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

2024-09-10

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共12篇)

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 篇1

我们只有将历史知识作为一种依托并将其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加以审视, 加以互动式的讨论、处理等, 才能使学生逐步把握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提升理性思维与理性眼界, 生成和发展智慧。

内在促变课堂, 显然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 传统的“师讲生听”模式, 其功效虽不可以一味抹杀, 但教师老是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一味被动、机械的“听写背”, 定然事倍功半。原因在于, 课堂缺乏具有探究挑战的问题情境, 就吸引不住学生, 更无从谈起激活学生的情绪、兴趣、思维、思想。

什么是“提问式教学法”呢?这种教学法突出体现是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进展往往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核心问题进行, 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类教学法的实质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问题”如何创设?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没有好的“问题”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 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 我认为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疑难点提问

疑难点是学生不容易搞懂而又必须搞懂的地方, 抓住疑难点提问, 可以化难为易,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从而化解疑难。例如一位老师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课时, 课前他给学生印发了有关中国近代时期荣氏家族民族工业的兴衰历史的资料, 并提出以下问题, 让学生思考:

(1) 从荣氏家族工业在近代的兴衰历史中概述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2) 在近代历史上, 荣氏企业发展最快的是哪个时期?荣氏兄弟为什么选择此时投资面粉业和纺织业?

(3) 荣宗敬曾论述过“实业救国杜侵略”的思想, 张骞也主张“实业救国”, 他们都把“振兴实业”看作救国的根本途径。你认为这种方案能成功吗?为什么?

(4) 从荣氏家族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兴衰历史中, 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 请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 探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明眼人一看便知, 此课的难点已渗透到上述问题里面了。因为, 问题说的虽是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 折射的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利用荣氏家族, 学生也有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围绕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甚至唇枪舌剑地激烈争论, 这堂课被这位老师上“活”了, 学生也掌握好了这课的重、难点。

二、要有合理性

课堂提问要掌握火候, 找准发问的契机和角度, 张驰有度, 恰如其分。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一步一个台阶, 循序渐进, 力求问题圆满的解决。例如有位老师就“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问题, 曾提出一组连锁式的问题:

(1) 秦朝为什么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名部分结构如何?

(2) 汉族这种制度在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出问题?它是怎样重新巩固的?与秦朝相比较, 它哪些方面有了发展?

(3) 为什么说唐朝使这种制度得以完善?

(4) 北宋时, 这一制度产生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补救的?结果如何?

(5) 元朝时这种制度有哪些开拓性贡献?

(6) 明朝强化这一制度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要强化?这预示了什么?

(7) 清朝是如何进一步强化这一制度的?这种制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对这一系列问题探究后, 最后落脚在这样一个带有总结性的问题上来:你怎样评价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大家都明白, 这组问题, 它们引领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向深处得以延伸。

在这里应指出的是,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 相反, 那些无原则, 无目的的所谓“问题”可能还会既浪费学生的精力与时间, 同时又削弱了教学的价值功能。下面这个教学片断, 所暴露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一位老师在讲授《全面内战的爆发》时, 为调动学生, 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同学们, 最想发动内战的是谁?”老师向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蒋介石。”学生齐声回答。

……

在这个案例中, 学生不假思索, 纷纷举手, 显得煞是热闹, 乍一看, 课堂上的问题探索氛围似乎也营造得颇为浓厚。但是, 教师所提出的上述问题, 纯粹是为提问而提问, 没有思考价值。在学生这种“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的背后, 却恰恰反映了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发展。

三、要有典型性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 帮助大部分学生消化所学知识, 要能代表教材设计的意向和学生的心声。切忌只将目光投向少数“尖子生”, 要紧盯素质教育这个大目标开展教育。

四、要的激励性

教师提问要亲切、和悦, 要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同时教师要正确对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针对教师的提问, 学生的答案在横向比较中的确的好坏优劣之分, 甚至有的是幼稚的, 然而对学生自身来说每一个答案都是其思考的结果, 都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超越。因此, 我们应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 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 否则就会泯灭学生善思好问的天性, 导致教学土壤的贫瘠化。

我为什么如此看重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法, 是因为它符合中学生本来就有的学习心理特征——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试想, 当学生因老师有价值的提问而不断冒出层层递进的新的“问题”、“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学生从而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和参与课堂的主体, 还愁“流淌不出创造之泉”吗?

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 篇2

江西萍乡市安源一中 文绍锋 邮编:337000 电话:0799—6922772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课堂上提问是否遵循了针对性、准确性、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探索性、生成性、量力性和新颖性的原则,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对以上提问的原则展开探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原则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传播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主要渠道。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使课堂提问恰倒好处,我认为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提问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

从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角度来说,提问时应避免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中心的随便提问,特别是提一些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以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问题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的提问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老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中的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原有历史知识水平,提问要能启动学生心理上新的需求,提问要能指向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学习心理、历史知识水平和学习历史科目的能力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设计问题,使提问的深度和难度适应不同的教育对象。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设计浅显明白、形象直观的问题,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设计具有一定理论色彩和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

二、准确性

提问准确性主要是指提问的范围准确、语言表达准确,避免冗长、模棱两可的提问,以免学生无法作答。例如:“ 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 完成”、“ 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准确性。若提问为“ 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就含糊不清,学生难以作出精确的回答。

长期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准确的提问,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思维周密,提高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教师提问就要做到提问准确性,就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三、整体性

