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分析

2024-09-19

城市文化分析(通用8篇)

城市文化分析 篇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比较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区域范围与文化内涵方面与国外不完全相同,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不及国外发达国家;社区文化活动内容与国外相近,但整体上优于外国,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别具特色;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文化设施管理的先进经验,可资借鉴;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发挥社会团体积极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 者:赵秋霞 作者单位:中共偃师市委党校,河南,偃师,471900刊 名:洛阳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UNIVERSITY年,卷(期):19(3)分类号:G04关键词:城市社区 文化建设 特色 优势 比较分析

城市文化分析 篇2

1. 保定市文化优势

1.1 人文历史优势。

保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保定是尧帝的故乡, 春秋战国时期, 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元朝在这里设郡, 明代护卫京师的大宁都司驻于此, 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署驻保。此后保定一直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享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余处,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堪称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优秀的历史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 如荆柯、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

1.2 红色文化优势。

保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她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 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的诞生地;中国北方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鑫暴动”的发祥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首府, 全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保定辖区内。保定拥有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 唐县自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3 文教优势。

保定教育渊源, 人文灿烂, 西汉置郡、宋有州学, 明有府学, 清有莲池书院, 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 曾培养了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 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蒋介石、叶挺、张治中、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领。清末保定被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2. 保定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保定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万面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文化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 城市特色还需要更加鲜明。

2.1 城市形象推介不够。

良好的形象是无价的资本, 可以催生无穷的效益。保定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资源丰厚, 从古至今文化名人灿若群星, 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但是, 长期以来保定在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全新包装方而做得还不够到位, 许多方面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2.2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虽然保定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总体来说, 保定市的城市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够丰富。

受各种因素限制, 保定市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 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市民文化生活形式比较单一, 市民是城市文化的创作者和体现者,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才能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2.4 基础设施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定市文化设施偏少, 种类也比较单一, 还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 可以继承和发扬保定市传统文化优势的文化设施。尤其是群众性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够普及, 群众性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 没有形成规模, 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综合来看, 文化吸引力和承载力有待提高。

3. 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3.1 全面推介保定文化精品, 凸显“保定制造”。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在于文化。建设文化名城, 必须强化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唐尧文化”, 古代的“燕赵文化”、“三国文化”、“直隶文化”, 还是近现代的“抗日文化”、“民间文化”, 都是名符其实的“保定制造”。还有“保定作家群”创作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曾辉煌全国。保定除了著名的“保定三宝”外, 白沟箱包、蠡县皮毛、曲阳石雕等特产也闻名全国, 保定的名吃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槐茂酱菜”和“冰糖葫芦”等, 做工精湛、口味独特, 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要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这些优势, 推介文化精品,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突出地域特色, 全力打造“保定品牌”, 凸显保定制造, 让人们不但知道保定制造的文化产品, 而且知道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这对于提升保定知名度, 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

3.2 激励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

提升民众城市文化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既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又是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实施者, 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 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保定市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开办空竹文化节、登山节等活动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但是更需要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办文化, 比如在小学校开展空竹游戏推广, 组织学校和企业进行各种红歌大赛等活动, 把文化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文化传播上, 以诱导式取代单纯的灌注式, 多举办让居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文化活动, 可以选派老师和赠送活动用品开展各种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在学校、企业、街边等遍地开花, 把文化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3.3 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融合。

城市发展如果失去文化的支撑, 城市建设也将失去绵延不绝的动力, 城市街景、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市标等见证城市发展, 体现城市标志, 展示城市形象面貌, 美化城市形象, 进而传播城市形象。保定市近年提出三年大变样, 并且恢复了古城原有名城景观, 如西大街与古莲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淮军公所等文化古迹,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3.3.1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域特色。

城市建设的每一条适路、每一块墙角石、每一盏街灯、每一座凉亭、每一张桌椅等都要能体现城市的文脉及文化特色。建议评选市花, 以乡土品种为主, 形成本地特色的园林文化, 以展示本地特点、人文、资源、材质和艺术的雕塑文化, 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资源, 着重体现当地居民、民俗的街区文化。

3.3.2 旧城改造要着重保护既有文化, 新街区建设要以文化延续为主, 避免出现文化断层。

旧城区要有明确标识、建筑年代和简介, 新建部分要突出特色, 实施精品工程, 努力创作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精品佳作。新城区建设要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特色文化不相适应的、反差较大的建筑和设施, 给人们视觉和感官上造成过大的冲击, 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文化构架做到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协调。

3.4 弘扬保定精神, 提升凝聚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脑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 保定人民逐渐凝聚成以“重诺守信、不屈不挠、兼容并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自强”为主要内涵的“保定精神”, 这是保定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奋发自强、振兴保定的内在动力。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把独具特质的城市核心理念, 纳入全民教育内容, 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之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论坛, 把这一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貌, 为提升保定市竞争力提供深厚而强大的支撑。

摘要: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剖析了保定市的文化优势, 以及现状和问题,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文化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强, 吴齐.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4) .

[2]林利琴.浅谈城市文化建设[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3]藏毅, 徐小龙.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J].作家杂志, 2010, (1) .

城市文化分析 篇3

关键字:主题文化;城市文化景观;城市特色

1.城市主题文化

纵观当今的国内城市,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景观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千城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或者景观风格各异,杂乱无章。这样的城市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魅力可言。但凡有特色的城市,其城市文化景观都有着自己的主题文化方向。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精神、特色建筑的总和,它决定着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就是要基于城市主题文化来分析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

很多城市在构建自己的文化景观时,迷失了方向,要么建的千篇一律,要么建的千奇百怪,都建造不出自己的特色。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景观可遵循两大原则:其一,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方向。中国的各个城市都拥有引以为傲的历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古以来养育民众千年的文化可以说就是城市的主流文化,不需要借鉴外来的欧美文化坐阵。城市应把握住这样的文化方向,并以此为文化景观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二,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和谐统一是审美原则的第一要义,无论景观建设的多有文化内涵,一旦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破坏了环境的和谐统一,就不能称此景观为美观。好比一个人的长相,即使把鼻子整得再高再美,若不能与整个五官气质相衬和谐,就会显得突兀、丑陋;即使五官普通平凡,若搭配地和谐统一,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气质、美感。 比如重庆著名的吊脚楼建筑。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简陋的吊脚楼已不再适合现代人居住,但是其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也有些景观为了刻意展现出吊脚楼的文化,将吊脚楼化为雕塑,其与周围的现代化楼房建筑格格不入,造成了不美反丑的局面。吊脚楼雕塑虽然旨在展示吊脚楼文化,但是不能与周遭环境和谐统一,而且吊脚楼的魅力不是在其外观的形象,而是去展现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精神。若将吊脚楼的精神价值去掉,一味去展现吊脚楼的外在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展现吊脚楼文化、巴文化的魅力。所以,在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主题文化并做到和谐统一,自然就会凸显出自身的特色。本文就以以上两个原则来分析国内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情况。

