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团队论文

2024-09-04

社会实践团队论文(通用8篇)

社会实践团队论文 篇1

陕西科技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

队员简介:

领队老师:王松峰

景马良

队员:加婷婷

张峰

王玲

夏开胜

加二娟

徐加祥

凌浩

张康利

贾宇翔

孙红娟 活动立意: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大学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孩子们。选择洛川作为我们活动开展点,是因为这里有着浓厚的革命气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的爱国之情能够得到升华。

参观洛川会议旧址,缅怀革命先烈走访农民工,发放问卷调查大范围的自主招生在明珠中学举行开课仪式走访洛川县人民法院走访洛川县教育局在南界广场与当地群众大联欢。活动亮点:

课程设置新颖,开设艺术班,美术班,英汉口语班,作业辅导班,户外素质拓展训练。

外教参与教学,给孩子们教授纯正美式英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成果:

活动期间,洛川县教育局,洛川县凤栖镇政府,洛川县人民法院纷纷与我们签订了基地协议书,并给于“关爱农民工子女”高度评价。不仅如此,《陕西日报》、《延安日报》、《新华网》、《中国共青团网》、《延安电视台》等二十余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感想:

感悟实践,感悟实践,我们愿用智慧和双手,为农民工子女带去艺术之

光,带去欢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竭尽全力。

社会实践团队论文 篇2

关键词:结合型社会资本,桥接型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平衡,团队效能

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 不确定性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团队方式开展经营活动来应对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1]。伴随着团队方式在现代企业经营实践中的大规模应用, 如何提高团队效能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研究议题。

团队由多名成员构成, 在团队内部, 成员之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实现各类资源的分享和流动, 形成团队内部社会网络。同时, 团队又嵌入到更大范围的企业组织中, 团队成员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进行着各类资源的交换和流动, 形成团队外部社会网络。这些存在于团队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网络是影响团队效能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团队网络结构特征会对资源的获取产生不同的影响, 进而影响团队的效能[2]。这种内外部的社会网络以及嵌入其中的各类资源就是团队社会资本[3]。因而, 探讨团队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团队效能、以及如何获取充分的团队社会资本以提高团队效能, 成为团队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单一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团队效能的作用, 倾向于认为某一类型的社会资本越强则越有助于团队效能的提高, 而忽视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对团队效能的影响[4]。本文尝试从不同类型的团队社会资本的作用和关系角度出发, 探讨与分析结合型与桥接型团队社会资本的组合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以及如何达成两者的最佳组合。

1 团队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

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体利用社会网络获取外部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自法国学者布尔迪厄 (Pierre Bourdieu)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社会资本概念以来[5], 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最初社会资本概念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的研究, 但其逐渐地扩展到组织、社区、地区乃至国家等更高的分析层面, 研究认为社会资本会影响个体或集体层次的行为者的表现[6]。同样, 在团队管理领域, 团队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团队社会资本被认为是影响团队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3]。

针对团队社会资本的来源及其功效, 学术界存在2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团队社会资本来源于团队内部网络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 强调凝聚力 (cohesiveness) 的作用, 也就是所谓的结合型社会资本 (bonding social capital) ;另一种观点认为多样化的外部网络带来团队社会资本, 强调中介 (brokerage) 的作用, 称之为桥接型社会资本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

一方面, 科尔曼认为网络的闭合性有助于信任、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的形成[7]。处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 团队成员之间彼此紧密联系, 偏离团队规范的自利行为能迅速被其他成员所周知并受到制裁。因此, 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能有效地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且每个成员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必须要符合成员之间彼此的期望, 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获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从而有助于真正的合作意识和行为的形成, 促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分享。另外, 具备共同的认知框架才能够促成成员之间进行特有知识的发现、理解和交换[8], 而成员之间的频繁互动有助于共同语言和共同认知的形成, 从而促进信息和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识别、整合与有效利用[9]。因此, 团队内部社会网络的闭合性所带来的结合型社会资本表现为信任、行为规范、共同价值观等, 能够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促进知识的共享与有效利用, 消除团队中的机会主义倾向, 降低监督和交易成本, 这无疑有助于团队效能的提升。

不过, 结合型社会资本虽然能为团队带来诸多好处, 但也存在“黑暗面 (dark side) ”[10]。为了享受闭合网络带来的好处, 团队成员会倾向于进一步加强与内部成员的联系, 降低与外部成员交往的意愿, 从而产生锁定效应[11]。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自我强化与锁定效应容易造成团队成员所拥有信息和资源的同质性与冗余性增加, 从而降低团队效能[12]。

另一方面, 伯特强调了在不同网络之间起到桥接作用的连带 (ties) 的重要性, 认为桥接关系可以带来非冗余的信息和资源[13]。团队除了内部成员的互动之外, 作为整体组织的一部分, 也需要与组织中的其他团队和部门建立各种跨团队的联系。团队成员与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交流越频繁, 就越有可能获取团队外的各种多样化的信息和资源[14]。并且, 团队加强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和团队的交流, 也有助于团队及时了解组织整体发展状况, 了解自身的处境, 特别是在团队面临困境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情感与政治支持。因此, 团队与外部环境的桥接关系所带来的桥接型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非冗余信息和资源的获取。团队一旦能够获取这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源, 相比较于其他团队, 就更有能力去正确的制定和实施决策, 从而取得更高的团队效能[3]。

但是, 如果团队缺少能促成相互合作的网络关系结构, 那么其他团队成员也难以深入理解和分享桥接型社会资本所带来的非冗余信息和资源。因此, 桥接型社会资本虽然能提高占据桥接位置的个体成员的绩效, 但是在缺少结合型社会资本的情况下, 这些外部信息与资源也难以为其他成员所共享并为团队做出贡献, 不利于团队效能的提升[15]。

由此可见, 2种类型的社会资本是互为优缺点的。从作用角度来看, 两者是互补的;结合型社会资本促进成员间的相互合作, 而桥接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在于获取外部非冗余的信息和资源。任何一个团队都或多或少的拥有这两种社会资本, 差别在于不同团队之间两者的组合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所以, 有必要进一步的去探讨2种类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组合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2 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平衡对团队效能的重要性

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单一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团队效能的作用, 倾向于认为某一类型的社会资本越强则越有助于团队效能的提高, 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团队效能的影响[4]。事实上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是相互补充的, 单方面过强反而可能不利于团队的表现。任何一个团队的社会资本的状况都是由两者的组合所构成[16]。以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作为坐标轴, 可以将团队社会资本的状况分为4类[17], 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Woodhouse (2006) 、Woolcock (1998) 整理作成。

第一种状况近似于Woolcock[18]所称的非道德的个人主义, 团队处于完全脱节的状态。团队成员缺少彼此之间以及与外部成员之间的互动, 自然也无法提高团队的效能。第二种状况下, 团队虽然能够获取外部的非冗余信息与资源, 但是由于内部成员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和相互合作, 桥接型社会资本所带来的益处难以持久, 也难以为整个团队的利益服务。第三种状况下, 团队成员之间紧密联系, 具备很强的凝聚力, 但是缺乏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和团队的联系。这样的团队虽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 但是由于其视野狭隘, 难以取得进一步的提升。第四种状况是最理想的, 团队同时具备很强的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 既能享受团队凝聚力带来的信任与合作意识, 又同时能够获取外部非冗余性资源带来的益处。

由此可见, 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对团队来讲, 同时追求2种类型社会资本的最大化是最佳的选择。但是, 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看, 两者的关系又是相互矛盾的, 对一种社会资本的过度追求会对另外一种社会资本的形成产生阻碍[19]。

比如, 过高的结合型社会资本在提升团队成员认同感与满足感的同时, 也会促使团队成员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团队内部, 而忽视与外部人员的来往, 从而产生自我强化与锁定效应, 阻碍团队外部关系网络的形成[11]。并且, 过强的结合型社会资本不仅会阻碍外部关系网络的形成, 也会影响外部关系网络的有效利用。由于存在内部优势偏见, 即使团队成员能够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 这些信息与资源也会被其他成员有意或无意的忽视[3], 容易出现类似于“非我发明症 (not invented here syndrome) ”的症状。因此, 过强的结合型社会资本会阻碍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利用。

