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2024-08-30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共12篇)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篇1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早已习惯了“一言堂”, 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很容易就陷入灌输式教育的泥潭当中。尤其是历史这样的学科。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够在历史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呢?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问,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通过提问的反馈, 教师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只有充分地运用提问技巧, 才能够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那就是提问只面对少数学生, 从而使得提问变成教师与少数学生进行互动的途径。虽然在一个班级中, 总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 而一些学生对回答问题比较被动。但是作为教师, 不能听之任之这种局面的形成, 而是要想办法调动那些比较被动的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有课堂提问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才能使提问真正发挥效用。

二、提问要把握时机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恰到好处, 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提问时机。一般在历史课堂上, 提问的时机无非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课前提问, 为了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课中提问, 为了总结深化知识点的课后提问等。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把握这么几个有利时机, 设置恰当的问题, 会使得课堂提问的效果倍增。例如, 在给学生讲到《秦帝国的兴亡》时, 为了引起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注意, 笔者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了这样两个问题:秦始皇究竟算不算一个好皇帝?秦始皇的出现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作用?就这样,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学生自然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师再继续新课的讲授, 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三、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对事物认识发展的过程, 因此,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来设置问题,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深化, 直至得出问题的结论。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必然性, 就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进入近代以后, 中国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每次遭受侵略的结果是怎样的?每次战争结束以后签订了哪些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今,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 我们还会重蹈以前的历史覆辙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与奴役吗?这样一组问题带有一定的层次性,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 从而在不断的思考中得出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必然性的原因所在。

四、提问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进行提问, 这样不但可以巩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 同时还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 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使得学生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时, 就联系之前学习过的戊戌变法, 让学生思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同样都是封建制国家进行的革新运动, 但是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就这样,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从革新发生的时间、背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受顽固派的大力阻挠, 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从此以后, 中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史, 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得日本成功地由封建制国家走向了资本主义国家, 从此开始迅速地强大起来。

五、提问要善于抓住关键点

在教材中, 每一个章节必然都有它的重点部分, 这些重点知识往往是构成整个章节知识的关键点。而在课堂提问中, 这些重点知识也是我们提问的重要对象。作为教师, 我们所设置的课堂提问一定要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点, 在关键点上进行问题的设计,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关键知识的重视,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时, 遵义会议就是这节知识的重点部分, 于是, 笔者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 就围绕遵义会议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把遵义会议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这样,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列举了遵义会议中一系列重要决策, 包括确立了以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统治, 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等等。学生通过这样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基本上就掌握了本节知识的重点部分。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篇2

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历史思维,注重运用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而历史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若能把提问技能灵活地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应用,则可起到强化知识信息的传输,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交流之功效。另外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既存在于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也在于新知识的讲解启发中,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起到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有一个“为什么问”的问题。对提问的意图要清楚,明确其意义,再根据其意图以合适的语句加以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例如王林老师的《日本明治维新》的设计中,师:同学们,在进行本课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片(幻灯展示)。这是某国的一个使节团,大家来猜测它的国别?谈谈你的判断依据?生:可能是日本的。师:说说理由 生:中间坐着的那个人穿的是日本衣服。师:大家谁知道那种服饰的名称? 生:和服 师:好,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的确是日本的使节团。和服是在中国隋唐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645 年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以隋唐为师,向中国学习,和服就是一个印证。这充分说明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师:此外,我们还看到图片中的其他人穿着的却是西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日本在 19 世纪 60 年代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此时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仿效欧美等国。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的这次改革——明治维新。(板书课题)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依据图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必须具体、明确,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既要顾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所理解。如学生学习洋务运动后的提问就要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成“洋务运动的在近代化的起步中的地位”,“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等。

如何设计初中历史课堂提问 篇3

首先,课堂提问要符合三个基本原则:主体性、探究性和鼓励性。课堂提问必须体现“主体性”,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体现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采取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这种教育模式的不足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这种发展趋势集中地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提问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应该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评价标准。课堂提问应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探究性。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笔者在《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课中设计了如下一系列问题:你认为新中国应制定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何要制定这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如何?这些问题都带有极强的探究性,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课堂提问要遵循的第三个原则是鼓励性。课堂提问应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师生合作学习的氛围。教师要鼓励一切有创造性的回答,哪怕表述当中有一些错误。这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参与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礼会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这正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条件和自身特点采取多媒体、网络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如此,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又能加深记忆、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为教学锦上添花。如影片《南京大屠杀》使学生认识到了法西斯的残暴,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使学生理解了共产党的伟大,战争纪录片《世纪战争》让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的风云……这样,就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不过,应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过于注重直观性,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干扰、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同样可以将快乐体现出来。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广泛参与表演,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讲“府院之争”时,我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美国代表、日本代表、黎元洪、段祺瑞和张勋等,站在各自代表的人物立场上就“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加入了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将生涩的历史知识趣味化,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准备该课的过程中,几名同学认真揣摩人物,深入分析史料,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几名同学由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好地展示了自我,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很好地体现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其他同学通过他们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

