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共12篇)
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篇1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新思维具有独立的知识结构, 积极的求异性, 创造性的观察、想象力。这些不仅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求异思维, 保证他们正确分析解决问题, 并将它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去, 更是学生具备求异的创新心理品质的前提及物质条件。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 才会形成创新能力。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 不断注入活水, 它才有发展前途, 才有存在的必要。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教学认为,教法和学法并非等量齐观,其中,学生的学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所以应当解放学生头脑,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般从指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着手,放手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来理解课文,学习写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后,皇帝穿着“新衣服”游行之后,他会怎么样呢?文章并无说明,但这个问题却始终在学生的心中盘旋,怎么办?我就叫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续写,要求题目自拟,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各抒己见。结果有人评判两个骗子的所为,有人嘲笑皇帝的愚蠢,每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此外,我还常常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带学生去参观,去考察,以扩大视野;组织学生评判同学的作文及看过的电影、电视等,以此来检验、增强自己的语文鉴赏能力。这样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语言,使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展,亦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总之,我们要敢于冲破语文教学“旧概念”的束缚,正确树立语文教学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大胆地改革,不断地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倡导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激发学生富有创新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求疑,在疑问中培养创新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于漪的话,精辟至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来发挥创新的潜能。我常对学生说:“老师喜欢敢于提问,使学生学生,更喜欢把老师问得无话可答的学生。”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班中部分大胆学生提问的兴趣,在他们带动下,教师给予鼓励、启发,能使多数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当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问“为什么”“怎么办”等的认知需要,并具有探索这个疑难问题的愿望时,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在学校教育中正在得到广泛的运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语文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时空。这是学校教育的一次革命,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开展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我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诀窍,我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制作了一些网络课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如教学《故乡》《陈涉世家》等课文时,将课文中的整个场面、意境和环境制成课件,图、文、声并茂,学生的学习情绪极为高涨。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舒心。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学生的学习信息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创造了丰富多彩、令人难忘的教学场境。
此外,还有基础知识、阅读及作文与教育有机结合创新,营造氛围创新,创设情境创新,激发兴趣创新,利用课内外结合创新等等。语文教育集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更是语言艺术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才可能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篇2
米丽霞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摘 要:初中语文是初中课程的基础学科,而写作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写作的重点,为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做好铺垫。影响写作水平常见的因素主要有:写作素材不足、写作技巧欠缺、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有待改善。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逐一处理。写作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更是展示自我的一种需要。所以不管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从学生的长远角度看,都要重视语文的写作课堂,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推动写作课堂不断进步和发展。
浅析初中语文创新课堂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课堂 学生减负
“创新课堂”理念下的语文课应该什么样?我理解的是要上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一堂好的语文课要上得学生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语文课就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动体现,语文应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有无限的激情与活力,如果语文老师能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但是,很多地方的语文授课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妥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高高在上,整节课没有表情上的音容笑貌,没有声音上的抑扬顿挫,没有语速上的轻重缓急,内容单调乏味,气氛生硬呆板,课堂照本宣科,犹如一潭死水。平日小测或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成绩不尽如师意时,老师那张脸会拉得特别长,冷漠至极,学习好的看了都心有余悸,成绩差的见了更是提心吊胆。老师如此面孔,学生怎不深感厌学烦课!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愿学,而是老师讲得不生动形象,太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使学生兴趣殆尽,成绩下降。不能否认教学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无形定律:学生喜欢的老师所教学科不一定最好,但学生不喜欢的老师所教学科一定最差。一句话,如果学生不喜欢你的课,对你的工作影响会很大。所以这样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式了,要不断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强调“每一个教师都应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你这门学科”。因此,新课堂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力争做到幽默风趣,满面春风,微笑以对,实践证明:这样的老师深受学生欢迎,课堂轻松愉悦,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知识如饥似渴。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除了必须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在讲课时学会常常使用幽默化的语言,同时还要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型,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具生动性,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喜欢上咱的课。
做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是我教学中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一直在努力奋斗着,在我工作后的第五个年头即2005年起,我决定在语文教学中选择走“快乐语文”之路,也就是开始逐步探索语文学科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个人思想中,教学成绩量化分是否第一不是最重要的,年终能否被评为“优秀教师”不是关键,关键是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他们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为此,我在语文课堂上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开始了大胆尝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创新课型。
