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2024-09-30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精选9篇)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篇1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地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教育的水平。地理是一门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的学科,其中图像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想提高地理的教学水平,要特别注重图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对地理有更好更深刻的认知。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注重图像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在初中地理中做好图像教学的策略,从而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4-01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不断推进课改,从而促进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图像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很多种类的图像,比如,气候分布图,地图,景观图,天体运行图等等。它们不仅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独特的信息表达形式,而且也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好帮手。老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图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个方面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的图像教学就是运用地理教材中用来阐述地理知识的图像辅助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

一、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老师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与新课程教学目标相违背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跟着大纲走,教学重点不突出

在当前很多初中地理课堂,很多老师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学科的重点,只是一味地跟着考试大纲走,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的接受思维疲劳,不易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味

很多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很少改变教学方法,更不用说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了。大多数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与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氛围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会使教学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注重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图像也应该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注重图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图像是相对于文字来说较直观的信息传递工具,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的这种便利,能将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以及空间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利于学生清晰地掌握吸收,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图像教学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策略探析

图像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已是显而易见,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注重图像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图像教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老师要准确认识图像的作用,增强图像的重视度。

图像不仅是地理学科传递知识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而且还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好帮手。因此,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图像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图像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形象化。传统教学中老师不断用语言描摹地理方位,不管老师的语言如何精彩,如果仅仅只是语言描述,效果都不及一张方位清晰的地图来得一目了然。比如,老师在讲解世界地形时,如果仅仅只是老师口头语言描述,学生一下就混乱了,而这时如果老师配以一幅简单清晰的地形图讲解,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点有直观的认识。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像的作用,重视图像的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

老师在重视图像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图像表层的东西,还应该启发学生看懂图像深层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读图训练,加上老师对学生读图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以及读图能力的提高。比如,老师可以在自习课上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像,并且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自己在图中找到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而且可以增强学生通过图像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调动各感官掌握地理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

地理有很多相关概念与地理位置需要学生识记。如果只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的话,效果甚微。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图像意识,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对地理方位以及相关知识具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记忆效率。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填充图册让学生填出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中画出简易的图像,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识记。

四、结语

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图像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行之有效的图像教学策略不是一朝而就的,需要各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同时,老师也应该完善地理教学地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掌握图像这个工具来帮助地理学习的提高,从而使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篇2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 国家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和重视度上都有提高, 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心也在发生着改变, 以此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 笔者通过对国内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 很多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教授的内容也较为单一, 且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较为缺乏, 致使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也较为失衡。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这样也无法达到其所设定的课堂预期效果, 对初中体育教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 基于初中体育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 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如何将学生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以及对体育课堂的认知能力, 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中, 是现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选择。有效性教学能够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能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 以此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不但可以改善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此能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体育技能[1]。

二、当前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 设置的体育课时较少

通过对初中体育课堂课时的了解发现, 我国在初中每周所设置的体育课在2-3节之间, 所设置的体育课时和其他科目课时相比, 相对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虽然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发生了一定改变, 但是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不够重视,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体育课堂有效地开展。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 无论在学校教师还是在学生身上都存在一定的压力, 甚者在考试和临近测试阶段, 经常会出现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 用以给学生补习, 这样使本来每周就不多的体育课时变得更少。初中体育课时缺乏的情况如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 也会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开展。

2. 对体育课的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 学校对体育课都不是特别重视, 很多教师也将体育课视为副科, 并不要求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 因此学校对体育课的投入就要远远低于其他科目。虽然现今学校提高了对初中体育课投入的力度, 在资金上以及设施和器材上都得到相应的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课堂有效性,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初中体育教师数量上较少, 导致初中体育课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有效教学目的。

3. 传统观念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众对体育课程的了解不够全面, 往往根据表面的了解去判定体育课程开展的效果, 对体育课程开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再加上初中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巨大, 而教师既要对学生负责, 又要受到学校绩效考核的压力。因此, 教师必然对体育课程的开展缺乏重视。学生因升学压力大, 注意力都停留在文化课的学习上, 再加上教师本身对体育课程开展情况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只会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 并不能发挥更多作用, 并且这种传统观念在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意识中根深蒂固, 从而对体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2]。

