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2024-06-03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精选12篇)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篇1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体育运动任务, 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本文分析了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提出了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有效教学的概念要强调“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努力设计,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 具体来讲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 明确的教学方向。 (2) 激发教学兴趣。 (3) 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中也要强调有效教学的理念, 因为体育教学更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形成教学体系, 确保教学效果, 在实现有效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 (1) 形成有效教学的意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有效教学理论, 随时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 (2) 反复尝试如何使教学更有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 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 其灵活性得到保护。 (3)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 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的进行, 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 产生学习心理倾向, 对增强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1.合作学习分配任务到人

初中体育教学为了形成有效意识, 不要浪费课堂时间, 教师必须要合理推广合作学习, 将学习任务分配到个人, 这样才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支持。要合理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就要做到:第一, 设置导学内容。“导学”从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过程来看, 主要是指教师的体育基本知识导学和体育锻炼的情感导学。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创造设计和课外教学的疏通引导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掌握运动的基本原则。例如:在教学《篮球》的过程中, 教师要先编写导学案, 然后让学生课后阅读, 这样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目标和训练内容。第二, 进行多媒体演示。在进行动作指导的过程中,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观看教师示范,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三, 分组完成任务。在确立小组之后, 教师要指名让学生分别担任:学习记录员、安全负责员、技术指导员、动作观察监督员、个别辅导员等工作。第四, 分组学习。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深入小组进行指导, 并鼓励体育骨干来进行指导其他学生, 另外, 要设立保护人员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并测量相应的心率变化等内容。如“短距离跑”的运动强度要保证平均心率:130/ 分;最高心率:145/ 分, 教师要让组长进行心跳测量, 保证运动强度。

2.实施游戏教学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实施有效的游戏教学内容, 具体来讲要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内都设计有游戏内容。第一, 准备部分。准备部分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做好队列, 然后形成简单的身体锻炼模式, 准备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例如:在热身环节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你追我跑的接力游戏活动等。第二, 基本部分。这部分主要是进行技术训练的传授, 教师可以先示范, 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 然后组织一些游戏活动, 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例如:教学《篮球》的过程中, 教师设计“大追捕”的游戏, 半场不超出边线和中场线4条线内任意的躲避捕捉. 选出的2人用一个篮球, 只以传球的方式, 不允许走步, 运球的方式, 2人传球移动步伐, 用球触碰躲避人, 球不可离手的情况下捕捉。第三, 结束部分。这部分要进行简单的整理, 让学生进行一些智力类的小游戏。例如:足球舞蹈式, 把足球和舞蹈相互结合, 大家围成一个圈, 一起练习老师编排的足球舞蹈。总之, 游戏内容的设计要构建“3一2一l”的体育锻炼模式, 其目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让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3.体育审美的融合

体育教学也有着美学的相关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体育审美的融合。第一, 要融合民族体育的内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这一思想的教学指引下, 体育运动的内容可以融入民间体育知识, 例如:民间游戏的“摸瞎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顶牛”、“捞鱼”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且活动方式简单, 不需要较为复杂的游戏设备, 使得游戏的人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建立以组织各类活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如:加强对外交往, 组织合理武术比赛, 发展民间体育组织, 激活社会力量办赛事、搞活动, 使初中体育植根于有源之水。第二, 要进行思想教育。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勇者不惧”的美育标准、“礼乐相辅”的美育手段、“文质彬彬”的美育要求、“修身为本”的美育途径。并组织一些竞技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竞技过程中的体育生命力。

综上所述,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要合作学习分配任务到人, 实施游戏教学, 实现体育审美的融合, 将体育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引领学生开展终身锻炼。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篇2

摘要: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承担着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担当起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和协作等多方面品德素养的职责。分析认为: 初中体育教学中透德育教育有以下策略1)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的结构进行德育教育;2)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3)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意外事件”;4)教师要善于借助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5)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6)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对学生的感染。

关键词 :体育;德育;策略

一、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的结构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方面。

1、开始部分的德育教育

开始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例如:上课铃响后,教师吹哨集合,有些同学整队集合不迅速,表现的懒懒散散,漫不经心;有些同学说笑打闹;有的同学不穿运动鞋。以上各种现象教师如不及时教育纠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组织纪律入手,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考勤制度,渗透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作好思想准备。