而过高的桥接型社会资本也会阻碍结合型社会资本的生成。桥接型社会资本强调的是获取非冗余的信息与资源, 这也意味着要想获取丰富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就需要与各式各样社会经济背景各异的外部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而关系网络的构建与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对象是多样化的外部成员时更是如此。因此, 越是加强与外部成员网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 就越会减少内部成员之间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另外, 从拥有桥接关系的团队成员的角度来看, 维持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分离状态反而对其是有利的。这是因为, 桥接连带的优势在于通过连接2个分离的团队来获取影响力或利益, 一旦其与团队内部成员建立紧密联系并将外部获取的信息与资源与他人分享后, 他的独特优势也会减弱。特别是当团队面临困境时, 桥接型社会资本较高的团队中的成员会更倾向于加强与外部的联系, 以便团队在解散后能为自己谋到更好的出路[15], 就更不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内部凝聚力的提高上。

如上所述, 2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 任何一方过于强大都会影响到另一类型的社会资本的形成, 从而影响团队的效能。但是, 两者的作用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对于团队来讲, 相比较于追求某一类型社会资本的最大化, 达成2种类型社会资本在适当程度上的最优组合显得更为重要[18]。也就是说, 对于特定团队而言, 如何培育和维持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3 团队社会资本平衡的达成路径分析

由于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存在的相互矛盾的关系, 达成团队社会资本的平衡并非易事。管理者必须要时刻注意防止团队的某一类型的社会资本过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管理者首先要清楚认识团队成员的内外部社会网络现状。通过调查和掌握每位团队成员的内外部社会关系来绘制团队整体的内外部社会网络图谱, 进而评估团队的社会资本组合情况。在此基础上, 根据团队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引导团队成员建立合适的社会关系, 才有可能达成团队社会资本的平衡。

针对结合型社会资本丰富的同质性团队, 如何建立多样化的外部关系以获取桥接型社会资本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从个体层面来看,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积极建立新的关系。一是以自身的直接关系为中介与他人建立新的关系;二是自身占据中介的位置, 为2个原本分离的个体建立连接, 满足他们想要建立联系的需求, 进而建立新的关系;三是利用自身直接关系的威信, 提高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度, 从而建立新的联系[20]。这3种方法的共通之处都在于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 对于管理者来讲, 要建立多样化的外部关系就必须要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性来发挥连接团队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作用。当然理论上, 团队外部成员或者内部成员都可能充当中介作用, 但是由于同质性团队所存在的社会壁垒, 外部成员难以接近。并且, 外部成员由于缺乏与团队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信任, 也缺乏将中介带来的个人利益转化为团队利益的意愿。因而, 团队的内部成员积极与外部世界建立新的联系并发挥中介作用, 相对而言更易实现。

因此, 对于管理者而言, 如何创造一个能鼓励团队成员建立外部联系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 团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与其他部门或团队举行各种形式的跨团队活动, 创造让内部成员与其他团队成员建立非正式关系的机会。团队也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个体加入团队, 增加团队的异质性, 并采取措施让新成员融入团队的同时, 也要鼓励其继续保持与原部门或团队的联系, 增强团队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另外, 管理者也需要谨慎对待团队建设的作用, 在结合型社会资本原本就很高的团队中, 强调团队建设加强凝聚力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无形中会加大成员与外部建立联系的障碍。

针对桥接型社会资本丰富的跨部门团队, 如何形成能让桥接关系发挥作用并服务于团队整体利益的团队氛围是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观上来讲, 拥有桥接关系的个体缺乏将自己所获得的非冗余信息和资源与其他团队成员充分分享的意愿。因为只有继续保持两者的分离状态, 才能体现出他的独特优势, 所以个体会倾向于有选择性地分享信息和资源。并且在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 拥有桥接关系的个体会倾向于以个人利益为优先。客观上来看, 缺乏共同的目标与认知框架, 所获取的非冗余信息的价值也较难被发现, 想要转化为团队所需的特殊资源就更是难上加难[19]。因此, 丰富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团队的利益, 为团队效能的提升做出贡献。只有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形成信任与合作的意识, 也就是说, 培育并维持相当程度的结合型社会资本, 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桥接型社会资本所带来的益处。

对于管理者而言, 在跨部门团队成立之初就需要意识到加强相互交流的必要性。当团队成员都来自于同一个组织内部时, 管理者可能会认为成员之间彼此熟识, 也就没必要再去刻意强调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 为了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意识, 仅仅相互面熟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更进一步的紧密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只有伴随着长期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信任与合作意识[15]。同时, 管理者也需要将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与团队目标相结合, 只有做到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结合, 才能更好地推动具备桥接关系的个体为团队的利益做出贡献。将团队任务分割成相互联系、彼此衔接的子任务也是增强团队成员相互交流的一个可行方法, 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最初团队成员可能只是为了完成自身工作而不得不与其他成员加强联系, 但是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 也有助于工作之外的非正式关系的建立。另外, 区别于同质性团队, 对跨部门团队而言, 加强团队建设就非常的有必要, 通过各种团队建设活动来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有效利用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基础。

4 结语

社会实践团队论文 篇3

关键词:大类培养 团队管理 社会实践团队骨干 领导力提升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24-02

1 研究背景

团队管理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就是为解决社会实践这一特定问题所组成的团队,管理学上又称“特定式”小组(special group)。社会实践团队骨干若能善用团队管理,对于激发成员潜能、协助问题解决、增进成员组织认同、提升社会实践效能和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8年浙江大学全面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体制,实行“一横多纵”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所谓“一横”就是本科新生进校之后,在主修专业确认之前的大学一、二年级,以属地化园区为主负责管理;所谓“多纵”就是本科生在主修专业确认之后,于大学三、四年级回归各专业院系管理。为此,浙江大学新设了求是学院,求是学院又下设丹阳青溪学园、紫云碧峰学园和蓝田学园,以学园为核心对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属地化大类培养教育。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下设的三大学园作为本科生大类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面对的教育、管理、服务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每年暑假每个学园都有五十余个社会实践项目获得校园两级立项,三大学园里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数都在六七百人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开展支教、调研、寻访、宣讲等各式实践活动。但因大类培养模式下三大学园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参与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他们对于大学社会实践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知之甚少,在面临着自行策划、组队、实践、宣传、沟通协调、安全保障等环节的综合考验时,已有知识和经验明显不足,导致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一年级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呈现规模大但水平低、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

总结起来,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实践,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每个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努力,更离不开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的有效指挥与引领,因此提升社会实践团队骨干领导力意义重大。本研究引入团队管理的概念,选取20名一年级工学大类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围绕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如何将散落的、独立的队员通过分析个体所需设立共同目标,通过个体所长明确分工职责,将简单排列在一起的社会实践队员群体转变为能密切关联、协同配合、高效工作的团队等内容,采用观察法、談话法、测验法、实验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期望此次实证研究能为大类培养模式下提升低年级本科生社会实践实效提供新启发,为提升低年级本科生领导力提供培养新途径。

2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浙江大学一年级工学大类学生选拔20名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开展集中实训。实训按照团队管理实用课程、社会实践实务技能、团队管理的实战演练三大模块展开,以理论讲授、经验分享、实战演练、自评他评等形式进行。

2.1 从团队管理概念入手,明确团队组建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首先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培训之团队管理理论课程学习,邀请管理学领域的老师从组建团队、设立共同愿景、团队领导与指挥、团队沟通与合作、团队内部冲突及解决等五个方面开展理论培训。内容充实,既为团队骨干补充了理论知识,又贴近社会实践组队实际,更以生动的实例让团队骨干对于如何组建优秀团队、如何设立团队目标、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如何让团队成员认同自身职责、如何化解团队成员意见冲突以及如何提高执行力等有了整体宏观的概念。

