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2024-10-20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共12篇)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1

近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专注的议题。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较多的国家, 我国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2011年2月2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 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河南省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10年被省文化厅表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集体, 这一荣誉的取得, 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政府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

近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对“非遗”工作十分重视, 成立了“非遗”工作领导组, 在项城市文化馆挂牌成立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使“非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措施有:1、多次召开全市“非遗”工作会议, 学习文件, 提高认识, 布置任务。2、抽调专人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搜集整理。3、拨出专款。由于政府重视, 措施得力, 项城市“非遗”工作无论从质量上数量上都取得很大的成果。截止目前, 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 (《官会响锣》)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4个 (《回民秧歌》、《汝阳刘毛笔》、《余家杂技》、《项城肘阁》) ;列入周口市级“非遗”名录8个;列入项城市级“非遗”名录41个。事实证明, 近几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 使得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 科学地展开。

二、注重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这一代人, 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辈人,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而且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人民的尊严和幸福, 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持。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 大多数处于濒危态势, 若不重视保护传承, 势必消亡。比如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官会响锣》, 其传承人李文模先生今年已87岁了, 他身怀打锣多种套路, 若再不抢时记录, 其打锣技术就要失传。面对这一状况, 项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在2010年派专业人员赶赴李文模先生的家乡座谈、录音、录像。现已搜集整理传承人李文模打锣套路45套, 且都有详细文字描述及动作照片。又如, 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项城肘阁》, 其传承人郭宝玉先生, 他每年都带领《项城肘阁》表演队到全国各地表演, 深受观众青睐, 他把外出表演挣来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传承肘阁技艺上。再如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帅同志, 他带领的余家杂技团可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杂技团, 每年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 而且远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把演出挣来的收入拿出一千多万元, 投资建设了一所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 不收学费, 为传授杂技艺术培养了新人。

三、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规矩, 许多民族民间的艺术属独门绝技, 往往是因人而存, 人亡艺绝。再一个就是许多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 没有经济价值而濒临灭绝, 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民族民间艺术没有多少兴趣, “非遗”传承青黄不接。面对目前“非遗”的状况, 笔者认为, 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所谓创新利用, 就是把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挖掘整理, 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走向, 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以一种既有传统性, 又有现代性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走市场化之路。中国古代哲人墨子曾经说过:“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精神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如此。只有将保护与创新利用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经济效应, 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比如《官会响锣》, 传统表演形式和传统打法很有特点, 但如果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完完全全的展示给当代观众就很难接受, 其原因就是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有差距, 怎么办?那就只有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 在打法、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事实证明, 近年来, 创新后的《官会响锣》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民间文艺大赛屡获高奖, 而且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旅游性演出, 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 而且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从而使《官会响锣》有了市场价值。这样以来, 使过去对《官会响锣》不喜爱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年轻人逐渐深入地了解并喜欢上《官会响锣》了, 目前, 在项城能打《官会响锣》的表演队就有六、七个, 且都是年轻人, 很有活力和生机。究其原因, 就是创新利用起到了作用。当然, 目前在项城市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有得到创新利用, 比如贾岭的麦草画, 王明口的蛋雕等, 这些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 仍处于举步维艰之状, 其原因就是未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利用。根据外地经验, 这些“非遗”项目, 最好能与当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比如在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南顿故城庙会上进行展示, 使其成为当地旅游商品, 走市场化之路。这样既可以丰富庙会活动的内涵, 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总之, 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我相信, 在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老而又神奇的项城大地上一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2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

宛梆是一种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戏种,它最早发源于陕西同州梆子,经传入河南的南阳后发生了戏曲的流变,随后在该地区发展和盛行起来。宛梆在早期曾被称为“西调”“乱弹”和“南阳梆子”,它结合南阳的民歌小调和乡音俚语后逐步演变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戏种。宛梆的戏曲唱腔十分独特,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南阳及周边地区十分盛行,它的演出领域遍布宛属各县市。

在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年,这一段时期内宛梆迅速发展,无论是民间春祈求福还是婚丧嫁娶,唱宛梆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宛梆的班社在南阳各县有百家之多,演出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向东可以到达周口、项城,向西可以到达商洛、蓝田,向北可以到灵宝、卢氏,向南可以到达襄阳、河口等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宛梆逐步结合了自身行业的习俗文化和群众的民俗生活,其艺术的传统习俗包括传承体制、行业禁忌和信仰等。传统的宛梆项目有“四征”“八大山”“大小十八本”等数百个,根据时代的不同和演出剧团的不同,选取的表演题材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多年战乱的影响,许多宛梆社团停办,演出艺人也相继离散。到了解放前期,宛梆社团班社已经寥寥无几。宛梆艺术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它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的风土人情。因南阳的古称是“宛”,故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宛梆”,同时也被纳入了国家的保护和传承体系当中。到20世纪90年代,宛梆艺人逐步改变了以往的演出模式,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自主经营让宛梆戏曲走入农村,借助农村民俗活动进行演出,使传统而神秘的宛梆得以起死回生,重新绽放活力。宛梆历经艺术家们代代相传,得以保存和发展。以内乡县宛梆剧团为例,他们曾在一年内演出1600余场。内乡县宛梆剧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逐渐消亡,而是更加发展壮大了,并且多次在地区、省级、国家级戏曲大赛上获奖。宛梆艺术是一种和民俗紧密相连的传统艺术形式,要想让宛梆这种艺术更好地发展下去,历史证明,必须要借助于民俗文化摇篮的推动才可以实现。

二、宛梆戏曲唱腔的艺术特色

宛梆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戏曲艺术特征。宛梆的唱腔音乐是一种板腔体,它的变化较多。宛梆的乐器是大弦,大弦高达一尺半,弓子是一种宽厚的竹板做成的,长约两尺。这种古老的乐器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但具体是在哪个时期产生的却无法考证。乐器独特的选料和精妙的制作方式,使它在演奏时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拉起来“唧唧”作响。宛梆的乐器组合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中的乐器主要是大弦、二胡、唢呐、大唢呐等,武场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其中大唢呐声音浑厚多用在帝王起驾、迎送宾客等剧目场景中。宛梆的锣鼓种类繁多,在开演前有“闹台”“急急风”“小滚头”“四击头”等多种形式。

宛梆的唱腔极其独特,它总体上可以分为本腔即常说的本嗓和假腔两种,群众喜欢将假腔称为花腔。在唱词时,表演者常用本腔来唱,本腔的音主要来自于丹田,声音粗犷明朗,而花腔主要是脑后发音,是用比本腔高八度的假嗓来唱,它委婉清亮,宛如鸟鸣, 非常动听。本腔和花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表达各种情感,无论是欢喜还是忧愁,表演者都能用花腔或本腔的演唱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宛梆板类由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部分组成。

宛梆的剧目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80余出,流传至今并且经常上演的有360多出。它反映的故事都是“大戏”,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春秋战国,大多数是征战和袍带戏。宛梆这种艺术文化形式与中原文化相得益彰,既体现了入世务实的情感,又体现了荆楚文化诗性的品格,让人百看不厌。

构成宛梆剧目的形式有三种:第一是传统剧,第二是植入剧,第三是现代剧。剧目取材主要来源于历史演义、民间的宋元杂剧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宛梆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历史生活史,描绘了人们各个时期的真实生活状态,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它将人生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三、宛梆戏曲文化的历史价值

