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4-10-21

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精选12篇)

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该单位合作医院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5例, 给予臭氧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为89.2%, 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 (25.21±13.20) %, 低于治疗前,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臭氧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臭氧,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腰腿疼痛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对患者的神经根产生了机械性的压迫, 进而引起神经根周围炎症刺激[1]。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较大风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次研究将该单位合作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就诊的65例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1月该单位合作医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5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后,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且患者存在椎管狭窄、小关节退行性变及腰椎骨质增生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 男36例, 女29例, 年龄18~82岁, 平均年龄 (45.32±3.29) 岁, 病程20 d~18年, 平均病程 (5.32±1.20) 年。椎间盘突出类型:L4-L5椎间盘突出共17例, L5-S1椎间盘突出共21例, L4-L5、L5-S1双间隙突出共15例, L3-L4、L4-L5、L5-S1三间盘椎间盘突出共12例。

1.2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取侧卧位, 对患者行CT扫描, 经CT扫描确定穿刺点的具体位置、深度及角度, 作好相应标记。常规消毒, 铺巾, 采用2%利多卡因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用穿刺针沿标记部位进行穿刺操作, 待穿刺完毕后, 复查CT确定穿刺针尖进入到椎间盘内。连接医用臭氧发生器与纯氧氧气瓶, 保障输出的O2-O3混合气体中臭氧浓度为40μg/m L, 采用注射器抽取10 m LO2-O3混合气体, 将其注入到患者的腰椎间盘内, 注射过程中, 依据椎间盘内的压力匀速注入5 m L, 退针至椎间盘纤维环外, 然后向盘外髓核突出部位或受压神经根周围注射2%2 m L利多卡因, 再将剩余的O2-O3混合气体注入到椎间盘内, 逐渐退到皮外, 行CT扫描观察臭氧的分布情况, 效果满意后, 用无菌敷料敷于穿刺点。接受上述常规臭氧治疗后, 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单纯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 应向受压神经根周围适当多注入O2-O3混合气体;对于合并腰肌劳损患者, 应对腰背肌筋膜附着点部位进行O2-O3混合气体浸润注射。术后给予20%250 m L甘露醇、5 mg地塞米松脱水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根据郑光新等人制定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定[2], 总分为45分, 计算占总分的百分比, 百分比值越高, 说明患者的功能障碍越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椎间盘感染、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及大血管损伤。

1.4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的腰腿疼痛、跛行等症状完全消失, 且患者的下肢皮肤感觉正常, 直腿抬高70°以上;好转:患者的腰腿疼痛、跛行等症状有所缓解, 且患者的下肢皮肤感觉敏感性降低, 腰部活动度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患者的腰腿疼痛、跛行等症状及体征没有任何改变[3]。

1.5统计方法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 计数采取率 (%) 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和t检验, 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后, 痊愈率为66.2%, 好转率为23.1%, 无效率为10.8%, 总有效率为89.2%。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析

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 (25.21±13.20) %, 低于治疗前,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治疗后, 均未出现椎间盘感染、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及大血管损伤。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 以腰腿酸痛为主要特征, 部分患者会存在跛行或患肢皮肤感觉异样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4], 大多数腰腿疼痛合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往往是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 若患者存在马尾神经损害, 则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臭氧属于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它能使椎间盘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化中的水分丢失, 促使髓核出现干涸、坏死及萎缩现象, 从而达到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效果[5]。与此同时, 臭氧能够促使成纤维细胞不断形成瘢痕, 减少髓核中的容量, 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压力。臭氧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是通过臭氧的氧化作用, 对神经根周围的炎性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 从而有效降低缓激肽、细胞因子等炎症物质的数量, 进而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6]。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89.2%, 且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 (25.21±13.20) %, 低于治疗前,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臭氧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 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次研究结果与田贵[7]的研究结果一致。田贵[7]选取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观察,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71例) 与对照组 (61例) , 其中, 观察组采用臭氧髓核消溶术进行治疗, 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推拿、中药雾化熏蒸以及神经根阻滞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充分说明了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次研究中, 我们主要是研究臭氧治疗的效果, 没有将其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对比, 而田贵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研究, 值得借鉴。

通过该次研究, 我们认为应重视以下几点: (1) 准确定位穿刺点。相比C型臂X机进行穿刺定位, CT引导下更能够准确定位穿刺点, 并能够及时了解穿刺过程中进针的深度及角度, 保障穿刺的顺利实施; (2) 严格控制注射剂量及浓度。注射臭氧的剂量及浓度过大, 极有可能导致椎间盘内的压力出现暂时性升高, 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我们认为注射剂量不应超过10 m L[8]。 (3)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臭氧治疗治疗也有可能引发并发症,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7], 给患者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大剂量的臭氧, 不会对患者的脊髓及脑脊液产生影响, 但还是应该避免将气体注射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部位。该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提示今后采用臭氧治疗时仍需谨慎操作。

综上所述, 臭氧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明.经皮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13.

[2]陈新荣, 邓秋云.腰椎旁间隙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 (6) :51-52.

[3]范圣登, 袁岩, 张永俊, 等.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 2013 (11) :1322-1323.

[4]高金楼.联合使用射频、臭氧、消炎镇痛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7) :290-292.

