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2024-10-18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共11篇)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1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室外课程, 离不开运动和竞赛, 也离不开运动器械, 大量的运动、肢体的接触、器械的使用等难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作为初中体育教师, 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问题, 并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使广大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安全教育,具体策略

学生的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 对体育课的安全措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是不少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新增加的某些运动项目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 然而有可能正是这些细节问题会带来一些危害, 或者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师, 应当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使广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安全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不仅教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更大的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中学生活泼好动, 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 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 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 有的学生调皮贪玩、不遵守课堂纪律, 站队列时故意推撞其他同学, 把握不好力度和分寸, 再加上有的学生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较差, 被推撞后很容易摔倒, 进而使身体受到伤害。针对课堂上这种常见现象, 体育教师不能因为是学生的打闹而忽略不管, 而应当迅速制止他们这种行为, 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 使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 还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进而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 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样, 通过一些事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 加上教师的随时提醒, 学生就会时时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不做有危险的事, 他们认识到位了, 自然会和老师积极配合, 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 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还要做一些专项的准备活动, 适当地加大上肢、肩部、腰部等大关节部位活动。在安排教学步骤时,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动作知识、技能、技巧, 采用科学的教法, 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 明确动作规范。另外, 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但是,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锻炼, 而负荷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 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 做到张驰有度, 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 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三、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一) 场地的设置, 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 也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环境。在上课前, 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 要及时排除, 待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比如, 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训练时要保证场地的平整, 及时清除小石块, 防止学生踩到后扭伤脚踝, 或者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如, 在跳远训练之前, 教师要先翻松沙土, 拣出沙坑中的石块、砖头等。

(二) 对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

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 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若不注意, 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比如, 学校的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常年在室外放置, 受雨淋日晒, 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烂, 如果学校平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 体育器材很有可能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发生断裂, 进而导致学生受伤。因此, 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再如, 有些体育器材是需要搬运的, 如标枪、铅球、铁饼、跳高杆等, 若学生在搬运中不注意, 导致器材不慎跌落, 很有可能砸到他们。另外, 如果这些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 且无人看管, 学生可能会随意玩耍, 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 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 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不能打闹嬉戏, 而且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也不能随意摆放在操场上, 更不能随意玩耍,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四、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 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

虽然防患于未然是体育安全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 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 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 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 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 应当掌握学生出现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的一些急救方法。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 教师应当沉稳冷静, 尽快通知学校, 联系医院, 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 切忌手忙脚乱。另外, 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 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事故的善后处理, 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是,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当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和看待, 并且要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反思, 探索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相信只要广大师生树立了安全意识, 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 我们的体育教学就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就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进而获得强健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吴顺魁.对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9) .

[2]陈娟.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及建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1) .

[3]黄书兵.关于如何做好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 2012 (5) .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2

教学设计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将会以更巧妙更隐蔽的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因此每个人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掌握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教材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上册)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第3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以理论为主,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知识,以及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特征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和查杀病毒的方法,使学生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能学以致用,加强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本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缺乏实践和操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但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较大,不容忽视。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程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一的学生,学生们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可能遇到过计算机病毒,也略知一二,很多学生不知道计算机病毒,有些甚至以为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使用者。所以要具体的、形象的来解释这个定义来加深印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在锻炼着提高着,但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却流于形式。加强学生的防病毒的意识,同时自觉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同时杜绝学生制作病毒与复制病毒的传播,保证网络的正常,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初步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3)学会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措施。

2、操作领域

1.通过学习活动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其危害。

2.掌握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3、情感领域

1、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计算机,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养成。

2、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计算机安全与杀毒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 计算机安全的防范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现在的五十三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开始逐步走进家庭,但是,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尤其是上网以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今天这节课,我就给大家介绍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意义与措施。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计算机安全包括哪两个方面?

(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信息内容安全)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

(1)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不做有损信息安全的事。

(2)采取防范措施:掌握一些保障信息安全、防范各种事故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方法:

如:硬件系统的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用户数据的安全;病毒、黑客的防范等。

讲到“病毒、黑客”四个字时,语气要强烈一些。然后立刻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黑客”和“计算机病毒”?

