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2024-07-01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共7篇)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1

右江流域以百色市为中心, 涵盖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的百色、广南、兴义等市县的主要区域及越南北部的部分省, 聚居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各族人民, 形成了以壮族为主体, 各少数民族共存的多民族文化区, 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中, 布洛陀经诗、田阳舞狮技艺、那坡壮族民歌、壮族织锦技艺、壮剧、田林瑶族铜鼓舞、壮族嘹歌、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田东瑶族金锣舞、德保马骨胡艺术10项, 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具有时效性、存储性、可复制性、便于大众传播等优势的新媒体数字技术, 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因此, 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对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是右江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必由之路。

一、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

(一) 传统影像技术为数字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目前, 传统影像技术是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其中主要为电视节目制作和光盘刻录两个方面。近年来, 百色电视台为展示百色多彩人文风情, 完成了文化类节目《千姿百色》的制作, 节目直观地展示了百色的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 但节目内容较为单一。2011年1月11日, 百色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馆;2014年, 广西高校第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百色学院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立。博物馆对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壮族织锦技艺”“靖西绣球制作技艺”“靖西陶器制作”“靖西壮族端午药市”“布洛陀经诗”“田阳舞狮技艺”“壮剧”等进行拍摄与视频录制, 并刻录光盘留存, 这批光盘是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载体。

(二) 电视台与新媒体“百色广电网”融合

2010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百色电视台也与新媒体“百色广电网”融合, 节目制作互通合作, 在“百色广电网”首页有“视频点播”“电视直播”“公共频道”“综合频道”等菜单选项, 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以音视频的形式呈现。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与更新, 使得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突破过去的小群体范围, 地域局限渐趋弱化,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 随时随地地在网络平台上观看、点评、转发、推荐等, 既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又提高了受众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参与性。

二、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策略

从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现状可看出, 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主要以照片和视频为主, 博物馆没有自己的网站, 也没有非遗数据库, 更没有建立起数字博物馆, 数字技术应用单一、滞后。因此, 笔者就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 构建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 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和信息化存储, 进而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字库的建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 如“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传统手工艺技艺”“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等, 进行数字化编程后存入数据库;二是建立检索功能的数据库, 把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图片、录音、影像等, 编辑转化成为数字格式保存于硬盘中。研究者和保护者们可通过资料性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查询相关的数据资料, 提高了查询效率, 并扩展了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空间。

(二) 依托实体博物馆构建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这一类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展示藏品、介绍博物馆功能、更新博物馆新闻资讯、发布博物馆展览信息和学术成果、提供在线服务和互动、接受人们的反馈意见等。近年来, 国内著名的博物馆陆续开设建设自己的网站, 并利用3G、4G移动互联网技术让数字化博物馆手机版上线。手机版博物馆使博物馆成为流动数字博物馆, 让博物馆进入“掌上时代”, 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公众教育和学习功能。[1]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依托已有的实体博物馆, 建立互联网版的数字博物馆, 可在网络版首页设立“新闻”“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讲坛”“交流与论坛”等栏目。可利用3G、4G移动技术将互联网版的数字博物馆移植到手机上, 同时在数字博物馆网站首页中扫描“手机版二维码”即可进入手机数字博物馆, 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浏览数字博物馆的内容。

(三) 构建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数字博物馆

第一, 普通虚拟网站。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的特质, 适宜构建虚拟网站。目前, 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虚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当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在导航栏设置有首页、机构组织、法规文件、联合国名录、国家名录、传承人、申报指南、保护论坛、记忆非遗9项, 内容丰富, 互动性强。

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也可借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建设“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网站。在网站导航栏可设置“首页”“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论坛交流”“申报指南”5项。在“首页”中设置“动态新闻”, 滚动报道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资讯;设置“展演专栏”, 提供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音频、视频的浏览;设置“人物”模块对应导航中的“传承人”, 报道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守护人的故事。

第二, 三维环境虚拟漫游体验馆。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创建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 让受众模拟视听触觉等感官感受, 对空间内事物进行多维度观察, 如同身临其境。[2]“超越时空的紫禁城”由故宫博物院和IBM合作开发, 是国内首个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互联网上展示著名文化遗产和再现文化历史的虚拟世界。这座“紫禁城”用高分辨率、精细的3D建模技术虚拟出宫殿建筑、文物和人物, 并设计了6条观众游览路线。用户只要轻轻点击鼠标, 就能身临其境般游览虚拟故宫。“游客”不仅可以游览, 还可以在“虚拟故宫”中设定自己的“清代身份”, 参与昔日的活动。

利用3D建模技术, 构建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虚拟数字博物馆, 在虚拟场景中混合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建立场景的混合模型, 供人们查阅、了解、认识、掌握。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即可漫游其中, 浏览布罗陀诗经, 欣赏田阳舞狮、壮剧, 观看壮族织锦技艺、绣球制作技艺的全流程等, 从而使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地域限制, 实现资源共享。

