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2024-09-28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精选8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篇1

去年12月29日, 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事处经济合作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上海华夏大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宣布:上海世界非遗城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上海园) 正式启动。上海中发控股集团董事长陈邓华介绍了“上海非遗城”项目, 中国非遗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李明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事处经济合作协会秘书长李淸钊先后致辞。

上海世界非遗城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上海园) 位于上海“西南门户”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园区原为中发集团属下的枫泾奥特莱斯, 现转型为上海世界非遗文化旅游城, 商用占地面积613亩, 已建独体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1500个停车位, 总投资累计30亿元人民币, 定于2016年6月7日正式开业。开业后, 年接待能力可达600万人次, 可安排就业3000人。

上海世界非遗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收录的项目和全国各地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汇聚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足非遗保护、 传承和发扬, 建立非遗数据库和线上线下互联网互动平台, 着力打造一个以非遗文化体验旅游为形式、 以互联网+ 为手段的新型文化项目。 园区内规划布局多个核心功能区:中国56个民族文化演艺商品馆、海外非遗馆、非遗艺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传承人工艺及艺术品小企业 (作坊) 、民间书画名家工作室、西塘式特色美食店和宾馆、中型民族文艺演出馆等特色板块, 致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展示与交易平台, 同时大力对接2016年春季正式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员单位的上海世界非遗城, 将秉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宗旨, 立足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 积极促进新时期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 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新难题,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关键词】 黑砂文化;幼儿园;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0.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荥经黑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制作历史两千多年,砂器原始古朴,观赏性和实用性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严道古城遗址”的所在地——四川省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是荥经砂器的主产地。早期的荥经黑砂主要是生活用具——砂锅。后来,荥经砂器由单纯生活用具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制品砂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工艺价值已远远超过砂器自身生活用品的价值范围。产品逐步工艺化、艺术化,加上它古朴独特性,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汉族民间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支绚丽奇葩。

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粘土,俗称白善泥,呈黄白色,土质细腻,粘性极强。其化学成份为Al2O3、Fe2O3、CaO、MgO等,无污染,无有毒有害元素,具有生态性。而此粘土仅荥经古城坪特有,具有唯一性。从砂锅到砂器工艺品,主要是指在工艺、造型上的改进,目前,荥经砂器的制作基本沿用历史遗漏下来的汉族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故产品不雷同,件件是绝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工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坯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原始古朴的手工生产具有产品精致、独特、不重复等特性,同时也具有文物性特点。而且具有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优点。

虽然荥经砂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加快,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荥经黑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了解黑砂的人少之又少,当地人也因为当前荥经砂器较低廉的价格,轻视其所具有的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便抛弃了这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手工艺,转而从事更能赚钱的职业,从而导致年轻一辈中没有人愿意投身到黑砂的传承中去,致使黑砂传承出现断层。

二、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契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②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的生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生活的环境,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幼儿从小在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本土文化中获得信息,其教育效果是根深蒂固的,容易融入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我园作为荥经黑砂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园开展黑砂文化传承教育与创新研究,可以弥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缺失,丰富幼儿园课程内涵,可以加强幼儿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对我县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黑砂制作工艺技术。

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和创新实践在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

(一)3-6岁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展萌芽。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③。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比较抽象的东西较难,但是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选择适宜幼儿认知和操作的内容,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游戏、生活来理解、掌握。

(二)幼儿园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设定:

1.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到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物质性的成果、载体、历史和景点。

2.设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操作性活动,可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方法结合。

3.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引起师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4.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固定生产模式、纯手工的特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想像力的发展,培养师生创新能力。

5.转变幼儿园育人观念,密切与社区的关系。

四、研究适宜的方法手段和活动载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化、课程化

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园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研究,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在幼儿园实施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方法探索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整合,注意内容的生活化、手段的新颖化、教育课程化、形式的普及化(大众化)。

其次,相对于现代文化,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时还要注意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和教育方法,运动生动的现代化展示方法,显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性成果的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好奇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自主、自由、放松地思考、制作、美化,能坚持于活动中、喜欢创新突破,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不同于已有成果的作品。比如,在手工活动中,让幼儿用白善泥(也可用橡皮泥)制作砂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捏制出独特的砂器作品,并在游戏中完成刻图、烧窑、上釉、出窑等工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黑砂文化并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三,营造浓郁活动氛围,丰富活动载体,形成园本课程和特色课程。