[5]崔长信, 王秀莲.椎间孔镜介入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30) :59-60.

[6]欧宣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31) :169-170, 173.

[7]田贵.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1) :106.

[8]彭勇, 魏梦绮, 吴娟, 等.臭氧治疗术在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 (1) :62-65.

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2

2、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解说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3

症状:疼痛为主及其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典型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可在行走或久坐后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有些患者可因咳嗽、打喷嚏等活动而加重下肢疼痛。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表现为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他表现有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凸、跛行、下肢麻木等。中央巨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可发生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病因:退行性改变加诱因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椎间盘承受体重,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退变,尤其是下腰椎的椎间盘产生退行性改变。年龄是引起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1. 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不正确等情况。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

3.种族、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要低。

某些诱发因素可致使椎间盘压力增高,引起髓核突出。包括腹压增加: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和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引起椎间盘突出。腰部外伤与突然负重:急性外伤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未充分准备,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椎间盘突出。不良体位: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以缓解腰部应力,如长期处于某一体位不变,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职业因素:重体力劳动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这些诱发因素常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平均手术年龄在40岁。

治疗:保守疗法与手术

保守治疗是指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牵引、药物等。腰椎在劳损和退变之后,常会出现水肿、粘连、肌肉紧绷等症状,保守治疗能够消除水肿,解除肌肉紧张状态,暂时缓解症状,具有安全、方便、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但治疗效果不彻底,容易复发。

对于久治不愈或严重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是通过表皮、肌肉、筋膜等开一个几厘米的创口,摘除突出髓核,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保健:重心后移减小腰椎曲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 篇4

1 临床资料

104例中男性77例, 女性27例;年龄31~61岁;病程2个月~7年。发病部位:L4、5均突出者50例, L4、5、L5-S1突出者34例, L4、5、L5-S1膨出者12例, L5-S1突出者8例。

2 治疗方法

2.1 牵引

全部病例均采用卧硬板床, 床脚抬高约30°, 牵引重量一般为10~30 kg。 基本采用间断式牵引, 牵引总时间3~6 h/d, 牵引后加用按摩。

2.2 硬膜外封闭

全部病例均在牵引及松解按摩2~3 d后行硬膜外封闭治疗。硬膜外封闭在 严格无菌条件下, 患者一律取患肢在下, 屈膝侧卧位, 用强的松龙50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5 ml、维生素B12 500 μg、-糜蛋白酶10 mg, 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将上药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内, 隔周1次, 一般以注射1~2次为宜。硬膜外封闭后停止1 d按摩, 且第2天牵引时间可缩 短至1~2 h。

2.3 推拿按摩治疗

在硬膜外封闭前均采用俯卧位, 在腰背部及沿膀胱经, 臀部、大腿后部 至小腿后部, 上下往返揉按滚3~5次, 并适当在肾俞、八*、环跳、委中、承山、涌泉点按, 手法由轻到重, 放松按摩。

2.4 硬膜外封闭后手法采用

①同前的放松按摩;②腰椎旁及骶部由轻到中重的手法揉按;③垫枕挤压法, 分别在胸前、股前加垫枕头使腹部腾空, 腰部自然后伸, 在下腰部除用滚法外, 继以双手重迭在下腰病痛处做5~10次挤压手法;④侧卧斜扳法, 术者一手扶住患者肩部作向后推准备, 另一手或肘关节按压在臀部作向前推准备, 患者放松, 术者双手同时向不同方向用力, 使腰部 脊柱产生被动扭转运动;⑤患者取仰卧位, 在大腿前侧、外侧, 小腿外侧, 足背依次上下往返 采用掌根揉滚法, 点按各3~5次, 并点按风市、阳陵、解溪, 拿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并做 被动直腿抬高运动;⑥屈膝旋髋:患者取仰卧位, 术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 另一手抓住患者踝部, 做向内、向外旋转, 并拔伸3~5次;⑦患者仰卧位, 双手抓住床头, 术者双手抓住患者踝部牵拉抖动;⑧反背法, 术者与患者背靠背, 术者将患者背起, 行左右、上下及抖动20次。

上述疗法1次/d, 1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70度角, 能恢复原工作;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 体征明显减轻, 直腿抬高试验>60°, 能参加一般工作;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本组经1~4个疗程治疗, 临床治愈37例, 好转66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9%, 后部分患者残留患侧臀部及患侧小腿外侧局部麻痛症状, 再予按摩手法调整1~2个疗程, 基本可使症状消失。

4 体会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机理, 目前有三种学说:①机械压迫学说;②化学神经 根炎学说;③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而神经根的炎症则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认识, 其治疗关键在于消除神经根的炎症水肿。

卧硬板床休息是基本的治疗方法, 卧硬板床, 除可减少椎间盘压力, 还有利于消除神经根水肿, 有利于椎间盘突出过程的停止和修复。骨盆牵引所起的作用是:①对腰部制动;②通过对骨盆均匀用力对抗腰背 痉挛, 使椎间隙轻微拉开, 减少突出, 有利于消炎消肿;③纠正脊柱异常弯曲;④改变突出椎 间盘与神经根之间的相互关系。硬膜外封闭有利于缓解组织粘连, 止痛以及神经根无菌性炎症的消除和神经损伤的修复。

