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世界节日

2024-10-30

中国及世界节日(通用7篇)

中国及世界节日 篇1

中国与世界重大节日综述

1月1日元旦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7日皖南事变(1941)

1月8日周恩来逝世(1898-1976)1月9日文天祥殉难日(1236-1283)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1949)

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纪念日(1851)1月21日列宁逝世(1870-1924)1月27日宋庆龄诞辰(1893-1981)1月28日

1月31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2月1日

2月2日

2月4日

2月7日

2月9日

2月10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9日

2月21日

2月24日

2月28日

2月29日

3月1日

3月3日

3月5日

(1879-1953)

3月8日

3月12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3月18日

3月21日

(2001)

3月22日

3月23日

3月24日

3月27日

3月28日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岳飞殉难日(1103-1142)北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1949)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954)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世界湿地日世界抗癌日国际声援南非日(196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日俄战争爆发(1904)国际气象节情人节中国12亿人口日(1995)邓小平逝世(1904-1997)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第三世界青年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国际海豹日(1983)全国爱耳日(2000)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周恩来诞辰(1898-1976)斯大林逝世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中国植树节(1979)孙中山逝世(1866-1925)国际警察日(节)马克思逝世(1818-1883)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国际航海日中国国医节(1929)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巴黎公社纪念日(1871)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世界儿歌日世界睡眠日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76)世界水日(1993)世界气象日(1960)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茅盾逝世(1896-1981)中小学生安全日高尔基诞辰(1868-193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996)

4月1日国际愚人节刘志丹逝世(1903-1936)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董必武逝世(-1975)

4月5日天安门广场反“四人帮”运动(1976)

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48)世界戒烟日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2日人类第一次飞越地球(1961年苏联加加林太空航行)4月14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试验成功(1981)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15日——21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995)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渡江战役 纪念日(1949)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世界法律日列宁诞辰(1870-1924)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亚非新闻工作者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0)

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

4月末完整周星期三国际秘书节(1955)

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国际示威游行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科技传播日 5月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马克思诞辰(1818-1883)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第二个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2000年第二次开始救助贫困母亲日(1997)

5月14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

5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牛奶日(1961)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1)

5月15日国际家庭(咨询)日(1994)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8)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我国向太平洋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1980)

5月19日全国助残日

5月20日全**乳喂养宣传日(1990)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1)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

5月29日宋庆龄逝世(1893-1981)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

5月间嘎纳国际电影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0)

6月3日林则徐虎门禁烟(1839)

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1972)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

6月13日电视首次播出纪念日(1925)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国际父亲节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894)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6月26日

日)

6月29日

6月30日

7月1日

7月2日

7月4日

7月6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7月7日

7月11日

7月20日

7月26日

7月28日

7月31日

8月1日

8月5日

8月6日

8月第一周8月8日

8月11日

8月13日

8月14日

(1900)

8月22日

8月26日

8月27日

9月1日

9月3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全国土地日(1991)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8)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全国科普行动日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国际建筑日(1985)亚洲“三十亿人口日”(1988)国际体育记者日茅盾诞辰(1896-1981)朱德逝世(1886-1976)国际合作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世界人口日(1990)郑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载人登月(1969)世界语(言)创立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非洲妇女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恩格斯逝世(1820-1895)国际电影节(1932)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1945)世界母乳喂养周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我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纪念日(1896)世界左手日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邓小平诞辰(1904-1997)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孔子诞辰(前551-前47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1958)世界扫盲日(1966)毛泽东逝世(1893-1976)秋收起义纪念日(1927)中国教师节(1985)世界预防自杀日(2003)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87)中国脑健康日齐白石逝世(-1957)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19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公民道德宣传日(2003)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9月21日国际和平日(2002)

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9)

9月24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25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9月第三个星期六

9月第四个星期日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10月1日

节(1990)

10月2日

10月4日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10月8日

10月9日

(1936)

10月10日

日(1992)

