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2024-10-21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共12篇)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篇1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是近年来大多数历史教师热议的一个话题,课堂教学作为历史课程改革最主要的阵地,教师的教学观点和理念、学生对所学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大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所展示出来的。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日益向深处发展,围绕着新课标各位老师纷纷以新的教学理念组织课堂教学,历史课堂教学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局面呈现出了可喜的变化。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角色转换如同走马灯,气氛热烈、高潮不断,学生的学似乎已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表面看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达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然形成。但是在这些“繁华”的历史课堂之后伴随的不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却往往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究竟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实施历史课堂的改革,才能使改革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做到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扬长避短

大多数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是“另起炉灶”,也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代替原先的方式,有很多老师有这么一种错误观点:要改革的定然是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就应该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改革如果脱离“历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课堂教学必须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思考,我们当前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可取之处,而不是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学设计要从问题出发,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紧密联系,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生生合作互动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高度重视课堂改革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对于传统成果的继承,在继承、反思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这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二、要积极倡导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老师们为了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积极探索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实施了花样繁多的课堂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媒体演示,情景再现等等。一时间历史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示以其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成为如今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历史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既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原本是一件十分值得提倡的好事。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为了改变教学方式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多媒体由教学的辅助变成了课堂的主宰,一节课的教学中图文、动画、音频、视频无所不有,从外观上看课堂上气氛活跃,高潮不断。可是如果深入观察分析一下这种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你就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可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完全依赖多媒体放弃了教师对课堂的影响和指导,课堂改革也就成了舍本逐末的行径。

课堂上表演历史剧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可是大多数的历史剧只是学生走到讲台前嘻嘻哈哈说笑一番,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内容简单, 历史剧的表演只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至于通过历史剧要让学生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甚至有些教师在历史剧表演之后,马上进入下一环节,好像历史剧的表演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掌握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究竟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应该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刻研究,精心部署。同样判断一节课好与坏也不能简单地以教学方式是否多样化而定。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构建,不能只是关注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新鲜,而应该是注重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会学”“学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无论哪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我们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而不是迷恋于具体程序、环节,才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会迷失方向或盲目照搬,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才能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归属之处和落脚点,如何让课堂改革保持正确方向,不断深入发展,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努力实践,不断探索。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关注: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应重视对于传统成果的继承,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个方面大胆尝试。二是要积极倡导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放弃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根本,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会迷失方向或盲目照搬。

关键词:历史,教学改革,继承,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篇2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 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中学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近年来,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历 史教师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跟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新形势,要适应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 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 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 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 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 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 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 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 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 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用心爱心专心 1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 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 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 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 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 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 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 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 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 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 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 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 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 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 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 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 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 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 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 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 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

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 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 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 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 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 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 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 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 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 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 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 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 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 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 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 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 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 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 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 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 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 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 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17-01

随着教育“课改再启航”工程的启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改之中,迅速进入教改快车道,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到原来的模式。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到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及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及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2.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现在的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对能力的考察特别重视。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

3.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的基础,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助手,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玉龙.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 学周刊. 2016(26)

[2]肖广述.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J]. 亚太教育. 2016(17)

[3]单秀玲.例谈巧用生成,提升历史教学——以《汉武帝的大一统》为例[J]. 考试周刊. 2016(38)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篇4

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 我们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就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出发, 教师不仅要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而且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以人为本”,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 材利用

传统的地理、历史教材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堆砌, 容量大, 知识点多, 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么照本宣科, 要么“满堂灌”,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机械地记忆, 使本来生动有趣的地理、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一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 逐渐丧失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改革正是针对这种弊端, 在教材编写时降低了知识难度的要求, 同时, 充分考虑到 初中学生 的心理特 点 , 编写的新教材图文并茂, 可读性、欣赏性、趣味性极强。因此, 教师要采取尽可 能多的方 式和方法 , 利用好新 教材 , 让地理、历 史知识变得 生动形象 , 由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互动。

