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共12篇)
中国与世界 篇1
中国经济年会 (2010—2011) 于1月15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会议主题为“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与会代表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 就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多项建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市场》学术委员会主席,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 宏观紧缩政策对目前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并无作用。
厉以宁教授表示, 目前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的, 这在中国是第一次。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第一, 原材料短缺, 因为短缺而价格上涨。第二, 农产品供不应求, 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第三, 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第四, 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 使成本增加。“宏观紧缩政策对目前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并无作用。紧缩的宏观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 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 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既然已经上升了, 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所以,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此次中国经济年会上, 与会代表们认为,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迅速探底和艰难复苏后, 2011年将在曲折中缓慢增长。美国的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以及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热钱冲击、资产泡沫与通胀压力, 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应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趋利避害, 有所作为, 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代表们认为, 当前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今年有必要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输入型通胀。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 直接调控为辅,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搞好总量调节的同时,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及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支持。
同时, 代表们也指出, “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社会化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 这是中国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但“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递减、贫富差距拉大等矛盾和隐忧也会凸现。未来五年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他希望与会代表加强经济发展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针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突出问题, 提出富有远见卓识的标本兼治之策, 为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年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 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厉以宁、戴相龙、贺铿、刘遵义、张晓强在主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与世界 篇2
入选理由 以比较和反思为切入点,探寻中国职业教育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的差距,以期中国在技能标准、制度机制、行为准则、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与国际接轨。
主要观点 作者指出,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开展技术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不仅吸引了各国参与到竞争中来,也为彼此提供了学习、合作的机会。历经多年发展,世界技能大赛中各国竞争实力格局及不同项目奖牌的地域分布特征已逐步鲜明,而中国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组织时间较短,由于尚处于摸石探路阶段,尤其在具体项目竞赛中,亟需有针对性地向各项目优势国家或地区学习,积累经验。
翻译世界与翻译中国 篇3
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在此之前,中国的翻译工作主要是让世界的先进思想走进来,这些思想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学、社会、科学技术各方面。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
鸦片战争以来,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人,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翻译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体制。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这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至少具有两大意义:第一,书中介绍的物竞天择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被中国翻译界长期奉为圭皋。
几乎与严复翻译《天演论》同时,林纾开始与通晓外国语言的中国学者合作将西方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林译小说影响了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人,这不仅仅是文学现象,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翻译实践。
严复和林纾是开创中国近代翻译的代表人物。从他们起,有更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加入到翻译事业中来,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翻译家。可以说,在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各种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是因为中国了解世界而发生的。正是一大批现代学者的翻译,使得中国在20世纪早期与世界形成接轨,中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现代文学艺术等等,都在这个时期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和发展,经过众多学者包括众多翻译家的努力,形成了新词汇、新语法、新的书写方式和标点符号,出现了一批白话文经典,使得汉语有了更好更灵活更丰富的现代表现方式。
中国的现代化几经曲折之后,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结出累累硕果。这里面中国翻译界功不可没。
1982年中国翻译协会成立,本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会议。会上,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还共同对外发布了《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
翻译联通中国和世界
本次纪念大会将“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授予唐笙、潘汉典、文洁若、任溶溶等四位资深翻译家。该奖设立于2006年,当时曾授予季羡林、杨宪益、沙博理、草婴、屠岸、许渊冲、李士俊、高莽、林戊荪、江枫、李文俊等11位翻译家和文化学者。其中杨宪益、沙博理和许渊冲的翻译主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杨宪益和他的英国妻子戴乃迭长期从事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他首次将《史记》介绍给西方世界;他翻译的《鲁迅选集》,一直是国外大学和文化机构研究鲁迅的读本;他与夫人合作翻译了《红楼梦》,相对于1970年英国人翻译的版本,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沙博理是中国籍美国人,翻译过20多种中国文学作品。许渊冲主要从事将中国诗词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工作。两次颁奖,反映了翻译在联通中国和世界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工作的基本比例。此次获奖的四位翻译,唐笙是中国同声翻译的前辈,主要从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工作,另外三位从事的则是让中国了解世界的翻译工作。
当然,现在的翻译,早已不是少数精英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很多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学、生活类图书,出版发行不久就可以看到中文译本。有很多热心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人士,无偿参与翻译,积极将外国的科技、文化、教育引入中国。
与此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这部分工作早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大成就。1949年后,中国创立了《北京周刊》《中国建设》《中国妇女》《中国文学》《人民中国》《人民画报》等刊物,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英文《中国日报》于1981年创立。英文《上海日报》在1999年创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和英文频道以及其他语言的频道也先后开通。互联网成为新兴舆论渠道之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也建立了英文网站。
浙江翻译在中国文化界极富影响力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各地,其中也有浙江翻译界人士。
近现代以来,浙江涌现了一批学者、教授、作家,在中国文化界极富影响力。他们中间也有人在翻译方面颇有建树,陈望道、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等翻译过不少有质量的学术专著与文学作品,朱生豪被誉为汉译莎士比亚的第一人。
现如今,浙江在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一直很努力。《文化交流》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早期的季刊、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它用中文和英文向海外150多个国家的读者介绍浙江和中国的文化新动向,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最近几年,《文化交流》报道过不少中外交流的人和事件:乌克兰驻华大使尤里·科斯坚科夫人、著名诗人柳德米拉·斯吉尔达在华期间写了不少诗,表达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后来汇成两种诗集,由获得“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的高莽翻译成中文;介绍过泰戈尔,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弟子、浙江人魏风江,泰戈尔与徐志摩之间的交谊;读到这些报道的印度友好人士专门组成访问团来杭州,与《文化交流》人员举行座谈;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官员主动投稿,介绍巴基斯坦的文化和旅游。《文化交流》发表过文章纪念普希金、狄更斯、聂鲁达、毕加索等文学艺术大师,又从不同角度报道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还多次报道衢州第二中学与美国雷德温市展开的持久的友好交流活动,从而成为著名的国际交往的见证人。2012年第12期介绍南怀瑾、介绍莫言作品外文译者,专文纪念刚刚去世的韩素音,缅怀她与《文化交流》的友谊和交往。
在向世界翻译中国的过程中,《文化交流》立足浙江,对浙江的文化和历史作了详细的介绍,突出的有海洋文化、戏剧活动和杰出戏剧家、辛亥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申遗、大运河文化等等。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也有一些中国籍的外国人专家。他们,包括其他一大批外籍专家,一直在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工作,外文局、央视有,中国日报社、上海日报社也有。
过去,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喜欢让中国和世界联通。在西学东渐方面作出贡献的,早期有南怀仁、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法国传教士顾赛芬是译介中国经典的集大成者:从1895年到1916年,出版有《四书》《诗经》《书经》《礼记》《春秋左传》《仪礼》等书。西方汉学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在翻译中国的经典,为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20世纪,一些西方学者和记者来到中国,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介绍给世界。这些人中有翻译《活的中国》、并写作《西行漫记》的斯诺,创作中国故事《大地三部曲》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并翻译《水浒》的赛珍珠,主编《剑桥中国史》的费正清,在中国对外刊物工作的沙博理和爱泼斯坦,翻译家杨宪益的夫人戴乃迭,撰著《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李约瑟,创立《时代周刊》、长期关注中国的亨利·卢斯,研究中国婚姻问题、又写出《狄公案》的高罗佩。比较近期的则有瑞典的马悦然和陈安娜、美国的葛浩文等人。长期在中国居住的法国汉学家施舟人,受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主持中国古代《五经》的重译工作,参与者中以海外汉学家为主。这些外国学者翻译出去的书,在西方有极大的影响,使得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今后的翻译工作如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是本次座谈会的畅叙重点。以“引进来”为主的联通方式和内容,将变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中国与世界新能源利用概况 篇4
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都被列入新能源。因此,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9个品种。
新能源技术是继蒸汽机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改变全球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据统计,全世界发电量80%以上来自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燃煤发电占40.8%,燃气发电占20.0%,燃油发电占5.8%,核电占14.7%,可再生能源发电中除了水电占16.4%以外,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总共还不到3%[1]。由于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了68%,远高于世界28.6%的水平。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仍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5%左右,消费总量可能达到38×108 t左右[2]。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只有3.4%,世界发达国家天然气的比例却高达25%左右。更加清洁的水电、核电、风电消费量之和只占了8.9%,同样低于世界12%的水平[2]。
1 风能资源
全球可利用风能资源约200×108 kW[1],中国风能资源很丰富。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中国陆地上离地面10m高度层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97×108 kW。2008年中国风电发电1 200×104 kW,2009年2 000×104 kW左右,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风能发电的国家。预计到2011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5 000×104 kW。按中国气象局最新测算的结果,中国陆地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大于海上,陆地可装机容量约为6×108 kW~10×108kW,海上可装机容量约为1×108 kW~2×108kW。2010年底总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提前10年实现了2020年3 000×104 kW的目标。随着多个1 000×104kW级特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到2020年,中国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可能会突破1×108kW[1,2]。
中国风能资源不仅丰富且分布广阔。相关数据表明,中国陆上离地面50 m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23.8×108 kW。其中,甘肃酒泉、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新疆哈密、河北坝上、吉林西部以及江苏近海等7个1 000×104 kW级风电基地风能资源丰富,仅这些地区陆上50 m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就达18.5×108 kW。初步估计,中国5 m~25 m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 m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108 kW[2]。今后,风电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更大容量、新型结构和材料、海上风机。
2 太阳能
太阳能泛指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及光化学转换3种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都是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全球太阳能经济可开发量约6 000X 1108 kW[1]。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方式分为2种:a)太阳能光伏。光伏板组件是暴露于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半导体物料(如,硅晶体)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设备没有运动部分,故可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b)太阳热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
目前,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基于真空管技术的出现得到大规模的应用。2008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达到3 100×104m2,累计使用量超过1.3 X 108m2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104 kW[3],占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30%以上,与欧洲和日本呈三足鼎立之势。
3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a)利用甜高粱、薯类等制取燃料乙醇或者利用木本油料、工程微藻等制取生物柴油,替代石油;b)利用家禽牲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制取沼气,替代天然气;c)生物质直/混燃烧发电和供热,或者将生物质制成固体成型燃料,替代煤炭。
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国外主要在于大型农场、林场的农林废弃物热电联产及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 000×104 kW[4]。中国2008年达到314×104 kW,主要为蔗渣发电170×104 kW、垃圾焚烧发电60×104 kW、秸秆直燃发电59×104 kW、沼气发电17×104 kW。
4 地热海洋能等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磨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目前,应用较少。
5 核能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呼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2008年的八国集团(G8)会议就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50%达成共识。国际能源机构提出,为把全球温升限制在2.4℃以内,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50%,须建立低碳能源电力系统,每年应新建32套核电机组。根据中国2005年至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要建成40 GW,约占装机总量的4%。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中国核电发展最新目标是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86 GW;在建核电装机容量32 GW。世界核能发展的实际进展不大,2005年和2008年世界核电装机分别为374 GW和372 GW,占全球总发电装机的比例分别为9.7%和8.0%。截至2009年底,全球30个国家共运行438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72.5 GW;在建核电机组45台,总装机容量39.948 GW;计划建设的核电机组131台,总装机容量142.855 GW;拟建核电机组282台,总装机容量316.205 GW[5]。
6 氢能
H2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且是今后主要的二次能源之一。H2既是能源材料,也是功能材料,还是重要的特种气体之一。H2的制取主要有矿物燃料、电解水、甲醇蒸气转化、光催化分解水制取等方式。氢能的优点有,a) H2是清洁能源,其燃烧释能的产物是H2O,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 H2是可再生能源,通过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将H2O分解而再生;c)氢能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H2可产生1.25×106 kJ/kg热量,相当于3.0 kg汽油或4.5 kg焦炭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d) H2资源丰富,可通过分解H2O制得[6]。
7 其他能源
海流发电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全世界海流能的理论估算值约为1×108 kW量级,中国沿海海流能的平均功率理论值约为1 400×104 kW/a。盐差发电。据估计,世界各河口区的盐差能达300×108 kW,可利用的有26×108kW。中国盐差能估计为1.1×108kW[7],主要集中在大江河的出海处。另外,可利用的还有诸如青海省等地内陆盐湖。温差发电的资源量较难估计。由于能量密度低,发电效率仅有3%左右,且换热面积大,建设费用高。目前,各国仍在探索中。
细菌能源、垃圾能源、藻类能源、天气能源、温室气体能源、有机废物能源也都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中。
8 结语
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新能源都在快速地发展,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可利用的新能源将越来越多,新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必将对未来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新一.新能源发展展望[J].电力技术,2009,10(10):7-14.
