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2024-10-21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共12篇)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1

提起10多年前的大荆州, 荆州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显出几分自豪;谈到目前的荆州, 人们又会悄然流露出几许失落。他们追忆往昔大荆州的光荣, 他们失落于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名地之间的差距。

1 古城保护中的现状

为了保护荆州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荆州市政府、文物保护局、荆州博物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荆州的现状令人堪忧。

(1) 荆州城的整体布局与传统风貌基本不复存在, 仅局部性环城风貌带和分散的几条历史街区, 但在内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这些仅存的遗址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2) 古城的自然风貌景点、历史建筑较为分散, 投入资金不足, 保护与开发不够。 (3) 护城河水体污染严重, 部分水体切断为养殖渔业只用, 破坏水系连同性和完整性, 水域面积也因垃圾投放而逐年减少, 生态受到破坏。 (4) 城内人口久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已超过10万, 且有增长的趋势, 过大居住密度给古城空间和环境带来压力, 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交通不畅。 (5) 基础设施落后, 环境卫生较差, 垃圾投放点少, 位置不当, 城内公共卫生间数量少, 城顶遛狗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6) 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管理不善, 太晖湖和湘献王墓、文庙等长期被教育、商业、餐饮占用, 鸡公山、济南城古遗址周围新房屋对古遗址造成直接损害。 (7) 古城维护不足, 损伤严重, 城面普遍风华剥落、虚洞, 树木生长旺盛, 墙体裂损、鼓涨、扭曲, 甚至失稳, 顶墙倾斜, 倒塌, 局部地基破坏, 散水体系严重破坏。 (8) 古城拆迁、建设中管理不够, 城内建设见缝插针, 大片新建筑物层数、体型、材质、色彩等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 古城墙以北农业生态保护区内, 建筑用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市政工程中, 基坑施工和施工振动对周围古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9) 旅游业开发不佳,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少, 缺乏体现荆州文化的特色商品, 景点内涵不足, 有待加强发展。

2 古城的发展方向

城市要发展, 古城特色要保护迷失建设荆州历史文化名城总的指导思想。具体深入分析名城各个特色要素, 实行全面保护, 反对急功近利、纯商业化建设, 提倡公共参与, 发挥群体的智慧, 对现有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整治。同时把古城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 实现古城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

(1) 加强城内居住人口的控制力度, 严管城内商品房开发和向城内移民, 鼓励城外购房定居, 城内工作。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排水通畅性。在合适位置增设垃圾投放点和能体现荆楚特色、符合古城风貌的街道小品, 增加公共卫生间数量, 加强打扫, 适当限制和管理城市市民遛狗, 及时清扫, 整治, 疏浚街道排水体系。 (3) 调整古城区的工业、教育、办公及商业用地。退还和恢复古文化遗址, 限期搬迁占用的历史遗址和影响古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 (4) 修缮和整治古城墙,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 水系的治理、调整和利用, 对现在水域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严禁投放垃圾和认为填埋, 利用现有水域增加绿化, 广播草皮, 改善古城环境质量, 时机成熟后连接护城河、荆沙河等水域。 (6) 调控和管理好城区现代化建设, 对传统建筑物修缮、改建要慎重, 注意保护好古城的历史风貌, 同时考虑建筑密度和空间环境, 对何种建筑项目的审批中药严格控制影响和损害水体、大气和古城历史风貌、环境风貌的项目通过, 在市政工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古城保护, 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才能施工。 (7) 合理开发旅游业和保护古城相结合, 利用古城的特色风貌优势, 选准项目引入资金, 加强旅游经济开发, 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恢复和开辟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休息场所, 加强绿化增加新区建设和景点开发, 开发特色商品, 吸引旅客。

3 总结

只有充分的利用好荆州古城的现有资源, 立足于现状, 在现状的基础上, 以保护历史名城为前提, 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才能让历史的痕迹不消失在历史中, 才能让我们的后代不仅仅只能在书本上瞻仰先辈曾今的辉煌。保护与发展只有在广大人民的参与下, 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才能献给世人一个美丽的荆州古城。

摘要:荆州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历史名城, 是“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文化价值。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由荆州古城、楚都济南城等古城遗址, 楚文化古墓葬群和鸡公山石器时代遗址, 毛家山、朱家台等大溪文化遗址, 以及殷商时期周梁玉桥遗址等组成。荆州室内众多的文化遗址, 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是荆州城市发展的特有资源。

关键词:古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荆州古城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2

目录

1.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1.1 地理概况 1.2 人文概况

2.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3.1 合理利用资源

3.2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 3.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3.4 实施整体保护

3.5大力宣传,加大保护力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 4.结语

一、凤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地理概况: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人文概况:

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凰山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湘西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辣咸酸的饮食习惯,还有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构成湘西凤凰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

湘西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还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条。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治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

二、凤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开发发展现状:

在古城整治过程中, 凤凰县首先抓好了规划修编, 主动聘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共同修编了《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同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于2004 年 2 月 28 曰通过。凤凰古城保护工作已有法可依。近年, 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上, 完成了城区自来水改造和路灯改造工程, 实现了广播、电视、通讯、供电线路全部入地,恢复了拉毫段南方长城 3.4 km,投资 1 900万元实施古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投资 1 100 万元修复东门至南门至西门的城墙城楼, 完成了南门休闲广场、彩色音乐喷泉及兰桥建设。凤凰县还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县建设,沿公路构筑起了绿色长廊和经济林带, 逐步实现走近凤凰,古城风貌扑面;进入凤凰,古城意境迷人的意境。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过度商业化现象,且商业业态单一:沿着古街游览, 发现古街两旁原来的居民小楼几乎都改作小商店, 大多卖一些本地特产和零售杂货, 古朴的小巷里商业气息非常浓厚。不仅如此, 大部分的当地居民也以个体商户的身份参与进古城的商业化现象里来, 绝大部分是卖一些自己的手工艺品, 摊位沿着屋檐下、墙根角一路向下, 热热闹闹。过度商业化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凤凰, 丽江的大研古镇受商业的冲击愈发严重。笔者认为, 从古城传统文化保护这个角度来看, 当传统文化成为交易商品, 过度商业化对古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弊大于利。2.原生态资源的破坏:

原生态资源是指天然的环境与本土原生的文化, 而非强加于该文化的外来因素或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外来因素, 原生态资源具有两层涵义, 即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自然性、民间性、独特性、稳定传承性等特点凤凰地处边疆, 有着水洁风清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由于古城旅游业的发展, 大量游客的进入,对自然的原生态资源造成了破坏,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比如游客将废弃物丢到沱江中,甚至向江中吐痰, 部分居民为追求眼前利益随意扩大营业门面, 破坏了古城原有的完整性。

3.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

根据近10 年的统计, 每年游客少则 l8 万人次,多则50 万人次,平均30 多万人次, 主要的旅游宾馆、饭店有富丽华大酒店、南华宾馆, 金叶宾馆、古城宾馆,总床位数仅有 1 500 多个。宾馆床位数远不能足旅游高峰期的需要, 导致许多游客玩在凤凰,住在吉首;同时, 古城内和各景点间还以摩托三轮车作交通工具, 旅游娱乐设施和旅游商品开发还十分有限,旅游购物场所规模小且分散, 这些问题导致古城的实际旅游收入大打折扣, 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4.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古城更新过快:

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建筑更新过快。由于传统民居环境质量较差、卫生设施不便等因素, 居民也迫切希望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来到凤凰不难发现,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绝大部分当地居民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或者擅自加建改建作为家庭旅馆, 这不仅严重破坏民居原本风貌、住宅格局, 而且建筑形态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住宅穿插于古巷之间。这一次前往凤凰, 发现沱江两岸民居外面都被搭上了脚手架, 有工人正在作业。一打听才得知, 当地政府希望凤凰的夜景更加美丽, 小镇的夜间轮廓线更加清晰, 于是江边民居家家户户都在安装夜间照明景观灯。乡土建筑一时间/脱贫致富, 纷纷披上了时尚的外衣。

