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精选12篇)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1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 现在这样的增长方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 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 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GDP中只有20%左右用于投资, 而中国却高达50%左右, 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 越来越多的东西卖不掉, 国家只好再投资, 利用投资带动消费, 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经济发展恶性循环。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 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 这样可能会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 同时使国内的贸易条件变差。
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是货币的过量供应。货币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 而且会使一国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问题深层的根源在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 (或称经济发展模式) , 所以为了解决宏观经济中的这些问题, 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另外, 当前的国际环境也是很严峻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降至0.5%, 发达国家经济将出现2.0%的负增长,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大副滑落至3.3%, 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也将出现2.8%的负增长。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边和日趋严峻的同时, 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 外部冲击与内部因素相互交织影响, 使得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 为了应对国内和国外的挑战, 中国应当寻求经济转型, 以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又平稳的发展。
二、中国转型中遇到的障碍
然而中国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 就开始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年以后, 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 又再次提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今后五年的经济工作的重心内容。到了2007年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不过到现在都一直没有实现经济模式的完全转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旧经济体制没有完全消除, 成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主要障碍。
具体的障碍主要是以下三点:第一点, 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比如说信贷资源, 所以各级政府依然对于信贷的发放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第二点, 把GDP的增长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志。第三点, 在资源配置上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这表现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市场化, 而是由行政机关定价的或者受行政机关的影响。要素价格压低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 而价格的扭曲促使了以浪费资源的方式进行生产。
总之, 要靠改革开放建立一个好的体制, 在这样的体制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建立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就是像十七大所要求的那样,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让市场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建议途径及意义
中国的传统体制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传统体制的这种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转型的初始条件, 对改革道路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也就是说, 不能正确地认识过去, 就不可能正确地面对未来。
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首先要广泛应用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各种技术提高效率。其次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对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再次发展信息化, 由于信息化可以改造整个社会, 能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因此我国要着重发展软件和服务业。最后,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
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不仅会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增添新的动力。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以“扩内需, 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 将增加国内市场需求, 扩大进口贸易, 进而对推动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调整、生产格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还在于,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将大幅减少碳排放量, 从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重要贡献。
对中国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非易事, 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还存在重重障碍和挑战。不过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进展让人们有理由期待, 中国将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 赢得“转型”这场障碍赛的最终胜利。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瞩目的成绩。不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如宏观经济出现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以及严峻的国际现状等, 这就迫切地要求中国进行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了很多的障碍, 而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本身及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转型,障碍,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金荣学.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研究[C].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06, 05.
[2]刘伟民.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C].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9, 04.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2
姓名:段安东哲学号:139054318 班级:机械133班
本文原创,完全手打。客观研究,绝无抄袭。
一、前言
相信在世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组织的目标中,不论是长远的还是短期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新政策的出台,甚至新旧政权的更迭都与发展有关。可见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当今世界的中国来说,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新中国建国以来,一代代领导人的政策都离不开发展这个关键词。在这个关键词的指导下,中共中央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新型观念,以及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式。想要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发展是什么,发展方式又是什么。
二、什么是发展?什么又是发展方式?
发展本是哲学术语,指的是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事物变化到新事物的变化过程。哲学上说,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运动,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在我看来发展是有多个维度的。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发展是人类历史向前的推进,是科技的进化,是文化的更新换代,是政权与相应政治制度的完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外的发展可以理解为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推动的一场场变革。人民推动更有利于民众的政权上台,政权再确定相应政策,这便是一种发展。从文化的眼光看,欧洲从教皇的绝对思想统治到欧洲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以及在中国发展迅猛的新文化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发展。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人内心对自由,合理,公平的渴望。
发展方式即是人们意识到需要发展之后用以推动发展的方法。纵观人类历史,一个民族发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革命推翻不合理的政权,推动新的,较为合理的政权上台执政。政府往往通过新政策的方法推动发展,比如我国的三大改造,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发展的目标确定之后,相应的政策也会出台,但并非所有的政策都是合理,正确的。但是在我看来,并非正确的政策也应当属于一种发展方式。即使政策上存在误区,也不应当影响到政策推行时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本质。而文化的发展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像文艺复兴,以及近些年来中国发扬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传统文化这样的一场运动,也可以是像新文化运动那样,编写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新青年杂志》。
以上便是我对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理解。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方式以及路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新的革命,这种革命使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化。1973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过于激进,追求生产效率,重心在于改造生产,希望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重工业来在短期内达到赶超世界其他强国的目的。这种方式是盲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科学的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发展大势,提出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出要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提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通过改革。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开始形成。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中国需要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议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念,明确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后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体现了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1992年,邓小平从理论上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并非是某一种明确的属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尤其是制造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对其进行了巩固和发展,增加了公有经济的控制力。与此同时,我国也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完善了社会的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我国先是决定在沿海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设立经济特区,后相继开放了中国所有的大中型港口城市,又将将上海的建设目标树立为:假设成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卷定开放常见沿岸的五个城市,由此以后内陆城市也开始走向开放。二十世纪刚刚过去,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向外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着手开发西部,以解决东西发展,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重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证明了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改革开放这样以政策理论尝试为起点的发展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战略毫无疑问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对自身政策的一次重大的改良。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正确的分析了新中国所处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分析了我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面来,提出中国经济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由内而外,由高到低的一种变革。邓小平推出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都向人们证明了政党思想、政策的大变革不一定需要使用暴力,也可以是党内制度的一种革新。也证明了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当今中国最适合的制度。这种和平演进的方式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生命力,以及解决问题时中共的创新,和坚定的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决心。
四、当今中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和路径