开设了阅读课,古今中外的名著、报刊、杂志等等,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健康的书籍都可以拿来读;开设了积累交流课,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到的认为有价值的好东西在这节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这可以在45分钟内丰富学生的知识,因为课下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更多的进行课外阅读。开设了欣赏课,借助多媒体平台欣赏优美的视频资料,比如电视散文、百家讲坛精选、唐诗宋词、名人简介等;此外还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朗诵比赛、课本剧排演、微型辩论会等等,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诵、口语表达以及写作等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课型的工作才是语文老师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我们的语文课,非常关键,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时学生能得个高分,就简单的瞄准教材里那点有限的知识,每天卡住学生死记硬背,甚至采取简单省事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 “填鸭式”等,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
所以,在平时的学科测验中我不给学生排名,也不严厉批评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我在给学生留作业时都是尽量少布置,选择典型题目训练。在教上一届学生的时候,作业都是在自习课上完成,而且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当时我给学生提出的口号是“语文课下零作业”,这充分体现了创新课堂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
课余时间就是让学生放松休息的,他们紧张忙碌了一天,身心都已变得疲惫不堪,应该适当的休息调整。平时如此,周末亦如此,初三依然如此,你能想象吗?最后在中考时我的语文成绩丝毫没受影响,全校最高。
历时两年征求意见稿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核后新鲜出炉,其中第四章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第十条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篇4
首先, 情感交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强化环节。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情感交流, 当然是与文章的意蕴结合在一起, 通过阅读, 情感得到碰撞, 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通过这样的阅读更有利于文章内涵的升华, 理解得更透彻。在教学改革中, 愉快教育、互动教育、角色教育等其实都是以情感为主线, 把文章的内涵融入这条主线, 提升了教育效果。
其次, 培养阅读兴趣,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特点, 我认为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入门。要入门, 先得有兴趣, 有了兴趣, 他们才会自觉地参与阅读, 也才会在阅读中受到启发, 阅读教学才能收到良效。怎样培养兴趣呢?教师可概括介绍中外名著, 特别是我国四大名著, 人物繁多, 角色变化大, 且各具特色, 再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 能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再者, 巧妙设置情境, 也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情景切入,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文章中的情境, 同时以音乐、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视听觉, 进而提升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 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两者相辅相成,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所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若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还要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 这样就会使学生开阔知识面, 提高教学效率。做读书笔纪要从简单的做起, 如先写批注作评价等, 进而学会写读后感。此外,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做读书笔记对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性。
最后, 优化阅读教学教法, 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教学实践中, 要根据文章的题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 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 可以让学生把文章改编成剧本或电影的模式, 然后由他们组成演出队伍, 精心排练, 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和后勤服务, 把主动权给学生, 通过表演、观看, 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把阅读、思考、讨论和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教育的效果。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分析论文 篇5
摘要:文章基于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创新写作题目,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培养学生以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拓宽教学思路,探索出适合作文教学现状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作文学习的助推器,有吸引力的作文题目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较明显的助推作用[1]。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程度来设计有针对性的作文题目,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例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目,此阶段为学生从童年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例如,教师可以把题目设置为“追忆童年趣事”“放飞自然,追逐生活”等一些表达美好生活的题目;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过渡期,作风稍成熟。因此,题目可以设计成“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等;初三学生思想上会略显成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并且这些主张也在不断地深入,此时题目可以设计成“感恩”“成功的因素”等。同时,教师在拟定题目时,还应根据时代需求创新题目,使学生不仅能回顾学过的知识,还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且由于初中生的生活范围有限,如果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写作兴趣不足,对于写作就会产生倦怠心理。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写作的理论及技巧就会产生理解困难,从而导致找不到写作的方向,出现极大的写作焦虑现象。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要素,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首先,教师需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写作中能更加条理清晰、主题突出地完成写作。同时,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及大纲设定问题,然后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保证阅读具有针对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回顾总结,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标记并记录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及段落,保证对学生的再次阅读起到强化作用,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写作,把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这样才能提升写作能力[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调味瓶,学生要对此拿捏得当,做生活的主导者,并且把这种生活的体验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综合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可以利用作文来对生活进行文字反馈、总结。教师要在作文指导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提升其观察生活的兴趣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获得独特的体会。同时,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不断提升中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色,但综合优秀的文章来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其主线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这些主线就是围绕写作中心进行素材的组织并从中突出写作的主题,但写作教学没有固有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中其手段具有多样性,如果教师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写作教学就可能出现混乱。因此,在进行文章的写作教学中,对于摘要大纲等的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已有的优秀文章作为模板,在进行大纲设计时突出主题,不能随意漫谈。初中生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美好的诗句及语言,学生应当首先体会其中的美感,从而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入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刍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篇6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法是否得当,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大有关系,于是我尝试着进行教法创新的探索。
一、增加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结束后,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拓展视野的机会,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我准备两篇课外阅读材料《愚公移山》《三峡工程》,让学生讨论今天我国的三峡,工程。三峡工程能够使“高峡出平湖”,工程难度不亚于“愚公移山”。这项工程并没有神仙相助,都是靠人力和现代科学技术来完成的。时至今日“愚公精神”是否该重新解释,学生讨论热烈,讨论结果众说纷纭。这时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给学生主动权,能自读、自评、自解所学内容,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