三、要注重幽默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快乐

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的传递艺术,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懂得幽默的历史教师能使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如沐春风而不是如坐针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学。一是历史课堂中的幽默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二是历史课堂中的幽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婵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比如在记忆《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时,让学生用“重的沙发叔叔打”的谐音来记“重(重)庆、沙(沙)市、苏(叔)州、杭(打)州”这四处通商口岸。这样既有趣,又易记。三是历史课堂中的幽默可塑造学生开朗的个性,发展其创造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

总之,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真心实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感情和学问,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当学生在生活和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对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更易于掌握,而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究求知欲已相当强烈。所以,我们要注重发展其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究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再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和依据。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兴趣、爱好和对历史的一些初步认识,因为新知识的获得需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作基础。在当今社会,学生每天会接触大量信息,而历史又与社会、自然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由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探究人类的起源;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探究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等。

最后,从实质内容来说,教师要将教材内容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教师设问的着眼点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交叉点,即课文知识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在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使其学得主动、学得投入,认识步步深化、能力节节提高。

另外,要使设计的问题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上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要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角度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若总是老生常谈地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环节平铺直叙讲下来,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首先用投影打出英国女王和首相的照片,提出“统治英国的是女王还是首相”这样一问,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前提下,会积极思考,并且会积极回答。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把已学过的知识作为“跳板”,这不仅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记忆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问题的解决过程无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2.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有启发性,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只要求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那么,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对教学来说就毫无意义了。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若把问题设计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南京是什么时候解放的”这类一般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毫不费力,这样的设计就很少有或没有启发性。反之,教师若把问题设计成“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做了哪些准备”,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放开思路、积极思考,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去归纳,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等诸方面去总结从而得到答案。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太容易了固然不好,但是若过于难了也不合适。因为设计的问题过难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无处下手、毫无思路,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下去,会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到乏味枯燥、高不可攀,以至于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多元开放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在学习《春秋争霸》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越王勾践的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同学们积极思考后总结出了许多新的结论:①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发愤图强、坚持不懈;②大丈夫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③要任用有才能的人;④要有强大的军队;⑤要抓住时机;⑥要大力发展经济;⑦要发动群众等。开放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效提问,建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篇4

一、难易适中,兼顾主体

提问失范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失误,且经常被教师忽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提问的难度需要由教师认真思考,现在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比较简单,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设置了难度适中的问题,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又兼顾到了主体间的差异,使得提出的问题既符合学生心理,又利于整体教学。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初中历史朝代学习的开始,也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我在讲课中重点选择了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学习第一部分“夏朝的兴衰”时,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夏朝的兴衰,下面谁能告诉我,夏朝是如何灭亡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仔细阅读,经相互讨论后,回答了问题。在整节课讲解过后,我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夏朝、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性?”通过这种有效提问,学生能针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锻炼了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能力,这种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也为记忆提供了基础。

对于提问的设置必须要考虑到教学重心,要针对问题难度,结合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言简意赅地设置问题,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同时也不能让其觉得简单而索然无味,因此,在问题设置上教师要精心谋划。

二、适时切入,激活思维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方式。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而部分教师往往会选择讲解式教学,充分利用时间来讲解,对讲解内容自问自答,学生参与较少,久而久之使课堂变得单一,学生的思维也无法跟着教师走。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通过适时切入问题,活跃他们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这节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宋朝南方的各项经济的繁荣景象。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分心严重,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在讲解时,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课上会对学生进行实时提问,如在讲解“南方商业的繁荣”时,我会针对南方繁荣景象让学生总结:“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总结出宋代的繁荣景象和国内外的经济往来。”接着我会继续提问:“同学们,这些经济往来说明在当时南方的哪些产业比较发达?为什么发达?”在我的逐层提问下,通过对问题的适时切入,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我的步伐,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

学生的思维需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如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激发,则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形成缜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切入式提问,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课堂学习收到满意效果。

