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共6篇)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 篇1
是否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就必定意味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中国现代经济正处于一个爆发的历史时期,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物质需求的日益旺盛。随着股市楼市的不断高涨, 经济的车轮飞速旋转着。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渐强烈, 究竟孰轻孰重难下定论。究竟是为了经济发展破坏遗产或是因为保护遗产而阻碍经济发展看来两者都是不可行进的方法。但是令人扼腕的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力量似乎太强大, 非理性的发展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 而且在这阶段历史文化的保护似乎又太脆弱, 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于是我们一边看到的是历史学家们呼吁保护城市文脉, 一边则是市政官员们高举发展的牌子进行着又一轮的城市改建。
1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冲突
600年来, 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 清代的两江总督驻地, 民国的首都。昔日的南京, 既和北京一道, 是拥有雄伟的城墙与城门、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庙宇的伟大都城;又和苏州、杭州一样, 用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勾勒出精致典雅的江南风韵。虽然早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1992年, 在文物、规划、城建等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南京市制定了极具前瞻性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划定了多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城建、房产部门和基层区政府的所作所为, 却造成了消极的后果。但截至2003年, 南京明城墙内老城约为40 km2, 未改造的仅剩5 km2。1992年以来, 南京老城各处都在以“旧城改造”为名进行着房地产开发项目, 大量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被接连拆除。截至2004年, 已有近百处各级文保单位遭到破坏。
在真文物被频频破坏的同时假古董却层出不穷。2001年, 金陵报恩寺塔重建项目推出。堪称中国瓮城之最的中华门, 这座经历过太平天国、抗日战争血雨腥风的明代聚宝门, 600年来, 一直护卫着城内秦淮河两岸的民居。而今天, 在中华门外, 即将崛起的是投资数亿、重建毁于太平天国的明报恩寺琉璃塔, 而中华门内, 饱经沧桑的真实的历史街区却纷纷化为废墟。南京下关狮子山, 阅江楼建成。这座所谓“江南名楼”的仿明建筑, 虽然有宋濂的《阅江楼记》, 但自古以来却是“有记无楼”, 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假古董。而不久之前, 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两江总督署之前的, 为纪念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林则徐的陶林二公祠 (市级文保单位) , 却因市政项目而被“易地重建”, 恢复重建遥遥无期。我们不禁要问南京有关部门, 一方面在积极申报明孝陵、云锦和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 甚至宣称要将南京“打造”为世界遗产城市, 可是, 另一方面为什么听凭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作为南京城墙所依托的历史环境和云锦所依托的传统社会的明清老城区, 惨遭市场化开发而造成的所谓“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造成了南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 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于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强调“历史区域及其环境应当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普遍的遗产”。拥有这些历史区域的各国政府和公民有义务保护这些遗产并将其整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去。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于华盛顿特区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镇和城区宪章》 (简称《华盛顿宪章》) , 旨在推动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护、保存和修复历史性城镇和地区, 以及使其得以发展并适应当代生活。
2 西方城市遗产保护的举措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也都经历过类似的对历史城市从破坏到保护的曲折历程, 但最终各国政府、知识分子与人民普遍意识到了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特殊价值, 纷纷采取各项措施保护历史城市。美国1966年的《国家历史保护法》, 英国1967年的《城市宜人环境法》, 日本1975年的《文化财保护法》, 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历史城市。特别是法国著名的1962年《马尔罗法》, 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 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 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 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 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这条思路, 对中国的胡同四合院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的确, 旧城历史建筑普遍面临了人口过多、亟需修缮的困境, 相当部分的居民因不满居住现状而表示愿意外迁。但是, 这并不成为一些人主张拆除传统街区, 改建房地产项目的理由。修缮历史街区与房地产开发,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旧城改造”, 是在旧城区修复历史建筑, 恢复社区活力, 保持传统社会, 使旧城区重获生机, 而绝非是用房地产项目取而代之。旧城区的保护问题, 本质上也是一个公共利益与部门/地方利益, 乃至私人利益的博弈。保护、复兴传统街区的结果, 将会复兴城市的人文传统, 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改善南京乃至江苏的旅游业、服务业, 乃至招商投资的外部环境, 其收益对象是全体公众, 其回报也将更为丰厚、全面、多元。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在于保护历史街区, 总体思路是保护古城, 另建新城, 力求保持城市的历史风貌。这也是《梁陈方案》的精髓所在:将旧的行政、经济中心和过多的人口从老城转移到新城, 既可以解决旧城的交通、居住、办公问题, 又可以体现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的价值, 新城老城并行不悖, 从根本上解决老城面临的种种压力。
其实世界上已经有许多这样成功的城市发展案例。如法国巴黎的城区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就是其中的翘楚。1960年的PADOG文件第一个提及法国巴黎的城市规划, 其中中心多极化是分散巴黎人口和工业活动的手段。“中心地区人口过于稠密, 离城市边缘地区太远, 需要建立新的中心地区”。1965年SDRAUP提出了城市和地区规划的框架, 新城和以往的中心地区将并行发展, 而不是相互竞争。“新城市中心形成后, 将成为城市扩展区域的新城, 它们将在目前的城郊地区得到强化和改造, 并不断多元化”。新城将成为真正的城市中心。
人们对这些新城进行了细节的构思 (马恩拉瓦勒 (Marne-laVallee) 有12个区4个区域, 色那特 (Senart) 有10个区) , 它们都坐落于城郊。法国的新城, 有等级之分的中心多极化。新城距省会城市不到30 km, 而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新城距省会40多千米 (比如巴斯尔敦 (Baslldon) 距省会48 km) 。新城是就业、管辖、商业和文化服务等活动的场所, 但在巴黎地区只起次要作用, 人口聚集量也有限 (是社区的分支) , 但新城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 这使巴黎地区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心多极化与城市扩展从经济地使用空间的角度来看, 中心多极化是解决城市扩展的途径。“就这点而言, 要组建大巴黎, 不能把巴黎延伸”。60年代以前, 规划者力图牵制城市化的发展, 例如1939年的巴黎PARP规划项目。在1994年SDRIF框架下, 人们就有了控制城市延伸的愿望, 方式是牵制, 不是组建 (敌人是城市蔓延) 。问题是如何一方面在法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平衡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在法国和其附近区域之间平衡它们的发展。有3个主要的规划原则, 其中一个是中心多极化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美化自然空间。多个中心的城市组织, 交通组织) , 另一个是确认它们的城市建设作用。大克洛恩 (Grande Couronne) 的3个地区 (蒙特斯Mantes, 米克斯Meaux, 米沦Melun) 和它行之前的城镇———城市经济发展区是相邻地区的过渡区。