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能脱离其特有的文化氛围,生存的特殊环境。因此,只有幼儿园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应该与地方政府、相关组织、社区密切配合,共同开发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有的教育价值,扩大或开辟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与社区或黑砂文化传承人共同建立黑砂传承教育基地,为幼儿学习体验黑砂文化提供实践传承场所。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开善寺博物馆、砂器博览园、荥经砂器一条街等资源,带领幼儿参观,帮助他们直观地观察到荥经古代文明和砂器经典,了解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现场制作活动表演、亲身体验等,引发幼儿的兴趣。作为幼儿园,则要构建幼儿园黑砂文化课程体系,科学规划黑砂文化课程建设,合理配置人员、保障研究经费,承担与地方的接洽与联系,提供和寻找合适的场地,把课堂搬到体验馆、搬到砂器窖……

第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紧密结合,让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阳光再现,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的生活。在幼儿园户外环境中放置大、中型成品砂器,或供环境装饰,或种花养鱼,或让幼儿欣赏。同时,设立专门的砂器博览室,并与操作室结合起来,为日常开展砂器制作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教学楼环境装饰中,统一主题,用相关成品、挂饰、图片等美化环境,丰富幼儿见识。在班级区角活动设置中,开辟“砂器一条街”、“黑砂美食”等区角,展示本地黑砂文化及风土人情,增加幼儿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砂文化的感性认识,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

五、充分认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开发的深远意义

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大师说:“我们要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非遗物质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任重而道远。因此,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现象入手,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

1.与幼儿园德育教育、五大领域内容结合,开展丰富的体验式活动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学,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幼儿园课程多元化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法和手段,既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地古代文明,又要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现代气息,将其发展、创新、传承。

3.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传承人,培养更多生力军,让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发扬光大,走出荥经,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①《简析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策研究》论文天下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篇3

一、政府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

近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对“非遗”工作十分重视, 成立了“非遗”工作领导组, 在项城市文化馆挂牌成立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使“非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措施有:1、多次召开全市“非遗”工作会议, 学习文件, 提高认识, 布置任务。2、抽调专人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搜集整理。3、拨出专款。由于政府重视, 措施得力, 项城市“非遗”工作无论从质量上数量上都取得很大的成果。截止目前, 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 (《官会响锣》)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4个 (《回民秧歌》、《汝阳刘毛笔》、《余家杂技》、《项城肘阁》) ;列入周口市级“非遗”名录8个;列入项城市级“非遗”名录41个。事实证明, 近几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 使得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 科学地展开。

二、注重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这一代人, 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辈人,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而且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人民的尊严和幸福, 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持。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 大多数处于濒危态势, 若不重视保护传承, 势必消亡。比如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官会响锣》, 其传承人李文模先生今年已87岁了, 他身怀打锣多种套路, 若再不抢时记录, 其打锣技术就要失传。面对这一状况, 项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在2010年派专业人员赶赴李文模先生的家乡座谈、录音、录像。现已搜集整理传承人李文模打锣套路45套, 且都有详细文字描述及动作照片。又如, 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项城肘阁》, 其传承人郭宝玉先生, 他每年都带领《项城肘阁》表演队到全国各地表演, 深受观众青睐, 他把外出表演挣来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传承肘阁技艺上。再如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帅同志, 他带领的余家杂技团可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杂技团, 每年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 而且远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把演出挣来的收入拿出一千多万元, 投资建设了一所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 不收学费, 为传授杂技艺术培养了新人。

