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内涵

2024-06-15

社会历史内涵(精选10篇)

社会历史内涵 篇1

作为初中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历史与社会》自身所具有的公民教育因素, 是其他学科所替代不了的。正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标准》) 所言, 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公民教育新内涵, 使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初中生身上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 牢牢抓住公民政治方向教育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全新的表述, 从国家层面看, 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 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标准》, 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 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与社会》中关于近现代史的内容, 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 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专题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 为学生构建起近代探索史的框架。从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对复兴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相继失败, 宣告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在中国社会行不通。历史证明, 接受共产党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革命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 中国的GDP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二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 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撼。《标准》指出, “借鉴各国经验教训,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的鲜活史实对初中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 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成为中国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自古至今, 爱国主义历来是贯穿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

在《标准》中, 爱国主义教育着力从“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三个层面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例, 通过展示从秦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 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模式, 能生动地展现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 让学生体味教材“中国古代有过地方割据、政权分立的时期, 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而通过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如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 等等, 能让学生理解教材“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国家归属感的教育。另外, 通过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诵读会、实地考察、艺术欣赏等活动, 展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 让学生知道古代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从而理解教材“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对学生开展国家自豪感的教育。

总之,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能使初中生充分认识到, 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从少立志, 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以形成科学发展观为目标, 牢牢抓住公民思想观念教育

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 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公民思想, 成年后回报社会。

1. 科教兴国思想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 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 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标准》主题二的标题就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其中就突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 使学生明白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 都会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而正是社会生产的发展, 引起了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依标施教”, 将《历史与社会》中关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以及二战后科技革命等的史实, 整合在一节课内, 通过实例、图表展现的方式进行比较,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的直观感受, 培养科学研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理性认识, 努力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境界。

2. 改革发展思想

改革与革命同样推动历史的进步, 而改革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历史与社会》教材里, 不乏成功改革的范例, 如秦国商鞅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如今更有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学习, 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 历史上的改革曾催生出许多辉煌的强国。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点, 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 各国的经济普遍在改革的过程中, 走向开放、外向, 从而与世界市场接轨。

当然, 改革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 《标准》提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改革融为一体, 才是真正意义的变革;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发展, 才可能形成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吏治清廉、贫富适度的和谐社会。

总之, 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矛盾”, 汲取借鉴国外一切成功有益的经验, 走改革之路,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新腾飞。

3. 文明多样性思想

《标准》提出, “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 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历史上的中国, 是一个开放的中国, 唐朝的对外开放, 铸就了中国封建文明的巅峰。在国外, 美国的对外开放曾吸收了大量的欧亚移民和欧洲剩余资本, 使其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飞速发展。

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 引导初中学生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 了解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 深入地认识到合作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当今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从而教育初中学生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宏大气度;既学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思维, 用知识武装自己, 迎接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选择, 又树立竞争与合作思想, 树立全球观念, 做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各项准备。

三、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成果为内容, 牢牢抓住公民品德素养教育

将品德素养教育引入历史与社会学科活动之中, 并结合时代特点, 能使学生的公民品德素养教育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具体, 拥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气息, 从而更有助于初中生公民品德素养的养成。

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品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害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是一种既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又要实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

《标准》以“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个篇目的大容量, 通过列举实例, 综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旨在让学生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改版后的课程标准, 还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既有积极利用和改造的一面, 又有消极损害和破坏的一面, 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功能, 帮助学生从史地结合这样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审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例如,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考察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相同因素, 分析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来观察地理条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以以“感悟沧桑巨变”为题, 展示以渭河附近为中心的文明从勃兴到消融的过程, 来观察人类活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即既要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 科学探究观念的品德教育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 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是猜想假设, 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是接受检验, 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是不断完善, 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 使之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标准》提出, “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 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因此, 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样应体现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互动, 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前提, 使思维在碰撞过程中产生智慧火花, 从而让初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善于提问, 尊重实证, 拥有“批判性思维”, 切实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此, 《标准》专门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

以公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的主张与追求”为例, 通过展示“9·11”事件与恐怖主义、南北差距和自然灾害等视频, 让学生思考“这个世界怎么了?”再进一步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主流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探究, 逐步得出世界发展的大势是两个关键词, 一是和平, 二是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 寻找历史史实的依据: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警示全世界人民要远离战争, 验证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从二战后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发展数据, 告诫人们必须把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验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主题。运用科学探究, 通过思维碰撞, 初中学生对“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的理解得以不断完善、提升。表明历史与社会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承上, 而应该让初中学生学会质疑、探究, 并通过分析、总结, 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获得认识问题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 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历史内涵 篇2

一、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什么?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并且强调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和充满希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梦经历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中华民族的今天”,也将迎来“中华民族的明天”。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作了总结:“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这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的历史主线。

二、中国梦的历史内涵

(一)中国梦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国人民在追求中国梦过程中虽然有艰辛的历史经历,但却有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信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国家战乱、人民备受奴役、生活饥寒交迫是当时的历史状况。从那时起,改变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命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回顾历史,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二)中国梦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远大理想转化为一项又一项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分步实施、分阶段完成,才能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基础上,沿着正确的道路抵达胜利的彼岸。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条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伟大成就,但要把中国梦最终变为美好现实,仍要面对许多新的困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三)中国梦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教育公平内涵演变的历史考察 篇3

关键词教育公平内涵 历史考察 文献综述

“正义”“公平”“平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延伸到教育领域则是对教育公平的向往。西方世界的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科尔曼首先对教育机会均等[1]进行了界定,强调的是为所有儿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之后美国很多学者都对教育公平进行了不同的界定[2],瑞典教育家胡森提出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3],至此教育公平的概念发展比较完善了。我国教育界在引进之初大部分沿用的是这一概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教育公平的研究纷繁复杂,仅以篇名“教育公平”在知网核心期刊检索就有1149篇,CSSCI类的文章有564篇。尽管有如此多的成果,对教育公平的概念和本质仍莫衷一是。为此,本文主要以近三十年来CSSCI类文献为主,对教育公平概念进行历史梳理,把握此概念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尝试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征。

