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2024-06-13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精选4篇)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篇1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的不断扩张, 导致大量工业停产搬迁, 从而留下许多工业遗址。如何对待这些工业遗址,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环境空间机能的角度入手, 以成都东郊工业遗址的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来探索工业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并分析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工业遗址景观的建设提供一个理性的依据。

一、环境空间机能与景观设计

机能,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动能力。所谓环境空间机能, 指的是环境空间的作用、功能等, 具体的说应该是环境空间在景观构成中的平面布局、功能作用、交通流线、景观视线、环境心理效应等等, 其中包括项目定位、整体规划等多方面的要素。一般而言, 环境空间机能是景观设计中前期最重要的环节, 她直接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实现工业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空间机能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的是项目定位、整体规划、景观构景等前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以成都东郊工业废弃地为例

(1) 发展现状

成都东郊工业废弃地遗址位于成都市东郊二环路外侧建设南路路口以东, 占地数百亩, 是东郊工业建筑群中保留较好的一个。为了留驻这些曾经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 利用和改造这些废旧建筑, 并改善城市环境, 成都政府于2005年底将外观结构保存较好的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成为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

亮点:

a.以恢复和保存原厂房风貌为主, 适当更新设备;在恢复保存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同时, 运用现代材料和空间处理手法, 创造出能满足现代使用要求的新的内部空间形态。

b.博物馆分为室内和室外展区, 通过设置反映当年工业生产场面的雕塑和工业机器等手法, 使受众能依稀感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强烈的工业气息。

c.更新了场地, 整合了空间, 设置一些环境设施, 使其成为一处开放空间。

(2) 存在问题

1. 项目定位不明确

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地处成都东郊, 区位优势不太理想, 使其知名度和人流量大打折扣。馆内展品没有定期更换和交流, 了无新意, 并且无解说员和相关服务设施。博物馆本身和周边环境没有什么呼应, 仅仅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品”而已。当人们参观完博物馆后, 再也没有让人们停留下来的场所了。这些体型庞大的工业建筑遗存没有结合成都自身作为一座休闲之都、艺术之都、时尚之都的特色, 将其改造成为创意聚落、艺术中心等, 并配以相关的设施, 使这一区域激活。

总之, 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不伦不类。改建后的东郊工业遗址项目不明确、特色不鲜明, 产业不健全, 人气不旺盛, 存在很多硬伤。

2. 消费场所违背环境心理学常识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 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旁边附属的由两排老厂房改建而成的“呈祥东馆”餐厅, 从外表上看, 其风格比较接近, 看似比较协调。然而其四周却由隔离带和铁栅栏围合, 形成一个独立的、冷漠的私密空间, 并有保安和围栏把守,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比较高档的私人会所。虽然位于公园之内, 紧靠工业博物馆, 但却与公园开放性的主旨完全相悖, 同时也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 这让普通受众在心理上就被拒之门外, 不清楚“呈祥东馆”到底是何方神圣, 使之与公园完全割裂开来, 全然不顾消费群体和周边环境。

3.景观记忆重组的美丽谎言

由工业遗址改建而成的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位于成都沙河八景之一的麻石烟云景点之中。流经本案的这段沙河景区叫麻石烟云, 因为它位于麻石桥附近而得名。然而笔者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景区内沙河畔景观与麻石烟云这个景点的含义联系不起来。关于“烟云”, 现代汉语词典有以下六种解释:1.亦作“烟雨”;2.烟霭云雾;3.指隐逸之山林;4.形容高远之处;5.如云的烟火气;6.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笔者认为, 麻石烟云可以理解为麻石桥这个地方过去曾经存在一些辉煌的景象、景观以及值得骄傲的一些东西, 现在通过人为的打造来恢复它, 是现在的人们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回忆。在整个公园里, 除了工业博物馆外几个反映工业生产的雕塑、小品让人能想起当年成都工业化的一些场面, 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和麻石烟云联系起来。同时沿河绿化带也是一团糟, 毫无吸引眼球的景观可言。