通过推拿按摩可解除肌肉痉挛, 矫正肌肉收缩不平衡引起的腰椎侧凸, 棘突偏歪, 使腰椎恢复生理弯曲, 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 使静脉回流加快, 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及神经根水肿和炎症消退。推拿后椎间孔开大, 可解除或减轻神经根粘连、嵌压, 调整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现代研究表明, 推拿还可促进大脑内啡肽等镇痛物质释放, 减轻疼痛症状。

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①要经体检、X线检查、CT或MRI检查, 明确诊断;②睡硬板床时, 应注意腰部保暖;③治疗后期症状大部分消除后, 要教会患者做轻度的腰背肌锻炼, 增强脊柱的稳定性;④注意腰部保护, 适当休息半年, 巩固疗效, 预防复发;⑤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综合疗法虽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但不可因此否定手术治疗[2]。

参考文献

[1]龚利.推拿为主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

汽车司机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5

汽车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请注意如下几点: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篇6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非手术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约80%~90%的患者经此方法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治愈[1]。但保守治疗中方法不一,疗效各异。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对138例腰痛和/或腿痛均经CT检查确诊者,随机分为按摩、牵引、封闭、理疗组(简称综合组)81例,单纯按摩、牵引组(简称对照组)57例。综合组,男58例,女23例;年龄23~71岁,平均54岁;病程3天~5年,6个月以内34例,6个月~1年28例,1~2年16例,>2年3例;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27例,直腿抬高试验,单侧阳性66例,双侧阳性5例;CT表现单侧突出型55例,双侧突出型4例,中央型22例,两间盘同时受累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56岁;病程1天~6年,6个月以内23例,6个月~1年15例,1~2年16例,>2年2例;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18例,直腿抬高试验,单侧阳性38例,双侧阳性7例;CT表现单侧突出型39例,双侧突出型3例,中央突出型13例,两椎间盘同时受累2例。

2治疗方法综合组:牵引采用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生产的ATA-ⅡD型自动牵引床,患者仰卧位,扎好牵引带,根据患者对牵引的反应,将牵引力定于20~60kg,持续30分钟,每日1次;理疗采用北京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LDT.CD31A型超短波电疗机,电极12×7cm,无热至微热量,腰骶部对置,间隙2~4cm,每日1次,每次20~25分钟;按摩:患者俯卧位,患部施按、揉、推、滚、拍等手法,对疼痛剧烈的腰椎两侧以肘尖按揉之。配合点按肾俞、环跳、承山、委中、足三里等穴;手法采取斜搬法、单腿压腰法、俯卧牵抖法;硬膜外腔封闭:取醋酸强的松龙25mg,2%利多卡因1ml,维生素B12500μg,加注射用水至30ml,行患部硬膜外腔注射,每周一次。对照组单纯采取牵引和按摩治疗。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①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恢复工作,可存有轻微腰酸腿胀或微痛为治愈;②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可存有腰、臀、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50°~70°,可做轻工作为显效。③症状、体征略有好转,直腰抬高试验<50°,仍需休息为好转。④症状、体征无改善成加重为无效。

3.2结果:见下表。

治疗结果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综合组治愈率占60.5%,对照组治愈率45.5%,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X2=5.05 0.01<P<0.025,差异有显著意义。

4讨论牵引中使腰椎间隙增宽,后纵韧带紧张,椎间盘内压降低,从而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2]。同时可纠正部分小关节紊乱,松解粘连,减轻肌肉痉挛;按摩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纠正小关节紊乱,促进神经周围水肿的消散吸收,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3]。局部注射药物,如:麻醉药、激素、神经营养剂等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产物清除,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消炎止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超短波治疗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以上各种疗法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本文通过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组治疗分析表明:认真分析病情,严格掌握各种疗法的适应症,将按摩、手法牵引、理疗、封闭有机地结合起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且疗程短、复发率低。说明,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好的保守方法[4、5]。有临床推广价值。但对于髓核已脱入椎管及椎管陕窄者疗效较差。

参考文献

[1]杨克勤主编.脊柱病患的临床与研究.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46.

[2]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97.

[3]刘润田.脊柱外科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4:261~266.

[4]杨红,黄庆武,闾坚强,等.微带天线微波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理疗杂志,1995;18:2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体会 篇7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6例, 男39例, 女37例, 年龄35~64岁, 平均年龄43岁, 病史3月~12年, 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4~L5椎间盘突出者32例, L5~S1椎间盘突出者41例, L3~L4椎间盘突出者3例, 症状中腰痛伴单侧下肢麻痛者47例, 双侧下肢麻痛者29例, 19例同时伴有间歇性跋行, 1例同时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无截瘫患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1.2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下腰背部正中纵形切口, 摘除退变突出的髓核组织, 其中单侧椎板小开窗或扩大椎板开窗者37例, 单侧半椎板切除者21例, 合并腰椎不稳18例行全椎板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术。1例并发早期椎间隙感染, 经治疗痊愈。所有病例由于术前、术后的充分准备及护理的密切配合, 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后护理

基础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 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术中情况,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变化, 并作好记录, 如发现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变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情况要立即汇报作出处理。

2.2 排尿困难的预防

采用按摩膀胱、听流水声等方法, 必要时扶患者下床排尿, 尽量让患者自行排小便, 避免因导尿而引起尿路感染, 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2.3 术后麻痛症状仍存在或减轻后又加重

