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2024-06-28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共12篇)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1

一、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 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 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 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 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 “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 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 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 在历史过程中成长起来并遗留至今的城市文化遗产, 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 又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本身亦可整体地视为一个综合的文化遗产体系。

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是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 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特有的建设风貌, 又遗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的风貌和足迹往往是无所不在的, 甚至也可以说是“最为普普通通”的。但正是这“无所不在”亦“最为普普通通”的文化遗产, 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 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 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

三、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提出, “世界上众多国家随着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将被迫或主动地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寻求自己的‘文化特色’ (或者叫‘文化认同’) , 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这实际上预示了未来的世界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 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甚至已被提高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资源, 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 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四、城市文化及其遗产是城市所在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城市文化遗产不只是所在城市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而且是城市所在地区、民族甚至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城市的分布格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程度甚至发展命运, 基本上都与城市所在地域以及辐射范围的区位、资源、交通、生态等诸多因素相关。那些延续时间长、发展好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城镇, 往往是一个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虽然城址有所扩展或就近迁移, 城市规划建设有继承也有发展, 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联系。经过历朝历代积淀而且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 无疑就成为了城市所在地区、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五、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 城市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的渊源, 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文化的多元保护, 并将这些理念切实地贯彻到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设当中。

从当前很多城市的发展思路来看, 对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纷纷在制定各自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各级遗产保护规划, 但是保护的过程以及成效并不乐观。其症结既在于保护规划及其方案本身前瞻性、可行性不够, 同时也在于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评估等工作的匮乏, 一方面使得规划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同时人为调整和改变的随意性都很大, 甚至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也难以见到, 这就导致了规划难以提高, 亦难见成效。

2、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视野要开阔。

“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遗产”分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 因此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绝不只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 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工程。以遗产保护为例, 在资源认识方面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保护, 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 又要加强城市考古工作, 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层精英文化遗产, 又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却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甚至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遗产。而在保护方法和管理层面, 则要加强遗产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 并扩大保护和利用的领域, 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 又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保护力度, 又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 并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凡此等等, 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要加强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 “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在遗产保护领域, 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 不但不能揭示遗产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务必要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 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 探讨符合遗产保护的原则及方法, 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际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 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探索符合国情及本土的建设和保护途径,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 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并传递给子孙后代, 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 “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 “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 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及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2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商业价值开发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地区同样如此,都仅从地方的局部、眼前、短暂的利益出发,任意地进行所谓的开发利用。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是对世界遗产的这一称号的亵渎。

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待和实施对世界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

由于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遗产立法,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地方政府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普遍认识不到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还存在将遗产资源混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错误认识。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到社区发展的需要,但更要考虑到保护遗产以满足千秋万代发展的需要,切莫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造成宝贵的遗产毁于一旦。“发展是硬道理”绝不意味着短期的局部经济利益是硬道理,也绝不意味着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我们的惟一目标,而其他都可以不顾。应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在保护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立法和执法!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建议出台自然文化遗

产保护法,同时特别要加强执法力度。只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才能确保世界遗产资源按照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我们的新闻媒体要挑起负责任的监督和正确导向的重任。我们要客观分析正确看待媒体中一些关于开发与保护的报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专家和新闻媒体经常忽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改善巨大作用的主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把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当做全局的问题,经常用一些歪曲之词加以攻击。在信息时代,媒体的观点和导向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取向,为此,在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选择中,媒体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引导舆论,在对世界遗产地负责、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的前提下发挥媒体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成为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增加混乱。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敏感的国外影响,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遗产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科考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与科教

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有文化、建设、宗教、林业、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流于空谈。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为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从定海古城被毁、泰山索道修建,到鄱阳湖污染,都是以保护者的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对“保护第一”方针上存在错误认识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我们不希望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保护第一限制了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继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构成威胁。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才不致使遗产成遗物、遗憾,才能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

1.苏全有,韩洁《近十年来我国世界遗产研究综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

2.安定明,张锦《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2007年。

3.陈述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地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3

掩埋在倒塌楼房的废墟之下,或仓促间被塞进集装箱和其他临时性的贮存场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这便是海地文化遗产在震后半年的基本保存状况,不论公共藏品还是私人藏品都在劫难逃。在资源匮乏、现场复原能力严重薄弱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按怎样的优先顺序才能扭转局面呢?介入的时机至关重要,因为业已开始的雨季可能会加剧地震造成的损毁。另外,同时向数家当地文化保护机构派出援助也是一个挑战,何况这些机构本身已遭受重创。

因此,ICCROM对于海地文化遗产危机的第一反应就是:提升海地文化保护机构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为濒危藏品创造更安全的贮存条件。2010年8月23日至9月10日,海地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合作的海地文化复苏项目1框架下的“紧急抢救海地文化遗产”课程在太子港展开。培训地点设在文化复苏中心(CRC),这里原先是联合国办公楼,现已成为文化复苏项目的行动基地。负责培训的是一支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志愿者队伍,由ICCROM及合作机构派出,后者包括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塞尔维亚中央文物保护研究所以及美国史密森学会。

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建一支强有力的海地专业队伍,能够利用有限的手段迅速而高效地开展工作,为该国各类文物创造更加安全的存放环境、改善总体保护条件。因此,培训强调实际操作,着重于贯彻针对眼下问题的关键思路。来自14家海地文化机构的26名人员参加了培训。这些人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在各自机构中承担不同的职责,从档案员、建筑师、藏品管理员到行政人员、志愿者不一而足。这里的藏品也是五花八门,包括书籍、文件、绘画、金属雕刻、织物以及其他混杂的民俗文物。参与机构的驻地和藏品均因地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情况下,藏品记录遗失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使得损毁评估工作更加举步维艰。

那么震后究竟采取过哪些举措?风险点在哪里?应优先确保安全的又是哪些?此类问题成为培训课程的语境和结构。培训伊始,参训人员便被要求说明藏品的当下位置(例如,在瓦砾堆下,在集装箱中,在临时仓库里,等等)、材质以及损毁物件的估数。培训班在前期讨论了海地文物的基本情况与重要性,此举有利于形成关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重大问题的普遍理解。当参训人员展示他们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物品时,此类问题便尤显突出,因为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已经成为联系过去的唯一的有形纽带。

