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城遗址介绍

2024-07-2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赵王城遗址介绍(共10篇)

赵王城遗址介绍 篇1

赵 王 城 遗 址 构 造 实习报 告

赵王城遗址公园构造实习报告

2012年4月2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赵王城遗址公园,并对它进行了构造学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学习。赵王城遗址公园位于邯郸市西南郊约4公里处,有面积硕大的赵王城遗址。内部保留着残高3米至8米蜿蜒起伏长约8公里的夯土城墙,8个高大的土台,静静伫立在苍翠树林中,默默向人们透露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作为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时期王城遗址,赵王城遗址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赵王城遗址公园简介

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建王城于此,历经8代国君,前后计158年。著名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写道,赵王城,“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赵王城当年恢弘气势呼之欲出。

进了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园主入口南大门,大门长145米,宽32米,高8米,外形仿战汉城墙形式,入口大门和办公用房合为一体,气势恢宏。博展馆主要工程接近尾声,其长66.2米,宽54.6米,高17米,总建筑面积5324平方米(地面层面积1948平方米、地下层面积3376平方米)。它像是一个巨大的土台,外形下宽上窄,建筑造型与“龙台”类似,赵王城遗址博展馆

古朴刚毅,与遗址本身苍凉壮阔的风貌相协调。博展馆是公园内标志性建筑,是展示赵文化的主题展馆,该馆建成后,将成为邯郸乃至全国研究、展示赵文化的基地。

博展馆建成后将通过文物、文字、图片、场景、半景画、雕塑、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构筑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赵国历史文化展示空间。

从南大门进来还将看到一座赵武灵王的大型雕塑,竖立这个雕塑的目的旨在弘扬赵文化的改革进取精神。“赵武灵王雕塑”可能在十一以后装好。再继续北行,将是一条长158米的“历史长卷”。“历史长卷”由众多用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长卷之所以定为158米,是因为赵国在邯郸定都共158年。

二、赵王城遗址公园构造

在参观赵王城遗址过程中,随着杨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许多构造学方面的知识,有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直观再现,有的构造知识却是赵王城遗址公园所特有的。

(一)屋顶构造

沿着高台拾级而上,登上赵王城遗址博物馆的至高点,仰视屋顶构造:屋顶防水层由油毡和掺了防水剂的砂浆,其中油毡和沥青等防水材料从屋顶的女儿墙开始延伸到屋顶层,有防止雨水下渗的作用。女儿墙、山墙、变形缝等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部分需做泛水处理,防止交接缝出现漏水。特别的是,顶层墙面砖有一圈长约3cm的铁条,起着保护面砖边缘和避雷的作用。

(二)管线铺设

参观赵王城遗址博物馆时,由于施工尚在进行中,局部的天花板还未完成,可以清晰的看到建筑内管线的铺设情况。在杨老师的讲解下,我知道了电线与通讯线基本是在一起的,在我们日后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应注意不要将电线路与上下水管线交叉。

(三)排水处理

其一是城垣内侧台阶面上铺设的板瓦与筒瓦覆盖面,简称“铺瓦” ;其二是用陶制排水槽修建的坡道状水槽道,简称“排水槽道”,应该是相隔一段距离铺设一条,西城南垣2、3号两条排水槽之间的相隔间距为27米。现已发现的城垣内侧均为两级台阶式,因此已发现的铺瓦也均为两级台阶式。两层阶面均用板瓦、筒瓦相配铺设成斜坡状瓦面顶,类似铺瓦房顶,将夯土墙遮盖,成为城垣的防雨设施。单体的排水槽形似簸箕状,横断面凹形,平面近似正梯形,顶窄底宽,箕面近底沿处(6—7厘米)左右装设2个凸起的顶扣,以便排水槽两两衔接时防止滑落。排水槽的安装方式是:在城垣内侧自墙体顶部向下开设斜坡状沟槽坑,然后放置排水槽并一一衔接铺设好,最后形成坡状排水槽道。铺瓦与排水槽道相结合,共同构成城垣内侧完整的防雨排水建筑设施。