一、教育公平发展历史分期问题分析

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文献综述共有7篇,这些文献综述存在一些共通问题:一是发表的文本中过多集中于教育公平趋势的分析,出现了很多雷同的结论;二是对教育公平概念多是从学科角度分析,其他视角和历史分析的缺乏是教育公平概念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在众多文献中,对教育公平发展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只有一两篇,因此,对教育公平历史嬗变的把握尤为重要。教育公平和其他概念如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民主等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全国教育社会学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上,把教育公平纳入到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正义四个相关概念构成了教育民主化进程中循环上升的四个阶段”[4]。我国对教育公平的讨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教育公平概念引进之后,使用的是现代教育公平的话语体系,在我国本土化之后也有不同的表现。从文献考察来看,对教育公平的历史分期主要有三种,见表1。

表1 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上述三种是以不同视角和角度进行的分类,第一种是时间轴为主,重点分析不同时期内教育公平的不同表现;第二种侧重于文献中教育公平观的变化,指出由于人们对教育公平动态发展过程缺乏认识;第三种归纳了教育公平概念界定的方式,有别于学术界盲从以学科视角进行的概念划分。

二、教育公平内涵演变的历史分期

人们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逐渐深化,趋于实质认识。但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的概念是唯一的,它有一个确定涵义或本质,以表征其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但教育公平观却是历史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是不同的。”[7]在笔者看来,理清教育公平内涵变化关键不在于争论教育公平观和教育内涵的不同,而在于确立判断的标准和原则。笔者认为应明确两个着力点:一是以相关政策和教育公平界大的学术事件为背景,从中初步确立教育公平变化轨迹,并试图发现与文献中教育公平内涵变化的关联,进而为本文教育公平变化的历史分期提供理论依据和背景支持;二是基于教育公平内涵界定所使用的关键词频次统计分析,以科学计量手段,以此来划分历史时段,避免了很多主观臆想的划分和由此引发的似是而非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中教育公平定义关键词进行提炼,主要有三个关键词“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不同的定义是对这三个词的不同解释或不同组合,文献中出现了“机会平等与资源配置合理”“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并对这些词进行频次统计分析。

1.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转变:从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与此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把教育的权利还给了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教育权利平等的思想在中国萌发,虽然到后来被限定于工农群众,强调阶级内的平等。可这一羸弱的基础被文革十年消除殆尽。1976年之后,教育领域内的拨乱反正逐渐得以实行,重新确立了知识的尊严,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就标志着我国以考试制度为核心、以学习能力为标准的公平竞争制度的确立,并仍沿用至今,奠定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教育公平的基础。但这一推动教育公平的契机被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切断,为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一切力量办重点学校提出来了,教育的精英主义模式也逐渐成型。直到1986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公平的基本主题由教育权利平等转变为通过普及和扩大教育,追求教育机会均等。”[8]与这一主题转变相关的还有1992年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后,学术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2000年,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在苏州召开年会,主题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公平问题”,会议成员认为现阶段看教育公平应该从社会公平这一角度出发,即每个社会成员在受教育机会面前应受到同等对待,也就是教育机会均等[9]。在2000年之前教育公平的定义中含有教育机会的就有8次,在2000年之后仅有4次。但对教育机会的解释均不一,有的直接将教育机会均等等同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公平”[10]。教育公平是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即教育机会均等[11]。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12]。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对教育机会的分配时的合情合理,所谓合“情”,是指符合民众的意愿;所谓合“理”,是指符合教育的目的及社会发展的规律[13]。2000年是教育公平内涵变化的分水岭,2000年之前是“拿来主义”时期,主要是以教育机会均等来界定教育公平,援引西方教育机会均等说,主要是借鉴T·胡森的教育机会平等论[1]和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14]。

2.世纪初的第二次转变:从教育机会均等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教育公平在新世纪之初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是在政策文本和文献检索中频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成为了2002年和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社会学学术年会的主题,分别讨论的是“社会变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如此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公平问题非常复杂,短期内难以实现,到2004年,我国教育公平情况依然只相当于韩国80年代初期的水平[15]。2010年,把教育公平问题纳入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进程中去[16],人们也越发地认识到教育公平问题需要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也从伦理学的角度即教育公平就是教育机会均等转移到经济学的角度,更多考虑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在2000年之后,在教育公平的定义中单独出现教育资源配置这个关键词就有12次,与教育机会均等组合出现的次数就达9次。与之前强调机会的平等不同,2000年之后更注重的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17],是国家在配置教育资源时所依据的规范和准则[18],这是最流行的界定,也有学者将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结合起来,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19],这种定义是对前一种定义的升华,把教育公平看成是一种法律制度是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第二个原则差别补偿原则[20]的应用,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通过救济制度和法律政策对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进行矫正[21],这样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意义,但将其纳入法律制度是教育公平条件论的探讨,而不是对教育公平本质的规定。另外,还有学者不仅将教育公平看成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源之间均衡的状态,更是对这种状况的评价[22],是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价值判断[23],是一种质的特性,以此与教育平等量的特性相区别开来。教育公平内涵的转变影响着人们视角的关注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人们共同的期望,但实际却是东部地区实现了高位均衡,西部地位却还是低水平均衡[24],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也预示着教育公平内涵的探讨短期内还是离不开教育资源配置,以此关键词对教育公平本质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新时期教育公平内涵的新特点

1.教育公平界定的多元化

教育公平内涵总的趋势是朝向教育资源配置,但从表1来看,21世纪和20世纪最明显的区别是教育公平内涵界定多种多样。2000年之前主要是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等关键词为主,21世纪除此之外还涉及多种定义,有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角度研究教育公平。伦理学角度更多是罗尔斯的正义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学者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对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各类行动主体通过行动造就出来好的或者说正义的秩序一种概括”[25]。经济学视角更多的是将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配置结合起来,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26]。法学视角将教育权利视为一种基本的人权,关注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及法律政策保障的问题。社会学的视角是第二次转变之前所盛行的一种内涵,即将教育公平视为教育机会均等,两者是可以互换的概念,也有一些学者研究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从各式各样的定义中,可以发现教育公平内涵界定的多元化势不可挡,教育公平问题必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问题,单靠某一学科有识之士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多元与开放相连接,同样也和混乱、复杂在一起,要在这些多样的定义中去把握我们应该有的立场,建构一个包括本体论、领域论、条件论和发展论的理论分析框架[27],完善教育公平的主体概念、下位概念与旁系概念。

