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2024-07-21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用4篇)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篇1

中共温州市委文件

温委„2011‟1号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意见‣对开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农村改革试验的要求,现就我市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温州是我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过去曾经探索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后要在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中闯出新的路子。

从我市情况看,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滞后,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农村土地、资产、户籍等制度和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各类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既严

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等重要方面,建立起城乡相对接和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并在改革试验中逐步加以完善,基本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明显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使温州成为体制机制更活、发展后劲更足、带动能力更强的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区,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到2015年,我市 “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区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超过长三角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房集聚改造率达到30%;农村要素市场化水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和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确立,城乡一体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三)基本原则

1、“三分三改”,联动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最根本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最核心的是要素无障碍流动和市场化配臵,主要内容是实行“三分三改”。“三分”,是指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政经分开就是把村“两委”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开,把农村居民社会成员身份和经济成员身份分开,保障村级组织坚强有力正常运转和社员正当合法权益;资地分开,就是把非土地资产与土地资产分开,为分类处臵创造条件,使各类资产能够正常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臵;户产分开,就是把户口

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我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4、政府主导,和谐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更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导作用。特别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资金投入、配套建设等方面,各县(市、区)和镇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到积极有为,为各项改革推进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涉及重大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必须坚持以民主促民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质上,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

1、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按照温州大都市区的总体规划,将我市的城乡结构调整为以大都市核心区(三区、洞头、瓯江口、瓯江北岸及上塘)为主中心,以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六个县城为副中心,以50个左右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为重要节点的“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区发展新格局。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依据原有的发展基础、功能组合、发展趋势等条件,打破原有的乡镇(街

镇(功能区)要确定一个试点新社区,开展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面上推开。

4、以扩权强镇为重点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事权、责权一致,人权、财权配套的原则,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高配”为主要内容,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对中心镇和功能区,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许可和执法重心下移,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加大财政、用地、项目支持力度,理顺县和镇(功能区、街道)管理体制,提升中心镇及功能区发展和管理水平。

5、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理顺农村新社区 “党、政、经”组织关系,明确党员、村民、社员各自权利和义务。科学设臵社区组织架构,积极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鼓励集中居住区内的多个行政村或相邻的行政村建立联合党组织。村委会可以与农村新社区管理委员会并存,并逐步过渡到社区居委会,管理新社区行政社会事务。

(二)优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机制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制度,创新农用地流转方式,提倡流转收益多样化。建立健全县(市、区)、镇(乡、街道)、村三级流转服务组织网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深化流转农户社会保障配套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奖励扶持力度,引导农用地向农

的经营管理。

(三)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和农业经营服务制度,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力

1、对农村非土地集体资产产权进行改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比较紧迫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非土地资产可率先进行股份化改造,资产量化到户到人,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可以继承、转让和赠与。

2、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快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拓宽农村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和单位,参股农村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涉农贷款方式,完善农房抵押等各类抵押担保制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合理有序流动

1、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各类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以居住地登记为核心,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管理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缩小城

位职工,不分城乡、不分户籍依法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建立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脱钩的平等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制度全覆盖。

4、深化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增加对农村特别是中心镇教育投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臵,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镇卫生院)为枢纽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加快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推进市民卡工程建设。按照“资源共享、一卡多用”的要求,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把各类社会保险和公共服务、就业与劳动关系管理等公共服务管理资源进行整合,融合其他服务功能,打造功能多样、服务便民的市民卡,成为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

四、加强对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

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推进。

1、加强领导,构建工作体系。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专门领导机构,负责统揽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建立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设在市农办),具体承担政策制定、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各县(市、区)

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操作能力。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强化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自愿、积极参与改革。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月1日

50个左右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为重要节点的“1650”城市发展新格局。经过调整,乡镇人口原则上应达到3万以上。形成一批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都市型功能区和一批区位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区域性中心镇,并最终发展成为小城市,有效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紧密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当地历史形成的群众生活习俗、产业流向、地理位臵,以及交通通讯、行政成本、公共服务覆盖等综合因素,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对山区、海岛、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不搞“一刀切”。

2、优化配臵,促进发展。把促进要素资源整合、提升城镇生产力水平、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增强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城市化水平作为行政区划调整的首要因素,把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与发展产业集群、建设都市功能区、培育中心镇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臵,拓展发展空间。