三、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1. 主动参与的策略

首先, 采用合理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情境教学, 在现代化技术的影响下, 初中生对于一些新颖和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初中生的这个心理发展以及学习习惯展开一系列针对性的新模式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音频、视频等进行结合, 应用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去, 以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 在教授学生学习打篮球时, 可以先将姚明、易建联等篮球运动员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欲望, 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篮球的分解动作以及技术要领。这对体育教师有效性课堂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比传统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直观, 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以问题引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无论是哪门学科都需要产生一定的课堂教学效果, 只有学生参与, 才能直接反映出教学效果程度如何。因此, 体育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教学, 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育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比如观看姚明和易建联投篮的精彩视频, 那么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所观看的视频问学生:“在进行投篮时是用手腕发力还是用手臂进行发力?”“篮板分数是根据什么进行判断的?”以此引起学生之间的探讨和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2. 以集体互动策略进行教学

第一, 以游戏互动展开教学,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正值活泼、好动阶段, 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 体育教师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同教学目的相关的游戏活动,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对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 以师生互动形式展开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能够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趣味性, 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体育课堂所带来的乐趣。

3. 优化体育课堂软硬件设施

体育课堂开展中, 经常会因场地和器材利用等因素造成器材以及设施遭到破坏, 因此要对器材以及设施等进行较好的保护和检查, 确保硬件设施和器材能够正常使用。在软件方面, 如多媒体应用、教材等, 对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从软件方面应加大建设力度, 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3]。

结语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上, 而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体育技能则是其次。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开展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 能够根据所教学的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以改善之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来说, 只有尽快完善体育课堂所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才能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有效性地开展, 才能促进体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新课标对我国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符合当代中学生的身体状况, 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兴趣, 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对中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不但要改变课堂模式, 还要将之前的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心发展方面,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分析, 对于提高我国初中生身体发展以及体育技能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0) :50-53.

[2]蔡宝来, 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 2013 (01) :109-112.

初中体育创新式策略教学分析 篇3

一、创新式策略教学的内涵

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迫切的渴求,因此,这就要求教育手段随之不断地创新。当传统教学的问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创新式策略教学应运而生。“创新式策略教学是指将‘方法’、‘策略’、‘创新’等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课堂中,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1.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

传统的体育教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传授运动技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上。这种局限在“讲解”的教学模式下显得相对僵化,导致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不高。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或许能够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却无法在实践中运用体育技能。其次,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简单化的教学,它忽视了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了限制,自然也就达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可以说,传统体育教学无法满足时代、学生的发展要求。

2.创新式策略教学的主体

传统教育模式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过程是被动的。但是,创新式策略教学则与之不同,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师摆在引导者的位置。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被削弱,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师将锻炼身体的方法教给学生们,重视身心教育,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相符合。

3.创新式策略教学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体育观念的革新,对初中生体育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观念的更新与否是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分水岭。而这一研究及探索的过程,首先反映在体育观念的变革上”。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创新式策略教学的途径

1.课堂教学

(1)问题教学法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提问”是活跃体育教学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时,严厉的批评往往会带来反效果,而此时用提问的方式,则可以快速地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使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

(2)多媒体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在中小学教育中逐渐普及。初中体育教学自然也应主动地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正确、积极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动作示范、理论讲解等可以借助多媒体,而训练性的内容则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好。”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篮球比赛,来增加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用慢镜头播放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到动作的要领。这些都是传统的动作示范所无法做到的。恰当地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初中体育教育,能够增强教学的效果。