(四) 利用移动终端App传承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移动新媒体终端, 是指“可以伴随人的移动使用, 进行信息浏览、查询、交流的电子传播工具, 互联网与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的移动互联网是其传输载体”。[3]目前, 移动新媒体终端已有的传播形态有手机新闻短信、彩信手机报、WAP网站、App应用等, 文中主要研究的是App应用。目前, 在安卓软件商店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应用, 发现并无与“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App应用, 搜索到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等。

因此, 为使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播和继承, 可设计相关的手机App应用。比如《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机App应用可包含“新闻资讯”“非遗名录”“论坛”“我”四大模块:“新闻资讯”模块能浏览相关新闻资讯;“非遗名录”包含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名录, 并将其分为“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传统手工艺技艺”“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四方面, 用户可以查阅右江流域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质量, 含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论坛”模块可发表主题或参与讨论, 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我”模块提供“关注”“收藏”“发表/参与的话题”等。除了手机App应用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开通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信及微博公众号, 充分结合移动终端App应用的便捷性、即时性和“微传播”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推送优势。

三、数字化传承是一把双刃剑

数字化录入仅限于其表演形式, 人的思想活动则难以呈现。比如壮族嘹歌、壮剧、田阳舞狮技艺、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机械复制所难以实现的。以人为主体参与或负载、进行过程性创造的文化遗产形式, 是无法具体量化其核心价值的。[4]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它与个体的生活经历、爱好等联系在一起, 带有生命体验的痕迹, [5]如靖西壮锦制作工艺, 它根植于民间, 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壮锦上的图案和用途, 还有作为壮锦制作主体的传承人, 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代代传承的技艺, 以及壮锦上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民俗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态, 数字化形式难以全面地反映文化空间错综复杂的知识联系。[6]同时, 媒介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现并非镜像似的全面反映, 而是经过选择的结果,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信息缺失和消解, 给公众理解上造成偏颇。因此, 要创新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保持其原真性, 就必须利用好数字技术这把“双刃剑”, 使技艺和艺术达到最佳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祝翔.数字化时代中国女书的保护与传承[J].当代传播, 2014 (4) :87-89.

[2]卜星宇.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D].北京印刷学院, 2014.

[3]唐旭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11-13.

[4]贾秀清, 王钰.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 2012 (2) :112-115.

[5]常凌翀.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39-42.

[6]高卫华, 贾梦梦.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传媒观察, 2016 (2) :43-45.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2

笔者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传媒相结合, 是赋予其新生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现代传媒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功效

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 使社会发展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实现了古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愿望。古人想足不出户知道天下事, 得读破万卷书方能实现之, 但所了解的天下事却不是当下发生的新事、新闻, 而是记载在书籍中的以前发生的旧事体;而现代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随时随地的及时地从电脑网络中、电视中、手机中了解到天下当天当时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和事情。现代的人们想了解知道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事情、人物所发生、成长的过程, 现代传媒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技术、艺术手段进行制作、创作, 实现情景再现, 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发生场景。这不仅使人们了解了历史, 也使人们的视觉享受到了捕捉美的快感, 使身心享受到愉悦感, 使心灵受到激荡, 使灵魂受到冲刷, 使人性得以升华。

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 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 它影响着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它影响着调剂着人们生活质量。它所产生的影响, 是不同凡响的, 其能量是无比巨大的。

二、与现代传媒相结合,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展示空间、平台更广阔

我们现在之所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其目的、意义:就是为了使那些流传了上百年, 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的, 时到今日还停留在民间口头上的, 还未被搜集、挖掘、整理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瑰宝或奇葩——得以绽放光华而被更多的人们传承下去;得以传播使更多的人们知道她的存在;得以展示使更多的人们领略所呈现所蕴含的内在美韵和价值及其作用。并使全体公民认识到, 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保护我们民族的魂,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 而被子孙继承之, 使之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家庭中, 共同实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的、意义, 就必须把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广泛的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只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传媒完美的相结合在一起, 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展示空间、平台更广阔。才能使更多的人们知道她的存在的价值, 了解她所蕴含的传统美、自然美、质朴美、原生态美, 享受美的感染来继承它、弘扬它。那么, 谁能很快地做到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知道呢?靠口耳相传显然是不可能的, 靠逐级申报保护, 只是文字材料的上下传递, 也不能使更得人所了解知道。看起来唯有传媒才能无时空限制, 无地域保留的在瞬间的时间就能做到。比如一则故事或一项手工技艺或一项舞蹈等, 把它制作成电视片, 在电台一播放, 或在网络上一粘贴, 很快就会被很多人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她。更别说把它制作成艺术产品, 搬到舞台或走进出版印发或走上音像光刻台案, 进行商演, 进行商业炒作了。这就是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管是传承她、传播它、展示它, 还是弘扬它, 发扬光大它, 只要与现代传媒相结合是没错的。

