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2024-09-24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精选11篇)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1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即《帝国主义论》) 写于1916年, 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重大贡献, 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帝国主义阶段的形成

世界历史主要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上, 各民族国家随着交往和联系的普遍扩大, 打破自身局限, 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社会有机整体的历史过程, 是人从民族地域性的解放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过程, 它开启于资本主义, 最终指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分析指出,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的, 它是以生产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的形成, 是以开拓“世界市场”为基本形式的,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是帝国主义形成的基础。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安家落户, 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成了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资本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自由竞争使得社会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资本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就会造成垄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掌握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或集团即金融寡头就可以通过参与制和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来统治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逐渐形成。

帝国主义也使资本主义本身包含的天生的缺陷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扩大:“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 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 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本相分离, 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和其他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帝国主义或金融资本的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这时候, 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地程度。”这种极大程度的分离使得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溢, 也使资本主义危机不断。

二、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历史地位

在《帝国主义论》的序言中, 列宁就提到:“我希望我这本小册子, 能够帮助读者去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 就根本不懂得如何去估计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列宁正是在揭示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过程中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从而看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

根据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列宁明确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 是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垄断不仅没有消除竞争——它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 反而使竞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 这使各种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 是从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在此, 列宁指出了世界历史的趋势是从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

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是认清当今政治形式的基础。列宁从帝国主义的垄断实质进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同时, 列宁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他提到, 如果以为帝国主义的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那就错了。列宁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是必然伴随着寄生性和腐朽性, 从这种发展中看到了资本主义消亡的必然性。

当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逐渐形成全球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变, 但它同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的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在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时, 需要考虑到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的能力, 认识到世界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同时也不可武断地否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世界历史中的发展趋势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首先是指向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转变, 这是就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而言的, 但是世界历史的趋势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世界历史推动交往的不断扩大, 国际化、全球化出现, 最大限度地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资基础。

其次, 从生产关系和资本的本性来考察, 伴随资本扩张的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必将最终形成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 为共产主义的建立做好准备。列宁就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分析得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它只是过渡性质的资本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对其发展是致命的。“……这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而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历史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所特有的。”在这里的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是由因资本主义本身的否定力量而导致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一论断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中心论点。揭示了垄断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占据最高统治地位, 进而影响甚至控制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 从而决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命运。

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 列宁充满信心。他说, 尽管“我们远远还没有实现圣西门的这些预言;但是我们已经走在实现这一预言的道路上……”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起, 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个论断激励着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进行, 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在看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改变了生产规模, 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而使得帝国主义的发展得以延续。这个帝国主义的“前夜”可能很漫长, 但是共产主义黎明到来的趋势不会改变, 世界历史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通俗的论述)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39, 50, 2, 109, 109, 8, 114, 8.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2

世界大家庭

教学流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录音机播发歌曲《龙的传人》、《东方之珠》,设问:歌词中提到的头发、肤色等属于人的什么特征?再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围绕不同肤色人的特点及分布进行交流、讨论、发表看法。问题:

1、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

2、白色人种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

3、黑色人种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穿插学生练习,及时反馈。教师对世界人种的小结,承转至引导学生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流程:

1、师生共同探讨全球国家和地区总的概要。(穿插学生练习)

2、教师出示不同的国界的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3、师出示两则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材料,学生感知、体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4、补充时事材料,探讨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前信息收集,课堂上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不同生存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等因素下不同人种的特点及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拓宽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网络构建 学生小结:知识系统的构建。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知识系统的完善。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并进行学法指导,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法指导 课的结尾,教师请学生回忆学习过程,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播放《龙的传人》歌曲。【提问】这两首歌的歌词中提到了肤色、头发、眼睛的颜色等。它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民?(学生思考回答)【叙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不同的人种。

【承转】那么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人种?他们生活在哪?又都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世界大家庭》中的一些知识。【板书】世界大家庭(新课教学)【叙述】课前让你们查找有关不同人种方面的资料,现在分小组把你们收集到的资料在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交流。【板书】

一、不同肤色的人们

用3—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在组内充分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黄色人种的特点:皮肤是黄色的,头发黑而直,脸庞扁平。

黄色人种的分布:除中国人是黄色人种外,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国也是黄色人种为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教师适当调控,否则其他内容没法交流。)(教师补充)北美洲北部爱斯基摩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也属于黄色人种。据说爱斯基摩人是从亚洲迁移过去的。关于印第安人我们从很多美国影片中有所了解。

【承转】你们收集的资料真丰富,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组的发言就到这里结束。让别的组也有机会交流好吗?下面请收集白色人种资料的组来交流。

白色人种的特点及分布:皮肤白或浅,头发弯曲,头发的颜色呈金黄色,鼻梁 高,嘴唇薄,他们身体上的汗毛要长。欧洲人大多是白色人种。

【叙述】白色人种除分布在欧洲外,其他大洲也有,我们可以看书本30页的《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比如大洋州、南北美洲、非洲北部都有分布。【承转】请收集黑色人种资料的组发言。

黑色人种的特点及分布:皮肤黑,头发黑而卷,脸平鼻宽,嘴唇厚。他们主要 分布在非洲,大洋州也有一些。

【提问】刚才同学们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作了介绍,但都没提各人种的人口数量。有没有同学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回答。

(世界上各人种的人口数量是不等的。白色人种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地54%;黄色人种第二,占37%;黑色人种约占8.5%;还有其他混合人种约占0.5%。)(以上部分如果学生已经回答了,可以省去)【承转】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人种的资料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在课堂上一一展示,课后利用板报再交流。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世界三大人种有所了解。【板书】

二、国家和地区

【提问】你们是怎样理解国家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归纳】国家是有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在这个空间内有自己的主权,不允许别国侵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

【提问】课前请你们收集资料,有没有收集到国旗的?(学生一一出示国旗并介绍)

【练习】请同学们看书第31页图2—23,把下列国家的国旗与下图中的国家用线连起来,看谁连得最快?

(学生练习,评价反馈)

【提问】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有国界的。那么国界线是怎样划分的? 请学生看书第32页图2—25,思考回答。

【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相临国家之间有的以山为界,有的沿河而行,还有的按经纬线划分。

【提问】下面请看课文32页第二自然段和下面两位小朋友的对放说明了什么呢?(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叙述】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提问】你所知道的国家哪些是发达国家?哪些是发展中国家?(学生回答)

【小结】发达国家以欧洲居多,发展中国家有150 多个,大部分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承转】我们已对一些国家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材料。请大家来看一下,你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东西?

(学生回答:世界上存在着……问题。)【承转】那么,当今世界各国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呢?看第33页课文和图片,也可以联系我们刚刚学过的内容。(环境、资源问题,和平、发展与合作问题等。)

【叙述】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须我们大家共同去关注它、研究它。以后我们对这些内容再做专题探究。(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是怎样学的?

