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巧提问

2024-07-14

数学课堂巧提问(精选12篇)

数学课堂巧提问 篇1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问题是思维的心脏, 数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 服务于教学, 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下面本人根据工作实践, 谈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问题应让学生具有参与性

学生的参与性是检验课堂提问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课堂上,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是一种参与, 而回答问题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学生“知而不答”的现象,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 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 选择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于性格内向、不爱开口的学生, 教师要耐心鼓励、引导, 以增进他们的勇气;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 在肯定积极性的同时, 还应提醒他们思考问题要周到, 回答要严密.

二、问题应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 是健康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中, 就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 以兴趣为“催化剂”,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思考,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课堂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 若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听起来则无趣.假如老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创造愉悦的情境, 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例如, 在教授“有理数的加法”时, 这节课本身是抽象的, 枯燥的, 学生学起来感受无味, 我就以扑克牌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为正数, 黑色为负数, 让两名学生一起来抽扑克牌, 每人抽两张, 然后把它们相加, 谁得的数大则谁赢.

三、提问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课堂教学中, 应巧设疑问, 注意多角度地设计各种“亮点”,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学目的的差异性来选择不同的提问方法, 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1.“教师自问自答”的提问方式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之一, 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2.“教师问, 学生答”的提问方式, 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学生两两配对”的提问方式, 为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复“操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 在教“平行线的判定”时, 在推理说明环节, 可先提问一名学生分析, 然后要他选择另一名学生画图, 这名学生再选择另一名学生写出已知……这样进行下去,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矢, 随意问, 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向, 做到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的参与, 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没有内在联系时, 这个问题就“太难”, 学生难以回答, 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同, 学生凭借记忆就能回答时, 这个问题就太“易”了,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有联系, 但又有所不同, 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时, 使学生既有信心解决, 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这个问题才是“难易适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才是有效的.

五、提问应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基本目的之一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需要思维的深度参与, 同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确保这种思维的进行.用问题驱动学生的主动思维, 就要合理设计问题, 以确保深度思维的进行.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让学生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 而又以教学目标为基点的问题, 尽可能丰富提问内容, 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以激发学生思维, 开阔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在教学“角的比较”时, 可以这样提问:“用一副三角板, 在同一个平面内, 能画出多少个小于180°的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活动, 并记下他们所画角的度数, 另外, 在操作过程中, 还要让学生探究角的和、差及其关系, 说出用三角板能画出的所有角的度数, 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些角都是15°的倍数) .

六、对学生回答进行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

教师应及时评价和总结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 当学生 (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作出正确的回答时, 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这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适时的表扬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肯定还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因为提问本身就可以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消化.对于回答不对或不全对的学生, 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暗示、帮助, 以达到纠正学生学习错误的目的.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知而不敢答”了, 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 教师要有民主作风, 让学生有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问”, 又要问得“巧”, 还要对有关知识进行适当的刨根究底, 才能让学生“顺着藤”而摸到“瓜”, 因而教师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才能使教与学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 使课堂成为思维扩展的无垠芳草地, 让教师有所收获, 学生得其所乐.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 每一环节都涉及提问.因此, 教师要仔细斟酌提问的层次, 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方法, 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利于朝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

摘要: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途径.完美地运用提问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充满趣味.提问有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锻炼学生思维的功能, 巧妙的课堂提问应有的放矢, 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控制教学节奏的作用,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设计,课堂提问,优化

数学课堂巧提问 篇2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224001 摘要: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重视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重视数学思想以及各种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和观念,在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多花心思,巧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巧设计;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重视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重视数学思想以及各种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实施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和观念,在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多花心思,巧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仅来自于课堂学习,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讲授,真正实现利用生活服务于数学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元、角、分》一课后,我利用“校信通”设计了一份这样的活动实践:

尊敬的家长,您好!

您的孩子已学完了“元、角、分”的认识,请协助完成以下这道作业。

“今天,我当家”让您的孩子在周末单独采购今天您家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这是您的孩子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请予支持与信任。谢谢!

