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

2024-07-10

《历史与社会》课(精选12篇)

《历史与社会》课 篇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编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其编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的改革创新,体观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其中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是在每一单元之后都安排了一课“综合探究”的内容。

针对“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我在如何突破旧框框,把综合探究课上出特色、上出实效上下了一番工夫。下面我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简称《过年》)为例,总结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有没有探究欲望,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如何。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事件展开,学生会感到更自然亲切,更有探究的兴致。例如:我在设计《过年》的综合探究课导入环节时就安排了如下轻松的话题:

(1)你喜不喜欢过年?为什么?

(2)说说过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趣事,与大家交流。

(3)你认为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为什么能打动人心,深受大家喜欢?

过年,本身就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过年趣事,人人会说,人人也喜欢说。为什么喜欢过年?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为下一步层层诱导、深入探究埋下伏笔。

除用轻松的话题开题导课外,我还让学生观看过年、图片、录像,感悟过年氛围;播放电影《过年》的片段,启发学生回忆过年的经历;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从歌声歌词中导入过年话题,等等。这些都是开题的好方法。

二、从能引起学生思辨的问题展开探究

“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能引发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探究。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2)具有思辨性和发散性;(3)问题的难度最好控制在“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程度上。教师在提问时,应尽可能少用那些“是不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这些传统的提问模式,多问一些“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认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你如何看待与评价”等,以引起学生开放的心态,从而给学生更多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过年》一课,我引入过年话题,让学生回味感悟过年的情境,在学生了解过年的来历和过年的一般的习俗后,我设置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讨:

(1)现在过年与过去过年有什么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传统的过年习俗有哪些还一直持续至今,它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3)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延续或改变,你是如何看待的?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学生深刻感悟到春节蕴涵着的深厚文化内涵,并对时代发展对传统习俗的冲击与改变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有利于传递美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

三、组织探究性讨论,掀起探究教学的高潮

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方法,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经过讨论才能解决,组织学生探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开放性,要有讨论的价值。如学生思考认识上的困惑点、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没有现存答案的问题或没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都值得学生讨论。

比如,你喜不喜欢过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这类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可以随兴而答。而像“有人说如今的‘年味’淡了,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电话、电子邮件拜年,代替了登门问候,等等,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这些是否有保留的必要?”这类问题有争议性,适宜经过探讨,各抒已见。

讨论可以同桌之间、组内同学之间、组际之间开展。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为某一问题争论离题太远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解决的疑惑点,教师要加以重点启发,进行巧妙点拨;对学生讨论探究过程中,又主动提出的新问题,教师要尊重呵护,并可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交流探究成果,给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是“综合探究”活动课的一大亮点,是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创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讲、愿讲、乐讲。这一环节教师可把讲台让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唱主角。

有的问题,学生课前已阅过一些资料,课堂上又通过充分的讨论,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赞叹。有的学生观点偏激,有的学生争论有些激动,这都无碍无妨,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对某些问题,学生有不同观点展开争论时,教师要遵循“延缓判断”原则,不要急于表态,判定谁对谁错。有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在教学《过年》一课时,学生对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不理解,认为过年就该热热闹闹,放鞭炮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春节习俗,没必要禁止。而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为安全考虑,过年本是开心快乐的事,如果放鞭炮引发火灾,就得不偿失了。最后有学生提出,最好发明一种安全鞭炮,既能满足人们过年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要求,又能确保安全,不会引发火灾事故。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同。但能发明出这种安全鞭炮吗?又有学生质疑。“这就要靠大家努力了,靠你们的才能智慧,说不定还能申请个国家专利呢!”“传统本身会不断继承和变化,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适时总结与引导,使探究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展示探究成果的方式,属课堂口头表达展示。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探究时间长,可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展示交流,如几天后或几个星期后。延期展示交流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进行的合作探究成果。由于这类成果的内容一般较多,有的是小论文,有的还可辅以图表、照片、声音、文字、课件或实物。交流的形式包括成果展示、成果展览会、成果交流会、成果汇编集等。这种交流方式,既是对一段时间内开展综合探究学习的书面总结,又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下一课程继续深入探究学习的热情。

五、拓展延伸,把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内容,建议授课一课时。时间有限,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安排“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弄懂或学会解决几个问题,而重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因此,“综合探究”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内,必须把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在教完《过年》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作业:

1. 访问家中的长辈,了解他们在不同年代过年的经历和感受,了解他们对当今春节习俗变化的看法。

2. 利用图书、网络等媒介,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举办一个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专题小展览。

3. 传统“节日”只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我国传统的饮食、服饰、民居等选择一项内容继续研究。

上述拓展活动项目,有利于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教材之外的社会大课堂知识的学习热情。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把“综合探究”引入课堂,为学生科学学习、可持续学习开启了大门。随着实践与探索的深入,探究式学习肯定能成为最具魅力的学习方式,“综合探究”课在新课程改革中必定会生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摘要:本文作者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情境入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能引起学生思辨的问题展开探究;组织探究性讨论, 创设探究教学的高潮;交流探究成果, 给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拓展延伸, 把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等五个方面, 以《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变化》为例, 对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综合探究”课,实践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与社会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北京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课 篇2