课程第一周主要用于交流海地藏品的材质构成及其潜在的危险源,内容涉及藏品建档、处理受损物、利用本地有限资源急救,以及灾后环境下的基本贮存原则。贯穿讨论过程的主题包括团队合作、应急准备、卫生和安全等。为了解其他部门是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危机的,来自人道救援机构和海地消防部门的客座讲解员受邀前来与参训人员分享其知识与经验。不过,培训最令人满意的方面则是自发的讨论与经验的分享。随着课程的推进,参训人员开始要求讨论一些额外的话题,比如有害物综合治理、藏品防震的非结构性措施和家具贮存等。培训计划因此发生调整,纳入了参训人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效果正如一名参训人员所言,“培训给了我继续工作的勇气”。

对艺术中心藏品的临时贮存

经过8天的密集授课与操作实践,参训人员的下一步工作是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艺术中心2的具体案例。需要紧急抢救的艺术品存放于两只集装箱内,约有3,000件,它们是由艺术中心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从倒塌的中心大楼里抢救出来的,而其余的藏品和相关记录材料均为废墟所吞噬。不过,在培训的后期,经过有组织的救援,一些艺术品和少量档案又得以重见天日。

在没有其他庇护场所的情况下,将艺术品暂时贮存于集装箱内,似乎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不过,金属容器的密封性不算很好,无法阻止湿气的渗入。再者,它们仍然暴露于极端天气之下。不到6个月,集装箱内便有数件艺术品发霉,主要是绘于木板和帆布材质上的画作。因此,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将受到污染的艺术品分离出来,并为其余藏品另寻安全的临时存放地。艺术中心的托管会对藏品的安保问题表示了高度关切,不过,在征询多方意见并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同意转移集装箱并卸下文物。

将备受珍视的藏品的管辖与看护权移交给他人,这引起的感情波澜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在培训第一周还举行过一次秘密的伏都教仪式,托管会成员、艺术中心员工以及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均到场参加。很快,开箱、转移艺术品的批准文件签发了下来,不过此刻已无暇规划贮存项目并将其作为个案研究整合进课程计划。饶是如此,为了推动课程的发展,还是调整了个案研究的学习目标。

作为首要步骤,培训团队在文化复苏中心的底层挑选了两个容积为3米 ×3米 ×2米的房间,用于暂时存放艺术中心的藏品。在接下来的5天里,参训人员和培训团队决定为其中一间装配适用的棚架。此外,他们还设计测试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包括艺术品建档、表面清理、包装和重新安置。因为集装箱内的藏品并未建档,所以在卸出之前,先是通过团队的集体工作形成一套艺术品建档和编号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制定征询了艺术中心员工的意见。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在短时间内便建起了可调节的木质棚架,用来存放尺寸不一的画作。虽然挑选什么样的贮存材料主要取决于可否在国内获取以及价格如何,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诸如白蚁侵蚀等潜在风险。贮存空间建立之后,即开始测试工作流程。首先,取出了大约20幅画。存在的问题很快便显现出来,与原计划相比,清理发霉的画作并为其建档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一问题随后被纳入考虑,通过反复测试,工作流程得到了改进。5天后,逾50幅画作完成建档、清理工作,并在存放场所安了家。参训人员成功地为处理、登记、清理艺术品制定了工作程序,并使之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或许是集体努力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

培训结束之后,艺术中心藏品的转移工作并没有停顿。4名参训人员受命加入一个8人小组,以完成这一项目。本文撰写之时,两只集装箱内约70%的藏品已被转移,约1,500幅画作恢复稳定状态,并被安置于文化复苏中心。

从废墟中抢救遗产

培训期间,4家参与机构的部分藏品埋在了废墟之中。在缺乏大型机械和合适的安全器具的情况下,抢救艺术品既不可行又很危险。为明确被埋藏品的可能地点所需的建筑构造图及地图的缺失,使得本已错综复杂的工作更为棘手。

ICCROM为探索出可行的后续方案,在UNESCO和海地文化部的支持下,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MINUSTAH)提请技术援助。请求获准后,自培训计划最后一周开始,参训人员、培训团队以及约2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代表日本自卫队工兵部)齐聚艺术中心现场。他们的目标是抢救仍埋于大楼残骸中的藏品和重要文档。他们视察现场并标出了艺术品或机构档案的可能位置以进行准备工作。所有参训人员集结成一支应急团队,各自受领了具体任务,包括建档、紧急处理乃至艺术品的包装。在日本部队用机械移除大块瓦砾的同时,参训人员与培训团队的工作便是取出困在废墟中长达6个多月的艺术品。瓦砾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一层地得到了清除。MINUSTAH是第一次参与此类行动,因而其在现场工作的武装人员视之为绝好的学习机会,并认真地记录了艺术品抢救的种种技术手段。在高温下连续奋战数小时不啻是辛苦繁重的劳动,但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又是最有收获的经历之一。当一些艺术品与重要的出版物出乎意料地同时现身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欣慰动容。行动结束时,超过150件艺术品及文献被抢救出来,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之后的一次任务报告会上,参与人员将行动的成功归结为团队精神。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合作也使参与者相信,在其他文化遗址上的类似行动仍可寻求维和部队的帮助。在描述自己在行动中的经历时,参训人员之一、来自艺术中心的马里塞·德罗西耶(Marise Desrosiers)坦承道:“培训给了我希望。”

累 累 硕 果

作为培训计划的直接成果,艺术中心有超过1,500件藏品完成建档并避免了进一步损伤。此外,14家机构具备了制定艺术藏品具体保护计划的能力。在培训的最后几天,参训者同心协力,制定各种有严格时限的行动计划。他们以课程讨论的各种策略为基础,构思了至少10种在没有额外资源的情形下能够独立操作的方案。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继续按照各自的行动计划开展工作。他们尽心尽责,还时常在文化复苏中心会晤,与文化复苏项目团队及其他的参训人员分享各自进展。

不过最重要的成果则是组建了一支拥有26名专家的独立而强大的团队,他们精诚合作,以复苏海地文化遗产为己任。他们的宗旨及团队精神在其成员之一科莱特·阿门塔(Colette Armenta)那里得到了最好的描述:“从此,我们无法再独自生活——培训课程给了我看待团队协作价值的全新视角。”

今后的挑战

组织培训、与海地文化机构合作有时候颇具挑战性,但总是有着丰厚的回报,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助于理解海地幸存文化遗产不仅限于当前应急的需要。现在,海地文化机构需要在复苏过程中获得支持,包括原先救援行动的重建和重续。为保证海地遗产的全面复苏,充分发挥其在重整河山中的潜力,国家总体重建及发展行动规划中必须纳入文物保护工作。为此,有必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海地遗产专家队伍。所以专业培训对于海地文化复苏是不可或缺的。再者,本文撰写之时,也即地震8个月以后,事实清楚地表明文化部门孤军奋战是不现实的。一种可行的途径或许是与联合国主要用于提供人道援助的集约性体系3通力合作。这能够让联合国与其他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协调一致,根据需要与时机调配行动,避免工作的重复和“捐助厌倦症”。