关注您的孩子成长的老师

在检查活动实践情况时,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兴致高昂,纷纷说自己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有了更深入在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遵循心理特征,创设有效情境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而学习动机最现实的、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采取有趣、形象多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上课一开始就沉浸在趣味和欢悦之中,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我开始故作神秘地告诉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说着拿出一个装有糖果的盒子,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因为不管小朋友从口袋中拿出多少颗糖,它都能告诉老师剩下的个数。”然后,就请学生代表上来拿糖,我装模作样地把盒子放在耳朵边听一听,立刻报出了剩下的个数。倒出来一数,果然没错。第一次成功后,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脸上带着好奇的表情。第二次,第三次后,学生们渐渐明白,“哦,原来老师知道一 2

共有10颗糖,那么我只要学会了10的分与合,不是也能变这个魔术了吗?”带着这个愿望,学生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又如课前,我给学生发草稿纸。有学生嚷起来:“老师,我的草稿纸小,别人的大,不公平。”唧唧喳喳愤愤不平。我接着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谁最先把这张草稿纸涂满。”得到大纸的学生又说:“肯定是纸头小的那些同学涂得快,我们吃亏了。”„„上课了,我出示课题,问:“你们知道什么叫“面积”吗?”我笑着说:“其实,你们都已经知道面积了,刚才你们说这张草稿纸大,那张草稿纸小,就是说这张纸面积大,那张纸面积大,那张纸面积小,面积小的涂上颜色会比较快。”学生们恍然大悟,兴致勃勃的开始新课的学习。

三、尊重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改在倡导合作学习的同时也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个性就必须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养成极强的好奇心和和想象力,要敢于直面各种挑战。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活动,要让他们养成不怕犯错的习惯,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紧紧抓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开展创新学习首先要求教师把握好教材,在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为他们的思维活动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抓住机会充分地展示自我,建立更强的自信心。

比如在“认识角”的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既然我们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一个角呢?下面同

学们就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自己动手来创造一个角吧!同学们要注意哦,如果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可以从老师这里给你们的提示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把握,选择3个最快完成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安排未完成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完成。然后提问: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成的这3个角度不一的角做的好看吗?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思维进行自由想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力,在获取角的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创造性思维。

四、研究学情,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研究十分重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要研究好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式,学生掌握新知的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在教学中我发现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不认识字的情况比较普遍,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而在课堂上又不能多花时间来教学识字。为此,我是这样做的:把数学中经常用到的几个字写在黑板的一角,加上拼音,如“多、少、共、两、算、圈、得、数、式、题、问”等,数学课上遇到哪个字就领这小朋友读一读,后来习惯了,学生自觉地对照黑板去找。学生解决问题在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我教学认识钟表时,首先提前两周做了学前调研:让同学们回去用彩色卡纸等先独立做自己印象中的钟表作品,以了解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经验储备以及钟表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为设计新课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室挂上时钟,让学生感受一天活动的相关时间,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由此来诊断“认识钟表”教学的切入点与难点。

五、开展游戏教学来提升兴趣

各种练习和训练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育智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游戏的成分,就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把学生从消极、厌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激起他们继续追求胜利的渴望。

在进行认识角的练习时,我利用小棒以开展游戏的方式进行分组教学。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交流和讨论。用趣味性的游戏代替乏味的训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使他们在一个学中乐,乐中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完美的契合了新课改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要求。

总之,我们教师要在新课程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下,以创造性的思维不断进行教学架构、过程以及教学体系的改革,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巧”提问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成为连接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课堂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激疑式提问

激疑式提问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研读文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悟,能产生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并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例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观看文中的插图)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它是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中间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据科学家考证,这个小洞是由洞顶流下的水滴滴穿的。面对这一奇观,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后交流:

生: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头滴穿,而小水滴能?

生:小水滴是怎样把石头滴穿的?

………

激疑式提问,能引起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气氛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课本的意图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求异思维能力和激疑能力。激疑,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激在“刀口”上,不能在枝节问题上乱激乱疑,更不能钻牛角尖,否则,难免陷入“七拉八扯”、“杂乱无章”,难以收敛的局面。

二、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示,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老方法与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顿悟的一种提问方式。启发,要启而不露,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否则就会“启而不发”。

课例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段

师:想想看,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中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绿色是不是有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教师抓住关键的内容,把握恰当的时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答案,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在探求答案中,不盲从、不雷同他人的观点,不满足已有结论,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培养。

三、引歧式提问

引歧式提问在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认识趋于一致,但不够全面、不甚正确,甚至错误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例3:《春日》、《游园不值》教学片段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这是朱自清爷爷写的一篇文章叫《春》的一个段落。写得美吗?

生:美!

师:喜欢的读一读。

(自由读这段话)

师:这几句话赞美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与朱自清爷爷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以问题为线索,上下文比较,现代文与古诗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学习写法。教学中,如果我们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让学生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

四、开拓式提问

开拓式提问就是在对某些知识已经理解、掌握或在某些问题已经解答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或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取得创造性的“发现”。要开拓,就应在“最近发展区”设疑,利用知识的“增长点”架设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在知识的“开拓点”上深化,否则就难以开拓。

课例4:《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对常人来说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琴键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凡•高在精神分裂状态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那么,从海伦•凯勒、阿炳、霍金、贝多芬、司马迁、张海迪身上你们可以获得什么启迪呢?