10月11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19日

10月20日

10月22日

10月24日

10月25日

10月28日

10月31日

每年重阳节

鲁迅诞辰(1881-1936)快乐节日网建站日(2001)世界旅游日(1980)国际和平日1981 1981至2001年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国际聋人节(1958)世界心脏日(2000)世界海事日中国国庆节(1949)国际音乐日(1979)国际老人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世界动物日(1949)国际住房日(198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990)全国高血压日(1998)世界视觉日国际左撇子日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世界居室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世界视力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世界镇痛日(2004)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世界保健日国际教师节 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日(1884)世界标准日(1970)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1984)世界粮食日(1979)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世界消除贫困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鲁迅逝世(1881-1936)世界骨质疏松日(1997)世界传统医药日(1992)国际口吃日(1998)联合国日(1945)世界发展信息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作战(1950)世界男性健康日(2000)世界勤俭日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1989)

11月1日万圣节

11月7日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1917)

11月第一周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11月8日中国记者节(2000)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1992)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1946)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866-1925)白求恩逝世(1890-1939)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1946)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1996)世界问候日(1973)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8日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12月4日

12月5日(12月7日

12月9日“

12月10日

12月11日

12月12日

12月13日

12月第二个星期日

12月15日

12月20日

12月21日

12月24日

12月25日

12月26日

12月29日

刘少奇诞辰(1898-1969)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恩格斯诞辰(1820-1895)感恩节世界艾滋病日(1988)朱德诞辰(1886-1976)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1986)世界残疾人日(1992)中国法制宣传日(2001)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1985)世界弱能人士日国际民航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世界足球日(1995)世界人权日(1950)世界哮喘日1998 年第一次广州起义纪念日(1927)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国难日)(1937)世界强化免疫日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国际篮球日斯大林诞辰(1879-1953)平安夜圣诞节毛泽东诞辰(1893-1976)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4)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中国及世界节日 篇2

西藏传统节日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很多民俗活动都与节庆有关。节日文化的传承是民众智慧的传承和积累, 也是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渠道。有效传播西藏的传统节日文化, 有利于中华民族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 增强其他省份民众对藏族文化的正确认识。重视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是增强藏族文化广泛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藏族传统节日中,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岁时节日, 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1]

大众传媒对藏历新年新闻报道的呈现状况, 部分地反映着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群体对此节日的认识、理解和关注程度, 以及媒体自身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和功能。对此问题做实证研究, 可以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藏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存在状态和社会影响力, 为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 样本选取及采集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网络为研究对象媒体。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由于地域差异, 面向全国或者全球的网络媒体在报道和宣传这一藏族传统节日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为避免这些因素造成的研究结果偏差, 本研究选定以反映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为主的综合性新闻网站——中国西藏新闻网为研究对象, 从而更好地反映藏历新年这一藏族传统节日的媒介呈现情况。

时间范围:选择2013年1月20日至2013年2月20日, 藏历新年前后一个月的时间为研究时段, 分析这一个月期间藏历新年在中国西藏新闻网的呈现样态。

分析样本: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是, 中国西藏新闻网播发的以藏历新年为主要议题的新闻信息, 包括新闻文本、图片新闻、视频新闻。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对中国西藏新闻网, 本研究时段内关于藏历新年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归纳总结。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统计中, 共有448份样本, 有效样本为448个。在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 中国西藏新闻网与藏历新年有关的新闻报道共有73条。统计和分类情况如下:

(一) 藏历新年新闻报道的信息分布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藏历新年的各类信息在中国西藏新闻网上的呈现数量有很大差异, 有关各级政府慰问基层的信息和藏历新年晚会的信息数量最大, 均有14条。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信息, 年俗、新年气氛及民众活动, 数量相对要少一些, 分别为8条、3条、3条。

(二) 新闻信息中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其他信息的比例

如表2所示, 研究样本中关于藏历新年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占34.2%, 其他与新年有关但无关传统文化的信息占到66.8%。这表明在西藏目前的社会生活中, 政府机构对此节日有一定的重视程度, 并有促进节日传承的相关作为, 在藏历新年期间举办了一部分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活动。但是提高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的效果目前不是很明显。西藏的商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利用程度偏低。在西藏逐步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 商业企业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度过少, 说明藏历新年这一藏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目前还缺少融合。传统节日文化的岁时庆祝和仪式, 所依附的生产生活周期和方式正在部分地走向解体, 在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找到新的载体才可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存在、继承和发展。因此,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 寻找传统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点是传统节日文化得以留存的一种方式。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 藏历新年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和民俗活动呈现较少, 这与商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自身宣传相结合的营销推广和宣传推广活动较少, 有很大关系。

