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复杂性

2024-06-03

工作复杂性(通用12篇)

工作复杂性 篇1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以及自我复杂性在其间的作用。研究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与自我复杂性呈负相关;此外,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受到自我复杂性的调节,职业生涯高原影响着自我复杂性较低个体的工作倦怠,但并不影响自我复杂性较高的个体。

关键词:职业生涯高原,自我复杂性,工作倦怠

1 引言

当个体在当前组织中的职业生涯发展出现停滞时则称为职业生涯高原[1]。在组织情境中职业生涯高原一般包括三种类型:个体在当前组织中难以获得晋升的现象称为层级高原;个体难以向当前组织层级的责任中心转移称为中心化高原;而个体难以从当前工作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则为内容高原。面临职业生涯高原的员工表现出较低的职业和工作满意度,而面临层级高原的员工还表现出较低的上级满意度[2]。当员工无法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会表现出较低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以及较高的离职倾向[3]。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假定,员工的职业生涯高原会引发其工作倦怠。

考虑到职业生涯高原可能是多数人职业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职业风险,有必要探讨抑制职业生涯高原消极影响的保护因素。本研究从自我的主体特征出发,认为自我复杂性可能是抑制职业生涯高原引发工作倦怠的保护因素。自我复杂性理论提出,自我概念是多侧面的认知结构,角色、关系、未来及现实自我等均可成为自我的某个侧面(自我维度)[4]。人们界定自我的维度数量以及自我维度间的重叠程度存在着差异,由此导致每一个体的自我复杂性不同。其中,自我维度的数量指个体划分自我的维度群体数量,而自我维度的重叠指自我维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自我复杂性高的个体的自我维度数量高,且自我维度间的重叠低。高自我复杂性个体的某方面自我维度遭到威胁时,可以通过其他的自我维度以维持自我价值感,由此缓冲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5]。职业是人们常用于界定自我的主要维度,职业生涯高原引发的自我概念威胁会削弱低自我复杂性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导致工作倦怠,而高自我复杂性个体可以通过确认自己其他自我维度以恢复自我价值感,从而缓冲职业生涯高原引发的自我价值威胁,降低其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假定,自我复杂性调节着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职业生涯高原影响着低自我复杂性个体的工作倦怠,但不影响高自我复杂性个体。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杭州、宁波两家企业发放问卷356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42份。其中,男性被试164人,40岁以下被试299人。

2.2 研究工具

2.2.1 自我复杂性测量

采用孙晓玲、李晓文和吴明证(2006)的自我复杂性测量。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特质词,要求被试就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分类,并就每一角色选择上述合适特质词加以描述。自我复杂性的计算方法为H=log2n-(Σinilog2ni)/n,其中n指词库中特质形容词的总数量,ni指在特定的自我维度群体中特质形容词的数量。H值越大则个体的自我复杂性越高。

2.2.2 职业生涯高原问卷

采用谢宝国和龙立荣(2008)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该问卷共16题,采用Likert 6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6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职业生涯高原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3。

2.2.3 工作倦怠问卷

采用李超平和时勘(2003)的工作倦怠量表[6]。该问卷共16题,采用Likert 7点计分(0从不~6非常频繁),得分越高表明工作倦怠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6。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表1)后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与自我复杂性呈负相关;自我复杂性与工作倦怠相关不显著。

3.2 回归分析

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职业生涯高原、自我复杂性和工作倦怠的关系(表2)。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后,职业生涯高原对工作倦怠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β=0.32,t=4.58,p<0.001),自我复杂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效应不显著(β=-0.06,t=-1.28,p=0.202);而职业生涯高原与自我复杂性的交互作用对工作倦怠的预测效应显著(β=0.22,t=4.14,p<.001)。简单斜率检验发现,高自我复杂性个体的职业生涯高原不能有效预测工作倦怠(β=0.07,t=0.87,p=0.385),而低自我复杂性个体的职业生涯高原能够有效预测工作倦怠(β=0.44,t=5.96,p<0.001)。这表明,自我复杂性能够抑制职业生涯高原对工作倦怠的消极作用。

注:*,p<0.05;**,p<0.01。

4 讨论

研究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表明职业生涯高原是引发工作倦怠的风险因素。职业为人们维持生存、人际交往和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能与机会,是个体界定个人身份的重要角色,因此职业生涯高原会对个体的自我价值感造成严重威胁。遭遇职业生涯高原导致个体难以超越当前的工作状态,他们无法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感,从而丧失对工作的激情与投入,这无疑会降低其工作满意度。职业生涯高原还使得个体难以对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产生认同,从而降低其职业认同和组织承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与组织承诺导致面临职业生涯高原的个体遭受工作倦怠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受到自我复杂性的调节,职业生涯高原影响着自我复杂性较低个体的工作倦怠。可能原因在于,自我复杂性较高的个体从多个层面、维度对自我进行界定,因此职业生涯高原对其自我价值感的威胁相对较低。在本研究中自我复杂性与职业生涯高原呈显著负相关,支持了上述假设。高自我复杂性个体在职业自我概念遭到威胁时,更可能从其他自我方面获得认可以弥补职业自我概念威胁,从而削弱职业自我概念威胁对其工作倦怠的消极影响,因此职业生涯高原并不影响高自我复杂性个体的工作倦怠。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探讨了职业发展过程的停滞状态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拓展了已有职业心理研究的静态视角。本研究还从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建构出发,揭示了组织情境中自我复杂性对职业生涯高原引发工作倦怠的抑制效应。这意味着自我概念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动态补偿机制,而自我概念各维度之间的动态补偿可能是个体恢复工作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方法,这无疑丰富了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发现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企业需要意识到,职业生涯高原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工作倦怠。因此,企业需要监控员工的职业生涯高原状况,一旦识别出遭遇职业生涯高原的员工,企业须要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例如通过工作丰富化、岗位调整等人力资源措施以帮助员工克服职业生涯高原。其次,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须要考虑员工的自我主体特征,如低自我复杂性,以尽可能降低其未来遭受职业生涯高原的风险。

5 结论

员工职业生涯高原是引发工作倦怠的风险性因素,且自我复杂性能够抑制职业生涯高原对工作倦怠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宝国,龙立荣.职业生涯高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40(8):927-938.

[2]高芳,陈海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高原、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0,3(2):72-77.

[3]李华,张卫国.职业生涯高原的产生因素与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8(9):3-4.

[4]孙晓玲,李晓文,吴明证.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压力缓冲作用探讨[J].心理学报,2006,38(5):751-761.

[5]龚玲,张大均.自我复杂性的压力缓冲效应:基于日常烦心事和重大生活事件的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267-772.

[6]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工作复杂性 篇2

刘群惠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说实在的,要当好班主任不容易,由于中学生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总感觉自己长大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你也不可能再像小学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班级中,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调皮学生,调皮学生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普遍存在的,也是学校管理中最挠头的工作之一。他们不爱学习,不服从管理,故意捣乱,上网、打架、抽烟、喝酒、谈恋爱等违纪现象时常发生,老师找他谈话,他改正的决心下得很好,如:“以后我一定要改,保证好好学习„„”每次谈话他们都重复着相同的话语,但是不长时间,就旧病复发,把老师的劝告,家长的劝说,所有的金玉良言都成了耳旁风。如何管理调皮学生呢?是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我愿意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达成共识。

一、抓班级教育,实现班集体共同进步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我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以外,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如:在“新学期、新班级、新形象”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有的同学说:在新的初二班级中首先要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好形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尽早适应初二生活。”还有的同学说:“要树立班级形象,就要从自身抓起,做什么事都要从集体出发,不能给班级抹黑,全班同学应该齐心合力,为共创良好的班集体努力。”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今年我们重新分班再次组成一个新的八年级(10)班,在这个新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之间很陌生,带课老师对大家的过去更是不了解,你过去是好是坏我不想去了解也不想知道,希望同学们也不要去互相打听。用自己的行动从现在做起,给老师同学留下一个全新的你自己好吗?”看到同学们一个一个信心十足的情绪,我马上向同学们提出建议,我们班今年分进来几位曾经在七年级打架闹事的同学。可是,从开学这几天的表现来看,他们劳动积极、遵守纪律能主动去帮助同学。说明他们有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心,我相信这些同学一定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我是好学生,你们能相信他们吗?“能”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这几位同学的脸红了。他们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全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学们形成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向上的班集体。

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首先培养一批有上进心,能勤学苦练,惩恶扬善,有文明礼貌,又有健康活泼的干部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再通过集体的健康活动,感染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促进他们按校规和班风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刚开学我班两个同学吸烟被政教处记取后,以班委会和团委会共同组织全班同学对这两个学生进行批评与教育,从吸烟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谈起,再到对自己的学习影响和班级危害,教育他们及时改正错误以维护班集体利益,面对全班同学迫切的要求和呼吁,他们也向同学们保证今后不再吸烟了。还有一次,我们班一位学生上课和代课老师发生矛盾后,在下午请来三位班主任参加由班委会和团委会及时召开

再交给老师。看到他的进步我暗暗高兴并且分配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初二在第十八周有一次男子篮球比赛,你最喜欢打篮球,曽经因篮球事件而打架。这次,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赢回自尊也是你为我们班争荣誉的最好时机啊!就由你负责在体育课上组织同学们训练。他说:“各班都有强将何况咱们班其他同学都不喜欢打球。”他少有的无奈和对自己的不信任让我看到,他也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心,我不在意的对他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比赛那天,我会和同学们为你加油,你要相信自己啊!„看来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应给予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赏识和激励,多一点爱。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调皮学生的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可以发现调皮学生,一般都是对老师有戒备心理的,一般的批评教育,很难做到学生的心里去,最终要么是学生心服口不服,要么是学生越来越叛逆。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的站在学生的一边,多替学生考虑,教会学生如何合理的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又不违规违纪,真心关爱学生,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让学生“听话”。我深信,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

四、做好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协调是很重要的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做好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协调工作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家长面前绝对维护任课老师的尊严,如果学生、家长对任课老师有所看法,一方面我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的立场是绝对站在老师这一边的。因为自己是老师,将心比心,很能够理解老师,另外,我知道一旦学生、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赖,那么将会给这位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是我做好班级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去年我担任七年级(10)班的班主任工作时,语文老师请长假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更换了好几位,加之数学老师出外学习,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锐减。我一方面和代课老师沟通取得共鸣,另一方面我不断给学生鼓劲,让他们不要对自己失去自信。后来在数学老师的严加管理和有效的教育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远远高于其他兄弟班级。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在期末考试中以全年级第一的考试成绩证明了自己。借次机会,我由衷地感谢我们现在的八年级(10)中的每一位任课老师。真的,如果没有你们的齐心协力、无私奉献,今年我们班上的成绩不会这么优秀。从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愿意和他们共同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的重任。

工作复杂性 篇3

关键词:复杂科学教育督导复杂性

而教育督导是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下级政府、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和所属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评估及指导活动,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达到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作为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的教育督导,教育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复杂科学理论的兴起,为提高教育督导的效率和效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视角[1]。

一、复杂科学及其特性

(一)开放性

复杂科学的有序原理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可以说,开放是系统走向有序的首要条件,是系统进化的基础。开放的系统意味着系统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引进负熵流,降低自身不断增加的正熵,使系统的总熵减少,系统趋于有序。[2]即开放使信息量增大,有序性递增,不确定性减低。