五、梳理式提问

这类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揭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把握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课例5:《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风靡全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课件演示,配以铿锵的战鼓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的一句提问,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把“教师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贵在巧,巧就巧在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矛盾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把知识学活。

参考文献

[1]郑晓龙.《“问”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

[2]张良田.《语文教育研究需要一种大气与沉稳》.《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

数学课堂巧提问 篇4

关键词:提问,学生,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 课堂是他们的舞台。同样的45分钟, 三尺讲台就能塑造出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把握住课堂, 就把握住了教学的命脉。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西方学者德加默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提问运用得好, 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 巧妙运用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科学, 它有着严密系统的抽象思维,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但是,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若按同一标准对待所有学生, 必然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在大力提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标的要求下, 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于是, 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课堂提问”, 就成了关键所在。

1. 提问要有针对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教育我们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论语·为政》曾记载孔子教育学生的生动例子:“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 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

我们的学生都是有个性和鲜明特点的, 要想在一堂课里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人尽其才并非易事。这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真正吃透, 并把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 根据情况, 按题目难易程度提前“分配”给不同的学生, 所谓“备学生”。这样, 提出的问题才会有针对性,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既节省了时间, 又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2. 提问要有启发性。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通过教师的提问, 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怀疑、有所启发, 达到师生互动, 就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启发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源的愿望, 促进学生思维。心里有疑惑, 学生才能主动寻求疑惑的答案, 才能另辟蹊径, 勇于创新。所以, 启发性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启发性提问不仅能使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开拓思路, 有时甚至能帮助教师开拓思路,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要相信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活跃性, 他们是未来的栋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快, 想象力丰富, 联想能力强, 所以, 启发性提问既启发学生, 又启发教师。

3. 提问要有煽动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煽动性, 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 切忌平平淡淡, 以“是不是”、“对不对”等无关痛痒的啰嗦提问。只有具有煽动性, 有吸引力, 提出后马上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才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 激发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积极性。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他们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教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表现欲望的问题, 比如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与学生积极关注的热点相关的问题等,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能力说。这样, 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师生一起探讨一个问题, 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不为过。当探讨的焦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解决后, 学生回顾起来会印象深刻, 甚至以后不必复习, 仍能记忆犹新。

4. 提问要有准确性。

准确性就是要切中所讲知识的要害, 使学生能迅速抓住问题要领, 并朝着教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否则, 既浪费时间, 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教师的威信也会在学生心目中动摇。因此, 精心设计提问, 准确无误的落在问题的核心部位, 是教师应该练的基本功。

比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轴对称现象”的内容, 老师先拿出世界各地的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建筑物照片让学生观察, 如果这样提问:“对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的答案必然是五花八门, 很难将观察点集中在“轴对称”上, 这样的课堂提问就不够成功。还有人会这样提问:“在这些图片中, 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就可能会从“颜色”“形状”“结构”等多方面来回答, 仍然不理想。

如果加上一些修饰语、限定语, 让提问非常明确清晰, 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这些图片中, 从建筑物的结构方面, 你们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会促使学生从一张张具体的图片中跳出来, 概括出共同的特点——轴对称现象, 从而顺利地导入要讲的知识点。

5. 提问要有创新性。

创新是任何学科都要具备的元素, 数学作为一门带有严密性、探索性的学科, 其课堂提问更应体现出创新性来。创新是创造一切的源泉, 培养学生创新性应该从教师做起。课堂提问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 提问方式的创新。提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完全可以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提问方式。比如借鉴《开心辞典》的提问方式, 设置场景, 让学生作为测试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还可以采用题卡的方式;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回答哪个问题;采用甲学生提问乙学生回答的方式;采用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等等。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耳目一新, 简单的改变提问方式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效果很好。

(2) 提问内容的创新。内容既可以是教学的关键问题, 也可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既可以是点名请某位学生根据课上所讲, 提问全班同学, 也可以是请某一组的同学彼此设计相关题目, 大家互相考考。这样, 提问的内容必然五花八门。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了解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6. 提问要有艺术性。

人们常说, 课堂是一门艺术。那么, 课堂提问也应该是艺术的一部分。注意提问的艺术性, 对提高整堂课的艺术性有很大帮助。

(1) 艺术性体现在重点提问的板书上。板书的艺术性主要指符号、字母、数字、图形等, 在黑板上要讲究美观、艺术、有条理、有计划, 不要随意性太大。

(2) 艺术性体现在提问语调语气的把握上。根据不同问题特点, 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 会吸引学生, 提高课堂的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问 篇5

对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请个别同学回答,针对性强、易检查、可控性较强,但耗时较多。

