,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加大投入力度。优先支持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

1 4. 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要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找准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要在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政府工作责任、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等方面确定发展目标,逐年分解落实任务,以县为单位编制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1 5.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组织修订《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试行)》。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研究制定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办法,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告。

16.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3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决策和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8~2009年)》和《云南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8~2010年)》(云发〔2008〕13号)精神,根据《云南省教育厅贯彻落实云南省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巩固和扩大三年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成果,全面、有效地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构筑教育系统的坚固防线,现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和学校认真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生教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符合实际、分层分类指导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活动载体的创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云南省在过去一轮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系统在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战线上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云南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认识到帮助青少年掌握预防艾滋病、预防毒品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加强交流与合作,确保该项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创新地开展,在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中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

(二)增加经费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并严格按照管理规定,专款专用。各州市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当地艾办、禁毒办对学校禁毒防艾工作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协调保证学校禁毒防艾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扩大宣传面,争取社会各界和多种渠道的支持,更为有效地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三)人员保障到位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

2.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3.各基地和示范学校要有相对固定的骨干教师。

4.各基地要有专人负责基地工作。

三、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继续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教体〔2008〕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实施。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结合“三生教育”内容,穿插生命意义内容、参与式教学活动、相关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技能训练。随着每年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形势的发展,教学内容要随之更新。

3.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可采用讲授法、同伴教育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应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增强教学的高效性。

在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态度、价值观及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抵御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综合能力;在预防艾滋病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授课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行动;拓展教学空间,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密切联系,预防知识教育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4.教材建设

(1)继续以基地为依托,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并改进现有教材。

(2)继续做好精品教程、教学课件以及活动包的开发。

(3)前期开发的《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师指导丛书》高师院校本、普通院校本、中学本、小学本已付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一步需做好丛书的征订工作。

5.队伍建设

(1)各学校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选拔培养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省级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和校际间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各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科研课题、经费,带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效果。

(二)加强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建设

1.对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的要求和目标任务继续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禁毒防艾基地建设的通知》(云教体〔2006〕8号)文件执行。

2.根据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基地和示范学校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加强领导和统筹,研究工作,开拓思路,进一步加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发挥基地和示范学校在全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加大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投入,增强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实力。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评估,规范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4.积极开展基地和示范学校与省外、国外的交流活动,加强基地和示范学校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争取做到一般教师骨干化,骨干教师专家化,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精品化,增强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量。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实施意见》文件精神,2008~2010年,全省将培训4 000名教师宣传骨干。云南省教育厅将依托各个基地和示范学校和云南省高校禁毒防艾教育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1.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省级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2.加强州市级培训者的培训(TOT),为州市培养骨干力量,多级联动,尽可能多的培训骨干教师。

3.积极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学生宣传志愿者和教育志愿者的培训。

4.建立和完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教师资格认证实训项目,以通过项目实施充实云南省中小学禁毒防艾教师队伍,实现禁毒防艾的可持续发展。

(四)丰富和规范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

总结以往开展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的经验得失,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继续围绕“5·25”、“6·26”、“12·1”进一步开展2009年云南省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深化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影响,发挥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扩大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宣传覆盖面。

(五)完善“云南省高校禁毒防艾教育信息网”网站建设

1.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扩大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开展远程教育,及时提供全面、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全省各学校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扩大禁毒防艾教育的覆盖面,增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将网站信息发布量作为年终评估的参考指标等方式自上而下加大对各高校信息更新的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如优秀新闻评选等,丰富网站信息内容,继续做好完善网站功能的工作,完善网站留言板等常用功能。

3.开发网络视频平台,力求提供最为直接的信息资源,不断加强教学板块设计、开发网上相关教育测评系统。

(六)深化科研工作

1.争取各级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多种渠道的经费支持,鼓励以基地、学校为单位或单位间的团队合作,深入开展多视角、多领域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理论研究。

