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2024-07-21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共8篇)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1

2008年

2008年安化黑茶屡拿金奖

2008年以来,为整体推介安化黑茶,拓展内销市场,安化县茶产业办和茶业协会组织企业先后参加了诸多的国际茶业博览会,55家(次)企业参展,展区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有6个安化黑茶产品喜获金奖,企业现场销售茶叶360多万元、签订3200多万元的订货合同。2008年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在诸多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安化黑茶产品获金奖。

2008年11月安化县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举办了专场“安化黑茶”品牌推介会。在中华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安化黑茶产品获金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湖南省茶厂工人们精心特制的一支重达2008两(折合62.5公斤)的世界茶王——千两茶,将赠送给北京奥运组委会。

2009年

2009年10月,首届中国湖南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业市场隆重举行,“中国黑茶之乡”称号正式花落益阳。

2009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茶公司稳居百强榜首。2009年湖南“安化黑茶”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形成三足鼎立的繁荣局面。

2009年5月2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协同中央电视台策划拍摄——“端午访茶”安化黑茶

2009年6月5日专题节目

黑茶的前世今生(CCTV第7频道《乡土》专栏)

2010年

2010年湖南安化黑茶六大新闻

NO1:1月14日安化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国家产品保护目录 NO2:1月29日“安化黑茶”商标通过工商局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NO3:3月24日湖南省茶业协会经济年会召开

NO4:5月湖南安化黑茶作为湖南唯一入选产品,以“世博十大名茶”进驻世博会 NO5:6月24日安化黑茶宣传广告亮相首都国际机场

NO6:8月

1日安化黑茶成为“我们的节日”申遗第一茶

2010年安化黑茶与世界500强并位营销

2010年黑茶驻上海世博会后,以“世博名茶,健康之饮”为主题的安化黑茶户外宣传广告在北京国际机场正式亮相。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新上日志“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2011年

2011年,在国际上安化黑茶成功在欧洲六国举办推介会,在东欧刮起安化黑茶文化旋风。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安化黑茶千两茶荣膺金奖。

2011年,刘振华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黑茶与神奇的金花菌》讲课,在国际食品和微生物学术界引起安化黑茶热。

2011年,中央电视台及地方频道多次报道安化黑茶。在中国电视媒体掀起一股黑茶茶文化的热潮。

中央2套《生财有道》栏目“黑茶进博物馆” 中央4套中文国际《走遍中国》栏目“黑茶之乡” 中央7套《乡土》栏目“神秘的安化黑茶”

中央10套《探索·发现》栏目“茶马古道黑茶系列” 2011年中央及全国60多家媒体争分报道安化黑茶,在中国掀起一股黑茶热浪。

2011年,湖南省政府制定“将安化黑茶产业打造成为湖南又一个千亿产业”发展规划,将安化黑茶的发展提升到全省战略高度。

2011—2012年,湖南梅山黑茶崖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茯砖速溶茶”“功能袋泡茶”“安化黑茶饮料”“安化黑茶日化用品”等新产品,引领安化黑茶向“科技化、便捷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2012年

2012年,中国各大门户网站均出现报道安化黑茶之后,诸多安化黑茶厂家对互联网和媒体的广告和宣传加大。

2012年6月,湖南梅山黑茶有限公司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速溶茶、功能袋泡茶等黑茶精深加工产品,享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多次获省市县科技发明一等奖。2012年有读者向新闻热线爆料:“温州开出多家黑茶销售店,有“金花”的黑茶价格每公斤动辄上万元。

2012年,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普洱茶被爆炒的温州,将掀起另外一轮黑茶投资热。2012年在“中国黑茶之乡”益阳,“安化黑茶”凸显品牌魅力,不仅受到边疆地区消费者的青睐,还走俏大江南北,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以来,安化县作为全国著名茶乡,把做强黑茶产业列为“3+2”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2年安化黑茶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世界茶王”的美誉;知名茶书曾誉安化黑茶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2012年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博览会上梅山黑茶凭借产品品质过硬、科技含量高,荣获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梅山黑茶的“全产业链三位一体多维营销效政策”首次面向全国招商,即好评如潮。

2013年

2013年国家扶植安化黑茶的发展,现已经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茶产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2013年梅山崖安化黑茶在全国20个省市等地开设安化黑茶专卖店,店铺开业当天吸引众多市民到现场品茶、论茶、购茶,一品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

2013年安化连续四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排名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2013年安化黑茶,已经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茶产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2013年3月20日,中国黑茶产业技术联盟创新服务平台的第一个黑茶种苗繁育基地——资阳区新桥河镇杨林坳茶叶种植基地挂牌。

2013年,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爆发时期。随即的糖尿病、胃病、肥胖、高血脂、牙病等疾病人群日益增多。黑茶知识、功效普及有效的降低的这些疾病的引发几率。中国进入全民黑茶时代。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2

关键词:成都市,人口预测,发展趋势,分析

0 引言

2016年1月1日全国各省市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必将对成都市未来的人口数量、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而对劳动力供给、老龄化速度、甚至妇幼保健、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在对成都市人口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 预测未来十五年成都市的人口发展趋势, 通过此研究, 准确把握成都人口数量、结构变化趋势及特点, 对研究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对研判全省人口形势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成都市人口现状

