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4-06-18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共11篇)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1

永桃政[2010]57号

桃城镇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村(社区)委会、有关单位:

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强化安全教育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校园治安秩序,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就加强我镇学校与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兴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各自职能分工,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个人,形成综治、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的各种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要进一步按照‚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健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各项措施,切实减少伤亡事故‛的要求,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要强化安全保障。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8月6日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紧急视频会议精神以及《永春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加强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对12个重点检查项目要求百分百落实,切实加强薄弱环节的整改,要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在新学期开学前全面整改到位。对领导重视不够,责任不到位,整改不落实,导致中小学、幼儿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三要抓好安全教育。新学年开学之初,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类学校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立足于早、立足于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校园一方平安。当前天气炎热,学校开学后,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学生夏、秋季游泳(游玩)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自防自救整体素质。严禁学生私自到池塘、小溪、水库游泳或游玩,并把它作为学生一项行为规范和纪律加以约束。各学校近期要安排专门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部署新学年学校安全工作。

四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涉校涉生的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查处运送学生的校车或非专用校车的超载、超速行驶、不遵守交通信号指挥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及时上报交通违法情况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同

时,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乘坐、学校和家长不雇用未经备案、登记的非法营运车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五要强化涉危地域监管。各村(社区)和池塘、水库的管理单位及所有者要加强对危险水域的监管和防护工作;对一些废弃的沙坑、土坑、石窟、低洼地要及时填埋;对一些容易引发中小学生下水游泳和戏水的危险地段,要立即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学生、儿童等注意安全。公安派出所和巡逻队要加强对危险地域的巡查,及时劝告游泳者、学生、儿童等远离危险地域,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要严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类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一把手要负总贵、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确保平安校园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细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和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学生与学校安全防范机制健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各自工作优势,形成学校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桃城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7日

主题词:教育安全通知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县教育局、有关领导,存档(2)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 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

各省 (区、市) 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对新建和改 (扩) 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 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 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 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 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 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

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 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 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 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 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 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 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 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 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其暗自收购, 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 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

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 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 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 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 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 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 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 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 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 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

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 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

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 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 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 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 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早消除隐患, 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 切实提高检验效率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一调配检验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 不得事先告知企业,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 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 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

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 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 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 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 完善进货查验制度

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 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 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 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 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 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 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 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 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

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 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 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 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

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 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 强化流通环节监管

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 明确监管责任人, 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 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 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

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 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 统筹协调有关部门, 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 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 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 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 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 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 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 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 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 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 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 加大惩处力度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 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 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 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 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 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 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 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 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 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 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 严肃追究责任。

(三) 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 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 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 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3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决策和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8~2009年)》和《云南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08~2010年)》(云发〔2008〕13号)精神,根据《云南省教育厅贯彻落实云南省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巩固和扩大三年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成果,全面、有效地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构筑教育系统的坚固防线,现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和学校认真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生教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符合实际、分层分类指导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活动载体的创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云南省在过去一轮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系统在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战线上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云南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认识到帮助青少年掌握预防艾滋病、预防毒品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加强交流与合作,确保该项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创新地开展,在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中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

(二)增加经费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并严格按照管理规定,专款专用。各州市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当地艾办、禁毒办对学校禁毒防艾工作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协调保证学校禁毒防艾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扩大宣传面,争取社会各界和多种渠道的支持,更为有效地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三)人员保障到位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

2.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3.各基地和示范学校要有相对固定的骨干教师。

4.各基地要有专人负责基地工作。

三、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继续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教体〔2008〕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实施。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结合“三生教育”内容,穿插生命意义内容、参与式教学活动、相关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技能训练。随着每年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形势的发展,教学内容要随之更新。

3.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可采用讲授法、同伴教育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应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增强教学的高效性。

在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态度、价值观及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抵御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综合能力;在预防艾滋病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授课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行动;拓展教学空间,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密切联系,预防知识教育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4.教材建设