2.鼓励支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积极申请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升理论水平,增强教学综合能力。

3.各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经费,提供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项目,鼓励骨干教师申报研究。

(七)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1.加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学生志愿者培训,与红十字会、疾控中心、禁毒局、防艾局等部门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增加社会覆盖面。

2.把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教育、“三生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融为一体,依托云南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继续健康教育展览馆的后续建设工作,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全面展示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3.对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加以提炼和研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行理论提升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4.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强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骨干师资的培养力度,加强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科研、培训水平,凝练经验,辐射社会。

四、落实责任,加大工作检查力度

(一)各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并上报相关的管理文件,加强本地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督导,配合上级行政部门对本地学校的督导和检查。

(二)教育厅将加强对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各基地、各高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并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建立奖惩机制。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4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汛期来临,为切实做好我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学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和校园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县的防汛工作要求和县政府的具体安排,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强化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校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做好春夏季中小学生和幼儿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教基一〔2014〕5号)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21号)两个文件,将文件精神及时传达至每位教职工和学生,迅速部署,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强化督查。

各校sv 充分认识做好汛期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切实加强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一把手为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一岗双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制定汛期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完善防汛应急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保障,加强防汛安全演练。县教育局成立由陈昌礼任组长、肖守立任副组长,其他局

领导为成员的教育系统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按联系点负责其片区内防汛工作的指导、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局安全办、肖守立任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教育系统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落实。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完善防溺水、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灾避险能力。各校要结合汛期安全工作特点,认真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讲座、播放安全教育光盘、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结合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对广大师生进行防雷、防洪、防溺水、防滑坡、防台风、防高温、防疫情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要重视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提醒学生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汛期学生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教育学生不到没有安全保障或不熟悉水情的河流、水渠、池塘等地游泳、洗澡、戏水,不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游泳。因天气等原因学生未按时到校时,学校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放学后无法及时返家的,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专人负责,确保不出问题。

三、严密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进一步加强“三防”建设;要提请有关

部门和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在重点水域和危险路段采取必要措施排查安全隐患,建好台账,做好标识和防护;要及时收集、上报校内及学校周边的矛盾、纠纷及其他异常情况,主动做好预防工作。协调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校园周边地区巡逻防控和治安排查。雨季来临前,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针对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要加大校舍与校园周边地质环境排查力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立即排除并跟踪监控,学校D级危房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出现隐患的围墙、路基、靠山护坎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周边沟渠和校内下水道要及早疏通,校内建筑工地和危险区域要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切实杜绝发生学生安全责任事故。各校要突出排查重点,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制定落实除险加固、避险撤离等防范应对措施。对存在严重问题、自身无力解决的校舍、设施和场所,学校要建立台帐,书面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出整改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做好防护和改造工作,限期消除隐患。

四、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各校要制订、完善汛期各类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要不断完善防范自然灾害的应急联动机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准备防范物资,确保一旦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力有效处置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遇有恶劣天气、地质灾害等,学校要向县教育局汇报,可适当调整上放学时间或采取停课措施。

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督促学校落实安全疏散演练制度,指导学校结合5月12日“防震减灾日”有效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教育局将在5月底前开展一次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制度落实情况督查。

做好组考安全工作。中小学校要制订好高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组考方案和安全预案,落实车辆、饮食等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组考安全。

五、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学校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把防汛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安全工作来抓,认真制订详细实施方案,扎实地做好今年汛期学校安全工作。

各校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工作制度,特别是接到上级有关防汛工作紧急通知,学校领导必须带头,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遇到紧急情况、发现险情和受灾后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对迟报、漏报、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因玩忽职守、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将依照《溆浦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溆教发[2013]11号)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溆浦县教育局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5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陆续遭受洪涝灾害,暴雨导致山区出现严重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些学校校舍被冲毁,围墙倒塌,教学设施损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有效遏制校园安全恶性事故发生,确保全县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十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十部委《办法》的有关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监、新闻出版等部门对学校安全具有监督管理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具有组织实施直接责任;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一把手”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所属学校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分管领导在其分管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所属学校安全工作承担相应责任。各单位要进一步修订涉及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安全工作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