“黑客”往往是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未经授权非法入侵别人的计算机系统而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的人。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程序,它通过自我复制或者修改其他程序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小程序,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 会将自己的病毒码依附在别的程序上,通过宿主程序的执行,伺机传播病毒程序,有一定潜伏期,一旦条件成熟,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影响计算机使用。

注:提问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

(1)“计算机病毒”首先是某些人编写的一种计算机程序;

(2)为了掩人耳目,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

(3)既然病毒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怎么被执行?

(4)计算机染了病毒之后,是立即发作吗?

(5)为什么把这种程序称作“病毒”?像生物病毒一样有复制能力。

(6)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影响?毁坏数据,影响使用;

3、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1)降低系统执行效率;

(2)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

(3)造成死机;

(4)部分文件被删除;

(5)改变存储在硬件上的程序;

(6)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内资料。

4、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的病毒多种多样,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它们都有如下共同特点:

(1)具有破坏性。病毒不但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漫运行速度,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它还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和程序,甚至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如CIH病毒能破坏计算机的主板。

(2)具有隐蔽性。病毒大多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难发现。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安全 篇3

摘要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前提,初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更重要是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要排除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其中因素之一,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伤、在体育活动中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那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对學校体育教学安全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 教学安全

安全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存在安全问题,学校体育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如何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便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安全涉及到人的安全状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要使人免受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安全涉及到保证人安全状态的保障条件。保障条件是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人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证。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指的是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的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包括保证安全状态的一些保障条件。

目前初中学生、教师、领导的安全性认识较高,但安全情感、安全意志和安全行为较低。学生、教师、领导均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非常重要,他们的安全性认识程度较高;他们对体育课、体育工作的喜欢程度低,并且不能够坚持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能坚持学校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等;学生、教师、领导在安全行为上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能力,但不是很理想,还有待于提高;体育教师和领导的安全知识较丰富,具备一定的安全能力。

按照体育课堂进行情况可分为课前安全、课中安全和课后安全。课前安全主要包括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学生服饰、课前安全防范措施的选择安排等一系列课前的准备;课中安全包括教师的指导、组织、纠正学生的练习动作等。课后的安全包括放松、伤病的治疗、营养、疲劳恢复等。这些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给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给教育部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将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遏止在萌芽状态,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当今学校需解决的问题。

人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能动的因素,人的安全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基础。人的安全状态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学生不喜欢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也不是很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学生更喜欢“放羊式”的比较自由的教学,喜欢自己玩,不喜欢教师讲解安全知识,不喜欢正规教学的体育教师和他所上的体育课,导致他们的安全情感低下。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很好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上课时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上课前大部分老师会先检查场地、器材,讲解一些安全知识,强调一些上课时的注意事项。学校领导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时,为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特别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的安全行为主要有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安全知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学生单位活动面积不足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活动空间不足,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难免会产生干扰和摩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要加强体育安全意识,体育教师和军训教官对体育课和军训内容要作周密安排,体育活动要按运动技术要领,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严禁放任自流。学生要听从体育教师的指挥,不得在铅球、篮球和足球等场地乱跑,严防事故发生。但大部分学校在安全机构设置、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安全事故处理、体育经费、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安全检查、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运动,这些都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本来就不是很好,加上功课重、睡眠和休息不充分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是存在生理或身体缺陷,课前未告知教师就进行体育运动,其结果是有的学生承受不了和大家一样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学生上体育课时,保障自己安全的主要行为是做准备活动、穿运动服、做放松活动,很少检查场地器材、预习课的内容、评价自己的身体情况。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对体育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 崔国嶂.安全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谢东等.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保障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4] 尹兆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的基本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6.

[5] 靳晓奇等.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措施[J].韶关学院学报.2004.