设问,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其特点是,将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教师自问自答,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造成学生的悬念感,它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利于知识的巩固提高与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常用于引入新课,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直问与曲问,所谓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直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曲问,就是转弯抹角地问,从正面或反面提出问题。曲问较直问复杂、间接、但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数学概念理清解题思路,抓住问题的实质,如“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是直问,“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是曲问,实质问的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第二定义。

数学课堂因“巧”而精彩 篇6

一、“一语激起千层浪”——巧开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讲部分也是整节课的起点和关键,尤其是借班上课更为广用。开讲的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使课堂氛围融洽、调节师生默契度、迈开课堂的“第一步”……因此,“巧”开讲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因材、因地、因人而异。

【回眸】:“圆的认识”课前开讲: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师:上完这节课,你们还记得老师的这张脸吗?(生:略)

师:那赶快认真看看,我这张脸是圆圆的,还是方方的呢?

师:(出示一幅画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三个脸谱的图)你们看看这几张脸中,哪张更像老师的脸呢?(生:略)

师:(指着第1张圆脸谱)不过我觉得这张圆圆的脸特可爱,找找看,咱们班哪位同学的脸也是圆圆的呢?

……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诸如上面的开讲既有趣,又能把本节课的内容引出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奠定基础,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了“圆”跳动的脉搏。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巧引入

一堂课的引入犹如戏剧中的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因此,教师要经常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来启迪学生的智慧。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对智慧没有挑战性,会使学生对学习无动于衷,主观倾向性一旦产生,学生的心智开始关闭,他们的学习活动会处于应付状态。具有挑战性的引入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高涨的学习倾向,在这种状态里学生心智是活泼的。

【回眸】:“找规律”一课的巧妙引入:

师:“猜一猜,老师今年几岁?”

生:35岁、30岁、36岁……

师:对了,我今年是34岁,那你们知道老师的属相吗?

师:今年是牛年,算一算,今年34岁属什么呢?(出示十二生肖图)

师:今年几岁也是属龙呢?(生:略)

师:你们想知道怎样算既准确又快吗?那就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学了这节课你们就知道如何通过年龄来判断属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使他们对目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教师这样的设计不仅是简单的猜年龄游戏,其中还暗含了一定的规律[即把12种生肖看成一组,34÷12=2(组)……10],这个知识就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这样的设计,怎能不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呢?

三、“巧把金针渡于人”——巧点拨

美国有位数学家曾说过:“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的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拐弯处才抖动一下缰绳。”教育与牵牛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竟有如此密切关系和深奥的道理可循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给学生以“点拨”。但“点拨”得过多,学生就会缺少思考与表现的空间;“点拨”得过少,学生的思维和才智又得不到拓展。“拨”得其所,才能拨出一个充满想像和灵性的课堂。教师的点拨要选准时机,要“拨”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时,“似懂而非懂”之处,“无疑而有疑”之间,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作出调整,使点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实际,富有启发性。

【回眸】:“找规律”的片段:

师:你觉得画、数、算哪种方法好?

生:我觉得画的方法好。因为,用画的方法不容易出错。

师:照这样画下去,从左边起第21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用画的方式太麻烦了,可是那位学生还一直坚持用画的方法。老师没有评价,更没有强迫他接受用“算”的方法,而是耐心地等待)

师: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这个男孩画着画着放下笔说):“不画了,画图实在太麻烦了!”

师:感谢你,你终于接受了用算的方法。(老师与他边握手边微笑地说)

……

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教师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用他对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

四、“能探风雅无穷意”——巧延伸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这说明结尾的功能。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拓展延伸的结尾就能实现“课虽尽而味无穷”的效果。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巧”设课外延伸。

例如:教师上的“折扣”一课,在课尾部分安排“广告策划我能行”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折扣”知识,为街上的电器、服装店的老板设计一则简短而又有吸引力的促销广告,能让人既心动又想行动,学生乐在其中。40分钟已到,可是学生为了构思广告,却依然迟迟不想下课,正谓“课已尽、意犹存、味延伸”。

数学课堂巧提问 篇7

一、在关键时刻发问

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学生“愤”“悱”之时,就是老师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关键时刻. “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才是最佳提问时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少而精”的问题,以 “ 精问” 促 “ 深思”. 问题的提出可以在新旧知识冲突处、 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关键处、知识点模糊混淆处、思维受阻处、 提升处、反思处.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回忆旧知“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判断2和5的倍数的方法是看个位上的数字, 然后老师马上出示一组数据386、 113、19、219,继而又提出新的问题:“个位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 ”学生通过验证这一组数据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5的特征不同,这样通过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探索欲望,“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 ”“怎样能又快又对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 ”在学生着急揭晓答案之时,用恰到好处的质疑问难, 步步为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究过程,造成环环相扣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的“愤”“悱”之时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 弄清问题的本质属性,然后学生就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一来既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发展思维, 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二、改“封闭型问”为“开放型问”

