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曲棍球队

2024-10-10

女子曲棍球队(共12篇)

女子曲棍球队 篇1

在当今社会女子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上都可以与男人比肩,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体育要求的提高, 随着国家体育发展的需要, 女子篮球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女子相较于男子在打篮球上最大的欠缺就是体能, 所以在中职学校, 为了提升女子的篮球技术和女子篮球的水平, 增强女子的体能、对女子进行篮球技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才能提升女子篮球的实力, 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篮球女运动员, 才能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1 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存在意义

中职学校学习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能锻炼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女子篮球队的存在很有必要。组建女子篮球队可以增强中职学校的女生的身体素质, 强健他们的身体,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数理化等科目知识的学习;组建女子篮球队、通过打篮球坚定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坚韧力, 这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后面对压力时的心态变化;组建女子篮球队符合教育变革的要求, 这既加强了对女生体育锻炼的训练, 也为社会培养了高体育素质的女生, 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学习或者工作上的全面发展。

2 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存在的问题

2 . 1 篮球运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中职学校中, 学生认为篮球只是运动的一种, 尤其是女生认为篮球运动出汗多、打篮球影响淑女形象、篮球是男生的运动不适合女生等等, 女生认为篮球对女生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中职学校中愿意参与女子篮球队的女生很少, 经常进行篮球锻炼的女生更少。而且, 许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也认为女生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多大的意义, 所以对女子篮球队的训练也不上心, 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自己练习, 并没有给予专门的指导和专门的训练, 导致女子篮球队并没有足够的篮球水平, 阻碍了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发展。

2 . 2 女子篮球队缺少专业训练

中职学校的女子篮球队训练少、不科学, 学校虽然组建了女子篮球队, 但是对于女子篮球队的关注很少, 教授女子篮球队的体育教师并没有专业地教授女子篮球的水平和技能, 不能给予女子篮球队专业的体能及技术训练。在我国, 男子篮球有一个专业的篮球体系训练专业, 但是女子篮球就没有相关的专业, 所以教授女子篮球的教师都是没有经过专门地训练, 对于打篮球的女运动员的训练是比照对男子的训练, 由于女生有着不同于男生的生理特征、体能差异, 所以仿照男生的运动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方式等训练女子篮球队不能科学地达到训练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目的, 没有专门针对女生的篮球训练计划和方案不能挖掘出女生打篮球的最大潜力, 对于提升女子篮球队的实力更是没有过多的帮助。

2 . 3 女子篮球队训练模式有误

由于中职学校女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 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更喜欢按照自己的爱好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 而在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训练中教师更多地注重自己要教什么, 缺少对学生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的关注, 容易让学生对篮球产生逆反心理, 这种以教师为体育课堂主导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对现在的新时代的学生进行授课, 不能体现生本理念的要求。此外, 篮球训练本身就需要长时间地训练与练习, 而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不能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篮球训练。

3 强化女子篮球队体能和技术训练的方法

3 . 1 转变学生关于篮球运动的观念

学生从心底对篮球的轻视直接造成了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和动力的减少, 所以为了提升女子篮球的篮球技术和水平, 为了提升女子对打篮球的兴趣和积极性, 转变学生关于篮球运动的观念是首要的。首先, 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篮球并不只是男生可以做的运动, 所有的学生都可以, 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 篮球不但可以促进女生的身体健康、体育素质的提高, 还能够有助于学生身材的保持, 避免超重现象的出现;其次, 篮球运动并不影响女生淑女的表现, 篮球场上的女生会有更加阳光的气质;最后, 篮球运动给女生带来身体锻炼的同时对于女生心理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 . 2 为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和方案

中职学校的女生还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 心理和身体素质不同于男生和成年的女性, 所以在对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进行训练时应当制定符合其心理和身体素质的专门的训练计划和方案。女生的体能不能与男生相比较, 教师在对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制定训练方案时, 要慎重考虑这一点, 长时间的、超强度的篮球训练不适宜采用, 教师在对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进行训练时应当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训练, 做到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又能防止学生产生厌恶篮球的状态出现, 同时篮球教师应当注意女生每个月的特殊的几天, 避免学生因为过度的篮球训练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对于篮球课时女生的特殊状态应当着重注意, 避免过度地练习, 注意多休息。学生的学习并不轻松, 容易产生学习压力, 教师对学生的篮球训练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还要负担体育的压力, 增加学生的负重, 制定的方案应该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做到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同时, 教师应当注意对女学生的打篮球的运动量和强度进行控制, 防止运动不当导致发育期的身体损害。此外, 教师在制定篮球训练方案时, 行动从女生的速度、柔韧性等方面出发, 为女子篮球队明确训练的目标是增强体能和体育素质, 从增强学生的耐力、理论、速度、柔韧及对抗等方面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 3 改变篮球训练模式

篮球要求的不止是学生的体能, 还要求篮球技术, 所以在进行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训练时, 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篮球训练模式。篮球队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严格, 所以首先要对女子进行体能训练, 包括对学生的力量、耐力的训练, 但是在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之前应该让学生掌握篮球基础,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体能训练, 在篮球基础上逐渐增加篮球技术训练的强度和难度。篮球训练除了基础, 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篮球技术的训练, 包括运球、投球、上篮等都需要训练, 不仅对体能有要求, 对于学生的智慧也有要求, 要训练学生学会身体与头脑结合来打篮球。在中职学校, 对于女子的篮球训练, 教师既要保证“质”, 也要保证“量”, 强化学生对篮球的基础和技术, 可以采用分组对抗、小组讨论、比赛投篮等等方式进行训练, 对于学生篮球的反应速度和运球速度采取专门训练, 从实际出发, 对女子篮球技术与速度进行超强训练, 以提升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整体素质。

4 结语

篮球运动随着体育的改革而愈来愈重要, 不止是对男生, 对于女子打篮球也提出了要求, 鉴于女子与男子在体能、心理、身体上的区别, 教师在对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体能和技术训练中应该注意转变学生关于篮球运动的观念, 为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和方案, 同时改变篮球训练模式, 这样进行中职学校女子篮球队的体能和技术训练, 达到提升女子篮球水平和技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向鹏.北京市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训练现状及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2013.

[2]谭朕斌, 匡鲁彬, 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8) :1128-l131.

[3]胡法信.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1.

[4]郭正罡.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浅析[J].才智, 2014 (22) :15-16.

[5]林祥.中职校篮球选项课实践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7) :173, 175.

[6]刘现民.浅析提高中职学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185-186.

[7]黄滢, 莫智.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23) :94, 138.

[8]田宇.篮球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 (4) :118, 163.

[9]赵荣.我国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探析[J].时代教育, 2015 (20) :144.

[10]王艳丽.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11]李忻新.CUBA女篮中锋体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2]董顺波, 马乃欣.青年女篮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 :69-72.