一、课程标准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二、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通过回顾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恶化,阐释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并说明在国际社会的号召下,我国做出了积极响应,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教材的专题研究部分通过选择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重重矛盾中,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时间和背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2、过程方法目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育理性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全面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依据: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中国国情较广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而目前学生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多层次要求;同时,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实现总体规划、立体思维,而目前学生是水平大多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这就要求创设情境,挖掘焦点,激发出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和学生之间、教材和素材之间才能达成课程目标良好的融会贯通。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思路]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阐释如果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是容易做到的。但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深度着手,挖掘具体问题中隐藏的知识关联,从思想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中体现出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理智而全面的选择,则需要周到的考虑。因此借助便捷的资讯信息、丰富的图文资料,创设特定的情境、设计独到的问题,是完成课程目标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怎样把硬性的知识技能和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整合,这节课我至始至终借助了“汽车”这个话题,并将它延伸到专题研究的部分,首先是因为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是现代社会独有的现象,它集中最新锐最精尖的科技成就,折射时尚生活和消费的前言理念,足够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更因为它涉及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多个方面,结合中国的人口国情所引发出的重重矛盾,为我们的课堂留出了广阔的讨论空间,为现实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话题。所以,我摈弃教材中妨碍学生产生共鸣的素材,而去选择比教材专题探究素材更贴近城市中学生生活、更体现温州经济发展水平的“汽车”话题,就是为了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整合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系列图片了解汽车发展的历史,体会汽车发展带给我们的惊喜,明白中国汽车发展的状况,预测汽车发展的前景。

依据:美国拉扎勒斯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汽车的历史”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为导入新课做了信息铺垫,同时也营造了教师轻松流畅的教学风格。

[新课学习]

1、设置情境,切入主题:

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据韩国汽车行业工业协会的调查,中国汽车产量排名世界第四,但人均汽车拥有量距离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不到十人一辆的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准,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轿车进入家庭”的口号,因此产生了两方面的争论,即“轿车进入家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把问题“你赞成哪一方?”交给学生展开争论,通过相互阐述理由达成共识:汽车发展有利有弊;汽车发展应综合考虑中国的国情——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为了巩固这一认识,可以反问学生:中国汽车的人均拥有汽车量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要控制汽车发展速度呢?启发学生理解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加剧了资源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制约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列举相关数据材料,使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设置情境是为了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随着讨论的展开深入,本课的主题也就浮出水面:中国汽车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提出问题,落实重点。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中国的相关举措),我采用问题引领自习的方式来完成。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不在简单明了的知识目标上多花费时间,便于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营造更大的空间供学生交流。这正是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的要求。

3、专题探究、化解难点。

以“为我的家选择什么类型的车”的话题展开关于“我的家乡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专题探究活动。

在城市生活质量水平的官方调查中,温州名列第十七位。温州人“扎台型”心理非常普遍,私家车普及已居浙江省之首,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19辆,因此温州汽车发展带来的问题尤为凸显。我们的学生中许多家庭是有车一族或正要成为有车一族,这个话题十分贴切学生的体验。

我是以一幅漫画抖出这个话题的,形象直观寓意尽在不言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倾向阐述不同的消费汽车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不得不在前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积累中思考:怎样的选择是理性的,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尴尬”的材料,作出最合理的符合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选择——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型汽车。可以用经济型汽车与豪华高档车的耗油比对数据来强化这一理念,理解在汽车发展方向上,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那么在“汽车发展”这个现实问题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在教学情境中如何更深一步进行探究,我设计了“出谋划策”的环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他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想象力都被调动和诱发。但是这部分学生讨论的过程可能出现容量大、头绪多,内容杂的现象,为了避免假大空的情况发生,建议教师心中有谱,紧紧围绕主题,灵活运用收集的图文资料,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挖掘细化、适当拓展,在师生互动中学会挖掘问题、解决矛盾、培养能力。如设计这样的问题:

怎样鼓励经济型汽车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怎样解决豪华高档车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温州汽车走得更顺畅?„„等等

有人说,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图文时代”。的确,中学生对图象、图表等形象的资料更具有好奇心和接受力。为辅助学生的讨论并突出启发教育的功能,在教学环节中我选取了较详尽新颖的图文资料。选择资料时我进行了筛选分类,尽量使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资料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参与的讨论既注重落实化解重难点又突出社会时政热点。鉴于西方国家长期的汽车发展史中形成的较成熟的汽车消费理念和科学管理经验,因此在素材准备中也有所选择,这么做还可以在学生思路不畅阐述停顿时,发挥启发和示范的作用。

通过形象的材料分析,促进学生获取信息,训练思考能力,提出合理建议,促成科学理念的形成。类似教学手段的运用,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创设了本学科特色。

[归纳小结]

以“温州可以选择的举措”进行小结,完成“家乡的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探究,同时也结束本节课关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

总之,这节课我根据《课程标准》来调整教学内容安排选择学习素材,比较注重教师个人的思考和体验,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和反应,顺应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希望这么做能体现出这一节课真正的教育价值。

参评时间:2005年9月23日

《历史与社会》课 篇3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尝试用漫画、成语、口诀、故事、谜语、寓言等进行创新教学,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这样学生不但理解得快、易接受,教学效果会有得到明显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最主要的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例如:在《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在新课导入时播放了一段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扭一扭!”学生听完后,就大喊:哦!快过年了!快过年了!接着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习进行探讨:(1)你喜不喜欢过年?为什么?(2)说说过年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3)你能不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过年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过年,本身就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过年趣事,人人会说,人人也喜欢说。为什么喜欢过年?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会感到更自然亲切,更有话可说,更有探究的兴致。

二、从设问入手,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和任务构成了学习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常常设置一个个新颖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探索者的行列,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中,及时地在大屏幕上展示《印度的佛寺》、《中国的佛寺》、《日本的佛寺》三张图片,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并进行以下探究:

(1)请比较图片上佛教建筑的特点,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异同。

(2)图片展示的都是佛教建筑景观,同一宗教的建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3)通过你的观察和思考,这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这些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景,层层递进,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问题,唤起了学生对佛教这个神秘问题探究的意识,学生纷纷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认识,课堂探究非常热烈。有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来体验佛教的异同,有同学从自己的父母对待佛教的态度来感受佛教的奥秘,有同学从自己的旅游经历来感受佛教的差异,有的同学从教材中的描述来感受佛教的变化。一个小小的设问,就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从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合探究课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会安排“活动建议”,用适当的形式来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如可以举办一次图片展览;如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故事会、辩论会、写小论文等;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画想象图、填图、造纸等;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能力的考察活动等。专门安排“活动建议”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这一探究课时,安排了学生自己绘制学校平面地图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让学生共同合作画学校的教学楼平面图。要完成这样一幅图,必然要运用到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对于这样的一个知识点,学生是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深刻体验得来的。如把教学楼画在平面图上,必须缩小,这就是比例尺的本质。怎样缩小才合适,又牵涉到比例尺的选择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多维互动,分析探究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从不同的学生身上学到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从课堂入手,养成学生的探究乐趣

在综合探究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学、乐学、愿学,并对综合探究课产生浓厚的学习乐趣,这与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探究课教学中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及帮助,即教师要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要想学生会“捕鱼”,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当学生对探究的方法与策略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老师要及时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一种探究方法、策略与步骤的指导,让学生明白探究课应该怎么去探究。学生听完教师介绍之后,会恍然大悟,“哦!综合探究题是这么做的呀!”、“下次我也会做探究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每位同学都可以探究。这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探究过程将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掌握探究的方法,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 篇4

一、精心组织, 创建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习面向黑板,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 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 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学生愿意接受,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此, 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 我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个性特点划分小组, 一般是4人或5人为一小组, 组内进行分工, 有组长、记录、汇报、动手操作等。课堂每一小组进行评比, 表扬先进的小组, 这样强化了同学的协作意识, 加强了小组的竞争意识, 使小组协作变得更加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还体现出每个学习者的成功有赖于他人的成功。

其次, 小组内各位同学的职责要定时互换, 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发展。角色的互换还可以使小组获得更多的知识, 每一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小组成为最好的小组, 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最终使全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

二、优选内容, 共享资源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相互协作, 共同探索新课题

社会知识点多, 不可能一一介绍, 学生也一样不可能一一掌握, 而在小组协作的探索中, 他们印象更深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社会与历史》中的[ 自由:在规则中拥有]时, 选择其中图7—26《欧洲交通故障的事件》为例, 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 得出结论: (1) 如果不按照规则行事, 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危及生命, 自由更无从谈起; (2) 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3) 学校规章制度是我们学习的保障; (4) 遵守班规, 是我们学习的保证。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效果比老师讲解要好得多。

(二) 集思广益, 激发创造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在教学中, 我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同时激发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能力。例如, 在学习大众传媒的影响时, 选择起主导作用的传媒方式之一的是电视, 电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害处多还是好处多?问题一出小组就展开热烈讨论, 得到大致二种观点: (1) 正方观点:电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好处多; (2) 反方观点:电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害处多。看来观点难以统一, 干脆我们现场组织一个辩论赛, 可以推荐3~4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为主辩手, 其他组员递建议条。正方说: (1) 电视才是现代人更迅速、更方便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 (2) 每次政治考试时都有时事新闻; (3) 电视更具有形象、快速的特点, 它在与世界同步等等。反方说: (1) 电视容易造成同学近视, 很多同学戴眼镜就是最好的例子; (2) 电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大, 分散我们的学习精力; (3) 由于青少年心理和思想不成熟, 没有很强的自制力, 对不良的内容难以制止等等。双方拒理力争, 所谓“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表现不错。通过这样的学习, 他们不但愉快地了解和掌握了知识, 更学会了创新与探索。

三、明确要求, 自主学习

在每项小组活动之前, 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 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 不然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 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开始讨论, 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 先让学生自己读懂题目意思, 然后要求他们环绕“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后, 采取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讨论。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协作不仅是小组内, 更是全班, 教学中组织全班汇总研究结果, 共享小组的成果, 各小组既是竞争对手, 也是合作伙伴。各小组的答案五花八门, 但殊途同归, 都完成了任务, 体会到了全班协同的乐趣。

四、及时指导, 团结协作

在小组活动期间, 教师要认真重视, 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声音太大而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 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 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 我与你的观点不同, 我是这样想的…… ” 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 或者说:“我们共同分析一下……” 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 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如在写出消费者在被侵权后维权的途径时, 我给他们准备一小叠纸。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发现有的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不好, 但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 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出色。这时, 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并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合作的, 从而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精神。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由“教”变成“导”, 由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如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时特别需要教师答疑、指明方向。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 指导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教师交给学生的是知识钥匙, 让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 在知识海洋中翱翔。

五、总结评价, 小组协作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 教师及时对小组讨论的结果作一个简单归纳, 对于正确的加以肯定, 加深学生印象;对于错误的, 给予否认指正;对于疑问的, 可以拓展为全班交流, 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同时, 对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 全体是否友好, 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 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还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 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表现得最好, 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 常常被评为优秀小组和优秀者。

六、分析利弊, 合理利用

(一) 合作学习的优点

1.对学生。

A, 在合作学习的情景之下, 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B、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C、有利于克服学习不良情绪如焦虑、散漫等;D、有利于增强责任心、竞争意识和时间概念。

2.对小组。

创造与传统教学不同的学习气氛, 产生一种群体气氛, 充分发挥群体动力和集体合作的协同效应, 反映在不同小组有不同风格、讨论习惯等。

3.对教师。

对学生的向导作用更为灵活, 不局限于传统讲授的固定模式, 需要根据学生的进程情况, 灵活采用辅导策略和方式, 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4.对学生资源和环境。