2.2 从实务技能培训着眼,掌握社会实践实用技巧

社会实践实务技能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团队队长,从实践项目的选题与申报、实践活动的安全及应急保障体系、实践宣传与报告撰写等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从选题思路上拓宽学生视野,进而使参训的团队骨干对社会实践有更进一步而具体的认识。通过讲解基本新闻采访、文字撰稿技巧,进行现场模拟操练,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与校内外媒体联系沟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指导20名参训的团队骨干制作安全手册,练中学基本安全防范与处理技能,锻炼学生危机意识,进一步确保社会实践过程高效、有序开展。

2.3 从团队实战演练落脚,总结团队成长关键要素

本次研究要求20名参训的社会实践团队骨干招募团队成员,每个团队人数限定在10~20人之间,共组建20支社会实践团队在暑假进行领导力实战演练。从组建团队到撰写立项策划书,再到出发前的准备、实践过程的掌控,到最后实践总结和风采展示,依托所学,总结经验,自我剖析。每位参训的团队骨干要形成一篇自我评估报告,报告中需要具体针对影响团队成长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最终,通过社会实践总结展示会,结合沟通能力测评对比以及团队成员打分等环节评比出优秀学员,分享感悟。

3 研究成效

3.1 参训团队骨干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有所上升

在团队管理理论课程培训及社会实践实务技能培训结束后,本研究针对20名参训团队骨干对社会实践认识程度进行了问卷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20名参训团队骨干对此次培训普遍持肯定态度,对社会实践普遍具有较好的认知水平,对暑期社会实践有着较高的热情和信心,喜欢社会实践并期待通过社会实践总结收获和感悟。同时,对于一个实践团队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队长领导力、团队分工适宜度、团队合作度、团队执行力这四个选项上。

总之,20名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已基本掌握团队管理的技巧,更有充足的信心带领300余名大一新生,在深入农村、深入社会中,提升自我,深化对国家与民族的认识。

3.2 参训团队骨干团队管理综合能力有所增强

20名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优秀,经过认真思考、揣摩,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总结分享经验,形成了20份质量较好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20名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在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且这种领导才能更是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广泛认可,自我评估的较好领导力水平与团队成员的评价基本相符(图1)。

3.3 参训团队骨干的领导力作用开始辐射

20名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均对此次培训的必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团队管理所学运用到日常的社会工作中,辐射作用明显。20名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培训前仅有5人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其余均为各学生组织、社团中的干事。

培训结束后,另有13名学生在校、园两级团委和学生会、学生社团中竞聘担任部长及以上职务,活学活用,联系实际开展工作。

3.4 参训团队整体社会实践水平有所提高

参与培训的20名浙江大学工学大类一年级团队骨干所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浙江大学当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奖项评比中成绩显著。工学大类中有16人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其中10人是参加本次培训的团队骨干;6支团队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其中有3支是参加本次培训的团队骨干组建的团队;4篇论文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其中3篇是由参加本次培训的团队骨干撰写完成的。

综上,本次研究选取了20名浙江大学工学大类一年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引入团队管理的概念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领导力实训,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为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本科生的领导力提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篇4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团队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1

xx年x月,我参加了湖北汽院希沐团队并我的队友一起来到湖北郧县开展了“聚焦郧县农民的民生梦”社会实践调查,在此过程中经历的许多事都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虽然我们的社会实践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我们团队的队员却在这次社会实践上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一开始团队申报立项到最后撰写实践报告,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始终以极其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配合其他成员完成自己所负责的相关工作;他们的这种精神态度不仅深深地感染着我,更让我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团队精神。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向很多人寻求帮助。在一开始我与当地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并不是十分的顺畅,我不能很快让别人明白我们此行的目的,但随着与当地人交流的次数增多,我不断的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我们的工作进展的越来越顺利了,同时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走访政府的时候,我们需要他们为我们提供相关资料和为我们开具社会实践证明,有时甚至还需要他们与我们合影留念,这个时候礼貌的说话语气和有技巧的说话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让别人排斥我们,如何愉快的与别人交流。

社会实践的时候,外面的天气很炎热,我们又需长途跋涉,这对我们的体力和心志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我以前是非常怕热的,一但感觉到热,我就不愿意动。这段时间与队友一起共同流汗,共同被晒黑,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能吃苦,还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帮我们做到我们个人做不到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不舒服或有什么困难,队友也会鼎力相助,让你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在我们走访农民的时候,当时天气正大,我们有一个队员头有些晕,有中暑的征兆,我们中的其他成员立即为他找到一个阴凉处,并为他找水,找解暑药。一根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一把筷子却抱成了团,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这次社会实践拓宽了我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也让我对国计民生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我把民生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关于人民生存生活的问题,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才明白原来民生问题包含的范围很广,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问题无不包含在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体现。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我们自己在努力,政府也在积极改善,不断提高。这些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见识,还让我对社会的理解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我必须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谢这次社会实践带给我的影响,它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了。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2

7月9日下午,武汉大学与信阳师院的两支社会实践团队,相约在信阳市有“百花之窗”之称的行政服务中心做相关经验的友好交流。

同为经管院又分别都对中国农村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武汉大学与信阳师院学子们,在“百花之窗”,就大家的共同专业与调研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武汉大学经管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围绕“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与农村面貌革新”问题在信阳市平桥区进行调研。他们一行共七人,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顺利的完成了既定的调查任务。同时,信阳师院经管院也就其在羊山新区行政服务大厅的实践情况作了介绍。此外,两队志愿者们对彼此的生活与学习等方面做了交流,此次交流凸显了武汉大学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信阳师院“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风采。

最后,双方在百花会展中心广场进行了合影留念,并对下一阶段的调查工作做了简单探讨。此次交流,促进了学习、生活、实践的交流,增进了双方学子间的感情,这也为以后两校学子间架起了交流沟通的桥梁。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3

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个月里,我们付出了不少,然而收获的更多!可以说,此次的社会实践是对我的一次历练,更是一次成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确实啊,社会实践刚开始,虽然大家热情高涨,但却无从下手。于是大家四处向上一届的越长学姐请教。

到后来我渐渐发现,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是的,有些路我们自己没走过,我们当然需要有人指引,而且有些不必要的弯路我们确实没必要走,不必非要等到撞到头破血流才肯回头。比如这次学长告诉我们说,再找有关部门办事的时候一定要从上级往下级找,因为一旦得到了上级的认可那么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多了。确实是这样啊!就像这次找西沟乡居委会办事儿一样由于我们从十堰市市团委再找到张湾区县团委,最后再找到西沟乡村委会,这样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办起事儿来就会比较顺利。

从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到后来策划书的拟订,再到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到最后活动的具体展开,可谓是一路曲折坎坷。然而在领队的带领下大家毫无怨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

是的,要完成“微心愿”这个暑期社会实践并非易事儿。要完成问卷调查,与有关部门沟通,征集微心愿,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访问街道清洁工,与擦鞋工交流,圆梦微心愿以及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这一系列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密切的配合以及大家各司其职,相互理解怎么能圆满完成呢?