2.室外教学

(1)引入体操项目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跑步”、“篮球”、“排球”、“跳远”这些项目,较为单一。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将体操引入课堂。体操除了有优美体形的作用外,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此外,由于体操节奏感鲜明,迎合了学生们好动的天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发生的概率。体操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性,这种教学项目一旦推广,可以真正落实创新式策略教学,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2)组织野外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并不应仅仅局限于室内或者范围狭窄的操场上,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到野外,组织野外拓展训练。登山探险、野外定向寻宝、野外露营等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只有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学生才会有高度的热情。

教育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而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将创新式策略教学应用到初中体育教育中,根据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体育课更具魅力,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问题教学

目前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学生本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到实际生活中,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但就目前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进问题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问题的产生、思考、回答和解决中,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科学的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设置的问题要生动与直观,并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在设置问题环节中,教师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和趣味现象等方法,使问题由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使得深奥的道理变得简单化,枯燥的知识更加趣味化,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以实验的方式设置问题。例如,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实验中,在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在学生感叹这一现象时,教师提出问题,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氢氧化钙会变浑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要进行纠正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要用稀盐酸,用浓盐酸行不行?引起学生的再次思考和探究。利用实际中存在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例如,人们在制作汽水时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配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们都应该喝过汽水,教师可以在课上以汽水为例,让学生准备一瓶汽水。在学生打开汽水时,会有气体溢出,并发出“噗呲”的声音。在学生喝过汽水之后,会产生凉爽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提问,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生成了什么气体?为什么喝汽水会有凉爽感?让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探究。通过有趣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例如,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试验中,教师将H2SO4溶液滴到酸、碱指示剂中,指示剂马上变成了红色。而用NaOH溶液时,酸、碱指示剂马上变成了蓝色。通过这个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探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达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可以引导学生迅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趣味性和高效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培学生的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突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主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使学生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和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依据。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事实、多媒体教学、文字材料等方法来提供科学、有效、完整的依据。在学生的思路显然困境时,教师要点拨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广泛性,从而帮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顺利地解决问题。在问题教学法中,学生是教育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逻辑思维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地分析,让我们知道了问题教学是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设置的问题要生动与直观,并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设置问题,并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中,适当的引导学生。采用事实、多媒体教学、文字材料等方法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的解决问题。问题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产生、思考、探究和解决中,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坚.浅析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3,35:131.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篇5

【摘要】课改背景之下,我们初中数学教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各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异彩纷呈,但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情,我们在采取教学策略与模式的时候,都应当谨慎斟酌,全盘考虑。其中,基于学情分析的是决定教学目标、教学措施的一项基本要素,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努力,科学运筹。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纵观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为此,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学生学情。

一、加强学法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不可否认,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但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在于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着一个质的提升与提高。鉴于此,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我们都要通过学科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要。首先是读的能力。它既包括对于具体题目的阅读理解,为顺利、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还包括对于具体定理、法则、性质内容的朗读,能够从中提炼出关键字词,注意到常犯的错误与问题,这对于合理形成具体的知识脉络,对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控数学体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是思考的能力。我们一要注意引领学生思考属于我们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不能太难,那样的思考只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除此外毫无任何益处。二要通过层层问题的不断追问来提升思考的深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三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思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学生明白自己思考的数学问题价值之所在。最后是写的能力。一是要注意记笔记,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注重清晰自己的数学思路,明晰具体的知识内容,譬如“和的平方”与“平方和”就大相径庭,相距甚远。二是要注意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严谨、准确、细腻的书写习惯与学习特点。三是要强化数学符号与文字意思之间的快速转化,以整体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的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合理引领与科学主导,自然离不开对于具体学情的具体分析。譬如,在多年以来应试教育制度与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这时教师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性,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譬如在讲授《积的乘方》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就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在本章节的知识学习中,我们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有这么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学生自然在课堂中积极阅读,小声讨论,在确定自己应该掌握什么内容的同时,也就对于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宏观层面上的整体把握。另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主张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从学生主体出发,本无可厚非,但要整体提升学生素养,就需要有效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在互帮互助之间教学相长,教师穿梭其间的指导性也更加有着针对性,课堂效率也就自然提升。对于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很有好处。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注重学生试卷分数的博取,所以我们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方面要下大力气,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

