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2024-05-16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精选6篇)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1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

(一)作者:林树森

《关于<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讨论稿)>的说明》

关于《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讨论稿)》的说明

(2010年7月28日)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讨论稿)》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意见》稿的起草过程

党的十七大要求,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城镇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省委决定,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省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意见》稿起草工作,石宗源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今年4月初,省委成立了由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同志任组长,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文稿调研起草组,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起草工作。整个起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4月13日,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文稿调研起草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地)党委、省直有关部门党组(党委)按照通知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向省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起草组还分五个小组分赴全省九个市(州、地),就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文稿起草阶段。起草工作启动后,起草组深入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政策文件,学习相关理论,借鉴外省经验,在认真研究和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着手起草《意见》稿,于5月31日形成初稿。6月10日,起草组召开城镇化目标体系专题会议,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就我省2015年、2020年城镇化目标体系进行研讨,并根据研讨成果和各部门的意见建议进行反复修改,于6月30日形成了《意见(送审稿)》,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审阅。

(三)征求意见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起草组对《意见》稿作了认真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于7月10日印发全省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各有关部

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7月22日,石宗源同志又主持召开民主协商会,专门就《意见》稿征求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意见》稿起草过程中,省委常委多次参加审改,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意见和建议。7月23日,石宗源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对《意见》稿进行审议。根据省委常委会的意见,起草组对《意见》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提请这次全会审议的讨论稿。可以说,《意见》稿的形成过程,是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全省共识的过程。

二、关于《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意见》稿除导语和结束语外,共分九个部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即文稿的第一部分,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推动我省城镇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即文稿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强调了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出要“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贵州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主要目标涵盖了城镇人口、城镇体系、城镇建设、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意见》稿还提出了统筹兼顾、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突出特色、以人为本等五条基本原则。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意见》稿提出:“全省城镇化率1年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到2015年力争达到37%,到2020年力争达到45%”,这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如果全省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还是有希望可以达到的。有人认为,当一个地方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将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当前,我省正处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城镇化的动力。在“十二五”期间,如果全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速达到1.2个百分点,以上目标就能实现。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文稿的第三至第八部分,主要强调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六项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出要“加快构建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凯里、都匀为轴线,若干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的山区特色城镇体系”,强化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地位,推进遵义市、安顺市、都匀市、凯里市融入黔中经济区,推进六盘水市、兴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结合各地实际组团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二是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从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增强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加强规划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三是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旅游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农业服务、交通运输、科技信息、商贸流通、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和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四是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重点从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城镇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和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五是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就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六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在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提高城镇综合运行效率、增强城镇文化内涵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稿的第九部分,强调要形成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合力,从强化对城镇化的组织领导、完善城镇化统计调查体系、建立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关于《意见》稿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意见》稿涉及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诸多方面,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文件。大家在审议《意见》稿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到实现历史性跨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强力推进。《意见》稿的第一部分,“深刻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城镇化水平低,就难以实现历史性跨越”,“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去看问题,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得最严重的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于我省来讲,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调整城市和农村完全不和谐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是配置资源的中心,是社会就业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水平。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农村人口减少了,留在农村的农民才能够拥有更多的耕地等生产资源,才能够进行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实现增收致富。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城市人口,才能够为农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使我省的农村劳动力更充分地从事商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扩大城市规模,才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使之更好地发挥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去协同推进。《意见》稿特别强调,要“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

按照这一要求,要正确把握不同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的相对优势,从我省比较优势特别是资源禀赋出发,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原材料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烟、酒和特色食品、民

族制药、旅游商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现有军工企业和技术人才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促进城镇发展。同时,要坚持把城镇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经济实力的壮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的同志认为,城镇首先应该有工业,才能安置就业,增加城市人口,再发展第三产业。对这一问题应有新的认识,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发展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扩大城市规模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不存在谁先谁后。第三产业照样可以安置就业,照样可以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模,而且第三产业发展也可以推动工业化,并不是要完全工业化后再发展第三产业。

(三)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到农业农村发展中去统筹推进。《意见》稿充分体现了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按照《意见》稿的要求,一方面,要把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努力将更多在城市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本省籍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对此,去年省里已经批转了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四条意见,现在《意见》稿又就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符合条件的贵州人进城落户。另一方面,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县城和小城镇重点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基地、贸易集散地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使县城和小城镇更好地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以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使更多农民能够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变为城市居民。