(学生小结的同时,教师多媒体出示本课知识要点,并进行学法指导)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知道了世界是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按不同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欧洲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另外还了解了面积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作业】课后用你们收集到的信息出一期有关世界各国知识的黑板报专栏。

问题研讨

世界遗产与高职历史教育 篇3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教育;旅游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27-02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162个缔约国中,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列第三位,这是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1985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已有37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项目联系发起了名为“年轻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区域性世界遗产保护项目,在很多国家成立世界遗产学校项目联系示范学校。从国家层面看,通过“世遗教育”可让我们的年轻人深入了解世界遗产的内涵、价值和保护意识,不仅能感受人类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会对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生探寻这些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对本土文化遗产的了解中,会对先人的伟大成就及聪明才智有深刻的感悟,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诚和历史责任感。

从本校的具体情况看,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导游讲解等方式接触世界遗产,既有利于其今后专业的发展,同时又能将书本的知识与此相结合,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历史课的兴趣。开设专门课程即可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又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十分必要,让学生透过世界遗产,穿越时空隧道,领悟古人的睿智,感受自然神奇,让世界遗产世代相传,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在世界遗产的专项课程中,历史学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世界遗产中有丰富的营养值得我们去利用和汲取。首先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 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南京地区世界遗产保护为例,讲到明孝陵时选用了世遗评选委员会对明清皇陵的评价,明孝陵“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她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建筑师们的才智,构成了一项创造性的皇家陵寝工程的伟大杰作,做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彼此呼应、溶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在孝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和历代管理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重大礼仪活动等诸多方面。明孝陵还曾为明清皇帝,以及孙中山等政治家拜谒、凭吊的重要场所,反映出一种中国的礼仪精神,也是一份珍贵的东方文化遗产。在价值观层面给学生整体的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代文明的向往的情绪始终笼罩着学生,支撑着后续知识的学习。

其次,选用贴近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关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领略世界遗产的绚烂丰彩。笔者面对的主要是5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平时选用的主要是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作为普及知识的主要依据,历史课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今后专业的发展。结合学生特点,我按政治、经济、文化体例来编制教学内容,如:一、陵寝制度中的专制主义特征;二、遗物、遗存与古代灿烂的手工业;三、陵寝背后的文化因素;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反思等相关专题。如第一部分中,强调明孝陵的墓葬制度是中国古代“礼制”的典型体现,它有着“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明代统治者对陵址的选择和营建是非常慎重和严格的。《大明会典》中规定“陵寝及各王府安葬,选择吉地奏用。其差委管生各有次第,不许紊乱。”明孝陵从开始筹划时就按照“居中为尊”、“皇权至上”、“尊卑有别”、“统绪嗣承有序”的要求建设。在陵寝布局方面,尤其介绍了皇陵中的“下马坊”,这是皇帝威严的表现,位于孝陵的入口,洪武26年,朝廷下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另外,过下马坊,沿着神道向陵墓纵深行进,还要绕过陵园红墙和陵宫红墙。两道红墙将陵区隔成内、中、外三片,并互为表里,层层相扣,在强化了陵宫建筑的纵深感、神秘感和安全要求的同时,也强化了礼仪上的要求。通过典型的事例的讲述,学生从具体的事和物出发,将课本中曾经学过的专制主义制度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并辅以图片、影像等资料,此时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它开始自己说话,学生增强了直观的感受和学习上的兴趣。陵寝文化中相关的事例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但无论怎样,尽可能做到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兴趣与理论相结合、学生需要与今后社会中的承担的角色相结合。

再次,对陵寝文化或其他古代成就,在教学中也不能一味的赞叹,或只单纯的认为他们是后人的摇钱树,我们要教会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在明孝陵的课程介绍中,我们特意设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反思这一专题:一方面,介绍国际上通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方法,注重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同时对其经济价值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从现代人的眼光去认识历史,在繁杂的历史面前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思考。如讲到明孝陵的陪葬中,特意提到了朱元璋重新启用了活人殉葬的制度,這是我国古代一项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有所收敛。而朱元璋死后,据记载以40名嫔妃殉葬。《万历野获编》中有“帝后以下附葬者,妃嫔共四十人”。这与秦始皇以不生子女的宫人殉葬相比,朱元璋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可再次引导学生,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如有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有野蛮制度的残留,有朱元璋本人的残暴,更多是专制主义制度的阴影。其实在专制主义背景下,皇权至上的理念造就了气势恢弘、灿烂文明的陵寝文化,但同时也让人民付出的惨痛的代价。这些辉煌的背后是皇帝对国家的掠夺、对百姓的残害、对自然的破坏,我们在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时,也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我们的学生今后要走上旅游行业,如何倡导一个“绿色”的旅游环境,合理开发古代资源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时不尽想起了一个例子,以平遥古城为例,在未开发之前,每年到此游览的人数为10万人,而申遗成功后,旅游人数呈数10倍的增加,在给当地带来大量旅游经济的同时,也给这个宁静的小城带来巨大的住宿、餐饮、环境等各种压力,有些旅游资源由于过度接待而出现损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我们的教学中,面对的无论是今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普通公民,我们都有义务告知孩子们,那些灿烂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我们应尽力保护好她们,要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在现实的反思中更好的树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想这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北京:光明日 报,2002-11-18(A3).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4

当人们在江河流域定居时,在那些土壤并不肥沃并且更容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地方,如欧洲森林地带、阿拉伯沙漠和中亚细亚地区,这些地区“雨水较少,但是草原辽阔,冬季白雪覆盖了山峦,到了夏季,山坡上却牧草丛生”[1],居住着生活方式与农耕世界截然相反的民族,即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强悍,长期过着简朴的生活,顽固地保持着氏族公社制度的传统;经常性的迁徙使得他们不耐耕作之苦,喜好以劫掠为生。著名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要想劝他们像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2]P62-63

相比较而言,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比游牧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去从事农耕以外的活动,如金属冶炼、建筑、商业贸易和社会管理等。人类历史最初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两个世界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两者的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产品并不能满足各自全部生活的需要。两个世界因此便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主要是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农耕世界的文明通过商业往来及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向游牧世界传播,如金属冶炼技术。金属冶炼技术改进了游牧世界的武器,游牧民族也随着武器的改进更加好战。

游牧者与定居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定居者将游牧者视为野蛮人,而游牧者认为定居者软弱、怯懦,是很好的掠夺对象。吴于廑先生认为,从古代一直到13、14世纪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

一、印欧语系游牧者的入侵

印欧语系(雅利安语系)的游牧者最初生活在里海和黑海周围,于公元前20世纪初叶开始向欧亚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入侵。在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欧亚大陆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开始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迁徙行动。

在西面,色雷斯人、希腊人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和波罗的海人到了欧洲东部和波罗的海南岸,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则分别进入了多瑙河、莱茵河流域和高卢、西班牙腹地。在南面,米地人和波斯人入侵西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米地王国和波斯帝国;而另一支印欧语系的游牧者则冲入印度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人长期混杂,成为今天印度人的祖先。在东部,印欧人越过天山屏障,到达帕米尔高原,所建立的国家被中国人称为吐火罗。

“公元前2000纪,欧亚大陆正处于一个骚动时期,即游牧民入侵、古老的帝国被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瓦解的时期。骚动是猛烈的,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因此,公元前2000纪是古代文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由古典文明取而代之的过渡时期”。[3]P149这种大骚动便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发起第一次大冲击的结果。这次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导致了新旧文明的更迭和文明地域的扩展。米诺斯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的哈拉巴文明等文明灭亡了,埃及文明不断衰落,在旧文明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典文明,它包括希腊罗马、波斯帝国、古印度和中国的秦汉帝国。

二、匈奴人的西进运动和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匈奴人便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当时匈奴人被称为戎狄。他们散布地域很广,陕西的西部和北部,山西和河北的极大部分都是戎狄族居住地。戎狄曾多次骚扰周朝疆域,对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北御匈奴,并且修筑长城,构成了阻止匈奴南下的坚固屏障。汉高祖平定宇内之后,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到了西汉武帝和东汉的和帝时,对匈奴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势。部分匈奴人不得不向西迁移,从而拉开了游牧世界第二次冲击农耕世界的序幕。

最先引起匈奴人西进浪潮的是大月氏人,他们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与天山山脉而进入中亚,征服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并与当地居民杂居。公元1世纪中叶,大月氏五部落之一的贵霜部落兼并其他四部,建立了贵霜帝国。还有一支大月氏人与匈奴人相混合,形成了白匈奴人。公元5世纪初,白匈奴人侵入伊朗东部和印度西部地区,摧毁了笈多王朝。

