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24-11-09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通用8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1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商业价值开发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地区同样如此,都仅从地方的局部、眼前、短暂的利益出发,任意地进行所谓的开发利用。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是对世界遗产的这一称号的亵渎。

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待和实施对世界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

由于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遗产立法,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地方政府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普遍认识不到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还存在将遗产资源混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错误认识。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到社区发展的需要,但更要考虑到保护遗产以满足千秋万代发展的需要,切莫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造成宝贵的遗产毁于一旦。“发展是硬道理”绝不意味着短期的局部经济利益是硬道理,也绝不意味着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我们的惟一目标,而其他都可以不顾。应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在保护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立法和执法!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建议出台自然文化遗

产保护法,同时特别要加强执法力度。只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才能确保世界遗产资源按照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我们的新闻媒体要挑起负责任的监督和正确导向的重任。我们要客观分析正确看待媒体中一些关于开发与保护的报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专家和新闻媒体经常忽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改善巨大作用的主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把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当做全局的问题,经常用一些歪曲之词加以攻击。在信息时代,媒体的观点和导向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取向,为此,在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选择中,媒体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引导舆论,在对世界遗产地负责、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的前提下发挥媒体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成为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增加混乱。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敏感的国外影响,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遗产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科考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与科教

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有文化、建设、宗教、林业、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流于空谈。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为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从定海古城被毁、泰山索道修建,到鄱阳湖污染,都是以保护者的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对“保护第一”方针上存在错误认识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我们不希望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保护第一限制了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继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构成威胁。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才不致使遗产成遗物、遗憾,才能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

1.苏全有,韩洁《近十年来我国世界遗产研究综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

2.安定明,张锦《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2007年。

3.陈述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地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4.陈兴中,郑柳青 《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西南民族大学报》2008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 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1997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被确认。2003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遗的范围划分为六大类:“口头传统, 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2006年6月我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518项, 10大类, 分别是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为题名进行搜索, 共2172篇文章。通过对其整理、统计、分析, 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遗旅游开发模式、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 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是在人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后, 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反思和寻根的结果, 这种保护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开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保护, 还是传承发展, 中国提出16字方针:“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要义。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过去的观光游、休憩游、度假游等已发展到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然而, 非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对于非遗的开发与保护又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徐文燕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表现, 指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机联动, 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表明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途径。2当然, 非遗的保护应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开发与保护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同时正确的认识处理好非遗与旅游的关系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近几年, 我国的旅游开发与非遗正往良性发展。

(二) 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一些地方, “非遗”申报成功, 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如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等。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比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在着传承人日益老龄化、“文化土壤”流失严重、传承体系中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立法工作滞后, 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集聚力低、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等诸多问题。又比如, 众所周知的古城丽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 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三) 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 开发非遗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 保护为先, 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3具体来说, 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 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 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

现代的流行艺术追根溯源都是从原始艺术发展而来,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只是因为传承手段古老, 社会环境又不断变化, 而导致逐渐失传。因此,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文化产品, 使它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使之一定程度的商业化也是对非遗很好的保护开发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 刘丽丽提出了静态利用和活态利用相结合、观光利用和品牌塑造相结合、点状利用和带状利用相结合、常态利用和节庆式利用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4在根据非遗旅游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后, 笔者认为推进本土化, 培养文化传承人, 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可以促进文化、旅游、教育的互动发展。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 采取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与潜在旅游者结合的方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比如生态旅游开发、原生地静态及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异地“集锦式”、依附式开发等开发模式。而在具体的实地应用上, 旅游地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提供多方位的展演舞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引入数字化和创意元素, 深入挖掘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产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名称权的保护机制。5

(五) 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强化政府客观管理, 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 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6例如, 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 因势利导, 动静结合、以人为本, 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 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 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 全民参与是非遗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的现状与研究势态分析

总体来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下方面亟待加强:

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学术的研究范畴, 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

第二, 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

第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 缺乏文化归属感。

第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

目前,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 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始终相信, 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注释

11 .刘强.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4 OL].[2006-06402].http:∥news.xinhuanet.com4politics4.

22 .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 2010 (35) .

33 .龙先琼, 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 2010.

44 .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5 .刘桂兰, 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3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保护与开发 战略思考

一、中国世界遗产开发利用现状

世界遗产是祖先和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自从1985年签署《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 ,现已拥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25处世界文化遗产、6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两国,名列世界第三位。此外,中国目前还有100多处遗产地,现已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世界遗产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品牌,它在为遗产地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因而它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强大吸引力,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较为严重

许多遗产地在开发建设时,缺乏科学的分析论证,缺乏整体的规划方案,缺乏适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一些经营者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由,新建、乱建、扩建了许多遗产地内本不应该出现的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场所。这一方面与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的原真性原则不符;另一方面也会使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造成人满为患的现象。