三、仔细排查,消除隐患

(一)切实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和使用。县建设、国土、安监、教育部门及各学校近期要立即对学校的校舍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以下方面:建设年代久远的危旧校舍,土木结构校舍,简易搭盖校舍和无资质单位设计、无资质单位施工、无竣工验收等“三无”校舍,地处山坡、河岸边界校舍和利用挡土墙做基础、可能遭到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袭击的校舍,校外租赁、合作办学用房等非产权建筑,学校实验室、药品库等易燃、易爆校舍,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聚集,易发消防安全事故的校舍,在建项目的深基坑开挖、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大型起重设备安拆和简易工棚等建筑施工现场。排查工作要求做到“一个不漏网”,彻底消除学校校舍安全隐患。

校舍建筑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停止使用,组织人员撤离,进行安全防护,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并经有关部门鉴定确属无加固价值的校舍,应履行报废手续,尽早予以拆除;具有加固价值的校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加固设计、改造施工。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凡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改造的校舍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科学建设,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委托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理;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二)切实做好高温、汛期安全稳定工作。最近,我县反复出现高温天气,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关注天气状况,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做好相应的防灾监控、预警工作。要严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学生游泳管理。水利、建设等部门及乡镇、村社要根据各自管理的范围,在河渠、塘堰、水库等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各学校也要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立“严禁学生私自下河、塘、堰、水库洗澡游泳”的警示牌或警示标语,防止发生学生淹亡事故。凡未落实上述要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者,按照责任倒查等程序予以查处和责任追究。

(三)进一步做好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县教育、公安、交通、建设等部门要把做好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工作配合,共同构建确保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长效机制。各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校车统一标识和安全技术检验的各项工作。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6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校区:

今年以来,我校各校区总体上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但仍有个别校区存在对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防范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如学校路队管理流于形式,学生上下学追逐打闹现象还频频发生;校门口重点路段、十字交叉路口值班教师放学前送一步上学前迎一程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这些现象时刻警示我们,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容不得半点麻痹和松懈,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尤其11月份还要迎接省教育厅对我县的教育工作和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发展工作专项督导评估验收,若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一票否决,为此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现就本校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7

为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工作, 解决捐赠款物与灾区需求脱节、临时安置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 近日, 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管理。同时, 要切实做好因灾失去住所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要尊重群众意愿, 鼓励自力更生, 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对适用于帐篷安置的地区, 要及时提供帐篷, 并组织力量帮助运输、搭建;过渡安置房要优先用于重灾区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 以及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对自行搭建临时住所的, 要按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予以补助;对具备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条件的, 要统筹规划, 抓紧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通知》强调, 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 积极配合, 尽快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8

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实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八五七农场子弟学校注重以学校安全为本,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安全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学校安全管理新措施、新方法、新思路,使学校安全管理更加快速、稳建地发展。

一、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育人氛围

几年来,农场加大对学校的建设力度,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仅四年内在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大型设备的购置方面,计划外投入了1800多万元,改造了两幢教学楼,硬化了广场,新建了“六室”,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大部分设施得到了维修和改造,使学校的面貌日益美化。走廊布置了名人名像、名人名言、人文警句,更多的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手工制作和书画作品,由此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贴近了学生的心灵,更具有教育示范作用。各功能实验室,根椐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主题,文化布置各具特色。同时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办好学校墙报、橱窗,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提升学生。

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育人更高目标,2007年农场再次投资180万元,为子弟校建一座垦区一流的植物园,拥有各类品种植物220种,假山两座,休息学习椅60个,更为我校校园文化添上了重彩一笔。