2、准备部分部分的德育教育

准备部分一般以列队形、基本体操、走和跑等素质练习为主。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应以严格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为主,使学生思想身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动作准确、协调一致。例如:学生在练习基本体操,走和跑时,可以用榜样教育法,讲述解放军训练的情况,并让学生回想电视上见过的三军仪仗队、国旗班的军容军纪,使学生懂得每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集体主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且用表扬激励法实事求是地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树立正气,为课的正常进行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3、基本部分的德育教育

基本部分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中心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过到的德育目的都要在这一部分体现。所以,教师要根据基本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足、篮、排等球类项目,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中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跳跃、攀爬、技巧、体操器械动作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和机智果断的品质。

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做正面典型,来鼓励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些学生存有胆怯、怕苦、害羞等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仔细地去辅导帮助他们;用英雄人物和体坛名将的事迹鼓舞他们,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活动。进而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这时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地教育或批评,使学生明白是与非,改正错误纠正不良的思想倾向,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结束部分的德育教育

体育课结束部分是是一节课的尾声,在这里,课后小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对做出成绩的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进批评纠正,以表扬鼓励为主,勉励学生,使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另外,送还器 材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和互相帮助使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德育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等方面 的培养。一般来说,初中体育教材中田径、体操、球类等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教材内容和活动形式的不同,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1、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度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如果一个没有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会失去同伴创造的机会,也难以有所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2、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会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3、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组织教学比赛、达标测验、单元技术考评是经常要做的事情,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此时教师的诱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养成良好杜瓦尔个性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的是成绩,决不应是精神和人格。从而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4、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任何体育比赛都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才富有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组织教学比赛时,教师严格执法,让学生认识到犯规就会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将会造成被罚下,失去竞争的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遵守纪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职责,一个没有纪律性违法违纪的人将会得到社会的排斥和惩罚,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

三、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意外事件”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宽敞的空间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错觉:“以为 自己可以随意、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听老师的指令。”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意外” 现象。教学发现这些“意外”总是不断地出现在体育课堂上,如球类活动中的“争球与抢地盘”。体操类活动中和跑步运动中的“扭伤”,竞技类 比赛中的名次争夺,学生面对老师批评之后的 委屈或者不服等。它们都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这些“意外”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生不遵守体育课堂规范,不按照老师讲授的知识要领,不懂得某些体育活动的基本规范。因此,体育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意外”现象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及时明确课堂规范,把课堂规范教学、体育知识技能教学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懂规范、明责任等德育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团结友爱、尊重规范等美好品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师要借助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在组织教法中结合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在进行技术性较强的动作,通过同学间的保护与帮助练习中.可以增强同学间互相帮助意识.增进友谊,培养情感;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在健美操等教学中,需有音乐设计的一种情境下,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就会既能达到学生身体锻炼,又会使学生陶冶情操教学的目的:在课堂小结中,评价和肯定一个学生时,会更加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这些种种都会使学生

个体进行内化,从而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做击中目标(用球代替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又如,做头上胯下交叉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五、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 誉 感 及 自觉学习、刻 苦 拼 搏 的 精 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师赞扬他的长处之后,指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 慢 自然 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 罚 分 明”,其 意 不 仅 是 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 事 得 赏,这 不 仅 会 变 成 毫 无意 义,而 且 变 成“无 聊”的 代 名 词。过 重 严 厉 的 批 评,往 往 可 能 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1)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2)言行避免粗暴;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总之,针对初中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对学生的感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在具体的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七、结论

1、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体格,充实智力活动,提高思想觉悟,培养感情智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要善于利用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2、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的内涵,不失时机的加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3、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意外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变不利为有利,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4、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学校的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条件。抓住时机、加强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给予指出,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利用课堂小结给予点评,使学生明辨是非,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6、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效仿。