三、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验课。通过这一节课进一步丰富初一学生对平面图形中平行、垂直和角的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创精神。就学情分析而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何的初步知识——线段、平行、垂直、角的概念,能够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画线段、平行线、垂线、角。本节课的重点并非简单地制作七巧板,而是让学生从七巧板中认识线段的特殊位置关系,从而利用七巧板进行图案的设计与欣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好动、好强、好奇的初一学生对七巧板的操作实验产生浓厚兴趣,为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为了达到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教育目的,我们就必须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关注具体学情,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水平,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性格特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其它学科教师的信息反馈,还有当前时代的教改理念与理论,为科学采取有效措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篇6

摘 要: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相关数学知识的整体应用,而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突出的数学教学内容。“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的编排实践性很强,并且对相关知识的梳理也比较系统,这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对“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相关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二次函数教学组织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策略;二次函数

作者简介:陈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学。(江苏 苏州 21513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69-02

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新课改背景下,二次函数教学的设计和策略要体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的特点分析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运用的教学例子基本是生活实例,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二次函数学习之间的情感关系,而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教学理念;二是“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的设计具有突出的系统性、逻辑性特点,尤其是突出强调了二次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如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效能。因此,基于上述对教材内容特点的认知,建议初中数学教师从多个方面,运用灵活多变、形象丰富的教学方式开展二次函数相关内容的教学。二、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和具体实践分析

根据上述对“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以生活实际为基点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教学的探究兴趣。初中生仍然以具象思维为主,但二次函数知识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比较强,运用生活实例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特点,这需要教师特别注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篮球运动进行教学导入,问学生:“你们喜欢打篮球吗?谁能说一下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计算出篮球达到的最高点呢?”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新知识的主动探究,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其中,概念理解是二次函数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习二次函数图像、性质、与方程关系及相关应用的重要基础。概念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单纯地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建议教师应用对比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首先,通过回顾旧知识,如对比一次函数,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然后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概念教学。例如,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水面的波纹会不断扩展,你能尝试着列一下扩大的圆形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吗?又如,动物园打算用160米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来圈养动物,面积用y表示,围成的长方形的长用x表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事例来引导学生列出关系式,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列出的关系式来探究一下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2.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开展二次函数图像性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初中数学教师充分应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有效凸显该节教学内容的本质,还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在图像和性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可以将几何画板引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旧知识进行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再次复习画函数图像的描点法。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按照描点法的作图步骤做出“y=x2”图像,这里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对作图步骤进行演示。连线时,一次函数是通过直线连接的,但二次函数需要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学生就会对此产生疑惑,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图像画出之后,教师引导学习小组对画出的图像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观察、总结。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和归纳,进行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当然,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改进,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该内容教学的重要思想基础。

3.师生互动更好地认知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函数和方程都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和考试的焦点。在这节内容教学方面,建议教师多利用师生互动和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高效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设计的教学例子进行知识探究引导,通过步骤解析函数、方程、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进行知识导入教学,通过旧知识的回顾思考来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对学生进行连续提问,如“你觉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有关系吗?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上述知识的迁移学习你觉得用什么方式能够推导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等等,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更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4.设置游戏环节做好二次函数应用教学。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进行该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生活实例应用是这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了强化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推理游戏、竞赛游戏等,通过设置相关游戏开展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例如,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最值问题、利润最大方案、最节省方案等多种题目,看看哪个学习小组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又如,教师可以围绕着双十一购物节这个热门的社会话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趣味的方式开展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

“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教材内容设计的角度出发,简单地分析了二次函数教学的措施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科学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二次函数内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分析 篇7

一、初中英语口语的现状

因为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初中英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性, 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更加难以展开,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应试教育体体使得大部分的学校和英语教师只顾一味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而忽视英语口语教学, 在他们看来, 初中阶段, 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对于英语, 只要认识词汇, 读懂阅读理解就行, 无需深层次的掌握英语知识。但事实上, 尽管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 可却不会应用, 更加难以用英语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依然无济于事。

