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2024-05-28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成了人们的共识。要想真正创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 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师上好课的一项必要基本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调动学生的思维,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少不了老师的引导, 要施以引导必定少不了提问。七年级学生普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但发言积极踊跃, 气氛活跃而有失于秩序混乱;九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自我意识也较强, 但患得患失, 不愿发言, 羞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就必须采用激发、鼓励的办法。

1.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设置情境, 渲染气氛, 积极创造语言环境, 尽力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进入角色, 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师生共同体味课文的精妙之处, 共同咀嚼课文中一些句子所蕴含的哲理, 使之有话可讲, 进而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如在《济南的冬天》中, 作者把山上的松雪比作“日本的看护妇”, 学生一开始不能理解句子的美妙之处, 这时教师问一句:“大家想象一下‘日本的看护妇’是怎样的形象?”有学生回答:“大概与中国的护士差不多吧。”教师:“对呀。”学生顿然彻悟, 完全明白了作者笔下的比喻是多么美妙。

2. 鼓励赞许

在课堂教学提问中, 学生必定会有许多说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教师绝不能泼冷水、挑剔、指责、批评, 而要以鼓励为主, 适当补充完善答案。提问时可以用“说说看”“试试看”“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的话语, 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用赞许的口气肯定他们的主动探讨精神。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想顾虑和心理障碍, 营造一种讨论、座谈的宽松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场口头表达能力。

二变通、量化

整个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问时学生出现“语塞”的现象是正常的, 也是难以避免的,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 运用变通性原则引导学生, 或降低提问的难度, 或变换提问的角度, 或进行一番提示, 要力争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如果课堂提问中出现学生发怪论干扰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 教师要采取灵活的应变办法, 将不利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如讲授鲁迅的《故乡》时, 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杨二嫂?”一个平时调皮的学生用奇腔怪调说:“因为她是女的!”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该怎么收场?我随即不慌不忙接过话题:“是呀!杨二嫂是女的, 闰土是男的, 这是性别上的不同, 请大家想想他们还有哪些不同?”于是课堂立即转向正轨, 讨论继续:“他们不仅性别不同, 职业不同, 性格也不同”。我追问:“他们有没有相同的?”学生:“有, 他们都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理被扭曲的人物, 都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我的目的达到了。文章写杨二嫂、闰土, 则是表现了作者从不同角度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匠心。因此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采取冷处理, 灵活变通的办法。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气氛热烈, 积极主动, 教师还可将课堂提问“量化”, 即要求每位同学每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次以上, 而且要自己主动举手发言, 周末稍作总结。这样, 像机械钟表似的, 给学生拧紧课堂发言的发条。在“量化”中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鞭策, 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了锻炼说话的机会, 久而久之, 培养了他们课堂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三评估、提高

课堂提问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让学生回答问题上, 而是要求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运用这一信息反馈, 正确引导研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涵, 拓展知识范围, 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 课堂提问也有“质量”优劣之分, 当学生的课堂发言形成习惯之后, 教师就应当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质量上下工夫。

开始对学生回答问题后是鼓励性的评估:“基本准确, 但不足之处是……”“大体上正确, 只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就应该用“及格”“正确”“很好”等准确性的词语进行评估。在不知不觉中将口答的难度逐步加大。标准提高了, 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能像磁石般吸引学生。这除了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外, 还要能从教材内容里巧妙地提出问题, 而问题的答案又往往是当堂教学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一提出, 就会吸引学生再看书、再思考。在学生有疑问, 渴求解答的时候, 教师“拨开云雾见晴天”, 一经点拨, 学生便豁然开朗, 这个问题就会牢牢地印在脑子里了。

课堂提问作为一门艺术, 教师应在备课工作中下足工夫, 应尽量避免脱离教材, 避免脱离学生, 避免宽泛无边, 避免太碎太杂, 避免问而不启;应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艺术, 精心设计, 反复推敲每一个问题, 使提问具有一定的诱惑力, 难易适度, 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找出答案。只有这样, 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获取知识, 得到锻炼和提高, 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2

(岷县四中甘肃定西7484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的“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我自己在课堂提问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归纳了五种方法,可操作性

较强。希望能够与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关键词】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

