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2024-08-22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共12篇)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新版教材于2012年出版, 与2002年出版的旧教材有极大不同。学术界有关《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体例研究较少涉及, 尚有探讨空间。体例指一本书的编纂主线及支线, 以篇、章、节表示。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 体例则是通常所称的单元、课。本文着眼于比较新旧教材的体例, 以体例见教材之整体, 探析新教材的创新点。

一、“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方面

1. 注重加强公民教育。

第一单元的名称由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改为新教材“人在社会中生活”, 增加了“人”字, 词语“社区”改为“社会”。由此联系, 人, 在社会生活中即为公民。新教材意在培养刚升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对现代化社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为社会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 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旧教材的中国地理知识内容量十分不足, 也没有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色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知识在整个课程中仅占一个单元。反观世界地理知识, 有“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两个单元。中国地理内容不及世界地理, 在知识储备方面, 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了解相当欠缺;在情感态度方面, 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不够深厚。

新教材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专门就中国四大区域作详细介绍, 将原来一节课中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扩充为一个单元来讲解, 足见新教材对中国地理部分的重视, 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3. 突出地理学科地位。

就知识内容量而言, 新教材地理学科内容比例高达75%。相较旧教材44.5%的比例而言, 地理学科比重提高近30.5%;就地理知识点而言, 新教材着重添加“文明中心———城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个单元;就难度值而言, 地理知识难度有所提高,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课程学习带来挑战。

地理学科容量增加, 内容扩充, 难度加大, 提升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从初中生长期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地理学科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位提升是时事所趋, 体现新教材对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视, 能够帮助初中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为初中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在课程特点方面

1. 科学性。

新教材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单元中将第三课课题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改为“地域差异显著”, 主要介绍中国区域地理的概况。笔者认为改课题的原因旨在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该课主要内容, 清晰明了, 便于学生把握该课的知识脉络, 在教材编排上更具科学性。

2. 逻辑性。

旧教材第二单元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 第四单元为世界其他特色区域的介绍。然而二者并不连续, 中间隔了第三单元即中国地理部分。旧教材的体例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世界地理知识, 造成世界地理知识学习上的截断,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对本来就具广阔性、复杂性的地理知识更缺乏整体性的理解。

新教材第二、三单元分别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和特色区域介绍, 第五六单元分别为中国地理的概况介绍和四大地理区域介绍, 编排有序, 逻辑鲜明。学生学完世界地理知识和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后, 在树立整体性和世界性的全球观基础上, 再学习中国地理知识,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具有逻辑性。

3. 时代性。

“文明中心———城市”这一主题从原来的一课内容扩大为一单元内容, 突出城市这一主题的重要地位。结合当下时代背景, 城市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广大民众的关注, 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可见城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之高。

新教材作出了重大调整, 将城市主题的一课扩大为一整个单元,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时代性。同时促进了新世纪初中生的学习发展, 他们能够学习更具时代性的新知识, 更容易理解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将新知识应用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中。

三、“新”在课程理念方面

1. 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首先, 新教材第一单元名称为“人在社会中生活”, 与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比较, “社会”一词突出了“生活”主题, 贴近初中生生活环境,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其次, 新教材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中三课内容分别为“规则的演变”、“传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单元名和课题名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拉近了陌生的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熟悉的周围事物作为例,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之中。

2. 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 新教材将“文明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展现, 这是旧教材仅以一课内容介绍城市所不及的。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人文地理学习的重要板块, 学生应当在更长久的学习中, 通过更多的例子, 才能够深切感受到城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之魅力, 进而提高其自身人文素养。

其次, 新教材编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的知识, 以四课形式分别呈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模块,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逐步提高其人文素养。

摘要:基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旧教材的体例对比, 新教材有其独特的“新”意, 体现了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及突出地理学科地位等新趋势, 表现了科学性、逻辑性及时代性等新特点, 着重强调了贴近社会生活及提高人文素养等新理念。

关键词:新旧教材,体例对比,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富兵.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小军.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2

2、(1)礼乐制度在当时社会具有比较明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正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2)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5、古希腊人勤于思考、热爱辩论,哲学发达。现代西方人所使用的“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

古罗马使用的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的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第二单元P462、最大特点表现在封建庄园制、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

8、(1)内容: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法律上,701年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便定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2)意义: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受工业发展,商业活跃;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从此,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第三单元P723、(1)汉武帝以前,西汉政府对匈奴主要是实行“和亲”政策,即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的首领单于为妻,并赠送大量的财物,以换取北部边疆暂时的安宁。实行“和亲”政策主要原因是汉初国力较弱,为稳定边疆,休养生息而不得不采取该政策。

(2)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强硬的反击政策,派卫青、霍去病率兵攻击匈奴,使匈奴无力与汉朝政府对抗。实行反击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代,汉朝国力十分强盛,有实力与匈奴抗衡。

4、游牧民族的特点是游牧,居无定所,而壁画所表现的却完全相反,说明汉匈关系处于和平时期,双方人民友好交往。表明少数民族被汉族文化吸引,逐渐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5、材料中的史实和考古发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的丝制纺织品就经今新疆地区传入古罗马,说明此时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也说明中国的丝织品享有

盛名。

6、《史记》是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第四单元P1201、(1)时间: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2)因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南方统治者比较注重农业发展;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

2、(1)原因:①辽阔的疆域。元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统治区域空前辽阔,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②发达的驿站系统。元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的发达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保障,创造了便利。③相对宽松的政策。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对外开放和交流进入了极盛的时代。