第二, 初中的一些英语教师自身发音就存在问题, 在进行英语朗诵时不能准确的控制好语调, 更有甚者在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时缺乏流利性, 这种现象尤其在偏远山区和农村的初中学校里更显严重。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知识缺陷, 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准确得不到保障, 培养学生的听说以及交际能力就更加显得困难。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 落实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是遵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大纲中, 明确提出了初中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初步交际的能力。老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所以, 老师必须要重视英语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 积极创造英语交际环境, 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其次,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 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更是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时段。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口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倘若一味地重视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 而忽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训练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那么就只会造成学生空有英语知识却不知如何表达。

三、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探讨

1. 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说英语

初中的英语老师, 不仅要把握好英语教学方向, 明确英语教学任务, 还应该遵循《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转化思维, 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 强化自身的语言素质, 做到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因此, 在课堂上, 初中的英语教师应多用英语授课, 为学生提供更多听、说英语的机会,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讲解的知识, 提高记忆效率, 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2. 加强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产生好奇感与新鲜感, 对于学习也就有着很大的积极性。因此, 在初一时, 英语教师就应注重这一点,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多听多说英语。课堂上, 教师可以给学生录音, 让他们跟着正确的语音、语调先尝试朗读, 随后再对他们进行指导。开始阶段, 由于刚接触到英语, 学生在说英语时肯定会存在发音不准的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 在英语教学中行不可操之过急, 更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锻炼他们的胆识, 鼓励他们多说英语, 多用英语交流, 从而为他们在以后英语学习中奠定基础。

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强化口语训练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基地, 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 初中的英语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教师转变自身的主导者地位, 学生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发挥作用。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多设计些英语交际情境, 让学生对说英语, 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一方面, 老师可以学生准备一个两到三分钟的演讲, 不限内容, 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每一节英语课上安排两个学生到讲台进行演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识, 并且, 在日积月累中, 学生还掌握大量的词汇,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另一方面, 课堂教学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加口语训练量。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同时, 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形象性、以及生动性的特点, 更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早地适应对话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4. 积极为学生营造英语交际氛围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展一些英语类活动, 为学生营造出英语交际的氛围, 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与此同时, 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英语竞赛来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工作, 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比如举办英文朗诵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文故事会等等。

英语口语教学在整体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初中的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长期的、慢慢积累的过程, 并不能一蹴而就。初中的英语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注意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设计英语口语的情景模拟, 科学合理地布置一些英语口语训练, 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多加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正确指导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训练中积累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才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初步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并进一步阐述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探究了推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叶红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索[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S1) .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分析

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便是掌握数学概念,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上面,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这就对学生数学解题思路的形成造成了严重阻碍。因为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不太成熟,因此在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上还存在相应的困难。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创新数学概念教学,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数学概念知识的内化。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对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来讲,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兴趣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开展数学概念学习,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直线”这一概念,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愿意来黑板上画出一条完整的直线?”有五六个学生在黑板上畫出了长短不一、方向不同的直线,教师再进一步为学生讲述直线具有“无限延长”的特性,学生便可以对“直线”这个概念形成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应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与感知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运用这些所学概念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二、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单纯注重讲授知识,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出现理解与掌握困难的现象。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与数学实践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将教学活动与学生具体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概念,教师便可以以讲台中间为起点,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老师现在离起点有多少步?”学生回答说:“老师在起点位置。”教师再利用在讲台左右走路的步数来引导学生用有理数进行表示,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便可以用有理数分别表示为+3与-3,利用数轴将教师所走的步数标出来,就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概念。

三、引导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通常来讲,初中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容易使学生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完数学概念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巩固概念知识,这便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内化。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巩固数学概念知识时,首先需要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进行复述,将对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可以真正将这部分概念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时,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有关“四边形”方面的概念知识,教师便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一百米的绳子来围成一个四边形场地,怎样做才能使这个所围成的四边形场地面积最大?”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将数学概念知识与数学实际问题相联系,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四边形”概念运用到解题过程中,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概念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具体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能够采取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兵,王静.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1(16):21.