三、与现代传媒相结合, 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看到希望, 产生出发展动力

现在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歌谣等项目之外, 绝大部分遗产项目在它所产生之时, 就承担着为其持有人或发明人的生存、养家糊口而服务的。事实上, 人们对所拥有或继承的遗产项目, 在其传承、传播活动过程中, 看不到它对其的生存有所帮助, 看不到它对其的发家致富有所帮助或希望时, 谁也不会干赚赔钱买吆喝的买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惟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使传承人在传播、展示其持有的遗产项目活动中, 看到能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希望, 能给自己改变生活状况带来希望, 才会不弃余力的来传播、展示它, 使它发扬光大之。

像《丽水金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而完美的与现代传媒结合在一起, 走上商演之路, 进行商业化运作、炒作, 使之自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及其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体现, 实现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在社会中产生出不同的凡响, 引发出强烈的共鸣的轰动效应。于是, 全国各地的媒体趋之若鹜的借鉴、参照、仿效、跟进、迎合, 躬身迎纳身藏绝技、独技的民间艺人走进媒体来开办栏目制作节目。于是, 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跳出固步自封的小圈圈, 挺进市场化商演的热潮中, 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步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序列、轨道中。

这无疑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承载其起飞、展示、发展的平台——影响着广大民间艺人对所继承的遗产有了重新的认识, 使之认识到传承、传播所继承的遗产是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使民间艺人看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 看到了传承、传播其所继承的遗产, 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使之对所继承的文化遗产有了自觉保护、提纯、拔高的意识和理念。

四、现代传媒能激活人们固有的非物质文化细胞, 使之裂变、演化、衍生出新的生命

从古流传下来的固有的传统生活、生产习性、习惯或方式。这种习性、习惯、方式是一种文化, 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 自觉不自觉地灌输到孩子心灵中, 烙印在思想意识里, 烙印在骨髓里, 构成人的文化机体、机理生长的主要细胞之一。这种细胞在人的机体生长, 文化机理发展过程中, 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以至长大成人仍深受其影响。只不过人在社会演化、变革、发展的进程中, 随着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新东西的不断出现涌现, 在去接触、去接受新事物、新东西之时, 抑制了原来固有的习性、习惯的发展, 而逐渐被淡化、简化了, 被隐匿了。但其根脉仍然存在, 其细胞仍然在生长, 一遇到适宜生长的气候、土壤、环境, 它就会迸发出勃勃生机而蓬勃发展。

而媒体的介入, 媒体的宣介, 犹如下了一场及时雨, 滋润、孕育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继破茧或破土而出。当一个个鲜活的非遗项目活跃在银屏中或其他传媒中, 也影响着激励着受众体。受众体中的某些人们在看到某些遗产项目传承人把非遗项目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后, 得到发展成为知名产品或闻名全国的品牌时, 深受感触而产生冲动时。于是, 就在其的影响下自觉不自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发展与思考

王雪文 (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文化站浙江武义县321203)

长期以来, 群众文化界往往把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 归结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两大问题, 忽略了文化队伍的因素。本人作为一个曾经在基层文化站工作二十多年的文化工作人员, 认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 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 武义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视和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 制定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东海明珠工程”和“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 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18个 (街道) 乡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可喜, 综合文化站已达标或完工14个, 在建4个, 目前已建成省级东海明珠文化工程10个, 市级东海文化工程5个, 省级文化示范村4个, 市文化示范村20个, 县级文化示范村121个, 省级文化市范户50个, 市级文化示范户116个, 村级文化活动室476个,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但是, 我们还应看到目前我县文化队伍建设的问题。

1. 新建文化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武义县目前已有省级东海明珠10个, 到2010年底, 乡镇 (街道) 新建综合文化楼已完工投入使用10个。但建成后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令人堪忧, 创建中领导确实重视, 创建经费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有的甚至还承诺一定要落实专人负责, 按照要求积极发挥文化阵地的应有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 基本上属于“创建一阵风”类型的, 新建的综合文化楼一部分房子被另作他用。据统计, 全县新建的综合文化楼10个当中, 有5个被乡镇政府其他企事业办公室占用, 这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很不相称。

2. 机构不稳定, 农村文化队伍作用被消弱

武义县18个乡镇 (街道) 文化站,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被撤销, 文化站并入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文化干部归属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使用, 日常文化建设职能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事实证明, 在文化站被撤销的乡镇, 文化队伍作用已被消弱, 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已出现流失, 农村文化团队普遍存在生存困难等问题, 并难以组织和召集村级文化管理员、业余文化骨干等开展文化活动, 能长期性地保持队伍不散经常开展文化活动的较为少见。

