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遗产

2024-08-14

满族文化遗产(共8篇)

满族文化遗产 篇1

满族是一个从严格意义上讲要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肃慎人的历史久远的民族。满族的崛起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傲然升起。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 现如今满族文化跟随着时代的步伐, 屹立于世界文化遗产之林中而不腐朽, 这表明其拥有着无比绚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然而, 虽然满族文化遗产完整的保留下来, 但是这些具有独特地民族文化并不被人们所熟知。这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该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完善, 旅游主题单一没有完全把满族文化全面生动地展示给游人, 更不具备足够可以吸引游人欣赏的景观。针对该问题, 本文将提出解决对策, 争取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该文化遗产, 使得其成为一种旅游开发的品牌项目, 使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忘了解满族文化遗产中富有特色的部分。

一、了解满族文化遗产特征

满族文化是满族起源时就已经诞生的文化, 而满族文化遗产是其进行生存发展中蕴蓄堆积而来的文化资源的总汇。在这些保存完整的文化遗产中, 拥有着类似于满族的建筑、文学、马上骑射以及满族各式各样的服饰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标着一个满族如何由一个小部落到清朝鼎盛时期再到衰败的过程。它极具鲜明又让人流连忘返。

1.起源悠久、保存完整、内容丰富

满族的起源严格上来说要从先秦时代的肃慎人开始, 直至汉代、三国的挹娄人, 南北朝称为勿吉人, 隋唐的靺鞨, 宋辽的女真, 再到1115年时阿骨打统一女真后称帝国号为大金, 至此女真至于元朝统治下。随后元灭明起女真人又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 直到努和哈赤定都盛京、皇太极该族名“满洲”及其子福临进入北京, 开始清王朝统治后1911年到清朝消亡。1满族文化经历上千年历史的积累, 成就出当今保留完整的文化遗产, 其遍布中国13个省, 遗产类型多达十四种, 多以建筑和民俗习惯为重要组成部分。

2.独具特色且级别高、地域性强

在现存保留下的遗产中有10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有67处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2还有多处散布在大大小小县市区的遗产不计其数。都标注着满族文化遗产的位置较高独占性之强。也从这些资源可以看出满族文化遗产的精髓之深, 地域之广。

3.北方气韵鲜明

现如今满族文化遗产多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五大省, 在清朝中期到现在逐渐与汉代文明相融合,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民族文化。3在这里满族人民根据奇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铸造了其豪爽、豁达、强劲、勇猛、重情义的民土民情。他们这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胸怀反应出满族文化中地域色彩鲜明, 历史和现实相融合的文化氛围。

4.包容性强

在满族文化遗产中拥有着汉、满、蒙等民族特色, 主要体现在八旗制度、结婚嫁娶、建筑风格、满文创作、饮食文化等等。它有极具有包容性, 此现象在满族入关后与汉族相融合时表现的极为明显。它可以吸取汉族中优秀的文化, 从而推陈出新发展为自我文化底蕴, 到后老满族文化中的政经文教等多种领域都充实着当时的儒家思想。

二、 探讨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根据上述说明满族文化遗产具有起源悠久、保存完整、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且级别高、地域性强, 北方气韵鲜明包容性强等特征, 证明该文化历史社会和考究价值都极大, 不容置疑的屹立于我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之林中。4它不仅地域上较为集中, 而且又交通方便等多项符合旅游开发项目。所以满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值得深度探索。

1.创建品牌效益

品牌, 顾名思义为有一定经济价值, 并具有抽象化且能够识别的标示, 它又具有内外双面特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大众对其产生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认知, 并且这种认知具备长期性。满族文化遗产从各方面来看都具备形成品牌效益。进行建设品牌时应将旅游产品中个性化和市场力与满族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相结合, 从而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 以此刺激本文化市场效应运转, 巩固旅游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增强整体感, 不断使满族文化遗产向着光明健康的方面发展。5

2.旅游内容需整体且引人入胜

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展以来多地出现品牌混乱等现象发生。6这需要我们合力协助共同树立文化的统一形象, 把文化资源与品牌相融合, 建立起起源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以及历史古迹文化相一体的多地旅游建设, 即北京与沈阳相连, 连带着抚顺本溪辽阳等地旅游项目的发展, 使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相互联系贯通, 共同打造充满魅力又独具特色的满族旅游品牌。这样一来可以使游人全面深入的了解满族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也可以了解到满族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满族人的精神, 二来又可以使游人心中的满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发展精品使其品牌具有持续性

满族文化遗产旅游中衣食住游是其主要环节, 应将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使其打造出品牌精品, 如满族一条街、满族餐饮、满族服饰等, 强化其在游人心中的地位。与此同时, 在建设品牌过程中也要不断维护发展好其旅游氛围, 使其可以全面深入可持续的发展。

注释

11 .金启孮.满族文化的来源及其对祖国的贡献[J].学习与探索, 1979.04:122-129.

22 .张丽.满族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旅游深度开发[J].满族研究, 2010.01:50-53.

33 .郭孟秀.试论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J].满语研究, 2014.01:127-132.

44 .曹萌.满族崛起所体现的民族国家发展意义与当代满族文化研究方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02:29-32.

55 .张佳生.满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6.06:77-82.

66 .张丽, 韩福文, 卜长青.基于资源整合的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5:74-76.

