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2024-07-05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通用8篇)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1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

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2

一、突出工作重点, 实现德育管理规范化

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投身德育工作,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规范化, 要加强十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四是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五是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六是加强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七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八是加强对学生的文明守纪、艰苦朴素教育;九是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教育;十是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德育管理机制, 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持续、规范、有效开展。

二、强化素质教育, 关爱每一位学生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优化育人环境, 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实施教育优质工程, 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仪修养和文明习惯;要真心实意地给后进生奉献爱心, 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有条件的学校要办好学生心理咨询室,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实施关爱教育工程。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实现德育工作家园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 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直接教育, 导致家庭教育匮乏。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 有话没处诉说, 心情忧郁。留守儿童远离父母, 缺乏亲情, 对周围的亲友又缺少信任, 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封闭。一些留守儿童由祖辈老人抚养, 祖辈老人只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 很少关心思想, 且教育观念落后, 思想保守, 严重制约留守儿童的成长, 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有厌学或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因此, 我们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 通过指定阅读书目、开展竞赛活动等, 拓展家庭教育知识, 提高综合育人素质。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 都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及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做教育的有心人和探索者。只有以人为本,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扬长避短, 发挥自身优势

农村中小学要改革德育课程模式, 打破中小学德育课程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 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如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社会调查、主题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 促使农村中小学德育方法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把德育课堂与德育实践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借助这些优势, 开发利用身边资源, 让学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 激发学生建设和服务家乡的热情。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 建立和拓展中小学德育基地,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社会。

总之, 加强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 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要拓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路子, 努力创建富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活动, 使德育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努力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3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遵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

当代小学生出现了新的积极思想特点,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不盲从,思路开阔,敢想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主要做法是:

一、遵循原则,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学校德育组织系统应包括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等。此组织系统既要有德育决策指挥层,又要有德育的具体执行层。学校德育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基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德育组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统一目标原则;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统一指挥和相互协调的原则;分层管理原则;职、责、权一致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原则。

二、严抓细管,落实德育常规管理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小学德育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组织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调动学校各个组织的德育功能,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少教师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毕业班不要”的倾向,确保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要让全体教师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在各学科中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学校德育管理者应加紧组织力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把握当前小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科学制定出学校德育目标;各教研组、各学科教师要从各学科的特点发出,认真挖掘教材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内容,把有关的德育内容揉进知识传授之中,使知识传授和德育内容集中、系统、直接,在各科德育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学校一定要确保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的地位,注重思想品德的教学。

少先队组织是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龙头作用,落实德育工作。少先队组织的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落实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党委要加强组织工作的领导、帮助与督查,除认真抓好“一日常规管理”“雏鹰争章”“升国旗”等常规德育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德育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在多样、丰富的活动中,展开学校德育工作。

三、更新观念,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照“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四、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德育。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清洁文明的校园,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陶冶人的情操。近年来我市不但投入巨资改善了各个学校校园环境,而且狠抓了校风建设。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兢兢业业,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学校领导关心群众,实事求是,廉洁勤政,开拓进取。所有这些,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能诱发人美好的愿望。作为学校德育管理者,要重视校园的美化、德育化。讲究教育、教学环境的布置,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

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密切合作

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并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兼职校外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做好德育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德育基地,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实现德育的社会化。

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汇报 篇4

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特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从全方位,多层次实施德育教育,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管理育人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品行养成教育,学校成立了在校党支部直接领导下的德育教育队伍,设立政教处,设一名副校长兼政教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学校工会、共青团、教导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学校主要以班主任工作这条主线,通过班团会等形式开展德育教育,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德育教育,学校要求政教处建立学生成长日记,坚持做到学生品行日评一次,班级周评一次,学校月评一次。每天都在真实记录着学生在校的表现。好的方面及时表扬,利用班团会、校会形式表扬,差的不足的方面及时纠正,提出改进加强意见,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转化。学校开展班级几项评比活动,就学生品行方面要进行加减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感得到了升华。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精神得到了提升和弘扬。