任何一件事儿,即使看起来特别简单,然而简单事儿做好就不简单了。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也是遭遇了重重困难!社会实践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些人会说你们自己都需要父母养活,你们有什么能力什么资格来做公益?你们的帮助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对,他们说的没错,我们是能力有限,也许有人认为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做公益,说白了公益是有钱人的!然而,我想说,也许对于我们的努力你们觉得一文不值,可我们却从中收获了很多,我觉得做好事儿,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我想我们的行为会感动很多人,我们在烈日下奔跑忙碌,我们在冷眼与不屑中前行,我们洒下的是汗水与热血,收获的是一颗温暖阳光的心,收获的是能够发起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

最后我想说“我行动,我快乐!公益不在大小,重在参与!”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4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快乐,在活动中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深入民心!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虽然是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体会。

为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积极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解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感知中国”和感知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了解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和具体要求,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地组织iot社会实践团队,落点无锡,了解无锡智能家居的发展状况,为学校相关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iot社会实践队由山东大学学工办主任李文振老师带领,优秀的本科生组成。在为期两周时间里,不仅先后走访了无锡太湖科技园“感知中国”博览园、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泛太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而且积极访问当地名校信息工程大学,就专业设置、主要科研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专业就业前景等信息进行了交流讨论。同时,为了增强调研的广泛性与可信度,iot实践队前后进行了针对大学生和企业人员两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并对答卷进行认真统计和详细分析。最后,iot团队专访了中兴智能交通(无锡)有限公司的周院长,讨论了中兴智能交通发展物联网-智能交通方面的企业优势、企业决策、人才需求以及如何面对行业竞争等问题,在了解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懂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在实践过程中,iot社会实践队受到了当地企业的热烈。实践队员们通过与企业的领导和员工进行座谈,与企业员工进行联谊以及参观企业的方式,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探索企业之间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了解企业整体运作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关注企业精英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了解他们的成长道路,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环境,针对自身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同时,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参观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并且了解生产人员的工作与技能,学习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拓宽眼界增长见识的同时,达到企业和学校双赢的目的。

在圆满地结束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无锡iot团队硕果累累,满载而归。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5

7月4日,为贯彻落实我校“三下乡”活动,我院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团队“爱心天使”正式出发,我们将远赴河南偏远山区平顶山市栾川县叫河镇进行支教活动。今天一早我们团队在学校门口集合,为支教活动做准备。

我们团队有队长朱长文:负责联系支教地区及担任支教的语文老师;宣传组组长邓志怡:负责支教期间的宣传工作及担任支教的数学老师;同行的还有英语老师王瑞菲,体育老师马健宁,手工老师刘岩,还有生活老师夏礼朝。

经过一天的准备,我们已经制定好了初步计划,并将与明天正式出发。我们团队,计划并实施联系到当地小学,以及全村留守儿童,准备将其重新分班,并进行支教,以方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活动。

“爱心天使”我们在路上。

7月5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团队六个小伙伴踏上了前往平顶山市栾川县叫河镇“爱心支教”的征程。

由于有我校“三下乡”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基础以及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这次出发显得特别从容。或许是想更早地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又或许是想多争取一些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此时此刻的我们正如今日明媚的阳光,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对于此次活动我们整个团队高度重视,想到自己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太阳的种子,嘴角就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微笑的弧度,心里美滋滋的。

去支教的路途虽然遥远,但阻挡不了爱心与正能量的传播,相信我们和孩子们的心是相近的。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在7月5日晚上,到达了目的地平顶山栾川县河镇,当地的乡亲很是热情,一早就给我们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是个学生宿舍,地方不大但很整洁温馨,一天的疲惫也随着一个美觉消散了。

到达目的地啦~

7月6日我们都早早起了床,期待着那些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小脸。经过之前跟校长老师的沟通,我们在七点钟顺利到了小学生所在的教室,这个学校比较破旧,教室里只有两个小电扇,而且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这让我们只好用最原始的方法教学。八点半左右,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到了教室,看着我们在门口迎接他们,他们也都很兴奋。九点时全村留守的73名学生全部到齐,我们将其按层次分为三个班。一班第一天的课是上午语文数学下午体育;二班上午是数学英语下午绘画;三班的上午是英语语文,下午手工。第一次上课我们都是先跟同学们介绍了自己,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同学们的情况,同学们很活跃,看到新老师问问题都高高的举起手来争着回答,一天的的课转眼间就结束了,依照计划我们将于第二天正式开始授课。

一天下来,我们都觉得那里孩子特别淳朴,特别尊重老师,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挺好,当然,我们也会对他们倾囊相授,给他们的暑假添上最美的一笔,让他们的暑假不孤单!

才短短两天的朝夕相处,可以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和我们日渐熟悉了。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会笑脸相迎的送上一句“老师好!”有时甚至很多学生围在你的周围,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完全沉浸在满足与幸福之中。

教课开始步入正轨,学生们依旧很活跃。昨天自我介绍时很多人的爱好是中国功夫,于是今天课前先请了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可是效果太让我们震惊了!几个男生所谓的“功夫”就是打架!无奈只得立即停止活动,开始给他们讲什么才是中国功夫的精髓,虽然自己也是囫囵吞枣,但孩子们都用肯定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信任我说的每一句话。所以,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不单是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向同学传达和表现出你对他们的认可和期待,正如他们对待我们那样……

下午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小朋友们在雨中尽情的`彰显着各自的风采,没有一声抱怨与不满,他们的执着与坚定是我们不断努力地动力源泉。我们在一起跳舞,一起练功压腿,一起玩游戏,一起面对面的练习表情,一起…一起…一起…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快乐。

支教进入第三天,我们累却快乐着……其实今天是我们改变教学模式的一天,经过昨晚我们团队讨论结果的汇总,发现前两天我们的教学模式太过轻松,这样一来,课堂是活跃了起来,但是真正让学生们吸收的知识确是少之又少,鉴于这点,我们今天决定采取“刚柔并济”的模式,课堂上不再一味的逗学生,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也许是前几天感情的积累,学生们并未反感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们的行动中,我们会心一笑,因为我们成功了!

接着就是整理他们图书馆的书籍,说是图书馆,但其实只有几架子的书,并且挺乱的,于是我们几个人一起把这些书籍分成了教辅和课外书两大类,这过程虽然繁琐,但对孩子们的帮助是极大的。由此接下来的空余时间我们将会教会孩子们有序地借书。

耐心地讲解,棒棒哒~

支教第四天,我们在这四天里,充分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我们住宿的地方只有一个水龙头,每天洗漱做饭洗衣服都全靠这个水龙头了,要想不排队洗漱就得早起好大一会,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的珍贵,等回去之后再也不会浪费水了,这是叫河镇教会我们的第一课。

今天的课是教给他们书本上的内容,经过前三天的锻炼我们已能很流畅的教学,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放学后我们依照计划去到了学生的家里,今天去的是三年级李梦瑶家,她家里的房子是前两年新盖的,这当然离不开她那进城打工的父母的辛苦,挺宽敞的房子就剩她和她的奶奶,奶奶已经很老了,眼花了,奶奶说李梦瑶很懂事,一年级就会做些简单的饭了,不用怎么操心她,奶奶常告诉李梦瑶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飞出这小村子,但梦瑶说她要带奶奶一起走,奶奶笑着摇头说走不动啦,听到这些,我们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第四天的支教在感动中结束,支教还在继续……

支教到了第五天,我们很开心,一方面觉得我们并不像别人想的那样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另一方面能教给那么多孩子知识。

农村不重视英语的学习,刚来的时候只有五六年级的学生会写一点英文字母,其他学生都没学过,所以我从字母开始教给他们,今天我已经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全会给他们了,还教了几个简单的单词,与几个句子。今天进行了默写,他们默写的也还不错,我采取了一些奖励措施,前三名一人一个棒棒糖,拿到糖果的孩子很开心,之后的朗读声音更大了,孩子们的淳朴让我很欣慰,我会尽我所能,把他们教的更好。另外几个老师也十分努力,之前都备好了课,只等着全教给学生呢。我们下课之后都会交流一下今天的成果,也互相学习一下经验,毕竟初为人师,要多多学习。

可爱的孩子,小甜心。

第五天结束,我们累并快乐着。

“哥哥姐姐,你们还会再来吗”

“哥哥姐姐,我们会想你们的”

