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通用12篇)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1
体育是优雅的艺术, 是身体健康的科学, 是培植和谐的文化, 是提升综合能力的依靠, 体育教学是民族强大的本源, 是社会给予的重任, 职是之故, 教学以来一心营职, 天长日久, 略有体悟, 下面逐做举例, 商榷同仁, 敬请矫枉。
一、多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体育、感受体育
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活动桴鼓相应, 对体育教学益处良多。竞赛是提起学生注意力和潜力的活动, 竞赛中, 学生全心投入, 往往比一般的体育活动的效果好很多, 竞赛也是一种考核, 一种检查, 能够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此外, 竞赛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活动好得多, 可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
一般性的竞赛, 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 场地器材没有严格的限制, 举办轻而易举。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 教师可开展形式多变的、趣味十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活动, 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彼此应和, 相互促进, 紧密联系,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综合素质。
体育学习本质上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整个民族的体质, 让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完美的实现,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要把握好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 让全民健身在中学阶段打好基础。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社会及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 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 让他们有活动的场所, 让他们充分释放青春和活力, 让他们的个性有所张扬, 让他们的体育兴趣充分得到发挥, 帮助他们成立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兴趣小组等等, 让他们感觉到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重视他们的学习, 加大对他们的关心, 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各方面的支持。
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参与, 让他们各抒己见, 激发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 鼓励积极参与, 提倡集思广益, 不断扩大体育影响, 让体育学习不断充实和得到完善。各种活动和竞赛可以放手让学生组织创办, 从各个方面诸如编排、策划、宣传、主持、总结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体育学习达到培养人、教育人、影响人、锻炼人的多方面的作用, 发挥它的多种功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包括体育知识、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
三、体育教学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内容, 要依据教材并且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使学生趣味浓浓, 乐于深入研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学生学习有了积极性, 由过去的跟从变成好奇, 由灌输变成吸纳, 从被动型的接受向主动型的需求转化, 甚至达到先学后教、主动探索、大胆突破, 把过去的“让我学”“逼我练”变成“我想学”“我爱练”, 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顺利、轻松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要领。
总之, 体育教学责任重大, 教师要破臼除窠, 创新教学, 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和煦的春风,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收获到体育学习的财富。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2
一、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广大教师既要立足体育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呆板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能体现素质化目标要求。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小胖墩较多、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的普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健康膳食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介绍人体一天所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中晚三餐各自承担的功能、人体如何均衡营养等。这些内容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对健康饮食具有直观的理解,改变那种每天吃好的就是幸福健康的理念。又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严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学生自护能力的教育,如怎样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隐患,如何避免陌生人的骚扰,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手段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三、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完全拘泥于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育训练消耗体力较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重在进行动作的先期辅导、要点指导,而整个训练过程不再是教师带着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带头分组训练。选择一批动作规范的学生代表教师深入各个训练小组进行帮助,以他们的示范和相互间的揣摩、研究点拨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笔者在一些项目训练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如篮球运球动作训练,不再进行重复动作,而是组织各小组运球接力赛,既要保证动作规范,又要提高速度。这样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大增,每一个小组为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意识、团队理念也得到充分激发。另外,结合教学训练目标要求组织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空间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传授给他们健康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能等,这些目标要求显然无法在课堂环节全部落实到位,这就必须有效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课后鼓励他们自主开展体育活动。又如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健康知识、急救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联系较紧密,多强调这些内容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技能,如擒拿格斗中的一些简单的动作,特别是应对不法侵害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一些攻防技巧,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些课外活动的资源运用和空间拓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与自身成长相关的技能,这是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
六、总结
刍议中职体育创新教学实施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体育 创新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21-02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应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营造宽松氛围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打破教学内容固定呆板的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体育知识技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再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的系统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体育的综合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优化课堂内容
体育课可以选项课的形式进行,其中从学生进校就开始实施选项课。体育选项课的选项方法是:给学生发选项课程调查表,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田径等多个项目中选出学生爱好、兴趣较集中的几个项目确定为本学期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运动技术基础,按照自愿原则,在所开选项课中任选一项,开学第一次可直接进入选项课。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各单向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健康保健、体育锻炼、各专项技能,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各选项课中所选专项理论的教学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般集中教学不超过2个学时。其余随堂进行教学,不安排专门的集体考试,另外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选择好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具体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选好教材,通过体育教学,还要教会学生部分体育文化娱乐的运动项目;启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扩大交往,丰富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重大意义。同时为了适应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