二、创设课堂情境,让课程生活化
从创设优化的课堂情境入手,让课程与我们的生活和经验更加具体地联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在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起来容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这样就能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且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无需搞得程序太多,而要简单明了,线索清晰,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活动为主,突出教学目标,采取生动活泼的、有创造性的、又实在的教学方法即可。
任何知识都源于生活,经过归纳提炼最终上升为科学理论知识,现在当我们教授一门理论知识时,就该把知识再一次还原,使之融入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去,让学习者感到亲切,教学越贴近生活,课堂就越有生机。但是从理论知识到生活实践之间,采用什么作为两者“贴近”的媒体,是教学艺术所必须深思的。就如同几何学认识世界是从点开始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从点人手,把知识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多视角观察,挖掘资料意义
传统教学就如公路上竖立的路碑,在路人眼前一闪即过,而现代教学则应是能让人驻足的购物亭。语文学习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资料的收集过程,我们传递给学生一些原始的资料,但这种资料该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编排句段,我们却无法教会他们产生灵感,如何充分发挥思维的自由性去捕捉一个新颖的构想,我们给予学生的只是一个表象而不是灵魂。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有深切敏锐,活跃的洞察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美丽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艺术,让他们有意识地反复揣摩手中所得的资料,多方位、多视角地观察分析,挖掘资料的内在关系和意义,然后等着豁然开朗的那一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撑起整个天空。
对于远行的骆驼最可怕的不是眼里的沙漠,而是心里没有绿洲。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创新探索的勇气和变革的决心。只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求异精神,才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篇7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提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五方面要求。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等方法都是围绕上述五方面教学目标展开的。今天我们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基本目标是从这五个方面展开的, 围绕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内容创新三方面。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五大目标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三大方面讨论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
二、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情况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情况包括教学主体, 即学生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一) 教学主体
初中生年龄大致处于十二到十五岁,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 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在心理、生理上都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具象思维比较成熟。这个时期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 同时自身带有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总体来说比较叛逆。而从学生受教育阶段看, 初中是学生真正开始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培养学习能力的时期, 对学生今后长远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记忆中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阶段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笔者曾经对一些成年人做过相关调查, 发现初中阶段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
(二) 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从新课改以前的灌输式教学到新课改后提倡的合作学习法、小组教学发、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总体上看, 从单一教学走向多样化, 学生的体验也走向多样化。但是目前这些方法在教学成绩的压力下的运用并不广泛, 尽管有些教师在应用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但是因为缺乏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对所教学生没有深入了解, 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如何真正运用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很多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也是困扰我国众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问题。
(三) 教学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从目前情况看, 基本是以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其他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缺乏评价。如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文字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使用和转化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考核, 而评价方式的偏差导致学生、教师、家长对这些新课改中提倡的教学目标缺乏关注度, 因为中考和高考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更重要的指南针。从长期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的真正运用能力还需加强, 离新课改提倡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探析
通过上述对初中语文现阶段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笔者认为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应该基于上述三个方面、五个方向的目标开展。基于此笔者提出从校本课程入手,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目标进行创新教学。
(一) 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
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停留在新课改以前, 抛弃传统教育理念是教学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笔者认为教育理念应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基准, 结合所在学校、所教学生实际情况, 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和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理念形成过程的创新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首先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理念, 弄清新课改的本质特征和深刻理念实质, 其次加强对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了解,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了解和已经学习的新课改精神升华成自身的教学理念。这对学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必然和普通初中语文教育有本质不同。当然这需要教师有巨大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 否则很难实现。因为对于教师而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了解。
(二)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创新
新课改把教材定义为案例, 因此统一的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案例, 统一的教材对学生的适用程度不同, 如一套教材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不一定具有统一的实用度。教材的统一编写更重要的是教材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是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发现和学习的。在对现有教材有深刻认识之后, 笔者主张初中语文教师群体可以调研所在学校和所在地区设立自身的校本课程, 这个校本课程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 是学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真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的教材。这种教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比较明显。但是校本课程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在一套教育体系中重新设置一套教学体系, 而是在深入学习领会现有教育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编写更符合自身的校本教材, 这套教材对学生的适用程度更高。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以适应校本课程的使用。