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

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

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

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

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从学生方面来看,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

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

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

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第二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

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第三要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

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科研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

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

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

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第四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

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

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所值。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进程。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

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材中有的作品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

瑰宝,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

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作品能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为我们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创造

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课堂调控,另一方面是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讲求技

巧性,下列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以供参考。

一是抓住关键词发问。

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

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宗璞的《紫藤

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

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10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

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二是迂回设问。

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利于拓

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学习《孔乙已》,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

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请看下列:

(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造成孔乙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以上三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1)过于平实、直露,抛开了作品的审美成分,程式化的设

计,没有太多的吸引力。(2)与情节结合,学生会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问题的设计

照顾到学习因素。(3)则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

时,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三是寻找比较因素提问。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

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

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

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课堂上提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课堂中加入提问的环节,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考察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何在语文课堂提问中融入艺术性,是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讲求提问艺术的重要作用

提问方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的好坏。讲求提问艺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缓解传统课堂上的紧张气氛,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更好的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与老师实时的交流,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讲求提问的艺术可以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座桥梁,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认识与感情,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斯多惠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针对课堂提问的艺术,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在提问过程中,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讲求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都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讲求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一)明确提问的目的和内容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有艺术性,首先,就需要教师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其实可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实时的掌握学生在课堂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師可以利用提问来很好的把握课堂的节奏,在提问中讲求艺术,可以缓解学生在上课时的精神紧张,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这样的提问才是具有价值的提问。比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高尔基的《海燕》这一课进行学习时,这一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对这这篇文章蕴含的精神和中心思想进行分析,理解海燕勇敢的迎接暴风雨的精神。但是,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应该直接的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回答对问题,而是在于让学生带着热情参与到学习这篇文章的讨论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为了梦想大家都做过什么样的努力”“面对困难大家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问题,调动大家的参与度,让大家能够全神贯注的听接下来的讲课内容。同时,所提问题也能引导大家进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思考和理解,这才是提问的目的。

(二)明确所提问题意义

就目前来看,多数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提问,并且提问的频率非常高。似乎,提问频率高就说明了自己的课堂十分活跃。可以说,这仅仅是表面的活跃,这样的提问并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吸纳知识,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一些朦胧浅显的提问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和目标,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机械的提问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所提问题的意义,精心的设置题目,让提问发挥价值。

(三)掌握提问艺术的技巧

1. 找好提问的时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所讲述的知识点刺激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要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 注意提问的对象。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组成部分,教师不应该主观的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只重视所谓的上等生,忽视中等生和下等生,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甚至在提问前教师也要做好“功课”,分析并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 注意提问的顺序。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设置所提问题的时候应该按部就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就过于困难会严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压力,失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要知道,提问并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知识、掌握知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才能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三、结语

讲求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教师都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艺术的提问才能真正做到引导学生的思考,对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明清. 巧用“金钥匙”,智开高效门——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

学高效的提问艺术[J]. 中国西部科技,2011(23).

[2] 牛犇. 语文教师要讲求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 科技信息,

2011(23).

[3] 肖小玲.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J].文学教育(中),2012(2).

[4] 何俊英. 提问: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 教育教学论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 篇4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设计所提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2)系统性原则。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其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不能杂乱无章。(3)启发性原则。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趣味性原则。所提问题应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不能枯燥无味。(5)民主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应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

二、课堂提问的要求

(1)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要引导学生从课题人手层层地深入挖掘。(2)问在忽略处。有些词语往往不被学生注意,教师应循着文路,把它提出来探究,以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课文。(3)问在矛盾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4)问在重复处。作者运用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5)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应善于点拨诱导。(6)问在空白处。作者有些情节不作细微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可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空白,引导学生走进文章“心灵”,领会思想感情。(7)抓住重、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教学目的是围绕课文重点而制定的。所提问题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8)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要防止浅、玄、碎、杂,避免过分简单、深奥、琐碎和杂乱。(9)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10)要有科学性,问题要正确、有层次坡度、合情合理。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三、课堂提问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5