5.古民居产权不清:

古民居作为文物的一种, 从文物实体的角度看, 国家是无权对不属于自己的文物实体(古民居)进行维修的。凤凰居民作为中国古民居的代表, 正承受着产权问题带来的灾难。近年, 随着旅游规模的日渐扩大, 一些古民居被列入文物保护区, 由于产权不清, 文物保护单位只用不管, 造成部分居民对古民居的过渡使用, 弃落荒废、破旧不堪, 严重影响了古城风貌, 不利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与游客保护意识淡薄:

凤凰古城内任居住有居民,作为保护主体的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居民对古城文化历史价值认识不高,在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下,广大的居民生起了盖洋楼、拆旧民居的观念,一些文化预产有所破坏。而来当地旅游的游客也没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观念乱扔垃圾、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政府也没有大力进行保护宣传导致很多旅游资源招到破坏。

三、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1.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有限的旅游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是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 所以才能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和旅游欲望。凤凰景色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任何旅游地都有着自己的旅游环境容量旅游饱和和超载会对旅游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资源。应合理利用资源,不能过度的商业化,着眼于其长远发展。

2.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 如环境美学价值的减损、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等,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旅游环境承载量包含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等几个方面, 如果游客数量长时间超过其旅游承载力, 将加速古城的衰老进程。因为凤凰古城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所以应增加一些旅游接待设施,改善凤凰古城的交通条件,让一些游客去古城旁边城市居住来缓解古城的环境承载压力。凤凰古城现已成为国家风景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但是旅游接待设施及相关公共设施的落后, 制约着古城的旅游承载力及进一步发展, 因此, 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修缮各种必要的设施。同时,做好营销宣传工作, 引导游客流合理分配。应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高峰期分流游客,使古城的游客量旺季合理、淡季不淡,保证古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古民居是凤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 不仅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经济效益, 而且构成了城市特有的魅力。但如果民居的产权关系不理清,将不利于古民居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 使旅游资源缺乏可持续性。笔者认为对待古民居的产权问题, 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一为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古民居经济价值。通过优化文物生产要素的配置, 实现等价交换。这样使交易双方都达到满意效果,既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文物保护不力问题, 也避免了以后产权不清可能生出的事端, 具体操作可采用货币收购或土地置换的方式。其二为政府管理, 随着凤凰旅游规模的日渐扩大, 为了更好地做好古民居的保护, 有关部门应明确要求将古民居纳入强制性保护的范畴, 明确报批程序及责任单位。一些民居保护改造有别于一般的改造工程,其实施方案必须在广泛征求专家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多方论证, 慎重决策。古民居若没有居民生活于其中, 是没有开发价值的, 对于一些失修已久、产权归属不清的古民居,政府应该明确国家的所有权, 鼓励个人购买, 但买方必须按照政府的房屋保护和修缮方案,承担起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责任,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古民居的用途, 国家拥有古民居完整的所有权。

4.实施整体保护:

文物古迹、传统民居、民俗文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整体保护原则就是不能将各个部分孤立起来, 不仅要保护各个文化单元,还要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内一切能反映其特性的相关信息。凤凰古城的沱江、南长城、东门城楼、沈从文故居等景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个景点的不足会影响其整体,应实施整体保护措施。如沱江旁边现在现代酒吧等的兴起对凤凰古城的整体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大力宣传,加强居民保护意识和游客的保护意识:

首先,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提高保护意识有利益第一向持续发展进行转变。积极引导各政府部门提高办事效率,为古城的开发与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并对旅游保护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当地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引导游客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其次,当地居民应意识到古城文化历史的价值,从自己的意识、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来着手改变,培养出一种保护理念积极参与到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中去。最后,来此的游客应该爱护公工财产,保护好旅游资源不对旅游资源进行破坏。在当地导游指导下正确进行游玩。

四、结语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宁厂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保存着大量的文化古迹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等,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遗迹等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保护古镇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已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宁厂古镇,重庆市巫溪县北部重镇,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同时也是巫巴文化的孕育地。2010年7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以及交通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宁厂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1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古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1.1 商业化的侵扰

在商业化经济利益的片面驱动下,很多古镇出现大量的无序开发以及野蛮拆迁等问题,过量的游客人数、拆真作假的景点以及无规划的盲目开发等,是对古镇的严重破坏。首先,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会给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带来致命的损害。其次,商业化开发带来的大量游客必将会挤占古镇的公共资源,引起古镇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对立。最后,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古镇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1.2 “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的建筑遗产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如今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由于旅游开发能带来巨大商业利益,一些古镇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当然,历史文化名镇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但是,在追求高额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古镇在被开发成“景区”之后,大量有价值的遗迹等资源遭到人为破坏。

1.3 保护观念落后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保护意识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在制定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及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古镇制定的发展规划,偏重于旅游服务以及游客需求方面,而忽视对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保护以及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产业协调以及空间布局等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这些所谓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严重脱离古镇的实际,妨碍甚至阻碍了古镇的发展。

1.4 保护资金短缺

由于一些古建筑、古迹等具有很长的历史,残损、破坏严重,需要维护、加固、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古镇的完整性,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各级财政每年拨付的保护经费十分有限,一些古民居或者历史遗迹等由于缺乏维护修缮而消亡。就重庆巫溪宁厂古镇为例,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自然垮塌非常严重。

1.5 专业人才缺乏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例如,很多古镇都在制定保护规划,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人才,很多保护规划只是从旅游的角度进行阐述,而没有充分考虑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古镇的实际进行总体规划,缺乏独特性的指导思想,只进行小范围的体量控制与风格方面的统一,而古镇的发展建设并没有得到全面改善。

2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2.1 加强规划与引导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由于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要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宁厂古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和巫巴文化的孕育地,其保护和规划,应当遵循“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原则,在保护文物古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道路交通、绿化、街巷、建筑、文化遗存以及自然山水环境等进行合理规划。

2.2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推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宁厂古镇的文化遗产包括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女王寨、秦家老屋、向家大院、方家大院、宁厂盐业遗址以及古栈道遗址等。对于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老宅等这些古建筑,对建筑外貌进行简单修缮,尽量不做改造。而对那些建筑质量尚好,有独特的建筑风貌的古建筑,应加以保护。对建筑形式与古城风貌不协调,但因现实条件无法马上拆除的建筑,可对其暂时保留。对无保留价值的危旧住宅,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且建筑的形式、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古镇的风貌。

2.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多渠道筹集名镇保护资金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把古镇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其次,根据有关政策,合理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并且设立用于补贴古民居维修保护的资金,调动古民居所有者的积极性。最后,通过社会捐款、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税收减免及其他刺激政策筹集保护资金,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入。

2.4 完善保障机制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及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局、发改委、文化局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要共同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古镇保护管理机构,抽调专人开展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严密的古镇保护组织体系。自2002年宁厂自流盐井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巫溪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宁厂自流盐井委托县文物管所進行管理。现在,巫溪县人民政府已经成立由发改委、城建局以及文化旅游等部门联合成立的保护协调机构,加强对宁厂古镇的保护与管理。

2.5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做好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巫溪县文博方面的人才非常欠缺,无法独立完成历史文物的收集、鉴定以及管理等工作。因此,巫溪县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为巫溪县以及宁厂古镇定向培养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

3 结语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等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济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 楼晓舟.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小城市——以太仓市沙溪镇为例[J].江南论坛,2014(8).