三、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规矩, 许多民族民间的艺术属独门绝技, 往往是因人而存, 人亡艺绝。再一个就是许多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 没有经济价值而濒临灭绝, 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民族民间艺术没有多少兴趣, “非遗”传承青黄不接。面对目前“非遗”的状况, 笔者认为, 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所谓创新利用, 就是把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挖掘整理, 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走向, 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以一种既有传统性, 又有现代性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走市场化之路。中国古代哲人墨子曾经说过:“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精神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如此。只有将保护与创新利用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经济效应, 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比如《官会响锣》, 传统表演形式和传统打法很有特点, 但如果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完完全全的展示给当代观众就很难接受, 其原因就是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有差距, 怎么办?那就只有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 在打法、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事实证明, 近年来, 创新后的《官会响锣》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民间文艺大赛屡获高奖, 而且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旅游性演出, 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 而且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从而使《官会响锣》有了市场价值。这样以来, 使过去对《官会响锣》不喜爱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年轻人逐渐深入地了解并喜欢上《官会响锣》了, 目前, 在项城能打《官会响锣》的表演队就有六、七个, 且都是年轻人, 很有活力和生机。究其原因, 就是创新利用起到了作用。当然, 目前在项城市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有得到创新利用, 比如贾岭的麦草画, 王明口的蛋雕等, 这些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 仍处于举步维艰之状, 其原因就是未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利用。根据外地经验, 这些“非遗”项目, 最好能与当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比如在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南顿故城庙会上进行展示, 使其成为当地旅游商品, 走市场化之路。这样既可以丰富庙会活动的内涵, 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篇4

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始于汉、唐时期, 普及于宋代, 明清以后盛行于民间。通榆木版年画又称“闯关东年画”, 始于清朝晚期, 由于清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 关内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当时已开始放荒的科尔沁草原, 二百年间, 大约有3500万人来到东北。随着关内移民的迁入, 一些原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艺人也随之迁入, 并带来了所从事的技艺和家庭承传, 其中木版年画技艺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山东人李祥带入通榆的, 他使用传统的中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建立作坊, 生产作品, 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的产地。以后经过一百多年, 四、五代人的承传。1991年, 通榆县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闯关东年画“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

“闯关东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与历程, 填补了东北没有“木版年画”的空白, 充分挖掘出我国传统美术的生命魅力和智慧创造, 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特别是那些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和手艺至今依然存在于东北白城地区的通榆民间, 并发展传承。这是一项极其珍贵的遗产项目。

通榆“闯关东年画”早期以传统年画为主, 并以喜庆吉祥驱邪打鬼等民间题材为主, 主要有:

财神类、胖娃娃类、民间类等。

新中国成立后, 通榆“闯关东年画”的表现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都以反映时代气息、新人新貌、英雄人物、建设成就、科学知识、历史人物为主。

刻板工具有刨子、刮刀、砂纸等;印刷工具有案子、板刷、板垫、趟子等;绘稿工具有木炭条、香头、狼毫笔等;才智、裁纸工具有垫板、靠尺板、裁纸刀、磨也石等;制版工具有黄榆木、柳木等;

早期采用木板印制, 也采用套红、套蓝、扑灰等中原手法,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胶版等, 但手法传承上仍是中原与东北年画的独特融合。

杰出价值

1、历史价值:人类的迁徙必须是一种文化的迁徙。闯关东将中原文化带入东北, 并与东北早期的汉文化相融合, 加强了我国统一文化的强大生存力, 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闯关东年画”。同时, 中原文化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历史上, 在唐和渤海时期,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就已经开始, 到了辽金时期这里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频繁交融的重要时期。明时的大量的驿站和丝绸之路, 使得这里与中原一直保持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到了清时期更进一步地形成了闯关东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其实是极其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地域文化形态。

2、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民俗风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榆“闯关东年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 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 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保留了中原年画风格, 又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重要的美术品种, 对研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特别是年画发展有重要价值。

3、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目前早期年画市场价都较高, 此外, 它又是越来越少见的画种。

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知。

闯关东年画, 是过年时应景的装饰品, 也是消费品。尤其是在过去, 人们往往依照风俗, 逢年节的贴上几张, 图的就是个喜庆、吉利。所以, 当时的年画作坊, 多以凡是人们喜欢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仙佛、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戏剧歌舞、民间风俗入画。