3.学 生定位

现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定位, 应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内趋力。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 需要切实推进教学中心的转移, 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地理、社会学习有兴趣, 学了之后有收获, 有成功的愉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实生活的情境,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将学到的地理、历史、社会知识, 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得到应用, 感受学习带来的实际价值, 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真正实现“我要学”的定位。

4.互 动性

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的互动性。最近几年,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等风靡一时, 但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千篇一律, 不是每节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小组合作;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 这样的互动质量才更高。一句话,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有的课堂。

5.导与学

导与学的先后, 不只是教学秩序的颠倒问题, 而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的反映。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 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 教师起到导的作用。以学为主, 就是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 教师要编好导学提纲或者导学案,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独立地理解教材,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带着疑问进课堂, 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合作、讨论。在先学后教的前提下, 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 做到有的放矢, 实现有效教学。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不在于少讲, 更不在于不讲, 关键在于怎样讲。教师的讲解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想象, 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的那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 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6.延 伸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止步于课堂内的教学, 应该将课堂延伸, 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内的改革, 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展开,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开启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角度出发, 更需要学生在课外有足够的时间, 自觉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弥补教材和课堂教学在取材上的不足, 从而拓展知识面, 形成全面的大地理观, 形成全面的史观和史论。课外, 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历史、社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如地理考察、历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

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新授课课型 篇5

我校今年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是“有效课堂”,如何有效?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方法。针对以上思想指导,我们的课堂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及影视作品,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例如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3课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时。我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明确由谁踏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设立经济特区、设立以后有什么影响等导入新课。

二、解读课标

课程标准对课本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也是高考的考点体现。应该让学生树立高考意识,每一堂课的学习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

三、展示本课自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的设定,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和标注。目标以6-8个问题的形式呈现,根据本课内容线索,有层次的设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清线索,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等。

自习学习10-15分钟,然后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点进行点拨。

四、小组合作探究

针对本课重点、难点设置探究问题。展示问题,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3-5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归纳总结。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等。

五、小结

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明确考点,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基础知识。

六、教学反馈

针对本课基础知识,设置4-6个选择题,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情况。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篇6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知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而能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然所占时间短,但作用不可小视。导入如同电影的序幕,新颖别致,能够吸引人,观众自然会产生看下去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枯燥而单一的直接进入教学的导入方式,在导入阶段就已经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激情,这样的教学如何成功。因此我们首先就要重视导入环节,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导入。

1.制造悬念。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阅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运用问题技巧,提出富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悬念。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进而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2.画面烘托。现行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承载历史信息的方式并非只是文字与图片这些静止的载体,一些影像资料同样也是重要的记录与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这些信息更具动态感与直观性。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影视剧片段等的画面效果来达到烘托与吸引的效果,从而激起学生对新知浓厚的兴趣。

3.音乐渲染。音乐也是一门语言,以节奏、旋律来进行表达,这使得音乐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更具感染性,更能打动人、吸引人。将音乐运用于历史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彻底改变以往枯燥死板的历史教学,让历史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激起学生特定的历史情怀。

二、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历史学习并不是要学生死记史实,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与提出历史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现象。这些能力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逐渐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避免单向灌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历史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既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切感,激起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激情;同时又符合历史学科学习规律,这样才能避免机械地记忆史实,让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社会与生活。尤其是一些时事热点话题,社会普遍关注,通过这些内容来展开历史学习将教学与生活结合,与社会接轨,让历史教学走在社会的最前沿。

2.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研究提问艺术,在知识的关键处、重难点处巧妙地提出问题,以问题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积极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要只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才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运用历史教学机智,促进学生思维转化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从学生的现有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由已知掌握新知,由理解到掌握,再上升为运用层次,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系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上,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如联想与比较,联想即由面前所要思考的事物而想到其他的相关的事物的主动思维过程。不管是新知的学习还是旧知的复习,联想与比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新三民主义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回忆旧三民主义的影响,这样联想与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同时在联想与比较中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学生所掌握就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而是一种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由知识转化为思维与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对历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篇7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现如今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对历史课堂的重视度不够, 观念上存在误区