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而言,在这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发展方式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发展的方式也必然不同。当上层建筑的所采取的措施、政策不再适合当前情况时,发展方式就需要得到转变。而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质,相对完善了分配制度与保障制度,制造业以及贸易进出口都获得了极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日益暴露,一些社会矛盾也开始有激化的趋势。中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诟病。如钢材产能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则仍然短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工业兴盛的同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不少地区出现矿区塌陷形成的“矿坑”,工厂严重污染空气以至周边居民集体中毒。东西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仍需调整。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出现治病难、治病贵。房地产发展过度,城市郊区出现“鬼城”。因此目前的中国仍旧需要在新形势下转变目前的发展方式。
胡锦涛担任主席之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竖起了新时期下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面大旗,以人为本,告别资源浪费型发展开始提上日程。在当今中国实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应当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转变的,应当对经济社会的全局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继续大力开发西部地区,开放重点也应当逐渐转向内陆地区,并在沿海城市提倡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继续起到带头的作用。
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创新 篇3
中国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的十字路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中国发展模式创新为主线,将全面贯穿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各主要环节。
形成消费主导格局
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消费长期低迷。无论从理论还是从中国发展的实际看,中国都到了形成消费主导新格局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出口、投资主导型发展模式而言,消费主导模式是一种更具有持续性的良性发展模式。从国际经验看,实现这一转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市场自身的发展完善,自然实现这一转变;二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主动实现这一转变。从中国实际看,后一种方式应更为有效。因此,如何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消费主导型新格局的形成,就成为当前政府制定政策的重点。
加速城市化
以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城市化率在55%~60%。200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但城市化水平只有45.68%。城市化滞后阻碍了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的转型升级,城市化率每提高1%,我国将有1300万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居民消费总额将大约增加1200亿元。据此测算,由城市化带来的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至少可以支持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政府应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利益考虑,对转移转让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趋于削弱,以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我国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高强度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把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
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滞后使资源需求过盛和供给短缺同时存在,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企业非但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反而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在“十一五”时期,中国虽然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增长、高碳排、高污染”现象依然相当严重。据测算,在2030年前,中国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碳排放仍将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必須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加快低碳产业链条的形成。
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总体表现为粗放且低度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是促进高加工产业比重提高,通过生产迂回化使新技术部门不断产生和繁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是提升中高端产业竞争力,加快淘汰钢铁、煤炭、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制造服务化、服务知识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和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应顺应世界潮流,将新能源、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其发展。
改革收入分配体制
要提升和扩大13亿人的消费需求,形成以内需驱动的内源式增长,需要尽快推动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具体来说,政府应通过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初次分配秩序,扩大中产阶级比重。在调整再分配结构上,政府应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保障低端劳动者收入;完善财产性收入税收制度,减轻普通群众持有财产的缴税负担。此外,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向政府支付红利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规定。
完善公共服务
随着中国社会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从总体看,私人产品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历史,而随着全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公共产品短缺时期正向我们走来。为此,政府应积极推进民生工程,通过解决广大民众的住房、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来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并通过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的收益为广大民众所共享。
在过去30余年的改革进程中,由于主要着眼点在市场化改革上,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内的公共职责分工并未真正理顺。为此,在新一轮发展模式创新中,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中央地方规范的公共职责分工体制,二是按照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三是以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为重点完善公共治理结构。
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 篇4
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的事实已被市场、政府、学者等各方广泛共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已被摆到了各方面前, 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经济近十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两个因素:
其一,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 大量向中国搬迁转移的全球产业链的制造终端, 以及由于人民币外币汇率政策导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被低估, 中国因此被戏言“制造了世间万物”成为“世界工厂”。
其二,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率十年间飙升过半,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在短时间内飞速增长, 从而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高度繁荣, 房地产业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挑起了国民经济的脊梁, 其对国民经济的上下游有着相当强劲的带动性, 并且由于其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将消费者几十年内的消费额于一个时点集中释放。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房地产业功不可没。
第一个因素, 中国外贸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如此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也并非罕见, 但以中国如此之大的人口规模, 在全球经济中融入了超大体量的经济规模, 近十年来外贸出口高速增长, 外贸与资本顺差多年持续, 导致外汇储备在十年内多年了30多倍, 如此局面在世界经济史上也鲜有发生, 甚至引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探讨。
常理来看, 中国的外贸顺差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应同时体现为资本流动项目下的逆差。即中国出口商品与服务如果不能换得等值的服务与商品, 就应直接投资外国, 即购买对方的股权、矿藏、土地, 表现在资本项目上则是逆差。但目前恰恰相反, 资本项目始终为顺差, 将近十余年都是资本流入而并非流出。中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 从本质上来看是全体国民被强制储蓄, 而欧美等国则通过这种融资渠道借到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 一方面进而通过消费保证该种经济模式的维系, 另一方面又通过成熟、高效的金融运作体系, 利用低成本资金套利。
但以目前的资源配置来看, 该种模式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维系。首当其冲的是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日益匮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2年我国劳动力人口15~59岁为93727万人, 同比减少345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69.2%, 较上一年末下降0.6%, 这一数据直接预示着中国劳动力总供应量的萎缩, 中国正在拱手让出之前“世界工厂”的地位。其次是成为“世界工厂”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极其巨大, 中国政府已经不得不认真的面对这个问题, 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让政府不得不马上行动起来。如今, 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限制国外低端产业的迁入, 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以工资为主的诸多经营成本的直线上升。近十年以来, 大量的在华外企制造业开始了向本国内的回流潮, 目前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持续了近十余年的“世界工厂”地位造就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已经开始消退。
第二个因素, 就是城镇化建设造就的房地产业大繁荣已经进入末期。城镇化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的一种表象, 而并非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但另一方面, 人们的生活及活动范畴被集中在了一个固定的区域内, 其对于房屋的居住需求必然在短期内爆增, 这是近十来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始终快速扶摇直上的根源, 房地产业近十余年的高度辉煌, 必然使得水泥、煤炭、钢铁等上游行业不断的扩大再生产。反之可见, 房地产业一旦大幅缩水, 相关行业大幅降低产能将是无奈之举, 宏观经济也必然会出现大规模衰退, 这是政府始终直面的一个难题, 也是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不断调控房地产, 以及楼市调控失败的根源。但总体来看, 目前房地产业的盛世早已不在, 这当然也是由于人口红利消退等因素参杂其中, 房地产业泡沫破灭所会引发的经济震荡以及未来地产业倒下后, 又有哪个产业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内的支柱, 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表象背后, 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已经在悄然进行, 暗流涌动, 这参与其中更多的是市场的自发行为。
首先表现为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中国东南沿海出口制造企业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个新兴渠道迅速开拓国内市场。东南沿海一带有着数量众多的出口制造企业, 其极为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始终与国内市场呈割裂状态, 究其原因, 在于其高度专业化的制造分工, 基本上是伴随着世界经济产业链制造端向中国的转移而产生的, 与国内需求毫无联系。从国内的市场现状来看, 东南沿海外贸出口企业的强大制造能力, 也很难从国内市场产生出来, 因为国内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一个订单过来, 企业就可以专心全力生产, 而不必担心货款拖欠违约困扰, 在国内市场这是很难实现的。国内实体商业市场乱象丛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兴起, 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了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的最理想工具, 中国的电子商务也因此而兴起。
近几年内, 互联网电商的销售额屡创新高。据统计, 2012年电商阿里巴巴的全年在线销售额高达1万亿, 而同年中国GDP总值也不过40万亿左右。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 初步估计解决了近千万人的就业。透过这个现象, 其本质是是东南沿海数量众多的外贸出口制造企业和体量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成功联姻的结果, 如此数以千万计的网络电子商务卖家, 其实之上大部分都是东南沿海外贸出口制造企业所开拓的分销渠道。近几年内电子商务出现的极速增长, 直接造就了国内快递物流等行业的大发展。从趋势来看, 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电子商务, 将有力的拉动内需、将国内消费市场与东南沿海外贸出口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这一切都呈现出了水到渠成之势, 是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必经之路。所谓的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 其实早已在市场上悄然展开, 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离不开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开放的态度和政策支持, 但究其根本动力也并非政府规划, 而是数以万计的企业在市场中挣扎、奋斗而走到今日所呈现出的局面。
