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

2024-10-10

初中体育课堂(精选12篇)

初中体育课堂 篇1

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局限, 对于体育教学, 要灵活、合理地安排。

一、让兴趣引领我们的教学

初中生活泼好动, 因此, 对体育课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对于重复练习一些枯燥单调的动作比较排斥, 进而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 游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 可利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游戏的形式活泼, 种类繁多, 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和追求新颖刺激的心理特点, 深受学生喜爱。游戏中, 学生不受任何压抑, 完全沉浸在欢乐中。另外, 老师的教学方法还要做到多样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学生只能是接受性地学习。新课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首先, 根据学生体能和技能的个体差异, 确定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内容,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其次, 关注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享受学习乐趣, 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从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帮助、协作、团结, 才能实现目标。学会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克服、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 甚至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 孩子少, 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 舍不得打骂, 百般迁就, 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 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 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 只想到自己, 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 引起了同学的不满, 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 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体育活动, 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 从而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 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而是把集体放在首位。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自觉意识, 进一步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集体。

三、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近些年来出现的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四、教学方法尽量直观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教具, 发挥直观性教学的特点, 教学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借助于直观教具进行形象化教学, 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训练积极性, 增强课堂练习密度, 发挥学生的联想记忆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比如, 在进行体操跳跃动作教学时,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腾空的方法, 根据动作要领, 通过挂图等直观教具, 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动作要领的含义。因此,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心理需求, 制作和利用一些直观教具, 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搞好课堂讲解

1. 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在教学中讲什么, 怎样讲, 什么时间讲, 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 想起什么讲什么, 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来安排。一般来说, 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 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 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 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 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 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 启发学生思维。

对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 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 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 如抱一个同伴原地转圈不容易在原地说明人在跑弯道时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 可以问学生:矩形和圆球哪个能向前滚动?为什么圆球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 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自身的优势, 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 正视自己, 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大胆突破, 既尊重传统, 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 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E-mail:jdjx_100@126.com

初中体育课堂 篇2

“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创新有效课堂模式,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融入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让体育和健康教育成为生生共享的“快乐教育”,培养起学生参与合作和交流学习的快乐,树立良好体育素质,这也是完善并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虽然大学的《体育理论》专门讲过,各专项课上也实践过。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体育课的质量,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器具、教学的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情景设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的作业条件等等。那,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呢?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和做法。按照平时的思考和做法,我把它称为“四——五——三”原则。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考虑:

1、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和各项素质。作为课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以上内容的改进,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利于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

3、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将生硬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形式代替,利于学生在玩玩乐乐中轻轻松松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利于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具体到单元设计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点考虑:

1、打破常规,注重实际。即打破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的内容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使学生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

2、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按性别、基础和爱好等分组,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共同提高。

3、科学锻炼,注意安全。伴随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贯穿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4、有始有终,注重头尾。上好课,开始和结束都很重要。准备和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愉快,减少伤害,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

5、合理评价,注意比较。这个比较既要横向的比相互之间,更关键的是学生的自我比较。

三、而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汗、会、乐。”

1、所谓“汗”,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汗”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如果生理负荷的量或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就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

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说,如果是一节技能学习课,那么就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

3、所谓“乐”,不单是指要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还指学生要乐于学习,即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勉强的学。这也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赞同我这个“四——五——三原则”,接下来,具体到一节体育外堂课,我还有一个“四——五——三原则”

一、备课时注意的四个方面:

好多人认为我们体育教师上课不用备课,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更加细致、周密、全面。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备教材: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我们得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所学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容易犯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纠正;还要知道这些动作是否容易使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应如何保护与帮助等等。

2、备学生: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包括这个班级有多少人,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甚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兼顾所有的同学。

3、备场地器材和天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数量等情况,教师

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其中还要涉及到如果没有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材数量不够,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组织教法的问题。

4、备组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准备组织教法,尽量减少在队伍组织调动上浪费的时间,合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总之,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备好课,才可能把一节体育课上好。