三、激励评价,尊重个体

提问的技巧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问题的难度可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很多教师会选择简单的问题,学生虽然能回答出来,但却无法锻炼自己的总结与分析能力;选择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又回答不出来,积极性提不起来。因此,在课堂上,我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个体差异,让学优生和学困生共同参与课堂提问,给予他们以鼓励和评价。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部分内容是有关五四青年爱国运动的事件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讲解时,我针对“五四爱国运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同学们,通过对这段五四爱国运动内容的学习,请大家总结一下,运动中学生要求了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此,我会选择学困生来回答。学生回答:“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这时我会进行鼓励和评价:“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证明他用心读教材了,认真分析了问题,下次继续努力。”接着,我继续提问:“针对学生们的抗议要求,谁能说说当时社会存在哪些不好的现象、不合理的地方以及耻辱?”针对这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我会选择学优生来回答。学生回答:“说明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内有卖国贼,外有强国侵略。”我评价道:“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针对主体差异而提问,能使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在鼓励和评价中重获自信,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

在课堂上,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学生会因教师的一句鼓励而信心倍增,也会因教师的一句失言而消极沉默。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性话语,而应积极地鼓励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信心,在积极思维、认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课堂的学习效果。

四、内外结合,升华素养

课堂讲解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效果是课余自学效果的几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对知识点进行充分地讲解和分析,同时要结合课内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和开发,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经常在讲课过程中融入课外的关联性知识,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升华学生的素养。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最可爱的人》,本册教材主要讲述的是近代历史,而本节课讲述的则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教学中,我不仅希望学生能够深刻记忆这些民族英雄,而且更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备课时,我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事迹,在课上把这些事迹向学生讲解和描述,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我的讲解和描述,大家都有怎样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向英雄们致敬!”有的学生说:“我长大后也要为祖国效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外国不敢再欺负咱们国家。”学生的回答就是他们接受知识的最好反馈,通过我的提问,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充分表达感想。在今后学习中,当遇到同类知识时,他们就能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积累是一个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积攒。在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把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学习的好习惯,当接触新的知识时能够自主联系其他相关知识,使得所学知识更加牢固。

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利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使历史课堂更加色彩斑斓。

参考文献

[1]宋广二.议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提问[J].教育观察,2012(9).

[2]钱建林.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2011(7).

初探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 篇5

江西萍乡市安源一中 文绍锋 邮编:337000 电话:0799—6922772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课堂上提问是否遵循了针对性、准确性、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探索性、生成性、量力性和新颖性的原则,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对以上提问的原则展开探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原则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传播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主要渠道。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使课堂提问恰倒好处,我认为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提问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

从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角度来说,提问时应避免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中心的随便提问,特别是提一些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以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问题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的提问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老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中的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原有历史知识水平,提问要能启动学生心理上新的需求,提问要能指向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学习心理、历史知识水平和学习历史科目的能力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设计问题,使提问的深度和难度适应不同的教育对象。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设计浅显明白、形象直观的问题,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设计具有一定理论色彩和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

二、准确性

提问准确性主要是指提问的范围准确、语言表达准确,避免冗长、模棱两可的提问,以免学生无法作答。例如:“ 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 完成”、“ 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准确性。若提问为“ 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就含糊不清,学生难以作出精确的回答。

长期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准确的提问,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思维周密,提高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教师提问就要做到提问准确性,就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三、整体性

整体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所提的某个问题或“问题链”能够体现整节教学内容。

教师提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特定的学生,要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不能只限于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太难,让基础差的学生无精打采;太容易,又让掌握得好的学生索然无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提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当重要的角色,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资料片,创设一种历史情景,从中引出“假如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这一问题激起学生很大的思考兴趣,在“会”与“不会”的争议中他们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而后再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如: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如何?这一时期英国形势如何?英国要发展本国经济,必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虎门硝烟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关系如何?理解列宁“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的论断。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将课文的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谈一谈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个提问就能将课文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二九运动、蒋介石到陕西督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亲日派 2 和亲英美派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联系起来,这个问题起到了统率全篇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找到起统率全篇的问题,而是需要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利用这种“问题链”体现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思路。教师要使自己所提的问题或“问题链”能够贯通全文,就必须充分研究教材,理解课文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四、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就是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例如:在讲述明朝的对外关系时,教师提问:“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大胆地假设和猜想。同时,教师也提示学生:“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可以大胆地说,答案不要求统一,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样提出的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设计开放问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第二,开放问题应使学生能获得不同水平层次的解答,学生所作的解答彼此可以互不相同。