2.本土化和西方化并存

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用公正和覆盖[28]定义教育公平,是目前比较权威的一种阐述,覆盖一词所强调的是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但中西方有不同的关注点,中国所强调的是区域覆盖,要实现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均衡分配,尤其是向西部贫困地区的倾斜;而西方更多关注性别公平问题,以期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和暴力问题[29]。反映出我国在经历概念的“拿来主义”时期之后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反思教育公平问题,本土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首先,中国的教育公平思想研究,有对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公平思想的溯源,也有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公平的历史发展。其次,公平与效率这个话题是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所衍生的一个本土话题,经历了从公平与效率对立、效率优先到统筹兼顾、非对立关系的阶段,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再则,以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关键词来说明教育公平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此方面的界定同样比较全面、丰富,也促进了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制度与原则的研究。

与此同时,对西方教育公平的关注同样不少。就教育公平的定义来说,在21世纪层次性界定也就是将教育公平看成是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仍然很流行,高达9次,与主流定义教育公平即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相比仅少3次。此类定义的共同点是将教育公平分为三个层次,不同的是对三个层次解说的不同,如有学者将起点公平界定为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将过程公平界定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将结果公平界定为教育质量公平[30];也有的认为起点的公平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过程的公平即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结果的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公平[31]。但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结果平等并不包含在教育公平内,因为教育结果平等是不大可能实现的[32]。这类定义不论从何种角度解释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其实质都是引用国外科尔曼关于教育公平的经典分析框架。定义中本土化和西方化并存的趋势不仅是一种日渐明显的现状,我们也应该在这方面着紧用力,在引进西方观念同时,尝试着解决本国实际的教育公平问题,也要在抽象理论方面努力,提出科学的概念分析框架。

3.更加关注微观的教育公平

从注重区域、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到微观教育过程公平的转变是由物到人的转变,是经济学视角向教育学视角的转变。教学过程中学生立场的确立,这种新的教育公平观强调学生公平体验,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女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还要注重课堂上座位排列前后中偏的分配,独立思考、发言机会和评论权利的分配,以及对选择沉默而不举手的尊重等[33],因此教育过程的公平是学生的差异性优化发展的需要,应给予学生公平的待遇[3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以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目标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实现,也代表着教育公平的总趋势是区域间的公平,也还是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微观教育公平的强调虽还不是主流,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其实质意义并不大,但在一些零星的著作中已可见其微,它所凸显的是受到公平对待是学生的基本人权。

参考文献

[1] 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M]//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周元宽,程天君.立足学科发展的传统与现代,聚焦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3]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4] 王勇鹏.教育公平观:问题和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5] 王长恩.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1(5).

[6] 张良才,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2(12).

[7] 钱志亮.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8] 谈松华.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研究[J],1994(4).

[9] 谭春芳.论我国社会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0.

[10] 刘成玉、蔡定昆.教育公平:内涵、标准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09(3).

[11] 赵顶兴.教育公平与教育个性化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 李慧.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再探[J].教育与经济,2000(3).

[14] 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

[15] 教育部.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16] 钱志亮.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17] 郭彩琴.教育公平:内涵和规定性[J].江海学刊,2003(3).

[18] 胡俊生,孔岩,何晨.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教育公平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19] 涂艳国.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20]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1(8).

[21]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Reprinted from the edition by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college press,1971.

[22] 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

[23] 郭彩琴.教育公平辨析.江苏高教[J],2002(1).

[24] 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J].教育研究,2008(6).

[25] 杨小微.我国基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26] 李森有.论教育公平与教育立法的权威——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立法为例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7).

[2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视角.长春:吉林大学[D],2005.

[28] 肖建彬.论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04(24).

[2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Field,S.,M.Kuzera,B.Pont,No More Failures:Ten Steps to Equity in EducationGrace Chisamya,Joan DeJaeghere.Gender and Education for All: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achieving gender equ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2.

[30] 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1] 李明阳.论教育公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2] 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33] 杨小微.教学:关注微观过程中的教育公平[J].湖北教育,2013(6).

[34]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社会历史内涵 篇4

一、热河文庙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一)、文庙是清代皇帝遵儒重教的场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建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二千年的文化影响深远,文庙作为儒家思想的实物载体,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尊崇。热河文庙作为清代重要的祭孔场所,由乾隆皇帝本人亲自选址、规划建造而成。1779年5月热河文庙即将建成之际,适逢乾隆皇帝来承德避暑,他不顾舟车劳累,直接来到文庙巡视,行过瞻礼、拈香后方才离去。同年7月7日,乾隆皇帝又参加了文庙隆重的落成典礼。据统计,清朝皇帝共在此举行祭祀仪式34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寺庙。

(二)、承德清代教育中心

自康熙皇帝建避暑山庄开始,承德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小村庄发展为初具规模、欣欣向荣的都市。但承德的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与承德作为清朝夏都的地位太不匹配了。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期间,礼部尚书曹秀先提议兴建学宫,以填补承德教育的空白。乾隆皇帝大为赞同,遂下令按照北京孔庙的规则修府学、建文庙。热河文庙遵循了中国古代教育“因学而庙”的特点,为左庙右学的形式,东院为尊经阁藏书楼,中间为祭祀先师孔子之所,西院为府学,全称承德府学教授署。热河文庙从建制上考证为中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齐名。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

除去皇帝祭祀,热河文庙在平时是不对普通百姓开放的,只有在府学生员入学时例外。当年,每当州、县考试结束后,考中秀才的学子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进入文庙,登桥跨泮池,入大成殿礼拜谒先师孔子,然后到西院的府学教授署拜见教官,整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入泮作为隆重的入学大礼,象征学子师承圣人,开始接受正统教育。

府学作为清代官办教育机构,是为国家培养、选拔预备官员的地方。承德府学在当时掌管着承德地区、赤峰地区、朝阳和阜新地区的教育管理及科举考试。可以说,自热河文庙建成,承德地方“人始知读书,乃知奋勉”。在此后1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承德府学子屡屡考中,曾经出秀才400余人,贡生56名,举人164名,进士22名。不仅为承德的教育史展开了辉煌的篇章,也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