现如今虽然河北省进行了新课标的改革, 学校等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在极力地为学生灌输“科科平等”的思想观念,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只是一门副科”的思想观念依旧没有改变, 因此就会出现课上不认真听老师讲课, 课下作业草草了事等现象的发生。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 必然不会达到一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有部分教师也有相同的思想观念, 这样就会出现课下备课不认真, 课上讲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套路来满堂灌。

(二)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不注重创新

上边提到了有些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高, 课上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正是因为学生对历史课堂提不起兴趣, 认为知识枯燥无味, 而这时候教师如果不引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调动课堂气氛, 讲课方法陈旧, 不注重创新的话, 那么必然达不到课堂的高效化。

(三) 教师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

随着河北省新课标教学的不断深入, 对学生的人文精神部分的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只是一个途径, 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领会其中的精神, 树立自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 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应该相应的作出一些调整,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上, 更重要的是做到人性化教学,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

二、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

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那么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单单对学生说“掌握历史知识很重要”这样的话是苍白无力的, 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有趣的教学氛围, 改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例如, 分小组探讨, 设置游戏情景, 让学生课下自己搜集资料等, 而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对学生满堂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在学习的方式方面下手,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

1.前后知识的连接, 将知识整体化。新课标改版的课本存在着内容不系统, 思路不清晰, 知识点不连贯, 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经常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离, 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接, 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讲解, 讲到了汉朝的政策由之前的黄老之学的“无为”到“有为”, 在文化上表现为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政策。这时就可以回忆之前学的的内容, 即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采用了哪些“有为”措施。一方面学习了新的知识点, 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之前的知识, 使学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把握一个朝代的发展进程。这一方法可以贯穿每一节课中, 在讲经济史可以穿插政治史的内容, 在讲文化史时可以回忆政治、经济的内容。

在区域方面, 同样可以运用整体史观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新航路开辟地讲解,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世界开始从分裂开始走向整体, 尤其对于欧洲来说,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所以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 还要注意新航路对中国的影响。当然这不是这一节课的重点, 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在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也开始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 从16世纪初开始, 葡萄牙侵略者开始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给沿海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客观上, 促使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讲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的思考方法, 这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

2.相似知识作比较, 加深学生的理解。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尤其是一本书的前后知识之间, 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相似知识的对比, 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比如, 同样《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 介绍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航行, 这对世界来说是个开天辟地的重要事件。其实, 早在15世纪初的中国也有一次规模巨大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 无论在人数、次数、船数甚至是船只的大小上, 都远远超过了哥伦布的航行,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同, 郑和下西洋因为国力不堪重负, 被迫停止航海活动, 中国的远洋航海业逐渐衰落;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欧洲的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尽管哥伦布的航行也给美洲人民带去巨大的灾难, 同时也将欧洲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带到了美洲,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发展。所以, 这两次航行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行结果如此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由学生分组讨论, 最终总结: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所以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是中国在近代逐渐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了挽救中国的民族存亡, 一些有志之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斗争。这样的对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 加深知识的理解。

(三)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深化课程的主题

新课改中, 课程目标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德育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 对于古代手工业的讲解中讲到了冶炼、制瓷和纺织的工艺, 其中很多工艺已经失传,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历史悠久, 工艺精湛的同时, 这也是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结晶。身为中国人, 应该重视中国的悠久传统文化, 而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发奋学习, 争取有一天将中国的文化宣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抗日战争》的讲解中, 日本对中国的滔天罪行, 使得学生很气愤, 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 谈谈如何理智爱国。历史不容忘记, 这也是激励我们的动力, 正是如此, 中国提倡“和平崛起”, 通过提高经济, 科技等综合实力, 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平的方式宣告中国的强大, 而蛮横的武力斗争, 受难的只有老百姓。日本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文明礼仪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客观地看待日本这个国家, 分析问题也要全面客观。

三、结语

以上几点就是笔者对广大优秀同仁们分享的, 教育是个巨大的工程, 需要注意总结的内容还有很多的, 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通过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进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打造一个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敬才.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2011.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8

