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2024-09-19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1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基础知识学科, 是广大学生接受知识与情感双重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率, 这是每一个授课教师必须要积极探求的目标。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 结合该课程的特点, 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情趣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佳径。

本文所说的“情趣教学”, 是指在课堂中以积极向上、浓郁的情感开展学科知识的趣味化教学。情是趣的基础, 趣是情的生发。开展情趣教学,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快速提升教学的效率, 可以避免常规社会课平铺直叙的弊端,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试图对“情趣教学”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以积极的教学情感激活课堂

在现实中,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总不如语文、英语等学科, 尤其是在七、八年级阶段更为明显, 要很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显得很困难, 但又不能因此而荒废了对学生进行该学科的正常教学, 所以授课教师就必须另辟蹊径。

1. 教师要有亲和力, 尊重、热爱学生, 这是使课堂充满情趣的基础。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 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 却希望获得成人的尊重, 也很容易产生思想情绪的波动。如果授课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 处处显示“老师”的架子, 是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不妨放下身段, 贴近学生, 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发言权和人格。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在谈到自己办好节目时说, 我们的节目要使儿童喜欢, 就要“蹲下去, 俯下身, 和儿童一样看世界”。在教学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 一个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角色, 不可越俎代庖。我们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 何尝不该像“鞠萍姐姐”那样做?这种“俯下身子”为儿童服务太有情趣了, 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如果教师也能做到这点, 何愁学生不喜爱自己的课堂呢?

2. 教师以具有个人魅力的课堂教学激情引领学生学习。

初中社会学科本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基础学科, 教材里面图文并茂, 而且图片大都以彩图的形式出现, 很有美感, 也很有文化韵味, 但文字大都比较浅显, 很多内容学生自己就能看懂,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没有任何激情, 照本宣科, 那么再好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如果教师以饱满的激情, 以巧妙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 那么就很容易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没有教学激情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 没有波澜, 没有涟漪, 风平浪静, 这对于以叙述知识为主的社会课堂来说, 确是难以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的。当然, 教师激情的生发, 和教师的知识修养、个性品格有极大的关系, 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动情了, 学生才有可能被感染起来。

二、适度渗透社会学科以外的其它相关知识, 增加课堂趣味性

学科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 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学习中相互融会贯通, 对学生学习大有裨益。

1. 不同学科知识的适度运用, 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来说, 最离不开的是对语文知识的借鉴和运用, 文史本是一家嘛。例如在读准教材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冷僻字和古今异音字时, 教师就必须借助语文知识来辅助学习;又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成就时, 也应该适度借助语文知识对它们进行补充解读, 语文和社会这时是一种互补关系。借助语文知识来解读, 既可以帮助社会知识拓展与外延, 又可以激起学生共鸣, 学生的情趣自然就会大大增加。

要做到这些也非容易之事, 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巧妙引用, 积极设法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库, 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社会教材中的一些知识, 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当然, 也不只是语文, 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科学、数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2. 不断给学生以新知的吸引力。

教科书是人写的, 知识并非是“死”的东西, 它是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的那点知识来施教, 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只是以平铺直叙的单一手法施教, 那更是不够的。

对每一课内容的学习, 我们不只是要教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那点知识, 还要注意补充和开拓, 这就必然会牵引出许多新知识来,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时, 教师不妨引用这方面的一些神话故事加以开拓,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黄帝大战蚩尤》等, 既对课文知识作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 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初中生还是孩子, 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 学生的情感很容易激发, 兴趣也就浓厚了。

三、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 让学生有主人翁之感

新课程更强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参与式学习, 给他们以快乐的体验。课堂不只是学科知识的殿堂, 它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1.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学习, 让课堂动起来。

社会学科既有五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也有人类认识自然的地理知识, 还有社区生活知识。在教学中, 有许多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作补充学习。

除了运用常规的讲授教学法外, 还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采用合作学习形式,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如开展知识抢答赛、讲历史小故事、介绍家乡的历史古迹与文物、庙宇、展示旅游照片、编写社区生活手抄报等活动, 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课本知识, 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完全可以把每一节课安排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些事, 完全可以把这门功课活学、学活。

2.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成功教育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小组讨论问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亮点, 是开展民主教学的重要体现。这一手段若运用的恰到好处, 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人翁作用, 增强学科知识教学的情趣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社会上册第二课《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三国鼎立形势》图所蕴涵的知识进行讨论:你从这幅图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据此推理出当时三国各自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内外政策的特点吗?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 可各抒己见, 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结果和勇气, 并作最后的小结和补充。学生在这一互动中既增加了知识, 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可谓是寓学于乐。