(三)、承德现代教育的发源地

清朝末年,在西方侵略者的战火和铁蹄下,中国已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重要时刻,以四书五经和八股取士为主的封建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国家岌岌可危的形式需要。要救亡图存,改革教育已势在必行。古老的热河文庙,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开始废科举、兴新学,成为承德现代教育的发祥地。1903年,在承德府学下属的振秀书院创办了热河中学堂,成为承德最早的中学。1906年,历时130年的承德府学教授署正式撤销,在原址上成立了承德府劝学所,管理承德全府的教育改革,彻底掀起了推行现代教育的浪潮。

承德最早的女子小学出现在这里,开创承德女子受教育的先河;承德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也在这里,培养了承德第一批女性小学教师;现代知名的承德一中和特色办学的承德八中等多所学校都源于这块教育的圣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

二、热河文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中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历史见证

寺庙中的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最为明确地记录了清代乾隆晚期发生在台湾省的一件史实,碑中记述了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有利的证实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碑中记文还可以使我们略见一些与缅甸等国的关系,更好地了解清帝在承德处理边疆事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活动。碑刻《清高宗御制承德文庙补咏战胜廓尔喀之图序》、《十全记》明确记录了10次乾隆皇帝评定民族分裂叛乱的史实,虽有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之嫌,但也确实记录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史实。

(二)、儒家文化的载体

如今的热河文庙供奉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四配、12哲、129位历朝历代在儒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具有较高造诣的先贤、先儒,承载着中国2000余年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学以孔子为宗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忠恕分开来讲,忠指诚实无欺,尽心尽力地为对方考虑和谋事。恕指以己量人,即以仁爱之心待人。从积极方面讲,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重视家庭伦理,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修身齐家为本,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而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这些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如何发挥热河文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儒家思想体系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用成分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任何先进文化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用成分,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形成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把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1、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人在宇宙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对它们的不同解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文道德追求。儒家的人文精神则反映了积极的入世态度。历代儒家都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建功立业、经邦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个人的完善与天下百姓的福祉联系起来,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在彼岸世界,而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这种人文精神与佛、道人生观形成对照。

2、华夏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华夏民族主义精神严于华夷之分,强调华夏文化优于域外文化,以民族、社会、国家、集体、家庭及家族的利益为重,民族性高于个性,群体重于个体,社会重于个人。这些精神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由此,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个人对民族、社会和家庭应尽的责任。这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的观念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崇尚的人生价值准则。因而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海外华人无不受到华夏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明。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

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强调并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态度,重视“刚毅”,表现出积极有为的精神。《易传》将此精神进一步发展,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勇进取,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坚持与外来侵略和外来压力作斗争。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奋发和自立精神。

4、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精神

崇尚气节,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内在生命源泉,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学对此精神的形成影响甚大。孔子提倡“杀身以成仁”,孟子主张“舍身以取义”,教导人们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了追求“成仁”、“取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的思想,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些精神熏陶感染了无数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志士仁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境界。从而,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观念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普遍性原则,对于砥砺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及其炎黄儿女在逆境下坚守信念,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造就了一大批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邓世昌等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当前发扬这种重气节、讲操守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有助于振兴中华,促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二)把构建工作巧妙地溶于系列文化礼仪活动之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简单说教肯定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根据文庙的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文化礼仪活动,通过广大市民和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形式多样、满足各年龄层市民需要的礼仪活动,使广大市民能够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激发当代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品格,在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讲正气、做贡献,树立新时代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扬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将热河文庙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从而构筑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传统古代礼仪不仅是歌、舞、乐、礼的融合统一,更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内涵。例如,开笔礼作为我国古代人生四大礼之一,俗称启蒙,是我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洗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标志着少儿从此开始进入学习阶段。举办开笔礼仪式可以让儿童在凝重庄严的仪式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学苦习、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事的文化精粹。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如今的成人礼仪式,意在激发青年人关于责任、仁义、孝廉等正面价值观,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崇高的精神品格,为参加成人礼仪式的青年们翻开人生的崭新篇章。

实践内涵之历史性基础解析 篇5

实践内涵之历史性基础解析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以社会历史为基础生成、发展的`.实践的内涵可以包括目的性要求和对象性活动两个方面.这些都正是以社会历史为基础而实现和拓展的.理解实践必须要有一个把“抽象的人”回复到“具体的人”的历史自觉.

作 者:王成胜 李兵  作者单位:王成胜(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李兵(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刊 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4(1) 分类号:B023 关键词:实践   历史   解析  

教育文物:内涵、价值及历史借鉴 篇6

关键词:教育文物,内涵与价值,文化传承,历史借鉴

教育文物是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文物是教育发展的历史信息载体,是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见证,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证史、存史、续史的主要依据。同时,教育文物也是教育变革的物质基础之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而不能回避的保障之一。教育文物的存在是教育史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检验教育发展的得失,避免教育改革的弯路,预见教育发展的未来。重视教育文物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文物的内涵与价值

教育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各个时期各种教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教育物质遗产。中国教育文物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教育遗址、古教育建筑、教育碑文、石刻、壁画;与重大教育事件或者著名教育家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教育史料价值的教育遗迹、教育实物、代表性建筑;教育历史上各个时期珍贵的教育艺术品、教育工艺美术品;教育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教育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教育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教育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教育制度、书院制度、科举制度、私学等代表性的教育实物。

教育文物直接和教育历史发展相连,见证着教育的历史,承载着教育的发展变迁,透露着教育历史的信息,其社会教育价值比其他文物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教育效能更为有效。

(一)教育文物的历史价值

教育文物是教育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既可以证实史料的记载,又可以纠正教育文献中的错误和补充教育文献记载的不足。教育文物是教育发展的信息载体,通过教育文物可以了解教育史的发展真相,研究教育发展的经验,预见教育发展的未来。通过展览教育文物可以丰富学生的教育史知识,提高教育发展的历史意识,形成科学教育史观,为科学教育决策,不犯历史错误提供借鉴。

(二)教育文物的科学价值

教育文物具有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教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体现着历史各时期民族教育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透露着民族教育智慧和科学教育发展水平。通过研究教育文物,可以了解历史上各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科学因素、专业因素以及发展程度与水平,可以为认识教育历史发展规律提供参考。通过教育文物的展示,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借鉴,吸取教育传统的精华。