赵王城遗址介绍 篇2

在文化遗产中,土遗址属大遗产类。“大遗址是指在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宏大且价值重要的大型古遗址、古墓葬。”[1]这些大遗址多为土遗址,在历史的长河中,土遗址由于自身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及人为的破坏。中原河南,有数量庞大的土遗址,怎么延续土遗址的生命、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土遗址、如何使土遗址得到持续性的保护,这些现实中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

汉霸二王城,地处河南省荥阳市广武山。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受荥阳文管所委托,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两城进行了详细勘测,并制定了保护方案。汉霸二王城是刘邦、项羽对决的重要军事城垒,堪称汉王朝的发祥地,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二、荥阳汉霸二王城垣保护分析

1.遗址概况

汉霸二王城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北25公里处的广武山,地处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分界线西侧的黄土丘陵顶部。(图一)汉霸二王城未经考古发掘,未有直接出土物,但在考古调查中采集了部分遗物,主要有绳纹板瓦片、筒瓦片、残瓦当,还有壶、豆、缸等残片以及部分铜兵器等;在城墙边坡地带发现较多、较完整的海螺、红陶片等遗物,当地地层堆积物相当丰富。

汉霸二王城遗址,是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对垒时所筑的东、西广武城。西城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东城为项羽所筑,称霸王城。二城中隔广武涧(即鸿沟),涧深200米,宽100米,口宽约800米,南北走向。二城之北紧靠黄河,地势险要。现存的汉霸二王城,由于黄河的不断冲刷侵蚀,早已失去原貌,特别是二城的北墙已塌入河中。据2009年年初实测,残存汉王城东西长460米,墙宽30米,高约6米,最高处10米;霸王城东西长260米,墙宽28米,高约7米,最高处约15米。经过对汉霸二王城的勘察,发现二城夯层基本相同,均系平夯,夯土呈黄褐色。从测量残存墙体的夯层情况来看,收分不明显,在局部地带可见到明显的板与板间的接缝界线,夯层厚度一般为8~10厘米,厚的夯层可达12厘米,夯层基本均匀。从坍塌下来的夯层块可以看出,夯锤为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平顶的石锤,夯窝深度约在0.5厘米。

2.病害分析

汉霸二王城地处广武山最高点,东西走向,南北两侧呈斜坡状;北临黄河,南临广武原。这里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堆积区,黄土的性质使其在长期雨水侵蚀中发展为沟壑纵横且多呈南北走向。由于二城长期受到严重的自然侵蚀,受损严重。汉王城南墙以北已基本上全部塌入黄河;霸王城北墙及城内大部分也已塌入黄河。现有城墙的病害分为五大类(图二、图三、图四):

(1)结构病害:主要是由于城墙遗址有较多裂隙。较大裂隙一旦产生,裂隙内部就直接和空气接触,与空气的接触面越大,水分的挥发就会越快,从而产生其他的裂隙发育,最终造成城墙的坍塌,形成陡壁冲沟、缺失等。

(2)表层劣化: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可溶盐,这些可溶盐溶解于水中,随着水的迁移而迁移。由于毛细水的作用,地下水不断地向地表迁移,从而带来更多的可溶盐,并在表层上产生结晶。可溶盐结晶会造成土体体积的膨胀,伴随着温、湿度的变化,土体表层的可溶盐会不断地溶解再结晶,进而在土体中循环,产生膨胀力,最终导致土体的风化。

(3)渗水侵蚀:在潮湿环境下,遗址易滋生微生物,产生青苔等。

(4)环境影响:主要是植物与动物。土是植物生长的载体,植物根系的生长会在土中产生钻力,使土原本的力学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墙体开裂。另外,植物根系的存在会造成土壤内部湿度及可溶盐存在的局部浓度大幅增加,从而对土体造成伤害。土也是许多小型动物生活的场所,蚂蚁、蚯蚓、老鼠等都会在其活动中对城墙的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

(5)人为影响:由于人为攀爬所形成的小路、人为抛撒堆积的垃圾、人为耕种、人为取土挖掘等,对城墙所造成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3.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对于土遗址的保护主要采取三种措施:一是结构保护,包括砌筑支顶、支护、锚固、裂隙灌浆等;二是表面处理,包括表层清理、空鼓灌浆、铆钉锚固、孔洞填充、边缘加固、勾缝和渗透加固等;三是预防性保护,包括建立环境检测系统、日常维护、加强遗址管理等。

