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团队论文(共5篇)
唐僧团队论文 篇1
古人云:“打天下用人在人和, 治天下用人在于无才不用、用尽天下才。”这句话前半句强调的是团队的重要性, 后半句强调的是让人才各尽其能。其实, 建立良好的团队和学会广泛用人这两点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管理者都十分重要。
在国内商界, 阿里巴巴素来以善于用人、善于打造合作团体著称。在马云看来, 一个成长型企业要想取得成功, 重要的一点是:打造一个能让人才发挥其最大优势的明星团队, 而不只是拥有明星领导人。很多时候, 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几年下来, 领导人成长最快, 能力最强, 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领导可以把企业所的事情处理了?领导只要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毕竟, 企业仅凭一人之力, 永远做不大, 团队建设才是成长型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马云认为, 一个企业, 不能都是孙悟空, 也不能都是猪八戒, 更不能都是沙僧, “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我这么能说, 而且光说不干活, 会非常可怕。我不懂电脑, 销售也不在行, 但是公司里有人懂就行了。”马云曾多次对公司的管理干部说:“领导人不一定要做具体的工作, 但要懂得发现可用之人, 要下面人去做, 领导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发现出来。你要找这个人的优点, 找到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 这是你的厉害之处。”
在阿里巴巴, 员工通过考核被分成三种:一、有业绩、但价值观不符合企业文化的, 被称为“野狗”, 孙悟空最初就是如此;二、事事老好人, 但没有业绩的, 被称为“小白兔”, 类似沙僧;三、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 被称为“猎犬”, 被教化后的孙悟空即是。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总监邓康明说:阿里巴巴需要的是“猎犬”;“对‘小白兔’会通过业务培训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野狗’, 公司要通过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教化, 在教化无力的情况下, 一般都会坚决清除。而一旦被确定为“猎犬”, 而且是一只能够深入理解公司文化并且愿意与公司一同长期发展的“猎犬”, 公司就会大力培养。
另外, 阿里巴巴并不像大多数企业那样用人一味拔高, 它十分强调用对人、合适的岗位使用最适合的人, 就像唐僧团队那样平衡使用各类人才。在创业早期, 阿里巴巴请过很多“高手”, 一些来自世界500强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曾加盟阿里巴巴, 结果却是“水土不服”。通过这些, 马云总结出的道理是:“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 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 我们在初期确实犯了这样的错。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 但是却不合适。”
阿里巴巴的用人之道, 听起来很普通, 并不是什么云遮雾绕的高深理论。它的团队模式和所用之人可以说在生活中很常见, 其道理也都十分朴素。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琢磨就会发现, 其实他的每一个做法都很实用、很巧妙。
唐僧团队论文 篇2
《西游记》家喻户晓,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如愿取得真经,修得正果,结局可谓圆满矣!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性格迥异的人一直坚持走到西天?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静思细想后豁然开朗,原来它有一个坚强的团队,依靠着团队的力量!
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这毋庸置疑,因而合作很重要,其基础就是互惠互利。作为取经团队,唐僧的目标很明确:普度众生和修身成佛;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则不同,因冒犯天条,被惩诫,带“前科”,有污点,事业黯淡,混没天日,想借助取经成功,洗涮以往罪业,待功德圆满,方有高升机会。因此,互惠互利是取经团队合作的基础,是取经团队前进的支点,以至在唐僧的带领下,逐步形成有战斗力、有向心力的合作型团队。