试论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篇4

(一) 自然地理条件

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横断山脉东部, 地跨北纬25°59′~27°56′, 东经99°23′~101°31′之间, 东西最大横距212.5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213.5公里。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流经全区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山脉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 (俗称小凉山) 三大山系, 构成了丽江地区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金沙江在丽江境内形成壮观的峡谷地貌景观, 其中, 位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的"虎跳峡", 两侧山岭与江面高差3500米以上, 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由于山高谷深, 呈现"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观。2003年7月中国云南省的“三江并流”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清单名录》。而丽江的老君山, 黎明等地区举世罕见的地理奇观、珍稀动植物宝库, 被称为“三江并流”区最壮美的地方。

(二) 历史沿革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 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 忽必烈南征大理, 革囊渡金沙江进入丽江, 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 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自明朝时, 丽江古城称“大研厢”, 因其居丽江坝中心, 形似一块碧玉大砚, 故而得名。在古城的选址上, 西枕狮山, 北依象眼山, 西北两个方向以山为屏障, 挡住了冬季来自玉龙雪山的雪风, 而东南两方向则与平川相连, 因而古城内冬无寒风, 夏无暑热, 获得了宜人的小气候。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 元初, 古城居民至少已有1000余户, 明初, 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 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1587--1641) , 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居庐骈集, 荣坡带谷”, “民房群落, 瓦屋栉比”, “其宫室之丽, 拟于王者”, 由此可见, 当时丽江古城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

二、丽江古城现状

1996丽江发生强烈地震, 引起全球各地对丽江的关注, 丽江独特的风光和文化开始被人注意, 随之而来对丽江的研究和旅游开发使古老的丽江城获得了新生。

现在的丽江城分为新城、老城及丽江古城三大区。新城主要是现代的商业设施, 完全呈现的是现代的气息, 老城基本是解放后期的建筑, 而古城则完全是传统建筑, 三大区既联系在一起, 古城又被一个入口巧妙地隔开, 虽然古城由于旅游开发后具有极强的商业气息, 但每一条街巷都有浓的化不开的亲切感和对人性关怀的气息。丽江以较高的民族文化综合价值和古城城建艺术的整体价值,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

古城的平面布置是依据河流的走向而展开的, 呈现一种无序胜有序的状态, 而河水则是古城的灵魂。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 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 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 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 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 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古城中心, 由整条繁华的铺面围成一块方形街面, 称四方街, 街面宽广, 主街有4条, 向四周辐射。第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 街巷相连, 四通八达。每条巷道, 均由五彩花石铺就, 雨季不泥泞, 夏季无尘土, 显得光滑平整。四方街上, 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 可以定期冲刷街道, 保持古城洁净。

三、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2001年10月, 古城被联合国命名为保护遗产的“丽江模式”。这说明丽江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它作为一个具有深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个案为我国的城镇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

(一) 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的山水城市的价值

古城之美在于其人与所处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丽江古城以玉龙雪山为背景, 以水为魂魄, 完美地将山与水, 水与居住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其独特的城建格局, 曲折有致的街道深巷, 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与常流活水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浪漫空间”, 描绘出了“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这里山———水———城独具匠心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丽江城的物质实体, 而人的生活则成为丽江的精神所在, 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古城的空间中, 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城市的建设都以大地景观作为其背景, 建筑、人则是活的灵魂,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是来自于人的心灵的回应, 也因而引得许多中外建筑学家赞叹。

(二) 在保护中求发展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5

摘要: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卜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 }一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保护

牡丹江市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生态 市建设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全市上卜已形成了以生态市建设促进发 展的共识,但是本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生态市建设的任 务艰巨而繁重,在新形势卜更要兼顾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 重,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问的关系,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 建设之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一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1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生态环境形势严竣。城镇周边农 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突出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 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速度趋势加快,农 牧业生产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

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2水质持续改善压力巨大,治理任务更加艰巨。农村地区沿 河滩堆放大量垃圾等污染地表水和地卜水,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可以 达到III类标准,但工业、生活污染源仍对饮用水水质存在威胁。

1.3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不断加大。调查发现农村分散 型家庭散养较普遍,个别规模养殖场建于村内,没有进行人畜分离。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及所排放污水对所在农村环境影 响较大。

1.4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环境管理手段不足。由于农村环境保 护监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基础 能力建设总体仍然滞后于环境管理的需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低效率、低产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经 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 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

2.2环境意识淡薄。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多用发展经济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和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农民环境意识 淡薄。

2.3环保投入不足。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 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相对较 少,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农村环保管理相对薄弱。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应加大生态环 境保护的治理力度,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针对本市特点,具体提 出以卜几点建议:

3.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对牡丹江 辖区内未划分保护区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建立农 村饮用水源地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 执法检查,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建立和完 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将重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纳 入监测范围。建立水源地管理档案,制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 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3.2加大乡镇污水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乡镇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 一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保障污水的处理 率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率。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将污 水统一收集入农户自家化粪池,并定期进行转运和处置。探索适于 高寒地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试点 示范。

3.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提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收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市(影处理的模式。城市

和县城周边的村庄统筹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在经济欠 发达、交通不便的村屯,要积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加强粪便无害化

处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无水堆肥卫生厕所。加强农村地区电子 废弃物、医疗废物、有毒及有害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置。重点加 强牡丹江流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温春、渤海、长汀等敏感乡 镇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牡丹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村屯 实施连片集中整治,清运垃圾,恢复河道。

3.4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严把审批关。对现有工业企业,要严格 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 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对污染严重 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进行整治,开展农村地区化工、电镀等企业 搬迁和关停之后的污染治理。新项目要严把环境准入条件,将乡镇 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优化工业发展布局,适当集中工业 企业。

对牡丹江市辖内的铁岭镇、北安乡等5个乡镇,林口镇、古城镇 等11个乡镇进行工矿治理,开展生态修复,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农 村矿山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比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城 市污水污染农村环境。

3.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农村分散养殖户,推广畜禽粪便 农户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模式。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放 养区,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的集约化和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 强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

查。

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养殖场布局,适度集中、规模化发 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散养密集区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养 殖,通过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等改进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养殖 场沼气工程、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 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

3.6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农药、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技术 导则的有关要求,积极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和普及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农家肥、新 型有机肥料以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快建立农 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粮食主产 区和重点流域有毒有害农药的使用情况。

古城保护与土地合理利用研究 篇6

关键词:古城保护;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功能分区

1982年,国家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温家宝总理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专门就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做了详细阐述,要求“认真编制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合理确定,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范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批准。从1982年至今,国务院分四批相继公布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8座。凤凰2001年作为第四批次列居其中,并于2004年编制《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继编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于2011年开始积极申报名镇、名村,于2013年初步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

1 古城保护现状

凤凰地处湘黔交界苗疆边陲之地,明至清代曾设司、镇、道、营、厅,是湘西军事要镇。凤凰沱江镇坐落在沱江河畔,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明末清初城市建设格局。今日古城即元代五寨司城,清康乾年间县城由土城变为砖城、石城,并开设四门,西门设有瓮城,沱江北岸还有藏兵的月城,防范严密。城镇周边通向四方的各官道上,建有过街楼形式的关门。现古城各处关门仍存,古城墙存东门、北门及东北门之间的一段城墙。清中期朝廷为加强边防镇守,古城变成“六千居民八千兵”的屯边要寨,行政军事机关增多,商业、手工业各项事业随之繁荣,县城规模逐步扩大。至道光年间,城区有街道20条,巷弄10条,所有道路以东正街、南正街、文星街、岩脑坡、虹桥街为主干,巷弄为支干呈树叶脉络状辐射。主要街道就地取材用青、红石板铺设路面,形成特有的石板街巷。其中东正街和十字街为最主要的商业街,沿街两侧集中凤凰古城最完整的传统商业建筑与民居群,其中解放前修建的约占大半。