开放的本意是指解除禁锢. 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则指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形式给学生较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能力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伊始, 老师以谈话引入:“在节假日,爸妈都带你们外出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有什么好玩的? 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我们一同分享快乐! ”话音刚落,有外出经历的学生就踊跃发言,说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和感兴趣的旅游活动. 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课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你们在旅游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 你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一大堆的问题,有旅游路线、行程、坐车、吃饭、购物费用等. 老师出示租车主题图后, 引导学生:“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信息?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在独自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方案、计算的方法. 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怎样租车最省钱? 为什么? ”学生再次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再次掀起高潮. 经过一番争论,学生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租车最省钱的策略是:尽量用大车,同时空位尽可能少.

小学生由老师这样开放型的提问引领着, 从而体会到: 对所获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答结果. 这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特别实用的指导意义. 租车方案这一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现实性. 通过教师的这一系列开放型的提问引导,既开放了课堂的空间,又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释结论的能力,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特别是, 学生在对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的过程中,个性彰显,潜能开发,精神唤醒,学生所收获的远非数学知识.

三、设计生活化的提问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小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关于数学知识的体验.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设计课程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并不难,数学就是把我们的生活经验用纸张写出来罢了. 进而孩子们就会爱上数学,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数学提问生活化, 既是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需要. 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不少,为了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要对接触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只有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的佳境,孩子就敢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来解决问题,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聪明孩子.

四、总结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最主要手段.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数学课堂中教师的一句精妙的提问又何尝不能反映出教学观念呢? 在新的数学课程中,知识、教材、教师、学生构成一幅立体的画卷,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教师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用“提问”这支彩笔使这画卷更为灿烂夺目,使孩子学到的知识更为生动而丰富.

参考文献

[1]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教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綦春霞.数学课程论与数学课程教材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巧用心理效应设计课堂提问 篇8

带着问题,我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开始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发现: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形成新技能时,如果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其学习的效率明显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而畏难、厌倦、恐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

当我认识到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就能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时,我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设计有效提问,以此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努力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 设计提问导入——运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在课堂导入中运用“首因效应”巧妙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记得那天我们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幅“海市蜃楼”的图片,当学生啧啧惊叹的时候我顺势提问:“同学们,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你们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要求同学们打开书本去查找答案的时候,他们一头埋进了文本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在比较分散的阶段,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2. 分解提问难度——巧用“沉锚效应”

读到一个故事: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运用“沉锚效应”,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巧用这种“沉锚效应”,有时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就需要给个“锚”,也就是分解难题,给出与这道难题相关的但又稍微容易解决的一些题,这样学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在进行《核舟记》教学时,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的奇巧,作者是如何来说明奇巧这个特点的?”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思路受阻,回答要么错误,要么较分散,时间用了不少,收效却甚微。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沉锚效应”,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从文中看,核舟的大小如何?”“在这上面刻有多少人和物?”“这些人物刻画得怎么样?”“这说明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如何?”果然更换了提问方式后,学生能迅速而准确地在文中找到答案,效果明显好很多。

在课堂问答中,教师的提问就是“锚”,需要精心思考。教师提的问题关系到学生大脑中的活动,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3. 关注提问态度——应用“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有一天,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自恃力大,先刮起了寒冷刺骨的北风。结果,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与北风不同的是,南风不慌不忙地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春暖惬意.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用“南风”法则,懂得尊重和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多点人情味,就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态度亲切,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学生回答准确时及时肯定,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回答思路受阻时耐心地启发引导。激励、赞扬的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耐心的启发引导能使学生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用积极的心态去讨论与思考问题。

记得一次在课堂上,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到一半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这时我并没有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而是不断地鼓励他、启发他,耐心地等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事后,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抬头看到老师淡淡的微笑,看到老师充满鼓励的眼神,我的心像拂过了一缕春风,是老师让我找到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学生的一生!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认可的点头,一句赞赏的语言……它们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孩子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 促进提问生成——利用“头脑风暴”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光靠课堂教学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能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主动去探究思考,我们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我还重视课堂的延伸提问,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促进提问生成。

例如,在学习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我要求学生探究沙漠形成的原因。当有同学回答说是由于远离大海干旱少雨,四周又有高山阻隔,于是形成了沙漠时,又有同学提出离海边不远也有沙漠,这又如何解释?更有同学提出:像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大沙漠,分布在北纬30度难道是偶然吗?围绕问题,学生不断地查找资料,讨论交流。