(1)继续以基地为依托,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并改进现有教材。

(2)继续做好精品教程、教学课件以及活动包的开发。

(3)前期开发的《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师指导丛书》高师院校本、普通院校本、中学本、小学本已付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一步需做好丛书的征订工作。

5.队伍建设

(1)各学校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选拔培养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省级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和校际间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各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科研课题、经费,带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效果。

(二)加强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建设

1.对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的要求和目标任务继续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禁毒防艾基地建设的通知》(云教体〔2006〕8号)文件执行。

2.根据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基地和示范学校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加强领导和统筹,研究工作,开拓思路,进一步加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发挥基地和示范学校在全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加大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投入,增强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实力。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评估,规范各基地和示范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4.积极开展基地和示范学校与省外、国外的交流活动,加强基地和示范学校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争取做到一般教师骨干化,骨干教师专家化,基地和示范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精品化,增强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量。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实施意见》文件精神,2008~2010年,全省将培训4 000名教师宣传骨干。云南省教育厅将依托各个基地和示范学校和云南省高校禁毒防艾教育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1.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省级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2.加强州市级培训者的培训(TOT),为州市培养骨干力量,多级联动,尽可能多的培训骨干教师。

3.积极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学生宣传志愿者和教育志愿者的培训。

4.建立和完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教师资格认证实训项目,以通过项目实施充实云南省中小学禁毒防艾教师队伍,实现禁毒防艾的可持续发展。

(四)丰富和规范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

总结以往开展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的经验得失,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继续围绕“5·25”、“6·26”、“12·1”进一步开展2009年云南省禁毒防艾主题系列活动。深化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影响,发挥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扩大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宣传覆盖面。

(五)完善“云南省高校禁毒防艾教育信息网”网站建设

1.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扩大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开展远程教育,及时提供全面、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全省各学校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扩大禁毒防艾教育的覆盖面,增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将网站信息发布量作为年终评估的参考指标等方式自上而下加大对各高校信息更新的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如优秀新闻评选等,丰富网站信息内容,继续做好完善网站功能的工作,完善网站留言板等常用功能。

3.开发网络视频平台,力求提供最为直接的信息资源,不断加强教学板块设计、开发网上相关教育测评系统。

(六)深化科研工作

1.争取各级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多种渠道的经费支持,鼓励以基地、学校为单位或单位间的团队合作,深入开展多视角、多领域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理论研究。

2.鼓励支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积极申请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升理论水平,增强教学综合能力。

3.各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经费,提供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项目,鼓励骨干教师申报研究。

(七)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1.加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学生志愿者培训,与红十字会、疾控中心、禁毒局、防艾局等部门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增加社会覆盖面。

2.把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教育、“三生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融为一体,依托云南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继续健康教育展览馆的后续建设工作,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全面展示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3.对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加以提炼和研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行理论提升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4.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强我省禁毒和预防艾滋病骨干师资的培养力度,加强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我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科研、培训水平,凝练经验,辐射社会。

四、落实责任,加大工作检查力度

(一)各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并上报相关的管理文件,加强本地学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督导,配合上级行政部门对本地学校的督导和检查。

(二)教育厅将加强对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各基地、各高校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并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建立奖惩机制。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4

永教通字[2008]5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中心中小学、县直各学校:

目前,进入冬季,天气转冷,是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事件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的集中发生期。虽然我县学校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但也暴露出一些学校还存在管理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各学校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切实把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积极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12月10日到12月15日市教育局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县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抽查,请各校按照要求在12月6日前对学校安全工作做好自查,并于12月6日前将自查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存档,自查工作重点如下:

1、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状况。严格清理检查学校食堂、食杂店(小卖店)的食品卫生安全、学校饮用水卫生,对不达标的食堂、食杂店坚决予以取缔。重点检查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建设是否达到 1