女子曲棍球队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为了贯彻落实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甘肃省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有关文件精神以及3月15日下午市教育局会议精神,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3月15日下午5点召开我校行政领导及全体体育教师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积极踊跃组建我校女子足球队参加甘肃省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现将组队情况汇报如下:

一、球队概况

学校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监督、管理以及落实计划实施情况,做到“早准备、早部署、定制度、重落实”。教练员由杨积宏、李晓岳老师担任。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体育组全体老师积极配合两位教练员,利用一周时间,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全体女生摸底、筛选,初步确定20名队员,其中,高一年级13名,高二年级2名,高三5名。根据队员特点和现实情况,教练员已经制订详细而周密的训练计划,安排值日表,并作好详细的考勤记载和学生训练情况记载。为了保障训练安全和提高教练员、队员的积极性,确保取得好的成绩,学校还出台了奖惩办法。

二、训练情况

足球队训练时间,每天早晨:6:50----8:10,下午17:10-----18:30,周末全天训练,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争取确保队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控、传、接、抢等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个人位置战术,通过对抗赛、模拟赛尽早使全队在技战术打法上形成雏形。教练员及时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及时总结,开展以针对运动员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为主的思想工作。加强对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管理,加强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

1.通过对全区各个高中学校摸底、调查,女子足球队员都比较匮乏,甚至没有,因此,造成我们选拔队员有较大的难度。

2.学生足球基础普遍比较差,训练时间比较仓促。

3.没有条件进行对抗比赛和模拟比赛。

四、建议

浅析高中女子篮球队的选材及训练 篇3

关键词:篮球队 女子 选材 训练

开展运动训练的关键一步就是进行运动员的选材,通过选材发掘到好的苗子是我们通往成功的第一步。长期运动训练的选材经验发现:高中女生的篮球基础比较薄弱,一般都停留在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上,离能够参加运动竞赛所需技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选材指导思想是:首先是挑选小学初中参加过训练与比赛、身体素质较好、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的“核心球员”,把她们作为建队的基石。其次根据“核心球员”的特点配备一些“辅助球员”,使得队伍的组成结构能够合理搭配,人员整齐,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核心球员”是射手型,则找一些身高臂长,脚步灵活并能吃苦耐劳的同学去积极拼抢篮板球,提供各种战术掩护,尽可能的为“核心球员”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

在训练开始之前,要针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逐步来提高训练水平。笔者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篮球基本规则学习

篮球基本规则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加深队员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减少因为对规则的不了解所带来的无谓的失误,另一方面可以为队员在比赛中真正的掌控比赛创造有利条件。讲解规则的时机:不利用专门的训练课去讲解规则,而是在技术训练的过程中穿插讲解。比如:在运球训练中讲解“8秒钟”规则,投篮训练中讲解“24秒钟”规则,在防守训练中讲解“3秒钟”规则等等。

(二)进攻基本技术训练

1.运球技术训练

熟练的运球,是本方流畅进攻的保证。实际竞赛中各个位置球员常用的进攻方式是不同,因此对我安排各个位置球员的运球训练手段也是不同的。

训练方法:(1)后卫,小前锋,安排大量的包括运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及不换手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等稍高难度的运球(2)大前锋和中锋则采取比较简单的运球方法:原地高、低运球,原地双手体前变相运球,前后转身运球等。这些都是各个位置队员在比赛的中,经常用到的运球技术,我们可以重点练习。当然,各个位置的队员如能掌握更多的运球技巧,将会更有利于球队的整体进步。

2.传接球技术训练

传接球的好坏,能够影响进攻战术配合的质量,最直接的表现在本方球员接球后,投篮的命中率上,这点在实践中深有体会。因此在训练中特别强调传球时球飞行的路线和落点、以及判断不同来球的接球方法。

训练方法有:(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快攻中单手肩上传球(3)战术掩护后的击地传球(4)3人围绕“∞字”传接球上篮(5)双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6)被双人包夹后的传球。

3.投篮技术训练

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一场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从WCBA到WNBA,以及世界各级高水平女子篮球比赛发现,女子比赛中的投篮动作趋于男子化,也就是由双手胸前投篮过渡到了单手肩上投篮,这种投篮方法的改变是女子篮球比赛不断进步的结果,它增加了投篮的稳定性,提高了投篮的命中率,带来了更佳的观赏性。通过实践发现,高中女子篮球队员,完全有能力掌握该技术,并且能在实践中合理的使用。

训练方法:(1)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擦板球(2)罚球线练习单手肩上罚球(3)禁区各点练习单手肩上定点投篮(4)无防守下的接球单手肩上投篮(5)摆脱防守后接球的单手肩上投篮等。

(三)防守基本技术训练

“进攻赢得票房,防守赢得冠军”,这是NBA里面流行的一条黄金定律。足见高质量的防守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防守技术的练习中,我比较注重对队员防守意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练习防守的技战术。

(1)对防守意识的训练

篮球防守意识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等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消极的防守只能被动挨打,积极地防守则是进攻的基础,是由守转攻的准备。

训练方法:1被摆脱时的防守行动2被切入时的防守行动3对方投篮时的防守行动4被掩护前,掩护后的防守行动等等。

(2)对防守技术的训练

对防守技术的训练分为二个部分,第一是防无球队员,要点是防守时位置的选择与移动,第二是防守有球队员,要点是做到人球兼顾。

训练方法:

防无球(1)卡位(2)跑位(3)轮转换位(4)协防(5)补防

防有球(1)侧滑步(2)后侧步(3)攻击步(4)一防二(5)二防三。

(四)专项体能训练

要想比赛取得胜利,充沛的体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拥有再出色的个人技术,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做支撑,技术也是无法完全发挥的。

训练中方法:

(1)篮球场内无球折返跑

(2)篮球场内的连续蛙跳

(3)不间断的,长时间的半场对角运球上篮

(4)打四节每节20分钟的教学比赛

(五)模拟实战训练

模拟训练是指在平时训练中,让练习者接近實战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它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在今后的实战中能够适应环境,提高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抗干扰能力,这有利于将注意集中在实战过程中【4】。

模拟实战的方法有很多,(1)对手特点的模拟(2)裁判错判漏判的模拟(3)对比赛时观众影响的模拟(4)对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等等

训练中采用的方法:选一些男队替补队员模拟女队对手的比赛特点,让女队早早地适应;在比赛中故意增加裁判误判漏判,考验队员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关键时候的误判;请一些同学作为观众,模拟主客场比赛氛围;在阴雨天比赛减少队员对在恶劣天气比赛的反抗情绪等等。通过这些模拟,积极地发现球队不足之处,并着手改进,队员之间交流心得,努力发挥自身潜力,争取在正式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六)结束语

女子曲棍球队 篇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女子少年曲棍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并调查相关的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通过电脑检索和查阅江苏体育信息网, 进行文献收集和检索工作。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完成本文的研究, 设计了“教练员调查问卷”和“运动员调查问卷”。

1.2.3 访谈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的来源

目前, 江苏省共有5支少年女子曲棍球队, 分别为常州队、无锡队、镇江队、淮安队和宿迁队, 其中, 淮安队和宿迁队均为刚刚建队。通过调查发现, 这几支少年队在招收曲棍球运动员时均为面向全省招生,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突破各自的行政区域的限制, 在训运动员均来自于队伍所在城市的普通中小学, 来源相对狭窄, 这就使很多曲棍球后备人才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充分挖掘, 许多优秀的曲棍球苗子没有被发现, 这种选材区域的局限性不利于在大范围内选拔运动员, 也不利于调整余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2.2 运动员选材方式

调查发现, 大多数运动员都是教练员到基层学校选材时被选中的。另外, 家长、老师在运动员进入球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运动员只是配合教练员做好测试工作, 服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 没有一个运动员是通过自荐进入球队的, 这说明我省对女子曲棍球项目的宣传还不到位, 绝大部分运动员在进队之前未接触过曲棍球运动, 这就导致运动员在进队前对曲棍球缺乏概念, 从而容易缺乏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在选拔测试过程中, 教练员均严格按照《全国曲棍球青少年儿童教学训练大纲》1中运动员选拔这一章节的选材内容、方法和标准进行, 从而保证了选材的科学性。