俟到传至关东这片土地, 千千万万的“闯关东”的山东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总不能千里迢迢从关里往东北运输这样的消费品吧?于是就出现了地道的手工作坊, 在当地生产, 当地销售。作品形制没有改变。“闯关东”的人流分两大支, 一支由胶东渡海去了吉林、黑龙江;一支由鲁西过山海关进了松嫩平原, 地处科尔沁草原上的通榆 (开通) 落脚者, 多为鲁西过关而来。而鲁西这支流民, 要想“闯关东”势必路经杨家埠、高密等年画产地。所以当通榆县“闯关东”年画一经揭开神秘的面纱时, 不少人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家的“闯关东”年画,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宽泛。民间常见常用的选材。例如灶王爷、门神像以及极富年味和吉祥意义的连年有余 (鱼) 等。二是突出实用价值外, 也有些创意作品, 例如《闯关东》刻画的就是当年闯关东时, 行进途中的一个画面。担挑肩背, 扶老携幼, 手握一根棍子或棒子。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那根木棒, 既可防身 (防被狗咬、驱赶野兽) 又能帮助行走。以至后来对山东来移民都简称“山东棒子”, 此并非贬意, 而确为实照。

目前, 作为“闯关东”年画的第三代传人, 李向荣正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做着恢复作坊的有益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 这一独特的“闯关东”文化遗存, 将重新面世。这对研究关东的民俗文化, 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 纯手工的木板年画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但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已使人无暇享受曾经闲适的个人空间。而年画具有的自然的人文情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给我们以无限的自然遐想。

摘要:通榆的闯关东年画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木板年画之一。在敦煌石窟中已经有发现木刻《金刚经》, 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 这是最早的木版画, 《五代会要.经籍》记载“后唐长兴三年, 中书门下奏, 请依石经文字, 刻九经印版”。这可能就标志着雕版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了, 在当时, 雕版印刷确有许多好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篇5

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行政保护模式和民事保护模式。行政保护模式也称公法保护模式, 是指政府机构等公权力主体通过建立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基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方面, 保护的主体是政府机构等公权力主体;从保护方式来看, 行政保护模式强调的是对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民事保护模式又称私法保护模式, 它是指通过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者、传承人、使用者等相关民事主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 并规范其流传、利益分享等机制的保护模式。它的特点在于调整的对象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转关系。

从短期效应来看, 行政保护模式有利于提升公权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政策的重视程度。但从长远来看, 却可能会挫伤个人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 由于行政保护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政府往往只能投入有限的资源, 无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保护。而且, 由于公权力容易被滥用的特征, 使得它本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果公权力失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害往往比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涉及面更广。再者, 由于行政保护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 其权利主体是国家, 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运用公权力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不能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或持有人的利益。因而, 在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盗用、滥用或扭曲等侵权的情况下, 公权力进行法律救济存在一定的法理障碍。因此,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利用实践探索

从我国201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的内容来看, 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是采取单一的行政保护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缺乏法律规定而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滥用、盗用而无法实施有效地权利救济的情况屡见不鲜。如近年来《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等中国名著多次被日本、韩国的公司改编为电子游戏、漫画等。这些名著在中国由于已经超出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因而属于公共领域产品, 得不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 但外国开发商基于这些名著所创作的产品却能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不仅如此, 中国企业以后若要开发此类游戏, 反而需要向外国的开发商支付巨额的使用费。另一方面, 我国藏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开发在基层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发探索。如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土陶制艺是甘孜县昔热乡藏族村民的一项传统技艺, 据中国西藏网的新闻报道,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土陶匠人在农闲季节制作这些陶器, 不仅销售到当地市场成为藏族百姓家的佛事礼用陶器, 还打开了旅游品市场。他们中的许多人, 土陶副业销售所得已超过农田主业, 走上了“非遗”致富路。又如, 在青海成立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立足当地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 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为代表的海南州地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 逐步走向产业化, 基本形成了“布绣嘎玛”和“贵南藏绣”两个商标品牌。该公司建立了12个藏绣生产基地, 就业覆盖面遍及全州5县近40个村, 参与藏绣的农牧民达1200人, 藏绣已成为海南州农牧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同时, 公司藏绣产品已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贝宁等国, 填补了中国藏绣产品出口的空白。然而,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利用规定的空白, 此类商业开发活动也极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比如, 土陶、藏绣此类民间传统工艺的权利归属问题, 公司对此类技艺进行商业开发是否需要征得传统工艺传承人的许可等。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力, 我国应加快立法,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民事开发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三建立民事保护机制目的分析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和宗旨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收藏家锁在柜子里的收藏品, 也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艺术品, 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不是仅仅让其成为博物馆或图书馆里所陈列的历史遗迹, 而是让他们融入现代生活, 在保持其本身特色的前提下在现代焕发生机,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从而进一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显然, 单一的行政保护模式无法达成这个目标。对于这个问题, 有些学者给出的药方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市场化。如王松华博士提出“市场是推广某种东西的最有力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和发展, 市场化是最好的手段”。与此同时, 也有很多学者担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民事保护模式、进行经济开发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或扭曲。如马知遥博士在《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一文中提出:“所有的文化一旦进入市场, 只是被浅薄地利用, 那些表面的形式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 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却常常遭到遗弃。这是文化市场化的结果, 也是媒体参与文化制造的结果。”这些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如今在某些地方出于发展旅游的目的, 不惜创造民俗, 将本地没有的民俗活动经过加工改造后成为当地观光的内容进行展演。如在传统文学中的“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西门庆在上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三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 引发了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的丑闻。这类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 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此类所谓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早已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意。与此类现象类似的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民事保护还可能引发另一个问题, 即使得本来属于人类创作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某个群体或个人的私有物, 成为其谋利的工具, 这反而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