学习资源被充分、高效利用, 包括教材、图书馆、网络资源、人际资源。小组成员间各自有寻找学习资料的圈子了, 大家分享这些学习资料, 扩大了每人的接触面。自己去找的时候发现只找到一部分资料, 但当大家的资料汇总在一起的时候, 就会发现各方面都比较齐全了。成员间分享的资料都是经过个人过滤和提炼的, 这就缩短了寻找资料的时间, 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合作学习的缺点

1.对于学生。

在“同沉同浮”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过于依赖组长或其他人的想法、思路, “随大流”的现象时有存在, 不利于个性的形成。

2.对小组。

小组进程不易控制, 小组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影响小组正常速度, 为了赶进度而影响了最后讨论总结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共同时间不容易协调, 影响小组学习效率。

3.对教师。

由于关注小组学习的整体情况,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未必都清楚, 不能给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提供指导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不容易操作。

4.对学习资源和环境。

《历史与社会》课 篇5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的是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怎样在时尚与未来之间做出选择,怎样对消费活动做出动态规划。消费方式的变化取决于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时代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人的增加,人们都在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但同时消费中也要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本课主要讲述三个问题:其一,消费方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二,人们总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其三,消费既要珍重今天,更要选择未来。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对比明确消费观念存在现实的`差异,但消费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通过生活体验知道家庭消费分为不同层次,人们总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消费;人们在消费中要注重环保、节约资源。

(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两位老人晚年的感慨,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消费观念,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培养既要“量入为出”,又要适时变化的消费观念;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还要树立环保的意识,保护资源和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消费观念随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消费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消费活动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消费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影响,但人们不可能因此放弃消费。因此,消费中应选择正确合理的方式,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得出本课的重要结论。

●教学准备

《历史与社会》课 篇6

【关键词】微课制作  电子地图  历史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91-02

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微课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所谓的微课教学主要是以某一种主题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为视频向学生展现的相应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微课制作主要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及知识结构图、学习指导等内容,并且视频长度不能超过十分钟。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电子地图已经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微课教学特点分析

在实际的微课教学中,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微视频为资源,然后通过相关的教学设备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一般来说,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教学主题明确

微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针对一些教学难点开展的相应的教学设计,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接受知识点。

2.资源多样化

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了相关教学软件、多媒体等,还包括了教学指导、课堂练习测试、教学调查、学生评价、教学反馈等,能够为学生营造一定真实的教学场景。

3.短小精悍

通常来说,微视频容量都在100M以内,时间大约在5-8min,主要是这样便于教师以及学生对资源下载,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电子地图教学应用分析

电子地图在历史与社会微课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便于修改,能够依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自主选择。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采用纸质地图,如果出现问题修改起来较为困难,电子地图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的精准性,而且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及时对出现的进行修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软件对其进行处理,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使用的部分并且不会影响地图的精准性。比如在中国行政区划这一课的教学上可选择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实时有效的电子地图。以某一省份的地图为例,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教学,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整比例尺,鼓励学生及时的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2.可以进行动态呈现

利用电子地图可以以动态形式将地图情况显示出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还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在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的时候变得更加容易,能够做到对知识点的全面、透彻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长江黄河一课的教学中,在讲到河流的上中下游分布及流经的省份时,电子地图便相应的动态呈现

3.模拟轨迹

比如战争飞机大炮的轨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以及电子地图的利用,找到一些飞行物体运动的路径,将其在大屏上显示出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将一些抽象的内容简化,变得通俗易懂,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长征进攻撤退的路线,长征是我国历史上一伟大举措,教师可以通过词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是还可以通过对数字地球的使用,在多媒体上描绘出长征的前进路线,并且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对其一些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述,不仅能够使学生重温长征路线,而且还能扩宽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三维立体展示

比如经纬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使得学生能够明确经纬网的相关概念,然后教师通过利用电子地图,在屏幕上选择一些位置,并且给出相应的经纬度,让学生指出教师所选位置的经纬度,经过反复练习,能够帮着学生掌握经纬网的主要内容。

再例如等高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等高线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平面上的相关内容。最后,再通过对电子地图的利用,将等高线标准在电子地图上,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的等高线的特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电子地图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电子地图在微课教学的应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保证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应用软件。例如: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使其更加生动,因此,教师应该自学相应的软件应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对电子地图的利用频率也较高,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电子地图的使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保证教学时设备的完整性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设备是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因此,学校应该我教师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学校在教学设备配置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配备一些IPAD等相关的电子终端,这样便于教师将相应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制定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课堂的翻转。

3.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方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做好生活和教学的结合工作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可以穿插一些拓展知识,从而能够提高质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地图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做好生活和教学的结合工作,才能实现电子地图在微课教学中的更好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俞月丽.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5,(16):95-95.

[2]周小艳.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微课模式的运用和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2):295-295,296.