[2]田峰.中国新能源展望[J].化学工业,2010,28(1):5-9.
[3]闫强,王安建,王高尚,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9(26):105-107.
[4]郑明光,叶成,韩旭.新能源中的核电发展[J].核技术,2010, 33(2):81-84.
[5]许馨予,叶智伟,陈浩乾,等.新能源—氢能[J].广州化工, 2009,39(4):63-66.
[6]王景儒.制氢方法及储氢材料研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4,2(2):13-18.
世界经济与中国论文 篇5
宏
观
经
济
学
论
文
班级:11级工商管理类七班
姓名:杨林林
学号:11204090743
日期:2012年11月28日
论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地位提升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受美国经济减速和次级债务问题的波及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态势。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笔者从现今世界经济状况分析,试对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对策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探讨。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地位提升对策
引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全球化不仅在经济领域使商品和资金快速流动,也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它使人们改善生活和增加财富的机会增多。经济全对化的效应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疑都能从中获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其有了发展空间,有利于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于发展一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人才,并创造就业机会。
正文内容
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等等,中国虽没有在此次经济危机遭受多大影响,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通胀压力、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国内需求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经济放缓增长,2008年,中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然而此次经济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体系要在此次危机中接受挑战,中国应抓住时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加大国际分工协作力度,努力寻求国际间的货币合作„„进而达到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目的。
一、世界贸易持续增长
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到11.9万亿美元,几乎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世界贸易增长持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使得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贸增长持续超出预期,有力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贸易需求。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内需持续扩大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动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特别是美日欧,以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国际贸易增长注入了活力。
四年来,尽管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但是发达经济体增长逐渐
放慢,会使一些国家需求增长趋缓。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美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进口额增长率为10.7%,继续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2007年以来,美国进口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仅增长4.3%,7、8月份分别增长
4.8%和2.4%。欧元区2007年第一、二季度进口分别增长5.4%和4.1%,7月份增长11.7%,也比2006年13.4%的增长明显放慢。按照IMF的预测,2008年世界贸易将增长 6.9%,比春季预测分别下调了0.8个百分点,增幅远低于2006年世界贸易9.3%的增长。
二、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上升,原因是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欧元区2007年以来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以下,但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导致9月通货膨胀率上升;日本的物价基本保持平稳。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原因是经济增长强劲,并且上涨的食品价格在其CPI中占有较大权重。
但是,最新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依然存在。9月美国生产者价格(PPI)环比上涨1.1%,是自2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比上涨4.4%,是自6月以来最大涨幅。PPI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伴随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再次上升,9月美国汽油批发价格飙升8.4%,是自2006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食品价格上涨1.5%,是自3月以来最大涨幅。欧元区9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自2006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这主要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能源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通胀压力能否像预期那样得到缓解还需要继续关注。通胀的不确定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失业率依然偏低;其次是资源使用量较大可能促使通胀压力上升;再有就是不能排除能源价格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或自然灾害等重大变化而急剧上涨的可能性。受粮食和油价再次攀升影响,CPI存在继续较快上升的可能。近期美联储利率政策走向的关注点已经由通胀转移至金融市场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但是,通胀压力如果上升将会延缓继续降息的步伐,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减缓。
政策选择在现阶段是合理的,但前提是通货膨胀风险依然得到控制。由于金融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欧元区货币政策在近期内将会保持不变。由于欧元区经济形势稳定,加之欧洲央行一贯把通胀视为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未来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不跟随美联储降息而降息,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近期日本银行一直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原因一是日本银行担心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危及日本经济复苏前景。二是日本的物价水平仍然不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处于零水平,日本政府希望日本央行继续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势、日本CPI的走势以及美国经济的走势都将影响未来日本利率水平变化的时间表。
三、世界经济、贸易正在发生变化,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差异明显扩大,发展中和转轨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2007年间增长了近30%,而同期以7国集团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0%。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差异仍然没有缩小的迹象。IMF秋季《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预测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普遍调低,而将中、印等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上调,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印等国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而以往扮演这一角色的基本都是美国。按照IMF预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主要奠基人亚当.斯密曾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论分工》中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一个粗工每天最多只能制造20枚针,甚至连一个针也制造不出来,而经过分工后,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枚针。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只要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参与分工,就可以获得利益。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斯密的论断在一个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自身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方面依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中国可以借鉴,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其加工贸易,以此来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加工贸易,即指一国企业开展对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业务的总称,是指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境外原材料、零部件(包括深加工结转上游企业的成品或半成品)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的一种贸易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相对来说处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之中,这为大多数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各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加剧,加工贸易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四、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及走向
根据国际分工的相关理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准则。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应集中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将资源用于不具比较优势、效率较低的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现状迫切要求从指导思想、管理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鼓励、规范和促进加工贸易的全面发展,并借此良好势头,更好地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中国在促进加工贸易良性发展过程中应做的努力:
(一)应积极鼓励加工贸易朝良性方向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1999年12月在苏州的一次全国性加工贸易会议上,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优化存量、控制总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十六字方针,并强调要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好加工贸易业务。从长远看,我国必须不断创新加工贸易业务开展的形式,加大规范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的力度,从而确保加工贸易趋于良性方向发展。
(二)应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层次。现状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形式仍然主要以简单、初级加工为主,加工的总体附加价值不高,巴比娃娃在中国的加工附加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中国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应注重形式的转向和层次的提高,主动和积极地参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等项目和产品的加工和国际分工,通过OEM、ODM、分包等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零部件生产与组装能力,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生产创造条件。可以说从长期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档次与附加值,扶持和鼓励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
(三)应有选择的发展加工贸易项目。因加工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已变得日益明显,从国家长远规划出发,应积极鼓励健康、低污染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限制生产落后、资源浪费、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合同的审批,引导加工贸易走上“绿色”之路,这同时也符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四)应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漫山放羊”的格局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要想使加工贸易走得好、走得远,就应当积极研究国际惯例做法,学习新加坡等国家将加工贸易由“漫山放羊”向“圈养”集中规范管理转变,划出一定的区域,做到内外有别,从事和不从事加工贸易有所不一样。
(五)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效率。我国应加快海关等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作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防止骗取出口退税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外经贸经营秩序。
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以区域协作为基础的,友好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加速世界经济的快速稳定向前发展,所以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做出更大的努力以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在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前,中国应审时度势,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自主自愿的国际间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区域经济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中国经济地位,还能有效致力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01]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国经济评论[C] 美
[02]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杂志[J] 美
[03]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经济学季刊[J] 美
[04]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经济文献杂志[J] 美
[05]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经济学杂志[J] 瑞士
[06] 霍尔,泰勒,宏观经济学,3版[M],纽约:诺顿公司,1991。
[07]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3版[M],美国英林崖城: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8。
[08]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6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
[09]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让世界与中国接轨 篇6
郭占谦先生(以下简称郭):我是1935年1月出生的,今年79了。1957年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天然气系毕业,毕业之后去了鄂尔多斯勘探大队,就是长庆油田的前身,1962年又去了大庆油田,以后一直到退休都在大庆。我刚去的时候是在钻井指挥部,王进喜在的那个单位,后来钻井指挥部分成了两个钻井公司,到1982年又分成了七个公司,有运输公司、机修公司、物探公司、试油公司等等,我到了钻井一公司,算是钻井一公司的创始人,1987年又到了勘探开发研究院。
记:您在长期的工作中思考过石油是怎么来的吗?
郭:关于石油的成因,最早在学校时就琢磨过。念书的时候讲的是有机成因,碳氢化合物,有碳有氢应该就能生成,只是物理化学条件不一样。工作后,会战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想问题,跑情况都跑不过来。在大庆钻井指挥部的时候,每年有一百多口取芯井,每口井取出的岩心里都得检查几遍,一寸一寸地查。
记:搞岩心的工作比较琐碎。那个时候和现在还不一样,现在有各种仪器设备,那个时候完全靠眼睛看。
郭:就是靠眼睛看。鉴别油气有和无的一些手段,缺少现代化的仪器,没有那个装备,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物理办法。
记:不过当时的技术积累对后来做学问也是有用的。
郭:是的。当时发现油在岩心里的颜色都不一样,同层位不同的井都有些差别。
记:这是什么原因呢?