2.3 运动员训练年限与等级

通过调查得知, 训练达2年的运动员有6人, 占5.88%;训练达3-4年的运动员有90人, 占88.24%;训练达6-7年的运动员有6人, 占5.88%;通过几年的曲棍球训练, 二级运动员比例从之前的6.25%变成了90.19%, 说明这批运动员已初步具备了曲棍球专项运动技术和比赛能力。这批运动员大部分是在2009、2010年选拔进队的, 进队后所准备的最重要的比赛是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曲棍球比赛。从参加省运会的情况来看, 这批运动员均是相关代表队的主力, 而且正值少年乙组和少年甲组的比赛年龄, 在比赛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2.4 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态度

我省女子少年曲棍球运动员对待训练的态度较为端正, 超过半数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喜爱曲棍球专项, 希望通过自己积极努力的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运动员表示尽管曲棍球训练对自己没有吸引力, 但为了将来的个人前途和发展, 会认真对待训练活动。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运动员认为自己训练比较刻苦, 但也有部分运动员反映在训练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情绪体验, 感觉训练过程枯燥, 对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依赖性较强, 缺乏自我训练的激情。总体来讲, 运动员对待训练的态度比较积极, 能够自觉地参加训练, 完善运动技术水平, 提高运动成绩。

2.5 运动员的训练组织

调查表明, 我省各支少年女子曲棍球队训练情况较为相似, 准备期平均每周训练10次, 每次训练时间为2.5小时左右;竞赛期每周训练9次, 每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过渡期每周训练7次, 每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教练员均能制定书面的训练计划, 大部分教练员能够制定周训练计划和阶段训练计划, 在运动负荷的安排上, 教练员主要依据阶段目标、训练内容及运动员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运动员成才规律及专项实际需求, 且经常进行专项理论教育, 这对运动员掌握专项理论知识, 提高专项技术和战术素养有较大的帮助;调查发现, 83.33%的教练员表示对训练监控“很重视”和“较重视”, 在训练中常常进行心率监测, 以此作为疲劳反映的诊断方法, 较好的监控了运动员的生理变化。

2.6 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 运动员的每周上课以6-8次居多 (半天为一次) , 最多的超过8次以上, 最少的也有5-6次;每天上课时间以5-6节课居多, 最多的6节课以上, 最少的也有3-4节课。由此可见, 运动员文化教学时间较为正常, 没有明显的缺少现象。访谈了解到, 各队对运动员文化学习和成绩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 镇江基地规定运动员三门考试成绩必须在230分以上, 文化课成绩不能明显偏低。常州基地在“运动员日常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运动员应重视文化学习, 正确对待文化课考试等。但因现实中运动员学训矛盾仍较为突出, 各队大部分运动员文化课成绩并不高, 文化学习现状不理想。

2.7 运动员输送与就业现状

2.7.1 运动员的输送

目前, 我省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主要的输送途径有两条, 其中最主要的输送就是进入江苏省女子曲棍球专业队,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现今江苏省专业队的大部分运动员来自于少年队, 此外, 还有个别运动员进入外省专业队进行交流;第二条输送是进入体育院校学习或者考入普通专科学校。目前, 江苏省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尚未设置曲棍球项目, 所以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无法考取普通高等院校。但是, 这种情况很可能在今后几年就会发生改变, 江苏省体育局在2013年试点少体校运动员直接考取本科高校体育专业, 目前省内只有常州大学一家招生。

2.7.2 运动员的就业

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 目前青少年运动员的出路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少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通过选拔进入省专业队;二、回到普通中学读书;三、进入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调查结果显示, 没有进入省专业队的少年运动员回到学校后读书情况很差, 多年的训练生活已经使原本不强的文化学习更加脆弱, 根本无法跟上正常的进度, 导致学习越来越差, 这种现状必然使得很多家长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上曲棍球训练的道路, 害怕孩子将来既没有成为职业运动员又耽误了文化学习, 而被社会淘汰, 青少年运动员出路狭窄是导致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3 建议

1.推动曲棍球项目普及开展

近年来,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运动成绩优异, 其竞技实力水平在全国排名前三位, 有多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省、市政府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 大力宣传和报道曲棍球运动, 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曲棍球项目, 从而获得对女子曲棍球运动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媒体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创造有利于曲棍球运动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氛围, 吸引更多的女孩积极参与曲棍球运动, 唤起社会对女孩参与曲棍球运动的关注, 使家长认同孩子的选择和支持曲棍球运动, 扩大后备人才数量。此外, 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创造条件, 推动曲棍球项目的开展与普及, 如大力建设曲棍球传统项目学校;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曲棍球项目;设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组织大中小学曲棍球比赛;专题研究曲棍球普及推广的方案等, 真正做到促进我省女子曲棍球运动持续发展。

2.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首先, 要激励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从管理层领导到教练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向运动员宣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运动员树立将来社会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紧迫感, 千方百计地激发运动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其次, 要重视培养运动员的自主学习, 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后, 要深入分析、全面推出学训结合的政策和举措, 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要加强协作, 协调配合, 完善“学训结合”的教学训练模式, 促进运动员文武双全, 全面发展。

3. 拓宽运动员的出路

各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力度,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 注重政策制度建设, 努力拓宽运动员的出路。江苏省自2013年起试点各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考取普通高校体育专业, 目前仅常州大学1家招生, 主管部门应当扩大招生的高校并对招生高校给予政策性的优惠措施, 以提高招生高校的积极性, 此外, 还应充分考虑到曲棍球运动的发展, 应加强宏观调控, 充分利用2011年举办全国大学生曲棍球联赛的契机, 合理配置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 对招收曲棍球运动员的高等院校给予优惠政策, 尽快提供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 拓宽运动员的出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曲棍球协会.全国曲棍球青少年儿童教学训练大纲[EB/OL].http://www.chnhockey.com.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8.

蔡光波女子篮球队工作总结 篇5

这学期是我带女子篮球队的第二学期,通过这学期一系列的加强训练,虽然时间不长,但女子篮球队的训练效果显著,从成立第一支南开实验学校女子篮球队底以来,学生都是从零开始,学员都是从最基本的运球开始,通过一系列的系统训练, 队员在思想作风、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这学期,源城区教育局举办了中学生篮球赛,恰好这项赛事也是检验我校女篮近一年来训练成果标准。虽说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同时通过比赛也很好发现了队员的不足:心理素质不稳定、命中率太低、力量不够、缺乏对抗性、临场经验不足、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们意识自身的不足,也为以后的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建议。下面我讲女子篮球的训练总结如下:

一、要培养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人才,必须明确目的和任务 篮球队的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贯穿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促进学校普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基地。首先要增强运动员的体质,不断提高机体的能力,发展一般的和专项的运动素质。有了过硬的身体,才能更好的进行专项训练。其次要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战术,只有娴熟的过硬的技能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才能获胜。再次是要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运动员高尚的道德,优良的作风,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只有作到技能与思想并进才能培养出心身健康的学生。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器材,做好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想训练出一支好球队,教师要调控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如长时间的训练,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而且教师要把学生的训练热情充分发挥出来,使师生的思想统一,目标、行动要一致,只有这样的教学训练才会有所成就。所以教师在训练时一定要做好主导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让更多的喜欢上篮球,因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在好动的年龄阶段,老师平时在体育训练中开展一些篮球游戏、拍球比赛等活动。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喜爱上篮球运动的。在此教师必须要热爱篮球运动,要有奉献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锻炼精神。毕竟是孩子,在训练中还要让学生继续进行体能训练。只有坚实的机体才适应各种训练。因此,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他们讲述从中的理由,让他们知道机体训练的重要性。那么要学生做到,教师必须要先做到,所以教师要有坚实的身体,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更能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学生中也要树立标兵,使大家有榜样,这样使他们的意志品德、精神风貌得发升华,从而训练便能更自觉更积极了。再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对体育训练来说很重要,中学生正处于好动、好强的年龄阶段,而且对爱好体育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这特征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训练中对学生讲述集体的力量,要让他们懂得互相团结协作、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团体战斗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良好的战斗作风,才有凝聚力。

三、坚持改革创新,进行科学训练

根据我们基础差、起点低的具体情况,摸索出一些有效方法。1、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对于我校女子篮球队组成的成员大部分都是身体瘦小,基本上是班主任强逼着,奔着来锻炼身体的目的,更不用说篮球专业素养,为此只有提高和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学校应广泛开展篮球运动,营造一个浓厚的篮球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这项运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得到锻炼的目的,也为篮球选材提供后备之源。

2、身体训练。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便不可能掌握高难度动作和完善的技术和战术、及强大的训练和比赛。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就是与篮球运动特点相适应的力量,耐力、速度、弹跳力和柔韧等素质,因此在训练工作中应强调身体训练。

3、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训练。

技术训练一定要切合实际,适应比赛,使队员紧张、激烈并能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正常地发挥技战术。战术运用是根据比赛双方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身体和技术特长,团结协助精神等。一个队员的心理训练与比赛有密切相关,要重视心理训练。

总之,平时多与外界进行比赛,不断改进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技术和技能,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整体水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初中部:蔡光波

女子曲棍球队 篇6

关键词:福建省;聋人女子;篮球队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20-02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与软实力的提升,聋人篮球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4年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篮球比赛在11月开赛。作为全国最高级别的聋人篮球赛事,我省也倍加重视,根据近几年的比赛成绩,聋人女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研究分析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的现状,为此次省聋人女子篮球的比赛获得优异成績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发、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省聋人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年龄状况。

现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员主要以福州市聋哑学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为主。社会聋人队员较少。为了聋人女子篮球队长期持续的发展,我们从2012开始进行梯队建设,第一梯队有8个人主要是初高中学生为主,训练基本功和技战术为主,为比赛随时准备着。第二梯队主要有7人以小学生为主,训练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为我省培养后备军。

调查显示:我省女子篮球队员主要是16-20岁在读的初高中中学生,与2010年全国女子聋人篮球队员的情况相差不大,与(表1-2)2014年全国女子聋人篮球队员的情况相差很大。

调查可知,大部分代表队的队员是大学及以上和高中的同学,年龄相差较大。

(二)我省聋人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外形条件。

本次被调查的我省聋人女子篮球运动员最低155cm,最高170cm,第一梯队平均身高

163.76em,体重最轻46kg,最重55kg,平均48.74公斤;第二梯队平均身高150cm,体重最轻30kg,最重40kg,平均34.74公斤。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数据相比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员的外形条件与其他省代表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2014年的运动员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全国前八强的队员。

调查可知,2014年全国女子聋人篮球队员的身高大幅度升高我省代表队与之差距较大。

(三)我省聋人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年限。

我省自从2010年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预选赛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随着新老队员的替换,具体数据如下表:

2010年我省为参加比赛,临时组队,急训了2个月就参加了比赛。当时(表3-2)的数据显示训练年限4-5年的都有25个,2-3年的都有39人。数据显示我省女子篮球运动员和2010全国各地的代表队数据对比跟优秀的队员相比,差距甚大。

表3-2:2010年我国聋人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年限

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训练时间,第一梯队主要是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三节下课,课外时间进行50分钟的训练。第二梯队主要是在周三下午和周二、四课外进行训练训练。根据我省队训时间的长度,再加上聋生自身认知和学习的特点,训练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基本功和技战术训练的要求。

(四)我省聋人女子篮球运动员的从事篮球的目的。

调查可知,我省女子聋人第一梯队的队员都把热爱篮球作为自己参加篮球运动的首要目的,这充分说明我们有一批热爱篮球事业的运动员有充分的内因作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动力,这使得我省聋人篮球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第二梯队的队员都是在教练的选拔中参加训练的,不是以爱好为第一目的的,在日常的训练中表现出不情愿的心理,但是在教练的严格训练下,还是能完成训练任务的。

(五)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的建设情况。

自从2010年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篮球比赛之后,我省残联就开始与在福州市聋哑学校联合建队。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有利资源,狠抓球队建设,从架构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球队。

我省球队也有自己的场地设施,福州市聋哑学校有一个标准的室外篮球场和省残联的一个标准的室内篮球场。由于队员的情况,平时训练都是在学校训练,省残联球馆使用机会较少。

由于球队队员都是在校生,吃住都是学校提供,教练也是本校的专业老师,训练是他的本职工作,经费开支相对较少。

(六)近几年我省聋人女子篮球队比赛成绩情况。

我省队自2010组建以来参加了以下比较大型的聋人篮球比赛。2010年我省队第一次参加全国聋人预选赛在女子A组的比赛中以大比分输给了黑龙江、山东和吉林,打完小组赛,没有出线,而打道回府了。黑龙江队、山东队在全国是比较强的强队,在决赛中分别获得了第二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从这次比赛的成绩中可以看出我们省队的情况和全国优秀的队伍相比整体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011参加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三人制聋人篮球百队赛(东部赛区)比赛,在参加的四省比赛中获得东部赛区第二名,在北京参加的决赛中获得第五名。根据这两次参加大赛的情况,全国聋校女子篮球队的情况相差不大,但是与全国聋人女子篮球队相比与其他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身形和技战术水平。

2014年参加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我校女篮代表省队参加比赛,成绩比上届明显提升,与其他学校代表队有着明显的优势,小组分数与全国第八名的成绩相差11分,此成绩对我们女篮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七)结论。

综上所述,运动员的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太令人满意,运动员基础薄弱,训练时间远远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管理部门投入也不够,领导不够足够重视,训练场地和经费的投入不够。但是运动员的兴趣爱好和长期的坚持训练,让我们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八)建议。

科学选材,在运动员的身形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加强运动员的技战术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保证训练时间,做好梯队建设和科学系统的训练。加大经费投入,引进一些社会上的优质运动员,给予队员一定的训练补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学习其他省份的建队模式,管理部门和高校联合办队,选拔高校和社会的优秀队员进行长期持续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崔金龙,马 丽,闫育东《我国女子聋人篮球运动员人力资源现状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11卷第1期,2012.2

女子曲棍球队 篇7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06、07、08年入学的学校女子篮球队学生共40人, 以及篮球兴趣班的女学生40人、男生40人。

1.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资料制定调查问卷, 组织相关学生填写, 发放问卷1 2 0份, 回收1 2 0份, 回收率是1 0 0%。

(2)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数理统计法:对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2 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和表现