作为团队,将唐僧选择为领队很重要,他具备领队的一切素质,他是团队的灵魂,是团队的心灯,因为他的.坚定,团队才被拧成一股绳,去勇敢争取胜利。唐僧虽是肉眼凡胎,抗妖魔鬼怪的能力也弱,但他却是高僧,思想高远,心无邪念,取经是他唯一的执念,每一次艰难险阻,都不能动摇其西天取经的坚定信心。正因为他的坚定,才让团队心无旁骛,一心向西。
其次,唐僧具备特有的人脉关系,他既是如来佛的弟子转世,又是唐太宗的拜把兄弟,靠山很硬。靠山硬,才会给团队带来希望、带来奔头,从而让取经成员更好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正能量。换作他人,就算到了西天,得不到佛祖的认可,取经也会失败。
唐僧有领导者的典范: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一路走来,经受住“财、色”等一般凡人都难以抗拒的诱惑(如果想被诱惑,倒可享受一辈子的温柔富贵,而其他的人则因此而失去光明的前途,唐僧的这一高洁品质,表现的其实就是领导者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始终如明灯时时光照在队伍的前方,保证团队“精、气、神”不散;他树起光辉样榜,规范团队行为,果断制止成员犯贪、犯错行为,确保整个团队的步调一致;他用一团和气带队伍,一路上赢得许多人诚心帮助,省却了许多打杀,因而能走得远;他有可贵的慈悲心,处处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人,救人等于救势,深得弟子们真心拥戴,让团队产生凝聚力。
唐僧善于用人。团队成员各有千秋,各有长短。他们个性鲜明,有的桀骜不驯,有的贪色好财,有的善于服从却无主见,唐僧却能巧妙运用,物尽其才,做到了团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取经团队中首屈一指的能人——孙悟空,在团队中的地位无人可替,孙悟空有降妖伏魔的本事,有左右逢源的天庭关系网,有善于思考的慧心,有百折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可以说,取经事业的成功,同孙悟空的伟大贡献分不开,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和乐观精神,感染、帮助了其他成员,使得整个取经队伍时常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力地促进取经事业的发展。但孙悟空却有明显的缺点——性子急躁、恃才傲物,不利于团队团结。而唐僧却能通过言传身教及用金箍咒等打压方式,让他慢慢学会懂得尊重别人、团结别人,最后成为团队中坚,为取经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猪八戒的力气大,有些武力,在团队中除完成挑担工作外,也能帮帮孙悟空打打妖怪,开开山路,虽然贪吃、贪睡等毛病不少,但肚大能容,善于与他人相处,营造团队和谐,后来在师傅和大师兄的教化下,也能克服贪欲,努力完成份内工作。
沙僧话语不多,本事平常,但对唐僧真心爱戴,事事服从,为人做事兢兢业业、勤勤垦垦,登山牵马、后勤保障本是他的职责,在大师兄等擒妖伏魔时,也能肩负唐僧的安全守护,为杀魔擒妖免后顾之忧,是团队的坚强后盾。
白龙马因是白龙所化,体健善行,是唐僧一路上的好座骑,关键时刻以团队之大义,说服猪八戒、沙僧,放弃私分团队财产的散伙行为,是一个忠实的团队队员,在取经团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唐僧的取经团队,因为目标坚定,领导有方,各成员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和本领,才保证了取经队伍坚定不移的前进,最终完成取经事业,这是众多团队合作的一个光辉典范。
从唐僧师徒谈企业创业团队合作 篇3
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师徒;创业团队
一、引言
《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的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书中主要描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中不仅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历史文化精髓,还蕴含了丰富的现代创业管理之道。如果把唐僧师徒四人看成一个创业团队,那么这个团队的创业目标就是去西天取经,如此一来,他们成功完成既定目标的经验之路,对于我们现代的创业团队来说,就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首先,通过南海观世音的巧妙组合,唐僧的队伍中成功纳入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位成员。在取经队伍中,领导者是师傅唐僧,另外三人则是团队中的普通成员,经历种种艰险之后,他们终于克服了各种磨难,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
二、唐僧师徒成功的原因
在唐僧师徒的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为什么唐僧师徒能够成功呢?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哪呢?