3. 管理体制不顺, 文化队伍不稳

农村文化队伍由于体制不顺, 容易造成管理断层和人才浪费, 乡镇文化员专职不专干的现象屡见不鲜, 武义全县在编在岗的19人文化干部当中, 多数身兼他职, 有的甚至身兼数职。因此, 相当一部分文化干部是“种了别人的地, 荒了自己的田”, 影响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整个文化站队伍成为“死水一潭”, 缺乏活力。

4. 经费不足, 农村文化队伍工作热情难调动

乡镇文化活动经费短缺是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县乡镇现有的财政能力无法保证文化经费的正常投入, 许多乡镇在年初预算中, 安排的文化经费微乎其微, 不少农村公共文

觉地萌发出从记忆深处挖掘、激活自身所固有的非遗细胞或情愫的欲望, 并为之作不懈努力和奋斗。当新挖掘、激活出的非遗项目要与现代传媒相结合时, 为取悦媒体取悦观众, 就会对所持有的非遗项目进行扬长避短, 去糟除劣的整理、改进、修饰一番。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非遗项目虽然还保留有原有的风貌或风情土韵, 但已裂变、演化、衍生出新的细胞新的生命。也就是说, 一化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 文化经费得不到保障, 财政拨款又十分有限, 在人才、管理等软件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文化干部的福利待遇低下, 村级文化管理员连最基本的活动补助都无法兑现。

二、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发展与对策

1.建立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 确保农村文化工作“阵地、经费、队伍”三落实,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龙头, 以村级文化阵地为基础, 把文化队伍纳入文化职能部门统一规范管理, 把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预算,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督促和考核评估,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评价机制, 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推动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创新机制, 拓宽社会投资模式

面对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事业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切实保证农村文化队伍培训经费和文化活动开展经费, 一是要发挥地方财政优势, 不断加大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投入;二是要积极吸纳社会民间资金, 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周处、下湖源村投资60多万元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大楼, 就是采取了村企结对和扶贫对结方式建成的, 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3.大力培育业余骨干队伍, 推行文化义工服务

在提高农村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 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队, 通过业余文艺团队, 组织群众开展自娱自乐、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积极推行文化义工服务, 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组建文化义工队伍, 尽可能吸引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 参加农村文化工作, 更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知识结构, 提升服务水平, 并及时调整业务水平不够高、态度消极、业绩平庸的文化干部, 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

4.拓展新思路,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 要创新、统筹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努力形成一支社会性、全民性的文化建设队伍。一方面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等团体的组织引导作用, 广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 鼓励各艺术协会成员和离退休文艺工作者、教师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农村提供志愿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的后备队伍, 充分调动农村文化管理员、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业余文艺骨干等的工作热情, 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 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3

一、推行西藏非遗题材数字出版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根本。我国传统文化能从远古流传到现代, 倚赖于历史上使节往来、商旅贸易、掠夺征战、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节会活动等主要传播形式。然而, 改革开放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长年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在不同场合大呼:“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

从传播方式上看,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缺乏文字记载, 而是以群众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方式流传下来, 推广传播的范围极其有限, 传承面临困境。一是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 断层现象严重。二是非遗的关注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缺乏年轻受众。伴随着电脑、手机在我国的普及使用,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得了更便捷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和途径。在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电影等西方文化的强烈攻势下, 结合新鲜的新媒体表现形式, 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和关注。与此同时, 仍然固守于传统传播方式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众群正在逐渐萎缩。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之下, 如何提高年轻受众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是一个待解难题。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其丰富形式可以应用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弘扬领域, 既能降低传统书籍、光盘等的维护成本, 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衰亡的风险, 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得以更安全长久的保存;又尤其针对年轻受众, 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他们平时并不关注的西藏非遗文化完美展示。新媒体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传承离不开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传播, 离不开潜力巨大的数字出版。

二、数字出版在弘扬西藏非遗文化上的优势分析

(一) 数字阅读, 催生西藏非遗题材的数字出版

2015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 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pad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58.1%, 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数字阅读首次超越纸书阅读, 成为国民阅读的首选方式。数字出版以数字阅读为基础, 读者对数字阅读有需求, 才有数字出版的发展;以网络文学为例, 在盛大文学的平台上, 每天逾160万名作家在进行创作, 产生8000多万文字, 出版图书超过600万部, 超过2亿人阅读这些故事新奇又具有想象力的网络原创文学。将西藏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网络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使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网络文学平易近人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手机、kindle、电脑等各种阅读器上就触手可及。顺应公众数字阅读需求的攀升, 积极开展非遗题材的数字出版, 正是新媒体时代弘扬西藏非遗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 社交性阅读, 几何级扩大西藏非遗文化影响力