其实早在各地上演“民工荒”之时, 企业就已经开始采取对策, 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效率, 摆脱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来产生竞争力, 获取利润的模式。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工厂搬迁到内地, 继续利用新的廉价劳动力和新的资源, 也有一部分企业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技术设备来开拓销售渠道。这其中包括曾经轰动一时, 并被部分业界质疑的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 但最具典型性并且最代表性意义的恐怕还是要说有着“代工之王”之称的富士康的举动。富士康目前已经在内地停止了其招工计划, 究其原因, 也是在目前企业能接受的薪资水平下“无工可招”。在人口红利消失,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驱动力下, 富士康将改为一百万台机器人发展计划。据悉, 目前除洛阳以外, 富士康机器人发展项目已于晋城下线动工。此前郭台铭曾表示, 至2016年, 定位为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的山西晋城, 其产值可突破500亿元, “要在5到10年内实现首批完全自动化生产的工厂, 并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世界工厂”里的“代工之王”, 中国代工界的Number One, 以自动化、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来替代人工操作, 其对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从目前的各方资源来看, 改革将会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动力来源。改革是使目前的中国走好转型之路的重要保障。
所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指的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取代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 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和主要动力。摆在第三产业大发展面前的首要问题, 也即前提条件就是城镇化, 而城镇化也远非以简单的农民进城, 从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农民工而完结。第三产业是现代社会劳动力大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是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 生活需求也在随之不断提升的产物。50%的界限已经被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越, 但目前中国的现状是体量巨大的进城农民工所创造的可观的经济收入最终并没有停留在城市, 而是大多流回了农村的家乡, 其经济模式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究其原因, 现有户籍制度和集体土地制度仍然是将农民束缚在农村, 阻碍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人们的经济行为都是离不开其自身的预期的, 都是在预期范围内开展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最终的生活归宿仍然是在农村, 那么他们的经济行为, 包括投资、储蓄、消费等等, 就一定离不开自己的家乡农村, 而不可能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投在在城市。这部分人群的消费实际上是被严重抑制的, 与此同时, 乡镇理疗教育由于市场过小, 过于分散, 优质有效的资源不可能以集约高效的形式存在。从宏观上来看, 现有户籍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真正能够实现城镇化、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最关键因素, 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另外一点, 在我们加大科技研发和提升资产设备技术含量的同时, 也应该尽量多的去争取机会购买世界一流、技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专利和尖端设备。再次也并非否认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应该是发生在对方严格限制、保护, 拒绝技术专利出口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因为无论是加大科技研发力量还是提升资产设备科技含量, 目前最切实有效的方式途径不是自主研发。众所周知, 二战后国家遭受重创、一败涂地的日本于1960-1970年代花费了万亿美元进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前沿的科技技术专利和设备, 直接缩短了几十年的技术研发过程。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一点更有意义。虽然目前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政治环境复杂, 对于中国会有这种各样的限制, 但还是要结合时机, 适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政策面考虑, 户籍农地改革和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改革是现阶段政府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与升级的有效途径。
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要面对的困难
中国目前的经济类型基本上是一个投资型的国家, 想要从投资型的国家转型为消费型的国家是却并非易事。以德国为例, 德国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国, 其生产的产品40%用于出口, 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业化国家, 但他们还没有完全从投资拉动型转型成为消费型国家, 对于中国而言, 所要面对的困难可能会更大。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上是明确的, 是大势所趋的, 但过程之中所需面对的困难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是更高的通胀、更高的工资和更高的就业率, 但投资的增长速度则会更快。消费的增长总是要滞后于投资的增长, 两者之间的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加大。当投资增长过快时, 会产生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出路无非是出口和库存, 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未来的这个十年内, 中国经济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劳动力不足、环境污染以及资本边际产出减少将会是在转型期内无法回避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是不能够停滞的, 眼下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改革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改革执行的力度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处在转型期的中国。
摘要: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 逐渐走入了一个瓶颈期, 旧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成为了未来中国经济将要直面的问题。处在转型期的中国, 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困难重重, 政府改革政策的执行效率与力度将直接关乎着中国经济的命运。
关键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改革
参考文献
[1]韩秀云.中国新趋势.
[2]陶冬.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3]祁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
中国经济转型30年 篇5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09金融2姓名:马楷鹏
学号:200930950222 30年》----读书笔记
《中国经济转型30年》
----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农村改革、工业经济,还是银行业、公共财政,甚而在与全球经济的融合方面都有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经济转型30年》这本书于2009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出版,属于改革开放研究丛书,该书共分九章,由12位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共同完成,书中作者各自选取了一些重要角度,尝试展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提炼和分析相关经验和教训,识别和提出新的改革方向,并阐述中国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乃至中国经济成功经验对于经济学理论可能做出的贡献。
能够读到这本书其实非常偶尔,我当时是被它的标题吸引,看看了提纲,觉得内容还是挺不错的,这本书翻起来,给人感觉是一本可以用作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基础教材,它涉及了中国农村改革,工业经济、银行业、公共财政等多个领域的成绩和经验,这里面很多的事情有所耳闻,这本书却把这些重要事件详细完整地归纳起来,并加以点评,使读者既增长了知识,又受到了启发。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总体上概括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从这几个特征,体会中国30年来的经济改革。
首先是改革的渐进性质。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过去三十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是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第二个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是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11月至今)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革为特征的改革阶段。改革阶段从浅入深,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同时,在改革阶段实施过程中,也是采用这种渐进式地方式,逐步推进,摸着石头过河。以第一阶段放权让利为例,国家在这一阶段按照先后顺序采取了扩权让利试点、实行经济责任制、实施利改税改革。把计划经济中原来集中在地方政府的企业权利归还给企业,1978年10月,在这种措施刚刚实施的时候,只是在四川选择了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六家企业,率先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单位,在取得比较好效果的基础上,1979年试点单位扩大到4200个,1980年又
发展到6000个,逐渐扩大改革的规模。
其次是增量改革的特点。改革就意味着变化,变化有可能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在保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一种增量改革的方法,即改革从解决激励问题和微观效率入手,却不过早地涉及任何存量的调整,因而减少伤害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群体,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政治成本和风险。这一点,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得到,比如,现在像电力行业一些国有企业,平均工资要高于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或者零工资增长率,这样做,可以一方面逐步拉小行业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电力行业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再次是改革促发展的原则。中国式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就是说,改革从表面上来看是缺乏总体蓝图情况下,为解决当时存在的紧迫问题和以追求直接效果而分步骤进行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中国改革缺乏目的性,中国式的改革始终是围绕以提高生产力、改善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国力这个原则进行的。从结果来看,1978至2007年全国GDP的年增长率为9.8%,人均GDP的年增长率为8.6%。有意思的是,相对于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幅度正好相等,超过6倍。到了2007年后,城镇居民收入幅度开始超过农村居民。从结果来看,改革一直是以增加居民收入这个原则进行的,当然,缩少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国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
最后是改革的整体推进特点。虽然中国的改革是缺乏一个总体蓝图的,但是由于改革推进方式具有的自发性和经济体制各个环节需要统一配套运作并相互适应,因此,中国改革仍然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无论是局部效果还是阶段效果来看,其实改革都是整体推进的,并不存在实质上超前或滞后的领域。从农业改革、工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程度、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各个方面改革都在稳步推进。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6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讲述“新形势下的企业转型”;
■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带来“中国企业和商帮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 北京陕西企业商会会长冯仑阐扬“理想丰满”;
■ 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会长陈东升强调民间商业的力量;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刘东华呼吁新现实下企业家要成为新英雄;
■ 繆瑞兰、王志东、张洪涛精彩表述商帮文化、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的力量;
由北京宁夏企业商会主办,北京陕西企业商会、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北京甘肃企业商会联办的“商会的力量:中国经济转型与商会传承和作用”论坛于1月9日下午在京举行。
宁夏、陕西、湖北、甘肃四省区驻京办领导,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兼社区发展基金执行理事长、中国社工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专职副会长缪瑞兰,北京陕西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会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理事、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志东,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张洪涛,北京甘肃企业商会副会长、北京金豪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荣,北京宁夏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及陕西、湖北、甘肃企业商会的理事会全体成员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安徽、重庆、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江西、内蒙古、青海、山东、陕西、山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等20家在京省级商会会长、秘书长,经济观察报、中新社、新华社、和讯网、人民政协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商人、中国贸易报、中国投资企业导刊、中国房地产总裁等媒体的朋友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吕长胜(宁夏驻京办副主任):作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商会已经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商会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次论坛彰显了论坛组织者黄怒波先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传播和努力,使商会的力量受到多方的重视。
缪瑞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兼社区发展基金执行理事长):共同探讨商会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是集智慧、精神、道德、和谐、统一为一体的商帮文化在商会发展中的体现。商帮文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发展和演绎,如今的商帮文化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己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要把企业社会责任、伦理观融入到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作为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是直接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核心竞争力。