每学期开学后,都要对学生进行守则,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法制教育,聘请乡派出所,司法所来校做报告,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学校详细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楼道纪律、卫生管理办法,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公物管理制度等涉及校园内管理的各个方面、每个角落,做到了每件事有人抓,有人管。班主任在对本班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来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改造力度我们利用03年、04年一年多的时间使校园环境条件发生了彻底的改观,教学区,生活区,示范区形成了错落有序的格局。学校有校训,校风,校歌,有教风,学风,有五年规划,有争创“五个一流”的发展目标。这些潜移默化影响着教育着学生,也就是德育工作导向性尤为突出,具体讲就是:学校象个学校的样子,教师象个教师的样子,学生象个学生的样子。

学校要求每月的校会,每周的班会,每日找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要在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基础做起,承认差异,但不歧视差生,开展好教育工作,达到其教育效果。学校坚持每周五各班汇报一次本班学生情况,并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服务育人

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时时处处关心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差生、违纪学生不是急风暴雨式的一味训斥,而是和风细雨式谈心说教,善于从他们身上捕捉并发现其闪光点,给予积极引导,点拨,对待每一学生要有耐心,爱心,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取观,树立远大理想。

要体现着学生利益无小事,关心学生每天在校学习生活,要与学生心贴心,关心学生成长,如学生的饮食卫生,学生有病有事都要求老师迅速到场,及时帮助解决,情暖人心,爱洒校园,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服务育人要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要切实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我校一直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

服务育人要把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安排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和假节日进行家访,使学校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制、自理能力的提高。

三、环境育人

2002年11月我校学生搬进教学楼之后,就如何规范学生楼内纪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并进行了一个月的训练,楼内、校园内打架、骂人现象没有了,乱扔纸屑杂物的现象没有了,从03年开始我校十分重视环保教育,03年投入近10万元,修壁画墙,修甬路,观礼台,领操台,透体墙,300平方米草坪,学校自己育花,栽花,绿化美化校园,做到了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因此,一个和谐完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我校已经形成。

在校园绿化,环境改善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教育入手,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即: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过去校园内的纸屑飞扬,方便袋,饮料瓶等随处可见,经过近两年的规范教育,效果是明显的。现在校园规划合理,座落有序,花香宜人。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废旧回收利用,各班都有生活委员负责

让同学们把废饮料瓶,塑料袋积攒下来,然后统一卖掉,每学期都能为班级买一个打气筒等日需用品,方便了学生学习生活。

四、活动育人

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班级开展落实的。我校以落实《班级德育量化考核》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召开主题班会,办班报、黑板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年召开的运动会,篮球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各班学生都能振奋精神,竞相展示风采,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学校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德育教育的首位,在坚持国情教育的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教育感染学生,使他们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责任感,利用学校建立的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进行乡情教育。重大节日都有主题活动。另外,学校还成立了合唱队,体育队,科技服务小分队,环保小分队,书法、绘画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把学生的在校时间的教学活动和兴趣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序列开展起来。这样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展特长,展示个人才华。在学知识,学技能中受到良好的品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告别了不文明的行为。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校十分注重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情况,保持教育学生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学生成材。

一年来,我们请县里老干部到我校将革命传统故事,组织学生到乡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2003-2004学,开展献爱心活动,全校师生先后为三名重病学生捐款共计六千多元;由学校团队组织倡议每生节约一元钱,捐款给敬老院,为他们每人买了一身保暖内衣。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结果。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站在国家、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多给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我们要负起这个责任来,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5

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隆德县中学学校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我代表隆中三千名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评估检查指导德育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学校历史沿革

隆德县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其前身是峰台书院,创建于1893年,距今114周年。1943年开办初中,1958年增设高中办学,2003年高初中分离办学,成为一所纯高中学校。2005年元月经多方争取,我校承担青少年倶乐部的教育教学工作;2005年9月我校被评定为自治区级二类示范性高级中学;同年9月进入自治区“百标”工程在建学校。我校是市级文明单位,全县教育教学的龙头学校,学校担负着全县13个乡镇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截止2006年共培养了46届高中生;从1961年开始,我校向各级各类学校输送大学生5000多名,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我校向高校输送人才在第一次公布上线分数内均在220人以上。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806名,教职工201人,其中高级教师74人,中学一级教师83人,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有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23人,获县级优质课教师40多人,有20多名教师教研论文在 1 国家级论文大赛中获奖。我校的校本教材《悠悠六盘》、《清清渝水》于2006年10月投入使用,它是我校十三门学科40多位教师半年辛勤调研编撰的结晶,解决了我校长期以来无校本教材的局面。目前我校承担着4个区级课题的研究和一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调节学生心理失衡的方法研究》是由我校语文组部分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学校每年11月份举办教学研讨活动,6月份举办德育研讨交流活动。