首先,唐僧是一个执著于自身追求并且十分坚定自身目标的人,不管遇到多少的艰难困苦,他都永不言弃,对心中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唐僧作为这个团队里的领军人物,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坚定的信念,不仅是另外三人的榜样,还对他们的成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能够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其次,唐僧具有降服人才的能力,他的紧箍咒往往能在关键时刻让孙悟空妥协。
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不畏艰险、敢于反抗且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他敢想、敢做、敢当且极具创造性,是一个团队中必不能缺少的人物。但是,这种人往往个性太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与其他成员产生矛盾。这时就需要领导者从中调解,充当润滑剂的作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此外,孙悟空还有丰富的人脉关系,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贪图女色,但他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总能在漫漫的西行之途中为大家带来欢乐。每当唐僧和孙悟空发生一些磨擦的时候,猪八戒是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起到了缓和成员关系的作用。他还能够知错就改,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取经途中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
最后,沙僧虽然在四人中看似可有可无,但少了他还真不行。沙僧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以及善良忠心让他在团队中承担了后勤类的工作,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胜任这份工作。在一个团队中,沙僧这一类型的人应该是数量最多的,他们在团队里一直默默奉献,虽然没有领导和骨干风光,但是他们对与一个团队来说,最宝贵的价值就是能够勤勤勉勉、兢兢业业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三、创业团队应具备的条件
结合唐僧师徒成功去西天取得真经的历程及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组建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首先要确定一个团队的目标,其次是要有一个能坚持不懈向着目标前进的领导者。同时,在这个团队里要具备各种人才并能充分发挥出团队成员的优势之处,并且适当的利用外部资源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具有坚定信念的领导者
坚定的信念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一个创业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每个成员都应该充分了解并认同团队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团队目标。就如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样,不管经历怎样的困难艰险,都一直坚持实现目标。其次,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人物,要能够始终坚定团队的目标。在团队成员开始偏离目标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独特的领袖魅力重新聚集大家的信念,来引领团队成员走向正确的方向,带领大家回到正确的轨道。
(二)具备不同特征的人才
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如果能够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的话,那么无疑这个团队是优秀的。唐僧师徒四人正是由于性格各有不同,各自擅长的方面也不同,才实现了团队的职能最大化,获得了成功。创业团队也是这样,发起人在寻找团队成员时,应该先分析现有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寻找非常擅长自身劣势之处的人来弥补当前的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分析出现有资源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差距,来选择其他成员加入团队。如此一来,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不仅能够加强团队合作,还能够集众家之长形成强大的团队能力。在共同的目标下,充分发挥每个人自身的优势,创业团队的先进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当然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创建好的,而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成员交替、不断磨合而来的。
(三)具有团队精神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雷锋也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在充满竞争的现代商场之中,团队精神将是一个创业团队在商场上屹立不败之地的核心力量。只有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一起奋斗,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团队精神并不是盲目的服从,而是相互尊重并相互理解。团队精神的核心是相互合作,不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而要时时刻刻地考虑整个团队的利益,努力实现团队利益的最大化。团队精神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领导者会使得团队成员产生归属感并对维护团队产生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创业想要成功,团队成员就必须具有协同合作的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团队精神。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保持稳定的发展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切忌心急,在创业团队组建好了之后,需要维持创业团队的稳定性。作为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脚踏实地,保持一步一个脚印的心态。共同的价值观是团队所有成员的理想和追求,而实现它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够实现的。所以这就需要大家紧密团结,认真踏实的走好每一步,使得整个团队保持稳定的发展。
(五)合理利用资源
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受到过许多外部力量的帮助,有的是欣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坚定信念,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有的则是靠孙悟空丰富的人脉关系所获得的。无论如何,如果失去了外部资源的支持,要想实现西天取经的伟大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同样,在创业团队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尽可能的去争取更多的外部帮助,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比如尽量获得上级机关的支持,争取地方政府的帮助等,最大限度的使团队获得各种外部资源。
四、总结
从唐僧师徒成功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就必须要有坚定信念的领导者,同时还要具备不同特征的人才,团队成员要具有团队精神,并且能够保持团队的稳定发展以及获得必要的外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商场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2]洪旭斌.《西游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08(9)
唐僧团队论文 篇4
当然, 团队职业倦怠的形成主体源自每个个体员工, 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 如员工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工作压力过大、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组织待遇不公或与公司理念不合等, 这些因素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情绪。团队内的个人性格因素及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团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以《西游记》为例, 唐僧在取经团队中是主管, 手下有性格迥异、能力与专业不同的三个队员。按照性格特征, 唐僧是“完美型”, 追求完美, 坚定执着, 理论知识深厚;孙悟空是“积极型”, 能力强, 有拼劲, 人脉广泛;猪八戒是“活泼型”, 性格开朗, 交际达人, 万金油;沙和尚是“和平型”, 处事低调, 任劳任怨。这四种性格类型各有利弊。聚“利”, 能形成默契、进取的团队;聚“弊”, 则会导致团队倦怠, 前进无望。
由于唐僧领导过程中的一些失误, 以及队员之间相互影响, 险些使取经任务夭折。最具代表性的事故就是“三打白骨精”。从这个事故中, 能充分看出每个人的“弊”。“坚定执着”的唐僧, 固执传统, 对取经路上的危险预估不足, 却不听取不同意见, 恪守“慈悲为本”的佛家信条, 对于孙悟空“打死好人”严厉斥责, 第三次甚至动用了他的“法宝”———紧箍咒;“积极”的孙悟空看出异样便冲动出手, 未向唐僧请示, 面对斥责, 竟然忍着紧箍咒的剧痛将白骨精第三次幻化的老人家打下深涧, 遂“含冤”被唐僧赶走。在师徒二人发生矛盾的时候, “活泼”的八戒在干什么?当孙悟空打死的“老人”瞬间化为白骨时, 唐僧心里已经有所动摇, 但是八戒说:“师父, 他的手重棍凶, 把人打死, 只怕你念那话儿, 故意变化这个模样, 掩你的眼目哩!”唐僧耳软, 信了八戒的话。八戒虽一路上始终充当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润滑剂, 不过却改不了油嘴滑舌、搬弄是非的毛病。而与这种“活泼”和“积极”的队员相比, 沙和尚便显得“无功无德”, 始终是一副“中庸”的形象, 这种“中庸”后被网友调侃, 沙和尚的名言随即出炉:“师傅, 大师兄说的对呀!”这种玩笑背后, 却看出了沙和尚保守自抑、毫无主见的缺陷。
经过对每个人性格中“弊”的分析, 可以看出, 聚“弊”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个团队的职业倦怠, 才发生了“三打白骨精”以及后面种种的危机和磨难, 因此, 团队职业倦怠成为了取经路上的第82难, 或者说是隐藏在团队成员心中的“妖怪”, 绝对是团队成败与否的关键。
取经团队的阻力是八戒?