又如在学习《枣核》一文后,围绕“爱国”这一主题,我要求学生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就如文中的主人公,有些人,国家培养其出国留学,可他们出国后却一去不复返,留在国外工作,这种行为还是爱国吗?一个问题抛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运用头脑风暴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能因为老师的问题而产生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数学课堂巧提问 篇9

●●利用启发性提问, 实施探究教学

提问不是填空式问答, 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 教师问上半句, 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 学生无须作多少思考, 作“Y or N”的回答。启发性的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发现问题的根源是情境的创设

情境设计能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 所以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身边的实际出发, 挖掘教材, 创设好教学、学习情境, 提出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数据处理与统计》教学中, 要求学生掌握用查找、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技能处理数据, 教材分别使用了兴趣小组统计、校园十佳歌手、调查问卷统计等范例。四个范例属于不同的情景, 又无任何联系, 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根据“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原则, 我以校园十佳歌手样表为基础, 增加“班级、性别”两个字段, 提出了颁发校园歌手奖的情境, 再用简明的语言提出了“校园十佳歌手奖” (排序) 、“最佳男女歌手奖” (筛选) 、“校园团体奖” (分类汇总) 、“查找是否获奖” (查找) 等问题任务, 在让学生明确任务的同时, 又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启发性问题的发现是动手实践

颁发“校园十佳歌手奖”时, 学生根据总分进行排序, 发现两位选手总分相同, 学生就会提出“如何处理”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与生活相联系,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引入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 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

3.启发性问题的解决是知识的迁移

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比如“查找”这一功能, 学生在Word中已经有很深的印象, 当在Excel再一次学习查找功能时, 教师只要提出“Excel中的查找功能是否和word中的一样吗?”的问题, 鼓励学生在实践尝试中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 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实现知识的迁移。

●●提问要突出重点, 注重精讲多练

有人认为教材的重点就是“课眼”之所在, “课眼”是一课的窗户, 打开这扇窗户, 就能窥见全课。运用提问的方式只要抓住了课眼就能带动对全课的理解, 也就是说要紧扣理解教材环节的关键性,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 这样才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到筛选的这一环节中, 我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获取最佳男歌手的要求是什么?”“对照排序的操作, 这一次我们的关键字又是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点出了筛选操作的关键问题, 有利于突出操作重点。同时第二个问题有些学生虽然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 然而又很想了解, 因此, 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悬念, 引起了好奇心, 激发了求知欲。分析清楚这两个问题后, 就大胆放手让他们自主练习,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做到了精讲多练。

●●提问要有层次, 突出探究式实践

层次性的提问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 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 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设计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我的做法是:

1.通过先设问, 后反问, 再自主练习, 最后得出概括结论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颁发的奖项对应着什么样的操作技能?”、“你能找到技能关键字, 说出操作思路吗?”这两个问题一直贯穿本节课的四个基本知识点。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 通过问题的思路, 自主尝试练习,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架设问题的坡度, 引导探究,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坡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深入。在分类汇总中, 学生往往会忽略排序, 此时老师不必点破, 而是提问:“你们的操作思路正确吗?我们先来验证。”, 当发现错误时, 教师再提出“为什么同一班级, 在不同的记录中得出各自的汇总呢?”, 当学生实践操作成功后, 再提出“总结出分类汇总的基本步骤了吗?”通过这样几个先小后大的问题组合, 构成了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的坡度, 从而打通了学生的思路, 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良性的迁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提问” 篇10

适事, 即内容上的恰如其分。所抽出的问题紧扣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 同时又略高于大纲要求, 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如进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开头谈到家境的颓唐衰败,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我”也要远走他乡求学等, 社会的阴暗, 世事的冷漠, 家庭的危机无不在作者笔下力透纸背, 给人以萧条, 凄残之感, 因而作者“眼泪止不住籁籁落下”。但就在这种情景下, 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情愫仍然处处可见。有这么几句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是表现父亲的乐观豁达, 还是另有他意, 读过这篇散文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作者对其父“背影”的描写, 这幅“背影”正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满腔爱心, 对儿子的深沉的博大的难以言传的爱。由此看来, 父亲在家境衰败, 儿子流泪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绝非是表现其乐观豁达, 而是忍着满心伤疼, 劝慰儿子, 以宽解儿子之忧虑。试想:自己的一腔愁绪, 万般无奈待人倾诉, 却要泪往心理流, 去安慰尚在年幼不谙世事的儿子, 那舐犊之情何等感人, 何等深沉。难怪一篇《背影》成了千千万万个儿女对父母的爱的颂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绝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要有针对性, 提出的问题, 一般是文章的难点或关键性所在。经过巧提问, 妙点拨, 使学生对问题“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教书的同时, 也渗透做人的道理。