1. 更新教学观念, 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本, 改革授课方式、方法, 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 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传统的历史教学靠的是一张嘴、一支粉笔和几张挂图, 一些历史场面靠的是教师用语言来描述。生动的语言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由于不能再现精彩的历史瞬间而给学生留下一些遗憾, 最终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不同, 电子课件的展示使历史场面再现在学生的面前, 声音和画面会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其身临其境。身心受到感染, 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单纯的语言描述不能很好地表现战争的残酷性, 而我们向学生展示当时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战争实况等资料, 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使思想感情有所升华, 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反对霸权, 反对战争。

二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 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课标和新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例如, 通过学习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在学完秦汉以后, 组织学生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2]。这需要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得出结论, 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的例子很多, 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 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评价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 形象逼真, 具有声、光、形、色再现的特点, 变枯燥为生动, 变静态为动态, 对知识加以形象化展示,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 在历史课教学中, 要打破传统的“教材、黑板、粉笔”的格局, 恰当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 把历史课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考, 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对接。

3.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把“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列入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编排中体现了这一基本目标。历史教师应利用教材中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 运用寓教于史、寓理于事的方式, 让学生从中汲取思想养料, 领会历史的教益, 陶冶情操, 纠正以往历史教育泛政治化、教条化的弊端, 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新课程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观念, 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 广大教师必须从过去那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下解放出来, 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当中[3]。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视与时事的结合, 特别是要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例如, 针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言论, 我们可以用史实来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之, 历史学科不会孤立存在, 历史与其他学科综合的特点更加凸显。

4. 结语

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每一个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观念, 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今后我们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位历史教师都必须在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大胆地进行尝试, 以发展为目的,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与旧的教育体系相比, 都有重大的变革,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对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其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延庆.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108-110.

[2]叶世锋.初中历史课教学改革新思路[J].广东科技, 2010, (02) :98-100.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一、教师必须能够熟练驾驭教材

一堂课能否上好, 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备课十分关键, 历史课堂上更是如此。它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背熟教材, 并能够在宏观上把握教材。因为历史课程内容的讲授, 必须要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去讲解, 所以教师要能够通篇把握教材, 通读整个历史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阶段历史, 使学生的学习轻松自如。

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在微观上去拓宽历史教材。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历史知识的要点, 是最重要的精确点, 在保障重要内容不遗漏的情况下, 内容难免有些单调, 学生学起来时常感到枯燥。这时, 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对一些重中之重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充实和丰富, 使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接受。当然, 适当拓宽爷是可以的, 教师可以对一些内容进行背景的介绍, 重点的深化等, 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好。但是, 有的内容是不能随便拓宽的。一方面, 容易喧宾夺主, 脱离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 一些理论性的知识, 如果拓宽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除以上两点之外, 教师还要深化历史标题之间的联系。高中历史往往涉及多个问题,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历史课本上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有的历史教师在上课时, 讲解重点和难点层次分明, 有条有据, 整个课堂把握得当, 学生听起来感觉清晰可见;有的教师却不注意把握层次, 分不清主次, 不仅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也累。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懂得通盘考虑, 注意历史标题之间的联系, 尽量使学生学起来有系统性和层次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历史课堂结构必须要严谨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都要有章有序, 不能是一盘散沙, 历史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历史课堂结构的重要性, 把握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 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学习, 其效果是不同的。历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 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又必须有张有弛, 拿捏自如, 做到有“严”有“活”。具体来讲, 历史课堂的“活”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 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严”指的是历史课堂上要有严格的纪律, 在教师讲解问题时, 学生要认真听讲;在参与小组讨论时, 学生不能无拘无束, 信口开河, 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回答问题。

(二) 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一理念下, 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教给学生历史知识, 让学生懂得历史, 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比较、归纳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三) 准确把握“疑”与“释”的关系