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篇7

本文就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谈谈笔者使用的几种方法。

一、跨越不同学科,联系比较,提出疑问

不同的学科由不同学科教师组织教学,彼此看似无关系;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思想认识上,却处于一个有机统一的知识整体中,狭隘的学科观念会禁锢学生自由的思想,隔断创新的联想,僵化认识的活力。于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力求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融合成各学科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要有机地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开阔视野,在联系中提出疑问,提高学习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母亲河———黄河”一课的导入中,笔者首先播放了《黄河颂》的MV,有声有色的视频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安排,是因为笔者课前了解到语文学科刚学了《黄河颂》这首诗词。当学生兴奋地听着语文课上学习过的这首诗歌时,笔者提示:“同学们已经在语文课上学过这首诗歌,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现请你们把语文书拿出来,边听边看边思考:《黄河颂》中所指的‘高山’是什么山,黄河为什么奔向‘东南’,又奔向了什么之边……找找社会书与语文书在表述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喊道:“语文课讲‘奔向黄海之边’。老师,为什么语文书讲的和社会书上‘注入渤海’不一样?”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纷纷质疑:难道语文书印错了?还是作者没有学好相关知识?……你一言我一句,议论纷纷。笔者见时机成熟,便及时引导:“两本书和作者都是对的。你们要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母亲河———黄河’一课,只要认真听,听完你就会明白了。”

在上述例子中,笔者运用的新课导入方式能迅速地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为“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这一教学难点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笔者的导入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信任和学习的教材居然因学科不同而表述不一。虽然一度误认为教材印错了,但敢于质疑权威的自主意识敞开了学生的创新之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有价值。

二、跨越教材编排,联系旧知,加强实效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不可否认,初中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只专心于本册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不会联系、回顾已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已学相关知识点框架,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增强新知识学习的效果。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一框“辽阔的疆域”讲得是中国的位置和范围。笔者问:“中国是不是一个区域?”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继续追问:“如何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联系了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这一课内容。见机会成熟,笔者立即用PPT呈现了当时上课时使用的板书。(如下图)

因为在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中笔者曾要求学生将该板书誊写到书上,所以大部分学生有印象,再次见到觉得眼前一亮,表示“很眼熟”,纷纷对照着这个熟知的板书查找文本和地图,探究活动自然展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自己像一名数学家思考数学,像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体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过程,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更好的效果。

除了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加强在学知识的效果,联系上节课所学的同单元知识加强本课教学效果,更应该成为常用且可信手拈来的一种方式。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母亲河———长江”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类似前一课“母亲河———黄河”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基础知识由学生利用小组学习自主解决。然后,笔者先用PPT出示表1。

待学生对照地图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后,笔者进行过渡:“北有黄河孕育中华文明,南有另一条母亲河,是长江。”随后出示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8分钟之后展示结果。

表2形式有点类似文本,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操作,展示结果时学生也显得信心十足,因为看似“依葫芦画瓢”的新课导入具有精妙点化的功效,很好地解决了基础知识点,接下去的教学只要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即可。这种找就近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乐趣和自信心,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三、跨越课堂时空,巧引时政,延伸教学

社会中发生的很多事件往往和教材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敏锐地捕捉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时下热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有效地克服课堂局限,拓展教学的路径与时空,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无视历史,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由此引发争端。后日本又对编写初高中教科书指南进行修改,把与中韩有争端的钓鱼岛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明确表述为日本“固有领土”。钓鱼岛争端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争议焦点。现代媒体这么发达,在校的中学生早有耳闻而且普遍很感兴趣,但限于能力,一些事非无法明辨。于是,笔者结合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认识。

笔者提问:“大家知道钓鱼岛、钓鱼岛事件吗?”(学生说知道)“那你怎么看钓鱼岛事件?日本政府声称要‘购买’钓鱼岛,你怎么想?”(学生有点茫然,只能喊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口号,无法辨析)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我们要知道钓鱼岛在哪里?属于我国哪个省……”经过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了我国台湾省除了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的知识点,它们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了,才能粉碎一切觊觎我国领土的企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历史与社会》课 篇8

利用图片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同时也更适合九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没有较强的抽象理解能力,所以利用更为直观的图片教学,可以弱化知识难度,便于理解。同时在开卷考试中,为了增加题目难度,往往会以图片作为题目材料,以图片来结构题目。所以利用图片作为提升阶段的主要教学材料,具有先天优势。

一、重视地图的使用

目前历史与社会的考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图,具体来看, 有地形图、地区行政区域图和交通图、旅游图和气候类型图等。例如,一道问答题就以某旅游景点的介绍地图作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该旅游景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历史典故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其把诸多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例如,在我国古代文明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多路线图: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丝绸之路的路线图、马可波罗东方之行的路线图,在明朝史中还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这些路线图很多都可以展现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以路线图作为出题材料也是近些年历史与社会考试的热点题目。所以,笔者就设置了多个专题,强化学生对路线图的学习。例如,笔者以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串联起了我国唐朝的宫廷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征等,从而让学生以路线图为核心串联起多个知识点。

二、充分地利用各种图表

笔者发现,目前考试中越来越多涉及对比法的运用,很多题目罗列出数据之间的对比,让学生从中去发现规律。而笔者接手班级之后,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十分弱的,很多学生面对图表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解读。强化图表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面对此类题目时更加从容,还可以通过图表的运用对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知识。除了目前较为流行的经典图表之外,笔者还“独创”了许多图表来强化学生们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容易出现混淆,于是笔者就根据每个朝代的特点制作了有关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特点和文化特征的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细化讲解,让学生去深入地理解不同朝代的历史特点。同时,在对该系列的图表进行讲解中,笔者还总结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让学生首先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图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知识点加以整合,这在中考备考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适合对基础进行夯实之后的学生进行提升训练。