三、运用现代手段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再现、重复功能,而且速度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某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从而可以完整、准确地建立动作技术概念,同时,电化教学也可以对动作技术的重点,进行多次强化,多次演示,使学生便于把握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比如在讲解跑步大小腿折叠概念时,理论上学生听的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掌握起来就很困难,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将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放慢桢频,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避免了老师抽象讲解,枯燥阐述。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拓展课外活动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建构灵活模式
加强体育基本知识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体育,同时掌握体育运动的价值及锻炼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针对学生各项目技术水平的不同、男女生性别的差异、所学专业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增加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六、浸润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师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特点积极发展学校体育文化,树立科学的校园体育文化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技能与文化的自然渗透与融合。
初中体育教学刍议 篇4
一、激发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话一点都不假。作为教师, 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辛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 这是人的本性。所以, 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 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 没有学习兴趣, 没有训练的兴致。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学生只有对学习有热情,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我们上体育课就会轻松了许多, 也会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树立主体意识, 关注每位学生
初中体育课教学, 无论学生人数多少, 传统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动, 围绕教材转动, 围绕课堂转动, 教师教得乏味, 学生学得辛苦, 怨声四起, 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新课程提倡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 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因此, 体育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 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指导训练, 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那么, 要怎样关注每一位学生呢? 一要关注差异,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 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二要关注需求, 根据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享受学习的乐趣, 养成健全的人格。
三、创设宽松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宽松的环境, 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从而更加乐于从事某项活动或工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宽松环境的创设也是不可小觑的,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并加以落实。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 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 而是在教之前, 用绳子绑住球, 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 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
四、多用激励语言, 强化学习信心
学习的兴趣, 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 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 对体育课的兴趣, 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 才能让兴趣永葆活力。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遭到一定的挫折, 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般从不会到会, 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甚至会出现反复。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寓情于教, 循循善诱。在教学中, 我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 垫球很差, 产生不想练的想法, 我说: “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 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 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 别人能行你也一样可以。”在我的鼓励和激励下, 那些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
五、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 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 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 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 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 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 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 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 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两步法加以落实, 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
1. 讲解、示范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 虽然不乏体育技能的训练, 但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通过讲解, 能让初中学生明确参与体育训练的目的, 从而端正学习体育、积极参加体育的态度。态度一旦转变, 体育课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落脚点。
2. 测试强化
一些规则或要求, 虽然教师讲过了, 但学生有时会出现“这耳入那耳出”的情况, 这时我会通过事先告知学生要通过测试, 强化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样, 很多学生就会更加注意, 积极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训练, 从而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展开与落实。
六、引导参与体育活动的探究
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学习, 成绩的好坏、水平的高低, 跟学生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浅有直接的联系。因此,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同样要积极提倡探究性的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获得一些知识技能, 从而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那么,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探究呢? 可以通过问题, 对体育课逐一展开, 逐渐深入。在学习过程当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知道必须要解决问题, 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 帮助学生来生成新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论文 篇5
摘要:体育教育教学的优化与调整,是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强调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该文分析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体育动机、制定教学目标与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下初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体育;教育模式;创新构建