(三) 媒体对藏历新年期间的官方活动和民众活动的报道

如表3显示, 藏历新年期间,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报道的政府活动和政府组织举办的传统节日活动共30例。对这30条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西藏各级政府在藏历新年间的活动, 和政府组织举办的集体活动以及节日文化宣传的情况。在这些新闻报道中, 与藏历新年相关的政府活动主要为慰问基层, 政府组织举办的活动以藏晚为主。近年来, 西藏各级政府对西藏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 也希望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西藏传统文化, 藉此营造一种适合西藏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文化空间。但是, 从以上的新闻信息看出, 政府组织的活动相对单调, 媒体呈现的内容相对单一。政府应更注重西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性传承, 可带动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及民众, 共同举办一些既有藏历新年的传统节日文化, 又融入现代生活的节日活动, 在继承中发展藏族传统文化, 与民众一起构筑起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

从报道数量上, 我们看到西藏民众此间自发组织的与藏历新年有关的娱乐活动十分匮乏, 总计有3例。出现此类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是从媒体报道角度, 或许这些民间活动历年如此, 缺少新意, 使得媒体对此类活动的报道数量偏少。还有可能是这类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 本身数量少, 媒体的报道情况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 若是如此则反映出这一重要传统节日在西藏民众生活中的影响力和重视程度不够。

(四) 媒体自身对藏历新年传统节日文化的组织报道

1. 节日知识性信息的呈现

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性信息的传递是媒体宣传节日文化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大众传媒作为舆论的引导者, 它传播的传统节日文化信息, 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表4中可以看出, 中国西藏新闻网在藏历新年期间共有5条知识性信息类的报道, 报道数量相对适中。这说明传媒自身正承担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职能, 并在努力发挥其在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中的作用。

2. 媒体的策划报道

在本研究所选时间范围内, 中国西藏新闻网共有4项关于新年的报道策划, 如表5所示。这反映出媒体自身对西藏传统节日的传播具有自觉意识,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传统节日报道相对缺少传统节日文化的策划报道和传播。大众传媒, 对西藏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缺少应有的“议程设置”, 忽略了自身可以使用策划报道等方式强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报道, 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舆论空间。

四、结论

藏历新年作为西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媒介对其有着基本相应的呈现, 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平衡现象。在研究对象西藏新闻网所报道的各类节日信息中, 政府及媒体的信息占据了主导地位, 有关民众及传统节日文化本身的报道关注度相对偏少。媒体对西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具有自觉意识, 并已在信息的整合与开发方面有所作为, 但其作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就研究样本反映出的情况看, 媒体对藏历新年的报道情况与西藏各级政府对此节日的关注情况及相关作为呈正比。因此, 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关注角度、关注内容, 是西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政府在藏历新年间的报道内容看出, 关于政府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方面, 以及在现代文化元素与传统节日文化结合方面的报道内容极少。

从报道统计中看出, 商业企业对西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的自觉意识不足, 媒介在此方面对商业、企业的引导, 以及同他们的互动合作也较少。与其他省份相比, 在西藏消费文化与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相对较浅, 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保留是有利的,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消费文化与西藏传统文化的融合应是西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技术手段下, 大众传媒的信息整合能力日益增强, 大众传媒对西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挖掘, 是西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和整合的平台, 可以引导西藏的企业, 特别是产品与民众日常生活有关企业, 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各种要素及时间, 开展有益于文化传承的商业营销活动。还可以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或者利用移动终端的传播优势进行信息整合与互动, 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民众挖掘西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提高民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 形成良好的现代性传承空间。

摘要:通过对西藏传统节日——藏历新年相关新闻报道的统计分析, 得出关于此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呈现出失衡现象, 媒体在西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以此为西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西藏,节日文化,传媒,呈现

参考文献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篇3

关键词: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两百多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农历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和重阳节这六大节日,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中华文化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中国传统节日也根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另外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还有重阳节在陕北也是正式收割的季节……故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 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它所表现得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精忠爱国”“刚健有为”都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2.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观念成熟于先秦。《左传》中有许多论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这种观念。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他们都强调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在其思想系统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有机的整体的宇宙图式。直到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月观星、重阳登高都体现了天人合一。