可以说, 麻石烟云是投资建设方布下的一个美丽的迷魂阵, 是项目策划者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取的美丽动听的名字。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不能不说是这个项目的一大败笔。

三、结论

工业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不只是单纯的保留厂房、改造建筑, 使其成为一个孤立的载体和符号。保留什么?建什么?怎么建?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项目定位、文脉和场所精神的抉择, 透露出我们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记忆的重组, 追溯当地的历史对于项目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 无论是外表现象还是涉及文化习俗等方面, 工程都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我们所说的尊重历史, 并不是说以临摹的方式进行机械的延续, 也不是给所谓的重建或“外观”重现找某些借口, 假如只是将城市的表面修饰得如花似玉, 而没有对建筑物和城市结构本身进行修复, 那么只会给人留下一些新“泥子”的印象。

总之, 工业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结合项目定位、环境设计、环境心理学等环境空间机能多方面的要素,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成功。

参考文献

[1]《建筑与文化》, 2007.4

[2]《成都商报》, 2005.10

[3]《环境心理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华西都市报》, 2004.12

[5]南京博物院译《传统与现代—意大利在建筑和城市修复中的经验》,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篇2

目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名城、地名、考古等方面[1~3];主要是基于模糊位置来研究其空间结构[4]。不能确定其绝对位置对研究结果的精确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红色革命遗址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赣南是中央苏区红色革命活动的主要分布地区, 保留了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赣南中央苏区红色革命遗址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 按文物保护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 按主要地物或活动分为建筑遗址、战斗遗址、纪念地、纪念碑和塔、烈士墓等。本文在获得空间位置后, 利用GIS等软件采用数理方法来分析红色革命遗址的空间结构类型与特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有关文物单位公布的名单, 截止2012年底, 赣南共有国家级红色文物单位60处, 省级红色文物单位18处, 市级红色文物单位58处[5]。本文选取这136处红色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研究样本点, 其遗址的空间位置以主要的地物或活动的空间位置来定位。行政区划数据来源于中国基础地理数据库, 比例尺为1:400万。

1.2 研究方法

对于136处红色革命遗址, 将遗址上的主要地物或活动所在地址输入Google Map来查找地址对应的经纬度, 利用GIS软件将经纬度转换成点要素, 并进行投影转换, 再将点要素叠加到赣南行政区划图上。

利用Arc GIS软件, 测算各红色革命遗址与最邻近遗址之间的欧式距离。根据欧式距离, 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来分析遗址的空间分布类型;利用数理方法中的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对遗址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2 红色革命遗址的空间结构

2.1 空间结构类型

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均匀、随机和凝聚三种, 使用最邻近点指数来测度。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计算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i, 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 即为最邻近距离。理论最邻近距离的公式, 其中A为区域面积, n为点数。最邻近点指数R定义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近邻距离之比:。当R=1时, , 点状要素空间结构类型为随机型;当R>1时, ;点状要素空间结构类型为均匀型;当R<1时, , 点状要素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

根据公式, 计算出136处红色革命遗址理想随机分布的最邻近距离RE=8.51km。各样本点与其最邻近样本之间的欧式距离ri (i=0~135) , 求取平均最邻近距离:, 故而, , 最邻近点指数R<1, 即红色革命遗址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

2.2 空间结构特征

赣南中央苏区红色革命遗址分布于赣南各县市, 各县市在中央苏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同, 各县市的红色革命遗址存在空间结构特征上的差异, 可以用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来表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来分析, 而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则用不平衡指数来分析。

本文以赣南中央苏区的行政区划、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等为依据, 将赣南中央苏区划分为5个地理分区, 分别是:中心区 (瑞金) 、发展区 (宁都、于都、兴国和石城) 、边缘区 (会昌、寻乌和安远) 、游击区 (信丰、大余、崇义和上犹) 和影响区 (赣州、南康、赣县和"三南"地区) 。对赣南中央苏区进行地理分区, 能从更深的层面揭示红色革命遗址的空间结构特征。