八、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34-01

目前,初中的体育课程教学也在不断融入各种各样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对于急切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初中女生几乎对体育不感兴趣,这对初中体育教育的成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案,让中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只有不断地对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一、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首先,中学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就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招聘,切不能让没有能力没有资历没有能力的人进来鱼龙混杂,影响教育质量。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对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培训他们关于体育课程的创新的教学模式,让老师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去。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学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审查考核,鼓励激励老师能够不断对体育课程进行学习研究,以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各个中学校也可以派遣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有资历的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方面,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从而提高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

2、设置小组兴趣活动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适当的设置小组兴趣活动,而且尽可能的设置一些中学适于参加的活动,特别是应该考虑到女生的需求,一般来说女生更加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兴趣活动中,老师可以多加关注女生,设置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得到锻炼,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活动,而且又可以通过活动中团结互助而增加与同学间的友谊,促进男女同学的交流,这样,中学生就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堂,逐渐提升对体育的兴趣。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体育竞赛,例如,接力赛或者跳绳等小组性的体育活动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养将他们进行分组,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竞赛标准进行评判,然后,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小组的竞赛结果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例如,可以适当的增加他们的体育学分等。

3、举办运动会

学校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运动会,并且有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并且给学生提出适当的建议,让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去参加比赛。通过运动会,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体育的可贵,切身体会到真正的体育精神,这样更加有利于中学热爱上体育这门学科,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此外,在开展完运动会以后,学校可以尽可能多的给参加过运动会的人参与奖,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学校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认可,才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成绩适当的增加运动会的次数,并且,每次举办运动会,学校都应该不断的改变运动会的项目,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参加运动会的兴趣。例如,在举办运动会时,学校可以为女子设置800米、跳高、跳远、跳绳以及1500米等各种项目,而男生可以设置1000米、3000米、沙地跳远以及铅球等更高难度的比赛项目。

4、改变教学观念

学校以及老师都应该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在这个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非常重要。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对青少年有了更加鲜明的要求,他们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体育老师更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中学体育的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的不断重视各个学校也已经提高了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不断地增加了体育的课程数量,并且也提高了体育教学标准以及考核标准。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将中考的体育成绩由原来的20分增加到了现在的50分,并且也增加了更多的体育项目。例如,女子的考核项目增加了800米以及跳高等高难度的项目,而男子的考核项目也增加了1000米以及跳高等。另外,众所周知的是,在体育考核标准改革之前,许多初中学校对于体育教学一直是走马观花,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在进行考试时都不能发到考核标准,因此,许多学校为了使得体育成绩不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于是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權利来徇私舞弊,买通监考老师。而近几年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不断提高对于体育考试的监督力度,从而不断的减少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

二、结束语

总之,中学的体育课程的创新改革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教学改革的工作,结合时代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效地提高中学女生体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学女生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直视一切挑战,并乐观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确保中学体育课程构建教学的师资质量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更大的兴趣,以加强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备,它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下所提出来的,他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需要受到所有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马 辉.《浅论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

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4

一、渗透快乐体育的有效策略

1.转变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转变以往单调、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多元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 且结合学校固有的教学设施, 科学地应用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 尽可能地为学生组织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如增加规模较小的体育竞赛和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等, 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且实施分组教学法, 为学生创设自由和广阔的学习空间, 使体育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 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 使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变成实施快乐体育的关键场所, 让单调乏味的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活泼和生动, 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和学习。

2.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 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努力启发学生, 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最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特别是针对不喜欢体育或者是体质比较差的学生, 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逐渐地引导学生,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时候, 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 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教学绩效显著提高, 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3.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布置适宜的教学场地和学习环境, 让学生体会到舒适, 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为此, 教师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 非常注重良好气氛的创造,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课堂的快乐所在。

二、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示范练习中激发学生的运动情感。

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通过体育动作的优美示范, 触动课堂上每位学生的情绪, 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师在对体育动作进行示范讲解时, 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 教师只有动情, 学生才能动心。 在具体实践中, 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住中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展现自我的性格,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在示范练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信心,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情感, 激发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挖掘运动潜能。 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 教师在示范练习中的循循善诱, 能够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调整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智力。

要想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仅仅依靠体育课的课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课外多参加体育锻炼, 这是培养学生体育情感、 发展学生情感智能的重要手段。 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外与学生一起玩一些体育小游戏, 一方面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态,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可以和谐师生关系, 更好地了解和熟悉学生, 更多地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有效策略