“哥哥姐姐,可不可以不要走”……

伴随着孩子们的挽留声,我们踏上了返校的火车,一路上我们都没怎么说话,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舍不得那些天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舍不得那些天一起抛洒的热血,舍不得用砖头砌成的教室,舍不得共同完成任务时的开怀大笑,舍不得,真的有太多的不舍,可以说大家的心情都是沉重的,我们感觉自己给的帮助太有限,我们带去了快乐,可是孩子们的物质条件依旧很差,所以,在此也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写到这我内心也是难受的,今天就就借用一句歌词结尾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6

“相约山大,励志起航”母校行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摘要

xx年寒假,我参与济宁二分队“运河新生”队完成了“相约山大,励志起航”母校回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我队共走访了八所学校,主要以经验交流会和山大介绍宣讲会的形式展开,再给同学们带去宝贵经验的同时,我们再次感受了母校的温暖,提升了山东大学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我,充实了我们的寒假生活。总而言子,我们越快的完成任务,从中受益匪浅。

活动时间

xx年1月23日——2月5日

活动目的讲解自己的复习备战经验,学习方法,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戮力拼搏,帮组同学们坚定信心,向高考发起冲刺。回访母校,再一次感受母校带给自己的温暖,见一见自己的老师,向他们道声感谢。给同学们介绍大学生活,帮助大家认识山东大学,提升山东大学的知名度。在组织运行活动的同时,锻炼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寒假过得丰富多彩,进一步的接触社会,为以后的打拼做准备。

活动计划

时 间

地 点

活动安排

备 注

xx年1月23日

邹城一中、兖州实验高中

济宁二分队队员分两组,在邹城和兖州分别开展活动

受地区的限制,队员们分开分别进行

xx年1月26日

邹城实验中学

运河新生队部分队员

xx年1月27日

嘉祥萌山中学、济宁一中

由张瞳负责宣讲

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xx年1月28日

汶上高考补习学校

济宁二分队部分队员

xx年2月1日

XX市第二中学

济宁二分队部分队员

xx年2月2日

嘉祥第一中学

运河新生队部分队员

最后一站,之后做了总结

活动区域、地点

山东省XX市

开展活动的学校:XX市第一中学、XX市第二中学、邹城实验中学、兖州实验高中、汶上高考补习学校、嘉祥第一中学、嘉祥萌山中学、济宁一中。

具体活动过程

xx年1月23日,山东省济宁第二分队“相约山大,励志起航”母校回访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当天,活动分两地进行。队长齐雯雯同学带领部分队员在邹城一中举办了两场大型的母校回访学习经验报告会。该次回访活动由高三年级主任全程陪同,并在会场担任主持人。为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交流会分科进行,上午文科,下午理科,这虽然增加了队员们的工作量,但同时也让队员们介绍经验变得更有针对性,让同学们更好的倾听接受。活动进行的很顺利,队员们诙谐幽默的语言一次次的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会场中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更让队员们感动的是,由于场地限制许多同学没有座位,站着听完了这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活动很有意义,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足,老师们则对此赞不绝口。

在邹城一中活动进行的同时,我和刘赞赞、徐承俊、张瞳、刘晓月等在兖州实验高中举办的“相约山大,励志起航”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没有受严寒的影响,我们早早起来从各个地市区赶赴兖州。我坐的那班车有点晚点,走到学校时,其他队员们已经安排好了会场。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一间教室,看着高中熟悉的课桌,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没日没夜奋力拼搏的岁月。但时间由不得我多想,我帮着把队旗挂好,在黑板上写上“相约山大,励志起航”八个大字。活动就要开始了,内心不由得激起一份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活动……约10点20分,前来听讲的学生陆续走入教室,我们给他们发了一些有关山大的宣传材料,和同学们简单的聊了一下他们的学习,适当了解了同学们平时存在的问题。接着,交流会开始了……轮到我上台时,我暗自压了压内心的紧张,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下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然后转入正题,讲解我去年的复习备战经验,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首战告捷,我们没有过多的沉浸于兴奋之中,而是做了简单的总结,为下一站活动做准备。

至此,我队山东济宁第二分队“相约山大,励志起航“母校行回访活动全部结束,我们做了最后的总结,在享受活动成果的同时,回想了过去两个礼拜的活动过程。或许我们很累,或许为了组织联系我们费了很多口舌,但我们很是欣慰,因为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很好的互动效果。我们可以骄傲自豪的说,这个寒假我们很充实,因为我们付出了,我们完成了一项地跨五个县市区的活动。

对于此次相约山大行,我的感触很深。当我再次走入教室,我的心已经陶醉在高三的生活中了。习惯性的翻开课桌上的复习资料,试着寻找往年一遍遍翻看的感觉。和同学们交流,进一步感触紧张的生活

。高三很累,但从那种环境中走出来有的不是一种超脱释放,而是一种空洞,就像突然间离开水的鱼一样,有种呼吸的压抑。重新走入母校,并给同学们带去学习经验、方法,我感到自豪骄傲。很深的记得那句话“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现在我回来了,带了的是学习上的财富,母校的亲切的让我热血沸腾。

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要掌握更多、更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逐步学会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因此,很多时候,社会实践跟第一课堂同样重要。而这次活动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我知晓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社会中存在的不仅仅是像理化难题一样的挫折,我们面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困难,是组织与策划的流程困难,是需要我们动手和动脑,怀有勇气和信心才能完成的。

给同学们带去学习经验,这是我们活动的主要目的。活动之后,效果很好,同学们纷纷反映受益匪浅,这让我们很开心,造福于大家,我们为自己感到自豪。很多活动都是我们自己联系的,我在我们这儿跑了很多次学校,跟校方领导谈论活动实施方案。这本身就锻炼了我的活动组织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很高兴自己能够成功的组织并策划这次母校回访活动,对自己是一次肯定,一次有意义的纪念。

从队员角度说,我们在各个地市区奔波,熟悉了线路,欣赏了各地景色,对我们的视野是一种开阔。不知不觉中,寒假两个周在活动的进程中走过。我的寒假过得很充实,因母校回访而变得丰富多彩。从学校方面说,这次活动提升了山东大学的知名度,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鼓足了同学们学习的劲头,起了指明灯和催化剂的作用。

一次活动就像一季花开,带给大家美丽鲜亮的同时,也枯萎了自己。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段美好的时光才会留下更深的记忆。我们走过,无悔,自豪,……

活动结果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团队) 篇5

一、调查背景和动机: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

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

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

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如今已经三百多年过去了,避暑山庄依然

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在这飞逝的时光中,避暑山庄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一

系列的变化对此我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利用假期时间来到

了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了调查,了解其文化氛围及环境变化。

二、调查时间:2012年7月16号-2012年7月18号

三、调查地点: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

四、调查方式:1)采访山庄的工作人员和游客(分别向工作人员、当地居民及

不同地区的旅客们对山庄近年来的看法进行调查)、2)总体状况及分析

五、小组人员

六、调查内容:

总的来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避暑山

庄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为人们所熟知,但一处名胜所带给人们的不应该只

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还应该将它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带给人们,让人们在大饱眼

福的同时内心也得到充实。避暑山庄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将旅游与文化紧紧的相

连,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值得我们一同去探讨。

历史渊源: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

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

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

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

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

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

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

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

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

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山庄特点:承德避暑山庄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

和苑景区两大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承德避暑山庄宫

殿区建筑风格独特,它没有紫金城宫殿之华丽感,建筑基座与民宅相似,青砖素

瓦,装修古朴淡雅,不施彩绘,木显本色,显得格外清爽、古朴、淡雅而恬静。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的主要建筑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

“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各种隆重的大典都在这里举行。其后的殿堂分别叫“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地方。其他景点还有:承德避暑山庄门、勤政殿、万岁照房、下马碑、云山胜地楼。从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出来便是山庄的苑景区,承德避暑山庄以山为名,而胜趣实在水。整个湖区一泓清水,洲岛错落,一派江南水乡秀色。右边湖上的三座亭子叫“水心榭”,屹立在石桥之上,结构匀称,明快轻盈。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承德避暑山庄只有五百多公顷,却浓缩了中国的地貌和地形,浓缩了清代的历史。身在山庄,就能了解到清代的一个兴衰过程。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曾用名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避暑山庄座落在承德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按风水说是万象引领,众象朝揖。,皇帝那是惟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所以这个地势他感到非常地好。第二,地势很高,空气很清新,适合于避暑,第三,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仅230公里,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比较方便,第四个,这地方的特点,就是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山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

