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址的证明(精选4篇)
古城遗址的证明 篇1
中国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地发掘出一批古代文化遗址,如何在保护这些考古发现成果的同时传播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自陕西半坡遗址博物馆(中国首个遗址博物馆)建成以来,各地陆续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承载文物保护、研究和展陈等多种功能。然而,由于遗址保护理念、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建造技术和材料的局限性,已建成的实例中不乏一些覆盖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棚”,或只是隐藏于钢筋混凝土外皮之下的“仿古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遗址本体保护的基本要求,但与遗址文化内涵之间的关联性却受到质疑,而这种关联性正是体现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的价值和功能的重要线索。
一、遗址文化信息的传播载体
1.1 遗址文化信息
古迹(或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的主体。其中,遗址作为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具有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的普遍价值1。遗址信息中那些能够体现了遗址的历史性和现代性的文化信息具有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遗址文化信息”这一概念特指“遗址本体特征中能够联系了遗址历史属性和现代价值的多元要素”。
1.2 遗址保护工程
遗址是人类和自然界遗留下来的文化载体,具有不可移动与不可复制的特点。遗址保护工程就是针对遗址非移动性特点,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对该遗址文化进行发掘、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建设工程2。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工程不仅具有发掘、保护、研究、陈列遗址文物作用,而且要具有展示、景观观赏和文化休闲的功能。所以,它的特殊性取决于遗址对象的不同,其特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可见,遗址保护工程着重于对古代遗址的就地保护与展示,同时承担遗址的发掘、清理与文物的修复、保管、保护,还能为群众提供文化观赏的场所,通过逐步地揭示遗址的丰富价值,实现遗址文化信息的传播载体这一功能。3
1.3遗址保护工程的建设程序
一般来讲,遗址保护工程建设程序可以分为考古勘探、保护规划、项目确立、建筑设计、展陈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几个阶段。其特殊性在于这些阶段并非简单的线性推进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反复调整,从中择优。其中,建筑设计在时序上位于保护规划之后,却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要求建筑师以文物部门制定的有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要求为设计依据,基于建筑学理论和方法解读与转译遗址的文化信息,使其最终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扬州古城南门遗址保护工程解析
扬州城遗址(隋-宋)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2,1996),而南门遗址是该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古城南门遗址保护工程为甲级“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南门遗址博物馆、南门遗址公园。地处现荷花池路和南通西路交界处;南隔响水河有南门外大街,该地块建筑保留民清传统风貌;西有洒金桥跨河而立,呼应旧时的南门有水门傍立;东南有古运河蜿蜒而下,凸显了扬州作为运河城市的特征。
2.1 遗址信息
南门遗址是自唐代起,于五代、宋代直至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和发展的扬州古城南城门的遗址。由于扬州城南门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朝代延续性和层叠性的特征,其遗址展示了较复杂的层叠关系和丰富的历史信息,表现出演进式历史城市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被誉为“城门的通史”。
2.2 总体布局
通过对南门遗址考古成果和保护规划中遗址信息的解读,建筑师在设计前期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总结各自特点。比较与综合之后,最终选取“瓮城空间及路径格局”这一遗址文化信息作为设计出发点,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予以体现:建筑和场地共同作用再现以及强化瓮城通路;建筑形体进行体块切割,创造出富于变化的空间效果;建筑元素延续至场地设计,通过主入口广场的设置使建筑主要空间轴线外延,意图“再现”古代瓮城的空间感受。