整体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所提的某个问题或“问题链”能够体现整节教学内容。

教师提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特定的学生,要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不能只限于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太难,让基础差的学生无精打采;太容易,又让掌握得好的学生索然无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提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当重要的角色,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资料片,创设一种历史情景,从中引出“假如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这一问题激起学生很大的思考兴趣,在“会”与“不会”的争议中他们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而后再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如: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如何?这一时期英国形势如何?英国要发展本国经济,必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虎门硝烟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关系如何?理解列宁“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的论断。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将课文的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谈一谈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个提问就能将课文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二九运动、蒋介石到陕西督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亲日派 2 和亲英美派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联系起来,这个问题起到了统率全篇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找到起统率全篇的问题,而是需要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利用这种“问题链”体现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思路。教师要使自己所提的问题或“问题链”能够贯通全文,就必须充分研究教材,理解课文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四、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就是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例如:在讲述明朝的对外关系时,教师提问:“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大胆地假设和猜想。同时,教师也提示学生:“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可以大胆地说,答案不要求统一,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样提出的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设计开放问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第二,开放问题应使学生能获得不同水平层次的解答,学生所作的解答彼此可以互不相同。

五、层次性

认识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层层渐进,使问题环环相扣。比如在讲到“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时”,我提问:“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他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后果怎样?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历史人物的?”这三个问题代表了三个递进的层面。第一、第二层讲的是秦始皇的功与过,第三层是从理论上全面评价秦始皇。因为问题有层次性,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化。

六、探究性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探究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过程、推理过程和发现过程,使学生在自求通达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思维。例如,在讲述“北宋与辽、夏、金的关系”时,尽管教师一再向学生说明,北宋不是一个统一王朝,但 3 不少学生仍然把北宋当作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作答时屡犯错误,疑惑不解。因此,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中只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而没有说统一全国?”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探求答案。通过阅读教材与思考,学生发现当时与北宋并列的还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夏。所以,北宋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比教师生硬地灌输要有效得多。只有当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七、生成性

生成性指教师的所提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联想到其他相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进入新课教师就提出:“人们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称作‘战国时期’。下面大家想一想,从这段时期的名称你能联想到哪些问题呢?”这是一个生成性问题,它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问题:“为什么人们这样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呢?”,“这段历史是否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等等,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所提的问题有没有生成性。

八、量力性

一方面,要适时,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适量。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0钟,不能都由提问占据,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可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删除,达到精简数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九、新颖性

提问新颖,就会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4 如讲“巴黎和会的召开”时,先介绍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素有“狐狸”外号;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手段狠毒,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而被称为“百灵鸟”,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结果只能又聋又哑。设计提问:(1)“狐狸”的野心是什么?(2)“老虎”的意图是什么?(3)“百灵鸟”为什么会又聋又哑?这样的设疑,更富于启发性,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高质量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提问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

3、欧艳珍《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23期。

4、田军玲《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河南教育2006年第12期。

对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的培养

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方法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实践和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我总结了这样几种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

一、教会学生“历史地思考”

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习惯,首要问题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历史地思考”,也就是教给学生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历史的“三分法”、“背景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历史结果分析法”等四大类。

分析历史的“三分法”,就是历史事物由“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 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三分法”,这是进行历史思考和历史分析的基本前提。

“背景分析法”是教给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方法。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分析的“公式”: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组织+群众+军事+民族„„。接下来每当分析历史背景就由学生轮流上台演示。

“过程分析法”是教给学生掌握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由学生总结自己掌握历史过程的心得体会,总结出阶段分析法。

“影响分析法”是引导学生如何得出历史结果。要求学生必须思考: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历史事件如何定性?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教会学生“走进历史”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还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学生无法准确定位历史时空,这是历史教学的老大难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学到了一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1、让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历史作文。如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的变化,加入你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员等等。

3、历史阶段特征训练法。训练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归纳本阶段的基本特

2、训练学生准确定位特定历史阶段历史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如数轴定位征,再从历史阶段特征回忆反映这些特征的历史事实。只有让学生“走进历史”,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学生逐步准确地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三、教会学生“整理历史”

学生有了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可以对历史知识形成较准确的再认再现。但是,要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还必须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整理历史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这种方法的具体 6 步骤是:首先在课堂上尽可能展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并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其次是在复习课上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如整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线索”;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历史小专题,并作为作业考核。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容易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整理历史”。

“提纲式教学”+“先学后提问” 篇3

【关键词】 提纲式 先学后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40-01

0

目前,有不少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都在模仿一些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等等。以前我们学校也模仿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不过成效不大,没过多久,教师们都回到原先的教学方式。

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尝试为“提纲式教学”+“先学后提问”的方法,即教学目标以提纲式出现,重要字眼留空白,让学生自学后填出,并让学生说出自习后碰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起解决。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当然问题五花八门的都有,后来吩咐科代表把同学的问题分类整理,有价值的分类张贴到公布栏上,同时公布提出该问题同学名单,如果已经找出答案就直接公布答案,如果没有找到答案照样留空白,课余时间哪个同学找到答案可以直接写到对应的问题处。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八年级学生使用,毕竟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况且八年级内容不难理解,又是与我们中国国情相关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效果不错,下面以《中国的民族》的教学过程为例。

《中国民族》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第一步:引题(约1分钟)

教师穿了一套长桶裙进入教室,马上吸引民所有学生的目光。此时,趁机让学生猜测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因为是长桶裙,很多学生都能说出这是傣族的服装。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直接引入课题《中国的民族》。

第二步:学生读课本P15——18的内容(约2-3分钟)

第三步:教师出示教学提纲,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约2分钟)

1.中国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有 个

2.我国分布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 ,约占全国人数的 %

3.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族。

4.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我国各民族的地位一律

第四步:教师检查后,指导学生讨论,看看除了提纲外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5-30分钟)

各组学生代表陆续向全班同学读出本组的问题,由其它组学生回答。下面选了部分学生提的问题:

1.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

2.我们广西的少数民族中以哪个民族人数最多,有什么传统节日?

3.我国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哪里?

4.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哪些?

5.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全国各地?