二、上课时注意的五个方面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我们应注意:

1、教学原则:就是《体育理论》中那些我们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包括: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等。我们应该遵循这些教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2、加强组织:就是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条件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减少用于整队、调动队伍、布置场地器材、分组集中等教学辅助活动时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安排一定的练习来调动队伍,利用安装、收拾器材,训练学生搬运重物的能力。

3、调动学生:学生愿意学了,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

4、善始善终: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

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5、课后反思: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局限在课上,还表现在课后。这节体育课是否真正成功,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靠教师课后调查,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

三、调动学生注意的三个方面

我们重点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新颖性。比如说,如果是女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如健美操、排球等女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如果是男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如篮球、等男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来进行身体锻炼。

2、教学目标:要正确、合理。如果教学目标太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他们就会遭遇挫折,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学目标太简单,没什么挑战性,他们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完成,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3、教学方法:根据学习需要,运用一些奖励或者惩罚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多运用奖励手段,而少用惩罚,即使用惩罚,也应适可而止,不能太重,否则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教学形式多样化初中的体育教学,其练习方法、形式可采取多样

化,特别是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可根据学生神经中枢容易兴奋、好胜心强等特点,体育课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一节体育课准备部分的练习组织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集中精神,认真学习教师所讲的体育技能。而徒手操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进行双人、击掌操、行进间徒手操等。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趣味体育,如拔河、跳绳、踢毽球、接力跑、负重竞赛等,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既锻炼了身心,又培养了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掌握了体育技能,又能在快乐、轻松的体育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探析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  实用性  现代化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14-01

一、课堂的内容是核心

(一)丰富书本知识的传授

书本知识是课程学习最基础的东西,或许理论方面的知识有些乏味抽象。但是必须去了解透彻,因为那是学生刚接触体育教学知识的最近的窗口,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去了解书本内容的重点,并且要按照书本大纲去规划每一章节知识的结构,制

定好每一章节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设身处地到编者的角色,以更好的了解他的编程思路,再用自己的见解和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教授,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内容的精髓,以防他们可能以为难懂而抵抗,如果加上自己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则能更好的吊起学生学习知识的胃口,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吸收知识,老师得花功夫,做到胸有成竹,那么课程教学时就不会明出现忘词等尴尬现象,并且只有这样才会在学生心中树立好的形象,才会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尊重你。

(二)学生因人而异的教授

学生是你上课时的伙伴,因为只有他们配合你,你的课程内容讲授才会变得有意义。所以你不能只重视课程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学生个性差别的教授,如果这样你的课堂气氛就会成为一滩死水,毫无生气,所以在上课前你应该把知识的教授和学生性格差异的了解工作同时进行,对于学生的了解,首先要知道他们初中十几岁花季年龄的共同特征,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内心世界和叛逆思维,然后去花精力大致的了解未来要教授学生的个性,这样在你以后与学生的相处过程是很有利的。并且通过了解学生个性的过程中,那你还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这样你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相处,在以后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教授,以便让他们更好的吸收,更有效率的学习。

(三)场所舒服安静的选择

因为体育课程会分理论学习和身体锻炼量方面,所以场所可分室内和室外。因此在上课前要选择并且确定符合上课内容的场所,例如理论学习课程应该要选择学生座位适当,电脑设备合适的教室,而室外锻炼应该要根据学生器械的选择,固定好场所,注意天气的变化,场所的舒适程度,器械的完整程度,加上现代化的设备教授学生如何更好的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给学生一个好的上课环境,才会更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甚至为,学生会深深的爱上这门课程,而不是传统的抵抗的情绪。

(四)教学方式慎重使用

首先,身为老师,不仅要不断的了解以前老师的教学的方式,更应该借鉴成功老师的教学方式,但不提倡完全一样,还应该融入属于自己个性的方式,这样自己也更好的接受和使用,这样不仅降低老师自己教学的压力,更可以和学生融为一体,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老师在教学方式上要认真下功夫,要根据书本知识的内容制定好学习计划;把书本内容中重点和现实联系教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有不懂的地方记得及时解决;制定好计划后,在课程的教授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当自己讲授的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应该要锻炼出自己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以防在失误发生的过程中慌乱手脚,并且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也可以更好的在学生心中树立好的形象,所以教学方式要谨慎选择再慎重使用。

