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2024-08-15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通用9篇)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1

论 文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积淀了许多的文化瑰宝,以不同的形式留存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就是文化遗址。文化遗址作为一种文化实体有其直观性、多元性、不可再生性等特质。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时期,在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交叉口,文化遗址保护正遭遇着空前考验,本文从文化遗址的点、线、面即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风貌三个层次论述了作者对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遗址保护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关键字:文化遗址 城市发展 保护层次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我国现正处于建国以来国力的增强最为迅速的阶段,各大中小城市无不大兴土木,城市的规划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等成了城市规划发展、资源整合的典型模式,也成了展现一个城市的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城市竞争客观形势及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引导下,必然导致旧城区、旧街道及旧宅的改造重建甚至拆毁。在面对新旧矛盾冲突时,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体系的的不健全,受法律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偏少,造成了大量的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的破坏甚至消失。而有些地方政府受政绩因素的驱动,在城市规划时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损毁古代文化遗址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文化遗址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不同时代的遗迹留下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对后人研究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遗址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又担当着城市名片的功能,它们向外界展示着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长河中璀璨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标志。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几次民族浩劫对文化遗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那些无法避免,那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还在破坏。现在保护文化遗址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址保护相互促进,如何完善文物保护制度,如何更完整、更专业的保护好文化遗迹也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特别是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如何合理的加强文化遗址的抗灾害能力也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1982年颁布的文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形成。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起单体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城等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8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中已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仅有16处,占11.6%,目前正在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有46处,占1/3,两项合计不足45%,严重不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保护规划编制严重滞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亟须加强[1]。

《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我觉得这个方针涵盖了文物保护的几个重点所在,精辟准确,也应成为解决城市发展和

遗址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文化遗址的保护在范围上可以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所谓点就是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历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的名称;所谓线,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所谓面,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2]。

一、在点的保护方面是要扩大分级的范围,对现有遗址及传统民宅加强保护力,面对文化遗址,新建筑必须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对古建筑进行巩固及改造,提高其实用性,改善居住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对对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的保护虽然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为的破坏还是屡见不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谓“危旧房改造”中造成遗址损毁;二是在所谓“旧城改造”中以面盖点,导致了传统民宅的拆毁破坏;三是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不当,波及了文物古迹;四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文化遗产毁坏

[3]。例如,“‘南京市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牛市清代住宅’的牌子悬挂在老宅门口,外墙底部的石条高及人肩,红色的‘拆’字被刷在上面。此处民居在2007年6月10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的文化遗产拆毁之多、后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自1980年以来,已经被拆毁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物点160个,约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1/6”。一些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政绩,擅自改变管理体制,把文化遗址交由公司承包管理,采取掠夺式经营,导致破坏事件发生。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管理,细化城市规划开发项目管理细节,对涉及文物保护的特殊项目应特殊监管,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要完善文物保护监管体系,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民众的文物保护监督功能提供一个敞开的窗口。

二、在线的保护方面要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对现有传统街区合理开发利用,对特色街区应以修缮巩固为主,历史建筑重建为辅,提高城市文化底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美国学者威廉·怀特曾说过:“街道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又说“街道是留下记忆的空间”。清明上河图也反映了宋代的城市

街道生活„„街道应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因为街道生活是城市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的体现。保护现有的近代特色街道和恢复历史上某种风格的街道,应成为城市发展中实现文化遗址保护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两种极端方式都是我们应该摒弃和反思的,一种是对近代老街道、特色街区大拆大建,一味追求高层现代建筑;另一种是不顾历史渊源、地方特色而牵强地模仿宋街、明清街甚至汉街、唐街等,只是追求形似,劳民伤财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化传统街道在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研究、美术、建筑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代表就是北京的四合院、浙江的乌镇等,但是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当地特色街道值得保留、利用。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时不能意识到这点,对老街道进行商品房开发,导致大批古宅、道路、水井、古树被破坏。针对现状可以认为,对该保护的街区不能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其保护整治是不能以追求利润作为开发目的的。有些城市在开发时,虽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制定了相应保护规划,但在运行过程中开发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还是导致保护区面目全非,没有真正实现保护的目的。正确的作法是应该由政府主导,以保留古民宅群原风原貌为指导方向,按着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按规划实施。历史文物保护区内整治不可大拆大建,要采取逐步改善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以“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按“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的方式,作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4]。

在恢复历史特色街道时,要有据可循,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事件,充分收集史料文献,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仿古造古,哗众取宠,而且切忌“毁掉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现象的发生。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新建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许多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所谓古街,致使文化遗址保护和商业开发误入歧途。有些地方政府觉得维护历史传统建筑费时费力,见效慢出不了“政绩”,所以出现了大批用现代材料、色调花哨的仿古建筑群,大批小镇、老街、民宅被重新整修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同时,同一座城市中其它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却惨遭破坏。当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楼阁、庙宇等得以重建时,现存文化遗址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完全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实际上是文化的无知。

三、在面的保护方面,应维持城市的文化风格统一性,做到统一规划、有序进行,在城市建设格局方面加强创新,既能有效地保存城市文化面貌,又不阻碍现代化经济建设。

现在具有完整古城风貌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带来大量的建设,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而整体保护是古城风貌保护的主要原则,大量的古迹应受到重视,构成环境的建筑物须严格保护其外部传统风貌,古城内一切新的建设必须在高度、色彩和形式上协调。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交通流量的增加,是对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旧城的传统风貌的主要威胁之一。开辟新的发展区成了当务之急,新区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旧城外另辟新城,如苏州、平遥古城的发展方式;另一种则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环呈辐射发展,欧洲许多历史性城镇就是依据这种模式发展的。但建立新城时还要兼顾旧城区的改造,旧城区大多因缺少资金而呈衰败面貌,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在对南阳、商丘、绍兴等地在调查中发现,古城区内居民对全盘保护古城持怀疑甚至有敌对的态度,东京大学铃木充教授认为这种情绪在日本也存在,要改善旧城的居住质量,这在华盛顿宪章中被列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古城内的城市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大型工业项目,特别是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必须迁出,小型的无污染街道工业可允许保留鼓励发展与传统或旅游有关的手工业,建设与历史文化相宜的旅游和文化娱乐设施。