体育是新课改下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践行“生本”理念,深化初中教改的集中体现。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学的创新驱动。以快乐体育为导向,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契合了体育课程发展要求,迎合了初中生个性发展需求,是深化初中体育教改的重要举措[1]。因此,如何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初中体育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立足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具体阐述了新课改下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意义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契合了体育课程特点,也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创造力良好的内部环境。特别是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深化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1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体育教学,是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1]。以快乐体育为导向,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创新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之举。首先,快乐体育教学突出“生本”理念下体育课程的转变,以“快乐+趣味+运动”的方式,呈现更加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契合初中生个性发展需求;其次,体育教学强调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是基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参与,是以强身健体、寓教于乐、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构建;再次,快乐体育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功能多样化,体育教学不再是固化的“体育技术”教学,而更多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为教学主体,进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形态[2]。
1.2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以改促教,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快乐、学习体育知识。因此,在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体育”的方式,为体育课堂教学搭建平台,盘活僵化、单一的体育教学。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缺乏“快乐”元素,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是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而是疲于应付的消极心态[3]。这就要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上建立起“快乐体育”的思想认识,并从中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将“体育+强身健体+身心健康”紧密结合。
2新课改下初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迈入新阶段,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应以“快乐体育”为导向,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突出“生本”理念践行,进而实现有效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进而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之下,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动机,进一步培育,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3]。
2.1践行“生本”理念,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形态的多元化构建。因此,快乐体育教学以“快乐”为元素,以学生趣味体育、快乐体育为核心,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活动,而是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盘活体育课堂。成功教学法、快乐教学法,都是初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有效方法。首先,快乐教学法。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强调体育教学一是要践行课程标准、落实体育精神,在教学中添加“快乐”元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并在快乐中学习体育技能、锻炼身心健康[4];二是这样形态下的体育教学,消除了学生对体育的厌烦心理,而是以积极快乐的心态投入其中。其次,成功教学方法。中学生个性要强,能动性强,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如何构建激励,促使学生在快乐体育中获得“成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心学生,构建和谐、互尊的师生关系。
2.2立足有效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动机
动机是形成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有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是关键。教师在对学生体育动机的激励中,一是要通过奖惩手段,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心态;二是注重情感引导,让学生在体育动机促使之中,感受体育挑战所带来的“乐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这样的体育动机,无疑是积极有益的。
2.3优化教与学,制订教学目标与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制订,应做到:(1)立足教学实际,契合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制订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而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课堂充满乐趣,有自己的体育乐趣,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2)教学内容的制订应紧扣课程教学大纲,选择好教与学的切入口[5]。一方面,教学内容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强调教学内容的完备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医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创设多样化体育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2.4创新教学形式,搭建开放式教学环境
快乐体育教学体现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形态,这就要求教学形式的创新,以更好搭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推进教学开展。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教学形式的选择多样化,有以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教学,也有以音乐、舞蹈为主的体育教学,这要求教师的灵活选择、创新构建,契合快乐体育教学模式。首先,以“音乐”为主,构建快乐体育教学。单调的体育课堂,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要求体育教学的构建,可以添加“音乐”,通过音乐的激情、节奏与韵律,带动学生体育活动,进而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5]。其次,以“游戏”为主,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游戏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元素,更是构建快乐体育的重要基础。通过体育游戏,盘活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跑步、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游戏活动的带动下,享受体育活动中的乐趣,并从中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不是僵化的项目运动,也不是单一的体育技能,其更多地是让体育带给学生快乐,培养学生体育动机、体育兴趣,进而形成积极有益的思想态度。初中体育教学着力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是对传统教学的优化与创新,突出“生本”理念践行,强调多元化、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当前形势下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J].体育博览,(13):38.
[2]董霞,陈毅娟.以快乐体育为导向的大学体育教育实践[J].青年与社会,(5):141.
[3]吴燕.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应用策略[J].文理导航,2013(8):69.
[4]秦建军,李俊华.快乐体育创建初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6(16):78.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069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的态度上也抱着随便的心态,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始终得不到突破性的发展。下面将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的策略进行探析。