三、利用图片来讲述历史

目前中考中很多题目都是拿经典图片进行知识点的考查,例如,有道题目给出了辛亥革命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回答该图片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该事件的时代意义,如果学生对这些经典图片不够了解,那么必然无法完成回答。在利用图片进行教学方面,还需要强化图片之间的关联。例如,笔者就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诸多图片进行了归类:按照时间归类,可以分为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分别涉及中共一大和南昌起义、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港澳台回归等,强化这些图片之间的关联, 可以让这些图片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体系;按照事件的性质进行归类,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按照事件的意义进行归类,又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诸如此类的分类形式是十分多的。笔者给出了通过分类强化图片学习的思维方式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让其在面临新问题时可以快速地找到解决方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笔者在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备考复习中始终贯穿的教学方针。因为我们无法预测考试中会出现什么题目,以及题目会以何种形式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强化学生对学习能力的掌握,而不仅仅是灌输标准答案。

《历史与社会》课 篇9

《置身于市场经济》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主要介绍“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教材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其实就是价值规律, 很抽象。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即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自发地调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很多老师都觉得很难讲清, 学生也觉得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我国的经济现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市场经济。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通过表面看本质。胡老师就很好地把市场经济理论融于问题情景中, 透过中秋月饼的商战, 让学生理解了这只“看不见的手”。

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情景, 这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强调使学习者建立丰富的、复杂的、具有高度联系性的记忆表征, 从而能够自主地在自己已有的背景下学习知识, 对具体问题做出解答。因此, 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就成为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

一、“问题情景”支架化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知识建立框架, 在框架中寻找某个确定的知识支点, 它在整个概念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 以便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这样的支点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较为适宜, 它能以“激疑”为起点, 通过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化疑”, 最后导向“成趣”的目标, 点燃学生在问题情景中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渴盼, 让学生在问题中完善思维体系, 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智能结构中, 促成智慧升华。

要实现课堂有效提问, 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 设计一个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 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 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以一个中心主题贯穿整个课堂, 实现课堂的整体生成。

胡老师围绕“月饼商战”这一主题, 设计了以下问题: (1) 李师傅开月饼店致富的原因是什么? (2) 众多商家为什么争抢着生产月饼? (3) 两年后, 由于月饼店多了, 李师傅生意受到了影响, 假如你是李师傅的话你的选择是什么?李师傅的朋友老王最终亏的血本无归说明了什么? (4) 如果李师傅要继续生存于这个市场, 他应该怎么做?偷工减料行不行? (5) 如何才能使月饼在商海中“一路走好”?五个问题层层递进, 最终顺利总结出市场经济的好处和弊端。再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过渡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过渡自然流畅。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两只手”要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市场经济”等抽象概念很难直接“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即便一时产生效果, 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课堂教学中, 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教师上课行云流水, 学生听课自觉听得懂, 但检测时发现自己并不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度提纯, 没有站在学生思维的立场, 即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还原稚化。作为教师, 除了对教材有极高的把握外, 还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认知, 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认识应该换位思考, 不能想当然。进行课堂有效提问, 应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的角度, 根据学习程度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 要触及到理解掌握的深度, 力求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同步协调进行, 这样才有助于反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信息。

提供学习问题, 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支架”, 根据教师所给的“框架”, 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问题, 化解疑难, 学好知识, 并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很“麻烦”的问题, 当遇到较大、较难、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进行合理拆分, 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进行层层“锁链式”的提问。通过这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提问, 一方面, 可以减少问题过大过难所导致的学生无从下手而出现思维空白期, 不利于教学展开;另一方面, 通过互相关联的提问, 再加上正确引导,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思维方法予以引导, 提高学生探究、剖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者, 通过拆分此类问题,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 更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情景”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 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 (例如教师) 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来自生活的问题, 学生更有探求的欲望。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子。把“问题情景”生活化, 就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景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去年9月12日为中秋节, 学生刚刚吃过月饼, 体验完中秋节。中秋过去还不到一周, 胡老师就用“月饼商海路”的故事, 可以使学生感到历史与社会学习的现实意义, 认识到经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因此, 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问题情景生活化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又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景中加以呈现。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在新课程理念下不要只构建知识的课堂, 更要构建生活的课堂。

当一节课结束时, 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 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 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是理想的教学。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 应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 可以为以后的课埋下伏笔,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素材, 使学生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感, 不管是课前、课后, 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灵感, 使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外去。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启动大脑, 使其问题意识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教师要鼓励他们, 设法使潜在、静态的问题意识外显化、动态化。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 提高其问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历史与社会》课 篇10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历史味”,历史情境,启发思维,人文素养教育

从新课程改革起步开始, 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全面全力推进, 新的理念模式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部分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 更倾向于“一支粉笔满堂灌, 读后练上几套卷”的做法。什么学科的课堂, 就要有什么样的学科味道, 历史与社会学科尤其如此。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指出:“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 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 ”“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 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 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 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通过这种学习, 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 ”[1]由此, 笔者认为一节有历史味道的历史与社会课应该包含:生动的历史情境、启发思维的问题和人文素养教育。