3结语
其实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 也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一个保护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可以带给城市发展良好的契机和经济收入, 而具有规划协调的城市发展同样也可以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优秀的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倩, 杨毅.浅谈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及其保护规划[J].山西建筑, 2007, 33 (33) :72-73.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 篇2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梦魇,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人们愈来愈重视它的存在及他的意义,而它对城市的发展和对人类的进步都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清楚城市历史保护的内容,遵循城市历史保护的原则,明确目的,找到问题,结局问题,运用到现实中给与我们帮助。
关键词:城市 历史文化 保护 更新
正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的脚步从未停止,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城市改头换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四通八达,但同时,伴随着的是城市中大量的历史文化的湮灭,那些记录着前人的智慧的建筑物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因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而那些有着历史文化的名城是重中之重,这些城市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失去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全人类的损失。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义非凡,城市在发展变化中经历了沧桑,因而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而历史保护就是要保持这种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城市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
具体而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
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
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
4.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整个发展历史的见证,是每个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历史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少人都从中得到了不起的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都江堰,赵州桥,长城,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有非常深奥的的道理,其中蕴含的技术甚至是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都还弄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名城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些人类在前进中创造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当今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利而又深厚的条件——城市旅游业,直接用经济价值去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独有魅力。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让人想象不到丰富多彩,它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憧憬,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观光、游憩、获得美好享受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也随之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
而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业具有无可想象潜力。与国家政策接轨,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确拥有丰富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遗憾的是在时代进步中遭到了毁灭
性的破坏。解放前的战争摧毁了道不完,数不清的名城,古迹。而在之后的发展中也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70年代的太谷等城,历史价值根本不亚于平遥,现在却荡然无存。福州的“三坊七巷”在旧城改造中给“改”掉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城市开发中对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甚至超过了“破四旧”、“文革”,可见其凄惨程度。在西部开发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西部的古“丝绸之路”,它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经营中,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及原则
保护的范围由文物扩展至历史建筑,乃至于地段,城市,其保护内容与方法是逐渐复杂与深广。古城的格局,环境,建筑风格都是重点。
文物——绝对的保持原状的护存
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绝大多数建筑依旧具有使用价值,这就完全不同于文物的保护,保护时所面临的情况就变得复杂了,面临维护与更新的问题。
现代保护的概念已扩大到城市的范围,包括建筑群或街区、地段或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5.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问题
1.消极静态的保护
以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而没有将历史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应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
2.片面单一的保护
脱离城市的实体环境、没有考虑历史城市实际的保护状况、没有评价参照体系与可比性只有文物建筑的保护,没有历史街区、历史保护区的观念,使得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相割裂、城市的环境意象、景观特征遭到破坏。
3.建设性破坏严重
“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成了“大屋顶”泛滥的保护伞,“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成了许多名城的建设时髦,而旧城改造、开发建设对有特色的名居全部推倒拆除,历史地段的消失状况非常惊人。
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
保护框架是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实体对象和通过保护规划的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手段之一。
它的意义就是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发展的因素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城市空间框架。
保护框架是对城市的特色的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组成。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指有特征的城市地貌和自然景观;人工环境要素是人们的创建活动所产生的城市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要素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结晶的环境表现,即对居民社会生活、生活情趣、习俗、艺术文化等方面所反映的特征。