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篇4

1.重视不到位

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往往将安全问题挂在口头,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却鲜有落实;上级部门在政策上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制度以及安全防护制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一次次地提醒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 甚至有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而取消了学生的体育课。然而这样的种种措施都是表面文章, 并不能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能遵守一条条规则。此外, 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讲解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随意操作等, 也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教学过程中的疏忽和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在操作器材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例如, 在体操锻炼过程中, 教师对动作的力度和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动作的顺序和力度都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防护措施不到位, 也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很多项目是比赛制的, 对抗性比较强,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很容易发生碰撞甚至出现有的学生会摔倒等。例如篮球活动和足球活动过程中就会发生这类现象。场地建设的不合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使用体育器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按时检查修理器械, 教师对学生的身体也要及时观察, 了解其实际身体状况。其实在体育活动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个体疏忽而造成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防护措施

1.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培养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其中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课程和培训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体育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体育动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具体的操作中也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举一动, 要保证学生的动作不会对自身和身边人造成伤害。学生安全意识提升的前提是教师安全意识的树立, 在体育活动课前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准备, 要避免拉伤和扭伤教学事故的发生。对一些危险性的作用也要反复核实, 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同时教师还要教授学生进行自我保护, 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姿势和动作。

2.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身体安全检查, 身体检查的重点要放在大部分身体器官上;这样的身体检查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必须知晓, 以便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训炼强度。在教学开始前及活动过程中都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 在进行足球体育教学时, 首先要检查场地配置, 如果发现场地不平以及其他问题时, 要通过协调及时解决, 还要让学生准备安全防护衣物, 学生要准备运动服及运动鞋等, 还要警示同学们不能携带危险器具, 例如小刀钥匙尖锐器械等。体育活动过程中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 可以进行分组教学,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合理的间隔时间和间隔距离, 要避免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器械之间的碰撞, 关键在于要合理调节教学的速度和进度。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只能将伤害降到最小。体育教师以及学生都要掌握常用的安全常识, 要懂得一些急救常识, 为后续的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 初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学校教师, 还是家长及学生个体, 都要提升自我的安全意识。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要将孩子们的健康问题放在第一位, 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东鹏.试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6) :95.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5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3.学生

作为学生自己,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不做有危险的事;要努力学好科学锻炼健身方法,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要做好放松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初中耐久跑教学安全策略 篇6

摘 要 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提升学生体质是实现强国梦的基础,学生的体质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而另一方面,是不断见诸报端的学生跑死事件,仿佛将提升体质与安全运动,放在了两个对立面上。耐久跑是初中田径教材的主要教学之一,也是各项目的基础。它在发展学生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和培养顽强吃苦的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耐久跑 安全策略 初中教学

由于耐久跑具有练习时间长,消耗体力大的特点,使它比起其他田径教材,在练习时也有其特有的不安全因素。在对如何安全的进行耐久跑教学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及对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思想教育,树立安全运动意识

在单元教学之前,给学生树立安全运动的意识。向学生介绍耐久跑中出现的“极点”现象,即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心慌、胸闷、气短、四肢无力、恶心、头晕等现象。帮助学生区分“极点”与“极限”。教会学生在“极点”出现时,应采取保持呼吸节奏,加深呼吸的方法,用顽强的意志力帮助自己度过“极点”。

二、监测心率,探索最佳跑速和心率

安全进行耐久跑练习的关键是控制好练习的强度。心率是评定运动强度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耐久跑教学中学生的心率进行监测,能客观反映教学中学生心率负荷的分布状况,这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也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率变化,进行能力分组,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不同负荷的耐久跑锻炼,教会学生科学地进行健身活动。在适宜的速度中练习,会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和欢乐感,同时这对于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意外的发生,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对比测量的方法,即两名学生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监测。首先测出该学生从事耐久跑练习的最好成绩,且将这个成绩作为其练习强度的100%,其次换算出中等强度(如60%)所对应的速度,这既是该学生的运动强度。在指定了运动强度后,我们再根据强度来考虑相匹配的运动量。

三、注重个体差异,控制练习强度与负荷

对青少年进行耐久跑的练习要注意体质、体能水平的区别,要注意男女有别,年龄有别。对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慎重。一般儿童少年时期是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在这期间进行耐力练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每个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又是不同的,如果耐力水平与生长发育水平不相负荷,那么耐久跑练习不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还可能会损伤学生的健康。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当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这种程度的负荷的健身价值不大;当心率达到13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正常人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效果明显;当心率达到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当心率增至160~170次/分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也未出现具有更好健身效果的迹象。因此,通常把120~140次/分之间确定为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而每次锻炼时,将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的时间,占该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

根据已测量出的每个人的最佳心率和跑速,在反复的练习中,每名学生可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练习强度与负荷。