避暑山庄的地理分布: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山庄文化及发展:避暑山庄作为一个著名的开发旅游景点,为承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得到提高的基础上,避暑山庄的工作人员也逐渐认识到,不应该只把避暑山庄定位为一个普通的旅游避暑景点,作为中国现今占地最大的皇家宫苑,清朝第二政治活动中心,避暑山庄具有的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深厚的底蕴是不能被忽视的。不久前,“避暑山庄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表明对山庄文化底蕴的学习与研究已经从筹备阶段进入实质学术研究阶段。通过采访旅客我们了解到,来避暑山庄游玩的旅客大多是因为闻名这里的凉爽来避暑的,对避暑山庄的认识也大多数限于知道这是清宫的皇家宫苑,别的就不太了解了,也有一部分游客是慕名避暑山庄的风景而来,在细雨中虚无缥缈的烟雨楼、抬头看日,低头观月的文津阁、自由豪放的蒙古包……而对于避暑山庄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却了解的较少,但也有一部分旅客是为专门研究山庄文化而来的。山庄里有许多优秀的导游,他们带领着游客们参观游览整个山庄,在游客感慨美好风景的同时,导游们的解说也让游客们加深了对山庄文化的认识,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内心,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避暑山庄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是对中国的近代历史加深了认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在清朝末期那个屈辱的年代,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在避暑山庄签订的,避暑山庄见证了清朝社会的繁荣与衰败,听着导游为我们讲解当时那详细的屈辱历史,看着避暑山庄那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却依稀能看到的当年昌盛的痕迹,我们的心都仿佛回到了那战乱纷飞的年代,避暑山庄默默地矗立了几百年,却无时不在向众人展现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它用无声的言语却铿锵有力的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忘记祖国那段屈辱的,备受欺凌的过去。

避暑山庄景区的环境问题:虽然,各地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依然存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环保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及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刚起步有的景区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够。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缺失,监管力度不够。

二、由于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机构人员编制不够,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展开。有的县至今尚未建立环境监测站。

三、公众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人认为旅游业是“无本生意”、“坐地收钱”,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不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人为的破坏旅游资源。如:超出景区承载能力接待游客,开矿修路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破坏,游客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现象在一些景区仍时有发生。

四、一些景区草场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由于载畜量过大、草场利用不合理,一些景区草原出现大面积退化沙化情况。

本小组的建议:首先,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旅游业和旅游企业扶优扶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重点景区必须尽快建成污水处理厂和给排水设施,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设置旅游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宣传,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景区群众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适当增加地州市县旅游部门和环保部门特别是环境监测站人员编制,以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和环保工作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团队安全预案 篇6

燃梦支教

2013年7月1日

“燃梦”支教团支教安全预案

由于此次实践活动人员较多,路程遥远,活动内容广泛,为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我团队制定了如下安全预案,包括安全隐患、注意事项、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一对一定位照顾负责制、常见紧急情况处理方法等措施。

一、安全隐患所需注意

1、交通安全:(1)到火车站订票;

(2)路途中人身安全:途中上下车前后不要走散,不与陌生人谈话,需要上厕所的同学要有人陪,抵达兰州市时,安排人手照看行李;

(3)物品防盗:贵重物品随时、随身携带,不张扬、不高调,以防被盗(4)车上轮流守夜(座位按照“一男一女、男外女内制”)

2、社会实践期间的人身安全:(1)实行“一对一定位照顾负责制”;

(2)入乡随俗,遵循当地风俗,不与他人发生冲突;

(3)不单独行动(包括日常的生活),任何行动都要以组为单位;(4)每人随身携带小刀和手帕;(5)穿厚底运动鞋,便于远行。

3、饮食安全:

(1)买菜以“新鲜、普遍”为原则,不乱购买不知名的食物;

(2)不吃未熟的肉类,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田间的瓜果,以防农药中毒),不吃未洗净食物和不喝生冷水;

(3)烹饪时,肉与蔬菜要洗净、炒熟,以防食物中毒;

(4)烹饪时,注意用火安全,煮饭前预先打一桶水于触手能及的地方;(5)饮食卫生监督员时刻注意团队饮食安全。

4、财产安全:(1)不多带现金;

(2)带上银行卡,以备不时之需;

(3)手机、MP3、照相机等贵重物品随身带。

5、天气突变应急:

(1)准备相应数量的雨具与帽子;

(2)若遇恶劣天气,原则上不外出。在外的同学须向后勤总负责及时汇报平安;

/ 7

(3)若遇高温天气,须出外的同学避开中午时间外出并带上遮阳工具与饮用水,后勤部准备凉茶解暑。

6、防蚊防蛇防狗:

(1)着浅色衣裤,随身备药油,蚊怕水;

(2)不要随意走入草丛茂盛的地方,以防被蛇咬,一旦出现被蛇咬,按照“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处理;(3)不要逗狗,以防被咬。

7、报平安:

(1)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每天向家人报平安;(2)组员随时与外出同学联系,以便知其行踪。二、一对一定位照顾负责制

1.12个成员,分成3组,分配如下: 第一组:张树仁 姜浩 王悦 董雅倩 第二组:赵志强 王鲁北 宋宜澎 王文婷 第三组:许越嵩 肖亮 朱晓辉 刘程远 2.安全责任书

(1)实践期间一旦发现组员不舒服的,组员要向队长(张树仁)或副队长(赵志强)报告。

若在车上组员有突发情况,不舒服,考虑就近送医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由另外同组的组员负责把病人送返回家。

若组员情况特别严重,考虑送去当地医院,并由同组的组员负责照顾,直到痊愈并及时与老师及其家人联系。

若组员情况并不严重,同组组员须随时留意与询问情况并向上报告,避免病情恶化。

(2)以组为单位,不单独行动,一个小组去行动,不管要去什么地方,就算是要去洗手间也要结伴而行,并向队长报告;

(3)有必要离开小学(包括去调研,家访、买菜),一定要向后勤总负责(王文婷)说明情况,报告你们的行踪;

(4)出去外面,一定要在天黑(大概19:30)之前回来,不能逗留在外;(5)队员之间一定要知道相互行踪;

(6)发生紧急情况时,在场人员要冷静应对,按“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处理,并马上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请求帮助。

/ 7

三、各负责人联系方式

1、指 导 老 师:

2、队 长:

3、副 队 长:

4、当地联系人:

5、科大土建院团委联系电话:

6、救护车电话:120

7、火警电话:119

8、报警电话:110

四、药品清单(待定): 温度计

喉片(金嗓子)胃药(麦滋林)葡萄糖冲剂

肌肉扭伤(正骨水)

感冒咳嗽(康泰克,银得菲,感康,Vc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复方甘草片,咳特灵)

腹泻(黄连素,诺氟沙星胶囊,整肠丸、保济丸)中暑(人丹,藿香正气液,风油精)

抗感染(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孢拉定,磺胺)抗炎镇痛(散利通,扑炎痛)

清热解暑冲剂(夏桑菊,板蓝根,金银花,牛黄解毒片,三黄片)

外用伤科(酒精,棉签,纱布,绷带,脱脂棉,创可贴,云南白药气雾剂,白药散剂,碘酒,氯霉素眼药水,润洁,氟轻松软膏,红霉素软膏)晕车药

五、常见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1、晕车:上车前半小时领取晕车药并服用,且准备胶袋

2、昏倒:可能是饥饿缺少葡萄糖的原因,发生这样的情况,应立即安置好病人,同时冲饮随身携带的葡萄糖冲剂。

/ 7

3、中暑:及时把病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平卧,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若有重症中暑的症状就应在降温同时送医院紧急抢救