(由于时间有限,有些学生也想提问,就让他们课后把问题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分类整理,公布在张贴到公布栏上,同时公布提出该问题同学名单,如果哪个同学知道答案的可以交给科代表,再由科代表公布答案。由于教师讲的少了,为了预防学生忘记本节的主要知识,让科代表在公布学生问题前,先公布本节的学习提纲)

第五步:指导学生完成课本里P15--18的活动题,并讲评。因为有些题目也被学生选来做问题提问了,所以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约2-4分钟)

第六步:学生活动: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会。各小组可根据课本里的参考资料或课外知识,选派代表发言。(3-5分钟)

这个活动只要求学生能讲出民族名称及相应的传统节日。当然如果能找到详细资料更好。

有学生这样发言:我是汉族人,我们传统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在春节的时候我们有放鞭炮、拜年等习俗。我们小朋友最喜欢春节了,因为一到春节我们就有压岁钱了。

有学生这么说:蒙古族最具传统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每逢节日这一天,从清晨开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色彩缤纷的新装,满怀着节庆的喜悦,骑马、乘车奔向会场。

教师可趁课堂气候热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民族,如我自己:我是壮族人,传统的节日有三月三歌圩节,有很多山歌同学也会唱,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我才说到这儿,马上有学生在下面唱了,我趁机发音给学生对歌,男同学模仿阿牛哥唱,女同学就模仿刘三姐唱)

如果还有学生想发言,时间又不允许,就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内容交给课代表,由科代表公布在公布栏,供大家参考。

第七步: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内容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学生合唱歌曲《爱我中华》结束。(4-5分钟)

第八步:课后课代表的整理。

1.课后课代表先整理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后公布同学的上交的问题。

2.本节课的相应练习:(略)

3.增设民族专栏,李丽、陈娟、黄晓明三人课后查找关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的五个自治区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民族专栏,向同学们展示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这样课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注重知识积累,所以公开栏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在公布栏上我要求课代表在公布问题前,一定先公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和相应的练习,强调基本知识。如果有同学会做,可以写答案。如果同学还有相关的课外知识也可以让科代表公布在公布栏上。因为没有课堂上的约束,深受同学的喜欢。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式教学法 篇4

通常的提问教学有引导式、激疑式、阶梯式、扩展式和分解式等等。

引导式提问, 就是以学生旧知识为基础, 提出问题后能唤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 并能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问,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 作者精彩地描写了鲁达怒打郑屠的三个拳头, 这三拳分别落在鼻子、眼眶眉梢、太阳穴上, 一拳比一拳重, 一拳比一拳厉害, 这时你可提问学生能否把这三拳头顺序更换一下, 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就会思考讨论, 把理解引向深入, 如果第一拳打在要害的太阳穴上, 郑屠就一下死去, 那样就缺少那种淋漓尽致, 让人痛快的描写, 文章就显得不精彩了。

激疑式提问, 一般是从普通的, 没有多疑问的教材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进行多侧面的思考, 跳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有的老师在教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当鲁达送出金氏父女后, 寻思着, 怕店小二又去通风报信, 就又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这话看似平常, 我们也可激疑式提问:“鲁达本是一火爆性格的人, 怎么能耐得住这么长久地坐在那个店门口两个时辰呢?”象这样提问就是激发疑问, 不仅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又增添思考的全面性, 带动学生理解鲁达性格的另一面貌——心细。

阶梯式提问, 主要是老师提出几个问题, 再层层递进加深, 前一部分是后一句的学习和基础, 每一问题都是由易到难, 层层升级, 使学生步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这有点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味道。这主要靠老师平时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扩展式提问, 多用于横向, 深化扩展问题知识方面, 其特点就是从一问题生发出去, 开阔联想, 扩展知识, 散发学习思维能力。如有的教师在教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针对文中到底谁是骗子, 设计了一组扩展式提问, 有人说这修做衣服的技工是骗子, 有的说皇帝是骗子, 还有的说众大臣是骗子,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呢?并说明理由。你看, 这种扩展式提问不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吗?而且扩展的知识也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分解式提问, 就是把一个完整而又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通过小问题的逐一解决, 而达到理解和把握全局的目的,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如果老师问“这篇文章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高贵品质呢?”这个问题较大, 得由学生看完全篇, 逐一概括归纳, 才能回答,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 本文是通过典型事例来反映我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 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事例提问, 启发学生并让学生归纳每一事例, 及其每一事例所反应出我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 然后综合起来, 就能回答前面的问题, 这样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了。

通过以上这几种课堂常见的提问形式的介绍, 我想我们每个细心的教师, 都会在课堂中自然而然的加以运用, 但这些提问要因地制宜, 适时的加以运用, 而且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提问中一些语言和神态。即老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一些形象性的语言, 因为形象生动的描绘, 摹防事物的语言, 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 使人引入所要达到的意境。让学生随老师形象的语言进入意境后,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老师的提问就容易切题, 另外提问中语言要柔和, 带些启发性, 如老师说:“同学们, 你们想一想, 这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问时态度认真专注, 提问中, 最好老师也夹些上扬的手势, 这样就带有激发的性质, 可以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且要随着学生的感情不断的深入而提问。学生回答时, 老师的神态是注意倾听的, 这样无疑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鼓舞。我们忌讳的一点是, 老师在听学生回答时, 转身到黑板去写字了, 这是很不可取的。

二、在提问中, 应保证学生有一定思考余地, 回答时不会显得仓促, 以至出现回答问题时, 语言含糊不清。另外在提问中先指名某一同学回答, 后再提出问题的方法, 导向班上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处于旁观者, 不会很自觉去认真思考问题了, 而只有那被指名的同学去认真思考, 这样课堂就显得比较被动了。

三、最后, 学生回答完毕时, 老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做些评价, 其原则是多褒奖少贬刺, 因为褒奖可以鼓励促进同学的上进心, 即使批评语也要婉转些, 以免伤了其自尊心。特别是对那些有了一点进步, 发言较踊跃的学生, 更应多鼓励, 我们老师即使发现该同学的回答有误, 也应该一面纠正其回答, 一面想方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加以表扬。如可以讲“这同学的声音大”、“回答很果断”等等, 这样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下次这同学还会积极回答问题, 所以适当评价是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谈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篇5