团队“心寒”必定会导致团队倦怠。
一个消极者的言论能够影响一大群积极者
团队职业倦怠是个人职业倦怠的倍化。一个团队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性格和不同处事方式的成员, 若管理者维系不善, 对个别员工的小小不满视而不见, 则会对员工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而员工之间又会相互影响, 就会导致个人职业倦怠最终上升为团队职业倦怠。
八戒确实表现出油嘴滑舌、好吃懒做的一面, 那么导致团队士气涣散并且对取经进度形成阻力的因素, 仅仅就是他一个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团队职业倦怠不是个人的, 而是个人的职业倦怠由点到面影响他人, 最终形成了整体的团队职业倦怠。当然, 团队职业倦怠由于团队集体遭受挫折或者其他原因而形成也属多见, 但却不能否认每一个个体因素在团队内部所起到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每每唐僧遭遇危险, 第一个冲过去的一定是孙悟空, 他可以说是唐僧的左右手, 然而在唐僧的眼里孙悟空却是唐突、莽撞、野蛮的。在“三打白骨精”时怒将孙悟空轰走, 着实给孙悟空泼了一盆冷水, 一腔热情地为领导保驾护航却遭到了如此待遇。孙悟空的能力强,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也是个“山大王”, 当初甘愿“屈尊”为唐僧效力, 可以说是理念目标一致的结果, 而由于唐僧不肯“放权”, 导致团队损失一员大将。此时难过的只有孙悟空一人吗?看在眼里的猪八戒、沙和尚, 心里又作何感想?唇亡齿寒。看到团队精英被领导放弃, 本来能力不高还希望进步的两个人, 一腔热情也熄灭一半。这场风波过后, 孙悟空回来了, 唐僧也表示了歉意, 但是“大师兄”变了。得知妖怪的底细, 再也不去拼死冒险, 而是上了“天庭”找帮手, 谁的儿子谁去管, 谁的坐骑谁去牵, 傻乎乎地冲锋陷阵, 也换不来领导的赞赏。想当初他大闹天宫的一身能耐, 若不是“倦怠”了, 怎会如此?这就可以看出待遇不公、环境失衡引发了团队成员的“心寒”, “心寒”必定会导致团队倦怠。
猪八戒和沙和尚与孙悟空比战斗力并不突出, 团队战斗多半靠孙悟空一人支撑, 这就是所谓的“木桶短板”效应。一个木桶哪怕有一块木板是短的, 也装不满水, 长此以往, 孙悟空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对于另外两人, 心里的压力更是巨大的。而造成的影响就是, 猪八戒也开始“倦怠”, 他本就不是积极的人, 每次唐僧被抓走之后, 都会出现八戒式的“咒语化”效应。他会唆使他人“打包回家”, 各走各的。“中庸”的沙和尚虽然也经历过“唇亡齿寒”, 面对师傅屡次遇难、团队面临危机、八戒频繁的“散伙咒语”, 难免心中有所动摇。但是他为人低调不喜主动, 因此效果不明显。这时, 已然有些“倦怠”的孙悟空却产生了明显的心理反应, 多次的师徒冲突便是铁证。可以看出, 消极言论在团队中的影响是巨大的, 说出口的往往是“消极者”, 而执行的又往往是“积极者”。在企业里, 一个消极者的言论能够影响一大群积极者, “集体消极”后果将是可怕的。
谁给谁带上了紧箍咒?