(四)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到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中去加快推进。《意见》稿指出,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显得更为重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城市就业容量。要加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转变为城市居民而生活有困难的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帮助他们消除进城后的后顾之忧。对暂时不具备进城落户条件的农民工,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他们解决在住房租购、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当前抢抓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最近,中央作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在未来十年内,要通过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这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只要能够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就能使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交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当前,国家对加快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铁道部明确提出,要签署新一轮贵州铁路建设部省纪要,优先支持我省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到2020年新增铁路里程约5000公里,总里程达到7100公里,货运能力从7000万吨提高到6亿吨。这一宏伟蓝图实现后,我省将建成客运快捷、货运强大的现代铁路系统,九个市(州、地)都将有快速铁路通过,成为全国铁路较为先进的省份。另外,经过努力争取,国土资源部和交通运输部正在积极帮助我省想办法解决原考虑今明两年开工的2091公里高速公路项目用地,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紧张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到今年底我省在建和建成的高速公路将超过4100公里。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体系的加快建设,为我省构建城镇体系和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处于快速铁路线上的重要市镇和高速公路网络重要节点上的城镇,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他们将更加便捷地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因此,要将快速铁路建设作为推动我省各个区域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规划设有快速铁路站点的城市,要充分考虑快速铁路开通后带来的巨大人流,从现在开始就要谋划将快速铁路火车站周边建设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并超前筹划加快酒店等接待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以适应快速铁路建成后外来游客大幅度增长的需要。

(六)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好城镇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时效性、特色性,强化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意见》稿对做好城镇规划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关键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突出城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三个关键方面。特别是要把城市路网规划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持通过城市路网建设引领城市区域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规划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为了保证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民主、科学,每一个城市规划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制度,所以规划必须有严肃性,不能因人事的变动或其他原因随意更改。但由于现在的规划理论中许多规定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领域仍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并且尽管规划强调前瞻性和预见性,但客观上仍然具有局限性,我们难以预测20年以后生产力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并不是说规划就是一成不变的,还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及时进行完善,也就是要把握好规划的灵活性。三是要坚持新区先行、带动老区。要通过新区规划建设先行,拉开城市布局,引导旧城区的人口向新区疏散,实现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并降低旧城区住房价格,减少旧城区改造成本。要高度重视通过城市道路建设、商业发展等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连接,促进城市的整体连片发展。四是要着眼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抓好城市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水、电、气、通信、绿化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规划,使之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五是要突出城市特色。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切实加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好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将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保护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保存城市的空间记忆。另一方面,要突出生态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对原始植被、水域、岸线的保护,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通过自然环境体现城市的个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在《意见》稿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逐条反复进行了认真研究。对符合现行政策法规、有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都尽量吸收写进了《意见》稿,对有些在目前条件下尚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检验的,没有写入《意见》稿。

以上说明,供大家在讨论《意见》稿时参考。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2

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贵州省城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提高。如图1可见, 2006—2012年贵州省城镇化水平每年都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为贵州省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促进农民增收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破碎, 起伏大。境内大部分是山地, 可耕土地少, 这就形成了人多地少, 人均土地占有量低的现象。推进城镇化建设, 可以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降低农村人口, 从而减少农村住房用地等非耕种土地。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村耕种土地的增加就使得农村人均土地占有量提高。这样就可以引入市场流通机制, 通过转让, 承包, 入股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借此,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使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实现农业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 可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 必然会导致对医疗、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消费不断加大, 从而形成规模生产和消费, 进一步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样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之, 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消费差距相对较小,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消费成本和生活成本比较小, 所以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吸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化就业。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供了保障, 从而打开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稳定渠道。贵州省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很好的证明了农民就业机会的提高, 如图2所示:

(三) 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

城镇化的建设必定伴随着一些配套设施的建立, 比如医疗、教育、卫生、交通等。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可以使农民受到更好的文化熏陶, 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 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更加重要的是, 城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长此以往, 农民的整体人口素质就会不断提高。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就会使农民能够胜任一些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 从而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