因此我们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时要时刻警惕三个倾向, 第一个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脱离群众的文物进行收藏;第二个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的商业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或扭曲了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虚有其表;第三个是反对作为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某个群体或个人的私有财产, 成为其谋求私利的工具。故在笔者看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目的在于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只能是作为保护其活力的一种手段与途径, 不能让作为人们创作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个人或某个群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 如何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中找准契合点, 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征出发, 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行政保护手段为主, 民事保护手段为辅, 二者各有侧重。具体说来, 行政保护手段侧重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 通过财政扶持等手段使那些缺乏经济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留存下来。而民事保护手段作为行政保护手段的补充, 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经济利益, 它一方面是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为手段来刺激非政府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而更为重要的是, 民事保护手段是为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盗用、滥用或歪曲使用的情况提供法律依据, 以及为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的法律机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进行梳理, 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的界定以及权利救济的规范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 也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具有十分明显的公权性。因此,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机制应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权性和私权性, 一方面为防止非物质文化的滥用、歪曲使用提供法律依据, 为合理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私权设置一定的限制, 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造就一批吃“祖宗饭的懒汉”, 反而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民法机制由于其在权利主体、保护要求及保护期限上的特征, 并不足以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充分的保护。因此构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机制必须要厘清几个问题, 如权利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权利救济等。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公权和私权的特征及实践操作方便的角度来看, 将其定义为“文化权利”“传统资源”或“知识产权”都难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民事保护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因此我们可以跳出现有的理论框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权”。而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 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权利主体也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可能是个人, 也可能是某个群体甚至是国家。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主体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主体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中的一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有同其他所有权人不同的权利。前者所享有的所有权并非是完全的所有权, 其权利更多体现在精神权利方面, 比如注明来源权。而后者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许可他人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救济方面,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代表诉讼制度毫无法理障碍,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容易产生很大问题, 比如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行为的效力确定等。因此,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诉讼制度是比较现实的做法。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 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诉讼主体。而诉讼成本的分担及诉讼利益的分享都可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委员会所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历史与文化, 2012 (10) :190

[2]陈建兵.四川省甘孜州农民的“非遗”致富路[N].四川日报, 中国西藏网, 2012-7-6, http://www.tibet.cn/news/szxw/201207/t20120706_1758372.htm。

[3]辛文.青海藏绣产品走俏海外市场[N].西海都市报, 中国西藏网, 2012-4-1.http://www.tibet.cn/news/szxw/201204/t20120401_1730712.htm

[4]王松华, 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N].同济大学学报, 2008 (1) :107-112

[5]马知遥.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J].民俗研究, 2010 (4) :44-52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篇6

襄垣县通过在全县普查中共发现了2200余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老剧本、曲谱89本,实物登记817件, 拍摄图片近万幅,收集整理文字资料39册百万余字。[1]在调查、收集、整理各项非遗项目之后,襄垣县政府和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于2013年3月动工建立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下称非遗馆),于2013年11月19日正式开馆[2],成为山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较全省其他县区在非遗保护方面先迈出了一步。非遗馆内分为两个展示区域,非遗专题陈列体验区和历史民俗展示区,共展出襄垣非遗项目近30余项。现就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既有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究:

一、主题博物馆

主题博物馆,是指具有特定的主题,在特定的场馆范围之内,将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存与保护。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内容的公共文化展示体验馆,馆内现保存和展示了襄垣多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包括襄垣鼓书、襄垣秧歌、襄垣炕围画;省级非遗项目12项:有襄子老粗布制作技艺、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民居脊饰制作技艺及图片展览等;市级非遗项目13项:有襄垣县仙堂山传说、襄垣吹鼓乐等。这些展示形式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上将非遗文化的空间性、整体性做生活化的展现,把文化的含义和传承价值与人文景观和实物景象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人们对自己家乡和身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后人热爱文化和传承文明的信心和决心。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寓教于乐,是集展示、展演、现场听说、亲身体验和感受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馆。

二、活态展演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注定非遗资源的保护不能像物质文化一样静静的保存和陈列,而是要在一定得空间范围内不断地“演绎”,只有将这种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和表现形式整体地保存下来,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和传播都是靠个体之间的“口传身授”完成的,所以,保护这类非遗资源的关键在于保护他们的传承主体,也就是传承人。襄垣非遗馆中的专题陈列展示体验区,由襄垣鼓书传承人王俊川及演员轮班进行表演,表演鼓书所用的乐器和唱本也陈列于馆内。这种由传承人表演的方式,是以人为载体,既是对传承人本身进行的扶持和帮助,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扎根在广大民众的生活当中,他们既是创造者又是传播者。人们在欣赏非遗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身的感受和意见,客观意义上促进了非遗的传播和传承。表演之外,游客还可以在馆内亲自体验织机织布、民间游戏和民间手工艺制作等。这些游客与艺人之间的活态互动,是对非遗资源进行整体性的呈现,同时,对大众了解非遗传播传承的过程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实物陈列方式

非遗虽然是一种无形的“活的”文化遗产,但它往往有其自身的物质承载物。比如:有些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有了有形的写本;传统的刺绣技艺,各种复杂的针法、缝制的过程在传承中主要靠“口传身授”, 大部分都是无形的,但是刺绣作品却是有形的,我们想要有效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也要把它们的实物载体保存下来,展示出去,而收藏实物这种保护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录方式的直观性、客观性、真实性和不可代替性。它的另一个长处是便于展示,而展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为有效的手段。[3]

襄垣非遗馆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历史民俗展示区,分为“映像 · 年代图志”“风尚乡俗时光”、农耕之路、民生掠影,游艺娱乐几个板块,通过照片、图片、老物件和场景搭建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襄垣多项非遗资源,比如襄垣国家级非遗项目炕围画,非遗馆将旧时民居中的火炕按照1 : 1的比例重新搭建,在火炕周围的墙上绘制炕围画,人们亲眼看到这些精美的炕围画时,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精美和传承人绘画技艺的精湛。馆内还搜集和展示了当地民居大门建造的各种形式和屋脊上的石雕,这些石雕作为民间家宅的镇物,在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中出现,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期盼家畜平安、人兴财旺的求吉心理。这些在人们民俗生活随处可见的物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收藏和保护实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数字存档方式

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如何完好长久的保存实物,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讲述和制作过程等就要借助文字,录音,录像,建立资料库数据库来保存,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传播出去。比如挑高秧歌的表演、炕围画的制作过程、手工挂面的制作技艺以及仙堂山传说的讲述等, 这些非遗资源真正的精华之处并不在于道具、行头及实物的展示,而在于制作和表演的整个过程。这种在一定空间内持续性的活态“演绎”,没有全程不间断的录音录像是无法完整的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在襄垣非遗馆中,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是用来制作非遗资源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尽管目前还在建设当中,但已经意识到数字技术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 逐步利用多媒体制作和影像展示等新媒体的方式保存、保护非遗资源将是信息时代必然的趋势以及最佳的出路和选择。