满族剪纸文化高地 篇2

几百年来,这种剪纸艺术在北镇市、凌海市、义县等地广为流传,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民间手工艺美术践行者。2010年8月,“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闾山民间剪纸艺术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文化渊源

数千年来,医巫闾山人的先祖们在边陲“烟瘴”、野外寒苦、猛兽遍布的环境下承受的来自自然以及其他族群的巨大压力,是这种民间艺术产生的社会根源。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需要人们想像与衍生出一些神祗来使自身的灵魂得到抚慰和寄托,而那些天然具有强大生命力,蕴涵巨大能量的动物、植物就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人们会认为这些动植物是有魔力的,并且他们在现实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去印证着自己的猜测与想像。他们甚至认为,这些动植物和神灵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进而可以向自己提供庇佑,于是人们便有了图腾崇拜。就这样,当地独特的原始宗教形成了。他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用木头、石头对自己内心膜拜的神灵进行雕刻,用树皮、兽皮进行剪裁。所以从根本上说,这种民间艺术以乡村民众为主体,是满足其生活需要的一种物化形式。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萨满一词为音译,其信仰主要是秉承万物有灵、先祖崇拜和自然崇拜三方面,是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组织体制的。也有学者认为,它源自通古斯语Jdam man,意指“亢奋的人、激情的人或壮烈的人”,“萨满”引发了人们关于萨满教起源和分布区域的许多联想,但无论如何,它作为氏族中巫师等跳神之人的专称是确定的。萨满一般分为部落萨满和家庭萨满,前者为整个部落、村屯之精神领袖,负责全族的跳神活动;后者则是家庭中的女性成员,主持守家庭祭祀。因此,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萨满之道主要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的主要形式。

当医巫闾山人的生活方式由游牧开始变为定居以后,这种神偶的造型就被用剪纸艺术的形式承传和保护了下来。在历史的变迁中,满族的迁入带来了原始的萨满教,汉族的迁入带来了农耕文化和封建社会习俗。于是,不同的宗教文化形态和生活习俗与当地原始的神灵崇拜碰撞融汇,奠定了医巫闾山民间剪纸的独特崇拜景观。

表现内容

医巫闾山民间剪纸在内容上看是山林崇拜、祖先崇拜与萨满文化的融合体。其剪纸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刻画守望这片山林的物化神——山神。侯桂芝等人的剪纸作品《山神》系列、张波等人的剪纸作品《大山的神灵》系列,以及《柳树妈妈》、《富余吉祥》等,都很好的释解了这一主题,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和动植物图腾的崇拜。这些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风俗画的布局、大开大合的写意手法,神偶刻划常用的阴刻工艺,看起来气势恢弘、意蕴丰厚。

女性始祖神“嬷嬷人”的形象是闾山剪纸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嬷嬷人”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作“媳妇人儿”。“媳妇人儿”是当地百姓用剪纸记录下来的远古母系氏族时期的女性始祖神像。在侯桂芝老人的剪纸作品中,两个“媳妇人儿”都和象征生命力顽强、宜繁衍的柳树有关,其中头上长满果实的“媳妇人儿”腰围柳叶,梳着髻儿的“媳妇人儿”则手捧柳枝。剪“嬷嬷人”是满族女孩从小必学的手工,孩子们用剪出来的“嬷嬷人”做游戏、玩过家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她们对日后生活的演练。

女性萨满形象也是闾山地区剪纸的主要内容,在侯桂芝所剪的《老萨满》系列中,女萨满手持神鼓,用鼓点、手语呼唤神灵的降临,整体画面洗练拙朴,一股肃穆的神秘色彩迎面袭来。在流畅的线条下,人与神的沟通交流,生命的活力、张力相互关联,浑然一体。而《祈福格格吉祥如意》、《满族人家》等作品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教育、生活习俗、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剪纸作品,已经成为闾山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个映像,一种记忆。

艺术特点

“线”是医巫闾山剪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通过线条之间的运动和节奏,产生出无限的变化,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同时折射出丰厚、灵动、朴拙、大气的哲学思想。闾山剪纸的线条在抽象中流动,在变形中凝结。起笔须藏头,行笔兼行留。医巫闾山剪纸的线条吸收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观点,创造出了笔墨有情、物我有境的线条之美,通过线条的长短、刚柔、方圆、虚实、迎让、断连、穿插,构成一个个、一幅幅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艺术形象群,并且最终照应、借并、复合而构成一曲流动的剪纸乐章。

闾山剪纸构图高度简洁、形式明快、富于想像。而闾山剪纸在形象刻画上神、形、意兼备。它既有萨满文化神秘奔放的气质,又有中原文化酣畅饱满的情趣。剪纸艺人们从不同的方面刻画形象,重视主题表现的深度,讲求扩展思维空间,使表现内容明快生动、热烈轻松,以展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们不仅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而且也体现了多民族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其具有了凝重洗练、粗犷拙朴,祭祀符号明确的形象气质。

总之,医巫闾山剪纸作为反映满族聚集区下层民间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它既具有其他民族原始艺术之本源性,又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在闾山地区长期融合,相互归一。它们彼此包容借鉴,为医巫闾山民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闾山民间剪纸中对于生命的审视与认知,对于人在自然中和谐栖居的方式,长久以来被承传,被实践,已然熔铸为医巫闾山人核心价值观念。