中原文化是一种追求宁静、安土重迁、讲究和睦和善的“中庸”文化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豫西南地区宽厚待人、助人为乐、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据考证,在宛梆的发源地,基本上都是在进行一种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帮互助。每逢佳节,人们都会聚集起来进行全族祭祀聚会,表演歌舞戏曲,以达到娱乐的目的。许多的宛梆剧表现了人们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历史上,豫西南地区长期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宛梆文化就是这种民俗文化的体现。在宛梆中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韵的平整温和,还有楚乐的委婉清悦。在表演风格上极其灵巧,善于抒情且清脆婉约,理性中略有风雅,朴素中不失高华,旋律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宛梆的艺术发展与民俗风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首先,宛梆剧目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虽然宛梆大多以历史剧为主,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贴近人们的生活。其次,宛梆的表演活动与民俗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宛梆这门艺术从民俗中汲取养分,又服务于民俗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宛梆戏曲的发展现状及抢救措施

宛梆作为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文化多元化思维的冲击,宛梆的观众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狭窄,且日趋衰落。到现阶段,我国仅仅有一个县级的宛梆艺术表演组织存在。宛梆艺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堪忧,国家和省、市各级单位有必要且有针对性地对宛梆戏曲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2006年5月20日,宛梆终于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于是,宛梆戏曲艺术的发展有了乐观的前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以及振兴的纽带,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宛梆文化作为豫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形式,体现了豫西南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宛梆不仅仅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是研究豫西南地区民俗戏曲文化的重要资料。如何使宛梆文化重新绽放光彩,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保护抢救:endprint

第一,提升宛梆艺术的地位。宛梆作为一种稀有戏曲剧种,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而,把对宛梆的保护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高度,加强政府对宛梆艺术保护的重视,提高人民群主保护宛梆艺术的意识刻不容缓。宛梆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区域文化的载体,具有带动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宛梆戏曲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加大对宛梆艺术的宣传。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要想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得以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河南省人民政府,南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对宛梆艺术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从而扩大宛梆戏曲在全国的知名度,让它真正成为河南区域文化的代名词。

第三,扩大宛梆的艺术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宛梆长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是最适合宛梆发展和存活的空间。扩大宛梆文化的农村市场不仅能够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还能对宛梆进行有力地保护。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有效地扩大宛梆戏曲的艺术市场,应该在艺术院校中开设相关课程,从培养专业的戏曲人才做起,充分发挥其弘扬和发展宛梆艺术的职责,从而搭建起从人才培养到拓宽市场的有机桥梁,为宛梆的艺术市场注入鲜活的动力。

五、结语

宛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文化,不仅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豫西南地区的区域文化、音乐等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戏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宛梆戏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的一种,有着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戏曲作为民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特征的体现,在历史的传承中彰显着民族区域文化的绚丽色彩。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本国民族的文化,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政策和形式加以保护。随着我国近年来相关保护政策法规的逐步出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得到加强,当然戏曲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诸如濒危灭绝的宛梆戏曲,亟需得到重视和保护。与此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到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体系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保护宛梆艺术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积极地保护宛梆艺术文化。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4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研究工作随即展开。仅以《中国期刊网》刊载的论文情况看,2002—2007年9月30日题名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超过了716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6篇,2003年19篇,2004年22篇,2005年56篇,2006年达到了276篇,2007年1月至9月更是达到了279篇。档案界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虽然开始关注的时间只有不到3年(2005年2篇,2006年8篇、2007年10篇),发表的论文也只有20篇,但涉及的省区超过了6个,八大古都所在省的档案专业差不多都刊登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也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多个方面。

《兰台世界》2005年第1期所刊载胡立耘同志的《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民族文化声音档案保护》首次将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联系了起来。彭毅同志2006年在《档案与建设》第5期《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艺术档案工作》一文中指出:“艺术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侯采坪、工晓燕同志2006年4月在《山西档案》上第一次提出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并呼吁“档案部门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同年于宏敏同志则在《档案管理》第6期上撰文强调档案部门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档案工作。王云庆、赵亚敏在《北京档案》上撰文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方法和举措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浙江档案》上撰文阐述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朱江同志在《中国档案》2006年第9期以《档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为题介绍了江苏省南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胡远杰同志在《上海档案》2007年第9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普查与档案工作》为题,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普查与档案工作的相互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档案保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文化是世界四个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条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先辈们一代代地将炎黄血脉凝结其中,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八大古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曾经是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的还曾经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文化中大量保存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国文明进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八大古都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创造过程同样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代表性。

八大古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今天,八大古都仍然是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在影响着当地的城市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仍然体现着古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档案工作者,应该意识到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与保护,是传承我们所在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是我们所在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关注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与保护,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特有的义务与职责。

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反思城市档案特色建设的思路

我们档案工作者一直在关注和致力于城市档案特色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个人认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现状研究入手,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城市档案特色建设。从上文可见八大古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多少进入我们档案工作者的视野,也没有多少进入我们的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施档案化保护,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我们完全可以以所在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分布及归档保护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中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与控制,这种研究还能够为我们从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上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具体的研究可以从调查了解所在城市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成状况、调查了解所在城市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布情况、掌握所在城市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及归档现状、分析所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认真细致科学的研究,提出所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的对策建议。

这样的研究从学术上讲,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较少,我们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为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能够让行政主管部门真正了解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形成与归档管理的现状,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与制度创造条件。

这样的研究从经济价值上讲,从目前可以了解与知道的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必然涉及一定的技术条件,在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方式与归档情况后制定的规范,其适用性将更强,由此就可能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花费,减少由于技术或操作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浪费,这样产生的经济价值是隐性的,但比直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首先应对本城市辖区内目前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项目进行普查,在掌握一手资料与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达到基本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成的范围、种类、特征、保管现状。依据调研所获得的资料与信息,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方法,探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中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政策性建议。

在具体运作中,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各城市的不同区、县、乡、镇、村,分属不同的系统、单位或个人,调查工作量很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经费。但只要我们主动工作,加强与所在城市内各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有关单位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协调行动,共享研究成果,就一定可以做好这项工作,并通过这项工作使我们的城市档案特色建设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标志,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档案保护

参考文献

[1]胡远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普查与档案工作[J].上海档案, 2007 (9) .

[2]胡艳艳.公共档案馆的历史责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山西档案, 2007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5

于是我和妈妈用了“百度”搜索,网上是这么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看了这些,我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又去请教爸爸,爸爸说:“我们武义有一个非物质遗产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看见里面陈列着许多来自民间的玩艺儿,这里有精美的剪纸,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还有根雕艺术品……。还有些东西我看都没有看到过。

