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2024-11-08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共7篇)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1

摘要: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对前人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形成了“世界历史”思想。在我国, 一方面,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 我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历史时期, 我国把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加以推广, 视野更加广阔。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运用,发展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既是对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资产阶级开辟世界市场及资本主义进行殖民化进程中社会历史转向世界性的理论总结和反思, 又是结合发展了的历史实践, 在继承批判前人世界历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升华。它在形成中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同时不断修正和发展理论本身。在全世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发展着。在历史前进到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期, 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依然是观察、分析和指导国家及国际战略的有力武器。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世界历史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他在分析和探讨历史发展趋势的过程中, 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 在正确分析20世纪中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基础上,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经验留下了思想遗产。

首先, 毛泽东在深刻考察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发展遵循社会历史规律,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总体上要经过五种社会形态, 但世界历史进程中特定的条件下造就了某些国家或地区特殊的发展环境, 因此,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国家在个别发展阶段上出现特殊性并不矛盾, 一些国家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 在具备某些具体条件的客观现实下,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加速世界历史的进程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他根据中国上个世纪早期的特点, 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又根据世界历史形势作出了中国革命“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 它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1]的正确判断。这些论断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提出, 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状态, 实现国家的独立, 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其次, 上世纪60年代,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他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1964年, 毛泽东在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交谈中指出:“美国现在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2]后来, 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 毛泽东对第三世界进行了重新定义, 他把美国、苏联划分为第一世界, 把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划分为第二世界, 把除了日本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划分为第三世界。毛泽东在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指导下, 开启了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的新时期, 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个世界”思想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运用, 它为中国打开了外交局面。

二、改革开放时期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在研究世界历史的过程中, 考察了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 分析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交往的普遍发展, 论证了世界市场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归宿。邓小平以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为理论基础, 依据时代变化和中国国情, 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打破传统思维,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尽快使中国融入国际市场, 敏锐地发觉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作用, 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用中国特色会主义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邓小平世界历史发展观。

首先,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动向, 结合中国国情及时地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在实践上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在世界一体化背景下进行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从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指导实践的典范[3]。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 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邓小平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繁荣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 邓小平在寻求中国与世界发展结合点的过程中, 创造性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找到了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新途径, 迅速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从理论和实践上填补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留下的问题:进行“跨越”的民族如何快速实现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立足于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 提出变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把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我国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 为国家赢得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回答了在诸如中国等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民族国家, 如何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问题, 使起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迅速的现代化进程融合, 彰显了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生命力, 是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典范。

最后, 邓小平科学分析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关键力量, 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重要动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第一有力杠杆是科学技术, 它是最具有革命性的力量。邓小平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 应用于生产, 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 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 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4]基于此,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把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移到现代化进程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轨道上, 逐步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发展战略,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生产力始终是贯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或隐或现的一条线。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社会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进而转向世界历史。在世纪之交, 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三个代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可以依靠的物质基础,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有保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除了要一般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外, 更要积极主动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 世界上每发生一次科技革命, 都为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民族国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但同时也会把不能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的国家甩得更远。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先进生产力的状况及发展需求, 敏锐把握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动态, 顺应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潮流, 在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融合中抓住机遇, 为推动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利用并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以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 共同反映了以世界历史眼光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原则[5]。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历史发展的思维方式, 落脚点在于实现世界历史发展中人与世界的和谐, 即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种追求体现了坚持主客体统一、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的统一等原则,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基本原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世界一体化发展正反两方面教训的基础上,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国情, 从主客体相统一、追求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相统一、促进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方法论出发, 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核心和趋势,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与世界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与世界在历史过程中达到和谐与解放要求。

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状态一直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目标。科学发展观既贯彻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眼光, 又坚持了生产力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还充分发挥和运用了马克思关于人是世界历史前进中主体性力量的思想的观点, 和谐社会建设是从实践上向进一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迈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88.

[2]《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514.