2.外部环境质量差,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传统的遗产资源开发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遗产资源本身的开发与保护,而对遗产资源的外部环境却很少重视。许多遗产地外围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感知,同时也不利于遗产地资源特色的发挥,甚至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这种不和谐的景象,现在已经成为遗产地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遗产周边环境得不到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保护,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果真是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谈得上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

3.市场意识淡漠,管理保护欠佳

随着旅游发展的全球化,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日渐突出。可以说靠单一的市场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遗产类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在许多遗产地,由于地方政府对市场需求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完全没有顾及到遗产资源本身的特性而盲目建设,严重破坏了遗产资源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风格,甚至还将本地区遗产资源原有的一些独特之处也抹杀掉了。这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三、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思考

1.建立遗产资源的层次性开发理论模式

旅游开发是一种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行为,所以说遗产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使遗产资源能够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开发时必须坚持旅游开发的时序性,实行阶段性开发,将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先保护起来,留给后人开发,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逐次进行梯度开发。依照地理学的圈层理论,遗产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种有层次、有序的开发利用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重点资源,实现留有“余地”。因此,在将遗产资源地开发为旅游景区时,一定要注意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地带。这不仅是我国古代名山保护利用的传统,也是现代国外国家公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

2.逐步构建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的协调机制

所谓社区旅游,就是在遗产所在地的社区所参与的旅游活动。其旅游对象不仅仅是指世界遗产本身,而且还包括融入遗产的社区及外围环境。它不仅可以让旅客观赏到原汁原味的遗产景观,而且还可以让游客充分地体验到遗产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所以说社区旅游大大扩大了遗产旅游的内涵。它不仅留住了游客,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给遗产地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促使旅游企业对遗产的开发行为由遗产地扩大到到社区,从而降低了对遗产开发的压力,使遗产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例如,平遥古城在开发过程中就充分注意到了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他们在旅游开发中,充分调动起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景区的建设和保护当中。当地居民不仅开始讲普通话,学说外语,而且一些开发商还不断开发建设民俗宾馆、客栈。这样让游客到了遗产地之后,一方面可以目睹遗产的风采;另一方面还可以住民俗客栈,充分体验遗产地的文化。总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不仅减轻了遗产地旅游的压力,而且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遗产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地改善了遗产地的旅游环境。所以说逐步构建世界遗产与社区相结合的社区旅游,是一条保护世界遗产的有效途径。

3.通过实施收费制度,推行世界遗产绿色管理

通过实施收费制度,来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促进遗产地资源与外部环境获得有效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污染物的排放者征收排污费;第二,对可能会破坏遗产地环境和资源的旅游活动加重收费;第三,对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生产者和消费者征收补偿费,收入用于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开发和管理,就应适当地采取一定的收费制度。凡是进入景区的游客,必须缴纳一定限度的环境保护费;对进入景区的交通工具可征收一定的排污费;对在开发过程中给景区造成视觉污染的单位要加大惩罚力度,征收重税,并令其限期拆除,所征收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以解决遗产保护资金匮乏的问题,做到以遗产养遗产。此外,在遗产地进行任何项目的投资和决策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仔细研究投资项目对遗产资源有没有不利影响,坚决杜绝有害遗产地环境质量的项目上马,以加强对遗产地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邓明艳: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新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析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4

摘要:大自然和人类在我们古老而又美丽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在瞻仰这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所叹服。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

对于世界遗产,其实在没有接触到世界遗产这门课程之前,我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主要把旅游景点和世界遗产混肴在一起了,把世界遗产简单的定义为:知名度很高的旅游景点。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因为世界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旅游开发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

关键词:世界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正文:

文化遗产对于其创造者来说担负着具体的使用功能,包括社会、文化或经济等;对于保护和传承它的今人和后人来说,主要发挥文化象征和人文景观的作用,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社群和民族及人类在历史与未来、心理与情感认同等方面的坐标。同事,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宝贵的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因此,可以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一种由先人创造、留存现在、并期望通过保护传承子孙后代的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遗产不应该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旅游为人们认识文化遗产价值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各国要在二者之间建立平衡关系,避免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下面我们浅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此外,资源的保护还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这是由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所决

定的。

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泉州清净寺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大寺,而灵山圣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的埋骨处,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贵史迹和历史见证。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清净寺和圣墓走向阿拉伯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伊斯兰教朝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

社会发展使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征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一般地,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我国现已确定大批文物保护单位,修葺历史遗迹,建立博物馆体系,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圈。这些措施,就是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第一道保护网。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矛盾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虽然旅游资源的破坏并不仅仅是开发所造成的,还有其他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资源保护背道而驰。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破坏也就没有开发,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得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当然,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

源的严

坏。

其次,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如北京故宫很多地砖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目前国内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是来者不拒。可见旅游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带来众多游客,也造成对资源的破坏。游客的大量涌入,产生巨大的污染源,破坏了资源环境,如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滇池和太湖,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大淡水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是遍布垃圾(当然,这也有其他因素影响,但旅游造成的污染首当其冲):大量游客形成的喧哗,破坏了寺院庄严肃穆的氛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到此一游”的乱刻乱画更是对摩崖石刻之类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再次,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开发从而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资源所在地(旅游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资源地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如卖淫、犯罪、赌博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资源所在地居民观念意识的变化,旅游地经济状况、经济意识、审美倾向、社会关系等的改变,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等,给旅游资源及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