学校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隆德县中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近三年,在优质生源外流的情况下,高考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保持稳定。“百标”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8个、多媒体教室6个、语音室3个,计算机室2个、舞蹈排练室、器乐排练室、画室和展室各一个,拥有阶梯教室一个、多功能大厅一个,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都已增加了阅览座位。图书室藏书达3.54万册,各班教室在2004年装配了29寸彩电,学校校园网于2006年后半年建成;我校餐厅雅洁干净,学生住宿舒适明亮。这些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方便。

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念,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和 2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精神,积极推进德育现代化工程,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德育内容的系列化、德育方法的科学化、德育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健全学校德育组织机构

(1)隆德县中学德育教育组织机构

(2)隆德县中学综合治理领导机构

(3)隆德县中学安全领导小组

(4)隆德县中学餐厅管理领导小组

(5)隆德县中学宿舍管理领导小组

(6)隆德县中学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7)隆德县中学家长委员会

2、加强班子建设,形成管理网络。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效率的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前提。学校要求班子全体成员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班子成员都能以身作则和开拓进取,都能乐于奉献和为学校全面发展服务。具体要求为:把心用在人本上,把手抓在关键上,把脚踏在校园的土地上,把眼睛盯在持续发展的规律上,把工夫花在自身的提高上,把目标定位在学校的增值上。校长任期中有德育管理目标责任,主管副校长负责落实,政教处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负责计划、安排德育工作,工青妇共同参与,学校与社会、家 3 庭共同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政教处、教导处、团委在党总支、校长室的领导下,实行“分层制”和“捆绑式”管理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广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依据,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层次、序列化教育活动为特色,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手段,以党团工作为龙头,以班主任工作为主线,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感召,以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为保证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和模式,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基本保证。学校聘请了城关派出所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司法局、关工委、家长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的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座谈、讲座、法制报告等形式多方面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4、落实常规,抓好基础

建立制度。除《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与奖惩制度》、《隆德县中学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外。不少班级还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公约。用制度要求师生、管理师生、规范师生的行为。目前学校制定的各类制度有82种。

大力宣传。对刚进入学校的高一新生,学校安排为期一周的军训,按照军训计划,学习宣传落实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进行队列队形训练,让具有隆德县中学特色的德育思想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田。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隆德县中学、热爱隆德县中学,使学生认识到进入隆德县中学学习是一种骄傲,从 而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报负。

抓好两头。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各年级、各班级依据政教处德育工作思路,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并依计划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都要正常开展班级管理的量化工作,督促学生认真执行“常规”,形成一个良好开端。学期末,把学生的过程德行评价和学分认定统一起来,对学生操行评价以班为单位,实行个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委讨论、班主任审核的办法,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检查评比。从班级到学校,有一整套的检查评比制度。值周小组以校委任值周校长、值周教师任组员共同组成的,值周小组和学生会成员分别对每天学生到校、出操、自习、纪律、卫生、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统计,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小结。按小结结果,评定出班级等次和班主任奖励名次。并将奖励结果进行反馈通报。

二、校风建设,明确目标

2005年9月,学校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认真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固政办发[2005]160号和隆政办发[2005]111号文件精神,学校研究讨论通过了《隆德县中学开展校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用三年时间在我校开展校风建设活动。《隆德县中学开展校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说明了开展校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导思想(包括办学指导 思想、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领导作风、教职工作风、教风、校风、学风等)、目标任务、具体要求、监督管理、考核考评、干部民主测评等方面的内容。