[3]侯国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87.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单行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2

荣维木

2014年08月04日10:08 来源:《求是》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参战国、战胜国。但对于中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却大相径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虽然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却无法顺理成章地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回山东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收复了被日本霸占的全部大陆国土和台湾、澎湖列岛,并且在战争进行期间,废除了与一切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次战争的结局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中国率先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急于扩张的法西斯国家挑起的,因此,任何反抗侵略的行动都具有反法西斯主义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附属列强被卷入战争的情况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率先高举武力反抗法西斯侵略旗帜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抗日行动一开始就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先驱和组成部分。1939年德国对于波兰的入侵开启了法西斯国家对欧洲的侵略战争,而1931年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入侵则是法西斯国家开启了对亚洲的侵略。尽管九一八事变不像德国入侵波兰那样立即引起其他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直接对抗,但世界局势的变化却由此开端,即法西斯侵略开始对人类和平产生巨大威胁。这也正如战后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所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0页)九一八事变虽然引起了世界关注,但是由西方国家操纵的国际联盟并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日本的行动。这种情况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武装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遥相呼应,瓜分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在英美等国尚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却高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立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东北人民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等,毅然加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抗日武装斗争。虽然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国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局面暂未形成,但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挽救民族于危亡,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军队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着日本的步步紧逼,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终于,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契机,中国形成了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局面。事态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人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参见《毛泽东同志国际问题言论选录》,北京大学法律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59页)中国很快就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二、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开端,中国的全面抗战率先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的英勇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中国人民在正面、敌后战场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4年时间里,中国是在敌强我弱和没有充分外援的艰难条件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独自抗击着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抗日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在全部战争时期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其中有14次战役发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在战役中,中国军队以重大牺牲为代价不断消耗和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4万余人,使日本三个月内征服中国的美梦成为泡影;1938年徐州会战,仅台儿庄一役即消灭日军万余人;同年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3.5万人,迫使日本改变战略为对华长期作战。在抗日敌后战场,1937年八路军出师首战告捷,平型关一仗消灭日军1000余人;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大小战斗1800余次,消灭日军2万余人。另外,在长江南北广大地区活跃着新四军;在广东和海南岛活跃着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这些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大量牵制和消耗了日军。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载,投入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占总兵力的88%;1938年占总兵力的94%;1939年占总兵力的83%;1940年占总兵力的78%。中国的抗战阻止了日本的“北进”战略计划。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就追随西方国家出兵苏联所辖的远东地区。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日本的用兵纲领里,就有“北进”内容,这对苏联的远东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而这个威胁的严重程度如何,又与中国的抗战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面临着德、日法西斯东西夹击的极大可能。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抗战牵制日军的战略作用充分地显示出来。为了维护“治安”,日军不得不向华北派遣更多的部队。因此,在德国入侵苏联要求日本配合的时候,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表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日本最后决定:“帝国政府将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去除了日本的威胁,苏联才敢把远东地区的大量兵力调往西线与德军作战。苏联元帅崔可夫中肯地评价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的抗战延缓了日本的“南进”战略计划。“南进”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另一个指向,即与欧美国家争夺资源丰厚的东南亚地区。日本早在1936年制订《国策基准》时,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个计划。1939年欧战爆发,法国、荷兰很快投降,英美等国无暇东顾,于是日本认为南洋几成“真空地带”,正是完成“南进”的天赐良机。但是,日本却没有立即采取“南进”的行动,直到德国法西斯以闪电方式入侵苏联时,日本仍然表现出了对“南进”的犹豫。究其原因,是日本的多数兵力被牢牢地束缚在中国战场,不敢贸然开辟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对于日军的战略牵制作用,任何尊重历史的人都予以肯定。如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也十分看重中国战场牵制日军的巨大作用,他说:“中国一崩溃,至少可以使日本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攻印度,就确实可能了。”(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四卷上部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266页)而事实是,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崩溃”,仍然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独自抵抗着日本的侵略,这使得丘吉尔不能不承认,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继续牵制着日本陆军主要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用于东南亚战场的陆军兵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战争结束时日军向中国战区投降的兵力128万余人,这个数目超过了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约占日军投降兵力总数的50%。中国军队积极配合盟军作战。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应英国请求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为了营救被日军包围的英军,中国远征军曾与兵力4倍于己的日军作战,并成功地解救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名英军。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做出的上述贡献,是以中华民族的重大牺牲为代价的。在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伤亡和损失超出了任何一个参战的国家。

三、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飞亚达见证世界航天史之中国时刻 篇3

《钟表》杂志: 首先,请杜总先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此次推出的神九航天纪念表款(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纪念款)同以往飞亚达推出的航天纪念表款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自身有哪些先进的特点?