常见原因有术前神经根压迫时间太久, 已发生变性或坏死, 则感觉麻木的症状消失很慢或不消失。手术中对神经根的剥离或牵拉过度可致术后神经根的反应性水肿, 疼痛症状会反而加重。如术中给予局部封闭, 术后也可出现数日后的症状反跳, 可经消炎镇痛等对症处理解决。

2.4 功能锻炼

腰推间盘突出症手术后, 早期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手术效果能否巩固以及恢复的程度。未进行椎间融合的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可继发或加重腰椎结构失稳, 维持腰椎结构稳定性因素有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包括小关节、椎间盘韧带;外源性因素包括肌肉组织、腹内压和姿势。

2.5 确定下床活动时间

根据手术复杂与否决定, 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术的患者, 术后平卧24 h即可下床活动, 48 h后开始练习腰背肌[1], 单纯的髓核摘除开窗, 术后卧床休息3 d后, 开始腰部锻炼并行直腿抬高活动。如手术复杂、探查椎间隙多或作半椎板减压者, 术后卧床休息时间可相应延长。行椎间植骨融合的病例则需卧床6周以上。

2.6 椎间感染的预防

1~3 d应注意患者体温变化。术后切口内出血及渗液, 在3 d中易吸收引起发热, 并注意切口有否感染等。术后5~10 d, 如患者突然出现腰部剧痛, 应查明原因, 以便行相应处理。如出现早期感染, 静脉予大剂量抗生素, 如无效应手术探查, 清除间隙内坏死组织和感染灶, 行闭式滴注引流。

2.7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嗜烟者劝其戒烟, 对老年患者应鼓励咳嗽, 拍胸击背, 防止肺部并发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8 防止褥疮

术后6 h可按脊柱骨折翻身法翻身, 每隔2~3 h翻身1次, 检查并按摩骨突出以解除局部的压力, 改善血液循环, 防止褥疮的发生。出院后在正确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 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 如经常改变坐姿、不可长时间站或坐、不宜长期卧床, 最好卧硬板床, 适当带腰围活动, 禁止举重或弯腰, 1个月后复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 是否有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是至关重要, 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和社会职能是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趋势[1,2]。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方法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6例患者, 据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心理变化等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 在术前、术后、出院等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系统全面科学的专科护理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负担, 缩短住院天数, 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林丽萍, 张阿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方法.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2 (3) :21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分析 篇8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1 自然因素

腰突症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 男多于女。40~55岁发病率最高, 25~40岁年龄段次之, 这与以往资料相符。椎间盘是构成脊椎骨的负重体, 是脊柱活动的枢纽, 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组成, 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等功能。髓核组织幼年时成半液体状态或胶冻样, 从20岁开始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 使椎间盘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减少, 退行性改变逐渐加重, 其弹性和张力减退, 降低了抗负荷能力, 胶原纤维增多、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 是内因。男多于女, 可能与男性劳动强度大及腰部受伤机会多有关。

2 社会因素

2.1 职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业的人, 经常从事弯腰劳动, 驾驶员的腰部颠簸和右侧手足劳累重, 皆易导致腰椎间盘受损。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椎间盘退变重。但是, 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 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和活动量相对少有一定关系。

2.2 姿势

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2.3 生活和工作环境

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 如夏天的空调环境、潮湿的矿井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

2.4 其他疾病

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畸形患者, 甚至精神过于紧张, 相对于一般人也易患此病。

2.5 体型

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3 生理解剖因素

3.1 在脊柱方面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 躯干完全直立, 因此头、躯干和上肢的重量, 以及他们在生活与劳动中的各种姿势、工作和负荷所发生的应力, 都将通过脊柱、集中于腰骶部, 然后传递到骨盆和下肢, 故下腰部容易发生急、慢性损伤, 最早发生退行性病变。

3.2 在生理曲度方面

脊柱的生理曲度为颈、腰前凸、胸骶后凸。按力学原理, 两个相反方向曲度的交接处最为虚弱, 两个不同活动度的交接处最易断裂, 故枕颈、颈胸、胸腰和腰骶部最易发生急慢性损伤。

3.3 从椎间盘的结构分析

脊柱是由不同椎骨组成的, 而相邻二椎间借椎间盘牢固相连, 椎间盘以脊柱胸段中部最薄, 由此向上向下逐渐增厚, 而以腰部者最厚。椎间盘则由内、外两部分构成, 外部为纤维环, 坚韧而有弹性, 内部为髓核, 为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 椎间盘与椎体靠软骨板相连。由于髓核内的水分具有不可压缩的特性而纤维环有韧性与弹性, 故髓核具有轴承和液压作用, 但也容易受压而变形。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 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 宽度显著减少, 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 修复能力也较差, 尤其是在上述退变产生后, 修复能力显得有些无能为力。骨关节间的营养逐渐减少, 从而发生退行性病变, 纤维环变脆, 在此基础上如果有长期强迫体位、负重及急性腰部外伤, 就会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压迫脊神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