与传统阅读相比, 数字阅读的各个平台提供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阅读体验, 更是糅合了社交功能的载体。在网络和技术手段的帮助下, 读者能通过数字阅读平台享受到多元的社交化阅读服务。豆瓣阅读、多看、知乎等数字阅读APP, 都能让读者在阅读内容的同时, 以长评、短评、点赞与反对的方式参与评论。此外, 各平台都十分注重培育浓厚的社区氛围, 在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建立通畅的交流互动渠道, 这有利于产品黏着度的提升。读者对西藏非遗具体内容感兴趣, 在APP中随手就可以转发、评论和推荐, 方便快捷, 且参与度高, 容易在社区里形成热点话题, 尤其是意见领袖们的推荐和评论, 往往能在社区里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扩散, 使他们推荐的西藏非遗读物和非遗文化得到推广和弘扬。这是超越传统出版物作品内容的另一片天地, 社交性阅读使得数字出版在互动性上明显更具优势。

(三) 多渠道分发平台, 最大程度传播西藏非遗文化

中国的数字出版有一个独特的地方, 那就是既可以在传统互联网上进行分发, 也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分发, 还可以通过IP授权的方式出现在大银幕、荧屏与纸质出版物上。多元化的分发渠道, 能够使西藏非遗内容通过电脑、手机、传统图书报刊、电视和电影等几乎无处不在的媒体平台, 可以说是全方位多层次地覆盖传统图书读者、普通电视观众、电脑和手机使用者, 在最大范围内到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受众, 尤其是年轻人, 最大程度的传播非遗文化。渠道的立体多元, 成为数字出版在弘扬西藏非遗文化过程中最大的优势。

(四) 数字技术, 为西藏非遗文化展示锦上添花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 内涵深厚, 但落后的表现形式, 限制了其艺术感染力, 更妨碍了自身的推广和传播。数字出版是一个富有朝气的行业, 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数字音乐、网络地图、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手机出版物等各种形态都生机勃勃, 而三维动画、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运用, 更使得对西藏非遗文化的展示变成一个更加立体和效果真实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 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 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数字出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重塑, 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和平台。

三、西藏非遗题材数字出版的内容和方式

(一) 内容

近年来, 国内各大网站都选择进军数字出版市场, 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市场较为混乱, 各平台的内容分散, 出版物质量良莠不齐, 读者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由于通俗类的内容居多, 在部分读者心里将数字出版物等同于玄幻、修真等网络文学, 无法满足他们对精良阅读内容的需求。而非遗主题的数字出版物,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前几年《藏地密码》《狼图腾》等图书的热销, 充分表明阅读市场对非遗读物、非遗文化有需求。这两本书的数字出版物也销量不俗, 其中《狼图腾》kindle版在亚马逊kindle商店商品里排名第94位, 在1994年以后当代小说中排名第15位;《藏地密码》kindle版在亚马逊kindle商店商品里排名第174位, 在恐怖惊悚类小说中排名第2位, 充分显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若加上通过论坛、网盘等渠道的传播, 读者范围之广更不可限量。

尽管数字出版方式多元, 但是对于读者而言, 内容仍然是选择读物的首要条件。针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非遗十大门类, 对西藏非遗的优势内容资源加以整合, 将其中的语言、文字、观念、符号、舞蹈表演、音乐等元素进行糅合运用, 都能成为数字出版的内容和题材, 二次创作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在内容为王的数字出版市场, 开发非遗主题的数字出版物, 既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又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可谓双赢。

(二) 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伴随专业出版资源的数据化, 可以将海量的出版资源聚合在数据库中, 从而可以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或针对特定主题开发打造出西藏非遗领域的优质内容服务平台, 既全面又精准的定位。

互联网期刊、数字报纸和电子书。西藏非遗题材读物以期刊、报纸和传统图书通过多渠道同步出版, 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形式出版;另一方面以互联网期刊、数字报纸和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此外, 还有网络原创非遗题材的出版物, 通过各大数字出版平台发行, 提供内容, 读者通过各内容提供商自己的APP或集成APP下载阅读。

博客。博客是富有个性的自媒体出版平台, 能专注于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 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平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内容, 都能够通过博客得以完美展示。

在线音乐和手机彩铃、铃音。通过音乐APP听歌曲, 为手机设置个性化的彩铃和铃声, 是现如今最普遍的行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曲艺, 可以针对音乐爱好者加以传播。

网络动漫。当今网络动漫已经发展到三维动画的阶段, 拥有一大批粉丝, 且以年轻人居多。尊重和保留文化核心精神, 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物、器物等元素进行动漫化设计, 对于年轻人而言更具亲和力和接近性。动画电影《格萨尔》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以史诗《格萨尔之霍岭大战》为基础, 以中华民族和谐、安康、统一为核心思想, 结合“茶马古道”、藏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等相关史诗考证编写。