二、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一)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然而贵州省最近几年的城镇化建设却忽视了这一点, 并没有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管理, 甚至有些小城镇土地资源遭到严重浪费。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发展, 大城市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强, 对于农民来说单一的小块土地经营的机会成本较大, 导致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 又因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长期性的缘故, 很多地方的耕地无人耕种任其荒芜,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农民的收入也只是从传统的家庭经营收入过渡到了工资性收入, 并未实现通过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来共同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二) 城镇化建设滞后, 无法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进一步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虽然贵州省小城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其发展程度相对滞后, 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增劳动力之间的差距很大, 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工作岗位的需求, 甚至出现了一些农民工返乡务农的情况。农民的收入依然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效果。如图3所示:

(三) 小城镇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制约农民增收

贵州省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 连基本的教育设施都不健全。然而, 政府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却往往忽略了基础教育的建设, 教师待遇也非常差, 导致很多地方紧缺教师或者教师水平很低, 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农民的子女刚接受完初中教育就辍学在家沦为剩余劳动力, 这一方面加剧了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竞争, 另一方面这些劳动力的质量较低, 根本无法胜任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 也就是说, 不可能获得较高报酬, 大幅度提高个人收入。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说, 这些农民的子女只能沦为农民工, 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将是个极大的阻碍。

三、促进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 寻找适合贵州省的规模经营组织形式, 提高土地规模化程度

任何一种规模经营组织形式都要考虑农民的利益, 只有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 农民才会真心并且自愿加入其中, 否则再先进的组织形式都无疑是纸上谈兵。所以贵州省在选择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时, 一定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特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形式, 可以逐渐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股田制等新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土地规模化程度, 实现土地规模经济, 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二)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利益推动和产业积聚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利益的追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小城镇相对于农村在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等方面都要优于农村, 而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的生活成本又相对较高, 这就使得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产业支持, 乡镇企业的兴起可以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 又势必会扩大各种公共需求, 这又会进一步的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进而又会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 形成良性循环, 大大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附力。这就是所谓的产业积聚效应。所以, 贵州省在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力机制, 要发展健全小城镇的医疗、教育、交通等, 同时也要扶持一些乡镇企业, 双管齐下, 形成持续、健康、长久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

(三) 城镇化建设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工程。[4]城镇化建设中基础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就必须要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对于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中基础教育的现状, 我们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一方面,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经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保障, 贵州省每年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较少, 所以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 提高教师待遇。另一方面,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差等方面原因很多优秀老师要么另寻出路要么调离农村, 这就导致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培训, 也可以通过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农村支教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素质, 进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摘要:近些年来贵州省通过城镇化建设, 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效果, 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然而, 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小城镇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 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贵州要更好的通过城镇化建设来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 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 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其次,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最后,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增收,对策,贵州省

参考文献

[1]余燕山.中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子奈.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研究动态, 2000 (04)

[3]耿永志.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的长效机制[J].新疆财经, 2007 (01)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3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政府利益;土地利用;集镇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贫困问题突出、城镇化率很低的欠发达省份。近几年贵州大力发展工业强省和小城镇带动城镇化的战略,使得贵州经济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贵州在小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利用上要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土地转变和经营的主体,要实现好这一主体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概述

贵州小城镇建设是在现有的集镇基础上进行扩张,也有少部分新建和移民集镇的建设,但总体是扩张建设为主。小城镇建设作为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土地利用上就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是贵州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分为集镇建设用地、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集镇建设用地:这主要是通过对集镇的长远性建设规划,在已有的集镇基础上规划着眼未来,合理规划建设范围。这方面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在街道和街道两旁的合理宅基用地。

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贵州是一个多山少地的省份。“多彩贵州”主要体现在贵州的各个小地域和民族风情和完美的自然环境。发展好各地域的特殊产业、民族文化是贵州建设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贵州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地域经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要使贵州的小城镇成为真正的新型城镇、人口聚集型城镇。不能让贵州小城镇“空城化”。发展特色产业就是提高城镇就业,减少农民的对外转移。地域特色产业园用地是在小城镇建设的一部分,贵州各地区根据地区支柱产业经济和地理环境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具体体现。贵州要打破千“镇”一面的现象就必须从区域民族风情着手。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引导小城镇的发展,建立符合区域风情、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公共建筑设施,从而确定整个区域小城镇的建设风格,避免建设“多而不彩”的贵州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主要是配合小城镇的发展而增加的,也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必然产物。

二、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地方政府可能的利益取向

贵州城镇化建设用地本身就是供需很大问题。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南皮书显示:贵州城镇化率不到40%,据统计低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排全国倒数第二,而小城镇建设差距就更大。即便政府政策和地方政府利益产生矛盾,地方政府也无法改变既定政策,只能在政策空间下进行利益最大化变通、抵抗(周雪光,2008,2012)。因此在土地规划上地方政府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利益性问题。

