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1
历史学教授葛懋春在《历史科学概论》中指出:“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撰历史所用的资料, 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1]初中生处于历史学习的初始阶段, 基础知识有限;而当前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相对简单, 所呈现的历史信息有限, 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 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为此, 我们要在初中历史课中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 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 谈谈笔者关于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史料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运用史料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2]3表明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初中历史教材安排了一些史料, 并时常以知识链接、图片等形式出现。但受制于篇幅与课时, 历史教材仍然显得结论多、史料少, 概括多、解释少, 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结论做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 导致许多学生只是一知半解或机械地记忆教材结论, 历史课成为干枯理论与苍白说教的代名词。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时、适量地引入一些史料印证教材中的观点或结论,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结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案例1】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在讲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时, 仅仅给出了寥寥几句“毁掉不少山林, 严重浪费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的结论, 而对于为何会造成上述影响, 教材没有解释, 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呈现史料, 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结论, 实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目的。
材料一:从现有条件看, 一亩谷子密植到四五十万株, 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一棵谷穗一两谷, 一亩就是三万斤。玉米就不同了……现在每亩一般只密植到六千多株, 每株二穗, 一穗一斤, 才一万多斤……他们的大豆产量也很高, 估计亩产二千斤的很普遍, 万斤卫星也可能出现。
———摘自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师:同学们,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一次什么历史事件?
生 (齐答) :大跃进运动。
师:对, 正是大跃进运动。请你从材料中找到描述大跃进运动的几个关键词?
生1:完全可以办到。
生2:估计、可能。
师:结合材料以及这几个关键词, 你得到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生3: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浮夸。
生4:大跃进运动给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国民经济造成了破坏。
师:很好。同学们不仅看到了大跃进运动对资源的浪费, 而且还进一步联想到了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接下来, 让我们来看看人民公社化运动又有何影响吧。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顺口溜
师:哨声是人民公社时期社员下地劳动的信号。这句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社员劳动时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生5:社员不情愿下地劳动, 劳动积极性不高。
师:的确如此。那么, 公社社员为什么劳动积极性不高呢?
材料三:人民公社的一大特点就是“公”, 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 一切财产上交公社, 多者不退、少者不补, 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 实行部分的供给制, 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在各种大办中, 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 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 使农民惊恐和不满, 纷纷杀猪宰羊, 砍伐树木, 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 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实行了怎样的方式, 得到了什么结果呢?
生6:方式: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结果: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
师:那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又造成什么危害呢?
生7: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对社员财产实行无偿的调用, 是否也会影响劳动积极性呢?
生 (齐答) :会。
师:根据材料, 你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什么危害?
生8: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不仅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破坏是否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呢?
生 (齐答) :会。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 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使学生对教材结论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不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而且使学生回归到逝去的历史情境中, 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历史结论来源于史实, 一切历史信息的获得都要以史实为依据, 只有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些, 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和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二、引用史料 辩证评价
通过历史课教学, 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是初中历史课的一个重要使命, 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试用) 》指出:“初中历史教学, 要求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最能体现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需要借助于历史事实, 而历史事实都藏身于庞杂繁多的史料之中。受制于篇幅与体例, 历史教科书的史料并不充分, 常常限制了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史料, 就显得尤其重要。
【案例2】
现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在“秦朝一统”一框中具体介绍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从正面评价秦始皇。但是,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是辩证的, 既要看到秦始皇做出的贡献, 也要清楚秦始皇犯下的过错。所以, 笔者在引导学生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做出“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有利于封建国家统一”的正面评价的同时, 也引进几段课外史料, 帮助学生认识秦始皇施政的残暴, 从而对其做出一分为二的、客观的评价。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及诸子百家语者, 悉烧之。”帝曰:“可。”焚书第二年, 秦始皇又下令坑杀众多儒生于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记》
师:上述材料阐述的是秦始皇当政时的哪项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生1: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师:你认为“焚书坑儒”有何危害?
生2:焚烧书籍、坑杀知识分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
师:“焚书坑儒”只是秦朝暴政之一, 秦末暴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材料二:秦朝刑法特别严酷, 百姓欠税或到期未服役, 即被斩去手脚。为逃避沉重的赋税, 有的人甚至自断手脚, 以致全国十有五六皆是残废之人。秦朝刑罚主要有五种:墨 (脸上刺字) 、劓 (割鼻) 、宫 (男子阉割) 、非 (去手脚) 、大辟 (割头) 。此外, 秦始皇大兴土木, 为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 每年征发的民工不下200万,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等人, 正因为秦朝暴政所迫而发动了起义, 引发秦末农民战争, 秦王朝也于公元前206年被推翻。
———笔者对相关历史材料整理后形成的文字
师:从上述材料中, 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生3: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 最终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师:综合而言, 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
生4: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乱局面, 实现了国家统一, 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 秦始皇的一系列暴政, 不仅破坏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产力, 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 使秦朝短命而亡。
师:由此看来, 你认为对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生5:应当坚持一分为二、客观的原则。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 通过引入课内外史料, 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 让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在对历史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 也得出因其实施了一系列暴政, 事实上对当时社会造成了破坏的结论, 深切认识到评价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不仅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应用史料 总结经验
“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一直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在。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搜集资料, 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 ……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 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2]4但由于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决定了让学生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记录史实的材料, 很有必要。
【案例3】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有一框内容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框内容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是让学生感受到“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从中总结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笔者应用以下史料开展了教学活动。
材料一:批斗中间暂停了一段时间, 说是要“加火候”, 我 (王光美) 和少奇才在书房相见。不久批斗又开始了, 有人推搡少奇, 场面就开始混乱。我们俩之间隔着四五米的样子, 后来乱了就越来越远, 我看到还有人开始打他。……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他的手, 紧紧地握住, 什么也不能说……没想到那竟是诀别!