卫生规定的各项标准要求,设施流程布局是否合理,加工面积是否与供餐数量相适应,食堂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的体检合格证,食堂环境卫生是否清洁、设施建设是否符合标准,加工、贮存等环节特别是剩余饭菜贮存、加工等环节是否按卫生规定进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是否明确具体、责任到人,是否做到每餐留样,冷藏、消毒设施是否达到规定数量,是否做到餐具一餐一用一消毒,是否有消毒记录,库房贮存的食品及原料是否合格、无“三无”食品、超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原料采购是否建立严格的索证、登记制度并实施落实,学校不得加工豆角、豆浆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厂家是否“五证”齐全,校内食杂店是否有“三无”食品、超期食品,进货是否做到了索证,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

2、校车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校车行车证、年检手续等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驾驶员是否具备资质,校车运行、接送学生等各环节是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要督促各农村学校配合相关部门,按照《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局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搞好学生乘车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不乘“黑车”或违章运营车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

3、校园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在校园擅自架(铺)设高压线路(已架设的是否加装安全护栏),校内是否遭受有害水体、气体、生化物质、噪音、电磁场(波)等污染源的侵害与干扰。

4、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情况。重点检查学校是否有天棚、门窗脱落变形情况,学校是否存在危房、危厕、危墙等建筑安全隐患,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校舍设计使用功能,拆改或加大建筑物荷载现象,是否有依建筑物私搭滥建,是否存在校舍墙体内外面层、瓷砖、装饰材料、天棚抹灰等未抹实贴牢,有空鼓脱落、欲坠等安全隐患,校舍门窗是否存在松动、严重锈蚀腐烂、玻璃镶嵌不牢固等现象。

5、校园校舍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制定了校园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安全检查排患记录是否详实,校园内建筑物上是否存在粘贴广告牌现象,是否违规安装各种微波等无线转接收装置,是否存在未经房屋安全监察部门批准擅自安装校名字块等问题。

6、校园用电及防火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学校用电设施(设备)符合电气安装技术规范要求,如有改动是否使用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是否用电线路存在老化、铜铝混接、绝缘层损坏脱落、强弱电线路混铺、私拉乱接现象。学校校舍各个安全出口、人员疏散通道是否存在封堵、锁闭、阻碍现象,各出口门扇是否向外开启,各楼梯向下转弯处、走廊中段及安全出口是否设置齐全完好、有效的应急制式或夜明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具和各种标志是否存在遮挡、覆盖现象,学校安全出口未达到双出口要求的楼房校舍,是否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设立户外软式疏散滑梯或安装缓降绳索。学生宿舍,要坚决杜绝使用明火和违规使用电器。对于使用火炉取暖的农村学校,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日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5

安全工作的通知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小学校、椅子圈学校:

当前,汛期已经来临,暑假将至,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过一个平安的假期,根据大教函[2009]28号通知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搞好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09年第2号预警通知》,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再检查、再排除,防止校舍倒塌、消防、雷击等安全事故发生。易受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学校要超前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一旦有危险征兆,要第一时间将受威胁人员、重要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减少经济损失。认真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和紧急疏散撤离方案,并组织搞好演练,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落实汛期日常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要密切关注气候、地质地貌变化,加强动态管理,组织好抗洪抢险力量,处于低洼地势学校要备好防汛物资,一旦遇重大雨情、汛情要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能力。各学校在放假前要对师生进行一次暑期安全教育,尤其要针对暑期易发的山洪、交通、溺水、消防、食品卫生等方面做好安全教育,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我防范能力。假期前学校要通过致家长公开信的形式,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教育学生和家长加强暑期各类活动的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活动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凡师生出行乘坐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必须经交通部门检查、许可,严禁乘坐无证、无照人员驾驶的车、船等交通工具。