(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地理集中指数可以衡量红色革命遗址在各县市中的空间分布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G∈ (0, 100) ) , 式中为第i个县市的遗址数量, T为遗址总数, n为县市总数。G值越大, 遗址分布越集中;反之越分散。

通过计算, 得到红色革命遗址的实际地理集中指数G=61.58, 倘若136处红色革命遗址平均分布于各县市, 即每个县市的遗址平均数为136/18=7.56, 则此时的平均地理集中指数G=23.76。实际地理集中指数大于平均地理集中指数, 表明从各县市的尺度来看, 红色革命遗址的分布较为集中。

基尼系数是地理学中研究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 用于不同研究对象区域分布差异的对比, 进而找出其地域分布变化规律。本文用其度量红色革命遗址在赣南5大地理分区中的空间集中程度。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 式中, Pi为第i个区域内的红色革命遗址数在遗址总数的比重, N为区域数量, Gini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 但均匀度越低。

经计算, 基尼系数Gini=0.78, Gini值较大, 表明红色革命遗址在5大地理分区中集中程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发展区、边缘区, 但在各分区内分布的均匀度较低。

(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不平衡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内的均衡程度。本文用其度量红色革命遗址在赣南各县市中的分布均衡状况。

不平衡指数采用洛伦兹曲线计算均衡指数的公式:, (S∈ (0, 1) ) , 式中, n为县市数量, n=18;Yi为各县市红色革命遗址数量占赣南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 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S越大, 遗址在各县市中分布越不均衡, 反之, 越均衡。

经计算, 不平衡指数S=0.72, S较大, 表明红色革命遗址在赣南各县市中分布不均衡, 五大地理分区中的中心区和发展区的县市拥有的红色革命遗址数量就达到了总数的半数以上。

3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赣南中央苏区红色革命遗址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 最邻近点指数<1;

(2) 赣南中央苏区红色革命遗址在赣南18个县市区中的分布较为集中, 地理集中指数

G=61.58;

(3) 将赣南中央苏区划分为5个地理分区, 基尼系数Gini=0.78, 表明红色革命遗址在5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 且分布的均匀度较低。

(4) 赣南中央苏区红色革命遗址空间分布不均衡, 县市区际差异较大, 赣南半数以上的红色革命遗址集中在瑞金、宁都、于都等县市。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经济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 2012, 32 (07) :6-11.

[2]王彬.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 2012, (01) :39-44.

[3]夏慧君.基于GIS的榆林市历史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7 (01) :293-295.

[4]王法辉.广西壮语地名分布与演化的GIS分析[J].地理研究, 2013, 32 (03) :487-496.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篇3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现代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基础, 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 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 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新型产业, 主要涉及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数字动漫、工艺美术、旅游休闲、商务会展等的行业和领域, 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是国家的“国民经济新兴产业”。

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早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 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 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 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驱动因素, 在某些地区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产业融合 (Industry Convergence) 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 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促使市场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 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务院颁布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已将二者的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实践证明,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不仅可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促进传统产业创新, 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同时对于加快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促使市场结构在竞争合作中不断趋于合理化, 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自身空间的发展以及软实力的提升, 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应

旅游业是创意产业的外围产业和表现形式, 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 可以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需求, 促进旅游休闲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 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文化创意产业将旅游业的发展纵深化

从旅游主体 (旅游者) 来看, 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从旅游客体 (旅游资源) 来看,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涵;从旅游媒介 (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等) 来看, 文化是旅游业的依托。依靠文化创意深刻认识和挖掘旅游资源, 将旅游业的发展引向纵深, 是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条件。

(二) 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 催生了许多新景点、新产品和新服务, 引领人们对更高层次旅游产品的消费欲望, 为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 加速旅游产业内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一体化, 有助于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文化创意产业引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是全球公认的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产业。将旅游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 可以使文化遗产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坚实其生存的土壤和传承的广度、深度, 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 依靠市场、商品以及创意促进旅游市场发展, 可以实现政府融资, 也为人们带来经济实惠。此外, 依托旅游产业已相对成熟的市场平台, 可以不断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和内容。