根据成都市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成都市的常住人口不断增加。2000年为1124万人, 2005年增加至1221万人, 2010年增加为1405万人, 2015年进一步增加至1443万人。不难发现, 2005—2010年是成都市人口增加最快的五年, 平均每年增加36.8万人;2010—2015年的增速有所放缓, 五年一共才增加38万人。2015年, 成都市城镇化率到达71.5%, 处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2 人口预测方法及参数设置

人口预测的方法有很多, 如:人口增长率法、logistic模型、指数法、灰色系统法等, 但是很多的预测方法都只能获得数量, 具体结构却很难。为此, 本文选用内森·凯菲茨模型, 即人口矩阵预测方程式来预测, 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变化。以2015年成都市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 采用国际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对成都市的常住人口进行预测。由于资料所限, 加之相应的调查数据较少, 本次预测没考虑人口迁移因素。其他参数设置如下:

(1) 总和生育率。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的总和生育率仅为0.86, 比2010年的0.80略有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受到2014年初开始执行的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本文参考了以往相关研究[1,2,3], 并考虑到全面二孩可能有三年的累计堆积期, 最终将未来十五年的总和生育率设定为:2016年为1.1, 2017年为1.05, 2018年为1, 2019—2030年均为0.95, 这是方案一。另外, 本文增加方案二进行对比分析, 保持2016年以前的单独二孩政策, 即假定保持以后每年的总和生育率均为0.86。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其他参数一致。

(2) 死亡率。在成熟的生命表技术基础上确定本次预测的死亡水平和模式。根据成都市及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普查的年龄别死亡数据, 编制成都市人口完全生命表, 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生命表。对三张生命表的存活率进行Brass~Logist变换, 求出相应的α和β, 得到成都市人口死亡模式的“标准生命表”。

(3) 平均预期寿命。根据2015年成都市人口普查资料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显示男性预期寿命为76.1岁, 女性预期寿命为81.3岁。结合联合国预期寿命的步长经验值及成都市以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情况, 假定2015—2030年, 每年成都市的男性和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均以每年0.2岁的标准延迟。

(4) 出生人口性别比。从近年来成都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来看, 已经基本回归102-107的正常值范围, 因此, 本文假定未来十五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为105的正常值。

3 成都市未来十五年人口发展趋势

(1) 人口总量。通过预测发现, 方案一下, 2016年成都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447.9万人, 2017年达到1450.5万人, 2018年进一步到达1452.0万人, 2019年到达成都市的人口峰值1452.4万人。之后, 人口数不断减少, 2030年将减少至1420.3万人。总体而言, 未来十五年, 在不考虑人口迁移流动的情况下, 成都市的人口总量基本保持在1400多万。如果保持单独二孩政策的话, 成都市的人口在2017年到达峰值1445.6万人, 之后逐渐减少, 2030年减少至1404.2万人。可见, 相比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 2030年的总人口会增加十几万。

(2) 出生人口。方案一下, 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 2016年成都市出生人口将增加为13.0万人, 比2015年多出生3万人左右, 2017年出生人口为12.2万人, 2018年11.3万人, 之后不断下降, 2030年出生人口数减少为7.2万人。方案二下, 即保持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成都市的出生人口数为10.2万人, 之后逐年减少, 2030年减少至6.6万人。可见, 与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相比,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出生人口数在2016-2018年堆积期后, 每年多出生几千人, 且多出生人数逐年减少, 2030年只多出生0.7万人。

(3) 人口年龄结构。方案一下, 成都市未来十五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总体表现为:少儿比重先保持稳定, 在2020年后逐渐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具体数据来看, 2016年, 成都市的少儿比重为11.8%, 2017—2019年均为11.9%, 2020年又下降至11.8%, 之后不断下降, 2030年, 仅为9.8%。2016年成年人口比重为75.0%, 2020年下降至71.9%, 2025年下降至71.5%, 2030年进一步下降至67.5%, 可见2025年后成年人口比重下降速度明显。2016年老年人口比重为13.3%, 2020年上升至16.3%, 2025年上升至17.5%, 2030年进一步上升至22.8%。可见, 2025年后, 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也反映了全面二孩政策后, 成都市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如果不执行全面二孩, 即方案二下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 2016年少儿比重要低0.2个百分点, 2020年要低0.5个百分点, 2030年要低1.1个百分点, 2030年老龄化也要更加严峻, 老年人口比重达到23%, 比全面二孩情况下高0.2个百分点。

4 结论

文章基于2015年成都市1%抽样调查数据, 结合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两种方案预测了成都市未来十五年的人口走势, 比较结果发现, 全面二孩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人口的增加, 均衡人口年龄结构, 但是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如何解决成都市未来人口问题, 需要在人口政策进一步适度放宽的同时, 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同时, 在城镇化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 要考虑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综合问题, 让流动人口, 尤其是农民工真正留住, 实现市民化。

参考文献

[1]翟振武, 张现苓, 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 2014 (02) :3-17.