福建泉州南安东溪中学 黄春雷(***)邮编:362300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当然,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设疑新颖。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迂回战术。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学习《孔乙已》,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请看下列:(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造成孔乙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以上三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1)过于平实、直露,外开了作品的审美成分,程式化的设计,没有太多的吸引力。(2)与情节结合,学生会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和社会原因,问题的设计照顾到学习因素。(3)则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三是抓住关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家里行问,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4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四是拓展比较。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是递向思维。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误解或混淆的问题,不是从正面引导,而是从反而假设,刺激学生递向思维,通过比较,启发联想,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早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一表述,很多学生认为是下定义,实际是作诠释。用概念揭示的办法过于抽象,不利于初中学生接受,我们可以采用递向设问的办法来解释,“同学们现在在骨头和龟甲上刻上字是甲骨文吗?”显然不是。下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面对甲骨文的解说并不严密,是作诠释而非下定义。递向设问改换了思考的角度,从矛盾的对立面设问,利用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六是平中问奇。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高难度教学,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母语,语文材料明白如话,似乎不学也懂。教学中就要针对这种心理,独具慧眼,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语文课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范进中举》是一篇略读课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文章不屑一顾,无兴趣学习。教学这样的文章,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品写的范进,当他清醒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中哪一处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一番阅读,思索和讨论,它涉及文章主题,写作特点等许多重要问题。如果我们按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讲下去,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讨论的兴趣,也不可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七是发散型思维。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术例谈 篇6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表面性提问。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急于求成性提问。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没有新意地提问。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6、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篇7

一、课堂提问量的控制

在一次片区教研中, 听了一位教师上的八年级下册的《俗世奇人》的公开课, 感触颇多。尤其是对该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印象尤为深刻。粗略统计该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大大小小的提问, 接近40次。提问次数之多, 涉及面之广, 令学生和听课教师招架不住。一堂课就45分钟, 却设置了40个问题, 如果去除教学的其他环节:朗读课文, 阅读文本, 那么一个问题从提出到回答连一分钟都不到。

试问, 这样的提问真的能帮助实现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我深表怀疑。因此, 我认为, 课堂提问的数量、质量应严格把关, 一堂课到底提多少个问题比较合理呢?没有人给出过标准的答案, 当然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存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不可能是“定型产品”永远固定不变, 应根据不同的文章, 不同的教学任务, 不同的学情, “量身定制”。

一节课的提问数量控制在主问题5-10个, 辅助性问题控制在10个左右, 提问总量应控制在20-25个左右, 这样每个重点问题就有3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 是较为合理的。不宜问得过多过细, 影响学生回答的质量。

二、课堂提问质的提高

要想提高提问的质量, 就要提升提问的技巧。教师要学会“巧问”、学会多种形式地问,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的运转。

(一) 要“巧问”

曾看过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夜雨寄北》一诗时, 设计了一个预热活动, 上课铃响, 教师击掌, 示意学生安静, 手指屏幕, 示意学生看屏幕。

屏显1:老师今天嗓子哑了, 要多喝水, 少讲话, 今天上课我可以不讲话吗?认为可以的点点头, 不可以的摇摇头。 (学生点头)

屏显2:我们的上一次合作, 你觉得愉快吗?愉快的点头, 不愉快的摇头。 (学生点头)

接下教师出示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今天的合作会更好吗?我们可以上课吗?学生都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实际上教师只是在最前面的两个问题上, 指示学生用点头和摇头来回答问题, 并未要求之后的所有问题都用此种方式来回答, 但学生却形成了思维定势。定势思维的产生必然影响思维的创新。若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中不加以创新, 形成一种定势, 必然影响课堂的效果, 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何不将直问变成曲问, 迂回绕道, 旁敲侧击, 问在此而意在彼, 含蓄生动, 留有思考余地;将顺问变成逆问, 打破常规的提问方式, 逆向发问, 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题,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将严肃呆板僵化的提问变成趣问, 富问于趣, 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在教授文言文《桃花源记》一文中, 有“鲜美”“不足”“妻子”“绝境”等古今异义词。若直接问:“鲜美”“妻子”等词的今义是什么, 古义又是什么。虽直接明了, 但却单调无味, 学生不乐于回答, 同时印象也不深刻。换个形式加入一些提问的技巧, 将截然不同。