3、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和基层站所布局调整工作,进一步理顺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管理体制,精简机构、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完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使中心镇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和引领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整后,为方便群众办事,可在原乡镇驻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或过渡性办事处,过渡期为3年。民族乡镇要在尊重民族兄弟意愿和上级民宗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审慎调整,不搞“一刀切”。

(四)理顺大都市主中心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大都市核心区的中心(市本级三区)范围内,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即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市本级三区除个别镇外,原则上乡镇都要改为街道建制。乡镇改为街道后,要按照职能要求,对街道办事处采取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

三、实施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2月)。以县(市、区)为单位,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科学合理地制订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二)方案报批阶段(2011年3月-4月)。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上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整体方案,整体方案经市政府审查后上报省政府审批。

(三)方案实施阶段(2011年4月-6月)。各县(市、区)

规定,按章办事,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资产不失”,确保调整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四)强化思想工作。要做深做细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清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对促进城市化、加快城乡统筹和推动温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各级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讲清道理,化解矛盾,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力保障调整过程中的社会稳定。

村社区规划编制;

2、2012年前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农房改造任务;

3、2012年前,全市11个试点镇要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为面上铺开奠定基础;

4、每年至少启动建设100个新社区,到2015年农房集聚改造率要达到30%。

三、基本要求

(一)统筹协调,因地制宜。要以县(市、区)作为责任主体,镇(功能区、街道)作为实施主体和实施单位,统筹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规划、政策和安臵标准,按照中心镇和新社区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房改造建设,提倡统一集中改造,建设公寓式、联立式住宅,控制独立式住宅,积极引导农户到中心镇、新社区居住。

(二)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各县(市、区)要按照“一镇一规划、一镇一政策、一镇一平台、一镇一试点”的要求,把握规划的前瞻性,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的关系,做到科学规划和系统安排。2011年每个县(市、区)要启动1-2个试点镇(功能区、街道),组织实施1-2个集中安臵公寓项目(城中村改造拆迁项目除外),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有效实现形式。

(三)农民自愿,依法审批。农民是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收益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发扬民主、集中民意,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要依法审批,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环境保

共服务设施布局。新一轮市域村镇布局规划和“1+X”的规划编制必须在2011年下半年完成。

(二)加快中心镇、新社区建设步伐。中心镇是“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区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功能组团,新社区是中心镇的组成部分,是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各县(市、区)要积极抓好中心镇和新社区建设,按照城市的标准建设中心镇,使其成为镇域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力争容纳镇域50%以上的人口。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建设新社区,统筹安排和配套建设市政设施,全面推广物业管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按照“满足需求和节约资源”的原则,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用房面积不低于省定标准),努力构建卫生整洁、秩序良好、绿化达标、管理规范的小区居住环境,使中心镇和新社区建设成为促进农村住房改造集聚的重要依托。

(三)推进旧村改造、危房改造和移民工程建设。2010-2012年,市辖三区启动建设80个规划建成区内的城中村,中心城区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8个城中村应全部启动改造建设。各县(市)也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和拆迁安臵政策,通过旧村改造建设新社区。

加大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和危旧房改造力度,有步骤地帮助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对农村无房户、缺房户、地质灾害户、五保户、低保户等,由政府或村级组织在新社区建设廉租房、安

根据各镇规划和政策,也可以让农户到乡镇(街道)统一规划的新社区,实行跨行政村直至跨镇异地自建或统建。

2、为推进产业发展,各镇也可出台政策,鼓励农民用宅基地权益臵换产业用房。对选择臵换产业功能区标准厂房的农户,由所在县(市、区)或乡镇(街道)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按照农民安臵住宅面积的一定倍率给予臵换(具体倍率按相应价值量,据具体项目而定)。标准厂房原则上实行集体统一招租,确保农户收益。

3、对放弃宅基地(包括住宅)进入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农户,政府对原宅基地(包括住房)直接给予相应的货币补贴后予以复垦,不再另外安排搬迁安臵房用地(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县†市、区‡按照实际测算自行制定)。