首先是盲目政绩观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率低;在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可能会盲目规划,过多的求大求全,而忽略了实际情况;另一个就是放弃已有集镇重建新集镇、新开发区等。这些都能使耕地大大减少,但又没有达到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造成土地浪费。这主要是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取向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形成的。盲目追求政绩利益而忽视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根本原则。

其次就是土地资本利益化;地方政府过多的追求土地经济效率,扩大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借小城镇建设的名义大势出让土地,随意圈地卖地,以此来增加地方财政,追求经济效率。地方政府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周业安,2003)。这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政治利益。这也符合寻租理论,它认为地方政府在追求利益最大时,通过政府干预来寻取租金,而政府的这一行为是实现政府利益最大化,也可以说是一把手政治利益最大化(Blecher,1991;贺卫,1999)。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率低和资本化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通病。地方政府要认清和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认真解读小城镇建设,它不是盲目扩城,也不是政治绩效的考核标准;它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增强特色地域经济,实现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一个纽带。认清小城镇建设是确立地方政府正确利益取向的关键。

三、 貴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分析

要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就必须建立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利用,科学管理。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如何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

其一:贵州小城镇建设在土地上必须科学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贯彻和执行我国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耕地以及合理的节约用地,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和提高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率,积极推行和开展生态土地治理。

其二:贵州小城镇建设在用地上的科学设计;我国的城镇规划更多的是以现有的集镇为中心,向集镇周边的村、街道扩展,对小城镇建设边界有既定的划分,这就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设计成为小城镇建设合理性、科学性的关键。贵州小城镇建设设计规划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从地域性特点出发,整合资源优势,兼顾民俗民风,做好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注重产业、突出特点,努力做到设计的科学性和用地的节约性,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三: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在保障科学用地的同时,要维护用地制度建设,确保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模式。贵州在小城镇建设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管理好土地的利用,也就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土地是小城镇建设的矛盾主体和利益承载体,管理和处理好土地利益就实现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合理化,公平化。也就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化。

四、 结论

结合以上的分析;贵州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一个过程。土地则是一切利益关系的载体。解决好贵州各级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取向、利益管理;能够更加完善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多彩贵州”、“特色小城镇”是贵州的建设现状,也是贵州特色民族风情,多彩民族文化的表现。建立一镇一貌、一镇一特色的小城镇就要发挥好地域优势、民族特色。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小城镇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2012年。

[3]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 Blecher,M.,1991,“Developmental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u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in the Road to Crisis: 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White, Gordon(edit), London: Macmillan.

[5] 贺卫:《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4

冀政[2007]13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努力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针对我省城镇化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若干意见。

一、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相结合,紧紧围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以加快产业集聚为基础,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为抓手,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做大做强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壮大其他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形成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具有河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5%。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城市主要设施水平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3座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的活力、竞争力明显增强,城区人口50万到100万的大城市达到7座,城区人口20万到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11座,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城市群快速发展态势,初步构建起支撑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城镇体系。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市域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继续发展壮大山前传统城市发展带。以港口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形成与周边沿海地区相互贯通的沿海城市连绵带。张、承地区采取据点式布局结构,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好北部生态保护带。统筹沿海与内陆地区城镇发展,密切东西向交通联系,加快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和高效货运系统。以石家庄、唐山为依托,推动冀中南城市群和冀东城市群加快发展,提升在京津冀地区的地位。

(四)做大做强两大省域中心城市。石家庄、唐山要继续发挥领跑作用,不断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石家庄突出省会特点,瞄准先进省会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改善交通条件,提升环境质量,提高文化品位,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增强对全省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对冀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唐山要确立“双核”城市空间格局,以曹妃甸工业区和曹妃甸生态新城为重点,按照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曹妃甸新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冀东地区全面快速发展。