二、教学的质量是关键

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教授,学生在座位上认真的做着笔记,但是两者的交流和默契才是最重要的。课程的质量和效率高低,不仅来自于老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方式,更来自于学生是否吸收。所以老师不应该只重视自己教学是否华丽完美,更应该随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如果学的不是很透彻,那要明白是哪个问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前进,然后分析问题主要发生在谁的身上,如果是老师自己身上,则应该及时改正,以免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是学生的问题,那更应该对原因了解透彻,如果是难以一时消化,则应鼓励他们上课前做好预习,结束课程后记得复习,如果是有厌学情绪,则应该和他朋友似得交流,,慢慢的带回他们学习的热情,所以身为老师,责任心要重,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很认真的协助他们,总之,老师不能把教学当做任务对待,而是把它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把学生当做身体中的血液,这样才能更多的给他注入活跃的生命力,让教学质量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

三、心理生理教育是必要

首先,老师不能只把体育教学理解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身体锻炼教学,也不能把它理解为表面的知识教授和表面任务的完成,因为老师要有敏锐的识别力,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明白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明白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以此带来的效果,要明白身体锻炼学习不仅是身体的活动活动而已,还应该明白要让学生知道身体锻炼不仅是带来健康的身体,更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书本知识里会增加学生对生理知识的理解,以免学生以后因为不了解一些生理知识而犯错,所以书本的生理教育功能是必要的,并且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麻烦,还是锻炼心理状态的好时机,看学生是选择坚持还是逃避,而这种选择的状态将会对学生的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学生的吃苦精神是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不断的犹豫中才会产生,而身体锻炼中学生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初中体育课堂改革趋势 篇4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 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营养等诸多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串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根据各教学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符合学生心身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 运动形式活泼, 能激发学习兴趣;

3.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 简单易行, 利于长期锻炼。

教学组织形式:

1.可以按相同的水平分组, 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 分组可以相对稳定, 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还可以根据自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分组。

2.可让学生组成课外兴趣小组, 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 以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生学法的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 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有条件学校的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6. 发扬教学民主, 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 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体育课的关键是有效培养学生兴趣, 有了兴趣就能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进行健身锻炼, 这样就能达到连续锻炼或终身锻炼的目的, 体育课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自觉锻炼, 不断地增进健康。然后通过自觉锻炼能指导一部分人, 影响一部分人, 为实施国家所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体育课的关键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能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进行健身锻炼, 这样就能达到连续锻炼或终身锻炼的目的, 体育课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自觉锻炼, 不断地增进健康。

关键词:兴趣,终身锻炼,意志品质,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

[3]中国学校体育.2003

初中体育高校课堂教学反思 篇5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谓多层面、多方位。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根本、关键与重点,课堂常规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更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教育、引导、培养、改变、拓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走出诸多教学误区也不失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途径,于细微之处提高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性,也就整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所提出的目标能够不至于因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因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以能够激励学生热情地学习为基本标准。必须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目标应有质和量的要求,情感类目标应可以通过观察做出评价的行为表现。必须杜绝抽象、空泛,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的现状,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课堂教学精力分散,教学走过场的现象。

(二):运用符合对象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主体,教学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课程规定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形式。针对《体育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体系,仅靠“接

受式学习”是无法达到这些目标的。而诸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式学习、评价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就能有效弥补“接受式学习”所缺失的教育功能。所以,以上诸多的学习方法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自觉、愉快地学习。学生也身临其境体验了一次全新的教学,并开始有所适应,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与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三):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在《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五点要求基础上,可对传统的教材进行筛选、改造,可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创新。针对学校师资、场地、设施等具体条件编制的校本教材也是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竞技运动项目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但不是为了竞技,更不是为了