在保护城市整体面貌时,要注意近期、中期、远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近期阶段,主要是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防止人为破坏,包括严格控旧城内的新项目建设,对占用文物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强行搬迁,合理加固整修岌岌可危的文物古迹。中期,调整老城内的用地结构,结合新区建设,控制老城内的人口容量。远期,各项文物古迹全面整修,有些已不存在的古迹可视需要重新恢复,居住区的改建全面完成,老城内的旅游设施得到很好的建设[5]。

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模式,以保护城市文化遗址,传统风貌为主旨,协调现代化发展与保护旧城的矛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城市发展应该是集社会活动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各个方面矛盾的辩证统一,是居民生存质量及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两者并重,城市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gb/cityherald/2006-12/05/content_1050983.htm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年18卷6期.9-13页.[3]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2007年31卷5期.9-23页.[4]汤志平、董鉴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91年1期.28-34页.[5]王景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2

“景观”包含自然元素“景”与人的行为“观”。《欧洲景观公约》的第一条声明:“景观”是指一个为人们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人类与自然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①景观是一种文化建构,它包含了既有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有人意识行为的参与,它在文化层面上被描述和分类。遗址地景观,是城市文化积淀的表现,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从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述,也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素或发祥。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个实操的学科,更需要寻找实践背后应遵循的机制,处理人地关系并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实际上是具有景观觉悟意识的文化。它可以用来代表社会某个时期的价值观和公众意识,它的形成有可能来自个人的或是社会的”。②历史城市有着其自身的文化脉络、传统及其环境。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城市居民共同的认知。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加工成文化景观。

城市的增长显著地改变了城市历史性格及其整体环境。城市在保护历史遗产价值的同时,如何具备应对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变,同时受惠于发展,这在当下是全世界很多地区的重要议题。

3.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曲江池东隅,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50余米的天然黄土沟谷(图1)。相传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在相传曾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为其修建了祠堂,四时八节进行祭祀。每逢庙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拥至寒窑朝拜。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从明代起就被编成唱词戏曲,有二十多种地方剧都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远及东亚、日本和西欧,并且留有不同译本。

3.1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价值

寒窑遗址公园是一种场所文化景观,是被前人的行为方式塑造出的空间景观,显示出时间在空间中的沉积,人的行为活动赋予这类景观以文化的意义。其特点是依托于自然环境下产生空间形态,并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譬如口碑相传的文化形式及节庆仪式等等。其价值体现三方面人居文化:包含地方习俗、生活理念、生活文化;历史文化方面参与了历史的沿革;在精神文化方面囊括文化观念与精神信仰。

3.2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方式

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是一种延续与变革,顺应了城市发展,为市民出游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文化及信仰活动提供一个可传承延续的载体。

寒窑遗址公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鸿沟内,(图2)占地350亩,鸿沟全长110m,有季节性流水,沟宽40-60m,两岸崖体高10多米,近直立,土性为黄土,沟内植物较多,多为人工种植。两岸边坡顶部杂草丛生,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皆有生长;崖体上多有窑洞建筑,寒窑遗址核心区亦在其中。(图3)根据遗址公园规划方案,整个河沟共分为三个部分,前后两部分拟采用放坡措施保护边坡,中间部分即遗址主体展示区保持原始地貌及文物遗址。

通过对遗址现状的调查,了解并掌握相应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针对问题所处位置及特点采取相应保护加固措施。首先,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保护修缮,包括崖体顶部冲沟、斜坡面及崖体立面,遗址保护区内两侧崖壁。其次,对空间形态要素包括遗址区内窑洞、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其中包含北侧20余孔窑洞和寒窑窑洞等遗址的修复加固与玉洁楼、贞烈殿、思夫亭、三姐泉、大雄宝殿、文昌阁、妖马洞等原有建筑的修复。最后,对遗址公园内行为方式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还原寒窑的原有文化脉络,丰富增加各节点文化展陈与展示,使文化内容更为丰富与完整。(图4)

3.3寒窑遗址公园阐释方式

文化景观的阐释需从景观文化方面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景观,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均是阐释文化景观的策略。

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进行文化性阐释。民间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态之一。民间传说在口头传承的基础上又必须借助“物质”性东西才能更好地传承下来。民间传说的流传往往有地区性。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对传说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关系予以特别关注,认为这是传说的主要特征:“传说的中心必有纪念物的存在。自然、神社、寺庙、古冢以及其他的灵地、家族的本冢,原本就是信仰的相关,因而各自占据了可谓是传说的花坛之地位。村落成为中心之一,在于其作为发生地之外廓:奇岩、老木、清泉、桥、坡等的每一样,或许原本是类似于大纺织品中的一个图样之物,如今却大部分独立出来,并成为了传说的纪念物。”③

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④依据民间传说,建造出来的纪念性景观,其意义是为了为后人提供一个讲述的范本并增加历史传说的可信性。而文化景观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契合体,其物质系统与价值系统二者相互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犹如一个生命的躯壳与灵魂,不可将其简单拆分。失去物质的依托的传说其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4.基于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与阐释方法