(三) 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上考虑,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是立足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材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同, 使用的教材不同, 教学方法自然不同。以校本课程教学为例, 这类教学很容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就很高。创新的教学方法也就比较容易出现。如在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舞蹈教学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展开, 显然比在课堂中教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明显得多, 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具体教学方法创新是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定的, 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 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创造更具有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 生成语文、三生教育都是在传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站在原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 教学评价创新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应立足评价方式等的创新, 笔者认为教学评价要根据采用的教材和形成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根据校本课程进行教学的学校相应地将考核评价内容纳入课程中, 突出自身的地方特色。另外应该给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更多自主权, 如允许教师采用演讲方式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除了考试之外允许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教学成绩, 通过一学期中的多次考试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评价方式不应该过于单一、过于死板。当然笔者并不认为考试就限制学生的发展, 考试卷宗对写作能力、分析语言文字的能力、识记能力的培养都是比较明显的, 应该保留, 但是考试内容和形式可以创新, 如在考试中增加更多实用类文本写作, 鼓励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行写作等, 这都是教学评价的创新。创新教学是在评价创新的指引下开展的, 而评价创新又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基础上形成的。
四、结语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不仅从形式上创新, 更多的是依据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各方面创新教学。教学创新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这是教育的本质。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更多内容在于基础性知识和基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语言文字学习是一个基础性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习对初中以后进一步学习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有新的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梳理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分析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 希望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小君.浅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 2015, 01:62-63.
[2]张中礼.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常见模式[J].学周刊, 2014, 11:158.
[3]梁金连.浅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06:109.
[4]许祖贵.浅谈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3卷) [C].2010:2.
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篇8
一、提高教师素质, 增强创新源泉
只有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才能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创新的教学观念。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以及教学研究,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 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2.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 用高尚的言行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二、改变教学观念, 大胆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是以教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用央视的一句广告是“传承文明”但没有“开创未来”。过去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只有教师有了“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完全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作为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 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 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 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初中语文课的创新教育仍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 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 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语文课外书籍, 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 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设疑、多发现,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改进教学手段, 融入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课要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就必须改进教学手段, 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 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计算机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它几乎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 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 让学生变成爱创新、乐创新的一代新人。
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发展, 国家的富强, 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初探 篇9
一、将创新始终贯穿于教学设计之中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设计,尽可能将各种因素考虑到位,变机械的教学安排为灵活的教学设计,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新特征。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尽可能体现创新意识,从单一教学目标,到因材施教的分层目标,从口头说教到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有效运用,从教师单向灌输讲解到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从局限课堂到积极开展课外空间拓展,每一项教学的设计创新都有效切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保持一致,这也是推动教学设计上质量上台阶的有力抓手。正因为有了创新的教学设计,笔者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才能更加游刃自如,学生也具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参与平台,整个教学素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体现创新精神
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学非常必要的辅助工具,从小黑板、挂图到投影仪,教学手段的更新也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现代、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现在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及,教师更要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体现创新。首先,在多媒体运用的时机上要体现创新精神,不仅仅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补充信息的一项工具,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调动兴趣、营造氛围方面体现其重要的促进功能。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他们有效集聚到所要教学的内容方面,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情感浓厚的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配乐、播放视频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主题意境之中,深化了理解,提高了思想教育成效。另外,在多媒体手段运用来源方面也要体现自主创新意识,除了成品课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自主创作,自己从网络中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素材,运用软件进行编辑整理,设计出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可以保证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与教学关联度更加紧密。