链接

历史悠久的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为闾山,其命名既是满语的音译,又与古代先民的医巫文化崇拜有关。它周围连接锦州的义县、北宁、凌海、阜新的清河门区以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医巫闾山历史久远,相传三皇五帝时,舜把全国分为十二个州,每州各封一山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镇山,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周时闾山被封为五岳五镇之一。自隋开始,此山又因成为海内“五大镇山”的“北镇”而声名鹊起。从辽、金开始,历代在此皆有封禅,医巫闾山北镇庙内碑刻甚多,计有元碑11块、明碑9块、清碑25块,上面镌刻着历代帝王的题咏或营建、重修的大事记等。

满族文化遗产 篇3

目前我国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列入了国家战略, 面对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积累、发扬、传承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挖掘、保护、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对满族舞蹈进行追本溯源, 从而更好的弘扬满族舞蹈的文化和内涵, 并将其发扬光大,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造福子孙后代。

2 满族舞蹈的历史足迹

通过对满族舞蹈历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满族舞蹈的源头是一个捕鱼狩猎的民族, 用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方式的、能歌善舞行为, 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历史源远流长, 时代相传。据相关资料显示, 明代初期的满族人主要群居于松花江、黑龙江一带, 主要以游牧、狩猎以及原始农业为主而维持自己的生活。族人个个能歌善舞, 在生产生活中, 常常以歌舞娱乐、祭天, 这个时期的歌舞带有一定的巫术性质, 其目的主要是祈求庄稼能有好收成, 族人能平平安安。

魏晋时期, 满族又称为“勿吉”, 其歌舞存在的形式曲折多斗容。对渤海国国民构成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渤海舞发展和继承了满族歌舞文化, 其既有自己的民族的舞蹈文化, 又包含了其他民族的歌舞文化。

到了清代, 宫廷礼仪宴会舞蹈中的莽式舞是满族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同时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满足民间舞蹈中的秧歌舞逐渐发展成为“地秧歌”。

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大量学者共同研究, 将散落在民间的满族舞蹈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再创造, 并将其精华演绎成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不仅活跃了满族舞蹈的创造, 还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 满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3.1 提高对满族舞蹈文化的认识

若想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最基本的就是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对满族舞蹈文化及文化背后深层次的内涵不够了解, 就谈不上对其进行发扬与传承。因此我们必须对满族舞蹈文化所带给人的内涵和魅力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从而更好的利用舞蹈手段进行舞蹈形象的塑造, 最后做到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在满族舞蹈所蕴含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中, 应坚持回归满族人经历过的历史朝代, 并对其本质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进行加工和创编, 实行“古为今用”的工作方针, 从而提高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程度。

3.2 加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力度

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引导和呼吁下, 满族民族舞蹈文化“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同时我国以及国际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 促进了满族舞蹈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满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 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和精神财富。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与变迁中, 满族舞蹈文化生存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国家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对传统满族舞蹈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促进了满族舞蹈文化的复苏, 有利于对该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发扬。因此加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力度, 促进政府部门积极参与, 能有效提高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

3.3 增加文化交流形式与渠道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发展背景下, 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满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内容, 必然会受到该趋势的影响。满族人民生活比较封闭和落后, 造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束缚, 如果没有外力的推进, 满族舞蹈文化很难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相关部门和学者应对满族民族及其舞蹈文化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 利用市场化交流手段以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此推动满族舞蹈文化的市场价值体现。

3.4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据相关资料表明, 民族的东西往往会受到传播途径的限制, 甚至是被当下流行的元素所代替。在满族逐渐走向衰落时, 其盛行的舞蹈艺术也一同进入消亡。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如文化演出、比赛、辩论赛、公益活动等, 对满族舞蹈文化进行大力宣传, 提高该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性。同时, 还可以将满族舞蹈融入现代化流行舞蹈中, 组织人力、物力对其进行设计与编排, 从而有效的促进满族舞蹈文化的传播。

4 总结

满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正是由于满族舞蹈文化的魅力, 使得政府各部门以及大量学者对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以及再创编, 通过各种交流以及活动形式, 使其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 并对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也就加快了满族舞蹈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的进程。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今天, 我国对不同民族及其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满族舞蹈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内容, 本文通过对满足舞蹈发展轨迹的探索, 分析了满足舞蹈的内涵与魅力, 并对其文化传承与保护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满足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世均.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 2009, 02:123-128.

[2]曹伟伟.浅谈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安徽大学, 2014.

满族文化遗产 篇4

一、团结

在满洲族崛起过程中, 非常珍惜内部的和谐和民族之间的友好, 能够团结各民族兄弟, 结成的统一战线广泛而且基础牢固。这是满洲族不断发展壮大、统一中国、维持近三百年统治的重要原因, 表明了新兴满族的战略远见和政治成熟。

1. 新兴的满洲族极具包容性, 融入了各民族新鲜血液。

入关前满洲族建立了八旗组织, 把不同民族成员编入这一组织。八旗中除满洲外, 又成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大量接纳汉族人、蒙古族人、锡伯族人、回族人、朝鲜族人等。于是满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成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人口质量也得到提高。

2. 知人善任, 博采众长。

发挥汉族的智力、借用蒙古族的武力。在太祖太宗朝满洲族崛起过程中, 建立的智囊团皆以汉族为主, 例如范文程足智多谋, 深得皇太极赏识和重用;满蒙从联盟到联姻, 做得非常成功, 皇太极不仅统领八旗蒙古而且笼络外藩蒙古49旗尽为清朝效力。