三、支部工作,统筹导航

1、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促进党员思想建设

2、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务实工作,创优良业绩

4、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壮大组织力量

5、创和谐氛围,构建平安校园

6、业余党校团校授课:学校成立党校、团校,并建立各自的组织机构,每学年都制定周密、科学的活动计划,采用集体授课和业余学习的方式,对一些力求上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进行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三年来学校共培养发展党员80余名。2006年6月隆德县中学被教育厅党工委、自治区教育党组授予“基层先进党支部”称号,2006年7月获县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四、精神激励,“四个育人”

1、精神激励:先进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形成精神振奋、朝气蓬勃的良好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化被动为自觉,化外力为内力。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精神,特别是校风和学风,可以调整学生个体的心理环境,从而形成顽强的内驱力。

2、环境育人:学校规划建设中力求蕴涵人文科学思想,校园对 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一种环境的熏陶、习惯的影响。我们着眼于学校每一点的布置、每一处的变化:校园的每一句宣传话、每一棵树木、每一处景色、每一点装饰,无不表现出美与和谐,无不渗透着启迪与追求。

3、教书育人:校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教师和课堂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决定于教师的授课方式,还体现在其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上。在各科的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丰富的育人题材,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影响学生,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行为示范学生,处处以身作则,做校园精神的典范,做学生效仿的楷模。

4、管理育人: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就能产生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在管理中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教育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5、服务育人:学校把服务育人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学校通过加强宿舍、教室、餐厅、校园安全等的管理,维护了良好的校园秩序,纠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5年获县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奖,2006年,学校餐厅硬件建设一流,管理规范标准,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评定为A级餐厅。

五、德育实践,形式多样

1、校园广播定时播放: 早晨:6:30——7:10收听新闻 中午:2:00——2:20播放歌曲、音乐 下午:7:00——7:30收看电视新闻

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实施系列化德育教育。

(1)“三管住——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是我校多年来开展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的两项养成教育活动的延伸,教育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从生活细节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做法如下:

①旗下讲话、发放倡议书,做好思想动员,提高学生对革除陋习的意义的认识,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这项教育活动。

②革除陋习,从我做起。各班组织学生讨论陋习在本人本班本校的表现,并分析陋习的影响和危害。学生从个人的行为、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陋习进行分类查摆。

③班级对照学校查摆的陋习,根据本班实际制定整改措施。

④办专题墙报共184期。

⑤政教处团委组成检查小组对各班墙报进行检查验收。

通过这项德育教育活动,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形象、卫生习惯、纪律观念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2)主题演讲:开展《党在我心中》、《颂祖国爱隆德》、《我有一个梦想》、《践行荣辱观 建设美好隆德》《我为和谐校园添光彩》等主题演讲比赛。

(3)主题班会异彩纷呈: 《我的高中生活》、《我为班级添光彩》、《冬季安全教育》、《坚持就是胜利》、《理想在我心中》、《网络与我》、《我是这样学习的》、《我为何而生》等,内容丰富,涉面广泛。

(4)18岁成人仪式、3月5日《伸出你的双手 奉献一片爱心》主题志愿者活动、我动手我创造主题班级墙报校园宣传栏、法制教育、禁毒宣传、安全教育、森林防火、节日活动、纪念一二.九合唱比赛、庆七一、十一文艺比赛、清扫312国道、县城街道、社区服务、敬老院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广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的舞台,提高了集体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进行了美德教育,渗透着德育教育,为素质拓展的教育核心服务,为学生提高素质,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辛勤的工作,换来优异的成绩,2006年我校获县委宣传部、文广局组织的庆祝建党85周年歌咏比赛特等奖,2006年7月获固原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文化体育局庆祝建党85周年“红色礼赞合唱比赛“二等奖。

3、年级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学校将四月份定为年级学生“才艺展示”月,年级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已连续搞了两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器乐、小品、戏曲、舞蹈、合唱、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性情、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活的乐趣。

4、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利用好两个革命教育基地(一个是烈士

陵园、一个是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 爱国主义教育。

(1)清明节祭扫公墓

(2)参加六盘山山花旅游节

(3)新团员在长征纪念亭入团宣誓

(4)徒步攀登六盘,缅怀革命豪情,增强学生祖国荣誉感和爱国热情。2006年4月获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体局、广电局“学习发扬长征精神主题活动”组织优胜奖。