(二)非线性

复杂科学理论认为,复杂系统的各要素、各主体间是主动“适应”的关系,所以主体之间必然形成相互影响的非线性联系。这种非线性也是引起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根源,直接导致了事物关系的复杂化。世界本身就是个非线性系统,诸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时刻进行着不规则变化。所以,要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就必须洞悉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三)整体性

复杂科学的整体原理认为,复杂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只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所以说,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同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叠加,加强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这就需要人们用综合性和整体论的方法去认识系统。

二、复杂科学理论视域下对教育督导的再认识

(一)教育督导系统应具有开放性

教育督导以督学为本、督政为重,既可对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又可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督导;既可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进行宏观指导,又可对办学思想、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设施设备以及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问题进行微观指导。

(二)教育督导过程中应贯穿非线性的思维方式

教育系统的发展受到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层面的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之间的运行机制并不是简单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这些机制的交互作用发生与否,也取决于具体的时间、场景等各种随机条件。这些都是教育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它决定了教育督导工作在发挥其评估职能,检查、鉴定、监督以及指导教育活动时,不能依赖线性的思维方式,认为“对给定的刺激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任何输入和输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系统恰好是各部分的总和。”[3]

(三)教育督导应充分发挥其整体协调作用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了许多要素,依据复杂科学理论的整体性原理,只有当各个要素相互协调作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时,才能得到发展,注意协调好教育系统各个要素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教育督导工作既有检查监督、考核评价、指导帮助下级政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属学校工作的任务,又有向上级报告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条例、计划指令的执行情况,做出准确且有分析的反馈的任务,可以说它就是教育各个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

三、复杂科学理论对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启示

(一)强化教育督导信息的收集工作

教育督导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信息收集工作难度加大,要求也更加严格。教育督导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应做全面系统、灵活变通。全面系统是指信息收集时要全面覆盖督导对象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状态,对督导对象的全部工作进行系统、整体的把握。因为只有广泛、全面地搜集信息,才能完整系统地反映督导对象的全貌,为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障。[4]

(二)发展多样的教育督导形式

随着教育督导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督导对象日趋复杂。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督导活动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保持教育督导形式的不断变化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综合运用多样的教育督导工作方法,有助于督导人员把握督导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澄清混乱、明确目标、有的放矢,适应不同督导活动的需要,真正发挥教育督导全面适时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三)建构多元的教育督导反馈机制

多元反馈机制立足于一次教育督导过程,将督导过程内外环境结合起来,不但重视对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反馈,而且重视对被督导单位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将督导过程外的其他方面纳入到反馈机制中,形成一个双向多元的教育督导反馈机制。[6]这种机制和教育督导的开放性、反馈性、协调性和非线性的特性是相符的,不仅有利于教育督导功能的发挥,还可以促进教育督导系统自身的发展。多元反馈机制的特点是,教育督导机构对接受督导的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反馈,通常是在对信息全面深入分析后的总结处理阶段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督导对象对督导报告初稿的反馈意见,适当地开展补充督导并修改督导报告,然后才将补充督导报告和最后形成的督导报告一起呈送给上级,对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杨新颖.复杂科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3):28.

[2]朱建业,史敦杰,王丽娜.复杂科学视野中的军校教育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3):66.

[3][英]拉尔夫.D.斯泰西.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宋学锋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1.20.47

[4]王培章,陈秉奎,王新桥.教育督导信息收集机制及强化[J].今日科苑,2007,(4):139.

[5]杨军.20年来我国教育督导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41.

工作复杂性 篇4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不可能直接改变工作复杂性, 即采取降低工作复杂性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只能通过选择员工, 使之与复杂工作相匹配进而缓解压力。与Rothbaum等《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一文中的基本观点一致, 如果能够改变世界来适应自己, 则改变世界;如果不能改变外界, 那么只能改变自己适应世界。进一步, Swartz等在价值观研究中提出的“快乐是选择”的观点, 即依据价值目标进行选择、或选择与价值倾向相适应将获得积极结果。工作压力管理实践中, 企业可以根据工作特点来选择研发人员, 研发人员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工作, 则工作压力最低。本文将上述管理模式称之为“匹配”, 即工作复杂性与成就目标导向的匹配。

一、工作复杂性与成就目标导向的匹配模型构建

组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可以分为工作量要求与工作复杂性。知识型职业和操作型职业分别是工作复杂性要求与工作量的代表。知识型职业, 如研发人员, 医生等, 常常面对的是新目标、新问题, 采用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性的手段、方法完成任务;操作型职业, 如加工制造业工人、护士等, 常常面对的是常规性工作, 要求采用科学、标准的流程完成任务。员工的个人目标区分为学习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导向、趋近目标导向和回避目标导向。具有高绩效目标导向的个体, 更关注外在评价, 以超越他人、获得外在认可为目的;具有高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 更关注内在价值, 以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为目的。具有高趋近目标导向的个体, 具有更为积极的行为倾向, 聚焦于最想要的目标;具有高回避目标导向的个体, 具有更为消极的行为倾向, 聚焦于最不想要的目标。不同倾向的成就目标导向显著影响员工对自身现有能力的评价及其行为模式的选择。

高工作复杂性的工作具有挑战性, 其绩效结果难以预期的, 这对于那些具有积极行为倾向, 希望通过努力达成更有意义目标的员工而言, 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其兴趣和热情、积极追求更好的结果, 所以高趋近目标导向个体趋向于选择高工作复杂性工作。2003年, Kennon的研究中指出工作要求的内容是成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困难的工作导致更好的绩效。Hirst在2009年研究中指出趋近目标导向与创新正相关, 趋近目标导向强的个体会更倾向于选择与创新有关的高复杂性工作。因此, 高工作复杂性与高趋近目标导向相匹配, 压力感最低。

对于那些具有消极行为倾向, 以避免失败为目标的员工而言, 高工作复杂性相关的创新性会加大风险性, 增大失败的可能, 因而降低其工作热情、抑制其行为系统, 所以高回避目标导向个体倾向于选择低工作复杂性工作。2011年, Rusk的研究中指出回避目标导向个体倾向于避免挑战性工作, 此类工作会提高犯错误的风险而影响绩效。Martin在2012年的研究中指出当任务存在风险时, 趋近与回避目标导向的矛盾会被激起, 回避目标导向个体会尽力避免风险。因此, 与高回避目标导向不匹配, 员工压力感高。

复杂性工作以技术要求高、创新性强为突出特点, 客观上为员工提供了学习机会、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但许多企业, 如IT行业,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对员工一种硬性要求, 成为重要的工作压力源。在中国背景下, 赵欣等研究发现, 学习目标导向较高的个体报告了较高的工作压力感, 这也说明员工心中已将学习目标导向与“被学习”划等号。换言之, 学习目标导向在中国背景下实际测度的是员工“被动学习”的程度, 不是原始的定义, 因此复杂性与学习导向将导致较大的压力感。

对于那些希望超越他人、获得同事、上级认可的高绩效目标导向员工而言, 高复杂性是一种阻碍, 阻碍其顺利完成任务、达成绩效目标, 因此, 两者不匹配。2011年, Hagger的研究指出高绩效目标导向个体在感到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会选择较为容易的工作;即使其感觉自己能力较强, 也会为了获得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而放弃学习的机会。Luo在2011年研究中指出高绩效目标导向个体会避免一切比他人表现差, 分数低, 没有说话权利的工作。因此, 高工作复杂性与高绩效目标导向将导致高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假设:高工作复杂性与趋近目标导向匹配, 与其他情况相比, 员工工作压力最低。

二、匹配缓压模型的实证检验

借鉴管理学常用的二维四分法, 将工作复杂性、学习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导向、趋近目标导向、回避目标导向分为高低两组, 按照假设进行组合, 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检验模型假设。工作压力分别采用焦虑情绪 (见表1) 和沮丧情绪 (见表2) 进行测量。

三、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 高复杂+高趋近组的焦虑情绪均值为2.16显著低于其他分组;沮丧情绪均值为1.34, 显著低于其他分组。我们认为, 相对于其他目标导向的员工而言, 高趋近目标导向的员工在从事高复杂性工作时压力最低, 因此更适合于从事研发工作。

摘要:如何有效缓解研发人员工作压力已成为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压力的认知评价理论、成就目标导向理论, 构建并检验研发人员的缓压模型。研究发现, 高工作复杂性与趋近目标导向匹配, 与其他情况相比, 员工工作压力最低。

关键词:研发人员,缓压模型,工作复杂性,成就目标导向

参考文献

[1]Ganster, D.C., Schaubroeck, J..Work stress and employee health[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2) :235-271.

[2]赵欣, 赵西萍, 梁栋.Karasek工作压力扩展模型的实证研究.软科学, 2009 (4)

[3]赵欣, 赵西萍, 汪永星, 陈威.成就目标导向对工作要求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节效应——以护士为例.应用心理学, 2011 (4)

工作复杂性 篇5

清理整顿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要求,为保护居民合法权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出租屋治安复杂场所的依法有序管理,经乡综治办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专项行动。为配合政府行动,使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全面摸底登记,全面清理整顿,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清除隐患,为促进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明显好转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清理整顿专项行动,达到“五个全面”的目标,即全面摸清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重点是出租屋、网吧、影吧及其他安全,治安隐患较多的“三小”场所﹚的底数和状况,全面清理违章搭建出租他人使用的建筑物,全面防范和消除这些场所的消防、治安隐患,全面提高业主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法租赁、依法使用的法律意识,全面提高治安复杂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规范”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社区成立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清理整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XXX﹙支部书记﹚

副组长:XXX﹙居委会主任﹚

成 员:两委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社区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清理整顿日常工作。通过落实“属地管理”的责任,集中和加强清理整顿队伍力量,积极开展辖区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清理整顿行动,完成好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和租住人口信息采集和登记建档工作。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既各负其职,又与各居民密切配合,开展行动,综合执法,形成合力。

四、主要任务

﹙一﹚摸清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底数。对辖区所有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包括住宅和非住宅,自建和购置,有合法手续和无合法手续,已租和待租的出租屋,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全面摸查,准确地进行信息登记,确保出租屋等复杂场所登记率要达到95%以上。

﹙二﹚全面做好租住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按照“来有登记,走有注销”的原则,对在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居住的所有人员全面,准确地采集信息,及时核对变更,建立管理档案,录入电脑,实行电脑化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租住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租住人员信息采集率达到90%以上。

﹙三﹚坚决依法查处违规租赁行为。要突出重点,对属于违法建和乱搭建的,要依法坚决予以拆除;擅自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未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手续或承租人无合法身份的要采取相应措施。

﹙四﹚认真整治出租屋消防,安全隐患。对各类出租屋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重点加强对租用经营的影吧、网吧、设有小包厢的休闲娱乐场所,“三小”场所的消防管理,逐户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租。

﹙五﹚认真清理违章经营行为。对出租屋内的“黑网吧、黑影吧、黑诊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及其他无照,违章经营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该取缔的予以取缔。

﹙六﹚切实搞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摸查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和采集租住人员信息过程中,对出租屋租住人员的计生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出租人依法查处。

﹙七﹚认真整治出租屋的“脏、乱、差”问题。在对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全面摸查过程中,发现“脏、乱、差”问题,及时进行清理整治。要落实责任,定期检查清理,形成制度。

五、工作步骤

清理整顿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专项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中旬,召开会议对开展清理整顿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工作进行部署和宣传发动。2月底,完成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组织力量,开展宣传活动,争取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并把分工和责任落到实处。

﹙二﹚摸查登记阶段。以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业主和承租人为对象,通过上门采集登记的方法,逐片、逐户进行摸查和采集信息。如实、准确、全面填写《李家山社区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登记簿》,同时与出租屋主签订《出租屋主治安责任保证书》。在此基础上,按照房户合一,一户一档,认真做好资料建档。