四、积极放松,重视体力的恢复

耐久跑练习具有练习时间长,负荷大,强度大的特点,它可以消耗练习者大量的能量,所以在每次练习过后,能量的补充与体力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恢复身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恢复肌肉疲劳,忘却练习中的痛苦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消除肌肉紧张,到达意念放松的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同时教师也应当教授学生正确的补充能量的方法,即少量多次的补充淡盐水。这些有效的恢复和能量补充,对学生提高耐久跑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科学设计,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教师在制定单元计划时练习应根据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短到远,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的心理。练习设计上,应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如果教学设计过低,则练习效果不佳,如果设计过高,则学生无法达到,练习效果同样不佳,而且学生容易对练习失去兴趣。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合理设计。同时在教学手段上,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练习的兴趣,耐久跑教材单调枯燥,教师在教学中要悉心设计,避免学生因练习手段单一而对耐久跑练习产生厌烦心理。

六、主动询问,全程监控

教师耐久跑教学时,在单元教学前要询问班级学生是否有患慢性病,不宜参加耐久跑练习的学生。在课时教学时,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对学生进行心率监测,询问学生的自我感觉。尤其要注意平时缺乏锻炼、体质较差的学生。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要降低运动强度和负荷。对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要安排取代性的练习。对练习学生要求着装轻便,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着凉。对练习场地应避免在水泥路等坚硬的路面进行。对大雾、霾等不良天气要避免进行耐久跑练习。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对耐久跑这个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对学生的学情有全面的了解,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耐久跑这个教材,才能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练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取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振东,刘玉兰.浅析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2000(3).

[2] 王启基.耐久跑教学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1983(1).

[3] 方明富.谈谈中学耐力跑教学[J].安徽教育.2000.6.

[4] 陈九如.如何提高初二女生耐久跑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1993.6.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7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校园中发生了许多安全事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某中学的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中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氢气燃爆,当事人严重烧伤。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将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化学课本中有许多涉及安全教育的知识,如,环境污染的防治、食品药品安全、防煤气中毒、火灾预防、防挫伤和烧伤等,此类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除了要将安全原理告知学生,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化学学科中虽然有许多和安全相关的内容,但课程内容并不是以安全教育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安全教育素材,在无形之中向学生渗透安全知识。教师要以教材为切入点,找到其中和安全教育有关的知识点,针对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比如,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可以渗透中毒和烧伤的知识;讲解“元素”时,可渗透汞对人体的危害、汞中毒的严重后果等。

二、利用本地资源渗透安全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人们的种植习惯等均有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比如,一些学校所处的位置为喀斯特地貌,学校及学生居住的村落周围山中溶洞较多,而洞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沉积。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自然对溶洞有强烈的好奇心,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为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要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向学生说明如何才能安全进入溶洞。又如,一些地区大量种植金银花、百合等植物,到收获季节时,部分不法商贩出售的植物都是用硫磺熏制过的。所以,讲解“氧气的性质”时,教师要进行相关的说明,说明硫磺熏制过的植物对人的危害,鼓励学生向周围的人普及知识,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三、利用社会热点开展安全教育

报刊、电视或网络媒体曝光的重大安全事故中,经常会涉及一些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这些知识点,将其作为安全教育的载体,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比如,教授“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受害者在洗澡过程中,由于煤气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导致室内供氧不足,中毒死亡,为学生敲响警钟。

四、利用化学实验开展安全教育

实验是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学实验经常要用到一些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或接触一些有毒气体,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威胁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然而,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但学校与教师不能因为担心发生事故,就不让学生做实验,而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向学生说明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有毒气体的生成实验,避免污染环境。一些实验若没有按步骤进行,也会引发安全事故,比如,进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完成气体收集后,应当先将导管移除水面,再将酒精灯熄灭,若颠倒实验步骤,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步骤,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促使其健康成长。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8

关键词:初中生,安全感,父母教养方式

1. 引言

安全感是个体的一种基本信念, 是个体对外界风险主观感受和体验。父母的养育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及安全感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的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特点现状调查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方面, 但多数学者研究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和成人, 而很少有关于研究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的这类文章, 主要研究以初中生安全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文章几乎很少。因此,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初中生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及其两者的关系。