(5)参加“升好祖国第一旗”活动。

5、定期更换宣传栏和班级专栏:学校规定,宣传栏和班级专栏每学期更换四次,要求各班按团委计划布置承办,并由政教处、团委组织检查、评比。本学期已办三期:

(1)高三复习指导;

(2)预防艾滋病、卫生知识、防毒品知识专题;

(3)五一五四专题(高一)感恩孝心教育(高二);诚信理想信念教育。

专栏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才艺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抒发理想、宣传教育的舞台。实施方案具体、设计新颖、活动阵地稳定。

6、培养班主任工作队伍和班团干部队伍

(1)全校职工大会每月一次;

(2)全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召开四次;

(3)年级组、教研组会分单双周轮流召开;

(4)班团干部和学生代表会由政教处教导处每学期分别定期召 开;

(5)学生会成员负责学生值周工作,每周一召开一次会议;

(6)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高三教师每年高考结束后为期十天的外出学习、学校组织管理人员相关教师先后赴静宁一中、会宁一中、靖远一中、庄浪一中、固原一二中、银川一中、吴忠中学、中卫中学等学校参观学习或培训学习。通过参观学习,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7、团委、学生会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团委、学生会是德育工作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团委在校党总支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通过支部团会、专题讲座、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培训班、知识竞赛、演讲等各种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活动,定期分层次分阶段地组织广大团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髓,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把学习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与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联系起来,利用学习、讲解、观察思考使学生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这些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06年5月获固原市委“五四红旗团委”奖,2006年12月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奖。

8、征文活动

政教处、团委、语文组组织学生先后参与了“构建和谐隆德”、“安全伴我行”、“爸爸妈妈您辛苦了”、‘永远跟党走“等征文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同。

9、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

政教处、总务处、团委积极配合,筹划组织了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组织学生参与绿化山川,建造青年志愿林活动。近三年种植油松近四万株,绿化面积600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青年志愿者专题讲座,了解大学生活;组织千名学生进行文明网络签名,表明文明上网的决心;长期敬老院义务劳动,奉献爱心。在自身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主人翁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确定每年3月为心理健康教育月。学校已连续四年聘请资深专家对师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讲座,受益师生达12000多人。倡导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6年我校9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报》《中国教育心理协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征文比赛活动,其中7名教师论文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有专人常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予指导,纠正不良因素和心理偏差。

11、爱心教育

(1)中国教育基金会资助在校学生22人,资金13500元。高考升学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中国铁路工程、兴华成才助学金、陈逢干助学金、宁夏住宅建设集团助学金、明德奖学金、国洲助学金、圆梦大 学助学金等多家项目资助50余人,总资金达27.4万元。

(2)近三年学校资助特困资金达 8 万余元。

(3)爱心捐助资金,2005年4月为陈靳中学白血病患者刘杰同学捐款3146.00元。

12、帮扶活动

各年级、各班都十分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近三年学困生转化46人。学困生转化工作是考核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新课标要求,班级授课教师分别分组负责学生的学习、纪律、安全、心理健康和选修课的指导工作,并担任该组学生的生活辅导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并随时给予指导。

13、先进人物,感恩教育

利用刘芳艳同学回隆德的机会,学校邀请她给高一高二的学生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报告会上,她从家庭境遇、求学艰辛、为父治病、携母打工、带母求学报答母恩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等方面作了生动的演讲,并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活动开展的步骤是:国旗下讲话动员、发放张贴倡议书、刘芳艳同学事迹报告会、孝心行动、书信征文、总结汇报。

14、加强研讨,创新工作

新的教育观念必须有强有力的理论作支撑,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德育科研为动力。为此,我校以科研为龙头,将德育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融合在一起。目前学校参与的科研课题有:普通高中德育新情况及对策研究、网络时代民族地区高中生活研究、学校团体心理辅 导在班级管理中的研究。学校每年6月份的德育论文交流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15、观看专题教育影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远离毒品》、《安全出行》、《消防安全知识》、《餐厅安全管理》。