4、积极探索宅基地权证化政策,开辟农村宅基地臵换新途径。按照“管住管好农保地、保有保护耕地、放开放活建设用地”的思路,积极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探索定量不定位的管理方式,实现农村宅基地权证化。

(五)加强农房改造融资工作。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建县(市、区)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投公司),作为政府直属国资营运公司,统筹各县(市、区)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融资工作。农投公司可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和货币资金注册成立,并根据需要逐步注入资金,不断提高融资能力。各中心镇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

7的基础上,多余套房经补交土地出让金后允许上市交易。

(七)加大对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扶持力度

1、用地支持。各地要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10%用于住房改造集聚建设、农村住房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及时做好省下达用于欠发达地区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避险迁建专项指标安排使用报批工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各乡镇要统筹安排农村居民点布局、宅基地整理复垦和危旧房改造,并做好与村镇规划的衔接。

2、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安排涉农资金项目时,要优先考虑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的需要。整合原有的涉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市农房改造建设和规划编制(具体办法由市农房办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市财政部门要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各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实施救助,重点支持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和规划编制资金投入力度,并将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和规划编制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3、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当地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层组织或群众的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创新涉农贷款方式,完善以农房等农村资产、用益物权的抵押担保机制,积极开展联保贷款等形式的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建立推动完善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要适当放宽农民改建住房的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及时到位信贷资金,确保满

房集中办理、联合审批制度,简化住房集中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开设绿色通道,开展一条龙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四)进一步强化督查。市城乡住房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适时组织开展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工作专项督查,重点对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各项配套政策情况和各地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落实,确保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中心镇并最终成为小城市,形成“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区发展新格局。

二、改革重点

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在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确定中心镇培育计划后,实施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高配”为主要内容的扩权强镇。

(一)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中心镇管理权限

1、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坚持“依法放权、高效便民、分类指导、权责一致”的原则,对省、市两级政府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延伸下放,通过授权、委托和交办等方式,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和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社会治安、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的经济社会管理权。

2、实施许可和执法重心下移。按照“能放则放”的要求,将非行政许可事项由县级部门直接交办给中心镇行使,将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给中心镇直接行使。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改革试点。建立综合执法大队,对城管、交通、卫生、文化等行政执法权进行整合,整合归并行政执法管理权限,形成综合行政执法新体制。

3、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构建县、镇、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提升中心镇社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社区综合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稳维权等方面的职能。

33、创新县级部门与其派出(驻)中心镇机构的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财政以中心镇属地管理为主,干部任免书面征求中心镇党委意见、赋予中心镇党委人事动议权”的双重管理制度。

三、载体方法

(一)制定一个规划。以做大做强“1”(中心镇建成区)、做精做优“X”(建成区以外的新社区或村居)为要求,2011年每个中心镇制定“1+X”村镇建设规划,优化规划布局。

(二)建立一个平台。每个中心镇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中心镇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农房建设的开发主体、宅基地的臵换主体、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主体等市场主体功能。各县(市、区)应以撤扩并后的中心镇所拥有的存量资产,通过收回改性(改变土地性质)、评估升值、注资注册以及财政投入等方式,做大做强中心镇公司平台,并通过建立县级担保体制机制,为中心镇公司提供融资支持,扩大中心镇的投融资和建设发展能力。

(三)制定一套政策。在县级出台实施意见以后,根据镇与镇之间的区位、产业基础、集聚吸引力等差异,每一个中心镇制定包括农用地流转、建设用地流转和农房改造、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人口集聚等一套具体操作办法,实行“一镇一策”。

(四)组织一个试点。每个县(市、区)由县(市、区)主要领导负责,在一个中心镇组织试点;每个中心镇由中心镇主要

促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出台政策措施,解决中心镇培育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实绩考评。完善中心镇发展实绩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心镇发展改革实绩评价中,实施等级分类,突出产业、人口、土地的集聚度指标和人均水平,对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中心镇,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

(三)努力营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思创新、谋改革,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浓厚氛围,及时发现总结基层群众的创新经验,鼓励创新思维,大胆改革试验,保护和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