此外, 网络游戏、移动游戏和互联网广告等, 都是数字出版领域内可以运用在西藏非遗题材出版上有待开拓的思路。

四、结语

不管在什么时代, 出版的内容只有被阅读, 被消费者接受, 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效益。因此, 数字技术为出版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决不能以形式取代精良的内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各有所长。在西藏非遗题材的数字出版进程中, 要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加以综合考虑, 把握二者的长处, 既依托传统出版的资源优势, 又要把握数字出版的先进技术和受众的时代性, 利用各项资源, 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出版业内的联合优势, 实现纸书和各种智能终端间的良性互动, 优化非遗题材读物的数字出版流程, 培育拓展非遗题材读物的受众和市场。

参考文献

[1]徐丽芳, 刘锦宏, 从挺.数字出版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宋锐.浅析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J].今传媒, 2011 (11)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讨 篇4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优势,弊端

我国有许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数字化技术凭借自身的种种优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由于目前仍然缺乏完善的规范与体制, 导致其在实际运用中暴露了一些弊端, 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 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弊端和优势

(一) 数字化保护的弊端。首先, 缺乏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并不完善, 缺少全面的资源, 使有关的学术研究受到了制约。其次是上级部门未给予有效指导。数据库管理中心负责保护文化遗产, 其责任安排较为集中、管理力度不足, 导致资源的采集和存储等应用受到了制约。再次, 投入的资金不足。有关的研究与保护机构由于资金不足, 无法顺利开展数字化软件的开发工作, 同时也难以有效提升机构的服务水平与数字化技术。最后, 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 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采集工作的质量。

(二) 数字化保护的优势。首先, 数字化保护可以囊括更为全面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在其保护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技术, 能够结合文化的形态与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确保了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其次, 数字化保护可以及时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避免文化遗产大量流失。最后, 数字化保护更容易通过各个渠道传播, 可起到宣传作用。

二、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一)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 不能流于形式, 必须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对储存此类文化遗产的数据库进行建立健全, 动用多途径的资源持续更新数据库内容,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备详细的原始资料, 包括与之相应的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 其存在的形式比较特殊, 自身的文化特性无法通过单纯地收集与储存数字化资料体现出来, 相关部门要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手段实施保护措施。

(二) 加强建设有关的保护职能部门。因为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上级领导的重视度不足, 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指导, 使得具体责任没有落实, 所以尽快建立各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机构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需要为各个部门及基层工作人员分配具体的检索、存储与收集任务, 从而顺利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在保护工作中投入更多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需要向有关的职能部门与各级政府寻求资金支持, 利用其提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促进机构的软实力提升, 进而顺利、有序地开展影像制作、多媒体资料与软件开发等工作, 使研究机构掌握更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提升其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

(四) 注重基层工作人员技能的提升。保护机构需注重基层工作人员资源采集技能与数字化技术的提升, 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课程的方式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 从而不断改进工作质量, 确保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宣传有关的保护知识, 并且面向社会加大力度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民俗、技艺及民间游戏等, 使普通民众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三、数字化保护工作中的反思

现阶段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之一就是数字化技术, 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 在应用数字化技术时应当和文化生态相平衡, 不要以阻碍文化传播、破坏文化多样性作为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代价, 对文化生态给予充分尊重。其次, 运用数字化技术应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技术人员要开拓自身视野、勇于创新、跳脱学科限制,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 应用数字化技术要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要以服务内容为核心, 采用数字化技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除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外, 还能充分体现综合国力, 特别是文学软实力, 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尝试, 并且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极寻找出路, 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与功能, 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谭必勇, 徐拥军, 张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4, (2) :69-74.

[2]代俊波, 单桂花.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 2015, (18) :32-34+17.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5

关键词:数字艺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数字艺术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手段。广义的数字艺术包括数码艺术设计、交互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种类, 数码艺术设计指二维、三维动画、数字影视广告、数字音乐、数字影像等新生的艺术门类;交互媒体设计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 如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等;虚拟现实设计指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数字博物馆、虚拟室内漫游、虚拟战场等计算机仿真系统。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 数字艺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 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它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共137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三批共45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 广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9 项, 约占全国总数的2.7%, 有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24 项和22 个扩展项目, 囊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八个种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由世居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创造, 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地域特色浓厚,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关法规建设不足, 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宣传力度不够, 传播方式与手段单一, 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 受众面不广, 珍贵的民间文化不能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三是运用新技术手段保护力度不够, 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目前为止广西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二、基于数字艺术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只有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新的手段与载体, 可以通过图文处理、动画制作、数字影视制作等数字艺术手段, 将文化遗产信息处理成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仿真的数字形态, 一方面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 一方面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数字艺术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视觉传播, 效果方便、快捷, 视觉冲击力强,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数字艺术在文化保护领域的运用, 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必要性。