这时我突然看得一只木头做的小船,我问展览馆的叔叔:“这是什么?”叔叔说:“这是龙舟,以前我们武义人是推龙舟的。在端午节那天,人们在河中把龙舟从上游推到下游,表示把疾病送走,因为以前河水很浅,所以我们这里的是拿来推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文化;复兴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只依赖行为上的传承以及口授使得某些文化遗产逐渐消亡,很多传统的技艺失传,很多有文化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的宝贵资料以及实物流失到境外或者遭到毁弃,同时过度的开发以及随意的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都表明了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强保护十分重要。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应该重视乡土文化,这样才能够实现乡土文化的复兴。本文主要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乡土文化的复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珍贵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文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我国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温州作为例子,温州非遗的种类十分丰富多样,比如说民俗、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曲艺、传统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以及民间文学这八大种类,现如今,温州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因此,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要。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政府保护机制。保护好非遗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要落实到具体的运作目标、详细的操作规划、具体的负责人以及具体的保护单位上。各地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地的政策,不能让某些单位持观望态度,互相推托。所以,要提升政府机构的支持力度、政策保护以及认识高度,使得政府保护机制得以建立。(2)对于非遗的普查员加强培训。普查员可以是各个乡镇的文化员、学生志愿者或者社会人员,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进行培训,使他们具有保护非遗的意识,以及鉴赏非遗的能力。还要对审查程序严格设置,保证每一项非遗都具有准确性以及真实性。(3)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图片展览、汇报演出、社区依托、报纸刊登以及活动展示等多种形式对于保护非遗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使保护非遗的观念深深烙印在人们脑海中。

二、乡土文化复兴

由于当今世界具有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特点,不仅转变了社会关系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也造成了乡村政、文化以及经济的变迁,从而使村民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危机产生,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了传承以及更新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越来越堕落,它的前途让人担忧,因此,复兴乡土文化刻不容缓,乡土文化的复兴,不仅为构建民族发展提供了基础以及养分,还为民族自主性提供了精神上的资源。拿温州举例来说,复兴乡土文化不仅会使温州人民强烈认同自己的乡土,激起他们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想要奉献自身的力量使乡土的环境得以改善,还会培养他们爱护以及尊重别人的宽容胸怀,使他们想要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增强。复兴乡土文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府要予以重视,政府高度重视才会出台相关政策复兴乡土文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乡土文化的教育,使更多的人接受到乡土文化教育,从而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2)使乡土文化的教育内容更加合理化,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要与乡土生活密切地联系,接触家乡的一草一木,避免抽象化,使他们加深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从而消除对周边环境的疏离感。(3)还要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加强宣传乡土文化的力度,增加对于乡土文化的报道,呼吁人们投入、参与以及重视乡土文化,提升人们对于乡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这样才能实现乡土文化的复兴。

很多人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运动,其实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有推进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修复农村的自然生态,对于复兴农村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的村民们的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然而传习以及认同传统文化却有可能在新的文化生态的环境中通过调适以及涵化使鄉土文化的传统获得重生。

参考文献:

[1]邓和平.从民族位育之道看现代乡土教育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01-306.

[2]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194-201.

[3]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6-161.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7

继我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成功申报为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研究逐渐升温。我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城市景观既应该有世界性、国际性的一面, 又应该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的一面。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也是城市景观发展的原则。

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区域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研究, 而涉及到地理学的研究还比较少, 目前研究仅从旅游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探索, 从城市景观领域研究的尝试较少。

本文即从城市景观特色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城市景观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前提下, 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和保护战略, 进而以南京云锦为对象分析了文化元素落实到空间场所的实现途径, 试图探索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特色塑造的模式。以期对丰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景观的概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这两种定义中都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系列活态的文化活动以及其文化场所的空间落实, 明确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元素承载, 其中就包括了其产生的空间场所。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我国从2003年至今已经颁布了众多的政策与法规, 并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这说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重视。

与此同时我国的昆曲、古琴、南京云锦、端午节等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分级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保护规划并分步实施、完善立法、品牌产业化等。在保护形式方面, 主要的载体是博物馆、博览园和各类展览、展示以及表演活动, 形式还比较单一。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空间载体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重要探索。

(三) 城市景观的概念

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认为广义的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 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景观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一概念清楚地表述了景观的异质性、地域性和可辨识性, 又强调了景观的尺度性和多重功能性。

城市景观不仅是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之和, 而且还包含了社会意义上的活动景观。一方面, 城市产生并存在于自然之中, 城市的发展也受到自然规律的强烈影响和制约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另一方面, 人工化是城市景观区别于自然景观的突出特征。由于人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城市景观风貌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并不断发展变化。

(四) 城市景观特色的解读

一个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形态特征, 不仅包括城市的具体空间环境, 还有当地民俗反映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城市的景观特色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景观特色其主旨是彰显本土民族主题。城市景观就是一本记录城市历史与人文的书, 人们在得到文化的熏陶之后, 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宿。只有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文化特性才能给景观特色的塑造提供素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和保护战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活态性, 二是传统性, 三是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离不开它的空间特性的。本章在研究空间特性之后总结出三种保护理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 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这句话道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生活文化”即“活态性”。这种活态性凝聚着创造并传承凝聚其内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并且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 不断生发变化和创新 (见图1) 。

2. 本土性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传承都有特定的环境, 这种环境一方面是指特定文化空间的自然、气候条件, 另一方面是指特定自然空间的文化条件。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条件之一, 就是要求这一文化必须扎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历史中, 能够作为一种手段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质和价值, 对社会团体起到促进作用。

3. 整体性

一个民族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 它们都是该民族的精神产物,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保护的正是这样一个整体。这里包括有两个层面, 一是生态层面的整体性, 这与本土性是一脉相承的, 它强调对于遗产本身和传承者、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些遗产的传统受众。二是文化整体性, 遗产本身不是孤立的, 它与同源同根的其他遗产共同构成一个统一体。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保护战略

1.追求文化生产的可持续再生模式

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生产”思想有四条规则, 其中之一是要从关注“空间中的事物”转移到关注“空间的生产”。文化空间最好的保护模式是在保护中获得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 文化空间应该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2.基于当地社区的生活范式的保护策略

这里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生活运动, 以当地居民和遗产的融合激发社区活力, 将静态的共存转为活态的互动。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处于持续的发展状态, 因此必须将遗产置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生活之中, 这就需要营造一种生活范式来带动整个社区的互动活力。更重要的是, 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范式宣传的是一种保护理念, 它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亲自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流动与传承中去。

3.以整体保护代替局部保护的保护方法

依据上文的分析, 整体性保护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而像以往就单项遗产保护而忽略多个遗产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地域环境的保护是不可取的。

就保护遗产的空间生态整体性来说, 就是要保护与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延续的当地人的活动场所。如在人群相对集中点再造一些博物馆、交流中心、音乐厅和图书馆, 最好选址在当地科研院所集中的区域。这些场所既是传承者的聚集场所又可供游客亲身参与游览,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就保护遗产的文化整体性来说, 就是要把多个有相同文化渊源的遗产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保护。比如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都是由皇家丝织品演化而来, 我们可以进行整体保护。

4.通过空间转化实现景观特色重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文脉, 代表着地域的主流或典型文化, 在其保护过程中必须找到其合适的载体 (人、场域、工具、行为、仪式) , 这类文化才能够得以有效传承。寻找载体的过程, 即所谓的“物化”, 也就是“空间转化”。本文认为, 景观特色的重塑是空间转化的有效手段。空间转化的过程, 实际上是遗产文化的保护过程。

四、云锦文化的空间转化分析

本章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为对象进行空间转化分析。为保证云锦特色景观重塑后的艺术、历史文化和景观的价值, 我们对有助于认识云锦的性质、特点和历史的实物、文字、口头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 这些信息源后来成为分析南京云锦文化价值和空间转化的基本论据。本章通过建立表格分析研究云锦的文化要素如何与景观空间相结合 (见表1) 。