三、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主抓手、主动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着力推动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重点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过去教师直接讲解灌输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是一次创新。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不再进行答案的直接讲解,而是重在设置启发性和引导功能明显的思考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集体研究、梳理总结,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语文课堂上,笔者原则上都向学生出示一组思考题,这一组思考题囊括了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讨论研究活动融为一体。整个研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牵头学生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分析研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统一的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小组间交流。交流的过程也是辩论的过程、完善的过程,整个小组汇报结束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最后总结出学习的成果,这样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思维的丰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更加投入,而且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有效体现了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动力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体现教学评价的促进功能,必须要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与时俱进的体现评价功能。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模式重在改变过去讲问题以批评为主的方法,将其创新为正面评价、激励评价为主。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乐于听到教师的表扬,乐于听到同学的赞誉,教师要寻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进步、获得的成功,以此为契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让他们获得情感的满足、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和颜悦色指出其存在问题。有了积极的情感作为铺垫,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提升,对存在问题接受与改正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另外,笔者将教学评价进行更大范围的覆盖,对学生卷面成绩、语文能力过关情况、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同步评价,以卷面分数、能力等第加情感评语相融合的立体模式,全面评价学生一段时期以来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五、语文课外拓展活动重视创新创优
初中语文教学立足课堂是主体,但是同时要兼顾到课外活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拓展活动,对语文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形成积极的补充与有益的完善。在课外活动组织方面,笔者充分进行了创新,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以项目内容划分的兴趣小组,更重要的是提高活动的指向性、针对性。在同一个小组的活动中,也区分不同的目标群体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如文学社团兴趣小组,组织活动时将学生分为拔高型、基础型两个层面,避免了大锅饭、大呼隆带来的层次不清、目标不明、效果不佳的问题。在课外拓展活动中进行创新创优,还体现在校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有效融合,既在校内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书法、阅读、演讲、写作等各类兴趣活动,同时鼓励学生选择校外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开展学习研究,这也是拓展活动空间、提高活动质量的有效路径,是对传统活动模式的创新与尝试。
创新教学方法 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篇10
一、引入时代元素, 为语文课堂注入“活水”
传统的语文课堂, 给人的印象是迂腐不堪的学究踱着方步, “子乎者也”地咬文嚼字, 其内容要么腐旧落后, 脱离学生实际;要么空洞乏味, 学生兴味索然, 根本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现代学生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其无论是接受新知识的渠道, 还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对于以往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将教材作为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传授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依据, 而绝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本身。尤其是在教学中, 给学生呈现一些富含时代特色的新鲜元素, 广闻博采, 不断引进时代的“活水”, 这样才会吸引学生, 让学生钟爱语文。如学习《出师表》时, 运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的手段, 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片段, 那恢弘壮观的古战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各方枭雄, 无不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兴趣点。此时, 教师再适当点评, 学生无疑是既品尝了文化的大餐, 又享受了视觉盛宴。再如, 在教学《叫三声夸克》时, 我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 结合自己在物理学科中所学的知识,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理学家建立夸克理论的过程。尤其是我国科学家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对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作用, 很多学生都兴趣浓厚, 都在课前精心做了大量的准备, 课堂上侃侃而谈。这显然超越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要求, 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增强了他们对自然学科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思想, 给语文课堂奠定“基调”
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性的所在, 是彰显学生个性的舞台。在教学中, 唯有教师不断变革, 以先进的思想引导自己, 用富有个性的课堂装点自己, 才能给语文课堂奠定基调, 让语文课堂时时焕发生机与活力。
1. 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注重课后总结
精彩的语文课堂犹如一篇跌宕起伏的乐章, 它既要有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序幕”, 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终曲”, 唯有这样, 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使他们沉浸在语文课堂的无尽回味中。新课导入, 在一堂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一个故事、一句俗语、一幅图片、一首音乐, 抑或是一段视频……寥寥几分钟, 往往就会如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课后总结恰如一节课的收官之笔, 要在突出课堂重点、激发学生课后探究上下工夫。当然, 课后总结的方式, 教师也可不断创新, 例如既可采用点评课文的方法, 也可运用课文续写、表演课本剧等方法进行结课。这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从而让学生兴味盎然。
2. 巧妙选好兴趣点, 找准切入点
有的老师在教学中, 往往习惯于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 照本宣科, 从课文的开头一直分析至文尾, 这种教法的确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但如果一味采用, 则难免会湮没某些文章的特色, 使课堂教学陷于沉闷, 缺乏活力。因此, 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发现, 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以此为切入口, 奇峰突起, 优化课堂组织。如在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 我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 抓住文章结尾来追根溯源:指导学生找出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 针对有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教师乘势和学生探讨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的区别。然后再结合文中“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让学生分析, 文中写到了哪几种毒?哪一种是最厉害的?为什么?从而抓住文章的关键, 把握了精髓, 也自然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启发引导, 为语文课堂铺设“道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的方法应该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 注重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实践, 即如叶圣陶先生所言, 教师要“帮着学生学习”。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潜能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 创设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情境, 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他们自主的思考。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文章为什么抛开描写父亲的正面形象, 而去描写父亲的“背影”?作者又是怎样刻画父亲的“背影’的?作者为什么要抓住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细节进行描写?如果让你也写父亲的“背影”, 你从哪些方面进行构思?这些问题一旦呈现, 学生学习热情立即高涨, 思绪也随之而活了起来。