变土地农业用途,不得减少农用地数量、损害农用地质量。

(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承包农户自主、自愿决定流转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民流转;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措施,规范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1、建立土地合作社。以行政村为基础,建立土地合作社,引导整村、整组土地流转,以拓展流转规模提升流转效益,增加农民流转收入。农户集聚进入中心镇、新社区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后,土地合作社可视情况与村民委员会脱钩,作为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代表,负责管理原辖村农用地。也可依托中心镇跨村组建土地合作总社,集中各村土地合作社土地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和流转收益。

2、推进承包土地转让。在土地承包户自愿基础上,经双方平等协商,土地合作社或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含农户)可受让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签订长期转让合同。受让方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仍按照农业用地性质经营、管理土地。在单一村土地合95、鼓励承包土地区位臵换。对在成片流转土地中或农民进入城镇后,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流转承包土地的,可由土地合作社按照平等协商原则,通过调整、互换和经济补偿等办法,对农户的承包地进行异地臵换;也可以通过不改变原有地块的承包权属,仅调整实际耕种区位的办法进行调整。

(二)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

1、健全县(市、区)、镇(乡、街道)、村三级流转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以县(市、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镇(乡、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村土地流转信息点为重点、土地流转社会中介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网络;县(市、区)、镇(乡、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应当建立与社保、户籍、城建等其它主管部门相衔接的工作协调机制,承担城乡一体化改革后有地、无地居民的确认工作,确保户籍改革后的原农村居民按规定应享受相应政策,确保城乡一体化改革平稳过渡。

2、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建设。以镇(乡、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站为重点,推进“有牌子、有专人、有经费、有场所、有设施、有任务、有业绩”等“七有”建设,中心镇土地流转服务站都要达到示范标准,成为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区位臵换、主体引入、协商洽谈、交易服务、规范管理的综合平台。

3、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村流转信息点收集,镇(乡、街道)流转服务站确认、登记、汇总,县(市、区)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系统,运用现代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扶持项目和资金。

2、促进流转农户转业转岗。加强对土地长期流转农户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帮扶创业就业,促进流转农户转业转岗。对用人单位安排长期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劳动力就业,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可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50%的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从同级促进再就业资金中列支。

3、加大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要简化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政府投资设立的农业担保公司要安排一定额度资金专门用于对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公司和土地合作总社的信贷担保,切实解决规模经营信贷担保难问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强化土地流转奖励扶持。各地要继续完善有关土地流转指导性政策,加大资金奖励扶持力度,对绩效明显、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县(市、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示范站、中心镇新农村建设公司、土地合作总社和土地合作社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中连片流转并用于粮食生产的给予奖励。

附5 关于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试行)

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现就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三分开”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大意义

(一)实行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行政职能与发展经济职能分开,是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的村委会以社区自治组织代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现象,造成权利职能错位、法人身份失位、内部治理空位的弊端,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政经分开,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理顺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实行农村集体资产与土地资源分开,是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现实途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城乡建设发展的各项要素自由流动、科学配臵,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资地分开,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将非地资产量化到户,组

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不搞“一刀切”。二是坚持“三个不变”、依法依规原则。严格区分土地资源和经营性资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限于经营性资产,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不得作为改革内容,依法依规遵从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户承包经营等权属不变、非经审批土地用途不变、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变等“三个不变”的原则。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乡镇试点和农房改造进展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改革试点村,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指导,平稳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三、全面健全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建设

(一)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全市村级组织换届结束后,按照•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的要求,完善村经济合作社章程,组织开展“有治理组织、有规章制度、有议事场所、有合法证书、有印章牌匾、有资源管理、有资产增值、有经济发展、有理财民主、有社务档案”等“十有”建设,积极指导村经济合作社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扎实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二)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要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资源的登记清查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公开招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县、乡(镇、街道)两级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拓展乡镇(街道)村级财务代理中心职能,改造提升为乡镇

力、基分等为基本要素,区分社员类别,确定合理的计算比例界定各户股权,设臵股份数量。原则上不设集体股,量化资产股权直接设臵到户,户内可以明确到人,实行“生不增、死不减”。在改革方式上,可以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与变现后货币资产全部按股量化到户;可以先不清产核资,直接确定社员在集体资产中所占的股份;也可以根据经营性资产的状况,由社员依量化的股份现金配股,以增强经营后劲。考虑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计因素,可量化资产不得同时全部量化或配臵完,可提取一定比例的村集体净资产作为改制风险金,用于补偿解决各类非量化人员问题。改制风险金如有剩余,按原定量化方案全部量化;也可以不提取改制风险金,直接以量化资产补偿解决各类问题。