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对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之外,还应包括城市的整体环境保护。城市是建筑、历史地段和城市历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表现城市特征与风貌的重要环境。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要从整个城市着眼,避免单纯保护城市的几个珍贵的文物或几个历史地段。因为即使划定了文物或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办法,但如果周围环境的变化失控,城市的风貌特色也会失去。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侧重于景观环境的保护,它包含城市特别是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三方面的内容。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方式
城市更新的方式大可分为重建,整建及保留维护。重建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整建,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保留维护,是对仍适合于继续使用的建筑,通过修缮活动,使其继续保持或改善现有的使用状况。
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对的都是已建成的城市地区,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在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在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差别只是,在保护地区中,所保护的东西是作为重点来考虑,而在更新地区,需要更新的东西是首要条件。但是,不论是保护还是更新,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保护;实施
引言
随着国际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城市建设风格、样式趋同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城市追求所谓国际化和现代化,中小城市则在建筑风格和形态上极力模仿大城市,从而使原有的城市特色消失,于是“地域文化”这个词汇被反复提及。要理解“地域文化”首先要弄明白“地域”是什么。地域不同于地理学上的“地区”,它更接近于“区域”,通常是指人类聚落在一个区域形成的共同或相似的习俗、文化和认知,具有地域内明显的相似、地域外显著的差异的特征。人们这样形容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容易理解,现代以前由于交通、信息溝通的不便,很小区域内就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但在今天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多年以前人们就说“地球变小了”,并把地球称之为“地球村”。因此,全球融合和趋同也是大势所趋,问题在于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提出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化保护,其主要理由、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施地域文化保护措施正是本文想澄清和探讨的。
1.地域文化保护的理由和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1 地域文化保护的理由
笔者认为保护地域文化有以下理由:一是留住历史。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有意义的事情,地域文化作为相当长历史时期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有特色的文化传统[1],因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若不加以保护,将永远失去这一宝贵财富。地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并非仅仅通过文字、音像、图片等载体就能够保存下来的,例如历史建筑、传统民居拆除了就永远恢复不了,因为它们是与风俗习惯、居住的人群联系在一起的,况且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必须保持原真性、风貌完整性和可读性[2],很多地方拆除历史建筑再异地重起的“历史建筑”,其价值根本不能相比,充其量只是挂着“历史建筑”名称的赝品而已。二是为今所用。在全球化语境下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作为非原创的“国际风格”和“现代风格”,即使模拟再逼真,也是人家的东西,话语权在人家手里,而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只能从民族传统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地域文化就是鲜活的、有价值的、可借鉴的元素。三是“和谐”所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珍贵要素,“以和为贵”就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现在许多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破坏等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发起了“逆城市化”运动,也是为了追求社会“和谐”,所以保护地域文化是“和谐”所需。
1.2 地域文化保护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基于保护地域文化的上述理由,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如下:一是延续城市文脉,利于城市发展。有句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吸收地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可以制定出富有地方特色、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规划,使城市更温馨、更有发展活力。二是留住城市肌理,彰显城市特色。地域文化展现的城市特征和风貌特色,犹如城市的肌理,印记着城市的风俗民情和文化底蕴,增加城市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和宜居感,如城市的山水格局、城市形态、街巷空间和建筑风貌,直观显现出城市的特色。在城市规划中注意保护城市的肌理,然后再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不仅保持了城市特色,也等于留住了城市的根。三是用好地域资源,促进和谐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利用地域文化资源,避免大拆大建,是推动城市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外国有句名言,大意是人生中永难忘怀的两件事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城市是不会停下前进脚步的,但能不能留下城市的印记,显然城市规划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2.地域文化保护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方略
2.1 分析地域文化要素,形成合理规划思路
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要经过形成规划思维、确立规划目标、制定规划程序以及规划反馈、调节四个阶段,形成规划思维是规划工作的基础,而要形成合理的规划思路,就必须对城市地域文化要素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地域文化要素涉及自然、人文和空间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挖掘城市地域文化的特征。城市地域文化特征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典型特征是对城市地域文化形成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特征,否则为非典型特征。如信阳是典型的综合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位于淮河-秦岭地理分界线上,正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交界处,淮北北方特征明显,淮南江南景色鲜明,故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这就是自然地域文化特征;同时历史悠久,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汇,所以又具有独特的人文地域文化特征。
2.2 基于城市地域特点,采用适当保护策略
弄清楚了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就需要采用适当的保护策略,一般可采取空间技术的策略和非空间技术的策略两种方法。前者是针对城市空间的尺度和地域文化侧重性进行考虑,而后者是通过参与观察、文化分析、效果评价等方法进行策划。针对空间尺度的分析,宏观尺度扬“势”,中观尺度表“形”,微观尺度塑“场”。地域文化侧重传承的采用应答式保护规划,侧重发展的采用演绎式保护规划。仍以信阳地域文化保护为例,宏观尺度上,如对淮河两岸自然格局的保护规划,应对淮南、淮北鲜明差别景致进行保护。中观尺度如对狮河沿岸美丽景观的保护,“新八景”的规划部署就是成功的案例。微观尺度如对鸡公山独特历史建筑的保护等。从传承地域文化的角度,可以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如鸡公山自然生态资源、动植物资源如何保护?如何解决原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在设计保护规划时适用“减法”原则,按照最低限度、可逆、可还原的原则,设置合理开发规模、环境容量和游客人数等。