16、组织实施的“读书月活动”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我校德育工作推上新的更高的水平。

隆德县中学

二00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隆德县中学学校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隆德县中学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6

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_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

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

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着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

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

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

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 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 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系统论的核心是

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

实施证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着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创造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等殊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个人获得市级奖630人次,省级奖215人次,国家级奖110人次,国际奖83人次。其中,一名学生获国家标徽设计专利,两名学生获得 领导亲自接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菲浅。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在会上表扬学校与街道配合好,学生参加街道活动热情高,完成任务好,他们夸奖巴蜀小学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素质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班主任工作总结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1 抓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教处、团支部、年段长、班主任的整体功能及积极作用, 有效地把德育工作队伍引入全员育人的竞争机制。

德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 还要从思想上引导、教育学生, 它迫切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与业务素质。选择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

首先, 要注重德育师资队伍思想素质的提高。“雕心灵则要心灵美, 正品德更需品德高。”要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学习, 紧紧围绕教师职业道德, 通过深入开展“三品两德”教育活动, 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教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 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事业心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律己意识, 使全体教师能以良好的形象、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教学之中。

其次, 要注重德育师资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教育者, 要先受教育。”一方面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利用书籍、报刊、网络、参加培训等渠道, 大力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与平台, 强化交流与运用, 促使教师转变观念, 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坚持用良好的形象建设教师。“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注重加强教师个人形象建设, 用教师人格魅力教育、感染、熏陶学生。通过讲究率先垂范, 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言传身教, 从点滴行为入手, 当好学生表率, 真正做到用人格来培养人格, 使其耳濡目染, 进而促其道、正其德、成其行。

最后, 要注重德育师资队伍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采取有效措施, 支持、鼓励教师创新,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的德育师资队伍, 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 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2 拓展德育教育渠道

2.1 寓德育于校园建设中

人能改造环境, 环境更能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雨润物。应坚持“赋予硬件以生命、赋予软件以灵魂”的指导思想, 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净化、美化校园, 赋于花草树木、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版块、固定标语等环境因素以新的教育内涵, 通过晨会教育、主题班会、大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重大节日活动、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 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健康向上、弘扬正气、团结友爱、合作好学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能经常性地受到一种熏陶, 达潜移默化之功效。

2.2 寓德育于校风建设中

要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 以文明素质的提高、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切入点, 努力创设一种“尊师爱生、团结互助、文明守纪、明理诚信、刻苦学习、蓬勃向上”的优良校风, 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激励和鞭策着师生执着追求、健康成长。同时要充分把这种优良校风化无形为有形, 使其成为形象的活教材、生动的活课堂, 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习惯、从必然走向自然、从引导走向自觉, 让其对学生增长出色才干、形成健全人格、塑造高尚品德起积极作用。

2.3 寓德育于师德建设中

教育发展, 教师为本;教师素质, 师德为本。注重开展以“倾园丁情、铸教师魂、创千秋业、塑未来人”为奋斗目标, 以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塑形工程”, 进一步提高教师育人水平。重视舆论引导, 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利用“给路子、搭台子、比样子、树旗子”, 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 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形成人人遵守师德、敬业爱生、树立形象、育人奉献的良好风气, 以教师良好教风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而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实现“以心灵塑造心灵, 用人格铸造人格”。

2.4 寓德育于学科教育中

首先是落实德育课程教育。认真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晨会课, 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与大中队活动, 利用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

其次是渗透学科课程教育。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教学中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 做到以智载德、德寓智中、以德益智、德智统一, 实现教书育人双丰收的喜人格局。

有意渗透——在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

有机结合——要精心设计、潜心挖掘教材内容,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于一体;要摸准学生思想的“脉搏”, 把握其兴奋点、敏感点、关心点、薄弱点和矛盾点, 并与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训练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变成一个个“闪光点”。

有情感染——要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教学中, 要做到勇于追求和维护真理、憎爱分明、播种智慧、注重表达真情、善于诱发情感, 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有效教育——语言是有声的行动,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教师要以文明高尚的言谈举止、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等, 为学生做出表率, 树立效仿的榜样。