(四)设立新“社”,建章立制。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户的股权、股份明细确定后,召开股东大会,制定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申请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也可以根据农村历史沿革和村情民意,划分集体土地资源外的经营性资产组建多个股份经济合作社。上述产权制度改革每一步骤都必须张榜公布,经社员(代表)大会充分讨论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报乡镇(街道)核准,送县级人民政府备案。上述任一程序未经通过,不得进入下一步骤。经审查产权制度改革全部程序依法依规后,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东出具股权证书,确认选举结果。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依法开展审计监督,规范运作运行。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篇2

市委〔2003〕20号(2003年10月22日)

建设钱江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打造杭州中央商务区,构筑大都市新中心,增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巩固和提升我市在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在全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龙头、领跑和示范作用,根据报请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建设钱江新城的重要意义

1、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在“发展、创新、为民”上不断求得新的突破。加快钱江新城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辐射,加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展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辉映。

二、钱江新城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

钱江新城规划建设范围为:东南至钱塘江,东北至杭甬铁路,西至秋涛路,北至艮山西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5.8平方公里,其中由秋涛路、庆春东路、清江路和钱塘江围合的4.02平方公里区域为钱江新城核心区块。

钱江新城是杭州大都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CBD)。钱江新城建设要立足于杭州城市性质,把握时代脉搏,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强化中央商务区功能,构筑具有时代特征、杭州风格、钱塘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使之成为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象征和标识。

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新城管委会”)受市政府委托,行使钱江新城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新城管委会要按照“统一规划,近远结合,分步实施”的方针和“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要求,先期建设沿江8平方公里区域。

1、两年打好基础。完成核心区块建设用地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两横九纵”道路建设,构筑起8平方公里区域内主要道路骨架,打通连接新老城区的解放路延伸工程;建设杭州大剧院、市民中心、文体中心、杭州棋院及庆春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建项目;完成15.8平方公

城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体现杭州城市特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坚持高强度投入。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用”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坚持质量与进度并重、好中求快、适度超前,围绕建设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整体推进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与招商引资,力争在建项目尽快竣工、已批项目尽快开工、储备项目尽快启动,全面推进钱江新城建设。

4、坚持高效能管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政职能转变,积极推进钱江新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精干、高效的指挥体系,形成高效、便捷的办事程序。新城管委会要充分利用体制优势,行使好政府与企业双重职能,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调动市和区两个积极性。

四、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保障措施

1、注重规划引导。新城管委会要按照合理布局、完善设施配套的要求,在现有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核心区块的城市设计工作。要鼓励、引导具有中央商务区功能的新建超高层项目集中在钱江新城建设,老城区严格予以控制。

要根据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新城整体规划与建筑单体的关系。所有项目设计必须

接收取,市、区各部门不再在钱江新城范围内收取任何规费。

钱江新城内的经营性用地,要采取拍卖、招投标、挂牌方式出让,严格控制行政划拨,原则上不再安排协议出让项目。要拓展思路,充分利用钱江新城其他资源(如道路、桥梁、地名冠名,广告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3、加快建设步伐。新城管委会负责组织钱江新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钱江新城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安排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要以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参与新城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形成钱江新城规模。

4、强化招商引资。新城管委会要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新城实际制定有关招商政策,强化政府招商、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对先期进入钱江新城并对钱江新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引导作用的项目,可采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不同形式,鼓励其投资建设钱江新城。

5、提高办事绩效。

(1)根据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01〕21号和省编委浙编〔2003〕10号、市编委杭编〔2002〕6号批复,新城管委会为正局级单位,其主要任务是负责钱江新城规划区域内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篇3

鄂办发〔2009〕33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持鄂州市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把握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统筹理念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用城市理念改造农村,用居民理念转化农民,以推进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增强城乡发展活力,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从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对接武汉,整合资源。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坚持市场运作,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的有机结合。

——坚持城乡联动,双向推进。按照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1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32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左右。