2. 哈尔滨的主题文化景观建设

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文化在近代才逐渐发展成熟。1898年中东铁路在此修建,大批外国殖民者,尤其是俄罗斯殖民者涌入并在此定居,带来了各种欧洲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闯关东”移民潮而来的关内文化也融入进来。一时间中西方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此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具有哈尔滨特色的中西合璧文化。俄罗斯式、古典主义、新艺术等各种欧洲近代建筑风格,日伪时期日本近代建筑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时期的建筑格局共同形成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使之获得“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称号。

在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俄罗斯传统式的大教堂和西方折中主义建筑是西方文化景观的代表。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集中反映出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又体现出沙俄入侵哈尔滨的近代历史,这些欧式建筑都是城市近代西方文化入侵的印记。哈尔滨文庙则是近代关内移民文化的代表。建于1926年的哈尔滨文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孔庙,也是黑龙江省现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筑。这是近代“闯关东”带来的移民文化杰作。哈尔滨文庙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于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哈尔滨街头别具风格的各类欧式建筑与我国传统建筑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无不体现着哈尔滨的主题文化—中西合璧文化,正是构建具有这样文化氛围的城市景观使得这座城市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2.2哈尔滨冰雪文化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的源头,也是国内冰雪文化的集中地,创造出了很多在中国乃雕游园会、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等。建于1999年的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市政至世界冰雪文化之最。哈尔滨的冰灯就是世界冰雪文化的创新,并由此衍生出来一系列的冰雪文化,包括由冰灯发展起来的冰雪节,大世界和故事园等。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并体现出了中外并蓄、南北兼收的鲜明特点。在古代,女真人在哈尔滨发明了一种滑冰的竹马,这是中国最早的滑冰方式之一。近代,俄罗斯移民把大量欧洲文化带到哈尔滨,包括当时风靡欧洲的冰帆、冰橇等冰雪运动。

目前,哈尔滨比较著名的冰雪文化景观主要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斯大林公园的大型冰雕、太阳岛上的雪府为了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而建造的大型冰雪文化艺术精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室外大型娱乐工程,充分展示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

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太阳岛雪雕游园会也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杰出代表。太阳岛上空气清新,污染少、雪质好,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雪雕塑品充分体现了哈尔滨人民的智慧。

冰雪文化是独属于哈尔滨的地域文化,这个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所以,哈尔滨应将其冰雪文化作为城市的主题文化并将城市打造成独具特色、如同“水上城市—威尼斯”般的冰雪城市—哈尔滨。

参考文献:

[1]石方.中东铁路的修筑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学习与探索,1995.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05).

[4]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世界名城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2007:30-113.

作者简介:王贝贝(198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篇4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卖瓜的说瓜甜”。按这个道理来讲,一个从事城市雕塑工作的人,就应该多说城市雕塑的重要,说它的好处。我虽然来到深圳后一直从事城市雕塑工作,但并不想简单地强调城市雕塑本身有多么了不起;我也不认为,在一个城市里面,城市雕塑越多就越好,就越有文化。为什么呢?因为孤立地谈论城市雕塑,不把它和城市文化联系起来,那是永远也说不清楚的。

城市雕塑的意义和价值,主要是由城市雕塑和城市文化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雕塑重不重要,城市雕塑好不好,不只是城市雕塑本身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问题。

这些年我在琢磨城市雕塑问题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心得:我们以前在认识上可能有一个误区,过多地强调城市雕塑是一门艺术,强调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作用和装饰作用;把城市雕塑水平的高低归咎于雕塑家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偏向于把城市雕塑仅仅看作是个艺术问题。

城市雕塑当然是一门艺术,但是这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城市雕塑艺术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只算是一个分项,它永远都是从属与城市文化的;城市雕塑其实是被城市文化所决定、所制约、所选择的。所以,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只有把它放在城市文化的框架中来进行整体的考察,才能真正解释城市雕塑的许多问题。如果仅仅从艺术的角度看城市雕塑,往往抓不到问题的核心。

这些年人们出国比较容易了,走出国门一看,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人家的城市一比较,最直接感受到的是外观上的差距,人家有那么多的城市雕塑,而且与整个城市那么协调。于是这些人自然会想,我们为什么不多弄一些雕塑呢?雕塑多了,水平高了,至少在城市外观上,与人家的距离就不会显得那么大了。这种看法好多人都有,这种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也到过好多国家,重点是看这些国家的城市雕塑和环境,尽管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看了以后心里比较有底了,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光看人家的雕塑多,佩服人家环境美还不行,这些都只是表面的,内在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问题。

中国是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中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是为宗教、为丧葬服务的,或者作为装饰,为建筑服务。例如古代的石窟啊、寺庙啊、兵马俑啊、陵墓神道啊、雕梁刻柱啊,主要是这么一些东西。在文献记载中,古代也有类似今天的环境雕塑、纪念雕塑的东西,但是数量很少。

连“城市雕塑”这个词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只有我们这样叫,国外是没有这样叫法的。城市雕塑的说法不是很严密,只不过在中国约定速成,这么叫惯了;它实际上分别属于国外所说的景观雕塑、户外艺术、公共艺术这些概念。我们想想,在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的城市艺术的样式,这本身就同时包含着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清理。中国为什么古代没有城市雕塑的传统?它与我们民族过去的宗教观、伦理观、社会价值观以及时空观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新样式的建立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某种改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在创作《深圳人的一天》的时候,约好了一个巡警做模特,他也同意了,签了协议。到了翻模的时候,他突然反悔了,问起原因,原来他个人倒没什么,主要是老家的人不同意。按他们老家的说法,活人是不能塑像的,塑了不吉利。这件事当然要尊重他本人的意愿,我们就换了一个“老外”。这组雕塑竖起来了以后,有好多人问,为什么里面没有警察,我们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迷信,这是传统文化在里面起作用。