(2)表现:①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中国瓷器和茶叶远销亚欧非诸大洲。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科技发明在这一时期传向世界,阿拉伯的医学、天文等知识传入中国。③中外人员和民族往来频繁,迎来又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④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3、赞同。理由如下: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文化繁荣,统治者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了世界各地的人。在都城长安,聚集着大量的外国商人、留学生,一些外国留学生还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唐朝的丝织品远销欧洲,科举制度影响领国。当时的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而同时期的西方,正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政权分立,等级制度森严。整个社会在罗马教会的控制之下。

宋朝时中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夜市、早市交替进行,在北宋时的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同时,在宋朝时期还出现了商标、广告等新事物。在娱乐生活方面,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目,都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出现了文化娱乐场所——瓦子。瓦子中的各种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同时期的西欧仍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教会牢牢控制着整个社会。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3

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

新教材则改变了过去编写教材的模式,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

二、新教材删减和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高中历史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何特点?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对历史影响不大的一些非重点知识作了删减。从删除的内容看,主要是非重点知识,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较少。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三类:社会改革、制度建设和科技文化,且这些知识在历史上影响较大。

2.教材在编排体例让人面目一新。在此之前的旧教材均按时间顺序和以朝代为单位进行编排,把中国古代史分为29章。新教材则打破时间顺序和朝代单位,把中国古代史分成“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六章。每章又分若干小专题。这种编排体例有利于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且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形式相接轨(近几年高考命题均以小专题形式出现)。

3.新教材充分反映了史学界公认的研究新成果和新水平。如以往旧教材始终把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而新教材则对农民起义的内容作了较大的删减,新增了大量社会改革的内容,把社会改革也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三、新教材改变了以前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

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史学研究中,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整体观或者说是综合史观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的内容正合时宜。

总之,新的教材、新的标准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刍议历史与社会教材修订 篇4

1、修订主要基于目前内容标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目标雷同;其次是历史与地理的基础知识相对不足;第三就是综合课的学科背景不够清晰。

2、要进一步突显和强化的目标。一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二是具有世界的眼光。三是提高综合认识能力, 主要以人为本, 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合时间和空间因素, 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四是初步树立唯物史观, 树立正确的史学观。

二、教材修改需突破的难点1、深度与广度的困境

历史与社会课程面临的最大挑战, 是教授知识的数量与学习深度之间的矛盾。教材编写的内容量大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肤浅化问题, 已经出现。受教材篇幅和课时限制, 在内容编排上, 有些重要史事被蜻蜓点水般带过, 有失深入。这一现象可能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突出。再次, 实际的教学效果可能与设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因为只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综合’知识, 恰恰是剥夺了学生自己去综合的能力。

2、历史与地理内容的脱节

对于如何以空间视角看待历史的问题, 却很难落实。虽然本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 注意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与人们生活的影响, 但仍未能充分地、有意识地将空间的视角引进历史内容的讲述中。在叙述过往事件时, 历史就缺乏与地球上真实地域的联系。

3、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不足

历史与社会跨越了学科界限, 而又受到原有学科结构的制约。因此, 如何处理本课程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难易层次, 避免重复或缺失;如何承载并完成中学历史和地理教育的任务, 如何为高中阶段的历史和地理教育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撑, 都应该成为课程衔接问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对教材中内容设置的意见

现行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总体上感觉比较鲜活, 但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七年级特别是下册的内容, 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重复的较多 (社会学部分) ;八年级的内容综合性较强, 问题高度不适合初中学生;九年级的内容也是重复过多;课本“更新”速度很快, 错误的地方不少, 每学期拿到新书都有变化, 有时这未必是好事。具体如下:

(一) 七年级教材:

七 (上) 地理的内容过于单薄, 仅靠七上四单元, 完全不能讲清楚.而且, 有好多知识点, 课后 (教材中的) 作业已有涉及, 但教材正文只字不提.老师真的很难把握!

七 (下) 教材不仅与思品知识重合, 更与小学思品与社会知识简单重复。

比如第八单元中, 对七年级学生讲投资创业, 显得为时过早, 因为经济知识本身比较抽象, 何况学生对投资这个内容根本无法亲身经历, 离学生有点远。另外教材的部分内容对老师来说新鲜且陌生, 如价格听证会、社会保障制度、成功创业、国家财政税收等。

(二) 八年级教材:

1、过于淡化史实, 知识的联系有点脱节, 在教学中还需要讲清有关背景材料。我觉得主干的史实还需要强调。

2、综合探究不容易操作, 上探究课颇受累, 尤其农村条件欠缺, 学生也探究不出结果来。

3、教材正文中的思考题有些太难, 好像教材知识有些脱节。

感觉答案都是

老师告诉学生才行, 这样也不对啊!如八上P79页秦统一原因, 学生总结多少仅靠一副图片是启发不出来的, 秦统一的地理因素、个人因素老师不念给学生听, 学生们能思考出来吗?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编写有新意, 但该讲的没有讲透。人教社试图将教材编成大综合, 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 学生在小学接触的历史知识不多, 上了初中直接“跃进”到综合, 这跨度太大, 不符合认知规律, 知识储备太少, 尤甚世界史知识, 直接给教师增加难度, 教师不得做补充, 否则学生无从理解。

(三) 九年级教材

九年级的内容与思想品德教材重复过多, 甚至引用的材料和图片都一样。如资源环境部分、一国两制内容。九年级教材体系有创意, 但对老师和学生真的是一个考验!体系太超前:课文正文部分与专题探究部分分量平分秋色, 每一课都有探究是否有必要, 值得商榷, 专题探究可以以作业形式的出现, 或其他形式进行, 探究篇幅简短一些, 效果会更好!而很多时候是“曲高和寡”啊!