古城一期开发区域北起北古城码头,东南西北四城门之内的区域,以及沙湾、万名塔下游一小部分。大部分古城精品景点多汇聚于此处,也是凤凰古城的人文景观精华所在。古城空间结构比较完整,四座城门,北门和东门是原有保留的,西门和南门是后期为复原古城原始风貌而重建的,而且其军事防备性也尤为凸显,四面的城墙与环绕古城的护城河充分体现其边陲重镇的历史地位。古城旅游二期开发区向花江北岸延伸至盘山路——江北中路和江北东路,其主要的地域包括老营哨、田家祠堂、奇峰山以及兵房弄等沱江北岸地区。向西南发展把旧古城墙外的民宅并入古城旅游开发区域,还有下游迎曦门之外的豹子湾沿岸。此时发展中心已有所改变:由古城几何中心改变成为以沱江为中心轴的沿江发展趋势。从2006年起至今,陆续开始开发古城上游地区,形成目前古城旅游开发三期区域。三期工程是以凤凰大桥为界的沱江上游至风雨桥,这里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区域。经过旅游开发的二、三期的不断发展,古城的发展轴心由“城”转移到“江”,成为以沱江为轴心的对称式发展,形成以水为主、城为辅、山次之的变化格局。

2 古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古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古城内大部分是传统民居建筑,居住功能在古城内部始终是占主导位置。沿东正街、十字街、虹桥路与老营哨分布有商业用地,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分布在古城西侧的南华路沿线,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则主要分布在沱江两岸与虹桥路两侧。

2.2 古城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老城区居民自建房问题突出

由于凤凰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老城内存在大量的居民自建房,密度高、占地大,而社区文化、医疗、体育健身等居住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与建设控制,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目前凤凰处于建一块地,就买一块地的状态,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不明确,古城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太多。一部分自建房随意占地、房屋之间的间距极小,不仅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同时由于缺少防火通道和必要的消防设施,居民区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2.2.2城市周边用地条件不是很理想,县城跳出旧城发展的门槛过高

凤凰县城周边多为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大,且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基本以裸岩石砾地为主,开发时爆破的成本较高。旧城区基本上被连绵的山丘环绕,虽然现状城区的建设已经把旧城内部用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土地开发完毕,但是各类建设的主体跳出旧城发展的愿望仍然不是很强烈,多沿着山体开始往上建设或者把相对高差较小的山体平整为建设用地。此类开发模式不但影响凤凰古城的景观效果,而且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过程也是凤凰县城发展受用地条件限制的生动反映。尽管跳出旧城建设新区有诸多好处,但是对凤凰县而言,初始投资过大,其“三通一平”的投资远远超过同类城市,也超过城市政府的财政能力。

2.2.3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古城投资环境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凤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仅能侧重于县城,而在县域范围所能给予的设施建设投入则相对较少,导致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各种市政基礎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等级偏低,区域内部城镇之间交通联系不便,难以发挥县城的中心带动作用。

凤凰县城的基础设施标准较低,尤其是城区的道路建设,受制于用地条件,城区的路宽标准都较低,容易发生交通堵塞;没有专用停车场,车辆无处停靠;此外凤凰县的电力供应也不是非常充裕,缺少支撑大规模工业发展的能源供应。

2.2.4古城区各功能用地混乱

古城区是主要的核心商业贸易区,大部分旅游景点密布且与商贸区域重叠,古城旅游住宿和餐饮娱乐沿沱江分布,混杂在古城中游区域,居民住宅分布其中,形成居住、观光、商贸、餐饮、娱乐等各类用地混杂局面。整个古城旅游区呈现一种“中间紧,两头松”的功能分区布局,各类用地功能混杂,用地组织松紧不齐,各功能用地无法联系和区分。从而造成古城交通拥堵,人流密集,卫生环境质量下降,旅游景观组织不畅,功能分区不明确,居民情景空间丧失等各类问题。

2.3 古城区土地利用不合理原因分析

2.3.1城市規划难以落实,古城保护规划亟待完善

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依附计划的实施,负责落实计划的项目,各单位自成格局,建设布局不合理,建筑形式不协调,很多行政单位和工厂,占用古城古迹,并对古迹进行任意拆除、改造,给古城风貌造成破坏。同时,凤凰古城的格局是原生态型,其建筑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并非严格按照体系建立,而是居民自发建成,也对古城风貌的整体协调性造成破坏。随着凤凰县所处的区域发展形势发生重要变化,发展动力与定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及保护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一些相关因素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使得现行保护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及名城保护的实际需要。

2.3.2用地空间受限、缺乏可持续发展

凤凰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较完整地保留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老宅区在旧城区集中成片,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主要包括沿河岸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和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两种建筑风格,居住质量较差。另外,出于古城需保护的历史特性,古城区商业设施用地的集聚程度不足,道路广场和公共设施用地占总用地的比重低,路网密度低。这种不合理的用地空间结构,造成古城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同比较低,环境质量下降等种种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古城发展的瓶颈。此外,古城的主导职能、土地后备资源等与周围相应区域的资源优势相关性较弱是整个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区域人均的绿化和道路面积较低。

2.3.3现状功能分区不合理

古城现状功能分区大体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区域,上、中游以原凤凰大桥为界。上游是开发最晚的古城旅游开发的三期区域,由于以前是县城边缘闲置地,开发晚,功能区性质为居民区和旅游住宿区,用地结构单一。下游则是万名塔、沙湾为界的沱江下游区,大部分由山体组成的生态自然绿地,狭长的河谷地区因面积有限而难以开发,大多是古城居民自发修建的住宅区兼旅游住宿区,用地功能单一。中游则是古城的中心区域,其功能分区相对复杂,旅游压力较大,用地类型混乱,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旅游环境容量超载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矛盾使整个古城保护系统受破坏。

3 促进古城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3.1 古城合理定位,推进优势转型

根据《凤凰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凤凰县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是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和边境贸易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古城区作为凤凰名城保护的主体,具有完整的历史格局与风貌,规划古城区以生活居住、商贸服务、文化博览、休闲旅游为其主要职能,集中体现名城风貌与特色。合理疏散古城内居住人口,通过逐步外迁降低古城人口密度,使古城达到合适的人口容量。同时根据《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合理调整古城建筑容量,在保护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技术标准和手段。古城内的建设旨在一个“疏”字,增加古城内的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尽量改善古城内设施条件,提升古城环境容量,完整古城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3.2 完善相关规划,制定保护措施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思路,科学用地,规划先行。制定古城生态旅游的用地规划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相协调,体现当地的人文、地理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正确引导古城低效区的挖潜利用工作。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地区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是土地合理利用目标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土地合理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在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市场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市场的规范管理、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方面的作用,最终完成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规划时,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要实现新城与老城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3.3 严格控制“三区”,恢复传统风貌

3.3.1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古城和沙湾两大历史文化街区,面积7.4公顷。保护古城与沙湾的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持传统街巷尺度。重点修缮区内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普遍改善传统建筑,保持或恢复其原有风貌。着力整治沿街沿江与历史环境不相协调的一般建筑,按传统建筑样式予以整治或更新。拆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章的搭建和插建,以降低古城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区内建筑高度,传统建筑维持原高,新建建筑控高2层。

3.3.2严格控制区

具体范围是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内除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的地区,面积48.5公顷。严格保护区内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严格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新建改建的建筑控高2-3层,并在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周边历史环境相协调。增加绿化面积与公共开放空间,优先在用地调整、交通梳理、设施配套等方面为核心保护区提供服务。

3.3.3环境协调区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7

关键词:集约,城镇,发展,规划

一、贺兰县土地现状和集约节约用地的迫切性、重要性

贺兰县位于银川市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3′~106°36′, 北纬38°27′~38°53′, 东西长61公里, 南北宽49公里。南与银川市区相连, 东临黄河, 北与平罗县相邻, 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 县城驻地习岗镇。

全县辖4镇1乡, 即习岗镇、立岗镇、金贵镇、洪广镇和常信乡, 以及区属原种场、暖泉农场和县属南梁台子农牧场、京星农牧场, 全县土地总面积1197.57平方公里, 耕地保有量59.27万亩,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64万亩。2009年全县总人口为20.05万人 (含暖泉农场) , 城镇人口9.48万人, 占总人口的47%;农村人口10.57万人, 占总人口的53%, 人口密度为167人/平方公里。近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保护耕地红线不能突破, 另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如何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用地瓶颈, 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已成为贺兰县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二、发展与保护两者都是必须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受市场经济的推动, 一些在交通、工业、商业、旅游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的乡镇所在地或者村庄, 势必在地域、人口、税收、服务功能各方面的规模逐步扩大, 经济总量逐年提高, 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开展各种产业, 以及居住等需求, 必然带来土地的需求。城市化带来的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势, 不仅可以大大促进该地区工农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随之产生的精神的、物质的生活水准的提升, 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业务和人口向这些地方集中, 就会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需求。