2.2 贵和尚中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价值。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同之辩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相互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古人在这里提出了高度关注和积极倡导万物和谐的思想。尚中的“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意思。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概念。《易传》云:“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在行为上允当适度,中道而行,即“持中”,无过、无不及。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超越民族、地域、阶级、时代的局限,激励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不断地超越现实。同样这一思想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也有体现。其中春节最能体现这一精神。春节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隆重的节日。民俗的年夜饭一定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包饺子和面的和就是“和”和“合”的意思,饺子的“饺”是“交”谐音,“合”和“交”是团圆、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2.3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是我国最悠久的传统。古往今来,也涌现出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而这一思想在端午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端午节的来历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听说后纷纷驾船前去打捞,并把用大米包裹的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吞食屈原的身体。从此,我国人民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屈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屈原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爱国和忧民的楷模,已转化为精忠爱国的象征。

2.4 孝悌之道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是人生所应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它包含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优秀品德的总和与概括。而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既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在《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章节达16处之多,足以见得孝悌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同样,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和重阳节中就有体现。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体现了慎终追远、尊老行孝的历史传统;还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我国于1989年将重阳节定为了敬老节,这都体现了孝悌之道。

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3.1 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激发器,其中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情理、报本观念,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所以,办好过好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同样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者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好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节日的无形内容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促进民族认同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好国家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的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3.2 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人与自然的交融,促进人与人的情感联系。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清明万物复苏之期,人们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时逢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同时,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时机,有着协调、促进人际关系的功能。在人情日渐冷漠的今日,传统节日无疑是“和谐人事”、沟通心灵的平台。

3.3 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

传统节日文化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一条“文化产业链”,节日食品、节日服饰、节日吉祥物、节日文艺展演、节日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节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元素,这些元素如果得到了适当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传统节日有很多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或符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系统各自都有独立的形式和意义。因此,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产品载体,每个符号或符号系统就有可能开发为一种文化消费品(产品)。最近几年市场上越来越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结、灯笼挂饰、鞭炮挂饰、福字、窗花等精美的传统节日吉符的流行,主要就是源于商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商家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自发地把传统吉符打造成了具有现代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的商品,使得沉寂多年的传统吉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由此可见,运用商业途径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体系,是一条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把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作为商品经营,作为产业来经营,作为市场来经营,这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仅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是意义重大的事。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也要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充盈民族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精神的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只有扎根于群众现代生活的土壤,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06).

[2]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温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5(08).

[3]严正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01).

[4]董金权.节日符号与文化软实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Z1).

[5]卢晨.对传统节日文化现代价值的考虑[J].文学教育,2009(08).

[6]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05).

[7]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张君.神秘的节俗[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国及世界节日 篇4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

(公历四月四-六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除此以外还有立春,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冬至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除夕

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过大年

辞旧岁,贺新春。人们劳动了一年,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春节。

除夕之夜,我、爸爸妈妈和小姨一家、舅舅一家,还有爷爷奶奶欢聚一堂,吃酒辞旧岁。一道道菜肴陆续上了餐桌,一阵阵香气接连不断地吸引着我,使我们忍不住露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丑样。我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筷子,伸向盘中的美味。我几乎尝遍了,回味无穷,令我吃了还想吃,还怨天尤人:“菜也太少了吧!”

吃完饭,我们见时间还早,离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便小孩一组,大人一组地打起了扑克。“8点啦!”也不知谁叫了一声,我们也没来得及去想,便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电视机前,各占“一块地盘”,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这次的晚会可精彩啦!舞蹈演员那优美的舞姿,歌手那悦耳的歌声和小品演员那幽默滑稽的动作、语言,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我们看着精彩的节目,都会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赞叹不已。

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它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快乐的春节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孩子,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呀,终于要过年啰!”我兴奋得跳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

我和妈妈走进商场,看见商场里人山人海,个个笑容满面。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妈买了瓜子、花生等各种食品,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和名烟名酒等。一回到家,妈妈忙着打扫蜘蛛网。爸爸抹灰尘、扫地。哥哥拿来一张红纸,剪成长方形,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一幅吉祥、喜气的对联写好了,我忙把它贴在门联上。姐姐在门外挂起了迎新的大红灯笼。