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翻译句子:“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花草味道鲜美, 落花纷纷) 。听到答案后, 我问:“同学们, 渔人是一只兔子吗?看到绿草就跑过去尝一尝?”同学们哄堂大笑, 顿有所悟:“鲜美”不能直译成味道鲜美, “鲜”是鲜艳, “美”是美丽, 应译为鲜艳美丽。这样的问, 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义, 也活跃了思维, 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巧问还可以运用在现代文的教学中, 比如:八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说:“列夫·托尔斯泰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于空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话时, 我们可以这样问:托尔斯泰的脸上长满了草吗?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托尔斯泰的脸多毛的特点。同样, 这篇课文中还有另一句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不好理解。我就问:“同学们, 托尔斯泰是一个怪物吗?怎么有这么多眼珠呢?”学生思考后, 得出结论:本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展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 突出了他眼睛观察的敏锐和丰富性。只有这样巧妙地问, 灵活地问, 学生才能愉快地答, 有深度地答。

(二) 要形式多样地问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它们形式不同, 效果不同, 所以使用的场合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

1.无疑而问, 商量问。这种问是征询学生的意见, 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它还有总结归纳巩固的作用。

2.选择问, 属于低级认知提问, 是一种回忆性提问, 它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在课堂上应少用。

3.特殊问。因疑而问, 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出相关答案, 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4.追问。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层层推进,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问、随意的问, 不是不讲数量、不讲技巧的滥问。语文课堂的提问应是适量、巧妙、有趣的问,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摘要:语文课堂的提问, 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提问的数量、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 语文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堂提问的量, 讲究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数量,技巧

参考文献

[1]高自龙.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8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这种方式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 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问题的提问是否正确都没有思考过, 没有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为此, 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问题的提出,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给学生提问的时间, 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例如, 我们在学习《白杨礼赞》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当时写作的背景, 让学生自己去整体感悟课文, 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 这些疑问处, 可以让其他学生解答。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索问题。

二、让学生明确问题本身

学生不会提问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对问题本身的不了解, 不知道提问的角度、提问的范围, 也就是提问必须以教学课题为中心。

1.了解问题的结构

我们平常所提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即问题的疑项、指向项和应答项。疑项主要指整个问句所包含的疑问对象、疑问词和语气语调。这个相当于构成句子的骨架, 也就是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设问, 用什么样的句子。指向项就是这个设问所要让我们应答的结果。如, 文中作者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什么?这个“作用”就是指向项。应答项其实在有的研究中是不包含在问题的结构中的, 尤其是狭义上的结构, 应答项也就是问题所要回答的一定范围。

2.了解问题的层次

这里的层次是相对于学生的认识水平而言, 是指主体对认识对象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 提出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思维关照的过程。根据这一认知现象, 我们把问题分为:设问、 未疑问、疑问三个层次, 作这样的层次划分,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触觉, 从自己的实际去发现、捕捉问题, 对自己已经明白的东西, 提出设问, 可以激发其他同学思考, 形成编制目标的因子, 同时, 也可以激励自己深入思考, 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问。

例如, 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 我们引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形象出发提问,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出:描述孔乙己肖像的句子有哪些?描述语言神态的句子有哪些?描述动作的句子有哪些?这样学生再读课文时就可以很快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学生自己提问, 还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述仅从问题的结构和层次来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提问的价值所在, 了解从哪里可以提问, 知道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的价值。

三、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教师只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生才能爱上提问, 不畏惧提问。

1.围绕课题提问

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课题, 课题同样也是提问的着眼点。教会学生从课题自主质疑, 提出问题。

例如, 在学习《废墟的召唤》一文时, 学生提出废墟到底召唤着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经过这两个问题基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 就能将文章结构梳理出来了。

2.紧扣常规问题提问

刚开始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是很正常的, 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常规的提问的方法。可以说几乎每篇文章可以这样设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3.在关键处提问

学生在熟悉了常规提问后, 进而需要精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关键点, 把握关键内容。一篇文章的关键处可以说是全文的中心, 也可以是课文的疑难处, 也可以是课文的难点等。学生如果能在这些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提出自己质疑, 说明学生真正深入了课文, 同时这也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和宗旨。如, 《孔乙己》一文可以引导学生在描述“七个铜板”上设问:作者为何要这样细致的描述?目的是什么?从而总结出动作描述的意义。