把紧箍咒仅仅看成是一种收服孙悟空的惩罚机制, 又太过单纯
紧箍咒困住的不仅仅是孙悟空, 还有整个取经团队的前进步伐
取经刚上路的时候, 唐僧面对几个徒弟的“调皮”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团队刚建立初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 更是因为唐僧没有管理经验, 导致他不得不求助于观音菩萨。于是他得到了紧箍咒, 屡试不爽。细心的人会发现, 猪八戒和沙和尚头上同样也有着一个头箍。虽然那与孙悟空的是不同的, 但可以想到, 这样一个设计难道不是在暗示惩罚机制对于团队成员杀鸡儆猴的道理?这种惩罚制度确实达到了短期的效果, 孙悟空怕紧箍咒, 乖乖地跟着唐僧取经, 但是此时, 他对于团队的认同, 不增反减。而在取经后期, 由于唐僧又与孙悟空多次进行沟通, 达到了互相理解, 很明显孙悟空已经“一心向佛”, 认同了这个团队, 和团队目标达成一致, 再不莽撞。可见, 团队成立初期, 靠惩罚机制去降服孙悟空, 再利用这一点警示猪八戒和沙和尚, 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导致团队内部人心惶惶, 无心工作, 这难道不是导致整体团队职业倦怠的诱因之一?
然而, 把紧箍咒仅仅看成是一种收服孙悟空的惩罚机制, 又太过单纯。观音菩萨虽是“高层”, 他的“领导”却是如来佛祖。可见,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的不完善导致的基层员工的消极倦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孙悟空与玉皇大帝的关系甚为微妙, 难道其中没有如来怕这个精英跳槽的原因在里面?玉皇大帝是个“精明的商人”, 孙悟空是他旧日的敌人, 也曾经是不听话的“部下”, 但玉皇大帝却看上他的业务能力, 对他的要求无不答应, 只盼望能把这个精英乃至团队挖过来。与严酷的“紧箍咒”相比, 孙悟空心里怎么能没有落差。
一个紧箍咒困住的不仅仅是孙悟空, 还有整个取经团队的前进步伐。如果说个体因素是导致团队内部由点到面的产生“发散性”团队职业倦怠的话, 那么企业层面的体制缺失、企业文化缺失, 可以说是导致整个团队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整个取经团队的脚步被困, 最头疼的正是设立紧箍咒的最高层领导。这样看来, 究竟谁给谁带上了紧箍咒呢?
“打包走人”路在何方?
是否有过于理想化的期望
是否没有进行合理的调节
是否感到待遇不公、环境失衡
猪八戒屡屡在强调的“打包回家”, 正代表了现今企业中的一类员工心态。工作不顺利、压力太大或太小、得不到预期的工资、与领导关系不好, 首先想到“跳槽”。这种职业倦怠虽然与领导者管理方法不当有着深刻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也是员工自身职业素质低的体现。如员工动辄“打包回家”, 企业岂不成了“流水线”?一些评论者按照专业和技能分类, 认为取经团队的分工是较为合理的, 但这也许是在心理因素上缺少了些考虑。
“鸭梨大”的孙悟空
能者多劳的孙悟空, 无疑是团队中压力最大的员工, 但是孙悟空也只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换到现实企业中的员工身上, 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个体内部资源耗尽, 如果不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及情绪, 势必会产生职业倦怠。这时候员工往往会觉得这份工作如此劳累, 可能产生“打包回家”的想法。
“轻飘飘”的猪八戒、沙和尚
猪八戒、沙和尚与孙悟空相比, 承担的责任较轻,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 猪八戒想当年是天蓬元帅, 而沙和尚曾经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大将, 他们虽因犯错被贬, 心中也是有雄心壮志的, 长期从事压力过低的任务, 难免觉得缺乏挑战, 更无法获得成就感。这就可以理解, 猪八戒为什么一直想“打包回家”, 不在这“受罪”。现实中, 每个员工也都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如果企业对于员工的认同感低于员工对自身的期望值, 或者没有真正开发出员工的特长能力, 员工不免会感到失落。
那么, “打包回家”就是唯一出路吗?这未免有些极端。在面临职业倦怠的时候, 员工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倦怠从哪里来, 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是否对目前工作有过于理想化的期望?往往容易“倦怠”的人都对自己抱有高成就动机, 也就是过于理想和完美主义。自我要求过高, 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挫折, 因此员工在进入工作时应该根据自身能力认清现状, 不论职务大小, 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合理化的工作期望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压力是否没有进行合理的调节?“一个好汉三个帮”, 能力再强的人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面对压力或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寻求同事或者领导的帮助, 如果固执地将所有压力自己承担, 往往反倒使工作进度变缓。孙悟空降服妖怪偶尔也会带上猪八戒, 这并不是屈服, 而是团队精神。