1.应用鼓励法。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 通过正向力量引导学生进入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 例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经常夸奖、表扬那些勇于克服苦难的学生。 一方面受到夸奖的学生会得到鼓励, 下次会争取做得更好一些, 更出色一些, 另一方面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对的、应该做的。 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 有些学生素质差, 不能达到预想效果, 但是只要他认真练习了, 即使没有进步, 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 当然在鼓励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技术教学, 矫正其不正确的动作技术。 又比如在体育课堂中的测验环节, 教师可以对那些虽然不是最好但是经过努力有所提高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学生的进度进行肯定, 让学生有更大的成就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师鼓励政策的教导下, 学生会更努力、坚持, 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设置体育竞赛。

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是争强好胜、好表现, 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和纪律性,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义务,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体育教学的另一大特点是集体性强, 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和要求, 都体现出集体的性质。 在体育竞赛中, 学生都有为集体争光的潜意识。 教学中体育竞赛的设置不但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 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品质, 比如:拔河比赛。 比赛中队员在集体呐喊的时候, 受气氛影响会为集体荣誉全力以赴。 不论结果如何, 每个参赛队员都能在比赛中找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育研究》, 2002.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篇5

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举起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游戏化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举起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堂上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怎样上好体育课就成了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下面将我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变换方法,巧练集合

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队,由于他们才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甚至一些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活动的随意性很强,经常是教师吹哨子,他们也没有意识站好队,依然打闹,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1、排队走出教室:由体育教师到班带队走到操场,为了便于学生记牢队形,我采用了按座位排队的方法,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让四组的同学手牵手站立,记住自己左右边同学,而前后的同学则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然后手牵手走出教室,一组一组依次这样站下去,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队形,效果很好。

2、左手叉腰找位置: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3、举起拿筷子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拿碗的手五指并拢中指放在裤子中线上,其目的是他们让记住自己右边的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拿筷子的同学要个别指导)。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很难记住四个方向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乱,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二、以身示范激兴趣

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策略

一、課堂教学要有针对性

体育练习要有针对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特有的长处。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身材高挑的学生主要进行跳高、跳远等,需要较高柔韧性的体育项目的学习;矮小健壮的学生,可以进行投掷,需要较强力量的体育项目的学习。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可以举办足球小竞赛,单人颠球比赛,也可以两两分组比赛传球。通过这样的竞赛小游戏,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也使学生掌握了体育技巧,真正做到寓乐于学。

总之,未来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同样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素质。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2]冯现芬.探究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教学构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3(05).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篇7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 国家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和重视度上都有提高, 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心也在发生着改变, 以此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 笔者通过对国内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 很多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教授的内容也较为单一, 且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较为缺乏, 致使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也较为失衡。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这样也无法达到其所设定的课堂预期效果, 对初中体育教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 基于初中体育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 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如何将学生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以及对体育课堂的认知能力, 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中, 是现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选择。有效性教学能够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能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 以此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不但可以改善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此能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体育技能[1]。

二、当前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 设置的体育课时较少

通过对初中体育课堂课时的了解发现, 我国在初中每周所设置的体育课在2-3节之间, 所设置的体育课时和其他科目课时相比, 相对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虽然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发生了一定改变, 但是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不够重视,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体育课堂有效地开展。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 无论在学校教师还是在学生身上都存在一定的压力, 甚者在考试和临近测试阶段, 经常会出现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 用以给学生补习, 这样使本来每周就不多的体育课时变得更少。初中体育课时缺乏的情况如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 也会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开展。

2. 对体育课的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 学校对体育课都不是特别重视, 很多教师也将体育课视为副科, 并不要求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 因此学校对体育课的投入就要远远低于其他科目。虽然现今学校提高了对初中体育课投入的力度, 在资金上以及设施和器材上都得到相应的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课堂有效性,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初中体育教师数量上较少, 导致初中体育课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有效教学目的。