﹙三﹚规范整治阶段。本着边摸查,边整治的原则,针对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清理整顿措施,开展日常和突击清理行动,选择一、二个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相对集中,基础比较差,管理比较混乱,脏、乱、差情况严重,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区域作为整治的重点,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深入开展。

﹙四﹚检查总结阶段。清理整顿出租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出租屋清理整顿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其继续进行清理整顿;对马虎应付、敷衍了事,因工作不到位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将进行通报批评。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要求,周密部署。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出租屋清理整顿工作当作改善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真正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要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加强协作。居委会要切实负起协调、监督的责任,要与上级部门加强情况的交流联系,及时督促检查。

﹙三﹚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在清理整顿过程中,要按照职责权限,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开展整治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注意方法;要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随意执法,徇私枉法现象;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积极为业主和承租人做好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对在清理整顿中发现的违规租赁、违章经营,以及抵触清理整顿的行为,要抓典型,营造强大的舆论环境,督促解决问题。要用正反两方面典型相结合宣传,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强化出租屋当事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的意识、形成依法租赁风气。

﹙五﹚严格把关,狠抓落实。要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落实专人,全面掌握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对每一阶段的工作,结束后要将情况书面总结上报,以便掌握进展情况,利于正确引导。要及时研究解决清理整顿过程碰到的问题,采取可行措施,推动整体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以复杂性思维应对复杂性开放 篇6

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按下手印决定“包产到户”,到深圳特区肩负“杀出一条血路”放胆一搏;从谈“股”色变到证券市场人气旺盛;从“一大二公”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各级政府简政放权、转化职能;从国有企业大刀阔斧的改组改制,到财税、金融、外贸、价格、投资、土地、分配、社保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国用一系列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坚定选择。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风烛残年的清政府展开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成效斐然。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巩固国防,具体表现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短短几年,洋务派主持下的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基本建成,火枪、大炮、蒸汽战舰都能在国内建造,其决心之大、动作之快令中外为之震惊。

兴建军事工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洋务派认为西方诸國都是以工商业致富,由富而强,认为“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将工业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此后十余年,矿业、冶炼、轻纺、电报、铁路相继建设,中国打破了西方资本的垄断,回收大量白银,拥有了自己的资本主义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

尽管辉煌过,尽管功不可没,洋务运动终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改革没有触及专制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以先进的西方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成于积极主动的现代化方案,败于政治领域的拒绝改革。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写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历代的改革,都是被动式的改革,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时,是不会改革的;往往是经济发展受阻,国库没钱实在没有办法时,才会被迫启动改革。”吴晓波举例上世纪70年代末的联产承包,80年代末的物价闯关,90年代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分税制问题、对外贸易体制变革等问题……都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改革的。

在今天,开放某种程度上就是改革。在百度输入“开放”两字,搜索出来的热门新闻有上海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基金业开放、垄断行业向民企开放等等,开放剑指改革。

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改革开放作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场根本变革,同样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今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改革更艰难了,开放更复杂了,因为从一开始选择的渐进式的改革与开放,意味着容易改的都改了,“硬骨头”都在后面。改革开放的目标、过程、结果都十分复杂,内容、环境、主体一直在变化,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以中国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例,都是千头万绪。

改革开放一直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而实现,而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体的作用也在不断深入,这个过程必然与政府主导产生摩擦,这会直接影响改革开放的方式,也会增加复杂性,甚至决定其结果。这个时代没有看客,人人都是改革开放的践行者与受益人,而参与的前提首先是应对复杂的理智。

翻阅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史料,深感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地区的开放与建设完全没有统一的模式,甚至经验也难以归类总结。可以说,开放从一开始就是复杂多样的。面对千差万别的目标与诉求,开放需要更大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同时加强对市场运行秩序与政治体制的严厉监管。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彼此矛盾的要求,恰好是对复杂性的智慧应对。

工作复杂性 篇7

复杂产品是指研制成本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长、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产品。复杂产品研制技术涉及多个工业领域、多学科及多专业, 彼此间联系成千上万, 需要众多工作人员同时协调作业, 因此制定科学、严密的项目计划是确保复杂产品研制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

复杂产品研制项目工作分解是制定项目计划的基础和依据。Mansuy[1]将复杂项目分解成费用、进度和产出结果明细的单元, 通过对项目或其进程进行分解实现项目有效管理。Rad[2]认为在工作分解结构 (WBS) 的较低层级通常是进度导向的, 在较高层级通常应该是以交付物为导向的, 因此, Rod修正了传统工作结构的分解方法, 主张以交付物为导向, 并阐述了基本原理和方法。文献[3]提出了平行WBS, 对项目实体 (过程或交付物) 的分解结构进行研究, 把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基本分解模式分为功能分解和关系分解。美国项目管理专家Haugan提出将单个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的元素, 即产品分解元素、服务分解元素、结果分解元素、横向关联元素、项目管理元素[4,5]。皮亚风[6]提出了航天产品WBS的相关定义、编制要求和主要框架。金鑫[7]从项目所要交付的成果出发, 充分考虑航天型号项目成果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装配分解结构、产品分解结构、通用步骤和工作分解结构矩阵的航天型号项目工作分解模型。何恒等[8]提出了一种支持复杂产品研发的PDA-WBS模型 (P指产品分解, D指交付物分解, A指项目活动分解) 。何苗等[9]研究了基于产品分解结构的复杂产品工作分解技术。这些研究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10]和《工作分解结构实施标准》[11]中的划分基本一致, 其实质是从产品分解结构和工作分解结构两个维度考虑, 分块、分阶段地逐级编制而成。由于两维的项目工作分解模型在分解时没有考虑到与项目组织结构的对应, 不利于工作分配, 容易造成责任范围不明确, 从而导致一些工作无人负责, 成为项目失败的重大隐患。现有研究为贯彻落实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两条指挥线[12]之一的技术指挥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由于模型缺少对组织分解结构的映射, 从而使得工作分解结果弱化了另一条责任指挥线的贯彻实施。

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是一个复杂大系统, 需运用复杂性理论, 需基于系统思维对其进行管理。因而, 在对复杂产品研制项目进行项目分解时, 应基于系统观视角, 从项目整体和全局考虑, 不能仅从项目的本身, 即可交付产物及研制过程两个方面考虑, 还应考虑到执行和实现项目的组织结构。为此, 本文针对复杂产品研制项目特点, 基于系统观视角, 提出了基于产品分解结构 (PBS) 、组织分解结构 (OBS) 、工作分解结构的三维映射项目工作分解模型, 并以航天运载火箭研制项目为例演示了模型的应用。

1 3个基本的项目分解结构

产品分解结构是面向交付成果的分解, 它用于定义项目可交付的产品及产品的组成单元, 确定产品中应含的功能和结构[9]。标准产品分解结构提供了产品分解结构应包含的基本信息, 是一种通用化的产品分解结构。如航天运载火箭研制项目, 按产品结构层次可分为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测量系统、发射支持系统等分系统, 各分系统可进一步分解为子系统, 继续往下可分解为部组件或单机、零件[13]。

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产出物为导向的层次化的项目工作范围, 它给出了生成各个项目可交付物的项目工作分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4], 这些项目工作分包通常是易于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包, 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项目的组织环境可以选择恰当的工作包分解粒度。标准工作分解结构提供了工作分解结构应包含的基本信息, 是一种通用化的工作分解结构。如航天型号项目按研制流程, 大层次为对研制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分解, 依次分为项目论证阶段、方案研制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小层次为对各阶段研制工作的分解, 依次分为设计、生产、试验、验收等[15]。

组织分解结构是对项目所处组织环境的一种层级描述, 可用于对工作包指定责任相应的责任部门。它按照组织现有的部门、单元或团队排列, 并在每个部门下列出项目作业或工作包[16]。复杂产品研制项目的组织结构多为矩阵型结构, 如航天型号研制项目实行总指挥负责制, 并设有临时型号办公室, 负责研制项目的总体指挥调度, 各承制单位按各自职能负责相应分系统研制。

2 项目工作分解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定义1复杂产品PBS模型用元组表示为RPBS= (P, PC, PN, PCD, PD, PT) 。其中, P为PBS产品结构树中节点pij的集合, P={pij|i, j∈N}, i表示节点在PBS中的层次, j表示节点在第i层所处的位置;PC为节点的结构关系集合, PC={pcij (i+1) k= (cij, c (i+1) k) |i, j, k∈N}, pcij (i+1) k表示pij是p (i+1) k的父部件;PN为节点名称集合;PCD为节点编码集合, PCD具有唯一性;PD为节点交付物集合;PT为节点工期集合。

定义2复杂产品OBS模型用元组表示为ROBS= (O, OC, OR, ON, OCD, OCG, OCO) 。其中, O为OBS组织结构图中节点ouv的集合, O={ouv|u, v∈N}, u表示节点在OBS中的层次, v表示节点在第u层所处的位置;OC为节点的结构关系集合, OC={ocuv (u+1) w= (ouv, o (u+1) w) |u, v, w∈N}, ocuv (u+1) w表示ouv是o (u+1) w的父节点;OR为节点的职能集合;ON为节点名称集合;OCD为节点编码集合, OCD具有唯一性;OCG为节点负责人集合;OCO为节点的外协组织。

定义3复杂产品WBS模型用元组表示为RWBS= (W, WC, WN, WCD, WD, WT) 。其中, W为WBS中任务节点wxy的集合, W={wxy|x, y∈N}, x表示节点在WBS中的层次, y表示节点在第x层所处的位置;WC为节点的结构关系集合, WC={wcxy (x+1) z= (wxy, w (x+1) z) |x, y, z∈N}, wcxy (x+1) z表示wxy是w (x+1) z的父节点;WN为节点名称集合;WCD为节点编码集合, WCD具有唯一性;WD为节点交付物集合;WT为节点工期集合。

定义4复杂产品责任分配矩阵 (PRM) 模型用元组表示为PRM= (PCD, PN, PD, PT, OCD, ON, OCG, OCO) 。元组中, 各列属性含义与上述定义相同。

定义5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PWBS) 模型用元组表示为WBS= (PWCD, PWN, PWD, PWT, PWBT, PWFT, OCD, ON, OCG, OCO) 。其中, PWCD表示项目工作编码, PWN为项目工作名称, PWD为项目工作交付物, PWT为项目工作工期, PWBT为项目工作开始日期, PWFT为项目工作结束日期, OCD为承担部门编码, ON为承担部门名称, OCG为承担部门负责人, OCO为外协组织。

复杂产品标准PBS和标准WBS一般由国家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定义并以模板形式固定, 用以指导具体产品PBS和WBS的构建。对于一个确定的研发单位, 组织结构形态和组织职能的设置是相对稳定的, 不因研发产品的不同而不同。PRM描述的是研制项目中某一层次产品分解结构与相应项目组织分解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PWBS描述的是研制项目的产品分解结构与组织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明确了每一个PBS元素的责任单位及其应完成的WBS元素或WBS元素集。

3 模型的映射原理

复杂产品研制项目的特征决定了项目工作的分解往往需要多个组织或部门、科室, 甚至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 分解过程通常是自上而下、分层次分块分阶段进行的。