公元2世纪以后,匈奴人由中亚向西进入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一带。公元374年,匈奴人跨过顿河,进入日耳曼游牧部族的活动地域,迫使日耳曼游牧民族在征得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许可后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罗马帝国之所以同意日耳曼人进入境内,是为了缓解兵源匮乏问题,然而,骁勇善战的日耳曼人野性未泯,开始侵犯罗马帝国,揭开了西罗马帝国毁灭的序幕。随后,日耳曼各部落及阿兰人、阿瓦尔人(即柔然人)、马扎尔人等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纷纷涌入罗马帝国,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古典文明的终结。

在中国,南匈奴内迁,乌桓、鲜卑及拓跋等部也随之而来,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形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导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的来临。

总的来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二次冲击,促进了人类文明历史从古典时代向宗教时代的过渡,即它导致了秦汉帝国、笈多王朝、西罗马帝国及古代埃及文明的灭亡和衰落,并且再次在原来的基础上促生了一批新的文明形态,如唐宋帝国、西方基督教文明和拜占庭帝国。并且,这次大冲击使得游牧于欧亚大陆上的一部分匈奴人、日耳曼诸部族进入农耕时代,文明地域在南北两个方向得到了扩展。

三、蒙古人和突厥人的侵袭

突厥人是一个混杂的民族,不属于同一种族集团,是因为操同一种语系的语言而联结在一起。到6世纪中叶,突厥人已经统治了从蒙古到阿姆河的广大平原地区。随着哈里发王朝的衰弱,突厥雇佣军像日耳曼雇佣军一样,反宾为主,在巴格达废立统治者。大约970年左右,突厥人的一支塞尔柱人,顺利度过边境,进入穆斯林地区。1055年,哈里发宣布塞尔柱酋长托格卢尔·贝伊为“苏丹”,帝国世纪的统治者变为突厥人苏丹。突厥人便带领这个伊斯兰教帝国向两个地区进一步扩张。一个地区是小亚细亚,1071年,塞尔柱人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大获全胜,俘虏了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随后,突厥人未受任何抵抗便进入了小亚细亚。11至13世纪,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希腊和基督教地区变成了突厥和穆斯林地区。另一个便是印度地区,当塞尔柱人向西挺进的同时,另一支突厥人正在向东部扩张,最著名的便是马哈茂德。他以阿富汗的加慈尼为基地,几乎每年都向印度地区进攻,最终吞并了旁遮普。12世纪,另一个以廓尔为基地的突厥王朝代替了马哈茂德的继承者。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廓尔突厥人向南进至古吉拉特,向东进入恒河流域。1192年,他们占领德里,并将其作为印度突厥王国的首都。

12世纪末叶,欧亚大陆呈现的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在东方,宋王朝积贫积弱,在对辽、西夏、契丹的战争中节节败退,迁都江南,偏安一隅。在中亚和西亚,曾经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分裂为许许多多的穆斯林王朝,拜占庭帝国则面临着穆斯林和西欧十字军侵犯的双重困扰。蒙古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了欧亚大陆,给其带来了剧烈的变化。

蒙古族在唐朝被称为“蒙兀室韦”,早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7世纪时西迁至斡难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到了11至12世纪,蒙古各部之间战争频繁,陷入了“天下扰乱,互相攻击,人不安生”的状态。1206年,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铁木真通过数次艰苦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并在斡难河畔召开首领大会,被拥戴为“成吉思汗”。其后,成吉思汗便向四周的国家和地区发动了一系列征服战争。至1218年,蒙古先后征服西夏、金、辽,整个东亚地区除了日本和南宋大部分地区,都已被蒙古军队侵占。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第一次西征,占领花剌子模国,俘虏基辅罗斯国大公。

1226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后继者窝阔台、拔都、贵由、蒙哥继续执行他的扩张政策,先后征服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波斯、巴格达。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迁都北京;1276年,忽必烈攻灭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于1274年和1278年先后向日本进军,遭到抵抗;1285—1303年对印度、缅甸等国的进攻也无功而返。蒙古人的扩张自此终止。与此同时,西域的蒙古各部分裂为四个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名义上四个汗国的国王都要接受大汗的册封,而实际上他们是完全独立的,各行其政,互不干涉。自此,蒙古帝国便开始分崩离析,其实,这一过程早在1260年蒙古军队被埃及马木克鲁军队打败时便已开始。到了14世纪,蒙古帝国的衰弱更是不可遏止,各个汗国相继覆灭。虽说帖木儿汗国的崛起曾给予蒙古人中兴的希望,但也只是强弩之末。帖木儿死后,帝国便四分五裂,蒙古人的角色便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扮演了,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也因此走向了尾声。蒙古帝国的衰弱,起因在于过分的扩张。相对于被他们征服的国家,蒙古部族人数较少,且处于半开化的状态,所以在统治的过程中“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其帝国创立后不久即崩溃的根本原因”。[3]P436

蒙古的铁骑给农耕世界带来了猛烈的冲击,时间虽短,但是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正如多桑所说:“蒙古人足迹之所经过,仅见尸骨遍地,城市为墟,其残猛较之最野蛮之民族为更深,于所略之地杀男妇婴孺,焚城市村庄,毁禾稼,变繁华之地为荒原……待遇残余之民如同奴隶;其幸而免于锋镝者,则不免呻吟于一种暴政之下。”[5]P3虽说蒙古帝国并没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具有特色的文明,但是它用强有力的手结束了黑暗时代,使欧亚大陆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欧亚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加深,有利于近代文明的产生。而继蒙古之后开始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征服行动,准确地说,应当是伊斯兰教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的争战。到了14、15世纪,全世界呈三分天下的局面———大明帝国、穆斯林世界和基督教世界,而游牧世界已经支离破碎,无法再与农耕世界抗争。不久以后,西方工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工业文明征服农业文明代替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冲突,世界也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在近代工业世界崛起之前,农耕世界孕育了最高级的文明,并且通过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将自己先进的文明传向其他地区,并且也适当地吸收了游牧世界的文明,如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历史具有连续性,是不断进步的,历史的过去、现在、将来之间没有绝对的断裂,是其自身漫长发展的结果。3000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往只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序幕,只是为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进行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

[2][古罗马]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3][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 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新一版.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5

1.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如图)。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这支船队中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3.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

A.发现了“新大陆”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说”D.找到了“无主地”

4.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6.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

()

7.从右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人类交通运输业发生了质的变革

②人类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变化

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④人类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选择的论据不可能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

B.革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D.电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9.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主要的杀手是

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 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病菌在西欧殖民扩张中是第一“杀手”

B.西欧殖民者非常野蛮残暴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高度重视“旧大陆来的病菌”

11.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D.英国与法国

12.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非选择题

13.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并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是思想震撼之路。随着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天主教遭到猛烈的冲击,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及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又是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沉重打击。麦哲伦船队的成功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哥伦布也坚信这点,所以才执意向西航行——他认为这样也能到达东方。新航路的开辟可以说真正让人们意识到世界是一体的,给当时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制作新航路开辟的表格,要求表格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当时重要的海上探险活动。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6

三、公主的婚事·隐娘归来

时间到了贞元六年(790),我们的主人公隐娘长到了十五岁。神尼点了点头说:“汝术已成。”终于可以出师了。

然而,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故事的走向开始变得有些莫名其妙。神尼一番苦心孤诣,为什么不直接交代隐娘更多、更重要的任务,而是任由她归家,最后反倒成了魏帅的左右手?神尼与隐娘所约定的二十年后,究竟又有什么大事因缘,使得二人必须重逢呢?