三、加强学校集体外出活动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学校组织的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凡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出游,必须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要以安全、就近为原则,必须做好各项安排和应急预案,必须有学校领导带队和足够的教师负责管理;中小学生个人出游要有家长带领,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前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必须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担负的安全职责,必须制订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商业性庆典、演出活动。要严密组织好学生放假离校和返校工作,提前筹备、提前安排,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四、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学校防汛、消防、外出活动等各类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均由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学校要明确各项安全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或擅离岗位、玩忽职守而造成重大事故、出现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五、严格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加强暑假期间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各学校要认真安排好暑假期间的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组织力量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6

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9〕28号)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制定完善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加大“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力度,2009年,全市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去年的200人增至300人,今后视情逐年增加,相关政策待遇不变。根据省里统一部署,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全科医师培训计划”,市人事局、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逐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基层的渠道。对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和省现行促进就业政策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对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按省有关文件执行,同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要做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鼓励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工作人员,应安排一定比例职位,定向招考(聘)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具体办法由市征兵办公室负责制定。

二、鼓励各类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进一步清理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权益保障等提供便利条件。自2009年起,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新接收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委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管档案的,免交新接收高校毕业生1年的人事代理费用;符合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规定的,公安部门及时办理落户手续;当年吸纳高校毕业生达到新增就业岗位20%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财政资金将给予优先扶持,所需经费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企业在岗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凡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须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或推广工作,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具体办法由市科技、教育、农业、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聘用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它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连续计算。

三、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完善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和扶持激励机制,设立济南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资金,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人事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县(市)区也要设立一定数额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资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期间技术研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及服务提供支持。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3年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时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有关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不受出资额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登记。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出资管理、经营场所权属证明和营业执照期限限制。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性收费。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创办的企业符合国家税收优惠规定的,享受相关减免税政策。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和孵化体系,依托我市现有创业园区,3年内建立3处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至少建立1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面实施创业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对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开业指导,并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指导服务。

四、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

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积极推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2009年全市组织安排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名额由去年的300个增至600个,自今年起3年内建立见习基地200个。市属大中专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确保毕业生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教育部门及市属大中专院校给予积极配合;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鉴定补贴。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发挥我市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优势,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培训基地和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培训,加快形成符合服务外包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加大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

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1号)精神,加大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本市生源未就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可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市财政对省外院校济南生源未就业特困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5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各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帮助本地生源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持《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不少于2次的就业推荐机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三支一扶”、就业见习及到基层服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一步开发解决特困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每年购买1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资金从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自主创业的特困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费减免政策。企业吸纳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符合省政府鲁政发〔2007〕45号、鲁政发〔2008〕58号文件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六、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

大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形”和“无形”两个市场,强化市场服务,创新招聘形式,提高高校毕业生应聘成功率。通过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需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积极举办针对性强的行业性、专业性、日常性、小型化的招聘会,不断提高招聘会的质量和效果。市人才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一律免费进场,财政给予专项补贴。公安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的安保工作,强化安全保障,防范安全事故。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各级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属大中专院校要统一就业信息数据标准,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就业公共服务网站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网上单位和个人会员,积极搭建网上供需交流平台,提高网上应聘成功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分析、预警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免费查询,降低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不法中介,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七、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7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 要合理控制玻璃幕墙的类型、形状和面积, 鼓励使用轻质节能的外墙装饰材料, 从源头上减少玻璃幕墙安全隐患;新建住宅、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宜采用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玻璃。新建玻璃幕墙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加强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论证, 并在竣工前进行专项验收。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8

办函[2011]18号)

发布时间:2011-3-1 11:58:47

各产煤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委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709号)和国家安监总局等13部委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资源整合技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10‟185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关系煤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保障大局。当前,我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重点已转入施工建设阶段,全省有930余处整合、改扩建矿井开工建设。由于矿井施工过程中一些安全设施尚未健全,且施工地点多,管理分散,安全事故隐患比较突出。对此,全省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抓出成效。

二、严格落实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责任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各产煤市(州)、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整合技改矿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主动出击,关口前移,不留死角,构建有效的施工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