四、课堂中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良好驾驭对开展情趣教学也很重要

生动活泼的语言, 是情趣教学的调味剂, 它就象磁铁一样, 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抑扬顿挫、有磁性、有幽默感、有情趣的语言, 再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社会课堂的情趣教学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本文仅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些个人观点的表述, 以抛砖引玉。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法就能高度有效发挥作用。”一位乏味的教师肯定不是好教师, 一堂乏味的课肯定不是一堂好课, 可以这么说:浓情厚趣是教学迈向成功彼岸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陈相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课程教材教研所.历史与社会及其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2

(征求意见稿)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是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之后形成的新学科,涉及人文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有关内容。从课程逻辑体系看,它是围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三大主题来展开的。

为规范历史与社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 认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知道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第2条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知道历史与社会有“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发展的选择”三大主题及相关学习内容,并明确其具体要求。

第3条 依据内容标准,通读全套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与结构,理清教材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然后精读授课内容,找出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重点、难点。

第4条 了解每个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明确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和需要教师“教”的知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以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5条 综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正确书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全面、具体、明确,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第6条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科书内容应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

第7条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什么、怎样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8条

设计教学时应注意历史、地理或政治等学科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条

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利用教材和配套图册中的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实现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

第10条

在充分考虑生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的学教案可包括课题名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目标、内容、学情等情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1条

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12条

通过文字、图表等书面或口头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并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与体系中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13条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14条 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或日常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或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15条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与辩论,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出来。提倡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第16条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运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多种方法来清晰解释和梳理有关知识。教学结构合理、逻辑顺畅,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内容。

第17条 在施教过程中,主要讲授历史与社会学科规律与学习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强化学生对易错易混易漏点的辨析。

第18条

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及时做出有效反馈。利用课堂生成对预设进行合理调整,同步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第19条 由教师总结或者学生归纳本课所学内容,总结与归纳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建议采用开放的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评价

第20条 评价目标多元化,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运用,也可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并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还可以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趋向或取向,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1条 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第22条 评价方法多样化,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行为观察、访谈评价(口试)、问卷评价、档案袋评价等。

第23 条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历史与社会试题,注重能力立意,讲求命制规范,体现综合学科特点。编选阶段性考试(如单元测试、期中期终测试等)题时,还应事先设置双向细目表,以确保考试的有效性。

第24条

教师应先做下水作业,做到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且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试卷应及时批改。批改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全批、抽批、面批等。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学业中的成就和问题,并及时加以反馈,以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控作用。

四、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25 条 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求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利用与开发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文本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以及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实物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各类教育软件等音像资源。

第26条 应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各行各业家长的知识来扩充教学内容;与社区联系组织校外各种有益的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

第27条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同时尽量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尽可能就地取材,开发与利用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

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篇3

为此,我校历史教师借鉴国内外在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借助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探索新课程理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结合学校内外教学现状与趋势,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及规律,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走进历史、热爱生活。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去学习历史,具有较知识点要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灵活使用社会生活知识去探究和感悟历史。这次改革,将实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本课题所研究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便是此次改革的一部分。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伴随着新世纪日益向我们走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竞争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呼唤教育的改革创新。《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三、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它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教材以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教材从精心设计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评价、查找、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们借鉴国内外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能力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大力推进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既符合学生主体发展,又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学生兴趣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

五、实验目标及内容

应用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实现学生的主体构建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发现者。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和建构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主体。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它为新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形式,又为新一轮的教材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不同的活动课有着不同的主题与目标,例如“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和“成语历史故事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课实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彩陶,可以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可以形成观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需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在探究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能力,也达到了我们课程改革的宗旨。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与之适应的研究性学习是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把握新教材中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会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成玉玲.历史与现实结合 增强教学活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初探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采用探究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 也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布鲁纳认知心理学是实施课堂探究的依据,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是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 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因此, 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情境。探究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与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技能入手, 进行全面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恰当地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探究法, 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每单元的综合与探究内容, 如果学生仅从某学科角度出发进行探究, 是难以形成合理、科学的认识的。只有结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形成全面探究问题的思维模式, 才能真正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 全面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可以说, 让学生具有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是新世纪对合格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而运用探究教学法, 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2.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一些重要的探究活动, 如每个单元最后一课的综合探究, 学生个体往往难以独立完成, 那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 以小团队或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多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认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还最能体现学科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探究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氛围营造, 兴趣激发、自主课堂, 潜能挖掘、恰时点拨, 深入探究、变幻作业, 及时评价。