有人认为, 把历史课上得很形象, 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就是历史的味道。 也有老师认为历史味道必须有丰富的史料, 挖掘历史的内涵, 探究历史的实质。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 历史与社会课堂要让学生掌握真切的历史知识, 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 体会历史知识的厚重与博大精深。 历史知识浩瀚无垠, 薄薄的历史与社会教材无法穷其所有, 只能撷取精华中的精华, 而“真真切切”是最起码的要求。 教师应始终给予学生真切的历史知识, 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历史与社会课就是能够把过去的现实客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认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等”[1]。 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的风格, 展示了当时都市的生活风貌, 为后人提供了北宋都市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物及生活习俗方面的形象资料。 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这一课时, 要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图的内容, 结合前面学过的宋元社会生活和文化, 体会和品味宋朝都市生活的情趣。 另外, 在学习官渡之战一节中, 曹操以少胜多, 统一了北方, 总结取得胜利的原因:依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礼贤下士的美德。 有一学生询问, 他说看过小说《三国演义》, 书中的曹操是个妒贤嫉能、多疑奸诈的人。 在课堂上, 我们分组讨论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为什么不同? 激烈讨论后得出结论:三国故事有真有假, 小说以史实为基础, 但加入许多虚构成分。 而真实的历史中, 曹操是一个有才能、有德行的政治家。 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达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提问既是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更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启发形式。 设问启发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设问要尽可能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例如, 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 可以这样设问: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了哪些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如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有时也可以用反问形式设问,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例如教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鸦片战争的烽烟》时, 可以问学生: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是不是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从而启发学生思考, 归纳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 把中国变为原料的供给地和商品的市场。 设问启发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难易适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启发每位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评价, 或鼓励, 或予以补充。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 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 若单独设问, 则学生兴趣很难提高, 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的对比表。 就战争开始后, 假设一方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 另一方是蒋介石, 进行模拟指挥 (主要是策略) 并谈感想。 这样不但课堂气氛活跃, 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 于是有学生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 也有学生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 还有人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 由此形成新问题, 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更深入理解。 这种讲解使学生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 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 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 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 又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 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是一门承载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科目, 对学生有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发掘教材, 积极营造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 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 首先是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 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上)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的时候,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放映了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 南京! 》, 意在导引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 以及抗日战争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结束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 以激发学生确立为民族、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课的教育意义于无声之中渗透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 读史使人明智, 本来历史学科就蕴含着独特、 丰富的教育功能, 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打造具有历史味的课堂, 发挥以史为鉴的育人功能”[3]。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包含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 蕴藏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 感受具体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从中学会做人, 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 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等, 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现代因子。 因此,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具有 “现代视角”, 具有“前瞻性”。 只有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 学生才会真切感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热爱历史与社会, 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历史与社会这门课。

学生要中考, 但不能成为考试的机器。 历史与社会课堂要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 成为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场所。 所以, 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运用有效手段和方式, 展现历史与社会课堂生命的活力。 活的历史, 才是有味道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2]张迎迎.心灵兴的对话, 让历史课上出历史的味道.

历史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11

[关键词]历史探究课教学实践与反思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12

2014年,时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笔者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一堂历史探究课《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以下是本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幻灯片用钓鱼岛的图片做背景,播放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主题歌,歌词如下: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来童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请带我漂向那天边;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破五千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

再不愿见那海,再不想看那只船,

却回头又向它走来,却又回过头,

向——它——走——来!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歌。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持续发酵的钓鱼岛事件,电子黑板上显示的是几幅有关钓鱼岛的图片(图略),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日两国有关钓鱼岛争端事件的由来?

学生: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随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规定中国收回钓鱼岛的主权,因此在国际法上,钓鱼岛已回归中国,但日本拒不承认。显然,钓鱼岛争端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因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民族战争曾遭到过多次失败,但没有哪一次像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那样,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历史探究课《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

②试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简要经过。

③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影响如何?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田中义一)“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日本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保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三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入朝,李鸿章复电:“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军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摘自郑彭年著《甲午悲歌——北洋水师的覆没》

材料四1894年,慈禧正筹备庆贺60岁生日的万

[作者简介]张健,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获得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比武二等奖和南通大市高中历史教学比武一等奖。承担多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担任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出版一部个人专著《国宝探秘36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近二十篇论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批准号:B-a/2011/02/019)的阶段性成果。

寿庆典,大事铺张。她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颐和园工程,仍在继续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户部奏请暂停颐和园工程,慈禧坚决不允。一些主战派官员请求停办“点景”,节省开支,移作军费。慈禧大怒,恶狠狠地

说:“今天使我不高兴的人,我也要使他一辈子不高兴。”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不顾。当时北京城出现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

请回答:

将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对比,你认为甲午战争能否避免?请说明理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8分钟)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不可避免”,理由如下:

1.战争是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其侵华之心早已有之,其“大陆政策”是“台湾—朝鲜—东北”、“蒙古—中国—亚洲”。

2.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成为日本实行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3.清政府腐败的主要史实

①战前不作准备,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②慈禧忙于寿庆,希望和日本和平了结。

4.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导致战争发生。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根据史料记载,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海军实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九,超过了日本乃至于美国,但是,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却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59页《〈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然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点评,共8分钟)

①甲午战争对东亚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甲午败局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引起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一步,助长其侵略气焰;取得大量利益,加快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朝鲜——逐渐沦为日本殖民地。

沙俄——面对日本的强大,沙俄并不甘心,为了与日本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引发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但是在战争失败后,沙皇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二是教训和启示:

①虽然现在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但是我们的周边地区并不平静。台湾问题、朝鲜问题等热点问题都关乎我们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②从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丧失了大量主权,到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但有允与不允”这句话中,我们深刻领悟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③要想真正摆脱其他国家的侵扰,就必须努力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这也正好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

过渡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都是一剂极好的清凉药。学史使人明智,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子,更应该铭记历史、痛定思痛、展望未来!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组材料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张亚洲杯照片。

图片注解:2004年8月7日,2004亚洲杯足球赛决赛在北京打响,中国队坐镇主场迎战日本队。

材料二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同我们总是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特别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如果日本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有个高中生这样分析: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得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J].读者,2004(20).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小组代表回答,同时教师点评,共6分钟)

①为什么亚洲杯中日两队决赛的时候,球场上的球迷会打出“俺是八路”的标语,喊出“打败日本、中国必胜”的口号呢?