由于南门遗址现状基本延续了明清时期的环境特征,保护建筑的总体布局力求强化当时经洒金桥向东进入南门瓮城的通路特征,建筑的主入口对应明清瓮城入口位置,内部空间沿瓮城通路轴线向外延伸至主入口广场。
2.3 建筑形式
保护建筑在形象上强调整体性和体块感,其平面形式抽象于瓮城形制特征,空间上通过削切的方式塑造建筑形体,以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要。考虑到对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的表达,以体现南门遗址在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上的重要性。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铝质幕墙和玻璃幕墙的组合,青灰色的主色调以呼应传统建筑中的灰瓦。东部辅助用房外墙以青砖饰面。
2.4 结构选型
根据遗址保护的要求,场地内不便使用大型施工设备,因此,覆顶围合式遗址博物馆的建筑结构应具有自重轻、跨度大、周边落地的基础尽可能分散等特点。保护建筑选择大跨钢结构,结合立面及屋面的造型需要,以菱形网格交叉编织。此编织结构类似于由落地的倾斜墙面板和屋面板构成的整体结构,各个面均由多个相互交叉且倾斜于地面的两铰门式钢架组成,每榀钢架分担整体荷载和相互作用提供侧向支撑。与编织结构对应,从遗址保护措施、基础和主体钢结构的施工方法三个方面对施工进行控制。
2.5 展陈设计
保护建筑的功能组织以南门遗址本体的封闭式保护为核心功能,结合遗址东侧两米左右的高差布置展厅及必要的管理、设备用房。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轻质木栈道组织参观流线,以碎砺石铺面与遗址边界隔断。栈道的平面位置既呼应唐宋瓮城的城墙遗址,又保留具有展示价值的探方。木质栈道的表面与回填土表面相平,基础不接触遗址土芯。设计参观流线的起点呼应瓮城南部入口,分为主流线(展示唐代瓮城内道路)、辅助流线(展示宋代瓮城外道路)和展厅流线。主流线位于城墙土芯之上,沿唐代瓮城城墙遗址边界;辅助流线顺应宋代瓮城城墙走势,与面向水门的次入口相联系;展厅流线通过入口门厅的钢楼梯与主流线汇合。三条功能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流线设计是对南门遗址层迭的历史信息的清晰解读,以立体化、多视角的方式展示遗址。
2.6 节能设计
保护建筑主体空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建筑南立面下部和屋脊部位设置电动翻窗,组织自然通风,为遗址本体保护创造适宜的温度。采光方式分为点、线、面三种:在建筑边缘设置相应的采光点,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且柔和;在瓮城空间的正上方设置矩形采光面,其位置与大小均与瓮城内部空间相呼应,使得参观过程中如同置身于瓮城之中。而“之”形采光带的位置正好与唐代的由城门南转而自瓮城东南门出的道路想呼应。
2.7 景观设计
在扬州城南门遗址的建设工程用地上,将形成以遗址保护建筑为中心,并与其它建筑设施相结合的南门遗址公园。为此,其景观设计围绕遗址保护与展示为主题:在流线设计上以步行路线和休闲广场联系城市道路和古运河码头;在场地形态塑造上与保护建筑相呼应,以三角形格网重新整理场地竖向标高,满足遗址保护、游憩、观光和防灾等功能需要。在南门遗址公园的基础上,结合南门保护工程建设控制地段的要求,逐步建成融合遗址保护与展示、城市公共景观的地段整体环境,最终将南门遗址公园与扬州古运河、荷花池公园连成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大的城市公园。
三、遗址文化信息的解读与转译
3.1 解读与转译的前提条件
遗址保护工程设计是建立在考古学家提供的考古成果、文物部门做出的保护规划以及建设部门项目要求的基础之上,因此需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其一,遵循严格的本体保护原则,即在设计开始阶段对遗址的空间结构、格局及其历史环境等重要文化信息进行认真保护,从而确定建筑与遗址的关系,确定结构选型;其二,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的原则。在总体布局上强调遗址本体的有形完整,建筑形式上突出其与遗址的差异性,通过建筑语言(抽象符号、空间、材料和色彩等)呼应文化概念的无形完整;其三,在强调遗址的可视性的同时确保可逆性。设计过程中根据保护技术水准、建设投资、遗址文化信息可读性等方面因素,确定遗址的保护、展示方式和范围,考虑可逆性原则,建筑结构应具有灵活性,便于拆除和修改扩建。这些前提条件直接引导和决定了建筑设计的解读与转译过程。
3.2 遗址文化信息的解读
“解读”是分析和研究的过程。“遗址文化信息的解读”是指对前体条件的分析与研究,获得关于遗址本体历史文化内涵相关的信息要素。考古学家与文物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科学地呈现遗址本体特征,而这种客观的呈现方式很难被社会大众理解与接受。因此,从遗址文化传播的角度,遗址展示要求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观赏性”,即“通过建筑的方式使观赏者能够超越遗址现状,直观地了解到古时建筑的形制和规模”4。因此,遗址保护工程中,建筑师的职责在于联系遗址的科学性与观赏性,即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矛盾,以便能够正确地解读遗址文化信息。
3.3 遗址文化信息的转译