1.目标制定, 明确探究方向

探究目标的制定是学习活动的灵魂, 对学习过程有着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而探究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成。而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为核心, 互相融合成统一整体。为此, 在制定探究目标时, 要从学科总目标出发, 制定各层各级目标, 并细化到每一堂课中。条理清晰的目标框架对探究的实施意义重大。如“古代埃及”的探究目标制定如下: (1) 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 结合教材图片及材料, 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明白尼罗河的重要地位。 (3)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的产生, 充分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4) 在理解古埃及文明形成中尼罗河所起作用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源性, 这是人类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5) 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其特征, 让学生明白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 人民的才智是无穷的。

2.营造氛围, 激发探究欲望

课堂情景的设置与氛围的营造, 尤其是具有吸引力的导入, 往往会立刻抓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期待探究的心理。例如, 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一课内容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为学生展示《少年包青天》和《秦香莲》剧照。

设问:这些演员所扮演的历史人物, 他们生活在哪一个历史朝代?

过渡:人们曾这样评价这个王朝:

(1) 君明臣良而国弱。

——刘羽权《如果这是宋史3 仁宗盛世卷》

(2) 贤相辈出, 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 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 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 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 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

———张学伟《北宋历史的悲剧》

(3)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朝代。

———四月网专题报道《重回北宋》

以上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北宋的?从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出, 有人评价它是美好的, 也有人说它是软弱的、糟糕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评价重回北宋一起来寻找史实。

另外, 我们也可以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或学生喜欢的TFBOBYS组合所唱的歌曲导入、设疑, 拨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3.有效提问, 提高探究实效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是问题, 问题层层深入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探究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中空白知识填补的欲望, 同时也不断地对头脑里已有的各类知识进行类比、加工。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也是引起学生参与的动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设问的角度与层次性。如在学习“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集权措施时, 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又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将兵权、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教材知识就能解答) 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又设计了下列史料, 让学生从中分析史料体现了哪些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天子之卫兵, 以守京师, 备征戍, 曰禁军。

天下营兵, 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 不使常在一处。

(2) 969年, 太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等, 劝使罢镇改官, 以消除藩镇割据隐患。

(3) 宋朝一改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 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现象, 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须之经费, 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统一管理。

通过上面的设问与追问,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进而形成发散与突破, 在层层认知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4.激发探索, 体验探究乐趣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分析探究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力争在一次次的解决和探究问题中提高探究能力, 体验探究乐趣。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环节,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题及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辩论。第一, 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比较熟悉或与其切身相关的问题。如学习“湄南河平原”一课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可让学生走进田野, 亲身体验其自然环境、生产状况, 再与教材内容相联系进一步探究问题。第二, 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2015 年是抗战胜利70 周年, 国家进行了阅兵式及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就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寻找答案:这段历史是怎样的?当时为什么会受到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反抗?现在的中国能进行大阅兵并邀请外国领导参加, 说明什么?70 年前后的变化又有什么启发?第三,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设问。如在早期国家与社会时, 我就以青铜器为主线, 向学生先展示商的四羊方尊、夏的青铜爵、西周的利簋的图片, 让学生回答其所代表朝代, 让学生感知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技术;然后再展示毛公鼎的图片, 让他们观察并发现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接着让学生讲解他 (她) 所知道的有关文字的历史知识;继续展示宜侯矢簋图片及说明 (西周早期青铜器, 出土于江苏丹徒, 簋内底有铭文120 余字, 记载了周康王分封夨到宜地, 并赐给他很多土地、奴隶和仪仗等物品的情况) 让学生探究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等知识并让学生以小品形式展示。第四, 创设特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本能。如在讲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秦一统天下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秦帝国建立的不易, 然后就设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5.参与讨论, 感悟探究合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如遇到疑问, 教师可先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第一想法写下来, 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和探讨,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讲解“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中引入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 (唐朝末期) 以来, 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灵涂炭, 其故何也?”我根据以上材料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大臣, 你会为太祖如何出谋划策?”在学习了整课内容后, 我又设问:“面对北宋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局面, 如果你是当时北宋的官员, 你该怎样去改变?”学生在讨论与角色互换中得到了收获。

6.效果评价, 创新探究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积累性。因此, 面对教学效果评价, 我认为应是“夯实基础, 稳中提升, 层次构建, 三维共赢”的教学策略。稳中提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前面所学的新知识, 并通过“新知识的运用, 逐步积累学习的能力”。

作业层次化。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情,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设计由易到难的多层次作业, 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为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我们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选做作业, 从而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作业形式多变化。直至今天, 学习的方式与途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是以单一的书面形式来布置作业, 将无法激起学生做作业的激情。为此, 我们必须对作业进行变革:如设立开放型作业、生生互相布置作业、建立作业合作小组、布置网络作业、开口表达作业、手工作业、实验过程结果展示等。

以上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 在实践中,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探究课堂教学能否有效, 取决于学生能否探究、怎样探究、多少学生在探究。

参考文献

[1]沈菊秀.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J].文教资料, 2011, 5 (11) .