2. 文献综述

(1) 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包括由此产生的家庭氛围和各种成分的隐性教育、家庭教育的孩子一生不仅限于年轻时期, 在众多因素当中, 家庭作为一个个体的最初接触到的生活环境, 所以说出生后的第一次接触是很重要的, 个人的成长发展对个体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 (蒋桂黎, 2011) 。

(2) 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心理咨询师王登峰认为:大多数父母育儿问题很大部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原因, 张青方 (1998) 看法是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引发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主要原因, 白凤章 (1998) 等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发现, 儿童的父母理解越来越少, 没有宽容, 更多的惩罚和拒绝、否认容易使儿童患精神疾病。, 李波等认为父母严厉, 惩罚, 情感冷漠会让孩子有更多的负面评论, 这样孩子更内向和神经质。

(3) 安全感的含义

丛中、安丽娟 (2004) 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安全感的研究对安全感定义为: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 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

(4) 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初中学生家庭安全感发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安全感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家庭情感因素在成功和安全当中呈负相关。父母的教育水平、态度和教养, 专业的类型和家庭类型呈正相关 (杨元花, 2006) 。王芹 (2009) 学前教育专业女孩父亲的教育方式, 安全感和依恋研究安全中发现、同伴依恋有不同纬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疏离他的父亲, 同伴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 对象与研究工具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了安康市建安中学和草庵中学三个年级6个教学班的225名初中生为被试, 剔除无效问卷, 实得有效问卷190份。男生85份, 女生105份。城市92份, 农村98份。初一75份, 初二62份, 初三53份。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丛中、安丽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该量表有16个项目, 人际安全感因子与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 采用5级评分。各分量表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85和0.87, 其同质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9和0.74。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该量表是由C.Perirs等人于1980年编制, 我国岳冬梅于1993年对原量表进行了修订, 包括11个维度, 父亲6个维度, 母亲5个维度, 采用4级评分。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从0.46~0.88, 分半信度从0.50~0.91, 重测信度从0.58~0.82。用Excel录入数据资料,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

在生源地上, 初中女生在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这几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 且差异性十分明显。女生的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否认这两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差异明显。在男女性别上, 在父亲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这两个因子中, 城市与农村生源地的学生得分存在明显差异, 农村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年级上, 在父亲惩罚严厉及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上个年级得分上差异明显。在父母教养方式其他因子上虽得分有高有低, 但差异水平不显著。

(2) 初中生安全感的基本状况

在生源地上, 城市初中学生的安全感比农村生源地的初中学生的安全感得分要高, 水平显著。在男女性别上, 男女初中学生在安全感量表上的得分女生的安全感略高于男生, 虽有差异但水平不显著。在年级上, 初三的安全感得分相对最低, 其他年级间的安全感得分虽有差异但水平不显著。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安全感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表明, 人际安全感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有显著的正相关, 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偏爱被试、试图否认、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具有明显的负相关。确定控制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有明显的正相关, 与父亲严厉的惩罚, 过度的干涉和对参与者的偏好否认过度干涉, 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总的安全感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有明显的正相关, 与父亲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和偏好科目否认过度干涉, 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5. 讨论

父母抚养方法在性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女生在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这几个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城市与农村生源地的初中生在父亲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这两项中得分存在明显差异, 农村初中生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初中生。对不同生源地初中生的安全感的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初中生的安全感比农村生源地的初中生的安全感得分要高, 达到显著性水平。初中生安全感不存在性别差异。初中生的人际安全分析表明:初三的安全感得分相对最低, 其他年级间的得分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6. 建议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早期, 对于安全感的形成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变化,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掌握教养子女的科学方法, 要求学校要科学教育学生。一是要家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要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三是要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 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丛中, 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2) :97-99.

[2]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林运清.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J].长沙:学前教育研究, 2005, (4) :41-42.

[4]王丽.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13.