[2]乔晓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生育水平会达到多高?——兼与翟振武教授商榷[J].人口与发展, 2014 (06) :2-15.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统计分析 篇3

关键字:中国人口 老龄化 趋势

一、我国老年人口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近1/4,老年人照料问题突出。

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2200万和5300万人。那时候,我国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这些新特点将给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1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2月2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老龄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在此间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这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增加了新难度,也提供了新条件。

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由于我国在近50年的高速发展中,很大情况得益与我国处于15-64周岁的人口比例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工业发展前进的必要动力;而紧凑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60-80年代的人口比重较高,80-目前的人口比例较少,我们人口老年化的最大问题就是沉重的人口赡养问题,试想80年代出生的人们以后多数要赡养4个老人(父母+爷爷奶奶),或者一个家庭要赡养父母和岳父岳母。

(二)人口老年化也会带来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变化

表现在老年化社会的消费需求日益丰富。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取得新进展。同时,我国老龄事业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如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老龄工作积极应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与老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等,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积极予以解决。

三、解决策略

(一)完善现行生育策略

1、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生育观念。引起这种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經济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2、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保障体制

在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人口政策及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应该作出及时的反应,努力创建一个促进我国人口由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3、教育战略地位与人口发展战略相结合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生育意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就容易理解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容易接受新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城市人口更容易接受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政策。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改变生育意愿。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口控制,更重要的是,促进内生低生育率的转变,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我们大力普及教育,将教育与人口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

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不搞‘一刀切”,应尽快抓紧,平面展开。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

3、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4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杨 制图:王云涛

比2012年少生8万人 男女比例高于全国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06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7%,但增幅比上年回落0.38个百分点。平均算下来,每平方公里有593人。

其中,全省男性5548.72万人,女性5095.28万人,性别比(女性为100)108.90。这一数据比2010年微降(2010年是108.98),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10)。这说明,广东省男比女多的情况比全国严重。

同期,全省出生人数及自然增长人数减少,而死亡人数增多(见图一)。目前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4.69%。,自然增长率6.02%。

另外,人口城镇化发展稳步提升(见图二)。截至2013年底,全省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上年净增72.01万人,增长1.01%,比同期常住人口增幅高0.54个百分点。

劳动年龄段超七成 但老年人抚养比上升

据介绍,2013年全省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其中,0-14岁1558.28万人,15-64岁8216.10万人,65岁及以上869.62万人。这是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首次超过8%(见图三)。省统计局表示,按国际通用年龄结构标准衡量,目前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已处于“老年型”时期(见下表)。据了解,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过渡到成年型,再发展到老年型,这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表现,也是人口老龄化测定的一个标准。

而且,在这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广东老年人口抚养比也逐年攀升。

统计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58%,比上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要多负担1.4名老年人口。

不过,省统计局指出,由于广东吸纳了大量的省外劳动力,使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广东仍属于劳动力人口资源丰富、总人口抚养系数相对较低的省份。

类别 国际通常使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判别标准 2012年 2013年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例 >40 30-40 <30 15.96 14.64 老年人口比例

<4 4-7 >7 7.06 8.17 老少比

<15 15-30 >30 44.24 55.81 广东省人口结构类型及其变化(单位:%)区域人口发展不均衡 珠三角人口超半数

就人口分布区域来看,全省常住人口集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2013年末,居住在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的人口达到5715.19万人,比上年增长0.45%;占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的53.69%,比上年微降0.02个百分点,处于基本持平状态。

广东人口老龄化现状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 2008-02-0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7%)或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10%)的人口占总的比例不断增加,而14岁及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缩小的现象。它是通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根本改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以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过程。因此,了解广东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广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

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6.82万人,占总人口的7.91%。与2000年“五普”相比,净增130.83万人,增长24.87%,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74个百分点。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00年之后,广东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其进程较其他省、市(注)稍为缓慢,这主要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省外人口迁移流动,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补充,从而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广东老年人口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中龄组的老年人口比例有所增加

国际上通常以65~69岁(低龄组)、70~79岁(中龄组)、80岁及以上(高龄组)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状况。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广东老年人口的低龄、中龄和高龄组的比例分别为35.59%、48.32%、16.09%,其中中龄组所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与2000年“五普”相比,上升2个百分点。中龄组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另一方面则对今后的社会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二)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同步,超过1/2的老年人口在农村

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别,使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老龄化进程呈现出不同步现象。2004年广东城镇、农村的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7.36%和8.54%(见表2),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2.41和0.84个百分点。显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且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地区。但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上看,则城镇快于农村。因此,不但要加快城镇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和提高改善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

(三)养老主要通过家庭赡养,且绝大多数老年人健康情况良好

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广东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与亲属共同生活的占77.59%,比2000年“五普”下降了1.62个百分点;而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26%。可见,目前养老的主要模式仍然是通过家庭赡养。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挑战,同期广东的“空巢”家庭户(指单身老人或一对老年夫妇的家庭)比2000年上升了1.5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的上升幅度则更为明显,高达3.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三代户”与“四代户”的家庭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2.11和0.20个百分点。以上现象充分说明了广东以家庭养老的观念正逐渐弱化。此外,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还显示,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91.33%在生活上能够自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逐步加重

首先,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看,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水平下降,且这种下降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然下降的。因此,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多数要花上近百年以上的时间。但是,我国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剧转变,这就使得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经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1万美元以上,而广东目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若按官方汇率折算,只有2000多美元左右。足可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其次,随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将直接导致抚养系数升高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为11.82%,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比2000年多抚养3名老年人口。最后,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婚育期,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一对年轻夫妇将要面临赡养4个老年人的困境,这无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将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问题。