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突破疑问的过程,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设疑”, 更要注重“释疑”。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渴望中。例如, 在讲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 教师可先不说出问题的答案, 而是通过材料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在通读材料后去思考, 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点拨即可。当然, 在设置问题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 保证学生能够在讨论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问题的答案,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优美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 对教师语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 教学语言的成功与否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历史教师要注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让历史课堂的语言充满趣味性, 这样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堂充满期待, 喜欢上历史课。而要想做到这一点, 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 提高知识储备量, 并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画龙点睛的小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好奇心

课堂上最后的总结, 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另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可以留下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 在小结中, 教师要设计新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 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 教师还要不断创新, 不断学习, 积极探索历史教学新方法, 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达到改善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红梅.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 (4) .

[2]孙占文.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

[3]张迎.高中历史课程的功能分析及多元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下, 2013 (11) .

[4]王涛, 胡娜.高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26) .

[5]陈晓燕.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7) .

[6]黄捷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三招两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7 (8) .

对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篇10

一、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 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首先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要在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下,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其次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 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缺失, 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在知识传授方面, 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 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 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度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延伸,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 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 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在思想教育方面, 总体来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而是舍本求末, 追逐形式, 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地理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谈 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历史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教学新理念与新思路的思考,特别是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我们相信,作者的这些思考与探索,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网络化课堂形式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郑州市第一○二中学 鲍彦翔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适应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传统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新兴的网络教学(如网络远程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展了教学时空。但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缺乏情感因素、评价实施较为困难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识间的联系固定化、人的思维模式化、教学过程机械化,不能适应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网络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较高,在现阶段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在综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化课堂教学。网络化课堂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其教学活动是在课堂和网络的双重环境下进行的。该课堂教学形式从内涵来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引进新的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探索者;二是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信息技术真正整合到教学中去。

网络化课堂教学形式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积极学习的动力因素,也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教学中丰富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从而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二、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不只强调教与学的结果,更强调教与学的过程。①有利于突出难点,突破难点。例如《欧洲西部》一课中关于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植物与气候的关系、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等,利用网上的资料和教师设计的课件(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大气环流和天气等),便可一目了然,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②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大,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更加丰富。该模式所提供的信息量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以《传统工业区》一课为例,文字资料不仅有学习主页,还有我国四个主要工业基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不仅有地图,还有各工业生产部门的景观图片。由于平台是开放式的,学习过程是非线性的,大量信息经过一定程序的处理而得到优化。③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图表分析能力、自己查找学习资料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网络化课堂模式中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增强了。情境的创设,与本课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思考题的拟定,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指导和帮助,协作学习和会话中的组织、引导,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此可见,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基本功训练,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以及新课程的开发者。这一切都是无形的压力,也是动力,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邓州市孟楼镇初级中学 韩更新

在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一直是农村地理教师思考与探寻的一大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逐步探索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理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与同仁商榷。

一、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兴趣

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没有自信心,究其原因,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认为将来中考不考地理,学不学地理无所谓;二是不肯花工夫,主要原因是没有信心学好地理。为此,我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其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另外,还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放下包袱,开动脑筋,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地图培养兴趣

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我首先借助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然后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即我国地形类别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再利用地图让学生分析讨论这种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致使几条大河滚滚东流,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最后,我让学生利用地图将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浓缩,使这一节的知识变成一张地图。由此可见,应用地图既可使我国地形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可以将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兴趣

在讲“黄土高原”有关内容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说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呢?”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我表扬了那位同学后,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联系所阅读的材料展开讨论,顿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一节课我体会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鼓励的话语培养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表扬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肯定性的评价,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进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郑州外国语中学 刘 合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类与环境相和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精神力的表现。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文化遵从性,都属于一定的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课内,主要是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课外可带领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古迹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很喜欢,也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地理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也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进行。课内教育: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容纳、清除和改变了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但是环境又有它的客观发展规律,它与人类的活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当人类的活动不符合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时,就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人类势必要受到环境的惩罚。课文中关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内容很多,每讲到这些地方,就应该教育学生记住这些惨痛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课外教育:一是利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二是利用新闻媒体报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三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四是鼓励学生写环保方面的论文。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发现问题,而且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培养科学文化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除传授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生“会学”,注重能力培养;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