3.结语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历史的高度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立场上,重视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城市规划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光大。
参考文献:
[1]郑潇,赵秋涵.谈地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4,40(14):9-11.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 篇4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开始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最先起源的是考古研究所的成立, 于1922 年北京大学成立;紧接着, 我国在1929 年成立了营造学社, 对古代建筑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于是1 年后, 我国开始出台了第一步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条文, 在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的17 条以及《实施细则》中均有体现。经过了10 多年的演变与发展, 《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诞生, 是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于1948 年主持编写的, 全篇共计450 余条, 是作为我国后续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性依据存在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在我国国务院颁布, 对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公布, 将其作为“文明保护单位”, 并制定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制度, 目前, 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超过1500 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国务院对24 个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首批, 创立了历史古城保护制度, 目前,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超过100 于个。紧接着, 我国相继出台了《文物保护法》, 《城市规划条例》,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城市法规划》等, 据初步统计, 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均已经超过12 个。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 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其固有属性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方式, 为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要分层次进行, 从而全面落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首要层次, 涵盖多方面内容, 例如, 古墓葬、文化遗址、石窟寺、壁画、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重要史迹等。《文物保护法》规划了保护内容,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 要根据文物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来确定。
现阶段, 损害文物价值多指破坏文物环境, 《文物环境法》指出, 除了保护文物, 还要“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进行划定, 继而通过城市规划, 来控制该地带的建设工作, 主要包括对新建筑的建筑高度、色彩、功能、形式、体量等方面的控制。对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的保护, 不仅仅是保障其观赏价值, 还可以将其在建筑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使人们对文物建筑的艺术效果和设计匠心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 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
保护文物的重要对象是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早在2004 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 文件中表明, 文物保护的重点是维持建筑的风貌和立面, 同时, 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一定要符合《文物保护法》规定条件。
2、历史街区的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二层次。其保护理念主要有:对真实历史遗存的保护、对外观整体风貌的保护、对原有使用功能的维护和发扬。其中, 最后一点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关键, 国家对历史地段的保护不仅仅意味着浅层面的保护物质驱壳, 还包括其对生活的延续、活力的保持、社会的承载等功能。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行规划时, 首先, 要将建筑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划清;其次, 对区内建筑物保护和整治的作法进行明确。确定“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具备内容, 针对于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 要按照外观原貌对其进行维修整饰, 而室内则可结合现代生活原则改建, 适当的对一些必要设计进行增加。损坏内部结构较为严重的, 则要对结构进行及时更换, 维持历史原来外观面貌。而针对于新建筑, 其历史风貌与外观呈现出了良好的整体协调性, 其可以维持现状不动;而针对于新建筑, 其历史风貌与地区内发生冲突, 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改造, 适当的处理立面, 或拆除、或砍掉;最后, 相关部门要对地区环境要素的保护整治要求进行确定, 按照历史面貌对路面、驳岸进行维修, 也包括对古树的保护。同时, 地区的市政设施也到得到科学的建设与改造, 以更好的解决排污、排雨水、消防、电讯、供电等问题。
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三层次。主要包括对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格局的延续和保护、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旨和特点是城市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 基于全局视角, 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协调, 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也能够为历史街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创造条件。除此之外, 相关部门还要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确定, 做到进一步保护古城, 使新区得到有效的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和抢救”, 将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与利用并重, 从而实现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价值以及历史信息延续的重要意义, 而保护措施的制定要基于维持文物原状。可以从信息的视角, 对文物、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展开深入的认识, 继而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 从而使保护方法更加科学。
摘要: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律, 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名城三个层次。该保护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 也能够对城市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以更好的解决。为此, 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希望能够对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2]程全伟.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建筑·建材·装饰, 2014, (12) :100-100.