4.1传统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构架”

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高超,在世界历史中达到极高的造诣。空间艺术构架的设计上,注重总体空间的规划,抽取自然中的形态,“揽山水为苑”、注重“山水形胜”等架构的设计。但由于空间所限,往往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过于繁冗琐碎。

4.2基于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节点空间景观设计及其文化性的体现

在寒窑遗址公园的节点设计中,首先通过人的感官从园林的外部形态上获得形状、光线、色彩、材质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态意境,这是第一层级;接着继续通过人的感官获得对空间形式初步的感知,从而获得空间意境,这是第二层级;最后依靠人的活动和体验在园林中意识到自身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意义所在,并最终获得场所意境,这是第三层级。

4.3基于历史传说的景观文化场景营造

为了在遗址区总体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历史传说”与遗址的有机融合,首先对遗址区内建筑与历史传说故事进行重新整合。按照传说故事的合理逻辑关系“实质”物质与“虚质”元素合理的结合。图5 (原改造前照片)图6 (改造后实景照片)

5.结语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以独特景观和丰厚文化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已成为旅游发展中最有意义和发展最快的成分之一,在日益形成的新新型游空间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遗址地景观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文化景观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阐释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是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注释

1Council of Europe.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Z].Florence.2000:Article 1.

2刘晖:佟裕哲:王力中国地景文化思想之现实意义探索[J].中国园林,2014(6):12

3[日]野本宽一.来自传说的环境论[J].许琳玲译.民俗学刊,2004,(6).

文化类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篇3

【关键词】文化类遗址;保护与开发;还原历史;旅游开发

0.引言

文化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状况。它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开发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对文化类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只从表面、短期效益看待遗址旅游开发问题,致使文化遗址的保护是举步维艰。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文化遗址的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遗址保护和创造经济价值这对逐渐尖锐起来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我们来解决。如何在保证遗址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还文化类遗址一个真实的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1.文化遗址现状存在问题

1.1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的文化遗址大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破坏严重,无论是建筑还是环境,都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有些文化遗址甚至有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现在参观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石碓或者一些仅有的历史痕迹,对这些遗址的建筑原貌、历史风范已经是难以寻找,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兴趣。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或者当地的流传来回忆当年的色彩。

1.2周边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把文化遗址掩盖,当今的发展已经侵入到文化遗址区域中。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大量出现,以及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存在,使得一些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差到极点。

1.3污染严重

文化遗址的污染包含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文化污染,其中包括毫无顾忌的无根源宣传,大肆的吹舞。其次就是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影响着文化遗址的保护。

1.4交通组织落后

大多数文化遗址位置较为偏僻,所以道路交通组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譬如政策、资金、及开发观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前景基础薄弱,影响到文化遗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5景观的参观性差,内容少

由于前期人们对文化遗址的不重视,当今未开发的文化遗址大都没有景观设施,更没有很大参观价值。仅剩的一些建痕迹不足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保护,既然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还原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1实地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对任何一个文化遗址的开发都应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其历史性、真实性及可塑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作出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修葺方案,没有毫无依据地只凭主观想象将这些建筑人为美化或丑化,失去了历史真实感的文化遗址将难以吸引游人。对现状及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对于没有破坏的部分仍然坚持保护原则。对周边影响文化遗址的东西要进行改造,尽量让其融合到文化遗址中,对影响较大的,不便融合的应进行清除,重新规划治理。

2.2改善周边环境

针对目前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在周边种植,建立防风固沙林,位于上风向污染源进行关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3道路交通改善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遗址,可根据游览和生活的需要改善交通组织,应将交通路线分为游览路线和公共生活生产路线。两条路线互不干扰。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能满足遗址的开发。

2.4加大景观投入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应对文化遗址加大景观投入,包括小品及服务设施,使展区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观赏价值。

3.文化遗址,促进旅游开发。更得到有利的宣传和发扬其历史价值,文化特征和意义

3.1文化、功能上的合理定位,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其城市性质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为遗址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旅游环境。

3.2游客定位准确。比如游客的年龄构成、本地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构成、潜在的游客构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区具体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的配套功能设置等。

3.3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4.结语

在传统的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现代手段恢复、再现历史,加之专业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完善的旅游系统管理。引导游人投身历史、感受体会历史,品位解读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因而对于文化遗址的自身价值和独有特色得到充分的继承、发扬。

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不是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适当合理的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只有建立在继承发扬文化内涵和恢复再现历史原貌基础上的表现形式,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3.

[2]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4]郑向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04.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4

1大遗址保护的研究进展

大遗址保护是长期困扰我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文物保护学界等的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孟宪民[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并建议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重点园区的建设规划;郭婧娟t2]提出保护大遗址文物、社会、环境资源的措施,经营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龚良[3]认为遗址公园逐步实施保护,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其中关键是保护与利用“度”的掌握;祝柏林K针对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保护规划,提出多方位、多层次、系统综合的遗址保护体系,进行文物遗址保护的构想;邢心田:51关于府城遗址设想建一座以绿化为主、雕塑为辅、建筑为点缀的商周古文化公园;黄光宇、李和平[6]对山陪都遗址提出整体性、真实性、综合性相结合的保护思想与方法;袁传勋介绍了土遗址保护材料;张祖群等[8i认为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可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及口头遗产三个方面进行培育;赵荣、张祖群等W定位了西安古都的城市精神,其中由遗址等构成的文化景观是判别城市精神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总之,这些文献多是针对普遍性大遗址的研究或涉及大遗址的研究,多为就遗址论遗址,就保护论保护,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科伟、牛栋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提出了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杨海娟、周德翼认为安城遗址保护区应发展都市农业;权东计、朱海霞[12]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实施战略的保护对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村镇景观建设对策及公园形象景观建设对策;胡立军、高波探讨了西安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杨新军、张祖群[14]等以西安市为例,对建设陕西省的城市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涉及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汉长安城大遗址的研究,多从社会经济发展、观光农业调整、遗址保护对策「历史沿革等单一角度入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是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的基础,没有考虑环境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可分解性,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好坏决定大遗址保护的成功与否。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当前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一维生态环境观上升到二维环境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从大环境的概念着手,可以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大遗址保护的二维环境观