五、层次性

认识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层层渐进,使问题环环相扣。比如在讲到“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时”,我提问:“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他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后果怎样?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历史人物的?”这三个问题代表了三个递进的层面。第一、第二层讲的是秦始皇的功与过,第三层是从理论上全面评价秦始皇。因为问题有层次性,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化。

六、探究性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探究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过程、推理过程和发现过程,使学生在自求通达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思维。例如,在讲述“北宋与辽、夏、金的关系”时,尽管教师一再向学生说明,北宋不是一个统一王朝,但 3 不少学生仍然把北宋当作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作答时屡犯错误,疑惑不解。因此,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中只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而没有说统一全国?”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探求答案。通过阅读教材与思考,学生发现当时与北宋并列的还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夏。所以,北宋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比教师生硬地灌输要有效得多。只有当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七、生成性

生成性指教师的所提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联想到其他相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进入新课教师就提出:“人们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称作‘战国时期’。下面大家想一想,从这段时期的名称你能联想到哪些问题呢?”这是一个生成性问题,它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问题:“为什么人们这样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呢?”,“这段历史是否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等等,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所提的问题有没有生成性。

八、量力性

一方面,要适时,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适量。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0钟,不能都由提问占据,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可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删除,达到精简数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九、新颖性

提问新颖,就会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4 如讲“巴黎和会的召开”时,先介绍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素有“狐狸”外号;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手段狠毒,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而被称为“百灵鸟”,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结果只能又聋又哑。设计提问:(1)“狐狸”的野心是什么?(2)“老虎”的意图是什么?(3)“百灵鸟”为什么会又聋又哑?这样的设疑,更富于启发性,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高质量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提问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

3、欧艳珍《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23期。

4、田军玲《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河南教育2006年第12期。

对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的培养

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方法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实践和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我总结了这样几种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

一、教会学生“历史地思考”

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习惯,首要问题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历史地思考”,也就是教给学生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历史的“三分法”、“背景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历史结果分析法”等四大类。

分析历史的“三分法”,就是历史事物由“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 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三分法”,这是进行历史思考和历史分析的基本前提。

“背景分析法”是教给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方法。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分析的“公式”: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组织+群众+军事+民族„„。接下来每当分析历史背景就由学生轮流上台演示。

“过程分析法”是教给学生掌握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由学生总结自己掌握历史过程的心得体会,总结出阶段分析法。

“影响分析法”是引导学生如何得出历史结果。要求学生必须思考: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历史事件如何定性?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教会学生“走进历史”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还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学生无法准确定位历史时空,这是历史教学的老大难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学到了一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1、让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历史作文。如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的变化,加入你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员等等。

3、历史阶段特征训练法。训练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归纳本阶段的基本特

2、训练学生准确定位特定历史阶段历史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如数轴定位征,再从历史阶段特征回忆反映这些特征的历史事实。只有让学生“走进历史”,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学生逐步准确地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三、教会学生“整理历史”

学生有了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可以对历史知识形成较准确的再认再现。但是,要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还必须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整理历史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这种方法的具体 6 步骤是:首先在课堂上尽可能展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并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其次是在复习课上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如整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线索”;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历史小专题,并作为作业考核。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容易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整理历史”。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 篇6

一、历史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浅,提问所含的信息量过小,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提问:“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回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显然是一个信息量过小的问题,没有深度,但如果改成:“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一下子不好回答,他必须认真看书和仔细思考后才能回答。

如果第一个提问信息量过小,没有深度,那么第二个提问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信息量也处于适当的程度,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但是,如果课堂提问深度和广度过大,超过学生力所能及的程度,那就不恰当了。如提问:“同盟会政治纲领中是否有反帝反封建的含义。”这个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深一些了,容易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信心。

因此,课堂提问要掌握准提问的深度和广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或“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二、历史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思考了,也是一种被动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起来。下面是一则生动的例子,如提问:“朱元璋是怎样建立明朝的?”该问题提出后,学生不怎么感兴趣。这时换一种提法:“朱元璋是怎样从一个和尚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这样一问,学生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历史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如果教师只提问少数的“尖子”学生,而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确而避开他们。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最终导致他们思维能力愈差,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有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较差的学生在本组大胆发言,然后教师再提问他。提问时,也要注意让其他同学认真听。可这样说:“现在请第X组的代表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的对不对,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这就照顾了大多数学生,使回答的、旁听的都能积极动脑。