富源二中 李耀

“学史使人明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设疑巧问,帮助学生把人类历史的一颗颗明珠串起来,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内化为精神食粮和智慧,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所创立的“产婆术”教学法,把学生喻为大腹便便的“孕妇”,教师就是她的“助产士”,“助产士”的接生工作就好比是教师的引导工作。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行“问题法”,可以很好地起到“助产士”的引导作用。然而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得恰当得力,使之成为一种艺术信息传递给学生,绝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一手段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了然于胸

《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先准备的重要。充分准备包含两方面含义: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的认真准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大量阅读有关的历史和哲学的书籍,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吃透教材。课前教师对所提的问题,所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应拟出提问的提纲,对谈话所需的时间,并给学生能顺利的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其中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前提,没有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任何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首先强调这一点,在工作中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二、掌握难易程度,着意激发思维 提问最忌大而空,细而浅,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让学生钻进教师的“圈套”去寻根问底,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比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中,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新”在哪些方面?(从背景、内容、性质及作用方面分析)(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4)新、旧三民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5)新三民主义为何会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通过精心设疑,引发学生思维来完成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在思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设计问题要难易适中,具有启发性。如果总是向学生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学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长了,味同嚼蜡,使人厌倦,课堂就会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味;相反,如果设疑过难,“曲高”而“和寡”,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积极性。因此,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学生踏上问题之舟,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这种探索是有刺激性的,而发现一块金子是妙不可言的。比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吗?(2)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否会发生?为什么?(3)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试结合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谈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面这样的问题既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刺激求知欲望,又可以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使课堂余味无穷,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三、给予思考时间,把握提问时机

问题提出之后,应给学生动脑筋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努力寻找答案。教师应巡回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铅笔划划、圈圈、点点,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在“困惑”时,教师就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使其豁然开朗。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原来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与新的求知需要发生冲突时,是提问的最佳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正是强调在学生处于那种似明白又不明白、想说又不会完整表达的状态时进行“启”与“发”。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教材中重、难点内容。这种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教学精神是完全相符的。

四、及时分析评价,教会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事,当学生思考探索的思路遇阻或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等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分析判断与评介,及时给予点拨疏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使他们的思路畅通无阻,不断地向正确目标靠近,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总之,注意到问题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发挥问题的最大效用,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使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外,还应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发问,要给学生讨论、发问的时间,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吗?”。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学生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非常有用。

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式教学 提问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56

问是一切学问的起源。高中英语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而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向优化方面发展。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语课堂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激发潜能;灵活性;过渡性和鼓励性特点。以下是我对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设计问题时,我力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因为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思想性的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SEFC 1B UNIT 18 “The necklace”时,我先对故事细节,事实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问:

1.What else could Jane say after she told Mathilde thather neck lace was no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and it was worth five hundred francs at the most?

2.If Jane returned the real diamond necklace to her ,what would Mathilde do?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谈到资本主义下人物扭曲变性的心理,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有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的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这种问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话题中,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培养了阅读兴趣,同时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二、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

朱熹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了解,利用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让学生易于感知,乐于学习。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例如在SEFC 1B Healthy eating 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

Suppose in a street side by side there are two restaurants which serve different foods:one is Chinese food;the other is western food. If you are hungry and you want a diet of healthy foods,which restaurant will you choose to have your dinner in ?why?

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同學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快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三、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逐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为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做好认真预习是极其重要的。预习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学生没有任何准备就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而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如在预习SEFC 1A 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回去思考:

1.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2.When and where did the Olympic Games begin?

3.What is the Olympic motto?

4.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the Chinese team get in Sydney Olympic Games?

5.Why do people say that China won another great competition in 2001?

接着让学生就“The Olympic motto”的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些准备,以便课上参与讨论。借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的辉煌成绩讨论2008年奥运会,这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

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上课时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过程多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让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教师要善于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阅读教学的引路人,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并通过设置问题而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以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教学目的。

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7

一、提问的灵活度

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联系历史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在提问时不可机械死板, 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即灵活把握提问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批判、联系建构和迁移运用。

(一) 提问内容的灵活设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提问的内容进行精心而又灵活的设计。既要考虑在何处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 又要预设学生会如何回答, 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做怎样的应对等。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 可以灵活设计以下情境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本主题的浓厚兴趣。 (1) 作为“二战”之后首次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最重要成果之一, 就是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B) 两大世界性金融机构。根据当年欧美大国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IMF总裁由欧洲人担任, 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美国人担任。资料显示, 在世界银行存续的71年中, 先后历任的12位行长全都来自美国。由此, 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来, 始终没有人质疑和挑战美国人“世袭”行长的“潜规则”。请问:世界银行行长一职能否彻底结束“美国世袭”?为什么? (2)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说, 你认同哪个观点? (附观点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 必时时请问之, 令其善疑, 诱其审问。”上述两个问题都问在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处, 而且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新颖灵活, 问得美妙, 问得开窍, 起到了启疑开窦的作用。

(二) 提问时机的灵活把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历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展开, 但是笔者以为, 提问并非越多越好, 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的效果才是最好的。所谓最佳提问时机, 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 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 思维最活跃, 对教师的提问也最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 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 更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当讲完了在改革中走向“黄金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即 (1)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初) 。 (2)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6世纪末) 。 (3)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向顶峰]后, 学生往往会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赞叹不已, 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完美无瑕。此时, 教师可适时提出以下问题, 引导学生理性而辩证地思考:那我们该如何来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它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呢?通过思考,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从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更加全面, 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曾说过:“问题提得好, 好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笔者以为, 最佳时机的提问效果就在于此。