一、合理利用自主学习模式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只有给他们足够的自我空间,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爱好,从而激发主体意识。因此,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给学生一定的自我空间,对学生充分地尊重,推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来选择自己的锻炼项目,安排锻炼计划。首先,教师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教学内容和每个项目的特点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其次,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我锻炼时间,提升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在学生自主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错误动作和技巧进行指点,提高学生的体育规范性。此外,在课堂内容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进行简单的整理,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点评和鼓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体育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思路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示范性教学,也就是教师演示动作,学生进行模仿,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主体地位上,使得学生逐渐地丧失了对体育课堂的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学也应重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此外,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只有学生对学习抱有正确的态度并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让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当然,教师要事先与学生沟通好,布置好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地整理资料,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找到自信。
三、重视起情感的融合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评价采用的一般都是单一的评价手段,根据学生的动作规范和技巧的掌握进行统一评价,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在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导致了师生情感疏离,使得体育课堂十枯燥。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并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将学生与自己放在同等的关系上进行体育教学,以此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同时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层次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地拓展教学内容,不受到体育教材的限制,用科学的方式来丰富体育课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等来适当地控制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例如女生中有很多人对健美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将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加入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动作和知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标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劲头,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调节。体育考试是一种有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但并非对每个人都采取相同的标准,而是应该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学生体育技能有所提升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实现能力上的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努力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使高中体育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篇7
一、通过创设情景课题, 增强学生的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如何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呢?笔者认为, 只有一种情况, 那就是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其去主动积极地探索。而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 相对来说比较枯燥, 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 这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非常重要。近几年提出的情景教学便考虑到了这个方面, 其主要思想便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情景设置, 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 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 在讲爱国情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正值非典时期, 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 为学生们讲解抗争非典的感人故事, 让他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真爱, 明白爱国人人有责, 从而自然地理解了爱国情操的内容。可见, 通过引入故事, 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且效果较好。此外, 在课堂上还可以用音乐辅助教学, 让音乐走进课堂,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好奇心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也是个性培养的关键。因为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上要想法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以便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例如, 笔者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 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如下:一个上夜班的工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穿过坟场的时候, 不幸跌进了一个墓穴, 他极力挣扎, 想尽一切办法想爬出墓穴, 可惜墓穴太深, 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于是, 他决定干脆在墓穴里休息, 等第二天天亮再求助他人。但就在他半睡半醒的时候, 一个醉汉也掉进了墓穴, 他看到醉汉也在像他之前一样极力挣扎着往上爬, 便开口说道:别挣扎了, 没用的。但他话音刚落, 醉汉大喊一声“鬼啊”, 竟然轻松地爬了出去。
问题:醉汉在听到工人的“鬼话”前后有什么不同表现?
学生:听到工人的话之前怎么也出不来墓穴, 但听到“鬼话”后, 轻松爬出了墓穴。
老师:为什么?
学生:遇到刺激后潜能得以释放。
老师:这就是潜能。
由此可见:大胆想象引导学生, 创新课堂, 培养学生个性非常重要。
三、采用三步教学法提高创新能力
三步教学法自实施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谓三步教学法是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概括。这些都需要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
1. 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 以此提出问题, 并对学生预习进行相关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 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探索欲望, 并养成了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
2. 展开讨论。
思路的开拓, 活跃思维的养成都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完成的。在知道了提示问题的答案后, 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不但增强了交流能力, 还能培养自信与勇气, 同时, 自然而然地养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3. 分析概括。
最后, 便是教师的概括了,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则在讨论的基础上, 对问题及其知识进行概括, 纠正错误, 鼓励创新, 从而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四、创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教学中起着价值判断、导向的作用。一直以来, 学生都深受应试教育的限制, 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不仅可以摈弃落后的应试教育, 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个性。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求在实施中做到以下几点:
1. 综合评价。
评价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分数不是唯一的, 要重视平时的行为、过程, 以及整体素质的评价, 力求做到全面兼容。
2. 评价的内容要具体、适度兼容, 尽力透明化。
具体操作时, 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评价内容的明确适度性, 使之记住各个评价细则, 让评价有章可循, 从而实现道德评价的科学、规范。
3. 自主化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家庭、老师多方参与, 进行综合测评, 以使评价结果公正、客观。只有这样, 才能对学生的创造力予以充分的肯定, 进而促进其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 每个政治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氛围不同, 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调节, 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教师能单独完成的工作, 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 并提供适宜的创造环境。这样, 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随时随地地迸发出来, 我们的民族才能越来越有希望。所以, 我们要共同努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淑霞.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J].金色年华 (下) , 2010, (4) .
[2]肖锋.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 .