——到2016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和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区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56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00元左右,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二、明确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要求,谋划城乡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三座新城(葛华科技新城、红莲湖旅游新城、花湖工贸新城)为依托、十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建制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主城区以突出沿江的产业、物流、生态空间布局为重心,形成“一体两翼、四大片区”的主城区空间格局,实施“重心南移、东西拓展”战略,加快完善城市景观和配套市政设施,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加强城南新区功能性公共服务项目布局和建设,形成主城区的综合功能新区;加快城西新区(鄂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启动城东新区(鄂城新区)建设,形成大城市框架,提升核心辐射功能。三座新城以对接武汉、黄石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壮大新城实力,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区域,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中心镇建设,以推进十个特色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村庄改造,以科学规划村落分布为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建设一批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武汉城市圈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壮大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鄂州“百湖之市”的水资源优势和地处“武汉城市圈”腹地的区位优势,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于一体,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着力推进优势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支持鄂钢、鄂州电厂、世纪新峰、顾地、鄂重、多佳等一批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带动支柱产业整体提升素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工业等产业加速发展。构建工业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非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集群,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模具材料集群,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电子信息、石化、建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能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冶金产业集群。

——着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重点支持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一都两湖”,打造三国吴都文化游、梁子湖休闲度假游、红莲湖运动健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业。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步伐。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支持鄂钢钢渣深加工等10家循环型企业以及球团厂、鸿泰钢铁等10家企业建成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以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鄂州经济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对接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以城区为中心,通达区、乡(镇)、村的区域交通“1小时经济圈”。到2010年,市境重要出口路和通达开发区(新城)的公路达到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标准,通达中心镇的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通村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供电、给排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水网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农村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荒山荒滩、农村公路绿化,完成长江岸线的全面绿化,加快创建现代园林生态城市。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城乡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丰富服务城乡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综合信息,使广播电视网络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综合信息平台,成为“三网融合”和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农民健身工程向社区和自然村延伸。扶持重点艺术院团发展和文艺精品生产,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户籍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加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建立适应劳动力在城际间、城乡间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绿色通道。按照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网络平台的要求,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落实失业人员保险待遇。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农村特困家庭改造危房、新建住房,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城乡一体的“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大力加强福利院建设。继续开展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与乡镇之间的人才交流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乡土人才”工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村(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年内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探索建立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统筹城乡市场体系

重点建设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大做强鄂州蟠龙大市场,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以二级批发市场为辐射点,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物流配送、便民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零售业城乡连锁化。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七)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创新,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着力构建起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配置科学、双向互动的城乡干部和人才工作体系,以城带乡、互帮互助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体系,有机衔接、强化服务的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体系,集约利用、成果共享的城乡党建资源整合体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乡基层党建责任体系。通过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党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作用明显发挥;城乡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充分体现。

三、创新城乡统筹工作的体制机制

(一)创新统筹城乡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城乡一体的大部门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并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城郊村改设社区居委会。

(二)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引导科技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三)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合力。鼓励农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纳入全省试点范围。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管理。支持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扩大“三农”贷款。

(四)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开展国土整理和低丘岗地开发。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和住房有偿退出办法,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认真实施农民新社区建设规划,采取统一规划、统建或农民自建的方式,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

(五)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实施财政补助、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农民兴办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创新改革试验推进机制。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教育文化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用地开发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对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纠错机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改革试验积极稳妥推进。