所以,城市雕塑不只是做一个人像的问题,它必须和这个城市的文化相匹配。

《深圳人的一天》为什么会在深圳出现呢?它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的。深圳是一个来来往往,人口流动量大的移民城市,是一个很多人留下了青春足迹的城市,这组群雕的主题符合了这个城市在心理上需要归宿感的普遍要求;而且,这个城市比较强调个人的价值,比较平民化,没有内地城市那么多的等级、身份的讲究,只要你愿意努力,相对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还有,这个城市不墨守成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对一些新意思、新名堂比较感兴趣,例如找活人翻模,在内地未必行得通,在深圳就没有问题。好多人事后都说,当时你们为什么不找我啊?这说明这组雕塑与深圳城市的文化是协调的,也是适宜的。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城市雕塑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并不是它的“艺术性”或“观赏性”,而是它所体现的城市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整体水平。

我们看国外的城市雕塑,它们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城市形成了一套关于城市雕塑建设的决策机制。无论是项目的确立、雕塑家的选择、经费的来源、公众如何参与意见等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完善的办法。我理解,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文明。

我们在组织上步路雕塑景观示范带创作活动的时候,选择了13个雕塑家的作品,放在两边的绿地上,有一个在国外生活的学者在参观的时候问我,这些作品是怎么选出来的,里面有几个女雕塑家?我一下愣住了,压根就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呀!这里面还真是没有女性作品。政治是公共权力的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女性的表达和参与。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任何城市雕塑项目一定要有女性作品,问题是,我们在进行城市雕塑决策的时候,缺乏关于性别的民主观念,缺乏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利意识。

政治文明所面对的问题不是城市雕塑好不好看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多建的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的政治素质,一个城市的和谐程度。在城市雕塑建设方面,听凭长官意志、由领导拍脑袋进行项目决策的情况仍然不少;老板、企业家,有了钱以后随便建雕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情况也不少;这些问题都需要政治文明的提升才能解决。

城市雕塑还有它物质文明的背景。为什么这些年中国城市雕塑发展迅猛?因为中国的经济在起飞,成效有目共睹,相对过去比较有钱了。城市雕塑实际上是个相对奢侈的东西,它良性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和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匹配。人们只能有吃有喝了,再搞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以前,为什么不搞城市雕塑?那个时候,不是打仗,就是搞运动。城市雕塑不适合一个战乱的年代、动荡的年代,而是适合一个和平的年代,稳定的年代,经济繁荣的年代。

从总的情况看,我们的经济实力是和过去不同了,但发展并不均衡,而且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城市雕塑该争的时候要争,该让的时候要让。我的看法是,要想把城市雕塑建好,首先应该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把城市环境整治好;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解决好,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搞好,城市雕塑也甭想好。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的前提没有解决,你就是请来再高的高手,有再好的构思,再精良的制作,你的雕塑也好不到那里去,就是建了,老百姓也会编顺口溜骂人。这是为什么?和城市的物质文明不匹配。

我们有的城市建的雕塑真的还不错,但是就像一条漂亮的领带,配的是的确良西装,穿了一双解放鞋,整体看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好。有的城市现在是投机取巧,干面子活,图表面光,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这些城市的确也做了不少雕塑,但是,用突击的方式发展城市雕塑,超越城市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拔苗助长式的城市雕塑建设,最后还是会受到惩罚的,因为它们最终还是赢得不了民心。

城市雕塑还体现城市的精神文明。如果说,城市雕塑的建设是一个物质形体塑造过程的话,那么在另外一个方面,它同时又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塑造过程,因为它不光是要创作出作品,还要同时创造出能够理解和欣赏城市雕塑的城市公众。城市雕塑要求与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相匹配,总的来说,它的建设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城市雕塑在这个方面要体现民意,尊重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举个例子,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华裔艺术家,叫蔡国强。有一次,他为纽约市布朗区新建司法综合大楼设计了一件作品,这是十几个直径四英尺,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石环,他本来想借此来表达个人、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这个方案提交初步审查时,有人就提出了,这种链形的造型可能会引起社区里面非洲裔居民产生类似手铐脚链的不愉快联想,这些东西与他们早年被贩卖历史有关。尽管蔡国强解释,圆形在中国是圆满、完美的象征,而且奥运标志也是五环相连,但是,这个方案果然在社区委员会讨论的时候被否决。后来,蔡国强将原设计中的圆形石环改为方形石环以后,才顺利获得社区委员会的通过。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雕塑在很大程度上,是处理雕塑家和公众的关系。雕塑家和公众如果意见相左,应该是,互相讨论,互相调整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他们相互关系的整体,标志着一个城市在城市雕塑方面的水准,也体现了城市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件城市雕塑不为公众接受,老百姓看不懂,但是这件城市雕塑常常还是硬塞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通常的解释是,公众审美水平与艺术家的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他们的趣味发生冲突,让步的应该是公众,他们需要启蒙,需要受教育。而雕塑家就是这样的启蒙者或者教育者。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的确,公众和艺术家之间是有差距,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雕塑,公众和雕塑家的差距非常大,雕塑家的东西完全不被市民接受,而艺术家还在那里得意扬扬,我觉得这件城市雕塑就暂时还不能说就是一件好作品。因为这个作品还没有与整个城市的精神状态相适应,没有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在城市雕塑的历史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这种时代风格应该具有普遍的概括性,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古希腊雕塑只代表了古希腊雕塑家的精神,而不是整个希腊民族的精神,那么古希腊雕塑还会具有像今天这样的价值吗?

当一件城市雕塑不能为公众接受的时候,它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的确雕塑家比较超前,但是他毕竟抓住了城市精神的发展脉络和轨迹,这件超前的作品,将来会被群众所接受的,最后慢慢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还有一种情况,雕塑家背离了城市的普遍精神,异想天开,完全没有被城市居民认同的可能性,如果拿这样的东西来教育、启发公众岂不是在耽误事吗?