二、提问的开放度

问题的开放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 并最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问的开放度,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用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策略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来提问学生,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成功机会,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并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就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而言, 大多数的提问是记忆型问题, 仅需要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做简单的回忆或者就具体事实做解答即可, 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开放的教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 带来高效率。

(一)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 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 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 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提问内容的开放, 使答案多元化, 有利于避免学习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例如, 教学必修Ⅲ第3课《宋明理学》后, 可设计以下情境问题:以往对宋明理学, 常常批判多于肯定, 目前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本在行文表述上具体评价并不多, 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 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 对宋明理学作一个评价。

材料一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 是新的, 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是前所未有的。

———侯外庐、邱汉生主编:《宋明理学史》

材料二“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材料三“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

———清·戴震

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 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回答与解释, 具有问题的多思维指向特质, 效果很好。

(二) 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也认为, 学生有了问题, 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 才会有探索;有了探索, 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 才会有发展。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有利于课堂成为所有参与者表演的舞台, 使问与答交互呈现。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时, 有学生提出问题: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 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课堂上要处理的难点问题, 教师正好因势利导,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新政的措施主要针对供求矛盾。 (3) 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当然, 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需要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问, 创设情境让学生需要问,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乐于问、适时问。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就告诉我们, 提问形式开放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多让学生提问。

三、提问的适切度

提问的适切度, 就是指所提问题要切合教材内容, 切合学生认知, 切合灵活运用。做到难易适中, 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 索然无味;要防止偏———抓不住重点, 舍本逐末;要防止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要防止大———无边无际, 无从答起。

(一) 提问要切合教材内容

首先, 提问要有针对性。问题应围绕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的放矢, 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而不是无的放矢、东拉西扯或者仅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蜻蜓点水”, 使学生无法掌握实质性的东西。具体来说, 问题设计要注意: (1) 提问于教材的关键处。 (2) 提问于教材的疑难处。 (3) 提问于教材的混淆处。 (4) 提问于教材的拓展处。 (5) 提问于教材的衔接处。

例如, 高中历史必修Ⅱ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单元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重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紧扣课程标准, 围绕主线, 抓往重点, 本课的提问应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而设计, 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其次, 提问要有精确度。即提问要具体明确, 且有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在引出新课、前后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起争论等目的上作出选择, 且用最简要、明晰的语言陈述问题, 以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明确问旨, 展开积极思考。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 教师使用“古代希腊示意图”时不能提“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目的不清的问题, 而应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 回答“古希腊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 学生不难从图中发现:古希腊位于希腊半岛, 三面环海, 以海洋为依托。

(二) 提问要切合学生认知

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级别, 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这三个认知层次之间循环往复、持续转化、螺旋上升的。因此, 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 让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 知识和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 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首先, 要难易适中。张志公先生曾说, 问得太直, 太浅易, 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 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 太深奥, 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 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 “对不对?”“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等提问, 答与不答没有多少区别, 课堂看似热闹, 但是价值不大, 效率不高。所以, 笔者以为, 教师所提问题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 难易得当, “跳一跳, 摘桃子”, 才是最适当的。

例如, 教学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 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肯定无从下手, 但若问“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根据已学内容就很容易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什么’ (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怎么样’ (这种体制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 克服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弊端, 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 可以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 (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就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 要梯度合理。古代学者唐彪说得好:“层层驳问, 如剥物相似, 去层皮, 方见肉, 去层骨, 方见髓, 书理始能透彻……”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 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 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要步步相因, 环环相扣, 层层相递;要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入求知的高度。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时, 可用三个关键词进行层层设计。第一层:“两极”。如什么是“极”?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两极格局?“两极”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层:“对峙”。如什么是“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会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苏对峙采取了什么方式?你能给“冷战”下个定义吗?你认为“冷战”包括哪些手段?“冷战”的具体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第三层:“格局”。如什么是“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对峙局面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 有疑而思解, 解疑而心悦”。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 高质量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卓越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高质量的提问须具有“三度”, 即灵活度、开放度和适切度。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灵活度,开放度,适切度

注释

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篇8

一、问题的设计

1. 从问题的设计行为看, 教师的精心设计应与学生自主设计相结合。

(1)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特别留意自己所设计的问题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如果准备不充分, 将有可能使教师陷入难堪的境地。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 要给学生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 这样做既可促使学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又能彰显学生的个性, 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

(2) 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前给予必要的指导, 但不能代替学生去设计问题。第二, 不要认为学生已经设计了问题, 教师就可以随意设计问题, 甚至不设计问题。

2. 从问题的设计意图看, 设计的问题类型应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联。

(1) 设计的问题类型应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关联。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时, 不能只偏重知识性的问题而忽视认识性的问题, 所设计的问题类型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2) 设计的问题类型应与过程和方法相关联。在历史教学中, “过程”与“方法”不能截然分开。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 可在一堂课中注重有关“方法”问题的设计, 而在另一堂课中可侧重于有关“过程”问题的设计,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

(3) 设计的问题类型应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关联。对于学生良好情感养成方面的问题设计, 教师不仅要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上狠下工夫, 而且更要关注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对于学生积极向上态度形成方面的问题设计, 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且更要关注学生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方面的问题设计, 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为目标。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 才可能有较高的价值。

3. 从问题的设计方法来看, 问题的类型应与设置的情境进行优化组合。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还是文本对话, 问题都是对话的前提。因此, 情境与问题类型进行优化组合是十分必要的。一堂好课则是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场景的设置与问题类型进行优化组合的结果。

二、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尽量先让学生提出他们设计好的问题, 以使学生大胆发问。然后在此基础上, 经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提出新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 最后教师再提问。从而做到师生互动,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情境性原则。

情境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这就要求教师所设置的情境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良好情感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不能为设置情境而设置情境, 也不能不设置情境。

3. 平等性原则。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 教师应从民主、平等的立场出发, 不但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 而且要照顾学生各方面的需要, 尽量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4. 灵活性原则。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探究 篇9