令人揪心的是,在本文付梓之际,海地人民还在与另一场灾祸斗争:霍乱。比起文化遗产保护,国民的健康安危必须优先考虑。为有效应对危机,保住前几个月努力的成果,国际社会尚须更加努力地在海地及其文化最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韦清琦 译)

注释

1 关于此项目的更多信息参见:http://haiti.si.edu/index.html

2 艺术中心创于1944年,致力于提升海地当代艺术。不少有名望的当代海地艺术家都与其培训项目和促进活动有关,因此该中心拥有一部分海地的顶级藏品。在地震中,该中心极具历史意义的大楼几乎完全被摧毁。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4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篇5

——基于文化遗保护与利用辩证关系的讨论

【摘要】城市文化遗产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何处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 证关系至关重要。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成为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研发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需求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指出当今城市开发必须在保存与盈利两者关系中寻求平衡,以城市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理论,阐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引言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明清故宫、长城、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丽江古城、都江堰等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许多的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面对如今的市场化浪潮,在延续以往遗产保护思路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探索新的保护方法。传承与转变是一种精神跨度,多元文化体验应在遗产保护中得到实现,将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系统去思考,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最高境界。

二、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中国拥有众多的世界遗产,但在保护和开发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同时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力也造成了遗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之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的武陵源。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申遗成功后大规模城市化改建,造“天上街市”、“宾馆城”和“天下第一梯”,每次破土动工都留下一处疤痕。教科文组织派员监测,批评当地让武陵源成了一座被围困的孤岛。武当山是另一个极端例子。湖北十堰从2001年起即着手招商引资,希望将武当山包装成一棵摇钱树。武当山文管所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复真观”内大兴土木,将部分古建筑按三星级宾馆标准进行改造、扩建,对外提供吃、住、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严重破坏古建筑群,引发全球关注。

过度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是指人造景观和建筑过量,破坏自然景观;商业化则表现为在保护区内大做生意,开办各种商铺等。城市化和商业化紧密相连,商业化必然导致按城市标准来建设。

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存在“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开发。一些地方不能正确理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和全部的意义,在申报之前大动干戈,申报之后就将这项工作抛到脑后;还有的则是在申报成功之后大兴土木搞建设、大张旗鼓搞开发,而对遗产保护急需的管理、规划、抢救、修缮、展示乃至安全保卫工作则漠不关心。

除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我国的城市街区及其景区存在着神奇的现象——“假古董”。国外旅游者曾说,“中国的文化遗产景点除了地名之外,其他的都是假的, 其实“中国的文化遗产景点或许名字也是假的”旅游策划者和旅游开发商 会根据旅游开发需要策划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包括景点设置、文化遗产故事编纂、导游词整 理等等。

三、文化遗保护与利用辩证关系

保护与利用是遗产保护中的最主要矛盾,管理者的自身定位直接影响到遗产保护的最终效果,理顺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关键问题。文化遗产利用既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城市风貌,保留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原真性;也要重视提高旅游文化遗产的功能的延续性、创新性。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在精神和物质上提 供更好的旅游空间环境。

城市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遗产的地位高于旅游地位。旅游毕竟是文化产业,毕竟是文化经济,而不是单纯的经济,要真正体现遗产的原真性标准,观念上要有所调整。按照文化遗产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文化遗产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列入旅游开发的通盘考虑,还包括了与旅游文化遗产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保护。

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开发

与国内对文化遗产的大幅度开发不同的是,国外对文化遗产比较注重保护及合理适当地开发。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的“瑰宝之地”,必须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为此,法律严格禁止在所有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修建索道。公园内除了按公路美学的原则修建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而不是业主的角色,对遗产只有照看和维护的义务,而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因此少有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事情发生。基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来借鉴。

(1)完整保持城市文化遗产的原貌的原样保护方式

不进行修缮与重建,这种方式能很好地展现城市文化的原貌,罗马斗兽场的保护,完全的保护,让人记住罗马城市的辉煌与罗马的沧海桑田、事事变迁,而中国圆明园的保护亦是原样保护模式,保留圆明园残骸,让人记住那段被迫开放的半殖民历史。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遗产保留甚少,或具有特色意义的城市文化遗产。

(2)修旧如新或修旧如旧的修复保护方式

文化遗产开发中文物保护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原则依然是保护其原真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性。修复包括日常的保养修缮或和保护性复原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 修旧如新和修旧如旧。不论什么情况下,修复之前和之后,都要对文物建筑进行考古的和城市的研究,对遗产的特性必须在其所隶属的文化环境中加以思考和评判,应需依据遗产价值的特殊性质,以及相关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尊重其多样性。(3)居住功能商业化、文娱化的功能置换保护方式

城市文化遗产是否按照其原有的功能进行保护,学术界曾经也引起了 争议。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遗产功能置换是允许的,亦是成功的。居住功能商业化、文娱化亦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最常见的模式。功能的置换换来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而且城市文化遗产也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成功地保护了起来。

(4)从城市风貌整体格局进行更新和保护的方式

城市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还包括一些非本体的,不在遗产身上:遗产周边、遗产跟外面的一些关系也有原真性的东西。把原真性概念组分,包括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点位置构成,环境构成等。从城市风貌整体的角度全盘考虑城市街区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中国特有的城市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保护是整体格局保护的典型模式。

城市街区保护以城市街区的更新和保护为主要内容,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但也存在着难点,如城市风貌区中,新建筑该如何介入。因此便要求在新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切入点,以延续和发展街区文脉。

五、结语

中国保存着许多历史文化遗产,而这样的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深远不在于它建了多少厂,修了多少房子,而在于它促成了那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格、居住、娱乐等多方的融合、复制与创新,从而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城市历史文化造就了那座城市的特色、城市的全民性意识。城乡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口和商业在都市区的高度集中,为新产业的形成、生产力的增强以及促进增长,营造了独一无二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多做研究,寻求保护和利用好城乡文化遗产的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杜晓帆: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 篇6

对于历史城市的保护,在上个世纪欧洲就已经开始,而中国人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这种意识。发展到今天,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经过几百年,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非常成熟。在巴黎,在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可以把整个城市景观拍下来,这在中国的城市很难做到。在罗马,可以看到从古罗马时期一直到现在的历史发展脉络,这是我们非常羡慕的状况。

在中国,大量城市分不清。到今天,可完整地看到城市遗产的,可能只有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它们在1997年分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后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丽江过度商业化,平遥的发展也没有得到改善。