接的破

坏。

过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因开发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曾经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资兴建清净寺,但因部分学者强调应保持清净寺的“原汁原味”而“泡汤”。这里姑且不论其对与错,但过分强调保护也就失去了开发的机会,防碍了发展。依笔者之见,在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应“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资源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5

摘要:通过介绍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特点与现状,分析得出长调民歌在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传唱人数的不断减少、部分地区蒙古族原始文化逐渐消失、环境恶化使蒙古族原始生活环境改变等。并提出了强化文物意识;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加速立法、依法保护;确定载体、忠实保存;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等解决方法。以使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蒙古长调;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保护 民间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与宗教祭祀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雅士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主要不同在于笔头创作与口头创作的不同创作方式,如蒙古族长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口头创作艺术,与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有着很大不同。

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民间音乐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极、最光彩的方面。经过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众多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侗族琵琶歌、兴国山歌、川江号子等。其中,蒙古族地区的代表遗产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等。目前,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事件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摇篮。由于草原地区的特殊文化环境,这里的遗产资源更加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概况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

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长歌,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蒙古族歌王哈扎布对于蒙古人来说,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

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蒙古族长调的形成历史与特点

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长调民歌的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

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蒙古族长调牧歌的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把它称赞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的艺术创作。

————————————————————————————————

长调乐谱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地广人稀,加之游牧是在这种淳朴的爱的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与内涵。这使得长调民歌处处展现着蒙古族人民 的质朴与智慧。

“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在拜访了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后写下的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感受。

2、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非遗申请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公认。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这次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国加强了同别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管理与保护

1.存在的问题

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的身上。不同的艺术家掌握着不同的歌曲与唱法,可以说长调艺术家的技艺都是独有的。可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背民族”走下马背、走入城市,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有草原生活经历的人少了,传唱地道的长调的人也就变少了,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

随着大量汉民移居蒙古地区,原来蒙古地区以牧为主的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多样化。经济形态及生产方式的相同愈加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游牧于农耕文化以及蒙汉两族文化交流的结果最先最明显地体现在民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变异中。由于蒙汉人民的杂居和相互往来,蒙古人的一些

民族习俗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蒙

古人的习俗几乎全部汉化,甚至丢弃了自己的语言。所以说文化的融合是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蒙古族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些蒙古族特有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也毫无意外的受此影响。

同样,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对长调民歌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草场退化、草原沙化、人类生产活动对草原的开发与破坏等,使游牧民族原有的良好生活环境不复存在。牧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长调民歌失去了诞生的自然环境,导致蒙古族长调民歌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纷纷传入内蒙古草原,使得千百年来纯净而安逸的草原喧闹起来,年轻的一代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开始接受、学习外面的新鲜事物,学唱长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年轻人的继承、发展,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活力。

2、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

 强化文物意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蒙

古族长调民歌是需要加以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物。长调还没有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我们要强化长调民歌的文物地位,使人民意识到保护长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长调民歌的真正拥有者是广大牧民,民间自觉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对长调的保护将更加有利。同时,由于文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所含文化的原本性,保存和保护文物的意义和目的是在于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蒙古族长调,我们既要像保护有型文物那样保住其历史形态。即保留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原汁原味。妥善保存之后才能再谈利用与发展。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看到的都只是劣质的复制品,不会再是纯正的、富有灵魂的蒙古族长调了。“要让长调艺术这一存在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就要恰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的问题。不能把长调保护到博物馆去,要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功能,长调才能永不停息地传唱下去。”  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我们应尽快建立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长调院校,鼓励学习长调,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长调口头传承的历史,使长调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以科学、有效、系统的方法保护好长调民歌这一宝贵遗产。 加速立法、依法保护:在传统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许多国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一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早在1840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案《历史性建筑法案》。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也都很早就开始了文物保护的立法及执法。各国成功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制定完善的保护法,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由政府和民间双管齐下,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目前,长调的保护迫在眉睫,唯有立法、施法才是管理、保护蒙古族长调的长久之计、必行之举。 确定载体,重视保存:蒙古族长调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不同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以武力的、独立的、可触可感的形式长久保存。由于自身具备的具象性,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有形文化遗产的存在。而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是依附于人类行为的、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所以对他的管理与保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其载体——人的因素。对于那些技艺超群的艺术家,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必要的补助,同时还应赋予他们以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以激励他们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上做出更多贡献。随着塔巴海、特木丁、昭纳斯图、哈扎布等一代长调大师们的先后谢世,许多传统长调歌曲及特殊唱法都面临失传。由政府确定和保护传承者的工作也就显得愈加迫切愈加需要。现在的长调传承人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以哈扎布为代表的老一代长调艺人,他们大部分年事已高,其中有的已经去世。第二类是现在50岁左右,仍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这