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人们对于非遗的关注已有十多年之久。非遗由过去的乡土文化产物变成了当代人寻求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象征。政府、学界、商界以及人民大众都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去。襄垣县政府和襄垣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作为政府机构,对本县非遗资源进行普查,搜集,确认,立档,研究, 保护,并建立襄垣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对传承和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当地非遗项目保护的典型和先例,其传承和保护形式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也希望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各界人士更加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播,将民间文化和民间技艺更好地保存和发扬光大,其传承模式和保护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山西省襄垣县作为我省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示范县,在调查、收集、整理本县各项非遗资源之后,建立了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成为山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作者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对该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进行探究,为其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篇7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 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为了便于了解和实际应用,我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这样三种形态是不是便于掌握些:第一种,是相对独立的、 非物质属性的,如传说、故事、语言等;第二种,是必须依附于物质属性的,如工具、实物、工艺品、文化场所等:第三种,是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相互结合作用的,如表演, 不仅需要词曲唱腔音乐等,还需要服饰、道具等,再如手工艺技能,不仅需要软性的知识,也需要硬性的工具和生产过程。

二、视角视野的交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学科交叉的情况,但我们又要避免交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以文化部门为主的,工作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因为,很多东西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庑殿顶”、 “飞檐”、“斗拱”、和上面的“chi吻”、“五脊六兽” 以及“琉璃瓦”的颜色,还有“门钉”、和门环上的“淑图” 等,不仅都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建筑等级,还包含许多神话故事与传说,表达着中华民族向往平安吉祥,人尽其才, 物尽所用的人文理念。这些古建筑上所附加的内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但是,它是依附在有形的中国古典式建筑之上的。

因此,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通盘考量, 把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这两个方面,都要纳入我们工作视野之中。以此为例,就需要把中国古典式建筑,从设计,到建材, 到施工等技术问题进行每个细节的记录,以达到能够复制再现的水平。这样,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作就会出现。对超出了文化部门能力与专业范围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做好配合与协调。

三、“硬件软”和“软件硬”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人或物,我们估且叫做“硬件”。

那么,“硬件”怎么“软”呢?那就是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过程中艺术或技术的精确标准,要通过软件既文字、图像、声音等科技手段详细记录下来,即使在遥远的将来,这一硬件没有了,我们根据保存这些资料的软件,也能进行复制和再现。这就是“硬件软”。

比如,对赫哲族鱼皮服饰这一遗产,实物可以收藏保存;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来源于哪一条江哪一种鱼,以及鱼皮如何扒下来,鱼皮又是如何制成皮革,怎么缝制和用什么样的线和材料,怎样镶嵌花边等等。对这些都要有详细的交代。 把“硬件”做“软”,这才是给后代和人类留下一个完整的硬件。这样 “硬件”放进“软件”系统保存,人类才可以世世代代认识它和再现它。

同样,对萨满教所用腰铃和单鼓等遗产,不仅要有腰铃和单鼓实物,还要有腰铃和单鼓所用材料、工艺和制作过程的交代和演示。如此等等。

利用电子、文字、声像等软件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专业性分类、记录和整理,我们估且叫做“软件”。

所谓硬,就是说对某一具体遗产的整理中,要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都有要记载到位和准确;同时对其物质性的一面,如所用工艺、材料等,也要有详细精确的记载。只有软件把某一项遗产中的“软”、“硬”两方面, 都做出标准化专业化记录,这就是过硬的软件,即为“软件硬”。

四、价值标准认定

文化遗产应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三方面价值。

历史价值主要是指:某一项遗产形成产生的年代,地点及其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包括形成的过程以及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科学价值主要是指:某项遗产在相关学科或专业中的学术地位、参考价值和考古价值与研究价值等。

艺术价值主要是指:某项遗产的艺术成就艺术特点特色等。

因此,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整理中,要注意对这三方面价值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记述。

我认为,这三个价值基本通用于所有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规则。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在此建议制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立项填报表》,在这个 “填报表”里,可将项目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地区、现存地区、不同区域的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流派、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资料存档级别等内容填写进去。然后, 以这个“填报表”作为审批的依据,对不同地方的同类项目, 加以对比综合取舍,以确定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地区组织“工程”实施,或另有其他地区配合实施。