北京作为首都,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而80年代以来对北京大量四合院和城市遗产的进一步破坏,使得北京的格局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北京是没有任何建筑特色的城市。就像王博教授写的一本书,《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现在在北京看到的城市文化,很难讲是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

一方面,城市历史遗产在不停被破坏,另一方面人们又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名义造假。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琉璃厂,把原来的拆了建新的琉璃厂,现在的琉璃厂和原来的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地点一致。这样的城市非常多,按照媒体报道,有30个城市投身古城重建热潮,把消失掉的城市遗产以保护的名义新建,这是我们非常特殊的现象——真正的历史遗产没有得到保护的同时,却以保护名义新建了很多。

除了一些在城市中的遗产,我们还会经常发现一些古代遗址,湖北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出现考古遗址。西安的大明宫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遗址,虽然也得到了保护,但是中国的考古遗址,背后大都有一个房地产的推手。

大明宫在实施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房地产商做了大量宣传,大明宫现在是富人的后花园。如果看待历史文化遗产时,把它的价值只局限于经济、旅游或房地产开发的层面,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本仿照大明宮修建的建筑,周边没有一个高层建筑,日本比中国更缺少土地,但是为了保护遗址,就不能依靠房地产。

除了城市的形态,我们还关注物质的形态,以及人的形态,如果没有社区、人,这个城市是不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还是人。因为社区、居民构建了这个城市,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基因,也是历史遗产的心。在我们保护历史遗产、关注物质形态的同时,对社区的关注也应加强。社区失去了,社区形成的文化便不能重建,即使建筑重现,城市的文化也不可能再现,城市精神亦不可能重新得到。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旅游价值或者是经济价值,而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

人类永远走在历史的延长线,我们谁都不可能超越历史。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或者规划者,应该对城市的历史遗产有更多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经过了几千年,毁灭却只需一天,想再恢复是不可能的。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7

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始于汉、唐时期, 普及于宋代, 明清以后盛行于民间。通榆木版年画又称“闯关东年画”, 始于清朝晚期, 由于清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 关内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当时已开始放荒的科尔沁草原, 二百年间, 大约有3500万人来到东北。随着关内移民的迁入, 一些原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艺人也随之迁入, 并带来了所从事的技艺和家庭承传, 其中木版年画技艺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山东人李祥带入通榆的, 他使用传统的中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建立作坊, 生产作品, 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的产地。以后经过一百多年, 四、五代人的承传。1991年, 通榆县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闯关东年画“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

“闯关东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与历程, 填补了东北没有“木版年画”的空白, 充分挖掘出我国传统美术的生命魅力和智慧创造, 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特别是那些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和手艺至今依然存在于东北白城地区的通榆民间, 并发展传承。这是一项极其珍贵的遗产项目。

通榆“闯关东年画”早期以传统年画为主, 并以喜庆吉祥驱邪打鬼等民间题材为主, 主要有:

财神类、胖娃娃类、民间类等。

新中国成立后, 通榆“闯关东年画”的表现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都以反映时代气息、新人新貌、英雄人物、建设成就、科学知识、历史人物为主。

刻板工具有刨子、刮刀、砂纸等;印刷工具有案子、板刷、板垫、趟子等;绘稿工具有木炭条、香头、狼毫笔等;才智、裁纸工具有垫板、靠尺板、裁纸刀、磨也石等;制版工具有黄榆木、柳木等;

早期采用木板印制, 也采用套红、套蓝、扑灰等中原手法,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胶版等, 但手法传承上仍是中原与东北年画的独特融合。

杰出价值

1、历史价值:人类的迁徙必须是一种文化的迁徙。闯关东将中原文化带入东北, 并与东北早期的汉文化相融合, 加强了我国统一文化的强大生存力, 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闯关东年画”。同时, 中原文化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历史上, 在唐和渤海时期,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就已经开始, 到了辽金时期这里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频繁交融的重要时期。明时的大量的驿站和丝绸之路, 使得这里与中原一直保持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到了清时期更进一步地形成了闯关东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其实是极其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地域文化形态。

2、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民俗风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榆“闯关东年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 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 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保留了中原年画风格, 又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重要的美术品种, 对研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特别是年画发展有重要价值。

3、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目前早期年画市场价都较高, 此外, 它又是越来越少见的画种。

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知。

闯关东年画, 是过年时应景的装饰品, 也是消费品。尤其是在过去, 人们往往依照风俗, 逢年节的贴上几张, 图的就是个喜庆、吉利。所以, 当时的年画作坊, 多以凡是人们喜欢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仙佛、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戏剧歌舞、民间风俗入画。

俟到传至关东这片土地, 千千万万的“闯关东”的山东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总不能千里迢迢从关里往东北运输这样的消费品吧?于是就出现了地道的手工作坊, 在当地生产, 当地销售。作品形制没有改变。“闯关东”的人流分两大支, 一支由胶东渡海去了吉林、黑龙江;一支由鲁西过山海关进了松嫩平原, 地处科尔沁草原上的通榆 (开通) 落脚者, 多为鲁西过关而来。而鲁西这支流民, 要想“闯关东”势必路经杨家埠、高密等年画产地。所以当通榆县“闯关东”年画一经揭开神秘的面纱时, 不少人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家的“闯关东”年画,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宽泛。民间常见常用的选材。例如灶王爷、门神像以及极富年味和吉祥意义的连年有余 (鱼) 等。二是突出实用价值外, 也有些创意作品, 例如《闯关东》刻画的就是当年闯关东时, 行进途中的一个画面。担挑肩背, 扶老携幼, 手握一根棍子或棒子。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那根木棒, 既可防身 (防被狗咬、驱赶野兽) 又能帮助行走。以至后来对山东来移民都简称“山东棒子”, 此并非贬意, 而确为实照。

目前, 作为“闯关东”年画的第三代传人, 李向荣正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做着恢复作坊的有益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 这一独特的“闯关东”文化遗存, 将重新面世。这对研究关东的民俗文化, 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 纯手工的木板年画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但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已使人无暇享受曾经闲适的个人空间。而年画具有的自然的人文情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给我们以无限的自然遐想。

摘要:通榆的闯关东年画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木板年画之一。在敦煌石窟中已经有发现木刻《金刚经》, 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 这是最早的木版画, 《五代会要.经籍》记载“后唐长兴三年, 中书门下奏, 请依石经文字, 刻九经印版”。这可能就标志着雕版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了, 在当时, 雕版印刷确有许多好处.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机制研究 篇8