2.1大遗址保护的自然环境观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大遗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又使环境具有人文和历史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物古迹若脱离了它所植生的历史环境,其价值就会受到影响。例如与汉长安城休戚相关的河流、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均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内容。如果没有渭河、泾河、霸河、汉印⒗撕印⒏愫印沣河、谲河,就不会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因此必须保护与汉长安城关系密切的淖河、崎岖河、漕渠、王渠、明渠、揭水、被水、昆明池、太液池、沧地等水体遗址,以及相关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2.2大遗址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观。主要包括:①语言、文字;②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③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在人文地理学中,它被形容为一种抽象的观念“氛围。

2.3二维环境视角下的文化景观

大遗址的独特形态主要指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例如城垣、武库、五宫、两市、闾邸、八街九陌、十二城门构成汉长安城八街十一区的城布格局,城市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城市的形态演变等等。建筑遗迹是构成遗址实体的主要要素。古遗址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形成了汉长安城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有实证价值的城墙遗迹、夯土建筑台基遗迹、地下遗迹和出土文物遗迹等,是全面反映历史信息、描绘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汉长安城中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汉代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汉长安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应该深人发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它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经济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体与虚体文化景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城市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而受不N的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由此形成汉长安城文化景观上的个性。

3大遗址环境保护的方法

3.1覆盖保护方法

(1)覆盖方法:即在已经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上,用土或人工材料进行覆盖,有些又在覆盖物基础上进行展示复原,将遗迹原封不动地予以遮盖,不仅解决了。降尘问题,也使遗址的温湿度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

(2)植被覆盖保护方法:此方法一是作用于露出遗址地面的、大的遗迹点,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植树、植草,进行绿化工作,加强保护,防止风化的加剧;二是适用于埋藏于地下的、尚未发掘的遗迹,在其地表上进行植草,做标识性保护。

(3)铺碎石方法:将各种色彩的水磨石般大小的碎石均匀地撒在遗迹之上,一层碎石不但不破坏和不改变遗迹,而且还保护着遗迹,同时使遗迹面貌更加美观。因为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子分别铺在遗迹内的道路、宫廷等各个区域,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遗址内各区域的划分。

(4)复原展示方法:将已发掘的遗迹就地覆盖后,在其上按原状复原展示。复原的做法因物而异,对于土遗址主要采用特殊仿土材料对遗迹点进行覆盖和复原。

(5)绿化标识方法:地下建筑遗址的标识性绿化展示,对保护区内地下建筑遗迹位置和形状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在遗迹地表栽植草皮或围绕遗迹栽植灌木,使遗迹范围一目了然,有显著的标识作用。

3.2场馆保护方法

主要是针对那些地下揭露和发掘的较小面积的土遗址,通过修建遗址博物馆,迁出少量居民,同时解决保护和展示的问题。

3.3技术保护方法

地上遗迹因与周围耕地接壤,受灌溉侵蚀,多处出现塌陷等损毁现象,有必要沿周边进行基础加固,并作整体性防水、防塌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加固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物理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用砖、土等建筑材料垒砌或轻型锚杆加固,以防止地上遗迹坍塌的方法。应用于遗迹中出现裂痕的情况及预计将出现裂隙的状况,用各种材料作支架,加固土块、防止倒塌,然后对裂隙进行回填。对城墙和夯土台基的重点濒危地段可用工程机械方法支撑、固定,以防止其讲塌或倒塌。

(2)化学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直接采用化学材料对遗迹表面进行渗透和封护处理,以加强其力学强度和防风化能力;或用灌浆材料对裂隙进行加固,以增强其整体力学强度。运用时应遵循最少干预、有效干预、修旧如旧、可逆等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土遗址保护材料多用PS材料和有机硅材料,以及以硅溶胶为主体的、由PVAc和PVB对其改性制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7]。遗迹的表面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材料的部位与面积,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材料的成分与配比。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在确定了遗迹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迹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化学保护的试验期限应在1a以上。根据加固效果和对遗址进行的全面研究,再确定对保护对象所要施加的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

3.4综合保护方法

结合人口迁徙、产业结构调整、建筑控制等进行综合保护,以保护社会文化环境。

4环境突破――大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

4.1自然环境突破――技术层面保护措施

4.1.1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

针对保护区内遗址的保存情况,在技术可行性基础上,对土体加固、防止风化、防止水土流失、干扰深度控制等方面拟订科学的指标体系与控制强度。

4.1.2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

对遗迹的保护性加固,应以存在失稳趋向或己成失稳状态的遗迹加固为主,加大单位面积抗压强度与单体渗透加固深度。其中主要有裂隙加固、基部加固和表面加固三种情况:裂隙加固――施用于裂隙过大,濒于倒塌的夯土遗迹;基部加固――施用于基部被掏挖破坏的夯土遗迹;表面加固――施用于表面毁损/^重,濒于松垮的遗迹。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