是否感到待遇不公、环境失衡?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 很明显孙悟空是被冤枉的, 但是他的莽撞和冲动却是不能否认的。而后他能重回团队, 关键原因在于师徒二人进行了诚恳的交流。因此, 员工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待遇的时候, 首先应反思自己, 是否什么事情做的不当, 然后及时与领导和同事沟通, 解决误会和矛盾。更重要的是, 不要将自身的不满情绪带入工作中甚至传递给他人, 拥有和谐的工作关系才能使团队向前发展。
“打包回家”并不是不可以, 当员工感到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 完全可以考虑“跳槽”。但如若是员工对自身认识不清造成的, 那反而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换言之, 由于员工的职业素质低下导致职业倦怠, 如果不正视问题, 进行及时调整, 就算是“打包回家”, 路又在何方呢?
团队归心, 82难不难
想要团队齐心协力, 就需要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合理用人并善于放权
遇事耐心沟通讨论, 使得团队上下能够共同成长, 最终成就大业
唐僧在取经初期, 管理团队的经验不足, 手段单一、缺乏沟通、赏罚不明, 不能协调和管理好团队成员, 导致了团队职业倦怠发生。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想不做“光杆司令”, 要想使企业“长生不老”, 不仅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 时刻警惕团队职业倦怠的形成, 对于员工更应该加强沟通和爱护, 给之以合理的包容与奖励。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想要团队齐心协力, 那么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合理用人并善于放权, 才是明智的管理手段。如果说在取经团队成立初期, 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的奖惩机制, 想必一路上会少了许多险阻。对于有功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奖励, 才能在其有错的时候合理实施处罚, 不失衡的管理机制才能给员工带来工作上的安全感。同时, 管理者适当的“放权”, 对于激励员工的最大能力发挥以及促进团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万不要使善意的亲近成为了员工心中的桎梏。
团队中成员的能力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制定符合员工需求的培训计划, 是身为管理者不能忽视的事, 当然, 教会猪八戒“七十二变”、教会沙和尚“火眼金睛”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善于发掘员工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了解员工的发展需要, 以此来定期定向地制定培训计划, 使团队中每个人在工作中各有所长, 互补不足, 避免员工在企业中因“学不到东西, 看不到未来”而导致职业倦怠的形成。
另外, 注重员工的情感管理, 也是使团队远离职业倦怠的良方。健康向上的情感管理, 既是生产力, 也是创造力, 同时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环节。当每个员工能够与同事、领导相处融洽, 感受到企业营造的积极乐观、温馨友善的工作环境时, 就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制度, 不自觉地“赖”在这个团队,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地积极工作, 这样自然能使团队远离消极、远离团队职业倦怠。
马云很欣赏唐僧师徒的团队 篇5
很难想像,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不懂电脑,对软件、硬件一窍不通。但马云认为,一个成长型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打造一个明星团队,而不只是拥有明星领导人。马云坦言,自己最欣赏的就是唐僧师徒团队。
马云:“唐僧是一个好领导,他知道孙悟空要管紧,所以要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则需要经常鼓励一番。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成形了。”在马云看来,一个企业里不可能全是孙悟空,也不能都是猪八戒,更不能都是沙僧,“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我这么能说,而且光说不干活,会非常可怕。我不懂电脑,销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里有人懂就行了。”
马云认为,很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几年下来,领导人成长最快,能力最强,其实这样并不对,他们应该学习唐僧,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毕竟,企业仅凭一人之力,永远做不大,团队才是成长型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唐僧团队论文】推荐阅读:
唐僧优秀团队特点解析06-18
你如何管理唐僧团队01-22
从唐僧师徒看团队精神10-07
唐僧师徒07-06
唐僧恋爱风波08-15
唐僧作文300字09-07
唐僧的领导才能11-14
我的唐僧爸爸作文08-03
与唐僧相遇作文800字07-02
唐僧西天取经歇后语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