杜总:此次飞亚达共推出了三款纪念腕表,一款是为纪念首位女航天员而推出的,表款特点是大气、易读,外加手工掐丝珐琅这样的工艺,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我们称之为——技术之美和工艺之美的完美结合。同时,你可以看到盘面上我们应用了飞天神女的图案,这其实也是我们特意在敦煌的莫高窟众多的图案中选择的一个。然后通过纯手工技艺的应用,外加几十次的煅烧,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精品,全球限量发行50款。事实上,在该款产品还没有上市之前,就已经有许多我们的客户、飞亚达忠实的拥簇者、以及对航天表感兴趣的朋友开始预定购了。其实,我个人是会有些担心,还是希望如此精湛工艺结合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多充分的展示,无论是全国的销售场所,各地一些主要的销售城市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第二款是我们推出的神九执行任务纪念款,这款最主要的特点是我们很好的沿袭了从神七开始的风格及技术特点,比如说这里面有我们飞亚达航天表所特有的元素,“特征计时”,已成为飞亚达航天系列独有标志,该功能本是针对太空飞行任务而设置,AM、PM指示窗口,机心是应用了飞亚达自主研发的机械计时机心。同时,还包括一些技术指针,防磁、温差、防震动、防冲击等这些技术性的东西都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延续。另外,如果要拿它跟神七相比,我们都知道神七是手动上链,而这款神九执行任务纪念款,为了更好的方便佩戴,我们应用了自动上链机心,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突破,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表壳尺寸上会比神七略微小一点点,为44毫米,更加适合我们亚洲人手腕佩戴尺寸。全球限量发行999只,价格为13800元。

第三款是飞亚达为航天员所提供的地面训练专用腕表。我们也特意推出了该款的纪念表款。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每一分钟、每一个动作,都需在地面经历千百次的严格训练。所以地面培训专用腕表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次我们该系列的腕表全球限量发行1999只,该表款的特征是具备100米防水的性能和远超国标的防磁性能。

《钟表》杂志:能不能跟我们谈谈飞亚达的腕表有哪些核心技术已经处在了世界先进水平?航天表的机心都是自主研发的吗?

杜总:其实我想,最值得骄傲的依然是我们的航天表系列。比如用我们的神七航天表为例,这里面蕴含了我们的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特征。例如腕表中温差的等级,从零下80摄氏度到零上80摄氏度,这个是处于国际领先的。还有我们的许多专利,在这个腕表上的应用。我们的防磁等级是国际防磁标准等级的10倍,国际标准是4800 A/m,而我们的防磁达到了48000 A/m。我们有很多独到的技术,我们甚至有一个专利的悬挂结构,来让机械机心能够更好的在太空环境下,以及起飞降落等特殊时刻完美运行。此外,我们还有一些独有的概念、独有的设计在上面,例如摄影师系列,陀飞轮系列、艺系列等等都有蕴含一些特有的设计理念、文化背景。在设计领域,我们还得到过德国的红点设计大奖,这样国际顶级的设计奖项。在材质的应用上,我们有太空强化钛的自主研发专利。

作为一个目前只有25年历史的年轻品牌,能取得这样一个成绩,我个人还是觉得蛮值得自豪的。当然,未来我们也会更加努力,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还是市场的扩展方面,都会加快步伐,踏实而有力的去完善飞亚达的国际化品牌发展道路。

《钟表》杂志:从城市系列开始,飞亚达似乎在设计上投入的比例也越来越重,也曾获得过德国红点大奖,能不能跟我们简单的谈谈设计对于飞亚达腕表而言意味着什么?

杜总:总体来讲,我们依然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我们的定位也是比较偏向于年轻人。所以,设计对于飞亚达而言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设计上,我们希望能够把手表的技艺之美,和一些文化内涵,包括设计概念等等做一个很好的结合。同时,也希望能够和我们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做一个很好的结合。像我们刚才提到的摄影师系列,我们为什么要把一个机械表提到摄影师这样的一个概念呢?这是我们对我们的目标消费者的一种理解,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观察。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很喜欢享受生活,喜欢旅游、喜欢摄影。所以这样的概念打出来之后,我们是将工艺、设计概念、以及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所以一经推出,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钟表》杂志:飞亚达的腕表产品系列细分的非常清晰,这些系列仅仅是根据不同的设计特点进行的分类,还是说其实已经有了目标消费群的一个潜在分类呢?能不能简单的跟我们说明一下主打系列各自的特点,和它们针对的消费市场。