(三)教育文物的艺术价值

教育文物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教育文物具有审美、愉悦、观赏等功能,为人们提供休闲、享受和借鉴、创新。珍贵教育文物就是一道风景,可以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珍贵教育工艺品、美术品以及教育家的书法绘画作品,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

(四)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教育文物的收藏、展览与研究可以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教育场所与机会。通过教育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可以增进人们的历史教育知识,形成唯物历史观。所以说,教育文物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文物就是一个课堂,一本教科书,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文物的历史借鉴

教育文物的历史借鉴价值主要是指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改革的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到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教育改革的行为及其后果要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今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应该成为未来继承的教育文物,今天的教育业绩应该成为后人继承的教育经验而不是教训。教育文物意识要求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深谋远虑,万无一失,减少失误,确保成功。

教育文物的历史借鉴价值十分具体,表现于学校建设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仅从学校的校名、选址、布局、建筑、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其特征。

(一)学校的校名应该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品牌

学校的校名要有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和教育内涵,学校之名要有出处,有来源,有依据,有典故,这样的学校名称,才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品牌价值。学校之名最好不用数字,以数字来命名的学校,缺少历史信息、文化气息和教育意义,缺乏对学校教育者的尊重,不利于学校文化的传承。学校之名也不能总变,学校的名称不断变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变动学校之名是要付出历史代价的。

(二)学校的选址、布局、建筑要有文化价值

学校校址是学校教育的物质载体,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物质保证,是学校能否成为一所名校的重要标志。所以,学校的选址以及变动要极为慎重。选址要注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发展价值。从著名学校的旧址来看,学校的选址都极为考究,有文化内涵,有历史依托,有山水凭证,有人文理念。

古代的书院选址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书院选址注重自然环境的“风水”,做到“山屏水障,藏精聚气,钟灵汇秀”,同时,书院的选址根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强调人文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延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与人的和谐。书院的选址,从教育意义上分析,具有极高的教育学价值。一方面,为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可以修身养性,潜心治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讲学、研究、祭祀、藏书、刻书等教育学术活动,都有自己的场所和空间,为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长期性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保障。

学校的建筑布局要具有文化价值与教育学价值。建筑布局要有人文理念,可以吸取古代书院建筑布局的精华。书院注重“礼乐相成”,“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礼注重的是秩序,突出建筑对人社会行为的规范,乐注重的是和谐、和睦,突出人与人的情感教育,礼教和乐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群体活动空间。

学校的建筑物要有文物性、标志性,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学校建筑物是一种文化,学校建筑应该是一种教育建筑,是一种凝固的教育艺术,学校的建筑物应成为建筑艺术中的艺术品。学校的建筑物不仅要坚固、耐用、安全、环保,还要美观、卫生,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历史价值。不同的学校要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物,要有不同的布局、功能、风格和色彩。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百年学校,都有自己的百年建筑物,历经世纪风雨,仍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使用价值,其建筑质量和设计风格至今也不过时,仍然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和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老建筑是学校教育历史的见证,是学校教育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

(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文物意识

学校的一切都有教育意义,这是衡量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准。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道、一楼一阁等都要有文化的内涵,都要有文化文物的价值。

古代书院文化建设对于今天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启示。书院除了选址与布局具有文化内涵外,在书院整体风格和样式的装饰上,也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内涵。诸如书院根据自然环境灵活和谐对称地安排房舍,设置园林,布置亭榭,在建筑空间点缀梅兰竹菊、柏松莲荷、碑文石刻等。院门和各种建筑上的楹联、牌匾、书画都有教育意义,内容多以宣扬立志向学、教化劝诫为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文化伦理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陶冶性情,增添文人气质。书院各种建筑的名称,如讲堂、教学斋、御书楼等,直观表达教育的含义,书院装饰的桃李图案,寓意桃李满天下,书院台阶的卷云形装饰,寓意“步步高升”,书院各种学规的碑记、石刻,体现文以载道的教育学内涵等。有的书院还配有文庙、魁星楼、文昌阁等礼制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物令人感觉肃然,和书院建筑相呼应,使教育的空间表现得更加宽阔,教育理念更加厚重,教育内容更加厚实,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更衬托出书院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学校重大教育事件、重要教育人物、重要教育贡献要树碑立传

学校重要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科技名人、教育名人等,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要为重要教育贡献、重要教育人物、重大教育事件树碑立传。学校档案建设要有文物以及文化价值观,重要教育文献原件要规范管理,使之系统化。学校各种证书、证章、奖章等要有文物价值,要制作精良,设计优美,选材考究,今天是文献,明天就应该具有文物价值。学校要发展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教育工艺品、美术品,使其具有教育内涵,具有收藏价值和传世价值。

学校教育文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记录教育发展,承载教育变迁,见证教育贡献的重要载体。教育是百年大业,教育的成果是代代累积的结果。教育只有在教育文物与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和发展。为此,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增强历史责任感,重视教育文物及前人在教育发展中的贡献,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著.文物学[M].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2]王雷著.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4]王耀希主编.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经典”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指向 篇7

关键词:“经典”,历史内涵,当代指向

“经典”一词作为文字符号本身, 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 “经典”一词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最初, “经”与“典”是两个词:

“经”字最先出现于周代铜器, 其本义与“纵”相关, 金文里写作“经”、“泾”、“径”等1;《说文解字》释“经”为“织也”。《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 织物的纵线, 与`纬'相对”2;战国以后, “经”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经典”之意。《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 恒久之至道, 不刊之鸿教也”3。

“典”的本义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中认为:“典, 常也”, 《文心雕龙》认为“典”与“经”、“经典”、“经诰”、“典诰”等同义4。《辞海》中, “典”有“典范的重要书籍”、“常道、常法”、“制度、法则”5等义。

因此, “经”与“典”的词意在中国古代基本可以通用, 都是指经过时间检验的常道、法则、规则、规范等等。

在西方, 美国常用“Canon”表示“经典”, 而此“经典 (canon) ”, “源于古希腊kanon一词, 意为用作测量仪器的`苇杆'或`木棍', 后来又发展成为`规范'、`规则'或`法则'这样的引申义, 并作为本义流传下来, 进入欧洲语言中”6;《美国英语文粹词典》将“经典”解释为:通常被认为有很高地位的艺术家、作家与作品;作为复数使用时特指古希腊罗马文献;被视为典范的或传统的东西7;20世纪90年代, 佛克马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中讨论文学“经典”时, 转述罗森格伦的观点, 指出, “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 而“只有知名的作家才可以因比较或解释而被提及。”8在这里, 论者所强调的是“经典”的文本应该是常常被批评家作为某种参照标准而提及的优秀作品, 即强调的是“经典”的规范性、标准性因素。