3.1 分层次、分块、分阶段的映射原则

复杂产品按产品结构层次可逐层分解为分系统、子系统、部组件、零件。承担该产品研制的企业集团按组织结构层级可逐层分解为单位 (部门) 、科室、小组。复杂产品研制工作按研制流程可分解为各工作阶段, 每一工作阶段可分解为粒度恰当的工作包, 即工作包可以有大包、中包和小包。分层次映射是指PBS、OBS与WBS模型之间的映射在各层次横向进行。分块映射是指PBS与OBS模型之间映射在纵向进行匹配。分阶段映射是指PRM与WBS模型之间的映射依据WBS中的工作阶段分段进行。

在进行三维映射分解时, 首先进行分层次映射, 确定各层次产品与各层级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所示, 分系统对应单位, 子系统对应科室, 部组件对应小组;其次进行分块映射, 将相应层次的不同产品模块与不同组织部门之间进行匹配, 即根据功能要求, 将各分系统与各单位职能进行匹配, 各子系统与各科室职能进行匹配, 各部组件与各小组职能进行匹配;最后进行分阶段映射, 各单位将其负责的分系统与工作阶段进行映射, 各科室将其负责的子系统与某工作阶段下的相应层次所有工作包进行映射, 各小组将其负责的部组件与相应层次的所有工作包进行映射。

一般来说, 集团负责将产品分解为分系统, 并将各分系统映射至各单位;各单位针对其负责的分系统进一步分解至子系统, 并将各子系统映射至各科室;各科室针对其负责的子系统进一步分解至部组件, 并将各部组件映射至各小组。

3.2 PBS-OBS的映射

从PBS和OBS的笛卡儿积中选取RPBS (pij) .PN与ROBS (oij) .OR相匹配的元组, 并从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产品责任矩阵PRM, 记为, 其中, 符号∞表示两个关系的连接, 符号π表示投影。由承担部门负责人OCG根据承担的任务确定其外协组织OCO。

3.3 PRM-WBS的映射

由PRM中所有PCD对应的节点pij与WBS某一工作单元中相应层次的所有节点wxy的笛卡儿积构成PWBS的定义域, 由研发和管理人员一起对适用于pij的wxy进行判断, 共同确定出PWBS中的项目工作集合。令PWBS中PWCD=PCD_WCD_OCD, PWN=PN+WN, PWD=PD+WD, PWT由PT和WT共同确定, PWBT和PWFT由PWT确定。

4 模型的工作流程

模型的工作流程按分层次、分块、分阶段的映射原则, 先进行PBS-OBS映射生成PRM, 再进行PRM-WBS映射生成PWBS, 具体如下:

(1) 根据研制产品的规模及复杂度等特征, 参照行业标准PBS、WBS及承制单位组织结构, 编制该研制项目的PBS、WBS和OBS。为适应案例需要, 本文假设PBS分为3个层次, 由顶层产品层分解为分系统, 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 子系统分解为部组件。假设WBS分为4个层次, 由顶层工作层分解为工作单元, 工作单元再逐层分解为大工作包、中工作包和小工作包。OBS由顶层总研制集团到各分系统承制单位, 单位到科室, 科室到小组。

(2) 第一层次映射, 由总承制集团计划部在产品项目组的技术支持下, 将产品分解为各分系统, 依据分块原则, 将各分系统匹配至各承制单位, 即进行PBS-OBS映射生成第一层次产品PRM矩阵, 依据分阶段原则, 将PRM与WBS中相应工作阶段进行映射, 生成第一层次项目PWBS。

(3) 第二层次映射, 各承制单位计划科在分系统项目组的技术支持下, 依据分块原则, 将其承制的分系统分解至各子系统, 并将各子系统匹配到各科室, 即进行PBS-OBS映射生成第二层次分系统PRM矩阵, 将分系统PRM与WBS中相应工作阶段下的所有大工作包进行映射, 生成第二层次工作阶段PWBS。

(4) 第三层次映射, 由各科室将其承制的子系统分解成部组件或零件, 依据分块原则, 将各部组件配匹到科室内各小组, 即进行PBS-OBS映射生成第三层次子系统PRM矩阵, 将子系统PRM与相应工作阶段下的所有中工作包和小工作包进行映射, 生成第三层次大工作包PWBS。

依据该研制项目PBS和WBS的结构关系, 将上述各层次PWBS连接在一起, 即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复杂产品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需注意的是模型层次的设定应依据具体研制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及承制集团的组织结构而定。

5 应用案例

已知某航天运载火箭研制项目, 该航天运载火箭部分PBS如图2所示, 部分WBS如图3所示。该研制项目由某研究院负责, 该研究院为矩阵式组织结构, 设有科研计划部, 并下设研究所, 研究院针对该项目设有临时型号办公室 (项目管理组) , 用于辅助科研计划部制定项目分解结构, 负责该项目研制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工作。研究所为矩阵式组织结构, 设有科研计划科, 并下设科室, 研究所针对其承制的分系统设有分系统项目管理组, 用于专门负责分系统研制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工作。已知该研究院下设一所、二所及三所, 分别负责箭体结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制。

运用上述模型进行项目工作分解, 具体步骤如下:

(1) 院科研计划部在型号办的协助下, 参照标准PBS和WBS, 编制该型号研制项目的第一层次PBS和WBS, 进行PBS-OBS映射, 根据各研究所的职能, 生成第一层次产品PRM, 如表1所示。进行PRM-WBS映射, 生成第一层次项目级PWBS, 如表2所示。

(2) 限于篇幅, 本案例仅对动力系统的初样研制进行分解和映射。根据分层次、分块映射原则, 由承制动力系统的二所科研计划科, 在其分系统项目组的技术支持下, 参照标准PBS和标准WBS, 对动力系统进行第二层次产品分解和工作分解, 生成分系统级PBS和初样研制WBS。进行PBS-OBS映射, 生成分系统级PRM, 如表3所示。进行PRM-WBS映射, 生成工作阶段级PWBS, 如表4所示。

(3) 各科室仅对其负责的子系统进行分解和映射, 本案例仅对增压输送系统的初样设计工作包进行分解和映射。由负责研制增压输送系统的一科室, 参照标准PBS和标准WBS, 对增压输送系统进行第三层次产品分解和工作分解, 生成子系统级PBS和作业级WBS。进行PBS-OBS映射, 生成子系统级PRM, 如表5所示。进行PRM-WBS映射, 生成大工作包级PWBS, 如表6所示。

至此便完成该航天运载火箭项目工作分解。可以看出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分三级完成, 分别由总负责研究院 (总体所) 、各承制研究所及其下属科室共同参与完成。

实际上, 表6中第2至第6列是该案例的二维分解结果。相比之下, 二维分解不能明确责任主体, 三维分解由于将产品、工作和组织视作一个整体, 能够给出产品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与组织分解结构的对应关系, 从而能清晰地分析出项目的层级, 有效地确定项目的产品范围、工作范围、工作和产品的相关组织或人员及其相关责任范围, 为构建有效的项目控制帐户提供了方法支持和工作基础。

6 结束语

本文基于系统观视角, 结合复杂产品研制项目特征, 提出了从PBS、OBS、WBS三个维度构建复杂产品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模型。模型按分层次、分块、分阶段的映射原则, 通过PBS-OBS的映射, 生成产品责任分配矩阵 (PRM) , 继而通过PRM-WBS的映射, 生成复杂产品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PWBS) , 将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与项目组织结构相整合, 从而使项目组织涉及的所有承制单位、部门及科室, 直至研制项目组所有成员都能明确各自所要做的工作、责任及相关产出物, 为复杂产品研制项目贯彻实施责任指挥线提供了保证, 同时也为这类项目运用挣值管理原理进行成本-进度的集成管理提供了基础。该模型运用系统观思维, 将项目与实现项目的组织看作一个整体, 体现了项目分解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为复杂性项目管理提供了基础。此外, 该模型给出了形式化的定义, 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

本文重点针对航天工业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复杂产品提出了三维映射工作分解模型。该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到其他复杂的组织结构或流程, 只要明确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及其各节点的职能, 即可根据具体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及项目组织结构来设定模型层次。

工作复杂性 篇8

复杂任务能否圆满成功与其过程管理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复杂过程管理主要有工作计划管理, 试验设备管理及操作信息管理组成[1,2]。

对于操作检验管理, 为了推进复杂项目过程控制, 强化操作精细化管理要求, 杜绝操作不到位, 确认不到位, 判读有遗漏的情况出现, 通常会组织各系统实施全过程表格化管理, 根据表格化要求制定详细的表格。但由于确认表格掌握在各岗位设计人员手中, 数据分散, 存单和传递存在困难, 导致信息零散、无法有效整合形成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 许多复杂工作过程计划、任务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 导致后方无法实时掌握工作现场的工作状态。另外对于现场操作人员填写的纸质表格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及报告生成都需要人为处理, 必然会引入人为失误、效率低下等问题。

复杂工作过程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工作总体规划及详细计划和具体任务流程, 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实时管理、试验设备的管理、实现对工作现场各项活动的精细化管理[3]。

2 系统建设

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由操作信息采集终端, 数据通信模块, 业务服务层, 系统数据层四个功能单元组成。

其中操作信息采集终端软件由操作采集表格管理, 操作采集数据记录, 操作采集结果签署, 采集设备设置, 操作信息表格查看, 采集操作资料查看等功能组成。

数据通信模块由用户岗位信息同步, 产品零件信息同步, 设备信息同步, 检查表同步, 文件资料同步等功能软件组成。

业务服务层由工作计划管理, 操作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数据层由任务计划子库, 试验设备库, 系统管理库及系统元数据库四个业务子库组成。

系统通过工作计划管理模块依据任务总体规划, 以及工作现场的管理流程、相关作业文件和关键质量控制点编制任务执行的详细计划和具体任务流程, 通过对任务的实时管理、试验设备的管理、实现对工作场测试、试验等各项活动的精细化管理[4]。

系统通过操作过程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工作计划编制、审批、发布、调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操作零失误、判断零遗漏。积累工作采集数据, 实现数据有效分析处理[5]。

设备管理模块能够实现采集设备自身信息的管理, 试验设备资源使用跟踪, 计量检定预警, 保证工作过程中试验数据采集的正确性。

3 主要功能

3.1 工作计划管理

3.1.1 计划编制

系统服务端需要包含现场工作计划编排, 编排主要按项目时间节点进行。在系统中能实现对工作项目添加或减少, 对其基本属性信息的编辑与查看, 如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

3.1.2 计划审核

系统对现场工作计划的新增、修改、删除采用审批流程, 只有审批后的工作计划才能进行任务的发布、数据同步等操作。同时, 在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时, 需要走审批流程, 只有审批通过的计划才可以由操作终端进行同步。

3.1.3 表格制作工具

支持现场使用电子表格的可视化编辑, 自动关联映射数据字段信息, 便于普通用户快捷定义现场使用表格。

3.1.4 任务分配

编制好的工作计划, 需要指定给具体的工作岗位去执行, 一个工作岗位可以由多个操作者, 一个操作者也可以兼不同的岗位。

3.1.5 计划调度

编制好的工作计划, 可以根据现场任务的执行情况, 动态调整计划的执行顺序, 执行时间以及执行岗位。但是工作计划的现场调度, 需要经过流程的审批方能生效。

3.1.6 统计分析

现场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主要功能是将操作终端现场采集的操作类数据信息、表格完成情况信息、对一个系统内的所有检查数据、已完成检查确认表格数据及各类单点、易错难、拧紧力矩等特殊操作检查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 并以报表的形式输出。

3.2 操作过程管理

3.2.1 现场数据采集

通过现场操作终端, 对现场检查确认信息以及前期累次进行的数据进行采集录入, 采集数据既可以是数据, 文本以及判定值, 也可以是录像、照片以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支持对信息有效性进行电子签署。