三、基于数字艺术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使广西厚重的文化遗产知识以直观、视觉效果强的数字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为公众提供文化遗产知识学习、教育、欣赏、交流平台, 这对于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重要作用。

目前, 国内已经有广东、四川等省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有网站与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两种形式。前者是普通的网站, 后者侧重于观众的交互体验。网站式数字博物馆就是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源在网站上展示出来, 用户可以选择网站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进入子页面, 了解、学习任何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分类、特点、过程等知识, 这些知识以图片、影音、动画等数字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用户以很直观的方式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了解、学习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使用虚拟现实、三维立体交互等数字技术, 使观众得到逼真、震撼的沉浸体验, 它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多层次信息以视频、音频、图像、动画、文字、流媒体等直观、动态的方式在虚拟的三维空间进行展示, 还能使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官模拟, 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达到认识与学习民族文化的目的。

(二)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分类进行信息化储存, 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2005 年3月26 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指出了运用数字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数字资源库由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素材内容组成。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多个常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组成, 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 大多数以声音、影像、动作技艺为表现形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素材搜集制作, 除了运用录音、摄影、摄像技术等手段, 还可以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介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艺术表现, 如可以将《布洛陀》、《百鸟衣》等民间文学创作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片, 将“嘹啰山歌”等民间音乐制作成幽默、诙谐的动画故事、将民间技艺拍摄制作成精美的数字纪录片等。这些表现形式直观方便、视觉冲击力强, 使数据量庞大的数字资源库图文影音并茂, 很有趣味性, 既方便读者进行检索, 也能使读者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字艺术带来的视听感官享受。

(三)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 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运用数字艺术手段制作能在新媒体空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 融入文化大环境, 使文化遗产广泛被大众认知、传播、发扬, 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

动画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成动画片, 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视觉传播, 进行动画片创作时, 应该注意立足于地方民族文化, 结合时代需求大胆进行创新, 才能创作出观众喜欢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开发网络游戏,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故事情节、技艺制作过程设计成游戏内容, 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制作过程;可以使用PHOTOSHOP、3DMAX等电脑辅助软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精华元素进行提炼, 创作出二维的、三维的民俗场景、角色、服饰、用具等艺术形象, 使大众对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文化特征进行直观了解, 其效果如同置身现场观看学习, 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些以数字艺术手段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作品可以进入手机、微信、微博、QQ、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传播空间, 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观赏、学习、交流、传扬、创新, 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 数字艺术能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等策略措施, 能建立文化遗产知识储存、学习、教育、欣赏、交流、研究平台, 更好地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达到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伟.浅谈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12, (7) .

[2]蒙洁慧, 林雪云.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开发的难题及对策——以广西少数民族艺术为例[J].传承, 2013, (9) .

[3]金旭东.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 2015, (3) .

[4]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

[5]肖霄.现代数字博物馆建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10) .

[6]蔡群, 任荣喜, 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

[7]孙霏霏.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4, (7) .

[8]况扬.新媒体技术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 2014, (5) .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时代传承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各种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文化技能、表演艺术以及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轨迹,它包含了人们的情感、信仰、以及文化等,是各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体现,对于丰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风险,例如由于传承人的生存空间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逐渐地消亡;此外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传承途径,一些艺术已经开始面临着灭绝。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愿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的工作,没有充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样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着灭亡的风险。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数字化保护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式保护的弊端,在传承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而且其保护方式相对比较方便。数字化开发保护能够使非物质遗产呈现出动态的结果,能够有效地吸引更多地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地借助信息传播的优势,应用数字化技术来开发保护非物质遗产,能够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式,使古老的非物质遗产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及保护策略

1. 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是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能够实现非物质遗产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和管理。数据库能够对非物质遗产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统计、整理和保护,在数据库建设完成之后能够实现长期的保存,从而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学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来说,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利用,便于向社会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来说,我国的相关文化机构研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且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一般来说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系统化等,提高了其平台展示的功能,能够与用户进行互动。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的过程中还缺少统一的标准,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缺少有效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面临的难点。

2. 发挥移动互联网价值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方便,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保护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率。例如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中,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来观看视频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来说,要积极地应用这些移动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分享,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使人们借助一些平台来满足个人的愿望。对于文化产业部门来说,可以将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源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从而进行相应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吸收粉丝,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传播了文化艺术,同时也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3.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应用

应用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不断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范围,使更多地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地起到保护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技术具有非常好的传播效应,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播和利用等提供良好的基础。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其应用还不够重视,在应用方面还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在数字化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文化机构仅仅体现在拍照、记录以及收藏等层面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的不够,不能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中,应当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开发。可以通过大胆地应用最新的数字技术,更好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近年来开发的比较先进的数字技术,例如全息干涉技术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保护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在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从综合性的角度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保护。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了无尽的文化财富和潜力,特别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与现代文化衔接的难题。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和视野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转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

摘要: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多,而且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因此应当加强其数字化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参考文献

[1]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

[2]宋丽华,李万社,董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知识整合平台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5(1).