借用语言学对于“转译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一概念,所谓“遗址文化信息的转译”,是指在对遗址文化信息解读的基础上,以实现建筑设计语言与遗址文化信息关联性的设计策略,即基于前体条件,借助历史、考古和建筑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建筑语言表达解读过程中所获得的遗址文化内涵。转译的过程是在满足前体条件、完成解读过程之后,对遗址“观赏性”的体现。正如上文对南门保护工程的解析,遗址保护工程的设计是基于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要求,通过对遗址文化信息的解读与转译,以实现遗址的价值与意义。在分析与研究前体条件的基础上,建筑师获得了“瓮城空间及路径格局”这一遗址文化信息,通过相应的设计策略实现建筑与遗址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郑育林.遗址的文化形象再现——关于西安城市遗产展示利用形式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7(12)。
[2].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3].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6)。
[1].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该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巴黎第十七届会议通过。
[2].吴永琪,李淑萍,张文立.遗址博物馆学概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参见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7-23
[4].参见郑育林.遗址的文化形象再现——关于西安城市遗产展示利用形式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7(12)
黑龙江省古城遗址略论 篇2
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嫩江支流绰尔河畔的塔子城镇, 因这里原有六角密檐攒尖辽金塔一座, 城以塔名, 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一座辽代古城, 与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一起并称为黑龙江省三大古城。
塔子城辽代称为泰州, 金初属上京路管辖, 清代称绰尔城。清晚期, 塔子城已发展成为著名集散地。民国初年, 成为盛极一时的蒙汉民族交流货物、进行贸易的集散地, 设立县佐管理行政。1916年泰来县成立, 又建筑了齐平铁路, 贯通于泰来南北, 现在是泰来县一个重要集镇。
塔子城是座正面北向的方形城, 每边城垣长1000多米, 周长4500米, 立墙残高7.9米。城外四周被三道深阔的护城壕所环卫, 当年曾引进绰尔河水, 但今已干涸见底。城的四角各有一个守城用的角楼遗墟;每面城墙的正中用青砖砌筑一个城门, 门外有瓮城, 城墙为夯土筑成, 现已有部分倒塌。塔子城内有纵横五条街道, 与古代时的街坊基本相同。城北隅是过去古建筑比较集中、街面比较繁华的地方。这里有“金銮殿”、"点将台”等建筑遗址, 出土有用汉白玉和花岗岩雕凿的莲花和卷云纹饰的柱础石4块, 现在原址存放。相传辽金时代的将军们曾在这里点将, 训练军队, 检阅出征将士。
塔子城历史悠久, 古建筑较多, 出土较多珍贵文物。民国初年, 在城内挖出了印有元代“延佑四年”字样的古砖, 还有黑白颜色的釉碗、黑釉坛、书有“风花雪夜, 潇洒肥羊”字样的白釉黑色瓷等。1953年城内还出土了大安七年残碑, 是用青灰色岩刻制成的, 残长23.4厘米, 宽17厘米, 厚3.6厘米。通篇为阴刻汉字楷书, 竖排16行, 155字, 是黑龙江地区出土的唯一有文字的辽代刻石。
塔子城周围还发现辽、金时期的石棺墓、砖室墓、积石墓、土圹墓等, 出土一些重要文物, 是研究辽金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
(二) 蒲与路古城
位于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金城屯, 北临乌裕尔河, 城因河而得名, 蒲与, 又名“蒲欲”, 为女真语, 意为“低洼地”、“荡地”。蒲与路古城保存相当完好, 城垣为夯土板筑, 垣上有供士卒登城了望、守御用的“马面”。古城平面是椭圆形, 周长2842米, 南北各有一门, 门外均有充做掩体的“瓮城”, 城外被一周城壕围绕, 壕深1-2米。
1975年, 考古工作者对南门进行全面勘查, 对城门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南门门洞宽4.9米, 长12.55米, 挡门石仍在门洞正中的原位置上, 门洞路面用河卵石和细沙铺垫夯实, 因年深日久堆积较厚。门洞内的两壁对称立有14根圆木构, 上面建有门楼。在门洞周围经常可以见到灰砖、板瓦、瓦当以及屋脊上的蹲兽、鸱吻等。瓦当上的连珠纹兽面图形和怪兽形鸱吻粗犷而生动。喇叭座鸟形陶灯为守门兵卒所使用, 制作虽简单, 却较别致。门洞内壁和城门外壁都用青砖砌面。城墙的转角处立有转角石方柱, 城内曾出土“蒲与路印”, 为该城的确定提供了有力证据。
金代的蒲与路古城是12一13世纪我国北方的军政要镇之一, 金初在此驻有万户衔的领兵官, 后改由节度使镇守。它与胡里改路、恤品路统归上京路管辖, 管理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三) 上京龙泉府古城遗址位于牡丹江宁安市东京城。
历史上这里曾是著名的渤海国都城。渤海国是栗末榦靼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 初称“振国”, 713年接受唐朝册封改称“渤海国”。共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上京龙泉府为五京之首。渤海国传15世, 历时229年, 于926年为契丹族所灭。