3.2.2 操作文档管理

文件和资料中心集中管理通过操作终端提供给用户的各类流程说明、操作说明等文件和资料信息。按照型号、技术状态和工作项目树的版本, 对现场任务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版本管理。通过操作终端数据同步功能, 向操作终端提供正确版本的文件和资料信息。

3.2.3 现场数据签署

现场采集的数据, 在提交到服务端之前,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 提供多人签署功能, 对已经采集的数据进行审批, 签署之后的数据才能提交到服务端。

3.2.4 数据通信模块

提供服务端与操作终端网络接口, 具备数据推送功能, 以便能够将服务端现场流程信息、检查确认表格文件、技术及管理文件通过网络接口推送到操作终端;具备数据自动抽取功能, 能够将检查确认表格中包含的数据信息抽取并存储。

3.3 设备管理

3.3.1 台账管理

完成设备的基本资料管理, 设备的导入导出, 设备台账及设备原值、净值计算, 设备附件进行管理等相关功能, 并可进行组合查询, 为设备管理奠定参数基础。资产设备基本资产的录入, 导入;设备台账, 设备附件及相关报表, 并可进行固定格式的导出。

3.3.2 计量信息管理

设备分为标准设备和非标设备, 其中部分设备具有检定标准证书, 对于这类设备, 需要定期为该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如图2, 在对检定校准证书信息进行新增时, 能够和该计量设备信息相关联;能够根据单个或组合条件, 对检定校准证书信息进行条件查询;当检定校准证书信息发生改变时, 能够对指定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信息进行修改操作;有检定校准证书信息需要删除时, 能够对指定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信息进行删除操作。

3.3.3 预警

如图3, 在计量设备台账管理中, 对将要到期或已经到期的证书给出预警, 该条记录呈特殊颜色显示。在计量设备信息中有“校验日期”和“有效期”信息, 系统根据两者计算出有效期限, 在有效期限前二十天里的记录呈黄色显示, 在有效期限后的记录呈红色显示。对于报警 (即将需要检定) 的设备, 在选择设备时, 不推荐使用, 但是仍然可以选择;对于报错的设备 (已超出该检定的日期) , 在选择设备时, 不可以选择该设备。

3.3.4 多维度查询

如图4, 设备除了从自身的所具有的属性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检索查询, 筛选出满足需要的设备, 比如设备的类型, 量程等。

设备在用于现场工作时, 设备与具体的事件发生了借用关系, 这时设备处于占用状态, 事件结束后, 占用状态标记为可用, 因此可以从设备角度查看产品的使用记录。

3.3.5 状态监控

对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及维修进行记录和管理, 并可进行设备保养的自动提醒及维修计划审批。对现有设备的保养及日常管理, 使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确定和评估设备实际状态的措施, 检查用于查明和确定设备的磨损并作出评估。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正常运行而进行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局部维修或对其恢复功能性的整体修理。

管理设备调拨申请, 审批, 实施过程及调拨情况记录。对设备调拨审批及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并对调拨情况进行记录和查询, 可生成相关报表。

对设备报废申请及审批流程进行管理与记录, 自动计算折旧年限。

设备状态监控能够实现对设备的使用状态的可视化管理, 哪些设备处于占用状态, 哪些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能够远程对设备状态进行调试, 这类设备首先能够作为以太网的一个节点, 远程配置一些参数, 对设备进行调试设备状态。

利用设备管理操作终端, 通过录像语音等多媒体方式对设备进行现场设备进行记录, 同步到现场发射过程管理系统中。后场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同步上来的录像和语音资料, 进行专家诊断, 定位设备存在的问题。

4 应用场景

图5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物理框架。

4.1 操作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操作终端完成任务的下载, 处理及上传, 处理任务可以通过文字描述, 打钩、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在处理任务的过程中, 既可以查看该任务的技术状态数据和文档, 同时也可以查看工作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

PC终端可以进行任务计划的编制, 编制计划的审批, 表格的制作, 技术状态数据的同步, 终端采集数据的同步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试验设备管理系统应用

现场试验设备的现场信息来源既可以是PC终端也可以是现场操作信息终端, PC终端可以在产品结构上, 为该产品指定适用的设备类型, 约束设备的选择范围。PC终端可以对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计量进行录入, 查看, 删除以及修改。现场操作信息终端, 在输入现场工作数据的同时, 需要指定该数据由哪个设备产生, 实现数据, 设备, 产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绑定。也可以对设备的现场故障进行文字描述, 现场拍照录像以及录音, 同步到服务端作为专家的决策依据。

5 小结

本文给出了一种复杂工作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介绍了其应用场景, 系统能够帮助例如大型试验等复杂流程的工作项目有序高效的进行, 最终能够替代以前纸质的工作现场流程, 系统已在某航空工作现场管理事件中得到初步应用。

摘要:为了推进复杂项目过程控制, 强化操作精细化管理要求, 提出了某复杂工作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描述了系统研制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对系统业务服务层工作计划管理, 操作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说明;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物理框架, 进行了操作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和试验设备管理系统应用的应用场景分析, 系统已在某航空工作现场管理事件中得到初步应用。

关键词:复杂系统,信息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丽娟.基于WEB的工作计划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位论文.

[2]GJB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S].

[3]孟卫辉, 宋鹏飞, 等.通用产品技术状态管理探索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 2014 (11) .

[4]许国贻, 李穗平.应用PDM系统加强技术状态管理[J].电子工程师, 2007 (02) .

工作复杂性 篇9

1.1 工程地质条件

2505综采工作面位于车集煤矿南翼25采区, 工作面水平标高-435~-494 m, 回采煤层为二2煤层;煤层厚度0.6~3.4 m, 平均厚2.6 m;煤层倾角7°~22°, 平均13°。工作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煤层总体上呈缓坡状形态。工作面范围内共有19条断层影响正常回采, 最大落差为5.3 m, 最小0.9m。在断层附近每次产状将有所变化, 倾角将逐渐增大。

1.2 生产技术条件

2505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较稳定, 平均煤厚2.6 m, 属中厚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 采用全部垮落法控制采空区顶板。工作面机械设备情况见表1。

2工作面改造必要性分析

受断层及薄煤区影响 (图1) , 工作面大面积破岩, 其中2#—24#、74#—80#架全岩, 80#—96#架破底0.8~1.5 m, 66#—73#架破顶0.8~2.4 m, 25#—69#架破底1.2~2.3 m。由于工作面岩石较硬, 采煤机无法进行破岩, 采用松动爆破辅助破岩, 在回采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回采工艺复杂, 不利于安全管理。除了正常的“采煤、装煤、运煤、支护、处理采空区”回采工艺, 增加了打眼、装药、爆破工序, 且由于爆破作业量大, 分次爆破, 对工作面顶板控制、设备维护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爆破作业量大, 工人劳动强度高。“二九一六”工作制, 中班打眼、爆破、出矸, 夜班出矸、割煤、打眼, 每天约打设爆破钻孔220个, 工人劳动强度高。

(3) 爆破矸石易进入煤流, 影响煤质。在爆破作业完毕后, 虽进行集中分矸, 但仍会有少量矸石进入煤流;同时采用湿式打眼工艺产生的水流也会影响煤质。

(4) 回采作业工程量大, 创造效益较低。工作面每天回采进尺为0.6~0.9 m, 平均0.7 m, 产出煤炭约183 t/d, 生产效率低, 投入人工、材料费用较多, 工作面回采无法创造效益。

由图1可以看出, 工作面前面约253 m范围内受到多条断层、薄煤区影响, 按照目前的进度, 此种不利局面将持续约360 d, 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与采掘接替, 故必须对工作面进行改造。

3 工作面改造设计

3.1 改造设计原则

工作面改造必须以安全、高效、高采出率为前提, 并遵循以下原则[1,2,3,4,5,6]。

(1) 工作面改造后, 减少或杜绝爆破作业, 简化工作面回采工艺,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提升生产效率。

(2) 使工作面丟煤量降到最低的同时, 减少改造巷道的掘进量, 保证效益最大化。

3.2 改造方案选择

根据地质条件, 结合矿方实际生产组织情况, 设计2种组织方案:方案Ⅰ, 改造切眼联巷垂直于改造里切眼与改造外切眼, 切眼与联巷长度分别为165, 144.4 m;方案Ⅱ, 改造切眼联巷分别与改造里切眼、改造外切眼斜交, 切眼与联巷长度分别为105.1, 163.8 m。工作面停采时切眼煤壁素描如图2所示, 具体改造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

(1) 改造方案技术对比分析。方案Ⅰ与方案Ⅱ技术特征基本相同, 主要对比点为回采期间支架与输送机的对接问题。相同点为支护技术相同, 需里外切眼对接, 不同之处在于方案Ⅰ一次完成设备安装, 方案Ⅱ先安装里切眼, 逐步对接支架与输送机。方案Ⅱ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安装支架约36架、输送机中部槽约40节, 回采工序相对复杂;方案Ⅰ较方案Ⅱ回采工艺简单, 但对接支架属于日常作业, 难度不大, 故方案Ⅰ无明显优势。

(2) 改造方案经济对比。方案Ⅰ与方案Ⅱ主要经济对比点为掘进费用、煤炭回收效益, 其中切眼掘进费用较联巷掘进费用需增加2 000元/m扩刷费用, 方案Ⅱ较方案Ⅰ多回收煤炭约1.58万t。具体对比分析见表2。通过经济对比可以看出, 方案Ⅱ在掘进费用与煤炭回收效益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3) 改造方案确定。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该矿生产技术条件, 选择方案Ⅱ为最终改造方案。

3.3 巷道支护参数

根据巷道围岩地质条件、服务年限等因素, 最终确定巷道支护参数[7,8,9]。

(1) 巷道顶板支护参数 (图4) 。巷道顶板采用锚网索支护, 选用Ø22 mm×2 000 mm高强锚杆, 间排距均为800 mm;锚索规格为Ø18.9 mm×7 200mm, 间排距1 400 mm×1 600 mm;配套其他支护材料为网孔规格为50 mm×50 mm的平焊网、眼距800mm的6眼4.2 m的M钢带、规格为400 mm×400mm和200 mm×200 mm的锚索托盘。

(2) 巷道帮部支护参数 (图4) 。巷道左帮采用锚网索支护, 支护材料选择与顶板支护相同;巷道右帮采用Ø32 mm×1 600 mm木锚杆, 配合使用木托盘, 铺设双抗网;帮锚杆间排距均为800 mm。

切眼巷道扩刷支护与巷道帮部支护方式相同。

3.4 切眼支架布置

里切眼安装支架36台, 外切眼安装支架40台, 切眼联巷放置支架39台 (图5) 。

沿切眼联巷155.88 m, 沿倾向增长60.91 m, 折合每3.8 m增加1架, 每3.8 m摆放1架, 支架顶梁对应的位置顶板锚索托盘 (梁) 去掉, 锚杆对应的位置垫木料, 防止支架升紧后, 损坏锚杆造成无法拆除, 之后升紧支架。中部槽对应支架位置摆放, 超前内中部槽立放, 超前外平放。电缆槽放在支架底座上。改造切眼上段1#架下沿距掘进期间偏中线0.85 m (g6点向下0.85 m) , 与巷道中线齐。

4 结语

针对工作面受断层与薄煤区影响、切眼破岩量大的情况, 分析了工作面改造的必要性, 提出综采工作面改造设计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得出最优改造方案, 大大减少了破岩工作量, 避免了大面积破岩、松动爆破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 降低了回采成本, 提升了矿井经济效益。同时此次工作面改造的经验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回采组织提供了实践参考, 对工作面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计平, 孟宪锐.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继宇.长走向工作面复杂地质构造带缩采对接技术[J].煤炭工程, 2009 (3) :35-36.