江苏省围绕农业、农村, 着力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这个市场的逐步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农业文化的旅游价值。到目前为止, 江苏已经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0个, 初步具备接待旅游者基本条件的乡村旅游景点达到1, 000多个, 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可以划分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以及一大批生态环境优越、适宜人们休闲度假的乡村。乡村旅游点蕴含了农业文化、乡村景观和民俗文化, 这同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顺应时代要求, 华强生态园项目构思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主导项目, 如何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如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述

(一)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由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冲击, 这些珍贵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正面临各种威胁。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2年开始,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按照粮农组织 (FAO) 的定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二) 农业文化遗产现状。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 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 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 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 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 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当前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对农业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弊端, 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江苏的农业文化遗产领域广阔、类型全面、内容丰富。同时,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江苏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尤为迅速, 大量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开展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对于促进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新农村、保持江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华强生态园概述与发展现状

(一) 华强生态园概述。

随着丰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消费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的独特农家生活使越来越多城市人向往, 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 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顺应着这种潮流, 在华山镇政府、华山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 建成了江苏华强生态园。江苏华强生态园位于丰县华山新镇区, 占地400余亩, 成矩形分布, 东部为旅游观光娱乐区、南部及中部为生态农业示范区、西部为休闲自摘区, 园区集温室育苗、观光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 实现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 是丰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园区先后成功创建2A级景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市优秀农业观光园, 获徐州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 华强生态园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

2013年徐州市旅游局主办的“最美乡村旅游点”评选活动, 华强生态园所在的丰县就有5家入选。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 拥有果树面积50万亩, 盛产优质苹果和白酥梨;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 已有19个品种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 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丰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6万亩, 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58万亩, 已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丰县的水果和蔬菜种植历史久, 形成了独特景观, 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和科考价值, 蕴藏着很大的旅游潜力, 也具有保护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理念新颖:在技术理念上, 江苏华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公司依托华强生态园建设, 融合农业、旅游、城建、新农村的发展, 将一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 大大促进了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沟通了城市与乡村, 缩小了城乡差别。游客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 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 园区积极推动农业产品的优化升级, 推进科技发展与应用, 促进产业化生态项目的策划与运作, 立足农业、发展农业、突破农业的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解决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助农民增收脱贫、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

(一) 华强生态园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 还包括农业文化与技术。华强生态园就是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 融合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作物, 形成新的农业生产体系, 进而进一步发展农业, 保护农业文化。

(二) 华强生态园有很强的农业文化基础。

华强生态园立足于农业文明悠久的丰县, 这种文化内涵凝结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华强生态园里面众多著名的丰县农业产品和它们的历史渊源。我们在欣赏壮观的生态园时, 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四、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机制

(一) 农业遗产与旅游业发展。

将农业产品转化为农业遗产, 将农业产品按照农业遗产进行培养和开发。丰县的农业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对徐州乃至整个淮海地区是一个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珍宝。利用好它, 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旅游方面, 农业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好丰县的农业文化, 会对徐州旅游业产生大的推动。主打农业文化的徐州特色旅游将会吸引更多旅客的前来。也可以作为徐州旅游产业从以前物质的单一旅游形态转化为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的重要理论参考。

(二) 在推广中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 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 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 (教育过程) 的一种动态过程。而现在, 我们利用华强生态园作为一个平台, 把这些农作物集中到一个生态园内, 采用先进的技术、新颖的观念进行保护和繁殖。利用这样的模式, 做到一种新式的农业推广, 将新的技术利用到农业种植上去。普遍保护, 重点培养。而园区建设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高标准温室大棚, 主要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及绿化苗木苗圃, 大面积、大规模种植。银杏、紫薇等各种珍贵树木应有尽有;二是优质果树和农业示范基地, 利用农林产品的生产周期, 打造当季特色风景;三是旅游休闲观光景点, 人工湖、人工河、垂钓区、楼台亭阁供游客观赏;四是建造华强农庄、中苑1-4号、会所、餐饮等设施, 形成观花、采摘、餐饮、休闲、风情游等不同特色农家乐, 进一步打造华强生态园的品牌。

(三) 对地方传统尽可能的维护。

在华强生态园内, 农作物的选取和种植, 首先应对传统品种给予特别保护。随着我国粮食供给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传统作物和畜禽品种更加重要, 因此要给予特别关注, 使其在商品生产中立足。其次要对传统农业品牌给予关注。传统农业品牌既是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也是非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需要加以保护, 使之能够在商品生产中占据合理份额。

(四) 加强教育培训。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缺少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因此积极培养当地人才,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部分年轻人留在村中发展, 是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农民进行旅游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导游、客房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的旅游培训, 可以帮助村民了解一定的旅游知识, 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一开始就在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上进行。

五、结语

显然,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所蕴含的思想与理念上,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而且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更是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 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 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样也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 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磊, 吴郭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大众科技, 2010.10.

[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以青田GIAHS旅游资源开发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篇9

1.1 邢窑的发展历史

邢窑古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分布于内丘县冯唐、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邱以东,隆尧县双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面积约三百余平方千米。自北朝(公元550—577年)后期起,这里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到了隋末唐初,伴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邢窑址已经能成功地烧制出胎质坚细,釉色洁白的精美白瓷。

到了唐朝,强大的国力为邢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它在承继前人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历经改造和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唐朝著名的制瓷窑场。到了唐朝开元(713—742年)时,邢窑与越窑并驾齐驱一青一白引领制瓷的潮流。根据历史记录,在公元756年以前邢州瓷器由于其较高的品质,就大批瓷器作为贡品运往京城。到中唐后期邢窑产品已远销海外。此时邢窑制品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顶峰。自晚唐以后,由于朝政腐败,优质原料枯竭等原因,邢窑细白瓷开始逐渐衰退。北宋时期,邢窑在世间已默默无闻。金元时期在邢窑的部分故址虽又一度恢复陶瓷的烧造,但终因质量不佳且无邢瓷的神韵和风采,而走向衰落。

1.2 邢窑的工艺特点

1.2.1“类雪”白瓷

“类雪”白瓷做工粗细皆有,到了隋代粗白瓷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胎面整洁有光泽,其中粗白瓷着色元素较少,透明釉和白色化妆土底色的结合使呈现了白釉瓷的基本特征,同时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邢窑细白瓷工艺水平在唐朝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形体规整,器物轻薄,烧结适中,胎质细密结实,釉质细腻,釉色明亮,堪称上乘之作。