上京龙泉府是755痒渤海三世文王大钦茂由吉林敦化敖东城迁都后建成的。古城建在牡丹江上游, 南近风景如画的镜泊湖, 西与西北有波浪滔滔的牡丹江相邻, 东为马莲河, 四周是长白山余脉。上京龙泉府的建制与规模完全仿照唐朝都城长安, 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外城周长16300米, 城垣土石间筑, 东墙长3360米, 西墙长3410米, 南墙长4590米, 北墙向北突出一部分, 长5000米, 城墙残高2米。外城四面共辟十座城门, 东西各两座, 南北各三座。外城南北有三条大街, 东西有两条大街, 分别通往外城各门。
内城在外城北部中间, 套筑在宫城外, 墙为石筑, 周长4500米。内城有东、西、南三门, 连接南门与外城南垣中门的大街称为“朱雀大街”, 为全城的中轴线, 建筑址分布在东西两侧, 比较规整有序。宫城位于内城北部正中, 周长2500米, 城墙用玄武岩筑成, 残墙高3米, 宫城南北各有一门, 南门又称为午门, 位于南宫墙正中, 现存一个高达5米多的台基, 上面列有数排直径为70厘米的柱础石, 这是宫城南门城楼遗址, 俗称“五凤楼”。
古城遗址的证明 篇3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 保存历史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求。经济越发展,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越显重要。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 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这一敏感话题更是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从观念上重视到有效保护之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更多, 保护更新难度更大。当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有的地方甚至还十分严重。那么, 怎么样更好地保护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下面将以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保护规划设计为例进行探讨有关古城墙保护的问题。
二、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保护规划设计提出的背景
(一) 郑韩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及其周围一带, 因作为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30年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和韩国的都城而得名。
(二) 郑韩故城遗址中心大部分被新郑市中心城区叠压, 其余大部分为耕地, 局部为河谷或干沟。农田和菜地占去了遗址被占压面积的绝大部分, 地面城墙上几乎长满了野生乔木和杂草, 绿化率90%以上。
三、范围、区位与现状
(一) 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的规划范围为郑新路西100米至玉前路与黄水河交叉口南100米之间、郑韩故城城墙保护专用道所夹的区域以及玉前路北大吴手工作坊遗址保护区, 规划面积约为104公顷。规划区东临黄水河, 北临正在建设的皇帝文化园, 西面和南面为新郑市区,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是体现郑韩故城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区域之一。
(二) 由于郑韩故城城墙遗址与城市建设相重叠, 所以城墙遗址与城市建设、自然景观之间和谐与冲突现象并存。
(三) 规划范围内现状土地使用性质主要包括耕地、村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军事用地与医疗卫生用地。规划范围内的用地权属复杂且与文物保护用地性质冲突, 这种用地现状不但导致规划范围内遗址的安全性、可入性和公共性的降低, 而且也使得遗址的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四、城墙遗址公园整体保护规划
(一) 保护规划原则
1. 城墙遗址保护应坚持“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原则。
2. 正确处理城墙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间的矛盾, 通过遗址保护、展示、利用, 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进步。
3. 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合理地利用, 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避免建设性破坏等现象。
4. 尽可能减少对遗址本体的干扰, 确保文物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 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
(二) 保护措施
1. 砍伐城墙上根系发达的灌木和乔木, 保留对保持水土有利的低矮灌木和草被, 减少植物病害。
2. 对城墙上的树坑、积水的洼地、水冲沟、动物洞穴等用原土回填, 填平后夯实。
3. 清除城墙上的浮土, 用与土地弹塑性相匹配的主筋材料打入墙体, 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强化土地稳固性。