注:为了反映云锦诸多文化特征景观化实现的可行性, 将景观化难度分为四个等级, Ⅰ=很容易 (很有景观价值) , Ⅱ=较容易 (较有景观价值) , Ⅲ=一般 (可以实现) , Ⅳ=较差 (较难实现) ;景观空间参考城市意象理论分为街区、道路、边界、节点、标志。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云锦文化元素中的传统纹样、色彩运用比较容易转化, 基本可以在宏观到微观的所有景观空间中表现, 历史典故、织造工艺、构图造型、纹理质感等较易在中观和微观的景观布局中表现, 而审美意境则通过各种景观元素的运用体现于城市整体的意境中。

五、云锦文化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探索

(一) 注重整体功能和谐的街区保护

通过对南京人文历史的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考察, 本文对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夫子庙作为“历史街区”所形成的由秦淮灯会、传统建筑、传统饮食、传统民俗组成的区域, 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历史符号意义上的民俗风。河西新城江东门地段坐落着南京云锦博物馆, 依托城市名片南京云锦, 这里已经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河西新城依托奥体中心, 经过系统规划后建成生态商务办公和高档居住的新城, 尽显古都大气的现代气质, 云锦的华丽大气与河西的文化场域非常吻合。但是这样的文化优势没有发挥到区域景观设计中, 河西片区龙江、奥体两个区域中心在景观上看来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云锦的文化特色, 在空间上使云锦保护成为了文化孤岛。

可以做这样的假想:将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融入相应的城市区域。具体内容为:整个区域的广场、道路、街道、建筑立面、景观小品都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一主题;保证在这个区域内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绿地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建有相关的博物馆、科技馆, 激发并维系居民的地域归属感。

将河西新城片区的景观特色定义为云锦主题。龙江新城市广场是区域的中心商业地带, 最具有区域可识性, 是河西龙江片区的门户。但是这里的景观现状除了秦淮河石头城风光带以外缺少公园绿地和广场以提供大量的居民户外社会交往空间。可以在龙江体育馆附近修建市民广场;在南京云锦博物馆附近利用延伸至长江边的滩涂湿地建造云锦主题湿地公园;扩建南京云锦博物馆, 提供市民亲手织云锦的体验馆。所有道路的景观应以云锦为主题, 具体内容在街道一节阐述。尤其选择两条道路集中体现, 可以选址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前的城市主干江东门大街, 也可以是人流量大的次干道。借鉴云锦经纬线严谨排布和同纬度线图案各异的特点, 在具有通达性的道路节点布置云锦主题景观。设计区域云锦标志, 体现在城市雕塑等景观小品。

(二) 彰显可识别性的边界效应

在奥体新城街区的边界地带加入云锦的设计元素。这些边界地带可以是划分街区的道路, 可以是分割主城区和新城的秦淮河, 可以是大型标志建筑的场地轮廓。

云锦的龙凤型象征图案象征着南京六朝古都的王城气质, 云锦麒麟图案是南京的标志, 这些吉祥图案可以直接提取作为边界设计的素材。云锦构图主次之间既要有区别, 又要有所呼应, 并注意整体上的层次划分的原则是边界线形景观设计做到主次明晰突出个性的总原则。云锦的色彩大多用色浑厚绚丽, 运用于龙江区域的街道、建筑里面更能体现云锦的特色, 如金色、黄色、黑色组合, 加上紫色、绿色、红色的点缀, 对比强烈, 色彩饱和度强, 非常符合中国人对色彩的审美, 即“彰显不张扬” (见图2) 。

(三) 线性延续的道路景观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道路作为“线型连续”形式, 必然存在着各种节点, 道路因其“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

云锦设计要素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运用首要遵守的原则是人性化原则。道路是人类的一种步行原生态结果, 步行是一种人们通达四处的最原始、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它也提供给人们一个能够出现在公共环境的机会, 人们步行外出可能同时兼具办事、观光、散步的目的, 也可能分为三次去做。道路的人性化和人本主义精神体现较充分, 街道两侧的建筑具有民族特质的“线型连续”景观文化意义, 街道在本质上是专为人的行走而设计的。

街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延续性, 一个是空间延续, 一个是文化延续, 所以在道路景观与云锦的结合中文脉、历史、强化记忆等原则可以得到较好的表现。云锦绚丽的色彩可以通过街道植物的配置得以实现, 如金叶女贞、红色角瑾、蓝色矮牵牛的组合。云锦的象征图案可以直接提取用于街道家具的小品设计中, 用玻璃、木材、石材等材料进行加工, 用现代材料表现原真性的云锦图案。

(四) 诠释符号语言的节点设计

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的结构变迁, 城市节点获得了更广泛的内涵, 城市节点是城市人心中的“情节”, 是城市人的一种生活情愫, 也是城市文化的结晶。具有民族性的城市节点, 还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节点优化设计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是提取云锦的形式美并转化为设计符号。城市节点更加具象, 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绿地、公园等, 可以更加自由地运用云锦几乎全部可以利用的元素, 其中包括云锦的构图、色彩、纹样、典故、象征、质感、纹理等。提取云锦的图样、纹样、材料、色彩对比等形式美和云锦厚重端庄的秩序感, 进而与景观设计的收与放、明与暗、动与静、主与次、刚与柔的空间对比结合, 可以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变的有序的城市节点空间 (见图3-5) 。

笔者在杭州西湖湖滨景观带上采集到各种具有中国传统纹样的铺地, 吉祥花卉、动物等具有民俗本土化的纹样与铺地的结合恰到好处, 成为铺地的点睛之笔 (见图6) 。鉴于此, 笔者认为可将云锦的龙纹、花草纹、云纹等充满皇家气息的纹样运用于景观小品、雕塑、铺地等, 成为云锦原真性的实物表述。

(五) 多样化的标志构筑

与区域性景观相比较, 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 在形式上可以变化多端。作为城市意象要素的一些建筑, 其特有的识别性还可能取决于造型、材料、色彩之外的一些因素, 例如轮廓线、细部、位置。云锦的所有要素几乎都可用于标志物景观设计。尤其是可利用象征、纹理等在其它城市意象要素中不可利用或需加工的要素。标志物可以是街道上的建筑小品, 广场上的景观雕塑, 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

南京云锦博物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理应成为云锦区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云锦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南京云锦博物馆亟需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功能, 扩建规模。该馆拟在目前1.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向东、北面拓展, 规划建设中华织锦园。它的目标定位为集收藏、复制、研究、展示、销售、科普和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织锦文化产业园。

鉴于此, 建议对园内的主体建筑博物馆进行外立面改造, 与新建的云锦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大气高雅的中国风格双子建筑。园内山水格局以漂丝湖为水景主景配以假山、小桥、流水。园区用水系强调边界, 将主体建筑和广场紧紧包围, 在自然山水区依地势修建假山瀑布与广场融为一体。围绕湖区北侧为主体双子楼建筑, 南部为云锦主题街区。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景观本土特色流失和风貌趋同的现象越发明显。这是每一位城市居民不愿意见到的。将城市景观特色引入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框架中来, 是二者在活的城市文化特色上的统一, 他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海城是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热土, 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海城市几年来为此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组织实施, 全面普查

海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5年2月正式启动, 首要的重要工作便是开展全方位的普查工作。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 其目的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在普查的基础上, 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 培养传承人。2005年至今, 文化馆组成普查小组对海城市29个镇 (区)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普查工作。走访群众和老艺人, 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文字资料, 拍摄图片300余张, 并录制了我市多位民间艺人影像资料, 为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聘请老同志、老专家为保护工程的顾问, 邀请专家多次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 以保证申报项目的质量。