(二)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建设单位是施工与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协调管理参建各方,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施工安全保证协调机制,组织制订并督促参建各方落实施工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督管理。要严格按“三同时”要求,在资金使用安排上首先满足施工安全需要,根据不同矿井条件,满足“六大安全系统”建设要求。要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严禁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或能力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队伍参与工程建设。要依法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严格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行为,严禁以包代管。

(三)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是整合技改矿井施工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施工所需装备和技术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瓦斯等级、水文地质条件、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性等灾害矿井施工经验和能力,严禁转包或分包、变相转包或分包工程。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施工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落实施工单位负责人下井施工带班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全过程管理。要严格按照煤矿建设技术规程规范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制订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按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四)规范监理监督行为。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6号)规定,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煤炭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监理资质,具备相应监理经验和能力,承担施工安全监理责任,严禁挂靠、转租监理资质。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向建设单位通报,同时向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和监察部门报告。工程质量监督单位要切实履行对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行为的监督,承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责任。井下、地面重点工程和隐蔽工程必须实施现场旁站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主动接受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定期报告工程质量情况。

三、认真按照煤炭资源整合技改项目设计组织施工 整合技改矿井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经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会审后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中应包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和涉及重大安全问题的危险作业,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计划)。设计单位要加强现场服务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整合技改矿井必须强制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自开工之日起必须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随着工程推进逐步增加和完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要建成稳定的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实现地面、井下分别供电。要按照发改能源„2010‟709号文件规定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和落实有关安全设施。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压减工期、压缩投资、授意施工单位颠倒施工顺序或强行组织施工。

四、切实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管理 整合技改矿井工程完工后,必须经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时间不少于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试生产期间必须完善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要对煤矿职工按规定进行上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现场检测、检验,收集有关数据;完善通风、防尘及防灭火等措施;确保矿井排水系统和能力满足需要,排水设备性能完好,落实采掘工作面的水害预测和探放水措施;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检修和维护,杜绝井下电器失爆。

五、努力做好煤矿安全事故的提前防范工作

(一)加强重大灾害防治工作。

1.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和防治水工作。尽早查明老窑、采空区、承压水、含水层范围及积水情况和重要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及时上图,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制订应急预案,加强突水征兆识别培训和应急演练,严防水害事故发生。

2.加强瓦斯防治。及时实测填绘和调整通风系统图,具备条件的要尽快采用全风压通风,合理配备采掘工作面风量,加强通风设施维护和管理,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和瓦斯超限作业;贯通巷道、过断层、揭煤以及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防治瓦斯的专项技术安全措施,按规定审批后派通风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实施;加强瓦斯现场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入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定报警仪。

3.加强矿井防突工作。有共同边界的相邻矿井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未完成的,必须按突出煤层管理。突出矿井要严格贯彻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健全防突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征兆识别和应急演练,严格落实区域及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二)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煤矿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做到“六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治理措施到位、资金使用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过程控制到位、隐患排除到位。要及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加强责任考核,建立长效机制。要落实岗位责任,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防止出现冒顶片帮、一氧化碳和炮烟中毒、电器失爆等带来的施工事故,切实做到不安全不施工。

(三)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领导下井带班制度,明确下井带班人员、带班个数、下井工作时间及工作任务、职责权限等,建立、保管领导下井带班情况记录档案。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下井带班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管理、监管、监察重点,对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一律停产整改,顶格处罚。参加施工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作业人员,在井下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带班领导要及时要求有关人员暂停施工,组织处理隐患;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及时组织撤人。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煤矿建设和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按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伍或与周边具有资质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定期实施演练,确保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赋予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值班人员相应的决策指挥权,保证遇到险情时有权决定及时撤出现场作业人员,提高应急处臵能力。要科学施救,避免盲目施救行为,防止事故扩大。