3.4 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

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女性由于不同的生理期和穿着上的原因, 如怀孕、喜穿高跟鞋等, 从而造成腰椎前凸负荷增大等, 其发病率也并不很低。女性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特别是怀孕后期, 由于腹内胎儿不断长大, 造成孕妇腰椎过度前凸的姿势, 而增加了腰部的负担。产后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尚未恢复, 骨关节及韧带都较松弛, 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更年期妇女, 因为内分泌的改变, 骨质疏松及骨关节、韧带退化等, 也可导致发病率增高。

4 诱发因素

(1) 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 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 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2) 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 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 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3) 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 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 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 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4) 腹压增高: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 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5) 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 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 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综上所述, 腰突症的发生主要和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职业、诱因亦不可忽视, 脊柱畸形、吸烟、糖尿病史等因素相关性相对较小。腰突症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 对腰部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的工作者, 应改善劳动姿势, 避免长时间或过度弯腰用力;对中老年人群, 应加强腰背部保护, 限制劳动负荷, 并进行腰背部的功能锻炼。对腰突症患者, 腰椎保健更应做到生活工作中的每一细节。

参考文献

[1]张春华, 严云良.医药数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27~128.

[2]冯海军, 李文银, 杨明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05, 27 (10) :793~795.

[3]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36~237.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 男56例, 女31例, 年龄21~65岁, 平均39.5岁。皆有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 病史3个月~20年, 全部患者均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检查确诊。本组病例均经3个月以上的各种保守治疗无效, 病情反复发作。本组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突出65例, L5~S1突出18例, L3~4突出4例。主要症状:持续腰痛及下肢放射痛46例, 腰腿痛伴下肢及足麻木38例, 间歇性跛行7例, 症状突发加重5例。主要体征:单侧或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78例, 单侧或双侧下肢肌肉萎缩及伸拇肌肌力减弱41例, 仰卧挺腹试验阳性80例, 压颈静脉试验阳性6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设备500 m A带影像增强系统X光机, 自动式腰椎间盘切吸治疗仪, 医用电动负压吸引器。

1.2.2 术前准备

入院后常规摄腰椎正侧位片, 骨盆平片 (显示两侧髂骨高度) 。备好腰部CT片。实验室检查同常规手术准备。常规腰背部备皮, 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mg, X线操作室紫外线照射2 h。

1.2.3 体位

患者俯卧于X光机检查床上, 下腹部垫软枕使腰部略呈屈曲状, X光机透视下确定病变间隙, 用龙胆紫做一横向标记线, 沿标记线向患侧旁距棘突8~12 cm处为穿刺进针点。

1.2.4 步骤

常规消毒皮肤, 铺巾。进针点用1%利多卡因5 ml做局麻 (不可向穿刺方向太深处注射) , 将穿刺导针刺入皮肤, 沿横向标记线方向且与背部呈40°~45°经皮下通过腰后部诸肌群达椎间盘纤维环后1/3点处刺入髓核内, X光机透视下观察确定进针位置正确后, 用尖刀在皮肤进针处做0.5 cm的切口, 然后依次沿导针旋入1.5 mm、2 mm、2.5mm、3.2 mm、4.0 mm、4.8 mm、5.6 mm、7级套管与纤维环内2~3 mm左右固定之。在刺入导针及以后依次旋入各级套管扩张时动作要缓慢, 轻柔, 注意观察患肢有无放射痛烧灼感, 深重感, 若有此症状应调整进针点或尝试套管稍向侧方用力至患者无上述症状时再缓慢旋入。最后保留5.6 mm套管, 拔出其他套管。置入3.2 mm环锯切割纤维环形成减压孔, 再沿该套管送入髓核钳, 夹碎髓核并最大量地夹取髓核, 最后送入自动髓核切吸器, 接通输液器及负压吸引器, 以300次/s速度反复切割抽吸, 经常调整前端边侧孔的深度、方向及角度, 随时观察负压吸引器收集瓶中髓核切吸量, 当无髓核吸出时, 退出髓核切吸器, 拔出套管局部包扎。令患者仰卧做直腿抬高试验, 观察治疗效果, 然后将患者平卧手术车上推回病房。

1.2.5 术后用药及护理

术后静点甘露醇每日250 ml连续3d, 每日分别给予地塞米松10、10、5 mg, 并静点抗生素5 d。相对卧床5~7 d。以后带腰围下床, 并嘱其坚持做腰背肌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个月、半年、1年, 结果54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26例有劳累时或阴雨天时腰腿酸胀感, 平时无明显症状。5例术后反复有腰腿痛, 但症状较术前轻。2例术后疼痛仍重, 经手术证实1例脱出髓核太大, 游离于椎管内。1例为侧隐窝狭窄, 黄韧带肥厚。较差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 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根据改良的Macnab[2]疗效评定。优:疼痛消失, 无运动功能障碍, 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 能做轻微工作;可:症状有所改善, 仍有疼痛, 不能工作;差:仍存在神经根压迫的表现, 需再次手术治疗。结果:优54例占62%;良26例占29.9%;可5例占5.7%;差2例占2.3%, 优良率91.1%。