1.2.2“类银”白瓷

“类银”白瓷胎釉灰白如银,胎釉灰白,胎面多灰白色化妆土,唐朝是前期,邢窑“类银”白瓷进入了鼎盛时期,除了粗灰白之外,又出现了细灰瓷。

中唐时期,邢窑的高温窑炉技术取得很大成功,细白瓷产量因此也获得很大提升,但是它们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样品也还是生烧的,烧成温度很高,它的烧成温度是我们迄今发现中国古陶瓷中最高的烧成温度。

1.2.3 细腻内敛

五代北宋时期,邢窑工艺逐渐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对晚唐五代时期的延续。邢窑到了金代,制作的工艺方法发生了改变。普通白瓷的内在品质获得了较大提升,同时胎体烧结程度上好,唯一不足的就是外观白度欠缺,与此同时金代的制釉工艺中,氧化钙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1.3 邢窑窑址概况

邢窑窑址大致位于临城西双井至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千米长、近30千米宽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大致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这一带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由于这种独特的地质情况,所以这里分布着极其丰富的邢窑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在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粘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黏土,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丰富的制瓷原材料使这里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邢州窑产地。

2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1 存在的问题

2.1.1 资金相对缺乏

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就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最终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市场化之路的尝试失败了。但是我们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相同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款,邢窑也是如此,但是政府的拨款并不能满足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资金需求,甚至成为制约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瓶颈。

2.1.2 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一个困境就是传承问题,并且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很冷淡,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了很严峻的问题,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2.1.3 遗址侵蚀严重

随着岁月的流失,邢窑遗址也无法抵御时间的侵蚀,在夏曝冬冷、风蚀水润的情况下,土遗址最终会剥离、坍塌,甚至会成为一片黄土堆,然而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的成本又非常的高昂,所以这成为了遗址面临的难题,经过专家会诊,它们认为土遗址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难题。

2.2 邢窑遗址与瓷器的保护

邢窑遗址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调查我们文物古迹的具体情况,划定保留范围,确定保护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长远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当中,邢窑遗址保护是基础,利用则只是目的,我们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文物遗产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者必须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利用,同时为了使文物古迹特有的文化品位、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必须严禁恶性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邢窑遗址。

对古窑进行细心调查,详细调研,对发掘的瓷器、瓷片进行科学严格的保护,建立“遗址博物馆”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当然恢复历史原貌,复原邢窑也是不能缺少的,因为这对人们认识邢窑的生产场景和工艺流程能起到很直观的作用。

2.3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3.1 人才队伍建设

以往的人才培养是组织专家学者对先前遗留下来的邢窑产品进行研究,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制作邢窑产品的后继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传承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磁州窑、龙泉青瓷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高校的学生每年都会来到它们的研究基地实习。高校也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建立了研究基地和研发中心,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于是逐步形成了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为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2.3.2 形成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

邢窑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使得后继有人之外,还必须需要有充足的财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除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之外,公益基金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成立专门的基金公司,制定规章制度,设立明确的目标,有效地管理各种资金。政府应该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而筹措更多的社会公益性资金,逐步拓宽社会资金筹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从而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2.3.3 加强创新,实现新发展

针对邢窑文化遗产缺乏趣味性,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弊端,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名录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传承制度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信息化建设、评估机制建立等,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吸引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起到很好地宣传和保护作用,这便是一种创新制度。

3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3.1 精心谋划,科学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的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小心,必须在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实践调查之后,才作出科学决策,切忌拍脑袋决策。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出相对应的开发政策和措施,有步骤地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纳入各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增强有关的立法工作,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

3.2 开发利用要强调合理性

对待邢窑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中强调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合理性需要成为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许多保存至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为这些文化具备自身特性,与其他传统文化相比,特点显著,于是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且使人们真切地感受着它的存在,并从它的存在中得到了知识、体味人生、愉快身心。诸如东巴文化、江南的傩戏、白族的绕三灵、各地民间的各类传统工艺等无不是沿着这一轨迹。因此,合理地建设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合理地开发利用不只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传承一种人类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将产生多样化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目的。

3.3 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业

以邢瓷为文化载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创新并不是对原生态的资源的彻底改变,应该是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质的提升,邢窑的创新也是如此。邢瓷的创新便是要保护发掘邢窑文化、培养邢窑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打造邢窑商品、创建品牌,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市场定位,发挥邢窑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发挥市场作用,打造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一是要将艺术的邢窑平民化、普通化。重点研发日用瓷的生产。二是要弄清楚消费者的心理和预见市场趋势,研究竞争者的生产与营销方式,确定自己的生产定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邢窑瓷器也有自己的特色,瓷器风格以豪放见长,瓷质类银似雪,这些特质就是其未来取胜的关键所在;在推广宣传方面,邢窑瓷器要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创办文化节”“制作宣传片”等手段,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97-101.

[2]张志忠,姚毅.邢窑工艺技术研究[J].河北陶瓷,1987(2):6-7.

[3]陈尧城,张福康,张志忠.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报,1990,11(1):46-48.

[4]杨文山,张爱茹.邢窑白瓷分类与工艺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7,4(1):56-58.

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篇10

1. 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遗产, 是指人类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同, 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与分类。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 清光绪二年 (1876) 始建怀仁县, 三十二年置本溪县, 1939年设本溪湖市, 1948年设本溪市。本溪市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全市共有文化遗产117处, 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地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二、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本溪市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然而目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待改进,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1. 政府方面的保护。

(1) 采取科学管理机制, 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 政府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不断地加大保护力度, 但存在着政令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本溪市政府应严抓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落实问题, 加大对下属部门的监控力度, 做到奖罚分明, 同时还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使真正懂得遗产保护的人才投入到遗产保护工作中去, 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 以政府为主导,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本溪市文化遗产丰富, 保护范围大, 需要的保护资金也相对较多, 这就要求政府要掌握大局, 从多方面筹措资金来进行保护。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预算;其次政府应进行有效的调控, 让企业参与进来, 企业可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去, 并按比例获得文化遗产带来的相应的经济收益, 另外, 企业也可以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无偿捐赠, 政府给企业一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再次市民的积极参与也是遗产保护资金的另一来源, 一方面是指市民可以通过购买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基金等, 进行间接性投资;另一方面是指市民为了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进行无偿捐赠。这些方式扩大了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 动员了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法律制度方面的保护。

(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地方性法规, 如1997年颁布的《本溪市建设项目文物勘探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本溪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修正) 》、2007年颁布的《本溪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国税局等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这些地方性法规比较单一, 只涉及部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内容,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法律法规至今还不完善, 本溪市应该按照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出符合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 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惩处, 有法规作约束, 才能使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合理。 (2) 深化文化遗产普查制度。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要定期进行, 分区域统计之后汇总, 不仅要包含普查文化遗产的数量, 而且要普查受损程度、保护利用现状等内容。在普查范围上要扩大, 特别是乡镇、地处偏僻地区有可能被忽略的文化遗产, 在普查内容上, 要积极吸纳文化遗产的多样化特征, 不漏掉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