目前经普查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4个门类40多个种类, 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文化空间、民间知识、传统医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高跷秧歌、民间鼓乐、喇叭戏、皮影戏、回族鼓子秧歌、牛庄馅饼制作工艺、小码头干豆腐制作工艺、民间剪纸、苏氏正骨、蒋大夫皮肤治疗技艺、关帝庙会、海城的风俗人物传说等等。

二、整理申报, 成绩喜人

经过几年的认真普查、调研、整理和申报, 一批珍贵、濒危并且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抢救。到目前为止, 到目前为止, 正式公布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2项, 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海城高跷、民间鼓乐、海城喇叭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海城庙会、海城皮影戏、苏氏正骨、牛庄馅饼制作技艺;鞍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打夯号子、小码头干豆腐制作工艺、蒋氏皮肤病治疗技艺、陶瓷工艺;海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民间文学。成功申报的这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极具海城地方特色积淀, 彰显了海城数百年的文化内涵, 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成立艺术团体, 进行展演

成立海城市文化馆高跷艺术团。海城高跷一直以来都得到政府的重视, 是海城的一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每年春节期间, 各镇文化站都组织各种形式的高跷秧歌表演, 海城高跷秧歌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国际民间艺术节、亚洲艺术节、国内各省市的国际民间艺术节、博览会、广场民间舞蹈大赛、中国第一、二届秧歌节、文化遗产日庆祝演出及央视欢乐中国行、《实话实说》等栏目展演。曾荣获辽宁省广场大赛群星大赛金奖, “华夏一绝”大赛银奖, 第四届央视CCTV舞蹈大赛获银奖, 首届中国秧歌节 (胶州·青岛) 获最佳表演奖、优秀组织奖, 第二届中国秧歌节获“最佳风采”奖, 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 (作品类) , 世界非遗节表演金奖等。2008年参加北京鸟巢开幕式前表演;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辽宁活动周演出, 向全世界展示了东北民间文化的风采。

成立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实验剧团。海城喇叭戏作为一个历史性民间戏种, 在普及海城高跷的基础上, 2006年成立了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实验剧团。几年来, 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剧团在海城市委、市政府和文体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 在文化馆的大力抢救和保护下, 虽然资金和演出设备非常紧张和困难, 但海城喇叭戏在文化部门和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 依然坚持演出和创作。市原评剧团团长张绍寅老先生创作的喇叭戏剧本《攀高枝》被鞍山市艺术研究所收藏, 他曾配合鞍山创作的《跷中情》在省艺术节上获得过金奖;同年由文化馆组织拍摄的传统剧目《王婆骂鸡》和现代剧目《夸鸡》, 报送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用于全国公映;每到农闲时节, 喇叭戏剧团都应邀到海城各乡镇及周边地区进行演出, 年均达百余场次。2009年6月, 鞍山市文化局授予海城市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城喇叭戏传承基地”。

成立海城市文化馆皮影戏剧团。海城皮影戏是体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为使海城皮影戏得到有效的保护, 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2007年4月正式成立“海城市文化馆皮影戏剧团”。几年来十几位皮影戏艺人们在文化馆的组织下, 克服重重困难, 始终坚持活跃于海城乡间, 深入社区、村镇义务演出;定期召开皮影研讨会, 连续多年参加海城庙会、文化遗产日专场演出;并多次接受省、市媒体的专访。特别是2009年7月, 参加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皮影戏展演获优秀奖, 为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我市民间传统艺术对外交流添上了浓重而亮丽的一笔。

四、保护传承人, 延续文化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 很多项目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法传递下来的。传承人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环节。海城市现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 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 鞍山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人, 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1人, 鞍山市优秀民间艺术家2人。这是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承认和肯定, 推动了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 海城市都举办主题系列宣传和演出活动。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宣传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为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9

一、上党八音会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环境

“八音”是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 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的的总称, 如《周礼·春官·大师》载:“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会”就是由各种乐器组合的一种乐器演奏形式。上党八音会是民间器乐吹打乐乐种, 流行于晋东南部地区。它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 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金队戏, 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 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2006年, 作为山西省民间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乐种之一, 上党八音会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八音会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联系紧密, 充分汲取了社会生活的养料, 正因为如此, 在晋东南, 上党八音会才有了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并焕发出了旺盛生命力, 成为当地文化艺术、民风民情的一个坚实载体。其演出场合主要有两种, 一是年节庙会, 二是老百姓家里有婚丧嫁娶。

1. 年节庙会中的八音会。

传统意义上的上党八音会是与民俗结合依附共生的, 其作用主要是敬神祀神、祈福禳灾和礼俗科仪。凡是有朝山进香、秧歌, 社火, 婚丧嫁娶, 祝寿, 庙会, 祭祀等活动, 均有八音会伴奏和助兴。如今的晋东南地区已经少有“赛社”活动, 但民间庙会仍然存在。每年在元宵节、庙会、集庆等民间庆典活动中, 八音会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2. 婚丧礼俗中的八音会。

当地人称结婚、寿辰、乔迁时的八音会为“闹喜”、“庆寿”、“暖房”;称白事时的八音会为“闹丧”。在人的一生一共只有两次“用乐”的机会, 一是生前 (结婚) 二是死后 (丧事) 。所以, 在老百姓的婚丧嫁娶中, 是一定要用到八音会的, 如果哪家不请八音会, 会被认为不懂规矩, 不懂礼仪, 是很没有面子的。

二、上党八音会的现状

1. 经济发展对八音会文化的冲击

在乡村一步步城市化的今天, 传统的八音会的发展已经深深受到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现代文化、外域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的同时我们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需求、欣赏水平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 八音会也不可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在潜移默化中, 它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1) 八音会的商品化。八音会的演出活动逐渐实现了从“义务服务”向“有偿服务”、从“物品酬劳”向“金钱酬劳”的转化。

(2) 八音会的多样化。现代的八音会添置了音响, 加入了一些其他乐器, 在演出内容上还出现了相声、舞蹈、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丰富舞台。在演出中加入主持人串场, 使整场演出更趋向于类似舞台化的“文艺专场”。

(3) 八音会的潮流化。当下的八音会也开始注重音乐以外的包装和宣传, 他们有了自己的舞台、统一美观的演出服饰、华美的灯光等, 并通过现代传媒进行宣传。

2. 当地政府的的积极参与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日益高涨和一系列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 晋东南各地政府对上党八音会实施了较为积极的保护措施。政府部门确立了八音会代表性传承人、并且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八音会比赛、为八音会提供更多的舞台演出机会。在对八音会的宝慧中, 政府部门也加大研究、整理的力度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

三、对八音会现状的思考

思考之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从起源以来, 一直是在一种“为神奏乐”和“为人奏乐”的双重功能作用下进行的, 而民间八音会的延续和发展则主要围绕在一些或为神、或为民的民间礼仪活动中。民间频繁的民俗活动, 对于八音会的生存来讲至关重要, 真不敢想象, 如果失去了庙会、迎神赛社、朝山进香等民俗仪式、民俗活动的依托, 八音会还能走多远?