遗迹表面的抗风化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剂的部位与面积,并根据遗迹的材质,选择适当的材料配比。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剂的成分与配比。

为防止水土流失,应该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并栽种浅根性且对遗址不产生破坏的乡土树种。清理夯土遗迹上现有的乔木、灌木,对于地上遗迹采取表面覆土5cm,其上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浅根系草本植物。

对地下干扰深度的控制,应该在0。5m以内。地下干扰深度控制往往与社会、经济措施及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控制遗址保护区内所有的人类活动,以防止对遗迹和环境景观在地下造成的破坏。

总之,在确定了遗址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址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

4.2社会文化环境突破――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环境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家文物局,)、《西安市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对危害、破坏文物的行为要进行法律制裁。

西安文物园林局应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领导与管理职能,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保护管理,征集遗址保护区内的文物,收集整理有关文物资料、档案资料,陈列和保管文物藏品,宣传、组织群众对遗址进行保护。

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资金预算作为专项保护经费,对遗址保护有贡献的人或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各保护区的四方界限应有明确的标识物及标志说明,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禁止在保护区内张贴任何商业广告,利用传媒广泛宣传保护汉长安城的规章,引导民众,强化保护意识。

5结论与讨论

5.1环境保护是探索与认识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环境保护是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应该始终不渝地奉行大保护、大生态、大环境、大景观的规划原则,切实分析大遗址保护中的自然与人为破坏因素。大遗址保护应贯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人文环境保护规划并重,即坚持自然环境观与社会文化环境观并重;应高度重视对遗址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经济活动与遗址保护的影响研究;应严格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建设,做好技术层面与社会管理层面的环境保护工作。

5.2以人为本,寻求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大遗址保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保护规划难以落实。在当地政府官员、当地居民、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中,最容易出现“零和博弈坚持二维的环境保护观,从大遗址的现状分析中明确文物保护区的价值与历史意义、矛盾与制约因素、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等重要内容?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为着眼点,从可行性入手,相应提出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和综合保护方法等,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大遗址保护提供有效借鉴。

5.3完善《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理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中心从开始,先后完成了对安阳殷墟、周原、秦始皇陵、汉甘泉宫、唐顺陵、唐昭陵等保护与利用的规划,以及西安、湖北鹿门山、山西运城等相关旅游的规划。在此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汉长安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大遗址保护的开创性思路,在全国首次总结了《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等。该中心现已形成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其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探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还将为中国大遗址保护付出艰辛的努力。

致谢:作者在参与导师赵荣教授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导师对文章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1):6-15.

[2]郭婧娟.试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兼析汉阳陵的开发[J]。建筑学报,,(2):47-50.

[3]龚良.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J]。东南文化,,(3):85-96.

[4]祝柏林.保护遗址净化环境――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保护规划初探[!].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18(3):114-115.

[5]邢心田.关于府城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4):30-31.

[6]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22(3):43A5.

[7]袁传勋.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J].敦煌研究,2002,(6):103-105.

[8]张祖群,杨新军,赵荣.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75-79.

[9]赵荣,张祖群,姚春丽,等。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理定位研究――以西安为例[J].中国发展,,(1):3943,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5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冲击。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文化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和个人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为文化资源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矛盾的,片面强调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忽视甚至不考虑经济效益,导致文化资源保护处于政府单一投入的境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资源保护甚至破坏文化资源。事实上,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资源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从业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位置,找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找到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的切入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双赢。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专业划分格局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协调推进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整合相关专业,创新课程设置,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6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浙江人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以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作 者:沈文  作者单位: 刊 名:今日浙江 英文刊名:ZHEJIANG TODAY 年,卷(期):2006 “”(17) 分类号:G0 关键词: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7

关键词:圆明园,遗址,保护与发展

1 概述

世界上最大的园林, 独一无二的皇家禁地———这是圆明园曾经的称谓。它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帝王的快乐和悲伤, 皇家的痛苦和荣耀, 民族的光辉和耻辱, 都铭刻在了这块独土地上。苦难深重的圆明园在沉寂百年之后, 近年来却由于重建重修问题又站上了中国舆论界的风口浪尖。这反映了中国人遗产保护与发展意识的空前高涨。但如何有效地继承发展好中国的园林遗产, 值得我们景观规划与设计人员不断探讨与实践。

2 圆明园的苦难史

1860年, 圆明园经英、法侵略军焚劫之后几乎化作一片焦土, 但仍留下16处重要景观。

1873年, 为迎接慈禧40岁生日, 圆明园曾进行部分整修。

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圆明园再度遭到严重破坏。

辛亥革命后, 圆明园无人管理, 园中遗物被大量盗走。

民国成立时, 每天仍有装满石料的车辆出园, 共持续了二十余年之久。

建国后, 前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均无圆明园。

文革期间, 圆明园多处山形水系, 再次被挖掘填平。

1988年, 圆明园才被第三批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近年来圆明园事件的争议

1999年全国“两会”时, “主修派”与“保留派”第一次交锋。当时针对一份“重现圆明园景观”的提案, 包括叶廷芳、李学勤、邓友梅、梁从诫诸人士在内的49位全国政协委员上书提案, 表示坚决反对。

2002年10月17日《北京市公园条例》颁布, 该条例规定:“对无法以人力再造和无法再生的自然景观或者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 禁止改变原有风貌和格局。”

2003年, 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要求, 将就几大工作逐步展开众多提议遭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会长梁从诫、北大环境学院崔海亭教授、空军指挥学院副教授李小溪教授的反对。