(二)老年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缺口较大,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软弱,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致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在城镇,而农村的覆盖面则相对较窄,部分老年人口缺乏应有的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广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8.85%、28.06%,其中农村仅分别为3.79%、19.44%。可见,在推进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的力度亟待加强。

三、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一)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进入高峰期的20~30年前,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且进行足够的资金储备,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压力。在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老年期,届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会陡然加速,并预计广东的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因此,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以本身经济发展的实力为基础,抓住目前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抚养系数相对较低等有利的人口条件,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还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并根据城乡老年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镇应加大力度推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而农村重点则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以及以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新路。

(二)修订和完善法规体系,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身并不构成“问题”,但由于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的特性决定了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到社会结构变迁,并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影响。因此,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老年人的自身,而且还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和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国家和社会各界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齐抓共管,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方面,先后有《广东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1991年1月起施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10月起施行)出台,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人权益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对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个别地方及家庭,打骂、侮辱、诽谤、虐待、遗弃老年人的事件不时有所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因此,有必要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体、内容等,针对新的变化情况,制定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规性文件,并把国际和国内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与此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敬老年人的良好道德风气。此外,对那些虐待老年人、不赡养老年人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法律上给予谴责和制裁,以保障老年人在愉快、温暖、祥和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江苏农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篇5

2013年10月29日 16:25 来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第4期 作者:王丽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32

摘 要: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江苏农村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社会学分析,发现江苏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发展问题,并提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等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人口,结构特征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苏农村常住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人口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人口结构的变化易对人口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由此产生各种人口问题。虽然人口具有开放性,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可以通过人口迁移流动进行调节,但是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这种调节途径往往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深入分析江苏农村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把握农村人口发展背景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一、江苏农村人口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村人口总量从“一普”时的3210.48万人,达到“四普”时的5258.83万人的高峰,之后开始减少,到“六普”时仅为3128.95万人。江苏农村人口的比重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断下降。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39.8%,1982年“三普”时比重为84.2%,下降了44.4个百分点。在自然生育率下降及人口净迁出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常住人口规模缩小,并引起了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江苏农村人口的结构特征

人口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也是进行人口预测和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根据人口自身的自然特征,可以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对人口的构成进行研究。从人口的社会性,可以研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及就业分布。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江苏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如下。

(一)农村总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

“六普”时,江苏农村男性常住人口1554.61万人,女性常住人口1574.34万人,农村常住人口性别比为98.75,女多男少,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外出主要以男性为主,导致常住人口性别比偏低。

从表1可见,自“三普”以来,农村人口的性别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六普”时农村人口性别比与“三普”相比下降了3.36个百分点;同期的全省人口及城镇人口的性别比也表现为同样的趋势,分别下降了1.87和7.19个百分点,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趋于一致。

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上,江苏农村人口值一直超出普遍认为的103-107的合理区间。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出生性别比从1982年“三普”时107.80上升到117.84,提高了10.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值,如表2所示。

“三普”以来,农村总人口的性别比一直低于江苏总人口及城镇人口的性别比。与此相反,农村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要高于江苏总人口和城镇人口。1982年,人口出生性别比江苏城乡相差0.87个百分点,2000年相差达到5.08个百分点,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相差3.09个百分点。

(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1.农村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迁的一个显著趋势。江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江苏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于全省。按照通行的人口老龄化判断标准,“三普”时农村0-14岁人口的比重在30.2%,接近临界值3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仍在临界值7%以下,说明此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类型为成年型。十年后即到了“四普”时,0-14岁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为24.8%,65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比重上升到7.0%,农村人口开始进入老年型。“五普”、“六普”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0.7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在江苏农村地区每百人中有13.6个老年人。

2.农村人口抚养比下降。伴随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抚养比也发生了变化。随着0-14岁农村人口总量和比重的下降,江苏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抚养比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三普”时少年儿童抚养比高达47%,“五普”时下降到31.1%,“六普”进一步下降,只有19.5%,比“三普”时下降了27.5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六普”时达到18.8%,只比少年儿童抚养比低0.7个百分点;相比“三普”时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受少年儿童抚养比大幅下降的影响,总抚养比从“三普”时55.7%下降到“六普”时的38.3%,幅度高达17.3%,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减轻。

3.未来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因为人口具有延续性,当前人口构成是前面人口变迁的结果,也关系到未来人口的变迁。可以通过人口年龄金字塔直观的观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并预测今后的老龄化程度。

图1显示了“三普”和“六普”江苏农村人口的分性别年龄金字塔的对比,深色部分为“六普”人口年龄金字塔,浅色部分为“三普”人口年龄金字塔。从对比图可以看出,从“三普”到“六普”的近30年中,农村人口的低年龄组不断变窄,高年龄组不断变宽,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三普”时,低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金字塔呈“下宽上尖”;到“六普”时,高年龄组的比重明显变大,而低年龄组的收缩非常明显,塔形呈现“下窄上宽”。

(三)江苏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1.农村人口中高学历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六普”时,江苏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虽然少于江苏全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9.1年,但是从纵向比,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不断提高。2000年“五普”时,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十年中提高了0.7年。