三、大遗址旅游开发中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思路和主要途径

我国对大遗址的定义是指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 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在已公布的6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有500余处是大遗址, 占总数的1/4左右, 主要分布在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和安阳等7大古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大遗址要以“遗址本体保护好, 周边环境整治好, 人民生活改善好, 经济社会发展好”为目标继续加强保护和展示。

未来, 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沿着“产业互动→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创造旅游产品、营造旅游环境、拓展旅游渠道, 从而引领旅游消费, 最终实现资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是灵魂, 创意是触媒, 技术是手段, 营销策划是条件, 管理模式是重点。

具体来说, 大遗址旅游开发中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第一, 用文化创意延伸旅游产业链。旅游业“无边界产业”性质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产业链融合打下基础。一方面, 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大遗址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提高大遗址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 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服务者和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内容形式创新和手段方式创新, 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第二, 用文化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一是在旅游景区景点将一些具有鲜明遗址区域地方特色及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中外游客进行展示, 聘请民间艺人在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二是整合利用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电视剪纸等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将大遗址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旅游产品, 例如西安曲江影视集团投资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唐芙蓉园》以全新的视觉将观众带入了煌煌大唐盛世的文化美妙体验中;三是以历史题材和民间传说为依托, 融合歌舞、曲艺、音乐、杂技等艺术, 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意境和氛围, 打造大型文化精品歌舞节目, 如西安华清池遗址大型历史歌舞《长恨歌》以及杭州宋城景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的成功, 主要取决于能够充分将文化创意和高科技手段结合, 将山水资源与遗址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同时, 在有条件的区域, 可以建立旅游扶持资金, 建设影视基地, 整合影视体验和遗址旅游资源,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四是大力发展遗址区民俗旅游, 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在遗址区域注意民俗旅游规范化、特色化经营和民俗接待推陈出新, 通过评定乡村民俗旅游村、乡村民俗旅游户等形式提高服务质量, 以活动带动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 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五是可以利用大遗址资源, 建设一些大遗址文化主题博物馆, 形成主题文化旅游园区, 率先开发一批主题养生旅游项目, 如生态养生功能的温泉度假村、森林公园和乡村旅游景区, 通过讲座研习、养生体验、短期疗养等形式提供高端特色旅游产品, 增加游客体验, 将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同时, 可以在公众评选的基础上, 推出美食旅游, 认定遗址区域美食风味餐厅, 推出遗址区域特色餐饮的品牌小吃与菜系。

第三, 用文化创意营造旅游环境。首先,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构建高效的、以政府服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其次, 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 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 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再次,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 丰富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加快新的旅游载体及吸引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体来说, 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中、高档文化酒店建设;完善游乐园、剧院、购物广场、海港、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配套设施;加快地铁、轻轨建设, 构建立体型综合交通体系;在机场、港口、火车站、商业集聚区和重点区县游客集聚和交通枢纽地区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建立覆盖遗址城市区域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咨询服务系统, 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 建设旅游商品专属品牌, 开发出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实用性强的旅游商品;可以通过电视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手段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 寻求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建设商贸中心, 推进旅游商品市场标准化;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 支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建立数字化遗址旅游景区。

第四, 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支既懂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 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它直接决定了两产业的融合程度。一方面, 政府尽快制订有利于"创意+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另一方面, 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培训, 积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宽视野、有创新能力的文化旅游人才。同时, 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合作, 可以建立一批文化旅游培训和实践基地, 资助专业人员与小微企业、个体户“结对子”, 实行驻村艺术家制度, 帮助他们做工业设计、培育品牌、建市场渠道, 让艺术家与村镇老百姓、民间艺人共同研究如何提升传统手工制品的艺术和文化品位, 最终提高基层民众参与商业体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亚娟, 权东计, 邹辉.汉长安城遗址区产业发展模式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08:2397-2400

[2]刘军民, 徐晶晶.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 2014, 12:51-55.