4. 严禁新开挖、拓宽城墙豁口;除考古确定城墙开口外, 已有城墙豁口或城墙缺失部分清理后, 沿墙基、原始墙基至现状遗存墙基间区域堆土, 高度1米左右, 上面密植浅根系灌木进行绿化标识, 并对地下墙基进行保护。
5. 严禁农耕、放牧、取土等破坏行为。
6. 新密铁路迁线后, 原铁路路基可改造为城市次干道, 严禁拓宽该处城墙豁口。
7. 拆除登城踏道;除规划设定外, 严禁新辟登城道路, 已有道路植草覆盖;新设定的登城道路必须采用架空木栈道路的形式;拆除城墙顶景观建筑。
8. 竖向窑洞重新填土夯实;侧面横向洞穴内采用土坯砖填补, 外侧用灰泥抹封保护。
9. 用工程方法固定堤岸, 修筑防洪堤, 确保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三) 保护展示结构
规划的保护展示结构为:“两带、三区、三点”。
1.“两带”:即城墙外历史文化观展带与城墙内城市生活休闲带。
2.“三区”:即城墙分金区、城墙研究展示区与手工作坊遗址保护区。
3.“三点”:即穿城夯道城墙内部结构展示点、能人大道制陶遗址展示点与大吴手工作坊遗址展示点。
4. 此外, 在规划区内设置五类辅助展示节点, 各类节点的保护展示内容如下:
(1) 夯土城墙博物馆辅助展示节点。
郑韩故城城墙为夯土城墙, 年代久远且保存较好, 规划在郑韩故城城墙东北角设立一夯土城墙博物馆, 并且为了使参观者对中国传统城市各类城墙有全面的了解, 在博物馆内建立城墙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内的主要展示内容包括夯土城墙模型、石砌城墙模型、土石城墙模型。
(2) 中国历史著名都城辅助展示节点。
郑韩故城“小城连大郭”的城市格局为春秋战国时期同类都城的典型形制, 现存于地表以上的城墙遗址为城市格局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为了使观览者在了解郑韩故城城市格局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都城城市空间有全面的把握, 结合北城墙的三个区段内设置9处中国历史著名都城辅助展示节点。
A.城墙遗址公园迎宾路入口处结合规划观览路线设置东周郑韩都城微缩模型。
B.在小城墙和故城北城墙的交接处设置商都殷城微缩模型、汉都洛阳微缩模型、唐都长安微缩模型、宋都汴梁微缩模型、明都北京微缩模型。
C.在能人大道与郑韩故城城墙相交处道路两侧设置齐都临淄微缩模型、赵都邯郸微缩模型展示节点。
(3) 郑韩历史事件辅助展示节点。
本节点位于郑韩故城城墙东北角, 结合夯土城墙博物馆的城墙研究基地进行展示。展示主要内容为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较为重要的或脍炙人口的历史事件, 事件的展示沿着设定的游览道路展开。
(4) 郑韩重大战役辅助展示节点。
本节点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墙与道路相交处的两侧。展示主题为郑韩重大战役, 包括泓水之战、鄢陵之战、马陵之战、伊阙之战。
(5) 郑韩历史人物辅助展示节点。
本节点位于永宁街、郑韩故城东城墙、玉前路以及郑韩故城保护专用道路相交的区域内。展示的主要内容以与郑国韩国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 包括孔子、子产、韩非等。
(四) 保护展示交通组织
1. 城墙保护专用道路
规划修建城墙保护专用道路, 采用砂石路面, 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5~5米, 主要功能为城墙维护、管理、消防通道, 可兼做展示区观览步道。一般情况下禁止机动车通行。
2. 保护展示交通组织
城墙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交通组织以步行交通为主, 机动交通为辅。
在遗址公园出入口地段根据观展内容的分布和服务半径的要求, 设置集中的外来游客停车场和环保型公交车换乘站, 私家车严禁进入遗址保护区。
步行交通路线根据展陈体系和特色区分布, 分设步行游览主路线和步行游览支路线。步行游览主路线是城墙遗址公园内的人文景观主路线, 结合城墙保护专用道路将遗址各主要功能区串联起来。步行游览支路线是城墙遗址公园内以生活休闲功能为主的路线, 并配合步行游览主路线达到完善遗址公园步行系统的作用。
(五) 绿化种植
保护规划范围内的绿化种植主要有绿化保护、绿化标识、绿化遮蔽和绿化造景等几种方式。
1. 绿化保护。
对于城墙的保护, 除了使用化学、物理的措施进行保护外, 绿化保护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护办法。比如城墙墙基部分由于邻近地面, 人为破坏比较严重。规划沿城墙本体密植荆棘, 形成城墙的本体保护带。
2. 绿化标识。
对于城墙已探明的缺损部分, 可采用绿化模式标识出城墙原有位置和走向, 向人们展示城墙的历史信息。
3. 绿化遮蔽。
现状郑韩故城城墙的周边地区存在一些与城墙保护展示相冲突的城市建设, 在保护规划中可采用绿化的方式对这些不良景观进行遮蔽。
4. 绿化造景。
遗址保护与城市景观的营造应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在规划范围内点缀零星小灌木使得遗址公园不仅可读而且可赏。通过观览的景观视线分析, 在视线不可及的区域形成建筑、林木掩映区, 不但保护了城墙, 而且丰富了绿化层次。
五、主要节点详细规划
(一) 节点一详细规划
节点一位于迎宾路东侧 (郑韩故城城墙段) 至城墙夯道口之间的城墙遗址保护范围内。
1. 展示的主题内容
城墙内部结构展示、东周郑韩都城微缩模型展示。
2. 展示设施
(1) 城墙内部展示结构
本节点内现状有一处横穿城墙的私掘坑道。在确保城墙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 本次规划拟对坑道内部进行保护加固, 然后部分向游客开放, 使游客能直观了解夯土城墙土层结构和夯筑办法。
(2) 东周郑韩都城微缩模型展示
此节点位于城墙遗址公园的迎宾路入口处, 在入口通往城墙本体的规划观览道路上, 展示节点占地面积为150平方米, 随周围环境呈不规则形状。展示点地面为土色砖石铺地。