竞技运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快、更高、更强,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不断超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传统教材中的田径就是强身健体较为简便、易行和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好教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直把队列队形当作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组成部分,一直把队列队形练习当作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成了每节课必有的内容,并予以特别的重视。“快、静、齐”、成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体育课中学生整齐的队列队形成为中国体育教学的一个特色。队列队形练习是传统教材中一个好教材,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取消”之说不可取,非但不能取消,还应继承,进而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创新、发展这一传统教材,更好的发挥其特殊的教育作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也将有助于解除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说确有很大的空间,但需要体育教师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的性质(身体练习)特点(运动文化)和价值(发展身心)去“筛选、改造、选取、创新、开发、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避免低龄化、幼稚化、追求简单生活化的倾向。一些非体育性游戏和非体育性比赛的内容,如用活动器材组装拼搭等,都不符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而且也背离了体育学科的特性与体育教学本质。

(四):运动负荷适当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每堂体育课都要求学生的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它既是体育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特点。体育

课必须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就无法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既要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要体现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课的类型、季节气候,还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体育教学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为前提的。因此,安排运动负荷以不伤害学生身体为第一原则。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在其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运动负荷安排。为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避免负荷过小平淡、消沉,负荷过大疲惫不堪难以体验乐趣。为有利于学生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必须合理安排与调控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在结束阶段重视整理活动。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初中体育课堂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以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有利于达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等方面的探讨,阐述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性。

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教学认识不够,过多的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扎实与否,更加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及技能,对于体育的技术方面看得很重等,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明确提出社会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体育学科的地位得以提升。所以,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方法,充分体会“快乐教育”的内涵,使体育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转化为终身体育的意识。只有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内涵,创新及优化教学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搞好“终身体育”意识的启蒙教育

终身体育意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好引导和启示工作,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进而爱好体育运动,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可以说终身体育教学理念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入门课,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启蒙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

三、重视并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目前,随着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确定,体育的兴趣培养就更加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新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培养体育兴趣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体育课程改革可以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喜好和身体状态,培养他们不同的体育兴趣,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并且要经常进行实践。只有经常地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产生兴趣,维持兴趣,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从体育运动中得到好的结果,让学生更好的维持体育运动。

四、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表扬时语言的丰富性,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敷衍,让学生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学生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某某同学的精彩表演”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五、在学校群体竞赛中巧设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的项目

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竞争是体育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中必须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组织者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层次,富有创意地开拓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并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慧芳.浅究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意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2]冷雪联.试论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初探 篇7

一、体育教学的教育性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育才先育德, 成才先成人, 体育学科要把育人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教育性, 这里的教育性是指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 要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 从不同方面,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首先,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体育活动都是集体活动, 要求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某项活动。学生要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个人服从集体, 少数服从多数, 不能搞个人主义。对违反集体利益, 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学生要与其他同学互相帮助, 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 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集体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其次, 体育教学形式多样, 范围广泛, 体育活动均有一定的组织原则、规则要求, 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 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教学中, 规范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样,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 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因此, 教师要按规体育规则, 严格要求学生,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服从命令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在训练中受到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学原则进行体育活动, 如上课必须穿运动鞋, 不迟到, 不早退, 爱护体育器材、设施, 认真投入体育活动等。

二、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体育运动违反了人体运动规律, 就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所关心的热点, 教师要正确处理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采取一系列措施, 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学生受伤事故的发生。首先, 教师要加强安全的教育, 并将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做到课前讲, 课中提, 课后无事故发生, 防患于未然, 对学生的课堂常规提出严格的要求;上课时要认真练习, 不要心不在焉, 互相打闹, 避免与别人身体相撞, 或与器械、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学生要量力而行, 做力所能及的动作, 以免因技术不熟练、体力不足而造成运动伤害事故。体育课需要全身性运动, 活动量大, 衣着要宽松合体, 衣服太小、太紧, 都会影响做伸展动作, 不利于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 容易影响运动成绩, 要严禁学生带着小刀、钥匙等坚硬、尖锐的物品, 不要佩戴各种装饰物。其次, 教师要对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课前查看运动场地是否平整, 有没有障碍物, 检查体育器材的放置位置是否安全, 器械安装要合理、牢固。