为了解开这些谜题,我们不得不暂停《聂隐娘》的本文,将目光转回到故事的发生地魏博,先来理一理魏博的故事。

魏博属于著名的“河朔三镇”之一,是唐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藩镇。它的创立者田承嗣从前是安史叛军,后来出于现实形势的考虑又投降了朝廷。田承嗣后头接着还有田悦、田绪、田季安一串人,都等着在我们的故事中粉墨登场。

田承嗣说是投降了,可总也不大老实,让皇帝和一帮大臣很是头疼。就在隐娘出生的前两年,也就是大历九年(774)的时候,代宗皇帝为了与田承嗣改善关系,要将女儿永乐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田华。史书中记载了这件事,说“上意欲固结其心,而承嗣益骄慢”,批评他不知好歹。

我们不知道田华在军事、政治各方面的才能如何,也不知道田承嗣是不是宠爱这个儿子,只能肯定一点:无论田华是否能够接过父亲的军政大权,他都将成为朝廷安置在魏博势力中一枚有力的棋子。田承嗣大概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防这一点,所以才作出骄慢的反应。只可惜代宗皇帝的眼光不太好,比起他的兄弟田绪,田华在我们的故事里只能算是个跑龙套的。

或许是田承嗣的有意迁延,田华与公主的这门亲事好多年都没有办成。大历十四年(779),也就是隐娘四岁的时候,活了七十多年、和朝廷斗了大半辈子的田承嗣,终于差不多该咽下最后一口气了。田承嗣有十一个儿子,田华、田绪都在当中,可他偏偏觉得侄子田悦有才干,临终时把军中大权留了给他。田华可能没什么大反应,田绪倒是很不服气,专业剧透二十年的胡三省说,这一段事情是“为田绪杀悦张本”。

老对头死了,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谁知道才没高兴几个月,代宗皇帝也跟着升天了。朝廷与魏博的这个烂摊子,就该轮到他们的下一辈来处理了。

田承嗣毕竟是从安史之乱里头历练出来的,选人的眼光高明多了。田悦继承了他的那股子蛮横劲儿,到处给新上任的德宗皇帝找麻烦。就在他与李惟岳、李正己、梁崇义三人发动“四镇之乱”后的不久,也就是建中二年(781)十一月的时候,德宗皇帝一拍脑门,突然想起七年前田华与永乐公主的亲事来,说什么也要让他俩完婚。当然,找了一个好听的理由,叫做“上不欲违先志故也”。

史书中记载说,田华迎娶永乐公主时的身份是检校比部郎中。我们实在弄不清楚,他这时候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有没有想过要夺回节度使的权位。我们能看到的是,没日没夜、一心只想着削藩的德宗皇帝,在忙着联络朱滔、李希烈平乱的同时,仍然记得公主的这场婚事。和他的父亲一样,德宗皇帝大概对田华仍旧抱有不少期望。至于结果,我们都知道的。

就在德宗皇帝一路凯歌、以为天下平定在即的时候,被逼到了墙角的田悦,觉察到了朝廷在处置降将中的种种失漏。他趁机拉起统一战线的大旗,派遣说客向朱滔等人剖陈利害,成功劝服诸人倒戈。田悦的这一招,非但为魏博解了围,还间接促成了“泾原之变”的爆发,逼得德宗皇帝仓皇出逃奉天,出了好大一口恶气。

有的胜利靠宝剑和长矛,有的胜利则要靠纸笔和乌鸦。

一路奔亡的德宗皇帝,实在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终于在兴元元年(784)发布罪己诏,赦免了田悦一干人等的罪状。

即便是隔着日历、起居注、实录的一层层过滤,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大唐天子尊严扫地的屈辱滋味。吕思勉先生评价德宗初年的政治局面,说是“可谓能起衰振弊,然而终无成功者,则以是时藩镇之力太强,朝廷兵力、财力皆不足,而德宗锐意讨伐而不知进退,遂致能发而不能收”。

这一年,隐娘九岁。

暗夜之中,命运的齿轮咔嚓一声,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

在下达罪己诏后不久,德宗皇帝派了一位名叫孔巢父的使者来到魏博,说是“为陈逆顺祸福”。史书中记载的,不过就是与大小将领吃吃饭、聊聊心事。谁知道没有几天,五年前那个愤愤不平的田绪,突然趁着田悦醉酒之际,带兵杀害了他的妻儿和手下众多亲信。

孔巢父的到来与田悦的死、田绪的叛乱,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史书中语焉不详。我们觉得很是可疑,有一个人也这么想,这个人正是在“泾原之变”中与朝廷闹得很不愉快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离开魏博的孔巢父先生,又急匆匆地赶往李怀光的驻地,颇有点死神来了的意味。李怀光十分害怕,说“以巢父尝使魏博,田悦死于帐下,恐祸及”。一来二去的,孔巢父这位曾经被杜甫称赞是“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的风流隐士,就这样死在了一片血污之中。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也读不到他的任何一首作品了。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孔巢父死了,德宗皇帝心里十分悲痛。好在损失总是有回报的,叛乱后不知所措的田绪,在各方势力的斡旋之下,终于决定归顺朝廷,归顺后被授予了魏博节度使的重任。

在田绪降附的第二年,也就是贞元元年(785)的时候,德宗皇帝再次作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这个在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举动,不仅将关系到大唐的国祚兴衰,更改变了我们的女主人公隐娘一生的命运。《通鉴·唐纪》:

(贞元元年)三月,以代宗女嘉诚公主妻田绪。

根据史书的记载,嘉诚公主的婚事举办得十分隆重,德宗皇帝亲自到望春亭为她饯行。公主甚至还坐上了被认为是天子法驾的“金根车”,从此形成惯例,“公主出降,乘金根车,自主始”。由此可以看出,德宗皇帝是如何地重视这门亲事。我们都还记得田华与永乐公主的那场政治联姻,这一次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田华不过是节度使田承嗣的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而田绪却正是掌控一方军权的魏博节度使本人。

nlc202309081954

胜利并不只有靠宝剑和长矛,还有比这更锐利的武器。这是德宗皇帝从他的对手田悦身上学会的道理。

可问题又来了。魏博兵将何等骄横,单凭嘉诚公主一人之力,如何能够施展作为。我们需要一个帮手,德宗皇帝想起了年幼时见过的,那位曾经以《仁王经》护国、深受父亲信赖的神通广大的法师。法师早许多年就圆寂了,可他的弟子还在,他的法脉还在,在大兴善寺,在青龙寺,在林木繁茂、虎豹纵横的五台山。

正是这一年,神尼来到聂家门口,执意带走了隐娘。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说到这儿,我们终于明白了:神尼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因了一次筹谋已久的秘密任务。任务的目的很简单:在当地的孩童当中寻找一个可造之材,他(或她)不仅要学会服从刺客组织的命令,同时也必须获得魏博将领的信任。押衙聂锋的女儿,正是这样一个不二的人选。

聂锋的身份是“押衙”,又可以写作“押牙”。根据宋代学者程大昌的记载,“魏博特置骁锐可倚仗者,使为护卫,名为牙兵,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牙兵是唐代藩镇的亲兵武装,魏博的牙兵尤以骄悍著称。牙兵组织“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具有很强的排斥性与封闭性。隐娘作为押衙女儿的身份,将是她在魏博展开行动的最有力保障。

神尼问聂锋讨要隐娘,结果当然是拒绝。这时,她说了一句富有挑衅意味的回答:“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后来的事实证明,神尼的话并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她为什么偏偏要来这么一出,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呢?