一、以“境”引问, 激发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反应, 甚至是漠视教师的问题, 于是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而圆场, 如此, 课堂又陷入到了单向的信息传递套路中。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所提问题难度超过学生的解答能力, 故而学生无法回应;二是问题太过直接、干瘪, 没有过渡, 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于是, 教师提出问题后自然形成了“冷场”的现象。不可否认, 问题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的重要方法, 但在提问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 这样效果会更好。

首先, 在导入环节要注重以情境引出问题,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以《太平天国》导入环节中的提问为例, 先引导学生观察《太平天国》影视片段, 接着追问“洪秀全为什么要领导农民对满清的统治进行反抗?”由此问题而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的背景进行思考, 结合教材资料而引导学生对其背景、进程展开探究。又如《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的导入中以“百家讲坛”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切入点) 问“什么是百家争鸣?”由此引出“百家争鸣”的含义, 导入新课。

其次, 在探究活动中也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展开探究活动。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探究, 先引导学生合作对三次改革的要点 (背景、内容和结果) 进行整理 (以表格形式进行) , 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对三次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从哪些方面入手的, 结果如何) , 再追问“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材料情境而引导学生思考, 更利于学生掌握要点。

二、层次设问, 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问题自然应该有所区别, 不能一概而论;从教学角度看, 课堂在不断推进,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要能让学生在探究完一个问题后深入到另一个问题中, 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故而这里所指的层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层次, 一个是问题的层次。

在历史课堂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问题要有难易度的区分。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中对交通工具更新的探究, 在引导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变迁探究后, 针对我国交通发展的情况, 对基础稍差的学生, 可问“新中国交通发展状况如何?” (只要求学生能简单描述即可) 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 可引导其阅读材料后问“新中国交通发展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点概括) 如此, 学生基础不同, 问题难易度不同, 更利于学生解答问题, 保证课堂中师生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

在针对不同的目标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中, 问题要逐层展开。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福利国家”环节的提问为例, 先借助课件呈现法国戴高乐关于计划的言论的材料, 紧接着问“‘自由’指资本主义国家实什么政策?有哪些缺点?”组织学生讨论“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采取措施来规避缺点的, 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进行讨论并小结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济理论的变化, 追问“西方国家是如何处理贫富分化问题的?”由此而过渡到“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环节的探究中。如此, 用问题层层推进探究活动, 更利于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三、紧扣目标提问, 促进知识构建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以探究方式组织学生活动, 但落实到历史课堂中, 很容易出现“满堂问”的现象,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 教师在课堂中之所以提出太多的问题, 原因是忽视了目标的达成度, 在一个知识点的探究中, 本来可以用一个问题启发学生, 却用多个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 这样不仅占用了课堂时间, 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 要保证问题是有效的, 目标不可忽视。

在历史教学中设计问题, 一定要做好统筹规划, 要充分考虑当次课堂需要引导学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以哪些问题作为引导。以《美苏争锋》为例, 该课时主要是围绕“冷战”的概念及背景,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展开的, 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首先要利于学生理解“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如“冷战”的概念、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 其次则要围绕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对峙展开。如美国的政治, 先引导学生看杜鲁门冷战的演说 (课文中的图片) , 再以问题启发学生对其内涵进行讨论。

同时, 要充分考虑当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不是任何知识点都需要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更多的是要结合重难点, 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达到抓重点、破难点的目的。如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中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是重点, 在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探究的基础上, 以材料作为引导, 再辅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体会其意义。如对“民生主义”的理解, 出示材料如“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追问“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农民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民生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漫谈 篇10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那就是提问只面对少数学生, 从而使得提问变成教师与少数学生进行互动的途径。虽然在一个班级中, 总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 而一些学生对回答问题比较被动。但是作为教师, 不能听之任之这种局面的形成, 而是要想办法调动那些比较被动的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有课堂提问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才能使提问真正发挥效用。

二、提问要把握时机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恰到好处, 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提问时机。一般在历史课堂上, 提问的时机无非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课前提问, 为了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课中提问, 为了总结深化知识点的课后提问等。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把握这么几个有利时机, 设置恰当的问题, 会使得课堂提问的效果倍增。例如, 在给学生讲到《秦帝国的兴亡》时, 为了引起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注意, 笔者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了这样两个问题:秦始皇究竟算不算一个好皇帝?秦始皇的出现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作用?就这样,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学生自然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师再继续新课的讲授, 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三、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对事物认识发展的过程, 因此,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来设置问题,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深化, 直至得出问题的结论。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必然性, 就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进入近代以后, 中国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每次遭受侵略的结果是怎样的?每次战争结束以后签订了哪些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今,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 我们还会重蹈以前的历史覆辙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与奴役吗?这样一组问题带有一定的层次性,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 从而在不断的思考中得出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必然性的原因所在。

四、提问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进行提问, 这样不但可以巩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 同时还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 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使得学生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时, 就联系之前学习过的戊戌变法, 让学生思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同样都是封建制国家进行的革新运动, 但是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就这样,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从革新发生的时间、背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受顽固派的大力阻挠, 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从此以后, 中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史, 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得日本成功地由封建制国家走向了资本主义国家, 从此开始迅速地强大起来。

五、提问要善于抓住关键点

探析历史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篇11

下面,我从提问的功能、类型、原则等方面来谈谈对此技巧的认识。

一、提问的功能

教学中若能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明确性、系统性、启发式的课堂提问,能起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控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沟通师生情感等功能。