[3]规划信息[J].城市规划, 2000, 24 (11) :5-7.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 篇5
关 键 词:老弄堂 传统文化 景德镇 城市发展 融合
引言
老弄堂见证了千年瓷都的变迁,是景德镇传统文化和城市魅力的精华。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和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加之人们对老弄堂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关注程度不够,老弄堂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产生了诸多问题。目前,延续传统文脉与保持地域特色,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共识。如何保护、更新老弄堂历史街区,让其重现生机而又不丧失自身的文化魅力,是当今景德镇城市更新设计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景德镇老弄堂概况
景德镇老弄堂形成于五代、宋,成熟于明清,曾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弄”之说,其建筑类型主要有民居、店铺、会馆、制瓷作坊、窑房等。这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千年古镇风貌变迁和陶瓷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时至今日,景德镇老城区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民居、瓷作坊,和以它们为元素而串联起来的老弄堂。主要集中在南起小港嘴,北至观音阁,东起马鞍山,西至十八渡、三闾庙的范围。尽管我们很难再看到建国以前完整的老弄堂,但是,能够在今天见到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的老弄堂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了。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口增加和旧城区改造,部分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弄堂受到破坏,公共基础设施逐渐陈旧,交通变得拥堵,空间环境日益局促,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老弄堂更新改造刻不容缓。
2.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
老弄堂是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基础,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内容。按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两部分:有形遗产(也称物质文化遗产,如古民居、古作坊、古窑房为代表的老弄堂建筑、古窑址、陶瓷文物甚至弄堂格局、空间秩序、环境风貌等)和无形遗产(也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制瓷工艺、传统民俗等)。两者是皮与毛的关系,有形遗产是无形遗产的载体,无形遗产在有形遗产上累积、发展。它们是景德镇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
3.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关系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目的相同:保护是为了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水平;城市发展是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充实便捷。
保护老弄堂传统文化是景德镇城市发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弄堂历史街区的寿命,挖掘、发扬瓷都的历史文化内涵,吸收和综合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并赋予现代意义,使保护与发展结合,确保景德镇城市的特征与个性的延续,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同时,景德镇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城市的进步就必须承扬地域传统文化,促进景德镇城市发展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创造出富有个性、延续传统的地域性特色城市景观。
4.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研究意义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相融合对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有利于保护老弄堂格局,传承景德镇特色建筑文化,展示城市魅力;有利于继承千年制瓷及历史民俗文化,宣扬瓷都地域特色,使城市的发展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合经济、文化、旅游资源,创造瓷都新气象;有利于创新城市形象及亲和力,连接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促进景德镇再现古镇风貌并缔造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名城。
5.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原则
5.1以人为本原则
居民是老弄堂的主人,传统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以保护老弄堂传统文化、服务居民、促进景德镇城市发展为主。首先关注老弄堂居民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借助原有的民居、商铺等场所适当统筹,合理规划,保留并强化其生活氛围,让老弄堂环境具有亲切、宜栖、多样等特性,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具场所魅力,突出居民的主体地位。
5.2安全性原则
老弄堂建筑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由于长期风雨侵袭,缺乏维护,有些已成危房。为真实反映历史,老弄堂建筑结构一般是不允许改变的,在工艺上使用原技术与材料本身就是古建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部分不妨碍建筑原真性表现的地方,如建筑内已破旧不堪的木楼板,可采用混凝土现浇楼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来替代。保证建筑结构上的安全,使古建筑满足现代防腐、消防安全的要求。
5.3时代性原则
任何历史建筑都不可能完全保持它建成之初的状态,因而对老弄堂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指在适应时代需要的同时保护它自身的特色,不是禁止改变,而是对发展要加以控制。不应过分强调保护传统文化而牺牲城市环境的舒适性和创造性,要使城市有机生长、协调发展。
5.4可持续发展原则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与周边城市环境如何融合、如何可持续科学发展等问题的探索。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是作为历史产物和未来改造者对当代的一种理解,不只是为了过去而尊重历史,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历史。既对老弄堂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又能确保传统物质空间形态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形成和谐的关系。
6.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互融的方式
景德镇既要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参与到现代文明中去;又要传承历史文脉,使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现代语境下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拘泥于形式的延续,而必须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和互补,创造具有个性的城市景观特色空间。
6.1借鉴、更新保护理念
景德镇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的城市,只有更新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理念,才能使传统永不褪色,创造出景德镇独具个性的城市魅力。通过现代语言和设计手段呈现传统要素,借用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形式和技术,营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特色环境空间,使景德镇城市能够依托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如将老烟囱做成广告景观塔之类的设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似乎可以感受到在现代文明笼罩下的历史回音。