4.在矛盾处提问

课文本身故事情节的安排、发展都会有矛盾冲突的地方, 而这些矛盾之处恰好也是作者设下伏笔之处, 或者课文的衔接点、关键点。如果教师能教会学生在文中的矛盾处提问, 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了解文章的内涵。

四、训练学生提问的步骤

学习提问需要教师精心的训练, 而训练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我们教师刚开始有意无意地让学生自己提问, 到训练学生提问的方法, 最后形成学生主动思索的习惯。

1.训练学生敢于提问的意识

要让学生提问, 首先要让学生不惧怕提问, 敢于提问。教师要特别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 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独立思考, 积极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哪怕是错误的、不着边际的问题, 这样学生在多次训练中才能打开思路, 肯动脑筋, 善于提问。

2.训练学生会提问

学生敢提问了, 但也不能一直是提错误的问题, 这样不是我们训练提问的目的, 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教会学生提问 (这个问题在上面我们已经描述过) 。在学生提问后, 我们并非像刚开始一样一味地鼓励, 而是要对好的加以肯定,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让其修改完善。

3.训练学生善于提问

善于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不只看学生提得对不对, 而且要看学生提得好不好。我们在学生学会提问一些常规问题后, 要让学生就课文的写法、结构、情节, 及评价等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有质量的问题。这样的长期训练, 才能让学生既学习了课文本身, 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又充实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 学生在学习《故乡》一文时, 学生一开始主要在情节上提问, 本课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有哪些情节?这些问题没有错, 但是没有深入一层, 经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思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写作艺术, 这样就提高了对课文的鉴赏性, 质疑水平更高了, 学生更能从提问中提高自己。

总之, 让学生学会提问仅仅是培养其学习主动性的开始,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 教会学生提问。教师应该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了解问题本身的结构, 传授学生提问的具体方法等途径来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参考文献

[1]周莲荣.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2 (3) .

[2]余西良.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2 (10) .

[3]黄锡香.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N].学知报, 2010.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9

一、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实的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甚至无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提问远离阅读文本

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文本,一定要把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而不少教师喜欢随心所欲地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来提问,淡化文本,远离文本。

2. 问题指向封闭或模糊

指向封闭的问题,有点像对错判断题或者选择题,学生不需要多思考,只需要一两个词就能回答。如:“是不是这样的?”“这是感动之泪还是伤心之泪?”

指向模糊的问题,由于可回答的角度太多,学生因抓不住思维的切入点而无从回答或乱说一气。如“这段文字的特点是什么?”“这两首词各自有什么特点?”等等。

3. 提问过多、过碎、过杂

有些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问题就出在提问过多过碎过杂。过多过碎过杂的问题凑在一起会把主要问题淹没,混淆教学重点,模糊学生认识,并且大大削弱了“课堂训练”这种对学生而言最及时最认真最有力的训练。

4. 学生主动提问较少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而在不少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教师霸占了课堂的发问权。

二、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拥有课程意识是前提

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必须立足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和实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问题,以体现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指引作用。由于所提问题有了明确的课程意识,课堂教学就减少了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深入钻研文本是关键

钱梦龙老师曾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教师只有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才透彻,上起课来才会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也只有对文本了然于胸,才能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字句、关键段落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才能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才能对错误答案准备好相应的对策。

3. 课堂提问要目标明确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因此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激发学生兴趣?为引起学生争论?为总结归纳?等等。

4. 提问要契合学生心理

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规律。特级教师宁鸿彬曾有一段相当精彩的论述:“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深入思考上课内容,透彻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这些提问能够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知识层次结构,既能够解决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5. 问题的表述要规范

①要明确。问题的表述应简单明确,不应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产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②要限定范围或提供思考着眼点。比如,“就表达方式而言,本诗以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这样的问题就对问题的思考方向作了明确指向。

三、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事关教学的成败。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惑,那样问,就会恍然大悟;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堂提问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