可是, 我县耕地面积直线下降的局面也非常严峻, 所以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说国家一再强调的18亿亩的红线再不可逾越。必须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 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

这里说两个必须, 就是要说明在解决这个矛盾时, 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一定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科学合理地解决好。我们还应该看到, 虽然发展与保护是一对矛盾, 但是城镇发展的进程中, 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 也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 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三、两个规划统一制定

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统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强调: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明确要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 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规划的制定是政府行为, 不是部门行为, 但是发展、建设、土地的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加上俗话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届领导与一届领导的思路不一致, 也造成制定规划不严肃、无延续性, 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剧了发展与土地保护的矛盾。

就是说, 依据当地的各项资源, 决定发展的规模;依据发展的需要, 规划土地的供给;再根据实际供给能力, 修订发展的规划。这样一来, 就可以使发展与土地保护两件事, 都处于可控和在控的状态。而不会出现一项冲击另一项, 或者顾此失彼的情况。

所以, 一定要把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统一制定, 并且要严格执行。推行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土地的指导思想。否则即使再是三令五申, 也改变不了土地使用的混乱。

四、强化规划管理, 合理配置项目用地

利用规划引导用地需求。坚持把规划放在首位, 通过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 坚持合理安排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实现规划对用地需求的引导和制约。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出台《贺兰县工业园区项目用地规划方案》, 积极推进工业布局向德胜和洪广镇集中, 工业项目向德胜工业园区、暖泉工业区集中, 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控制零星工业用地审批,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选址中严把关口。做到按照规划确定建设区域, 防止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遍地开花, 造成资源浪费。

五、占补平衡要保证

在发展城镇经济出现占用耕地的情况下, 一定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的要求, 做到占多少, 补多少。必须开垦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保证占补平衡。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 应依法交纳耕地开垦费, 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只要保证了占补平衡, 就保证了耕地面积总量的不减少。在实施中还要同时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 要同时编制开垦规划。二是强调耕地开垦或者缴纳开垦费必须与占地同时进行, 甚至要求提前进行, 做到先补后占。开垦规划与开垦费是实施占补平衡的基础, 只有实现这两条, 才能真正保证占补平衡。

六、数量与质量的权衡

在强调保护耕地的时候, 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因此耕地保护的重点不仅在于保证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更应该注重耕地的高产和可持续发展。亩产量直接影响耕地数量的需求。所以数量和质量的权衡, 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耕地数量的需求, 重新认识对保护耕地的侧重。

经济的发展是以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前提的。要进一步重视耕地利用的技术水平, 加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研究。保证耕地数量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土地质量的提高。

七、结语

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思路, 就是要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不同的层面提出解决矛盾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是强调城镇规划与土地规划必须统一制定和认真落实, 其次是保证占补平衡和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使用。这些做法都是政府应持有的理念, 同时也是可操作的途径, 为解决发展城镇经济与保护土地的矛盾提供一点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新卫, 张定祥, 陈百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 2008.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8

1 我国文物保护现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历史文化名城123座,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47处。新中国成立以来, 通过不同规模的文物普查及相关工作, 已基本摸清了我国文物的家底, 目前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有近百万处;保存在国有单位和个人手中的可移动文物, 更是数以千万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中华大地, 反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存、斗争、发展的历史, 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全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发挥文物作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关注经济发展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 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 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措施不断加强, 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制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 文物管理与保护水平明显提高。但重经济轻文化、重开发轻遗产、重建设轻保护的情况依然存在。

2 我国文物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 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传承文化, 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国家从战略高度全盘思考城镇化战略与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把历史文物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充分重视。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历史文物保护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支撑“平台”, 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 从而有利于增加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组织领导, 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制。同时, 新型城镇化建设也给历史文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有些地方领导和干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的主动性不强, 有些领导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视为房地产开发, 滥拆滥建, 对待历史遗存, 不是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 鉴别哪些是好的, 哪些要留的, 哪些要拆的以及采取怎样适当的措施把好的留下来, 并且在新建的过程中怎样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而是单纯地图大、图快、图政绩。有些地方把传统历史遗存一扫而光, 全部建成新房新楼。有些地方热衷于外国样式;有些地方热衷仿古建筑, 拆了历史文物重建, 对历史文物构成毁灭性破坏。二是一些群众对文物保护知识缺乏了解, 随意出售历史文物, 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违章搭盖, 随意破坏文保单位周边环境风貌等。三是历史文物的发现、鉴别和保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快速的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给历史文物保护管理、考古发掘、执法督察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挑战, 而且也对历史文化保护资金以及文物资源策划展示利用等提出了挑战。

3 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我国作为文物资源大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法律机制, 在文物保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尊重和顺应自然条件, 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深入挖掘历史文物文化底蕴, 不断丰富新型城镇内涵, 提升新型城镇化品位, 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1 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确保新型城镇化中的文物安全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 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 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文物保护的机构队伍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齐抓共管机制等方面不断规范, 真正使“五纳入”和“四有”要求落到实处, 促进文物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3.2 确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基本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中要坚持文物保护先行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相关文物, 落实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措施, 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文物利用, 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 严禁对传统村落、街巷、古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 切实“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3.3 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物管理执法

在城镇化建设中毁坏文物事件不时被报导出来, 折射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文物保护的困境和难度,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文物管理执法。一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利用文物的浓厚氛围。二是文物部门要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管理, 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 作出标志说明, 建立记录档案, 并区分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 健全保护员档案、巡查制度和巡查记录, 有效防范文物违法犯罪活动, 确保田野文物安全。三是文物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涉及文物保护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市场的监管, 确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 加大对文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完善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工作机制, 强化联合执法, 有效震慑文物违法犯罪。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9

1 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1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 生态环境形势严竣。

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突出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 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 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速度趋势加快, 农牧业生产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剧, 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2 水质持续改善压力巨大, 治理任务更加艰巨。

农村地区沿河滩堆放大量垃圾等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可以达到Ⅲ类标准, 但工业、生活污染源仍对饮用水水质存在威胁。

1.3 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不断加大。

调查发现农村分散型家庭散养较普遍, 个别规模养殖场建于村内, 没有进行人畜分离。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及所排放污水对所在农村环境影响较大。

1.4 基础能力建设滞后, 环境管理手段不足。

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薄弱, 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基础能力建设总体仍然滞后于环境管理的需要。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低效率、低产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

2.2 环境意识淡薄。

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多用发展经济等方面, 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和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 农民环境意识淡薄。

2.3 环保投入不足。

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少, 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 农村环保管理相对薄弱。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笔者认为, 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力度, 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 针对本市特点, 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保障饮用水安全。

对牡丹江辖区内未划分保护区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 建立农村饮用水源地监督机制, 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 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 将重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纳入监测范围。建立水源地管理档案, 制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3.2 加大乡镇污水治理力度,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合理选择处理工艺, 保障污水的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率。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将污水统一收集入农户自家化粪池, 并定期进行转运和处置。探索适于高寒地区, 投资少, 运行费用低, 易于管理的处理方法, 并进行试点示范。

3.3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

提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市 (县) 处理的模式。城市和县城周边的村庄统筹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村屯, 要积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 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无水堆肥卫生厕所。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废弃物、医疗废物、有毒及有害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置。重点加强牡丹江流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温春、渤海、长汀等敏感乡镇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牡丹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村屯实施连片集中整治, 清运垃圾, 恢复河道。