对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有各种学说, 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以待时机体内能量物质 (ATP、C P和糖元) 消耗过多;二是肌肉活动时释放出的酸性物质, 来不及清除, 在体内积累过多;三是体内各种物质失去平衡, 造成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四是中枢神经系统因高度紧张的精神活动而造成的功能下降。

疲劳产生后, 肌肉力量即开始下降, 肌肉收缩和放松速度减慢。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等。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的对抗项目, 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运动员在训练、竞赛中容易产生严重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疲劳发生时运动员主要表现为易激动、不冷静, 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行动迟缓, 动作无力, 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低, 失误增多, 对抗能力和对抗意识下降等, 此外疲劳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1 篮球训练产生的疲劳

由于篮球运动员每次训练课时间长、强度大等原因, 导致运动员常年超负荷运动, 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极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而运动员对生理和心理负荷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超出了限度, 运动员就会产生疲劳, 如果得不到及时恢复, 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程度不同的伤病。

表1、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 我校女子篮球队学生大部分在训练40分钟至60分钟时出现疲劳, 总体来看我校篮球队女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良好的;相对于男子队员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对于中学女子篮球队队员的训练必需要求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为运动员的疲劳消除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2.2 比赛产生的疲劳

表4中看出, 我校篮球队女学生通常感到疲劳的部位选择“全身疲劳”的占最多。总体来讲, 我校女子篮球队学生在比赛后产生的疲劳是全身性疲劳居多, 而下肢相对上肢来讲有一定的差距, 这即反映了目前中学生比赛的激烈程度, 同时也还需要教练员在今后在这方面多加训练。

表5中看出, 我校女子篮球队学生主要都是认为比赛上的运动负荷量大和激烈的对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 这与目前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的赛程安排、比赛的激烈程度一致, 说明日常训练中需要很好的体能贮备, 同时也要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管理制度, 掌握和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和疲劳状况。

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预防

3.1 疲劳的诊断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是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完成的, 是训练计划的组成部分。以下是在日常训练教学工作中和运动实践中简易的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一是根据学生和运动员的各种自觉症状如疲乏、头晕、恶心等加以诊断;二是根据疲劳的客观体征如面色、排汗量、呼吸、动作和注意力等加以诊断;三是根据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诊断。

3.2 预防措施

遵守科学训练原则, 根据女子运动员的个人技术特点和水平制定适当的训练和比赛计划。内容应该广泛易行, 加强全面身体训练, 防止有机体出现局部过度疲劳。严格控制运动负荷, 注意大中小运动量的有机结合, 循序渐进, 区别对待。全面加强监督, 使其成为预防过度疲劳的重要手段。平时老师应密切观察女学生的主观反应和体症表现 (特别是注意日常训练中女生的生理周期) , 尽早发现是否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特别应提醒学生切勿带伤比赛或训练。

3.3 恢复措施

通过表6可以看出, 温水浴和按摩是我校女子篮球队学生目前比较普遍的放松方法, 比较意外的是, 相对于温水浴和按摩, 充足睡眠这一项放松方法是学生最经常使用的, 一方面说明训练和比赛的负荷远远超过女学生平时, 别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也能认识到充足睡眠也是一种良好的放松方法。

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后, 对于处于疲劳的女队员, 应针对其个人特点及时选择适宜的恢复手段使运动员得到最佳的恢复。篮球运动比赛后,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和运动按摩是消除疲劳促进恢复的方法。

4 结语

我校女子篮球队队员在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原因主要还是运动负荷量过大, 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受女性生理周期等影响而产生的。作为体育教师要依据女子运动员身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科学地安排好训练的负荷, 并利用科学的手段预防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 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 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

摘要:学校运动队的课后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训练中应该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 了解有关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 运用心理手段为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 完善篮球训练, 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本文对我校近三年来女子篮球队在训练和比赛时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篮球运动,女队员,运动性疲劳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张继辉.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 (2) .

[3]魏源.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的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 (2) .

[4]孙树勋.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3) .

[5]温继怀.篮球运动中疲劳与恢复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

女子曲棍球队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意志品质,训练有效途径

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众多事实 显示, 作为运动员心 理素质必须具备 的意志品质,不仅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及其日后良好运动成绩的获得,特别是像曲棍球运动这类对抗强烈、对技战术和体能有着很高要求的球类运动,不管是运动员在进行着平时的技战术、体能训练,还是正参与激烈的比赛当中,运动员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众所周知,曲棍球运动具有攻守转换极为快速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曲棍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极为娴熟的个人技术和充沛的体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坚毅的比赛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很多时候,曲棍球运动员是否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往往被作为判断一名运动员能否在激烈比赛中获得良好表现的重要标准。因此,对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女子运动员意志品质进行培养,这已成为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正是基于此,以下结合意志品质在当代曲棍球运动中所起重要作用的分析,就如何做好青少年女子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这个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关于意志品质在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

激烈的对抗,这是当代曲棍球运动最为显著的特色。不管是在快速的进攻中,还是在严密的防守之中、都离不开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对于曲棍球这项竞技项目而言,有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所掌握的技战术,是这项竞技运动的基础和条件,而有关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则是这项竞技运动的灵魂和根本,如果没有作为灵魂的意志品质,则这项体育运动也就失去了其所应具有的生命力。对于运动员所应具有的意志品质而言,它既不抽象,也不空洞,而是具有实实在在、活生生的存在形式;它既可以基于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在运用其技战术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且意志品质反过来还会激发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充分发挥其技战术水平。可以这样认为,在整个曲棍球比赛过程中,要完成好每个技术动作、要配合好每次战术布置,都离不开运动员所培养起来的那些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每个战术配合的完成及每个技术动作的成功运用,其实就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与其技战术意识和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此外,在曲棍球比赛中,若暂时处于被动或面临暂时失利的一方,如果她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则可让她们沉着冷静、顽强地度过难关;对于因实力比对方强而在比赛中暂时处于领先的一方,同样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则极易满足于比赛中暂时所获得的成功,致使对接下来的比赛打得漫不经心,这种情况极易遭到对方的翻盘而悔恨不已。因此,对于一支曲棍球队而言,单有娴熟的技战术还远远不够,要想最终获得胜利、打败对方,还必须有良好、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比赛中处于逆境、或是遇到实力比自身强的球队,此时运动员平时训练过程中所培养起来有的意志品质,更显得特别的重要。

2 做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探讨

实践表明,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和训练出来,必须靠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很多曲棍球教练员在对女子运动员进行长期训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要让一个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通过一定的系统训练,在短短几年内技术达到较高水平,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培养,却没有那么简单,而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有关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当前我国与国外其他国家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并不完全一样,而且其所牵涉的因素不少;但对于我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至少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予以培养和训练。

2 . 1 做好日常训练中的严格管理

青少年女子可塑性极大,不管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一些常规的比赛中,教练员都要重视培养她们的意志品质,这对她们今后的快速成长将极为有利的。在日常训练中对这些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严格管理,可有效避免她们日后的一些低素质行为的出现,诸如懒散、酗酒等。国内外某些成年运动员带有诸多陋习,这与他们在成长期间,教练员未能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训练及平时的常规比赛中,以及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要对这些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管理,让她们从小就懂得,曲棍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在日常训练和平时常规比赛中都不得耍个人英雄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要让她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始终无私地热爱这项集体项目。这也是对她们的意志进行有效培养和强化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这样持之以恒的意志磨练,可为她们今后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 . 2 重视发展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平时的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有意识地把运动员参与比赛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予以有效增强,要有计划地把运动员的坚毅、顽强、勇敢的品质培养起来。意志既包括自觉性和果断性等方面的品质,同时又包括自制性、勇敢性等方面的品质。针对这些意志品质,可采取克服困难的训练方法加以有意识地训练:即运用说服的方式,以言辞和榜样加以影响,通过运动员自身有意识的自我命令,逐步增大困难程度,以此来要求运动员不断予以克服。例如:在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可采用人数不等的比赛来人为地增大人数较少一方的困难,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求运动员必须坚持玩训练任务;通过这些方式来有意识地磨练运动员的意志,让她们的意志不断坚韧起来。在进行意志品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不管是训练的负荷,还是练习的难度,都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增大;既要在训练过程中对这些青少年女子运动员保持一定的运动负荷,同时又要予以一定的说服教育和正确的引导,让她们在自觉完成教练员所布置训练任务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