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文化的主导力量。他们在草原出生成长,接触原生态文化形态。第三类包括现在艺术类高校、艺术研究所等院校培育的新一代具有现代保护观念与意识的长调人才。确定了长调的载体,才能更好的制定策略,保护长调。 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蒙古族长调

民歌大师哈扎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长调技术的歌手,是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被乌兰夫称赞为“人民的歌唱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蒙古族长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没有留下一张完整唱片的情况下,于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编写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长调唱片,均在文革期间被销毁。即便是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现今也几近灭绝。足以见得保护现有资料的重要性。

 加强国际合作:2006年12月5日到7

日,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这标志着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迎来了一个春天。“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蒙古国两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都留存着这一文化遗产的不同部分,要想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结合两国共有的遗产资源,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只有两国加强合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使长调民歌得以真实、完整的保存下来。

3.蒙古族长调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调歌曲的传承上,首先要保证歌曲的“原貌”,也就是对已被指定为长调传承者、长调持有者的演唱进行忠实的录音、保存,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在长调的传承过程中很容易走形、变样,反而会有悖

取措施以促进长调民歌的传承,从而防止其走向灭亡。

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

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长调民歌的保护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严峻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须知道蒙古族长调的保护不是

结论 急于求成的事情,只有踏实认真地做好保护遗产作为一项宝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的每一步,长调才可能被完整的、真实的、系统族长调民歌需要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及时采的传承下去。

———————————————————————————————————————————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包•达尔汗,吴云陶丽.《蒙古长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 [3] 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4]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5] 祝汉宾,丁利冬.《保护蒙古族长调 让灵魂随歌声飞翔》.北方新报,2006年12月12日 于保存文化、弘扬文化的初衷。换言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发展等关系只有忠实的保存才会使蒙古族长调继续拥有生命活力、使其保留它原有的无穷魅力。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6

——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

摘要:近年来,文化体验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文化遗产旅游更是文化旅游中的重头戏。本文主要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开发保护角度进行探讨,提出现存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遗产旅游 兵马俑 开发保护

一.遗产与遗产旅游

(一)遗产与遗产旅游

遗产一词源于拉丁语,其含义指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定义,遗产可以分为三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遗产则是指一些质朴原始的自然风景地,包括未经砍伐的森林,没有筑坝的河流等等。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以及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思想、价值与信仰、建筑物与纪念物、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艺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传统事件与节日活动,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据此文化遗产又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自然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遗产,例如我国的泰山、黄山。

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角度就有不同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遗产旅游是指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文化遗产旅游

1、文化遗产旅游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高质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凝聚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当地某一时期的人文特征和精神,能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高层次需求。文化遗产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2、文化遗产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调查显示,在商务,度假,购物,探险以及文化体验5种旅游动机中,文化体验的动机居于首位。随着2006年6月10号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开始在全社会推广,文化遗产旅游趋势在不断地增长。

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

从文化遗产的资源属性来看,具有脆弱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是文化遗产旅游中最重要的课题。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为文化遗产旅游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而文化遗产旅游的广泛开展,则有进一步的增加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开发与保护并举

文化遗产旅游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不可重生型,而不可重生性又更好的保证了遗产的真实性。在理想状态下,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应该并举,达到双赢。

三、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现状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我国的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将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反映出了东方人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并提出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宗旨,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且也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的体验需求日益增加,文化遗产旅游的热潮已经逐渐兴起;公众的保护意识日渐强烈;遗产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发展势头正劲,但总的来说我们还处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初级阶段,这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法律存在漏洞。虽然国家对文物遗产保护与管理已经出台了相应措施,可是像《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暂行条例》等条例出发点不同,各自界限模糊,漏洞很多,不法人员乘此钻空的例子数不胜数。其次,资源开发过度。过度的游客数量使本来脆弱的遗产更陷入危险的边缘。再次,没有创新,千人一面。只要和文化沾边的都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清一色的劣质文化工艺品,游客的好奇心早已变成索然无味。另外,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景区大兴土木,肆意增加设施,破坏文化遗产。

秦兵马俑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文化遗产之一,可以说,开发保护到现在,已经日渐成熟了。本文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从兵马俑的现状,问题再到解决措施,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开发与保护

(一)兵马俑现状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坐落在陕西临潼区,距秦始皇陵东约1.5公里处。现已发现一号,二号,三号坑,这三个坑呈品字状分布,另外还有一个已经挖好还没有装兵马俑的四号坑。