3. 传统观念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众对体育课程的了解不够全面, 往往根据表面的了解去判定体育课程开展的效果, 对体育课程开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再加上初中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巨大, 而教师既要对学生负责, 又要受到学校绩效考核的压力。因此, 教师必然对体育课程的开展缺乏重视。学生因升学压力大, 注意力都停留在文化课的学习上, 再加上教师本身对体育课程开展情况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只会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 并不能发挥更多作用, 并且这种传统观念在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意识中根深蒂固, 从而对体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2]。

三、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1. 主动参与的策略

首先, 采用合理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情境教学, 在现代化技术的影响下, 初中生对于一些新颖和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初中生的这个心理发展以及学习习惯展开一系列针对性的新模式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音频、视频等进行结合, 应用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去, 以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 在教授学生学习打篮球时, 可以先将姚明、易建联等篮球运动员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欲望, 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篮球的分解动作以及技术要领。这对体育教师有效性课堂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比传统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直观, 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以问题引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无论是哪门学科都需要产生一定的课堂教学效果, 只有学生参与, 才能直接反映出教学效果程度如何。因此, 体育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教学, 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育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比如观看姚明和易建联投篮的精彩视频, 那么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所观看的视频问学生:“在进行投篮时是用手腕发力还是用手臂进行发力?”“篮板分数是根据什么进行判断的?”以此引起学生之间的探讨和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2. 以集体互动策略进行教学

第一, 以游戏互动展开教学,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正值活泼、好动阶段, 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 体育教师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同教学目的相关的游戏活动,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对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 以师生互动形式展开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能够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趣味性, 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体育课堂所带来的乐趣。

3. 优化体育课堂软硬件设施

体育课堂开展中, 经常会因场地和器材利用等因素造成器材以及设施遭到破坏, 因此要对器材以及设施等进行较好的保护和检查, 确保硬件设施和器材能够正常使用。在软件方面, 如多媒体应用、教材等, 对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从软件方面应加大建设力度, 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3]。

结语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上, 而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体育技能则是其次。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开展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 能够根据所教学的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以改善之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来说, 只有尽快完善体育课堂所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才能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有效性地开展, 才能促进体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新课标对我国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符合当代中学生的身体状况, 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兴趣, 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对中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不但要改变课堂模式, 还要将之前的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心发展方面,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分析, 对于提高我国初中生身体发展以及体育技能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0) :50-53.

[2]蔡宝来, 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 2013 (01) :109-112.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 在体育课堂教学当中, 有效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初中体育课堂仍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面对这种现象, 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研究有效教学的策略, 选择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策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学习不够深刻, 课堂教学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以来, 体育课堂形式虽然有所增加, 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堂教学形式化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教师自身学习不够深刻, 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比如, 在课堂上其流程大多是点名, 原地的准备活动或是广播体操或是跑步等, 然后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再反复训练, 最后自由活动。这种机械式的课堂训练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导致教学质量差。这种形式化的课堂教学, 会让学生毫不在意。如果任由这种“不在意”态度的持续下去, 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的体育素质就会大大下降。

2.学生体育素质较低, 体育活动消极化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 部分学生把体育课看成是一种放假课, 对体育活动消极怠工, 他们不能自觉的、积极的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由于他们体育素质低下, 没有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 不重视体育教学, 更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和理论指导, 使得体育课堂“低效甚至无效”。也正因如此, 近乎八成的初中女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三五成群地聊天散步, 完全没有了体育课上该有的纪律和风气。

3.学校轻视初中体育, 体育器材老旧化

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质量的标准, 而初中生由于学业繁重的现实状况, 体育学科受到学校的轻视, 为把体育教学的教学时间当化课的自习时间比体育教学更有用, 并且大多数学校初三就取消了体育课。除此之外, 初中的体育器材库当中, 虽然器材种类数目不少, 但是体育器材却老旧化, 甚至有不少器材已损毁不能再用。这也正是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堂的另一个佐证!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建议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学习, 丰富教学形式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 实现教学相长,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课上, 教师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 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编排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进行合理的分组, 并运用游戏, 视频, 音频, 动漫等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开展体育活动, 以实现在游戏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目标。在体育课堂上, 采用竞赛与合作相互配合的教学方式, 会使得体育课堂同时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 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运动能力, 还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为体育课堂带来崭新的面貌, 形成一股良好的课堂风气。