2 . 3 加强运动员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而言,由于职业的需要,她们自小就进行曲棍球训练,故她们普遍存在着较差的文化基础;因此,一定要对她们强化文化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掌握,以此来帮助她们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事实显示,让这些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拥有广泛、丰富的文化及专业知识,可有效扩大她们的内心活动范围,从而促使她们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曲棍球运动,特别是在对抗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运动员之间的斗智斗勇比赛。在对抗激烈、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这样就可让她们具有较强的战术意识和分析比赛场上局面的能力,面对比赛过程中所出现的错综 复杂局面,就可做到应付自 如,牢牢掌握比赛 主动权,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由此可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可有效提高她们的智力和运动技能,而且还可让她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3 结语

女子曲棍球队 篇9

关键词:无锡市,女子曲棍球,生化指标,身体机能

前言

曲棍球是一项对运动员体能、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都要求很高的运动。近年来我国在女子曲棍球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总结国家女子曲棍球在历次重大比赛中的表现后不难发现, 体能优势是国家队压制对手、争取进攻机会的前提条件, 保证强劲的体能和提高运动竞技能力与科学化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而科学的训练监控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现在共有10个省、市、自治区23个单位31支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 总计400多名运动员。目前, 运用生理、生化的各种手段与方法, 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帮助教练员进行训练负荷的监控, 这在其他项目上面早已普及。而国内外对曲棍球运动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对曲棍球运动员在周期性训练过程中和赛后身体生理生化的监控和评定、各个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比赛的影响研究较少。对于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的监控和评定尚未见到。因此有必要对曲棍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全程监控, 通过生理生化的科学监控, 观察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规律, 及时调整训练内容、运动负荷, 使运动训练更符合人体机能发展规律, 提高训练效果, 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 为身体疲劳的消除、身体机能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拟通过对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在准备期 (冬训转春训) (2月~4月) 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为青少年曲棍球项目在训练中动态掌握运动负荷,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为进一步指导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准备期训练运动负荷指标评定。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internet查阅运动生理生化论文和运动生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训练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1.2.2 调查法

调查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女子曲棍球比赛的14名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在2010年2-4月的准备期训练计划 (课时计划) 。

1.2.3 测量法

测量对象:14名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队员。甲组队员7名, 年龄:17~18岁, 训练年限为3年;乙组队员7名, 年龄:15~16岁, 训练年限为2年。14名队员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测量仪器:采用日本的SYSMEX KX~21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查, 采用桂林的MA~4280KB型尿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测量时间:2012年2-4月期间由无锡市体育科研所专业人员进行尿十项和血液检测, 间隔两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无锡女子曲棍球运动队全年训练周期划分

无锡市女子曲棍球队全年训练周期采用的是单周期形式, 全年训练阶段划分为冬训阶段、春训阶段、赛前阶段和赛后调整, 准备阶段冬训阶段:以体能、专项能力、各种素质训练、基础训练, 打好基础为主, 在身体上做好积累的准备。春训阶段:以突出训练强度, 特别是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强度, 增加技战术训练比例, 以提高对抗、配合为主。赛前阶段:以技战术运用、体能的保障、专项能力的储备、心理的调整, 各种实战的锻炼为主。冬训阶段11月~3月, 春训阶段4月~5月, 本研究处于从冬训中期到冬训向春训阶段的转换期, 训练安排的特点是运动负荷由大运动量的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向专项素质训练转换, 运动强度逐渐提高阶段。该训练安排符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 也符合该运动的项目特征。 (见图1)

备注:数据来源于主教练的训练计划

2.2 测试对象训练期间尿指标分析

2.2.1 测试前一日训练内容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每次测试前的训练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 (速度耐力) , 力量训练以大力量或专项小力量为主, 后三次训练增加了速度耐力训练内容, 训练时间逐渐加长到四小时, 后两次保持在3小时, 训练强度逐渐加大, 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也逐渐加大。由于无锡市女子曲棍球队属于业余训练的原因, 训练课一般在每周三次, 不像专业运动队一样每天训练, 因此, 每次的训练负荷都较大。另外, 每次参加训练的队员人数较多, 训练时间势必会延长, 但单从训练内容分析, 力量训练的内容丰富, 强调了下肢和上肢的力量发展, 结合项目特点, 逐渐增加速度耐力训练, 每次速度训练都有时间要求, 这无疑会增大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和强度的改变, 将对运动员身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反应。

2.2.2 测试对象训练后尿液指标变化分析

尿是人体水分和各种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由于运动训练的影响, 常常使一些非正常排泄物如蛋白质、红细胞等从尿中排除。因此, 尿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和运动中机能状态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尿检主要包括尿十项:即p H值、S.G (尿比重) 、NIT (亚硝酸盐) 、GLU (糖) 、PRO (蛋白质) 、KET (酮体) 、BLD (隐血) 、URO (胆红素) 、LEU (白细胞) [2,3,4]。本研究就主要指标而且变化显著的指标作为研究指标。

注:尿比重正常水平1.003~1.030;尿p H值 (尿酸碱度) 正常水平5.0~7.0

所测队员尿液比重全部在1.003~1.030之间, 属于正常范围;尿液p H值全部在5.0~7.0之间, 属于正常范围。

尿液比重是指尿液与纯水的重量之比, 尿比重的改变常被作为肾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的客观指标。运动后尿比重的变化主要受气温、训练强度、训练持续时间、泌汗、饮水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大量泌汗, 尿量减少, 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尿比重可能会有所上升。

尿液p H值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况的一个简易指标。无锡女曲运动员长五次的尿液p H值检测显示, 在训练后, 运动员出现尿液酸化现象 (尿液p H值在5.5~6.0之间) , 反映出整体内环境偏酸。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了影响, 但仍在正常范围。如果不采取营养干预措施, 这种情况有可能持续到次日晨。有研究认为:身体的整体内环境偏酸对运动员会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增加钙、镁等碱性元素的消耗, 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易发生肌肉痉挛。 (2) 影响红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及代谢, 变形性下降, 溶血加剧, 运动机体的氧供应不足, 致使运动能力下降。 (3) 肌收缩力下降, 致使运动能力下降。分析认为引起运动员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后引起乳酸等酸性产物在体内堆积。 (2) 结合前一日训练内容看, 曲棍球运动训练负荷大、持续时间长, 在训练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等碱性物质严重丢失, 运动员尿液酸化的同时往往伴随脱水症状。高温环境下训练, (3) 氧气供应不足、排出二氧化碳障碍, 引起呼吸性酸中毒[2]。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人体各种酶的活动, 关键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都需要稳定的酸碱度。在大负荷训练中, 需要采取营养干预措施等措施, 保证训练按计划执行。