(五)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邯郸、保定、张家口、秦皇岛、沧州、邢台、廊坊、承德、衡水的城市发展,着力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的都市区发展。支持迁安、任丘、三河、定州、涿州、黄骅、武安、辛集、遵化、霸州10个城市,率先发展成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快的高标准中等城市。高碑店、清河、宁晋、宽城、怀来、冀州、昌黎等也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其他县级市和发展潜力大的县城、中心镇,要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小城市。在人口较少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县,重点发展县城。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提升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六)着力培育沿海城市连绵带。发挥秦皇岛、京唐、曹妃甸、黄骅四大港区资源优势,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港群系统。推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规划建设好唐山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临港经济区,提升秦唐沧三市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实力位次。加快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搞好曹妃甸新城、渤海新城选址和规划建设,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整合抚宁、昌黎、乐亭、滦南、唐海、黄骅、海兴和唐山海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以及沧州临港工业区、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南大港管理区等城镇发展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眼建立外向型城镇体系,加快形成以产业隆起带为动力,以交通联系带为依托,以生态景观带为保障的沿海城市连绵带。

三、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

(七)推动产业集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做强做大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战略支撑产业,改造提升医药、建材建筑、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把增加就业岗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工业用地,规划建设好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培育一批特色产业突出、经济规模较大、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县城和中心镇,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严格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管理,限制工业项目分散建设。鼓励建设用地整理,健全土地储备制度,通过建设用地置换,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城镇集中。结合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公共设施用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开展跨地区产业协作,形成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集群,为城市群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八)促进人口集聚。用改革的办法消除城乡壁垒。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着重完善涉及群众基本生活的配套政策,形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的态势。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要创造条件使之转变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市、县政府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

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努力实现稳定就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歧视性、排斥性规定。探索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范围,个体工商户、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定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办法,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和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九)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深化和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积极开展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城镇健康发展。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尽量利用荒坡地、废弃地等未利用地安排城市建设。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基本农田布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发挥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作用,研究制定城乡规划标准体系,以县(市)和镇(乡)为单元进行城乡一体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管理体制,设区市规划局要更名为城乡规划局,所辖各区和开发区设立城乡规划分局;各县(市)要在现有机构编制限额内设立城乡规划局,并按照编制管理权限审批。

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创造条件尽快研究制定《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抓紧出台《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制定各阶段的城市规划,要依法划定城市道路红线、绿地范围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蓝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黄线,并进行严格控制,确需调整的要履行法定程序。从2008年开始,凡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依法审批的地块,一律不得出让土地和批准开发建设。健全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加强社会监督,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规划草案要予以公示,经批准后要予以公布,实行规划制定和行政许可全公开。各设区市要设立规划展馆,县(市)也要设立形式多样的展馆或展室。健全规划委员会运作机制,各市、县都要成立由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的规委会。加快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建设,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规划行政监督,省监察厅、省建设厅要制定城乡规划行政监察和行政责任追究办法。

(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经济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城市现代化要求,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各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每年都要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以上的水平。突出抓好路网改造以及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和防灾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城际交通与市内交通衔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合理配置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抓紧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行法规政策优先、资金投入优先、道路使用优先、建设用地优先,大城市要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加强地下管网建设,鼓励采用市场化方式建设共同沟。搞好城市备用水源建设,设市城市原则上不应少于两个水源。加强城市防洪、消防、防疫、抗震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推行科学、人本的精细化城市管理,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大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要实行重心下移,强化区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职能,明确其城市管理责任和义务。落实《河

北省城市建设监察条例》,推进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城镇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依法规范小区物业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推行数字化城管,健全行业标准,完善以12319城建便民服务热线为载体的市政公用服务体系。健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城市安全。

(十二)推动城市节地节水节能。按照节约、集约、挖潜、调整的原则安排城市建设用地。适度提高工业、仓储和市政设施等用地的开发强度,鼓励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县城以上城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关停城市市区内的自备水源,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对高耗水行业实施严格节水管理,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和阶梯式水价。加强供水管网改造、维护和管理,降低漏失率。鼓励开发利用中水、海水淡化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和器具。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措施,使用好墙体材料革新等建筑节能资金。鼓励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新建、改建民用建筑,不准开工建设和验收备案。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动建筑物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规模化应用。

五、大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

(十三)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大力开展城市设计,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以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引领城市建设,恪求精细,彰显大气,体现匠心。处理好建筑群整体空间关系,集中布置高层建筑,注重立面和屋顶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打造近水、亲绿、宜人的开敞空间。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传统格局、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加强城市文化载体建设,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增强公共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适量安排一批造型优美的城市雕塑,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培养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体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建筑评选活动。加大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市场开放力度,引进一流的规划编制单位、建筑设计单位和设计大师,承担重要的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任务。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地段的详细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公建的建筑设计必须进行方案比选,公开竞标。加大城市建设开放力度,引进品位一流、业绩优秀、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对城市重要地段进行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