4、肚子痛:及时上洗手间,并吃药(整肠丸,保济丸),若出现严重腹泻,应立即送往医院

5、流血(割伤,擦伤等):用消毒水清洗伤口,再用创可贴。

6、扭伤,切不可乱动,找同伴帮忙,冰敷,24小时后涂正骨水。

7、发烧:先用体温计测量体温(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若低烧,休息并饮用大量水,用酒精擦身降温,组员间要24小时关注情况;若情况严重,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8、流鼻血:

9、食物中毒:轻度者服用药,严重者要送往医院。(治疗方法有待询问医生)

10、发生交通意外: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记住肇事车的车型,车牌,颜色,并拨打救护车,将伤者送往医院。活动负责人拨打110报警电话,并及时向院团委报告出事地点及详细情况,并打电话给保险负责人,向保险公司报案。

11、遭遇抢劫:安全第一,钱财身外之物。遇绑架抢劫等事件,要保持镇静,机智应付,巧妙周旋,尽可能赢得时间向带队老师报告情况,并拨打110报警。

12、防蛇:每人随身携带一条小方巾与小刀。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除体外。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或

/ 7

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5)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十”或“艹”形,这样可使毒液流出,亦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但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6)局部破坏蛇毒:

烧灼法:用火柴头4~6个,放于伤口上点燃烧灼,连续3~5次。适用于牙痕较浅的蛇伤,如蝮蛇、银环蛇咬伤,或用于伤口流血水止,不宜于扩创者。

六、注意事项:

1、全体团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努力确保本次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2、要求全体团员服从组织安排,注重团队纪律。

3、出发前集队做好教育工作。

4、有需要外出使用交通工具,必须注意安全。如果发生问题,在场人员要冷静应对,要马上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请求帮助。

5、到达目的地后要按要求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不得随意离队。

6、分组调研时,要求团队行动,不得个人单独行动,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主要负责人,实践团负责人做好监控工作,若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7、注意饮食安全和住宿的安全卫生等方面问题,夏天是饮食卫生问题的高发时期,要注意成员的饮食,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不扩散不传染。

9、每次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必须集中进行点名汇报,确保不缺漏人员。

七、建议

个人物品(可以参考出发前物资准备):

1、衣物:至少能满足换洗需要,同时也不要太多,2-3套比较合适,考虑到因为昼夜温差较大且可能因下雨刮风气温骤降,所以带一件厚一点的外套是必须的。

2、每人最好能带上一张被罩,若可以,带上薄且体积小便于携带的被子;

/ 7

3、洗嗽卫生用品:洗嗽用品要简单,不可累赘。

建议清单:T恤或衬衣3件(最好是长袖,防晒防蚊子),裤子2-3条,运动鞋一双,拖鞋一双,袜子3双,内裤3条,毛巾,香皂,牙刷,牙膏,梳子,小镜子(这个女孩都有,男的不用带),防晒霜,水杯,小工具及其它(小手电,雨伞等)。

4、安排专人携带针、线、火机、洗衣粉、灭蚊片等公共用品;

注:每人携带行李建议:主要部分以一旅行包为限,重量在20斤左右,体积不要太大,原则是便于行动。所以当大家觉得东西多得像是要搬家的时候,尽量做减法。

网络团队教研的技术实践路线 篇7

黄利锋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嘉宾:

邱元阳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李明山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星光小学

吴长城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提出问题:网络教研如何更有效地进行

当前,以Web2.0为核心的网络应用已经开始融合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学校管理、校本教研、师生教与学的方式等,就应用的技术而言,有论坛、博客、QQ等,还有许多社会化交际平台,只要能上网,相互之间的沟通非常方便。由此,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能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从2008年开始举办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竞赛的平台基于博客技术搭建,一个参赛团队共用一个博客账号,形式相当于学校的教研组博客。其实,在现实的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以多样化的方式存在的,适合搭建网络团队教研的技术有哪些呢?哪些技术更能体现团队的共享性与协作性?今天,我们邀请几位有实践经验的嘉宾一起来交流,期待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邱元阳:作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网络教研已经有了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相关的实践性活动也越来越多。网络教研可以看作是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它利用了网络跨越时空的优势,发挥Edu 2.0主导下的教学网络主体大众化的优势,提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能力。

黄利锋:在很多中小学校里,学校会把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学科备课组。备课组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开展“一课三备”,“一备”是由主备人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二备”是在备课组活动时一起研讨,“三备”是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情形成最佳教学方案。每个备课组有一本活动记录本,先记录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再在下面记录组内教师提出的想法,最后各位教师在自己的备课本修改,并在上完课后记下教学的实际情况。这种备课组活动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流于形式,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便写点上去。即使认真开展活动了,由于只有一本记录本,研讨过程中的精彩观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尘封的记忆”。如何让备课组活动发挥出共同协作、分享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除了领导重视和规范管理外,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智慧的协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问题解决:群星云集,网络教研五种途径

●基于Wiki的集体备课系统

Wiki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匿名或实名方式编辑或添加内容,在浏览器中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从Wiki特点来看,和备课组的协同备课理念是一致的,开展基于Wiki系统的集体备课活动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创新之路(如图1)。

搭建Wiki系统常用的软件是MediaWiki,是全球最著名的Wiki程序,运行于PHP+MySQL环境,但这个平台的操作对普通教师来说有些难度,后台的维护也有些麻烦,不便推广。我向大家推荐HDWiki,这是专为中文用户设计和开发、程序源代码100%完全开放的中文百科建站解决方案。系统搭建成功后,管理员在后台根据学科与年级,进行系统分类。教师实名注册后,选准分类,添加词条,词条标题就填教学内容的主题,把教学设计内容写入正文,为了便于今后查找,还要填上摘要和标签,最后还有一个上传附件的功能,把本课用到的图片、视频、课件等资源上传,这样一份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就完成了。在正文编辑中,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给教学设计设置一个目录,方便其他教师分段编辑。这几步操作教师一看就会,非常容易掌握。同备课组的教师注册后,就能结合自己对教材的思考,在主备人的教案上添加素材,为区别原先的文字,可改变字体或者颜色。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备课系统一定会成为最受教师喜爱的校本资源库。

●基于Google的集体备课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个人PC机不再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只要能上网,一个浏览器就能完成日常办公,这就是目前受到热捧的“云服务”。大家经常使用Google在网上搜索资料,但你有没有用过Google提供的办公套件呢?Google的“在线文档”就是一个网络的办公平台,含有文字处理、数据表格、演示文稿,还可以和网友一起创作文档。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必再去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平台,可以直接使用Google文档来构建“集体备课云”,还可以吸引校外的网友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从而把校本教研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增加对话交流层次,不断引发智慧的生成。

怎样利用Google办公套件来开展集体备课呢?首先需要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注册一个Google账号,开通Gmail邮箱,相互加为联系人。再用这个账号进入“在线文档”,进入后你就会发现具体的操作和微软Office极其相似,很容易上手,编辑完成后直接保存在Google服务器上。然后你再利用文档的共享功能,把修改权分享给别人。系统通过Gmail,自动把你建立的文档服务器地址,实际上就是一个网址,发送给你的联系人,他们收到邮件后,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就能进入文档继续编辑。为了便于同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备课组长可建立一个Google论坛,邀请同组教师加入。当其中一位教师在论坛上发布讨论帖时,论坛的所有成员都会收到一封含有内容的邮件,回复邮件就能参加讨论。还有一种方法,论坛的“网页”模块是一个小型的Wiki系统,大家把集体备课方案发布在论坛的“网页”模块,再邀请组内教师一起修改完善。