3.“皇太极疑人也用”[2], 优礼祖大寿[3]34, 宽恕祖大寿, 显示了对敌对汉人海纳百川的豁达胸襟。

崇德7年 (1642) 5月, 皇太极御崇政殿, 总兵祖大寿跪在大清门外请罪。太宗不仅没治他的罪, 反而为其开脱:“尔背我为尔主, 为尔妻子宗族耳。”[4]9427必须指出, 此种团结, 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作为高尚的民族精神融入满族人的血液中, 大清朝没再出现中国历朝历代如汉明王朝开国稳定后那种“狡兔死, 良狗烹;高鸟尽, 良弓藏;敌国破, 谋臣亡”的功臣惨剧。

二、学习

在满洲族崛起过程中, 满族社会发展及文化水平同汉族比差距很大。但是, 满族重视学习、善于学习, 认真而努力学习汉文化, 从上到下各级文武官员 (包括努尔哈赤) 不但是汉文化的欣赏者或精通者,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有所升华。满族在入关前, 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努力学习汉文化, 努力学习所有先进的东西, 积极向上。赢得萨尔浒大战胜利后, 明王朝转向全面战略防御。大明宁远守将袁崇焕认为:“虏利野战, 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着。”既而架上了从西洋引进的红衣大炮。天命十一年 (1626年) 正月, 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攻打宁远 (兴城) , 没想到遭到明军炮火猛烈攻击, 八旗大军无法招架, 努尔哈赤也身受重伤, 对于作为常胜将军的努尔哈赤而言, 无法理解自己的失败, 日夜忧愤, 回到沈阳后不久就因背疽突发而死。此事震撼朝野, 太宗皇太极下定决心必须拥有这种先进武器。之后于“天聪年间, 海中潮出铜炮一位, 镌曰:‘镇国龙尾大将军'”, 遂命“石廷柱、祝世印出榜招募能铸炮之人。彼时有王天相、金世祥……十人, 揭榜应募”。最终仿制出八旗军自己的红衣大炮。清军有了红衣大炮后, 攻无不取, 战无不胜。在学习上满洲族虚怀若谷, 不管软件 (汉文化) 、硬件 (利炮) , 学习所有先进的东西, 彰显了入关前满族的开放思想。

三、创新

积极推动国家制度创新。建州女真从大金国灭亡后偏居于白山黑水,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所以, 想打败明王朝、统一中国, 满洲族崛起过程中, 必须对自身的社会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便将来与先进的中原地区有效对接。努尔哈赤时期, 就已经着手对满族原有的牛录组织进行改造, 以此为基础, 建立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 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金政权建立后, 完成了女真各部统一, “各自称王争长”的乱局被平定。皇太极时期继续推进改革, 进而发展成“参汉酌金”的国家战略, 这种法治思想具体讲:

1. 在尊重满族旧有社会组织和习俗的同时, 继续完善八旗制度, 成立满、蒙、汉八旗。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军事制度, 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体现了满族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历史功绩;

2. 为加强和巩固满蒙联盟, 成立了专门管理蒙古事务的理藩院;

3. 仿照明朝中央政权结构, 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到多尔衮1644年率领八旗大军入关时, 满洲族已经做好了接管明朝政权的各项准备。满族与时俱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国家制度层面大胆创新充分显示了入主中原前满洲族的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何晓芳.论满族精神及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J].满族研究, 2014 (04) :34-38.

[2]王亦秋.皇太极疑人也用[J].人才资源开发, 2009 (09) :63.

[3]邓庆.从皇太极优礼祖大寿看满族的包容性[J].满族研究, 2005 (01) :34-39+41.