2005年3月,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李景奇认为, 在现有条件下, 铺设塑料防渗膜是解决圆明园缺水问题的较好选择。并且2000多亩的湖底防渗膜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

2006年, 经营影视基地闻名的浙江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先生大胆设想有望两全其美地解决圆明园原址上的重建问题, 他说:“北京遗址仍然记录1860年的屈辱史;让横店重现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他计划在浙中金华东阳市横店镇的西边复建“圆明园”。2007年10月18日, 圆明园学会原副会长汪之力表示, 应尽快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 并按原样重建总体十分之一的建筑物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对此观点, “废墟派”和“重建派”再次展开唇枪舌战……

4 从遗产保护与发展角度所作的个人见解

4.1 圆明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首屈一指的核心价值与园林遗址美。

圆明园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最高度最精粹的代表, 是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的高端文明。以前我们说, 落后就要挨打。而现在圆明园的意义更在于让全世界认识到, 文明是高贵的, 更是脆弱的。和平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方式,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毁灭途径。前车之覆乃是后车之鉴。站在战争与和平的角度与人类学的高度上看, 圆明园是全世界永恒的教科书。作为遗址公园, 圆明园同样有自己的宝贵特色。引用北大俞孔坚教授的话说, 经过百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圆明园遗址的很大一部分上已经成为了北京乡土动植物群落的栖息地。再过若干年, 可以形成丰茂的次生林。我们可以拒绝森林的美吗?自然生态的园林遗址美同样是可以被欣赏与研究, 包括在生态意义上被利用的, 既然历史造成了这个既定事实, 丰茂的乡土植被已经成为新的主人, 那中国人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对于环境的伦理, 尊重一下历史的选择呢?

4.2 圆明园不应该在原址上进行100%的重建。

如果在原址上做完全的重建将导致圆明园失去它的核心价值。是对残存下来珍贵历史信息的彻底摧残。同济大学的严国泰教授曾质疑, 古建筑的修复, 为什么一定要在原址上呢?我们可以在残迹前立一块碑, 而在残迹的旁边重修一个新建筑。这样既保证了历史信息的原真性, 可供后人考古, 瞻仰, 怀旧, 欣赏, 又能使后人体验曾经的价值。同样对于圆明园来说, 想象一下引起无数国人感伤, 无数摄影师凭吊的大水法残迹一旦在原址上被完全修复, 那将是个灾难。对于园中至今可以寻到的建筑物基址, 也同样如此。

4.3 圆明园的重修问题不应该和政绩工程联系起来。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在名山大川中修建的构筑物在今天都能被评为世界遗产呢?很大的原因在于, 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审美情感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设计师的文人墨客的美学, 文学修养令人赞叹。在今日中国遍地开花的世界遗产便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思想遗存的外延。

而今天中国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在世界变平的时代, 我们发现当代中国人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圆明园可以产生在那么一个时代背景之下, 那个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已经不可复制, 当代中国人就算对其进行重建, 也只是拍古装片。用现代的布料做成古代的衣服套在身上罢了。

4.4 圆明园需要进行保护, 更需要发展。

圆明园可以修复的, 是其中的意境, 而植物造景是恢复意境的重要手段。比如园中不少景点是以观赏某种植物而著名的, 如“杏花春馆”, 可以在此景点营建杏花林, 来恢复部分古典意境。而对于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做法, 是没有必要的。为了在湖面可以行进舟船而采用此种做法, 未免太急功近利。圆明园水体的治理需要从整体大环境这个“本”来治理, 需要中医般的调养, 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力。

圆明园的定位就是提供游览历史纪念地的体验, 重在怀古, 与此目的无关的活动应该被排除。它接待的人群, 可以是专业考古人员, 学生, 艺术家等。随着中国人品位的提高, 圆明园靠它的历史神秘感与遗址美足以打动游人, 而没必要向市场作低俗化的妥协。

4.5 圆明园可以被异地重修。

圆明园在浙江横店的重修事件受到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一个商业运作项目, 未尝不可。因为异地重修并不影响到北京圆明园的生存发展问题。更谈不上假古董问题, 因为一切都是在新的基地上的建设。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 横店如果能吸引足够的投资, 找到一块合适的基地进行建设, 并将建成的圆明园作为影视基地使用, 将促进旅游业和影视业的更大发展。这是一个商业命题。

4.6 如果处理得当, 圆明园可以成为未来的世

界遗产波兰的首都华沙, 在二战中几乎被彻底毁坏, 但由于战后对其进行了忠实的复原, 依然被列入了世界遗产。法国的巴黎, 也是在废墟中被重建出来的, 为什么人家重建的东西能进入世界遗产的行列, 而中国的圆明园不可以呢?这取决于我们怎么做。

对于圆明园保护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思路, 更要有宽大的胸襟。可能数百年后, 圆明园遗址与异地重修的圆明园将一道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5 结论

断臂的维纳斯拥有无上的美, 正因为她残缺的双手能激发今人无限的遐想。圆明园遗址是分外厚重的遗产, 需要我们精心地维护与发展。如有条件, 圆明园可以被异地复制。而圆明园遗址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1]观点交锋:圆明园重修[EB/OL]——http://gb.cri.cn/3821/2005/05/27/115@561526.htm.