[5]王芹.职中幼教专业女生父亲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依恋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9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 制定课堂安全计划

安全工作不是临时性的工作, 如果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同时, 能考虑到本学期、本节课在课堂纪律、学生活动等方面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就能提前对那些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避免和预防, 并能使自己的教学安全工作有据可依, 有据可查。譬如, 在初中阶段, 无论是数学课堂, 还是理化生实验课堂, 我们经常会用到小刀、胶水等学习用具, 但这些学习用具在日常玩耍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这时, 我们教师既不能饮鸩止渴, 阻止学生接触、使用这些基本用具, 但又要做好安全防范计划, 规定在具体哪节课堂上, 哪个学习环节才可以把这些用具拿出来, 使用完毕以后, 是组织学生统一带回家中, 还是教师收起来统一保管, 我们都需要做出具体的计划规定。另外, 交通安全方面, 用电安全方面, 体育课堂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也必不可少, 我们不但需要运用具体的课时来进行教育, 更多地我们需要安排值周教师, 抑或责任心强, 心理较为成熟的班干部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不时地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 及时汇报, 及时阻止, 以免事态的进一步严重化, 以利于我们教师提前做出一定的安全事故预设, 布置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根据不同班级的上课情况预防安全故事的发生

任何一节课的课堂都是不可完全预计的, 哪怕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 也会有不同的情况产生。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要考虑到预设的教学方案外, 还应考虑到课堂的突发情况, 并根据这些生成, 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曾经执教的是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 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都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学生人数, 一个班有42人, 一个班有36人。由于两个班人数相差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确保课堂安全。例如, 一天下午的课, 我安排的课堂内容是学生之间相互当小老师订正家庭作业。一班因为人数较少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 因此我告诉学生可以选择离开自己座位到好朋友座位上两人一起活动。学生能与自己好朋友一起学习都很乐意, 纷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订正作业。教室里虽然有学生在走动, 但因为桌椅较少, 人数也较少不会产生拥挤的现象, 因此教学秩序良好, 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二班, 我则没有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 是因为考虑到四班教室里桌椅已经摆到了后黑板的位置, 留给学生的通道有限, 如果让42个学生在教室里同时活动有可能产生“交通堵塞”, 造成学生之间拥挤、推搡等不安全现象。于是, 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 我让同桌的学生相互交换当对方的小老师进行作业的订证, 也取得了预定的效果。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

1.借助重大事件来渗透

“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的安全问题无疑是头等大事, 近来不断出现的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西瓜膨大剂、饮料中“起云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对于饮食缺乏安全感。在当前如此的社会现实之下, 一方面, 我们要教育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意当中, 切不可为了一时私利而蒙骗消费者;另一方面, 还要组织学生向自己的父母渗透这方面的意思, 并以学生为中心, 向他们的父母, 亲戚朋友逐步扩散, 形成一个有机的食品安全宣传网络。同时, 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饮食常识, 如哪些食物是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哪些食物是使用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等等。

2.借助课堂利用课本知识来渗透

在初中化学中, 教材从一开始就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农药化肥, 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 在化学肥料一节中又反复强调农药化肥带来农作物高产丰收的同时, 提出了对农牧渔产品和水的污染问题;因为环境污染是饮食风险的六大类问题之一, 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也都隐含着食品安全知识, 如“绿色食品”往往与环境绿色化联系在一起。在《化学与生活》一单元中, 又分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两个小节, 要求学生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知道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如铝、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氯化钠与人体健康、油炸食物不宜多吃。

3.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食品安全教育应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讲《生活中常见的盐》时, 指出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可以从我们吃的蔬菜引入课题。蔬菜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 由于土壤化学成份的缘故, 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特别是在腌制不透或腐烂变质的蔬菜中, 硝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不大, 但它在人体中经肠道细菌还原为致毒的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作为食品添加剂, 在肉制品如香肠等的生产中使用, 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 抑菌和增强风味, 但摄入量有严格限制。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即使是看起来一帆风顺的人, 也有属于自己的哀伤与不快。对于初中生来说, 这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刚刚从父母的呵护中走出来, 如果不能及时用一种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 他们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也给我们学校的安全问题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 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教材文本中的丰富内容适时地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能够阳光健康地成长。譬如, 讲到《合欢树》, 我们就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史铁生坎坷而不屈的一生;讲到《出师表》, 我们要延伸一下课堂故事, 明晰诸葛亮怀才不遇, 久居南阳的故事, 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会懂得, 每一个人都不是很容易就走进光环中的, 之前需要付出很多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磨砺。