一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就应有“质”和“量”的终极目标管理,以确保工作有效完成。对此,可制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程审核表》。在这个“审核表”中填写: 项目名称、产生形成时间地区、现存地区及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流派、历史及传承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艺术价值报告、 审核意见、资料存档级别等内容。

当然,上述设计,只是我一人之见,不尽完善,或有偏颇,在此权作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大家讨论拿出更好意见, 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科学规范有效。因为,无论哪一项文化遗产,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世界和全人类都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它凝结着人类情感与思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元素结晶,是我们人类更好走向未来最深的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管理 篇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

笔者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申报单位收集、整理、汇编的以及申报成功后管理该项目时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是申报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该项目的所有档案及资料。

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它的口头性对于它的许多记录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资料记录, 而更多的是人们的口头传承, 因此深一步的挖掘、考究其历史渊源, 多少存在困难。这就更需要申报单位从资料、档案、民间、书籍等多种途径去考察、推理、认证, 才能写成申报项目简介。另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 较物质文化而言难于描述。就拿柳子戏而言, 它是由元、明时期的“弦索”系统演变而来的, 它的曲调是由当时流行民间的俗曲小令, 以笛子作为主旋律, 并且是唱曲牌的剧种。打个比方阿炳的乐谱我们可以保存, 但它只是存储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只有由音乐人使用二胡才能表现, 并不是所有看着乐谱使用二胡的人都能够准确地传达阿炳音乐的实质。所以柳子戏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多少会有出入, 我们很难看到它的原貌与发展。

第二部分, 是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根据文化部下发的首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中提到申报单位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 既有文字资料, 如: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项目简介等, 又有音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根据有关资料, 此次山东省申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整理文字材料近100万字, 录像材料500多分钟, 这些资料都是极其珍贵的档案。

第三部分, 是申报成功后对该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

申报成功后并不是可以置之不理或者过度开发,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使中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既要保持其原有面貌, 又要继承和发扬, 保证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因此申报成功后, 申报单位要合理开发, 既要保证遗产的真实, 又要迎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的复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申报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为确定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依据。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 在项目简介一项, 要提供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等, 在这里无疑是非档案莫属, 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作用、历史作用和原始记录性作用。根据山东省文化厅报道, 全省申报单位认真准备申报材料, 在整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山东省档案馆的档案, 共整理文字材料近100万字, 录像材料500多分钟, 经文化部有关专家验收, 基本符合申报材料的标准, 实现了一次报送成功。在首批申报中山东省就有27项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它为申报材料的汇编提供了依据。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过程中, 档案资料的完整为确保申报成功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特别是申报文本的写作。汇编工作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自档案, 档案保证了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 既使申报工作公平也使审查工作有据可依。

第三、它为申报成功后项目的保护和继承发展提供了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全面反映了该项目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情况, 真实、系统地反映了整个项目的历史面貌, 这就使申报单位有据可依, 从而实施强有力的措施保证项目开发的合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

1. 申报单位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集中系统管理

无论申报成功与否, 此项活动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档案的收集, 否则我们就会出现“等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同样重要, 共同承载着人类文明, 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体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我国也在不断调整方针政策, 自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成为全球批准为数不多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此次申报工作对我们档案部门来说是一个契机, 加强各种特色档案的收集, 建设特色档案室, 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

2. 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使民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价值和作用, 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 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众创造的事物, 又由公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传承中或发扬光大, 或渐次消亡。社会环境的因素固然重要, 但是根本因素还是公众内在的精神需求。所以申报单位很有必要扩大宣传, 加强非物质文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社会认同感。

3. 进行有限度的功能转换,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新的增长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颓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不能满足公众的内在精神需求, 其原有功能缩减甚至是被其他的文化所代替。那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其功能进行有可能的顺应现实需要的转换, 则不失为维持其生长的一个好办法。如将单一的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 将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等等。

4. 把握特性, 区别对待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与以往的普通档案有着很多的不同, 申报成功后, 它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价值, 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给予特殊的照顾, 这也是我们建设特色馆藏的一个途径。

总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甚至是休戚相关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和开发, 对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成为一股潮流, 也使相关学术界热闹了起来。本文从已经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谈一些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关系, 以及非物质遗产档案在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解读》, 中国南京信息公开网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上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一篇:内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