6.2老弄堂格局保存与完善
老弄堂街巷多、分布广、面积大,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保存、保留老弄堂传统街区的独特布局。整体遵循原有的网状式格局,集中整合、全力打造老弄堂。通过整体布局和详细分析,将南起珠山路北至观音阁,东起莲社北路西至昌江及三闾庙划定为重点保护区。以已具备基础条件的前街(中山北路)和改造后的斗富弄为依托,以纵横交错的老弄堂为经纬,以古窑房、古作坊、老店铺等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为特点,在整体上形成一个代表景德镇传统文化的历史风貌区。在保护好相应的历史遗产的同时,可考虑在老弄堂与新城区交接处局部打破传统构型的限制,作为与现代城市的过渡性区域,形成适宜人居、休闲的开放空间,以适应现代城市生活。
6.3老弄堂传统文脉的传承
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发展不能摒弃历史,从理论上讲,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在于它的文化,而文化又常常深植于传统中。任何一座现代城市要想获得独特的精神内涵,对传统文脉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老弄堂是景德镇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文脉是景德镇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遗迹和风貌。尊重历史、保护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文脉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使这些沉淀着悠久岁月的老弄堂传统文化与现代景德镇城市空间有机互融。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新的内涵和形式,使老弄堂文化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成为景德镇永恒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象征。
6.4老弄堂陶瓷特色的突显与延续
现今“特色城市”的城建理念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老弄堂拥有悠久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资源,是打造景德镇不可多得的特色要素。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中,需要把陶瓷文化的特质巧妙地体现出来,在陶瓷文化内涵的挖掘、利用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手段,弘扬陶瓷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营造人文氛围,将陶瓷文化特色显现和传承下去。
老弄堂中对原有制瓷作坊、窑房的恢复,传统民居、会所的开放,陶瓷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传统制瓷工艺的展示,陶瓷世家、当代名人陶艺工作室及各式陶瓷店面的设立,无一不根植于陶瓷文化的传承。同时,陶瓷作为现代环境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已很成熟。选取代表性的点和独特视角对陶瓷文化进行再现和重构,以雕塑、壁画、墙地砖、公共设施等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弄堂环境空间,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有助于彰显和延续城市文化特色。
6.5老弄堂建筑保护及创新
建筑本身就是老弄堂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多为二、三层,以线性布局为主,整体统一,呈现丰富的徽派建筑风格,多用以维修窑炉而废弃的窑砖修成,兼顾明显的地域特色。要正确认识老弄堂传统建筑形式的精神和内涵,使景德镇城市建筑植根于传统文化。在保护老弄堂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对老弄堂建筑进行保护、修复、更新、扩展。不仅要注重历史文化性,还需融合时代特征,发挥创造性设计思维,让老弄堂建筑能够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同时又影响新建筑,使现代景德镇城市建筑能够吸收传统中的优势元素,形成一种互相融合的局面。例如用简化、变异等手法对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形体(如马头墙、牌坊、窗格等)进行设计,创造出地域化、人文化的建筑符号,使之升华为大家认同的标志兼具时代特色。这些设计保留了传统特征的同时,体现出文脉的延续和时代特征结合的创新精神。只有立足城市环境特点与要求之上的合理保留与改造,才能满足人们对新时代审美情趣和功能的需要,创造和谐有序又富于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样式,并达到空间情调的协和感。这样才能加深时代性在老弄堂传统精神上的延续,让老弄堂传统文化在现代景德镇城市格局中充分发挥适应时代发展的作用。
6.6老弄堂民俗风情的承扬与再现
老弄堂是人们解读当地文化、民俗民风最快捷的窗口。现今,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制瓷业的发展,源发于老弄堂的民俗民风,有的延续至今,有的已发生演变。作为老弄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文化纽带。
在景德镇城市发展中应从深层次去把握当地独特的传统民俗风情,为民俗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空间。首先,结合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把一些传统的行业庆祝如烧灯窑、唱堂会、拜风火神、暖窑神等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纪念活动举行。其次,择重点恢复部分老弄堂原有的会馆建筑。会馆是老弄堂制瓷行业同乡联络聚会,同时又是祭祖、举行春秋大祭、行业执事的场所。会馆是老弄堂民俗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恢复其场所特征,有较高的纪念价值。另外,结合当下出现的“陶艺热”现象,根据城市空间布局,设置一定数量的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陶吧等,作为对新出现的民俗活动的回应,必将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
6.7老弄堂旅游的挖掘与开发
老弄堂是在千百年制瓷发展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建筑景观、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为一体,是景德镇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努力发掘老弄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景德镇城市文化新名片。围绕传统文化旅游为主题,依托老弄堂的历史风貌,融入当下生活元素,将老弄堂打造成特有的陶瓷文化氛围旅游休闲景区。区内设有古建筑文化展示、陶瓷文化旅游、瓷器购物街、陶瓷名人作坊、民俗文化展示、特色地方餐饮等具有历史性和代表性的景点项目,融入参观旅游、陶瓷购物、考古研究、古建筑开发、休闲娱乐的文化产业链之中。先要加强老弄堂旅游资源保护,改善环境面貌。重点建设入口景观、重要古建筑、陶瓷购物街、老弄堂会馆文化区等核心景区,完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除了老弄堂旅游景区特有的优势外,借助与其相邻的已开放的御窑厂、龙珠阁、昌南阁文化旅游区,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必将对瓷都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结语
老弄堂作为景德镇千年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担着融古纳今的作用。要使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当代城市发展文化理念。在尊重老弄堂现有条件和传统文脉的同时,也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自觉地吸收先进文化。以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来诠释和再现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使老弄堂在景德镇城市建设中进一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并与现代城市相契合,共同烘托出千年瓷都的深厚韵味。
本文为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历史?延续——关于景德镇老弄堂的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互融的设计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G2011095)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江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0月