1.激疑启导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内容不求甚解,轻易放过,这种思维惰性使一些学生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其思维表现了出较大的肤浅性。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就这些“浅显易懂”的内容提出一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启示其深入思考。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一目时,我设计了如下提问:“蒋介石为什么反共?又为什么不敢完全反共?蒋介石为什么消极抗日?又为什么不完全放弃抗日?”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导学生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2.巩固强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能运用语言把知识复述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首先,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的连贯性。所以,通过提问,可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学生的课堂语言还有巩固知识的作用。实践表明,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静静地接受,没有“动”起来,那么他们所吸收的知识因缺乏强化而不能巩固,而通过提问就能促使学生自我强化知识。因此,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其知识内化,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3.优化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具体情况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探究性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途径、多角度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激趣性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刨根式提问能帮助学生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促使其认识的深化。

二、提问的类型

提问技巧的直接表现就是提问方法的选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直观设问

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其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具体知识再现和再认。包括对历史事实、概念、理论等的回忆。简单的回忆型提问往往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没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因此,教师不可能把课堂提问局限在这一层次上。但这种提问对于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用在导人新课、复习课或对某一问题的论证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能回忆所学过的概念或事实等,为学习新的知识提供材料和思维基础。

2.理解应用

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后,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一般来讲,这类提问是用来检查近期课堂上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多用于某个历史概念讲解之后或课程结束之时。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因而是较高层次的提问。如:“为什么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同时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情况,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等问题的指出,让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讨论争辩,最后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史论结合的能力。

3.分析综合

这类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条件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能组织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进行解释或鉴别。这类提问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种提问,学生需要在脑海中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能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如“唐文化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就属于这类提问。

4.诊断评价

杜威认为,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判断和给出判断的理由,这样做会使他们回答问题时的理由十分清晰。因此,对诊断评价型问题提问的回答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进行这种提问前,必须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或者给出诊断评价的原则,以作为其评价的依据。最常用的诊断评价型提问是要求学生答出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评价他人观点、判定历史价值等。如“赵翼说:‘秀全以匹夫昌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一观点。”就属于此类问题。

以上仅是常用的、较高层次的几种提问类型,其实提问的方法还很多。如情境启示、层层剖析、对比区别、材料提问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提问技巧应运用的原则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应得法。”同样,历史课堂提问方法繁多,每个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是百花齐放。但不管用怎样的方法,我认为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

一是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学生疑难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矣。设计问题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应在枝节上拉扯过多。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点拔,层层设问,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教学目的。

二是要针对全体学生。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享受成功的愉悦,有成就感。不能先点名后提问,也不能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或只向少数学生提问。提问还应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和提问及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对者要鼓励,有创见者要赞扬;要善于运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性言辞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合理性

这是就问题自身而言,即设计问题必须合理得当,力求高质量高水平,达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历史教学既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又有思想情感的教育任务。提问时必须考虑这些要求,设计问题要意思明白、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思想性强,这样才能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回答,切忌题旨不清、词不达意、观点谬误或思想格调低下的提问。因此,提问的合理性也正是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修养的体现。

3.层次性

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历史事实、概念等的回忆,形成联系类的问题等属于低层次的认知问题,其特征在于问题答案的信息形成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概括评价类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认知问题,其特征是问题解答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概括、重组或评价等方法,改变已知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高级认识思维方能得出。所以,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分别由好中差学生回答,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课堂提问技巧是每个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高考模式的改变,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已作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受到普遍的重视。善教者,必善问;善问者,教必果。我想,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途径探索下去,我们的教学水平必定会得到提高,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必定会实现。

有效提问促高效历史课堂 篇12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当前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淡化事件、过程、人物,强调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虽然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较初中时有了较大发展,但教材高度浓缩,叙述平淡,因此,学生兴趣需要趣味提问来激发,学生注意力需要趣味提问来吸引。如何落实趣味性原则呢? 我们给高度凝练的教材添加人物、事件、情节,把平淡的叙述变成疑问或感叹,将抽象化为具体生动直观。

如学习《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的“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时,如果直接提问: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地位如何? 官营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 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恐怕学生会觉得索然寡味。为贯彻趣味原则,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提问:“同学们,现在电视剧流行‘穿越’,今天我们也来‘穿越’一次。我们 分成八小 组分别‘穿越’到商周、春秋战国、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担任出外使臣,那么你将选取什么产品作为礼物送给将出使国家的君主呢? 请说明选择的理由,同时介绍产品品质卓越的原因。”“穿越”并担任使臣,学生感觉有趣,从而积极阅读,积极思考,争相回答问题。

2. 新颖性原则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非常注重基本概念、史论的教学,这本无可厚非,但提问往往从概念的基本要素出发,通常就直接问及原因、背景、性质、时间、地点、人物、阶段、意义、影响、结果等是什么。格式化的提问多了,显得僵化、老套,学起来令人厌烦。而新颖的、耳目一新的、与时俱进的提问才更加适合学生兴趣需求,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做到新颖呢? 我们可采用逆向提问的方式、使用不同于教材的说法、创设全新的情境。

如学习“鸦片 战争爆发 的原因”时,教师可以改变平时正向提问的方式进行逆向提问: “如果林则徐没有领导禁烟运动,英国会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呢? 为什么?”如此,学生会感觉提问新颖别致,回答欲望会大大增强。

又如学习《古 代希腊民 主政治》时,我们先放一个2010年温家宝访问希腊参观雅典卫城的视频,然后提问:“大家看到温家宝同志对古希腊文明的赞叹,那么我想问大家: 温家宝同志盛赞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然而雅典到底有什么值得他如此赞美? 古代雅典为什么会出现民主政治? 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又有何特点?”