———郭战平、赵曦:《真情见证》
这段材料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6:“文革”期间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批斗的事。
师:为什么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也会遭到批斗, 他就不能保护自己吗?
材料二: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谁要罢免我, 要通过全国人大, 你们这样做, 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 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结果他的抗议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后被迫害致死。
———刘平平:《怀念我们的爸爸刘少奇》
师:从这段材料中, 你看出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不能保护自己的原因了吗?
生7:在那个动乱的年代, 法律遭到了肆意的践踏, 起不到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作用。
师:连国家主席都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 更何况普通人呢。那么, 法律被肆意践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材料三: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论什么时候, 不管什么样的“权威”, 谁反对毛泽东思想, 我们都要全党共讨之, 全国共诛之。
———1966年6月7日《解放军报》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文革”时期的一种什么现象呢?
生8: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将毛泽东的个人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
师:你认为出现这种将个人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现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生9:个人独裁, 人治取代法治, 与民主政治相对立。
师:由此看来, 你认为“文革”给予我们哪些经验教训?
生10: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反对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上述教学活动, 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分析与思考, 总结出历史悲剧产生背后的经验教训, 从而避免了历史课教学的空洞说教和机械灌输;让学生在对历史的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 汲取经验教训, 不仅有利于树立起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品质, 而且有助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以正确的态度做人和以正确的方法做事, 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在历史教学中, 适时、适量地引用史料, 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和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有利于学生从过去的事情中获得经验教训, 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初中历史进行史料教学能够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值得广大教师深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葛懋春.历史科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试用)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2.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2
史料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很多时事也是很好的史料。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大小字相间,史料较丰富,但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中对有些问题只能作概括叙述。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史料。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下面就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史料要“适时”
所谓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应从教材本身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做出来的,可靠性如何?通过在课堂上思考探究,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见解主张。这种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史料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该补时则补。
(1)是在学生易产生“错觉”之处及时补充。例如:在学到“虎门销烟”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误认为销烟就是烧烟。对此,我借助于学生已观看了电影《虎门销烟》让学生回忆“虎门销烟”的场景,使学生明白了销烟是用“盐卤加石灰”的方法将鸦片销毁的,而并非用火烧掉。因为烧过的鸦片埋入地下,如果将泥土挖起来熬煎,仍可获十分之二、三的残膏余沥。而盐卤加石灰的销烟方法,能将鸦片彻底销毁。
(2)是在探究重大史实、借助于史料和创设历史再现的场景时补充。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展现,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如学习“二战”历史时,搜集“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战场上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在“二战”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认为: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没有他,德国就不会建立纳粹党和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发源地,也不会爆发“二战”;一部分学生马上反驳“:二战能否爆发,要从当时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凡尔赛条约引起德国民族复仇心理,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的纵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战“迟早要爆发。”通过史料使情景再现和课堂辩论,学生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没有希特勒“二战”也会爆发。
(3)是在重大史实的疑、难点之处联系现实适时补充。如:在学习“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时,课本只提供了一幅有关签定投降书的图片和几行说明的文字,对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训只字未提。为此,我让学生搜集今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有关材料。对此,学生往往会想了解“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这些日本政要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多次到那里去行“神道教之大礼”?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
料,使学生明白:从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结束,入祀“靖国神社”的亡灵,几乎全是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尤其是“二战”中那些在亚洲各国奸淫、掠夺、嗜杀成性的刽子手门的幽灵,也被供奉在这里。那么,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对此应采取什么态度?教师可激励学生主动寻找资料,并通过展示资料讨论问题,得出认识:“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为形式,对国民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美化侵略历史复活军国主义,是对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公然挑衅,我们对此当然要表示坚决反对,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容忍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重蹈历史覆辙。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胜枚举,而这些问题不仅是新教材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所关切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取,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实就是很好的史料,联系现实使学生获得认识现实的启迪,他们才能切身感受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史探史的兴趣。
二、史料要“适量”
所谓适量,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精造史料。现行初中历史教育知识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处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同时,对个别问题尤其是重点还需适当补充史料加以分析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选择典型史料,不宜过多。过多,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有可能喧宾夺主,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筛选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要“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对他们来说,将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时联系史料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因此,不必要求每节历史课都要有联系史料。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景,激发了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此产生了积极思维的气势;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体会。
无论史料引用的形式如何,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讲《美国内战》一课时,我先引用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说的一句话“一个小女人,引发了一场大战争”,并提出一连串问题:这个女人是谁?林肯为什么这么说?战争是否真的就是由这位小女人引发的呢?在学生惊讶之余,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逐渐将学生们带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这样先来个“抛砖引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讲解完毕之后,引用美国人对林
肯的一句评价 “具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人”来突出本课的重点,及对林肯的评价。这就是在一堂课的最后来引用史料,突出本课的核心,来个“画龙点睛”。
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历史课堂;搜集史料;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69-01
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图片、故事、多媒体、史料等等。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创造有活力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史料”又是这些资源中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之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史料”,又称为“历史资料”、“历史材料”,是中学历史教学与教研的基本素材,可分为文字史料、图片(表)史料、口碑史料、实物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运用史料教学不失为一剂良方。