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篇4

一、城市遗址景观符号的形象和内涵

(一) 空间的符号化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将符号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 即符号存在形象本身和概念表达两个层面。符号的具体形象, 即“能指”部分, 而符号形象背后指代的非物质层面的要素则构成了符号的隐含意义, 即“所指”部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载体, 与人类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文化意识密切相关。以建筑为例, 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及材料等本身就能传达出固定的意义指向, 同时人们作为客观物质世界的对立面来使用建筑时, 能从主观上感受到建筑暗示、隐含以及表现出来的多重含义。任何符号意义的生产与阐释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空间, 只有在相应的文化空间中符号才具有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遗址景观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和“身份”, 出现了大量的遗址公园、风情街区甚至复古建筑等景观类型, 这些都可视作遗址景观符号的开发和利用。

(二) 城市遗址空间的符号价值

城市遗址景观由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要素构成。其符号形象包括遗址自然条件、古树名木、各类文物以及遗址遗迹等内容, 而其人文内涵则指符号的物质形象所传达的历史事件、建筑功能、社会制度以及艺术形式等内容, 甚至包括在遗址空间上生活人群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性以及社会组织等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城市遗址景观的符号价值,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经济、景观和科教等方面:

1. 经济价值

遗址本身不具备经济意义, 但是遗址景观包含的各类文物、城市空间以及丰富的物质遗存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参与经济运作, 同时遗址景观代表固定时期内的社会制度、历史事件、生活习俗以及生产方式等内涵, 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此外鉴于遗址景观的独特性空间符号, 周边地块的经济价值也随之展现。

2. 景观价值

城市遗址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基因”和“身份”, 代表着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 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城市遗址景观符号具有多重意义, 既能独立表达特殊的景观含义, 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塑造的重要素材。遗址符号的历史跨度和当今城市环境的现代感能产生强烈的对比, 可以形成耐人寻味的景观效果, 目前各大城市纷纷打造的遗址公园就是对这一符号的直接利用。

3. 科教价值

遗址景观的科教价值主要通过文物展示、背景挖掘以及场景还原等方式实现。遗址景观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同时也可以反映具体的建筑构造技术、生态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的状况, 凝聚着固定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城市遗址景观的这些内涵通过现代景观艺术手段的打造, 既可以成为重要的景观要素, 同时又可以成为科教展示的重要内容, 使城市居民跨越历史了解不同水平的技术和艺术手段。目前对遗址景观的科教展示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主要原因是遗址景观的物质遗存呈片段化的状态, 要还原其真实状况需要有大量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 增加了解读的困难。同时并不是所有的遗址都具有科教展示的价值, 还需要对遗址景观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资源评价。

二、午朝门遗址公园景观符号调研

明南京皇宫规模宏大, 布局严谨, 成为后来兴建的北京皇宫的母版。明朝南京城包括宫、城、郭三部分, 明故宫就是其宫城部分, 而午朝门是宫城的一座城门, 位于今南京市中山东路。因现存有午朝门建筑遗址, 现开辟为午朝门公园, 午朝门遗址公园的景观符号内容分析如下:

1.场地概况

午朝门遗址位于今南京市中山东路与御道街的交汇处, 是明故宫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午朝门公园是将明故宫的宫城内一部分区域建设为公园, 另有一部分被辟为明故宫公园, 周边地块被南京地区的部队、高校、居民区、企业厂区等占用, 外围环境与公园内联系不大, 从城市肌理角度来说也缺乏延续性。而民国时期为了护送孙中山先生的灵柩, 开辟了中山东路横穿了明故宫遗址。后中山东路一带地块成为国民党统治时期重要的街区, 近代优秀建筑密集, 同属于重要的历史遗存而被列为文物。错综复杂的用地环境使得午朝门公园风貌的整体修复性保护变得不切实际, 只能在场地内保持完整的历史空间原真性, 同时尽量使周围片区在绿化、公共设施方面与遗址公园风貌保持一致。