杜总:嗯,我非常赞许您的观察能力。我们并不是用简单的产品进行分类,比如说机械表分一类、石英表分一类,女表分一类、男表分一类,不是这种操作方式。我们更多的侧重点是在于以主打哪类人群的消费者为主导。举个例子,比如说飞亚达陀飞轮系列肯定不是定位于特别年轻的消费者。年轻的终端消费市场,就比较适合我们的摄影师系列去扑捉;而艺系列则是主打有一定年龄、有一定消费水平的人群,同时对艺术、对收藏也蛮喜欢的人群。我们各大系列的分类确实是有人群需求的分类。

《钟表》杂志: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电子商务平台似乎也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阵地。在这方面,飞亚达有自己的官网,在淘宝天猫也有官方网店,您对电子商务这一块怎么看待?线上销售业绩如何,占到整个销售现状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消费群体会不会有所不同?这些对于飞亚达的生产设计研发来说,会不会也是一个反馈的窗口,这方面,您有什么心得体会。请和我们分享一下。

nlc202309040950

杜总: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平台对于销售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渠道。尤其是跟年轻消费者之间展开一定的互动。我们都知道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已经以网络世界为主导,无论是消费啊、娱乐啊、社交啊都开始主要依赖互联网。所以,的确需要网络销售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来加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电商这个平台作为一种途径,一方面可以对销售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另一方面,作为和年轻消费者展开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或者称之为手段。在电商平台上,我们要用品牌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以及销售,而不是用促销啊、折扣啊这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我们飞亚达的线上销售这几年增长的比例非常快,但如果一定要说占整个销售比例的话,整体比例不到10%。线上的销售,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式来补充实体店的销售,以及为一些地域比较偏僻的消费人群提供便利的购物渠道。

《钟表》杂志:近一两年,比较火热的话题除了电子商务,接下来应该就算是微博营销了,很多人很多品牌都在尝试着利用微博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您个人是怎么看待微博营销的?飞亚达希望借助微博这样一个平台,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杜总:我觉得微博这样的渠道,也主要是在创建我们的品牌形象。所以一定要和我们最主要的实体店销售渠道的形象相吻合。当然,微博可以更轻松,更互动一些,更时尚一些。也可以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体现你的品牌内涵。就像我们描述消费者一样,我们的消费者喜欢怎样的品牌形象,我们就会拟人化的去创造和其相吻合的品牌形象。

《钟表》杂志:您觉得腕表这样一种方寸之间的艺术品,之所以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消费者的喜爱,其原因何在?

杜总:我觉得是我们对生活方式理解的变化,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在我心目中,所谓的消费升级,并不是简单的从买便宜的东西到买贵的东西。从买不知名的到买知名的东西,我认为的消费升级一定是伴随着一种对生活方式理解的不同。原来买表只是看时间,现在买表是为了什么?不仅仅只是身份的,这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自己喜欢的文化内涵,艺术特性的一种彰显。

《钟表》杂志: 在神舟九号成功完成飞行任务后,飞亚达有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做了一个很大幅的广告,那这个是配合神九所做的一个宣传,还是说飞亚达有要进军国际的计划呢?

杜总:当然不可否认,这是对这个题材一个很好的报道方式。我们也的确需要一个国际上的舞台,来展示自身的产品优势。第二,这也是结合当今的一个热点,和神九这样的热门事件相结合,进行捆绑宣传。虽然说飞亚达品牌在国内已经拥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却依然很欠缺。我们希望通过航天腕表专业制造商这样的身份,来加深海外市场对飞亚达品牌的认知度。从而对飞亚达的其它相关腕表产品产生很好的期待。

在我们不断走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这几年也的确做了许多事情,比如说,连续两年飞亚达作为唯一的国产品牌入驻世界顶级的钟表珠宝展——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1号馆。这实际上也代表了一个我们很强的国际化决心。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4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连结,而是语言、意识和权力相互作用的外化表现。在此基础上,以英国兰卡大学Wodak教授为的维也纳学派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应从宏观的社会、政治、历史等维度出发,对语篇进跨学科的、批评性的解读,探究语篇中暗含的权力和意识。

Reigisl和Wodak(2009:94-96)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十个原则,项蕴华(2014:9-10)教授将这十个原则总结如下: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以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为导向,跨学科地应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在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语篇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科研、教学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探究当中。