(二) 节点二详细规划
节点二位于郑韩故城北城墙与小城墙相交处, 主要展示中国著名都城微缩模型。
1. 展示的主题内容
中国著名都城微缩模型包括:商都殷城微缩模型、汉都洛阳微缩模型、唐都长安微缩模型、宋都汴梁微缩模型、明都北京微缩模型。此节点的观览路线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 串联不同时代的都城微缩模型展示点, 向人们展示不同时代中国典型都城城池的空间格局及发展演变过程。
2. 展示设施
为了与遗址环境相协调, 每个展示点的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 地面铺装为砖石或砂石, 形状结合周围的环境稍有变化, 周边用灌木和景观小树围合。
展点的展示方式分两种类型:
(1) 石质标识板标识展示
(2) 砂土地面标识展示
(三) 节点三详细规划
节点三位于郑韩故城东北角, 主要展示城墙研究模型和郑韩历史事件。
1. 展示的主题内容
(1) 夯土城墙博物馆研究基地。
(2) 郑韩历史事件展示点的主题包括:黄泉见母、富商救国、朝秦暮楚、利令智昏、诸侯相盟、抱薪救火等。
2. 展示内容与展示设施
(1) 夯土城墙博物馆
在郑韩故城东城墙与北城墙交接处的城墙内侧规划一处夯土城墙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规划城市道路的城墙尽端, 在保护工作站内规划有机动车停车场, 以方便对外的展示、交流。
(2) 以郑韩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展示点
结合夯土城墙博物馆, 在郑韩故城东北角内侧通过观览线路串联郑韩时期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展示节点。
(四) 节点四详细规划
节点四位于永宁路、玉前路、城墙保护专用道和黄水河之间所夹的区域内。主要展示郑韩时期历史人物以及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和郑韩故城城墙遗址。
1. 以郑韩时期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展示点
展示设施
(1) 孔子候东门:此故事讲叙的情节主要发生在郑国的东门外, 考古发掘已确定东门的位置即在永宁街穿城墙处, 在两条道路的转角处设置一小广场, 广场中间布置面积为143平方米的圆形场地, 内有孔子与其学生失散后重聚的雕像群, 雕塑旁边放置环形座椅;圆形场地外的广场上布置一系列景墙, 景墙上刻有描述此典故的连环画。
(2) 子产焚书:此展示节点布置于永宁街与城墙东侧保护性道路交叉口西南, 与“孔子候东门”隔路相望。表达方式为子产指挥焚书的主题雕像, 旁边配以标识牌和景墙加以辅助说明。展示节点面积约为170平方米, 雕塑位于展点中央的卵石铺地上, 周围布置木制坐椅。展示点旁边种植灌木起到遮挡、绿化的作用。
(3) 韩非著书:此节点布置于永宁街与玉前路交叉口东南角, 展示方式是人物雕像。将韩非著书的雕像立于展点中央的基地上, 用以展现韩非发奋著书的爱国之心。雕像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标志性景观。周边为硬质铺地并做绿化围绕。
2.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展示区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位于玉前路北侧, 郑韩故城东城墙南侧, 面积约为15.5公顷。
展示内容与展示方式
(1)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
主要包括制陶遗址和制铜遗址, 在经过考古发掘并探明地下实物遗存的地方, 采用遗址原地封存, 地表模拟复原的展示方式。此外, 将散布在郑韩故城城内外的铸铜遗址、铸币遗址、制骨遗址、丝遗址的工艺流程、重要器物、工具的复制品集中在遗址公园内, 并独立成区。每个展示区的展示面积约为600平方米, 并通过步行游览路线相连接。
与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的步行主入口正对的轴线的末端规划一处观景土台, 由夯土砖砌筑而成。土台面积约48平方米, 高度约4米, 人可以登台远眺遗址的总体景观和周围环境。土台北面种植的灌木带能形成良好的视野景观。
(2) 郑韩故城城墙遗址
此节点的郑韩故城城墙较为雄伟, 且与郑风苑、黄水河相邻, 规划在城墙转角处设置登城墙木栈道, 在城墙最高处设置远眺周边环境的观景台。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高潮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民居研究.研究出版社
[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
[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5].新郑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古城遗址的证明 篇4
摩亨焦达罗、哈拉巴与古印度文明