从“五普”到“六普”,除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下降外,其余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人口比重提高明显。“六普”时,农村人口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2068人,比“五普”时减少1006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2344人,增加504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9690人,增加2399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为2200人,增加1739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756人,增加678人;具有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为40人,增加38人。

2.江苏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距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2010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9年,城市人口为10.5年,城镇人口为8.9年,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少2.6年,比城镇人口少1年。

2010年“六普”时,每十万人中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比重,而从高中阶段开始,乡村人口比重低于城镇,并且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升高,比重相差愈大。研究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7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倍;大学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11.5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3.4倍;大专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5.1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2倍;高中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1.7倍。相反,在小学阶段乡村人口比重是城市人口的2倍、城镇人口的1.3倍;在初中阶段乡村人口比重是城市人口的1.3倍、城镇人口的1.0倍。

3.江苏省内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呈现区域性差异。江苏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距非常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同样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差距。苏南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苏中为7.7年,苏北为7.6年,苏南地区高于苏中、苏北地区。

苏南每十万人中研究生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9.9倍和13.6倍;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4.2倍和8.4倍;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2.3倍和3.2倍;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4倍和1.7倍;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1倍和1.04倍。在小学受教育程度上,苏中地区最多,每十万人中有37362人,苏北次之,有31626人,苏南最少,有28784人。

(四)江苏农村常住人口就业人数减少

伴随常住人口规模的缩小,农村1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和农村就业人数均大幅减少。“六普”时农村1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650.91万人,“五普”时为3256.9万人,减少了606万人;根据普查长表推算,“六普”时就业人口约为2005万人,“五普”时就业人口约为2708万人,减少了700万左右的就业人数;就业人口的比重也从“五普”时的83.2%下降为75.7%,下降幅度达7.5个百分点。

1.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呈现“二一三”格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逐渐转移出来,流向非农产业,农村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五普”与“六普”的行业构成比较可以发现,农村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虑到“六普”时采用新的行业划分,为了方便对比,我们按照主要指标和口径一致两个标准选取行业就业比重进行比较。

2010年,农村人口在农林牧渔业中的就业比重为39.1%,比2000年下降了32.3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就业中,主要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大,2010年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32.1个百分点,说明农业生产方式进步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为31.4%,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建筑业就业人口比重为9.7%,提高了5.2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行业。由于指标的不可比,我们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来比较服务业的情况。2010年,第三产业涉及的全部行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9.3%,比2000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农村就业结构已从“一二三”格局转变为“二一三”格局,标志着农村工业化阶段性的转变。

2.就业人口的职业非农化倾向明显。农村人口的职业分布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职业比重下降较大,农村新兴职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从职业中类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比重下降幅度最大,2000年时高达71.4%,而2010年下降到39.1%,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职业中。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职业是种植业生产人员,比重下降幅度达到31.8%,从事种植业的人口总数减少最明显。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比重提高,从2000年的19.3%上升到39.3%,幅度高达20%。这主要是农村新建的制造业行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而实现了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职业分布从而发生改变。农村中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员比重也有所提高,从5.0%上升到15.7%,幅度为10.7%。商业服务业人员中购销人员比重从2.9%上升到8.8%、餐饮服务人员从0.6%上升到1.9%。这是农村人口非农就业的另一阵地。

三、江苏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及解决思路

人口结构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江苏农村人口发展所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亚于总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需要关注;三是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仍需提高,制约了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尚未发掘,人口就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对于这些问题,应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着眼,通过各种经济、社会政策措施来实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

江苏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道路、网络的覆盖网建设密度高,有效连接了城乡的交通信息网络。但各种服务和保障机制的完善仍有待时日,农村的社会保障虽覆盖率达标,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然差距甚大。而这些基本生活服务如果不能实现城乡接轨、缩小差距的话,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极大制约。

(二)推动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逆的阶段,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基于对农村建设的重新定位和总体规划,另一方面要依靠城镇化的带动。伴随城镇化的进程,打破农村相对封闭的状态,逐渐实现城乡观念的融合,并促进资源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则在城乡间流通,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力推动农民的市民化转变,增加农民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度,实现农民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相互促进。

(三)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职业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

农村地区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农村发展。江苏应在财政支持力度上下功夫,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更要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高中及中专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加强农村及城镇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篇6

摘要:目前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不高;农村流动人口本身特点造成的管理难度、以及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三方面的主观障碍;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强化政府责任,首先建立大病保障制度。

关键词:流动人口 医疗保障 政策

流动人口主要指地理上离开户籍地一段时间(通常按半年计算)以上的外出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丽水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知:丽水市流动人口总量88.27万人中,外出人口为60.74万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55.3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2.32%,外出不满半年5.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16%);外来人口为27.53万人。莲都区流动人口14.71万人(其中:外出7.22万人,外来7.49万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成熟,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土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从农业分离出来的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农村流动人口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进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治安等。本文主要讲的是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一.人口现状

第一,农村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高。流动人口大多数属于青壮年群体,长期在农村使他们对艰苦生活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不管是客观平均身体状况还是主观健康评价都较好。由于体质较好,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多是普通的感冒、肠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而较少受到慢性病的困扰。但是众多调查发现,除去这些一般性疾病外,传染病在农村流动人口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他们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构成较大威胁。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条件和卫生服务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前少有接种疫苗,因此他们当中一些人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已经潜伏了一些疾病,而农村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之后通常聚居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且流动性大,无疑会加速疾病的传播。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不足。在儿童方面,首先,流动人口儿童的健康情况明显差于常住人口。农村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某些传染病患病率远高于同城市的常住人口,婴儿和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亦显示明显偏高,此外流动人口儿童的营养摄入情况较全国平均情况差,导致流动人口儿童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