六、进一步深化对煤炭资源整合技改施工的监管和服务

(一)加强整合技改矿井日常监管。

1.加强联合执法。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充实行业管理力量,建立必要的施工质量监管队伍,落实专项资金和设备设施。建立有效的行业施工管理、相关部门专项管理、安全综合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施工监管新机制。各级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牵头机构要定期召集由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公安、供电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和联合监督检查,及时掌握煤矿资源整合技改项目施工进展情况,严格控制火工品供应和用电负荷管理。

2.严格把握政策标准。煤炭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必须完成相关行政审批工作并取得采矿许可证(含两年期采矿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凡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整合技改矿井,从即日起停止建设,6个月内因企业自身原因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一律取消整合资格。整合技改矿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停止煤炭生产,由原颁证(照)机关依法吊(注)销或变更相关证(照)。整合主体煤矿要严格履行煤矿项目建设程序,按规定申请办理全部建设施工审批手续。擅自施工的一律按非法建设处理,取消整合技改资格,由所在地市(州)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加大对整合技改项目的监管执法和服务。1.强化施工过程监管。要加大对施工单位、火工品供应、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包片包矿”监管责任制、停产停工矿井盯守责任制和定期抽查、巡查、突击检查等制度,不断探索加强施工矿井安全监管新模式、新办法,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违规建设和违章操作等行为。

2.强化整合技改矿井联合执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严厉打击建设施工矿井违法违规行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司法机关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各种非法生产建设煤矿,严厉打击整合技改矿井“边施工,边生产”、“假整合、假技改,真生产”和被整合矿井擅自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强对煤矿在建项目的服务指导。要落实责任人,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协调解决整合技改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条件变化、环境治理达标、土地征用、电源建设、公路建设、火工品使用管理、用工、村民纠纷等方面的问题,防止由于非工程问题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因超过规定工期导致整合技改矿井被关闭。

4.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凡在省内从事煤矿建设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业务的单位须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合格,接受监督管理。严禁采取借用、挂靠资质的方式进入煤矿建设市场。凡有转包业务、挂靠资质、弄虚作假、乱收费等违法行为的,要立即责令停业整顿,并在全省煤炭行业内进行通报;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关经济责任;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除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外,一律吊消其相关资质。

(三)继续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9

(吉市教通字〔2009〕46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市直学校,民办学校: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省相继发生了几起伤及学生的安全事故,省、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下发文件,对做好当前,尤其是“五一”节日期间学校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根据省市领导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马上对本系统、本单位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安排部署,尤其对做好节日期间学校安全工作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对重点要害部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要马上召开会议,对所属教职员工进行安全提示,提醒大家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做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警钟长鸣。要立即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提示学生外出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且务必注意交通、饮食等安全事宜。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安全事故的防范

当前,在学校安全稳定管理方面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在购置学生学习、生活用品时要严把质量关,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采购,在采购桌椅、体育器材及宿舍用品等与学生密切相关设备设施时,一定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绝对保证质量。在室内更换物品或装修后,一定要联系专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测。实验室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用火、用电的管理,尤其要妥善保管和使用化学危险品。

2、强化饮食卫生的安全管理。一是要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要健全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防控机制,要对学生宿舍、教室定期进行消毒,通风换气,要严格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二是对学校食堂采购、加工、制做、贮存等环节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三是对学生饮用水进行严格管理,尤其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一方面要对水源地进行有效看管,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水质进行监测,防止水源污染。

3、强化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存有安全隐患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必须组织的集体活动,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周密安排。

4、强化安全隐患的管理。结合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落实隐患登记制度,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造册,能整改的要马上进行整改,不能马上整改的要制定管控措施,把责任落实到人,防止酿成事故。同时,要注意安全隐患的动态特点,不间断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三、把握重点环节,提高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校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校园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对于责任制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加强值班值宿工作。各校每天都要安排一名校级领导带班,负责校园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值班人员必须保证通信畅通,随时联系。三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校要随时掌握本单位安全稳定动态,有突发事故或异常情况要按规定及时上报,情况紧急,可先以口头形式报告,随后再以书面形式报告。信息报送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得迟