二、以活动为目标,强化安全意识

平安,是和谐之基。我校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使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首先强化教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通过学习来内化教职工的安全理念,营造安全重于泰山,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氛围。着重强调:“在任何突发事件中,我们的党员、干部、教职工要坚守岗位,托负起应尽的责任,确保学生的平安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面向学生学校积极开展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广播、黑板报、演讲、征文、故事会、看录像、办展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每学期初,在全校开展了“安全与我同行 ”的主题班会,学生自编自演,通过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目的。同时,学校还在各班级开展了“让安全进校园,把安全带回家”征文大赛,升华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安全观念。为提高学生学安全,讲安全的积极性,我校每学期都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名言警句评比等活动,近几年来,共收到安全名言警句500多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宣讲,让每个学生铭记在心。为建立平安教育长效机制,学校每学期都举办有关安全主题的图片展,用惨痛的事例告诉学生珍爱生命。通过校园宣传栏,手抄报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为让安全知识走进课堂,学校自编了《安全知识常识》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利用每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为了得到全社会关注学生安全,还印制了横幅、条幅,悬挂在学校醒目之处,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学生,确保学生安全。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进一步强化纪律和安全意识,使家长广泛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中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聘请消防队同志定期为全校师生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并与交警队联手,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监控学生的校外行为,保证学生交通、治安方面的安全。

三、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安全教育

我校始终将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作为学校第一要务来抓,突出学生在校园内安全工作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为使安全教育开展的扎实、有效,我校在抓安全教育的同时,把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使诸多因素协调、均衡发展,增强理想教育的感染力,法制教育的规范力,身心健康的和谐力和安全学习的自控力,使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青少年学生是全民普法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使学生懂法、守法、用法,这是维护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我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知法、懂法;其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通过监管使学生守法、用法;再次,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当前校园安全教育严重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预防轻应对,重逃生轻救护的现象。为此,我校定期开展学生的安全自救和应急处理训练,开展消防、防震演习,进行逃生、疏散演练,在演练中教会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共同体验自救、互救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应急对策本领。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这些年来,中小学生也像成人一样,有着难以解脱的心灵困境。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生命意识教育,在人文关怀上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求助与心理重建,至此,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并对全校学生开放心理健康室,有专职教师负责,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黑板报等平台,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常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初二年级曾有两名女同学宁某和陈某,由于性格孤僻,加之与学生、家长产生矛盾,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心理健康教师得知后,及时地对她们进行心理干预,耐心地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使她们走出了抑郁,走向了阳光,现在她们俩已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了,其中宁某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还获得了初二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以措施为保障,精细化管理

一是首先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工会及各处室领导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其次,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级级负责,层层落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健全和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健全了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针对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我校还对《集体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教学楼逃生应急预案》、《预防学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宿舍逃生应急预案》、《接送学生客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进行了认真修订。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安全责任体系,增强了安全意识 ,为营造“关注安全”的氛围,提高“关爱生命”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是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学校后勤工作特别是食堂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合格证,采购人员必须严把食品进货关,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和腐烂变质的食品;认真落实学校集中就餐、用餐制度,对学生就餐情况、饭菜质量、饮食来源要做到顿顿有检查、有记录,坚持24小时留样和就餐用具消毒登记制度。

三是加强寄宿生安全教育和良好习惯形成。抓养成教育:教给学生正确的管物、穿脱、就寝等生活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抓考勤:睡前按时清查人数,对未按时就寝的学生及时弄清原因,杜绝不明原因的缺床现象发生;抓纪律:教育学生按时作息,不干扰他人休息,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抓环境:指导学生正确摆放物品,叠好被褥,按时打扫卫生,及时冲洗厕所,定时通风换气,按期灭蚊消毒,确保舍内干净;抓安全: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防止宿舍内碰伤、上铺学生摔伤和物品因保管不妥丢失等事故的发生,坚持每晚学生宿舍通宵值班制度,确保住校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抓教师:注重培养宿舍教师,交给他们科学有效地工作方法,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理方法。