第二,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经济因素是阻碍其卫生服务利用的最主要原因。各地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在患病后的处理方式、就诊机构选择、不就诊原因等方面具有共性。一方面,农村流动人口在患病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措施,不会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自己采取治疗措施的比例较大。选择的主要理由是费用合理和距离近,这一选择是优先考虑就医成本的结果。

第三,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妇幼群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有较大的预防保健需求。虽然青壮年构成了农村流动人口的主体,但是却不可忽视其中的妇女(尤其是孕产妇)和儿童群体,这两个群体相对而言比较脆弱,易受健康问题冲击,因此很多卫生领域的学者特别对这两个群体的健康和保健进行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显示,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在健康方面明显不如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常住人口。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需求,但远远无法满足。除了收入较低外,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仅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少数城市,而大部分拥有大量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在这一方面仍无所作为;其次,即使在已经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城市,其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亦较低,远无法和同地区的城市人口相比。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显得尤其突出,受到日益重视, 国务院在2006年初即以此作为主题发布了一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的公布可以说为解决农民工的若干问题带来了契机。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方面,《意见》认为,应“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缴费率,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为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参保农民工提供医疗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农民工的医疗服务方面,《意见》亦明确指出: “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对农民工健康教育和聚居地的疾病监测,落实国家关于特定传染病的免费治疗政策。要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相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意见》亦出台了各自的计划: 卫生部制定了《2006年农民工医疗卫生工作五大计划》,决定在2006年对农民工进行疾病预测,开展农民工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给农民工的适龄子女提供儿童免疫,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以及对农民工开展健康教育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活动的通知》,决定“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同时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的计划。就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而言,《意见》以及根据《意见》出台的各项部门方案可以说是建立在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整体特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 首先,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数属于青壮年群体,长期在农村使他们对艰苦生活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不管是客观平均身体状况还是主观健康评价都较好,大病保障是他们最需要的医疗保障。其次,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条件和卫生服务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前少有接受卫生免疫,再加上在城市聚居的生活环境,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再次,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较大差距,对预防保健有较大需求。因此,目前的制度设计能够满足流动人口群体的大部分医疗保障需求。

二.目前的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流动人口以非正规就业者为主。所谓非正规就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对于正规部门而言的,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这种部门通常规模较小、无组织、无结构,尤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多见,比如个体商贩;另一种是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这是二元社会结构的中国特有的现象,系指在正规部门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与正规部门正式员工待遇不同的“临时工”。由于目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小,从在农民工用人单位中普及劳动合同,到为签合同的农民工购买医疗保险,将是一个较为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可以预见,在较长时期内大部分农民工将依旧处于无医疗保障状态。

二是农村流动人口收人低,贫困率高。农村流动人口收人偏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城市中存在我国特有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并不是平等竞争,由于户籍制度,以及自身条件限制等种种原因,农民工普遍从事收人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差的工作,在各方面都不能与同城市的户籍人口同日而语。收人低和缺乏保障,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相较城市人口更容易陷人贫困。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的流动人口中,贫困范围三倍于当地人口,有25%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在无锡和珠海的调查同样反映了农村流动人口贫困率较高的特点。在现有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只设计了以大病保障

为主的医疗保险,并未设计医疗救助。保险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保障的范围和水平有限。可以想象,尤其是在低水平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下,对于农民工中的贫困人口。即使享受了农民工医疗保险。恐怕也无法满足其医疗需求。三是农村流动人口中妇幼群体的比例在日益加大。在21世纪以前,提到农村流动人口群体,往往指狭义的农民工群体,因为那时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以青壮年为主,寻求经济改善是流动的最大动因,往往采取家庭分居的模式,只有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然而这种状况日益改变,近几年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出现新趋热由于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倾向于举家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不再是暂时性的,而倾向于在城市永久居留。

三.政府工作

1.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

针对流动人口参保意识不强的现状,医务工作者要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使他们了解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意义、原则、实施办法,不断提高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形成参保方和保险提供方的良胜互动。依据公平、共享、渐进的原则,分层分 类地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以维护流动人口基本医疗权益和推进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统筹考虑满足需要与承受能力,确定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统一目标,再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对于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长期在城市或农村并取得流人地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应参加流人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人的流动人员或季节性出来务工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原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鉴于户籍所在地新农合仍是目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最主要形式这一现状,医务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方便流动人口就医、审核报销的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零距离、一站式的新农合服务,及时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吸引力。

2.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跨城乡、跨区域、跨制度的医保关系衔接问题,一直是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突出问题。医务工作者应按照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能够连续参保,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能渊顷畅接续,同时避免重复参保和重复享受医保待遇。

3.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体系

对于未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流动人口群体患有重大疾病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或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前提下仍不能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的困难人群,医务工作者应将其纳人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范围之内,为其提供医疗救助。要加强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制订针对贫困流动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的服务平台,设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面,适度提高救助标准,重点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使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获得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为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编织安全网。

参考文献:

[1]龚文海.农民工医疗保险: 模式比较与制度创新基11个城市的政策考察[J].人口研究,2009,33(4):92-98

[2]李孜,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成都北京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2009,33(3): 99-106.