二、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分析策略

Wodak和Meyer(2009:29)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五个分析策略:所指或提名策略;谓语策略;辩论策略;视角化、框架化和语篇再现策略;强化和弱化策略。本文将主要运用所指或提名策略、谓语策略、辩论策略强化和弱化策略对语料进行分析。所指或提名策略是指通过使用隐喻、提喻、换喻等修辞手法对成员进行“组内、外”范畴性划分。 在对“组内成员”进行描述时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但对于“组外成员”则会使用带有消极含义的表述。构建“组内成员”关系有助于增加成员间的亲切感,促进成员达成共识;而构建“组外成员”关系则可以突出双方在立场和态度上的差异。谓语策略是指通过使用具有褒义或贬义性的谓语成分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评价。辩论策略是指通过辩题(有用/ 有利、无用/无利、定义、危险或威胁、人道主义、公正、责任、累赘、财物、事实、数字、法律和权力、历史、文化、 滥用)来证明作者所做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强化和弱化策略是指语篇中对某些事实的加强或削弱。

三、语料分析

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女足1比0不敌美国止步八强,结束了世界杯之旅。赛事期间,各大主流媒体对比赛进行了相关报道。“当荣耀不在,当传奇渐远,年轻的中国女足重新出发。欢乐,泪水,胜利,失败……汇聚在这个繁华盛夏。 每一次奔跑,每一脚传递,都离梦想更近。时隔八年,中国女足重回世界杯。” ——新浪网

“荣耀”、“传奇”指的是中国女足世界杯上曾取得的辉煌成绩。回顾女足世界杯征战史,在1991年首届女足世界杯中,中国队止步四分之一决赛;1995年,名列第四; 1999年获得亚军;2003,2007连续两次晋级八强。此处使用 “事实”和“历史”两个辩题,突出了中国女足曾经的战绩。女足是球迷的“荣耀”和骄傲;女足的成绩被看做“传奇”,成为球迷心中不可复制的经典记忆。然而,“荣耀不在”“传奇渐远”则指2010年亚洲杯半决赛中国队0:2完败日本队,首度无缘世界杯。“不在”和“渐远”两个谓语动词试图弱化2010年的失败,暗示虽然曾经的成绩已经远去, 但并不会消失,试图给予广大球迷安慰、希望和信心。“每一次奔跑,每一脚传递”并列的谓语传达出一种行动的急迫感,女足姑娘奋力奔跑传球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报道试图帮助球迷从过去的失落中走出,重新燃起希望。“时隔八年” 此处用到“数字”辩题,体现出经过漫长等待,女足重回八强给球迷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骄傲。

“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女足0-1不敌美国队无缘四强。 美国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队虽败犹荣。输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沦丧型,毫无血性让人不能容忍;一种是希望型,意气风发让人充满期待。输掉女足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的中国队,显然属于后一种。”——光明日报

虽然女足止步八强,但赛后各大媒体都做出了积极肯定的报道。“无缘”一词是很典型的汉表达法,“缘分” 强调不受人主观意识的控制,它巧妙地弱化了比赛失败带给球迷们带来的失落。美国队占据“绝对优势”,强化了双方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比赛失利并不是女足主观努力不足的结果。虽然输了球,但是“虽败犹荣”,此处使用积极的词汇,对女足的努力在给予承认和肯定的时也再次弱化了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后文通过“组内外”成员的划分,将女足定位为一支“希望型”“意气风发”的队伍,与前文的“虽败犹荣”相互照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足虽然输了比赛,但她们的努力得到了媒体和广大球迷的肯定和尊重。

比赛前后两篇报道,即赛前的殷殷期待和赛后的客观认可,都对女足曾经的历史和努力给予了肯定,这样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球迷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比赛结果。

四、结语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5

15、16世纪西欧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

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现代世界的兴起(17、18世纪)

17、18世纪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

为工业文明的到来提供了政治保障,奠定了思想基础

3.现代世界的形成(19、20世纪)

18、19世纪英国率先开展和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此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法国、德国和俄国),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且通过殖民主义形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特征: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现代世界体系。它们是工业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资本输出国,东方亚、非、拉国家是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欧美殖民者打断了殖民地国家原有的历史进程,破坏了殖民地的政治、经济主权,剥削、压迫、奴役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是为破坏性的一面;从客观上说,被殖民的国家相对于欧美的历史发展进程是落后的,发展也是相对封闭的,因此,伴随着殖民者的到来,封闭的社会状态被打破,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科学技术、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影响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有利于他们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历史发展,是为建设性的一面。