三、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无兴趣, 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也决定着他们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以往单一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 往往应付了事。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就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1.音乐教学。教师借助各种各样健康、快乐的音乐来创设体育情境, 渲染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心理感到轻松、愉快。如迪士科音乐、兔子舞音乐、健美操音乐, 让学生跟着音乐活动, 或者教师根据音乐编排舞蹈,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方式, 巧妙的语言运用艺术可以让枯燥的体育讲解趣味化。语言生动、形象, 有幽默感, 耐人寻味, 富有情趣, 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感情,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接受教育。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配合肢体的示范动作, 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 学习精神振奋, 在做练习时认真投入。3.教师要正确运用评价, 对学生要多表扬, 多鼓励, 多关怀, 少批评, 及时给予肯定, 保持学习的自信心, 并产生群体效应, 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不要直接提出批评, 要用委婉的语气提出正确的建议, 防止学生产生心理负面情绪,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体育教学的健身性

毛泽东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顺利开展。现代人越来越认识到健康对于幸福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求学生树立健康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把体育当成一项健身活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 成绩评价也是运用参加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以致学生上课的目的是为了不挂科, 能够及格就行。在素质教育实施的情况之下, 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中跳出来, 树立健康体育的意识,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教师要克服固定模式, 体现体育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活动得更自由, 更开心, 更充分, 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和内外兼修的目标,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让他们有健康的体魄。同时, 在体育课时少的情况下, 要满足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学就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形成体育健身的氛围, 增强学生的健身习惯。比如, 进行课外比赛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观摩社会体育及竞技训练的成就与活动过程,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浅见 篇8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状况

喜欢体育的学生为95.4%, 可是喜欢上体育课的比例就明显降低了, 只有78.5%。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课上, 学生只需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 缺乏主动的探究、积极的思考和合作与创新。加上技术性的练习比较枯燥等原因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怎么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调查显示有93.6%的学生喜欢上集体活动的练习课。所以当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集体练习时, 学生才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不变的基础上, 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认知

中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健全, 对于健康也已有一定的看法和标准, 对生理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得较多。调查中, 有82%的学生知道通过体育课可以拓宽知识面;有6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能够提高娱乐性;知道体育课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生占79%。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这些目标, 使学生从内心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集体、自然与生命, 并且精神愉悦、心情舒畅。通过对体育课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认同

最受初中生喜欢的课是游戏、比赛类的课, 占调查人数的64.4%。初中是小学至高中的过渡, 初中生思想单纯, 活泼好动, 好胜心强, 在同学间进行游戏或比赛时, 活泼踊跃, 情绪高涨。另外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常常会害怕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而遭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 害怕活动中出现失误而丢人现眼, 害怕挫折, 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等等, 因而对于比较枯燥、难学的动作技术类课程, 喜爱人数所占百分比就有所下降了, 为40%;体育保健、竞赛知识类为24.5%;锻炼方法类为18.4%;其他类为11%。

二、根据调查结果, 初中体育课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 快乐的游戏, 调节课堂氛围

体育活动一般以身体活动为其基本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游戏一般具备了健身性、竞赛性、集体性、智慧性等特点, 这些正好是适合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的, 因而体育课上快乐的游戏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

(二) 新颖的教具,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这段时间内, 教师的思想活跃了, 各种各样新颖的教具走进了课堂:学生在“玩纸”中练习了投掷;在“马夹袋”练习中学会了快速奔跑的技能和方法;在“踩高跷”、“滚钢圈”等练习中提高了身体的各方面平衡……