[3]赵斌,王永才.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 41-46

[4]常传领 浙江省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调查与制度设计 法治研究2010年第10期

[5]肖贤武1 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卫生保健需求初探[ J ].卫生软科学, 2001(15)1

[6]林良明等1 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 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16)[7]华迎放1 农民工社会保障: 思考与政策选择[ J].中国劳动,2004(10)1

[8]赵立航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五大矛盾探析[ 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3)1 [9]何云 浅析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消费导刊 2008.12 河北工业大学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7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规模巨大而且速度过快。中国历史上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比发达地区近三十个国家的人口还多,也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就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而言,在50余年里由1953年7月1日的2504万人[1]增加到2005年11月1日的10045万人[2],增长了3.01倍,老年人口比例由3.56%提高到了7.68%。从20世纪60年代老龄化起动以后,老年人口的增长一直大大快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增长。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2.5%,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已达3%左右[3],而且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的情况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8811万人[4]增加到2005年的10045万人,五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0%,大大超过总人□0.63%的平均增长速度。另外,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中仍然是最快的。这一特点要求中国各项老年事业和各项准备工作要跟上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步伐。

2、起步较晚且催生痕迹明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现象、社会进步的象征,起步的早晚、速度的快慢与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方面关系密切。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迅速下降,从而人为地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并非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发演进的,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样就使得中国在“政策催生”下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社会承受老龄化的能力偏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3、差异较大且城乡倒置。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受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间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早已超过7%,2000年就高达11.46%,其中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与此同时,各地区大部分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5]。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并且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

4、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从国外人口老龄化过程的统计数据看,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相伴而生。而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虽经历了迅速下降,但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出生的大批人口此时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不过,这一优势将在本世纪20—50年代开始逐渐消失,届时我国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

5、呈不规则性和累进性特点。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大,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从而形成了人口金字塔的不规则特点,并由此派生了人口老龄化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01年至2020年是中国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年均增加老年人□596万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28%;2021年到2050年是中国老龄化加速阶段,年均增加老年人口620万人,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6]。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对于全球或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大,因此,我国产生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1、出生与死亡因素。人口出生率下降会使少年儿童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所占比重减轻,从而增加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然而,出生率下降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具有滞后与累积的作用,一般来讲,出生率的下降在前,人口老龄化在后;出生率下降得越快,今后人口老龄化速度也越快,只有当出生率不再下降,人口老龄化过程才会相应停止。这种因妇女生育率下降继而出生人口的减少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在人口学中称为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的老化[7]。死亡因素往往是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联系在一起共同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为如果平均预期寿命很短,出生的人口大多在60或65岁之前已死去就谈不上人口老龄化了。

2、生育率下降是决定性因素。1973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迅速延长。1957年,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55.82岁、55.95岁,1995年,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上升为67.36岁、71.89岁。我国少年人口比重在1950年时为33.5%,到1990年下降到27.6%,老年人口比重在1950年时为7.5%,到1990年上升到8.6%。在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过程中,生育率下降起到的作用为19.5个百分点,死亡率下降起到的作用为口3.0个百分点,在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过程中,生育率下降的作用为2.7个百分点,死亡率下降的作用为0.8个百分点[8]。由此可见,中国现在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下的人口老龄化,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国际比较

1、老年人数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后续的相关数据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人口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71亿,占总人口的1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13亿,占到总人口的8.3%;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4.5亿,占到总人口的32.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3.36亿,占到总人口的24.3%。这表明我国最近的未来50年老年人数量稳步上升。2005年以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缓慢发展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2000年底的10.4%增长到2005年的11.0%。2005年以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逐渐加快,2010年以后则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从2010年到2031年这21年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达到25%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平均每两年就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2026年超过3亿人,2036超过4亿人。从我国老年人口每增加1亿人所需要的时间看,从2亿人增加到3亿人所用的时间是12年,从3亿增加到4亿是10年时间。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正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高生育期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的阶段。预计到2025年在我国总人口中将会有20%左右的人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有可能会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2、总抚养比的变动趋势。在人口统计中,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通常被看作是被抚养人口,这部分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和少儿人口的负担情况,因此,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也是我们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应重视的。2010年以后,老年抚养比的持续增长将成为我国总抚养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从总抚养比中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构成看,2008年之前我国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少儿人口比例的持续下降导致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形成的,而此后总抚养比的上升将主要受老年人数增加和老年抚养比上升的影响。预计到2024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会超过少儿抚养比,这说明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的重点将由少儿人口转向老年人口。2000—2025年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将会增加一倍,由2000年的15.7%上升到2025年的31.0%。2010年以后,我国少儿抚养比基本上将维持25%上下,而总抚养比的上升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基本同步,说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将成为总抚养比上升的主要原因。

3、高龄老年人数变动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人口中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将会逐步提高。如果我们把60—79岁的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人”,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划分为“高龄老年人”,可以说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最需要帮助和遇到问题最多的将是“高龄老年人”。2000年,我国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共有1200万人,占全部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9.2%。根据预测,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时,预计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2800万人以上,到2050年时超过9000万人,高龄老年人占我国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也将达到2050年的21.3%。高龄老年人是病残率最高的人群,比低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障和日常生活照料,面对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多的前景,我国应当提早制定相应对策。