兵马俑的开发保护管理体制是分开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主要进行投资建设景区,而兵马俑博物馆则负责文物考古挖掘研究。07年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世界唯一秦文化体验之城——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完工,这个广场是秦兵马俑博物馆馆前唯一配套的文化旅游商业区,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出入必经之路,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入驻有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及销售、通信等旅游相关服务、零售行业等商家,是兵马俑博物馆的主要旅游配套设施;另外,关于兵马俑的挖掘研究,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兵马俑问世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随着考古挖掘活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文物,遗迹发现。并且随着技术方面的日渐成熟,兵马俑也更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兵马俑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是游客来陕西旅游的首选。据西安旅游局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双节期间,秦陵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人次39.12万,同比增长23.03%,创历史新高。

(二)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存在问题

1、实行联票制,收费捆绑

兵马俑从2012年3月1日起,兵马俑景区实行一票制(包括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百戏俑坑博物馆和石铠甲俑坑博物馆),旺季期间,即每年3月1日到11月30日,全价150元,凭学生证为80元,淡季即每年12月1日到次年2月底,全价为120元,凭学生证为60元。这样的联票设置,对大部分游客来说,不符合只想看兵马俑的初衷。不过,景区规定,只有购买联票才能参观兵马俑。从表面上看,五个景点150元的票价并不贵。但实际上,因为景区并没有明显标志告知、而且景点过于分散、乘坐转运车要排长队、旅行时间限制等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将所有景点全部参观。所以为没有参观的景点买单,无异于变相涨价。

2、规划欠缺,商业化太过严重

从兵马俑售票口到大门有一段距离,沿途都是仿古建筑,但对游客来说,景区大门到兵马俑的距离有点远。另外,兵马俑博物馆里一号坑和铜车马最受欢迎,一到旺季或者节假日,这两个地方都会近乎瘫痪。

景区门口管理混乱,社会车辆乱停乱放,黑车拉客现象严重,小商贩沿途叫卖,造成交通堵塞。

最有趣的就是,连当时发现兵马俑的那个陕西人杨继德也火了,签名售书,还有个名誉馆长的噱头。真可谓震撼世界的兵马俑,前途无量的淘金场。

3、缺乏人性化服务

从售票口到门口停车位,都没有必要的提示牌或标志。景区服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兵马俑馆内详列的文字讲解比较详细,馆内讲解员则是讲解雷同,甚至基本没有讲解提示。

4、事企分开,缺乏沟通

从07年开始,秦始皇陵景区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将文博单位和旅游企业从资产、人员、管理等方面彻底分开。

这种事企分开的制度,使得一方面在潜心研究,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建设,一心追求利润,保护与开发分离。像兵马俑周围的景区开发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档次低,而兵马俑却开发的过渡商业化。这种各收各的钱,各管各的事,为各部门的小利益驱动,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使得景区发展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三)关于兵马俑保护开发的改进措施

1、制定法律

放眼世界,无论欧美,还是日本东南亚,他们文化遗产旅游保护的最坚强后盾无一例外就是完善立法。比如英国有一套大到《国家遗产法案》小到《珍宝法施行细则》还有各种规划开发的法案及细则的保护体系。因此,兵马俑的开发保护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亟需一套完备的可参考的法律体系。

2、门票人性化,靠服务取胜

首先,景区管理部门应采取联票和单票相结合的方式供游客选择。其次,联票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时间安排和兴趣选择,最大程度地调动游客购买的欲望和积极性,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甚至口口相传,营造口碑效应。

从兵马俑景区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更应该在旅游上做文章,相对于门票经济,游客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才是大头。因此特色的服务业更为重要。开发景区的综合资源,给游客提供多种内容的消费,提高旅游的综合收入。

3、利用文化产业带动

美国人凭借恐龙文化在全世界赚钱,Disney电影更是在全球轻松完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文物开发保护的新模式,既可以虚拟开发,不破坏文物,也可以有可观利润,还可以增加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因此,我个人感觉我们需要大力培养吸收这方面的人才,打造以秦俑为主题的动漫游戏,或者建立一个兵马俑主题公园,对尚未挖掘的俑坑进行虚拟未来开发。另外,影视行业也可以利用兵马俑题材等等,形成一个以兵马俑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

4、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时尚文化宣传

兵马俑的保护开发,到头来还得靠全民的力量。政府支持很重要,但这未免显得很单薄。像巴西,有专门的民间组织协会等主动宣传保护。像韩国定期都会召集韩国明星拍韩国旅游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韩流在中国的流行向我们宣传。

我们前一段时间,汉服运动很流行,各大高校学生齐聚弘扬汉文化,就我本人而言很支持这种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各大高校学生设立相应组织团体,一起保护兵马俑。另外,我们也可以发挥时尚文化方面的优势,明星宣传,建立兵马俑保护基金会等措施。

5、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与旅游相关的部门,都必须目标一致,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走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像秦兵马俑景区,可以逐步推行风景,文物,旅游等合一的管理体制,一个机构,几块牌子,合署办公,形成发展旅游的合力,更好的管理兵马俑景区。

6、合理规划,建立完整体系进行开发保护

针对兵马俑博物馆,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资源体系。明确好资源等级,进行分期分层分级开发。对兵马俑周边隐形的景区进行更好的开发,为兵马俑博物馆提供更好的辅助景区。