在尿生化指标中, 尿蛋白是最重要的训练监控指标之一。运动员往往在大强度训练后出现尿蛋白阳性。运动性蛋白尿在运动后能迅速的自行复原, 尿中蛋白质排除的数量和成分, 可以作为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指标。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尿蛋白出现加号, 说明训练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多和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此为长时间大负荷训练后的结果。但在后两次测试中, 大部分运动员已不出现尿蛋白现象, 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排泄量的因素: (1) 运动强度。一般来说, 强度越大, 尿蛋白生成量越多, 在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中尿蛋白生成量最高; (2) 运动时间。时间对尿蛋白生成影响不大; (3) 运动项目和训练手段。尿蛋白具有项目的特异性, 70%~80%的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尿蛋白; (4) 年龄与环境。少年运动员比成年运动员更容易出现尿蛋白, 寒冷环境比常温易出现尿蛋白。结合训练计划, 可以认为, 测试初期, 运动员由于训练负荷较大, 运动负荷超出了运动员机体的承受能力, 出现运动后尿蛋白, 经过一段训练后, 在完成相同强度的训练时, 尿蛋白减少或者不出现, 说明身体适应运动量的表现。教练员在后两次训练中采取不降低运动负荷的方法, 仍然采用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方法, 由于运动员逐渐适应了大运动负荷, 在后两次的测试中, 仅1-2名运动员出现尿蛋白, 从运动员出现尿蛋白人数由少到多再到极少的现象看, 教练员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和对运动负荷的把控能力。这将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应注意的是, 运动员不能处于长期尿蛋白增高的状态, 在基本达到训练目的后, 应尽快酌减训练强度或训练量, 这是教练员所应注意的问题。

2.3 测试对象训练期间血液指标分析

注:Hb正常水平110~160 g/L

测试对象在进行了五次尿检测的同时, 在后三次尿检测的同时进行了血液检测, 指标包括红细胞系、白细胞系和血红蛋白等, 本文就发生了明显变化的指标展开讨论。

一般来说, 在一个训练周期开始阶段, 运动员在接受大负荷训练后血红蛋白都会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为训练开始阶段运动员尚未适应新的训练负荷。如果经过一个阶段训练之后, 运动员血红蛋白仍然在持续下降, 说明运动员不能承受该训练负荷;反之, 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开始回升, 或者轻度下降后便稳定在一定水平, 则说明运动员适应了该训练负荷, 身体机能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3]。

从表1中可以看到, 第二次为中等负荷强度训练, 第四第五次是大负荷强度训练。从表4中可以看到大负荷强度训练开始后, 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浓度的标准差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平均值稍有下降, 未超过10%, 说明有些运动员的机体对训练负荷已经适应, 而部分运动员基本适应。因此, 此阶段教练员可通过给予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和药物调理, 必要时调整训练计划, 以防过渡训练的发生。

表4同时显示, 在14名运动员其中6名运动员在训练强化期因不适应训练强度出现血红蛋白下降, 同时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也有明显下降,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范围。分析认为, 运动性血液稀释是造成血红蛋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运动性血液稀释能引起运动性假性贫血, 它是指运动过程中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但是不伴有运动成绩下降的生理现象, 是运动员自身训练适应的反映。在递增负荷强化训练期容易出现由运动性血液稀释引起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注:WBC正常水平4.0~10.0×109 g/L

关于运动后外周血WBC变化, 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急性运动后, 外周血WBC技术及分类出现短暂升高, 同时WBC分类百分比发生重新分配。运动诱发的白细胞增多, 尤其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为明显。通常在运动后几分钟WBC就开始增多, 随运动负荷的增加, 其数量逐渐上升, 运动停止后10分钟数量开始下降;2~3小时后再次升高, 24小时完全恢复[4]。

表5显示, 无锡女曲受试的14名运动员其中2名运动员在训练强化期检出白细胞数高于正常值, 说明运动员个体有出现炎症的可能。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的训练对象、训练时间、训练负荷等因素有关。

3 结论与建议

(1) 在大运动负荷训练后, 受试的14名运动员尿比重和尿p H值都在正常范围;出现尿潜血情况的运动员都是在来例假的情况下出现;尿蛋白出现加号,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尿蛋白消失。说明采用的大运动负荷训练首先会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多和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此为长时间大负荷训练后的正常结果。随着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 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反映出训练计划的科学性。 (2) 大强度训练开始后, 受试的14名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的标准差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平均值下降, 但仍在正常范围, 运动员机体对采用的训练负荷基本能够适应, 也反映出由于运动员身体技能水平的差异性, 同一运动负荷对运动员产生的效果不同, 应依据运动员不同的身体技能、训练水平, 随时进行个别调整, 区别对待, 使运动员能更好的适应训练, 产生最佳训练效果。 (3) 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个别运动员的体质身体机能、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 在训练中应做深入研究, 制订出针对性训练, 以提高整体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冯连世, 冯美云, 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2]冯连世, 冯美云, 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401-402.

[3]冯连世, 张漓.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生理生化监控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女子曲棍球队 篇10

关键词: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训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吉林省图书馆收集和阅读有关的著作和国内外文献资料, 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依据已有资料的综述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建立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尽可能的全面了解课题领域的最新动态, 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思考、初步形成研究基本框架。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本研究的需要, 设计制定了2类问卷, 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运动员问卷130份, 回收问卷121份, 有效问卷117份;发放教练员问卷45份, 回收41份, 有效问卷34份, 对调查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 检验结果 为R=0.801, 说明问卷比较可靠。

(3) 专家访谈法。

主要采用当面调查访问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与本课题有关的专家和教师进行电话或面对面访谈, 从不同角度了解青少年业余游泳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就本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获取各种真实的和理性的事实材料和论证依据。

(4) 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检测的数据利用Excel 2013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 力求利用数理分析来更科学准确的阐述和支持研究观点。

(5)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逻辑分析法, 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探讨, 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训练频次

通过调查得知 (见表1)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每周训练计划都分为技术和战术两种训练方式, 每天的训练都会在战术上安排10-20分钟的训练与热身, 之后再进行技术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约在1.5个小时左右, 技术训练时间比重高达90%, 战术训练时间受到限制。大强度、大量度的进行负荷训练, 易造成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身体过分疲劳, 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与身体恢复。

2.2、教练员学历层次

通过调查得知 (见表2) :在调查的34位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教练员中, 本科及以上教练员为4人, 占总人数的12%;大专学历共17人, 占总人数50%;中专学历10人, 占总人数的35%;中专以下为1人, 只占总人数的3%。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教练员普遍学历为大专, 教练员文化程度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虽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到总人数的62%, 能够长期胜任这种业余训练任务, 但是调查也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练员较少, 这需要进一步的人才吸纳与招收。

2.3、教练员训练计划

通过调查得知 (见表3)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教练员都制定了训练计划, 计划制定率达到93%。其中36%的教练员是统一制定的训练计划, 所有队员按照一样的训练计划进行日常训练;32%的教练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为运动员定制训练周期计划;14%的教练员会根据每个队员的基本身体情况制 定较为完 善的周期 训练计划, 11%的教练员会根据游泳训 练大纲为 运动员制 定周期训 练计划。从整体上看,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训练现状不太理想, 运动员缺少系统的训练计划, 统一制定的训练计划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造成训练的盲目性, 人才培养的效率较低, 影响运动员个体的培养。