我的看法是,雕塑家、委托人、公众他们的共同水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的水准,城市的精神文明不是哪部分人的文明,而是整体的文明,城市雕塑最终是这种整体水平的象征和凝聚。

我们评价一个城市雕塑水平的高低时,除了要依托它的物质环境,还要依托它的人文环境,这个人文环境就是城市的精神文明。有的时候,城市雕塑建了,但是得不到城市公众自觉的维护和保管。有的地方,城市雕塑经常遭到人为破坏,上面贴上各种膏药,广告,乱写乱划;有的干脆被人盗走卖钱。有的城市雕塑经常有人光着膀子在旁边晒太阳,在这种时候,人们对雕塑的质量,以及对雕塑评价也会由此受到影响。所以还是那句话,城市雕塑不光是艺术的问题,雕塑家创作水平的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的市民素质,市民的精神状况。在我们这样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提高市民素质非常重要。

城市雕塑在空间上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于它强调地域性、强调环境的针对性,城市雕塑的空间永远是特定的,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城市雕塑。

去年在全国城市雕塑的成就展览中,深圳有几件作品获了奖,其中有一件立在东门老街的作品叫《杆秤》。这件作品采用了波普艺术的手法,把一件日常生活的物品以超常规的尺度加以放大,使人们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杆秤》放在东门步行街获了奖,放在华侨城能不能获奖呢?恐怕不能。为什么?因为环境和空间的特点不一样,二者找不出什么关联。东门墟市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步行街的改造强调尊重传统,保留岭南商业风貌,在这里放一杆老式的杆秤尽管尺度非常夸张,但是和环境的整体气氛是吻合的。华侨城也有一件作品获了奖,这是《地门》。这件作品在手法上与《杆秤》有相似之处,它是一扇放大了的铁门和一把大锁;这件作品放在华侨城的大片绿地上,与其它艺术家的作品相对集中在一切,形成了比较浓郁的艺术气氛,它放在东门步行街就不行,东门步行街很窄,《杆秤》是直立向上的,不占地方,如果让《地门》躺在那里,简直不可想象。这两件作品的对比告诉我们,脱离了空间,脱离了环境,简单地说这两件作品好不好,那是没有办法说的,环境对它们的价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有些城市建城市雕塑的时候,忽略空间、地域和环境,只是孤立地拿美不美作为判断的标准。有时候,简单地将一个城市的雕塑和另一个城市的雕塑进行类比,别的城市创作了一件成功的城市雕塑作品,也要求自己城市也仿效它,也同样来一件。这种思想方法是不正确的。

城市雕塑是不是成功,它能不能成为一件精品,要看它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里面包含了什么?包含了城市的特殊性,也就是它的地域性。例如城市的独特区位、城市事件,城市历史,城市心理,城市习俗,城市建筑,城市景观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装在城市空间里的。城市雕塑是可以模仿、可以复制,但是城市的地域特点,城市的独特面貌和环境是不可模仿和复制的。

布鲁塞尔的标志雕塑《撒尿的男孩》实在是小得不起眼的雕塑,如果没有导游的指引,一个外来人要找到它真的很困难,但是,它的名气却很大,如果没有看到它,就好像没有到过布鲁塞尔一样。是因为雕塑的技巧和造型多么优秀出色吗?不是,这并不是它第一位的原因,第一位的原因是这个雕塑背后关于这个小孩子撒尿救了全城人的故事。罗马城的标志是一匹母狼,是因为这匹狼的塑造技术特别高超才让它如此出名吗?也不是,它出名的第一位的原因是这个雕塑记载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它讲述了罗马城来历的故事。

如果有人说,《撒尿的男孩》这么有名,《母狼》这么有名,我们把它照样复制一件搬到我们城市来好了,可惜它不会照样有名。这两件作品只有放在那个地方,那个环境里才有意义,把两个雕塑调换一下,也不可能有名。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件优秀城市雕塑由于种种原因,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个空间,它的效果马上变了,马上失去了它所具有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有“南橘北枳”的故事,在南方为橘,到了北方只能为枳,这个故事非常适合讲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就有这样的特点。

对中国城市雕塑来讲,不针对我们自己的特点,只是羡慕国外的城市雕塑如何好是没有用的;如果采取简单的方法,购买、移植几件国外雕塑进来,意义也不大。城市雕塑在国外很出色,如果将它原样搬到中国来,并不能保证它一定在中国的环境中仍然出色;这也如同一个国外的雕塑大师针对他熟悉的国外环境,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雕塑,但并不能保证针对中国的环境,也一定能成功的道理是一样的。

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城市雕塑呢?我认为没有。因为看一座城市雕塑好不好,唯一的办法是,把它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来看。

强调城市空间的独特性,强调它的环境,其实也是在强调城市的个性,强调城市独有的文脉。所以城市雕塑的创作不能只讲“普通话”,它更重要的是讲“方言”。拿我们深圳来说,如果深圳的城市雕塑如果要突出深圳的城市个性,就要讲深圳的“方言”。尽管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很短,但是,深圳有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例如刚刚去世的郭春园医生,例如第一个捐献眼角膜的向春梅,这都是我们深圳的骄傲。城市雕塑本身就具有社会记忆的功能,如果我们把这些感人的城市人物和故事用城市雕塑的方式纪录下来;这种本土化的记忆活动通过不断的叠加和积累,就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雕塑,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深圳文化。

城市雕塑在时间上与文化的关系,在于城市雕塑是与城市的对话,城市雕塑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对话中积累和生成的;城市雕塑在一个城市是生长出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它是生长的,而生长是时间性的。城市雕塑在一个城市的优劣成败最终也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所以我们说,时间是城市雕塑最后的评判者,时间也是参与塑造城市雕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时间怎么对城市雕塑产生影响呢?就是让城市雕塑不断地与城市进行对话,与城市居民的对话,通过对话,所以,城市雕塑是雕塑家塑造出来的,也是时间塑造出来的;城市雕塑的意义也是被时间不断地赋予的。

在城市雕塑的欣赏中,有时候一件作品,刚开始看起来不顺眼,时间长了,慢慢接受了,到最后变得离不开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也有些作品由于时间的原因,刚开始意义还不明显,到后来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了城市的标志,成了城市不可替代的象征物。拿我们深圳的《开荒牛》来说,它的成功并不在于这个牛塑得如何好看,也不是这个牛塑起来在技术上多么困难,而是在于抓住了城市的精神。据作者讲,最初不是要塑牛的,而是想塑荷花,象征深圳虽然*近香港,但“出自污泥而不染”。当初如果真的塑了荷花,不知道它是不是能产生今天这样的影响?不过拿今天的观点看,它至少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纠缠。《开荒牛》今天之所以被我们城市认可和接受,在于它在与城市的对话中,见证了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过程,是时间赋予了它越来越丰富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在深圳市政府门口,可以拿一个其它的什么作品替代它。

再例如,如果没有专门介绍和讲解,当人们一下子看到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的时候,可能会略略感到失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的象征物吗?但它毕竟是历史,它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获得了这个城市广泛的认同,如果用别的什么东西也替代不了。

我认为在城市雕塑的领域里,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普遍认同比雕塑家个人的喜好更重要。城市雕塑面对的是广泛的社会人群,它好不好,人们喜不喜欢,不完全是雕塑家所能够决定的,它最后还要看它与这个城市机缘,看时间的孕育。在城市雕塑的实践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切都要*时间的检验,个人的意志和一厢情愿往往是并不能奏效的。