从2008年开始,各市、县(市)都要选择几个窗口部位,精心设计,精雕细琢,集中进行以打造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为目标的人居环境建设,确保在三年或更短一段时间内,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

(十四)着力实施“三改”工程。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旧住宅小区改善、棚户区改建、城中村改造工程。对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但尚可使用的旧住宅小区进行改善。其非经营性设施和房屋公共部位,由政府统筹使用城建资金予以补建和维修改造;经营性设施由各运营单位负责更新;房地产开发遗漏设施由开发企业完善;居民自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由住房产权人维修改善。对不具有改善和保护、利用价值的棚户区进行改建。由市、县(市)政府对棚户区依法实行征收、拆迁和安置,形成的净地以招拍挂形式出让给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被拆迁人特殊优惠政策,免收改建工程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合理确定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的征收标准,依照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确定土地运作方式。妥善解决拆迁安置、就业社保、集

体资产处置问题,同步实现社会组织形态和个人身份转变。

从明年开始,各设区市和重点支持的中等城市都要适时启动一批“三改”工程,争取在三年内完成棚户区改建和旧住宅小区改善,五年内基本完成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其他县(市)也要从实际出发,抓紧制定“三改”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尽快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和环境。

(十五)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改善城市水、大气和声环境质量。加快调整城市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市工业布局。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和建成一批的思路,加快以改善城市环境为目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三年内基本弥补欠账,设区市和重点支持的中等城市环境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各设区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唐山、邯郸等5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0%以上,其他设区市不低于60%。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认真落实《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保规划确定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明年全面开工,三年内全部建成,尚未列入计划的县(市)要及早谋划,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建设。加快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环城绿地建设,构建绿量充沛、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三年内市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十六)着力整治城镇容貌环境。根治脏乱差,三年内各市、县的城镇容貌环境明显改观。实施拆违行动,在周密部署、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统一行动,一年内基本拆除建成区内沿主次干道的违章建筑,两年内基本拆除所有违章建筑。规范广告牌匾,全面清除设施简陋、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安全的户外广告,更换陈旧破损、脱漆掉字、显示不全、设施不牢固的商业性牌匾。清理马路市场,严厉查处非法占道经营和乱设摊点,规范早夜市和早餐摊点的经营地点、时间,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市场。清除卫生死角,加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等地区的卫生保洁,清理积存垃圾。大规模整治贴近群众生活的支路背街小巷,按照路面平整、排水通畅、路灯明亮、街容整齐的标准,三年内全面完成建成区内支路背街小巷的整治任务。进一步明确城镇容貌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目标,细化城镇容貌标准,落实责任主体,推行城镇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承诺制,完善“燕赵杯”竞赛活动考核内容和方法,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六、推进城镇化体制创新

(十七)优化行政区划格局。按照统筹规划、小步快走、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适当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逐步解决市县同城、区县同城问题。稳步推进县级区划建制的调整创新,解决远离设区市市区的“飞区”问题。积极开展乡镇撤并,适当扩大中心镇的管辖范围。尽快制定标准和政策,在设市城市、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实行镇改街和村改居。

(十八)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设区市可以在都市区范围内划定城市规划区,并实施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对列入重点支持的10个中等城市实施动态管理。中等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列入第一批开展,与设区市同步进行,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倾斜。落实重点镇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重点镇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省培育的重点镇要尽快建立独立的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国家规定的以外全部返还镇政府,主要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镇征收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除上交国家部分以外全额返还给镇财政,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5万人以上的镇设城镇建设办公室,3万人以上的镇设专(兼)职建设助理员。

(十九)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主要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非经营性项目。对经营型、准经营型项目广泛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介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大资本、经营和作业市场开放力度,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监管。完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化方式从事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城镇化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按照抓专项、解难题、破瓶颈的要求通力合作,不断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健全各级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给予其办事机构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完善城镇化发展政策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城镇化发展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

在全省统一部署下,大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市、县(市)政府具体安排和组织落实,省直有关部门配合指导,省政府统一组织检查考核。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5

为抢抓当前城镇化的战略机遇,继续保持兴城的良好势头,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近期市委、市政府拟出台有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性文件。

为进一步提高决策公众参与度,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现将《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便于联系,请在邮件或信封上注明“城镇化建议”字样。