[4]刘志刚, 张华清.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与实践[J].煤矿开采, 2010 (10) :30-31.

[5]王全生, 庞月刚, 孟吉业, 等.采煤工作面过二种断层构造的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 2006 (10) :91-92.

[6]周祖舜, 王涛.综采工作面过大断层实践探讨[J].中国煤炭, 2011 (5) :61-63.

[7]陈炎光, 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

[8]侯朝炯, 郭励生, 勾攀峰, 等.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工作复杂性 篇10

2010年以来我单位先后参与完成了广西应急抗旱找水打井项目、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找水打井工程、广西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等多项国家找水打井工作其中, 其中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中, 我院完成钻孔164口, 钻探工作量近16000多米,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找水打井技术成果。本文目的主要是探讨广西某县找水打井工作区内破碎复杂的特殊地层的钻进成井方法, 同时对找水打井施工管理工作谈谈看法。

2 特殊地层对钻进效率影响的主要原因及钻探方法探讨

2.1 破碎复杂地层基本情况

在钻探过程中, 遇到的破碎地层通常可分为两类: (1)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破碎地层, 即由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挤压、张拉、剪切等作用, 使岩层产生节理、裂隙、裂缝、断层和片理, 其中坚硬的脆性岩石受构造力的剧烈作用最容易形成复杂破碎地层。 (2) 由外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破碎地层, 即风化层、河流冲积层、洪积层, 风积层。

由于在破碎地层中, 碎块状岩石的大小不均、胶结性差、结构松散、换层频繁、软硬悬殊、颗粒级配悬殊等特点, 所以在钻进过程中碎块不能稳定受力, 容易发生滚动, 产生多个切削面, 使得破岩效率降低, 岩心采取率低, 容易出现垮孔、掉块和卡钻埋钻、钻杆折断等孔内事故。在破碎地层钻进施工, 技术上主要存在难题主要有: (1) 钻进困难, 取芯困难, 岩芯采取率低; (2) 钻进时容易出现孔壁失稳, 掉块, 护壁困难。

我们在该县工作区施工钻进中碰到了以上两种类型的破碎特殊地层, 布井区内存在大量破碎地层、裂隙断层泥质充填, 充填泥洞等特殊性地层.我单位所用钻机设备都是一般的150m工程钻机, 特殊地层对钻探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2.2 影响钻进效率的主要原因

先看两个孔内事故案例: (1) 在工作区某镇某村屯的钻孔, 钻进中相继碰到裂隙断层泥质充填, 充填泥洞等地层。钻进到预定孔深后, 水文观察显示水量基本符合要求。问题出现在洗井时, 用压风机洗井后周边田地地面出现塌陷, 进而造成报废孔。 (2) 在某乡某村屯, 该孔地层条件复杂, 岩石坚硬, 可钻性等级大于7以上, 且属破碎地层。在钻进到132m深时发生卡钻, 引起钻杆折断, 进而引起埋事故。经现场了解情况, 发生事故的原因有: (1) 钻进破碎地层过程中孔壁掉块, 卡紧钻具, 未得到及时处理, 进而卡死钻具; (2) 钻进时使用直径为42mm的钻杆, 多次发生钻杆锁接头折断的事故, 42mm的钻杆所受到负载无法满足打深孔要求。这两个孔内事故比较有代表性反映工作区中特殊地层对钻探施工的影响。

所以, 破碎地层、裂隙断层泥质充填, 充填泥洞等特殊性地层是影响钻进效率的主要客观原因。

2.3 钻探成井方法

2.3.1 破碎地层钻进方法探讨

(1) 钻探施工设备对破碎地层钻进效率影响最大。据有关资料介绍, 我国破碎复杂地层钻进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有液动潜孔锤钻进技术、气动潜孔锤钻进技术、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和金刚石钻进技术中植物胶类钻井液等, 但拥有这样的钻探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地勘单位为数不多, 同时对钻进冲洗液的选择也要考虑到供水水井的影响。所以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施工工艺改进, 提高钻进成井效率还是首选。

(2) 工作中我们结合正在使用的150m工程钻机性能, 找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钻进工艺要点: (1) 松散层用准170mm合金钻头开孔, 回转全面清水钻进, 钻进入基岩0.5m, 下井管 (孔口管) 后用粘土填密实四周孔隙; (2) 结合后期安装水泵管的规格, 选择用准150mm或准130mm钻头, 清水钻进至设计孔深, 终孔直径一般应不小于准110mm。钻进过程中注意破碎复杂地层层深, 必要时下入暗管护壁;完整基岩地层以原状岩壁作井壁; (3) 破碎地层中钻进用取粉管或跟管钻进的方法来减少掉块、孔壁失稳、卡钻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 在新一回次钻进前必须用特制的捞芯钻头捞清孔底岩芯 (砂) ; (4) 洗井方法以深井潜水泵抽水洗井方法为主, 效果不好或水量未达要求时可用压风机洗井; (5) 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水文地质钻探规程的规定, 减少或避免孔内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3.2 裂隙断层泥质充填, 充填泥洞地层成井方法探讨

此类地层在钻进时可用跟管钻进保护孔壁的稳定。钻进时可使用上述破碎地层中使用的钻进方法。关键的问题是洗井。一般情况是使用深井潜水泵和空压机持续抽水洗井或空压机喷射洗井。洗井时要注意观察排水的水质变化, 若水清砂净或虽有浑浊, 但已没有泥浆、岩屑等物质, 或定时 (0.5h) 观测出水量, 若连续2~3次出水量无明显变化可认为洗井已达到目的。但是由于泥质充填在裂隙中, 胶结性差, 在洗井时裂隙断层充填泥质容易进入井内, 引起“洗不清”的情况;如果用压风机洗井, 由于压缩空气的作用, 周边裂隙断层充填泥质大量被掏空进入井内并被从井口吹出, 进而引发周边地面塌陷, 或其他环境事故, 造成钻孔报废;因此洗井时建议用使用潜水泵抽水洗井, 如用空压机抽水洗井, 则应该控制压力和风量, 洗井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周场面和稳定情况, 如发现有地面下沉, 开裂等情况时, 必须立即停止空压机洗井, 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3 找水打井施工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1) 提高应对特殊地层钻进的施工水平和成井工艺水平, 减少孔内事故和报废孔的发生。前面已讲过, 如何在破碎地层、裂隙断层泥质充填, 充填泥洞等特殊性地层进行钻进是影响钻进效率的主要原因, 这里不再重复。

(2) 应当充分发挥本单位在找水打井工作项目施工中的设备优势。在钻探施工作业社会化程度较高, 劳务钻机大量存在的情况下, 如经济能力许可, 每个地勘单位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优势或高端的钻探施工设备或先进钻探施工工艺, 比如潜孔锤施工钻进、全液压钻机等钻机设备。我们利用反循环钻机施工成井技术工艺上具有优势, 在2013年打井项目中, 利用反循环钻机在松散地层施工成井超过30口, 成井率超过85%, 每口井施工2~3d可成井, 效率非常高。

(3) 应当加强对劳务合作钻机的管理。现在的打井工程中, 各单位都外请了大量的劳务施工钻机参与进行施工, 劳务合作钻机已成为钻探施工的主力军。对劳务施工钻机的有效管理对完成施工任务和安全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

(1) 建立劳务相关各方的管理制度, 应对合作的劳务钻机实行制度化管理。

(2) 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些外请钻机设备陈旧, 缺乏必要的维修和维护, 安全防护设施缺失, 机械性能大打折扣, 影响施工进度, 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对劳务钻机进场前没有进行考察, 要对其资质、设备、人员、施工工艺、技术、经验、以往合作情况等条件进行安全考察和论证, 达到要求的才允许进场。

(3) 对考察后允许进场的钻机, 按一定的标准向单位交纳一定数额的风险保证金, 为施工过程中对履行质量、安全义务提供一定的保证。

(4) 外请钻机必须先签订合同后, 明确权利义务后, 才允许进场施工。“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会产生施工管理风险。

(4) 加强安全管理, 做到施工期间施工生产安全和生活安全并重

在施工过程中, 既要防止重生产、轻安全;也要防止重现场生产施工安全, 轻员工的生活安全管理。从近年来发生产的各种伤亡事故看, 在非生产现场发生的伤亡事故有上升的趋势, 比如工作之余外出会友、购物、娱乐、喝酒、钓鱼等过程中发生事故, 不管是生产事故还是生活事故, 受伤主体大部分是农民工。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4 结语

经过多年来的水文水井施工, 特别是在特殊复杂地层的打井施工经验积累, 我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任务的加重、建设方要求的提高等方面原因,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很有必要进行钻探技术设备升级和施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提升钻探施工管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江滨.地质钻探中孔内复杂情况的应对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1.

探索历史的复杂性 篇11

《世界经济通史》(GeneralEconomicHistory,即“经济通史”),是马克斯·韦伯自一九一九年起在慕尼黑大学所作一系列讲演的笔记汇编。一九一九——一九二○年正是韦伯思想更为成熟的时期,《通史》对整个世界经济演变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起源(这是韦伯毕生关注的课题)所作的全局性思考与宏观解绎,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深度,对于我们现在探讨现代化的条件、前提、模式与道路,比较东西方文化,均有一定的意义。

资本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

《通史》分别考察了前资本主义的农业、工矿业、商业及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经济导因与文化根源。作者似乎不想提供一种完备的教科书,因而其叙述并非面面俱到。开篇即探讨典型的日耳曼定居制度的传布、演变及其内容,同时也将日耳曼农村组织与苏格兰“敞地”制度、俄罗斯米尔(村社)土地制度、中国的井田制、印度的村落等等作了比较研究,最后指出:“关于原始人的经济生活确实无法作出任何概括的论断。如果我们就欧洲影响所未触及的人口中去寻求答案,我们总是发现彼此相差悬殊,而毫无一致之处”(《通史》第22页)。这实际上是反对那种将“典型”的原始农业组织作为普遍现象强加于世界历史的简单化倾向。又如论及各国封建制度时说中国“封建制度早在纪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废除,土地私有制随即奠定”,同时分析了日本的分封制度、武士阶层与中世纪西方庄园制、骑士武装的相似之处,指出“继日本之后,中世纪的西方乃是最纯粹的封建制度得到了发展的地区”。(《通史》第81页,第55页)这种提法虽极扼要,对认识我国近代以前土地制度与日本、西欧的差异,从而认清社会结构与分层上的差异,都不失为有益的参考资料。此外,韦伯书中提出的母权制婚姻与父权制婚姻并非后先相继而可同时并存的观点,以及对领主所有权起源的综合性考察,都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