与城市雕塑在时间上的文化特点相关的还有,城市雕塑应该强调可持续发展。城市雕塑不能一哄而上,搞大跃进,而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审慎地推进,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如果条件不成熟,宁可放一放,等一等。况且,城市雕塑不能让我们这一代人都做完,城市的空间不能让我们这一代人都填满。所以,“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城市雕塑建设原则。我们的城市的空间就这么大,空地就这么多,我们还要为后人留下发展空间,不能目光短浅,像进行填空竞赛一样,把城市空间都塞满。

现在有好多城市建设城市雕塑的热情过于高涨,希望迅速通过城市外观的变化,来满足对于城市现代化,或者国际化的想象。跟饿了吃馍一样,总想只吃最后一口,希望在一夜之间形成国际化的面貌,变得跟发达国家一样,这是不现实的。城市雕塑是一个时间过程,是许多代人累积渐进的产物,西方有句谚语,叫“一天建不成一个罗马城”,而我见到的有些城市的雕塑规划过于宏大,在短期内照这么建起来简直是可怕。

城市文化建设 篇5

——以呈贡新区为例

【摘要】文化是一个潜在的社会力量,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政治、超越经济。对于现代城市管理者来说,文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可以牵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应当从充分认识文化的软实力,看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新城区的建设意味着重塑文化,所以新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是新区建设阶段尤为重要的关键。

关键词:新区文化文化建设新区特色

2008年8月,最新一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出炉向市民征求意见,如何让昆明恢复健康发展,成为整个总规的核心内容。新总规提出,昆明目前的主城单中心,将演变成为了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为核心的开放式网络城市空间结构。呈贡新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是从一个发展较为滞后的昆明城郊的县城崛起的,从呈贡到现代新昆明呈贡新城,呈贡的容颜和城市功能,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一、新城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的缩影,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目前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大中城市都面临着城市的转型,由于主城区功能退化,资源利用紧张,人口密度过大,环境不断恶化等原因,为了减轻主城区的压力和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建设新城、卫星城等,建设新的城市就意味着必须重建新的文化,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文化是城市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说明城市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控性,但是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可控的。城市在形成之初就在塑造他的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城市”。

在文化塑造方面,新城区建设与城区改造有着共同的地方,尽管新城是一个全新的城市,最具代表的文化就是一个“新”,但是这里的新城并不是在完全无人区新建一个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可能是农村、县城等小城镇)从新规划和建设形成的,所以现在的新城区、卫星城等的文化建设不仅面临文化的塑造也面临着原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所以新形成的城市往往会带有他之前的文化气息,所以新城区的城市文化建设无疑需要确定城市文

化的定位、和文化的内涵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呈贡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呈贡新区的文化建设就是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城市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

(一)城市文化的一般结构。包括:

物质文化:建筑、道路、通讯设施、住宅、水源、各色商品、绿化环境等。制度文化: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

精神文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二)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即为衣、食、住、行、语言、休闲娱乐

(三)城市文化特征:

1、城市文化具有集聚性

2、城市文化具有辐射性

3、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4、城市文化具有世俗化特征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及吸收外界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的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呈贡新区的文化也囊括了以上的内容:

1、全新的城市设施,规划较为前卫,道路宽畅,绿化面积大;原有的农村还未进行改造许多没有规划的村子和凌乱的共管设施与新建筑并存。

2、道路虽然比较宽畅但是新城区的相关城市职能还不健全,距离主城区较远,公共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不便等,让在新区的居民感觉自己身在农村,人们的意识里还没有形成城市观念。

3、目前为止新区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居住人口较少,但是人员不断流入,带入了大量的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大学城的建成在新区居住着十余万人数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新区里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也开始代表着新区的文化,呈贡新区的大学生由于现实条件的影响与处在市区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远离繁华的都市,在公园式的新校园里学习生活,已经被烙上了呈贡的印记。

4、原有居民的任然是新城区的主要居住人口,原来的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在保有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外来文化,大学的进入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习惯,当然大学与这些民族村寨为邻,他们具有着失地农民、和新城市居民的独特身份,吸引着许多专家学者对他们的研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

三、呈贡新区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规划建设较为前卫,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呈贡新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为了减轻主城区的负担,加快昆明的整体发展,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强调对利润的过度追求,过分追求城市的功利性是城市建设严重不协调,城市文化建设等由于需要巨大投资、对市场反应不敏感等导致了被忽视,现阶段我国文化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1)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城市

生态面临失调的危险,人居环境条件差。(2)城市交通、治安混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3)群众性、公众性的文娱活动开展的较少,城市生活压抑。文化气息缺乏。(4)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严重。“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社会道德观念败坏。呈贡新区的文化建设时,在物质条件上做了统一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合理,生活环境优美,对于文娱活动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呈贡新区有一个非常有利的优势就是十多万大学生的存在,大学生自然是道德修养形成的一个推动作用,绝大部分大学学生在道德修养上是比较高的,而且大学生每天都在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现在就经常可以看到大学附近的居民每当得知校园中有什么活动时都会踊跃的观看或者参与其中,这些只要利用好了都是良好文化形成的关键。

(二)原有文化与新文化开始交融

呈贡新区的文化还未真正形成,现在是文化的孵化期,原有的文化与新进入的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具有许多不稳定的形态,现在的定居人口还不是很稳定,人群可以分为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群体:呈贡县的原有居民;居住在呈贡的上班人员(大学教师、政府工作人员等);居住在市区工作在新区的人员;大学城的大学生;在新区经商的人员等几类,这些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这是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会给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等,也意味着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人员流动带来的种种问题,现在的文化发展方向直接影响到新区真正发展完成后的文化形态。

(三)呈贡新区的文化发展必须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问题,这两大群体有其独特性,会限制新区的发展。新区文化必然会在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和失地农民这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过程中形成新区特色,政府部门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三、如何构建呈贡新区的文化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1]

呈贡新区文化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也就是新区城市形象的树立过程,如何形成独具新区特色的文化是对新区的重要考验,也会影响到新区今后的发展。

(一)新区文化建设要挖掘自身特色,突出个性。

我们需要调查研究呈贡县之前的优势特征,找到与其它城形象不同的优势特征,定位、形象系统构建避免雷同,突出城市个性,有效强化认知,提升城市品

牌知名度。曾经的呈贡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建设绿色经济强县为目标,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求实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墓础,以基地为保障”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先后被列为全国“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县”、“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示范县,、“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花木之乡”,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这些都是呈贡的文化形成的基础,优秀的方面是必须保留的。这是呈贡县在作为县级政府时探索出来的道路,就算现在被划分为新的城市中心之一,由县上升为区也脱离不了原有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属性,要保留其特色并把握好新区的职能将优点利用好。