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最近我发现三句话特别好,一句话是中国古人说的:千金买宅,万金买人。千两金子买个房子,万两金子都买不到一个好邻居;还有一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我多么希望世界上有一个小岛,上面居住的全是智慧和善良的人;最近又发现了挺牛的一句话,是韩寒说的: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的结果不是因为不同人的改变,而是因为同类人的聚集。就像各省的商会,像亚布力,像柳传志带队的30个企业家美国之行,我们头一次有这样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团体拜访美国,从白宫到参众两院到大学,受到的礼遇也是出乎意料的。
最近我在思考,新现实下呼唤我们的企业家要成为新英雄,因为社会舆论对企业家的要求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发生变化以后,作为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能真正做到生存发展,你就是新英雄。
我将做新英雄概括为四句话:第一明是非;第二守本分;第三知趋势;第四会创新。企业家的第一职责是创新,但是如果你把前面三个词做到了,明是非、守本分、知趋势,会创新就是必然的,一旦你将创新真正做到了,新现实下的新英雄基本就是你了。
王志东(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理事、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在北大校友中,企业家这群人,他們面临了一种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在企业运作以及整个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能够体现北大的文化、北大的精神,如何能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能够去创造精神财富。更具体一点,北大精神中,企业家如何创造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如何体现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担忧和责任。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中央正式提出转型已经17年了,不仅是政府文件谈转型,企业也在谈转型,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谈而不转?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增长型体制,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到现在为止仍然是GDP挂帅,只要政府是GDP挂帅,追求的一定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不是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政府也有能力动用资源推高短期GDP,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方法来追求短期GDP,这是我们十几年来转型不成功的原因。
在过去几年,海外市场吸收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中国的经济问题被外需掩盖,当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过剩产能的问题就会水落石出,以往依靠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和投资驱动的传统模式走不下去,企业寻找新的出路势在必行。我们的企业不会用提高价格来提高利润,这个思路要转换过去,如果要提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哪怕局部和暂时的,定价能力和垄断能力是连在一起的,局部、暂时有垄断能力从哪里来?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来。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你能做的,别人不能做,或者是别人很难做到,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差异化竞争,有你独特的产品和独特的服务,一定要有一个绝招。企业在市场上有自己独特的绝活,才能形成局部暂时的垄断,在局部暂时垄断的保护下,获得一定的定价能力,然后把成本的上升传导到下游去。而要获得这样的绝活企业要不断创新,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把心思和资源投入到创新上来。
陈东升(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会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刚才许小年教授对市场,对中国经济做了一个很深刻的宏观剖析,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也是经济转型中商会的力量和作用。确实,本世纪以来的前十年是中国经济黄金的十年,也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十年,田原先生2000年在亚布力这样一个小山村开办了中国企业家论坛,从此,我们民间商业的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靠出口启动整个中国的经济改革,启动整个中国经济高增长。接着由于外贸的拉动,中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一波基本走完了,现在要转型到培植中产阶级,服务业开始崛起,未来十年和十五年是中国真正崛起的十年十五年,我们要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到那时,我们才会真正成为世界级的老板。所以,不管什么行业一定要培植核心竞争力,要解决好企业的治理结构,要培养优秀人才,培植优秀企业文化。
冯仑(北京陕西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商会,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结乡谊、创造生意机会、沟通政商。作为商会,本质是要维护商人利益,帮助商人赚钱。企业和企业家要崛起,首先是口袋崛起,而不是屁股蹶起,口袋崛起有力量,屁股蹶得高只会招致打击。商人首先要把企业办好,事业做好,让口袋里的钱能够转化成为企业说话的语言,而且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公民,让别人对企业家口袋里的钱表示敬意,这样才能够团结起来把商业力量变成中国进步的一个积极、正面、持久的力量。
nlc202309030728
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现在不能讲后危机时代,危机没有过去,危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政府出现了危机,希腊的政府债务已经占GDP的150%,美国占到100%,日本超过了200%,世界经济的形势是复杂多变,三大危机交织。我们有内忧,内忧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三大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可持续。2011年,整个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比2008年要严重得多。过去,政府希望企业转型,现在是高成本的压力逼迫企业不转型就不能生存。企业只有三条路:向上走转型升级,向外走海外拓展,如果不能向上走,不能向外走,就只能向下走,被淘汰,这是企业面临的残酷现实。产业升级的最大机遇在哪里?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最重要是从红海走向蓝海,红海是血淋淋的竞争,是残酷的竞争,蓝海是新经济。回顾历史,每次危机中都孕育了新的产业,新产业成为摆脱危机的根本动力,所以企业能否彻底走出金融危机,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黄怒波(北京宁夏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此次活动以论坛活动为载体,以沟通企业转型与办会模式探讨为主题,突显商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在座商帮提供一个论道、交流、成长、互助的新形式平台。更希望各兄弟商会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转型中形成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國家经济建设中做出重大的贡献。北京宁夏企业商会于2008年7月成立,目前,商会会员企业涉及旅游度假、房地产、医药卫生、污水处理、道路养护、电子科技、生物制品、新能源、家具装饰、影视制作、建筑业、管道业、品牌设计、酒店餐饮、中央空调、酒类饮品、土特产等十余个领域。商会在宁夏和北京拥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良好声誉的知名企业。
企业家代表了家乡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每个企业家都被家乡所关注。企业家是有梦想的人,现在这个社会好像越来越远离梦想了,但是企业家要坚持让梦想回来。这个冬天确实很冷,有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目前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领域,这个领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这也是此次论坛要讨论的问题。企业必须要丢掉幻想活下去,能否活过这两年,关键是看企业是否能够及早转型。企业老讲转型,往哪儿转?如果政府不意识到,继续目前的经济政策,企业是转不了的,只有死。但是要回归到实体经济的时候,会有各项政策的变动,这就会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契机。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篇7
一、低碳经济的内容与特征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概念, 其利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资源, 有助于缓解我国资金紧缺的现状。低碳经济主要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等等, 这些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可再生性以及可循环性。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 可以用可再生的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 而且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物力资源, 其操作比较简单, 而且不需要对土地进行挖掘, 有利于缓解我国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地球地表更加稳定, 这些能源具有环保意义, 而且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利用可再生的环保能源, 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 所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可再生能源具有循环利用的特性, 所以, 在大量开发应用时, 不会担心其出现枯竭现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 能源与资源的蕴含量比较大,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大, 这也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 如果过度的开发资源, 会造成资金紧缺问题。另外, 我国生产以及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不高, 而且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所以, 我国一直处于发展中状态。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也大幅度上升, 这也使得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定影响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我国对资源以及能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 但是由于科技水平不好, 使得开发技术不够先进,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外, 有的开发单位环保意识比较差, 这也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对资源以及能源的开发模式属于粗放型, 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 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炭, 但是由于该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够先进, 所以, 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这加剧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相关技术人员, 必须积极改进资源开采技术, 还要增强环保意识, 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措施
国内刚刚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和实施, 所以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也非常巨大, 如何成功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成为了低碳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和经验, 对于中国是非常宝贵的, 国内可以大量的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进行改良和探索, 然后在根据探索出的方法来对中国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在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 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要在政策上和相关法律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 鼓励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中, 节能减排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相关经济政策提出的前提条件。政府应积极树立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法规, 并积极加大政策支持, 以政府作为转型的主导, 以法律作为转型的约束, 从根本上实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
2. 优化能源利用体系, 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同样要在低碳和无碳的基础上进行生产, 以降低能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根本前提, 在新能源的开发上, 也要加大力度, 以低碳和无碳为基本理念, 把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结合, 多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节能生产模式。
3. 借鉴国际经济发展经验,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气候变暖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而鉴于我国现阶段的低碳发展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 所以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转变的经验,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 让国内的低碳经济所相关的科技、思想、政策时刻保持与国际持平, 稳步跟随世界的步伐, 将低碳经济, 环保经济在国内彻底的进行实施。加强国家之间低碳技术的合作, 做到自主研发与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有效结合, 走出一条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4. 改变能源使用和开采体系, 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
低碳就要先进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首先是节能, 需要从生产、工作、生活、交通、工业等许多能源消耗源头来进行节能管理, 将最少的能源进行最大化的使用, 以无碳或低碳作为节能的基本理念。想彻底的治理污染, 就要进行减排科技的研究, 从根源上解决, 用科学的手段将排出的废水、废弃等污染物降至最低或用科技让其不再排放。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更加符合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现状,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形式。在低碳经济模式下, 增加了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用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 可以缓解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也可以帮助部分地区生态实现自我修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低碳绿色资源的利用是无限的, 其不会产生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而且不会对生态平衡进行破坏, 所以,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名立.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9) .