思考之二: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 以传统乐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八音会便受到了许多西方音乐的冲击。当年民间艺人必修的许多曲子, 如四十大曲等便也随着身怀绝技的民间老艺人的谢世而渐渐消失了, 八音会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曲牌资料。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八音会又重新发展、恢复演出, 但此时所奏乐曲则更多的是“时调”, 即便是老艺人的后代所吹奏的传统乐曲也很难恢复往日的面貌了。现在的八音会可以说在不断被歌手冲击、不断地被西方音乐影响。试想一下, 当仅存的老艺人们率领的一班底子不得不敲起架子鼓, 架起电子琴, 奏起流行音乐、唱起流行歌曲之时,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八音会还能叫“八音”会吗?它还能“非遗”吗?

思考之三:为了增强演出效果, 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 越来越多的班社在演出中开始注重服装、演员的肢体表演、舞台灯光、音响等与音乐的配合, 他们在不脱离八音会的同时, 又把它与时尚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八音会非但无乏味之感, 反而极富观赏性, 给人以听觉、视觉双重享受;但是, 我们也不能忽视低俗音乐、低俗表演的涌入,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如何让八音会保持其原汁原味?

四、保护、传承、发展八音会艺术的必由之路

现在的八音会虽然在地方政府的保护、扶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它辉煌的背后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那么该如何对它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呢?笔者根据自己所观察所想, 提出以下具体保护措施, 以期对今后的保护及传承献出绵薄之力。

1. 树立正确的“保护观”。

保护应从传承主体开始, 乡间社会频繁的民俗活动, 对于民间音乐的生存来讲至关重要, 因为“礼俗传承的延续性使得与此相关的音乐文化显现出传统占据主导的局面。传统音乐与传统礼俗共生、共存实属必然”。保护民俗活动的同时也就保护了八音会的依附环境。

2. 对八音会进行物化形式保存。

即建造一个永久性的八音会艺术生态博物馆和八音会舞台, 在对其进行文化保护同时也给了八音会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生存发展空间。这样, 既传承了动态的八音会, 又保护了静态的八音会。

3. 推广八音会艺术。

即将八音会艺术引入艺术类高等学府的教育体制, 不断壮大八音会从业人员的专业力量, 加强八音会曲谱遗产的挖掘工作, 使高校成为八音会艺术的传承与研究的一个阵营。另一方面要求市县教育部门能允许把八音会知识及技能适当的编入地方性教材, 使年轻一代在学校正规的教育中受到这门艺术的熏陶。

4. 兼收并蓄, 取长避短。

努力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民族民间的沃土上, 大胆改革, 大胆借鉴, “以我为主, 处为我用”, 对八音会的表演形式和技法进行全面探讨, 并认真尝试使用, 找到适合八音会发展并为民众所喜爱的新形式。

结语

保护“八音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的任务, 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我们不可忽视任何一种力量的介入与其所发生的作用。因此, 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使多种力量介入献计献策, 共同促进八音会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亮《上党八音会现状调查》, 2008年, 山西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课题组课题报告

【2】王姿妮《晋城市民间八音会考察》2000年3月《西安音乐学报》第一期

【3】项阳, 2005:《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 《音乐研究》第4期。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10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模在全国居第11位, 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其中国家级名录84项 (106个项目保护单位) 、省级名录260项 (353个项目保护单位) 、市 (州) 级名录903项、县级名录2815项。共命名省级传承人299名, 其中国家级传承人39人。湖北省每年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传承的资金逐年增加。2013财政投入经费增加到600万元, 是2012年的两倍。制度与机构的保障, 以及人、财、物的倾力投入, 极大地激发了各级文化部门及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武汉江欣苑社区抢抓机遇、整合资源, 依托社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高龙博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 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 增强文化产业领域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社区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高龙博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基本情况

江欣苑社区地处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中路, 距离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仅1公里左右, 改造区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 居民2016户、6542人, 是武汉市新区建设中规模最大的农村居民还建社区。社区居民全部为转型农民。江欣苑的前身江堤街渔业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汉阳高龙文化的传承地, 并以此为依托, 设立“中国高龙保护基地”——龙洲集团保护基地, 并成立武汉龙洲置业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解决失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社区以高龙文化为核心, 集国内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驻社区, 2012年8月建成“高龙博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 打造中国首个非遗聚集地社区和旅游景观社区。“传承园”由龙洲置业有限公司与社区居民共同投资, 园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一期“百工坊”已引进省内5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驻, 如江汉平原皮影戏、荆州青铜铅锡刻镂、楚式漆木器髹漆、汉绣、黄梅挑花、阳新布贴、孝感雕花剪纸等, 其中4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湖北省文化厅和武汉市文化局分别命名“传承园”为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二、“传承园”建设情况

1.从2012年4月启动到8月一期开园, 江欣苑社区在“传承园”硬件建设上已投入3800余万元。为吸引民间艺术大师前来驻店, 社区不仅免除所有门店一年的租金, 而且还免费对门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装修。并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项目开发与市场运作, 得传承项目有收益后, 再收取一定的租金和管理费。“传承园”内还兴建了武汉高龙博物馆、汉绣博物馆, 普及荆楚文化。

2.“传承园”已被省、市旅游局两百多家旅行社作为湖北省旅游定点非遗精品礼品销售点, 以及必游项目予以推荐。依托社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 文化特色鲜明, 这在湖北省还是首例, 也开创了湖北省社区旅游的先河, 社区旅游前景灿烂。

3.“传承园”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普及与弘扬, 也使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相对于地市, 副省级城市武汉对于非遗的保护力度大, 愿意了解非遗的人也多, 因此, 许多传承人的绝活深受游客青睐, 销量非常好。大城市的购买力也让传承人深刻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价值。

长期的交流让社区居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熟悉, 不少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阵营。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传统文化来感受自身诞生和繁衍的文化环境, 并为这种文化而自豪。这种民间百姓自发的传承热情与政府对各类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保护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三、“传承园”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江欣苑社区地处武汉市汉阳区城乡结合部,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交通不便。社区周围都是在建的高楼与民居, 没有可以依托的自然和可观赏性人文旅游资源。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旅游还是一项新兴事务, 游客接受这种旅游方式有一个过程, 导致开园以来, 人流量并不太大。

2.前期宣传力度不够。“传承园”运行至今, 除了开园时的盛况见诸报刊, 网站, 其后相关消息报道并不多见。江欣苑社区经常举办活动, 但这些活动与非遗项目结合的不够紧密, 导致“传承园”知名度不高, 虽然以最优惠的条件, 吸引了众多非遗传承人, 但由于人流量不高, 一些非遗传承人并未在此设立生产场地和带徒, 而是在店面和家乡的家庭作坊之间两头跑, 因此并不能每天在社区内守店, 造成有些店面并非天天开门迎客。这些都使得“传承园”非遗文化旅游的优势无法发挥。

3.许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产品, 兼具工业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性质, 如何结合实际,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场空间是非遗项目继承人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偏大, 观念也相对老化, 他们想传承和发展, 但不知道如何适应陌生的市场运作。2012年园区成立后, 江欣苑邀请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园区内的非遗项目发展出谋划策, 但对于渴望进入市场化运作的众多非遗项目来说远远不够。