郭:里面含的微量元素成分不同,但当时没有做这些工作。
记:我看了您的文章里引用了石油的微量元素,那是之后的事了。
郭:当时脑子里有这个概念,但是为什么,不知道,没有那一套微量分析的技术手段。
1992年地矿部实验中心的一位老工程师要退休了,还想做点儿事,但是没有项目就不行,当时我手上还有石油系统的两个项目,我们实验室主任说从我这边的项目分出去两万块钱给他立了一个小项目,他就把他手上有的中国石油里的微量元素的资料给了我们实验室主任看,我们主任很有心,把这些资料全都拷了下来给了我,我当时把这些资料仔细看了一下,没看懂。我知道王先彬研究的地球化学里接触这些东西,就对他说“这里有文章啊,要做,这个碳元素根本不属于亲生物元素,它是划在了亲铁元素一族,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核部”,这样想,就找着门了,从这儿我就有理论根据了。后来在香山会议上讨论的时候,我说“诸位地球化学家,碳元素,戈尔德·施密特在《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里边把它划出去了,现在大家都忘了,应该划到亲铁元素中”。为什么生物里的元素不是在地表,岩石圈里也很少,主要都在地核里,也就是说地表的碳元素主要是从地球深部来的,石油也是碳元素组成的,从这时开始,就展开了对石油无机成因的研究,这是1994年的事儿了。
开始就是写点儿文章,当时有名的大杂志也不登。石油系统只研究断层,不研究沉积岩以下的断裂,因为这个事儿我和地大《地学前缘》的人讨论了好几次。当时他们说“老郭,给我们一篇文章呗”,我说行,就给了讨论多元生烃问题的文章,讲生烃模型、生烃模式。我提出石油有两种属性:一种属性是石油是一次生成的,有机生烃机制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种是可以再生的属性,像合成生油、CO和H2、甲烷气和煤等,这是可以再生的,比如地幔气体、蛇纹石化等。所以石油应该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因为它还有一种属性,就是可以再生的。现在讲石油成因有四种机制,其中从地学上来讲有三种机制:有机的、无机的、合成的,还有一种是纯生物的。现在也把无机成因叫做非生物成因,这不确切。其实生物也是可以再生的,植物、动物,比如说中国海南岛的油楠树,每年都可以出12公斤的提液,简单地提炼就是柴油,所以这是真正的生物油。
记:非生物跟无机不是一回事儿,生物跟有机也不是一回事儿?
郭:对。生物直接出油的才是生物成因。很简单,青草埋下去就是甲烷,生物降解的过程就是生物生烃。有机生烃和生物生烃不能等同,它是生物断氧条件下转化过来的有机质,从根儿上说它是生物来的,但不是生物直接转化成为的。存在生物可以直接生烃这么一条途径,所以应该分开。生物生烃应该单独列出来,也是可再生的。
所以我说石油生烃有两种属性:一次性的,包括无机的和有机的;可以再生的,包括合成的和生物的。油气的生成机制有四种:有机、无机、合成、生物,其中合成既有有机的也有无机的。
有机生成有若干个模型:热演化模型、催化生成模型以及压裂生成模型。我认为模型底下还应该有个模式,型是式的集合体。当时有个人说“郭老师,型与式在英文里就是一个‘model’”,要我改。我说“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的还是英国的?我用的是中文,型是由式组成的,包括了多种式,模型就是比模式大。如果你非要套用英文去解释的话,那么对不起,我的稿子拿回来。”后来还有一次,关于地下构造的,我提出断裂和断层的“差异”,又发生了争执。我说断裂主要指的是沉积岩以下的,断层指的是沉积岩中的。后来《地学前缘》约了两次有关的稿子都撤了,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要让我修改,我说“对不起,绝对不修改”。不能改,改了就不是学问了,太不严格了。什么叫科学态度?
记:您认为断裂是指沉积岩以下的,那么就是基岩再往下?
郭:是。整个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岩石圈的这种裂缝都叫断裂,基岩以上的叫断层。基底断层则是指上地壳的那一部分。
记:那深大断裂是贯穿了地壳一直到地幔?
郭:一直贯穿了整个岩石圈。1995年在我们那个自然基金项目答辩的时候,有几位专家就提出说“老郭,能不能再准确一点,哪一个断裂是在地壳里边、是上地壳断裂,那一个断裂是岩石圈断裂?”我说这些都包括在里面,笼统地都叫做深大断裂。
记:深大断裂这个概念是您提出来的还是以前有学者提过?
nlc202309030729
郭:以前就有。
记:那么,深大断裂在地壳上的分布,特别是在大陆上的分布多不多?
郭:多。中国的深大断裂是世界上最发育的。960万平方公里发育了136条深大断裂。任纪舜先生的那本《中国大地构造》里就讲过。
记:您写过深大断裂与地球内部构造的论文吗?
郭:没有,我没有专门去讨论那些问题,只是用了这个概念,说明这个是很密集的。
记:关于这个概念,我曾经跟崔永强博士讨论过,我发现不同学者用的深大断裂的概念不一样,您这是一种用法,崔博士坚持深大断裂在陆地上是没有的,只有洋脊或者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相结合的地方才能产生贯穿地幔岩石圈的断裂。
郭:任纪舜先生的那本书里讲的非常清楚,中国大陆分布了136条深大断裂,他分的是地壳断裂、超壳断裂或者是岩石圈断裂和超岩石圈断裂。960万平方公里里面有这么多,平均7.07万平方公里就有1条,7.07万一开方就是267公里就有一条,也就是说平均下来200多公里就能碰到一条贯穿地壳和岩石圈的深大断裂,很密集。很简单,这是个数学式子一转换就出来了。所有中国的盆地基本都是深大断裂围陷起来的。比方说松辽盆地,西边大兴安岭西侧的这一带,是一个大的地壳和岩石圈断裂形成的,下边还跟着重力梯级带,小兴安岭又是一条大的岩石圈断裂。所以实际上盆地挠曲这个概念是不对的,盆地是不能弯曲的,盆地是一层层断下去的,没有凹陷盆地,都是断陷盆地。
记:凹陷盆地这个概念就不成立了?
郭:不成立。我1998年在中国地大(武汉)的《地球科学》那本杂志上有过一个专题专门讲过这个,凹陷其实凹不下来,为什么,一个球体如果里面充满液体,某一个部分想把它压下去是不行的,它是均匀传递的流(物理学中的帕斯卡定律,讲的就是这个“理”),如果把它弯下来的话压力就不平衡了,只能是一个条件,断开。
至于石油的属性,杜乐天先生在第四届流体地球科学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讲了,他也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金属矿藏的成因也是多元的。杜先生先看了我的文章,说石油里居然有这么多种元素。当时我拿到的材料只做了55种元素,就把它与中国陆壳上的元素丰度表一对,有相当多的元素是超过了陆壳的平均值。超过了平均值就应该是资源,应该是矿。什么是矿,人们能够用新技术提取应用的就是矿。凡是高于平均值的东西都应该能提取。
记:我们采访杜先生的时候他讲了,石油是最大的金属矿。
郭:对,石油里面金属很多的,我专门有一篇讲这个的文章,是《大庆晚报》去采访的。我算了一下,大庆一年石油的产值可能有几千亿的利润,如果能够把一半的元素从油渣里面提出来,从经济价值上来说就相当于又造了一个大庆。我算的时候是1993年,主要是两种元素,一个是铟(In),光导纤维要用到;还有一个是钕(Nd),高速列车轨道的合金要用这个。这两个都属于特殊材料,都是很贵的,而且大庆油田油渣里的含量是比较多的。
记:那现在这些油渣都怎么处理的?
郭:都卖了。
记:卖给谁了?
郭:日本人抢购。世界油渣市场上18美元一吨的时候日本人就26美元一吨抢大庆的油渣。我觉得我们的石油化工界对这些问题应该给予关注。
记:那现在大庆炼油厂的油渣是怎么处理的呢?
郭:70年代一直卖给日本,现在不知道。
记:咱卖的是垃圾的钱,人家买的不是垃圾啊。
郭:人家是从你这里拿走真正需要技术的东西,所以中石化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思路上都是需要提高的,搞页岩气完全就是掉到陷阱里了。实际上美国的页岩气都是在脆性基上,我们所说的概念是粘土矿物形成的沉积岩拥有页状的构造叫页岩,他们对页岩的基本定义都篡改了,美国所谓的页岩气根本不是那个页岩。概念都分的不清楚,这种科学态度是很不严格的。这个事情怪就怪在跟国际接轨。接什么轨?没有自己独立的东西。中国的地学界在世界上实际是领先的,比如杜先生在世界上就是领先的,干什么非得把我们排在落后者的位置上?陈国达院士就说了,为什么不能立大志,让世界跟我们接轨?世界跟中国接轨的事情多了,比方说火箭就是。“石油”这个名称就是沈括在任延安经略使的时候(1080-1083年)提出来的,比世界第一部地质学原理(英国人在1830年写的)早了734年。为什么非得跟国际接轨?顿钻,我们在四川打天然气就是1001.34米的井深,英国人都承认中国的顿钻是世界的钻井之父,那是世界跟中国接轨的。为什么现在的非得跟外边去接轨,太没有中国人的志气了。
记:大庆油田采油含水率那么高,98%,放20吨水出半吨到一吨油,这个成本太高了,应该有新的勘探技术,这油可以不采,按照无机论的话,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采,油又多了,就不用注这么多水了。
郭:对。而且大庆油田有些采油技术是违反油气田形成理论的。油田不是一次充注就完成了的,不是静压力平衡,是动态的,它还有新物质在往里面进的。
记:即使采空了它后面会补进来,只是补充的速率需要好好计算。
郭:对。实际上你把孔隙用众多聚合物都堵死了,新来的东西就进不来了。使用聚合物是错误的采油技术,这又是美国人放出来的。
记:美国搞了很多这种事。
郭:美国搞了一个空间战争就把前苏联搞解体了,当时跟着美国搞太空、军备竞赛,结果没那么多钱,垮了。
页岩气、风电、光电,全都是大陷阱,还有转基因。其实,从地学上研究中国的三农,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农业,富起来太简单了。比方说,内蒙古武川县的莜麦面,德国人买断了,为什么,我们只知道它里面含“铬”,对糖尿病有好处。后来才发现,那边的水里面还含有硒,硒可以防治癌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确定无疑。这就是典型的功能型生物。所谓功能型就是能吃,解饱还解馋,它还能治病防病,有多种功能,不是一种功能。
nlc202309030729
记:您认为盆地是怎么形成的?山是怎么形成的?盆地是一个什么概念?