3 讨论

经皮穿刺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制主要是: (1) 减压:通过在椎间盘后外方钻小孔切吸出部分髓核组织, 使椎间盘内压力明显降低。从而使突出部分的压力减低并相对还纳, 缓解了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力与刺激; (2) 改变髓核的突出方向:该切吸术由于在椎间盘的侧后方开小孔取出了髓核, 人为的改变了突出髓核的方向, 因该孔在3个月后才逐渐封闭, 避免了向后方再突出的可能性; (3) 阻止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过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由内向外逐渐积累性损伤、断裂, 变性的髓核逐渐沿断裂的纤维环裂隙向外膨隆, 重者纤维环破裂, 髓核疝出, 由于在纤维环尚未破裂之前实行了该手术治疗, 亦阻止了椎间盘突出症由髓核膨隆型发展为纤维环破裂、髓核疝出的病理变化。

影响疗效的因素: (1) 切吸出髓核组织越多, 效果越好; (2) 年轻或病程短的疗效高; (3) 椎间盘纤维环损害并髓核脱出的, 效果差; (4) 切出的髓核变性严重, 呈块状, 质干硬, 黄、灰黄色的见效慢, 疗效相对差; (5)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配合牵引、理疗、按摩、封闭等辅助治疗, 可使术后有残余症状的患者尽早恢复。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应用的这项新技术, 具有创伤小、不开刀、恢复快、痛苦少、操作简单, 不造成神经根粘连及硬脊膜纤维化, 无严重并发症, 患者容易接受, 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深受患者及基层医院的欢迎。此项治疗方法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之间, 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而只能接受开放手术时, 多了一份选择, 使部分患者免受开放手术之苦。此项治疗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安全而实用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仁警.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颈腰痛杂志, 2001, 22 (1) :46.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疼痛科住院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 均经CT或MRI确诊, 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治疗组120例中, 男性72例, 女性48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60岁;病程最长30年, 最短7天。对照组80例中, 男性48例, 女性32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65岁;病程最长28年, 最短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布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2 治疗方法

2.1三维快速牵引

采用徐州科健XQC-D型三维智能牵引床, 病人俯卧于牵引床上, 腰部充分暴露, 胸部或臀部分别固定于牵引床上, 根据CT或MRI的报告, 在两个腰椎之间距棘突间隙旁开0.5~2cm处的病变部位进行体表标记。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突出节段等基本情况, 将牵引距离 (58~65mm) 、屈曲角度 (23°~25°) 、旋转角度 (20°~25°) 输入电脑。转角设置采用左侧突出向左侧转角, 右侧突出向右侧转角, 中央突出双向转角。检查无误时启动仪器, 医生右手握住腰椎间盘复位器 (由作者自己研发) , 将其放在体表标记部位并用左手固定, 嘱患者放松, 此时踩脚踏开关, 牵引床就会按照指令完成一定距离快速牵引与一定角度旋转的同步动作, 同时医生手持复位器用力向下顶推按压, 每次治疗1~3下。

2.2牵引后辅助治疗

治疗后将患者抬至平车上休息1小时, 腰部扎腰围后可以转移至硬板床上休息7~10天。同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地塞米松10mg,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点滴, 每天1次, 7天为1个疗程。同时外用金不换喷雾剂 (作者自制) 喷洒腰部, 3~4次/d。内服虎潜丸, 每次6g, 3次/d。

统计学方法:应用Ridit分析进行两组疗效比较。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 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可恢复工作;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但过度活动有轻度疼痛;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3.2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P<0.05

4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 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突出, 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症候群。本病属中医学“腰痛”、“痹证”的范畴, 乃过度劳累、跌仆挫伤, 致气滞血瘀, 壅塞经脉而成。

三维快速牵引床结合了现代脊柱力学三维空间理论, 引入微机控制这一高科技手段, 将牵引、曲伸、旋转、推按等功能融为一体, 实现了三位一体的同步牵引, 可在瞬间分离粘连的组织, 改善椎管的内环境, 扩大椎管内的缓冲空间, 同时还能使椎间隙增宽, 调整紊乱的小关节, 扩大神经根管, 纠正病变椎体的三维力的不平衡, 在快速牵引时还可产生瞬间负压, 加上复位器的挤压作用, 使突出的椎间盘部分或全部回纳成为可能, 从而解除了神经根的压迫, 达到了非手术治疗消除症状的目的, 大大超越了以往慢速牵引等治疗措施。甘露醇能减轻炎性神经的水肿, 地塞米松能发挥强烈的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 有利于神经血管的自身调节。外用金不换喷雾剂 (处方:金不换100g、三七草50g、木别子50g、鸡血藤100g、威灵仙50g、川草乌30g、姜黄50g、冰片50g, 95%酒精2000mL浸泡1~3天即可使用) 主要是活血通经、舒筋活络、祛风定痛。内服虎潜丸其功能主要是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治疗结束后, 患者还需注意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 避免工作生活不良姿势, 注意腰部保暖, 既能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又能起到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本文结果表明, 应用三维快速牵引下的手法复位、术后输液、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种方法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 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快速解除患者的疼痛, 是目前基层医院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便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 篇11

改善工作姿势,注意劳逸结合。从事长时间弯腰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减少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并定期伸展腰部。各年龄段人群包括中老年人,在学习和伏案一段时间后应活动几分钟,使疲劳的背腹肌肉和韧带得到松弛。建议工作、学习60分钟后,应活动10分钟,缓解疲劳的肌肉。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因为强健的腰背肌肉对腰椎有维持和保护作用,游泳等活动都是锻炼腰背肌肉的好方式。