1. 理清脉络设计问题

理清文章脉络,即对所阅读的课文要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了解大概内容。一个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如果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就能走进作者心灵深处,理解作者的深邃思想和良苦用心,在作者思路的指引下,对文章的内容作欣赏,对语言文字作玩味才有了依托。如教《白兔和月亮》时,我们可以先理出白兔的心路历程:围绕月亮的归属变易,白兔有“乐”一“痛”一“乐”两次心理变化。理出文脉后,再抓住两处“转折”,即“‘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白兔”和“白兔觉悟后,找到自己痛苦的根源,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原来的决定”来提问和组织教学。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处转折给白兔带来的重大变化,上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重点分析白兔的言行、心理变化,从而明白寓言通过这一前一后的对比,演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2. 挖掘深义设计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教材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一个标点,一个词,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教师要善于在文句蕴含深意之处发问,对一些看似平淡的句子细究,仔细咀嚼,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如上《金色花》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我们可以紧紧抓住这两个意蕴深刻的句子进行指导点拨:“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先引导学生变换句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而改后的句子则无法体现。此时,我们还可紧追一句: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将原文的第二句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妈妈,我不告诉你!),好不好?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3. 抓住矛盾设计问题

抓住矛盾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教《孔乙己》,可以围绕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为什么既说“大约”又说“的确”?我们知道,“大约”是说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很低,没有人注意他,死没死也不知道,可以由这个词引导学生推知社会环境。而“的确”是孔乙己的命运,他的性格,所以他必然走向死亡,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个人形象。这样一个问题套一个问题,课文才会分析得玲珑剔透。

4. 比较异同设计问题

比较分析,就是在评论某一客观事物的时候,把此一事物与其他某种有联系的事物作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双方的相同或差异,进而对所论事物作出评价和判断,分析事物的高与低、上与下、正确与谬误等,或者在事物本身某些因素之间作比较,找出其相同或相异,从而对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评价。对思想日趋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比较的方面很多,大到立意构思,小到遣词造句,无处不可。

如教散文《背影》与《散步》,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会懂得它们的相同之处:两篇散文都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感情。不同之处:由于时代不同,《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的,深沉的;《背影》的感情基调却是悲凉的,沉郁的。

5. 探讨“留白”设计问题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当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总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艺术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在留白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

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七根火柴》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么一个环节:

①以无名战士的口吻说出他想对卢进勇说的话。

②以卢进勇的口吻说出他想对指导员说的话。

学生通过填补空白,不仅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涵,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当然,填补空白的设置要防止淡化文本、游离文本之外。

6. 紧扣文题设计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根据题目设问,以问促读,可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快速高效的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针对文章标题“智取生辰纲”中的“智”,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①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②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③为什么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 锁定“匠心处”设计问题

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而作者的匠心处,往往是最具营养,最有嚼头的。如能在此处精心提问,就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孔乙己》一文中多次提到的“笑”和“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都是作者匠心所在,锁定这些,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8. 巧妙变直问为曲问

直问,即“问在此而意在此”,直问一般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语言形式。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教师的本意是要解决甲问题,却不直接问,绕个弯提出乙问题。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

如特级教师钱梦龙讲授《愚公移山》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他不直接问“遗男”是什么意思,而故意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乍一听,傻了眼,再一想,恍然大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孀”“遗”二字的印象特别深刻。这种诱导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的方法,比教师直接讲明原因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提问能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使之放射出光彩夺目的火焰。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把提问当做课堂教学的点缀,只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而不讲求实效。

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一个“不合格教师”的人生轨迹》,《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2期。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教学效率,兴趣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语文课堂尤其如此,但只有问的有效,问的得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几年有机会听了不同学科不同级别老师的示范课研讨课家常课,我在“有效的课堂提问”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与研究。新课改已经好多年头了,但听了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发现课堂上还有很多老师在很多时候进行着低效和无效提问,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提问。通过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有效提问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效提问从告别低效无效提问开始