一、搜集史料,进行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搜集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一些史料,为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索作准备。学校以外的社会资源更为丰富多彩,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都是直观形象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访问。计算机多媒体资源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的领域,弥补了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影视信息的片面。教师要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所见所闻,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 帮助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解决一些疑问。例如,对明清时期的衣食住行的习俗和现代的衣食住行相比较有哪些变化,可以通过调查自己的长辈,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答案。 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梯度适当,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生活素材的积累,成了建构知识大厦的根基。教师的指导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兴趣学习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室等 ,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可以利用广播、影视节目、视频等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源。一旦播出与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影视节目,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真实,如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如何看待五四精神等。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知识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学习欲望。
二、史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教学工作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我们的史料教学,不应该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下,也不能过于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在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水平上。例如:在在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課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你就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对周恩来总理进行一次访问,那么,你会怎样问?总理会怎样答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在班内进行展示。同时又组建了评委制定评选标准,看哪个小组的设计能更好的体现出周总理的贡献以及他的睿智,活动时所有学生都投入到紧张的设计中,对他们每一种设计,我都给予肯定和赞赏,并鼓励他们设计出更漂亮的方案来,通过竞争,把学生学习的情绪推到最高点。这样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竞练中进一步升华。这样,紧张的学习竞争以及教师的不断激励、唤醒和鼓舞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与成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三、多角度观察史料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在讲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时,在服饰变化讲解中出示了西服、中山装、满族旗袍、高领服装、现代旗袍等史料,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清朝时,中国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什么?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当时人们对西装的态度是怎样的?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为何流行?中山装是怎么来的?通过对服装变化的学习、探究、讨论,使学生感受这一时期的新事物、新气象,从思想上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省吾身”的理念。最后从理论上归纳出服饰是一定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映这一结论。
四、将史料用于实践,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历史源于发展,又用于学习”的道理。真正感悟到历史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真实地展示学习的魅力。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中,对战争的原因,有学生们认为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国家任人宰割,受外国的侵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仍有未尽之感,能不能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呢?接着我说:“现在我们国家还受人侵略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积极发言,指出我国已经强大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举例,中国已屹立于民族之林,别国不敢小看。从历史联系现实,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更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效果事半功倍。学生也可在学习中自己制作图表、教具,例如绘制“大事年表表”,制作“竹简”、放制“商鼎”等,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研究学习的过程,更能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非能力因素的发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让学生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而史料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张瑞琪. 课本为主史料为辅构建丰富的历史课堂[J]. 广西教育. 2015(38)
[2]左卫星. 文字史料引用中可读性问题的思考[J].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4)
浅探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 篇4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问题
(一) 史料运用随意乏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 史料运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然而不少历史老师在运用史料时, 缺乏史料运用目标意识, 史料运用存在随意运用现象;史料运用乏度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不少初中历史课堂成为史料的堆砌, 史料运用出现泛滥现象。不仅严重浪费了历史教学时间, 也压制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二) 史料运用脱离生活
初中生历史视野不够开阔, 如果史料运用不够科学, 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史料。
不少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时, 往往站在教师的高度选择史料, 不考虑学情, 史料运用脱离学情, 有的史料甚至是文言文材料, 影响史料运用的价值实现。
(三) 史料运用指导缺乏
史料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 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目前不少历史教师在运用历史材料时, 大多是教师进行选择与分析, 对学生如何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缺乏必须要的指导, 导致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弱化, 影响了学生历史素质发展与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优化策略
(一) 加强史料运用设计, 提升史料运用针对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必须要具有很强的目标意识, 这需要历史教师加强史料运用设计, 提升史料运用的目的性, 根据历史教学需要适度开发史料资源。
1. 深挖教材史料。
初中历史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史料资源, 这些资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 系统性、适应性很强。初中史料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史料资源挖掘, 提升教材史料资源运用的深度, 进行多角度运用, 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开拓学生历史视野, 增强学生历史真实感, 提升教材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2. 适度补充史料。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视野, 教师在对教材史料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适度地补充史料, 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认识, 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高度。
例如《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的学习, 在完成教材史料分析的基础上, 我又安排了一个史料链接环节:“原始时代的陶器”。
彩陶发现的地点:河南安阳后冈等地, 豫西, 淮河上游, 晋南, 陕甘渭河流域, 洮河流域, 河北、辽宁、内蒙古长城地带及新疆。最近在湖北京山、天门也有发现。其中最早发现, 而又有代表性的遗址是仰韶村。仰韶村及其他性质相同的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存, 但也出现在其他文化遗址上。近年来在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全部村落遗址, 其遗址的完整性与丰富性都是空前的, 提供了了解这一文化时代人民生活的完整的图景。
通过这一史料补充, 加深了学生对原始社会的认识,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二) 贴近学生学情实际, 提升史料运用趣味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主力点是学生, 脱离学生学情实际的史料运用都是低效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时, 必须要从学生学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等, 不能选择缺乏典型性的史料, 要加强富有趣味性史料的运用, 激发学生史料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在史料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例如学习《远古的传说》这一课, 我运用了这样一段材料:1987年, 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墓葬中, 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蚌龙置于墓主人尸骨的右侧, 龙昂首, 曲颈, 弓身, 前爪扒, 后爪蹬, 状似腾飞。蚌虎位于尸骨的左侧, 虎首微低, 张口露齿, 虎尾下垂, 四肢交递, 状如行走。龙为鳞虫之长, 虎是百兽之王。
这一段历史材料取材于生活, 既符合客观历史, 又包含着丰富的趣味性元素,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好奇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渗透史料方法指导, 提升学生史料分析力
史料的运用离不开学法指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重视史料方法指导, 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提升史料运用的效率。在史料学法指导时, 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史料, 充分把握史料的主要信息, 包括史料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 抓住关键词句;在此基础上再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历史思维, 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辨别;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从史料中获取“证据”或者“历史知识”, 强化学生“史由证来”的历史学习思维。教师要通过史料学习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史料分析思维, 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有效地运用史料提升历史学习。