●以博客为主的教研模式

现在多数中小学校园网上安装了博客系统,给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收集资料提供一个平台,但坚持的教师很少。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把教学研究活动和博客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学校博客现状才能改变,教师才能够自觉地使用博客,把它作为工作、学习和反思的需要,要让他们感觉到做博客的同时,也是在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博客实现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的优势互补,网下和网上相结合,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管理员开通教研组博客后,具体栏目设计和内容发布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学期开始,组长就把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安排公布在网上,让大家明确各周的工作重点。教师要在上公开课前把教学设计发在教研组博客,组内教师及时回复提出建议,上课教师根据同行建议对设计作第一次修改。在公开教学活动后,上课教师撰写反思,听课教师再次评议,接着进行第二次修改教学设计,再由另一位同行教师用第二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最后进行第三次评议和修改。通过“一课三议”的研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邱元阳:基于网络协作理念的集体备课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智慧碰撞的痕迹,也方便了教师们随时进行研讨。当然,信息技术介入集体备课的方式还有许多,只要我们积极去实践,总会找到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全国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项目,也促使各地网络教研活动依据一定的规则开展和交流,但不论技术有多么完美,还需要一线教师去使用,怎样让教师拥有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可能是真正实施的瓶颈所在。

网络教研较常采用的形式,主要是BBS、Blog和Wiki等基于网页的Web 2.0形态,这些平台主要是依赖文字进行交流,辅以图片信息,在表达和展现能力上还远远不能与传统的现场教研相比。如果在交流的技术手段上再灵活性一些,克服视听障碍,网络教研还可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实际上,在一些专业研讨和商业培训上,已经开始采用语音或者视频聊天室了。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UC,网络教研也可以参考这种形式,弥补即时交流和直观感觉的不足,以更加贴近传统交流方式,以更高的效率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

李明山:根据调查,西北农村中小学利用博客、QQ、UC、帖吧的教师相对较多,而对于其他网络工具比较陌生。网络教研一般以博客、QQ、UC等网络工具为主,利用它们的优点,有选择地应用。我们在百度帖吧中发通知,在QQ群开展集体备课,在UC房间里听课与评课,最后在博客上整理教案、记录听课,进行深度研讨。

●在UC房间的虚拟听课、评课模式

公开课展示,是学校内部或学校之间教师互助的常见形式,是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和交流方式。它使教师有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多,一般只能在学校里听课,偶尔有个别教师能走出去开开眼界,但这样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可是在“空中课堂、教师之家、沁馨课堂、语文天地、真心教育”等UC房间里,教师可以随时听课,参与评课,及时地进行交流。UC房间公开教学是日常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教师在同事和陌生人面前上公开课,每个教师都有观摩别人的机会。观摩绝不仅仅是观课、听课,还要“磨课”和集体备课,如一人执教,集中听课,教者说课,共同评课,或者一课一人几议几上,一课几人同上等。提高UC房间公开教学的质量,要注意主题内容的规划、课例的呈现、研讨诠释以及行动的及时跟进等若干环节。UC房间公开是一种新机制,它促进教师敞开视野,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黄利锋:利用UC开展视频教研,充分利用“云计算辅助教育”的理念,活动成本低,技术操作简便,李明山老师和他的团队的实践说明,只要组织规范,每一位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都会有所收获。

●教育大发现社区综合应用模式

吴长城:在教育大发现网络学习社区(http://sociallearnlab.org),利用Web2.0社会性软件将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师及关注教育的人群聚集起来,进行集体备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阔教研视野,开放教研环境。这些Web2.0工具主要包括:Gmail、GoogleGroup、Wiki、好看簿、博客等。社区网络教研技术实践是如何实现的呢?

当教师初步设计完成一个教学活动方案,他通过Gmail来发布帖子到GoogleGroup论坛,帖子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年级、班级、班级人数、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活动过程等。社区成员多种思想、观点不断碰撞,不断完善这一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Gmail接收论坛邮件,参与讨论,可以说Gmail+GoogleGroup构成了教师网络备课的大会场。

教师们有什么想法和思路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不断完善这个教学活动设计。当完善到一定程度时,发布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师再进行第二轮教学活动设计,同时将第二轮教学活动设计整理和沉淀在社区Wiki中,方便更多教师查阅及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将分散到各个帖子中的观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这样进行几轮教学活动设计后,当教师觉得这个教学活动设计比较满意,也就到了实施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好看簿开展教学活动,或者用照相机记录教学活动过程,并利用好看簿分享。课后利用教师博客、在论坛中发帖讨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讲讲自己上课的感言及反思。不仅分享课堂实战中的问题、经验,计划下一次上同样的内容(一位教师带多个班级)时,准备如何处理,利用班级上课的时间差来做调整,对课程再一轮设计(磨课)及分享。

在整个网络团队教研技术实践中:

◇ 好看簿──图文并茂的教学活动展示区; 

◇ 博客(Blog)──教师个人课后反思及网络教研感想发布的个人空间;

◇ Wiki平台──教研活动、教研方法策略、教研环境及案例的沉淀、整理和完善综合库;

◇ GoogleGroup──集体智慧、协同创作的大会场;

◇ Gmail──教研环境中的信息中转站。

这些Web2.0工具构成了社区的网络教研技术环境,突出特点在于多人集体协作、共同参与。不管是应用博客,还是Gmail,都利用标签(Tag)进行标注管理,多人对多人的教研活动分享,更是贯穿于备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整个过程。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供了多元空间,打破以往教师备课的模块化、模板化、简单化、傻瓜化、公式化,只注重结果的功利化倾向。这样的教学及教研环境对教师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整个教研过程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改进,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及方法等,远远优于传统技术环境下的教研活动。这些工具也支撑着网络教研各个环节,包括教研思考、教研案例、教研环境、教研方法策略等,这无疑是Web2.0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方式(如图2)。

高校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篇8

【关键词】高教学团队建设 方法 途径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需要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因此,研究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合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对高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建设概念、方法、发展及相互关系做一梳理,以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实践。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团队是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协作是教学团队的根本特征。教学团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人员、教学计划、权限和定位五个构成要素。团队与群体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是团队。

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学团队由相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师组成,成员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固定。教学团队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互补,工作配合协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团队带头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教学与学术水平。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团队要注重培养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的青年教师,使得这些教师成员能够长期致力于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专科生授课。

2. 有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学团队要根据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整合课程资源,加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网络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团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编写教材、撰写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多项工作的个体劳动而言,教学团队能大大扩展团队领导人的影响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难点

高校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场所,应始终把教学、特别是本科生教育教学放在中心地位。然而,高校却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上面。实际上,大学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个体自主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群体合作性的特点。因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单独完成,而需要群体合作,如教研室教师的合作、同班任课教师的合作、同课题教师的合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教学个体自主性的过分强调,以致于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三、建设高校教学团队的内容与方法

1.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灵魂

教学团队负责人作为教学团队的领导核心和灵魂人物,他不但是教学团队的规划者和组织者,而且是教学团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和领航者。所以,教学团队负责人个人素质对教学团队自身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决定高校教学团队运行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各高校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各高校在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选拔过程中,要尽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团队负责人。

2 取长补短、优化高校团队结构

随着当今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位教师面临的处境日趋复杂和多样,这就需要各高校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尽量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性。教学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本身应是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整体。教学团队的成员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多样性。[1]如此以来,不仅教学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不断进步,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价值观。因此,身处其中的成员相互之间既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相似性,又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四、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

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与高绩效的团队是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建设学习型团队。团队中要首先营造出一种合作学习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氛围与交流平台,使其成为以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有浓厚学习风气的集体。第二,要把教学团队建设成和谐型团队。这种和谐关系既包括与外部如院系、学校教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其他团队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团队内部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不同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

五、结束语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我在研究中提出了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如何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学团队建设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涉及不够,这也引导我们将进一步从文化、社会、行为、心理等层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刘宝存.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5).

[3]郭贵春. 研教贯通, 打造最优化的基层学术组织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6).

[4]陈世平,彭瑶,谭伟.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6).

上一篇:旅游文化课后感想下一篇: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