4.以技艺为核心的非遗项目, 在历史上便自然地与市场相互依存。过去的手工艺作坊多采用前店后厂方式, 就是为了展示手艺, 加深对工艺的了解。顾客通常都是在熟悉了非遗项目的历史、参观过完整的非遗项目制作过程, 深入了解了非遗项目文化后才会购买非遗项目的产品, 因此了解文化内涵成为产品销售的一个自然铺垫。但现在一些驻园非遗项目只有成品售卖, 对于历史宣传, 生产过程展示都做的不足, 游客往往走马观花看一看, 并没有深刻印象, 也没能感受到非遗项目的价值所在。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节气息息相关, 比如河北正定的庙会, 从正月初三一直举办到正月初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庙会上表演, 售卖。再比如本省新州区为新春开始播种生产而举办的旧街花朝文化旅游节, 从农历2月15开始, 3天一个乡镇轮流举办, 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赶集。“传承园”自开园以来, 还没有系统化地组织一些民俗展演活动宣传园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也阻碍了更多人对“传承园”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四、对“传承园”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文化是城市的根, 城市的血脉, 长期以来, 都是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来保护非遗项目, 现在江欣苑社区提供了一个群众自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投资与建设的样本, 政府应加大对这种民营资本文化投资的扶持力度和认可度。非遗保护的真正主体是民间大众, 政府应该做的、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一定政策、财政上的扶持。有关区政府、市国土规划等部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下一步的扩展, 以及产业用地的扩大方面, 在规划管理、土地供应上都应给予积极支持, 将“高龙博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打造为全国领先的非遗文化社区旅游景点。

2.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 一个是传承人问题, 另一个是提升市场竞争力问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项目引进大专院校,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讲台, 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习非遗绝活, 成为将来的传承人, 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 利用湖北省丰富的高校资源, 引导专家对非遗项目在创作题材选择、包装策划等方面进行沟通,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品牌保护力度以及产品的研发力度, 使非遗项目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后, 对技艺的保护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 也就是说它的取材用料, 它的创作、展示过程都是遗产的一部分。比如说汉阳高龙, 就存在于年俗活动中, 如果这种年俗活动不存在了, 或者越来越淡化, 那么高龙的保护也就很困难。“传承园”除了售卖非物质文化产品外, 它也是一个展示技艺的地方, 是一个民风民俗浓郁的地方。所以应该鼓励传承人现场制作产品, 园内也应常规性举办一些节庆活动, 有展览、有技艺展示、有演出。游客到来, 有可看的过程, 可感受的文化氛围, 参与到制作过程当中, 这样的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活态的文化, 这样的社区旅游才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传承园”应与媒体联合搞一些系列的宣传采访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除了打阵地战宣传“传承园”外, 还应该把“传承园”作为一个品牌来建设, 重视各大非遗展会、文化博览会的宣传机会, 在重要的展会上, 应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起宣传, 或者特设展位积极推介非遗社区特色文化, 进而提高“传承园”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程度。

五、结论

随着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元样、个性化、休闲化, 传统的山水自然、文化古迹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将特色社区与传统文化以及市民生活相结合, 形成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城市社区旅游项目, 才是真正的人与城市和谐共生, 才是“人人共有的城市”。

湖北省是“非遗”文化资源大省, 深度发掘已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全国领先的“非遗”文化旅游景观, 既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国际趋势和潮流, 也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江欣苑社区利用非遗保护方面的群众和资金优势, 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入手, 结合武汉市两型社区示范区、武汉市首家幸福指数测评试验社区的工作, 建设国家非遗文化旅游示范社区的创举为社区旅游、文化保护、基层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对于非遗保护、展示、研究、推广、传承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摘要:武汉江欣苑社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推介、推广, 并跟城市社区文化、社区旅游相结合,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为社区旅游、文化保护、基层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对于非遗保护、展示、研究、推广、传承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探访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1

三年前,济南人杜欣然跑到苏州拜了苏扇大师王健为师父,之后将自己的工作室注册为“有容堂”,为的就是传承济南有名的扇庄“有容堂”的精神,推广济南扇子文化。

匠心的清苦与富足

这是杜欣然学徒做扇的第三年,作为苏扇大师王健的入室弟子。

学习制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本功入门就得三年,只学拿刀;光制作扇面的其中一道工序,资质聪明的人学会也得六年,要想完全掌握至少还得再看三年。“这么长的时间,怕是现在的年轻人耗不起哟……”苏扇大师王健曾说,现在能静下心来学习制扇的人不多了,制扇并不能速成,且在出徒后才能售卖自己制作的折扇。

算下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制扇艺人,前前后后需要十来年,如今杜欣然已33岁,他说“等得起”。

如今他学的是如何把竹子做成扇骨,以及做一些扇子的修补工作,“很多人手中的扇子都谈不上是一把雅致的扇子,我会把扇子拆掉后重新打磨,之后为其穿上牛骨钉,即使是修补,也同做一把新扇子没什么区别,前后也经过上百道工序。”

在三月的有太阳的下午,杜欣然穿着一件中式盘扣的麻式上衣,宽松的麻灰色羊毛裤子,蹬了一双手工的牛皮休闲鞋,看上去像是一位悠闲的艺术家。他从工作案台起身随手拿了一把扇子,坐到茶台后,取下扇套,递给我来看,“这是一把民国的扇子,到我手上之前,从未有人把玩过。在手上握了近三年时间,如今扇子的颜色沉稳下来,之后还会包浆玩出玻璃光,把玩扇骨与盘珠子一样,需要时间才能看到其变化,这是扇子的魅力,也是我爱扇子的原因,能够感受到人物合一。”

那把扇子摸起来很光滑,竹子的纹理清晰且匀称,合起来能看到两片扇骨是由一只竹子对称劈开的,圆圆的,打开后,扇面还未完成。

有顾客不时走进,看见欣然工作室墙面上挂的扇子,有人询问:“怎样看一把扇子是不是好扇子?”杜欣然赶忙走到客人面前,递上自己的这把扇子,“一把扇子分为扇骨与扇面,正宗的苏扇都是用竹子制作的,上好的扇骨用料是湘妃竹,因为湘妃竹本身有花纹,观赏起来很美丽。而普通竹子制作的扇骨,则考验制扇人的工艺,其刀工如何、风格、扇骨磨得细不细。论扇面,则要看扇面的制作工艺、品种,最名贵的当数泥金扇面。”

一把扇子的情深义重

杜欣然的工作室位于大观园商场的五楼,父亲的瓷器店在欣然扇子工作室的隔壁。杜欣然自幼便随父亲走遍了全国各大古玩集散地,对手工艺品并不陌生。2013年,做了父亲的杜欣然琢磨着送给女儿什么样的出生礼物,“显然是大户人家的思维,恨不得给女儿留一屋子的宝贝,好不让谁敢轻看了女儿。”

“父亲做了一辈子的瓷器,认识一些书画家,求一幅的字画少说有七八尺,太贵了;如果求一幅扇面,也只有二三尺的画面,三四万块钱拿得出手,日后字或画升值了,全都是女儿的财富。”杜欣然跑到苏州,想“寻一把好扇子”。

杜欣然在苏州的西北街逛了一天,偶然走进了“王健工作室”。闲聊一番后,师娘得知了他为女儿寻扇子的故事,笑盈盈地领他进里屋,“他穿得很朴素,,坐在灯下磨着竹片,很仔细、很专注。”杜欣然说起第一眼见到苏扇大师王健的情景。

随着风扇、空调的出现,扇子的实用价值消失,“长袖纶巾折扇摇”的时代已相去久远,艺术价值更是隐没,当杜欣然提出代理其扇子的想法,“师父告诉我,苏扇作为苏州的文化事物,有一群玩扇子的人,作为工艺礼品的市场也不错,他建议我回济南考察市场后再做决定。”