郭:我在《中国地球科学》1998年增刊上面有篇文章谈到过这个问题。盆、山是一体化形成的,先火后沉,先山后盆。火山活动,地壳的物质被带出来了,地壳下沉了,产生了沉积;火山带动了一些边上断裂的褶皱,再加上火山岩浆的焊接形成了山,软流圈腾出了空间,岩石圈才能沉降。
记:山不是挤压出来的?
郭:不是挤压,是沿着岩石圈、超岩石圈断裂出来的。实际上盆地与山的形成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山在隆起,盆地在下降。我在那篇文章中主要说“先火后沉”,没有细论“先山后盆”,“先山后盆”是地大的刘和甫教授提出来的。
记:实际上照您的这个理论来推测的话,山底下就有深大断裂,相反盆地的中间相比来说深大断裂少。
郭:山里边基本上都有大的地壳沉降。
记:还是要再请教您,从地貌上讲盆地是比较清楚的,周边是山,中间洼下去的就是盆地,它的严格的定义是什么?
郭:朱夏先生对盆地有过一个定义,叫做“沉降的大地构造单元”,而且是动态的。后来无锡所的张喻昌又把这个更详细地说了一下,李思田先生所著的《盆地动力学》中有一章专门讲这个。
记: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我去看了川北-陕南地区发现的大量气田,像普光气田、元坝气田等,这些地方全是山地,气井就在山顶上。在巴山与米仓山之间往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概有200多公里的山地丘陵,在地貌上来讲不能属于四川盆地,那么在这些地方出现的油气藏是归结为山地油气藏还是盆地油气藏?
郭:这种概念是不完善的,值得商榷。
记:我请教了几位学者,他们都将之归为盆地油气藏,因为从地质上讲底下的基底有下陷,而且有足够的沉积层。我觉得这句话证据是不充分的。我们随便把哪一座山切开,里面不只是沉积岩肯定还有火山岩。他们确实是在沉积岩层里打出来的气,但是是很老的地层,沉积岩上面还覆盖了花岗岩,这个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很难讲基底底下是盆地,地貌是山。还有华北平原的任丘油田,在古潜山构造上打出来了油气,任丘地貌上是盆地,底下是山。之前说上面是山下面是盆的是盆地,那这个是不是盆地?他们说也是盆地。按照他们的解释,有油的地方就是盆地,哪怕是在山上。以前的源控论是靠找盆地找油,现在是靠油定盆地。
郭:所以我说他们把很多概念都混淆了,包括页岩。
记:整个川北气田按照盆地来解释是狭隘的,如果就按照山地来解释,反而可能开阔思维。
郭:大断裂交汇的山区,只要稍许有一点儿盖层,就能有油气成藏。现在人们忽略了火山灰,火山灰应该是很好的盖层。火山灰主要是蒙脱石形成的,蒙脱石的最大特点是最高的吸附性和最高的分散性,遇水很容易水解、膨胀,一滴水就可以膨胀,将所有的孔隙堵死。俄罗斯有一位学者说只要有2毫米的火山灰就可以盖住油气。
地学的问题不能用人的思维来考虑。杜乐天先生专门有一个地质理论思维叫“非人思维”,不能用人的心去度地球的,那是个绝对性的错误,而我们普通人就相当容易犯这种错误。
记:“川中会战”油的漏失问题您思考过吗?开始的时候发现了油,关井处理后油没了。现在四川还有这个问题,打探井时出现大的井喷,处理完之后再往下打就没油了。
郭:这个原因有两条。第一,四川盆地底下的深大断裂太发育;第二,四川又是中国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岳中琦的有些说法和现象是很符合的。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底下物质、能量亏空,高压全部释放了,甚至喷了以后把硫化氢都喷出来了。硫化氢的产地就是地幔,在地壳上岩浆带都很少,下岩浆带含量很高,按照斯托洛夫的计算下岩浆带是10的十几次方,上边的就是10的几次方。
四川地球深部物质和能量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排泄得太多了,底下是亏空的,如果去做大地高程测量的话,可能现在很多地形都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是很快的。美国人迈伊尔霍夫(Meyerhoff)特别强调这个理论:颤动构造。
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论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水准之差距 篇7
1.1、研究对象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和巴西进行的5场比赛。
1.2、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部分体态指标、年龄等进行比较分析。
(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英文版统计软件包对中国男篮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
(3)同异反分析法:对中国男篮的技术统计与世界水准进行同异反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男篮与对手年龄、体态指标分析
通过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指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克莱托指数可以很好地分析球员身体的强壮程度,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身高相对于5个对手已经具备了一定优势,体重和克莱托指数则处于劣势。
2.2、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平的同异反分析
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各类差距的技术指标分析:中国男篮的封盖、三分命中率、两分命中率的同一度ak值分别达到0.955、0.94、0.922,与对手的差距分别为封盖0.2次、三分命中率2.4%、两分命中率3.6%,这三项指标与对手的差距都很小。表明中国队在两分、三分投篮以及封盖上具有一定实力。
失误、投篮次数、得分、篮板是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差距较大的统计指标,同一度系数分别为0.785、0.764、0.713、0.679。场均失误比对手多2.8次,投篮次数比对手少17.2次、得分比对手少25.2分,篮板球比对手少15次。这说明,中国队较世界水准得分能力弱、投篮机会少,失误多、篮板球能力差。当然,投篮次数少、得分少与篮板球能力差、失误多本来也存在因果关系。
二次进攻得分和快攻得分的同一度系数最低分别为0.35和0.359,其中,二次进攻得分比世界水准少10.4分,快攻得分比对手少8.2分。这说明,中国队在二次篮板和快速反击能力弱,同时也折射出中国队力量、速度素质的差距。助攻次数的同一度为0.4,比对手少13.8次,这与队员的传球能力差有关。抢断的同一度系数为0.548,差距为2.8次。3分球出手同一度系数为0.57,差距为10.4次。内线得分同一度系数为0.578,差距为15.2分。这说明,中国男篮在传球能力、抢断、内线得分和三分投篮数上与世界水准差距很大,这些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引起的。
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的同异反联系度:根据集对分析分析,把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零差距的统计项目用A表示,即“同”程度,差距较小的用B1表示,有一定差距的用B2表示,B3表示较大差距,C表示相当差距。给出的各类差距所含有的技术项目个数,在不计各技术项目“权重”的条件下,可以得到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在与对方的场比赛中所体现的世界水准同异反联系数表达式:用项目总数17除上式两边,得到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的同异反联系度为:
3、结论与建议
(1)在球员配备方面,中国男篮在球员高大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抗性的提高,首先,要采用中外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力量素质。其次,要改变中国男篮在对抗性差的局面,还必须从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入手,应该做到观赏性和对抗性并重才能适应当今世界篮坛的发展趋势。
(2)在各项技术的运用能力上,面对二次进攻得分、快攻得分、助攻次数、抢断、内线得分、三分投篮数差距很大这一现实。中国男篮应该提高前场篮板的冲抢能力,加强球员之间的配合和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在进攻上应该达到内外平衡,加强对内线冲击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三分球能力的训练。
(3)中国男篮要想成为世界强队,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传统的小快灵风格丧失后,没有自己风格的中国男篮是很难取得突破的。在找回原有风格的同时,还应该向世界强队学习,做到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周勇.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体育文化导刊,2012,(2).
[2]王守恒等.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较之分析——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之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6).
[3]张帆,杨改生.北京奥运会中?欧男子篮球交锋过程若干技战术指标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
[4]柴云梅,郭永东,马宏俊.略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篮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8).
[5]张利超,李国忠.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投篮方式与得分比较[J].体育学刊,2012,(2).