[2]李建雷.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成才之路, 2013, 6 (13)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5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变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对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促使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更快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分析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出发,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旨在引起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大家共同研究、改革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的历史与社会能力,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水平。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篇6

【关键词】 初中教学 历史与社会 人文性特征 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07-02

初中历史与社会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征,作为初中基础课程,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深入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但是当前很多初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性内容,促进初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真正展现教学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价值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并有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实践推广价值较高。

(一)培养正确的历史意识。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将过去、现代与将来有效结合起来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灵感悟和心灵体验的过程。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人文性内涵探究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可以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文精神出发,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富含人文性特点、人性化元素,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为初中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内容包含很广,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等内容都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可谓纵横古今、不拘一格,既包含悠久的历史事件,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是历史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其中的道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十分富含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充满了人类历史变迁的痕迹,彰显着数万年来人们的发展与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基于实际生活出发的学科,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出一定的人生道理,对学生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素养指的是人们在对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吸收后表现出的修养与气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优良的思想品德等。民族精神是在历史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其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共同特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精神。当前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民族精神较为单薄的问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科学的教学指导活动,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积极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民族的伟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教学指导方法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以及多维度的分析思维等方式,展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人文性教学指导价值。

(一)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在这种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下,学生多呈现出学习质量较差、学习兴趣较低的方式,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更何谈人文性内涵的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进行教学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改善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大洲和大洋》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如果仅仅指导学生通过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质量会较差,难以真正感受到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比如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借助PPT展示各大洲与各大洋,使学生能够根据视频画面进行学习,将抽象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具体,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指导方式。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能够看出,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与教师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质量较差,不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也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

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大致相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故事、社会故事较多,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历史、倾听故事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人生道理,历史和当代初中学生的距离较为遥远,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一切事物,评价一切事物,了解到不同的历史事件背后蕴含怎样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民族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内容较为丰富,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均可以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天然素材,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材料。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与人文精神。

(三)多维度的分析思维。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富含逻辑性、人文性特点的学科,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结合不同的年代历史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历史不同特点与共性的分析。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作基础,让学生能从历史和社会事件中认识到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今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方法和基本观点。

人文学科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多纬度思维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基于多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并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引导。 以“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课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探究城市规划的中心要点,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排列在他们心中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存在不同观点的学生可以互相进行辩论,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心城市的构建中,地形条件是最重要的,而有的学生则会认为交通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学生会认为水源条件是最重要的等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看法,记录学生主要存在的观点,构建互动性、生成性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进行课堂教学总结,引导学生梳理本堂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产生课堂教学总结的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以及多维度的分析思维等方式,带给初中学生全新的历史与社会学习体验,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优势,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历史与社会的无限魅力,感受到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刘伟清. 稳定与创新并举 历史和现实结合——浅谈2009年江西中考历史命题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1(24).

[2] 邬益斌.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中国古代科技典范”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16).

[3] 董玲玲. 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思考——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24).

[4] 贲新文. 把握课标新变化 迎接教学新春天——《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其教学启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9(15).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篇7

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 我们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就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出发, 教师不仅要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而且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以人为本”,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 材利用

传统的地理、历史教材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堆砌, 容量大, 知识点多, 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么照本宣科, 要么“满堂灌”,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机械地记忆, 使本来生动有趣的地理、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一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 逐渐丧失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改革正是针对这种弊端, 在教材编写时降低了知识难度的要求, 同时, 充分考虑到 初中学生 的心理特 点 , 编写的新教材图文并茂, 可读性、欣赏性、趣味性极强。因此, 教师要采取尽可 能多的方 式和方法 , 利用好新 教材 , 让地理、历 史知识变得 生动形象 , 由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互动。

3.学 生定位

现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定位, 应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内趋力。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 需要切实推进教学中心的转移, 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地理、社会学习有兴趣, 学了之后有收获, 有成功的愉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实生活的情境,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将学到的地理、历史、社会知识, 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得到应用, 感受学习带来的实际价值, 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真正实现“我要学”的定位。

4.互 动性

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的互动性。最近几年,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等风靡一时, 但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千篇一律, 不是每节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小组合作;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 这样的互动质量才更高。一句话,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有的课堂。