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我们大胆推测,神尼极有可能向聂锋表明了她的目的与立场,同时劝说聂锋也能转投朝廷、成为嘉诚公主在魏博的另一个内应。这也正是为什么,身为魏博大将的聂锋,在面对一个毫无身份地位的乞食者的提议时,会有“大怒”这样的激烈反应,在隐娘失踪不一会儿,又表现出无比的“惊骇”,毫无镇定可言。作为父亲的聂锋当然疼爱女儿,但也更担心惹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麻烦。十余年后的那场事变,将会以最残酷的方式来验证他可怕的预感。

隐娘离去,隐娘归来,陪伴在她身边的还是那位乞食神尼。神尼走到聂锋面前,告诉他说:“教已成矣,子却领取。”我们反复读这句话,很有点戏谑的味道,似乎暗示聂锋早就知道什么内情。当然,神尼特意送隐娘返家,绝不只是为了说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我们都知道,十岁到十五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见风就长,说得上是几天一变样。现实中的例证,可以参考饰演布兰·史塔克的小演员。神尼的出场正是为了证明,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儿,就是当年被带离魏博的聂隐娘。无论聂锋本人是否愿意承认,是否考虑过狠心放弃女儿,聂家上下“一家悲喜”的场景已经证明,在这场对弈中,神尼又出了漂亮的一着。

故事继续往下说:

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

前面我们推测说,聂锋很有可能了解包括嘉诚公主、隐娘在内的一系列计划的内情。一旦接受这一推测,他在听隐娘述说“但读经念咒”时的“不信,恳诘”,面对不过十五岁的女儿,一次又一次作出“闻语甚惧”、“不敢诘之”、“不甚怜爱”、“不敢不从”的种种表现,也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了。

故事到了这里,又一个有意思的人物登场了。关于磨镜少年的形象,历来的研究者都认为,这是为了表现隐娘摒弃封建礼教、独立选择婚嫁对象的自由情怀。只是《聂隐娘》这篇传奇,本不是为了歌颂爱情而创作的。即便把爱情故事作为其中短暂的插曲,隐娘与磨镜少年从相遇到分离,也始终没有留下一丝感情的痕迹。

由此我们认定,这位一“及门”就得佳人倾心的磨镜少年,实际是神尼及其身后的刺客组织所派来的一位负责情报联络的工作人员。我们不太清楚,在中晚唐时期,磨镜这一职业是以怎样的方式展开的。根据早些年还能见到的磨剪子、戗菜刀的来看,大概是要到处走街串巷。和剪子、菜刀类似,镜子也是寻常人家都有的日用品。这一客观的职业需求,给了磨镜少年充分的空间、时间与上级组织进行信息交接。

只是这样一来,隐娘与磨镜少年的关系也就不那么浪漫了。韩掾偷香的柔肠婉转,实在不适合这个诡怪又处处暗藏杀机的故事。

四、聂锋之死

数年后,父卒。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如此又数年。

这段话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如果翻看一下《聂隐娘》故事主体所在的时间线,也就是德宗贞元年间到宪宗元和年间,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的魏博节度使前后有过四任:兴元元年(784)叛乱夺位的田绪,贞元十二年(796)继任的田季安,元和七年(812)继任的田怀谏,以及同年上台的田弘正。

奇怪的是,在《聂隐娘》的整个故事中,大名鼎鼎的魏博节度使,竟然从来都没有以全名的方式出现过。与之相对的,陈许节度使刘昌裔是一个稍显逊色的角色,反倒写得明明白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小说本身在流传中出现了什么缺漏,又或许是作者有意放的烟雾弹。可以肯定的是,在隐娘儿时、归家之时的魏博节度使,与后来那个“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又命令她去刺杀刘昌裔的魏博节度使,决不是同一个人。

前一位节度使已经登场了,他正是嘉诚公主的夫君田绪。后头那一位,自然是田绪的儿子田季安。

田季安这个人,即便是放在魏博节度使当中,也是名声不大好的一位。史书中记载他长期沉溺酒色,杀戮无度。然而,偏偏是作为庶子又毫无才干可言的田季安,同时还拥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嘉诚公主的养子。贞元十二年(796),他的父亲田绪暴卒,此时的田季安“年十五”。逆推到贞元元年(785),也就是嘉诚公主刚嫁来魏博那会儿,他才只有四岁,比我们的主人公隐娘还小六岁。

由此我们推测,在试图稳定田绪的政治动向的同时,嘉诚公主也考虑起了下一任节度使的事情来。根据《新唐书》的记载,田季安是诸子中最年幼的一个。孩子越小越容易养得亲,这样的道理,古往今来都是一样。嘉诚公主对田季安的管教十分严格,田季安在她面前也算是老实。

nlc202309081954

照着这样的计划走下去,田绪活着的时候,公主大可以吹吹枕边风;等到田绪归了天,田季安也该买这位养母的面子,不到处给皇帝惹是生非。一系列计划的背后,又有隐娘这位高明的刺客作保,怎么看都是万无一失。

可惜计划总归是计划,任何一个精彩的故事里,计划都要出错的。

故事说的是,隐娘重返魏博的“数年后,父卒”。“数年”说得比较模糊,我们姑且按照五年来计算,暂定于贞元十一年(795),隐娘的父亲聂锋去世。巧合的是,在后一年的四月,田绪也跟着不明不白地死了。魏博七姓十六代节度使,这是仅有的被记载为“暴卒”而亡的例子。

关于田绪的死因,史书中没有给出任何详细的解释。只是我们注意到,有这样一条材料。《通鉴·唐纪》:

(贞元十二年)春,正月,庚子,元谊、石定蕃等帅州兵五千人及其家人万余口奔魏州;上释不问,命田绪安抚之。

元谊奔逃魏州这件事,可以追溯到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的死,这里不详细展开。反正德宗皇帝对他很不满意,《旧唐书》中的记载更直白:

(贞元十年,秋七月)抱真别将权知州事元谊,不悦虔休为留后,据州叛,阴结田绪。

由此可见,早在两年前,元谊与田绪就多多少少有了勾结。到了贞元十二年(796)的春天,他终于大着胆子投奔了魏博。我们甚至怀疑,田季安娶的元谊的女儿,后来称之为元氏的,就是这一年由父亲田绪所安排的。

元谊的这次出奔事件,德宗皇帝说是“释不问,命田绪安抚之”,心里恐怕早就有了疙瘩。大概是在这时候,德宗皇帝开始慢慢意识到,非但田绪无法为朝廷所驯服,甚至是嘉诚公主亲自抚育的田季安,终有一日也不会再听从管教。

后来的事实证明,德宗皇帝猜得一点都不错。

根据这一时期魏博的政治走向,我们推测聂锋的死亡,发生在贞元十二年(796)田绪死前不久。这次死亡恐怕并非什么日常事件,而是田绪在意外发现隐娘的真实身份以后所展开的一次灭门大清洗。当时的聂家上下,除了“外室而居”的隐娘与磨镜少年二人外,都在这次血案中惨遭屠戮。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故事的后半段,当隐娘决定背弃魏帅的命令时,完全不必考虑家人的安危。

考虑到隐娘的身份已然暴露,田绪本人又早与叛党暗相勾结,嘉诚公主一方作出了迅速的回应。在指派隐娘灭口的同时,对外宣称田绪为“暴卒”,嘉诚公主成功拥立她的养子继任魏博留后。所谓的“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一任的魏博节度使、十五岁的田季安。而由隐娘担任“左右吏”的这一决定,一方面是考虑到田季安尚年幼,要时刻保护他不落入魏博兵将的控制中,另一方面,他的妻子元氏出身叛党,隐娘的职责当中,一定也包含有监视的成分。