[3]李笑梅.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4) .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篇8
1.教学观念传统陈旧。传统教学观念对当代政治教学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照本宣科,无法摆脱教材,做不到延生和拓展,中学生的政治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不能对内容产生兴趣,更不能对内容有更深程度的理解,学生也与老师没有互动交流,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良好。
2.过于极端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面是较为年长的初中政治老师在思想和方式手段上都较为保守和传统,多采用教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很难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一部分年轻的初中政治老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受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影响,会采用较为新式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时会过于盲目忽略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尽管教学方式多样化,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3.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普遍存在教师重视理论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部分不太注重,重教学结论,忽视政治教学的过程。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的政治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实践应用的条件和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去验证和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用亲生实践使得知识更加的丰满和深刻。
二、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1.教学理念创新化。应试教育是传统政治教学的教育理念,衡量初中生成绩好坏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再次教学理念的环境背景下,初中政治的教学就成为了为教学而教学,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低,学生思维僵化,学到的理论知识也很难与实际相联系,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不能学以致用。对此,教师应该先要明确初中政治课程的性质,即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初中政治教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有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教师应以新课标为导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向能为社会服务和发展有所用的“实践型”人才转变。
2.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具有促进性和引导性。所谓多元化是指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赛、竞赛等活动,开展第二课堂,设立“政治课堂学习角”,用于学生与老师交流一些与政治课程内容相关或课堂内容延伸部分的知识的讨论和学习,在其中,同学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合作,一起进步,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的模式也要创新化,创新的同时也要合理化。
3.重视初中政治教育,完善教学机构制度。以往的观念认为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政治等其他课程被认为是不怎么重要的“副课”,也因此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升学考试中,语文、英语、数学往往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从分数的比例就可以看出,也从而导致部分老师和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政治课程并不重要,从而不重视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对政治科目的关注度也较低,只是在升学考试中,才会被注意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与相关的教学评价机构的完善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时,不仅仅是要关注他们的卷面成绩,应从综合水平进行评价。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较为全面和公平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化发展的提高。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有担当有文化真正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化社会人才,那么学习政治就必不可少,学习政治也并不单单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学校也更不应该一味的为了升学考试率而进行政治教学。学校应该教育学生重视对政治的学习,是学生明确学习政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深刻认识政治这门课程,也学会重视政治课程的学习。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更是重中之重。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摈弃糟粕继承精华,同时融入新型的科技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和教育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更是至关重要。依据初中思想政治课与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提倡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采用新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创新。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现状调查,对策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1) 调查显示, 场地器材不足是各层次的学校无法按新课标上课的首要原因, 占了57.62%。调查和走访中还发现, 有些乡镇学校连个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都没有, 而县城和城市的绝大部分学校也没设有室内场馆, 倘若遇到雨天, 就必定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 因此教师无法完全地实施新课标, 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受到了限制。
(2) 领导因素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校对体育老师的重视态度, 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态度”“体育教师的地位不高, 能评上优秀评上先进教师的几率几乎为零”, 乡镇和县城教师对类似这样的反映比较强烈, 待遇落实不了, 评优、先进与之无缘, 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也受到影响。
(3) 初中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完全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 这为实施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职称上以初、中级为主, 高级职称的教师太少, 而且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 这为进一步实施课程标准带来一定困难。
(4) 在教学方法上, 体育教师在平时还是以传授法为主, 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 但是体育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5) 在教学评价中,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中按照课程标准增加了学生表现, 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仅根据教师平时观察和主观判断, 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评价太难, 而且标准也不统一、不明确, 教学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把体育基础设施、器材和设备建设纳入自身发展的总体规划, 加大对初中体育经费的投入。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自己动手, 对场地器材进行改造, 提高利用率。
2. 提高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该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所在, 它不仅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突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的价值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应当受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重视, 学校领导不仅要思想上重视, 而且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课改。
3. 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是实施新课标的主力军。任何好的课程方案, 没有教师的合作和努力, 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 提高课程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角色转变, 灵活地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中来。在培训模式上, 更多地应该考虑案例教学模式和教学现场诊断模式。
4. 改变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 要适当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和锻炼强度;对待那些相对枯燥但锻炼效果好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增加学生的兴趣,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