总之, 初中历史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史料运用意识, 加强史料运用实践探索与反思。只有不断反思, 才能及时发现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历史教学, 优化史料运用艺术, 全面提升史料的运用效率, 发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效益, 拓展学生历史视野, 促进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发展与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
摘要:历史史料是认识历史以及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必须拓宽教材所讲述内容的内涵, 积极地运用史料,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汤滢.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3, 7.
[2]窦连静.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赤子 (上中旬) , 2016, 3.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5
上海市西林中学袁军芳
所谓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即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为此,《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对开展史料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近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将史料引入教学已成为趋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史料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更加敏捷。历史具有过去性,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学生就会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述《南北战争》一课的时候,以“美国黄石公园总统山上四大总统”头像图片导入,图片一出现学生兴趣就来了,而后又出示1948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结果表格,这样很顺利导入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这堂课效果很好,验证了良好开端是成功一半;兴趣是最好老师这两句话。
2、有利于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不言而喻,重点、难点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去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办法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其中,史料教学是被大部分教师所采纳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展示“历史的细节”,尤其是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从而为课外自学提供能力基础。如:我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为了突破新航路开辟背景这个重点,使学生清楚领悟,我选用了大量史料,如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交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的新航路开辟四个原因:
(1)对黄金的狂热崇拜;(2)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3)奥斯曼控制了商路;(4)传播基督教。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
史料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课堂上适当引用,有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如我在讲《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关系”一目时,补充了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的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海峡两岸交流的现状和展望国家的统一的前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方式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历史科中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重视教师的传授,学生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在我国,中学生长期以来“喜爱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状况也与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密切相关。
而史料教学,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更牢固地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全面挑战,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中,史料的选择及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既表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也反映了教师相关教学内容背后的专业积淀,以及寻求二者达成联系契合点的理解力和搭设沟通桥梁的操作能力。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历史素养的提高,在课堂上,讲究历史意识、证据意识。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
二、提高史料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地利用好教材上的史料
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适当补充部分史料
用史实、史料来说话,以史带论,论从史出,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而现行历
史教材由于受篇幅所限,往往重论轻史,史料佐证不足,显得不是那么完美。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适当补充史料,把史料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历史。如在中外历史上有无数为国为民的志士仁人,由于课本篇幅所限,他们的社会活动不能具体展开。教师如能适当补充有关史实,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在讲述邓世昌的英勇事迹时,我补充了这样一段史料: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讲完这段史料后,课堂上一片沉寂。黄海大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
3、立足课本,插播视频史料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大量反映历史信息的影视视频资料在其中的利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它帮助教师解决了基于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所产生的历史知识传授上的一些问题,也满足了初中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形象思维的需求。围绕历史视频开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如临其境,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如在讲述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中的《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我剪辑了一段《汤姆叔叔的小屋》电影的片头作为新课导入,虽然镜头中只有一晃而过的自由女神像、林肯纪念堂和一小段林肯总统会见来宾的场面,但就是这样几个简单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极大地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抱着渴望知道战争原因的兴趣开始了对这节课内容的探索。这样的影视剪辑片段既没有花哨的场景,也没有冗长的剧情,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本视频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或本节课接着要阐述的内容的极大兴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潜在性知识的发掘和探究,提升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4、结合教材,针对不同史料,巧妙设计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程目标的达成,离不开问题的巧妙设计。教师在对史料加工时,要进行精心设计,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如根据多位名人对曾国藩评价,(材料一: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材料二:如国藩,可谓其通文武兼才德而有之矣。此又岂临阵决胜负之一将之勇之所能望其项背乎!——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不明春秋大义,汉子孙不肖。——孙中山;材料四: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炳麟)老师设计了如下问题:(1)请说出曾国藩赢得梁启超和钱穆高度赞扬的史实依据。(2)孙中山为什么会对曾国藩作如此评价?(3)出现如此截然相反评价的原因你认为是什么?怎样评价曾国藩比较符合历史事实?问题(1)(2)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良好思维习惯。问题(3)要引导学生收集、比较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从中引出推论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合作探究,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并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能力。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策略。“合作探究”历史教学策略的一般实施程序是:确定探究主题——老师提供(或学生收集)历史资料——解读历史资料——合作探究问题——交流总结整合。把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后,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换成“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相互间尊重、理解和关心,进而学会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三、史料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不论哪一类史料,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都有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史料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充分使用教材史料原则
这是中学历史课堂实施史料教学的前提条件。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史料是我们通往过去的媒介,历史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史料的运用,注重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既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又能通过史料达到三维目标的和谐。
3、真实性和多样性原则
其一,史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史料只有真实可靠,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故史料的真实性是课堂教学的又一重要条件,也是体现历史学科科学性的坚实基石。其二,史料编选取舍多样性原则。历史资料丰富多彩,包括历史遗址、遗物,当事人口述、后代传述,非文字性地图、绘图、图片、简图,文献资料,音像
资料等。学生通过多样性的史料,能比较容易地形成较为客观的真实历史认识。
4、围绕学生的发展原则