2.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培养体育兴趣

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 对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进行体育课教学前, 要给学生讲明体育课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对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 学生要在体育课上明确学习目标, 有了“目标”, 才有学习的动力, 才不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 而是以积极参与, 全力投入, 努力进取的心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逐渐对体育教学上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完成学习任务。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尊重老师, 配合老师, 而老师理解学生, 重视个性, 才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推动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3.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优化教学环境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体育作为“三育”之一, 担负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 学校势必要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重视体育教学, 切不可因“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学校不仅要加强体育建设, 也要优化教学环境, 为教师学生创造优美的体育课堂环境。对于学校, 要及时更新体育教材设施, 保证器材适用性, 更要严格规划教学场地, 避免安全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硬件是软件的基础, 只有硬件达标, 软件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功用。所以, 学校优化硬件设施对体育教学的实行极其重要。试想一下,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体育课堂, 经历了疲惫的文化学习, 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看到干净而广阔的场地, 不就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吗?这样, 他们才会把上体育课当着是一种享受, 学习也会更加有效率。那干净整洁的水泥操场, 铺有沥青的红色跑道, 有着绿油油草地的足球场, 加上设施齐全的体育器材, 自然会引起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拥抱蓝天和阳光。

三、结语

众所周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 使得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而影响体育有效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 二是学生, 三是学校。作为体育教师, 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作为学生个体, 要从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出发, 学会公平竞争, 团队协作, 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 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作为学校单位, 要重视体育教学, 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虹伟.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 2014 (03) .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 篇9

1.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针对新课改进一步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明确要求,初中体育课程的开设已成必然。 可是,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体育课还是被一些教师及学生当做无关紧要甚至是浪费时间的课程对待。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一些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模式是跑步、热身和自由活动,几乎没有真正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初中生处于成长关键期,需要参加丰富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强健体魄。 单调枯燥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恶情绪, 更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或家长,都潜意识地以文化课程成绩评定一个学生,忽略除文化课以外的一切课程及活动。初中学生学习压力相比小学增加许多, 每天的学习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文化课程, 不仅使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更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者,一些学生家庭教育不足,形成好逸恶劳的品性,认为体育课程艰苦不愿意参加。 初中阶段的培养对于塑造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强健体魄都有重要的意义。 这样长久发展,由于身心得不到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学习压力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总体来说,初中体育教学没有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没有将有效性教学策略落到实处,对学生长远发展不利。

2.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成果。 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则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获得,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 使体育课程起到为更好地进行其他学习活动提供缓冲调剂的作用。 具体表现主要包括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思想上来说主要是基于认知行为方面,让学生实现对事物的判别;在行为方面主要是包括实现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发挥强健体魄、锻炼身体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初中体育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思想的塑造都是有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生面对中考的压力,造成在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时间分配上严重不均匀, 但体育教学重要且必要,因此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变得必要,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可以实现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学习时间的冲突,对于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3.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低效等不容乐观的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施重要且必要, 但现下的实施情况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探究。

3.1激发兴趣 ,共同参与 。 激发兴趣是为了实现学生课程参与度的提高,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破除传统教学中老师严肃死板的形象。 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动力来源,对于教学成果的获得有积极意义。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这个环节的完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托老师进行,譬如在进行仰卧起坐的体育教学课时,不要盲目进行快速教学,而应该先对学生的基础认识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让学生自主学习仰卧起坐,学生之间可以交流,感知仰卧起坐的教学要点,同时有效关注学生的反应,再对学生进行正确动作的展示和示范,让学生学习。 也可以加入练习,这样就打破了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老师要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老师的加入在无形之中可以感染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认可,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继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在利用教学资源之余,促进有效性教学实现的最直接方式。

3.2多种形式 ,综合评价 。 该点一个主要的方式是分组进行,比如采用性别分类。 根据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和性格特征进行分类,明确男生组和女生组的目标,有区别地练习。 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每个组别的教学任务分类。 可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人爱好等进行选修课程的设置, 这就是多种形式的体现,如中学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足球、篮球、跳远等,女生选择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篇10