3. 思想教育方面的保护。

(1) 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树立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观。对于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且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 (2) 学校开设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与开展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应从娃娃抓起, 本溪市各小学可在每学年加开一门有关文化遗产的课程, 介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以及保护利用情况, 也可以将学生带入文化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 在实践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调动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以抗联烈士塔烈士墓为例, 它属于教育基地的一部分,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地, 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考察后, 使学生受到更为深刻的教育, 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利用

1. 旅游方面的利用。

(1) 开发特色文化遗产, 打造区域化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可开发的旅游区有很多, 如工业遗址区、红色革命遗址区、古墓葬区等。工业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大仓喜八郎遗发冢、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彩屯煤矿竖井等一带, 将它们整体作为旅游区开发, 旅游更加富有知识性, 意义重大。红色革命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抗联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址、老秃顶子抗联遗址、万人坑、肉丘坟、小市革命烈士陵园、辽宁民众自卫军大刀会烈士墓及纪念塔遗址、西江惨案纪念地及西江桥、辽宁民众自卫军誓师大会会址、解放战争县政府旧址等, 这些遗址中又包含许多有价值的革命石碑石刻, 迎合了近年来国内的红色旅游热, 促进了革命精神向游客的传播。 (2)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 在文化遗产地周边建立旅游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 适当地在一些文化遗产地周围添加旅游项目, 可起到优化旅游的作用, 主要有休憩公园的建立和旅游项目扩展园区的建立两种模式。休憩公园的建立, 比较适合相对不易受损的文化遗产, 例如以革命遗址碑刻为核心的公园的建立, 可以效仿本溪市望溪公园,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灵魂, 种植花草树木, 加上一些游艇等娱乐设施, 但望溪公园后期保护不是太好, 建立休憩公园要避免类似情况。旅游项目扩展园区, 是指在一些文化遗产地附近加入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能代表当地文化遗产的雕塑、碑刻、民俗元素等。五女山山城的项目扩展, 可以在五女山城遗址附近加入相关后金元素, 像民俗展示、建筑模型、人物雕塑等。在庙后山遗址的项目扩展中, 可以添加一些相关旧石器时期的文化, 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元素等, 一改庙后山遗址的乏味, 增加旅游趣味性。 (3)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举办旅游文化节。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具有象征纪念意义, 本溪市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 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增加了经济收益。例如革命陵园开发纪念章, 工业遗址开发工业建筑小模型, 铁刹山石刻景区开发临摹壁画、书法等。旅游文化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点, 本溪市的枫叶节, 冰雪旅游节以及创办不久的五女山文化旅游节均有体现。本溪市文化遗产可开发为旅游节的还有很多, 主要可开发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和铁刹山文化节。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可以利用工业遗址创办工业生态旅游文化节, 通过游览工业遗址和现代城市生态工业区, 加深对本溪市工业发展史的了解, 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铁刹山文化节包括铁刹山石刻、铁刹山景观以及铁刹山酿酒文化, 通过铁刹山文化节的举办, 弘扬了本溪市道教文化、石刻、酿酒文化和景区特色, 是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 教育方面的利用。

(1) 建立主题博物馆。利用本溪市的文化遗产建立主题性博物馆, 免费对外开放, 对我们的教育学习有启发指导作用, 主题博物馆的开放类型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革命教育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工业博物馆, 将工业遗址中的建筑模型、运作流程、历史故事、工业人物、工业负面影响等都体现在工业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起到教育学习的作用。革命教育博物馆, 将相关革命遗址、烈士碑刻、历史革命故事、历史场景等模型布局放在革命教育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了解历史, 学习革命精神。历史文物博物馆, 将一些能深刻反映历史遗址的文物、相关遗存、历史背景进行规划, 在参观中体现文化内涵, 可增加文物动手制作活动, 使人们深刻了解文化遗产。 (2) 创立遗产地考察模式。实地考察, 让人们更加了解文化遗产, 通过工作人员实地考察, 为企业提供开发信息, 通过实地测量工作为技术人员提供保护信息, 通过考察成果, 为政府、企业利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途径, 在政府方面, 为本溪市政府提供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破损情况、环境承载力情况等, 通过考察报告, 政府可以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文化遗产的评估、利用等;在企业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 企业能够提出有效开发决策方案, 发展经济;在个人方面, 通过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 一方面使人们了解到本溪市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起到学习本溪市文化的目的。

3. 对外交流中的利用。

本溪市文化遗产在对外交流上的利用, 主要是指城市之间同类文化遗产的联合开发, 资源的互补, 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延伸。主要有高句丽文化交流、工业文化交流。高句丽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代表高句丽文化的五女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内城、丸都山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进行交流。将集安高句丽文化引入本溪市文化, 将本溪市高句丽文化带入吉安, 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建立两市共同协作管理、共同开发的高句丽文化馆。工业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的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等工业遗址与沈阳市铸造工业遗址、重型机器遗址进行交流。将技术经验、保护经验互相交流, 应用到现代工业中, 优化工业水平。

参考文献

千年丝路 文化的遗产与馈赠 篇11

在汉代,中部绿洲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自东往西,有一条路线的主要走向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至玉门、敦煌,由疏勒越葱岭后经大月氏和安息至地中海东岸,这就是狭义上的“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据中国史籍《穆天子传》记载,早在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就携带丝绸、金银西行至昆仑山,会见王母娘娘,互作歌谣,并携带和田玉回到中原。安阳殷商时期妇好墓出土的昆仑山玉石证明中原与内地交往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凿通西域,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源头。

丝绸之路贯通东西方,共有三条线,即南线,出甘肃敦煌,折向西南,經今天若羌、且末、和田、莎车、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进入南亚;第二条出甘肃敦煌,西行至楼兰、北行至吐鲁番,西行至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进入中亚地区南部;第三条是出甘肃敦煌,西行至哈密、乌鲁木齐、伊宁,进入中亚大草原,西行西亚和欧洲(第三条线实际上还包括从中国华北地区向北越过戈壁,大致沿着北纬50度线西行)。新疆是其枢纽,三条道路在此交汇。

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印度、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与中国之间开创了贸易交流的新纪元。丝绸之路是欧亚大陆上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大动脉,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交流之路。