我们甚至怀疑,在这一次的灭门惨案中,田华的妻子永乐公主的性命也受到了牵连。史书中记载,正是在同一年,德宗皇帝因为永乐公主已死,又将另一位姊妹新都公主嫁给了田华。这一举动,或许是为了褒扬他在这场变乱中能够站稳立场。

这样一番折腾,魏博的形势终于算是控制住了。

我们翻看了几篇有关唐代魏博藩的研究,注意到有关田季安就任以后的情况,大都被草草几句带过。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里,魏博地区的政治局面总体上较为稳定,实在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材料。贞元二十年(804),也就是德宗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旅途经过魏博。在冬至夜的邯郸驿站里,他提笔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作品中流露出的情绪,孤独、平静而又温柔。我们怎么能想到,正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田悦所挑起那场四镇之乱,曾经迫使白氏兄弟田园寥落、骨肉流离,不得不经历“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苦痛。

几年平静的日子,在后人看来不过是生卒年的加加减减,却足以使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足以使一个满心壮志的中年,日复一日地发苍苍、视茫茫,缓步走向他生命的尾声。

这样的日子,“如此又数年”……

(未完待续)

(编辑/张震)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7

很明显,欧洲中心论是阻碍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许是最难克服的因素。但在困难重重的局面下,全世界的历史学者并未放弃努力,也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其中马克垚先生对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篇幅所限,本文将集中讨论《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以下简称“《形态研究》”)在世界封建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意义。首先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形态研究》出版于1985年,我们必须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讨论;第二,承接第一个原则,马先生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治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开创性意义。

上文已经提及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发展的危害,具体言之,目前历史研究的话语体系充斥着以欧洲(主要是西欧)为模板总结出的概念、规律、分期体系等,如果直接用来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就有可能造成概念与史料不符的混乱局面,“封建”概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何为“封建”?以中国和西欧为例,中文的“封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商颂·殷武》中:“命于下国,封建阙福”;随后出现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简而言之,就是指中国发源于商周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而英文的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封建主义(feudalism)等术语最早出自18、19世纪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和其他历史文献,是启蒙思想家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研究结晶。两者原本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在近代才通过翻译这一途径彼此对应了起来。1903年严复用“封建”对译“feudalism”,并将之与周代的封建制度进行比较,[3]从而将中国周代的政治制度与西欧中世纪的政治制度联系起来,造成了长期的混乱。

封建概念的不统一造成很多问题。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出于关注亚、非、拉历史的实际需要,中国史学界又兴起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大讨论,再次引发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问题。笔者窃以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这么长”这一问题的提出需要一个理论前提,即史学界需要对世界史意义上的封建基本概念达成共识。如果双方的封建概念所指不同,何以比较?简单地将苏联根据欧洲历史总结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套用到中国历史上,很容易看到,大体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的中国社会(此处采用郭沫若的观点[4]),奴隶基本不存在了,资本主义显然尚未发展,那就只能是封建社会了,从而得出中国的封建社会很长的结论。这实际是尝试用西欧的封建概念来衡量中国历史,这恐怕是不妥的,也不一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意———马克思曾明确表示,“自己有关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论断乃是从西欧历史发展道路归纳出的结论,只适用于西欧”。[5]

正是面对上述问题,马克垚先生用他的《形态研究》迈出了整合中西封建研究,从而寻找共识的开创性一步。他在《形态研究》的序言部分明确指出:20世纪60年代重又兴起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大讨论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规律做再认识,根据世界主要国家、民族的历史,综合比较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真正体现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6]

《形态研究》的视角在当时可以说是崭新的:中国人用唯物史观考察西欧封建经济形态,自然不同于西方学者(无论其是否持唯物史观),也不同于苏联学者———他们或者难免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忽视欧洲以外地区,或者因为语言限制等原因,缺乏对中国古代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都无法像马先生一样,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中西两方的资源,建立更加普适性的理论体系。

笔者以为,马先生最具开创性、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他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对西欧的封建化进程做了重新推演。

正如《形态研究》中指出并整理澄清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长期以来从法律规定、政治制度方面研究封建主义,忽视经济内容,因此他们将西欧的封建化过程大体等同于封臣制、封土制的形成和结合过程,即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查理曼帝国瓦解这400年。苏联史学家根据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封建主义的定义问题,但在探讨封建化问题时,也没能以经济基础为主要判断标准,与西方学者的结论相同。[7]

马先生克服了上述两者的不足之处,牢牢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开创性地从经济基础出发,首先将西欧封建化的开端定为二世纪末或三世纪,因为“封建经济因素在罗马帝国内部已有长足的发展,三世纪的罗马社会其主导的生产关系已可说是封建性的”。[8]第二步,马先生认为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标志着西欧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结束,西欧从此进入封建社会,因为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转变包含着经济革命与政治革命两部分,虽然三世纪时西欧的经济革命(即经济基础的转变)已经大部分完成,但政治革命(即上层建筑的变革)却等到日耳曼人到来后才完成。此处马先生成功地摆脱了盛行已久的西方标准,真正运用唯物史观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时间做出了重新界定。第三步,马先生指出,日耳曼帝国建立之后,西欧的封建化进程还在继续,因为封建经济成分需要消除前一阶段的残余成分,巩固、发展自己,使自己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针对这部分内容,马先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梳理和分析。例如,本书第一章指出,日耳曼新兴封建国家建立后,日耳曼贵族在罗马封建经济的基础上转化为封建贵族,采取了一些客观上有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分别涉及“罗马人与日耳曼人间的土地分割”和“奴隶和隶农的地位”。[9]第二章则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前封建社会的残余成分在西欧消失的时期,大致肯定“奴隶制在西欧于10—11世纪时彻底消失了。不仅从经济地位上看已不复存在奴隶,而且法律概念上也起了变化”。[10]总之,马先生对西欧封建化进程的重新推演是别开生面、有坚固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史料支持的。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都具有巨大的创新意义。

马先生注重历史实际,结合农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身份得出中古西欧农奴的概念:农奴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立小生产者,从经济地位的角度说,与其他农民并无原则不同;从法律上说,却是一个不自由人,但这种不自由已经不同于罗马法规定之奴隶的不自由,因为受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中世纪的农奴“已不是主人之物,而是主人之人。”“所以我们可以把农奴制看成是一种减轻了的奴隶制。”[11]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因此张云鹤先生说:“作者给西欧农奴下的十分完整而全面的定义就是前所未有的”[12]马先生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定性也是富于新意的。之前有不少中西学者将西方城市看作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认为城市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13]马先生则明确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称为自由城市,这是就它的法律地位而言的。”城市的确享有一些自由权利,“这确实是西欧城市的一种特殊性。但是这种特殊性是由西欧封建社会的特性决定的,是完全符合西欧社会当时的情况的。”“这种城市的独立性完全是封建性的。”马先生进而给出了几条论据:在法国,一度把得到公社权的城市也当作负有军役义务的封臣;一些城市还需向封建主纳协助金,而且其条件和封臣向封君纳协助金的条件一样;还有一些城市公社向封建主宣誓效忠。[14]马先生在这里仍然注意了实际的经济、政治情况和法律形式的结合与区分。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8

一、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形成了什么样的道路

60年来, 新中国的粮食工作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生产与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在世界粮食的总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西方一些政客曾断言“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能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用“革命加建设”的办法, 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8%的土地,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创造的奇迹, 是对世界粮食事业的重大贡献。

60年来, 中国粮食产量从1.1亿吨上升到5.2亿吨, 上了四个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是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粮食工作最好的时期。我国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 实现了从统购统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在粮食油品的供应上从多年的短缺经济、凭证定量供应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转变为改革开放后在市场上自由选择, 充分满足人民小康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粮油食品供应良好, 粮食安全有切实的保证, 致使中国人民的预期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 上升到现在的75岁, 几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这是中国粮油食品供应的充足性、质量的安全性的有力佐证, 是中国粮食工作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