满族文化遗产 篇5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满族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民族, 她在自身发展繁荣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现如今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北京、天津、新疆、甘肃等地, 几乎遍及全国, 总人口至今已愈千万, 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先秦时代的肃慎, 以及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 其统治时间之久远, 统治范围之广大, 统治程度之稳定, 足矣令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望尘莫及。满族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地域, 面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 满族人民不倦地探索着生存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满族文化。满族入关前是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 立马弯弓, 崇尚骑射, 具有草原民族狂野的风貌, 入关以后满族人凭借自身独具的聪明才智很快便适应了农耕文化, 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充分溶入了汉族文化, 因而成为统治中国长久而稳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 我国现阶段能够认识看懂并且会说满语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仅是东北农村个别村庄的少数老人才能做到, 这些老人又多数会说而不会写, 不夸张地说, 这些满族文化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综, 因此说抢救满族文化迫在眉睫。由于满俗满语文化的特殊性, 要想做好满族文化研究, 就要做到多方收集、深入田野调查, 动用一切抢救手段。吉林省是满族人的聚集地, 特别是四平叶赫更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叶赫历史悠久, 是清初开国皇帝皇太极生母孝慈皇后的出生地, 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祖籍地。吉林师范大学就座落于这块充满民族特色与学术氛围的土地上, 在满族文化的研究和抢救上,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1年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被省社科规划办确立为省哲学社会科学满族文化重点研究基地, 以于鹏翔教授为首的一支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为满族文化研究开辟了具有划时代的先河创举, 他们提出“以文化抢救为先, 以人才培养为要, 以科学研究为主, 以服务社会为宗”的多维并举的工作方针, 在学科建设上开辟了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满族文化研究方式, 通过征集、抄录、复印、拍照、摄录等方式把濒临灭绝的满语口语和满族民俗物品保存下来, 形成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其中满族谱牒堪称文化瑰宝。“古礼求诸野”, 了解满族民俗或者会说满族语言的人一般年龄都较大, 且居住于十分偏远的山沟里, 山路崎岖, 交通条件差,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腐朽有幸化神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热情, 研究所共抢救录制影音资料2000多GB, 时长达400多小时;征集、抢救了以满族为主的东北民间谱牒1200余部, 东北皮影2箱, 影辞68部280卷, 民俗文物5800余件, 萨满祭祀神词16部, 东北民间契约文书300余件, 整理孤本书近200本;组织申报旗袍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抢救萨满文化、满族皇家祭祖习俗、民间巫俗、关东大鼓、柞蚕文化、吉林单鼓、满族民间歌曲等濒危文化遗产。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这些珍贵的文物经过集中、分类、整理、修复, 建成了“六馆五室”和“六个研究基地”。“六馆”为满族民俗馆、满族佟佳氏博物馆、东北谱牒馆、福文化博物馆、八旗谱牒馆、历史文物馆;“五室”为东北满族文物室、叶赫旅游开发展室、谱牒整理实验室、谱牒电化展室、满族资料室;六个研究分支基地包括伊通、叶赫、乌拉街、九台、宁安 (黑龙江) 、本溪 (辽宁) 。其中, 满族民俗馆收藏满族生产生活用具、服饰、萨满祭祀神器和扈伦四部遗址出土的清代民俗文物5000余件, 展品主要有:关于满族及其先民生产生活的渔猎用具, 如弓、箭、马具等;展现农耕习俗的各种生产工具和手工业工具, 如镰刀、二齿钩、三齿叉、墨斗、破篾刀等;反映满族家居生活的满族四合院、筒子房、万字炕的模型;清代具有“国服”地位的宽腰身直筒式的旗袍和旗头等其他有代表性的服饰;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的满族佩饰, 像搬指、如意、扁方、银钗等;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满族刺绣, 以花样繁多的枕头顶、幔帐套、荷包为主;丰富多彩的满族饮食, 如苏子叶粘豆包和各类各样的家居日用器物;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狗拉爬犁模型、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和关东四大怪———吊悠车、摇蓝、大烟袋、窗户纸等的展示;神秘的满族祭祀法器———萨满神服、神帽、神鼓和腰铃等, 以及威武雄壮的八旗士兵的复原模型, 充分展现了满族及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衣食住行等不同侧面。八旗谱牒馆是国内外惟一一所收藏、展示满族谱牒资料的专馆, 珍藏以《爱新觉罗宗谱》为代表的皇族谱牒, 以佟、关、索、马、齐、富、那、郎满族八大姓氏为代表的民间谱牒1200余份, 现已成为满族谱牒研究和满族民众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库。满族佟佳氏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所满族家族博物馆, 馆内珍藏满族佟氏家族契约文书、家族文献、家居陈设等文物3000余件, 为研究清代满族家族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东北谱牒馆自建立以来, 先后从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东北三省, 以及相邻的北京、河北等地抢救、收集各类谱牒1200余份 (包括谱单和谱书) , 如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谱书》、满族名人后裔杨家将《杨氏家谱》、常遇春后裔《常氏家谱》、叶赫东城城主《金台石家谱》等;此外, 还收集抢救了大量与旗人生产、生活习俗、家庭祭祀密切相关的重要物件, 并以图片、文字、幻灯等多种形式, 分类、分区陈列、展示, 力图把八旗族人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祭祀观念、祖先观念、伦理观念、生活禁忌等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满族资料室收藏《乾隆朝宫中档》、《明清档案》、《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等珍贵图书资料4万余册。近几年, 研究所于鹏祥教授通过对满族文化的抢救、整理和研究, 编著了《满文形体学原理》一书首次破解满文形体结构密码, 是满文及其所在形族、形系、甚至整个表音文字形体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他主编的《满族石姓萨满祭祀神歌比较研究》一书是此领域的拓荒之作, 开辟了满语口语文化抢救与研究的新领域, 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该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大清史工程项目1项, 合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主持省部级项目48项, 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 发表论文270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形成了满语文、满族文化、谱牒文化三大系列丛书, 其中《满语句法学》、《满语语言学》、《满语词法学》、《满文形体学》等著作, 形成了语音、词法、句法、形体学的完备体系, 撰写出版第一套满语语言学系列专著, 于鹏祥教授及其团队还承担了吉林乌拉街、四平叶赫等满族旅游区的规划、设计与开发, 与白山、珲春等地合作进行了满族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发, 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多年来,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始终以“文化抢救、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理念, 形成了以收藏、展示、研究、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在东北地方文献的抢救、整理、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民俗馆以成为吉林省地方文化对外展示满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东北谱牒馆已经成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东北谱牒重点研究基地, 以八旗谱牒为主的东北谱牒收藏和整理的中心, 地方家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中心, 地方家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展示中心, 地方家族历史, 文化研究中心, 地方文化交流、普及、传播基地。相信在“国际有影响、国内有特色、省内属一流”的既定目标指引下,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定能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促进民族事业发展, 振兴东北经济注入强劲的文化推力。