文化遗产的数字新生命 篇7

关键词: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藏族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在藏族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藏族儿女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 创造了1 400多年璀璨的藏族民间文化。其内容丰富, 引起了全世界藏族文化爱好者的仰慕。这些珍贵的藏文化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积淀, 是藏文化的结晶, 是藏族人民珍贵的财富。这些珍贵的藏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世代相传、长期创造于劳动人民中, 切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文化遗产, 也是我们急切要保护的东西。这些遗产的表现方式虽然是有形的, 但是通过有形的载体所传承给后人的智慧与精神、知识与创造却是无形的。新世纪以来,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 由于人们为了经济利益无限制地开发, 很多文化已经受到严重破坏, 甚至濒临失传的危机。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与保护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藏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藏族传统习俗和藏区民间文化等。包括口头文化遗产、藏语言、藏族音乐、藏族舞蹈、宗教仪式、庆典活动、民间文艺、藏医、藏餐烹调艺术以及与工具和居住环境等有形文化相关的各种特殊技艺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 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现艺术、传统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一类是文化空间, 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已得到国家的重视, 开始了一些采集、保护工作, 但缺少数字信息化和多媒体展示等现代化的内容和手段。近年来, 国内对藏族文学与艺术的研究以西藏为主阵地, 但就藏族传统的区域划分来说, 康巴、卫藏和安多三大藏区各有其明显的区域特色, 对藏区的文学与艺术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始阶段。虽然有一些文献里也有记载, 但是只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储, 显得很脆弱, 有很多情感是用音乐的形式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的, 单纯的语言文字只能记载它的存在, 不能记载它的灵魂。

三、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和途径

结合藏区实际, 通过实地考察寻找、挖掘和收藏已经遗失或者面临遗失的一些珍贵的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信息的收集和采集, 并对收集到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统一加工、整理、分类和保存。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规范化解释, 经过详细的加工和整理, 按照数字化要求保存。

运用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 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使用、消费、流通、传播、传承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三维扫描, 创建三维动画全景, 产生一套数字化的软件技术程序。只要打开电脑即可观赏各种艺术作品的各个侧面, 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建立各种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使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等) 以标准化的形式编码登记。

设计综合型数字化的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平台, 让更多有技艺天赋的人, 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各种文化艺术技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藏区民间文化的网络传播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藏区更多民间文化的异地交流和广泛传播, 提高对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水平, 促进藏区民间文化的艺术提升。让更多人对藏区民间文化增加了解, 增强艺术兴趣, 激发藏区民间文化发展的活力。

设计综合型数字化的藏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框架, 让更多有技艺天赋的人, 能够通过电子设备观赏并查阅藏区文化遗产信息化进展状况。开设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 进行专业训练, 让这些珍贵的藏族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让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逐步走向数字化保护的道路。

四、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很丰富, 但是保护起来难度很大, 遗失现象比较严重。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但是在藏区基层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在迅速的消亡, 例如:曾经遍布藏区的民间“说唱艺术”“山歌”“故事”等。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 逐渐失去了生存环境;在逐步城镇化的藏区里, 已经很少听到以往的山歌;在电视、手机、网络遍布的藏区, 很少有小孩子再听老人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由于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面广、抢救和保护工作存在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专业技术队伍薄弱、很多项目都在做表面文章、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面对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严重的失传危机。

近十几年以来, 国内外都对藏学的关注比较盛行, 特别对藏区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等开始了一些研究和开发, 反映出藏学研究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五、结语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涉及藏语言文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历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艺术等领域。希望能够组建一支藏学功底扎实、常年从事藏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并在藏区基层工作和生活, 对藏区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和人文地理等有深入了解、能够在各大藏区找到各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实事求是地做工作的科研骨干团队, 并对藏文化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有潜力的科研人员, 担此大任。

这将有利于更广阔、更深层地认识藏民族相濡以沫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加强藏文化研究基础, 提升藏文化研究水平;有利于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继承;更有利于整个藏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这将是对藏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 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嘉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2]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3]乔高才让, 旺绪多杰.华锐藏族民间文学集 (藏文) [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5.

[4]扎保.安多民间文学丛书——歌谣对歌集[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7.

[5]侃本, 扎西尖参.安多民间警世恒言集[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6.

[6]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4) .

上一篇:教材选用创新下一篇:供应物流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