[2]唐宗.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 (英文版) , 2012 (10)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因素分析 篇8
中国经济现在增长速度逐步放慢, 趋势上属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 这是一个趋势性的放缓, 不是通过短期刺激可以马上增长起来的, 大起大落也很难出现了, 是相对稳定, 趋势缓慢。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由供给面的因素决定, 一是劳动力的供给 ;二是资本责任的供给 ;三是效率提升带来的增长的动力。
一般讨论的年度增长都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 从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来看,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信息现代化, 这“四化”如果协调推进, 需求的资本面是相当旺盛强劲的, 不需要有太大的担心。但供给面因素在发生深刻调整, 首先是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 人口学界预测, 2015—2016年增长为零, 2012年适龄劳动人口绝对减少315万, 同时又每年新增加700万的大学毕业生, 出现了结构性就业矛盾。适龄劳动力提前3 ~ 4年出现了负增长。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
一是劳动力的供给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是人口老龄化致使当前储蓄的减少与当年消费的增加, 这对于中国消费作为增长动力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而对于高投资支撑的高增长率来说, 却是一个不利因素。储蓄增长放慢以后, 高投资率的增长就会放慢。由此可见, 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供给面的两大因素都在减弱和放慢。
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依靠供给面的因素之三, 即效率的提升。这取决于以下五个主要因素: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管理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与制度变革。如果从这五个角度推动效率提升, 潜力将会很大。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方面, 但同时要注意这五个方面大部分都是慢变量。比如, 管理改进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可以是快变量, “增加培训与加强管理”, 可以调动出一些增长的潜力, 但“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制度变革”是慢变量, 比短期三大需求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变化慢。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这三大主要供给面的动力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下滑, 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 30年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 也是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它导致综合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被挤压。这种情况下, 微观经济再投资活力肯定较弱, 因此, 一定要找到新的动力来源、利润来源、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
二、中国经济增长年度短期增长需求因素
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取决于三大供给面的因素, 年度短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面因素。中长期主要的需求基本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不等于年度没有波动。再次强调, 一个短期的宏观经济调控是讲的年度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 受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影响比较大, 波动和平比较大, 但是我们的“四化”协调推进带来的基本需求面不会变化。所以, 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平衡阶段。要着眼于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的变化来考虑年度经济的协调问题。关心年度经济增长发生哪些深刻的调整, 积极的变化, 就不会再老盯着“速度”, 关注它“低一点”或是“高一点”, 0.1%、0.2%、0.3%, 并不会对全局产生太大的影响。2020年全民小康是否实现, 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三、中国经济转型变化
从短期来看, 经济增长同步主要是下行的, 课题组构造的先行指标现在开始反弹, 先行指标主要包括信贷、订单、从业人数等7-8项, 预示经济未来几个月的变化。先行指数比同步指数发生领先变化, 现在开始往上反弹了, 但是还没有接近100这个趋势线, 中国经济的回暖非常曲折, 一直是处在复苏和回暖区间, 还没有到扩张区间, 这需要动力, 来源于哪里?
从短期看, 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在发挥作用, 当然也包括供给管理政策, 中长期靠转型, 稳定的进入所谓的扩张期间, 短期有回落和波动, 应该尽量使波幅少一点, 小一点。先行指标反弹表明, 中国经济不是像投入指标看起来那样糟, 政策意味着不要急于出招。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要关注滞后指标、同步指标与先行指标, 所谓预见性是一定要看先行指标的, 如果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回落, 这种趋势就比较值得担忧, 就要预调、微调, 否则调控就滞后。
2014年财政政策的滞后期3 ~ 6个月, 货币政策的滞后期6 ~ 9个月, 综合起来半年见效, 最快三个月见效, 我们要预先关注先行指标是怎么样变化的。同步指标如果从回落变反弹, 那么态势比较好。但是现在这两个指标是反向变化, 同步指标下行, 先行指标反弹。短期来看, 要关注这样一些领先指标, 这样才能确定未来短期的经济走向。
(一) 经济增长由依赖投资与出口转向消费与内需
笔者强调多关注一点技术变化, 多关注一点转型, 我们的积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关系趋于协调。过去主要是靠投资拉动, 投资和出口占的比重很大, 2009年以来, 出口比重减小。过去, 投资和出口占比重大是客观事实。2009年以来, 出口减进口的余额贡献经常是负值。经济增长增量的贡献主要是投资与消费两大内需, 目前, 消费的内需已经超过了投资的内需。
201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中国经济增长中, 消费贡献是8.5%, 7 ~ 8月份的时候, 消费的贡献是4.3, 投资的贡献是3.6, 进出口贡献是 -0.2。因此, 分析宏观经济的转型, 年度经济增长是否稳定, 能不能稳定, 取决于动力来源是否稳定与协调。2009年以来, 这三大需求的关系越来越趋向合理, 尤其是消费类的贡献比投资逐步上升, 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应该把这种趋势稳定住, 这才是最关键的。
(二) 第三产业成为更加活跃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中国就业在增长速度逐步放慢的情况下, 新增就业不但没有减少, 反而增加, 远远超过预期目标。分析其原因如下。
过去说“保8”是为了保增长, 不“保8”就业保不上来, 那都是过去老的体制、结构、思路、观念, 现在被事实彻底颠复。2012、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7%, 连续两年低于8%, 当年的新增就业一个是360多万, 一个是410万, 超过了预期目标, 新增就业超过900万预期目标, 连续两年超过300 ~ 400万。这两年PMI总在50% 以下, 制造业投资一直呈下滑曲线, 就业反而增加, 就业调查失业率5% 左右。
总的来说, 新增就业比预期目标高, 显然不是第一和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014年9月份达到增加值46.7%, 2013年首次超过46%, 超过了二产的比重, 从增加值比重来看, 服务业发展活跃。