但韦伯进行他的宗教社会学、经济史研究的最终目的,乃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究竟应归结于怎样一些环境呢?”(《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1页)《通史》的侧重点乃在于对资本主义起源的外部与内部先决条件、决定性因素、偶然因素、意识形态能动因素作全面的考察、爬梳和识别,从作为经济现象的资本主义出发,最终追溯到具有决定意义的文化根源。历史在这里恢复了它的全部复杂性。韦伯坚决反对那种把资本主义的兴起归因于某个单一原因的简单化倾向,更反对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纯粹外部力量的产物。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的起因应该从西方文化中独具的合理主义中去寻找。合理化乃是决定近三、四百年欧洲发展方向的一系列历史因素相互结合的结果,这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是历史发展的巧合,而不能看作完全是预先注定的东西。资本主义乃是于不同时期生成于西方文明中的多种因素——如古希腊罗马的理性化经验科学、合理的罗马法体系、经济生活的商业化和可计算性——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因素由于新教教义把取得经济成就提高到宗教使命的地位而综合起来,与当时相适宜的外部物质条件(工业革命时期煤和铁的开发)、特定外部事件(十六、十七世纪殖民活动引起价格大革命、需求大众化)相结合,终于生成了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是享乐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犹太人的经营技巧、贪婪的海外殖民活动的产物;反之,在其发韧之初,资本主义精神与享乐主义的启蒙思潮是相抵触的,虽然资本主义本身的后续发展却又必然地产生出启蒙思想,并形成当代资本主义文化中悲剧性的冲突。

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呢?韦伯认为:“哪里有用企业方法来供应人类集团所需要的工业,哪里就有资本主义存在,而不管需要的内容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一个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一个附有资本会计制度的企业,也就是,根据现代簿记和结算的方法来确定它的收益能力的一个机构。“(《通史》第233页)在这里,韦伯紧紧抓住用“资本会计制度”来“确定它的收益能力”这一核心因素,从而将资本主义与其它形式的经济制度区分开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资本主义经济行动定义为:以利用交易机会取得预期利润为基础的行动,却依赖(形式上)和平的营利机会而采取的行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6页)根据韦伯的这一定义,实际上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曾存在过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但除了现代西方世界之外,这些“资本主义现象”最终都归于湮灭,成为永恒的“萌芽”,个中原因只能从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制度中去寻找。如果按照韦伯的这一宽泛标准,中国的明代也许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证之以当时中国整体的文化、法律制度、政治环境、宗法社会结构、全国范围的经济组织状况、科学技术的合理化程度,则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只能是永恒的萌芽。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许会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出现比较繁荣的商品经济(毋宁说是“商业经济”),但不可能自发地发展到现代合理的资本主义,因为中国根本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韦伯上述“资本主义”的定义尚未能对现代资本主义与古代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现象”作出明确的区分,他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因而随后即作了如下补充:“只有需求的供应已经按资本主义方式组织到了这样突出的程度,以致如果我们设想这种形式的组织一旦取消,整个经济制度的崩溃就在意料之中,这整个时代才可以称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时代。”(《通史》第233—234页)这里指出的似乎只是量的差别,实际上正是从这种量的差别上反映了质的不同,即西方社会已从“实质的合理性”为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进入了“形式的合理性”为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这一转变经过了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社会中原来各不相关、互不统属的合理主义因素汇聚并结合起来,由此开始了惊人的飞跃。

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成

现代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之间质的不同导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近代西方世界具备了使资本主义得以高度发展的先决条件,并且得到了来自外部的偶然的推力,但更重要的是处在希腊、罗马与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西方人促使传统产生了创造性的转换(宗教改革、实验方法与数理方法的结合、民法与商法的健全)。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出现并非是预先注定的,其中既有内在的必然因素,也有偶然与能动因素,而这些偶然与能动因素却并非无足轻重,有时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看起来似乎是西方文化本身造就了自己的改造者(如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但宗教改革并非完全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加尔文教与路德宗的教义实际上也大相径庭,它们并不反映什么“启蒙主义”的同一时代潮流。路德宗反对“善功圣库”理论,主张因信称义,宣扬信仰自由,与加尔文主义的“先定论”相差甚远。如果说,路德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那么,加尔文主义则似乎与肯定感性欲求的文艺复兴传统相反,走向了更加严格的禁欲主义,这正是在历史转折关头主观能动因素与杰出人物起作用的显著例证。

现代资本主义存在的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就是把合理会计制度作为一切供应日常需要的大工业的标准,而这种会计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又要求:第一,私人企业可将土地、设备、机器和工具等一切物质生产手段作为私有财产任意处置;第二,有市场的自由;第三,有便捷的计算技术作为会计制度的基础;第四,经济生活必须是可测算的,即有可靠的形式法律调节经济生活,保证预期利润的实现;第五,有实际上被迫而形式上自由的劳动力,第六,经济生活的商业化,如各种信用工具的普遍使用。上述必要因素,一方面导源于西方经济传统(从古罗马发源的信用工具与股份公司、市场自由)和文化传统(使用形式法律而不是即兴命令进行统治。罗马法中的物权法),另方面又是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演变(如西蒙·勘蒂文发明会计中的平衡法、圈地运动造成了自由劳动力)。除了这些先决条件外,大规模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确立,还需要一系列现实的中间环节。由此看来,东方国家都不具备这些先决条件和中间环节,如我国古代便根本无形式法律可言,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无法成长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综合性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碰到的障碍也是多样化的,并非仅如一些学者所乐道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之类的简单原因。这里我并没有全盘贬低中国文化的意思。韦伯认为,任何科学的思维,任何哲学的思考,都不能为宁可要一种“价值”而不要另一种价值找到足够的理由。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不同的文化体系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中国是否要摆脱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束缚,走工业化、现代化的世界性道路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由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中国人民的痛苦经历和斗争实践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时代作出了它的价值选择。我们现在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发生、成长过程的深入考察,认清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会碰到的来自传统的障碍,探讨向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所要求的先决条件和制度环境,从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作出有计划的首尾衔接的改革部署。

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

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形成史中的文化的与“人”的因素,乃是韦伯所着意强调的深层内容。

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首先兴起、生长并成熟于西方?为什么对于东方各国来讲这种发达的资本主义只能是一种外来现象?韦伯认为个中道理正在于东西方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只有西方懂得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国家,它既有专职行政机关又有专业化官员和以公民(CivisRo-manusCitoyen,bourgeois)权利义务的观念为基础的法律。这个制度要想在古代以及在东方发端是绝无发展可能的。只有西方才懂得什么是法学家所制定并予以合理解释和适用的合理法律,只有西方,才有公民权和义务的观念,因为也只有西方才有那种特殊意义的城市。而且只有西方才有现今这个词义上的科学。神学、哲学和对人生的最终问题的思考,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所理解的,也许比欧洲人理解得更加深刻些。但是合理的科学和与之有关的技术却依然是这两种文明所不能理解的。最后,西方文明更因为有具备这样一种指导生活的道德标准的人,而与其他文明有所不同。巫术和宗教固然是到处都可以看到的,但是象这样一种生活有条理的宗教基础——而那种有条理的生活,只要能始终坚持不渝,就必然会引向明确的理性主义——则仅仅是西方文明所固有的”(《通史》第265—266页)。

从自由城市发展起来的公民权、以形式法律为基础的科层组织、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生活有条理的宗教——这些因素构成了韦伯所谓“合理主义”的基本特征。正是从这种“合理主义”趋向中产生了现代合理的资本主义。但对于所有这些因素,我以为只有从功能的角度来理解,才不致重新堕入宿命论的泥潭。这种宿命论的历史观把上述因素看作是资本主义成长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因素,因而也就彻底否定了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在论及清教主义对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发展与科学组织合法化所起的推动作用时也指出:“清教主义并非不可或缺。清教这个历史的具体的运动并没有被提出来作为当时英国科学迅猛发展的先决条件;功能上等价的其他意识形态运动也可以发挥作用,为渐露头角的科学争得广泛受到承认的合法性”(《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第19页)。默顿的“历史社会学”与韦伯的社会学一脉相承,所要求的不是得出宏观的历史规律,而是建立事件的一般法则,这种研究过去一直为我们所拒斥,现在是加以认真对待的时候了。必须以“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的眼光来对待韦伯所列举的各要素,才能对历史有更准确的把握,从而对未来有更开放的态度。同时,也只有从功能的角度我们才能深刻理解韦伯在《通史》中对各文化因素的剖析。

城市与公民权具有单一共同体意义的自治城市是纯粹西方的产物。古代西方世界没有大权独揽的大一统专制君主,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自治城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西方,城市首先是一个防卫集团,一个在经济上足够自我装备的军事组织。城市是自由人的联盟,它一开始就不能采取专制统治形式,而以自己制定的法律调节内部关系。因此,市民本身即包含有一定政治权利的意义,以至演变成“公民”的概念(英文中cltizen既是“市民”又是“公民”)。随着封建主之间的斗争加剧,市民与王权结盟,产生了独特的资产阶级。自治城市消失了,但保护资本主义的现代民族国家也形成了。

在东方社会中,灌溉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从对灌溉的管理中产生了一个官僚阶级和君主专制权力以及从属阶级对王权的依附。帝王的权力以军事垄断组织来维持,因此东方根本不可能出现西方意义上的自由城市和契约观念。此外,东方氏族宗法关系、巫术礼仪也妨碍自由人阶层的形成。韦伯这里对东西方政治体系差异的解释与顾准《希腊城邦制度》的解释有很大不同,但这一点无关宏旨。重要的是韦伯准确地指出了这种差别。

法律与科层组织有专长的官吏、合理的法律,这是构成合理行政组织所必需的。英武干练的罗马骑士不仅是好勇斗狠的一介武夫,他们的商业活动和冷静思考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罗马法。罗马法的每种制度或是基于物质利益原则或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这种制度是可资信赖的,为资本主义所要求的可预测性准备了坚实基础。

近代国家权力与资产阶级结盟,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国家经济政策。开始是重商主义者主张的保护主义占上风,但真正有生命力的乃是由亚当·斯密一手莫定的自由放任政策。

相对合理的宗教对韦伯来讲,基督教文化的合理性表现在它对,巫术的敌视。而由宗教改革衍生出来的禁欲主义新教,则以一种价值合理的行动(以经济上的成功来确证“获救”)“创造”出现代资本主义,并从这里向目标合理的行动(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迈进。“天职”观念使企业主的剥削与经营活动有了比较坚实的道德基础。虽然十七、十八世纪发展机器大工业的种种物质、技术、经济条件都已相当具备,但如果没有积极进取、精打细算、“贪得无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企业家和能吃苦耐劳、具有敬业精神的雇佣工人,则现代资本主义必然缺乏如此强劲的扩张力量。韦伯认为,经济状况对伦理观的影响与伦理观对经济行为的作用,在微观水平上可以说是同一个因果关系链的两个侧面。固然物质利益原则也是推动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的发轫期,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正是新教禁欲主义,它不把当下的物质享受作为目标,而是不断追求那“空洞”的利润,把它作为上帝选民的天职。同样,工人的伦理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传统社会里,提高计件工资只会促使工人做更少的工作,而降低工资则会引起消极抵抗。“人们必须把劳动本身当作唯一目的、当作天职去完成。但是这种态度绝不是天性的产物。单是低工资或高工资不能唤起人们这种态度,它只能是长期、热诚教育过程的产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35页)。固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充满了血腥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若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仍须肯定企业家进取精神和工人的吃苦耐劳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单是掠夺本身不能形成资本主义。要知道从海外殖民活动中取得贵金属最多的国家乃是西班牙,可是西班牙到今天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韦伯提倡把价值判断与实证研究区分开来,我以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常常表现为一把双刃的剑,在历史研究中必须采取真正的科学态度,充分考虑到全部的复杂性。