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因此,史料教学要围绕学生发展原则。在史料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选择相应史料;问题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要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关注学生情感和道德养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巨大的潜能。
5、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原则
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因此,史料教学必须注重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来进行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人生,要让学生有时间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和现实的大课堂中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史料的选择
在运用史料时,对史料进行选择是必要的。不过,所谓选择史料,是指在同类性质的史料甚多的情况下,挑选其中能最明显、最准确地说明问题的典型史料而言;并不是指可以凭主观的意愿去挑选适合自己观点的史料而言。论点来源于史料,有怎样的史料,就可以得出怎样的观点;切不可反过来,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去选用史料。如果采取符合自己预定想法的史料则用之,不适合者则去之的论证法,是根本违反科学的认识规律的。具体来说:一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历史资料。因为教材是经过历史专家认真挑选,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特色的资料,适用性较强,知识涵盖面较广,类型丰富多样,我们教学利用起来有选择余地。二要利用那些最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进步性的历史资料。三要紧扣教材的重要内容使用史料。
2、应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史实和史论,对各种新观点应慎重处理
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而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追求标新立异,通过活动得出的结论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忽视否定了基本史论、基本史实。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新意见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原则性,甚至于对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表示支持,忘记了自己所担当的任务。因此,一方面活动的开展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据科学性原则,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开导、纠正,使老师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
3、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
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史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史料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把握史料作用,精心进行筛选史料、准确运用史料教学,就能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老师与学生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仍将是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王建立.《试论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使用》.《课程·教材·教法》.2006,(5)[4]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6,(9)
[5]赵文龙.《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学历史(中学版)》.2009,(5)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下,多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素材被运用到了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而言,历史资料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的填充教材中的不足,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信息,这对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十分有利。以下本文就史料运用的意义及形式进行分析,重点就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策略
【分类号】G633.51
历史是帮助国民了解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受教材形式的限制,部分有待商榷或者是讲述较为模糊的历史信息被剔除在教材之外,因此,部分科研学者提出了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以此来弥补教材中的缺陷。实践证明,史料教学是非常可行的,并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予以充分应用,但是教师自身需要抓住该方法的运用策略,不要过于依赖史料,这样方能确保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
一、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积极的重要途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并为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被动式的学习长期存在,史料教学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历史的趣味性,通过学生心理上的转变可以实现学生自发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2、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然前提。历史教学仅凭生涩的专业术语是无法有效开展的,而史料教学法的实施则可以实现课堂的延伸,在同等教学背景下,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的明确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组织学生去分享、探讨,实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些对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非常有利,可以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引用的形式
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都可以算作是史料,史料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以以下方式呈现:以黑体字加框形式或在小字部分引叙的文字史料,穿插在课文中,其目的主要是用來配合正文的描述,加强对正文所阐述观点的理解,或是用来进一步渲染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大量的插图,例如人物画像、地图、漫画、历史遗址等,现行教材中的不同之处是改变了以往用漫画的办法,直接采用历史照片,这种史料的引用方式在课本中也很普遍,使历史课本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观赏性,并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以“表”的形式出现的史料,力图利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历史事实,既非常具有说服力,又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些文物史料的照片,引用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一经引用就可以更直观地增加教材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在课后“练习”部分,结合当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并出思考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实战性,更能够适应考试的需求。
三、史料教学的运用策略
1、史料的运用不能取代教材
历史教材是我们开展历史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现有的历史教材在内容安排和文字的表述上是别的资料无法取代的。在现有的教学和考试背景下,淡化或放弃教材是绝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史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忽略。当然限于教材的篇幅等限制,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史料以丰富教学,从而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2、史料应当直观易懂
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更愿意接收那些直观易懂的东西,因此在史料的选择上应当本着简单易懂的原则。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常常选用一些文言文资料,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样更贴近历史的真实感,进而培养高中生阅读、归纳、分析等能力。但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而言,语言晦涩的第一手文言文“史料”,不仅不能发挥上述作用,反而会让他们望而生畏。例如讲到武则天的时候,有老师用了《资治通鉴》的这段话:“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面对这样一段文言文,我们试问会有多少学生愿意去做进一步的阅读或理解呢?这样的史料是毫无实效性可言的。相比真实感强的原始资料,如果有直观易懂的其它资料,我们就应该偏重选择后者。
3、史料应当简洁高效
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史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它的实效,切忌大量史料的堆砌或出现过多繁琐的文字表述,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讲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有教师引用了①“开元四年,宋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②“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为无事。”③“开元初,上(唐玄宗)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带)粮….人物欣然。”等三段史料,试图以此来让学生来体味开元盛世。上述史料的选择对于初中学生明显的构成了认知障碍。如果我们从中挑选最核心的史料“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或最具直观实效的“米每斗三钱”,就足以让初一的学生理解当时的盛世情形了。
4、史料的运用在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侧重
面对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时候,图像史料运用的比重又应当有所侧重,初一、初二的学生就可以更多地采用图像史料,初三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增强,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文字史料。例如讲到初一的《宋代的社会生活》一课时,我们所能选择的最好的史料莫过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图像是无言的见证人”,学生很容易调动自身全部的感知,从而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去深刻的体味那段丰富的历史。再例如初一《多姿多彩的艺术》这一课中讲到战国编钟的时候,我们与其大段的描述编钟的音乐成就,不如让学生聆听一段编钟演奏的乐曲,“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他们在婉转悠扬的乐声中去感悟古人的智慧,从而真正的激发他们对历史热情和兴趣。