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直在65% 左右, 制造业下行期间, 服务业的PMI在50和55之间活动, 而制造业总在50% 以下波动, 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概念, 就业因此大幅增加。服务业就业率比重仍低于增加值比重, 不太理想, 但是上升速度比较快, 约每年上升2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保持下去, 有可能会超过增加值比重。如果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超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 那么, 就会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真正的实质性变化。此时,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一个点、半个点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有了新的经济着眼点, 看到了经济的深层次变化, 就业渠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更加活跃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三) 国际收支状况和出口结构的调整深刻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出口结构的调整是非常深刻的。这是第三个深层次的变化, 也是需要关注的。从短期看, 201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经常账户的顺差和资本性账户的逆差同时出现。这意味着国际收支平衡可以改善, 因为前几年也遇到双顺差, 经常账目和资本账目都是双顺差, 带来大量外汇储备的增加, 造成我国目前有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人均GDP只有不到70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却达到四万亿美元。这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提高的大好条件, 同时带来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压力。因此, 国际收支平衡是年度宏观调控四大目标最后一项, 要观察其是否平衡, 笔者认为, 趋向平衡。资本项下出现逆差, 投资能力增强了。“走出去”、“引进来”多了, 出现逆差。经常项下还是顺差。比如, 出口竞争力是否仍较强, 就要看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是否合理, 是否已经连续三年低于3%。欧盟认定的2009年金融危机国家健康状况指标, 出口竞争力是其中之一。中国连续3年低于3%, 2.6、2.8, 这是转型的结果。2007年, 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率高达10%。因此, 国际上认为我国依赖出口。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高达10%调整到3% 以下, 我国仅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 这是我们转型的技术, 国内付出很惨重的代价。该淘汰的淘汰, 落后的不能生存, 大量的农民工返回原籍, 没有工作, 表现在贸易结构上的变化, 出口结构有改善。目前, 出口结构一般贸易的比重由原来的43%上升到53%, 上升了10个点。加工贸易的比重由原来的57% 降到47%, 也降了10个点, 这是非常深刻的变化。
宏观经济研究, 要关注经济调节状况、运行状况, 以及宏观调节中的一些预调、微调的状况, 更要关注其中非常重要的变化, 极其深刻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的转型。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要淘汰与放弃原来的很多东西。比如, 广东东莞现在提出来的, 要求工厂和车间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企业法人。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大量的企业, 一般加工贸易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 而是给外国资本、跨国公司或外商进行贴牌生产, 没有独立的营销网络研发能力、设计能力, 独立的按照市场去营销的策略, 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车间工厂。过去批判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是工厂车间, 像早期低端的一般加工贸易同样是车间和工厂, 不是独立的企业和法人。现在, 让独立的企业法人升级转型, 又意味着中国经济深刻的变化。
人民币升值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杠杆, 但是, 加工贸易在高达57% 时, 这一部分兑换人民币币值是没有反映的。现在加工全部是以美元、日元、港币等外币计价, 与人民币没有关系, 大量的出口、固定的网络、市场与人民币的变动也没有关系。所以, 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首先是我们自己内部的结构调整、体制变革、政策和理念的调整。我国一直以来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结果是降低了10个点, 这时, 人民币币值变化对中国经济调整影响就增大了。一般的贸易比重越来越高, 人民币币值变化, 一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人民币升值当然对进口有好处, 用更少的钱进口更多的货, 但是对出口的影响更为直接, 因此, 国际收支平衡的改善, 出口结构的改善实在是中国经济转型重大的变化, 深刻的调整, 将来对我们下一步政策思路、体制变革, 政策效果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小结
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待提高, 只有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变化, 才能客观地对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问题。目前, 中国东部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中西部下降得更明显, 更早地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期。东部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 进入高收入社会的门槛。所以, 中国东部地区正在面临高收入社会遇到的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提高, 就需要淘汰落后、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发展民营经济, 鼓励产业迁移。寻找新的动力来源、利润来源、增长来源, 包括新的增长模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体制变革的方向, 进行经济转型。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相当活跃, 中西部地区的GDP和投资增长比东部地区增长快, 但东部地区的采购经理人指数高于中西部。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对市场的反映, 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更活跃。这说明在增长速度放慢的前提下, 正是、由于这种压力, 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个条件才能生成。这是东部在发生积极变化, 资源密集地区加快转型, 也有很多非常鲜活的事例。而中西部当地也已经意识到, 长期依靠资源密集、能耗高、排放大的粗放型循环行不通, 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的接续产业, 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从微观层面来说, 最近一段时间, 笔者做了多次与企业相关的论证调查, 大多数企业告诉我们, 在中国经济增长7% 左右, 工业增长10% 左右, 可以维持正常经营水平, 而在此之前大面积亏损, 动不动就要求国家放松信贷, 放松财政。现在企业认为, 当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7.2%, 并不认为国家应该采取强刺激经济。因此, 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与微观力量来源于 :有了更强承受力、预期更趋合理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卢中原.构筑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金融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卢中原.改革时代的经济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卢中原.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7.