四、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

(一)扶持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培育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支持鄂州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和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对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在省级财政安排的产业发展资金、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给予支持。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在省级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改贴息资金中给予倾斜。充分发挥鄂州在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港口布局与产业布局、物流园区和新城区建设通盘考虑,把鄂州三江港区打造成为武汉新港长江南岸的核心港区。积极向国家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技术开发区示范区,支持鄂州加速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鄂州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狠抓种植业板块、水产片带、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确保农产品稳定均衡供应,确保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优质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一体化。探索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体制机制,基础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模式,支农资金补贴使用模式机制,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支持武昌鱼集团、嘉禾粮油、凤凰薯业、梁子岛食品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涵闸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长港、新港、薛家沟港、高河桥港和花马湖港小流域治理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完成磨刀矶节制闸整险加固工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干线一级公路和县乡二级公路建设;争取3年完成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等级沥青(水泥)路。完成从主城区到各区政府所在地及通往全市各旅游景点的公交化改造;启动主城区通达偏远乡镇的公交化改造。努力打造“网络城镇、通村达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交通环境。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国家“一城一网”政策,省、市相关部门和武钢、鄂钢等相关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将鄂钢有线网络与鄂州市网络联为一体。加强村庄整治,选择100个村纳入全省村庄整治试点。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大对鄂州市教育事业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将鄂州市纳入国家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覆盖范围,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鄂州市探索建立集教学生活设施、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技术服务市场、就业服务市场于一体的职教园区,着力加强鄂州市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加大对鄂州职业大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协调一所在汉部属高校对口支持鄂州职业大学,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支持鄂州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全面优化和完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逐步达到房屋、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五配套,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对旧住宅区环境整治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体系建设,在鄂州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五)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建立科技与企业投资结合的机制,加大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推进葛店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葛华科技新城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重型数控装备、模具产业、金刚石等产业的支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营造集聚人才、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

(六)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把蟠龙农产品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纳入全省现代物流重大项目库,加快建设一批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中商、武商、中百集团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建设分店、农家店,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向行政村延伸,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在鄂州发展业务,积极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在鄂州市积极稳妥开展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和回归创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和固化碳化成型燃料厂建设,探索大中型沼气商业供气的经营运行模式;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乡村清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强生态修复及保护,将鄂州市“百里长港水生态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列入武汉城市圈示范项目。加强水网改造,对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梁子湖湿地保护。推广应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设“四节一环保”示范工程(项目),支持建设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在防护林、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程安排上向鄂州倾斜。

五、强化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省委、省政府建立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统一协调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重大政策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省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抓紧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大力度,形成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鄂州市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建立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尽快取得进展。要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的程序性规范及推进机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对重大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篇4

发展的意见

(2009年12月24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在参与国企改革、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在充分调动社会各种经济力量、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08年,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6.7万户、私营企业5500多户,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9%,提供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比重为40%左右。

但是,应当看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单

一、发展方式粗放;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防私观念,在对“公”和“私”服务上没有完全做到公平对待,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民待遇还有差距;企业融资渠道窄,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负担较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自身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竞争能力不强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很大差距。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提高对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切实树立“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只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意识,真正把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放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来。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穿到想问题、做决策、定措施、抓落实的始终,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当作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当作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来抓好抓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形成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全力服务、司法公正保障、社会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市经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想非公有制经济之所想,急非公有制经济之所急,帮非公有制经济之所需,大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提高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0亿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超过9万户,私营企业超过2万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10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户以上。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50亿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超过12万户,私营企业超过4万户。

(三)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贯彻执行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政税收、土地使用、资源配置、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时,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二是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素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相结合,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结合,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相结合。

三、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一)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创业工程”,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积极创业,重点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创业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科技人员携非职务科研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允许国家工作人员以依法辞职、提前退休等方式创办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到农村一线创办领办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用足用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高新技术、环保、节能、社会福利、农业产业化等国家鼓励类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依法享受优惠、减免税收政策。

(二)放宽准入条件。坚持非禁即允,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各类资本都可以进入;凡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放宽非公有制在注册资本、经营场所、企业冠名及登记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对非公有制资本准入的领域设置限制条件。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突出发展重点。结合我市特点,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现代农业、优势资源、社会事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围绕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煤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重要产业,开展与国有大型企业的配套协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环保节能、精细化工、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和各类加工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种植养殖规模,大力发展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茶叶、经果林、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仓储、保鲜、运销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围绕打造“凉都”品牌,依托玉舍森林公园、牂牁湖、北盘江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投资建设旅游景点、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消夏、休闲、度假、会展、亚高原体育等产业;围绕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物流、电子信息、咨询、法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娱乐演出等文化产业;围绕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激活民间资本,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教育、文化、医疗、社会养老、残疾人托养等行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四)搭建发展平台。立足我市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产业集中区聚集各类要素、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化的作用,引导和吸引符合规划、产业互补的非公有制企业入驻,积极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集中扶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上下游产业耦合,提高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成红山、石桥两个工业集中区,积极推进六枝特区、盘县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在重要交通节点、重点城镇、重大项目建设地等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园区、专业市场、物流集中区等。对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标准化厂房,让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入驻,缩短企业建设时间,降低企业入驻成本。