(二)依靠市场导向,依托资源,树立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形象系统构成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凸显差异化优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发挥凝聚功能,降低整体宣传成本,提升城市营销效益;确保城市形象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增强危机应对能力;产生正面外部效应,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城市品牌构建要能够体现城市战略发展方向和城市建设目标,从而引导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关注、感知本城市形象个性与优势,在心目中形成良好心理预期,并对个体行为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推动城市健康发展;自然现在呈贡的定位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县城的定位,但是在新区形成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区的经济结构不可能脱离原有的产业和特色,现在呈贡新区发展的目标是“亚洲花都”、“新兴工业园区”、“科研教育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可谓充满了商机。但这是在其城市职能上升之后必须做的战略调整,其基础来源还是原有的经济基础,所以这将会成为影响呈贡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区的品牌形象。

(三)获得公众认同

新区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构建要充分反映城市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众心理需求与价值取向,现居人口和未来可能进入的人口之间的目标都是必须予以考虑的,使公众在感知城市各方面要素和传播信息的接触中,逐渐形成对新区品牌形象的认知与支持。这里面包括:长期形成的城市观念、行为和表达方式,新区品牌的构建即是要在追求发展推动作用最大化的同时,从观念、行为和表现方式上寻求和公众的共鸣;在新区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得顺其自然保存其自身的特色。保持原有优秀文化部分,有利于获得原有居民的认同,不同文化兼容发展有利于吸纳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新区的建设中来。

(四)定位现实可行,符合新区实际

城市形象定位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贴近城市显示,确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它包括:价值观念的可认同: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经济环境;行为规范的可接受:城市经济环境、产业特征、市民素质特征;视觉表现的可执行: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发展状态、投入成本;品牌管理的可操作:系统有序、原则鲜明、细节可调。

四、城市文化建设可以利用的资源

(一)人群特色

大学城、科技文化中心必将成为新区的重要特色之一,目前新区人口四十多万,其中有十多万是在校大学生,这不仅为带动了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针对学生的商家到新区进行投资,是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不仅是利用好大学生整体的数量,十余万的大学生起个体的力量分散开了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文化的发展需要方向,但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些原则是不会变的,我们要一个文明和谐的新区,当然就要提高新区人民的素质,这些大学生可以为新区的所有人提供一种道德模范作用,比如在公交车上就可以体现出来,170路公交车必然是路程较长,最为拥挤的公交线路之一,但有了大学生其为老弱病残让座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而且大学里经常有学生组织倡导大家文明乘车,排队上车等,只要比较一下大学城和周边城镇的公交线路的文明程度就可知,所以利用好大学生人群这个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新规划整合的土地空间

现在的新区道路宽敞,各种公共设施都是从新规划过的,在目前为止是规划最合理的,所以要利用好各种公共设施,引导市区人民转变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素质。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林资源

新区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新区文化建设正处于成形阶段,现在的一切问题都值得关注,所有的资源都值得利用,不仅要关注我们现在的新区文化也要关注新区文化发展的方向。新区的文化建设不能与全国的新区一样变得无特殊,如何增强新区的魅力和吸引力已经成为新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城市文化的书目 篇6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包亚明等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英进:《审视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舒可文:《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迪:《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伟强编著:《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英进:《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文汇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姜进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2009年版。路春燕:《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国)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国)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美国)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德国)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法国)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美国)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年2004版。(美国)Edward W.Soja:《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均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运城市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篇7

山西文化旅游市场在全国属于温热型旅游市场, 以五台山、乔家大院、晋祠等为核心, 成为中部省区中旅游业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尤其是前几年山西以晋商文化和大院文化为市场切入点, 使得山西国内旅游市场增长迅猛。2003年1~7月份, 山西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1602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25%, 国内旅游收入42.06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71%。仅从增长速度来说, 超过了河南。

山西的旅游产品整体形象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山西省地上文物占全国的60%。山西对外推出旅游产品的三大品牌, 一是晋北佛教古建筑文化游;二是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游;三是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游。尤其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在山西省更是占有绝对优势。

从目前的态势和有关部门统计资料看, 山西旅游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并且入境的游客 (尤其是国内游客) 有由核心旅游景区 (点) 向新旅游景区 (点) 扩散的趋势, 这给运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 运城市海外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目前, 运城市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旅游业务联系, 来运城的国际游客已经达到14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日本、东南亚、港澳台是最大的客源市场。这一点与西安和洛阳的旅游市场相同。2000年, 运城接待国际游客1.6万人次, 国际旅游创汇达500万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 到2008年运城旅游的匡际游客最少将达到5万人次, 旅游创汇将达到1000万美元, 年均递增10%。

(二) 运城市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运城市国内旅游占文化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 今后仍是运城旅游发展的重点。2000年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0万人。国内旅游收入达7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08年, 接待国內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 回笼人民币15亿元, 年均递增15%和18%。

二、运城市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构成

运城市客源以区域市场为主, 游客分布集中, 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占到游客总量的绝大多数, 三省以外的游客很少。在这三省内部, 游客也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 西安、太原、洛阳、临汾及三门峡是运城最主要的客源地。

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占运城市客源市场的86%, 其中山西本省游客和陕西游客分别占37%和30%, 两者共同构成了运城市的一级客源市场。河南省游客占19%, 是运城的二级客源市场, 其他省区的游客只占游客总量的14%, 是运城的边缘市场。具体而言, 运城客源集中在西安、太原、临汾、三门峡、洛阳及本市等六个市, 郑州游客也有一定的规模。在这几个城市中, 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型城市, 经济实力强, 旅游发达, 离运城较近, 对运城市的旅游发展影响最大, 其游客规模在运城主要客源市场中占据首位, 是运城最重要的游客来源。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城市, 经济辐射力强, 和运城的联系密切, 客源比重较大, 占22%, 随着运城到太原高速公路的贯通使用, 以及侯马到太原电气化复线铁路的即将建成, 太原到运城的游客规模有望大增。河南省的洛阳和三门峡两市由于区位和运城接近, 经济实力较强, 到运城旅游的人数较多。洛阳是著名旅游城市, 运城如能从洛阳客源中成功分流, 将会大大扩大本市旅游规模。临汾和运城距离较近, 且两者在旅游资源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到运城旅游的人数较多, 也是运城主要客源市场之一。