总结: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极大,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进程,了解民族发展,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进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史料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心,客观的认知到史料仅仅是教学中的参考资料,不能作为教学中的主线,同时,可以结合网络资讯进行验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的实现提供较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惠.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因此, 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难点, 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 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 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有文字、图表、地图等, 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 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 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 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 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 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 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 如否认时, 得于咨达后十日内, 声明理由, 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 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 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 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 读懂材料, 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 从整体上把握, 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 逐句过关。如, 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 包我三面;英吉利, 假通商, 毒计中藏;法兰西, 占广州, 窥视黔桂;德意志, 胶州领, 虎视东方;新日本, 取台湾, 再图福建;美利坚, 也想要, 割土分疆。这中国, 那一点, 还有我份;这朝廷, 原是个, 名存实亡。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 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结合《时局图》一句一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痛恨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情感。这样学生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书本的知识, 而是有了理解的过程, 记忆也会变得更容易些。
其次, 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通常是通过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由浅入深的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 从而逐步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课我出示一段材料: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引自《春天的故事》。由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1979年的“春天”指什么?画了一个圈喻指什么?2.“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中, 被称为“一夜城”的是哪一座?它“一夜”崛起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身边的现状, 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步步启发学生思考, 书本知识和材料相结合, 或促进知识迁移, 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 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教学的过程, 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 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 特别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史料,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以便取得更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高等教育出版社[1]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学习方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学习方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8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现状分析
(一) 对教科书中史料运用情况
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的最基本的资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对课本的利用很充分。但是值得深思的是,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运用多为简短的片段, 资料对学生作用不大, 不能引起学生对该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 对教科书外的史料运用情况
从表2中我们可知多数教师能做到引用课外史料, 但是只有少数教师能做到经常引用课外史料。
通过分析表1和表2, 可知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知, 教师还不能做到时常引用课外史料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以课本史料为基础的同时, 依据教学重点提供课外资料, 以供学生探究学习。
(三) 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1. 历史教科书中的问题。
初中历史课本由于所学的知识相对较浅显, 所以书中所给出的材料过于简短, 对事件的叙述并不完整, 总是以简短的几句话带过, 并不能将当时整个历史情境表达出来, 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编者在编书时, 通过精心挑选, 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特点, 应提供形象生动的历史参考资料。史料在印证历史、提供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探究, 提高了他们敢于怀疑、求索真知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和史料运用的结合。
2. 教科书以外的资料运用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也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指导学生应学习哪一方面的历史事件, 并且给出相应的探索方向,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自己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相关资料, 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电脑、杂志等。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 应掌握“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原则, 在这个信息时代大量信息参差不齐, 应避免在不重要的资料上浪费过多时间。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经验指导。
3. 学生兴趣问题。
在获得学习资料后, 只有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才能对所掌握资料有探究兴趣。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针对史料运用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一) 注意史料运用的趣味性和思考性
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事件时, 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变化, 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同学展示。从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来表现巨大变化, 比如:人们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人们的服饰也由千篇一律的灰色、蓝色转变为各种风格的时尚服饰;由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交通工具盒和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越来越便利。这将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进而促使学生探究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高学习效率。
(二) 史料运用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还没达到较高水平, 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运用具体的、形象的资料, 较少使用抽象概念。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停留于表面现象, 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 在使用直观易懂的传说或者故事时, 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三) 加强教师在史料运用中的主导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师应加强引导和帮助, 平时做好有心人, 为学生收集有用的资料, 进行归纳整理。同时, 史料运用要与课堂目标紧密结合, 与教学重难点相契合;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 为学生提供解决策略, 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小结
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史料, 造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史料自主性探究, 帮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史料, 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并且, 学生在史料运用中去判断史料的真实性, 从史料中获取真实信息, 对史料进行有效诠释。
摘要: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恰当的史料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史实的记忆, 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地位及意义。本文从初中历史史料运用现状着手, 有效地分析了初中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以供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芳.简论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 (教育) , 2012 (07) :10.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9
一、利用史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更能开阔眼界,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历史的传授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不知晓自己的历史, 那么就难以在世界上存续。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 包含从古至今留下来的精髓, 有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正是这些历史知识, 才让我们发展至今, 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未来。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重要部分, 如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 丢失历史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记忆, 像一张白纸, 没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注定会衰败下去。因此, 历史课程的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课程的开头, 初中历史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