[4]卢中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模式转型,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
1 低碳经济的内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以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减轻地球环境污染为目标, 主张实行节能减排, 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其基本理念就在于通过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 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2 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
1.2.1 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 因此, 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 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1.2.2 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 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 涉及范围较广。
2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阻碍
2.1 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我国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丰富的资源在促进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同时, 也使得我国工业企业对于能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 在工业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普遍存在着粗放管理的情况, 不仅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因为过度使用以及浪费变的枯竭, 也使得城市污染进一步加剧。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采取了相应的低碳发展战略, 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粗狂管理模式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也就使得低碳经济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阻碍。
2.2 低碳环保技术发展不足
现阶段我国已经充分注意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推行经济转型策略, 但是低碳经济未能普及到各个领域,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状态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没有相应低碳科技作为支撑。在当下各个企业之中, 都在采用着用能源换效益的方法, 对于新的生产工艺研发重视程度不足, 也就使得新的产品研发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也就造成我国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 相对于其他国家还处在落后的状态, 这对我国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造成很大的阻碍。
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 我国密集型劳动产业以及能源消耗巨大的传统工业还占据着较大比重, 不仅消耗着我国的大量自然资源, 影响着环境。另一方面, 还对现行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3 实现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策略
3.1 改变传统思维, 建立创新低碳思维
首先, 将低碳思维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尤其是传统行业之中, 也只有在全国民众建立了低碳环保的思维模式, 才能促进整体低碳事业的进行,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行业对于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情况。其次, 在低碳思维普及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塑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转型企业以积极的引导。
3.2 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以及理念
我国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进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我国要向先低碳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学习, 积极引进低碳技术以及配套的低碳理念。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 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 使我国经济快速转型。
3.3 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 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 为我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对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我们更应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以期早日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10
关键词:现实性意义,劣势分析,优势分析,有效途径
1 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性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近年来各国所大力提倡的社会发展新模式, 该种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各国政府要大力提倡低碳排放模式, 创造有利于该种模式发展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同时不断致力于开发新型低碳技术和产品, 扩大低碳理念的覆盖范围, 从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主要可以概括为, 用最为经济环保的低污染发展模式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2 制约我国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的劣势因素分析
2.1 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逐年攀升的态势, 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人口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而这种高速经济运营模式却是以牺牲环境作为前提条件的。我国的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态势而居高不下, 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日趋加重, 这成为了制约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性因素。
2.2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度大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面积辽阔, 能源和资源的储量丰富, 所以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都采用粗放型发展战略, 而这种发展方式的弊端正在逐渐显现, 资源过度浪费导致我国正面临着能源储备量不足的危机, 虽然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但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要想在短期内有较为根本的转变具有很大难度。
2.3 煤炭能源的消耗量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都以煤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 这是由于在煤炭能源在我国分布面积较为广泛且具有充足的储量。煤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碳排放量过高,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根源之一, 因此, 我国政府正在努力尝试改变工业生产的能源结构, 开发更加新型的环保能源,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天然气资源。但由于新型能源的使用成本在近年来有不断抬头的趋势, 较煤炭能源不具有成本优势, 因此, 煤炭的主导地位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2.4 产业生产结构的制约
在全球化经济合作中, 我国的贸易输出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 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制造通常都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 带来巨额的环境成本, 这不但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还会直接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2.5 低碳技术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是制约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因素。要想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就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依托, 而我国在工业生产方面, 往往只致力于如何依靠能源的消耗来实现产量的增长, 而对技术研发不够重视, 导致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和新型生产技术研发方面还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也制约了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
3 转型优势分析
3.1 发挥空间大, 转型效果明显
由于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较其他国家而言就具备更为明显的发挥空间。传统的粗放型, 高耗能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模式, 与世界同行业领域相比较, 工业生产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都高出许多, 因此, 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降低产品的能耗, 其低碳转型效果则会更加明显。
3.2 先天性能源优势
我国能源种类众多, 除了传统的煤炭资源之外, 还存在大量的环保清洁能源, 因此, 可以通过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来实现低碳转型的目的。例如, 风能和太阳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就可以借助自然资源来达到工业生产目标, 而同时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3 技术合作潜力大
一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比如, 在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高参数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 中国仍不太成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技术等, 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领域,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等, 还处于探索阶段;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 也有较大改进余地。另一方面, 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 此外, 中欧之间签署的《中欧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宣言》, 美国发起的《亚太地区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等多边及双边合作都把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合作作为基石。
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4.1 坚持国家利益, 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
中国的碳排放增长不仅要考虑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因素, 更要考虑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性因素, 尤其是高碳产品出口引起的碳排放问题。要把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与发达国家的排放相区别, 并要求出口的需求方, 为由出口产品造成的排放买单, 从而减少中国在减排温室气体上面临的国际压力, 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同时, 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中, 要坚持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对技术和项目严格把关, 并准确核算减排成本, 增强碳排放交易的透明度, 防止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成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减排工具。
4.2 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从根本上转变对于低碳发展方式的认识, 积极的参与低碳减排行动, 实现最佳减排效果。首先, 政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低碳发展模式推广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 并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要充分认识到低碳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坚持和共同努力,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抱枕转型效果。其次, 还要重视人们的配合, 要逐渐转变人们对于低碳转型重要性的认识, 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来。
4.3 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 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可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 选择试点区。比如, 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选择低碳经济试点区, 采取相关政策吸引研发及高端制造业投资,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
参考文献
[1]付允, 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
[2]李俊峰, 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节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 2008 (2) .
中国经济转型 世界发展机遇 篇11
中国经济改革初见成效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为了让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中国决定实施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外媒认为,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正在取得成效,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刊发文章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正在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中国需要从投资占重要比重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更加可持续的增长为基础的模式,进一步专注于供给侧的创新和需求侧的消费。这种调整正在缓慢进行,消费在GDP中的份额正在上升,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世界经济也会受益于逐渐转型的中国经济。
日本《每日新闻》认为,中国提出的“新常态”目标方向是正确的,应以全面的视角看待中国经济,不能仅用增长率来衡量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合理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7%。实际上,由于现今中国经济体量巨大,现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海外舆论认为,中国此次设定的经济增长区间目标留有一定的调控空间,体现了政策弹性和转型决心。
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从一个具体的数字调整为区间范围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正进行结构性改革且全球经济疲软之际,中国政府下调增速目标符合普遍预期。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一预期得到了国际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表明中国政府力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推进改革之间达到平衡。
财政货币政策受到肯定
作为“看得见的手”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货币政策历来受到关注。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和GDP匹配的财政赤字预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及貨币政策,外媒给予了充分解读和肯定。