5.导与学

导与学的先后, 不只是教学秩序的颠倒问题, 而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的反映。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 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 教师起到导的作用。以学为主, 就是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 教师要编好导学提纲或者导学案,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独立地理解教材,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带着疑问进课堂, 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合作、讨论。在先学后教的前提下, 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 做到有的放矢, 实现有效教学。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不在于少讲, 更不在于不讲, 关键在于怎样讲。教师的讲解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想象, 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的那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 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6.延 伸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止步于课堂内的教学, 应该将课堂延伸, 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内的改革, 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展开,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开启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角度出发, 更需要学生在课外有足够的时间, 自觉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弥补教材和课堂教学在取材上的不足, 从而拓展知识面, 形成全面的大地理观, 形成全面的史观和史论。课外, 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历史、社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如地理考察、历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8

专题教学, 培养学生整合能力

1.现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的优势与弊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教材, 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但是,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 这样的脉络式的知识掌握还是不够的。历史事件, 社会情况纷繁复杂, 以时间为脉络可以进行理顺事件, 但是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学生也就很难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认识到更深刻的历史真相。这样的编排在方便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发展历程的掌握的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弥补教材编排不足。素质教育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按照常规的以课本编排为顺序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从发展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出发, 让学生在纷乱繁杂的社会历史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分析, 在把握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 也为自身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专题教育学习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一定的主题之下, 学会对历史和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奠定好能力基础。如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采取专题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在“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治经济建设上的实践与探索”的主题下, 进行综合分析, 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 把上下两千多年历史中各朝各代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方式, 进行系统化的专题学习, 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 收集到最核心的信息, 并写成短文阐述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专题教学, 学生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上会得到锻炼, 在信息整合能力上会有所提升, 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 特别是信息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

讨论教学, 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模式上, 应该注意要以学生的发展能力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组织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 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学习空间, 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的主体性不论在历史过程中还是在历史学习中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 历史是最开放的课堂, 是最具有讨论空间和探讨意义的课堂。讨论式的课堂教学, 对于激发学生历史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历史的知识, 把握脉络, 深入思考, 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无疑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方式。这一方式较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在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也更密切, 对学生养成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也有积极的帮助。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章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对课文进行讲授分析之后,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 以“民族融合的利弊”为主题,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在这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讨论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另一组讨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意义。一般来说, 教师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 更多的是探讨民族融合对当时社会统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从民族发展、民族多样性的角度上看, 北方民族的全部汉化, 或者完全抛弃自身民族的优秀传统, 抛弃民族性格与其他民族融合, 那是否会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所不利?这样的话题讨论, 目的不是强调民族融合的消极意义, 相反, 是强调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并引导学生对当前的民族文化保护进行相关的思索和探究, 认清民族融合中, 民族的身份和文化个性保护的重要性, 这与我国提倡的多民族政策是相符合的。提供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学生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深度。

史实教学, 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真实性, 是历史的本质。学习历史, 也必须要从真实性出发, 从“史实”出发,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与社会的真实本质。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上必须要始终围绕真实性进行教学, 把历史真实的一面还原出来。而学生要想在纷杂的历史资料面前把握史实, 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 需要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 才能真正地把握历史教育的内涵, 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历史素养, 也才能提高学生对事物判断的准确率。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教师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 抛开个人的情感偏好, 让学生也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如评价秦桧, 不能一味从“奸臣”的角度去评价, 应该对其正面贡献, 进行适当的评价。其创造的“宋体”就沿用至今, 对我国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辩证看待人物,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真实把握人物,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是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 也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 而也只有实事求是, 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9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的改版,综合探究活动课已存在了多年。但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能将理论和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思考,一味地把学生的思想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学生顺着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目的,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它阻碍了学生成为综合探究活动课的主体。通过课后设置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产生质疑,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独立地去探究,从而达到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

2. 形式主义

由于综合探究活动课是理想条件下的产物,存在着以下问题:有些并不符合现在初中生的需求,不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探究活动设置过多,超出教师和学生的承受范围;有些探究活动课偏离本单元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理论基础;有些单元的活动并不属于探究活动,但是被冠以“综合探究活动课”。这样,综合探究活动课就成为有形无实的产物。有些教师顺从课本的设置,不自己进行思考和整合,得过且过,学生进行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而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学校和教研室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要求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并进行落实和监督。

3. 评价形式错误化

虽然新课程要求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但是,激励性评价并不等于肯定式评价,不能一味地赞扬学生的答案,哪怕和本课题风马牛不相及也要赞扬,这样其实是违背了探究活动课设置的初衷。教育评价应该赏罚并重,适当地批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策略的应用

综合探究活动课已存在多年,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想着回避它,而是直接面对它。要凭借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1. 加强启发诱导,刺激学生思维

综合探究活动课虽然学生是主体,但还是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参与到活动课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教师把控全局,从质疑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分析———问题的归纳总结,都需要抓好时机,诱导学生去动手、思考、讨论。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多维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上都是教师在上综合探究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2. 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综合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死读书,而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真正地“动”起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出去,可以将学生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全班进行分享,并予以鼓励。这样,不仅能促进该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励其他学生。