四、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事实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然后加工、处理后输出,而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取相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吸收、理解、创造,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五、历史课堂提问要体现反馈性原则

这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个适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一个评价,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等等。这不但可以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也对其他学生是一个鼓励。如果提问结束后不作评价,学生答对了得不到鼓励,答错了得不到纠正,就会使问题流于形式。

此外,在评价学生回答时切忌笼统,不要简单地“好”或“不好”,“对”或“错”,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正确而迅速地找出“病症所在”,学生才能把教师所提供的准确信息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原因是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以,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由学生去解决,结果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难度大于学生去解决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的难度。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般地说,学生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类情况:

1、学生提的问题很到位,也很规范。

2、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是正确的,但杂乱无章。

3、学生提的问题显然出现了偏差,暴露出理解上的错误。

4、学生提的问题虽然很幼稚,甚至有一些错误,但却反映了某种非常规的创造性的火花。

5、学生提的问题在教学上很合理,但教师缺乏当堂回答的知识或能力。

对于第1类问题,教师一般先应该帮助或引导其他学生回答,只有在此程序失败的情况下,再由教师作示范性回答;对于第2类问题,教师应帮助或引导学生整理问题,使问题逻辑化后,再按第1类问题处理;对于第3类问题,教师应先鼓励提问的积极性,然后针对其偏差的原因,面对全体学生,补充某种事实或观点,帮助或引导提问学生纠正偏差后,再按第1类问题处理;第4类问题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培养创造意识的机遇,教师应紧紧抓住,了解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通过突出其思想方法与强化其正确方面,进一步帮助或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大小深浅,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设计,帮助或引导全体学生通过质疑、辩论来解决问题;对于第5类问题,教师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明确告诉学生自己尚未涉及或研究,鼓励提问学生自己深入研究后,向全体同学介绍,也可发动全体学生来分析和探讨这个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表明学习目的明确,说明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这样的学习可以减少盲目性。因此教学中始终注意和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大胆启发学生更多的提问,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之提问策略 篇7

一要充分挖掘提问功能的有效性

精妙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1. 开端引趣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除了“开端引趣”的方式以外, 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

2. 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学习目标

通过科学的设问, 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检查旧知识基础上, 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领域,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通过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 能够加强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其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4. 精心设疑, 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疑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去探究知识, 乐在其中, 为后续课程做好了准备,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5. 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历史教学的情境环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上《鸦片战争》这一课时, 通过课件的展示加上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经典片段展示, 再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 学生很快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分析, 就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要有效地优化设计提出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课堂教学中, 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 就能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

1. 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的提问, 可因生、因时、因材, 细观察、巧琢磨, 创设新颖的情景, 设计新奇的问题。要巧妙、生动、形象、直观、贴近学生实际经验, 发人深省。

2. 主题学习

历史教材的每一节内容就是学习的一个大主题, 其下的每一个子目就是一个小主题。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 科学地设计问题。

第一, 巧妙设疑, 启发心智:“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 创设科学的诱导源或启发源, 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设疑启智的要旨在于“设疑—探疑—质疑—释疑”, 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与快乐, 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 注意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 设计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台湾问题时, 教师可提供当前的材料, 进行问题设计, 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第三, 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以旧促新: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创设问题情景, 以旧启新, 新旧整合。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制定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文件及图片、引用这些法律文件的原文等进行设问, 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3. 注重归纳概括, 有效小结课堂

利用提问进行小结, 可以复习所学知识, 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 拓展学生的思维, 探究历史发展规律。

三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有效性原则

1. 提问的内容应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

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 这些中心内容, 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如《洋务运动》一节, 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是对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评价, 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就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 巧妙提问。

2.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平、淡、浅、直, 要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 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探究与争鸣, 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辨、迁移、整合,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关于李鸿章的评价,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3. 提问要适生、适时、适量、适度

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 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提问时, 问题过难, 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 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提高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有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 历史教师有必要更新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历史教学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还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问,策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新理念 篇8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 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 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 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学会提问, 教师首先要学会向学生提问。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1、知识性的问题

(1) 直观设问法。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 综合归纳法。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 分门别类一一说明, 达到编织经纬, 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 其纵横交叉, 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2. 开放性的问题