[2]陈建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13):37-38.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篇9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原则

1.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主题,要为实现课堂教学中心任务而服务

通常情况下,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不是自发的过程,是在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来完成的.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中心和任务,师生都要为实现这一中心和任务而共同努力.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备课时,教者应对提问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布置,尽可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忌东拉西扯,打乱学生正常思路,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果学生偏离了中心,教师就要适时打住,就像手中的风筝,高低适度、远近适宜.2.问题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由易到难分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即所谓的“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问题,分层次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设置由低到高六个层次水平的问题.一般把回忆、识别水平的提问和理解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差和稍差的学生回答;把应用性水平的提问和分析水平的提问交给中等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回答;把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问题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指向明确,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切记不可大、空、泛

首先,教师课堂设问不能为问而问.例如有个老师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课,准备了一只用布蒙住的细口圆腰的花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相似的知识测出花瓶的内径.他先让学生猜布里这个大家伙是什么,猜来猜去大家都没猜出来,时间倒用了5分钟,这一问题环节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学生盲目应答,在热闹的表象下,事实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问之前应该首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去提问,尽量使得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才是我们课堂上需要的有效设问.其次,教师应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思考探索的兴趣.教师的问应该是有的放矢,指向明确,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空泛,似是而非,使学生不知从何作答.例如,一次评优课活动中一个青年教师上“平方根”时,讲完性质后练习,其中有一道练习是让学生先举一个数,然后说出它是谁的平方根.结果前两个学生都举了正数的例子,老师一边问“有没有其他不同的例子呢?”一边继续请同学起来回答,结果都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举一些负数或零的例子.老师很生气,在评课时还没发现自己的问题,认为是学生太傻.事实上老师的问题指向不明确,这个“不同”是数字不同?符号不同?还是其他呢?可见有效的设问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再者,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提问.例如,我在初三的一个双语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上“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的课时,了解到双语实验班已经复习过方程的内容且基础较好,所以在上的时候直接一步步抛出了本堂课的问题串,效果较好;而普通班进度慢,当时还没有复习过方程,当我也像在双语实验班那样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反应就让我意识到这是不行的,因为学生连最基本的根都不会求了,很生疏,所以我立即取消计划,从复习的角度提问,慢慢引入关系,结果内容虽没上完,但是课堂的效果是好的,学生回答起来很顺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问题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因此,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在问题的设计时,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我曾经听过一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公开课,开课老师这样导入: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平时看NBA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篮球打得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班级里七嘴八舌,本来紧张的气氛变得宽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姚明篮球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老师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老师就给出了姚明在2003-20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也给出了奥尼尔、加索尔这两个顶级中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讨论并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他们甚至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2.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故设计发散性问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设计同一条件、多种结论问题

这类问题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固定的结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确定未知结论,并去求解这些未知结论.这个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我们常见如图1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材料可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现在问:①像上面那样铺地面,能否全用正五边形材料?②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地的方案?把你的想法画成草图;③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正多边形材料铺成的地面的草图.分析 要完成此题,要求学生理解题中要求,总结规律,结合多边形有关知识及图形来探索问题,本题中②就有无数个方案符合要求,如图2.③中方案也很多,如图3.本题中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学生的审美素养,有效检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设计逆向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设计问题应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传统习题、常规解法后,通过逆向分析,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训练逆向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是和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方程组.分析此题是在学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后设计的,学生可在熟练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后,逆向求二元二次方程组,故应求出以7,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及以-3,5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才能构造出二元二次方程组.·设计一题多变问题,培养学生对图形及习题的发散思维习惯

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或者条件的更换或添加,可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例如:把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下页图4放置,其中边BC,FP均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①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下页图5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②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6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AP,BQ.你认为①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学生的每个思维障碍处巧妙设疑,不断深化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上一篇:浅谈幼儿述宫游戏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论文下一篇: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