满族服饰文化研究 篇6

传统的民间的民族服饰是历史的积累下的、就是在相对比较封闭的坏境里面发展出来的、产生出来的, 它的创作与传承就是靠着祖传的方法而进行, 由祖辈传到父辈这里、再通过父辈传承到子辈当中, 以此类推的这样循环下去, 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 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等, 加强其在我们心里面的牢固性, 它这样的形式与纹样相对比较稳定, 传承相比较之下要多于创新, 所以它必然存在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文化内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中的文化意识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人们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并且被人们所关注到它的时侯, 它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历史的连贯性想象和文化的创新。仿佛进入了一个感官的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服装设计设计者的基本修养, 将有助于设计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背景不同, 风俗习惯不同, 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面貌繁琐而复杂, 但是它与我国历史服饰的形制和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叫做袍衫与衣裳。

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人口众多, 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气候条件、生产劳作模式、宗教礼仪与信仰方式等等的不同点。因此也会在服装的上面也会显示出各种不尽相同的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类型形态各异。

少数民族服饰其实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媒介, 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它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动向。既取决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力等客观元素的制约与影响。这也要看在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历史, 文化的传统、礼仪和风俗、宗教和文化信仰等的人文环境因素的积淀与刻画3。

可以说很多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的表面现象之中, 都会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只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 人们才能够了解民族服饰的文化。

一个民族服饰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写照。然而的确是这个样子, 很多的民族服饰的结构与样式、装饰纹样、首饰配饰都有它们历史的特定的含义与历史的渊源, 然而它们有的是以形象、或者以含蓄的指引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介绍着一个民族多种多样的的历史文化, 鼓励和激励着后人。

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所长, 并且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会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岫岩的满族民间刺绣距离今天已经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所用材料以缎、纱和粗布为主, 制品多为生活实用品, 主要包括绣花衣、绣花鞋、绣花帽及荷包、烟袋、披肩、桌围等。技法多样, 既有扎绣、锻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绣法, 又有套针、抢针、乱针、长针、锁针、花针、扎针、纳针等丰富的针法。在这当中, 割绣花纹厚实的面料紧贴在并且一起放在撑子上。是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具有代表性的绣法。然后再用扎针的方法正反面走线, 同时还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不断变换各色彩线, 针脚尽量紧靠一起, 并适当掌握彩线的松紧度, 扎好后, 用宽刀从两块刺绣中间将彩线均匀隔断, 即成左右对称的一对绣品。

锦州地区满族的民间刺绣, 又俗称扎花、针绣、绣花, 它们都主要流行于辽宁省的锦州满族聚居所在的田野乡村等地区。然而它们通常会取家织土布作为底衬, 寓意着以象征着八旗的红黄蓝白这四种色彩作为主要的色调, 绣品工艺主要是以虎头帽子、衣服、裙子、头帕巾, 鞋子帽子及荷包、香囊包、门帘、枕头顶等生活实用物体为主。同时也会有嫁衣、寿帐和戏曲的行头等的礼仪节庆时候的用品。在这里面包含了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选择, 绣布上绷、装裱、绣花、花样上布、和整理这五个步骤。

旗袍上最多用于刺绣品。旗袍是一个民族女人所穿着的服饰之一, 它来源于满族女人的传统式服装。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候, 由民国的汉族女性的改进而来, 中华民国的政府早在1929年将旗袍服饰认定为国家的礼服其中之一。不再属于汉服, 即叫做华夏衣冠体系。

总之, 满族民间服装的展示, 绣花的配色也是相当的有看点, 即使是绿色一种单一的颜色, 也会有很多种色绿的分色系。明与暗的相互对比, 明暗色度的变化, 即细腻而又婉约, 没有过分浮夸的张扬, 也不同于现代搭配非黑即白的那种时尚经典。

一些事物在历经了千年万载地流传了下来, 作为我们所繁衍、传承、转化, 如同就像是乌龟的脊背里面繁衍而生的文字, 就好像是在手指间翻转而出的绳子, 还有就是那韵味无穷的民族民间的服装。对于穿衣打扮, 民族风早已经不再新鲜、陌生, 但是民族的推陈出新总会给人惊喜和无穷的韵味。

摘要: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特长, 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1。

关键词:满族,民间,服饰

注释

11 .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与运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2.

22 .民族服饰与言语创意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20.

满族鸟文化探微 篇7

1. 满语人名与鸟

满族人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别具特色, 早期的时候大多以动物命名, 意思是皮实好养活一类的寓意, 努尔哈赤的名字汉文译出就是“野猪皮”的含义。不仅如此, 满族人还常以鸟的名字命名。

例如:“尼玛善”表示芝麻雕、“噶兽”表示鸟、“噶斯哈”表示天鹅、“巴布罕”表示架鹰五指皮巴掌、“布勒亨”表示鹤、“蕯克蕯哈”表示喜鹊、“酥完”表示鹭莺、“逹敏”表示雕、“圜奇纳”表示鹄子之红心、“齊斌”表示紫色的燕子、“吉倫岱”表示焦明 (鸟名) 、“雅逹纳”表示鹄、“托津”表示孔雀、“库谭”表示淘河 (鸟名) 、“库尔禅”表示灰鹤、“代普恩”表示雕、“昆都津”表示孔都護 (鸟名) 。[1]以上这些就充分的体现了满族人名中丰富的鸟文化。