[2]圆明园处于历史的抉择入口[EB/OL]http://www.landscape.cn/special/ymycj/.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篇8

西安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都,尤其以大遗址为代表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散布于全市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些大遗址历经年代久、分布范围广、研究价值大、保护要求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何保护好这些大遗址,使其永久存续,并得以弘扬、发挥其时代价值和作用,是西安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西安市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始终把大遗址保护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周秦汉唐四大遗址的保护在历次城市规划中都给予充分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新技术、新理念也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大遗址保护高度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编制,建设汉长安城、大明宫、殷墟、隋唐洛阳城等一批重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等等,同时配套专项经费。西安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科学地开展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是进行整体规划、系统保护。规划是大遗址保护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相继完成了《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和省政府的批准公布。《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姜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这些规划的落实则需要系统的保护和展示工程来体现,鉴于西安的大遗址分布的规模和格局,无法划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进行集中保护和展示。而简单生硬的搬离或复制,又割裂了遗址的文化脉络,损坏了其文化价值。因此,西安的大遗址保护必须朝着“大遗址之城”,或者设立“大遗址特区”的方向发展。变被动的抢救性保护为主动的规划性保护、系统性保护,在进行系统保护的大框架下,遵循历史节点和文化类型,划出专门区域,结合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新的文化遗产观,以国际化的眼光、高水平的规划和高标准的建设,以创新的机制、特殊的政策、有效的手段,进行综合规划和系统保护。大明宫遗址区就是这一探索的开端,我们把大遗址保护的内涵从文物价值扩大到文化价值,把大遗址保护的外延从遗产本体扩展到历史环境,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集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历史研究、科学教育及公众游览休闲的大型遗址公园,以期达到多层次、多途径的保护效果,从而实现广义、全面的保护。未来我们还将尝试设立周丰镐遗址区、汉长安城遗址区等。其次是追求“保护遗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民生”四者的完美结合。我们本着既有利于大遗址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原则,将大遗址保护工作有机融入城市化进程中,使其成为城市功能区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大遗址保护作为一项文化、生态和旅游系统工程。充分挖掘大遗址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展示,克服东方土遗址视觉形象不强的弱点,将其构建成为一道城市文化风景。把大遗址的保护与改善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相融合,2005年,西安市投入巨大的资金对大明宫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改造,提出以建设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向四周延伸近20平方公里,对过去代表脏乱差的居民区进行整体改造,拆除了御道长630米、宽400米范围内的20多万平方米建筑,动迁、安置3013户居民。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对文物进行了有效保护,也使当地居民直接受益。充分发挥大遗址的综合效益,把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等相协调,使遗址区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和文化产业的窗口。如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功能定位上,就定位为既是遗址保护区,也是现代城市的一个生态、文化功能区。汉宣帝杜陵和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则与城市区域建设相结合,使杜陵周边的万亩生态林既保护了陵区生态,又使遗址本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使该区域迅速成为休闲胜地和新的城市景观。而曲江池、唐城墙等遗址公园的建成,则通过文物“活”化、遗址成“园”,为大遗址保护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拓宽了大遗址保护的思路。基于以上实践,我们将在未来周、秦、汉、唐等大遗址的保护中,打破“划地为城、整体拆迁”的老路,对于处在城市远郊、河流沿线的西周丰镐遗址,将尝试把它与沣河流域综合治理、当地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大遗址园区、都市农业、旅游景观为一体的河流生态经济带;在汉长安遗址上,将尝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建设“汉人、汉风、汉衣冠”的汉文化之城。第三是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利用国际资源和社会资本来推动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事业。近年来,西安市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投资渠道,鼓励国内外资助和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投资,形成政府导向、各方联动、多元投入、有效利用的保护机制。如杜陵的万亩生态林、秦阿房宫的上天台遗址和大唐西市遗址保护展示等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的。如汉长安城的长乐宫4号、5号基址的保护展示,就是由当地未央区政府和汉城街道办提供土地、文物部门投资建设的。高新区和曲江新区结合城市街心公园建设,对隋唐长安城西墙和南墙的遗址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与展示等等。积极利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大遗址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大明宫遗址保护、西安博物院等文保项目上都提供了不少支持。如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先后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政府3000多万元保护了殿基、建设了博物馆和窑址展示厅。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明确表示支持本国公司投资大明宫项目。我们将利用好这一良好势头,拓宽国际平台,促进西安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化。同时,通过政府倡导和舆论宣传,调动社会力量,整合民间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和保护。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保护利用好这些全人类所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推进西安和谐发展。

全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情况汇报 篇9

全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情况汇报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情况汇报

中共**市**区委**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9月**日)

**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诞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边联队等3支人民革命武装,率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期间,红**军、红**军、红**五军先后转战***,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北路部队血战**,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余***儿女参军参战,***余人壮烈牺牲,留下了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将军的足迹,涌现了***、**等民族精英。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及革命遗址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建成了一批革命教育基地,珍藏了一批革命文物,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共有革命遗址3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亭、祠)21座:***烈士亭、***烈士亭、***烈士亭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及旧址8处:***、***、***等红**方面军战斗旧址3个,**、**、**、**等****战斗旧址4个,***党小组遗址;散葬烈士墓522座。

**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后因*****地基下沉,于1979年迁建于*******处,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3a级红色旅游景区、全省廉政教育基地。陵园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15亩,近年来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对陵园进行维修改造。陵园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碑亭、***纪念亭、东西仿古四角亭、革命烈士纪念墙、**市知名烈士主题浮雕、346级登陵台阶、***园等。陵园园名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园内收集了大量***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烈士事迹、文物、陈列展板和影像等史料。***革命烈士陵园是十堰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多、史料最全的烈士陵园,年接待人数30余万人次。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村,始建于1986年,陵园总占地6亩,建有烈士纪念碑1个、碑文斋1个、纪念亭2个、纪念馆2个。碑名由***元帅亲笔提写,碑文斋镌刻着由***主席撰写的600多字碑文,纪念馆分别为共和国革命将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陈列馆。**革命烈士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范围辐射河南**、**及**地区,年接待10余万人次。