根据对汉霸二王城遗址病害的调查与分析,针对上述五大类病害,我们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首先,是解决土遗址破坏最为严重的一类因素———水。对城墙周围的排水设施进行重新组织,尽量减少水在流动、蒸发等过程中的物理反应。从城墙所处的自然环境看,遗址北侧紧邻黄河,大部分的城墙都是被黄河吞噬的;水文站的监测数据显示,黄河的最高水位线达到94.73米,比平均水位89.8米高出将近5米的高度。因此,对于黄河的防范为重中之重,应当请专业部门针对遗址现状进行防洪堤坝的设计。

其次,针对城墙本体的不同类型病害采取补夯、裂隙灌浆、锚杆加固、局部化学试剂加固、植物根系铲除、日常管理等措施进行保护。(图五、图六)

(1)结构病害:坍塌形成的陡壁。剔除坍塌后壁面上裂开或松动的土块,清理周围落下的土层,对坍塌部分进行补夯。裂隙:对于裂隙宽度不大于30毫米的墙体,采用裂隙封堵法加固;对于裂隙宽度大于30毫米的墙体,采用灌浆法加固。

(2)表层劣化:表面酥碱。针对表面酥碱的病害,采用表面剔除的方法,建议针对病害处用小面积化学加固剂进行加固。剔除墙体表面的白色盐碱层,使盐碱层的自动剥落得到缓解,减少剥落面积。并建议使用化学加固剂进行封护加固,以达到提高墙体自身强度的目的,降低风化脱落的程度和速度。由于目前在土遗址加固方面没有较为成熟的化学加固材料,并且通过用化学加固剂对土城墙遗址进行加固的长期效果也尚未有定论,所以我们建议在汉霸二王城表面酥碱化学加固前,应进行小面积的加固试验,尽量避免对城墙的伤害。根据目前国内使用的土遗址化学加固材料,我们建议可以在正硅酸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B72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非水分散体、PS材料[2]和树脂乳液这几种常见的材料中进行选择。

(3)环境影响。一是植物:在对城墙遗址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植物过于繁茂,不仅使得城墙的视觉角度在观感上大为减弱,同时还对城墙本体存在巨大的威胁,容易加快城墙墙体的空洞、开裂等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应把城墙本体上的树木予以清除,以减少植物病害。砍伐对城墙危害较大的树木,将表面植物去除,使用8%浓度的铵盐溶液或浓度为0.2%~0.6%的二氯苯氧醋酸对根系进行注射,腐烂之后用土加以填补,并加强日常对城墙遗址的保养。二是动物:针对动物病害,主要通过回填洞穴、加固表层土质来达到消除动物病害的目的。

(4)锚杆加固。对于严重开裂的墙体,若不及时加固就会有坍塌的可能,这个时候我们建议采取锚杆加固的方法进行加固。加固深度在2米内的锚杆,采用土工长丝,加固深度大于2米的锚杆采用白蜡杆。锚孔用煤电钻成孔。孔径在25~80毫米,锚固端长度不短于600毫米,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成孔后清理干净孔内浮土,插入锚杆注射浆泥锚固,孔口用土块封护并做表面处理[2]。

三、结语

通过对汉霸二王城保护方案进行落实,我们有一些体会:一是遗址的前期调研与勘测工作阶段。首先,应当对遗址的保存环境进行调研,这样方便下一步掌握遗址病害成因。其次,在对遗址本体进行病害调查阶段应尽量做到详尽,将遗址本体病害在米格纸上以不大于200的比例进行绘制,做到全面、细致、准确地掌握病害状况,并针对不同的病害程度进行评估与描述,这样方便下一步室内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只有完全掌握遗址病害状况才能够制订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再次,上述两项工作开始之后,再对遗址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调研,确保后期制订的保护方案具有实际操作性。二是遗址保护方案的文本绘制阶段。在绘制遗址病害图时,要将遗址所在位置以平面图形式显现出来,方便对于病害位置的掌控。在绘制遗址病害保护措施图时,应尽量细致。