2. 满语赐号与鸟

在清代, 满族统治阶级喜欢按其性格和行为习惯赐给部下一个美名。用以表彰部下的功绩或者才能, 这种赐号就作为奖赏的一种而存在。在满语中, 极具民族特色的巴图鲁称号也处处彰显着满族的鸟文化。通过与鸟类的长期接触, 鸟类特有的灵性就被满族先民神化了。在清朝就出现了很多以鸟命名的巴图鲁封号。如:cecik baturu (车齐博巴图鲁) 则译为像雀鸟一样的英雄;gasha baturu (噶思哈巴图鲁) 可译为像鸟一样的巴图鲁。这些“以这些鸟类为喻体, 充分表明了鸟崇拜思想在满族古老的信仰体系中有着突出的地位”。[2]

二、满族的信仰与鸟

满族人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鸟神是萨满教祭祀的重要崇拜对象, 更是备受人们尊崇的图腾神、自然神和守护神。

1. 鹰信仰

在萨满祭祀中, 鹰神是所有野神中的首神。在萨满神话之中, 鹰神与萨满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神话说, 天地初开之时, 人世间无病灾亦无死亡。但不久之后, 恶魔带来了病灾和死亡, 人们开始受苦。众神就派鹰来相助人间, 由于凡人听不懂鹰的语言, 神只能让鹰传授萨满的本领给最早遇到的人类, 然后通过萨满来帮人们。鹰来到人间与一女子交媾。女人足月生下的男孩, 为最早的萨满。这一神话的表述不一, 也有表述为:鹰神最早从水中叼出一个石蛋, 生产了一个女萨满, 后来成为东海九十九个部落的“七叉鹿角罕王”, 也就是东海人最早的女祖。

2. 乌鸦信仰

在我国很多地区, 乌鸦被视为不详之鸟, 然而敬奉乌鸦却是满族族崇拜的古老习俗。满族人崇敬乌鸦主要原因有二:第一, 传说乌鸦对清太祖努尔哈赤有过救命之恩。其次, 从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 乌鸦的生活习性来看。乌鸦天生的警觉性使它具有某种预测能力, 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它们好像比人类更清楚的知道人类要找的东西在哪里。

3. 喜鹊信仰

满族人对于喜鹊的崇拜, 是因为喜鹊的警觉性而使满族赋予它的神性, 还有喜鹊外形的美观、体态的轻捷和声音的响亮、对于人对于畜均无害等方面的原因, 并结合了其他民族, 特别是汉族对喜鹊的喜爱。在汉族人民的思想里, 喜鹊不仅有报喜的功能, 还有能促使两性相结合的民俗功能。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喜鹊为牛郎和织女在七夕相会中搭桥的传说。从此可以看出, 在满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里, 喜鹊在生殖方面和两性的结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喜鹊不仅是人与神相通的中间媒介, 而且还是两性相结合的媒介。

4. 天鹅信仰

天鹅神备受满族人民崇拜。天鹅高高翱翔在天空之中, 羽毛洁白如雪, 声音类似苦呖, 群居互相之间友爱, 更富有牺牲精神, 每当遇到敌人之时, 母天鹅通常会让幼子吸净自己的鲜血, 使其飞走逃生。天鹅的本性与其洁白的形象、赤色的心灵一样美好, 深深受到满族先民的敬爱。天鹅神便是吉祥的守护神, 满语称其为“嗄喽妈妈”, 当她显灵时, 萨满们走鸟步、跳鸟舞、表演鸟技, 一会展开翅膀旋转, 一会潜下水追鱼, 一会又凌空驾风, 展现天鹅神的雄姿形象。

三、满族民俗与鸟

1. 谚语与鸟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现成而固定的语句, 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认识作用的民间传言, 是民间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特殊的体裁”。[3]满族谚语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展现了满族人民日常农业生产的生活情景。满族在入关之前, 因为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 以渔猎生活为主, 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猎物习性, 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就自然反射到语言中来的, 这其中就必然有很多跟鸟有密切的联系。

如:damin yali akbade aburak.译为:山鹰不会盘旋在无肉的地方。

kesi akniyalma kekuhe feye.译为:无福之人斑鸠伤。

从以上谚语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满族社会中浓厚的骑射狩猎气息, 生动地反映出满族社会早期狩猎经济生产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鸟的身影。

2. 服饰与鸟

满族的鸟饰文化也是很发达的, 满族人会用鸟美丽的羽毛做成漂亮的装饰品。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定情时就会用鸟的羽毛表达一起飞向未来美好的生活。在他们眼里鸟是吉祥的象征, 鸟更是最懂人情、最珍惜感情和爱情的神灵。

在满族人看来, 山鸡尾羽是安宁、和平、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故常在头上插山鸡尾羽做头饰。满族人结婚之时常用山鸡羽毛编织羽披肩, 花样非常漂亮、花纹有各种鸟形, 特别好看。有些满族女人成婚后会专门梳成表示新媳妇的抓髻, 还要插上用山鸡羽毛制成的花。鸟在满族的民间习俗中成为不能忽略的角色。

四、满族文学艺术与鸟

1. 神话传说

(1) 天宫大战

研究满族神话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天宫大战》。它主要讲述的是天宇中善神对战恶神的故事, 善神阿布卡赫赫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的神兽、灵禽、英雄神, 在和魔鬼首领耶鲁里的殊死作战后, 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美丽世界, 故事中讲到宇宙初开之时, 神鹊是阿布卡赫赫的侍女, 阿布卡赫赫在与耶鲁里争斗时, 需要吃能生力气的东海石, 故神鹊天天去东海采石, 飞累了便歇落在神树上, 由于灵禽在“神战”中的功劳, 灵禽崇拜就成了满族神话中的一个特色。其中喜鹊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三仙女传说