由此可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经典”都是一种标准, 一种规范、典范, 一种有参照作用的坐标, 具有规范、典范、法则、范例、准则等含义。

“经典”作为过去流传下来的准则、规范、典范, 它不仅有着抽象的意义, 也有着实际的所指意义, 我们大概可以从内容、主题与结构三个方面来界定“经典”的当代指向:

首先是内容上的原创性:

内容上的原创性是“经典”的根本。经典性文本要赢得时代共同体的关注, 它就必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或货真价实, 或哗众取宠。但是, 经典性文本要经历社会变革之后, 自身仍然能够演变流传, 以及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不断获得一个或几个共同体的认同与考验, 就必须具有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原创性, 能够使人耳目一新。

中华文化典籍, 如《尚书》、《诗经》、《国语》等, 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原初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精神。还有一些阐释经典文本的著作, 如“春秋三传”, 是历史传统和新的理论体系共同作用的产物, 是原创性典籍的合理引申;还有原初形态的科学著作《山海经》等, 在内容上都具有人类原始的生命感悟与认识痕迹, 是人类集体记忆和文化无意识的当代体现。

其次是主题上的宏远性:

“经典”主题上的宏远性, 一方面是指探究事物间或人际间或宇宙中最具本质性的内涵, 另一方面也是指它的主题不虚空, 有利于人类的审美与发展, 它所载的观念、思想、知识能够落到实处, 能够使人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经典性文本往往以人和人性为中心, 能够揭示人类无意识深处某种原型或原始信仰———探讨宇宙奥秘, 关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人为本, 阐明人际理念, 总结生存经验, 并以“行”为落脚点, 以经世致用为旨归。

纵观传统文化, 我国的经典性文本主要蕴含着如下主题:

第一、阐发人际关系与时空理念, 如中国的“道”家文化, 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放在与宇宙同构相互感应的位置来思考;《周易》作为“卜筮之书”, 它以人事询问“天命”, 以“天命”来裁定人事等等, 将天人关系阐释为:主体以自己的方式承继“天命”, “天命”根据个人的所作所为来裁定人事。人道是独立的, 天人之间是和谐的、连续性的;

第二、描述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以人际理念为核心思想, 如《论语》中, 人际交往的“合”、“信”原则、“重感情, 讲原则”、“律己宽人”、“礼让谦逊”、“言行一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交往态度, 还有“因人而异”、“因境而异”的交往技巧和方法等都是《论语》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所在;又如《左氏春秋》中所载政治性的人际权力关系、儒学的“和合”精神, 都是人际理念思想的中肯表达, 表现了一种普遍性的人际理念;

第三、表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崇高精神。在中华文化典籍中, 许多故事都表达了人类顽强的生存理念及奋斗精神, 如开天辟地、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等远古神话和故事, 都在不同的角度肯定了人的奋斗精神和原创能力。

此外, 经典也从各个方面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生命价值及道德尊严, 如《荀子·王制》中所记载的: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再次是表达上的开放性:

表达上的开放性也是“经典”当代指向的评价标准之一。由于经典性文本的存在与发展以语言文字为媒介, 因此, 由文字的多义性与浑圆性, 文本结构的“召唤性9”所塑造的文本的“说不尽”, 使得经典性文本有着凸显多种意义的巨大潜能。然而, 这个潜能是否能够发挥出来, 主要取决于时代的文化语境和不同的接受主体, 因为经典的形成与发展是内部构成与外部权力话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 经典性文本内容上的原创性、主体上的宏远性, 表达上的开放性决定了具有规范、典范、法则、范例、准则等含义之“经典”的当代指向, 正式“经典”历史内涵和当代指向构成了经典性文本在历史之河中长流不息的基础与条件。使得经典性文本承载了相关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无意识, 以及人类心理原型的某种共识。

参考文献

[1]周同予.中国经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第14页。

[2]陆侃如, 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 (上) .济南:齐鲁书社, 1981.第1406页

[3]吴林伯.文心雕龙.字义疏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第21页

[4]辞海 (第三版) [Z].陕西: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第402页

[5]陆侃如, 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 (上) .济南:齐鲁书社, 1981.第1406页

[6]夏冬红.文学经典与文学史[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3) :第69-74页.

[7]参见《美国传统词典》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第248页对“经典”的释义。

[8]佛克玛, 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第51页。

吴哥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内涵 篇8

一、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吴哥窟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吴哥窟的结构、比例、均衡、雕塑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与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千佛塔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吴哥窟是吴哥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古迹之一。

吴哥窟建在平原上,建筑主体是一座浩大的城池。在12世纪建造时,它的名字镌刻在寺庙正门的门框上,叫“威什努庐”,后来才被命名为“Angkor Wat”。Angkor读作“吴哥”,意为“圣洁之城”,Wat读作“窟”意为“寺庙”。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在地理上与东南亚衔接,民间往来比中原本土密切,而位于东南亚腹地的这座寺庙是从非官方的民间渠道,用口耳相传的非文字形式,由高棉语直接翻译成广东话而来,“窟”在广东话里近似读作“Wat”。

苏利耶拔摩二世是英勇善战的高棉王,1113年继位,人称“太阳王”。他积极开拓疆土,使高棉国的土地跨越到马来半岛东海岸,他建造了吴哥作为自己的陵墓。然而,这项巨大的工程历时八九十年才完成,在他去世后五十年才被安葬在神殿里。吴哥窟整体宏伟壮观,局部精巧细致,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吴哥窟坐东朝西,呈中心对称布局,包括护城河、外郭、内城和寺庙主体四大部分。吴哥窟将以台基、回廊和角塔为特征的“吴哥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寺庙的主殿全部修建在一座石砌的台基上,台基共三层,每一层四周都有石砌回廊围绕。回廊上刻着浮雕,第一层回廊的浮雕尤为精美。每层台基之间用陡峭的石阶相连,阶梯上以石屋顶覆盖。除了回廊上饰以浮雕外,石塔、石门楼上也都刻有大量的美丽图形装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哥寺的几乎每一块石头上都有浮雕,或镌刻着玲珑纤细的装饰,整个寺简直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杰作。”吴哥窟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着印度神话里宇宙的中心─须弥山。