九年级的历史部分讲授太少, 社会部分有余。这和高中历史衔接有缝隙。事实上存在历史教育的空白。台湾问题那么重要, 但“一国两制”的内容着力介绍香港、澳门的回归, 应与时俱进介绍台湾的政治 (如“九二共识”) 、经济、文化、教育等, 增进两岸青年的认同感。还有世界史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中外大事省略不少,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反恐问题等有待增加。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调研报告 篇5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报告

宋华明

2003年9月,左权县各初级中学校全部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参加全省组织的中考已有三次。新课改实验进行了两轮多。为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情况,进一步推进课改实验,改进教研工作。2007年7月下旬利用暑期教科局组织的送课下乡的机会结合本学年末学科评价改革的实验情况课堂教学现状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经过局领导的同意,我抽调了城内三所学校(左权二中、左权三中、宏远学校)的教研室主任,与我一起下乡进行为期三天的调查研究。本次调研的对象着重是针对较为偏远的三所农村中学(羊角中学、下庄中学、泽城中学)。调研形式是听课、师生座谈会、听取学校校长及数学教研组长的情况介绍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得到的反馈信息和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反映出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应该肯定的几个方面:

1.师生积极参与,领导高度重视

我们第一站就是到我县最南端的泽城中学。调研组一到该校,学校的赵贵平校长和教导主任李伟对我们进行了热情的招待,随后就是主动让我们查数学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和学习笔记。并组织本校的数学老师到一起当着教师的面进行汇报。更为感动的是:由于正是暑期学生已放假回家,校长就召集本村仅有的20名初一年级(上学期的初一)学生到学校上课。教导室主任李伟更是自始至终陪同参加整个调研工作,和调研组一起听课,一起与学生、教师座谈交流,一起听取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羊角中学校长刘彦如和下庄中学校长何张庆听说我们是对课堂教学的调研,更是提前到校做好了安排和接待工作(因为我们和送课下乡组在时间上有时冲突)。左权人就是这样的热情,对新课程的改革更是赴以很大的热情。下庄中学的何校长说:“你们能来我们农村中学调研,说明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把咱们数学老师的素质再提高一些。像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一席话很是让我们感动。其实我们山里人就是在经济上穷了些,除了穷我们什么都有。

2.课堂教学中渗透着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三位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活动中来看: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形式已被师生普遍接受,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设计时,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思路以及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去尝试体验教材或教师创设的情景已开始成为老师备课、设计教案和课堂施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羊角中学的冯东鹏老师,虽然年龄稍大了些(37),可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还是较为深刻的。从他的教案设计就可以看出:他让学生活动的多、自己探索的多、学生上黑板演练的多。我开玩笑的说:他是“三多”老师。其实这中间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问题。

3.教师的合作意识加强,彰显团队精神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合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羊角中学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一点我是在羊教中学的数学老师教案中看出来的。我发现同一年级的老师教案怎么写的几乎一样呢?是不是在照抄买来的教案呢?可从字里行间也看不出是抄袭的。我问刘校长,他说:我们是实行集体备课,互相讨论成型后才写教案。噢!原来是这样。看来新课程已得到了理念上的渗透、行动上的实践,从教学资源的收集、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与共享、以及研读课程标准探讨教学设计等方面已有所体现。

4.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经适应或正在适应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灵魂。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实验能否得以进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信息。从我们对泽城、羊角、下庄三所学校随机抽60名学生和10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本及教师教案上得到的信息,93%的学生和85%的教师对新课程已经适应或正在适应。对新教材感到困难较多的学生仅为4%,教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由原来的不好驾驭到现在的初步掌握,已经经历了一个适应过程。目前已没有感到特别困难的。就是学生们对教材与练习册的不配套有些为难。练习册的内容往往高于教材与《标准》的要求。对于如何更恰当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度上还需不断地努力探索。

5.新课程教学评价倍受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关注

我们从三所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交流和问卷调查中,都涉及到实施新课程以后的教学评价机制问题。涉及到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对学科的评价。从这次调研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和教师对我命制的期中、期末各年级数学考试试题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够认可和接受。85%的学生认为适中,有近12%的学生觉得偏难,2%多一点的学生感到很难,总的来说还是正常的。通过调查我命制的各年级数学试题难度基本保持在0.68—0.70之间。随着适应能力的加强和命题的改进,学生的满意率还会更高。教学评价从来就是教与学的指挥棒,也是这次新课改最后能否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到底的关键。有的学校自主在设计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泽城中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是这样设计的:

以学论教 师生发展----课堂教学评分表

步完善评价机制。

6.多数数学教师已领会了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意图。

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北师大版教材持肯定的态度。他们说:“第一轮使用的时候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轮下来以后倒是感觉人家的编排还是很有创意的。表现在学生学会了动脑,教师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找与课堂的结合点。看来使用北师大版教材还要配备《课标》”。是啊!从教师的发言中我们体会到他们对北师大版教材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学会了思考。现在不在象2003年那样,教师手里是两本教材,一本人教版的旧教材,一本北师大的新教材。领导听课的时候是用新教材,自己上课的时候是旧教材。我感觉到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不断的进步。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二、需要商榷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在与教师的座谈交流中,调研组的每一个人对三所学校三位教师的公开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成功之处,特别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学,教师的大胆有效的课改行动和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难能可贵。但是,也存在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的是条件局限存在的客观问题,有的是校风问题,有的是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教师素质问题。有的是潜意识存在的观念问题,有的是教改本身带来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得以解决的,有的是需要各级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指令和指导才能解决的。

1.课堂教学有的仍留于形式。

新课程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新了,学生活动多了。基本上班班有四人活动小组。老师的提问多了。一节课少不了教师的串串追文。课堂里的掌声多了。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怎样,都要迎来一阵掌声。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该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岂不是浪费时间?真正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分歧或者是问题的答案是多元性的,这时候让学生合作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问题本身的价值而论,不能是毫无意义的随意提问,提问的质量要高。我发现许多做课教师老是问:“对吗”“是不是”之类的问题,指向不明的问题。这种提问是难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也就无法使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得到实现。再说掌声:回答问题的学生根本说的就没有任何价值,教师也不管这些,只是为了课堂气氛就让其他学生来掌声。在下庄中学的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本来是要学生自己去独立的思考,才能引出实数的概念,可教师把课堂搞的轰轰烈烈,实在是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2.对教材的地位摆放不当

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我在许多培训会上都反复讲过,数学教师在理论上都是明确的。可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是 “以本为本”的做法:不敢大胆地处理教材,或脱离教材知识的“能力培养”,或过分地纠缠教材的知识,不敢大胆的处理教材。教师没有把“教教材”和“用教材”两者关系处理好。在这次调研的信息反馈意见中,许多老师要求期中、期末的数学考试试题要“回归”教材。我感到很是惊讶。反过来也理解教师们的“苦衷”。过去我们是教什么考什么,而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命制试题主要是依据《标准》进行。所以他们有时把不准这个“脉”。从这一点上说还是没有去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教师本身也是开发的教材,要学会多种教材兼用。掌握《标准》的精髓。

3.关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使用存在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北师大版的教材难以驾驭。他们认为: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的有点“空”,学生自己看不懂教材,教师不知道该讲多“深”。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要是难以把握这个“度”。整个教材编写的有点“散”。学生练习安排的“少”,每节课好象是没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却突然“多”了起来。教师没有讲的东西竟然考了出来。而每天教的东西却考的很“少”所有这一些,都是教师我新课程的认识有些不到位。北师大版教材的安排结构是从1——9年级的总体设计而安排的。不是以知识块来组织教材的,每个知识点都留下了再续的地方。比如:统计与概率是三个年级都有安排,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安排。七年级有到九年级还有。而过去的人教版旧教材只是在初三出现。正是因为这些每段教材都涉及“度”的问题。这一点确实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难点。只有认真的去研读《课表》整体感知七——九年级的安排结构,才可以把握教材。其实北师大版教材是“形散而神不散”。教材变的简单了为什么说学生看不懂了教材呢?原因是:北师大版教材要求的学生更多的是去“思考”,当然不动脑筋是不好看懂教材的。他要的是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4.关于多媒体使用存在问题。

可以说我县农村中小学是在2006年低才配备和完善了多媒体装备的,由于时间短,教师的使用率不高。所以在使用多媒体的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就2007年我们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校长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教学。三所学校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成了投影仪。教材上有的东西都照样搬到了屏幕上,不该动画的地方使用动画。如羊角中学的一节数学课,多媒体的屏幕左上角老是有个“小猫”在来回的走动。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它的身上。分散了学生思维。下庄中学的做课教师自己不会操作电脑,管理人员又不在,结果瑞星杀毒软件上的“老虎”在响声大作的睡觉。学生们都在关注它什么时候醒来。像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还不如不用。再这有了多媒体就不用黑板了,这种极端的行为我是不赞同的。该板书的还是应该板书,该让学生上黑板的还是应该让学生上。多媒体是代替不了这些的。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把教师“捆死了”。教学程序呆板,教师不会课中备课,牵着学生走。很是没有意思。

总之,这次深入我县最偏僻的农村中学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结果还是不深刻的。三所学校的现状也不能完全反映整个面上的情况。为此,我们还将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关注课堂教学以及对北师大版教材的使用,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形成更为正确而科学的调查报告。从而来改进和指导我们的教研工作,使新课程改革实验走向健康、规范、高效的发轨道。促成其良性循环。

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篇6

本文就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谈谈笔者使用的几种方法。

一、跨越不同学科,联系比较,提出疑问

不同的学科由不同学科教师组织教学,彼此看似无关系;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思想认识上,却处于一个有机统一的知识整体中,狭隘的学科观念会禁锢学生自由的思想,隔断创新的联想,僵化认识的活力。于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力求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融合成各学科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要有机地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开阔视野,在联系中提出疑问,提高学习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母亲河——黄河”一课的导入中,笔者首先播放了《黄河颂》的MV,有声有色的视频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安排,是因为笔者课前了解到语文学科刚学了《黄河颂》这首诗词。当学生兴奋地听着语文课上学习过的这首诗歌时,笔者提示:“同学们已经在语文课上学过这首诗歌,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现请你们把语文书拿出来,边听边看边思考:《黄河颂》中所指的‘高山是什么山,黄河为什么奔向‘东南,又奔向了什么之边……找找社会书与语文书在表述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喊道:“语文课讲‘奔向黄海之边。老师,为什么语文书讲的和社会书上‘注入渤海不一样?”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纷纷质疑:难道语文书印错了?还是作者没有学好相关知识?……你一言我一句,议论纷纷。笔者见时机成熟,便及时引导:“两本书和作者都是对的。你们要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母亲河——黄河一课,只要认真听,听完你就会明白了。”