还有一则非常重要的传说就是“三仙女传说”相传在长白山的东侧有一座山, 名叫布库里山, 有个湖叫布勒湖在山下。传说中有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三位仙女飞下凡间来到池子里沐浴。当沐浴结束后上岸, 看见口衔一枚红果放在佛库伦衣服上的神鹊, 佛库伦特别喜欢这红果, 便放入嘴中, 无意中吞食了果子, 竟然有了身孕。不久, 佛库伦生产了一个男孩, 即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告诉他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平战乱、保平安, 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满族人民敬爱喜鹊的习俗就是由喜鹊救主和三仙女的传说的故事发展而来的。

2. 民间故事

在满族的民间文学里还有很多关于鸟的故事, 像《多龙格格》《女镇定水》《打画墨儿》《乌布西奔妈妈》《白云格格》等。

在《多龙格格》中多龙格格要找能够制服妖鹏的人, 这时候一只雪白的喜鹊口吐人言为多龙格格指点了迷津。[4]

在《女镇定水》中, 完达、女真夫妇历尽千难万险夺回被孽龙盗去的定水珠以消除水患。完达在战斗中死去, 变成了一座山。他的两只眼珠化作两只喜鹊, 带领女真娘儿仨找到了完达的宝斧并叼来碎珠片告诉女真宝珠已碎。[5]

参考文献

[1]亦庚.清语人名译汉[C]//佳梦轩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60-111.

[2]綦中明.清代“巴图鲁”封号及其文化内涵[J].山西师大学报, 2011 (6) :126.

[3]谭阔.满族谚语纵横谈[J].满族研究, 1992 (3) .

[4]傅英仁.满族神话故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10-17.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文化 篇8

为此, 笔者将个人多年来对于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研究整理成文, 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 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 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满族祭祀舞蹈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也是一个民族各种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艺术, 无不首先以民族文化为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对此,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 早就有十分清醒的认知。俄国19世纪作家赫尔岑明确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不问他们创作了什么, 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 不管他有意无意, 他总得表现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总是把它们表现得比民族的历史本身还要深刻, 还要明朗。” (1) 我国现代文学巨将鲁迅也明确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到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 即与中国之活动有利。” (2) 鲁迅所说的“地方色彩”, 也就是“民族色彩”, 因为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地方文化特色愈浓郁, 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

满族祭祀舞蹈是典型的满族舞蹈, 民族文化是其基因和支撑。这种民族祭祀舞蹈, 原是满族祭祀天神时所跳的满族舞。

满族向来信天、敬天、祭天, 把天神视作万物的主宰。除了敬天神以外, 满族还敬神树, 因此祭祀神树的舞蹈《野人舞》便同样充满满族民族特色。该舞为表现古代久居深山的满族先民巴拉人爱情婚俗的大型集体舞蹈, 已由祭祀舞向民间舞普及。全舞共分“开门红”、“满堂红”、“二鼓点”、“整阵容”、“喜火乐”五段, 以“举天抓地”、“捧乳”等舞蹈语汇和披发、豹皮裙、柳叶裙等野人服饰, 展现了氏族社会人们爱情生活的野风野味, 其民族文化特色, 十分鲜明。

二、满族祭祀舞蹈的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满族”一词系通古斯语的音译, 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 后成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满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的民族宗教。

满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 带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相信万物有灵和神灵不死, 认为世界为“三界”:上界为“天堂”, 诸神所居;中界为地面, 人类所居;下界为“地狱”, 鬼魔和祖先神所居。有全氏族参加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满族为可以通神的氏族萨满神的代理人与化身。

因此, 满族祭祀舞本身, 就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宗教舞蹈, 具有丰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一样悠久,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密不可分。当然, 宗教与艺术毕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 又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3) 因此,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宗教文化,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满族祭祀舞蹈的音乐文化

同我国古代“乐舞”一体一样, 满族祭祀舞也是“歌舞”合一的, 因此满族祭祀舞中的音乐文化含量, 也相当丰富。但是, 满族祭祀舞的特点是:“舞者不歌, 歌者不舞”, 即:“两个人相对而舞, 旁人拍手而歌。” (4)

这种音乐, 其实是一种“歌伴舞”, 歌词内容与舞蹈内容相一致, 其节奏也与舞蹈相吻合。可以说,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音乐, 体现出与整体舞蹈的和谐一致性。其音乐又以满族民歌“朱春”为主体。

四、满族祭祀舞蹈的舞蹈文化

满族祭祀舞蹈作为满族的一种民族舞蹈, 以舞蹈文化内涵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这种舞蹈文化的内涵, 也是极其丰富的:

在舞蹈内容上, 融祀神、祭祖、狩猎、仿兽、婚恋、嫁娶、野合、生殖崇拜、战争等为一炉;在舞蹈形式上, 集独舞 (满族“跳神”) 、双人舞、组舞、群舞为一体;在舞蹈语汇上, 囊括人体各部位的舞姿;在演出场所上, 既有家庭祭祖场合, 又有民间祭祀仪式, 更有宫廷祭祀大典……

综上所述, 可见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文化品位也相当之高。可以说, 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亟待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①[俄]赫尔岑.往事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②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91.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P453.

上一篇: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下一篇:社会关系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