吴哥采用了“曼荼罗”的格局,他以凝固的形式用建筑符号表现出严格的向心性,并朝向四个主要方位,中央祭殿象征着作为世界中心的圣山,围廊象征着神化的海洋。“曼荼罗”是梵文音译,本义为“获得本质的地方,象征宇宙的分解与复合,作为诸神聚会的圣地和宇宙力量的聚集点。曼陀罗最下方为地、水、火、风四元素,其上有须弥山,众神聚会于顶端宫殿。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从吴哥寺东面的藏经房进入到由石块筑成的高阁重楼的65米的主塔,由于尖顶宝塔是吴哥王朝最为神圣的地方,因此通往尖顶宝塔的台阶格外陡峭。爬上楼梯要手脚并用,如同朝圣一般。

二、吴哥王朝的首都─吴哥通

吴哥通也称为大吴哥或吴哥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一直是吴哥王朝的首都。“Thom”读作“通”是“大”的意思。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初建于公元九世纪后期,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都城内宝塔、皇宫等建筑鳞次栉比,庄严雄伟。庙宇建筑精美,雕饰华丽。据估算,这座城市鼎盛时拥有人口上百万,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著名的罗马城。

最早选择吴哥作为王都的国王是耶输跋摩一世。这里不仅地域开阔,适宜建筑新的都城,尤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一座天然的山─巴肯山,可以建立寺庙供奉“林迦”。同时,这里丰富的水源可以满足众多城市人口的需要。暹粒河流经这里,除满足饮水外,还可以灌溉农田,保证了农业丰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粮食。在设计上,都城体现了高棉人的信仰和国王的宗教观念,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整个都城围绕巴肯山建造。在都城范围内,除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建造王宫、官署和庙宇外,还有众多的村落、集市、稻田和数百人工水池排列在巴肯山山麓,成几何图形。高棉人筑起城墙将广阔的都城围了起来,早期的城墙比较简陋,是用木栅栏之类的材料筑成,后来改为土墙,再后来使用坚固的石头来筑就城墙。耶输跋摩一世之后,还有几位有作为的国王为吴哥城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其间虽然发生过因王位争夺和对外斗争而引发的战乱,王城或暂时迁都,或遭到破坏,但由于国王们致力于王城的修复与重建,在吴哥鼎盛时期,王城越建越好,越来越繁华。到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吴哥达到了全盛时期。当时的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把吴哥引向一个全新的时期。皈依大乘佛教后,他采取了一种新的观念。在40年的统治期间,他尤其注重对祖先的崇拜,修复了几乎所有的古寺,并留下了一块石碑。刻在石碑上的铭文没有任何序言或解释,只有一行“高棉国宛如天堂国度”的文字。

三、吴哥的微笑─巴戎寺

社会历史内涵 篇9

1、艰苦奋斗作风

艰苦奋斗, 从字面上看, 艰是指困难, 艰苦是指困难多, 条件差, 环境恶劣;奋是只振作、鼓起劲来, 奋斗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做长期的斗争。就一般意义而言, 艰苦奋斗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

从物质层面上讲, 艰苦是主要是一个生活标准, 它是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产和生活作风。从精神层面上讲, 奋斗则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 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 为达到目的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抑制状态和思想品格, 也是人们在改变现状和开拓未来的过程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艰苦奋斗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艰苦奋斗, 是指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 不畏艰难困苦而努力奋斗。广义的艰苦奋斗不仅指个体层面的行为, 而是提升为一种精神风范、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道德品质、一种人生追求, 即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范。它又具体便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表现为一种政治取向、一种价值追求;二是表现为一种不畏艰难、努力拼搏的工作作风;三是表现为一种孜孜不倦、探索真理的思想作风;四是表现为一种勤俭节约、生活朴素、量力而为的生活作风。

所谓艰苦奋斗作风, 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奋发图强、不畏艰险的革命斗志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证明, 这一作风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发扬艰苦奋斗作风, 才能使我军的党员培养高尚的情操, 加深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2、艰苦奋斗作风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优良传统, 也是与时俱进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强化艰苦奋斗思想, 增强执政意识?首要的是, 必须正确理解艰苦奋斗的新内涵:

(1) 自强不息。这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核心。自强不息, 就是既不屈服于艰难困苦, 也不懈怠于富足安逸, 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 蓬勃的朝气, 奋进的锐气。自强不息, 就是既不回避自己的差距, 也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始终奋发向上,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2) 不怕困难。这是艰苦奋斗的主要特征。不怕困难, 就是在战术上重视困难, 在战略上藐视困难, 千方百计探索克服困难的科学方法和最佳途径。不怕困难, 就是在艰难困苦面前保持一种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拼搏精神;就是在克服苦难的关头抱定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心;就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百折不挠, 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就是在逆境中奋起, 不消极、不沮丧、积极进取, 力争有所作为的态度。

(3) 勤奋工作。这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形式。勤奋工作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 要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 是一种敬业精神, 是对工作的负责, 是对既定目标的追求, 是鞠躬尽瘁。

(4) 节俭简约。这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必然选择。节俭简约, 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工作态度。节俭简约, 并不是搞苦行僧式的禁欲主义, 而是在生活上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在工作上以适用为度, 不超标准;珍惜爱护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和自然资源, 尽可能做到物尽所用, 不以铺张浪费、排场为荣耀, 不以时髦、豪华为追求。

“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节俭简约”是艰苦奋斗思想在新时期的综合体现, 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时代精神。

二、我军艰苦奋斗作风的历史流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 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 不断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 让艰苦奋斗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提倡的艰苦奋斗, 是有时代特征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是一种源自内心境界的精神动力。

1、艰苦奋斗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 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不奢侈、不浪费的朴实的生活作风。戒奢则家道兴, 从俭则国运昌。我们今天强调艰苦朴素就是要共产党人保持本色, 做到国家越是发展得比较好, 生活水平越是得到改善, 越要艰苦俭朴, 越要勤俭办一切事业。