二、主要做法

1.清家底,开展遗址普查清理。近年来,**区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全区范围内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进一步摸清境内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采集了大量图片、声像等数据资料。目前,全区共有现存革命遗址31处,其中***镇14处、***镇4处、**镇2处、***镇7处、其他乡镇4处。馆藏革命文物有98件,其中***革命烈士陵园历史纪念馆21件、***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77件。

2.抓规划,搞好遗址开发设计。根据全区革命遗址分布情况,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区革命遗址保护、开发进行了详细规划,根据侧重点不同,**革命烈士陵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及红色旅游主题,进行提档升级和改扩建;**镇革命烈士陵园突出“****”及红三、红四方面军战斗主题,还原战斗场景及历史人物事迹,展示遗物,对陵园进行修缮和维护;**山、***坪、**庙、**岭、**坡等战斗遗址突出现场保护、场景再现,待条件成熟后有序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其余革命烈士纪念碑(亭、祠)突出日常维护与修缮。其中,**革命烈士陵园本着打造集爱国教育、观光旅游、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公园式的生态陵园,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改扩建,规划用地228亩,规划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停车位320个,绿化率57.6%。规划将由南向北依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区、**历史文化走廊、生态旅游区三大区域。**镇革命烈士陵园修缮规划主要以丰富展馆内容为主,对陵园进行绿化、亮化、美化。

3.强保护,加大遗址维护修缮。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提档升级全区10余处革命遗址,集中安葬72名零散烈士。一是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根据规划,**区2016年8月启动**革命烈士陵园改扩建一期项目,主要对爱国主义教育区进行改造(对原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提档升级),2016年12月动工建设,2018年9月竣工。项目投资经费来源主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70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精神,经2016年第26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整合财政存量资金、老区建设资金、上级划拨专项资金2500万元,新建烈士纪念墙、拓宽入园公路、扩建纪念广场、维修纪念碑、维修登陵台阶、修复生态林、翻新英雄战机园等,改扩建**革命历史纪念馆。二是对**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修缮。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近500万元,提档升级南化革命烈士陵园展馆,修复完善正门、道路、公共卫生间、安防、陵园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三是投资近1000万元,硬化**山革命遗址入园道路,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四是对烈士碑(亭、祠)及零散烈士纪念墓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对300余个烈士碑(亭、祠)及烈士墓进行了修缮。

4.重育人,发挥遗址教育功能。一是宣传烈士英雄事迹。编纂出版了《**文史资料》《红色**》《**革命史》等书册,免费发放给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等,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讲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领导人在**战斗的红色事迹。二是开展烈士纪念活动。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damishu.cn)国家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后,每年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四大家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区四大家领导及区直部门负责人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500余人在**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公祭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弘扬光荣传统,担当历史使命。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利用清明、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向前来缅怀革命烈士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爱国主义教育。

5.严管理,做好遗址安全管护。一是明确管护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遗址保护责任细化到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明确到具体人员,确保有专人管护。按照《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划区域对革命烈士遗址进行保护。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在革命遗址保护区域,由镇、村安排专人,每逢重要时段和有较大团队举行祭扫活动时,提前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保障,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在烈士家属祭扫服务上,不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安排专人迎接等候,提供食宿保障,安排专人陪护和抚慰,并给予困难烈士家属必要的帮助。祭扫高峰期,组织志愿者为前来祭扫的烈士家属提供咨询、祭扫用品、主持讲解、墓穴查找等服务。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在革命遗址保护区域,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做到业务熟练、操作规范、热情服务。其中,**革命烈士陵园通过劳务派遣形式,配备保洁、保安、后勤保障人员4名,开展全天候巡逻、保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革命遗址保护开发不够到位。近年来,**区先后对**革命烈士陵园、**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对***山、**岭、**坡、**寨等战斗遗址划定了保护区域。**山战斗遗址作为“****”战役的重要战场,红色教育地位特殊,红色旅游价值突出,目前正在规划谋划、招商引资阶段,保护开发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2.红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是一块红色圣地,革命事迹很多,徐向前元帅指挥的红四军***战役、李先念率领的****,史料十分珍贵,事迹十分感人,但是收集整理难度大、战线长,加之当年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基本不在人世,为还原当时革命历史场面及完整性增加许多难度,两个烈士陵园的纪念场馆展示的图片多、文物少,缺乏历史厚重感,红色资源还有待深挖。

3.红色文化品牌不够响亮。红色文化宣传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和传统方式上,宣传方式单一,宣传的灵活性、针对性不够,群众对**红色文化知晓率不高。对外推介有待加强,**红色文化品牌不够响亮,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统筹规划,加强修缮保护。革命遗址是宝贵的革命历史财富,具有精神教育价值、历史见证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规划、挖掘,邀请省、市有关方面的专家,对每一处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对革命遗址进行修缮或提档升级。

2.有序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保护修缮革命遗址工作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红色教育研学旅行线路,打造“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的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大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使革命遗址真正发挥“传承红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对历史事件和烈士事迹的挖掘,通过再现战斗场景、呈现烈士遗物、修复战斗遗址等方式开发**山、**岭、**坡、**寨等战斗遗址,提高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品位与档次。

3.加强宣传,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宣传**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党小组)成立、**战役、鄂**根据地、红军武装斗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力宣讲***、***等革命前辈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型媒体,加大**红色文化对外宣传推介,打造红色名片。

上一篇:建立地方与民族文献数据库的设想下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