3.4 防治农村工业污染, 严把审批关。

对现有工业企业, 要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行节能减排,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对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进行整治, 开展农村地区化工、电镀等企业搬迁和关停之后的污染治理。新项目要严把环境准入条件, 将乡镇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优化工业发展布局, 适当集中工业企业。

对牡丹江市辖内的铁岭镇、北安乡等5个乡镇, 林口镇、古城镇等11个乡镇进行工矿治理, 开展生态修复, 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农村矿山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城市污水污染农村环境。

3.5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 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对于农村分散养殖户, 推广畜禽粪便农户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模式。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放养区, 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 新改扩建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查。

合理确定养殖规模, 调整优化养殖场布局, 适度集中、规模化发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散养密集区为重点, 大力推行清洁养殖, 通过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等改进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 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

3.6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落实农药、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 积极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料以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快建立农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 定期监测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有毒有害农药的使用情况。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 建立培肥制度, 鼓励农民田间堆沤肥, 随时处置分散的农业废弃物, 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摘要: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 以生态城市为目标,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实现城镇经济, 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 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10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 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新型工业化作为支撑动力、统筹兼顾为原则, 从而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最终使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 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偏重于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 其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其目的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建造高楼大厦和城市广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其所强调的重点是全面提升城镇的内涵, 要求城镇化由过去偏重人口数量、建设规模等数据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的方式, 在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了种种弊端, 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文化消亡等等。现在我们必须总结经验, 从思想上明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涵义的把握, 不难发现其所具备的四个主要特征:

1. 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一些地方政府不顾

自身实际, 盲目为城镇化提速, 单纯地追求人口数量和建设规模的城镇化, 这导致城镇化的发展步入了片面城镇化的误区。最终使城镇化发展不但脱离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 造成了环境的大量破坏, 冲击了地方的文化建设, 而且违背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 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新型城镇化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人口、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突破片面城镇化的局限。

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集约化、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以集约化、生态化为发展模式。集约化发展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以对城镇内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 使城镇结构得到优化, 功能得到完善、内涵得到加强。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长期以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弊端被凸显, 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人口、资源和产业等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共同增长。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 生态环境又是极为脆弱的, 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的, 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 其损失不可挽回。新型城镇化要求走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和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现状, 反之, 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是功能多元化, 体系合理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功能多元化, 城镇是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 具有多个方面的综合功能。一方面, 在城镇化过程中,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第一产业逐渐过度到了第二、三产业,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于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 城镇化会带来新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的聚集会给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体系合理化, 城镇体系是指区域范围内通过多个空间关系密切的小城镇组合而形成的城镇组群, 城镇群在聚集和辐射功能上都具有着强大的效应, 这是以往的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体系合理化的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形成的, 是体现我国客观实际的, 其要求在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的过程中, 构建出一套结构完整、聚集和辐射能力强大的城镇体系。

4.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

一直以来,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 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数量和供给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城乡二元制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平衡, 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城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与之相对的, “农村真穷, 农民真苦, 农业真危险”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城镇化增加了难度, 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严重阻碍, 影响城镇化质量。故而,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真正做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中地方曲艺建设的要求及现状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对文化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往城市化的过程中, 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人口、规模等数据指标, 忽视对原有地方文化的保护和新城镇的文化建设, 不仅造成区域内原有文化资源遭到极大破坏, 而且导致新城镇缺乏文化服务体制支撑。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调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不仅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而且在文化建设上也要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 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城镇文化体系。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建设。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看, 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保护文化资源, 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等重要责任, 在以往城市化过程中, 地方文化资源破坏后损失较难挽回, 文化保护亟待加强, 而城乡二元制的影响则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比例失衡, 公共文化体系较为混乱。新型城镇化要求文化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文化资源保护力度需加强,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要进一步缩小。从文化产业发展来看, 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 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形成产业效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就现状来看, 新型城镇化为区域内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笔者选取绍兴莲花落这种在浙江绍兴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作为案例, 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曲艺保护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并对其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绍兴莲花落是绍兴当地一种以说唱为主的地方曲艺门类, 其以唱词说白幽默风趣、通俗易懂, 带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而著称, 在绍兴民间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绍兴莲花落已有百年多的传承历史, 期间几经沉浮, 有过辉煌也经历低谷。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 曾扎根于绍兴农村的莲花落也走到了命运攸关的历史节点。绍兴莲花落的生存现状可以归结为四大方面, 每一方面都与城镇化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观众人口流失

绍兴莲花落观众人口的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 绍兴莲花落的铁杆受众以中老年为主, 一部分原来钟情于绍兴莲花落的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 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传统曲艺上, 为此, 这部分的观众人数不可避免地处于下降趋势。其二, 随着城镇化大潮的掀起,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其生活方式和娱乐消费的观念开始转变, 城市也为新居民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娱乐选择, 这导致莲花落这种娱乐方式的边缘化。其三, 在城镇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绍兴人接触到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各类多媒体形式, 对绍兴莲花落这种传统曲艺文化失去了兴趣。

2. 绍兴方言面临生存危机, 莲花落传承遭遇尴尬

绍兴莲花落的载体就是绍兴方言, 绍兴方言一旦面临生存危机, 直接关系到莲花落的生死存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中心城市开始扩张,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外来务工者大量涌入, 使得普通话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 绍兴本地方言的生存空间被压榨。绍兴方言的危机还在于青少年对本地方言的漠视, 很多青少年已经不会说绍兴方言了。这使莲花落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而在传承上, 传统莲花落艺人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莲花落艺术, 学徒们也把从事绍兴莲花落艺术当作一种生存方式。而在城镇化大潮下, 城乡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们的就业观, 择业观发生转变, 认为从事绍兴莲花落行业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绍兴莲花落从业者的日渐减少导致人才的断层, 从而使莲花落艺术的传承面临尴尬。

3. 创新力度不足, 难以把握城镇化新机遇

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使人口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让普通民众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处于日益扩大, 蓬勃发展的状态, 但绍兴莲花落这类传统艺术无法适应新型观众群体的需求, 导致虽有机遇出现却无法把握。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种机遇不仅没有成为莲花落重塑辉煌的关键, 反而使莲花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4. 政府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 城镇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 如绍兴县就提出要着力建设文化强县。政府的扶持为绍兴莲花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助力, 但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才培养体系、演出市场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彻底解决。政府资金的投入只能缓解一时之急, 短时间内可以保护莲花落这种艺术不至于消亡, 但要走出困境仍是力有未逮。

绍兴莲花落文化的尴尬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地方文化大多在农村扎根、发展, 当城镇化大潮袭来时, 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 由于这类草根文化大多经过数十百年的积淀很难在受到冲击时立刻调整自身加以适应, 所以在城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 濒临消亡危险。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曲艺保护和发展对策

地方文化的保护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来有效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是城镇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 紧跟城镇化发展步伐。在具体操作上, 以绍兴莲花落为例可以采取三方面的主要措施。

1. 资源保护科学化

绍兴莲花落在绍兴地区影响较广, 相关文献资料大多散落在民间, 无法得到专业的保护。在文化保护时, 应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普查, 收集相关的文献、曲目、音像资料, 建立专业数据库。对将濒临失传的老唱腔进行抢救录音, 对口口相传的老唱词进行书面整理, 对老艺人的表演技艺进行录像保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是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政府应当在这方面适当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2. 发展模式多元化

停滞不前的文化注定要被淘汰, 科学的发展才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 对地方文化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 促进其发展。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应注重创新, 多元化发展。就绍兴莲花落其本身而言, 需要对其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创新, 尤其需要出新作, 出精品。传播方式上, 莲花落也要对传统的面对面表演方式进行创新, 传播渠道要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 莲花落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文化传播, 扩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3. 梯队建设专业化

能够得到良好传承的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人才是竞争的核心, 文化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绍兴莲花落需要建立人才梯队培养的专业体系。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力度, 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培养接班人。政府在人才培养上应当给予更强力的支持, 比如在中小学学校中适度加入地方戏曲学习的课程。