征集时间:2010年7月10日——8月31日 电子邮箱:jj_bjb@163.com

邮寄地址:九江市长虹大道市委一楼市委政研室 邮编:332000

中共九江市委政策研究室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篇6

【发布日期】2005-12-15 【生效日期】2005-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

施意见

(2005年12月15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省情、了解基层、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发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积极主动到艰苦地区就业,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唱响到基层、到我省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三、进一步完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对到县(市、区、特区)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移到工作所在地。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将户口迁往原籍,流动到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工作并落实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县以上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从2005年起,对到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工作满5年,到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工作满7年的高校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财政代为偿还,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就业的,不实行试用(见习)期,自起薪之日起高定2档工资;在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试用(见习)期为半年,并自起薪之日起执行转正定级工资,试用(见习)期满后高定1档工资。工作满5年并经考核合格的,其高定的工资转为固定工资。

四、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术资格培训,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劳动事务代理等服务,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劳动保障维权工作。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培训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再就业资金开支。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由市(州、地)或县(市、区、特区)政府指定的机构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或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经纪人等中介服务工作,鼓励他们到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就业或创业。

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对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取消落户限制。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对他们当中从事科技工作的,在按规定程序申请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和经费、申报有关科研成果奖或荣誉称号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认真贯彻《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和《贵州省人才市场条例》,为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对于从事短期职业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要与其签订平等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坚决查处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六、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各级政府要负责制定规划和综合协调,落实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或联系安排见习岗位。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1000名左右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培训,见习期一般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与同级财政共同承担,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其中同级财政提供100元。高校毕业生在事业单位的见习基地由人事部门负责落实,在企业单位的见习基地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见习期满后,可招录到见习单位工作;也可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为其免费提供人事代理和就业指导等服务。要加强对见习生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列入个人档案。

七、逐步实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从2006年起,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要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采取预留部分职位或适当加分照顾等方式,使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在乡(镇)、村工作2年以上的“选调生”和参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在乡(镇)、村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推广、中介服务、自主创业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要根据他们在基层服务的年限,实行加分照顾。对2000年以后考录到县以上党政机关而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起,要采取选派参加党建扶贫工作队驻村工作,到乡、村学校、卫生院(所)帮助工作,到村任职(或挂职)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乡(镇)、村(社区)工作1至2年。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

八、进一步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

逐年增加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派300名左右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和社区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管理和培养,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九、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

在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同时,组织实施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从2006年起,每年招募1000名(含“西部计划”中的贵州计划数)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时间2至3年,工作期间比照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由财政专项安排。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系统内推荐就业,原系统内补充工作人员时,应优先接收。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其在乡(镇)工作的时间视为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工作业绩视为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审和聘任。对报考本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

十、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从2006年起,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选拔1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进村和社区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省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大学生。对进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县(市、区、特区)组织、人事部门公开选聘,合同管理,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也可在村和社区从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工作以及在村(社区)办企业工作,其聘期一般2至3年,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免费代管,户口根据本人意愿可留在原籍,亦可迁到工作所在地。在村和社区工作期间的报酬,参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生活补贴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省、市(州、地)和县(市、区、特区)按3:3:4的比例分担。要把到村、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今后他们考录或招聘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在村工作的时间可连续计算工龄。对工作2年后报考公务员的,要采取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报考研究生的,应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十一、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艰苦地区基层单位适当安排周转编制

为缓解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艰苦地区基层单位急需人才与编制紧缺的矛盾,在严格控制总编制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从2006年起连续3年,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由省编办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艰苦地区的乡镇安排部分周转编制,用于接收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十二、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

根据基层的实际和需要,适当采取优惠政策,安排部分招生指标,继续推行面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及企业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要严格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定向就业协议,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保证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合;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努力为基层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

十三、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努力实现各级就业网的联通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及时发布供需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推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互贯通和资源共享。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市场,提高供需对接的针对性,既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也帮助用人单位选用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十四、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规划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和层次结构,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进一步解决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培养出更多适应基层需要的人才。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保持合理的招生规模。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和基层需求的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开设有关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创业政策,确立面向基层的职业意向,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把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所有部门和教师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十五、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这项工作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帮助到乡镇工作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省和市(州、地)要建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每三年表彰一次,表彰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积极为他们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贡献才智创造条件。

上一篇: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下一篇:华为激励机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