通过对汉霸二王城的详细勘测、对遗址病害成因的分析、对遗址病害程度的评估等一系列前期调研,做到完全掌握遗址的病害状况,继而根据遗址病害情况制订详细、科学的保护措施,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地保护土遗址。

注释

1[1]陈同滨:《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与技术创新简析》,《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

陕西半坡遗址导游词介绍 篇3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赵长卿介绍及词作鉴赏 篇4

赵长卿的词虽然有十卷三百首之多,虽然被毛晋刻入“名家词”,但在宋人眼中,他只是一位第三流的词人。可能因为他的词爱用口语俗话,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词”,所以在士大夫的赏鉴中,他的词不很被看重。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赵长卿的词,一首也没有选入。不过,据我所见,雅即是俗,俗亦是雅,赵词不落于俗套,也可谓不拘一格。

这首《探春令》,向来无人讲起。二十年代,我用这首词的最后三句,做了个贺年片,寄给朋友,才引起几位爱好诗词的朋友的注意。赵景深还写了一篇文坛轶事的文章,为我做了记录。1985年,景深逝世,使我想起往事,为了纪念景深,我把这首词的全文印了一张贺年片,在1986年元旦和丙寅年新春,寄给一些文艺朋友,使这首词又在诗词爱好者中间传诵起来。

我赞成在《唐宋词鉴赏辞典》里采用这首词,但我不大会写鉴赏。我觉得,对于一个文学作品的鉴赏,各人的体会不同。而且有些体会只能以意会而难于言传。所以有时又很难说清楚。如果读者的文学鉴赏水平比我高,我写的鉴赏,对他便非但毫无帮助,反而见笑于方家。所以,我从来不愿写鉴赏文字。

有一些作家和批评家,他们评论文学作品,其实是古今未变。孔老夫子要求“温柔敦厚”,白居易要求有讽喻作用,张惠言、周济要求词有比兴、寄托,当代文论家要求作品有思想性,其实是一个调子。这些要求,在赵长卿这首词里,几乎一点都找不到。赵长卿并不把文学创作用为扶持世道人心的教育工具,也不想把他的词用来作思想说教。他只是碰到新年佳节,看着家里男女老少,摆开桌面,高高兴兴的吃年夜饭。他看到姑娘们的纤手,端来了春菜盘子,盘里的菜,有青、有细,从家庭中的一片和气景象,反映出新年新春的东风里所带来的天地间的融和气候。唐、宋时,不管是吃年夜饭,还是新年中吃春酒,都要先吃一个春盘,类似现代酒席上的冷盆或大拼盆。盘子里的菜,有萝卜,芹菜、菲菜,或者切细,或者做成春饼(就是春卷)。杜甫有一首《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赵长卿这首词的上片,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

幡儿、胜儿,都是新年里的装饰品。幡是一种旗帜,胜是方胜、花胜,都是剪镂彩帛制成各种花鸟,大的插在窗前、屋角,也可挂在树上,小的就戴在姑娘们头上。现在北方人家过年的剪纸,或如意,或双鱼吉庆,或五谷丰登,大概就是幡、胜的遗风。这首词里所说的幡儿、胜儿,是戴在姑娘们头上的,他看了觉得很欢喜。“姑媂”、“忔戏”这两个语词都是当时俗语,我们现在不易了解,可能在江西南丰人口语中,它们还存在。从词意看来,“姑媂”大约是整齐、济楚之意。“忔戏”又见于作者的另一首词《念奴娇》,换头句云:“忔戏,笑里含羞,回眸低盼,此意谁能识。”这也是在酒席上描写一个姑娘的。这里两句的大意是说:“幡儿胜儿都很美好,姑娘们戴着都高高兴兴。”辛稼轩词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也是这种意境。

词人看了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团坐着吃春酒、庆新年,在笙歌声中,他起来为大家祝酒,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子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于是,这首词成为极为好的新年视词。

词到了南宋,一方面,在士大夫知识分中间,地位高到和诗一样。另一方面,在平民百姓中,它却成为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视寿有词,贺结婚有词,贺生了也有词。赵长卿这首词,也应当归入这一类型。它是属于通俗文学的。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夜,中酒落花夭。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游王城公园作文 篇5

几天后,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洛阳,还去了王城公园玩,那里有游乐场、动物园、还有花灯展,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游乐园里的鬼屋,事情是这样的:我想玩摩天轮,但是爸爸妈妈都不敢坐,就我一个人坐,很没意思;空中飞人、直上云霄等等,我都觉得没意思,可是我看见了鬼屋之后,就觉得还可以,因为我以前没进去过鬼屋,所以很想体验一下,于是我和爸爸去买票了!