2.建筑遗存

午朝门公园内现存建筑遗址有午朝门、金水河以及五龙桥等, 此外还有大量散落场地中间的建筑柱础以及其他装饰元素, 比如九龙壁等 (如表1) , 这些部分是明故宫遗址重要的地上建筑遗存部分。厚重的城门上原有木结构城楼一座, 毁于后来的战火。因此现有城门就成了所有历史事件的见证, 最近几年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有效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而城门上城楼的柱础还是按照原有形制存放, 充分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原宫城的中轴线青石铺地保存完好, 一直贯穿整个场地并直达城门, 两侧增了种植池, 栽植雪松、紫薇等景观植物。

3.使用现状分析

午朝门公园目前利用状况较为粗放, 成为周边市民的休闲场所, 虽实行收费制度, 但门票仅为一元。调查发现, 市民主要利用公园内的空地、广场和道路开展晨练、合唱以及棋牌等形式的休闲活动。入园的市民数量众多, 而且每天有较为集中的时间段, 一般为上午5时到11时午饭前, 下午15时以后也会有部分市民进入。这些市民中老年人占大多数, 休闲时间较为充裕。这样的利用方式使得午朝门公园的性质和定位发生重要变化, 不再是以展示文物和历史遗存作为主要目的, 而是转变为街头绿地形式的休闲健身场所。由于入园人流量大且集中, 增加了公园的管理难度, 园内的建筑、文物、植物资源以及公共设施等受到强烈冲击, 部分草皮被踩踏损毁, 精美的柱础成为市民游戏的工具。同时大量小商小贩也随着市民一起涌入公园, 自行车、电动车在入口处随意停放, 整体秩序较为混乱, 不符合午朝门公园的资源特性。

4.问题总结

从现场调查结果来看, 午朝门公园的利用方式明显偏离遗址公园的历史地位, 不利于发挥其文化资本的应有效用, 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具体来看, 可以从景观符号的物质形态和人文内涵两方面来进行总结。首先, 午朝门公园的建筑遗存、植物绿化以及道路系统等形成了暂时稳定的视觉搭配关系, 符合其历史风貌和主体表达要求。而园中精美的柱础、石刻以及厚重的铺地石块都是特有的景观元素, 公园的定位没有做到以保护其物质要素的可持续存在为前提。同时, 午朝门公园内的遗址传达出独特的人文内涵, 包括明朝初年的社会制度、官僚体系以及君臣关系, 还有相关的民间传说等, 目前公园缺少这方面信息的挖掘和整理。

分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现存遗址的地上部分只是明故宫建筑的很少一部分, 要还原整体的历史风貌难度较大;同时开发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模化, 点式的符号应用对场地氛围的营造作用有限。例如目前在中山东路北侧重建的仿古建筑孤立的处于城市主干道一侧, 背后只是简单的植物栽植, 缺乏有氛围的配套元素, 削弱了场地的影响力和特色。其二, 周边地块的用地权属较为复杂, 难以围绕明故宫和午朝门展开统一的景观风貌打造;而且中山东路沿线分布着大量民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建筑, 这些建筑也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风貌, 同时需要保护和开发。再者, 场地周围有不少小区和企业, 这些居民有健身休闲的需求, 周边能满足这些功能的城市公共休闲场所不多, 因此午朝门公园必然会成为市民的休闲去处。

三、总结

按照符号学的角度, 午朝门遗址公园景观符号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部分。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 目前公园虽然对物质形态的遗址部分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但相对来说只是简单消极地延续遗址部分的存在周期, 有创意的开发和利用措施极少。同时, 缺乏对景观符号内涵的挖掘、提炼和应用。对于遗址景观来说, 物质遗存只是其符号价值的一部分, 其符号内含部分是场地精神的重要继承要素, 对于场地复兴和城市特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遗址景观作为城市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空间资源和文物, 是具备独特物质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空间符号。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背景下, 具有多重价值的城市遗址景观面临“注重形式建设、轻视内涵挖掘”的开发利用误区, 对整体城市景观特色的维系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从符号学理论出发, 从认知的层面分析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城市遗址景观的认知逻辑;并以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作为出发点, 对南京午朝门公园的使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 在总结场地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维护建议。

关键词:城市遗址,景观,空间符号

参考文献

[1]胡惠林, 王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3 (4) :19-25.

上一篇:网球国家标准下一篇:特点与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