培养专门人才,进行专门保护,开发有特色,有质量,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成立民间协会,自觉监督假货。

兵马俑的形象就是秦文化。我本人觉得把兵马俑的形象与西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结合起来会更好,既很好的宣传了西安市,又可以加深当地居民保护保护兵马俑的意识,把兵马俑当成骄傲,更容易的形成自发保护。

政府要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体系。首先政策方面,要提供政策倾斜,利于开发。建立权威的开发开发保护小组,打破博物馆和旅游公司各自管理的界限。再次人才方面,陕西高校众多,可以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加强人才激励,鼓励大学生更多的投身兵马俑的开发保护中。市场保障方面,在本土扩大媒体宣传,保证本地客源,然后再扩展外地旅游客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兵马俑景区企业竞争力的保障,严厉打击黑导,非法旅行社,非法企业,确保市场环境秩序良好。安全保障方面,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制定更详细的安全细则,并可以形成一个紧急事故的救援网络,最大限度的保障游客安全。

五、结语

在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我国在遗产旅游方面的潜力很大。像兵马俑这样的世界级的遗产资源,我们可以更好更完善的开发保护,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又能造福千秋,达到双赢。总之,我国的遗产旅游前景很好,我们对此信心十足。

参考文献:

[1]邹统钎等.遗产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2]段宝林,江溶.山水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梁文慧,马勇.澳门文化遗产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M].武汉:科学出版社.2010.[4]西安市旅游局官网,第一旅游网,中国旅游新闻网.[5]马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13-17.[6]邓明艳,罗佳明.英国遗产保护利用与小区发展互动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12):141-145.[7]邹统钎等.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8]龙京红.旅游景区经营中“两权分离”问题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2005,(5):38.学年论文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论文成绩:

论文题目: 浅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

所在院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所在班级:09旅游管理

学生学号:00939009

学生姓名:赵晨晨

指导教师:吴松岩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机制研究 篇7

江苏省围绕农业、农村, 着力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这个市场的逐步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农业文化的旅游价值。到目前为止, 江苏已经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0个, 初步具备接待旅游者基本条件的乡村旅游景点达到1, 000多个, 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可以划分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以及一大批生态环境优越、适宜人们休闲度假的乡村。乡村旅游点蕴含了农业文化、乡村景观和民俗文化, 这同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顺应时代要求, 华强生态园项目构思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主导项目, 如何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如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述

(一)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由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冲击, 这些珍贵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正面临各种威胁。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2年开始,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按照粮农组织 (FAO) 的定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二) 农业文化遗产现状。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 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 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 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 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 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当前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对农业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弊端, 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江苏的农业文化遗产领域广阔、类型全面、内容丰富。同时,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江苏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尤为迅速, 大量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开展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对于促进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新农村、保持江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华强生态园概述与发展现状

(一) 华强生态园概述。

随着丰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消费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的独特农家生活使越来越多城市人向往, 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 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顺应着这种潮流, 在华山镇政府、华山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 建成了江苏华强生态园。江苏华强生态园位于丰县华山新镇区, 占地400余亩, 成矩形分布, 东部为旅游观光娱乐区、南部及中部为生态农业示范区、西部为休闲自摘区, 园区集温室育苗、观光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 实现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 是丰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园区先后成功创建2A级景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市优秀农业观光园, 获徐州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 华强生态园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

2013年徐州市旅游局主办的“最美乡村旅游点”评选活动, 华强生态园所在的丰县就有5家入选。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 拥有果树面积50万亩, 盛产优质苹果和白酥梨;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 已有19个品种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 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丰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6万亩, 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58万亩, 已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丰县的水果和蔬菜种植历史久, 形成了独特景观, 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和科考价值, 蕴藏着很大的旅游潜力, 也具有保护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理念新颖:在技术理念上, 江苏华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公司依托华强生态园建设, 融合农业、旅游、城建、新农村的发展, 将一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 大大促进了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沟通了城市与乡村, 缩小了城乡差别。游客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 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 园区积极推动农业产品的优化升级, 推进科技发展与应用, 促进产业化生态项目的策划与运作, 立足农业、发展农业、突破农业的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解决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助农民增收脱贫、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

(一) 华强生态园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 还包括农业文化与技术。华强生态园就是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 融合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作物, 形成新的农业生产体系, 进而进一步发展农业, 保护农业文化。

(二) 华强生态园有很强的农业文化基础。

华强生态园立足于农业文明悠久的丰县, 这种文化内涵凝结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华强生态园里面众多著名的丰县农业产品和它们的历史渊源。我们在欣赏壮观的生态园时, 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四、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机制

(一) 农业遗产与旅游业发展。

将农业产品转化为农业遗产, 将农业产品按照农业遗产进行培养和开发。丰县的农业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对徐州乃至整个淮海地区是一个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珍宝。利用好它, 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旅游方面, 农业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好丰县的农业文化, 会对徐州旅游业产生大的推动。主打农业文化的徐州特色旅游将会吸引更多旅客的前来。也可以作为徐州旅游产业从以前物质的单一旅游形态转化为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的重要理论参考。