3. 现实性原则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世纪著名学者朱谦之认为,现代是历史生命的中心。因此,历史不应只是回忆过去,而应该将过去现在未来同等看待,历史应该阐明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不断的生命之流,研究历史的目的,并不仅是由于过去可以给我们种种的教训,而是根据历史知识来明白现在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要联系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如学习宗法制,结合当前流行的清明上坟、祭祖、修族谱来提问: “这些现象起源于古代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含义、特点、内容和影响如何? 我们可从该制度的存废得到什么教益?”学生从这些提问中感受到探究的必要并努力寻找启迪,提问的有效性由此提升。

又如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常常问: “老师,背了《临时约法》的内容和辛亥革命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问: “为什么说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十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可从辛亥革命中得到什么借鉴?”结合现实,从历史中汲取古人智慧,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的现实需要,眼前必然为之豁然开朗。

4. 探究性原则

有效提问需要让学生拥有思维空间,要能引导学生探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问: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领导人是谁?”显然不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因为它没有探究性。问题设计应避免简单化、直接化,不能直接提一些学生不假思索便可随口回答的问题,如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一眼就能找到答案无助于思维发展的问题,或教师已陈述答案,只要学生回答yesor no的问题。

如学习“香港 澳门的回 归”时,提问如果着眼于掌握回归的时间、过程,虽强化了基础,但培养的仅仅是识记能力。贯彻探究性原则,问题设计需着眼回归原因和意义的探究。结合“学思之窗”思考: “关于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有何共同点?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就很有探究性。而回归的意义,如果简单问香港回归有何意义,笔者以为思维空间就不大,因为教材中有明确叙述。其实香港回归的意义不仅是洗雪了百年国耻,因此问题设计可以改为: “阅读教材104页二、三两段并结合‘一国两制’构想,全面归纳 香港回归 的意义。”学生经过发散思考后,就能得出更加全面的认识: “香港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占的百年国耻,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5. 适应性原则

提问的有效与否,与提问是否适应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注意和价值取向紧密相关,与提问时机、问题多少相关。因此,我们要重视提问的适应性或量力性原则。

提问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把握恰当时机。教《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了人民公社初期表现后提问: “为什么说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这时学生普遍说不理解。我拿人民公社与生产合作社进行比较后,结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说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人民公社的公有化程度较高,所以说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然而等我讲完,很多学生却反问我: “老师,到底什么是人民公社? 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至此,我意识到我的提问未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讲半天,学生仍云里雾里。我应该先考虑学情和提问时机,预先进行知识铺垫,然后再进行相应提问,层层深入,学生才学得明白,学得轻松。

同时,提问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注意和价值取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老师提问若能适当考虑学生兴趣、注意和价值取向,提问时加入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运用一些学生常用的语言,得到学生认同和喜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会更加积极。

提问还要适量。有的老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避免“满堂灌”,于是“满堂问”。其实一堂课45钟,提问太多,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忙而低效。故提问的密度与节奏要有讲究,提问要与讲授、练习相配合。提问设计要精当,不要平庸、繁琐。备课时要对提问作整体安排,针对教材重点难点设计主次问题,达到问得巧、问题精、容量大、效率高的效果。

6. 开放性原则

提问的开放性是指问题的结论、提问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结论开放,不预先设定答案,只要符合“论从史出”原则,逻辑严密,言之有理,就可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思考和分析评价,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如学习《洋务运动》,岳麓版教材设计的解析与探究题是: “有人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因此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也有人说,西方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处于屈从地位,并从中国掠走无以计数的财富,从而造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畸形。请就以上不同观点展开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大胆地分析和评价。又如学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提问: “有人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也有人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应该予以肯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我想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比提问“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更具有探究性,也更容易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提问的开放性,还包括提问者和提问过程的开放。传统教学中,提问是老师的专利,但在新课程里,有效提问应该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有难点、疑点,针对学生的难点、疑点,老师应补充提问; 针对学生的质疑、反问,老师应该正面回应、解答。在提问、释 疑、质疑、辩难、点拨、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很好提升。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学生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面对学生质疑,老师应积极回应,既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透彻理解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实质。

二、有效提问的技巧

1. 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有效提问,力求趣味、新颖、联系现实,避免平淡、直白、俗套,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时,我们来比较两种提问方式: 第一种: 阅读教材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意义? 第二种: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说: “尽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50多年中,世界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应。”请据此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很明显,后一种因为创设了问题情境,以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话来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听来较为新颖,思维空间更大,提问效果会更好。

2. 针对重点难点

理论上讲,每个知识点都可成为提问对象。但在有限的课堂内追求提问的高效,以问题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讲究提问的针对性,突出主题,针对重点难点,结合考点疑点。

3. 结合能力要求

问题教学的主旨,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主动结合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项学科能力要求。

如在教学1787年宪法时,为了强化学生对三权分立原则的理解,我们来比较两个提问。提问一: 试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它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提问二: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试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什么? 经过比较,我们知道提问二既能达成提问一的目标,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4. 综合难题错题

笔者以为,教师备课时要自己认真做配套练习,通过切身体验来找到难题易错题,同时注意积累学生的错题、难题。然后针对这些题设计提问,这样能大大增强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区分类型层次

为提高提问效率,还要区分预习提问、课堂提问、课后提问三种不同类型的提问,讲究提问的层次性。预习提问一般注重基础,结合知识框架,学生阅读教材后适当思考就能回答,难度较小; 课堂提问抓住重点难点,结合考点疑点,难易结合; 课后提问重在巩固与拓展升华,难度稍大。

6. 鼓励答问质疑

提问有效,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匠心独运,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积极答问,敢于质疑,积极反馈。而学生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保护和鼓励。教师在学生答问时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答题学生,神情专注,充满赏识,学生必大受鼓舞; 学生质疑时,不管质疑是否正确,首先充分肯定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学生思维就不会阻滞。在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能积极思考,轻松答题、敢于质疑、深入探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摘要:提问是否有效,是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也是能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感悟、培养学科能力,研究有效提问十分必要。笔者以为,高中历史教学提问应遵循趣味性、新颖性、现实性、探究性、适应性、开放性等基本原则,并注重讲究创设情境,针对教材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综合练习中难题易错题,区分预习提问、课堂提问、课后提问等不同类型,鼓励答问质疑等技巧,从而确保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激活学生思维,保护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感悟,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上一篇:渗透人文精神下一篇:模拟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