60年来, 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 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粮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粮食工作发展之路, 在世界粮食界创造了一个崭新模式。这就是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我们坚持以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导向, 充分发挥种粮农民和粮油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调整生产关系, 推进科技进步, 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粮食行业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是经过多年痛苦的经历、不懈的探索、反复的实践而形成的。在前进的过程中, 我们设想过多种方案, 试行了许多办法, 经历曲折发展的进程, 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和学费, 通过实践反复地比较与鉴别, 从解决粮食上的种种矛盾、克服多次挫折, 终于选择了正确可行的改革模式。我们遵循与运用经济规律, 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市场合理形成价格、引导消费, 形成产、加、销、农、工、商的良性循环。鉴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 在发挥市场培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需要强化国家对粮油商品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以监督、矫正、引导市场机制的有效进行, 避免自发性与盲目性, 保证市场的基本稳定和供需的基本平衡。几经粮食危机、粮食风波的考验, 屡遇救灾抢险、突发事件的冲击, 证明这种新模式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可行性, 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在世界粮食史上增加了一种新的范例。

二、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中, 为各国粮食界所关注、影响世界粮食行业的发展有三个“亮点”

一是高度重视科技在粮食事业中的支撑作用。我国在粮食生产上有效地推行了袁隆平院士发明的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杂交品种的科技革命, 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56亿亩, 增产稻谷5200亿公斤, 现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推广, 这是世界农业上的又一大发明, 将对全球解缺粮饥馑问题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二是中国在改革年代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及其仓储体系。在继承发扬历代“储粮备荒”传统的基础上,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中央储备粮为核心、地方储备粮为支柱、社会储备 (包括企业周转储备和农民家庭储备) 为基础的三级储备体系, 相应地建立了全国的仓储物流体系, 初步形成了集战略储备与周转储备于一体, 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系统工程, 在世界粮食史上实属首创, 引起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不断推广。三是中国建立了粮油食品的应急保障机制。这一机制的特点是, 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 逐步建立上下一体、高速运作的应急物资储备与组织动员准备, 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袭击, 确保紧急时粮油产品调得动, 用得上, 有效地、全方位地保障供应, 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把救灾粮油运送到千家万户, 这在世界上可谓独树一帜。

三、新中国60年来粮食工作的经验带来的启示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9

一、导学案的编制要体现“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首先根据课标和学情编制导学案。导学案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构建。根据郭思乐教授提出的“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的课程观, 基础知识部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一类知识———人类规范的、作为学生后继学习的工具性知识。在本课中, 教师主要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内容以问题或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完成, 从而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领悟, 为下一步“大作功夫” (自主或合作探究) 作好铺垫。

导学案的第二部分, 是“问题与探究”, 问题又分为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两部分。这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在这一课里, 教师可以预设这样几组问题:1.布雷顿森林体系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美国在这一体系居于主导地位?2.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逐步瓦解, 结合史实说明其原因。3.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发生后,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 欧洲一些国家主张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一主张能否实现?为什么?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主要是理解性的、规律性的知识, 这应该是郭思乐教授所说的第二类知识。“这类知识不仅是一种结果, 更是一种过程;不仅是事实性的, 也带有程序性;不仅是一种确定的结论, 还带有精神、态度方法的意义。”他还认为, 这些知识应该借助学生自身的活动获得知识, 而不是靠教师一点点地给学生分析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获得知识, 这就是所谓的“大作功夫”。我认为这恰恰是师本教育模式下做得最不够的, 是生本教育模式下最重要的环节。那么, 高中学生可以“大作哪些功夫”来获得这些历史知识呢?查阅课本对高中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是因为课本上的内容过于简略, 甚至找不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而且因为课本上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比如第二、第三组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课本上根本没有。因此, 学习历史至少还要会查阅文献资料、观看影音资料、参观历史遗存、采访专家学者、上网查询等。当然比较常用、快捷的方式是上网查询。对于高中生, 不仅要会查询史料, 还要会正确对待史料, 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导学案第二部分还有一块留白, 是留给学生自己写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以便在讨论、交流的时候提出来, 这也是教师课堂上“精讲”的主要依据。

导学案的第三部分, 为“自主检测”, 要遵循“先练后评”的原则。这部分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后完成, 有疑难的问题也放在讨论、交流和教师点评的环节中解决。编制的时候, 要注意导学案质和量的适度。

二、在导学案的运用上要打破常规, 给学生“大作功夫”留有充分的时间

导学案编制好以后, 在上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发给学生。教师通过激趣导入以后, 让学生先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任务, 即基础知识的构建, 同时, 对第二部分学习任务即问题与探究进行小组分工, 全班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小组四到五人。五组问题, 由学生在课后先自主探究, 然后由两小组重点负责一组问题。其中第二、第三组问题比较难, 可以让实力较强又相当的四个小组负责。

第二部分任务的完成分两阶段: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其中自主探究活动放在学生自学或自修时间来完成,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 就没有高效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活动主要放在课堂上。因此, 在下一节课一开始, 先用五分钟时间检查一下基础知识的构建情况, 主要检查不太认真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然后用十分钟讨论、交流重点负责的问题、小组成员生成的问题和自主检测中的疑难问题。再用二十分钟时间在全班展示、交流各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同时将小组无法解决生成的问题提出来, 再在全班范围内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点评, 除了纠正错误的观点以外, 包括点评讨论同一组问题的两小组的合作水平。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本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这节课最后十分钟又完成下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的任务, 如此循环下去。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真正可以做到少讲, 有些内容甚至不讲,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当然, 这样的模式下, 教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不仅增加很多, 而且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设计导学案, 还要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新问题进行预设, 不能经常对学生说“抱歉”。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 “在生本教育下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 还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 更为无形, 更为超脱和得体”。

三、学校要为导学案的运用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 篇10

如何在历史备考中渗透时代性与世界性意识呢?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当今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认真分析、判断其发展趋势与方向。如,国内热点问题可以关注三农、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党建、环保、经济转型等问题;国际问题如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本的政治走向等问题。

其次,要研究历史,细心研究与现实问题紧密相连的历史知识点。依托自身比较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真分析历史知识中蕴含的基本道理,注意归纳与总结。

第三,要在历史备考教学中做到知识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时刻关注历史知识的时代性与世界性,教给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解决相应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这与新课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时代性、世界性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下面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在必修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需要把古代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律的产生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并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文明的相关内容对比,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这两种文明的重大意义及局限性,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际需要,汲取有益的经验,如,从雅典民主政治中可以得出: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来保证民主制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民主的监督和保障民主的实施,避免民主走上极端等。从罗马法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法律的制定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法律应体现人文关怀等。

【案例二】在必修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认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的加强,使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被帝国主义包围下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抓住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努力成为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才能在未来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只有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深刻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提出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战略的重大意义,对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所处的时代及自身所负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案例三】必修Ⅱ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典型的时代色彩,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备考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活动,总结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体会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经过不懈努力,坚持从实际出发, 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与时俱进的伟大的党。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发挥历史学科优势,渗透正确的思想教育。

【案例四】必修Ⅱ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例,勾勒出了二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美英等国在各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许多借鉴之处。例如,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注重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注意解决社会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合理积极的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人才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启发学生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能以史为鉴,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设实践。

【案例五】选修改革本,应强调改革的必要性与影响。可以看出,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上的改革,有的促进社会进步(如商鞅变法、梭伦改革、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等),有的阻碍社会进步(如戈尔巴乔夫改革等),有的改革主观目的反动但起到客观积极作用(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都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中可以吸取诸多经验。联系现实: 结合30年来的巨大建设成就,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正确性,坚定改革的信念。