新型城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地方特色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纵观城镇化过程中, 地方曲艺文化中类似绍兴莲花落这样面临困境, 机遇来临时无力把握的情况普遍存在。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 在强调对地方文化的保护时更应重视发展, 只有当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的时候, 两者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文化保护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反哺文化的保护。注重创新、注重人才, 在保护中谋发展应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建设的最佳选。

摘要: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在城镇化过程中, 文化资源受到极大的冲击, 文化保护刻不容缓。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 城镇文化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把握新型城镇化涵义的基础上, 通过对绍兴莲花落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的现状进行探究, 旨在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对地方曲艺采取有效保护, 并促使其科学发展提供研究案例。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11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镇化;巴东县

巴东县居湖北省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特殊的地理位置沉淀了世世代代生活在两江流域的巴人悠久的民间艺术文化历史。据专家介绍:巴东地处地质学上有名的“巴东破碎带”,滑坡体较多,地质灾害严重,县城几次被淹,政府因此曾三次选址,两次搬迁,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历经数十年,县城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渐完善,规划有序的房屋临江而建,形成了现在的巴东新城。

一、巴东城镇化建设现状

巴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获得了国家在政策上的优惠扶持:三峡工程为巴东县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巴东抓住三峡移民机遇,以现代化城市为目标,新县城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巴东作为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直接受惠地区,在税收、财政、资源开发、资金项目等诸多方面比照西部地区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这无疑给巴东县的经济建设带来一轮新的机遇。巴东的城镇化进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峡谷风光虽然气势恢宏,但是县城的山高坡陡,地表平均坡度达28.6度制约着巴东县城的经济发展。[1]

二、城镇化下的巴东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巴东蕴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巴东政府对“非遗”的保护十分重视。巴东县先后成立了“土家撒叶儿嗬保护传承基地”“巴东民间历法传承基地”“长江峡江号子保护传承基地”“巴东堂戏保护传承基地”和“巴东县民间花灯艺术传承基地”等,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传承教育。其中省级保护名录《长江峡江号子》于2008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撒叶儿嗬、巴东堂戏、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 、寇准的故事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五香豆干制作技艺、三峡传说、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城镇化下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功能主义视角下城镇居民对“非遗”内容和形式的新需求一时难以满足

“功能主义”即功能至上的价值观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扩张的城镇规模形成了新的城市圈,人们渐渐在城里扎根下来,对祖辈传承下来的“非遗”有了新的功能性需求:拿撒叶儿嗬来说,撒叶儿嗬是土家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丧葬习俗,是贯穿了图腾意识,继承了巫文化的土家丧葬仪式。封闭的地理环境、长期的社会结构,及其植根的文化土壤是其赖以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城镇居民的集中,人们与外界交流增进,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且更有规律,人们对撒叶儿嗬的需求更多的倾向于它的健身娱乐和休闲养生内涵,一些商业组织也开发出其具有的商业价值。撒叶儿嗬也在这种需求下发生转变:以前是节奏缓慢、重复,服饰、道具简单,现在节奏上要求明快,服装道具要求色彩艳丽、统一精致。在城镇化进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精神需求层次提高,人们在面临本土一些“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其功能性,“非遗”项目的保护需要市场经济的接纳,“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非遗”只有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重新适应民众日常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才能够不断激发和延续自身生存和传承”{2}一些“非遗”项目例如纤夫号子由于与时代脱轨,缺少现代生活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功能性,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难对其进行民间自发地活态传承。

在展示“非遗”文化的基础之上要能够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功能性要求,即恢复大多数“非遗”原本具有的经济功能,实现其商业价值。只有让“非遗”恢复了自身原本就存在的经济功能,其保护———生存、传承———发展才能成为现实{3}

2.政府主导保护传承模式难以独撑民间“非遗”的传承

巴东政府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不仅成立了各项“非遗”的保护传承基地,建立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巴东保护中心数据库”,还筹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大厅,让群众们可以多方面感受到最本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态。但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还是来自于民间,民间参与的“非遗”保护形式是最适合“非遗”项目生存传承下来的方式之一,很多民间艺人都会自发地传承给下一代,或者收学徒进行传承,他们大部分都面临着高龄化、资金困难等问题。政府可以找到这些民间艺人,帮助他们在进行“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但是传承“非遗”的主要力量还是只能来自于民间,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可以让“非遗”的传承保护事半功倍,如果单靠政府这种单一的保护模式是不够的,“政府搭台,民间参与”的传承模式或许更为可行。

三、城镇化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一)“土家风情”开辟民族特色旅游线路是可行之举

“人类的文化传承不仅是物质的传承,同时也是精神的传承;除了静态传承,还有动态传承。西方比较强调“以物传承”,如“博物馆”成为传统文化记忆的主要方式。而中國传统文化更强调“活态传承”。{4}

地处两江文明汇聚之地,又是大山深处的土家人聚居地,巴东人民的生活里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土家文化,从土家族人的吃、穿、住,到土家族人的婚庆丧葬仪式,再到土家族人的节庆习俗,都充满了独具土家风情的特色。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人一代一代的更替,巴东面临着自己本身的土著文化被现代文明冲淡,甚至有些文化濒临消失的危机,但是由于巴东县城的现代化发展历史并不长,城镇化建设正在起步阶段,笔者据此提出,趁当下政府对“非遗”项目保护的重视和扶持,大力发展以“土家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以土家文化遗产为主题贯穿的旅游线路为巴东的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巴东县链子溪景区,纤夫文化和船工唱的长江峡江号子就已经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因素。再比如笔者这次进行田野调查看到的撒叶尔嗬,并未能从老百姓家里有了丧事而看到撒叶尔嗬丧舞,而是通过专门的民间艺术团队有组织地以商业表演的形式观赏到的一台撒叶尔嗬舞蹈。民众给与一定的报酬,他们为民众呈现一台撒叶尔嗬。“撒叶尔嗬”俨然由百姓家中的丧舞演变成为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舞蹈。由此看来,当民间艺人们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起来以更富有生存能力的方式保存下来是非常可行的,用传统的本土文化吸引外来的资源,再用外来的资源推进传统的保值保质,既延续了传统土家文化的生命,又促进了县城的经济发展。活态地将巴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下来。

(二)“政府搭台,民间参与”的“非遗”保护模式更长远

“非遗”的生存沃土存在于民间,“民众自行发动和参与的活动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存在过程中, 赋予它们以活态的特征与生命”{5}巴东县政府在在保护“非遗”的工作上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重视民间力量的参与是使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更长远发展的最佳模式,一是把握保护工程的大方向, 进行指导和规范; 二是政府主导立法, 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三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尤其是对哪些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应该给予较大的投入。”{6}秦淮灯彩艺人曹真荣曾在新闻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传承人的经典作品,政府要出资收购收藏,这会给传承人带来一笔收入,同时,也是对他们多出精品的鼓励,现在,为了生计,多快好省地创作,降低艺术品位,艺人们很不得已;政府要举办展览等活动,展示艺人们所创作的民间艺术品,展览收入也会给传承人带来生活的曙光。”{7}我们巴东县的很多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收入不稳定,依靠出售自己的作品和技艺维持生活,有的祖祖辈辈都守着一套老屋,生活条件差,对于这样的民间艺人,政府不妨将这些民间艺人寻找出来,以政府财政资助的方式保证他们的生存无忧。政府同时可以联合企业商家,寻找商机,开拓商业性的演艺活动或者有价值的旅游项目,为这些民间艺人谋一份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所长的职业,既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更好的潜心传授别人技艺,也能将这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M].

[2] 覃萍、张发钦,生产性保护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运营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

[3] 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2013.