中国与世界 篇8
一中华自然科学社与《科学世界》的创办和发展
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南京中央大学自然学科毕业生组建的旨在普及科学运动的科学团体,社员一度达1 500人,其中不乏卢嘉锡、王大珩等科学大家。在“要使国家的科学发达,首当谋科学的普及;要使民众的生活改善,首当使民众的知识提高”思想的指引下,[2]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创办了《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先后共出版了19卷,跨18年之久。1932年《科学世界》出版2期。1933年第2卷至第5卷均按月出1期,年各出12期。1937年第6卷刊出第7期后,即遭逢卢沟桥事变,战火燃及当时编辑部所在的南京,该刊出版暂告中断。
1938年《科学世界》在重庆复刊,第7卷共出刊8期。1939年因后方印刷和经费的困难,仅刊行4期。1940年《科学世界》编辑部转移至成都,第9卷计刊出7期。1941年2月起,《科学世界》改为双月刊,第10卷、第11卷各出6期;第12卷至第14卷各刊出2期。1946年第15卷仅刊出1期。1947年《科学世界》第16卷在上海复刊,恢复月刊,自第16卷至第19卷均各出12期。
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后,全国科学界展开大团结运动,《科学世界》与中国科学社出版了三十五年的刊物《科学》合并,由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接办,定名为《自然科学》,同年12月《科学世界》正式停刊。
综观《科学世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32年到1937年,即自第1卷到第6卷。《科学世界》内容多为综合性文字,注重介绍普通科学知识。言论上多属提倡科学研究与宣传科学应用的文字。第二时期从1937年到1945年,自第7卷起到第15卷,《科学世界》在抗战时期中刊行的。言论上多属讨论科学家在抗战中应尽之责任,内容上多介绍防毒、防空及战时科学的应用,以及大后方资源调查的报告。另外,由于在战时国外科学刊物不易获得,因此这一时期特别注意科学的新进展和新知识的报道。第三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发展阶段,自第16卷至第19卷在上海出版,内容除科学知识的综合报道外,亦多研究方面的专门报告,就某一重要专题作理论与实际兼顾的详尽介绍的专号,成为此时期的特色,这些专号也成为当时国内对特定课题完备的参考文献。
二 《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
作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科技刊物,《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与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途径,推进科学普及运动。作为探索成果之一的《科学世界》,也是“当时国内首先编行的通俗科学期刊”[3]。从《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亦可见其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主要有两方面。
(一)普及民众科学知识,实施科学救国
从五四时代“赛先生”登场以来,国人对科学的信仰与热忱高涨,“科学救国论”成为时代的强音。但与此同时,“学校里机械式的功课把科学弄成死板上的东西……在这颓势的形成中,通俗科学刊物仍不脱教科书的形式,甚至于连博士论文式的洋巨著也出现在上面,这样,把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格外扯远了。”人们亟需一份通俗的科学刊物,有识之士也在探求一份致力于科学普及的刊物,“目标就是要在大众造成一种科学的信仰”,以求“用科学的力量,迎头赶上,造成了惊人的富强”[4],《科学世界》即是当时的探索成果之一。
1932年11月1日,《科学世界》第1卷第1期出版。在发刊词中,《科学世界》编辑部说明了刊物宗旨:“我们敢大胆地说一句,中国人之所以处处失败,还不在于经济的恐慌、政治的纷扰,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学术本身上有毛病。几千年来,国人所倡导的,多半是一种迷信之术……别人已经在坐飞机了,我们还在安步当车;别人的文化天天都在突飞猛进,而我们还是文明古国。像这样落伍的民族,宜乎要惨遭内忧外患,宜乎不能生存于狂波怒潮中的20世纪……救国的方法很多,途径不一,我们认清事实的需要,及自身能力所及,出而普及自然科学……我们决不挂招牌,决不唱高调,发行本刊的使命,在供给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参考资料,和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是明白科学的应用。”[5]在发刊词中,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意识。在此后的办刊过程中,《科学世界》将科学救国的宗旨贯彻于其中。
为了达到“增进国人科学常识的使命”,《科学世界》在内容上注重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题材,如《临盆期的预测法》(第2卷第3期)、《小儿腹泻的苹果疗法》(第2卷第8期)、《人工太阳光能增进家禽之产卵量》(第3卷第1期)等文章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接近性。
(二)传播当时世界之先进技术,以促国家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在“内地出版界荒芜太甚,自然科学之读物更凤毛麟角,同时国外印刷品之输进,复以外汇及寄运之困难而一再减少,高中以上之学生及服务中等教育界之人民,莫不深感知识来源之缺乏……”[6]的情况下,《科学世界》承担起介绍新知识之职志,介绍新知识成为其新的宗旨。
这一宗旨在抗战胜利后,时任总编李鼎国在第16卷第1期的卷首语《本刊之今后》一文中得到了延伸,“本刊亦当集海内外同仁之全力,一方求基本科学常识之普及,一方求世界新知之传播,使本刊成为我国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本刊此后当以基本原理之阐发为经,而以基本原理之应用为纬,深盼读者予以同情与赞助,俾可推进‘基本科学运动’,使一般人对基本原理有所认识,以利我国之科学化。”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科学世界》的定位比在此之前又有所提高,内容上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转而为以介绍新知识,推广科学应用,探讨科学原理,报告科学新发现为主,旨在使该刊“不特成为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抑且成为国内科学家与科学运动提倡者之喉舌,不特可得读者于国内,抑且可得读者于国外”[7]。
《科学世界》不仅致力于科普文化宣传,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应用世界先进科技促进国家发展。抗战前的《科学世界》也有新知的介绍,但主要是分散插入于版面之中,显得较零碎。抗战后对于新的时代内容的介绍更为集中也更为突出。栏目“科学新闻”是一块集中介绍新知的阵地,如第16卷第1期的“科学新闻”栏目里,刊载了《低温氦液中的“第三声”》、《隔墙看“物”》、《伤不及鸟》、《雷达摄取飓风照相》、《糖荒中的救星》、《地磁北极在何处》等23则科学消息。
三 《科学世界》的内容及传播特色
《科学世界》从1932年出版到1950年停刊,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方面的文章,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并且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颇具特色。
(一)内容广博,信息量大
《科学世界》的内容所涉甚广,包括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文章,涵盖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农学、医药学、环境预警、科学人物等各个领域,且译著兼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如第16卷中,科学理论的文章有7篇。纯粹的科学文章有77篇,其中数学方面的文章有2篇,物理方面的文章有4篇,化学方面的文章有4篇,地理方面的文章有1篇,气象的文章有10篇,微生物的文章9篇,植物方面的文章11篇,动物方面的文章3篇,原子能方面的文章24篇。应用科学的文章有21篇,其中化工方面的文章有8篇,电工方面的文章2篇,机械方面的文章5篇,航空方面的文章1篇,农业方面的文章4篇。另外,还包括医药卫生的文章13篇,科学传记1篇和77则科技新闻。
《科学世界》还不定期地编辑各种科学专号,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使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例如第3卷第1期的“化学专号”、第4卷第11期的“数学专号”、第5卷第2、3期的“物理专号”、第6卷第1期的“战时科学专号”。另外,书籍推介也是《科学世界》做的较多的一项工作。
(二)严谨权威
《科学世界》虽然在言辞表达上偏于大众化与通俗化,但是并不粗浅,而是表现出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实证特征,传达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免疫与种痘》一文为例,全文用6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免疫”,“天花的定义、历史、原因、传染路径”,“天花的经过、患天花后的结果、天花的防御、种痘的历史”,“种痘的原理、旧法种痘、新法种痘、痘苗”,“种痘的方法、种痘后的经过和变常及变常的治法、种痘的时期年龄和次数、现行种痘条例”,“水痘与天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使得人们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至于所刊文章的引用、注释、图解、图注等,也均清晰规范,体现了该刊严谨的学术风格。
在《科学世界》上撰文的作者大多为大学教授和科学专家,信源的权威性使其具有客观的权威优势与信度力量。例如,第16卷第9期的原子核专号为例,其作者多是当时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卷首语由《科学世界》的编辑李国鼎撰写,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撰写社论《我国应从速建立原子核研究室》,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王金昌撰写《各种基子发现及其性能》,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撰写《研究原子核之工具》等文章,保障了内容的严谨和权威性。
(三)兼容知识性与思想性
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自然是《科学世界》一向承担的职志。除此之外,它也承担了宣传科学理性精神与科学思想的历史使命,涉及社会、文化批评与思想争鸣的论说,从“科学”或“科学家”的角度,谈境界,说现实,把科学阐发得更为具体而具有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科学世界》中刊登了很多的谈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文章。例如《革命的科学运动》(第4卷第1期)一文中,作者提出从事科学运动的人,要培植三种基本精神,即平民的精神,大公的精神,刻苦的精神,本着这三种精神来推行科学运动,才算是革命的科学运动。此外,《所谓科学的精神》(第2卷第12期)、《科学到民间去》(第5卷第12期)、《科学与道德》(第6卷第2期)、《科学与民族复兴》(第6卷第6期)、《献给青年科学家》(第16卷第12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科学进行了论述。这些文章为“赛先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鼓与呼,为科学家的成长,国家的科学进步献计献策。而发表在新中国之前的社会沧桑动荡的特定时代里,更凸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和思想指导意义。
(四)注重互动性与服务性
《科学世界》的第1卷第1期,便刊登了启事:“本刊以普及科学运动为宗旨,故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除专文择要介绍外,其余不及讨论之问题,及日常发生之新奇事实,当然极多。本刊同人不揣冒昧敢向国人征求关于自然科学之各种疑难问题,及动植物、岩石矿物标本之定名等各项,同人等必能尽力解答。……读者无论对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心理及农、工、医学等疑问,请直接通函……本刊当将解答编入‘科学问答’栏内发表。”
这之后,《科学世界》每期都会刊登来函问答。从最初的每期2至3个问题,扩展到后来占用每期杂志的十分之一以上篇幅(10页以上),来函的读者也从南京及周边的无锡、常州扩展到北平、四川、山西、广东、河南、山东、浙江等地。问题覆盖名人传记、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气象、地质、地理、生物、生理、心理、农学、林学、工学、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可见读者的参与程度与关注程度之盛。另外,从第2卷第5期开始开辟的“读者园地”栏目,也给读者开辟了一个交流的窗口。要目预告、广告索引、问题索引、勘误等工作,则从细节上反映了《科学世界》较好的互动精神与服务意识。
(五)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科学世界》在传播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图文结合是其常用方式,通过图表或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可使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还探索了科学灯谜、科学应用、科学评论、科学纪新、科学新闻、科学测验、书报评论、书报介绍、游戏数学、天气歌谚、科学嘉言录等各个栏目,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科学世界》特地征集科学歌谣,以增进国人科学常识为主旨。《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歌谣,包括有医药歌谣、农事歌谣、饮食歌谣、生理歌谣、数学歌谣等。例如,朱柄海在《科学世界》开辟了专栏,专门对流行民间的天气歌谣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培养国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歌谣既内容丰富,又寓教于乐。将科学知识融于简单易学的歌谣之中,这是《科学世界》科技传播的一种积极探索,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从第4卷第9期开始,《科学世界》开始设立“科学小说”栏目。科学小说能够增进读者对枯燥无味的科学的兴趣。如李秀峰的科学小说《防空演习》(第6卷第1期)配有精美的照片、插图,借助人物(父子三人)故事讲述实用科技知识。科学戏法也是《科学世界》重要传播形式。在游戏数学一栏中,编者介绍了宝塔式之研究,移棋相间之研究等数学趣谈,用游戏的方式解读深奥难懂的数学命题。
四结语
《科学世界》作为我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的文章,积极介绍科技知识,引进国外科学新知,推广科学在中国的应用,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世界》传播了科学理性精神。从创刊开始,《科学世界》就积极鼓吹中国人应该学习科学方法,强调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世界》在中国近代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对于当前科普刊物的发展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学世界》,科技传播,传播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
[2]编辑部.中华自然科学社第八届年会宣言[J].科学世界,1935,4(8):727-728.
[3]编辑部.十九年来的科学世界[J].科学世界,1950,19(6):134-135.
[4]赛音诗.把感情掺入于科学[J].科学大众,1947,2(1):1.
[5]编辑部.发刊词[J].科学世界,1932,1(1):1-2.