低效无效提问,最典型的莫过于在课堂上最常见的那种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学生或者答“是”“对”“好”,或者答“不是”“不对”“不好”,表面上课堂上热热闹闹,看似参与的学生人数很多,面很广,气氛挺活跃,实则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如此。很多老师无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提问不讲究梯度,不分层次,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要么拔高问题的难度,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要么提一些指向不明确、低水平的问题,没有任何挑战性,可以想象,这样的提问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销售大师们常常讲“问对问题赚大钱”,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更是如此:只有问对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要想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首先要规避那些低效无效提问,在提问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二、有效提问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问法,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说“教得好即问得好”,这话说得不无道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讲究提问艺术的老师常常从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非常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有位老师在教《社戏》一文时,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这样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经过研读课文明确: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疑问,教师顺势提问,那“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学生立刻来了兴趣,经过再读课文与讨论,学生明白了,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看戏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的,看戏的过程充满了快乐;那夜的豆是“偷”来的,里面融入了小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我”这样说是表现了对自由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课文的难点就这样被巧妙的提问化解掉了。

三、有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堂提问,教师要充分研究把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选择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常常说备课要备学生,说的就是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有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教学中提问的着眼点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造成无效提问。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发展为“已知区”。宁鸿彬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提问的精心设计,他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先是让学生给文章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并加以解释,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但很快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很容易就抓住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看风使舵的性格特点,这样,原来的“最近发展区”变成了“已知区”。接着教师提问:除了“变”这个特点外 , 奥楚蔑洛夫有没有始终不变的思想或行为?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在研读课文之后,很容易答出奥楚蔑洛夫警官始终不变的是对待穷人欺压 , 对待富人奉承、献媚。这样由易到难的提问,把学生不断地引入新的“最近发展区”,很快把握了文章的重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有效提问要选择好课文的切入点

一篇课文有长有短,短课文自不必说,有的长课文如果面面俱到去讲,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未必好。这时候,选择好的切入点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位老师在执教《孤独之旅》一文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学生找到了四句话。老师提问: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要求联系文中相关内容,并体会人物的心理、心情。学生研读课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很容易就对人物杜小康有了一个整体把握:由不懂事不能吃苦,到虽然幼稚但在逐渐成长,再到像个大人一样敢于承担责任,到最后的真正成熟长大,每个人都鲜明地感受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发展变化过程。而整个教学过程教者只是抓住了巧妙的突破口——人物的四句话,便化繁为简,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 数量 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一堂课下来,从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到语言的品味分析,无不涉及问题的设置。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至关重要。由此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提问量的控制

在一次片区教研中,听了一位教师上的八年级下册的《俗世奇人》的公开课,感触颇多。尤其是对该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印象尤为深刻。粗略统计该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大大小小的提问,接近40次。提问次数之多,涉及面之广,令学生和听课教师招架不住。一堂课就45分钟,却设置了40个问题,如果去除教学的其他环节:朗读课文,阅读文本,那么一个问题从提出到回答连一分钟都不到。

试问,这样的提问真的能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我深表怀疑。因此,我认为,课堂提问的数量、质量应严格把关,一堂课到底提多少个问题比较合理呢?没有人给出过标准的答案,当然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存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不可能是“定型产品”永远固定不变,应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学情,“量身定制”。

一节课的提问数量控制在主问题5-10个,辅助性问题控制在10个左右,提问总量应控制在20-25个左右,这样每个重点问题就有3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是较为合理的。不宜问得过多过细,影响学生回答的质量。

二、课堂提问质的提高

要想提高提问的质量,就要提升提问的技巧。教师要学会“巧问”、学会多种形式地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运转。

(一)要“巧问”

曾看过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执教《夜雨寄北》一诗时,设计了一个预热活动,上课铃响,教师击掌,示意学生安静,手指屏幕,示意学生看屏幕。

屏显1:老师今天嗓子哑了,要多喝水,少讲话,今天上课我可以不讲话吗?认为可以的点点头,不可以的摇摇头。(学生点头)

屏显2:我们的上一次合作,你觉得愉快吗?愉快的点头,不愉快的摇头。(学生点头)