5.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的方法应多样化, 而不仅仅集中在中考体育的合格率、达标率及体育公开课所获得的奖励等, 而应包括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建立起一个既有灵活性又有统一性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建立具体明确的“体能”和“主要运动技能”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将运动方案引进体育课堂, 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来了解自己的不足, 然后自己给自己制定运动方案, 通过自觉锻炼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10
一、创设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
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 自信而积极进取, 实现自强。也许, 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和做法, 而不是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 从而扼杀他们的思想。“没有谁不是天生的普通人, 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是平庸之辈。”信任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并且不断地鼓励他们去尝试, 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 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主体, 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学过程大多是“教师一言堂”, 教师严格地按已规划好的程序控制着教学, 而学生只是小心地跟着走, 非常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个性受到扼制。而一个习惯于依赖教师指令被动学习的学生, 是很难有创新性的。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程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一篇课文, 应该学什么, 怎么学,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 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 不断改进教学。另外,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 强调独立思考,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多作思考, 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 还要探索“为什么”, 使学生真正得到一种自己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三、树立信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解疑的过程中, 已突破了思维的惰性, 发展了创新思维, 为提高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语文课堂上,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差异的基础上应十分注重鼓励学生发问, 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当学生由不敢发言到小心试探而勇敢地站起来, 教师应首先给予肯定, 帮助学生建立敢于发言质疑的信心。也可以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如在讲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时, 可故意在板书时书写错误,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 并指出错误,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改正。
四、从扶到放, 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 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 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的思想。若教师为了学生“创新”, 不管不问, 听之任之, 放任自由, 则学生“众鸟乱飞”, “胡思乱想”, 达不到真正的创新, 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如果引导得当, 学生就能离开教师而独立学习。如在一个单元教学中, 教师先设好教学计划, 上一二次指导课, 以作示范, 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教学计划, 走上讲台进行讲课, 而教师则坐在学生座位听课。“小老师”在教学中遇到同学们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时, 可以与老师磋商。就这样, 教师从“少教”到“不教”, 学生则从模仿到创造, 形成了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教学组织形式, 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 以达创新精神的养成。
五.积极评估, 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 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 并相互鉴赏活动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敢于打破常规, 突破传统观念。“你有独立见解”“真棒”……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 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
六、充实课外活动, 扩大知识视野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适时地走出课堂与学校, “零距离”接触社会,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 面对复杂而丰富多采的社会现实,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11
关键词:初中体育;“后进生”转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初中体育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遵循体育训练规律,关注“体育后进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在教学中真正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和保证。
“体育后进生”是体育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对于体育活动,他们缺乏参与的乐趣和成功体验。因而,关注他们的心理,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后进生”的特点
“体育后进生”是学习上的“特困户”,纪律上的“重灾区”,管理上的“老大难”。他们一般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运动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先天身体素质差,对自己运动方面的能力信心不足,不积极参与课中练习,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甚至旷课;由于客观条件差,制约了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其兴趣爱好单一;自卑心理强,性格内向,沮丧萎靡,甚至破罐子破摔,厌烦体育课;意志品质弱,怕脏、怕流汗等;我行我素,纪律涣散,目中无人,甚至欺负同学,顶撞老师等。
二、“体育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形成“后进生”的智力因素仅占15%,而意志、情绪、性格、兴趣、爱好、方法等非智力因素占绝大多数。要转差必先知其何以差,方能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可归结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生的智力、体能、性格、学习态度等自身原因;第二类是家庭原因,如独生子女或者家庭不完整的“体育后进生”;第三类是学校原因,诸如重智育、轻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方法单一等。
三、转化“体育后进生”的教学措施
由于“体育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各异,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转化效果。
1.用尊重信任感化“后进生”
体育教师要熟悉每一个“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教学中用尊重信任架构交流沟通的桥梁,与他们建立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人,而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要给“后进生”更多关爱。由于“后进生”经常会遭受同学的轻视,自尊心备受挫伤,如果教师能主动关心爱护他们,他们也会“投桃报李”,和教师的关系亲近起来,同时在内心产生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特别是那些由于家庭原因所造成的“体育后进生”,如果教师能够在情感上多亲近他们,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就会使“后进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可敬,增强他们的向师性,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扭正心态,正常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
2.用表扬激励激发“后进生”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体育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掌握学生在动作练习上的不平衡,要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努力,以学生现有的体育水平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提出希望,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耐心帮助学生认识不足、纠正错误,提高体育训练水平。
如,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体育后进生”由于掌握的速度慢,完成的技术标准低,害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心理压力很大。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之心去理解、关心他们,不要当众批评指责和讽刺挖苦,要帮他们分析查找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
3.用团结协作帮助“后进生”
营造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学习氛围,有利于“后进生”参与合作学习,能得到班集体每位成员给予他们的帮助,这样会使他们感觉到更加坦然、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教育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让学生结成师徒对,即优生帮扶中等生、中等生帮扶“后进生”。比如,我经常有意安排练习时的前后顺序及锻炼分组,优化组合,利用优生影响“后进生”,带动“后进生”,充分调动周边积极因素,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带动他们。在这样的互助、激励过程中,学生间形成了一种团结合作、你追我赶的学风,进一步激发了体育学习的热情。