作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其实并不单指今天的印度,而是一个范围更广的历史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所有南亚国家。而对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也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通过兴都库什山山口进入印度西北部地区。然而摩亨焦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巴(Harappa)两处古城遗址在1921—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掘以后,出土的文物不仅将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向前推溯到了公元前3000年,而且发现这是一个与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所形成的文明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为了区分雅利安人所开创的古印度文明,学者们将其称之为印度河文明(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或者直接以中心遗址的名字命名为哈拉巴文化。
直到今天,国内外学界对于印度河文明的神秘面纱大多未能揭开,比如这一文明如何起源?为何突然在公元前1700-1500年之间神秘消亡?目前比较确认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该文明属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而非农耕文明;第二其发达程度远远高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的文明程度。以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古城遗址为中心,整个印度河文明的区域范围几乎涵盖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到阿拉伯海海岸的整个印度河流域,因此,这也是全球所有古代文明中范围最广的一个。
古城的规划布局
考古学家通过对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古城的遗址发掘,发现印度河文明作为发达的城市文明,主要体现在古城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空间构造上,并且进一步根据出土的文物,大致推测出了该时期古印度人的社会生活。
总体而言,两处古城均按照公共建筑和居民区分离的城市功能区划呈南北分布。其中摩亨焦达罗的公共部分位于城市的南部,地势比居民区要高,因此在平面图中(图二所示),居民区被称之为低地城市,而哈拉巴的公共部分则集中在平面图(图三所示)的遗址堆AB和F区域,居民区则主要集中遗址堆E的区域。公共区域的建筑包括有谷仓、浴室、城堡、塔、学校,在摩亨焦达罗城内,还修建了瞭望塔和防御城门,因此,一些通史性著作在介绍古印度文明时,将城内的公共部分视为古希腊城邦中的卫城。
居民区的住房则规划统一,如图二所示,摩亨焦达罗的居民区基本上是沿着城市的南北大街呈对称分布。在两座城市中,居民楼都临街而建,整齐排列,“房屋门都统一开向背面的狭窄小巷”1,由此可见,居民房屋的修建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现在发掘的城市遗址图来看,很多居民的房屋高达三层,屋内有楼梯接通上下楼层。
除此之外,整个城市的地下建有下水道排污系统,下水道三面用砖砌成,顶部用石灰石封盖,顶部的石灰石可以对下水道中的污物进行杀菌消毒,起到公共卫生防疫的作用。下水道的拐弯处设计成弧形,并且打磨光滑,从而避免污水中的垃圾沉积在下水道的拐弯处。城门边修建有下水道的排污口,以便及时将城内的各种污水排出城外。以地下排污系统为参照,如果我们将其与中国近代的城市进行比较,上海是在19世纪中后期安装自来水管道后,才系统地修建了地下排污管道。
该图为Dr.Wayne Belcher制作,他是美国洛杉矶的一位政府电脑工程师,哈拉巴古城遗址的3D复原图是他博士论文一部分,由巴基斯坦的Dr.A.Keith Turner指导他完成,图片援引自ht p://www.harappa.com/3D/2.html
公共建筑构造的城市空间
依图二所示,摩亨焦达罗城内的公共建筑主要有大浴室(图六所示)、塔以及学校,三者位置紧邻,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建筑可能跟宗教相关,人们在大浴室中沐浴之后,便进入浴室东边的大圆塔区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而在塔区的后面,便是宗教进行神学教育和研究的学校。
(图四)哈拉巴古城城门复原的3D效果图,位于图三中遗址堆E区的东南部,由Dr.Wayne Belcher制作。
(图六)摩亨焦达罗大浴室,这是其中一个浴池,有39英尺长,23英尺深,四边都有台阶下到池底,浴池四周的小平台,有学者认为应该是用于更换衣服的小房间。
(图五)从哈拉巴古城城门观看城内居民区的3D效果图。Dr.Wayne Belcher制作。
(图八)两城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女性神灵塑像
但是,在哈拉巴城内并没有发现相应的大浴室,在图三所示的遗址堆AB区域的中心部分,考古发现了弧形的残墙,弧形残墙显示出在不同年代有所修建的痕迹,在残墙的背面是一口圆形的大井,有学者据此认为,弧形残墙有可能是浴池的一部分,浴池的水便取自于背后的大圆井。在整个哈拉巴古城遗址范围内目前共发现了八口类似的圆井,圆井有大小之分,考古学家推测,大型圆井可能属于公用,小型则属于私人所有,井水大概来自位于古城北边的Ravi River。另外,考古学家在离哈拉巴古城遗址不远处,发现了类似摩亨焦达罗城内大浴室的建筑遗迹,不过如今这里已变成一所中学的操场,考古学家也一时难以找到该遗迹与哈拉巴古城遗址之间的联系。
从图二中可见,在大浴室的北面,还有一座公共建筑称之为城堡,其建筑面积大于北部的居民房屋,墙基残存有雕饰的痕迹,房间以中间大厅呈对称分布,学者估算其高度有三层高,因此,推测城堡可能是公众议事的地方,附带供城市长官居住的功能。