4、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据中新网2007年5月20日电,世界卫生组织周五发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香港《文汇报》援引报告内容称,统计显示中国男女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在未来50年将会面临持续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仍然不会是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不会是世界上最快的。所以我们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于紧张,必须有一个理性、正确、科学的态度来积极主动地对待。

我们从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可以看到: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而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看,200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9.4%,其中老龄化最严重的意大利上述比例已经高达24.1%,相比之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至于今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取决于生育和死亡水平的变化了。从未来50年人口发展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50年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33.5%,其中老龄化最严重的西班牙将高达44.1%。而我国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32.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4.3%。所以,即使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仍然不会是最严重的国家。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到2040年以后,印度人口总数将会超过我国,中国将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然而,从老年人口角度看,我国将长期保持老年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又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从2000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2000万人的国家共有4个,分别是中国1.3亿、印度7700万、美国4600万、日本3000万。到2050年时,将有5个国家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5000万人,分别是中国4.37亿、印度3.24亿、美国1.07亿、印度尼西亚7000万、巴西5800万。从中可见,我国的老年人口数一直是最多的,多达4亿以上的老年人口值得予以充分地重视。

国际社会大多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7%增长到14%即翻一番的时间来衡量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快慢。从各国的发展经验看,法国用了1 15年,瑞典用了85年,英国、德国、美国都差不多用了半个世纪,预计我国用28年左右就可达到,显然比发达国家快很多,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并不是最快的。日本只用了25年完成了这一增长过程,智利、印度同中国相差不多,而韩国、新加坡比我国更快。

通过以上一系列数字的比较,我们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不是问题最严重的,所以,我们又要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绝不能“谈老色变”、灰心丧气、消极对待;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我们又是比较严重的,我们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尽早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稳妥地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做好老龄工作。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Z]-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97.

②国家统计局:2005年末中国人口13.0756亿.新华网,2006-03-17.

③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205.

④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Z](第1号).2001-05-15.

⑤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J].人口研究,2004(1).

⑥周婷玉,陈菲.人口老龄化预测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新华网.2006-02-23.

⑦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12,P21。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8

老龄化;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26-02

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在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始终和人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拥有近十亿的农村人口,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正是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降低。然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使中国这一比较优势面临被弱化的危机。

今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显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

“根据中国数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发现,在2000年时,中国劳动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自此之后,中国老年人加小孩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正大幅提高。从不同阶层来分析,干部、管理者,以及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变化不大,但是农民工却出现巨大的分化:第一代农民工变成老年人,而新一代的农民工的加入使群体结构更加年轻化。数据显示,在1938年到1956年出生的人口中,农民占比达到57%,工人占比只有25%。而在1977年到1997年出生的人口中,工人占比增加了一倍多,达到55%,而农民占比则减少到25%。越是年轻人,种地的越来越少,进城做工的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农村未来可转移出来的农民工将越来越少。”(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劳动力的逐渐减少意味着中国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新的比较优势。纵观现阶段的中国对外贸易我们不难发现:

一、现阶段中国的出口产品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但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的基数决定了我们在对外贸易中依然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充分利用劳动成本低的优势在对外贸易中获利。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减慢,但是目前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转移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继续保持现有的比较优势。

二、欧美等发达国家频繁地对我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下,我们的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大量的低价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给国外的同类产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国相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于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企业,频繁地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这种做法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出口商的利益,限制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对外贸易的这一被动局面,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三、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将逐渐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各国必须抓住全球化这一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在这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如果不能重新确立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并长期保持下去,将会在未来的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攀升。这反映出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凸显,劳动力短缺隐患的出现,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将会被取代。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升级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加快制成品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将是未来对外贸易的工作重心:

一、未来五年中国的最大优势依然是劳动力优势

尽管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特征,但离“刘易斯拐点”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五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因而我们将继续保持劳动力的优势。但是在继续保持这一比较优势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具有成熟管理经验和较高文化素质的高素质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是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同时,中国应该继续以劳动力的巨大优势吸引外资,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些技术和经验能对我们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逐步扩大加工型贸易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现阶段的对外贸易中,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正在提高,然而我们因该看到在利益的分配上中国的加工业只占到了极小的比例,仅仅是以付出的劳动参加分配。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应该发展自己的加工业,形成以制成品工业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由OEM向ODM转变,提高我国制成品产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中国在利益分配中的地位。这需要中国的制成品加工业在国内充分利用市场的优势培养竞争力,政府应当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引导建立制成品工业的产业集群,扶植重点企业,产生规模效应;在对外贸易中积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国际市场的同类产品实行保护关税,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通过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本国的制成品产业迅速和健康的发展。加工型贸易的快速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分工发展的新趋势,为应对这一国际环境,扩大我国加工型贸易的作用和地位势在必行。

人口老龄化问题向中国多年来形成并保持的传统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如何赋予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新的特点并逐步建立以加工型贸易为主的产品出口结构应该成为今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工作重心。如果能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建立属于中国的新的比较优势,并能在长期的贸易中获利,将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上一篇:赵王城遗址介绍下一篇:学校勤杂工用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