4.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后进生”
由于学生在技术概念的理解、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技术动作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错误时,不及时地予以帮助,就会导致学生的困难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训练效果也会每况愈下。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个别女生在做仰卧起坐时,做不了几个就体力不支,呼吸急促,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动作不规范还是呼吸调整得不好,或是耐力不够。问题一旦找准,及时提出针对性的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
5.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考核“后进生”
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教师应对“体育后进生”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他们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稍加努力就能通过考核。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需要查阅相关的技术参数或者凭借经验灵活掌握,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合理的练习的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如对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降标,除了正常的标准化考核外,还可以增加自评、互评等方式。实践证明,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考核“后进生”,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能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用分层练习训练“后进生”
一直以来,教师在讲解完动作要领并示范后,布置的是统一的训练任务,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训练时的差异,给“体育后进生”心理上带来了训练的压迫感和畏惧感。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训练任务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针对不同的体育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训练要求,尽量让他们获得“跳之可获”的成功体验。对于“体育后进生”的训练,可以由易到难,逐步加大训练难度,循序渐进逐步缩小与优生的差距。
如男生的引体向上训练,可以采用分组训练,适当减少“后进生”组的完成数量。教师切忌用增加训练量或者惩罚性训练等方法对待后进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更加厌恶体育。所以,教师关键是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后进生”找到训练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其纠正动作,改进训练方法,及时鼓励和肯定其进步,让他们形成积极拼搏的学习心理。
总之,转变“体育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工作。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体育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其体育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殷建华.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职业,2009(02).
[2]逯庆水,赵建芬.后进生转化的技巧[J].河北教育,200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 篇12
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伤害事故主要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其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无意过失,只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多加注意。而过错事故则是人为造成的。造成这种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例如,教师上课不负责任,对学生没能做好组织安排及监管。②学校对学生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不到位,例如,学生上体育课没穿运动服,身上有尖锐的配饰,教师在上课之前没能对学生认真检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学校的体育器材没能及时更新,这样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④体育教师自身教学不当,对学生在体育运动的时候监管不够,在学生发生危险的时候也没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造成伤害事故。⑤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或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耍帅”,喜欢做一些难度大且十分危险的动作,因为控制不当,造成了意外伤害。
二、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安全意识
1. 树立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
杜绝体育安全隐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具有体育安全意识。中学生本身贪玩好动,而且对一些高危险动作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安全事故进行经验总结,然后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意识,使其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规范运动,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一些高难度危险动作可能引起的重大后果,从而避免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2. 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规范体育动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体育动作的练习时,要让学生注重保护关键部位,如头部和胸部。还有在进行一些动作较大的活动时,要组织学生保持和同学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碰撞、擦伤。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适时对一些安全教育进行实践模拟。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并在演练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这么做的原因。例如,在应对火灾时,因为烟会向上飘,所以学生在逃生的时候应该匍匐前进,避免被烟呛到,训练学生逃生的安全技巧。这样,在安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做出应急准备。同时,教师还要格外关注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态度,时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学生体育安全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体育安全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体育安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体育教学的认知不够。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安全教育,改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时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安全意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示范动作的时候要规范、优美,让学生主动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把握学生的心理,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情境的演示,把一些体育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学生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发生,以及出现问题该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监管,发现学生哪些动作不够标准或者有潜在的危险就及时帮学生进行更正。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心态以及体育课堂学习的纪律性,并把这种安全意识带到日常生活中。
三、结语
安全体育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重视且推进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不仅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这种意识还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摘要:体育教学的内容包括对学生体育理论的传授,以及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然而,在现今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体育安全意识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从而使体育课程的安全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文章主要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安全意识进行论述,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安全性,让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意识,初中体育
参考文献
[1]吴金秀.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3,(9).
[2]岳彪.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安全教育[J].科学与财富,2014,(11).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推荐阅读: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1-10
初中体育教学11-17
初中快乐体育教学07-15
初中体育教学管理01-15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05-12
初中体育教学的05-15
初中体育教学八法05-24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06-03
学校初中体育教学06-12
初中体育实践教学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