在近代以前的历史上,这条路曾经是世界上路程最远、为时最长、同时意义也最重要的国际商道。早在两千年前,罗马地理博物学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说道:“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他还说:“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Sesterces)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虽然他说的贸易数字无从证实,但这段话也表明:早在公元之初,丝绸之路已把欧亚大陆两端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以及中间的印度联系了起来。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责任编辑 王碧清

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与寺院景观 篇12

一、庙会与寺院景观由来及发展

庙会是一种很早就存在中华民族生活和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形式, 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反映形式, 其由来和发展受到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影响, 其中对其形成和发展最大的当属佛教寺院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了。可以说, 宗教活动就是庙会成形的摇篮, 宗教中的寺院景观又像是庙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营养。在我国民俗文化中, 庙会文化是一种非常悠久、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生活现象, 全面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及行为习惯, 千百年来不断地流传下来。尤其是近十几年, 我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乡庙会纷纷兴起, 对保护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东汉时期,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和道教的初见形成, 两个教派之间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寺院、道观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比如水陆道场、圣诞庆典、坛醮斋戎等。刚开始的庙会是在佛、道两教的宗教节日中开放的, 人们进庙主要是为了进香祈福。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交流的不断深入, 增添了交易买卖活动。此时称庙会为“庙市”, 代表着集市的含义。在以后的发展中, 人们又将娱乐活动增添到庙会中, 于是庙会又成为人们过年必逛的项目。再后来随着人们进香、购物、逛街后对食物的需求, 庙会中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但是各个地区的庙会形式会稍有不同, 因而具有浓重的地区特色。

二、当代庙会与寺院景观

随着庙会和寺院的发展, 其传承了很多旧时庙会和寺院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庙会和寺院景观反映着历史文化积淀

虽然随着历史变迁, 庙会和寺院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它们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积淀的本质不会变, 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还是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我们知道, 承载历史文化的主要是文物。比如药王山庙会“拜药王”这项从未被取消, 充分显示了对药王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寺院拥有著名的储存石碑的内室, 称为献亭, 里面立有石碑30多尊, 上面是对药王山发展变化的历史及古人对药王赞颂诗句的记载。药王庙建筑群中以金国、元朝的建筑见长, 尤其是元殿中存有两幅大型元代壁画, 且至今还被保存的基本完好。药王大殿往东大概200 m处, 有景观“摩崖造像”, 分为8个大小各异的佛龛, 内保存佛像43尊。这些雕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 雕刻手法也是细腻、流畅且风格多变, 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药王山存放于药王大殿西侧的五个内室和一个亭廊中的造像碑和各个朝代名人石碑都是值得保护的文物, 号称耀县碑林 (如图1、图2所示) 。这种种珍贵的历史文物, 无不对寺院历史演变有着清晰的记载。

2. 寺院景观充分体现了当地特色

庙会和寺院往往有地域特色, 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地民俗、民风、思想、信仰等。比如铜川药王山能够名闻天下与“药王”孙思邈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段历史成就了药王山无与伦比的医术圣地, 这是别的寺院所无法代替的。药王山庙会也显示出浓重的当地色彩。2013年二月二庙会的办会主旨是“拜药王、逛庙会、品药膳、学养生、祈平安、享健康”, 充分体现了当地“医术”、“养生”为重的民俗风情。

3. 寺院建筑主要沿袭以往建筑风格

一般寺院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宫殿式的“伽蓝七堂制”模式, 并且寺院选址上对风水的讲究极多, 比较倾向选在环境清幽、山高林阔、清泉涌流的地方。主体建筑主要是大殿或正殿, 陪衬建筑往往少不了东西配殿等。除此之外, 往往会有功能性建筑, 比如钟鼓楼、藏经阁、客堂、斋堂、山门等。建筑总体风格主次分明, 屋舍排列整齐有序 (如图4所示) 。其具有繁多的楹联, 无论大小寺院, 都会有楹联匾额碑刻。比如药王山有812 m的海拔, 在北边山腰上建有药王大殿。顺着山阶缓缓向上, 过了天门之后就是恢弘壮阔的大殿。大殿长57 m、宽24 m、高22 m, 依山而建, 像空中楼阁般挺立于悬崖峭壁之边。大殿门前有一对

铁旗杆耸立, 上挂两旗, 旗上书对联“铁杆铜条耸碧霄, 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 一日回春。”, 赞颂了孙思邈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大殿中央靠山, 有药王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 塑像背后就是有名的药王洞, 药王山的这些建筑无不体现了对历史寺院建筑风格的传承。

当然, 除了对旧时庙会和寺院的传承, 更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的与以往庙会和寺院景观很大的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

1.庙会和寺院景观风格不同

传统庙会和寺院是烧香拜佛之处, 主要强调的是庄严肃穆。而现在的庙会和寺院景观大多是偏向于旅游, 这使得宗教气氛大大缺失, 并且无论怎样重建都是难以恢复的。比如药王山庙会除了“拜药王”外, 还增添了许多的娱乐性节目。如看表演、大殿观灯、植树立碑等, 这使得寺院少了该有的庄严肃穆的特色。

2.庙会与寺院选址上不同

古代寺院选址上多倾向于清幽的地所, 而现代寺院大多数被扩建成寺院园林, 成了旅游区。其选址大多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 甚至现在有很多新的寺院都毗邻闹市。

3.建筑布局上不同

现代寺院建筑布局更加多样化, 除了沿袭以往规整的特点外, 主要还是讲求多变。现在大多数寺院都被扩建成寺庙园林的方式, 除了主要的寺庙区外, 还有风格多变的园林旅游区, 在景观布置、植物种植等方面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4. 庙会和寺院功能更加多样化

现代庙会和寺院融入了现代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 在功能上更加的多样化。以往庙会主要是以祭祀和进香为主, 而现在庙会在进香祈福的基础上还主要以集市交易和娱乐观光为主。寺院建筑功能上除了以往主建筑和应有的斋堂、客堂、钟鼓楼外, 还设置了很多带有游区服务性质的基础设施。

三、结语

总之, 庙会与寺院景观只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冰山一角, 各种庙会与寺院景观各有特色、各见所长。虽然本文只通过药王山庙会及寺院景观介绍了我国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特点, 但目的在于通过个例, 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更加了解庙会与寺院景观, 更加感受到它们的美。从而唤起广大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由来及发展, 并以陕西铜川药王山为例, 简单介绍了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对旧时的传承以及和旧时的不同之处, 以期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庙会与寺院景观。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寺院

参考文献

[1]刘敏, 刘爱利, 袁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庙会的传承与运营——以北京地坛庙会为例[J].企业经济, 2011.

上一篇: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下一篇:环境监测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