在上述例子中,笔者运用的新课导入方式能迅速地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为“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这一教学难点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笔者的导入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信任和学习的教材居然因学科不同而表述不一。虽然一度误认为教材印错了,但敢于质疑权威的自主意识敞开了学生的创新之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有价值。

二、跨越教材编排,联系旧知,加强实效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不可否认,初中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只专心于本册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不会联系、回顾已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已学相关知识点框架,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增强新知识学习的效果。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一框“辽阔的疆域”讲得是中国的位置和范围。笔者问:“中国是不是一个区域?”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继续追问:“如何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联系了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这一课内容。见机会成熟,笔者立即用PPT呈现了当时上课时使用的板书。(如下图)

因为在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中笔者曾要求学生将该板书誊写到书上,所以大部分学生有印象,再次见到觉得眼前一亮,表示“很眼熟”,纷纷对照着这个熟知的板书查找文本和地图,探究活动自然展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自己像一名数学家思考数学,像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让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体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过程,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更好的效果。

除了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加强在学知识的效果,联系上节课所学的同单元知识加强本课教学效果,更应该成为常用且可信手拈来的一种方式。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母亲河——长江”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类似前一课“母亲河——黄河”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基础知识由学生利用小组学习自主解决。然后,笔者先用PPT出示表1。

表1

待学生对照地图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后,笔者进行过渡:“北有黄河孕育中华文明,南有另一条母亲河,是长江。”随后出示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8分钟之后展示结果。

表2

表2形式有点类似文本,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操作,展示结果时学生也显得信心十足,因为看似“依葫芦画瓢”的新课导入具有精妙点化的功效,很好地解决了基础知识点,接下去的教学只要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即可。这种找就近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乐趣和自信心,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三、跨越课堂时空,巧引时政,延伸教学

社会中发生的很多事件往往和教材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敏锐地捕捉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时下热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有效地克服课堂局限,拓展教学的路径与时空,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无视历史,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由此引发争端。后日本又对编写初高中教科书指南进行修改,把与中韩有争端的钓鱼岛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明确表述为日本“固有领土”。钓鱼岛争端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争议焦点。现代媒体这么发达,在校的中学生早有耳闻而且普遍很感兴趣,但限于能力,一些事非无法明辨。于是,笔者结合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 认识宝岛台湾”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认识。

笔者提问:“大家知道钓鱼岛、钓鱼岛事件吗?”(学生说知道)“那你怎么看钓鱼岛事件?日本政府声称要‘购买钓鱼岛,你怎么想?”(学生有点茫然,只能喊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口号,无法辨析)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我们要知道钓鱼岛在哪里?属于我国哪个省……”经过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了我国台湾省除了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的知识点,它们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了,才能粉碎一切觊觎我国领土的企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谈课改与初中历史新教材 篇7

对于学生来说, 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巴尔扎克说,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因此, 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时, 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 教育学生不惟书, 不惟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 师生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探究越来越深, 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 达到“教学相长”。在学习“司母戊鼎”时, 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 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 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 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 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 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 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 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让他们发表见解, 提出疑问, 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 精心设计。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教科书新设的内容, 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 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 一本书, 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 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 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 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 分别完成四个题目: (1) 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 (2) 我这十三年; (3)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4) 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 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2. 重视每节课。

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北师大版”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 认真对待, 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 或稍做变通。“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 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3.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 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 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 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 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探求思考, 实现自我教育。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 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 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 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 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 我将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 就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 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 在读书中思, 在思考后写, 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 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 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 使之“活化”“升华”, 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 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 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8

一、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一个学段内各门学科的教材都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都体现了编者的教学理念。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 能否理解并落实编者的理念和意图, 是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 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 通读教材, 认真对照课程标准, 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是什么, 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 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册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进而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

一般来说, 对知识的掌握分为四个层次, 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教师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知识, 仅仅是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 这是第一个层次, 如同一盘散落的珍珠, 还需要用一条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只有通读教材, 感悟教材, 才能把分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同一类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条条的知识线, 这是第二个层次。不同的知识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西方有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世界怎样的结局。要把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线并联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面, 这是第三个层次。最后, 要把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知识构成一个立方体, 如同一座立交桥, 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 不管从哪里切入都能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整合起来, 这才是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要达到这四个层次, 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构, 强调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的编写, 大多是以“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如:初一《我们生活的世界》;初二《我们传承的文明》;初三《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类教材都有自身的规律, 但这种规律是隐藏的, 学生并不掌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线”, 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方法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用“方法线”控制引导“知识线”,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形成基本的能力。

二、统筹安排课堂教学

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统筹教学过程, 探寻学习规律。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我也曾做过一些尝试:

1. 课前导入中的整合:

导入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以情境导入, 也可以复习导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新课导入时, 我就采取了复习导入的方法。我回顾新航路和殖民侵略的影响等内容得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

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整理和整合, 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有更深的认识。