三、运城市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一) 游客年龄及家庭结构分析

1、运城市国內游客以男性为主, 占游客总数的64.1%, 女性占35.9%。游客的年龄结构中, 以中青年为主力军, 这一群体经济收入较高, 消费能力强, 对文化旅游资源比较感兴趣, 应该是运城市文化旅游市场重点争取的对象。

2、运城市游客家庭结构, 夫妻子女型家庭出游能力强, 其次是三代同堂型, 占34%, 夫妻二人至及独身生活两类家庭出游能力弱, 分别占13%和6%。

(二) 运城市游客的文化及职业结构分析

运城市游客中, 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占较大比重, 大专以上的游客占58%, 其中大学以上的游客占25%, 高中中专的占32%, 初中以下的只占10%, 这说明运城市旅游产品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吸引力较大。职业结构中, 干部所占比重最大, 为35%, 干部、工人、个体经营者和商业服务者是运城客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四个群体的游客占到游客总量的67%。其余职业群体的游客分布比较均衡, 教师占7%, 军警占6%, 农民、科技人员、学生和离退休人员都占5%。据调查, 游客中的商业和个体经营者主要来自于运城市及周边的候马、临汾和陕西韩城等地, 这些游客来运城主要是业务上的需要, 顺便旅游, 这表明运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级经济中心, 对周边的商务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 文化旅游应该是运城旅游重点开发的一个方向。

四、运城游客需求特点分析

(一) 各职业群体游客旅游偏好分析

由相关资料分析可得, 来运城的游客对历史文化景观表现出一致性的偏好, 除农民以外, 各职业游客都把对历史文化景观的偏好置于首位, 特别干部这一项比例最高, 达68%。农民对城市景观的喜爱高于其他阶层, 在其需求结构中占38%。游客对自然风光的需求稳定, 此项仅次于文化景观位居第二, 教师和离退休老人更是钟情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分别占到其需求总量的30%和35%。游客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比较喜爱, 科技人员和离退休老人对此的喜爱度更高。商务人员、个体经营者和学生对旅游纪念品的关注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出于天性, 学生对娱乐游艺活动的需求是最高的。另外, 游客对运城的特色饮食有浓厚的兴趣。简言之, 从游客在运城的需求状况中, 可以看出运城市旅游产品市场的一些特点, 即:以历史文化景观为优势, 自然风光为补充, 民俗风情、餐饮游乐、旅游商品并存但发展尚未成熟的中等欠发达的旅游市场特点。

(二) 运城游客文化程度与旅游偏好的关系

运城市以人文景观著称, 来运游客的文化程度比较高, 探求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旅游偏好特征也显得较为重要。为此, 笔者做了运城市游客文化程度与旅游偏好的相关分析。

由相关资料分析可以看出, 各文化群体游客的旅游偏好表现出很明显的规律性。游客对运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喜爱比例最高, 在各自的偏好结构中都占到了50%上, 尤其足在大专层次游客中, 比例更是高达67%。自然风光是仅次于历史文化景观的偏好, 但在游客的偏好结构中, 此项比例比历史文化景观所占比例小很多, 比例最高的也只有26%, 其他都在10%多一点, 再次证明运城市文化旅游景观优势显著, 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应该作为人文景观的补充, 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游客对文化旅游资源中民俗风情的喜爱度也很高, 对风俗风情的开发应是运城文化旅游今后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 运城市的特色饮食、旅游商品和娱乐游艺活动对游客的吸引度还很低, 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城的特色饮食、旅游商品和娱乐游艺活动虽然很有特色, 但都是民间小打小闹, 没有大力宣传, 市场知名度不高, 难登大雅之堂, 今后应大力开发这几种文化旅游产品, 一来可以完善文化旅游产品市场, 二来可以以此提高运城旅游的知名度, 扩大运城的旅游规模, 增加游客消费支出, 提高旅游收入, 从而实现更好的旅游效益。

五、运城市游客空间流动特征分析

运城市客源以临近省区为主, 游客在空间流向和出游空间意向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 游客在运城各景点的出游分布情况

游客在运城各景点的出游率普遍偏低。出游率最高的关帝庙也只有24%, 大部分景点的出游率都在5%以下, 相当数量的景点出游率仅徘徊在l%-2%之间。即使是名气较大、游览价值较高的永乐宫、鹤雀楼、普救寺的出游率也只有10%左右。相比较而言, 西安的一些景点出游率高达80%以上, 由此说明运城市的旅游业相对比较落后, 游客的出游能力不强。另外一个特点是, 游客集中在关帝庙、永乐宫、鹳雀楼、普救寺等几个名气较大的文化旅游景观, 对其他景点的出游明显不足。几个自然景现的出游率均低于5%, 相对而言, 夏县温泉、王官峪与五老峰、历山森林公园及黄河小浪底工程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 这几个景点应是自然风光类景点开发中的重点。

(二) 游客来运城出游意向空间特点

在游客的出游意向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和鹳雀楼仍是人们首先的旅游目的地, 特别是关帝庙和普救寺两地的出游意向最强, 游客选择率在20%以上。游客对其余人文景观的出游意向不强, 游客对有些文化旅游景观的出游愿望几乎为零。究其原因, 一是景点开发的基础较差或景点的可进入性差, 再者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或不成功, 导致景点的知名度不高, 影响了游客的出游活动。

游客对运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出游意向过低, 说明游客对运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感知度过低, 因而, 景点的宣传促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城市今后要结合自身资源和客源特点,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 通过成功的促销宣传开拓文化旅游市场, 提高游客在运城市的旅游活动能力。

六、游客对运城的满意度及评价

游客在运城旅游时遇到的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交通 (路况差, 拥挤, 买不到车票) ;花费 (门票价高, 吃住太贵) ;时间 (假期不够长) ;食宿问题 (有钱没处吃住) ;安全 (出门缺乏全感, 担心挨宰受骗等) 。游客对这五方面反映强度不同。游客对食宿问题反映较集中, 占36%, 在旅游“黄金周”, 游客在运城的吃住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交通是游客担心的另一大问题, 这主要是运城有些地区的景点空间组合关系较差, 路况较差, 给游客出游带来诸多不便。时间和花费也是游客担心的主要问题, 这主要是由旅行时间和游览时间比例不协调 (旅游时间比较大) 及重点景点票价略高引起的。总之, 旅游设施和环境是游客印象最差的两个方面。笔者调研过程中也发现, 运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较差, 尤其是服务设施急需完善和改进。环境较差也是运城市一个突出问题, 特别是景区内部和周围环境。游客认为文化旅游资源、服务质量和旅游购物市场都有待大力改善。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都很丰富, 但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管理粗放, 由于不少人文景观缺乏维护,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景观开发初级, 活动项目单一, 服务设施跟不上。景点导游及其它服务项目急需改进, 旅游购物市场不发达, 旅游商品种类和数量不足, 缺乏精品和名牌产品。运城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对游客比较友好, 游客对这方面的反映较少。

参考文献

[1]、张东明.旅游学概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4]、运城市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Z].