刚进去,非常非常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东摸西摸,我很害怕,我问爸爸啥时候开始吓我们啊,爸爸说:“我也不知道”,我们走了一会,突然,我撞到了一根柱子,我和爸爸都吓了一跳,再往前面走了一会,跳出一个吊死鬼,把我和爸爸又吓了一跳,于是,爸爸说把手机上的手电筒打开,我连忙说好,因为那时我很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吓我!

打开灯之后我爸爸就不怕了,当有一个小鬼出来,嘻嘻嘻嘻叫着的时候,我爸爸反过来,哈哈哈哈的笑,我当时很想对爸爸说:你不害怕我害怕啊!!!!

一路上我爸都在跟鬼说话,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快到出口了,以为不会再吓人了,于是我们昂首挺胸往外走,可是我爸爸被最后一关吓到了,墙边那个鬼呼的吹了一口气,吹在了我爸爸的脖子上,把爸爸吓了一跳,哈哈!!

出来后,我问爸爸,你害怕吗?爸爸说,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害怕,因为太黑了,一直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吓我们,人对无知的事物总是感到恐惧。灯光打开后,能照亮前面,知道机关在那,我就不怕了。

天上王城一日游 篇6

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到达了景区。我们跟着导游进了大门,只听导游说:“这里是马术表演的地方,大家找个座位坐下,开始观看吧!”我们兴奋地等着,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很快活。马术表演开始了,我们纷纷拿出手机开始录像,战斗的场面是那么激情,令人流连忘返,马术演员们的技术让人佩服,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看完了所有的节目,我们去了地下冰宫。那里人山人海,有冰做的佛像,还有冰做的大门、冰做的城墙……真是说都说不完。

游王城公园作文300字 篇7

在暑假里,我来到洛阳姑姑家。在此期间,我吃遍了洛阳名吃,游遍了洛阳的名胜古迹,但是其中王城公园最令我难忘。

王城公园坐落于王城大道,是建在周王朝遗址上得一座美丽的公园。

一下车,一座雄伟的房子令我大吃一惊。心想:这是王城公园吗?我看像博物馆。当我们走进公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石一座雄伟的宫殿,看到它,我仿佛回到了公元前1046年。再往里走,我看到了一个摩天轮。这时妹妹和小表弟遍坐不住了,便请求姑姑带他们坐,姑姑答应了。我和奶奶坐一个车厢,姑姑。妹妹和表弟坐一个车厢。当我们转到最高处,鸟瞰洛阳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仿佛一片水泥丛林。

下了摩天轮,我们又去玩“极速飞车”作为男子汉,我应该勇敢点,所以便自己开一辆车。可是我个子太低,踩不到油门。这时老板便给我找了一个背垫,使我刚好踩到油门。第一圈是老板在副驾驶座位上指挥我开的。慢慢的.,我觉得一切是那么的得心应手。于是,我便雄心勃勃,连续超过了两辆车。看到别人别我超过去,我有一种成就感,那种感觉令我自豪。

桂林靖江王城导游词 篇8

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的是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靖江王府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府,它的主人是朱守谦。

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驻藩桂林。

王府修建于公元1372年,于1393年完工,比北京故宫还早建了34年。

清朝,王府被改建为广西贡院,就是广西的秀才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

我们看眼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王府600年留下来的,叫王道,是当年王爷和王妃的专用通道。

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踏上这条王道,开始我们的王府之旅。

这条王道是整个王府的中轴线,我们可以看到两边的建筑是对称的,同时它还是整个桂林的中轴线,整个桂林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往四面辐射开来的。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是承运殿,是当年王爷办公的地方,它的名字来自皇帝诏书的头两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皇帝奉了上天的旨意来治理国家,王爷就是奉天子的旨意来治理他的藩国。