2. 知识点讲授过程中的整合: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从法律上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689年还发生过什么事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所以这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刚刚确立, 要侵略中国还为时尚早。

这种整合虽然很小, 但很实用, 能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 明白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历史及相关联系。

3. 课后小结时的整合: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可以用表格来比较。列出名称、时间、领导人、主要事件、重要文献、确立的整体等内容。

用表格归纳比较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也是学生比较得心应手的。但还是初级的知识点的整合。

4. 单元知识点的整合:

一个单元就有一个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 把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局部的知识网络。

比如《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就包括这么一些内容:

(1) 成熟的礼乐文明是根基:西周的礼乐文明

(2) 稳固的政治制度是保障: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3) 民族融合中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4)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5. 期中期末复习中的整合:

这一阶段知识点多, 学生容易混淆, 不易记忆, 整理归纳非常必要。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时, 我出示了以下知识脉络:

(1) 经济状况:农业上的生产工具 (新石器-铁农具牛耕-筒车曲辕犁-秧马) ;手工业的丝织业 (黄帝-唐朝) ;陶瓷业 (炎帝-黑陶彩陶-越州青瓷-北宋景德镇) ;商业 (统一货币度量衡-大运河-唐朝长安-宋元的交子, 东京大都临安)

(2) 政治状况:制度 (禅让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推恩令监察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县制-郡县制-行省制) ;理念 (仁政, 以德化民-民贵君轻, 水舟, 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清明政治时期。外国的制度 (种姓制度, 雅典民主制, 罗马的共和制, 元首制)

(3) 思想文化:思想 (百家争鸣-法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佛教-儒家, 佛教、道教-多种宗教融合) ;文化 (文字, 文学, 史学) ;艺术 (书法, 绘画, 雕塑) ;科技 (四大发明及影响, 棉纺织技术) ;外国的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罗马, 古阿拉伯)

(4) 民族关系:秦 (长城灵渠) ;西汉 (匈奴西域) ;南北朝 (北方民族大融合) ;唐 (一视同仁, 胡汉交融) ;宋元 (农牧文化融合, 西藏, 回族)

(5) 对外交往:西汉 (张骞-丝绸之路) ;元 (空前繁盛, 马可·波罗, 泉州, 陶瓷之路)

(6) 社会生活:宋元世俗化 (瓦子勾栏看棚, 杂剧说话, 节日习俗)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9

《品德与社会》课程推进到五、六年级, 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面对教材中大量的人文、历史、地理知识, 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 一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 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那么,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 准确地解读教材, 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关系呢?

首先明确课程的性质, 关于课程的性质, 以上《课程标准》已给我们做了表述。 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由此可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 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

历史, 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品德课, 如果说有的话, 那就是历史和文学, 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 是人的活动, 我们解读历史, 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 用一种细节化的方式来呈现, 让历史中有一个人, 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

地理, 其实是指人类的生活空间, 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场景与活动资源, 人类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在全球化时代, 道德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 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作为一个公民, 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因此, 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地理方面的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 学会呵护自然。由此可见,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 是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教师要明确课程的性质, 把握好课程的内涵要求, 把每一课都变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比如教学冀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绚丽多彩的世界”, 无论从“追求人类文明的足迹”再到“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 每一节都大量列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最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 创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从半坡文化到青铜器制造, 文字的演变———在 “巧夺天工的制造”一文中, 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再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教材在展示中华文明演变史的同时, 教师应该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才能的一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教学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上册我的祖国单元“祖国有多大”, 我首先采用对比的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我们祖国相当于包括43个国家的欧洲一个洲的面积, 相当于我们邻国日本面积的26倍之多, 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树立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我在讲解此课时, 特别在课件上展示了中国钓鱼岛的位置, 设置了钓鱼岛的历史知识链接。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 激发其爱国热情。

在讲解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世界”单元“, 从丝绸之路到WTO”一课, 我首先在多媒体上制作课件知识链接, 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古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 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 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 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 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 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 繁荣于唐宋时期, 转变于明清时期, 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给学生展示古代“丝绸之路”的同时, 紧密联系实际, 展示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构思提出:2013年9月和10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 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展示了我们大国智慧, 需要我们一代或两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祖国下一代, 要励志报国, 勇挑祖国繁荣昌盛的重担。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0

震, 丰富的图片资料, 详实的内容, 清晰的脉络, 独具匠心的设计, 是以往的教材

看无与伦比的。在一学期的具体教学中也感觉到教材的切实可行、新颖独创, 打破了上几十年来历史教材僵化的局面。相比以往教的教材纳出五点, 可圈可点之处笔者从初中教。育施教者的角度归

《一、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历重点, 以往的教材是放在初二一学年进史史行, 。再从鸦片战争进入近代史的学习初二上学期先用四课时学习古代, 与到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 国民大革命社的失败结束。到初二下学期再从南京国会雷同民政, 整个近现代史被人府的成立继续学习, 体系与高中为割裂成几部》分, 内容烦琐, 而且跨度较大。近现代八史本身头绪繁多, 概念繁杂, 须记忆的年不符合初时间更多, 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反而加重学生, 学生学的负担, 习级◇◇谢困难, 掌握不牢固, 认为历史是最没兴 (琳新教材打破了原趣、最没价值的学科。有的框架结构大胆下创新, 全书由六单元组成, 前三单元叙) 述了整个近现代史最基础的内容, 而后教从标题看已经是很清三个单元为三个专题楚。了前, 分别是晚请三单元的内容材史、民国史、共和国史, 叙述了整个近