关键词:学校体育,小班化,有效教学

1、小班化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1) 人数的减少, 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学生数减少后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 (3) 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 (4)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5) “小班化”后体育教学基本上不再受天气的影响, 教学变得随机化。缺点: (1) 课堂气氛的营造难度加大, 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范围变窄; (2) 学生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大多自我中心倾向严重, 不善于同别人共同合作。

2、教师思想的转变

相较于以往的集体式教学, 小班化后最本质的特征便是学生人数的减少。面对这一形式上的变化, 虽然学校没有很好的规划和准备, 但作为教育最前线的人, 体育工作者自己首先要认清形式, 不能自乱阵脚, 在思想层面上要尽快从集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 尽快适应自己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明白新角色的责任和任务。新课改改革赋予了广大教师新的历史使命, 它冲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教育者面前。初中体育作为衔接小学体育与高中体育之间的桥梁, 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功效。

3、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

(1)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及学习目标的明确。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相关性。例如, 在锻炼学生耐力素质之前首先将锻炼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向学生阐述。而小班化教学以后, 由于学生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既不是运动员, 今后也不会参加各种长跑比赛, 锻炼耐力素质有什么用?而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首先就应该使学生明白耐力素质的锻炼是身体锻炼更是一种意志力锻炼, 锻炼吃苦耐劳, 坚持完成学习任务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要使学生保持体育兴趣, 教师首先就要确定学生有什么样的兴趣。了解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后, 可按照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结合到上课的内容中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锻炼积极性, 既能达到教学目标, 又能引导学生去探究他们兴趣所在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体育明星的感染力,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模仿欲。

4、教材的选定与教法的制定

(1) 教材的选定。体育课堂中, 同样的内容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 相较于男生更喜欢诸如篮球、足球等项目, 女生对羽毛球等小球类及跳绳更感兴趣, 而田径类项目则很少人喜欢和参与。我们在进行教材时,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让学生明白田径类项目的锻炼价值。

(2) 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水平、个体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在实际操作时发现相同技术层面的学生之间能更好的相互沟通与评价, 那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可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和掌握技术的能力的不同, 对学生分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数量。这样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和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情况, 对学习和掌握技术较慢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小班化的优势。

(3)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所以针对分层次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也应相应分层次。如:对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熟练的学生在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则可以确定为完成行进间的传球练习, 对完全不会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应是强化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 思考在进行行进间传球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分层次的教学计划而确定的相应教学目标, 才能不落下技术水平相对差一些的学生, 真正意义上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4) 分组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运动技能教学规律的遵循。体育教学中的分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形式, 更是要发挥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 达到最好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计划的制定, 体育教学可根据学生情况从几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学生原有的技术情况,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等等, 这样,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目标, 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除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形式, 体育教学还应遵循运动技能教学规律。即技术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当然, 运动技能教学也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 并且要遵循其教学规律。这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项目特点上去把握。

5、结论

如今很多学校都面临着小班化的问题, 如何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弥补缺失, 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在探索的问题, 本人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和自身面对的小班化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和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访谈、学习, 就小班化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 希望能给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1

一、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

热爱教师工作是成为优秀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实际上,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要想干出点成绩来,都必须具备一项基本素质,那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职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对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工作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时,教师才能真切地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荣耀的事业”。教师一直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体育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和体魄的发动机,决定了学生的体质发展水平,其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思想健康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学生对体育教师不只是“听其言而信其道”,更重要的是“观其行而亲其人”,一个情感把握不好的教师,一个赏罚不公的教师,一个冷漠无情的教师,一个过于严厉的教师,都会使学生的情绪困扰,产生一定的思想包袱。

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习兴趣高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不管是哪一科都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形象、气质、语言、态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晰、示范动作标准,要时时刻刻作为学生的榜样,不要把自己的待遇放在嘴边,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必要时要有牺牲精神。教师上课应该用形象生动、有感染力、有朝气的语言,切忌上课态度死板、厚此薄彼、行为粗暴,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的像潭死水,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就调不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是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只有让学生去自己体会、摸索,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来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