四是加大寄宿生行车安全力度。要求随车宿舍教师要严格遵守送车和接车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司机和宿舍教师要坚决进行批评和教育,对造成后果的坚决追纠责任。

五是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我校在网站上开展了有针对性互动管理,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家校平台,及时了解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安全管理的建议。如在校长信箱中,有一位舍务教师反映,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往返宿舍路途中贪玩,甚至有个别学生跑出校园,学生人身安全难以保障。针对此情况,我校制定了《学生接送制度》,由舍务教师按学校作息时间表,按时接送学生,每天做好记录,每月汇总,上报学校,确保住宿生在校安全。在家校平台中,有一位家长反映学生喝生水问题,我校高度重视此事,至此我校从2006年开始,为每个班级配备纯净水,保证学生饮用清洁、卫生的生活用水。网络缩小了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大家共同关爱校园,关爱学生,使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稳健地发展。

五、以设施为重点,防患未然

为巩固农场为学校营造的硬化、绿化、美化的校园安全环境成果,我校十分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以设施为重点,认真组织隐患查找与整改,并注重实际效果。对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应急照明灯具、安全出口标志、消防疏散标志、消防栓和灭火器进行仔细盘查,该更换的更换,该添置的添置。除此之外,对教学楼内教室灯具、电源开关、微机室电源、理化实验室仪器设备、教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

为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学校强化封闭管理的力度,严格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要求值班人员按时上岗,坚守岗位,注意防火、防盗,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校内外巡视,搞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生平安及学校财产安全。

除此之外,针对学生校内外的人身安全隐患,提出了“三严禁三防止”的防患措施。即:校内严禁学生在班级、走廊及操场上打闹,防止学生因打闹引起人身伤害;严禁学生在体育设施上掐斗,防止不必要的摔伤、跌伤;校外严禁在广场、马路等人车密集地方滑旱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9

发布时间:2013-08-16 来源:云南文明网

各州市文明办:

为切实加快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服务于广大农村未成年人,通过加强考核评估,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运行,不断提升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考核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1、抓紧组织实施2013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近期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将下拨到各地。各州市文明办要主动协调财政、教育部门,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利用暑假开展场所修缮等基础建设,及时做好器材采购工作,并跟踪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抓好项目后期管理和检查验收,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所有项目于今年“十一”前投入使用。

2、采取多种形式整体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和省级资助建设的项目为示范引导,各地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单位帮扶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3、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库。由各州市文明办会同财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办法》,组织有建设意愿、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自主申报,并进行审核、初选。建立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库,便于统一调配使用,为今后向省文明办推荐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考核评估,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运行 按照云财综﹝2011﹞131号文的规定,要对2011、2012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实绩和管理水平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运转经费的依据。具体考核事项如下:

(一)考核评估对象。2011年、2012年实施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和省级资助建设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

(二)考核评估活动开展的时限。对项目学校在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期间的工作实绩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三)考核评估方法。按照《云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标准(试行)》,主要采取材料审核、实地考察、调查了解等方法进行,主要从基础建设、组织管理、活动开展、辅导员队伍、运行效果、特色工作等方面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考核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1、学校自查。8月——9月上旬,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要对照《云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标准(试行)》,写好自查报告(2000字以内),做好档案材料的整理,县区文明办牵头组织,教育局、财政局协调配合,按照《云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标准(试行)》结合实际进行自查,认真核实有关情况,每一个乡村学校少年宫打出自评分。

2、州市考核。9月中旬——9月下旬,由各州市文明办牵头组织,教育局、财政局协调配合,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考察、调查了解等形式,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考核评估结束后,将乡村学校少年宫考评结果上报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建设处。

3、进行抽查。10月上旬,由省文明办牵头进行抽查。既要抽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情况,同时抽查州市文明办对项目建设的规划、指导、运行管理的实绩。