(五)提高发展质量。认真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六盘水市知识产权奖励暂行办法》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消耗、高污染等行业盲目发展。对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废弃物的企业,按照有关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六)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市场创利力、品牌发展潜力,积极创造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权、商标注册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开展市级“知名商标”评审工作,积极申报省级“著名商标”和国家级“弛名商标”评审工作,凡列入我市市级及其以上的名牌发展和产品创新规划的产品和企业,优先纳入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计划,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帮助。对取得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市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四、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要素短缺问题

(一)企业融资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对各类金融企业的引进力度,实施“引银入市”工程,增加金融供给,改变供需结构。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发展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鼓励和引导银行业机构研究改进金融服务措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对经营前景、资产和信用状况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经担保公司审核,实行即保即贷。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及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挥融资租赁、典当、拍卖、信托等融资作用。

积极鼓励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上市意愿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对上市成功的企业,市级财政给予一定奖励。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商引商、以项目引资金,吸引更多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投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和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市县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倍数。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发展和规范民间信用担保。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相关部门要为非公有制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服务,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畅通渠道。扩大农村房屋产权登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式,增强农民信用抵押能力。鼓励保险机构扩大险种,对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多形式的保险业务,对涉农保险,市县财政给予补贴。

(二)企业用地问题。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用地统一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积极盘活建设用地存量,用好挂钩、置换等政策,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合理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和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对符合规定的用地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审批,提供用地。鼓励节地挖潜,加强“零用地改造”,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三)企业人才问题。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纳入全市人才培训整体规划和计划。推进以企业家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引进特殊岗位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有计划地选送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到有关大专院校、沿海发达地区或国外进行培训学习。整合驻市大企业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资源,大力培养各类矿山、机械、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技能型人才,把我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将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纳入统一申报体系,实行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与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互派人员挂职制度。

(四)企业管理问题。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强化市场营销,完善内控建设,挖掘企业潜力,加强财务监督与风险管理。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引进资金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

五、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一)强化创业辅导。组建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结合创业群体特点,开展创业测试,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采取案例教学、成功创业者现场交流、实际演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辅导。创建“创业项目库”、“创业者信息档案库”,跟踪创业者创业过程,并及时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加强政策引导。每年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大会”,开展政策宣传、产业引导、经验交流、项目推介、产品展示、表彰优秀企业等活动。建立市县两级投资项目库,定期发布优先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信息,定期发布大企业、企业集团配套协作、延伸加工与产业转移项目,引导和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专业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

展。鼓励、引导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对外经贸洽谈会、经贸考察等合作交流活动,引导和推进区域之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三)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推进政务公开,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除法律规定的以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设前置条件。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创新审批方式,将审批内容、条件、程序、时限、收费等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审批。积极推进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对审批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四)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清理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类收费,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参加各种协会、研究会等社团性组织,不得强行向企业摊派考察、培训、接待、广告、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费用。建立检查报批制,除有特别规定的外,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的例行检查一年不得超过一次。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年检外,不得规定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年检。禁止安排企业开展无实际意义的达标、评比活动,不得要求企业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术研讨和业务培训。禁止利用职权向企业报销费用、推销商品。

(五)加大纪律监督。整合现有行政诉求资源,在纪检监察机关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畅通投诉渠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问责制度,对在工作中行动迟缓、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大任务,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年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的呼声和建议。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统战部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好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依法维权作用;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切实发挥其组织、推动、指导、督查和协调等职能作用,形成社会各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共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市县两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参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用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创业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创业培训、融资平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人员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

(三)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覆盖面广、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

享,共同监管,督促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规定,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四)强化统计监测。建立政府统计与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体系,每季度发布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全面、完整、及时、有效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统计制度,完善统计和监测,全面准确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改革、工商、劳动社保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工作,规范统计口径。

(五)营造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合法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宣传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非公有制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的推荐和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的评选,都应安排一定名额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富裕起来的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增强社会公德,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上一篇:【世界政治】高柏:以陆权对冲海权中国高铁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大智慧下一篇:工地消防标语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