(三) 简单的趣味比赛, 完成复杂的技术教学

初中生对于复杂的技术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把这些复杂的技术简化到趣味游戏或比赛当中去,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我们技巧滚翻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滚翻团身要求, 可以用小组团身滚翻接力比赛来达到目的等。

(四) 大胆的实践,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地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创新。你会发现你的学生是那么的可爱, 他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具有新意。比如在健美操等教学中, 让学生大胆地去创编, 学生的表现通常都会令你惊喜。

三、小结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 产生学习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基础。“苦中有乐, 乐在其中”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

参考文献

[1]王宝.体育教学中课堂内容选择的六项注意.中国学校体育, 2004 (5) .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 篇9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 学校的体育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当前, 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校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 过于追求升学率, 这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学校认为体育课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因此随意减少这门课程的安排。由于学校的不重视, 很多体育老师也开始不重视这门课,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简单地教学生几个动作, 就让学生自由活动, 直至下课。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越来越低, 构建高效课堂难上加难。

(二) 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着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体育课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初中体育教师, 在教学中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出发, 仅仅按照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活动, 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因此, 初中体育课堂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三) 教师的自身素质严重影响体育教学

部分初中学校在聘请体育教师的时候, 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和录用, 导致聘请来的体育教师出现专业知识不够、专业素质较低的情况, 这样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而且大部分学校为了节省开支, 不愿意以高工资去聘请专业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从而降低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 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一些初中学校由于缺乏资金, 体育设备的配备不够完善、齐全, 这种状况增加了体育课开展的困难;还有的学校不重视体育器材的管理, 导致一些体育器材还没有使用, 就已经报废了, 阻碍了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大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 无法顺利地推广素质教育, 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二、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课改新形势的教学方法,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首先, 要按照初中体育教学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 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其次, 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将教学方法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 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初中体育教学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各学校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初中体育教学理念应与教学方法相适应。作为中学体育教师,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第一, 信息教学法。近几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体育教学领域开始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体育教学环境。在这一教学环境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教授学生某一项体育技能, 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当前, 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 多媒体技术开始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 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促使整个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例如, 当老师要向学生讲解“翻转”“腾空”等动作的时候, 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口述, 学生是无法准确把握的, 此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播放这些动作, 让学生观察, 并掌握这一难点动作的要领。因此,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二, 游戏教学法。在计算机中装入游戏软件, 借助游戏软件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平台。比如, 利用游戏软件, 学生可以进行排球、篮球及足球比赛等游戏, 计算机可以判断出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促使学生在现实中, 运动技能得以提高。

(三) 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强化素质, 多做示范

学生是否喜欢某一学科,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 还要严于律己, 做到让每一位学生从心底佩服老师。同时,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尊重每一位学生, 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 还要做学生的好朋友, 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部分初中学生, 尤其是女学生, 不太喜欢上体育课, 因此在体育课上表现得不太积极, 面对一些有难度的动作, 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放弃。针对此类学生, 教师应先做出示范动作, 再让学生逐渐摸索, 最终掌握动作要领。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从而促使体育课堂的效率得以提高。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 要将训练的量度和力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不能盲目地加大训练强度, 避免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

三、总结

如何让初中体育课堂充满乐趣 篇10

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课堂上来,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程, 被你的人格魅力吸引。作为一个体育教师,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 还要具备营造教学氛围和控制教学情绪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删除了那些高难的技术, 以基本技术为主。这一形势下, 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了。要求体育教师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自身的体会和经验的积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使讲解示范更贴近学生实际。同时, 在上课的时候, 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节课堂气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情况,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好, 这样他们就会接受这个教师, 接受这门课程, 并爱上这门课的学习!