1921年孙中山把北伐大本营设在桂林,他也曾在这里办公、处理政务;广西省政府成立之时,省长的办公室也设在这里。

这里曾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呢。

我们看到的这个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幅摩崖石刻城池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独秀峰位于桂林市的正中心位置,四周群山环

绕,东有伏波山、七星山;西有西山老人山;南有象鼻山;北有叠彩山;就像群臣朝拜。

两边分别是漓江和桃花江,山水怀抱,形成了完美的风水格局。

大家小心台阶,我们现在来看看王府历代王爷的画像吧。

王府一共有11代14位王爷在桂林生活了280年。

桂林东郊的尧山留下了11位王爷的陵墓和300多宗亲墓葬群,被称为岭南第一陵。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寻找王府的三怪“古树谈恋爱”“蟒蛇穿树过”和“龙爪抓青天”。

大家过来看看最右边这块石刻,看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了吗?这句名言就是从这流传出去的,借着独秀峰的灵气,如今已经名扬海外了!这块碑刻于南宋,至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它的作者是浙江的王正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赞美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二是勉励桂林学子努力学习,金榜题名,甲第天下。

游王城公园之菊展篇作文 篇9

今天,我们一家人到王城公园观菊展。

走进王城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个大牌子,上面用红绿色的小草摆出了“王城公园欢迎你”的7个大字,漂亮极了。往里走,千姿百态的菊花摆出了一个个奇特的造型,让人目不暇接,好像陷入了花的海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鲤鱼跳龙门。鲤鱼跳龙门是两条鲤鱼摆在花展的门口,鲤鱼的身体是许多菊花摆成的,鱼眼和鱼唇是泡沫做的,鲤鱼的底下铺有许多菊花。这鲤鱼好想真的要跳过大门一样,太逼真了!

再往前走,我看见了双龙戏珠。这双龙戏珠是先把棍子架成两条龙的.模样,再把菊花绑上去,最后用泡沫做的龙头和龙尾绑在两头。两条龙的中间有一个花球,是用红色的菊花组成的。它将华丽与秀气聚于一身,在场的人无一不惊叹。

忽然,我听到一个小孩在向他的妈妈说:“妈妈,快看,那有一个天鹅湖!”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菊花铺成的湖上,飘着几只由菊花组成的,雪白的天鹅。天鹅伸着翅膀,好像在展翅欲飞。我想,他们一定是要飞往自由的蓝天!

菊花摆成的好看造型还有很多,有花瓶,有狮子,有展开了漂亮尾巴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和平鸽,还有美丽的孔雀,这些造型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王城公园的菊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好想再去看一次!

自评:前几天我们去了王城公园观菊展,被菊展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于是写下此文。请老师和博友多提宝贵意见!

菊花海

争奇斗艳

鲤鱼跳龙门

金龙腾飞

游王城公园菊展有感作文400字 篇10

昨天我和妈妈、外婆、妗妗、表哥表妹去王城公园看菊展。一进门看到各种菊花摆出的壮丽山水画,我们立刻被吸引了。就像刘姥姥初次进大观园,是多么美丽、惊奇、芬芳的世界。

我们往里面走,两边是花草砌成的方牌子,中间巧夺天工做了大大的菊字,郁郁葱葱。中间的大院子是各种各样的菊花,它们弯弯曲曲、团结紧密,足有碗口粗,显得高雅大方,有紫色、白色、橙色、黄色、蓝色的......五彩缤纷,有一种菊花竟然像烟火一样绚彩,花瓣细细的呈放射状红黄相间,嗯,它们比烟花还夺目,因为它们持久,看得见闻的着。还有一种菊花一簇簇火红色的小雏菊,像火焰在燃烧,人们做出一个龙的.形状,美的无与伦比。当我们置身在菊花的海洋,看这满园争奇斗艳的菊花,鼻子嗅着沁人的香气,我们陶醉了,流连忘返。

我们走出王城公园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并教了我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却说我不管菊花是不是隐士,我喜欢菊花是它耐风寒,在这深秋,干燥,天非常淡,万物凋零的时候依然怒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写单位工作报告格式下一篇: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