3. 给予学生探究的勇气

设置综合探究活动课,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勇气。学生要敢于提出质疑,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亦师亦友,如此才能看到智慧的撞击,心灵的碰撞。大家在一起分享经验和感悟,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去学习和接纳。面对教师设置的题目,学生会越战越勇,不怕失败,更加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地去面对它,发现不足,并予以改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动手、思考、合作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随之改变。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需要大家不断地去探索。

摘要:《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获得经验,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历史与社会》这一门综合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怎样做才能达到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值得大家共同去探索研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动手、思考、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10

简约化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更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训练的深入简出、通俗易懂。

二、探索简约化教学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

简约化教学主要围绕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关键,否则再漂亮的方法教给学生还是错误的东西。第二个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而我所说的简约化教学实际上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讲的,如果方法越好学生记得越牢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1. 解读文本核心内容

阅读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内容要点及结构。从单元及教材体系的角度,明确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课教材的核心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知识分类。

2. 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演绎归纳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性的认识过程。根据演绎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关键一步是学生归纳出解答问题的一般思维角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后学生根据此思维角度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强化思维角度,提升思维能力。如上初三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时,笔者应用演绎归纳法设置了对策类问题专题复习。请学生根据材料谈谈针对环境污染应采取什么对策?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对策是:(1)国家将保护环境纳入法制轨道;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发展科技,开发清洁能源;(2)生产者要加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排污。(3)公众行使好监督权利,举报问题企业;提升环保意识,践行环保,从我做起。其次学生根据此特殊的例子归纳出解答对策类问题思维的一般角度(要求列作表格形式)。

第二,运用归类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归类教学法指的是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知识类别,对教材进行系统归类,将同类教材进行处理,总结出一般的认知规律。按一般的认知规律结合具体课文进行教学,以此强化同类课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备课时,一要做好对教材的归类,根据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或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归为一类,称归类课或同类课。二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归纳出针对同类课的一般教学方法。

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地将同类课作为同一主题连续上完,以强化同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将教材这样处理,学生就有机会连续应用此类课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有利于学生掌握同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并将此内化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路”专题复习,笔者将教材内容《秦朝的驰道》《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元的驿站系统》《新航路的开辟》整合在一起,学习“路”的一般性作用。(1)起到交通方面的作用,沟通两地。(2)在经济上起到方便两地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在文化上起到促进两地文化交流的作用。(4)在政治上起到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作用。(5)在军事上有利于军队打击军事目标的作用。

第三,利用“问题导学”的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笔者采用了“问题导学”的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即问题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总体要求应是以问题为依托,普及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问题为纽带,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使学生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上《母亲河》这一课时,笔者设置问题,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状况等方面分析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各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教学实践反思

围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简约化的教学思路,可以用图片说明的就无需过多的文字描述,可以在课本里找到的就无需过分强调,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就无需过多干预,力求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教学资源,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摘要:简约化教学应主要围绕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文本的核心内容,第二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简约化教学实际上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讲的,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简约化教学,文本核心内容,教学方法,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11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模式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要想让学生接受真正的教育,就必须过真正的生活。朱熹《观书有感》中写道:“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須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那么我们怎样让《历史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呢?

一、摄取生活——教学实践化

作为实践活动的学科,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摄取课程资源,获取感性认识,丰富直接经验。因此,我作了一些尝试,让学生把实践亲历中获得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如,学习《往来在区域之间》时,我带着学生到社区商店进行调查,看看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并说说产地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就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进行反馈。学生非常认真地把各种商品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在商店中本地产的只有“明珠牌”鱼片、“帅马”内衣,其他大多数都是外地产的,说明区域之间存在优势互补联系,也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区域之间交往的存在以及交往的必要性。这样学生对于这课内容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那对于区域之间的其他交往,如文化、信息、技术、人才交流等就更能理解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和体验了社会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原来我们生活真是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又如,在学习《沟通与理解》之前,针对课中的“代沟”内容,我课前交代让每一个学生回家都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或者帮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并要求把做的过程和父母的感受写下来,让父母签字后交给教师。第二天,大多数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看了他们的作业,我非常感动。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少真正地帮过父母,而这一次父母看到子女为自己做家务,尽管有打破碗、没有洗干净衣服的小插曲发生,但是都很激动。而学生都感到很惭愧,他们纷纷说:“每一次父母为我洗衣服、烧饭、洗碗、我都觉得这是父母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我还会为父母没有给我做好吃的、没有给我买新衣服、没有给我足够的零花钱而大发脾气,而我一次小小的付出却可以让我的父母激动上半天,到处夸我懂事了,我真的感到羞愧,我也感谢老师让我有一次了解父母的机会。”当我把这些资料带到课堂,让学生体验他们真实感受的时候,如何处理“代沟”就不再是纯粹的理论了,他们都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了。

让生活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生活来反映他们的思想,在生活的实践中接受教育,这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毕竟课堂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都在生活的实践中完成,我们还需要课堂教学,那如何让课堂教学也生活化呢?