为了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可采取以下教学形式:①挑选适当的学生当老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②要求学生进行简易的地理小制作、演示仪器等,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动手能力。③根据所设计的问题,要求学生看书、观察、思考、想象、讨论,以提高学生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④在教学中组织多种竞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⑤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⑥利用地理板块和影视报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⑧开展地理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历史教学应加强乡土史教育

■济源市第六中学 王同心

历史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切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史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履历情境”。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乡土史教育。

所谓乡土史,就是本乡本土的历史,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随着乡土文化的升温和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乡土史教育正逐步成为历史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进行乡土史教育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乡土史与教材的关系

乡土史的教育目的在于充实教学内容,它必须服从于通用教材的讲授,在有利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乡土史教育,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不能生搬硬套、不加选择地堆砌材料,也不能喧宾夺主、不分主次,以乡土史代替通用教材。

二、祖国与家乡的关系

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祖国是由若干家乡组成的。离开祖国的大背景,孤立地讲授一个地区的乡土史是毫无现实意义的。教师在讲授乡土史时,应注意把家乡的历史与祖国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爱家乡是爱祖国的基础,爱祖国是爱家乡的升华。讲授过程中绝不能过分夸大地区性事件的历史地位,要防止狭隘的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

三、颂扬与批判的关系

在各地的乡土史中,既有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一些落后消极的内容。如狭隘自私的心态、墨守成规的习性、封闭排外的意识、迷信神鬼的习俗等。教师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颂扬家乡辉煌灿烂历史的同时,对那些消极落后的内容予以摒弃和批判,以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四、历史传统教育与现实思想教育的关系

乡土史在进行传统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与现实相联系,赋予时代气息,讲那些值得讲的能启迪学生心智并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同时,要站在现实的高度,赋予历史新的价值判断,启发学生以优秀历史人物为榜样,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在乡土史教育中,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阶级分析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等方面的教育。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

发挥乡土史的优势,必须重视课外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参加实践活动,以便受到更直接的教育,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不断充实乡土史的内容。因此,在乡土史教育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筹兼顾,以确保教育的实效。

历史教学中违反科学性原则现象例析

■商城县冯店乡第一中学 曹维仁

科学性是教学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都必须科学,即对概念、定义的表述及所作的论证、引用的事实、语言表达都必须正确无误。但在实际教学中,违反科学性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观点偏颇。表现为分析历史事件、评议历史人物、剖析历史现象时没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往往以偏赅全,顾此失彼,有失公允。如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只强调袁世凯出卖维新运动,而没有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软弱、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也就是说没有从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说明政治问题,因而有失偏颇。

二、以文代史。表现为把“文史不分家”片面化、绝对化,历史课上搬来小说、影视故事、戏剧台词,把讲台当舞台,把历史课搞成说评书、讲故事、演话剧,讲得天花乱坠,哄得学生一时满堂喝彩,到头来,文学虚构成了史实,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例如讲三国史时,大谈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连环计和孔明的草船借箭。这些实际上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是虚构的。据《资治通鉴》《三国志》记载,只有黄盖诈降,并无苦肉计。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与庞统无关,利用雾天驱船佯作进攻向曹军借箭的是孙权,这件事发生在淝水与曹军作战时,是在赤壁之战后。

三、表述欠妥。表现为教学中不注重语言锤炼,半截话、重复话、口头禅不断,或拖泥带水、啰啰唆唆,或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缺乏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例如在总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时,正确的表述是:“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八国联军入侵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非常简洁、准确和严密的表述。其中的“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陷入”等处用词严谨,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若是漏掉或错用,其准确性、严密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敷衍学生。表现为既不了解学生,也不钻研教材和大纲,拿起课本就上课。或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或夸夸其谈,卖弄学问。回答问题时不动脑筋,草率作答。布置作业时随心所欲,抓住啥是啥。批改作业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既无订正,也无评语,敷衍了事。阅卷时马马虎虎,既无参考答案,也无评分细则,多给少算时有发生,不时闹出相同答案得分不同的纠纷。