当学生喜欢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的时候, 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上这门课。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加强所任教学科的教学趣味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到知识呢?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 设计几个小游戏或比赛, 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合作完成。比如, 我们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 可以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投篮比赛, 看谁投得又准又好。在比赛的时候, 教师可以慢慢地教给学生一些投篮的正确姿势以及投篮的方法技巧等, 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投篮投得不好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动作, 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因为学生在体育课中只要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就好, 不必以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进行技能的训练。教师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 学生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才会有安全保障。在教学之后,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例如, 在学习完篮球知识之后,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篮球比赛, 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提高能力。学生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 是开心的, 是快乐的。这样的比赛也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只要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 他们就会喜欢学习, 喜欢我们的体育教学。

当然,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单靠课堂上开展趣味教学是不够的, 课后的巩固也是很重要的。那体育学科如何进行作业的布置呢?在教学后根据教材内容, 布置一些与教材有关的适量的模仿和辅助性练习,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如技巧中的肩肘倒立、单肩后滚翻等, 可以在床上或地毯上完成, 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家练习, 并且完成较好。这既缓解了班级多、场地少、课程安排集中、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矛盾, 又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至课外, 达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目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 安排适当的课后作业。

浅析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兴趣;师生情感

一、精心设计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准备充分设计到位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以我教授“鱼跃前滚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先分析教材: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三年制新授教材,是在小学教材各式滚翻的技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滚翻技术动作项目,训练身体的灵巧性、柔韧性,促进全身韧带关节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可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偶发事件中,如滑倒、摔倒、跌倒时学生会采用滚翻动作进行自我保护,减少损伤。再分析学情:技巧技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校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要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首先必须从前滚翻开始学习。在前两节课中学习了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技术,有85%到90%能很好完成。大部分学生对技巧的学习是有兴趣的,且积极性高,这对技巧的教学是一种促进,也是技巧教学的有利因素。而女生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相对较困难,所以要适当降低要求或者教给她们一些形体上的技术,以此来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初中生行为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动作比较鲁莽,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然后设计教学目标、方法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以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掌握鱼跃前滚翻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跳跃、灵巧、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空间定向和平衡能力并能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信、顽强向前的精神。

二、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施教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1.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规范学生上下课集合整队、变换队形、整理服装、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收拾器材等,持之以恒的课题常规,有利于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技术技能,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教师首先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这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体育课堂上,“欲”与“施”应该是一致的。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就不会感到体育课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主动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快乐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富有创造性的课堂会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信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调整课堂状态,加强科学学法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投入学习和运用。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脚蹬、脑后着垫 ”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使抽象概念更生动、具体、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自由想象,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当然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可局限于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语言激励等教学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求方法,遇到突发事件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和谐的师生情感是高效课堂的润滑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认同中的,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班级动态,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参与学生活动,共同分享体育带来的乐趣,以活动为载体,去触摸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认同体育课、认同教师。还可以及时倾听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和看法,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使学生“信其道”,从而更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四、课后反思总结是高效课堂的升华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写教学后记感悟、教学反思总结等,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课堂逐步达到高效的有力手段。只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吸取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体育课要达到高效课堂,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高效教学的理念,确立高效教学的学生观,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和快感,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12

1 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困境

1.1 体育课时偏少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大多数的初中学校一般是给学生安排了每周1~2节课时的体育课程, 实际上这样的体育课时安排已经偏低, 很难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然而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以及初中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偏重, 经常出现语数英等主课老师侵占体育课的时间。并且由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问题, 所以, 大多数学校基本是取消了体育课程。由此严重不足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对于实现有效教学自然就构成了影响, 并进一步阻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面向体育课程的低投入降低体育课堂的教学成果

由于体育课在长期以来被视为“副科”的缘故, 初中体育课所能够获得的资源投入远远低于其他科目。首先, 是初中体育科目所获得财政资金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使得体育课堂所需要的体育器材陈旧, 质量堪忧, 学生无法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器材, 进而也无法在体育课中学到知识。其次, 是在体育教学领域的教师人才投入不足, 初中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去实施教学, 甚至出现一人兼任体育、音乐和美术老师的情况, 初中体育教学人才的匮乏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在资源上对于体育教学上疏忽使得体育课堂达不到应有的目标。