4、综合评定。根据自查、考核、抽查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得分达85分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合格”,60—69分为“基本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运转经费的依据,考核为优秀的以奖代补,考核为不合格的运转补助经费不予发放,考核为基本合格的酌情扣减运转补助经费。各州市文明办在确定推荐项目学校、组织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器材的采购、培训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将作为下一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指标分配的依据。对组织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后续管理规范的州市在下一年指标项目分配中给予适当倾斜。

学校加强门禁管理通知 篇10

津人社办发〔2009〕17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8]89号)精神,促进我市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民办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民办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办得好、质量高、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办学不规范、培训质量低下以及监管不到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对于促进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扶持政策,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确保质量的办学格局,推动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在规范中不断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

市、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市人力社保部门负责全市民办学校的规划、管理、指导等工作。主要职责:

1.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以及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市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

2.负责民办学校设立、项目变更的审批工作,核发、变更办学许可证;

3.负责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组织职业(工种)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的开发;组织开展民办学校的等级评估工作; 4.指导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对民办职业培训的管理工作。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辖区内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负责民办学校筹设的指导工作;

2.负责民办学校日常办学活动和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开展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对民办学校的诚信办学等工作进行指导;

3.负责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相关内容增项和变更的初验工作; 4.负责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宣传和收费公示等备案工作; 5.负责民办学校综合情况统计工作。

同时,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专家评审制度。对申请筹设、增项、项目变更的民办学校,组织专家对其办学资金、设施设备、教学场地、教学计划、大纲、师资状况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认真论证。

三、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

(一)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活动。民办学校须按照办学许可的项目,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民办学校增设培训职业(工种)、提高培训层次,以及变更举办者、学校名称、负责人、办学地点等,必须经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初验,并报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批准后换发办学许可证。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逾期不办理的,责令其停止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

(二)严格规范招生宣传和收费行为。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对招生广告内容中的民办学校名称、招生专业、培训层次、培训期限、培训条件、收费标准、证书发放、就业及薪酬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核。要监督民办学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及许可的培训项目,确定招生规模,并按照审核备案的招生简章如实开展招生宣传。

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民办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政策。指导民办学校按照《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5]309号)规定确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同时报物价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公示后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未经公示收费的项目不得收费。

(三)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各民办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和学生电子注册制度,建立统一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以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等个人信息,并及时将学生相关信息的电子文档报送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备案。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民办学校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格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四)加强对校长、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民办学校应配备专职校长和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并定期开展校长和教师任职资格培训和业务培训。民办学校应与校长和专职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与兼职教师签订聘任协议。每个培训职业(工种)项目应配备两名以上理论教师和两名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每个培训项目的任课教师至少一人为专职教师。

(五)实行开班备案制度。民办学校每期开班前须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学员花名册以及教学文件,并严格实施,以确保培训质量。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及时对学员资质及教学文件予以核准。

四、强化民办学校的监督和服务

(一)切实加强民办学校监管。全市每年对民办学校开展一次全面检查评估活动,并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同时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诚信评估制度。对存在虚假欺骗宣传、教学质量低下、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招生。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二)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民办学校制定包括环保、安全、消防、卫生防病及群体性冲突等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指导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大对办学场所和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同时,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重视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控制,研究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预案和措施,并对重大紧急事件及时上报。要畅通社会和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三)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保障金制度。民办学校要按照办学开办资金的5%和学校每年学费收入的3%的比例提取办学风险保障金,直至达到民办学校当年学费收入总额,可不再提取。风险保障金属于学校资产,实行专户储存。风险保障金主要用于学校重大责任事故处理和学校终止时善后事宜的处理,经审批机关同意方可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和侵占风险保证金及其利息。风险保障金的管理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四)切实做好政策协调和服务。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与教育、公安、民政、工商、财政、物价和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协调工作,共同将民办学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通过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动指导,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强化服务职能,优化服务手段,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上一篇:远去的自然美景高中优秀作文下一篇:可爱的不倒翁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