初中历史教学本就是来源于历史, 记载的是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相比较于丰富的史料, 课本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和僵硬, 用最为简单的抽象语言概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最后为了应付考试只能让学生捧着课本啃, 教课时的生硬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不仅仅是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成绩问题, 还涉及促进他们个人的文化素养、个体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而本身来源的根本——史料, 却往往被人疏忽。要想教好历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促进个人文化素养, 便需要借助史料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宿感。有效地利用史料来教授初中历史, 使学生了解更多, 让课堂变得丰富生动, 也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如何利用史料有效提高初初中中历历史史的的教教学学质质量量最最为为关关键键。。
二、利用史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刚刚上了初中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生动丰富的知识接受程度高。有效地利用史料, 借助里面有趣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 将史料里的小故事与课本结合, 激发课堂活跃性
课堂教学最忌生硬, 按照教科书或是辅导资料里的内容干巴巴地讲。教师应当熟知相关的史料知识, 挑选与课本所授的内容密切的小故事, 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片段给学生切身的体会和感动, 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感悟, 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发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课时, 也要辨析地看待课本, 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基本依据, 发掘其中学生的关注点, 以其为切入点, 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的内容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认真回答并适当地扩充, 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体系构建框架。
(二)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史料, 开展历史知识竞赛
鉴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要求他们在一段时期内读完一整本书难度太高, 难以实施, 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的活动前, 一定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先选好阅读的资料, 资料应当选自真正的史料, 而不能随意找本历史小说了事。对于现在充斥着人们眼球的各种编撰的历史大剧,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醒学生自己去查史料以求证, 利用工具书查找使用资料, 两相比较, 更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 既能让他们自己主动地阅读教师挑选的史料, 又加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抽出时间来举办读书交流会, 不仅仅能让学生通过这类活动加强读书的兴趣, 同时也能更加熟记历史知识。或者以班级、年级的名义开班学习园地, 利用教室后墙的黑板或是公开栏, 设置一些小栏目, 由学生自己写评论文章、编撰小故事配上自己画的插图, 增强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三)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旁辅助
现代的初中教育要求以人为本, 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历史教学既要传授学生应知道的历史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写作的能力, 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培养大局观。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玩、探知欲最强的时期, 如果按照以前的旧模式读读教科书, 临考试前背一背, 便达不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单单教科书的内容是不够的, 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学生推荐他们适合阅读的史料,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及时弥补他们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刍议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一、立足课本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课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现行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内容翔实、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情境性、启发性等特点。教师应精心备课,认真做好课本中史料的选择,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把握好材料中所蕴含史实的逻辑联系,并掌握史料的学习技巧,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其历史的真实感。
比如在教学《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教师可以对课本中提供的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发展状况等史料进行深入解读,展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联系课本设计相关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本以训练学生智力为基础,内容概括性较强,种类丰富,所选史料则经过精心编排,真实性强,是学生了解史料的重要参考。在施教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本中相关的文字、图片、图标,以有效掌握史料中的历史知识。
二、补充原始史料,拓展思维空间
限于篇幅等原因,历史教材不能提供全部史料,然而在讲授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教师不能通过单一的理论阐述进行解释,因为只下历史结论而没有事实依据,这样的推理缺乏说服力,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无从思考,而且会质疑结论的可信性。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这一点,精密计划好应该在哪些地方补充史实内容,精心搜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史料来充实教材内容,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史实娓娓道来,做到论从史出,从而化解教学难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事的惨烈,补充了以下资料:致远号被日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拒绝了他人的救生圈以及爱犬的帮助,带着满腔的悲愤和全体将士沉入海中。其后,光绪帝为他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此时,邓世昌的悲壮形象就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在讲授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难点处,补充适当的历史资料,就像给学生搭起了一个梯子,有效帮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不断进入新的高度,不仅能学习到课标要求的学习内容,还能感受到历史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在感知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培养其高尚的品格。
三、直观展示史料,提高认知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史料,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对隐藏在历史表象下的规律不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所讲知识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难免会影响到学习效果。而借助直观教具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历史常识显得尤为必要,像录音、电影电视片段都是直观展示历史情境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教师就采用了此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所处生活学习环境较好,对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无法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假如教师能够将课前所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老一辈红军的回忆录,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让学生置身其中,犹如身临其境在雪山、草地中,那么学生将会对红军“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危险境地感同身受,从而对红军的艰难、长征的伟大产生深刻认识。
实践证明,史料越直观可感,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准备尽可能直观的史料,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历史规律,提高其认识能力。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并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史料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将会发挥重大效应,不仅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意识和精神品质。由此,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史料优势,汲取精华,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刘燕.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考试周刊.2008(8).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11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19-01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学中不再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判依据,强调“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历史教学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运用史料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历史知识底蕴,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师的探索重点。
一、开展史料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存在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厌恶历史学习,考试成绩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不积极,求知欲缺乏,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将历史事件生动得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由于书本的局限性,许多历史事实在教材中只是一笔带过,学生看到的只是文字,对历史事件本身没有概念,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自己的理解。运用史料教学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及结果,运用自身思维分析史实,对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纯粹的唯物主义论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看待历史同样如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看待历史事件时学生往往站在特定的角度看待问题,没有体现客观性。而史料往往是多角度的,它以不同“当事人”的角度阐述了历史事件,学生通过史料学习,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客观评价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二、运用史料教学的原则