[2] 江华.景德镇老城区陶瓷历史文化及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J].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3] 傅筱,高庆辉,马骏华.探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景德镇老城区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10月
[4] 张晓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特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
中小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篇6
传承就要摸清家底
每一样珍贵文化遗产的背后都有着独特迷人的故事,凝聚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教育等价值。
玉林市地处广西东南部,拥有两千多年的州郡史,有着“千年古州”的称誉。由于玉林自古便是华南地区连接中原地区与北部湾的交通要道,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古商贾繁荣,因此有着“岭南都会”的响亮美誉。透过这座“都会”的历史和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经过数千年的时光变迁,古南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吴越文化、闽越文化等文化在此得到交汇升华、融合发展。到了现代,玉林形成了如今以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玉商文化等为代表的岭南地区特色文化。细数其中,包括有岭南采茶戏、鹩剧、八音等民间艺术;舞狮、舞春牛、偷叶青等节日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与这些非遗一起得到自古留传下来的,还有唐代真武阁、高山明清建筑群等建筑遗迹,保存完好、结构精奇。另外,还有一批已经发掘的历史文物,洋洋大观、美不胜收,虽饱经风霜,但又期待被读懂。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根据了解,我国近几年来大力号召上下一心,统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文化遗产领域国情国力调查。
在玉林,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文物保护点769处; 5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7108件套(实为15182件)。其中,珍贵文物达735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83件,三级639件),一般文物6777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市)级123处,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点共有194个;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575处。另外,玉林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其中“桂南采茶戏”“广西八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国家级和自治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1人;有市级6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县(市、区)也公布了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化部门将10个门类8300多个“非遗”项目资料收录编印《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
从这些统计可以看出,玉林当地的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相当繁多,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若能将之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好,能够对当地达到良好传承特色岭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等发展目标,有着十分利好的助推作用。
保护与利用同行
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利用,是值得人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近五年来,玉林共筹集各级文物保护经费3000多万元,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经略台真武阁、容县近代建筑、庞村古建筑群、大成殿、粤东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实施维修改造, 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玉州区高山村、“广西特色文化名村”北流市萝村的古建筑进行整体维修保护,一批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建筑重现昔日风采。
2008年,玉林出台了《中共玉林市委员会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文物古迹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开发力度”;2010年,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中共玉林市委办公室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的实施意见(2012年~2020年)》更是提出了“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方面作示范”的文化发展目标。2013年6月,市政府办印发了“玉林市创建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自2013年起启动“历史文化型”等三种类型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创建工作,以镇(街)村基层创建的方式推动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在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集体作用下,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经费、组织力度等有了更多保障,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一系列相关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当地文化遗产得到深入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利用。而与此同时,近些年来,该市还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方针,致力开发文化遗产。通过整合利用文化、文物、旅游、商贸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取得更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容县整合以“名楼·名人·名山”为标志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2012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18.5亿元。博白县编织工艺品业2013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会展业和文化节庆。北流市每年举办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为展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享陶瓷发展商机。博白客家文化节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对外开放合作的活力平台。
综合来看,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加强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既能进一步保护好文化遗产,也能使其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厘清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存在,更是丰富的资源,是文化创新用之不竭的基因源泉,是文化全面发展、繁荣的有力推手。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凝聚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建设、繁荣发展。