接下教师出示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今天的合作会更好吗?我们可以上课吗?学生都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实际上教师只是在最前面的两个问题上,指示学生用点头和摇头来回答问题,并未要求之后的所有问题都用此种方式来回答,但学生却形成了思维定势。定势思维的产生必然影响思维的创新。若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中不加以创新,形成一种定势,必然影响课堂的效果,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何不将直问变成曲问,迂回绕道,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含蓄生动,留有思考余地;将顺问变成逆问,打破常规的提问方式,逆向发问,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将严肃呆板僵化的提问变成趣问,富问于趣,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在教授文言文《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鲜美”“不足”“妻子”“绝境”等古今异义词。若直接问:“鲜美”“妻子”等词的今义是什么,古义又是什么。虽直接明了,但却单调无味,学生不乐于回答,同时印象也不深刻。换个形式加入一些提问的技巧,将截然不同。

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翻译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花草味道鲜美,落花纷纷)。听到答案后,我问:“同学们,渔人是一只兔子吗?看到绿草就跑过去尝一尝?”同学们哄堂大笑,顿有所悟:“鲜美”不能直译成味道鲜美,“鲜”是鲜艳,“美”是美丽,应译为鲜艳美丽。这样的问,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义,也活跃了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巧问还可以运用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比如:八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说:“列夫·托尔斯泰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话时,我们可以这样问:托尔斯泰的脸上长满了草吗?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托尔斯泰的脸多毛的特点。同样,这篇课文中还有另一句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不好理解。我就问:“同学们,托尔斯泰是一个怪物吗?怎么有这么多眼珠呢?”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本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突出了他眼睛观察的敏锐和丰富性。只有这样巧妙地问,灵活地问,学生才能愉快地答,有深度地答。

(二)要形式多样地问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它们形式不同,效果不同,所以使用的场合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

1.无疑而问,商量问。这种问是征询学生的意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它还有总结归纳巩固的作用。

2.选择问,属于低级认知提问,是一种回忆性提问,它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在课堂上应少用。

3.特殊问。因疑而问,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出相关答案,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4.追问。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层层推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问、随意的问,不是不讲数量、不讲技巧的滥问。语文课堂的提问应是适量、巧妙、有趣的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自龙.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周泉.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篇12

目前的语文教学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弊病:1.繁杂而细碎提问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气氛。2.“步步为营”的提问只为把学生带到教师挖好的坑。3.随口而至的提问缺乏美感和激发力, 禁锢学生的思维。所以, 我们应该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

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每篇课文的“主问题”。“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 是能对课文教学起主导、支撑作用的,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创造的重要问题。教师如果想要设计出围绕重点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如教学《故乡》一课, 某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几分钟后, 课堂上闪现出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 故乡的人也变化了 (闰土和杨二嫂) 。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挖掘, 要求学生比较这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情况, 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自自然然地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又如《最后一课》中, “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试举例说明”就是能在该课教学中起到“执一而驭万”作用的主问题。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教学中的主问题呢?

(一) 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扣住重点、难点。

如《皇帝的新装》中可以这样设问:皇帝赤身裸体举行了游行大典, 显然是受骗了, 可是谁骗了他呢?进而扣住“骗”字引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板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情节, 又能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还能激活学生思维, 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 要善于抓住文眼提问。

如《口技》一文伊始便道出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我们就要抓住此点睛处挖掘:口技者的“善”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怎样表现口技者的“善”?进而引导学生去学习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再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 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 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 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 正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 便抓住了文章的关键, 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三) 于矛盾处设问, 一石击起千层浪。

《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等充满矛盾的句子, 相信都是我们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其次, 在小问题上我们要追求“妙问题”的境界。一节课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主问题, 小问题的设计不够巧妙, 就会使课堂陷入细碎无力的境地。对待小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迂回设问, 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 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 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特级教师钱梦龙就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并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有九十岁, 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再次, 教师的提问还应该注意难易梯度, 既要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要能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热情。如《变色龙》一文, 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样的?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时有些同学就答出“反复无常”、“变得快”、“蠢”等。教师再继续发问:他变来变去, 但有一样始终没变, 是什么?部分学生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自然答出:“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再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他为什么一变再变?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原因有哪些?这几个问题里面既有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 又有一些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 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更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 我们还要注意一点, 那就是要适时设问, 伺机点拨。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充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 而不是把学生问倒, 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过早发问, 造成气氛紧张, 学生内心茫然, 容易使课堂冷场;过晚发问, 学生完全不用思考也能对答如流, 使得问题毫无所值可言。所以说是否适时发问、点拨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重构与变化下一篇:高新技术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