调整驾驶座椅。开车一族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学会合理用力。在生活中,当需要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或突然扭腰时,都有可能损伤腰部肌肉以及腰椎间盘。因此,搬抬重物时,应蹲下来,将身体向前靠,使重力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尤其是那些较少进行体力劳动者或年纪较大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此外,还要注意对腰部的保暖。

良好生活习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起居饮食要规律,减少通宵熬夜,尤其是在电脑前通宵工作或玩游戏都是不好的。饮食调配得当,多摄取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等。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概况 篇1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 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疾病, 针灸对本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因而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保守疗法。针灸疗法是在中医理论, 尤其是在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的以针具或艾灸为主要手段的多种治疗方法的总称。临床上的常用方法较多, 并出现了将传统针刺与现代医学如物理因子及药物相结合的电针疗法、水针疗法等。在LIDP的治疗上, 临床报道较多, 笔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1 针刺疗法

郭会卿[1]采用单纯针刺腰夹脊穴, 即取突出节段这患侧腰夹脊穴, 如为中央型突出者则取双侧, 令患者俯卧位, 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 捻转得气并使针感向臀部放射, 以放射至同侧下肢或小腿为最佳, 留针30min, 其间行针2~3次。共治疗43例, 显效32例, 有效9例, 无效2例, 显效率为74.4%, 总有效率为95.3%。

2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 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 对机体导入不同性质的电流以加强穴位针刺作用的治疗方法, 既具有传统针刺疗法的作用, 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特别表现为镇痛作用明显。李守栋[2]为观察电针与传统毫针治疗本病的疗效差异, 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观察证实在改善症状、腰部功能及疼痛程度方面, 电针优于毫针。张必萌等[3]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以取夹脊穴、腰阳关、环跳、阳陵泉为基本穴位, 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 选用连续波, 频率为4Hz, 电流强度2m A, 持续时间为20 min, 结果显示, 电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均优于药物治疗 (莫比可片剂口服) 。

3 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 在针尾加置艾柱, 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吴雪梅[4]在毫针针刺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关元穴、秩边穴、次髎穴、环跳穴、风市穴后, 在肾俞 (双侧) 、环跳穴 (患侧) 、阳陵泉穴 (患侧) 用温针施灸30min/次, 1次/d, 而对照组仅采用毫针针刺, 结果表明, 加用温针灸较单纯针刺疗效要好。何兴伟等[5]为了达到通过艾火的温热效应激发经络感传现象以实现“气至而有效”的目的, 在命门、腰阳关及委中加用艾条温针灸, 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循经感传现象, 且其疗效均优于未加用艾条温针疗法的对照组。

4 艾灸疗法

目前单纯采用灸法即只灸不针法治疗本病的相关临床报道甚少, 灸法的使用上大多为温针灸, 即针后在针柄上加用艾灸。事实上, 灸法对于本病的治疗确有着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李静琴[6]报道的用艾灸箱放在腰骶部施灸的方法就很值得临床参考。

5 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即穴位注射疗法, 是将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王灵君[7]报道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颇具代表性, 其方法如下:主穴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配穴为患侧的环跳、承扶、风市、委中、足三里, 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2个。药物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8m L、祖师麻注射液2m L、维生素B12500μg组成的混合液。操作时用20m L注射器8号针头抽取上述混合药液于针刺得气后注入, 每穴3m L, 以病变部位出现酸麻胀感并有传导感为最佳。

6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的创始人是薄智云教授。本疗法因其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针感故而具有患者痛苦小的优点。临床报道中, 曾燕芬[8]为对比观察腹针与体针治疗LIDP的临床疗效差异, 将13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 (67例) 与常规体针对照组 (66例) , 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7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 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杨丽艳等[9]为观察火针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将60例患者等量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组, 火针组予火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 火针点刺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的夹脊穴和阿是穴, 常规针刺肾俞、秋边、环跳等穴;电针组予电针治疗, 取穴同火针组。结果提示, 火针、电针疗法均能有效缓解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 但火针疗法更优于电针疗法。

8 埋线疗法

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 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张占伟等[10]选患侧腰阳关、秩边、阿是穴 (腰骶部压痛点最为明显处) 及相应病变腰椎节段的夹脊穴, 将铬制羊肠线埋入穴位处皮下。共治疗75例, 结果治愈43例, 显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4.7%。

9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穴位和一定部位并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田元生[11]认为LIDP的病机在于“血瘀”, 无论寒热虚实新久皆会因血瘀而发病, 因此, 可将刺络放血作为本病的主要疗法。其方法是, 先诊察患者的腰部、患侧下肢及耳穴的腰骶区是否有异常血络, 如有则行刺络放血之法, 令其血出, 如血出不畅可加拔火罐, 使针口附近积血出尽。付明举等[12]为观察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LIDP的即时疗效, 以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局部拔罐, 再根据病情用三棱针在一侧或两侧委中穴放血, 结果即时有效率达到84.9%, 提示委中放血治疗急性LIDP起效快、疗效确切。