[6]编辑部.本刊之使命及今后之本刊[J].科学世界,1937,6(2):1-7.
低碳经济战略性思考:世界与中国 篇9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和谈判从表面上看是气候变化问题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问题, 但本质上是一个涉及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的国家利益问题。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 气候变化领域的矛盾多重交织, 形势复杂多变, 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谈判艰难曲折的过程以及在此之中的国家利益争斗。
国际上最早系统阐述“低碳经济”问题的是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各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要求2000年发达国家应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回到1990年的水平, 但由于公约只是框架性的, 没有对各国造成普遍的约束力, 因此减排效果并不明显。1997年12月11日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 (日本京都会议)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把主要的6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氢氯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 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2%。
积极鼓吹低碳经济的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 他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是:对能源的依赖 (能源消耗) 逐步降低, 都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 在能源使用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推行低碳经济, 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 转向能源的高效使用与新能源, 使得主要竞争对手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 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 低碳经济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发达国家间主要是低碳经济发展标准、主导权的争夺, 主要竞争方是欧盟与美国。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争夺主要体现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而从近10年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各国的主张来看, 《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减排机制无疑是一种标准之争, 是欧盟与美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规范上的主导权争夺。另一方面, 也是欧盟内部为了应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国内适应性安排, 这两个方面共同揭示了为什么欧盟如此积极的推动国际温室气体减排, 环境保护只是“旗帜”, 目的是世界经济控制权。
因此, 欧盟积极实施排放权交易计划以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8%的减排目标。2005年1月1日, 欧盟正式启动了排放权交易体系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 试图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促使欧洲企业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过程。欧盟委员会根据“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 首先确定了各个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再由各个成员国分配给各自国家的企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12月17日, 欧盟议会采纳了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使2012年之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保持连贯性,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至2020年之前及之后的战略重心。
作为对欧盟先动优势的回应, 布什政府上台后, 于2001年3月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布什当时提出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主要有三。第一, 过度的环境保护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让500万美国人丢掉饭碗;第二, 《京都议定书》不应免除发展中国家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第三, 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尚无科学依据。实际上, 布什政府与美国的能源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退出《京都议定书》, 正是为了给这些能源利益集团以政治上的回报。另外, 此举也是奉行单边主义的表现。
《京都议定书》生效时, 美国很快就向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提出了亚太清洁发展意向宣言, 试图利用《京都议定书》对技术转让没有明确承诺这一点来设计某种机制, 强化自己的地位。除此之外, 美国还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益伙伴等一系列问题上提议合作, 出发点都是不想受《京都议定书》的制约。奥巴马政府则表示将“建设性”地参与, 而这种“建设性”参与的目的是要主导全球气候谈判, 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主导地位。2009年6月26日, 美国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微弱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这是美国首个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该法案规定以2005年排放标准为基数, 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 到2050年减少83%。法案同时规定, 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通过向低碳经济转变, 美国意图摆脱对石油的严重依赖, 削弱中东、俄罗斯、巴西等石油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进一步压缩高能耗的发展中大国, 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征收碳关税为其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开辟市场。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低碳经济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贸易依存度比较高的我国, 将重新面临“悲惨增长”的贸易局面。
与此同时, 应该看到我国与美国、与欧盟进行合作的可能。在争夺低碳经济发展控制权方面, 或者说是在减排国际谈判中, 我国的原则和立场对欧盟与美国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哥本哈根会议前夕, 美国一直试图促成一个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新协议, 而这样的协议中须有发展中大国, 并且要延长减排的期限。美国主张通过一种市场的机制来实现减排, 而不是通过一种政治承诺减排数量及比例的方式。在这一点上, 我国与美国的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为, 中美两国同是能源消耗大国与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中美两国的能耗占全球的35%, 而中美两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总排放量的40%。而无论是与美国还是欧盟之间的谈判或合作, 我国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该贯彻始终并尽量争取更多发展我国家的支持, 即: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从人均碳排放量的角度衡量我国应该承担的义务。这个原则不但对我国有利, 也有利于非洲等其他人均排放很低的国家通过排放权额度交易获得世界上其他国家资金支持。
加拿大的自由党支持《京都议定书》, 并在2002年2月26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而2006年保守党上台后, 却明确的表示减排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澳大利亚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直至2007年12月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这是陆克文和他的新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他在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 “这是澳大利亚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 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 对于澳大利亚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西兰的整体情况和澳大利亚相似, 新西兰采取了很多措施履行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由于干旱以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所增加, 新西兰将提高《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目标。目前, 新西兰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比《京都议定书》2008年~2012年第一阶段的目标排放量少960万吨。根据《京都议定书》, 新西兰2008年~2012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不多于1990年的排放量, 而2008年, 新西兰计划以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能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170万吨。
为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日本支持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 作为能源使用最有效率的国家, 日本赞成采用其他方法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如制定具体的能源效率标准等。日本近年出台了一些法律, 同时不断开发新科技利用新能源, 但其主要出发点还是其国内利益, 并非出于一个发达国家的责任。日本虽然在排放控制上有一定的贡献, 但其对京都议定书的延缓执行, 使之很难达到要求。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 减排成本巨大, 所造成的GDP下降是日本任何一个政党无法承担的。
二、低碳经济的本质及其可能对贸易规则变化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低碳经济”的官方定义, 也是主要发达国家极力“兜售”的概念。但是, 这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低碳经济并非是他们的环境道德使然, 背后是能源使用技术、经济发展的世界支配权争夺。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势必出现这样的结果: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心将由占有能源向清洁使用能源转变, 而这对中国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因此, 对低碳经济本质的准确把握, 一方面, 有利于认清目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推动低碳经济背后的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 有利于我国调整战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世界经济贸易变局。
对于低碳经济的本质应该如何把握?这是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上本质是一种发展模式, 是对全球有重大影响的环境问题, 但同时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 应该是在发展中进行减排, 忽略发展的减排不具有可持续性, 是“饮鸩解渴”。低碳经济、温室气体减排是新的国际游戏规则, 对此, 应该有清晰的认识。既要有我们的原则、立场和声音, 又要积极的去面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积极应对并尽可能影响国际规则还应该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现在需要认真考虑的是:这个新的游戏规则会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影响我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要特别重视低碳标准形成后对我国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要重新审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出现的新的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影响, 更清楚地认识到少数国家提出主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采取的策略。
低碳经济问题提出的大的经济背景是日本、欧洲等国家经济发展迟缓、对能源问题的高度依赖。1997年《京都协议书》是在日本与欧洲主要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签订的。在这之前,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平成萧条”和产业的空洞化, 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部分的原因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而英国更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认识到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按目前的消费模式, 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通过对低碳经济提出背景的简单分析, 逻辑上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推动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变的主要发达国家意图何在?单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显然是以偏概全, 日本和欧盟的积极行为显然“醉翁不在酒”。那么, 他们意欲何为呢?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会演化出低碳标准, 而这一标准对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贸易安全的影响将是全面的。
低碳标准可以大致上分为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 对于前者, 主要涉及到消费模式的选择。如, 倡导居民选择环保产品、购买低能耗的家电等等。然而, 更应关注的是低碳生产, 即生产一件产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更为重要的是, 在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推动下, 一旦这种低碳生产形成标准将会立即转变成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如美国、欧洲等国以推行低碳经济为名, 借口环境保护、气候变暖向我国出口商品征收“碳关税”, 就是典型的以环保为名的新贸易保护政策。更进一步, 低碳标准也可以变成非关税壁垒。如, 欧盟国家要求我国出口的冰箱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不超过10吨, 超过这个标准将拒绝进口, 此时我国的冰箱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只能采取“逆推”的方式, 要求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厂商提供低碳标准下的产品。这种市场“逆推”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是出口受到大面积阻滞;二是在短时间内, 由于基础产业 (钢材等) 不能很快适应低碳技术, 冰箱企业只能通过进口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生产的原材料, 然后出口。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因为它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涉及到我国出口、国际贸易分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际新能源与新技术的成熟并进入市场, 这种趋势或许会变得更清楚。考虑到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 我国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这个问题尤其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要重新审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出现的新的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影响, 更清楚地认识到少数国家提出主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采取的策略。要主动, 被动的成本太大了。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我国无需也不应该被动。