报、瞒报或漏报。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10

各中小学、实验幼儿园、特教校,各中专学校:

近期,我县个别学校小学生因误食拌农药的花生种引发中毒事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现就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各校(园)要从维护学校稳定和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做好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饮食常识的教育。各校要利用板报、校园广播及其它有效的宣传手段,向学生广泛宣传饮食安全教育常识,增强中小学生的饮食防范意识。时值农村种植花生季节,为防止虫害,花生种大多都拌有农药,要教育学生禁止食用。

三、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家校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督促学生家长高度关注学生饮食安全,杜绝学生在家庭及校外乱饮乱食行为。

四、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能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妥善处理,把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安全办

桃城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篇11

新教发〔2011〕42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各地、州、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

2008年国家批复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自治区30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纳入建设规划。截止目前,30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已全部下达各地。为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益,近期,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人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学龄残疾儿童人数统计不清,对特教学校招生类型、规模等缺乏统筹规划,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二是协调建设用地困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用地面积不达标、工程建设不按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实施,学校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度迟缓;三是特殊教育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配置不齐;四是特殊学校管理还不规范。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在自治区“两基”攻坚各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全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和2010年自治区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优惠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教师编制、教师待遇、生均公用经费、学生生活补助等相关标准大幅度提高,为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但是,目前全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校舍破旧、面积不足、设施不配套等问题,2008年、2010年批复下达的特殊教育项目学校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与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新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对全面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是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各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实施好这项民心工程。

二、科学统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

[2010]156号)提出,坚持把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水平作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大中城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县镇和农村地区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左右。各地、州、市教育、发改部门要积极协调建设、规划、人事、编制、残联等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提出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总体目标,准确统计当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摸清残疾人底数,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当地生源情况,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定位。

依据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教育厅印发的《2011—2015年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定位规划表》(详见附件),按照盲人学校以省为主、聋人学校以地(州、市)为主、培智学校以县为主的办学思路,2011—2015年,自治区规划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的盲人学校主要面向北疆、东疆地区招生;巴州、阿克苏、喀什地区的盲人学校主要面向南疆地区招生;各地、州、市以及县的聋人学校和培智学校主要面向本地区招生,必要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接收邻近地区的聋生和培智学生。各地要及时根据本地区生源变化趋势,逐步调整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结构和规模。在进一步提高聋生、盲生入学率的同时,不断加大培智学生结构比例和规模,从而实现自治区提出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总体目标。

各地、州、市要统筹本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招生规模、建设规模、教学设备配置、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布局,确保县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具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校舍、设施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基本要求,专用教学设备满足特殊教育教学需要,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三、抓紧工程进度,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各地要建立国家、自治区、地(州、市)、县(市)财政支持为主、对口支援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支持为辅的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不断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开展。组织实施好自治区30所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加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设施配备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特别是对自治区2008年、2010年6月批复的两批20所特殊教育学校中尚未开工、完工的项目学校,各地要进行重点督查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办理工程建设前期手续,尽快组织实施建设,力争2012年9月前,自治区30所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各地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其纳入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经费。在各地实施的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相关的工程中,要优先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做好学校的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所需设备设施配备和更新工作,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强化部门职能,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各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责任,把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作为推进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不断促使各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规划等,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职能和责任,积极会同公安、民政、财政、国土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税务、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在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孤残儿童抚育、新生儿疾病筛查与治疗、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配备、工资待遇、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特殊教育学校企业税收减免、残疾人口统计等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特殊教育工作作为重点问题列入教育督导工作,对特殊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研究解决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附件:1.新疆自治区7—15岁各类残疾儿童统计表

2.2011-2015年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定位规划表

3.2009年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修订稿(网址详见:)

上一篇:曲中漫步的习惯作文下一篇:早退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