在两城之中,都发现了被称之为谷仓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的名称之所以称为“所谓的谷仓,是因为在这里并没有发现谷物和储存容器……一些学者确认其为谷仓是根据与古罗马类似的大型建筑进行比较,而没有任何南亚的建筑传统作为依据,因此,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是,这种大型建筑结构只能被视为是公共建筑”。另外,在哈拉巴古城谷仓遗址周围,还发现了许多圆形平台,这些圆形平台至今难以确认其具体用途,个别学者根据其与谷仓位置相邻,大胆猜测可能跟打磨谷物有关。
通过对两处古城中的公共建筑进行分析,学者们发现,相比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古印度河文明中的公共建筑大多为民众公用,而在另两种古代文明中,公共建筑大多为国王的坟墓、宫殿或者军事城墙等。公共建筑所构造的不同城市空间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公共空间所孕育的社会生活方式必定不同,因此,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虽然同属于城市文明,但是内在属性却有所不同,而前者应该更接近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也不同于后来的印度古代建筑,此后印度比较著名的古代建筑多为宗教建筑,这也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古城公众的社会生活
由于目前的考古发现还有许多待解之谜,学者们只能很模糊地还原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城市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方面,哈拉巴和摩亨焦达罗周边的村社遗址可能是城市粮食需求的提供者,原因是“根据在两城遗址发现的精心建造的许多粮仓来判断,农村生产的剩余产品支撑了这两座城市”。在两城遗址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很多印章和条牌,有泥制的,也有银制的,极少部分为金制。印章和条牌上面雕刻有独角兽、公牛、鹿等动物形象,并且附带有一些至今无法解读的符号(图七所示),在哈拉巴遗址中,更是发现了用于称重的秤砣,因此学者推测当时城市中的货物贸易应该较为繁荣,发掘出土的各种印章和条牌可能是某种商品的标识。
宗教信仰方面,从目前发掘的建筑遗迹和出土文物看,印度河文明时期并没有形成自成体系的宗教信仰,学界根据出土的大量陶塑人像来推测,普遍认为此时的古城文明应该处于母系神灵信仰阶段,因为大多数出土的泥塑人像均为女性(图八所示)。《泰晤士历史地图集》认为当时的宗教信仰体系并未形成,但是许多元素还是对于后世印度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影响。
文明的神秘消亡
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文明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发展繁荣历程,但是在公元前1700-1500年之间,这一发达的城市文明却突然神秘消亡了,且此后长期不为人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河文明的消亡?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两种:一为自然灾害说,认为是印度河印发的洪涝灾害导致了古城文明的消亡;一为雅利安人入侵说,认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西北部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毁灭了印度河文明。但这些学说都存在证据不足的缺憾,也正因为如此,本已谜团重重的印度河文明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也使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这两座古城遗址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更加具有研究价值和文化魅力。
5.(印)R·塔帕尔著,林太译,《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1页。
6.本文中古城实物图片均引自www.harappa.com,这是全球研究印度河文明的所有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心得和图片建立的一个学术网站。
(图七)两座古城遗址中所发掘出的印章、秤砣和条牌
摘要:上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许多人类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这些遗址属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以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城市遗址为中心,年代早于先前认为的古印度文明起源1500年。本文将结合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分析古印度的建筑空间和城市文明。
【古城遗址的证明】推荐阅读:
古城遗址12-15
遗址的作文07-18
水的遗址诗歌12-06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09-26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06-13
保护文化遗址的高中作文11-24
关于“加强我市红色遗址保护的建议”答复01-20
地震遗址08-13
建筑遗址08-30
工业遗址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