1.3 固有观念制约体育课程应有作用的发挥

无论是在小学或是中学, 体育课程在人们的眼中都被视为“非主流课程”, 体育长期面临着边缘化。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 老师面临着绩效的考核, 但是这两个部分都不含有体育这一学科。人们希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 而不是放在对文化课没有任何帮助作用的体育课上。传统观念体现在学校、家长, 甚至也包含学生本身, 各界对体育对于学生的本质作用和影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研究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积极意义

2.1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本质内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长期的基于扩大受教育人群的思路, 人们过多关注于教育的数量和外在形式而不是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填鸭式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突出特点,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存在于文化课领域, 也广泛的存在于体育课堂。人们仅仅只注意到了对于学生的“教”而没有注意学生的“学”, 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会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是这门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正视和解决初中体育课堂低效率的问题, 实现体育课程的价值。体育课程往往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的任务,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并将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的加以运用, 这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2.2 深入对于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

有效性教学是体育课程在未来一段时间所不得不考虑的方向,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不到东西, 并将体育课视为散步聊天的课程, 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体育课程所拥有的资源, 无论是课时还是资金支持都不会达到文化课的水准, 在文化课和体育课之间的平衡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所以, 人们考虑在较少资源支持以及低课时的状况下, 研究如何增加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是一个现实的考量, 体育教学与研究人员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增强对于体育本质的一个了解和认识, 推动在体育课程领域思维的转变,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3 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赖于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初中生在上学期间要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课业负担, 学生在文化课上要被迫投入绝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 由此学生在体育和文化课之间的发展就出现了一个极度的失衡和不协调, 导致学生在身心上的健康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增强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解决此现状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升在体育教学领域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应有的东西, 使其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实现一个质的飞跃。研究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体育教研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思考的方向, 这对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3.1 激发兴趣以带领学生体会体育课程的乐趣

体育课程被学生视为聊天散步的课程, 主要原因就是体育课给大对数人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 人们无法在其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精神所带来的乐趣。然而, 兴趣是最好的引路人, 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投入以及喜爱程度关键就在于体育是否具有足够的魅力使得学生产生对此的兴趣。包括比赛, 游戏和互动等等方式都是可以增加体育自身乐趣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当中老师转变曾经的填鸭式教学, 将其变为共同参与的课程是吸引大家普遍投入到其中的关键。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到体育精神, 学习到体育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爱和兴趣, 进而大幅提升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前的体育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通用教材, 教材内容并不符合各个地方的实际状况, 部分学校也不具备某些课程内容的教学条件。面对这种情况, 人们就应该加速对于教材内容的调整, 甚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 寻找到适合该地区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学形式的单一与落后是对目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构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改善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活动中来, 是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途径。另外因人制宜的教学在体育课堂中极其重要, 充分体现教育的个性特质, 发挥不同人的不同优势, 并将这些优势整合起来, 以便能够有效的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3 事前演示与示范

文化课的教学更多着重于理论方面, 而体育课则更多在于实际的体验。体育课程涉及到肢体动作、运动规则与程序, 在此背景下语言的表现力会被弱化, 因此, 体育教师的亲自示范就变得非常重要, 学生在老师演示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会运动的技巧和内容, 这对于加深学生的影响和感受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示范后伴随的就是学生的模仿, 学生在模范的过程当中也就完成了对于这一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加强, 使其体育教学发挥应有的价值。

4 结语

初中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 体育课程则为初中生提供了在繁重课业负担下进行放松的机会, 使得学生在身心健康上得到良好和均衡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 体育课时的局限性, 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收益, 发挥体育教学应该有的价值和意义, 是教育界应该研究的问题。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关系到体育事业本身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十八大会议再次明确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作为当前教育的主导方针, 以及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将体育课程提升到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整体框架当中成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思考方向。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即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发挥体育课程的价值并带领学生在课程中的高度投入, 成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人员和体育教师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0) :92-93.

[2]解四海.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群文天地, 2012 (18) :187.

上一篇:眼科应用下一篇:女子曲棍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