古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篇12

黄姚镇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东距贺州市72公里,西距县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常说的黄姚镇包括古镇(历史街区)和新区,古镇规模为15.7公顷。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7月被评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内古树参天、清溪环绕、奇石遍布,古街巷皆铺青石板,古镇出口和周边重要处都建有寨墙,街区之间也建有寨门。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曲折幽深的街巷串起了300多幢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民居。古老的民居、街巷、戏台、宗祠、牌匾、石刻等历经百年沧桑。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

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貌。(见图1)

2 快速城镇化下黄姚古镇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功能衰退与生活发展之间的矛盾

快速城镇化下的古镇,面临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问题。黄姚历史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并多已超过其使用年限,结构破损、设施陈旧。同时,古镇区内部还存在下水道阻塞、道路积水、现有管网高低错落,以及人与机动车混行等问题。

黄姚历史古镇现有的居住环境与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使得部分历史街区内的居民逐渐迁出,部分居民则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或重建,以致古镇功能逐渐衰败,原有的风貌特色逐步丧失。

2.2 保护修缮与经济支撑之间的矛盾

黄姚古镇能够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完好地保留,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的落后使大部分群众无力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随着保护工作逐步被重视,以及古镇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古建筑、历史街区亟待修缮,而保护所需的经济支撑不足成为制约当前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2.3 原真性延续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少人看到发展古镇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于是片面地将保护看作发展旅游经济的手段,保护行为以盲目的旅游开发为目的,有的甚至不顾古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过度开发。但是古镇的旅游开发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却使得其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慢慢遗失,有些古镇居民的日常起居毫无遮挡地展现在游客的视线里,没有了以往原真性的古镇生活。

2.4 规划实施与意识体制之间的矛盾

古镇民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法规认识较缺乏,甚至不少地方领导的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也很淡漠,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为古镇保护规划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古镇保护与发展策略

3.1 历史环境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的协调策略

古镇是全镇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古镇的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诸如用地调整、道路交通组织、旅游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空间视觉景观保护等,都应同步协调进行。

当今的黄姚古镇既体现了典型岭南民居聚落的形态,又因为城镇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而形成混杂的现代农村式聚居风格。因此,规划根据古镇风貌特点进行分级保护并划定分级保护范围,整治并去除影响历史特色的建(构)筑物,在此基础上介入新的城镇开发和环境建设要素,促进历史环境在风貌上得到统一,在功能上得到提升,促使整个古镇风貌古今融合。

3.2 历史文化传承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共生策略

应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黄姚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灵魂。

随着黄姚古镇旅游的兴起,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给本地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利影响,并对本地民俗文化造成置换的趋势。因此,应规划传承黄姚历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文化,即节庆活动文化、宗祠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和抗战文化,对黄姚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在文化传承与资源利用共生的基础上,使历史文化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良好的文化及旅游产业。

3.3 保护规划交流与居民素质培养的引导策略

保护规划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公众学习参与的过程,这是保护的一部分。积极引导其实也意味着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主动性,使其由衷热爱并深刻体会到古镇的价值所在,并参与到古镇保护的活动中来。

在黄姚古镇保护规划过程中,应经常同公众及决策人员进行沟通,包括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以及参观学习,使公众及决策人员同规划者在保护观念上不断接近,并使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居民的历史自豪感和审美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4 基础设施更新与相关政策扶持的保障策略

古镇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带动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模式的变化,原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规划中采取如下措施构筑其社会生活保障策略:

一是除了通过对古镇内用地的调整和古建筑的整治,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外,还要求部分传统民居建筑继续保持其居住用途,以维护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和保留历史文化风貌的原真生活场景。

二是规划适用于古镇的公共空间及场所,使生活在古镇的居民逐渐形成新的合作生活网络,构筑地方性生活方式。规划要求历史街区内的沿街传统民居建筑在保留居住建筑风貌的同时,调整其内部功能,作为商店旅馆等使用,重塑历史上传统风貌街巷曾经商铺云集的区段。

三是促进古镇新、旧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保障整个古镇人口(包括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地方的社会生活网络,延续和创造新时期的黄姚文化。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居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居民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居民以出租房屋、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特色产品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投身旅游业,使古镇居民成为旅游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政府应要求参与小城镇开发的企业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获得工资、福利等直接收入。

五是为古镇内原住民提供特定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广西各级政府应以古镇各项保护修缮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实施财政预算内贷款贴息的补助计划,整合资金,完善古镇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土地整理等措施,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降低周边群众到古镇落户的门槛,为居民参与古镇保护创造更多的机会。

4 保护与发展规划探讨

4.1 分级控制及保护

本次规划根据黄姚古镇风景名胜区规划,确定规划的控制区域,并结合保护需要划分为以下三个保护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并提出对应的保护要求。(见图2、图3)

4.1.1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以老城及周边自然山体水体为边界,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和民居宗祠建筑以及城墙寨门进行保护和维修,不可随意新建、拆建;对确需新建、拆建的建筑,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同时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

4.1.2 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为核心保护区往四周扩展约200m的区域。建设控制范围内经批准可以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传统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古镇传统风貌;对区内已建的违章建筑应立即拆除并加以绿化,以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4.1.3 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以自然山体、山林、农田、果园、水面、村庄等用地为主,以山脊线、山脚线等明显地物线为边界。环境协调区采取风貌保护的方式,不得随意建设项目,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历史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景观。

4.2 人口控制及用地布局调整

目前黄姚镇人口约为3900人,其中核心区人口为2500人。经初步测算,至2025年黄姚镇人口规划为5000人,日旅游人口约为3000人,控制古镇居住人口为1700人。

黄姚古镇的原建成环境特征为“居住加小商业”,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和商业、旅馆用地,其中商业以销售小商品、小食品为主,不宜引入大型商业。

核心区外的新区主要布置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等配套用地,以安置核心区内迁出的居民,避免商业、旅游服务对核心区的影响,保证核心区能保持古朴的村落特色。

4.3 古镇整体格局的保护

4.3.1 自然景观保护

保护古镇原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对局部损坏的景观应给予及时的修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使古镇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梳理黄姚古镇奇秀幽美的自然山水,养护苍虬古朴的古树名木。

4.3.2 历史街区保护

石板街是黄姚古镇传统历史风貌的构成骨架。石板街皆用灰黑色的石板镶砌而成,由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组成。

为保护现存的传统街巷布局,保持原有的街道界面,对损坏的局部应及时予以修缮,以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对传统街巷两侧已建的有损古镇风貌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整治;对古镇区内新建的建筑界面,要求控制尺度,保持古镇特有的曲折退进的街道界面。保留古镇街巷中的传统步行方式,禁止机动车辆在其中通行。对老街的使用与经营,应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开发。

4.3.3 古镇建筑保护

结合古镇内的建筑物现状,对古镇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建筑,根据其价值以及保存完好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见图4)

4.3.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姚古镇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民风文化(宗祠文化、牌匾文化、抗战文化)、特产饮食、名人轶事等,政府应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应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度,培育民间艺术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5 快速城镇化下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再思考

5.1 基于合理保护下的发展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物古迹的古镇,是正在生活且不断发展着的城镇,因此古镇保护作为整个城镇发展政策的一部分,是政府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古镇保护作为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合理保护其所具有的价值与促进其自身发展并重,为历史城镇赋予新的活力。

5.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

古镇的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但并不意味着要采用原封不动的文物式保存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就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凡是影响资源保护的不得开发,凡是保护措施不落实的不得开发,还要明确划定不能触碰的核心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强化保护责任。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要将小城镇发展和延续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保护好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好历史和民俗文化,实现永续利用。”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古镇保护与发展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古镇保护与发展措施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黄姚古镇的保护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应充分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镇保护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衔接,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10):68~73.

[3]赵万民.对巴渝历史古镇保护的区域性认识[J].重庆建筑,2003(4):6~8.

[4]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7):50~53.

[5]苍铭.黄姚古镇形成与存留原因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92~96.

[6]嵇岚.历史城镇保护的再思考——面向发展的保护[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

[7]李卉.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建筑形态论[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林立勇.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小城镇的保护研究——以巴蜀山地历史小城镇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尤小菊.黄姚故事——从古镇旅游开发看文化资源产权问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上一篇:语文课程研究下一篇:男子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