(1) 层层剖析法。由浅及深, 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 层层发问, 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揭示历史的本质。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 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 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 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 逆向思维法。从问题的反面发问, 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 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 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 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 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时, 不要求唯一答案, 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3) 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 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 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 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4) 神入讨论法。历史不能假设, 但在历史教学中, 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 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 在教学“西安事变”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 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 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 你有何主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 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5) 转换角度法。同一问题, 可以从不同侧面提问, 提问的角度不同, 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 “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就可改问“为什么戊戌变法在历史发展中有必然性”。前者属复习性提问, 缺乏启发性;后者则可诱导学生思维, 带有启发性。

三、课堂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 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 (1) 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 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 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 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 (3) 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4) 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 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5) 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 等等。[2]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 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 做到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即在学生想搞懂而搞不懂时发问。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篇9

一、历史课堂提问的功能

其一,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上巧妙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 进而进行思考和探究。思考和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不甘, 丰富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 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平时的交流中, 当我问到学生上课的情况时, 很多人说上课老是走神, 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样, 必然是学不好的。因为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 首先是注意力。”因此, 课上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 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课堂学习上, 激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检查学生的听讲情况;通过提问, 可以查漏补缺, 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提问,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但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 目的性原则。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 每一个问题都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要考虑通过提问能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达到何种要求。选择问题的切入点通常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难的地方。提问中应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 如“一问齐答”这种旨在追求热闹场面的表面性提问。脱离了这一点, 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 问多无趣”,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如有位教师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提问学生:“你们说说德国在战争中应该怎样打?”结果, 学生对于当时德国既要与西面法国作战, 又要与东面俄国作战的打法, 难于设计, 无从回答。学生毫无知识的积累, 岂能解决连当时德军参谋部都感到棘手的“两线作战”难题呢?

其二, 激励性原则。在进行提问时, 要充分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学生回答后,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教师要学会倾听, 让学生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都想被别人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对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 尽可能地寻找其答案中的闪光点, 予以赞美。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 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

其三, 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最基本动力。所设计的历史问题要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 感到有用、有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史实, 可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汉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请大家想一想, 这句话对不对?”讲三国鼎立时, 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回答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经过思考后, 学生给出了正确的判断, 从而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史实。

三、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运用发问的技巧, 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寻求知识, 积极探索, 锻炼创造力。

其一, 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如讲《元朝的社会矛盾》时提问“蒙古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吗?为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 学生明白:虽然是位列一等的蒙古族, 其穷人不只是生活贫困, 有的人还沦为奴隶, 而地位低下的三、四等汉族地主在元朝照样可以做官。根据这些史实, 进一步思考便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各族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进而得出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的认识。这样设计的问题,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较好地达到了教学要求。

其二, 尽量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提问时, 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比如在讲历史习题时, 同一个题目可能有多个知识点, 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找相应的学生来回答,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

其三, 用语简明扼要。有些教师有习惯性的口头禅, 给人一种很啰嗦的感觉,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奏出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经常变化,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 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篇10

一导入新课, 精心设问

要上好历史课, 良好的开端是关键。精彩的开篇提问,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习的热情,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讲述经济大危机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 是让全世界震惊的一天, 人们称它为‘黑色的星期五’。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崩溃为什么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呢?”通过设计新奇的问题, 引发学生深思,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计成层层深入的问题链, 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紧扣教材, 质疑导学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 针对历史事件如果就事论事的话, 教师讲起来就略显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紧扣教材、积极探索, 在教学中善于质疑, 创设科学的诱导源, 让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思维, 启迪智慧。如讲授唐朝的衰弱一节时, 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提问:“唐朝衰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起来就显得枯燥, 学生也激不起兴趣。而我在讲授时, 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 你知道《过清华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中描写的人物是谁?”这样一问, 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我再进一步追问:正是因为有杨贵妃的奢侈享乐, 所以有人说‘唐朝衰弱的原因在于杨贵妃一个人, 并得出红颜祸水的结论’。你认为这种说法公平吗?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用史实来为她洗清不白之冤。”这时, 学生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纷纷投入到寻找答案之中, 最后这一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好。把看似枯燥乏味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 会使原本平淡的内容变得趣味生动,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三变化角度, 把握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 善于变化提问的角度, 让历史问题新颖、有趣,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教师课堂直接提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听后易感到乏味, 也难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如果变化角度, 换一种方式提问:“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呢?”这样一问, 学生看似是似懂非懂, 却一个个在认真思索。同时,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因此, 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 要注意难度适中, 兼顾全体学生。犹如摘果子, 既要让优秀的学生稍做努力就能摘到果子, 还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学完鸦片战争一课后,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请你分析一下,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这个问题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 才能正确回答。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 还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层次提问, 深化思维