要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关心历史研究的进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景振东

历史学科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久远性和知识的琐碎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介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拟与读者交流。

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以德育人,以史育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就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大门,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今后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1.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及早地进入听课的最佳状态。2.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地图、表格以及各种音像手段等,加强直观教学。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他们的兴趣。3.运用谐音记忆法,以激发学习兴趣。谐音记忆法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既快又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可以记成“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很快就把这个知识点给记牢了。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标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思想,可见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自觉学习就是不靠别人的督促,不在外力的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有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思想听。

三、注重提示、点拨,加强知识串联

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知识琐碎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如何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注重提示、点拨,加强知识串联。实践证明,这是个很不错的方法。所谓“提示”,就是用历史知识的关键点牵引学生的思路,真正做到“教其不知,释其所惑,练其不会,补其所缺”。所谓“点拨”,就是“一言而解惑”。点,就是点破要害,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拨,就是拨疑解惑。所谓“知识串联”,就是抓住历史线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用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12

一、以历史知识为根本, 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特别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而新课程倡导教学目标多样化, 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即在课堂教学中, 要按照多元化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步骤, 制定教学计划, 采取教学措施。目前, 教师在教学中, 教学目标的制定仍存在照抄照搬的现象, 并没有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安排, 或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内容的讲授, 却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鉴于以上两种主要原因, 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历史学科特点, 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例如,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成为教学目标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2.历史教学中, 要特别注重学生尊重历史态度的培养, 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注重学生能力和目标的正确确立。

3.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在教师做出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二、教学中, 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近几年来的考试内容更偏向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 看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题答案也趋向于灵活,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 这就需要历史课堂教学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课堂上一定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 课堂教学模式就应由传统向开放式发展, 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并在合作探究中有更深的思考和研究。我认为, 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做到和谐统一

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而又最重要的问题。这个过程中, 应有师生、生生良好的互动, 有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各项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互动和教学环节中, 教师应做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是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 相互交流的。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很好地实现, 教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分享对方的见解和知识, 也才能更好地交流彼此的情感, 得到更好的收获, 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

(二) 新的教学模式应在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实施

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应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教学不单单看重教师渊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才可以各抒己见, 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才可以学得轻松, 学得痛快, 也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努力做到严而不厉, 严而有情,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新的教学模式下, 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

新的教学模式是由以前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勇于探究;在产生质疑的同时, 及时调查, 在善于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探讨, 获得新的知识,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问题, 引起学生质疑和思考。学贵有疑, 历史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 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认识和疑问。

例如,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 最后还统一了中国, 为什么还会有荆轲刺秦王一事?我这样设疑有两个目的, 一是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的实质;二是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 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秦始皇的认识和了解, 统一了分析的要求和内涵。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问题摆给学生, 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在问题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就渐渐地养成了质疑的好习惯, 最终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在课堂讨论中, 让学生获得进步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为学生设置有效的课堂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进步。实践证明, 有效的讨论会使人变得更加机敏, 思维变得更加缜密。因此,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 把课堂讨论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因为有效的课堂讨论, 有利于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有利于知识的融合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应注意对课堂讨论的形式和方法加以指导, 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表达, 让学生学会在讨论中学习, 学会在讨论中合作, 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

另外, 教师在课堂讨论后要指导学生做出总结,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会认识, 学会反思。这样的课堂讨论, 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课堂讨论不是临时性的, 应是在教师具体的筹划之后进行的, 要有一定的主题和进行的步骤, 让学生有备而来。若然, 就会得到有效的课堂讨论效果。

总之,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也是敏感点。它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改变, 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改革, 都是一种新生事物, 没有现成的模式去模仿。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积极总结、认真反思, 相信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课堂教学定会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趋向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妙武.浅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2004 (4) :42.

上一篇:医疗纠纷鉴定下一篇:美丽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