1 0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处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 对疼痛性疾病的疗效较好。徐华明等[13]采用符仲华研制的浮针, 令患者取俯卧位, 充分暴露患者的痛处, 找准病灶压痛点, 常规消毒后, 在距离痛点上、下6~8cm处进针, 针尖对准痛点, 尽量快速透皮, 针体与皮肤呈15°~30°角, 达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 缓慢平行运针, 以进针点为支点, 手握针座左右摇摆, 做匀柔平稳扫散, 约3~5min后取出针蕊, 留置软套管于皮下, 外用无菌棉球及胶布固定, 约24h后出针。2d治疗1次, 10d为1疗程。经临床证实可取得较常规针刺更好的疗效。

1 1 芒针疗法

芒针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 因形状细长如麦芒, 故称为芒针。袁秀丽等[14]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比观察了运用芒针与口服西药治疗LIDP的临床疗效, 发现芒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芬必得组。其方法如下:主穴取腰俞、命门、肾俞、关元俞、秩边或环跳;配穴取阳陵泉、阴陵泉、阳辅。将芒针横刺进针刺入腰俞, 针尖透向命门穴, 深度为3~5寸;若病变部位在L3/L4、L4/L5则取肾俞先直刺0.3寸时针尖转入下方透刺向关元俞, 再取环跳穴与臀面垂直进针, 向下针刺3~5寸, 使针感放射至足外侧;病变部位在L4/L5、L5/S1者, 则取秩边针尖垂直刺入, 深度3~5寸, 使针感放射至足大趾;若伴小腿后侧痛, 则针直刺阳陵泉透至阴陵泉;若小腿外侧痛, 则针刺阳陵泉与皮肤成20°~30°角进针透向阳辅穴, 深度为3~5寸, 留针20~30min。

1 2 踝针疗法

周保定等[15]经临床观察发现, 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镇痛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体针对照组 (P<0.01) 。其方法如下:穴取踝三针, 即根痛1号 (足阳明胃经外踝高点上4寸) 、根痛2号 (足少阳胆经外踝高点上4寸) 、根痛3号 (足太阳膀胱经外踝高点上4寸) 。L3/L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号, L4/L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号, 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号, 多节突出者则可综合选穴。常规消毒皮肤后, 采用直径0.35mm、长75mm的华佗牌不锈钢针灸针, 针体与皮肤呈15°角快速刺透表皮, 向上浅表缓慢刺入, 进针长度为70mm, 以100~200次/min速度捻转, 幅度为180°~360°, 每次连续捻转2~3min, 留针30 min, 留针期间每10min行针1次即可。

1 3 其它方法

1 3.1 贺氏三通法

针灸三通法是贺普仁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针灸治疗疾病的3种方法, 综合运用了毫针、火针、放血3种疗法。王桂玲等[16]运用该方法治疗LIDP 66例, 痊愈32例 (48.5%) , 好转32例 (48.5%) , 总有效率为97%。其方法主要是: (1) 微通法:采用毫针刺法, 主穴取腰阳关、悬钟、后溪、申脉, 配穴取太溪 (肾虚型) 、昆仑 (风湿寒痹) 、养老 (闪挫扭伤) ; (2) 温通法:采用火针疗法, 取阿是穴 (突出的腰椎间盘处) ; (3) 强通法:委中穴行放血疗法。

1 3.2 圆利针法

圆利针最早记载于《内经》, 但其针具久已失传。新制圆利针为山西省名老中医师怀堂先生发明的“新九针”之一的针具, 较古圆利针要粗, 也比古圆利针长, 该针治疗某些顽固性疼痛确有独到之处, 具有它针不能替代的治疗作用。彭易雨等[17]报道了运用圆利针法治疗LIDP的临床疗效。

1 3.2 循经排刺法

朱德宇[18]报道了循经排刺法, 临床上选择与LIDP有关的循行经脉上的腧穴, 如腰部采用双侧L3-S1椎旁夹脊穴, 行每一椎刺一针的排刺法, 双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排刺法;如病在足太阳膀胱经, 采用针刺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的长针排刺法;如病在足少阳胆经, 则采用针刺环跳穴、风市、阳陵泉、阳交、绝骨、丘墟、足临泣的长针排刺法。共治疗56例, 痊愈38例 (67.9%) , 好转18例 (32.1%) , 总有效率100%。

1 3.4 温刃针灸法

邹敏等[19]介绍了治疗LIDP的温刃针灸法, 该法值得临床借鉴。其方法是:于病变椎体的棘间韧带、下关节突、椎弓板、椎间孔边缘及腰腿部相关压痛点处, 以带刃的针具 (刃针) 行一定手法以切开、松解局部粘连的肌肉韧带, 然后以艾炷点燃套于针柄上施灸。该法综合了针、刀、灸三法的作用, 相得益彰, 既能改善病变椎间盘周围的炎性刺激与机械性压迫, 恢复腰椎的动态平衡, 又可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

1 3.5 肌肉起止点针刺法

陈永亮等[20]报道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肌肉起止点针刺法, 即运用传统的针灸针针刺相关肌肉起止点, 其介绍的常用针刺处有:竖脊肌的起点、腰大肌的起点、梨状肌的止点、臀大肌的起点与止点、阔筋膜张肌的起点与止点、臀中肌的起点与止点、臀小肌起点与止点等。针刺要求针的深度达到肌腱在骨膜上的附着处, 或刺到骨面后退针。

1 4 结语

上一篇:双向DC/DC变换下一篇:解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