走出传统社会

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西方世界“走出传统社会”、从传统主义转变为合理主义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韦伯认为,合理化是历史过程本身的一种趋向,合理化问题是西方文明的命运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现代全人类的命运问题。西方世界率先走出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这是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它改变了其他民族、其他文明体系的命运,迫使人们接受这现实的挑战。日本是西方文明体系之外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而苏联特殊形式的现代化毋宁说只是一种工业化。整个第三世界都面临着同一个迫切的任务:走向现代化。社会主义阵营中最近普遍出现的改革浪潮,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这种“合理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经历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那场灾难之后,中国人民也终于选择了这一条共同道路。但是,我们有必要不断反思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有少数人把现代化与工业化划上等号,这是相当片面的;即使把现代化解释为从自然经济走向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不足以表达出它的真正内涵。现代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但最终必须是一种社会过程。扼要地说,这一社会过程就是使社会行为模式从以传统的与激情的行动为主转向以价值合理的与目标合理的行动为主,从实质的合理性转向形式的合理性,使政治运转方式从传统形式和神授形式为主转向以合法形式为主。我以为,只有从这种角度看待现代化,才能从历史远景上深刻地理解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首先,在中国这一向来“以道德代替法制”的国度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变革的意义。正如黄仁宇先生所特别强调的:“……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万历十五年》第272页)。这种提法是颇有见地的。如前所述,目前已出台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实际上是为走向发达的商品经济创造各项先决条件。但是,由于传统的社会行为模式、行政体系以及仍然存在的旧经济体制仍然扮演着主要角色,新体制与旧体制之间,经济运行与行政运行、社会运行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摩擦与矛盾,使得我国经济形势进入相当微妙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继续建立健全经济法规体系、努力扩大现有改革措施的效果之外,必须进行比较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确保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建立真正有效率的形式化法律体系和相互制衡的政治体系,以便从制度方面全面调整社会行为规范,为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作充分的准备。

其次,在这一建立制度条件的过程中,必须调动整个学术界的积极性,发挥整个社会舆论工具的作用;努力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价值基调和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是使“死”的制度与物质条件变为“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要素,是与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实质内容不同而功能上相似的意识形态力量,是使内耗行为变为协调行为的“克里斯玛”(charisma)内聚力量。

在西方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韦伯所阐述的“企业家精神”和默顿所论述的“科学精神”,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内在力量。我国社会要形成起引领作用的“企业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即积极进取、精打细算、不断追求更多利润的意识和穷根究底、将数理方法与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意识,首先只能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来加以解决。但若从历史远景来看,则我们仍然需要对传统进行挖掘、改造和更新,寻找与新教伦理观在功能上等价的一组价值变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才高度肯定传统的意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在引进外来文化因子、进行大胆而审慎的改革的同时,促使传统中重要的价值变量实现创造性转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学人,应该超越中西文化优劣论之类口号式的无谓之争,摒除偏见,求同存异,通力合作,积极进取,以充分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去完成“走出传统社会”这一全民族的壮举。

工作复杂性 篇12

所谓综采, 就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简称, 主要包括“破”、“装”、“运”、“支”、“处”这五个大体的工序, 并且对于这五个主要的工序来说, 全部都要实现机械化。另外, 并不是所有的地质条件都可以进行回采的, 只有煤层的地质条件相交来说较好, 地质构造少时才可以采用综采工艺。并且, 根据具体的煤层厚度以及煤层倾角的不同等, 所属的使用条件也不同。

1.1 综采条件

1) 如果煤层倾角<15°, 当煤层的厚度为1.3m~3.5m时, 开采使用的条件属于中厚煤层;当煤层厚度为3.5m~4.0m之间时, 条件属于厚煤层开采;当煤层厚度大于5m时, 此时采用的条件属于厚煤层一次采全高;

2) 如果煤层倾角<25°, 煤层厚度为3.0m以下时, 就属于经济型综采条件了。

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说, 地质环境是不一样的, 但是, 总体上来说, 都有几个相同的特点:综采工作面的采深较大, 一般位于七层煤下方, 并且由于侵入了火成岩, 因此会有煤柱留下, 这样一来, 在进行下一层的回采时, 就会使得受到的应力集中。这是如果采用水力采煤的方式, 就需要将巷道设有一定的坡度, 方便溜煤。事实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当调斜开采的时候, 才能使得资源最大化的被挖掘开采出来, 这时的旋转中心应该设置在平巷的折向弯点处。

1.2 综采工作面的调斜技术

伪斜控制技术是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的重点, 如果伪斜的调整不得当, 刮板输送机 (用刮板链牵引, 在槽内运送散料的输送机。) 的固定就会不稳固, 出现上窜下滑的现象, 这会使得对于输送的管理变得很困难;并且, 这样很容易发生倒架、支架歪斜的现象, 顶板一旦失控, 就影响到煤矿的生产安全问题。因此, 伪斜超前距离是随着煤层倾斜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煤矿安全开采来说是很重要的。伪斜距离的正确应用以及合理调整, 既与顶底板的岩性有关系, 又与回采工序以及支架的性能有关。所以, 在进行伪斜回采的时候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的按照伪斜进行管理, 不可以让刮板输送机头部或者尾部有甩动, 避免发生歪架或者倒架的现象;

2) 对于采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不能出现支架登空的现象, 一定要使支架接顶严密,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支撑力;

3) 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刮板输送机能够平稳的运行, 并且支架要按照事先计算规定好的距离进行拉移, 务必保证支架位置能够成一直线;

4) 当煤层的倾角大的时候, 工作人员的应该尽量坚持让拉架以及输送机自下到上的进行。务必要按照顺序进行移架, 并且移开以后还要马上升牢升紧;

5) 一旦发现支架有歪斜, 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但是当歪架的范围较大时, 此时应该把住一端逐渐对其进行调整, 并且, 在调整后, 还要对比伪斜控制标准, 保证使作业过程正规严格。

1.3 工作面的支护形式以及巷道设置

应该平行布置工作面的沿煤层走向的两巷壁, 并且, 切眼、两巷都要沿着煤层的顶板进行施工, 对于两巷的支护形式, 都要用到锚网梁和锚索, 二者联合搭配使用。

2 工作面进行回采时存在的问题

1) 工作面过断层时。如果在开始投产后出现了工作面过断层的现象, 那么, 因为受到了断层的影响, 就会增加全岩中对工作面支架的数量, 并且会对工作面的局部倾角有一定的影响。此外, 受到断层后的影响会使得工作面的两巷高度有所增加, 这会增大工作面的倾斜长度, 并且会使得工作面的上方带有小面回采;

2) 煤层采动以及煤柱的影响。由于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 煤柱的应力较为集中, 因此, 对于这一段的煤壁会出现严重的片帮现象;并且, 受到了工作面上方的煤层采动的影响, 不能使压力趋于稳定的状态, 因此, 工作面的两帮以及顶底板的移近量较大。

3 控制正常生产的技术措施

3.1 加强对于过断层的处理办法

1) 要控制断层处的回采层位。为了减少因为断层落差而造成的局部工作面倾角增大的情况, 因此, 在出现工作面过断层时, 应该采取下盘破底和顶煤的措施, 上盘应该采取破顶的方法, 并且要对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进行随平处理, 以保证支架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使其运输系统保持正常;

2) 放炮来松动岩体。以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回坡底矿西区10-109综采工作面为例, 该工作面断层处揭露的泥岩和粉砂岩, 它的质地很坚硬, 如果采取硬割的方式, 会损坏采煤机, 因此, 对于那些处于断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来说, 首先要进行松动爆破处理。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保护采煤机, 还可以加快采煤速度, 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3) 安设柔性的防护网。对于工作面断层的落差来说, 一般是很大的, 并且, 影响范围很广, 倾角的幅度也很高, 容易出现滚落煤块打伤人的现象, 因此, 通常在人行道和工作面之间会设置一层柔性的防护网, 目的就是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这层防护网来说, 一般都是采用尼龙绳编制的, 对于网的具体设置, 通常是下端固定于输送机的栏杆上, 而上端则是固定于支架的起吊环上, 而中间则还需要用吊钩连接并固定, 以使网一直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

4) 菱形金属网的铺设。对于这种金属网的铺设, 目的就是预防漏顶事故, 一旦发生漏顶事故, 就会造成冒顶事故或者支架歪斜, 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对于断层支架的铺网工作的进行。要注意的是, 在铺设金属网时, 要将旧网至于上方, 新网至于下方, 并且在网和网之间, 需要用到铁丝进行连接, 使之成为菱形形状;另外, 还要在顶梁与金属网之间放置一根半圆木, 这是为了保证在降支架的时候金属网不会下坠, 避免出现撕网的现象。

3.2 加强对于出口小面的管理

1) 要保证小面的工程质量。小面是位于工作面的上端的, 因为会受到移架的影响, 所以距离小面顶板的通常不容易控制。基于此, 对于小面单体的主旨来说, 必须要保证压力足够, 一般初撑力不应该小于12MPa;

2) 人员要足够。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来说, 进度是非常快的。因此, 如果不能保证工作面上方的小面的供给, 就会制约到工程的推进速度。所以, 对于小面的制作工作, 应该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 务必要保证其进度。

3.3 加强对于工作面的片帮控制

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 如果不能对其片帮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控制, 就会引发冒顶事故。目前来说, 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回坡底煤矿为例, 最常使用的方法:

1) 对于煤层厚度为1.3m~3.5m时, 控制片帮主要采取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移架后, 及时将支架进行升架补液保证支架接顶严实, 并且, 及时将支架护帮板打开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煤壁。对于片帮严重地段, 采取超前带压移架;

2) 对于煤层厚度超过3.5m以上时, 控制片帮采取注浆措施较好, 在煤体上打眼, 然后注入马丽散, 作用就是对其加固。打眼时, 要沿着工作面倾斜的方向, 每隔4架注一次孔, 并且, 注浆的孔要在顶板以下1.5m的位置, 并且要按照10°左右的角度沿着煤层的垂直煤壁进行布置。注浆的标准是使得单孔的压力能够达到设计好的注浆压力, 并且要能够稳定1min以上, 当周围壁窜出浆液后, 可以停止注浆了。要注意的是, 打眼的深度应该在8m左右, 并且每当推进6m后都要开始进行下一循环的操作。

3.4 控制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的上窜下滑

在发生过断层时, 工作面的倾角可能会达到40°或是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工作面的输送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定要避免出现上窜或是下滑现象的发生。并且, 在生产期间, 需要员工根据工作面上变化的角度随时的调整输送装置, 通过调整机头机尾等来达到输送带与工作面之间更好的配合关系。在控制工作溜子上窜下滑还可以采用经验调斜计算公式S=L×tg2/5α (S—斜距、L—工作面长度、α—工作面倾角) 得出的斜距进行工作面调斜。

3.5 加强两巷的加固以及修护工作

两巷发生严重变形时, 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因此, 必须要事先对两巷变形量进行实地考察, 并在可能会出现变形的地方进行卧底修护或者是直接进行刷帮挑顶的工作, 就是要保证两巷能有足够的断面来满足通风、行人以及运输等等一些列的需求。

4 结论

进行复杂的地质条件的综采工作面进行回采工作时, 对于设备以及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由于其危险系数也很高, 因此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首先, 就是要对影响回采工作的地质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定要及时发现隐患, 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补救, 要能够将综采工作面的生产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想要实现高效的生产, 就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开采方式以及开采工艺, 要利用现代的技术以及设备进行科学的勘测, 为安全开采煤矿提供安全的保障和可靠的数据。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机械化的采、掘技术已经成为了主流, 并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提高了工程的进度, 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曲华峰, 石金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 .

[2]贾玉馥.港口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评述[J].中国水运 (下半月刊) , 2011 (1) .

上一篇: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下一篇:课堂放手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