提问的设计应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承前启后, 环环相扣, 具体性的问题要为理解抽象的问题做准备, 前面基础的问题要为后面思考的问题做铺垫,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问, 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样, 才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 提高历史的综合能力。如讲解隋朝开凿大运河一课时, 打开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 进行有效提问: (1) 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 (2) 南北的起止点在哪里?分别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3) 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 分为哪几段? (4) 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5)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你同意此观点吗?若不同意,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大运河开通至今仍在造福人类, 你还能列举出其他一些古代工程吗?以上历史问题看似很多, 但是层层相扣, 逐步深入, 具有内在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之于我见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66-02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知,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建立安全、宽松的学校与班级氛围

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迅速减少。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其的评价;二是自己和他人在课堂上遭遇提问尴尬的次数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这两点都是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分不开的。要想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首先统一思想,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少对人、多对事,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学校、班级心理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提高其参与意识。

2.课堂提问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目的性原则。课堂上的任何提问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大体上有如下一些类型:一是以了解和诊断学生学习情况为目的设计的提问,如为了查明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知识与技能、存在哪些缺陷;二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要點、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而设计的提问,如在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过程中,提出一些有引导性的、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三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而设计的提问。不论提出什么问题,都要为实现总的教学目的而服务,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

2.2启发性原则。好的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不仅要使学生能答出“是什么”,还应该使学生能讲出“为什么”,进而还能提出和答出自己的见解。切忌什么都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教学难点内容进行提问,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生疑思考,并力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提问题的用语也应简单明确,不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2.3趣味性原则。课堂提问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教师不要用强制的语气和态度提问学生。

2.4整体性原则。一堂课的提问系统,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因此提问设计要有全局观点,问题设计要合理,要围绕中心问题使各种提问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配套贯通。一般来说,可围绕一个“训练点”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要能揭示作者的写作思路,要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要能打通学生学习的思路。

3.课堂提问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历史课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学生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此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老师会怎样来讲这一课?有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不能通过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来激发兴趣,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将知识深化讲读。如讲到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时,开头导入“老员外的四个女婿”的故事,引用这个故事贯穿全文;讲到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时,播放音乐“好汉歌”,以这首歌导入并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引上来,有利于整一节课的教与学;讲到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时,本人播放视频“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让学生举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哪些是属于跨国公司,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通过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能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的积极性。

4.课堂提问要精心策划,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无论是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还是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整个历史课教学过程始终都离不开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是课堂提问所能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好的问题设计和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射也可以使课堂精彩不断,甚至可以说它是课堂精彩与否成功与否的关键。

例如在讲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领导人、文献和性质,使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再布置学生阅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看看你能整理出哪些信息?于是学生去主动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领导人、文献、性质,通过比较发现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区别个性,这样既获得了新知识又使旧知识融汇贯通本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唤起了学生内心学习历史知识的强烈情感,着实令人欣喜。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提问,积极捕捉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努力寻求突破口,使课堂提问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反馈,以鼓励、肯定的态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课堂提问要注重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5.1 灵活应变。动态的课堂教学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应变,巧妙应对。不能置课堂情况的变化于不顾,生硬地照搬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如课堂气氛沉闷时,就激趣式、情境式提问,以转移视线,点燃激情;学习状态不佳时,就鼓励式提问,以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学生回答有困难时,就辅助化解式提问,以保护自尊,不挫伤学生积极性。

5.2 角色互换。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但笔者认为,提问的多样性不仅仅在于类别,还应在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尊重学生提问,肯定学生提问。清代桐城学者刘开曾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提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偶尔过一把“教师瘾”会让学生更有激情。课堂教学中,可给时间阅读教材,然后让他们提出问题,答疑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学。角色的变化让学生很有新鲜感,也愿意去思考提问,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6.重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对旧问题进行认识,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比,更具有難度与思考性,由此可见,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加能够体现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常,学生的提问主要有五种情况:提问很到位,很规范;提问正确,但是杂乱无章;提问存在偏差和理解上的错误;提问幼稚、存在错误,但能够反应出某种创造性的火花;提问在教学上是合理的,但是教师无法当堂回答。实际上,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习目的明确、具有解决问题心理需求的表现,而这样的学习盲目性则能够大大减少。

7.在进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1 要注意问题的度。一般说来,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度适当,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出一些“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问题。问题太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甚至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问题太深奥,使学生无从下手,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应当以全班1/3 到 2/3 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为宜。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力争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情况下,“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

7.2 要注意问题表达的准确性。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 使学生一下子就能听懂,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同时要给学生暗示思维方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有计划的设计中顺利进行,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

7.3 要注意留出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不宜“连珠炮”式地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从理解问题,提取加工信息,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至少需要3~5秒钟的时间。所以,在问题提出以后,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做可使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减少卡壳现象,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更加重视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对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柱根.论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9,(6):103-104.