史料的选取要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原则,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在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史料教学。第一是史料的真实性,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教师在选用史料时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不能有编造、夸大嫌疑。第二是与教材相关性,史料教学不能脱离教材,应该体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达到补充教学内容的目的。第三是简易性,初中生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于一些文言文史料、外文史料的解读不够完善,甚至出现误读的情况,因此教师在选用史料时要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第四是时代性,在运用史料时要体现时代特点,让学生能够以史论今,体先知识的实用性。
三、史料教学的开展
(一)运用史料设置启发式问题。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往往是课堂前五分钟决定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从课堂最开始五分钟入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史料,授课前先播放史料内容,再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心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先播放同名电影片段,引起学生好奇,再设置疑问为何辛亥革命的胜利会有如此大的历史意义,而前面所学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不及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运用史料设置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学习,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目的。
(二)运用史料补充教材内容。新课改后虽然教材记录了更多的历史事件,但由于篇幅限制,部分事件记录不够详实,许多历史事件一笔带过,学生对这部分历史事件了解不足。如在学习《侵略与反抗》一章节时,教材只粗略列举了各条款中的主要赔偿内容,没有详细说明条款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条款细则,让学生感受到清政府的无能与当时人民的屈辱,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各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运用史料补充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直观的认识历史、看待历史。
(三)让学生课后读史料。课堂不是学习的全部,历史学习重在积累,要想学好历史必须要在课后多下功夫,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史料、阅读史料,积累历史知识。史料不只是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电影等都是史料的承载方式,如二十四史,抗日战争时期照片,《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电影《辛亥革命》等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择阅读方式。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辨别史料的正确性与客观性,避免错误言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形成及成长健康。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质量,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提出了三点关于史料教学的开展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与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鹏. 用史料为课堂添彩——例说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 2012(10).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12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由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少年学生, 他们更喜欢那些教材内容丰富、教师讲授生动、自己学有所获、并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科。而在历史教学中, 如果教师很好的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 就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一些灌输模式把学生看作是一台台机器, 生搬硬套的让其掌握各种历史知识, 已经让学生感到历史是时间和事件的堆砌。然而故事史料本身“呈现的不是一个宏大的、充满教条的历史叙事,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读性较强的历史故事。”这就体现出了故事史料具有不同于一般史料的特征。故事史料中有着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历史人物,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能够打动学生, 让学生对历史获得一个全新的认识———历史不再是那些自己感受不到的教科书式的说教, 原来历史也是活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 故事史料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很早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历史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 如何让这些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 并在学习中初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无疑故事是首选的最佳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史料, 把教材中的制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让历史人物站出来与学生对话, 展现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大大加强, 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教材, 突出教学主题, 化解学习难点。
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就故事而言, 将其引入到历史教学中, 它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单纯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另一种思维方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 (Brunner·J) 曾认为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 而后者则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 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 两种思维方式相互补充, 不可或缺。“历史教学中引入故事, 不仅在于当今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越来越呈现出‘理性化’特征, 历史知识的严明性、逻辑性和准确性超越了人的主观意识和合理想象;还在于学生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叙事性思维, 而故事恰恰能顺应这种思维, 这也是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原因。”
2011年《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是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的, 要“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 仅凭学生喜欢“听故事”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自己要学会“讲故事”。历史教师如果把准备故事史料和整理故事史料的过程交给学生, 那么学生就必须要阅读文献、甄别史料和整理史料。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能力, 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提升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虽然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些难度, 但是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亲身体会都会成为他们终生的记忆。
三、提升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
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理解历史环境, 理解不同的历史时代。教材纲领式、结论式的叙述, 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 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生吞活剥的记住了一些固定的历史知识和结论, 历史情感并没有得到增强。恰恰故事史料中不乏那些富有个性情感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情节, 而且如果教师运用得当, 这些人物事件还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 使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种文化、文明成果得到继承和发扬。学生们通过了解各种历史人物、事件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让学生理解、体验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完善, 良好品格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美国德育学家里可纳曾说:“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故事史料进行教学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对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如果缺少了故事史料, 那么历史课堂也就无生命可言。故事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就好比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一般。因此应该鼓励初中历史教师善于搜集各类史料,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探索课堂的有效教学。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 故事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显重要。故事史料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 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就其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历史情感与价值观等三方面阐述故事史料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故事史料,历史课堂,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何成刚, 沈为慧."故事材料”特征分析与案例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
[3]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历史教学, 2009.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课的史料教学09-26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0-02
史料历史教学09-19
史料与历史教学09-23
高三历史史料教学06-26
初中历史教学分析05-26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06-22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07-28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1-01
初中历史导入教学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