2. 结合学生喜好, 培养学生想像力
如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 我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培养学生尽情想象, 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篇11
一、模式概述
“134”即“一个学案作引导,三步阅读作引领,四个环节作保证”。
一个学案:促进预习有效完成,引导学生的自学方向。
三步阅读:初读(解决字词,整体感知)——思读(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品读(品味语言,赏析精妙)。以此引领课文学习的思路。
四个环节:学案自学——讨论展示——精讲提升——能力迁移。以此保证课堂高效。
二、操作流程
(一)学案自学
1.学案的编制要求:展示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点拨方法,引导自学。
2.学案的使用途径:授课前一天将纸质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前十分钟将学案任务分解分配给学习小组;课上将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当堂预习;课上以课件形式或小黑板辅助逐步展现学案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二)交流展示
1.学生自学效果检测。(1)在展示时,教师要解放思想,尽量给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以展示的机会,这样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获取成就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2)展示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板演或口答等。(3)展示成果时,要防止不展示的学生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细心聆听展示者答案中的失误并及时予以纠正,还可布置他们完成其他指定任务。总之,要做到时时刻刻人人有事可做。(4)教师要在倾听与巡视过程中,发現、搜集错误,记入课件或小黑板,供评讲时用。
2.学生讨论、更正。(1)学生在聆听展示者作答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之处,加以补充更正。(2)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相互质疑、讨论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补充。如此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行 “兵教兵的教学方式”,让通过自学学会的学生去教没有学会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精讲提升
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弄清错因和更正的理由;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升至理论并运用今后。
2.教师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3.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重视答案,而要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四)能力迁移
1.能力迁移的形式要多样,如拓展训练、课后作业等。
2.练习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符合学生实际,既要典型又要适量;面向全体学生,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不同类型;练习评价要关注后进生,对其给予更多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三、模式特点
(一)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此模式力图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训练。并且在面向全体学生上下工夫:练习题设计凸显层次性,尊重学生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其不断上进;提问对象锁定中差生,从对差生的关注做起,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2.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模式以“学案自学”“交流展示”为先行,可谓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浓厚的语文味
1.以读引领教学,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古语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堂应当有朗朗的读书声,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沉闷的、没有生机的。此模式通过“三读”引领学生去亲近文本,“读”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2.落实对话教学理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形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就需要践行对话教学理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形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此模式的设计落实了这一教学理论。
(三)做到了“以标定教”“以学定教”
1.学习目标的确立及教学流程的设置均以研读课标为基础。教学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为导向,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接,与课堂的对接。从此模式的设计流程来看,自学习目标的确立到教学流程的设置均以研读课标为基础,从而真正做到“以标定教”。
2.教师以“三讲三不讲”为原则,做到 “以学定教”。此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以学定教”,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易漏点,讲规律与方法,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也听不懂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交流教学模式,只是给同行一个教学的基本套路。我们不要被模式束缚住,要将模式化为无形。就像练武术一样,先学基本套路,然后上升至灵活出招,变有形为无形,达到最高境界。
(责编 张敬亚)
试论如何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篇12
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想学、爱学、乐意学。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学生好学、乐意学、喜欢学, 才能真正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课堂教学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与教法, 能够有效推动初中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共同进步发展, 让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 也能了解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 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大胆质疑
有的学生唯教材是从, 认为教材一定是对的, 而有的学生虽然对教材上的某些观点有疑惑, 但是却不敢说出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教材中的不当观点, 敢于挑战权威, 不让学生受“教材框架”的束缚, 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提供展示平台
提供展示平台可以让学生的才华得以施展, 也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成败, 还可以增进师生情谊。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学习总结会,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及课堂后所学到的知识, 也可以建立一个学生博客作为学生的交流平台, 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交流, 这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心声, 也可以让掌握知识较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交流, 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3.进行角色扮演
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还能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 在学习“负荆请罪”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还原当初的情节, 不仅让学生对内容更加深刻, 也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有错就改”的气度以及原谅别人的心胸。
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让学生高效学习课本知识, 并懂得多方面共同进步发展。
摘要: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发散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冈.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5) .
【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01-19
初中语文创新课堂08-22
初中语文创新作文教学10-16
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05-16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07-21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浅说07-08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10-28
初中语文写作创新教学初探08-02
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08-09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