[5]、王水成.运城名胜[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6]、肖星, 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城市文化分析 篇8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与环境和公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自身的题材与内容、风格与形式及精神与内涵都与该城市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每座城市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面对丰富的地域文化图像资源,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开发与转化,形成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图像,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创作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地域文化 空间环境 图像 语言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066-02

地域文化包涵着丰富的图像资源,城市公共艺术并非是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这些现成的文化图像向空间艺术形态的转化,体现于艺术家整个创作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整个作品的最终效果。从作品的主题与内容、形式与风格及精神与内涵三个层面来分析地域文化图像资源向城市公共艺术的转化过程,并论述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说明地域文化图像转化为城市公共艺术整个过程中关键层面的处理。

一 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或行为的空间艺术形态,其内涵和外延及其宽泛,大到建筑、景观艺术,小到公共设施和环境雕塑,都因其所具有的公共属性而被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种“公共空间中的公众参与”一方面基于公众实用目的的需要,另—方面则是基于公众审美的精神需求。两者虽然功能不同,但其存在的性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充分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共同反映该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地域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深刻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每座城市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的不可移易性,体现出每座城市公共艺术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所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正因为地域文化的植入,使得城市公共艺术具有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从而拉近了公众与作品、公众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 地域文化图像资源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化的层面分析

地域文化包涵的内容及其丰富,城市公共艺术也并非是对地域文化圖像资源的简单叠加和堆砌,其图像资源向公共艺术的转化,不仅仅是对于作品主题内容的选择和形式风格的借鉴,还有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的传承。所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将这些丰富的图像资源转化为具有公共色彩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体现其“公共性”的关键之所在。

2.1 探寻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构建主题鲜明的公共艺术图像

城市公共艺术的主题应该紧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而主题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性质和功能来确定,以选取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表达这一主题,且这些内容须具有经典性和普遍性。它可以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图景,也可以是公众通晓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像西安的《大燕塔北广场主题系列雕塑》(图一)就是以该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盛唐文化为主题,选择大众熟知的历史文化内容来进行创作的,这在本质上就切中了广大群众的心脉,凝聚了市民的集体记忆,从而使得作品更加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

另一方面,主题的确定反过来有助于我们对于地域文化有针对性地挖掘,通过深入诠释既定的城市地域文化内涵,以公共视角来认识和判断地域文化的价值,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像徽州文化中的马头墙、祠堂与牌坊及三雕艺术,两汉文化中的汉墓、汉画像石及汉兵马俑等等,通过对其造型及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

2.2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选择最具表现力的形式语言

这种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并非是对既定图像资源的照搬和客观呈现,而是应在不违背传统和史实的基础上,体现出作者对于现代性的艺术追求,并在内容与形式之间达成共融。像铜陵的《丰收门》(图二)、《起舞》等作品以青铜器皿为原型,通过作者艺术性地表达,形成了具有现代感的城市雕塑。显然,当下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并没有将两者做到相互统一,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并未按照既定的表现内容来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致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格格不入。

此外,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借鉴要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属性,一般来讲,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往往突出其叙事性的表达,这种来自史实内容的叙事决定了作品形式语言选择的纯粹性,如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主题雕塑与苏州古代名贤组雕》和重庆的《灵山之巫系列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写意、抽象、象征的艺术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叙事性。而对于抽象与构成风格的作品,艺术家更多地从形式语言层面强调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重庆的《山城之窗》雕塑(图三)以剪纸窗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红岩英烈”、“辛亥烈士”、“历史传说”、“巴国武士”等与重庆相关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展示出了原汁原味的巴渝文化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层面的创作中,艺术家往往赋予作品强烈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方式,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显然会有一个“度”的标准,而当艺术家的个性语言与公众审美相互背离时,公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最为核心的观念。

2.3 公共精神的传承与表达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公共性,还应该传承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并与当下时代精神相对接,体现出当代人的艺术追求。如果说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的内容和形式转化提供的是一种实际参照来勾换起公众对于历史人文的情感记忆和社会认知,那么对于地域文化图像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则上升到对于“公共性”的真正诠释一一一种面向公众、服务于公众的社会精神。像深圳的《孺子牛>、广州的《五羊石像》及兰州的《黄河母亲》等作品就充分体现出了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并有力地传达出该城市的人文精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下各地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传统精神的表达并不突出,例如,对于徽州文化中徽商精神的表达,包公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的表现以及对于三国文化、齐鲁文化精髓的挖掘,大部分作品只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做文章,停留在作品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表现,而并未触及到其背后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

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空间艺术,必然带有自身时代的烙印,其“公共性”的时效性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公共精神的表达,艺术家要以时代发展的原则去看待社会中人文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变迁,从而体现出当代人对于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时代认知,像湖州的《湖笔群雕》(图四)、上海的《东方之光》等作品,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这种精神的传达既可以借助作品的形体和空间充分展现,也可以从作品的物质材料中获得,但它最终还是要上升到公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认知层面,包括作品对于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追求,都将是城市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 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地域文化图像资源转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转化还受到其所处空间环境的影响和公众审美水平的制约。所以,这种对其内容、形式及精神的转化过程是艺术家在统筹空间环境和公众审美基础上的“再设计”过程,是对于作品、空间环境和公众之间综合权衡和相互关照的实施过程。由此来看,从艺术家自身创作角度来讲,地域文化图像与空间环境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一地域文化图像自始至终受到空间环境的潜在影响,同时,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反过来又强调了空间环境的公共属性。

四 结语

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内容、形式及精神三个表达层面,一件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及精神内涵方面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其中,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现实基础,这类作品由于其主题内容的“公共性”使得其很容易获得公众的共鸣:艺术语言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表现形式,必须选择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这一特定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的表达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情感升华,是观众共同的精神指向,正是因为公共精神的表达,公共艺术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公共的艺术作品,而是成为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上一篇:让简历“减肥”下一篇: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