现代史的一条主线, 条理非常明晰。而每一单元的线索同样清晰。

二、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一直是根据照片沟描的线条图、想象图, 色彩单一, 教师感觉失真, 学生感觉无味。而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大量的彩色图片资料, 在长达130页的教材正文中只有13页没有图片, 其余的少则一副, 多则六副。图片资料所占的篇幅甚至超过文字资料。这些图片大多数是照片, 既有重要人物的画像、照片, 也有文物照片、古迹照片等等,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初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 一切知识的掌握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历史教材叙述的又都是远离现代生活、不可再现的往事, 这就为学生的感知增添了困难和障碍。照片资料弥补了这些不足, 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可视的历史。人们被照片所激发的思绪是任何文字都不能替代的。照片的大量引用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内容全面, 贴近生活

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费弗尔提出:“只存在作为整体的历史, 历史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也提出:应当重视“政治以外的历史”, 把历史写成整体是历史的时代精神。《历史与社会》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用了比较多的篇幅讲述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内容。在前三单元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之后, 用三个单元详细介绍了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工业、文化、社会生活。

四、史料教学, 开拓思维

历史学习的一重要原则是“论从史出”, 而在以往的历史教材中, 史料相当有限, 而结论性的论述却充盈其中。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本进行讨论与思考, 那么学生的思考将会成为缺少内容的泛泛而思, 其所进行的讨论也不可避免的完成为泛泛而谈。而在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史料, 一改以往教材的弊端。这些史料除了在正文中出现, 还有在“读与思”中以问题形式出现, 这实际上就是史料分析题, 笔者做了统计, 一册书共30道史料分析, 史料丰富, 既有数据, 也有漫画, 既有新闻报道, 也有毛泽东的诗词。面对这些问题, 学生开始了积极的思考, 在阅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其历史思维得到训练与培养, 同时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也开始品尝了历史学习的乐趣。在先前的历史学习中, 学生经常有一种错觉, 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问题都很简单, 只需记背就可解决, 上课听否无关痛痒, 所以历史课成了休息课。所以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 可以更好的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从而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 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五、以学生为主体

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学生是作为一种活泼的个体, 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使课堂层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职能。而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维与自我体验;重结论、轻过程, 使得历史学习只需听讲和记忆, 忽视学生的智慧和个性。这有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也与历史教材有很大关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长期以来历史教材繁琐、呆板、缺少时代气息, 有人喻为“沉睡的羔羊”。《历史与社会》的问世, 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 教材的创新, 评价体系的改变, 它给教师以很大的拓展空间, 可以放开手脚地教, 不再拘泥于书本。学生也有了自我思考、表现个性的机会。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环境 创新意识

当代的学校教育理念是要迎接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这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创新都是第一位的。作为我们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无疑担当着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偏重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这些课目,就连学校和出版销售学习资料的书店也是以这些资料为主,很少有社会学课的学习工具;而学校和出版销售通道的阻碍,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及其家长的不重视,形成了一个对历史与社会课不利的思维循环。这固然与历史因素、应试教育和目前的趋利思想有关,但也与我们社会教学照本宣科、重内容轻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有重大关系,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重新找回社会课的位置,只有适应形势,从传授、继承历史与社会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转变。目前我们浙江省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改革也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逐步展开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改“以知识为本”为“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正如皮亚杰所说的,“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为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良好环境,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里讲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二是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而这里我主要讲的就是关于教育工作中学校教学的外部环境。教师作为这一外部条件的主要载体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倡导新观点,提出新问题,这无疑就是在善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罗杰斯曾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异样的超乎寻常的行为,当对个人批评以学生的顺从为条件时,创造性强的人偏离常规的思想就会被贬低而受到抑制;反之,当对个人表扬、赞许时,就会促进其心理安全,就能使其突破常规进行自由思考。所以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自由”,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不必在乎别人的压抑或讥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是最好的合作学习进程。通过良好的合作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二、更新教育理念,变“以知识为本”为“以育人为本”

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浙江的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教育改革的前列,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受到同样教育的权利,由个别教育转为普及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改变过去主要以传授和灌输为学习知识的方法,转向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而且特别要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特别要注意个性发展;由过去主要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转向不仅要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且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高度来衡量质量。二是要树立新的教学育人观。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到主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三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历史与社会成绩不理想,考出的分数不高,并不能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好,而应该从学生处理学科内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看其对学习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开发学生潜能,倡导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潜能,对我们历史教学的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形象教学,一方面可以避免许多课堂教学上的不形象、不生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促进学生“左”“右”脑并用,共同发展。这既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求,又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考探索。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这源于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创立新理论。当然学生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认识上的偏差,但这种学生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教师应该加以善意的引导和解释,不应粗暴地妄加否定、轻易地包办代替。否则,这样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得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于性格闭锁、泯灭童贞。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丰富竞争活动,激发求知欲望,鼓励创新实践

教学心理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过程,是随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发展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主体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中学生的竞争好胜心又特别强,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引入竞争机制,如分组辩论比赛、自由讨论、“百家争鸣”、社会小实践等。内容以当堂知识为主,题目设计有一定的“坡度”和灵活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讲一讲、说一说、做一做”,充分参与教学,积极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这样的成功和信心,对学生的触动是深刻的,有利于其对社会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时期,他们此时所拥有的智慧实际上已经有了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和求异思维,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充满了幻想,并渴望成功。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发问(尽管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幼稚的想法或没有现实的解决方法),并不是消极或毫无意义的,而是善意的否定。这是在进行创新的思想准备,对于思维的活跃和提高是很有意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赞赏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促进他们探索的欲望,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总之,我们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由“主导教学向主持教学”转变,给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更充足的条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指引方向。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2