日本《读卖新闻》认为,中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与实施金融政策,实现稳定增长目标,对于目前市场而言无疑是一剂定心丸。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的财政赤字目标设定远低于预期,凸显出中国并不愿意积极扩大财政刺激来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将首次在所有行业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印度报业托拉斯援引分析人士分析认为,该项政策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税收结构的效率并减少税务负担,中国将从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增值税制度之一。
中国经济仍将惠及全球
英国广播公司认为,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记者会上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回应非常有针对性,中国官员正在借此次两会向外界传递经济转型的信息和信心。美联社认为,徐绍史向外界传递出了明确信号和愿景,中国经济绝不可能硬着陆,也不会在经历经济强劲发展后出现增长大幅放缓的情况。中国经济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作贡献,不可能拖累全球经济。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 篇12
印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气候暖湿、资源丰富, 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印度进口商品结构为资本货物、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其进口近年来大量增加, 而粮食等消费品进口则大大减少。2005年石油进口额高达266亿美元, 其后两年也呈增长趋势, 这也是印度外贸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进口的原料及其他中间产品主要是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出口额下降, 工业品出口额不断增加。2006年印度出口农产品 (包括茶叶、海产品、咖啡、蓖麻油、棉花、油漆等) 约80亿美元, IT产品出口为185亿美元, 药品及相关化学品出口达55亿美元, 其他工业制成品约90亿美元, 钻石及珠宝出口自2003年起已超过100亿美元。印度独立后, 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由独立前集中在少数国家的状况, 转变为日益走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 印度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放松对私人经济的控制、改善对公营企业的管理、增强试产调节功能、扩大对外开放等, 并在《2004-2009年度印度对外贸易政策》中使之规范化、具体化。图左为2007年印度出口产品、图右为进口产品 (亿美元)
2007年~2008年印度对外贸易总额为1814.8亿美元, 同比增长22.63%。其中出口722.8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52%;进口1092亿美元, 同比增长25.51%;贸易逆差369.23亿美元, 同比增长4 1%。
二、印度与中国贸易关系
中印贸易往来从丝绸之路时就已开始。贸易关系在1959年因中、印政治关系恶化而停顿, 1976年恢复正常之后就一直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印度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矿砂、塑料、珠宝、贵金属等, 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矿物燃料、矿物油等。当前, 印度处于顺差地位。但因双方政治关系不很稳定,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十分相似, 经济互补性差。在今后的中印双边贸易进一步扩大上可能还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就目前发展状况及对未来的预测表明中国在未来对印贸易中很可能超过美国, 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印度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 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印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但双边贸易额很小。影响贸易的因素有很多, 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关系、文化因素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经济因素。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和净贸易比 (NTR) 对目前中国和印度农产品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已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印度仍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和印度,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两国双边贸易额较小的现状。但是, 由于NTR的取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标准的不同, 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 会得出大小不同的NTR值, 甚至会得出正负相反的取值, 因此, 通过单个NTR的值, 分析某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是有失公平的。为克服这一缺点, 本文利用该理论框架下的净贸易比这一定量分析指标, 计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 以此研究两国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首先,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 按照SITC三位码分类的中、印两国1985年~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 计算出各商品组的NTR值, 每个国家各商品组的NTR值组成一个向量, 分别设为向量X, Y, Xi是i产品的出口额, Yi是进口额;然后, 根据公式Yi=α+βXiεi, 运用最小二乘法, 对两个向量做相关分析, 求出对应向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是正的, 说明中、印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近似的。如中国在某类商品组上具有比较优势 (或劣势) , 印度在该类商品组上也具有相近等级的比较优势 (或劣势) , 两国具有比较优势 (或劣势) 的商品组重合程度较大, 意味着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相关系数越大, 表明两国的贸易结构相似程度越高, 在贸易上体现的竞争态势愈明显 (注:引自《东盟五国与台湾出口产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分析》) 。如果相关系数是负的, 说明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相反的, 即一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组, 在另一国可能不拥有比较优势, 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计算中国和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制品的RCA指数, 说明两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制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竞争能力是非常相近的。由于在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 工业制成品占很大部分, 所以在分析全部商品的基础上, 有必要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开进行分析 (注:根据SITC的划分标准, 初级产品指SITC的0类~4类, 工业制成品指SITC的5类~9类, 由于第9类基本是未分类的其他制品, 所以本文讨论的工业制成品只包括5类~8类。) 。根据SPSS软件的输出结果, 全部6个分析年份的相关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双尾T检验。因此, 可以拒绝两个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 即三类商品组在分析年份表现为一种正的相关关系, 说明中、印两国的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全部商品的贸易结构表现为竞争关系, 两国具有比较优势 (或劣势) 的商品具有相当的重合程度。中、印两国总体贸易结构在1985年~2007年的各年份分别呈低度正相关和中度正相关。在一般的统计分析中, 有一个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判定相关程度强弱的标准。设相关系数为r, 一般地, 当│r│≥0.8时, 视为高度相关;0.5≤│r│<0.8时, 视为中度相关;0.3≤│r│<0.5时, 视为低度相关;│r│<0.3时, 认为关系极弱, 可以看做是不相关。比较而言, 工业制品的相关程度最强, 大于全部商品和初级产品。可以说, 中、印两国的商品在世界商品市场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 并且竞争的激烈程度先升后降, 但两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程度比中国与东盟后起四国的竞争程度轻微。中、印总体贸易结构的竞争关系, 根据净贸易比计算的相关系数, 反映的是两国在虚拟的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和变化方向。考虑到NTR指标的局限性, 中、印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各自的商品出口份额中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已达到80%左右。为使统计口径一致, 中、印出口数据统一用美国对两国的进口数据代替。按照HS分类标准, (由联合国海关合作理事会于1973年研究并制定, 1978年重新修订, 包括5019个6位数子目的商品) , 美国进口历史数据 (U.S.Imports History CD-ROM) 中工业制品按照十位码分类, 分别由第一位数为5~9的商品构成。首先, 将十位码中前三位相同的商品进行汇总, 归纳成按照HS三位码分类的91组商品, 分别属于500组~999组, 分别对应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本的第5类~8类的各组商品;然后, 求出各国各商品组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 即一国某一类产品j在美国该类产品进口合计中所占的百分比, 用该类产品各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乘以本国的人均GDP, 从而求出各类产品的附加价值指标。另外, 由于人均GDP和商品的出口额相乘加总会导致数据过大, 现利用既有数据, 对人均GDP求取自然对数, 再与各商品出口额相乘加总, 对加总的和求取反对数。整个运算使用的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的, 得出的各产品附加价值指标虽然与前面的介绍不尽一致, 但不会改变各产品组市场份额与出口制品附加价值指标分布的单调性。从工业国家的发展历史看, 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首先是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 再从资本密集型过渡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一般地, 低收入国家恰好劳动要素比较充裕, 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 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高收入国家恰好资本和技术要素比较充裕,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 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中等收入国家则居中。收入相近国家的出口结构也会比较接近, 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 即市场占有率比较接近的产品重合程度会比较高。两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制品上, 低附加价值制品在对美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 高附加价值制品的出口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小;而且, 中国市场份额高的商品, 印度的市场份额也比较高, 反之也如此。但是, 中国的出口规模比较大, 多数商品的市场份额高于印度。1990年~2005年, 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过30%的商品种类很少, 主要是鞋靴、婴儿车、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未列的杂项制品 (如一些塑料制品) , 基本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当然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期, 印度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过20%的商品种类就更少了, 在90多个商品组中, 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3个。这些商品也大多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主要是纺织纱线、其他机织物、铺地用品等, 还有一些宝石、次宝石, 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印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一致, 二者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将构成一种竞争关系, 其出口会此消彼长。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 在双边贸易往来中有竞争, 但经济贸易前景仍是比较乐观的。要实现两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首先有赖于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增进两国官方的高层次互访, 在发展双边经贸往来的宏观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 可适当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时间表。 (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领中国企业访问印度, 当时双方提出的目标是在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 但是这一目标在2003年即被突破。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成功访印, 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 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出访印度, 设定了双边贸易的最新目标, 在2010年贸易额要达到400亿美元。) 官方的互访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攻势, 而时间表的确定可以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其次增进两国工商界的了解。在很多印度工商界人士看来, 中印出口产品结构相似, 且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互补性并不很强。而印度由于国内的一些问题, 如缺乏灵活的劳工市场、基础设施差等因素, 导致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 使印度很难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实际上双方优势有很大的互补性, 而且印度最近几年对华贸易已从逆差转为顺差。 (2001年、2002年, 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大于进口, 从2003年开始, 中方的进口开始超过出口, 2003年、2004年、2005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9.1亿美元、17.5亿美元、8.3亿美元。) 所以中印之间不可能是单向交易, 与中国的贸易对印度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当前, 印度IT行业发展迅猛, 很多企业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已纷纷采取行动寻找合作的途径。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两国出口产品的宣传力度, 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度和认可度。其中相互参展办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参加展会既可以使双方保持联系和接触, 搞清彼此的基本法律、法规和关税等对外开放政策, 为进一步探讨合作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有利于宣传自己的商品, 为扩展贸易打下基础。我国在印度参展、办展, 不仅了解了印度市场的需求情况, 而且显示了我国商品在技术上的优势。为拓展中国市场, 印度也可以到中国参展办展, 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印度产品。另外, 双方要实事求是地解决贸易摩擦。随着中印贸易额扩大, 贸易摩擦和其他纠纷也自然多起来, 这是正常的, 关键是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目前两国尚未缔结司法协定, 使一些经贸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 所以两国应尽快缔结司法协定。对于印度方面出于贸易保护目的提起的贸易救济案件, 要积极应诉, 必要时可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中方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 减少恶性竞争, 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 公平地参与对外贸易。这样中国与印度在未来贸易发展中将会更好的合作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运奎:国际贸易地里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薛永久:国际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樊亢:外国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4]世界经济年鉴, (2006-2007)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推荐阅读:
高油价下中国经济调整与转型05-31
世界经济转型05-18
思想汇报:学习中国同世界经济与政治06-27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05-29
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06-16
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转型07-12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10-01
突破中国经济转型困局论文11-11
经济转型与产业变局06-02
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