2.5 寓德育于养成教育中

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 扎实开展“红旗班级”、“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 通过竞赛 (如知识、作文、讲故事、演讲、绘画、手抄报、歌咏等) 、版块宣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晨会教育、树立典型等形式, 定期、反复地进行守则规范教育, 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言行,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6 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中

结合“唱读讲传”活动, 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公民道德、行为习惯、体验教育、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主题实践活动。与此同时, 还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把德育教育向社会活动延伸, 如一次次的公益劳动、护绿行动、慰问活动等社会实践, 让他们感受到付出的乐趣、服务的快乐、助人的喜悦。

除此之外, 还可在假期中广泛开展活动, 促使学生校内与校外的知行统一。如:阅读一本教育书籍, 获得人生启示;看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点燃爱国热情;写一篇心得体会, 激发奋斗意志;进行一次社区 (街道) 宣传服务, 学会感恩、报效、服务;寻找一个身边的榜样 (一件事) , 传统美德从身边学起;学做一个文明使者 (一件文明事情) , 文明风尚从小事入手。

总之, 应通过诸多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接受德育熏陶, 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真正做到在活动中育人。

2.8 寓德育于领域建设中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开展家访活动、创办家长学校、亲子活动 (如多彩活动共同参加、汇报会见证成长、座谈会畅谈得失等) 、聘请校外辅导员、现身说教、建立德育基地、开展警校、企 (厂) 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 净化德育环境, 拓宽德育领域, 创新德育形式。

3 建立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要树立评价发展的观念, 采取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评价形式, 健全多元化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更不可能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我们应拓宽教育思路,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 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价值, 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使学生身上被忽略的潜能得到关注, 未发展的潜能得以激发, 已发展的智能得以完善, 最终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道德评价时, 力求在评价内容上、评价主体上、评价标准上、评价方式上多元化、综合化。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篇8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都对德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管理是以育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从宽度、长度、高度三个维度出发,就学校德育管理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拓宽德育的宽度,做到全员育人

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分管德育的校长、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的事情。作为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全员育人理念。

一是加强德育为首理念。鲁迅先生认为,教育的职责,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教育的立人,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因此,学校要全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德育管理中来,制定育人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为德育工作提供服务,实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局面,更多更有效地整合有利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平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是提升德育管理者队伍。学校德育的提升,关键在于德育队伍的建设,班主任、学生干部是这支德育队伍的主力军。一方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召开班主任例会等,从班级常规管理、学生心理指导、安全教育等方面给予班主任指导和帮助。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加强班主任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方法、措施,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推行个案教育,鼓励班主任收集典型德育案例,倡导班主任手记,引导班主任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老师。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挑选品学兼优、工作积极主动的同学加入学生会、团委,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平常工作以会代训,加强对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常规检查、主题活动开展等,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开展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活动,以评促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推行德育导师制度。依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充分挖掘教师群体的集体力量,让每一个教师充当德育导师,参与到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教师身上,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真正做到教师即导师,使德育导师与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长德育的长度,做到全程育人

一是加强家校合力。德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合力。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约见或电话的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反馈教育心得,告知家长学校的德育实效、学生在校的表现等。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举行家教辅导讲座等,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方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是加强学生在校教育。德育不同于智育,它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是对学生心灵的放飞。德育强调的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是在学生和老师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主场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根据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相应的德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三、提高德育的高度,做到全面育人

一是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只有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与其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0年印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强调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任课教师要做有心人,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德育的有机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

二是注重环境渗透。在学校德育中,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构建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让环境育人成为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使学校的墙壁讲话,使学校的花草微笑”,美化校园环境的时候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络、校报等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情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三是增强活动渗透。活动是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教育。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将尊老爱幼深入实践,使中华传统美德之花在校园里绽放。成立学生社团、组建各种文体团体,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机会,为学生艺术个性和才能的展现搭建舞台。坚持组织升旗仪式、安全教育、文体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党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策划、参与中体验成功,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育人氛围。

德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全身心投入,自觉担当起德育工作者的角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摆脱原有枯燥的说教与讲解,应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先引起兴趣,然后再转化为自律,最后达到自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上一篇:哈密市挂职干部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观察绿豆芽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