晚上,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准备团年饭。一阵香味就从厨房里传过来,使我口水直流。奶奶看出了我馋嘴的模样,说:“开始吃饭!”我迫不及待地坐下,夹了一个鸡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谈论着一年的收获,举杯说着祝福的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后,我们一起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美的歌曲、舞蹈等节目让我们目不转睛,风趣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只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欢呼着。只听“噼呖啪啦”的声音,我打开门一看,原来他们在放花炮,我拖着爸爸的手,说:“我也要放花炮!”“好呀!”爸爸对我说。我连忙到家里也拿了几根花炮,走出家门。开始放花炮了,我拿着一根花炮,爸爸用打火机一点,只听“呯”的一声,“噼呖叭啦”五颜六色的花升上天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大花伞。有的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还有的……它们颜色也不一样呢!有红色、有紫色、有黄色、还有……把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丽极了。

我喜爱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地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吃过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艺和那迷人的身姿、动听的歌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夜晚,狂欢的气息川流不息,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放完烟花的时候,是我们这群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高兴地玩起了“跳山羊”的游戏。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 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大家都欢聚一堂,十分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卖小吃的,猜灯谜的,还有卖棉衣的,应有尽有。电线杆上、店铺的牌子上都挂上了大灯笼,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的灯笼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广场的舞台上正在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妈妈正在家里忙着包汤圆。大家一起吃着团圆饭,我心里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吃完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外婆的手去逛街。我们还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街上的人们也渐渐远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纱布般的夜空和一轮白玉盘似的月亮,还有一些眨着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节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很多的节日!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啊!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粽子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碧绿的芦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黑红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十大世界著名节日 篇5

圣·帕特里克节

圣·帕特里克节是一个宗教节日,每年的3月17日庆祝,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节日期间人们穿着与圣·帕特里克相关的蓝色和绿色衣服,在街上边游行边听爱尔兰歌曲,全世界每年大概有几百万人会度过这个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巴西最著名的狂欢节,也被称为巴西狂欢节,每年的2月13—16日举行,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街上进行桑巴舞、音乐、舞蹈的游行表演。

胡里节

胡里节是印度教的传统节日,人们把颜色用气体,液体,固体来演绎,目的要涂满眼前每一个会动的东西三次以上。

拉托马提纳番茄大战

拉托马提纳节日在西班牙尼奥尔举行,这是一场巨型的番茄大战,人们相互投掷番茄进行节日的欢度,每次拉托马提纳节日都要消耗最少15万个番茄。

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的狂欢节是意大利著名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鲜艳华丽的服装、并带上假面,在街上进行舞蹈表演和音乐会。

满月派对

位于泰国帕岸岛的满月派对是每年人们对于美丽的满月而庆祝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在帕岸岛的`沙滩上进行庆祝、跳舞。

柏林狂欢节

柏林的狂欢节是每年德国夏天举行的节日,庆祝柏林丰富的文化遗产,节日会再街道上游行,大量的节日参与者穿上各异的服饰在街上进行表演游行,而游行的路线上还有各种美食摊位以供路人边看边吃。

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狂欢节

是一个著名的西班牙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参与这个节日,整个狂欢节共15天,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街上,进行艺术和乐队等等表演。

巴兰基亚狂欢节

巴兰基亚狂欢节属于非物质遗产,是拉美洲最期待的节日,人们可以享有四天的文化和民俗活动节日,节日内容包括巴兰基亚人的礼仪与节庆活动,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深受大家欢迎、蔚为壮观的狂欢活动。

春节

中国及世界节日 篇6

世界煤炭贸易格局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地球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能源。目前, 地球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万亿吨, 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 可供开采200多年。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 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开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 可开采年限为147年。总体上看, 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其中, 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 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世界煤炭可开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 (25%) 、俄罗斯 (23%) 和中国 (12%) 。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 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居首, 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 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储量排第三位和第四位。

国际煤炭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全球煤炭贸易的基本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 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煤炭贸易日趋频繁, 贸易量不断增大。据国际能源署 (IEA) 统计, 2008年, 全球硬煤贸易量为9.38亿吨, 较2007年的9.26亿吨增长了1.3%。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及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 煤炭贸易就变得越发活跃起来。但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 加上部分国家的运输设施陈旧, 运输能力不足, 所以各国煤炭生产一般用于自身需求, 全球煤炭贸易量相对于消费量来讲并不大。加上运输成本较高, 国际煤炭贸易一般发生在邻近的国家之间。因此, 要考察国际煤炭贸易形势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 对亚太地区的煤炭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2.亚太地区煤炭贸易的基本形势