因此, 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国际间进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的一种策略, 因为归根到底, 这个市场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一个环境保护手段。低碳经济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我国的应对:原则、立场与行动
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 我国应该做到内外兼修。对外, 在坚持“区别但有共同责任”的原则基础上, 积极准备具体的谈判标准与细节:包括, 谈判步骤、时间表的设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子”原则设计。同时, 我国政府应坚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工业化期) 不加入、不签署国际强制性减排框架, 在此期间还应该保持碳排放权交易的卖方地位。对内, 在不牺牲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发展低碳经济, 将产业结构向适应低碳生产的方向转变。在确保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并切实鼓励适合我国国情、省情、市情的低碳经济运作模式。重点是如何利用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合作, 完成低碳标准下的产业重构。
(一) 在国际谈判中应坚持的立场与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一方面, 衡量的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问题, 另一方面, 这一原则下暗含的“现实”责任也不容忽视。从历史责任的角度看, 发达国家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其历史排放所产生的现实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责任的现实评估:发达国家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何种程度的措施?其历史责任如何在未来排放中度量?也就是说, 发达国家率先行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是在何种程度上的率先行动。因此, 发达国家历史排放的现实换算, 即“新老化段”问题应该征得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同意。目前,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减排的基点是1990年的排放标准, 那么, 相应的也应该制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基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起点应该是工业化结束后讨论的问题, 共同“向后追溯”的方法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 我国参与国际谈判的一个基本的立场应该是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工业化结束后) 保持作为卖方的地位。因为, 根据我国的发展目标, 到2050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而这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以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进行定位的。也就是说, 即使到2050年我国签署强制性减排协议, 我国已经作了相当的让步。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的公平主张也应该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公民, 无论其所处国度, 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 这一权利理应成为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是地球的一个“股民”, 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同“股”应该同“权”, 同“权”应该同“利”。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特殊化, 也不应该特殊化。
在现实的国际情况下, 平等的环境权利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相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也应该尊重地球公民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这一主张, 人均排放指标也应该纳入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计算体系中。单位GDP下的能耗标准并没有尊重个体应该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这一原则, 也不符合发达国家一贯的民主、人权主张。主张“人权”至上的发达国家没有道理不尊重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这一主张和要求, 也应该成为我国进行国际谈判的一个原则立场。
(二) 利用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合作, 完成低碳标准下的产业重构
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国际挑战, 还应该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切入点, 顺势利导, 探讨如何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技术与资金帮助西部欠发达能源大省进行产业升级。
目前, 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可否借鉴美国的做法, 在国内设立区域性强制减排规划, 区域内企业需要遵循强制减排的原则, 不足者从区域外企业购买以补偿其超额排放量。如, 在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出台强制减排方案, 排放额度不足之区域内企业可自行向其他省市已进行减排的企业购买排放量, 这就涉及到一个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配额问题。
对中西部省市而言, 这一制度安排将成为一种吸引产业进入、利用沿海发达城市工业资金、技术的一种巨大引力。对具有很大减排潜力的能源大省而言, 减排带来的收益和吸引力也将使其成为低成本工业生产的基地。其发展结果是:在较低成本下实现产业升级与重构。此外, 对于类似山西省的我国诸多煤炭大省, 在服从国家煤炭行业发展战略下做出了巨大牺牲, 其成本 (经济与环境) 理应由用煤大省加以补偿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而这种制度事实上为许多能源大省提供了一种政策主导下的市场支付手段。在这方面, 德国鲁尔地区进行的战略转型及其相应的政府转移支付手段的采用值得我国借鉴, 这也是目前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在较低成本前提下,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突破口, 实现能源大省的战略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这不简单是一个学术探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一个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问题。
我国国情决定了不可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低碳经济, 因此, 针对我国具体国情, 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为突破口进行产业升级与重构, 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符合我国西部开发的大战略。此外, 对于具备开发大型减排项目的中西部省市而言, 如何制定政策鼓励当地发展低碳经济, 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对于减少贫困人口,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低碳是生产力
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减排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其本身也是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减排是大势所趋,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下, 温室气体减排或降低污染排放量本身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改革对象。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并不要求否定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重点,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 按国际上通行的低碳标准改造和升级相关产业, 提高“碳产出效率”。科学减排并不单指绝对量的减排, 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既要绝对的减排量又要经济效益。
基于目前国际上对低碳经济问题的谈判、博弈与协调框架, 结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事实, 我们认为我国应对低碳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不能不减、不能多减、有目的地减、有步骤地减。减排是大势所趋, 这是前提, 不能不减。发展高碳经济没有任何可行性, 因为我国减排成本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而且在现有的国际框架下,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发展高碳经济, 认为基于比较优势可通过碳贸易发展高碳经济的想法无异于“缘木求鱼”。但也不能多减, 原因是在国际谈判未能出现确定性结果之前, 过多减排所形成的减排足迹不利于我国在日后正式谈判中获得更大的排放权额度。有目的地减、有步骤地减, 要求我国政府和相应的政策规制机构控制减排的速度、减排产业的发展顺序等问题, 做到在减中谈判, 在谈判中减。此外, 对于政府与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一些国家在低碳经济问题上的策略性, 正确识别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问题的诸多“噪音”, 特别要注意那些作为发达国家利益代言人的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
当下, 我国应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若干重大政策与制度安排, 包括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适应性问题、我国参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原则和立场问题、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新规则与贸易壁垒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定价、市场组织形式、市场演化与市场结构、交易机制等诸多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评估, 以应对低碳标准下的国际市场规则演变。 (摘自:《时事报告》2009年12月编辑:王露)
在争夺低碳经济发展控制权方面, 或者说是在减排国际谈判中, 我国的原则和立场对欧盟与美国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低碳标准可以大致上分为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 对于前者, 主要涉及到消费模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与世界 篇10
一、英语世界中国传统女诗人作品在海外的译介
(一) 诗歌英译本中女性诗歌的翻译情况
早期的女性诗作英译到19世纪末才开始出现。1898年,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里斯出版《古今诗选》, 翻译了59位唐代诗人的100首唐诗, 女诗人杜秋娘的《金缕衣》被翻译在列, 杜秋娘也因此成为“首位走进英语世界的唐代女性”。接下来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的女性作品英译收录在罗厄尔的《松花筏》 (1921) 中, 分别是梅妃江采萍的《谢赐珍珠》和杨贵妃的《赠张云荣舞》。
1956年美国汉学家雷克斯罗斯出版了《中国诗一百首》, 选译的114首诗中包括李清照7首、朱淑真7首。雷在1970年又出版了另一本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本《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该书选取了60位诗人的112首诗歌, 第一位诗人便是一位女性——汉成帝的妃子潘夫人。李清照有6首作品入选, 是译本中选取作品最多的作者之一。
1965年麦金托什和艾琳合译的《中国诗词选集》于伦敦出版, 其中有李清照作品4首。1976年印度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罗郁正与柳无忌合编的《葵晔集》, 其女诗人有蔡琰, 收录一首《悲愤诗》;薛涛诗4首, 鱼玄机诗4首;李清照的作品有13首。Kwock.C.H和Mchugh Vincent合译的《有朋自远方来:150首中国诗》 (1980) 选取的李清照诗词多达21首。
美国翻译家华曾翻译的《哥伦比亚中国诗词选》 (1984) 涵盖了从早期至13世纪中国诗歌史典型的诗人诗作。其中李清照4首作品选译在内。兰道的《春之外:宋词选集》 (1994) 选取了15位词人的158首词作, 虽只有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但其译作却达到了15首之多。
(二) 女性诗歌英文全译本的介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高潮的出现, 文学界对女性作品关注度加大。
早在1936年, 美籍学者魏莎已出版了《卖残牡丹:鱼玄机生平及诗选》。此书被认为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唐代女性诗作英译单本”。1945年, 魏莎再次出版了薛涛诗集: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a Sketch of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Hung Tu, 中文名由张正则先生译为《芳水井》。与魏莎上一本译作相似, 《芳水井》既有对薛涛诗歌的翻译, 也包含了她个人生活经历介绍。
雷克斯罗斯与钟玲合译的诗集《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于1972年刊行。书中选译了54位女诗人的112首诗。1979年雷与钟再推出《李清照全集》, 选编了李清照作品67首。
美国学者克莱尔的《梅花:李清照词选》 (1984) 选取了李清照的55首作品, 克莱尔认为:“其中43首确为李清照本人所作, 另外12首是我从30首被认为是李清照的作品中选取出来的。”
美国诗人拉森1987年完成了对薛涛诗作的翻译《锦江集》。这位诗人在2005年的时候又推出了诗歌英译本《柳酒镜月:唐代女子诗集》。译集收录了唐代44位女性的106首诗作。
1990年美籍学者孙康宜和苏源熙联合发起《中国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的选编和翻译。书中共收录自公元前206年至20世纪初144位女诗人的作品, 正如孙康宜本人所说:“这是第一本呈现如此宽度与深度的前现代时期中国妇女英语文集。”
近十年间, 对传统中国女诗人的整理翻译工作仍在继续。除《柳酒镜月》外, 2003年《秋柳:中国黄金时代女诗人诗选》由美国蓝图出版社出版。三位唐代女冠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的诗歌汇编成集, 分别收录诗作18、30、37首。
二、英语世界中国传统女诗人的海外研究
作品的翻译必然跟随或带动其研究。在女性主义发源地的西方, 中国传统女性的研究更是得到了较多关注。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研究
女性作品研究较其翻译晚些, 且早期的研究较零散,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魏理的经典之作《汉诗百七十首》 (1918) 对女性诗歌及其创作进行了探讨:
But the poetess occupies a plac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in the first four centuries of our era, though the classical period (T’ang and Sung) produced no great woman writer.