二、感悟生活——课堂生活化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意愿去畅想生活,使学生感悟到的东西变成操作活动,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能,使他们既生活在今天,又生活在明天,那如何使学生感悟生活,让课堂生活化呢?

1.写一写,感悟生活

文字是奥妙的,一段生动、悲伤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落泪;一段理性、激昂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豪情万丈;一段朴实、温馨的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那么让文字来表达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文字来感悟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尊重与平等》时,我让学生写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或《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把自己对父母的期望,对教师的期望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作文中纷纷诉说了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教师对自己的不理解,同时他们对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这些作文让家长和教师看了以后,父母也非常感慨:“是不是太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已经长大了,学会了思考。我们不能再把他们当作单纯的小孩了。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而忽视了他们的真正需要。”父母也表示:“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多与他们沟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去要求他们。”而教师看了学生的作文后也感慨道:“我们当教师的,只是一味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方法太粗暴、太单一了。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让学生写一写可以让学生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2.画一画,认识生活

学生是富有创造力的,我们应该信任我们的学生,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也是深刻的,但又有着孩子天真、浪漫的想象,让学生画一画,用他们的天真、浪漫的想象去认识生活,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手段。在学习《身边的故事》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本中“家庭、服饰等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来想象一下住房、交通工具的昨天、今天、明天,让他们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并让画好的学生把画交上来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创意和想象。结果每个学生都大胆地想象、热情地创作,他们的想象力和天才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尽管画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想象力之丰富让我如此惊奇。如,盖在空中的楼,造在海面上可以移动的楼,海底中的城市,地下的城市,可以海、陆、空三用的轿车……在画画中,学生的热情与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他们也都感受到我们身边每一件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它们都有昨天、今天、明天,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促使它们变化的都是我们这群拥有智慧、胆识和想象力的人。

3.演一演,再现生活

把课本的相关内容排演成小品,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使学生接受生活的常识。如,在学习《寻求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规则》时,我把阅读卡中的“安全小知识,火场逃生须知”编成小品让学生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学生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当表演结束时,我问学生,谁的做法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学生分析得非常透彻,从而掌握了如何在火场中逃生的知识。

又如,在学习《当个人权益受侵犯时选择》时,就课本中“王丽的遭遇”,我让学生先在课前编好小品,上课时让他们来表演。一个女学生拿出了在课间剪出来的几双鞋子,贴在黑板上,开始表演起来,一场关于“买鞋”的纠纷就这样展开了。表演后,我就根据这个小品让学生分析:小品鞋店老板的错误在哪儿?王丽的什么权利遭到侵犯?怎么样追讨?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演一演也是学生好动的天性,他们喜欢表演的个性得到了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这只是我教学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让我思考,我们的知识不应该是藏在象牙塔中的摆设,它应该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能指导学生的生活。其实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在交友中,在学习中都会有困惑,有烦恼,当我用《历史与社会》中的知识去指导时,他们往往会说:“老师,真没有想到这门功课还挺有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时空都蕴含着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情境性”教学中得以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在生活化的天空中飞翔,让我们的生活化教学熠熠生辉吧。

参考文献:

吴生标.构建初中历史生活化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88).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篇12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教学,人文性分析

初中历史社会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学习, 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更是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有能力去判断各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 丰富自己的人性与情感, 通过对历史社会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对历史的理性思考, 为自己自身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历史和社会学科中人文性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所谓教育目的, 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的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期望设想或规定, 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在发挥作用。”这个定义中所说的教育不仅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更是指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于极度的重视学生学到知识才是王道, 总是以社会的需求和主流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为主, 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人文精神的养成。学校教育的这种弊端就导致学生现在受到的教育都是中规中矩的, 缺乏个性的伸展和人文性精神。

历史学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课本泛泛而谈, 而是要真正的让学生理解历史真实事件中蕴含的人文性和华夏儿女的优良品质。历史和社会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已发生性, 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充满了神秘感和厚重感, 而由于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学生对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自然有所不同,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这一学科, 提出了很多褒贬不一, 带有很多偏见和针对性的观点, 让中学生很难去真正接受其中任何一种, 这时就需要历史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起一种人文性的精神, 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历史事件背后蕴含怎样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 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教育的目的是发掘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人追求尘世幸福的权利, 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精神品格。