适人, 即对学生——客体的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哪些问题适合哪些学生回答, 哪些问题虽然一时答不好, 但会刺激他上进, 而不是一闷棍打死, 给他良好的心理促进等等这些细碎问题, 都是“巧提问”时要预料到的情况。

“巧提问”的适时, 适事, 适人说起来容易, 但在实践中要运用好, 也并非易事, 要求为教师者, 不仅要对教材钻研透彻、消化吸收, 还要灵活运用。对学生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 消化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回忆、思索, 有话可说。要达到上述的效果, 提问还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提问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抓住难点, 则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是教学难点。注释为“清闲的人”, 但教师更应指导学生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闲人”体现了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教师提问:“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这样提问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2 提问要有启发性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 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可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使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这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翻译理解语句,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把握, 二则学生无法体会其意境。教学中教师采用增删法来指导学生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加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 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做积水, 把竹柏影比做藻、荇;从问 (2) 体会到此句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问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曲问”, 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此时就需教师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完全文, 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 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思考后明白这是文章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 孰优孰劣, 其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 教师只要能遵守上述原则, 灵活、有效的运用“巧提问”这个技巧,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课运用的得心应手, 研究者认为是非常有效的。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提问则是艺术技巧的具体体现。提问的技巧不仅在于“巧”, 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曲折性。才能使提问的作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来。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提问的艺术妙在于“巧”, 就是要适时、适事、适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针对性,启发性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误区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 (19) :15.

[2]何淑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6) .

数学练习巧处理 课堂效率得提高 篇11

关键词:研究;呈现;反馈;搭配

数学新知学习后的练习,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经历知识训练,还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的形式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问题的解决又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快乐。对数学练习的处理,有些老师习惯运用“题海战术”,除了书上的还要补充,为的是让学生多做多见,这样确实起到了“熟能生巧”的功效,但却给学生造成了负担过重,学习效率差的不良局面,更有学生出现厌学现象。新编数学教材,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练习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多挖掘内涵,分析功能,还要从学生角度多考虑巧处理,才能让练习功能更强大。对练习采取优化处理,进行科学化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练习处理的认识。

1.研究练习,深入领会意图

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有些习题,看似平常,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放在不同的位置作用就不同。教师不能机械运用,一定要认真钻研,了解编排的意图,多想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多向剖析,拓展延伸,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不但使知识深化,还能使学生视野开阔。这样才能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变通性、求异性及批判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才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曾听一位新教师讲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这样一题:

因教师对教材的练习题没能深入理解,仍用新授时的方法处理让学生进行圈数,理解发生偏差,造成许多学生纠缠于10个一圈,而没能正确数出草莓个数,因为草莓密集杂乱,学生很难有序圈出10个10个,总出现分散无法集中的,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也没能得出正确结果,有的虽有结果但却是错误的现象。因教师想当然还用新授后练习的处理方式圈数,而忽视了此题出现的位置在复习练习中。没能体会编者的意图,要求“先圈出10个估计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再数一数。”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圈10个草莓,感知面积量去估出总数,再通过点数得出总数。教师对练习的理解偏差让学生思维受局限,练习无效费时。数数的方法不只是圈数,还有点数,做记号点数这些草莓并不困难,为了防止点数的遗漏,有学生不但应用点数标志识别,甚至还能想出与圈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方法——像串项链一样10个一串来数,而且检验起来更方便。所以教师吃透教材、理解意图,才能让练习高质高效。

2.呈现练习,迸发学习热情

练习内容源于课本,但不能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呈现。机械单调的练习固然能达到熟能生巧,但会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自我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才会全力以赴,并会为之乐此不疲。因此,练习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地逐一呈现练习,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揭开练习题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参与编题,改变练习的呈现方式就是个好方法,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渐入佳境,自觉学习。

例如三年级下册在学习了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后,有一组这样的练习:

计算教学本身比较枯燥死板,新授后再单调出现这些练习让学生机械重复的模仿练习,这样固然使学生的新知获得巩固,但这些练习的简单呈现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这时改变练习的呈现形式非常重要。在练习1结束后,再小结新学知识、明晰所学之后,不再直接给出第2题,而让学生自编这一类题,这样的练习学生编的得心应手,编出后再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这样改变练习呈现形式,打破惯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兴趣倍增,积极参与,情绪高涨。根据所学自编题练习既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又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进行自我评价,更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所谓一举两得。

3.反馈练习,改进解决方法

数学知识新授后的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也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练习的每道题都包含着一定的新知信息,教师要通过练习向学生输入新知信息。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通过读题、分析、联想、推理等思维活动,做出解答,再把处理新知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形成一个新知信息传递的闭合回路。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解答的结果,对学生学习效果优劣作出评定,并及时修正。练习目的不是仅会解决这一题,而是通过这一题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思维的含金量。练习不是布置给学生完成就行,教师一定要进行反馈,根据学生解决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帮助学生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二年级下册在学习“认数”时有这样一道题:

这一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很快有了结果,但反馈时说为什么?学生反应冷清,问题出在抓住后两个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会出现“几个尖子生唱,其他学生和”的表面热闹现象。知而不能说,只是知的浅。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说,教师不能忽视“鹅有530只”这一条件,这一条件给出一个具体数,由此可让学生进行大胆假设,猜出鸡、鸭的只数,将鸡、鸭的只数具体为某个数,就降低了比较的难度,能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并顺利解决,这样的假设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此基础上,再抓住后面两个条件进行逻辑推理,使知识深化,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

4.搭配练习,逐步升华新知

练习设计要逐层深入,能让学生顺藤摸瓜,去探求新知识,而不能象直升机一样,否则容易使学生思维陡然中止,陷入迷途。所以教师安排练习时要有坡度,注意思维的过渡性,使前后练习衔接紧密。这样不但有利于练习的不断升华,而且使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让思维有了延续性。现在新教材内容少,但知识面广,练习有时会出现跳跃。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对练习进行适当调整、补充、组合,特别要注意新旧搭配,以旧引新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层层深入,一步一个台阶。

例如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练习中出现这样一道题:

在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上,第一次出现这样一道乘加结合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循着思路学生解答并不困难,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却并一定明了。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所以在出示该题时,不妨先补充这样一题:

黑天鹅有28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多9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利用该题铺垫了数量关系,弄清此题是黑天鹅与白天鹅的只数相比。再改变条件为“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多9只”,弄清前后两题的区别与联系,明了后者是白天鹅只数与黑天鹅的只数的3倍在比,而非前者中的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只数相比。从而引出解题的关键,先求“黑天鹅的3倍是多少只?”通过旧题的铺垫并形成对比,让这种类型的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让新练习进一步升华,真所谓“蚕食桑而吐者丝也,蜂采花所酿者蜜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设提问 篇12

日常教学中, 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 顺利的进行一些教学活动, 教师很满足这种“无疑”的状态, 便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的环节. 但在一次“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 我在讲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 没有照本宣科, 做简单的比较和推导, 而是追问了两个问题: (1) 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 (2)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有的在比划,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交流. 传统的教法是目标直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极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这么做, 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公式理解的必然肤浅. 而这两问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更为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 还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归纳法.

二、在梗阻处引问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狭长地段时, 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我曾上了这么一节课, 课始, 我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 本书, 六 (1) 班和六 (2) 班的人数比是3:2, 要求学生们自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学生们很快出了几道题, 在反馈时我发现学生们都是把180 本书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的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 本书换换角色呢? ”这一巧妙的问题, 立即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 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 有的把180 当成了相差数.

三、在尝试后导问

在平时的课堂调研中, 常见到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前, 怕学生出错或思维不严密, 总喜欢暗示几句, 并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 其实, 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难度, 不利于思维的发展. 受挫愈深, 得益愈丰.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尝试完成, 发现问题后再引导. 如二年级《认识直角 》一课, 我组织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巡视时发现学生画的直角是一条水平面而另一条边竖直时, 我风趣地问道:“直角都一定是这个姿势吗?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又画出了一些不同“姿势”的直角, 从而对直角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在初步时探问

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知识或方法时, 适宜放慢速度, 不妨在难点处以探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如四年级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梅山小学有一块花圃, 长8 米, 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 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 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画图的策略来帮助解题, 初次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虽然只要画出草图, 但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所在的草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对解题才有帮助. 所以, 画图时应依据题目中的数据确定所做线段的大致长度, 这是学生画图的难点, 也是纠正学生平时随意作图的良机. 怎样才能让学生注意到这一问题呢? 我在指导作图时, 小步前行, 试探地问:“长增加了3 米, 画多长呢? ”画这么长合适吗? 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 得出结论:比8 米的一半短一点. 这样, 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培养了他们先想后画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在关键处点问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 加之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记忆力不够持久. 教学时, 我可在关键处进行提问, 以突出重点. 如“数对”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后, 结合方格图, 我可提问:“数对 (2, 3) 和 (3, 2) , 表示的是同一点吗?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示同一列或同一行或同一行的几个点的位置的数对, 提问他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以加深对数对概念的理解,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六、结语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采用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摘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起着情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 必善问.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 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我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陈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启蒙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3]王爱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张年逢.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5]吴艳.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D].首都师范大学, 2009.

[6]汪贤国.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 2012.

上一篇:机车运用效率下一篇:混合组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