魏理先肯定了女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 但又指出像唐宋这样的经典时期没有伟大女性作家产生。他又论述到唐代女性创作主题的狭隘。由此可见魏理对女性创作认识的局限性。
1921年洛厄尔出版的《松花筏》虽以英译诗为主体, 但引言部分却专门提到了女诗人薛涛及其自制筏纸。薛涛也因此筏为西方所知。魏莎的《卖残牡丹:鱼玄机生平及诗选》及《芳水井》先后介绍了鱼玄机的成长事迹、薛涛的生平略述。同于1945年出版的关于薛涛的研究还有卫姆塞特的《醴泉:薛涛生平与作品掠影》, 这是一部关于薛涛的传记。
(二) 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研究
随着女诗人诗歌英译本的逐渐增多, 女性诗歌的独特魅力被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欣赏, 对女性作家的研究日渐繁盛。
沃森1972年博士毕业论文《鱼玄机诗选:翻译、注解及评论》是关于鱼玄机诗作的评析, 1983年拉森的博士论文《中国诗人薛涛:一位中唐女子生平及作品》即对薛涛生平及其作品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女性研究风起云涌, 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与专著。魏世德在《李清照诗词:一位女性作家及其女性书写》一文中就学术界所热议的中国古代女性诗学传统进行了探讨。方秀洁的论文《词体之女性化过程——女人的意象与声音》以宋词这一被性别化的文体谈起, 转至女诗人在女性化的词体空间内是怎样进行自我的再创造。孙康宜在她的论文《柳如是与徐灿: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家》中书写了两位明末女诗人代表人物柳如是和徐灿及其分别代表的歌妓和贵妇写作传统。以上三篇文章都收录在余宝琳编《中国宋词的声音》 (Voices of the Song Lyric in China, 1994) 一书中。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于1994年推出。这是一本论述明清之际中国妇女史的作品。作者立足社会性别与阶层, 力图推翻五四以来妇女被压迫、被害者的形象。方秀洁在论文《明清女性创作绝命诗的文化意义》中论述明清时期女性写作活动的不断增加、写作团体的大量出现与女诗人诗集的出版活动“发展了 (她们) 不断增长的与写作相关的自我意识”。美国哈佛大学伊维德和华盛顿大学管佩达合著的《彤管:中华帝国时代的女性书写》 (2004) 对中国女性文学史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着眼于女性文学历史整体框架的建构。方秀洁的另一力作《女性作家》 (2008) 着眼于女性文学主体性的研究。作者把对女性诗作的文本分析与诠释放入整个社会及文化范围内, 诠释了女性在塑造自己作品时充分发挥的主体性功能。
三、英语世界中国传统女诗人海外译介与研究的特点
(一) 研究个体及时期的集中性
英语世界对中国女性译介与研究成果颇丰, 但总体来看, 不难发现海外学者译介与研究的集中性:某些女诗人或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得到了较多关注。
在早期的译介中, 中西文化交流尚无今日之频繁, 西方译者接触到的女性诗作相对贫乏。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与丰富, 中国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作品被越来越多的西方译者发掘, 女性诗学才华受到愈多重视。
中国传统文学中女诗人的代表人物, 唐代三女冠诗人和宋词婉约派的领头人李清照是最为瞩目的焦点。在上文提到的汉诗英译本中, 几乎每部诗集中都可以看到李清照的作品。雷氏的《汉诗百首》中, 李清照的译作数目甚至超出了南宋大家朱熹的诗作数目。《爱与流年》中, 李清照是译本中选取诗作最多的作者之一。同时李清照也是诗歌被单独翻译成册最多的女诗人。唐代女冠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的诗作也有较多的翻译。除魏莎、拉森对鱼玄机、薛涛的生平及诗作有单独研究外, 拉森的《柳酒镜月:唐代女子诗集》又把这三位诗人的诗歌再次翻译, 集中呈现给读者。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文化的兴盛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更多的女性接受教育, 她们活跃于文坛, 组社吟诗, 有大量的作品结集出版甚至传世。据统计, “仅仅在300年间, 就有两千多位出版过专集的女诗人”。过去一二十年见证了海外学者中兴起的对明清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热潮。在明清女诗人作品的译介方面, 孙康宜编写的《中国历代女作家选集》中共有144位女诗人的作品, 其中明朝女诗人46位, 而清时的女诗人更是有66位之多, 明清女诗人占据了书中总数量的三分之二有余。另有一大批海外汉学家如方秀洁、高彦颐、曼素珍等展开对明清妇女的研究, 详细考察了这些女文人在社会、家庭中的生活空间。
(二) 女性主义文论关照下的中国传统女诗人研究
女性主义文论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以来, 历经半个世纪的演变, 其影响力依然不减。“当今的文学批评思潮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 莫过于女性主义的兴起与女性作品的重新阐释。这场文化风潮涉面之广、影响之深是文学史中罕见的”。海外学者将女性主义文论推介到对中国传统女诗人的研究中, 成果颇丰。
随着女性主义对文学批评活动影响的加深, 女性主义学家力图通过对女性作品的重新阐释来证明女性声音的存在。在此刺激下, 女性作品的挖掘与整理全面展开。雷克斯罗斯与钟玲合译的诗集《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李清照全集》便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女性主义文论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女诗人研究有魏世德《李清照诗词:一位女性作家及其女性书写》。魏世德指出, 李清照并没有把她之前的女性作家视为写作的典范, 并且后世女诗人的作品中也没有显示出对李清照词作进行效仿的迹象。许多学者力图通过李清照诗词的影响来证明中国女性写作传统的存在, 而魏世德却通过女性主义文论与史料的结合印证出相反的观点。
方秀洁的论文《词体之女性化过程——女人的意象与声音》阐述了由男性构建、男性价值观与喜好反应体的词之女性化特质对女诗人写作的意义。女性写作过程中女性形象的描绘只不过是对男性审美的迎合, 并没有形成显著的女性书写传统。
孙康宜在她的论文《柳如是与徐灿: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家》中肯定了柳如是、徐灿两位女诗人在词学中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然后探讨了晚明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女诗人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 接着分别论述了柳如是及其歌妓派与徐灿的贵妇派各自的诗作风格及修辞方法。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海外学者对中国传统女诗人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中国几千年古典文学给海外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 而海外文学批评的发展也给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海外研究成果还能进一步为中国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与空间。中西研究可以互动、互补, 共同发展。
摘要:本文梳理英语世界中国传统女诗人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女诗人及其作品在海外的研究, 分析英语世界女诗人作品在海外译介与研究的特点。由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对女诗人作品译介与研究的高潮。
关键词:女诗人,英语世界,译介
参考文献
[1]王凯凤.英语世界唐代女性诗作译介述评[J].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3 (3) .
[2]Cryer, James.Plum Blossom:Poems of Li Ch’ingchao[M].Chapel Hill, N.C.:Carolina Wren Pr., 1984.
[3]Kang-i, Sun Chang&Haun Saussy.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Arthur, Waley, trans..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M].London:Constable and Co.Ltd., 1918, Introduction.
[5]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6]孙康宜.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2) .
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 篇11
[关键词]世界工厂创新跨国企业
2001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同年9月份《福布斯》杂志举办的企业高层会议上说,中国将在21 世纪成为“世界工厂”。于是“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顷刻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我们真的可以乐观地接受这个称号么?为了更好了解世界工厂的定义,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工厂的演进。
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工厂历经三次转移,从18世纪30年代起,在英国诞生了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掀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高潮。随着英国的机器传入欧洲大陆并与当地的诸多技术革新结合,法、德和美国也相继掀起了产业革命高潮。到1860年前后,英国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期,国内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
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随着T型福特汽车、电除尘器、电冰箱、空调等民用产品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面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
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到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从基础材料型产业向汽车、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型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结构也从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产品向国外出口,转向利用日本高水平制造技术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对外出口。1983年日本机械工业出口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意味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简单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世界工厂,不能单纯从量的上面来看,还要从质的上面来看。制造业产品不仅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还要在技术上占有优势。为了便于把握,技术上的优势指的是核心技术的优势,是单个企业所特有的,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R&D在企业(国家)中的比重来衡量。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值、品种、档次,还是创新能力,与真正的世界工厂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制造业虽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 5、日本的1/4。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 25 、日本的1/26 ,德国的1/ 20 。全球最大的500 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 ,日本占29% ,而中国真正的制造业企业还没有一家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在产品结构方面,中国制造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产品非常少,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低,以1998年为例,中国研发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和知识创新人员投入"两项指标在世界的排名分别为第39位和49位。表一显示中国大中型企业R&D支出以及与购买外国技术支出的比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1年~1997年,中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直高于50%,个别年份超过60%。
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電脑零部件等领域,可以说已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
资料来源:China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P148,World Bank Institute
对外技术依存度=引进国外技术支出/(R&D支出+使用国内技术支出+引进国外技术支出)
参考文献:
[1]王勇:“世界工厂”的反思与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7
[2]杨丹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3]成其谦:世界制造中心辨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7
[4]冯昭奎:“世界工厂”的变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7
[5]何小川: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理性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2.10
[6]卢文鹏: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思考[J].《经济学家》,2003.2
[7]刘昌黎:论中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8]吕政:“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
[9]吕政:中国距离世界工厂有多远[J].《中国中小企业》,2003.3
中国与世界 篇12
近日,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OVUM加大在华拓展力度, 先是在北京朝阳区金地时代中心开设OVUM北京分公司, 随后宣布与通信行业主流媒体《通信世界周刊》展开独家、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期望通过在咨询、研究、宣传等方面的配合, 发挥互补效应, 深入开拓中国市场。
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OVUM前两年被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公司Datamonitor收购, 收购之后, OVUM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大, 研究的视野也进一步扩展, 此外, Datamonitor在食品、医疗、能源方面的研究经验也能被OVUM拿来使用, OVUM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来, 中国通信市场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 全业务运营的推出以及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给产业链各环节带来了无限机遇, 传媒和咨询行业也将从中受益。OVUM与《通信世界周刊》不谋而合地看到了其中的机遇, 双方一拍即合, 决定展开战略层次的合作。
Datamonitor集团CEO Mark Meek先生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也表达了乐观的预期:“近年来,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在国际舞台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者市场, 它的市场需求将不可限量。就电信市场而言, 中国市场一直在增长, 未来还会持续增长下去, OVUM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国通信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今的通信行业充满着变革和机遇。3G、全业务、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对于通信行业而言是新的机遇, 其中任何一项内容都可能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机会。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 这些机会对于运营商而言也是富有挑战的全新课题, 运营商在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很多问题都需要仔细深入地研究。”《通信世界周刊》总编辑杨海峰表示。
而要充分把握市场机遇, 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运营商就有必要借助外部力量, 这其中离不开对传媒行业以及咨询公司的需求。正是看准了运营商的市场需求, 《通信世界周刊》和OVUM决定展开深入合作, OVUM在全球ICT领域的咨询服务、市场调研方面的优势, 以及《通信世界周刊》在传播渠道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则构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优势互补的合作
从1999年创刊至今, 《通信世界周刊》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 在过去的10年里, 《通信世界周刊》始终坚持立足中国通信产业发展, 全面反映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变化, 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通信世界周刊》的读者遍布全国各地, 上至运营商集团总部, 下至基层班组, 都有着《通信世界周刊》的忠实读者。如今, 《通信世界周刊》已经成为中国通信行业出版周期最短、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周刊, 打造了通信行业最有分量的传播平台。
OVUM是一家立足全球电信业界的中立咨询顾问公司, 从事电信与信息技术商业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OVUM就开始了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商业研究, 现在OVUM已经走过了20年左右的历程。OVUM专注于提供高价值的电信市场客观分析与预测, 提供及时、明确的分析资料给市场开发和企业发展决策者, 协助客户降低商业风险,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OVUM的很多观点被事实证明非常具有预见性, 例如在1997年OVUM提出“全球的3G服务要到2004~2005年度才会在用户市场上大量出现”, 与当时的主流市场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反差, 但却被后来的事实证明非常正确。
基于此, OVUM与《通信世界周刊》的合作可以发挥双方在咨询和传媒方面的优势, 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加强力量部署
为了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 《通信世界周刊》和OVUM展开合作后还将进一步加强力量部署。
从2005年开始, 融合通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ICT为导向的综合信息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通信服务提供商、通信设备制造商、IT服务供应商、业务提供商等不约而同地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通信世界周刊》已积极投身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融合革命中, 在整个通信传媒领域率先定位于融合通信的推动者。在合作之后, 《通信世界周刊》将进一步致力于打造为融合通信服务的综合平台, 加强对产业新趋势的关注力度, 将《通信世界周刊》打造成为一个传播“深度和思想”的刊物。
【中国与世界】推荐阅读:
中国与世界工厂论文10-15
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09-06
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09-28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08-1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11-09
思想汇报:学习中国同世界经济与政治06-27
世界期待中国06-29
世界倾听中国06-08
中国及世界节日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