近代不平等体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近代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勒索巨额赔款,进行鸦片贸易,掠夺中国的原料,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加深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的贫困和落后。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门被打开,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断,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化之路。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高涨,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强国御辱的时代强音,促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中华民族进行了百年的抗争与探索,从客观上促使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落后的因素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国家不独立,民族不解放

2.统治的黑暗与制度的腐朽

3.长期的战乱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强大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6

一、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形成了什么样的道路

60年来, 新中国的粮食工作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生产与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在世界粮食的总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西方一些政客曾断言“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能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用“革命加建设”的办法, 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8%的土地,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创造的奇迹, 是对世界粮食事业的重大贡献。

60年来, 中国粮食产量从1.1亿吨上升到5.2亿吨, 上了四个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是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粮食工作最好的时期。我国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 实现了从统购统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在粮食油品的供应上从多年的短缺经济、凭证定量供应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转变为改革开放后在市场上自由选择, 充分满足人民小康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粮油食品供应良好, 粮食安全有切实的保证, 致使中国人民的预期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 上升到现在的75岁, 几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这是中国粮油食品供应的充足性、质量的安全性的有力佐证, 是中国粮食工作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

60年来, 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 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粮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粮食工作发展之路, 在世界粮食界创造了一个崭新模式。这就是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我们坚持以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导向, 充分发挥种粮农民和粮油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调整生产关系, 推进科技进步, 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粮食行业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是经过多年痛苦的经历、不懈的探索、反复的实践而形成的。在前进的过程中, 我们设想过多种方案, 试行了许多办法, 经历曲折发展的进程, 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和学费, 通过实践反复地比较与鉴别, 从解决粮食上的种种矛盾、克服多次挫折, 终于选择了正确可行的改革模式。我们遵循与运用经济规律, 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市场合理形成价格、引导消费, 形成产、加、销、农、工、商的良性循环。鉴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 在发挥市场培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需要强化国家对粮油商品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以监督、矫正、引导市场机制的有效进行, 避免自发性与盲目性, 保证市场的基本稳定和供需的基本平衡。几经粮食危机、粮食风波的考验, 屡遇救灾抢险、突发事件的冲击, 证明这种新模式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可行性, 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在世界粮食史上增加了一种新的范例。

二、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中, 为各国粮食界所关注、影响世界粮食行业的发展有三个“亮点”

一是高度重视科技在粮食事业中的支撑作用。我国在粮食生产上有效地推行了袁隆平院士发明的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杂交品种的科技革命, 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56亿亩, 增产稻谷5200亿公斤, 现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推广, 这是世界农业上的又一大发明, 将对全球解缺粮饥馑问题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二是中国在改革年代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及其仓储体系。在继承发扬历代“储粮备荒”传统的基础上,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中央储备粮为核心、地方储备粮为支柱、社会储备 (包括企业周转储备和农民家庭储备) 为基础的三级储备体系, 相应地建立了全国的仓储物流体系, 初步形成了集战略储备与周转储备于一体, 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系统工程, 在世界粮食史上实属首创, 引起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不断推广。三是中国建立了粮油食品的应急保障机制。这一机制的特点是, 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 逐步建立上下一体、高速运作的应急物资储备与组织动员准备, 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袭击, 确保紧急时粮油产品调得动, 用得上, 有效地、全方位地保障供应, 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把救灾粮油运送到千家万户, 这在世界上可谓独树一帜。

三、新中国60年来粮食工作的经验带来的启示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篇7

辽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抗战时间最久、战争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展览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全景式真实再现了辽宁人民14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辽宁省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 共分为6个主题单元,通过600余份档案史料、图片和实物,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武力入侵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实行法西斯统治的侵略罪行,生动展现了东北抗日武装和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的光辉历史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勇抗争 、自强不息的伟大抗战精神。

参观中,省档案局馆长赵焕林特别详细介绍了此展览首次公布的关于日本关东 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档案及东北人民顽强抵 抗日军侵略等内容的上百件档案史料。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就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 满铁档案中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伤亡人 员名册, 其中明确记载了每名伤亡日军姓名、 伤亡时间、 地点及伤亡人员总数。 从1931年到1938年4月,东北人民击毙日本关东军4425人,打伤7700多人,战果巨大。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等省领导对此次展览充分肯定,并指出此次展览作为辽宁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提供了重要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阵地。 同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表示要从历史的艰辛奋斗中汲取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为不断夺取新一轮全面振兴新胜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凝聚新的力量。

上一篇:静电现象下一篇: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