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内容,内容过于单一,难易程度不适合等问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编排中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对任何一项教学内容,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按照由简到繁、由单个到组合、由个人练习到集体练习等原则,机械地将教材平均分配在所应该出现的年级里。而这种分配的方法,并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厌烦和产生抵触情绪。

新课标强调了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要求我们能尽量地满足学生在运动上的不同需求。其实,学生的需求是应该和他们各自年龄、认知、身心发展水平等相吻合的,例如水平四的学生就可能比水平五的学生更喜欢追捉游戏,更喜欢一些带有灵巧性的内容,如浪木、云梯、滚铁环、抖空竹等,可能水平五的男学生就更偏爱一些带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内容,如攀登、对抗、竞赛等,能显示男子汉风采的内容,女学生则更多地喜欢柔和、有节奏或能展示女性特征的项目,如平衡、造型等。

四、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达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五、利用游戏实施有效教学

在义务教学阶段,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初中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桥梁,所有游戏都是学生们的乐园,民间传统游戏,如棋类、电子、扑克等都得到了孩子们的迷恋,玩起来可以废寝忘食且乐此不疲。因为孩子们需要玩,玩既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篇12

1 有效性教学概念分析

有效性教学, 不但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提升基础能力, 而且可以促使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业务素质得到提升。其中,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 学生的成绩提升以及能力的增长是衡量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通过有效性教学, 学生应当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上有所提升。其次, 经过有效性体育教学之后, 针对教师而言, 教学水平以及业务素质是否得到提升, 以及是否促使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2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

教学目标是指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以及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然而,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缺乏明确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师往往自我发挥以及过于随意, 难以起到体育课程的有效作用, 体育课程缺乏目的性以及针对性, 从而导致课程整体缺乏活力以及方向, 应当进行改善。

2.2 缺乏融洽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上, 只有营造和谐以及融洽的教学氛围, 才能促使学生心情放松以及师生关系平等, 从而保障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顺利开展。然而, 当前的体育教学过于死板以及固话, 通常是教师采取单方面教学方式, 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阻碍, 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 初中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学生心理以及个性特征进行组织,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但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而且教学内容缺乏完善以及系统组织。此外,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以及机械, 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学评价方面, 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无视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优点。

3 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分析

3.1 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相关体育教师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以及科学规划, 从而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以及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促使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状态调节到最为理想的状态, 并且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巧等。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 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促使教学相长。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促使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 篮球教学中, 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并且开展跳跃传球活动。通过这样简单的教学内容促使课程难度降低, 不但促使学生逐渐掌握传球技巧, 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2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首先, 应当建立和谐以及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不但充分尊重学生以及了解学生, 而且应当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为学生创造平等以及展现自我的平台。作为学生, 也应当尊重教师并且发挥主体作用。其次, 应当激发学生兴趣。通常来讲,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才能促使学生可以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促使学生对体育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全面掌握。比如, 讲解排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有趣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各种新颖的游戏方式, 促使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3.3 完善教学条件

只有完善教学条件才能促使教学发挥有效作用, 初中教学的相关条件, 就是运动器材以及运动场地的组织以及安排, 只有完备的场地以及良好的器材, 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以及提升教学效果。因此, 教学准备过程中, 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器材以及场地。一方面, 教学器材过多容易导致学生难以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 器材过少, 学生难以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以及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此外, 应当采取多种新颖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从而促使教学效果提升。

3.4 提升教学素质

首先, 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备课水平以及编写教案的能力, 教案编写是备课重要环节, 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 并且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改进, 促使体育课程有的放矢。其次,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此外, 由于体育器材以及教学场地的限制, 教师应当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再次, 教师应当强化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体育课教师, 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指示口令以及动作术语等, 在讲授体育知识以及动作要领的过程中, 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以及肯定的语气,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以及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 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学水平并且发挥体育教学有效性, 应当优化教学内容、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完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素质等, 从而促使初中的体育教学有效性得到真正提升以及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0:92-93.

[2]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0:58-59+61.

[3]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3:58-59.

[4]解四海.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群文天地, 2012, 18:187.

[5]徐敏.刍议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对策[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12:131.

上一篇:皮带运输机驱动控制下一篇:工作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