(二) 在推广中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 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 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 (教育过程) 的一种动态过程。而现在, 我们利用华强生态园作为一个平台, 把这些农作物集中到一个生态园内, 采用先进的技术、新颖的观念进行保护和繁殖。利用这样的模式, 做到一种新式的农业推广, 将新的技术利用到农业种植上去。普遍保护, 重点培养。而园区建设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高标准温室大棚, 主要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及绿化苗木苗圃, 大面积、大规模种植。银杏、紫薇等各种珍贵树木应有尽有;二是优质果树和农业示范基地, 利用农林产品的生产周期, 打造当季特色风景;三是旅游休闲观光景点, 人工湖、人工河、垂钓区、楼台亭阁供游客观赏;四是建造华强农庄、中苑1-4号、会所、餐饮等设施, 形成观花、采摘、餐饮、休闲、风情游等不同特色农家乐, 进一步打造华强生态园的品牌。

(三) 对地方传统尽可能的维护。

在华强生态园内, 农作物的选取和种植, 首先应对传统品种给予特别保护。随着我国粮食供给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传统作物和畜禽品种更加重要, 因此要给予特别关注, 使其在商品生产中立足。其次要对传统农业品牌给予关注。传统农业品牌既是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也是非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需要加以保护, 使之能够在商品生产中占据合理份额。

(四) 加强教育培训。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缺少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因此积极培养当地人才,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部分年轻人留在村中发展, 是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农民进行旅游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导游、客房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的旅游培训, 可以帮助村民了解一定的旅游知识, 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一开始就在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上进行。

五、结语

显然,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所蕴含的思想与理念上,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而且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更是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 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 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样也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 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磊, 吴郭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大众科技, 2010.10.

[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以青田GIAHS旅游资源开发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8

摘要:在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方面,这直接导致部分古老建筑物、历史遗迹等在拆旧建新中被摧毁或被商业化操作,文化遗产经营管理忽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文化遗产被严重的破坏甚至难以修复,为缓解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旅游资源商业运用之间的矛盾,人们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间关系的平衡。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针对山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为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旅游开发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有效的保存祖先创造的物质遗产,而且可以使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文化中体现民族文化特点,进而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如果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具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商业活动都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一、山西文化遗产现状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可见山西文化遗产的丰富,这在山西省文物局对外公布的数据中也得到了验证“我国建国后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为2351个,其中土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领土面积1.56%的山西省占有量却高达11.5%,共有271个,居全国第一”[1]。在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在全国排行中仅次于四川省,另外,116项文化遗产项目和近200个保护单位被收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位居全国第三,可见山西省文化遗产在质量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河曲民歌、晋南威风锣鼓、稷山高跷、临汾蒲州棒子、潞安大鼓、杏花村汾酒酿造技艺等均是极具山西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结合山西省文化遗产现状可以看出,其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优势,另一方面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方面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如何在两者中寻求平衡是山西省在认识到文化遗产价值前提下的首要任务。

二、山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分析

(一)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必要性

山西文化遗产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均在国内占据较显著优势,所以山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已经成为保护民族文化,甚至世界文化的重要工作,这直接决定了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必要性[3]。其次,山西省文化部分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严重受损或被严重破坏,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彻底的消失,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城墙部分严重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权八路军总部遗址因年久失修,原样难寻;蒙山大佛受煤灰侵蚀严重;百年民居大量倒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等。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但其以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为前提,所以山西要提升本省的第三产业,甚至通过第三产业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也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传承。

(二)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

山西文化遗产之丰富令人震惊,但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整体保护传承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受以下因素导致:首先,我国《文物法》中虽然明确指出文物的所有者具有维护文物原样的责任和义务,山西省地方有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占用古民居的主体具有维修古民居建筑的责任和义务,但相关责任主体受自身经济条件和文物保护专业性等因素的限制,维护工作难以持续开展,即使开展也难以保存文化遗产的原样[4]。其次,山西省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要实现全面的保护传承对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等因素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山西省文物保护经费和队伍建设有限,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只能将文化遗产保护等同于防雨漏防火灾和危险警示,并不能真正完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部分文化遗产虽然得到了政府资金保护开发,但受专业性、保护经验等因素影响,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却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原样,例如碛口古镇等[5]。再次,由于部分非文化物质遗产坚持传统的传承戒律,而且在接受传承的过程中较辛苦,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观、审美等存在冲突,所以在保护的过程中仍逐步走向消亡。

现阶段山西省政府已經认识到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必要性以及过去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调整文化遗传保护传承的措施。首先,对山西省境内濒危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在此过程中进行“山西省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建设,并在积极利用和借鉴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进行人才培养、鼓励民营、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其次,重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使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合理的、持续的梯队结构中得到保护传承。再次,对山西省文化遗产相关部门、机构的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保证其在职业道德、专业性、经验性等方面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际需要。另外,通过建立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费的预算法和实施细则等保护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经费可以切实的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并通过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三、山西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一)基于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明确开发思路