亚太地区是世界煤炭贸易最活跃的地区, 2006年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是5.11和4.45亿吨, 分别占全球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的61.5%和53.5%, 2007年及2008年亚太地区的硬煤贸易量分别是4.66亿吨和4.84亿吨, 分别占全球硬煤贸易量的50.3%和51.6%。

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 其出口量占亚太地区出口量的50%左右, 占全球煤炭出口量的30%左右。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市场比较稳定, 其出口的80%是亚洲 (中国、印尼出口的80%以上也是在亚洲内部) 。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 全球煤炭贸易量为9.23亿吨, 其中冶金煤占24.59%, 动力煤占75.41%。2003年之前, 中国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需的增加, 中国由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国家, 并于2009年转为逆差。由于中国煤炭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1.0%, 因此中国煤炭进出口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煤炭市场贸易格局。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因为资源短缺, 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中国近年来由于进行煤炭资源整合造成有效生产能力不足, 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进口不断增加。2009年改变了传统的煤炭纯出口国的地位, 首次成为煤炭纯进口国, 而且煤炭进口量非常大, 全年进口达到1亿吨以上。

3.国际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

从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煤炭贸易量和价格的动荡起伏来看, 国际煤炭贸易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 有些国家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 而进口比重将会增加。因为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煤炭是支撑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的主要能源, 所以各国产煤量将会更加侧重于国内需求。目前, 中国、越南和印尼等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需求, 都已经或即将采取措施限制煤炭出口。第二, 世界煤炭工业已经开始实施战略性重组, 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 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第三, 煤炭价格将会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起伏不定, 但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 随着人们加深对煤炭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有些国家已经将煤炭作为战略物资储备起来, 加上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能源的旺盛需求, 煤炭价格的上涨将是大势所趋。第四, 亚太地区的煤炭贸易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亚太地区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和印度, 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 对煤炭的强劲需求带动了这个地区的煤炭贸易。第五,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煤炭贸易形势, 各国已经加快了海外投资煤炭资源的步伐。近年来,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煤炭公司投入巨资参与澳大利亚、印尼等的煤炭资源开发。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为能够参与蒙古国的煤炭项目也展开了激烈角逐。

中国煤炭市场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 占全国总储量的30%。

虽然中国煤炭资源丰富, 但仍暴露出了以下缺陷:首先, 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2.5%。其次, 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再者, 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最后, 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 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 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中国煤炭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

近几年来, 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都呈增长态势。同时, 煤炭的生产和洁净煤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凸显了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而且随着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 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在这几年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90年代初到2000年, 中国煤炭贸易基本都以出口为主, 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 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 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进口量增至出口量的36%, 2007年进口5102万吨, 出口5317万吨, 进出口基本持平, 2008年进口量达到4078万吨, 而出口量则为4543万吨。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 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 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 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进入2010年, 国内经济持续强劲复苏, 煤炭需求大幅度增长,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的趋势。

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新形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国内外煤炭需求迅速减少。但是受拉动内需的影响, 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国内煤炭市场呈逐步回暖的趋势。但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失, 国际煤炭进出口贸易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带动;钢厂炼焦用煤瓶颈效应及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中国煤矿兼并重组使煤炭有效产能不足, 短期内将会导致国际煤价快速拉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日趋萎缩。据世界煤炭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 中国煤炭总储量为1100亿吨左右, 按每年30亿吨的消费水平来看还可维持37年。所以,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 煤炭等能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依靠进口的趋势将难以改变。

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

近几年国际煤炭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影响。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尚未进入真正的复苏, 所以全球煤炭需求不会迅速增加。而我国在刺激内需的带动下, 煤炭需求旺盛, 因此, 中国市场必将成为各煤炭出口国关注的目标。国内煤炭生产企业也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强力竞争。出口萎缩、进口激增的形势必将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和冲击;其次是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回升, 原油和煤炭等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际能源价格将会稳步攀升, 再加上国内煤炭行业政策的调整, 煤炭资源供应偏紧的形势更加严峻, 预计未来几年煤炭价格仍会继续走高。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篇7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上一篇:聊城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制度下一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