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位,将其机制化,纳入全局考虑,整体大力推进。
在建立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方面。以大局统筹的发展眼光,将文化遗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镇村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可以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委员会,由市领导任主任,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及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项目得到加快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地方配套资金,逐步解决文物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长期投入不足问题。
近年,我国的公共文化立法和制度设计取得显著成绩,制定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服务标准和规范,能够进一步推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繁荣建设。而这,需要各地顾全大局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地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发展制度。
在条件成熟时,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成立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建立文物、公安、工商、住建等部门执法联动协调机制,推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在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方面。制定出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实施意见,研究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使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实现科学编制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总体规划。
玉林要妥善处置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和减少历史文化遗产的损毁和灭失。对亟待保护的文物古建筑,要制定落实每年的修缮维护计划。
其中,重点抓好容县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容县经略台真武阁、近代建筑、陆川县谢鲁山庄、博白县朱光故居、玉州区高山村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园林城市”,有计划地重修恢复一批历史上著名的建筑,比如万花楼、文天祥纪念馆、文昌阁、濯缨亭等;启动一批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系列课题研究,结合自治区提出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课题开展南流江流域文物调查研究,加快《玉林文化大典》编纂出版进度。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行业的专业知识性很强,对从业人员的质素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应当为文化部门引进急需专业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加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文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湛的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构建较为合理的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出台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鼓励办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补助制度,争取上级加强对我市“非遗”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
在增强社会保护意识方面。优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反映玉林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传承文明和文化进步信息、展示玉林特色岭南魅力的载体,也是开展文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依靠的宝贵文化资源。强化遗产宣传、保护历史文脉,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玉林应紧密结合如今大力创建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需要,利用新闻媒体加强《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举办民间艺术比赛、民间工艺品大赛、讲座、培训班、知识竞赛、巡回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同时,狠抓普查。每年根据文物情况,有重点、有分类、有目标地做好玉林各类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开展古民居普查,对较有代表性的真武阁等文物建筑加强保护和管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项目传承人,定期申报,评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推动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等,加大弘扬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宣传力度。
在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方面。不可忽视政府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发挥出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政府部门领导组织机构的到位和作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工作中,政府应该把文化遗产工作当作事关全局、影响城市总体发展的大事来抓,经常过问工作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调研、协调、解决,确保每项工作有效地落实,形成事事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的良性机制。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地方部门可以秉持“立足实际搞建设,建好文化为人民”的理念,做到文化场馆以亲近百姓,服务社会为目标,让文化场馆赋予城市更多的文化特色,使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更加优化、生活品质得到改善,加速先进文化的传播融入城市发展的步伐。使公共财政文化建设领域的投入资金逐年增多,兴建更多公益文博项目和文化设施,为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是文化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如玉林可以把深厚独特的“岭南都会”人文底蕴作为文化工作的切入点,将历史文化名人的人文内核用“玉林形象”串联起来,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通过积极挖掘整理,力图把一系列的玉林特色文化遗产更全面、更系统地传承下来、展示出来,能使玉林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更有亮点,成果更有竞争力。
【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推荐阅读:
创新与改革:城市文化09-25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08-15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05-09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10-01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09-04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论文09-05
关于城市建设的文化问题思考与探索09-03
文化创意与城市美学05-17
城市文化与工业设计07-12
博物馆与城市文化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