[2]钱建林.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2011, (7):60.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 篇12

(一) 提问方式死板。

历史是对以往事件的真实反映, 不可存有半点马虎及扭曲, 但在实际历史教学当中, 若对历史的严肃性过于强调, 则导致学生生出无聊之感。 历史课程当中, 往往存在诸多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的知识, 因此, 课堂提问作用更加凸显, 然而教学当中, 若提问过多且死板, 则难以实现学生成绩提升的现实目标, 适得其反, 还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丧失, 出现厌烦历史学习的状况。 对于师生关系而言, 则会造成师生关系僵化, 易产生隔阂及矛盾。

(二) 过多的反复提问。

由于历史课堂需要硬性记忆的东西过多, 一些教师则以反复提问方式加以强调。 有些学生则可能因此种反复提问, 达到加深此问题的记忆效果, 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由此出现反感或排斥状况。 针对历史课堂中一些基础性问题, 教师可提高提问的针对性, 采用反复提问方式, 不仅有时难以达到增强学生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还会导致学生耐心大大降低, 浪费课堂时间, 造成课堂讲课效率降低, 影响高校课堂模式构建。

(三) 过分追求标准答案。

历史无论在人物还是地点及时间方面均不可扭曲, 但在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及评价历史人物等方面, 可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以提问学生的过程中, 对于那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若对标准答案过分追求, 则会造成学生丧失思考能力, 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 造成历史学习过于死板, 基于长远角度而言, 对学生的持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个性化提问实现途径

(一) 积极且有效备课乃是个性化提问实现的前提。

历史需要诸多知识的持续积累及对世界内镜综合分析的清晰思路, 至此才能在授课思路方面更为明确, 将历史课本当中的知识, 通过一定方式转变成学生脑海当中具有生动特质的活画面, 采用各种思维方式, 对多种历史背景框架下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情境给予创设, 至此方可帮助及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学习之中, 善于抓准教学重点, 有的放矢。教师开展的教学引导工作往往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质的课程教学思路及情境导入, 对学生获取持续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只有在此种学习心态的引导及影响下, 教师方可更好地开展更为深入的个性化提问。 如对台湾问题进行讲解时, 教师就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等相关历史事件, 以及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回归当中的成功运用等内容开展备课, 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 为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构建奠定基础。 只有这样, 教师实施课堂提问时, 才能在思考及解答问题时满怀热情, 体验问题解决后的成就, 从中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提问不俗套、有特色。

传统教学方式已在教学中应用多年, 提问方式偏显陈旧。通常情况下, 教师提问的内容往往是上节课讲的知识点及掌握情况,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对历史课程产生厌倦心理。 最终结果便是课堂氛围沉寂, 若教师能转变提问方式, 在问题设置上融入特色成分, 则学生定会对这些新颖题型充满好奇,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讲解历史课程虎门销烟时, 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你眼中的虎门销烟是怎样一个情境? 讲解火烧圆明园时, 可提问学生:“你们想象一下, 英法联军烧掉圆明园的目的是什么? ”课前提出此种具有个性化的问题, 不仅对学生积极热情地开展课文阅读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课堂深入研究活动也是如此。

(三) 教师设置个性化问题时, 要依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次规划。

学生在历史知识积累程度及知识掌握水平方面存在不同, 教师要对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充分了解, 设计更适合学生上课需要的提问方式。

三、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当中实施个性化提问, 不仅对学生听课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还可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方式, 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课堂的旧印象。 教师辅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索及思维, 深化历史学科的认知度及理解力, 采用个性化提问对此方面的实现意义重大。

摘要:构建及尝试实施高效化课堂模式, 已然成为中学各个学科获取更好教学成果面临的重要命题。要想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以个性化提问为主要方式的高效课堂模式, 教师应积极且有效备课, 基于学情差异, 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发展学生思维作为模式运行出发点及落脚点, 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及兴趣, 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个性化提问,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孟春容, 李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5 (10) :98-99.

上一篇:场馆课程建设下一篇:地方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