一、坚持两个基点: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

“用教材教”应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与教学实际出发。在此次评比活动中, 浙江省教研室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 结合现行历史与社会教科书, 确定12个课题。12位参赛教师抽签确定上课顺序, 并提前一天抽取自己的课题, 然后独立备课, 按序参加比赛。这与以前从教材中选取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比赛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认真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 也是“用教材教”的重要基点, 应予以认真分析。怎样分析课标呢?一是应分解课标。如某参赛教师对选取的课标作了如下的分解:运用 (行为动词) 各种资料 (条件) , 描述 (行为动词) 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表现程度) 。二是取舍课标。如上例分解课标中, 教师可依据中国地图和教材提供的各种图表资料, 分析我国的地势和气候特点、主要的河湖水系、自然和人文资源、人口和民族的基本状况、行政区划和交通状况等, 涉及的内容很多, 根本不可能在一堂课内达成课标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课标进行取舍, 确定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求。该教师进行取舍后, 选定教学“我国民族的基本状况”这一内容。

2. 联系教学实际

教学实际包括教师教的实际和学生学的实际。在这次评比活动中, “用教材教”体现在有的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有的教师着力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更多的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这一形式。这样的“用教材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等特点,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运用三种策略:活化教材、重组教材或新编教材

“用教材教”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 认为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又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应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拓展教材, 通过活化、重组甚至新编教材, 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用教材教”本质上涉及了“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三个基本问题。

1. 活化教材

在评比活动中, 以“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 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2-5通过典型实例, 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等为主题上课的8位教师, 都采取“活化教材”这一方法, 占了全部讲课教师的3/4, 表明“活化教材”是“用教材教”的最基本形式。而8位教师“活化教材”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有的采用“转化”方式, 即采取多种方式, 将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成动态的信息、资源, 如制作挂图、幻灯片、录像、录音等, 将教材内容从平面变成立体、枯燥变成多彩;有的采用“更换”方式, 即把教材中不适合当时学情与教情的素材用合适的材料替代;也有采用“扩展”方式的, 适当地增加或延伸教学内容。

2. 重组教材

以“2-7通过典型实例, 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为主题上课的教师均选取了教材同一单元不同课目———“稻作文化的印记”和“现代化的大牧场”, 并将这两块内容进行了整合, 较好地达成了课标要求。以“6-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为主题上课的教师则主要将教材中的春秋战国与秦的统一以及隋唐时期的历史加以重组, 引导学生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重组教材是因无法独立完成教材某一块内容的标准要求时所采取的“用教材教”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的是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新编教材

以“1-6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 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和“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为主题上课的两位教师, 分别以“魅力镇海我的家”和“探究北纬38度”为话题新编教材, 体现出浓厚的生活化和探究性,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编教材, 通常是因教材中的某一块内容无法达成课程标准要求时所采取的一种“用教材教”方式。新编教材所需的素材, 教师可以从书本、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得到, 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方式获得, 还可以由学生提供。教师应依据课标理念和标准, 对上述素材进行加工,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强化四维综合:知识与知识、现实、方法、情感的综合

“用教材教”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在本次活动中, 大多数参赛教师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教学观, 用联系的、综合的、开放的观点理解教材, 突出了知识与知识、现实、方法、情感的四维综合, 把课程带进了历史文化、人类生活的大背景中, 带到自然世界、科学世界、自我世界、社会实践中, 带到与其他学科广阔的联系中。

1. 知识与知识的综合

本次评比活动的参赛教师, 除了对学科内知识进行综合, 还对学科间知识进行了综合, 纠正了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偏差。如以“6-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对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综合, 引导学生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又如以“2-7通过典型实例, 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则以“挥镰扬鞭共奋进”为标题, 将泰国湄南河平原与澳大利亚就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加以综合, 引导学生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2. 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本次评比活动中, 参赛教师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去”的新课程特点。如以“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 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以“冰山直袭新西兰”为背景, 模拟了冰山撞沉船只和实施营救的情景, 引导学生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确定船只位置、计算营救距离等, 从而很好地阐述了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达成了课标要求。再如以“1-6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 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引导学生围绕“魅力镇海我的家”这一话题,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获取家乡的各方面信息, 教学效果显著。

3. 知识与方法的渗透

本次评比活动的参赛教师, 或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联系各种知识、分析学习资源、获取目标信息, 或指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内化书本知识, 处理已有信息、探讨解决问题。如以“2-5通过典型实例, 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通过深入分析西藏地区在独特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究其他地区在各自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特点,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在本次评比活动的参赛教师中, 有的选择了恰当的支点启情, 也有的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情。如以“2-1结合实例, 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 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运用“宁波政区图”引导学生找出从镇海到宁波市区的主要的社区类型, 并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镇海建设得更加美好, 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再如以“2-4运用各种资料, 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为主题上课的教师, 选取了“民族大家庭”学习内容, 运用了“爱我中华”歌曲、民族风情图片等资料, 描述我国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激发了“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和“爱我中华”的美好情感。

上一篇: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下一篇:唐僧团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