二、历史和社会教学人文性的作用

首先, 历史社会教学中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的记忆以及描述, 并且能够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史实来汲取经验教训, 从而能够把这种经验和智慧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来期望未来。还有人把历史观点看做是一种从当代时空以当代的视角来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 学习者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分析复杂的离职材料, 综合不同的史料来进行整合和概括, 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 把一切的事物都看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包括现在和未来。我们需要根据历史的启示和历史长河中的长时间发展规律来理解发生过的历史, 并且展望未来。从任何一种观点来讲, 都把历史意识看做是一种能力, 即能够通过已发生的事情的经验教训去将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任务完成的更好, 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中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中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他们既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同时也因为分析能力和判断辨别能力有限而容易产生不正确的思想, 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个例子, 学生学习过日本侵华史之后, 很容易会对日本侵略者产生强烈的仇恨心理,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正确的社会历史意识,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 学生会把这种仇恨心理扩散到所有的日本人身上, 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清侵略者和日本普通人民群众的区别, 并且告诉学生日本普通民众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只有现在好好学习, 将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从而永远避免战争历史的重演。这样, 通过教师的引导, 最终使学生有了正确的历史意识, 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思想境界。

第二,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学生会了解到很多历史中优秀的华夏儿女的伟大事迹, 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历史的同时要向学生展示我们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历史社会作为一门综合型的社会学科, 不仅讲述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 而且还讲述了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不断发展和脚踏实地进步的, 我们华夏儿女长期与自然抗争, 与外来民族抗争,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并且形成勤奋坚韧, 自强不息等等伟大的民族精神, 最终世代相传。很多青少年时期的学生, 处于一个青春期的成长阶段, 在这样的阶段中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因此很容易会遭受不良学习风气的影响, 从而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 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这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的继承和不断发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 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并且自觉地维护民族利益。

第三, 培养学生先进的国际意识。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清朝末期, 我们国家由于固步自封, 导致不能和国际接轨, 因此一味的将自身看做最强大的国家, 拒绝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知识,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得到了惨痛的教训。要培养学生先进的国际意识, 让学生能够欣然并且有选择性的去接受和学习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才能不断的进步。

三、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历史学科人文性十足,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不能只做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授者, 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不拿自己的思想左右学生。教材只是一个半成品, 教师应对其进行加工和建设, 注重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力求在教学中把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传达给学生。教什么, 学什么, 二者其实是统一的, 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历史能够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一些名人轶事培养学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品质。

第一,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展现一种艺术性, 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受到历史人文性的熏陶。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 应采取多种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 态度积极, 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 使学生投入其中, 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与教师配合与呼应, 通过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 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学生的参与, 是全体学生的参与, 而不是只有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要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 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而和谐的气氛, 体现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中的人文性,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第二, 教师在讲授历史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观念去解读。比如秦桧和岳飞大家都很熟悉, 岳飞一直被尊称为民族英雄, 相应的秦桧被称为卖国贼。但鲜有人知道, 秦桧其实早期也是一个宁折不屈的汉子。靖康之变后, 金国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 以便控制宋朝。秦桧坚决反对, 因此才会被金国抓去。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被放回宋国。之后岳飞坚决抗金, 收复北宋失地, 但赵构和秦桧反对。赵构反对是怕徽钦二宗回来夺了他的王位, 秦桧反对一是附和赵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桧对宋金两国的实力比较清楚, 知道就算支持岳飞抗金, 结果也不一定会好, 甚至有可能会被灭国。因此, 虽说秦桧联合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但至少使南宋又存在了若干年。再比如秦始皇, 他的功劳是消灭六国, 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广修道路, 让全国四通八达;派遣赵佗开发南部, 是我国南部第一步的开发;蒙恬在河套击败匈奴, 匈奴在十年内不敢南下;首创皇帝, 打造玉玺。然而他也有很多过失, 如焚书坑儒, 让中国文化书籍更退一步, 百家勃勃向上的精神从此泯灭;徵敛无度, 赋税奇重, 为了军队开销、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对百姓施以重税, 导致民不聊生;严刑峻法, 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 法令即十分严苛, 一人死罪诛及三族, 一家犯法邻里连坐, 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这两个历史人物就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 不能只看一面。

第三,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还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这就是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和社会学科中各种不同知识的综合考量, 在讲述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时, 教师应该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联系到一起, 针对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辩证分析, 而不是孤立的去评价单一的特定时期的一个事件。这会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全面思维模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定位中学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努力强化中学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教师应该注重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向学生展现历史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同学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支建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顾云.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成功 (教育) .2012.

[3]郭世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教学教育论坛.2012.

上一篇:网络愿景下一篇:健康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