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第一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要解决此矛盾,必须先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开发的价值取向、开发的模式,并判断是否可以实现保护性开发。第二是开发主体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取决于文化遗产在开发过程中要涉及跨学科的知识,而且开发过程涉及多元化的主体,对学科关系和相关主体关系进行明确,是保证开发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6]。第三是开发活动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例如在开发非物质遗产的过程中,传承人、专家、旅游者、社区、民间团体、媒体、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如何均衡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了解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协调仿真和处理。

在明确旅游开发的三大矛盾后,笔者认为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科学规划,山西省相关部门应针对山西省区域范围内拥有的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建档,并由国家相关权威部门针对山西省文化遗产的目前情况和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针对山西省文化遗产开发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为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依据。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山西省可以明确开发的基本方向和整体思路,并在开发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后期需要继续开发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这对缓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避免“拆东墙补西墙”问题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山西省应积极完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法律和条文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西省文物保护工作条例》的技术上,针对重点开发和保护的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条例,如云冈石窟保护条例等,这一方面可以为解决开发主体间的矛盾和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矛盾提供直接有效的约束,而且可以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制约旅游开发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破坏文化遗产问题的发生,只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才能引起相关主体的重视,使山西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合理的、顺利的、可持续的进行。再次,在“三个加强,一个发展”的思路下进行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谓三个加强即加强科学保护,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科学管理,换言之要在山西省形成高水平的技术队伍、研发队伍和管理队伍,对山西省重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推动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山西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同步进行。现阶段山西省针对云冈石窟提出的“石窟危岩裂隙灌浆加固”技术“残断落石归安粘接”技术、煤灰石窟污染问题解决方案等,均是“三个加强”的成果,而“一个发展”即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科学合理的研究、管理和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

可见山西省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基于旅游开发的三大矛盾,积极构建保护性开发的思路,以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法律为前提,以科学的技术、管理和研发为基础,以旅游开发为基本方向,整体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

(二)在认清山西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开发模式

1.保护和开发并举

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其不仅对后世具有教育、警示、文化传递等作用,而且可以服务当代,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际上就是挖掘山西省文化遺产服务当代功能的过程,例如,山西省在平遥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已经成为山西除“煤名片”以外的第二张“城市名片”,甚至世界各地友人“只知平遥,不知太原”,平遥旅游项目在提升山西省国际影响力和推动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创收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平遥古城的保护是推动平遥古城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得到保持的基本途径,所以山西省在进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的模式,将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遗产通过有效保护,发挥最理想的旅游开发价值。如果在山西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就会导致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逐渐脱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文化遗产自身的文化价值,例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因旅游开发效果不如乔家大院,虽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在旅游者喜爱程度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山西省在进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认识到自身文化遗产的优势和目前保护和利用情况的不足,将保护与开发并举。

2.在各旅游要素上彰显山西文化遗产的个性

旅游开发过程转化为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除取决于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和大力的宣传推广外,还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体现出当地旅游资源的个性,进而提升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等,这要求山西省在进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文化遗产个性的彰显和保留。

笔者认为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彰显个性,应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提升旅游要素“食”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山西省应将极具地域特色的面食制作工艺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神话故事等有机结合,使旅游者带着情感和好奇进行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山西省应通过建立基于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美食节等丰富旅游者参与山西个性的“食”文化体验。其次,提升旅游要素“住”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将山西省的窑洞文化与当地木板年画、民间绣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为旅游者提供个性的旅游居住体验等。再次,提升旅游要素“游”“娱”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例如将五台山佛乐文化与五台山佛事展示活动等相结合,将山西省的皮影戏、人鼓表演等融入山西省的民俗表演中等,使旅游者参与的旅游活动可以直接体现出山西省的文化遗产特色,提升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提升旅游要素“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例如山西省结合时代发展,将黎侯虎、中阳剪纸艺术等转化成具体的旅游产品,可以有效的刺激旅游者消费,而且可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除此之外,提升旅游要素“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例如,在以山西为终点或起点的飞机上为游客提供冠云平遥牛肉、在各类旅游长途交通中播放山西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宣传片等,均是有效的个性化开发措施。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山西省文化遗产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受保护传承相关法律约束、资金支持、专业技术支持等因素的限制,现阶段保护传承的效果并不理想,要为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持续的动力,需要当地政府部门逐步引导,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挖掘其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并反过来用经济价值为保护传承提供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保护与传承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02):130-134.

[2]席岳婷,赵荣.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73-77.

[3]阚如良,李肇荣.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旅游论坛,2008(06):361-365.

[4]贾鸿雁.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环境视角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4):64-67.

[5]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8):43-47.

上一篇:治保主任工作评语范文下一篇:劲舞团浪漫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