总之, 学校工作, 安全为先。在当前安全问题压倒一切问题的时代背景之下, 我们初中阶段的教育同仁当齐心协力, 大胆创新, 在安全教育方面想出新的教育措施, 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安全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 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凤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 2012, (6) :96-97.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

新一代的初中生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有合格的身体素质。国内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较低,部分初中生甚至从不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近年来,政府愈来愈重视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工作,要求各学校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较多风险,为此必须要做好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1.初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在中考前废寝忘食地学习,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这样做非但难以有效地提升分数,反而会无形中增加自身的学习压力。一直以来,体育活动在减轻锻炼者压力、增强锻炼者信心等方面的工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暂时将学习上的事情抛之脑后,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许多学生向笔者反映,打过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或者认真完成了一整套体操后心情会非常轻松,短暂休息过后注意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1.2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大部分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较弱,终日里在教室学习,不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锻炼活动中,通过走动跑跳可以活动全身的肌肉关节,使得关节更灵活、肌肉更结实。学生长期在教室中学习,室内污浊的空气容易影响心肺健康,严重时可损伤呼吸系统。让学生多在户外进行集体体育活动,既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随着身体素质的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生活都大有裨益。

2.如何提升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质量

2.1严把体育器材质量关

在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初中生与教师们需要使用许多体育器材,其中包括单杠、双杠等锻炼设施,在锻炼者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体育器材突然发生严重损伤,轻则令锻炼者受伤,重则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学校应当严把体育器材的质量关。农村初中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与社会寻求帮助,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体育器材的采购工作必须由专业、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在器材安装完毕后需要安排人员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察看其表面螺栓是否紧固,定期保养维护各类体育器材,进而为初中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2加强安全锻炼知识宣传工作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相对较少,一些体育器材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在此情形下,农村初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便极具风险,学生不熟悉体育器材的操作、自身安全锻炼意识的匮乏等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事故诱因。

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针对学生的安全锻炼知识宣传工作,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纠正学生的不良体育行为、强化学生的安全锻炼意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初中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强行向学生灌输安全锻炼知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面向全体初中生的安全锻炼知识竞赛,初中生一般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安全锻炼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安全锻炼知识。

2.3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在初中生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负责指导学生的锻炼工作、提供训练建议等工作,然而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总体综合素质不高,表现为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能力较差。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建议学校通过定期举办体育教育专家讲座以及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形式来切实地扩充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其专业能力,从而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3.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做好体育器材质量把控工作、尽力提升学生的安全锻炼意识,从而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钟秉枢.学生体质依旧堪忧,中央决策亟待落实——写在中央7号文件发布五周年之际[J].中国学校体育,2012(04)

初中体育教学与安全 篇1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对策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体育本身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危险性,所以,为了让体育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校和教师应当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很少有学校会针对体育教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大大提高。

2.资金投入不充足

由于许多学校在对体育器材进行购买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无法保证按需分配,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大大降低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教师管理能力较差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的引导和监督,很容易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例如,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学生会由于过于投入而发生身体碰撞、摔倒等情况。

4.师生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体育属于相对来说不重要的学科,所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就会缺乏对相应保护措施的了解,导致课堂上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有所增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对策

1.健全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通过责任机制让教师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由于各个学校存在差异性,所以国家的政策无法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达到完美的契合,这就需要学校在遵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使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

2.增加资金投入

学校在购买体育器材时,应该将器材的质量放在首位,并且定期对需要使用的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器材存在损坏或安全隐患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学校还应当对体育安全防范的设施进行完善,不仅要购买学生所使用的护具,还要通过设置安全护栏,并且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定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

3.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

体育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教师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应的体育规则,同时对学生例如穿牛仔裤、高跟鞋等违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课程开始前对需要使用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安全性,杜绝由于器材受到损坏或场地存在危险而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出现。最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详细了解体育器材的使用规则,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体育器材,所以对其使用方法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教学,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4.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想要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增加师生的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学校应当定期给师生安排体育安全的培训和讲座,在强调安全意识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实践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以确保当出现危险状况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对教师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安全技能的储备量。

5.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是降低在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会由于自身的身体原因而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学生的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对体育教学中所存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采取与之相关的对策,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文权.加强初中体育教学安全的策略[J].才智,2016.

上一篇:冷冻联合药物下一篇:麻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