②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联系现实,谈一谈对中日问题的预测和看法。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友好相处成为主流(日本投资、友好访问等)。

2.矛盾摩擦依然存在(台湾问题、教科书、靖国神社、南京大屠杀等)。

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追求,两国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如日本在中国的投资逐年增多,民间的友好访问也不断增多。因此,中日两国之间,友好相处应该成为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小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拒不承认,毫无悔意,使得日本和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摩擦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严重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虽然黄海海面的隆隆炮声已经远去,但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以古鉴今,环顾今日之全球,我们今天依然身处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刀光剑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居安思危,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制定经济、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正确战略,以使中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五、教学反思

如何将历史探究课上出新意,使学生在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的历史课中陶冶情操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精心设计探究环节

1.结合时政热点,创设探究情境

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动机来自对探究对象的兴趣,从时政热点问题入手来选择探究对象,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钓鱼岛问题与甲午中日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向学生展示钓鱼岛地图,介绍当前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并回顾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所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的情境,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问题探究创造条件。

2.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探究条件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达到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而人们获取历史认识的前提是解读承载历史信息的原始材料,历史探究性教学就是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借助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的过程。所以,历史探究性教学离不开对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本堂课上,笔者围绕探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各种史料,引导学生对多种史料进行解读、辨析和推论,以解决历史问题。

3.注重教师指导,训练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由于受阅历、知识和能力的制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笔者在提出探究问题后,通过对问题和原始材料的解读、说明,帮助学生确定问题探究的方向、角度,辨析材料的可信度,理解材料的含义。如图片材料中中国球迷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笔者指导学生要首先认识到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要求,对球迷的表现要辩证看待;在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要对其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如对历史事物进行对比的角度有哪些,如何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谈谈历史事件对后人的启示等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及时、恰到好处,以帮助学生纠正思维偏差,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探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围绕目标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史料为途径,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活动围绕目标开展,有利于学生聚焦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影响和启示的探究,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同时,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对学生加强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要达成探究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探究精神。例如,本堂课上,笔者这样考虑:一是要做好知识铺垫。尽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但大多已经遗忘。笔者在提出探究问题之前,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阅读课本,并归纳知识要点,做成表格,这样,在探究问题时就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二是问题设计有梯度。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适度,让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解答问题,问题的学术性不可太强。笔者先就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设问,适度降低问题的难度,然后对中国球迷的表现谈看法,对中日问题进行预测,提高了问题的难度,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见解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探究效果。

3.探究过程注重动态生成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既要预设好过程,体现计划性,又要根据课堂探究过程的实际,对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调整,重视并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本课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亚洲杯中中日两队决赛的时候,球场上的球迷会打出“俺是八路”的标语、喊出“打败日本,中国必胜”的口号呢?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自由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历史上日本侵略中国,且现在否认历史真相,因而导致中国人民的不满和愤怒。但也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中国人对日本政府的做法有情绪,但是体育与政治不可混为一谈,体育应成为促进中日两国友好的桥梁。后者能从另一角度提出有见地的看法,是问题预设时留下生成空间的结果,也是课堂开放创造的效果。

总之,历史课堂探究教学,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大有可为,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历史与社会》课 篇12

1 时代发展对历史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大力提倡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特别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鼓励探究式学习, 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掌握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看出, 现在的历史课程改革呈现一派喜人的景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 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特别加以重视。比如, 有的教师认为, 传统的历史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端, 但是它能够让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历史知识, 新课程的历史知识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新课程如果成功, 无疑对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利, 但做不好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损失。总之, 历史教育问题不可能因新课程的推出就迎刃而解, 还有很多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从社会科课程的角度探索历史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就是一个解决办法。其一, 能够拓展历史课程的研究视野;其二, 能够多角度地探究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其三, 能够增强历史教育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2 从课程定位看社会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现代社会科课程在让学生广泛的学习和掌握社会知识的同时, 掌握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这样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正视现在、计划未来。因为“社会科”不仅是对人类过去的经历或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也是人们通向未来世界的一种工具。同时, 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领域, 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 让学生从生活出发, 全面地多视角的了解本国社会与人类社会。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彻底的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技能:运用获得知识与技能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促进社会连贯性发展变化的因素;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们是如何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求学生学会评估事件、思想与价值观是如何影响社会的;要求学生参与研究, 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并做出理智的决策;要求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去收集、组织、解释与介绍信息的能力。”同时, “在工作中充分显示自己的知识, 技能和职责, 学会终身学习。”

3 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

社会科课程的最高任务和宗旨是公民教育。在发达国家, 历史知识是每个文化人必备的, 现代公民教育的最主要组成元素。“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他的终生眼目。”洛克认为历史是“持重与公民知识的主宰。”卢梭则把历史作为“爱弥儿”的第四期, 即教育的最后一个时期 (15岁以下) 最重要的学科。传统的历史教育强调爱国主义与国情教育;关注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育。综合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教育在强调这些的同时, 更加看重公民性的培养, 强调公民教育。历史课程特具公民性, 它自然的把公民教育的自律与他律意识、公平与公正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体验与参与意识、发展与责任意识, 以及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协调演进意识等渗透其中, 因此, 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 也赢得了人文学科核心课程的位置。而且, 公民教育中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的形成与确立, 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从历史学习中形成的各种意识与技能来完成。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人的文化特性也日益凸显。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接受文化的熏陶, 必须是个文明人、文化人。历史传承并解释着人类文化。历史学习能帮助人们了解并认同人类文化, 成为拥有知识素质: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认识和基本技能;文明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敏捷和理智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社会理解力;人格素质:基本的行为准则、健康的心理成长、健全的个性发展等的现代公民。

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育, 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学改革, 也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育的师资力量, 更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因为,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2]姬秉新.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学科教育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差距过大下一篇:故障诊断机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