三个月后,杜欣然再次踏上去苏州的动车,“打算拜师学艺”。起初他以学习售后技艺的身份在王健工作室内“做零工”,“刚好赶上了制作扇子工艺品,我就帮着穿扇面,一上午穿了50多把扇子,师父只是笑了笑。”杜欣然从工作台旁拿出一堆竹子做的小玩意儿,这是他拜师前做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只教会基本功,其他技艺诀窍学多学少都靠自己机灵。”

如今,杜欣然把学徒后的第一件手工作品摆在了工作室的橱窗里,那是一把竹蜻蜓,因为第一次并不懂得技巧,它飞得并不好。而第二件成熟的作品,杜欣然送给女儿作为礼物,“能为女儿做东西,很有成就感。”

济南扇话:传承“有容堂”

杜欣然的学徒生活分为两部分,一是技艺的研习,二是翻阅古籍资料,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找出只言片语关于济南扇子的史话。

“济南制扇可考历史可追溯至清同光中兴时期,在叶春墀所著的《济南指南》第四章中记载,有容堂和芝蘭轩是济南有名的扇子工坊。”为了考证济南扇子历史,杜欣然跑到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翻阅了大量资料,他从工作室的书架上拿下清代小说《老残游记》,“这本书里在描绘晚清济南府市井风情时,曾写到三家有名的店铺堂号。分别为客栈高升店、票号日升昌和纸扇庄有容堂。直到民初之后,老济南人的一句顺口溜还提到当年‘有容堂’南纸铺。‘头戴一品冠,衣穿大有缎,脚踏大成永,手拿有容扇,喝的是春和祥,吃的是仁寿堂’。”

杜欣然说,直到民国初年,扇子在济南还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执扇更是济南当地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过后来“有容堂”张氏一族迁至苏州,济南的制扇业逐渐衰落下来,而后由于制扇技艺费工费,技术复杂,经济效益不高,济南地区在近几十年几乎已无人从事折扇的制作。

“民国时有容堂把扇子带到了苏州,如今我把苏州的扇子带回济南,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杜欣然将自己的工作室注册为“有容堂”,为的就是传承济南的制扇文化。如今他正为“有容堂”申请加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遵记了师父的教诲,“将失传的工艺复制出来,后人才有继续传承的根基。”

“我现在习惯走到哪讲到哪,朋友还打趣说我是扇子文化的‘活化石’。”杜欣然说,“扇子于我,已从最初的为女儿寻扇留念,到现在有一份深深的责任了。如今作为济南地区唯一的制扇艺人,我有责任推广与复兴济南扇子文化。”

城市物质文化遗产 篇12

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始于汉、唐时期, 普及于宋代, 明清以后盛行于民间。通榆木版年画又称“闯关东年画”, 始于清朝晚期, 由于清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 关内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当时已开始放荒的科尔沁草原, 二百年间, 大约有3500万人来到东北。随着关内移民的迁入, 一些原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艺人也随之迁入, 并带来了所从事的技艺和家庭承传, 其中木版年画技艺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山东人李祥带入通榆的, 他使用传统的中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建立作坊, 生产作品, 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的产地。以后经过一百多年, 四、五代人的承传。1991年, 通榆县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闯关东年画“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

“闯关东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与历程, 填补了东北没有“木版年画”的空白, 充分挖掘出我国传统美术的生命魅力和智慧创造, 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特别是那些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和手艺至今依然存在于东北白城地区的通榆民间, 并发展传承。这是一项极其珍贵的遗产项目。

通榆“闯关东年画”早期以传统年画为主, 并以喜庆吉祥驱邪打鬼等民间题材为主, 主要有:

财神类、胖娃娃类、民间类等。

新中国成立后, 通榆“闯关东年画”的表现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都以反映时代气息、新人新貌、英雄人物、建设成就、科学知识、历史人物为主。

刻板工具有刨子、刮刀、砂纸等;印刷工具有案子、板刷、板垫、趟子等;绘稿工具有木炭条、香头、狼毫笔等;才智、裁纸工具有垫板、靠尺板、裁纸刀、磨也石等;制版工具有黄榆木、柳木等;

早期采用木板印制, 也采用套红、套蓝、扑灰等中原手法,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胶版等, 但手法传承上仍是中原与东北年画的独特融合。

杰出价值

1、历史价值:人类的迁徙必须是一种文化的迁徙。闯关东将中原文化带入东北, 并与东北早期的汉文化相融合, 加强了我国统一文化的强大生存力, 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闯关东年画”。同时, 中原文化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历史上, 在唐和渤海时期,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就已经开始, 到了辽金时期这里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频繁交融的重要时期。明时的大量的驿站和丝绸之路, 使得这里与中原一直保持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到了清时期更进一步地形成了闯关东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其实是极其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地域文化形态。

2、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民俗风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榆“闯关东年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 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 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保留了中原年画风格, 又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重要的美术品种, 对研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特别是年画发展有重要价值。

3、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目前早期年画市场价都较高, 此外, 它又是越来越少见的画种。

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知。

闯关东年画, 是过年时应景的装饰品, 也是消费品。尤其是在过去, 人们往往依照风俗, 逢年节的贴上几张, 图的就是个喜庆、吉利。所以, 当时的年画作坊, 多以凡是人们喜欢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仙佛、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戏剧歌舞、民间风俗入画。

俟到传至关东这片土地, 千千万万的“闯关东”的山东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总不能千里迢迢从关里往东北运输这样的消费品吧?于是就出现了地道的手工作坊, 在当地生产, 当地销售。作品形制没有改变。“闯关东”的人流分两大支, 一支由胶东渡海去了吉林、黑龙江;一支由鲁西过山海关进了松嫩平原, 地处科尔沁草原上的通榆 (开通) 落脚者, 多为鲁西过关而来。而鲁西这支流民, 要想“闯关东”势必路经杨家埠、高密等年画产地。所以当通榆县“闯关东”年画一经揭开神秘的面纱时, 不少人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家的“闯关东”年画,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宽泛。民间常见常用的选材。例如灶王爷、门神像以及极富年味和吉祥意义的连年有余 (鱼) 等。二是突出实用价值外, 也有些创意作品, 例如《闯关东》刻画的就是当年闯关东时, 行进途中的一个画面。担挑肩背, 扶老携幼, 手握一根棍子或棒子。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那根木棒, 既可防身 (防被狗咬、驱赶野兽) 又能帮助行走。以至后来对山东来移民都简称“山东棒子”, 此并非贬意, 而确为实照。

目前, 作为“闯关东”年画的第三代传人, 李向荣正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做着恢复作坊的有益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 这一独特的“闯关东”文化遗存, 将重新面世。这对研究关东的民俗文化, 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 纯手工的木板年画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但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已使人无暇享受曾经闲适的个人空间。而年画具有的自然的人文情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给我们以无限的自然遐想。

摘要:通榆的闯关东年画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木板年画之一。在敦煌石窟中已经有发现木刻《金刚经》, 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 这是最早的木版画, 《五代会要.经籍》记载“后唐长兴三年, 中书门下奏, 请依石经文字, 刻九经印版”。这可能就标志着雕版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了, 在当时, 雕版印刷确有许多好处.

上一篇:状态监测集成运用系统下一篇:院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