加强历史教学中的时代性与世界性教育,是历史赋予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大背景下加以叙述,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及其中外历史发展的联系与区别,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及其公民意识。”

摘要:新的历史时代呼唤新的历史教育。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强调时代性和世界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洞察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的历史脉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的历史价值,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认识世界,提高综合素养。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篇11

从西方历史上看,“民族精神”(亦即民族主义)主要是与一种超越本民族、信奉人类同一性的世界主义相对立而存在。民族主义强调“历史”的概念,强调文化的个性,在特定意义上,偏重“集体理性”。而世界主义则与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概念相维系,强调人类在“理性”旗帜下的普世同一性,在特定意义上,偏重“个人”的意志和权利。这里简述一下《思想的溃败》对于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论说,也许不无意义。

西方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理性”的名义,开创了西方的“世界主义”。启蒙哲学家试图建立超验永恒、普世皆准的真善美标准,认为普遍性的“理性”,将战胜民族性(地方性)的历史、习俗和偏见。而稍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则首创了西方的“民族精神”。赫尔德(Herder)认为:地球上的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生存方式,超民族、超历史的价值并不存在。赫尔德是以“历史”反对“理性”:历史并非是理性的,而是反过来,理性是历史的(因历史差异而差异)。赫氏强调德意志特殊性,强调民族个性和民族文化,是针对当时法国霸权宣扬的世界主义价值(启蒙思想)而发的。

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家们,是一批坚定的世界主义者。他们的“革命行动”旨在制定一种普遍的、对于所有人都适用的立法。他们事实上是背叛“历史”和民族个性,转而信奉一个“理性”的构想物——个人。个人超验地拥有诸多权利(《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民族是众个人们自愿集合的产物(社会契约)。他们是在这个超历史、超民族的“个人”头上,建构他们的世界主义理想。而以德·麦斯特勒(J.deMaistre)为代表的法国反大革命派,则打出“民族魂”或“民族理性”,认为个人是民族的产物。社会并不产生于个人(及其意愿),而是个人产生于历史存在的社会。尤其麦氏呼应赫尔德所说“善哉当其时的偏见”,公开为“偏见”正名。他将民族理性或集体理性奉为“有益的偏见”(préjugésutiles),正是这些“有益的偏见”构成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启蒙哲学家们搞错了“偏见”的性别:“偏见”本是养育我们、拥环我们的母体,他们却错当成是一位严酷鞭笞的父亲。他们本是想推翻严父,结果却杀死了慈母!

差不多同时代的德国文豪歌德,早年是“民族精神”的热情鼓吹者。他曾宣布:“唯一真正的艺术是具有(民族)特征性的艺术”(《德意志建筑》)。晚年他转而神往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一种“属于全人类”的“善、美和崇高”。

歌德倡导的世界主义声音,不久便湮灭于一八七○年普法战争的炮声之中。普法两国都因战争和“民族精神”高涨。普方以阿尔萨斯人和洛林人属于日尔曼种族,为吞并该两省辩护,“民族精神”走向种族意义的泛日尔曼主义。法国方面,开始尚有持启蒙世界主义观点的洛南(Renan),以“民族”是个人们的志愿集体为论据(阿尔萨斯人拒绝归顺普鲁士),来批驳普方,声明“民族并不是种族的同义词”。但后来,法国人很快拿来了对方的论据,鼓吹“法兰西精神”,也走向种族意义的民族主义。

十九世纪末发生于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使欧洲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对于民族和个人的两种观念,形成尖锐对立。德雷福斯派(主要是左派知识分子,集合为“人权同盟”),认为个人是超越种族、语言和宗教的独立人格,德雷福斯不应当因为是犹太人而获罪。反德雷福斯派(主要是右派民族主义者,集合为“法兰西祖国同盟”),认定犹太人不会爱法兰西。事件的实质,表现为是否要终结启蒙思想。后来法国终于作出了否定的答复(至今,启蒙思想普遍而超民族的个人观,依然在左派占主导地位的法国知识界长盛不衰)。

到了二十世纪,《思想的溃败》的作者并未对两次世界大战作出评述,只是寥寥数言点出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便一跃而过进入世纪下半叶。

一九四五年初创于伦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纳粹”极端民族主义和压制个人权利的历史创作,旨在普施教科文于全世界,来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里的个人,依然是那个来自启蒙世界主义的个人。不料前来伦敦与会的学者们发出疑问:“什么人?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那个抽象而普遍的人?是那些充斥于世界主义宏论的无实体的存在,无生命、无血肉、无色彩、无特质的造物?……”他们意识到,尊重“人”,应该包括尊重人“生存的具体形式”。

当代人类学泰斗莱维—斯特劳斯(Lévi-Strauss),一九五一年应该组织之约写了一本叫《种族与历史》的小书,着着实实地向启蒙思想的世界主义发难。这种世界主义最经常地是以“社会进化论”(进步论)的面貌出现:把欧洲文明当作是全人类最先进的楷模,赋以普世皆准的意义。莱氏直斥“社会进化论”为“伪进化论”,并揭示“社会进化论”把人类各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发轫于同一起点又趋于同一目标的单一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即把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拉成一条单向进化线,分出时间性的先进和落后,同时把欧洲价值置于最先进的位置,实质是“欧洲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进化论所暗含的欧洲种族中心主义,还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作了重要理论根据:殖民者成了向全世界传播文明、指导“落后”民族走向“进步”的使者。

莱维—斯特劳斯明确否认启蒙思想家假设的人类同一性,认为人类文化因“地理、历史和社会的环境”而存在差异。但这些文化差异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是互相等值。莱氏认为,人类之间的差异不是以种族论,而是以文化论:人类学讲的是复数的文化。“种族”一词失去以往区分人类的绝对意义。莱氏高扬的“文化个性”,委实与“民族精神”异名而同实。事实上,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不再说“民族个性”或“民族精神”,而是换成说“文化个性”。

于是,西方迎来了一个“非西方化的世界”,出现了一种“非殖民化哲学”。整个人文科学界都起而声讨欧洲种族中心主义,论说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对性,清算社会进化论和欧洲文化帝国主义。“非殖民化哲学”与赫尔德遥遥挂钩,用当年德国浪漫派反对启蒙哲学家的论据,来反对欧洲种族中心主义(世界主义)。

“非殖民化哲学”成为战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理论武器。这些国家以“文化个性”和“文化等值”的名义,申张其“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它们在欧洲对于“民族”的两种观念——历史集体型和个人自愿结合型,选择了前一种。于是,它们赢得了集体性民族的独立,但走向了压制“个人”的极权国家。

正当“种族”一词日益成为禁忌,莱维—斯特劳斯在“国际反种族主义年”的一九七一年,又出人意料地为“种族”一词作了一些辩解:“远不应当问文化是否是种族的一种功用,我们倒发现……种族是文化的一种功用”,引起轩然大哗。其实莱氏并未根本地改变其理论,只是发觉人们对“种族”一词的封杀走了极端,才又出来说了几句中庸的话。莱氏认为,事实上“文化间的互相敌意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上面芬凯尔克劳特对西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历史描述可以显示,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确实有一些历史联系,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民族主义与种族有关,但并不必然走向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确实会导致对其他民族的敌视甚至战争,但它也促使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促进本民族人民的凝聚力,表现为一种爱国主义。尤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民族主义(民族精神)是以“文化个性”的名义出现,其中“种族”的意义逐渐淡化,人们是以高扬自己的“文化精神”来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的。

上一篇:综采工作面设备对接下一篇:肉类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