2、艰苦奋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

艰苦奋斗, 是一种艰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 是一种勇于面对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并善于在困难中突破和超越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精神, 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避艰苦, 不怕困难, 勇挑重担;体现为积极进取, 奋发图强, 勇于拼搏。摒弃那些降低工作标准, 满足于敷衍应付, 或者萎靡不振, 消极怠工, 对工作能推就推, 能拖就拖, 拈轻怕重, 遇到难题绕道走, 遇到矛盾就撒手等错误思想。用艰苦奋斗精神从事各项工作, 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革命热情, 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我军历来有艰苦耐劳的光荣传统, 有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 有不畏艰险的坚强精神。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倡导艰苦奋斗, 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越是改革开放, 越是物质生活富裕, 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 人民的生活富裕了, 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 也是很有害的。

3、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艰苦奋斗, 是一种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是一种激情昂扬、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旺盛斗志。

我们今天倡导艰苦奋斗, 是要倡导一种合理消费、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行为习惯, 要倡导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意志品质, 要倡导一种把个人奋斗与民族安危、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责任感。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它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一种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一种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一种立志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历史事实反复告诫我们:艰苦创业, 励精图治, 方能长治久安;贪图享乐, 骄奢淫逸, 必然走向衰亡。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胡锦涛主席在考察西柏坡时发表重要讲话, 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国家越是发展, 生活越是改善, 越要居安思危, 越要艰苦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一刻都不能丢。

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灾难。但多难兴邦, “艰难困苦, 玉汝以成”, 只要在党的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激发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斗志, 就能够战胜千难万险, 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

摘要:随着党所处的地位、面临的环境及肩负的任务的变化, 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及其时代内涵, 也有相应的不同内容。我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 在新时期新阶段, 我军又对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社会历史内涵 篇10

在《圣经》中, 贞女指的就是玛利亚, 在所有基督徒的心中, 贞女马利亚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而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中也有一个贞女的形象, 就是剧中的贞德, 这个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是一个虽然出身卑微, 却是受了上天之命要去帮助法国的“圣女”形象。贞德在言语方面非常得体, 她信奉上帝, 是一个在读者看来非常圣洁的女性。剧中的阿朗松公爵甚至为了贞德这位圣女, 想要为她修建雕像来顶礼膜拜。但是后来, 故事情节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位所谓纯洁的圣女贞德露出了她另一面, 在上篇的第五幕中, 贞德的形象出现了反转, 读者看到了她的另外一面, 她竟然恳求“北方鬼王的大小神差们”救苦救难,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全心全意信奉的上帝的神力竟然是来自幽灵之助, 其实她就是一个违背神意的女巫。在贞德求助各方神明失败之后被英军抓住准备施以火刑时, 她竟然谎称自己自出生以来就是一个圣女, 又称自己是一个孕妇, 贞德这种不惜毁坏自己名誉来保全性命的行为无一不让所有人惊讶。《圣经》中的马利亚是贞女之身, 她生下耶稣是因为受了圣灵感应而怀孕, 由此成为耶稣的母亲, 也被后人所敬仰。圣母马利亚被后人所敬仰和尊崇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她贞洁的肉体,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她对上帝非常虔诚,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对于圣母马利亚来说, 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和顺从就是她至高无上的荣耀, 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而同为“圣女”的《亨利六世》中的贞德, 表面看来她也称作是贞女, 但实质上她却有违贞女这个称呼, 她暗地里求助于各方的邪魔恶鬼, 严重地违背神意, 还时刻用圣母的美名来树立自己的圣洁形象, 她为了苟且偷生, 竟然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 谎话连篇, 与《圣经》中圣洁的玛利亚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贞德这个角色充满了反讽意味。

二、对相关情节的反讽

《亨利六世》借鉴了《圣经》中的情节, 但不同的是这种借鉴是充满了反讽的色彩。耶稣是一个受众人敬仰的牧者, 他是为了拯救世人而最终殉难, 他是心甘情愿的。而《亨利六世》里的约克则是一个残暴奸猾的角色, 他想要满足自己的野心, 得到世人的敬仰, 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死。莎士比亚在塑造约克这个反面人物形象时, 借鉴《圣经》中“耶稣殉难”这一情节, 塑造出了一个伪救世主的形象, 由此看来, 这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虽然经历相同的情节, 但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极富讽刺意味。

三、对一些语词的反讽

《亨利六世》除了在人物形象和情节方面运用了反讽的手法之外, 在一些只言片语中也有所体现。《亨利六世》剧中的一些人物有意无意地用一些神圣的词语试图来开脱自己的罪行, 有时候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歪曲“圣经”语词的原意, 这些都会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反讽意味。在《亨利六世》中的人物玛吉利·乔登是一个巫婆, 她受到了罗斯特夫人的嘱托, 召唤幽灵来询问亨利王以及一些大臣们的寿命和前途, 玛吉利·乔登在和幽灵进行对话时, 她竟然让幽灵阿斯麦丝凭着永恒的上帝来回答问题, 这与“圣经”传统是相违背的, “圣经”传统是绝对禁止行巫术或者占卜之类的, 玛吉利·乔登这种以上帝的名义去威慑幽灵的行为充满了极大的讽刺, 与《圣经》的传统背道而驰。

在《亨利六世》这部经典的历史剧中, 莎士比亚所运用反讽的手法, 非常出色地将其与《圣经》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从不同的方面采用反讽手法, 使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反讽的意味, 也正是这种反讽手法的运用, 将《亨利六世》这部作品的内涵不断地扩大和延伸, 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与色彩, 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历史剧之一。

摘要:戏剧《亨利六世》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七部历史剧中的其中一部, 这部历史剧充满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展现出了两大家族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这部作品与《圣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联系, 在人物形象、情节以及话语方面对《圣经》的意象进行了反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作品《亨利六世》中, 分别从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以及话语方面对圣经中的意象进行了反讽, 正是由于这种反讽, 使得《亨利六世》这部戏剧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关键词:反讽,《亨利六世》,内涵,丰富

参考文献

[1]程丽娟.浅议《圣经》影响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折射[J].大众文艺:理论, 2009, (12) :69-70.

上一篇:高校中小型图书馆下一篇: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