2.4、运动员训练年限

通过调查得知 (见表4)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大部分都只训练了1至2年, 说明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整体水平较低, 运动员训练时间相对较短, 严重影响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尤其篮球这项需要长期系统训练才可以达到一定的竞技能力水平的运动项目, 经调查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训练时间较短, 竞技水平较低, 素质提高受到限制, 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2.5、运动员训练负荷

通过调查得知 (见表5) :技术训练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为通过技术训练可以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等方面, 相比单纯的战术训练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且通过技术进行转换训练, 可以使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调节其对比赛的消极心理, 使之提升篮球运动员的自信心, 提高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技术、身体素质的提高, 增强运动员竞技水平。

3、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的训练方式

训练方式是我们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 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不同的训练目标需要我们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在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的训练中, 主要以个人运动技术规范性训练为主, 体能训练为辅, 随着训练的进行, 训练成果就会有所体现, 个体乳酸阈的峰值也会达到最高, 最大摄养等身体基础能力会得到长久发展。这些训练的目标, 一点固定下来, 对于运动员以后成绩的取得有着深远的影响。手段基本上是固定的, 因为固定的强度训练方式, 方便于运动员自我状态、训练效果分析, 有着促进运动员积极参加训练的效果。在训练周期上分为3种专门的中周期训练模式:积累期, 即训练负荷成水平上升趋势,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要进行体能、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心理素质等训练, 加大自身对负荷刺激的反应;转换期, 训练负荷保持水平平稳状态, 继续发展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运动员体能、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心理素质等各项身体素质, 打造业余运动员达标能力;实现期, 在前两个板块周期实现的同时, 这一时期进入到了比赛、达标等赛事中, 前两个中周期规定训练持续时间为8周, 而第三个实现期应被缩减为两周。这套训练手段, 主要突出中周期对于专项转换机制的训练, 有利于运动员在面临各种比赛赛程都可以迅速进入状态。

4、结语

吉林省中学女子篮球队需要完善的地方比较多, 训练方式较为老套, 设施陈旧, 运动员训练存在很大问题, 大部分教练员是根据经验来进行训练, 缺乏合理性, 并且大部分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 专业技能欠缺, 培训也少之又少, 从而造成训练方法的老旧与不适, 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建议增加教练员专业培训的机会, 完善训练计划, 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与文化素质, 改进与完善训练场地的器材设施的, 进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与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庆.现代运动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J].体育科学, 2005, (6) .

[2]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4) .

[3]王村, 杨兴权, 钟敏.新赛制下全年训练周期的安排[J].体育学刊, 2004, 25 (2) .

女子曲棍球队 篇11

1.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从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比赛的节奏变快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强,和对手的身体接触也越来越多。因此,篮球运动员的体重和力量更被教练员重视,好的运动员应该体重与力量与灵敏素质兼得,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由表一可知,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1.5岁,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黄金阶段普遍在25-31岁之间,这说明: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的运动员年龄还没有达到最佳运动年龄,可以想象到比赛经验尚比较欠缺。由表一也可以看出,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73米,而且全世界篮球强队的女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88米左右,中锋在2米左右。因此可以看出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运动员的身高普遍较低。

1.2 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现状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女子丙组篮球队运动员专项的体能现状,为更好地对运动员做题能诊断,对12名女篮球运动员进行了篮球专项体能测验。

通过对12名女运动员测试的结果显示,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12名运动员专项体能成绩相对较理想,基本身体素质是积极地,是比较好的,尤其是速度素质。大家通过5.8米折返跑和全场跑篮数据可以观察到,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的12名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相当出色。这在以力量、速度、灵敏技术要求较高的篮球运动中占有很大优势,尤其在快攻或攻防转换中。但从原地摸高和助跑摸高两个测试项目中对比可以发现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的12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爆发力不足,一般情况下,助跑跳要比原地跳要高10--20厘米,但从数据中发现,大多数运动员没有在正常标准值中,甚至还有一名运动员成负值,这就暴露出运动员身体的协调能力有很大的问题。以后因多注重身体协调与灵敏素质的训练。

2 运动员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功能性运动测试的结果和分析

功能性运动测试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是由Gray Cook等专家设计的一种功能评价方法,是一种革新性的动作模式质量评价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各种人群的基本运动能力评价(灵活性与稳定性)。因此,FMS很适合对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丙组的运动员进行灵敏素质的测试,从而诊断出有哪些不足与长处。

测试1深蹲的平均分为2.5分,测试2上踏步的平均分为1.91分,测试3直线弓箭步的平均分为1.75分,测试4肩部灵活性的平均分为2.08分,测试5直腿主动上抬的平均分为1.25分,测试6躯干稳定俯卧撑的平均分为2分,测试7扭转/旋转的平均分为1.33分。通过FMS评分标准来分析,2分的标准为:受试者能够完成整个动作,但完成的质量不高。我们对12名运动员进行的7项测试中,有三项的平均分等于或大于2分的标准,有四项的平均分低于2分的标准。可以看出,12名运动员在这四项运动功能能力普遍是不合格的。测试2上踏步:平均分为1.91分,这个分数说明12名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功能相对不足。当人体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功能相对不足时,会大大影响人体在运动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很难完成一些高难度的灵敏度较高的动作。

测试3直线弓箭步:平均分为1.75分,本测试对躯干、肩部、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通过这项测试反映出这12名运动员这方面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足。躯干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对于身体在运动时姿势的保持与稳定有绝对性的作用。测试5直腿主动上抬:平均分为1.25分,本测试要求受试者要具有良好的对侧腿髋关节灵活性及腹下肌的稳定性。测试7扭转/旋转稳定性:平均分1.33本测试对全身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较高。

从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12名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躯干、肩部以及全身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足,暴露出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12名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整体实力不强。这就说明加强灵敏素质训练成了一个重要训练内容。

3灵敏素质训练手段设计

软梯又叫“灵敏梯”其设计简单,携带方便,很少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辅助器械。软梯对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体能各个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灵敏梯的训练目的:主要发展运动员快速、灵活、协调地运用步法的能力,快速移动中对身体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增强运动员的灵敏性。

灵敏梯训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l)在灵敏梯的练习中以前脚掌触地,触地时间要短; (2)身体放松,避免肌肉紧张; (3)尽可能保持头部稳定,除非练习中有需要;(4)练习速度尽可能快,但前提是能够较好控制自己身体平衡的情况下,不要试图过快,使步伐出现错误,破坏动作的规格。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可以随着熟练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加快步伐; (5)练习中注意对节奏的把握,并不是从始至终保持一个速度。

2.结论

(1)河北师范大学丙组女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低于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说明12名运动员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教练员的队伍中没有专门的体能教練,教练员也不重视体能训练

(3)河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12名运动员基础体能现状较弱,专项体能也相对较差。

(4)河北师范大学丙组女篮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体能训练的质量也不高。

(5)河北师范大学12名女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相对其他素质较突出,但灵敏素质较差。身体的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功能较差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年版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3.

女子曲棍球队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技术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确定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篮球技战术能力的指标。并收集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各场次的比赛技术数据。

1.2.2 数理统计法

对统计所得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11项指标在SPSS11.0软件包上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和秩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得分能力与技术指标情况

女子篮球世锦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之一, 各国球队以夺取冠军为最高目标和荣誉, 同时女子篮球世锦赛为各国球队技、战术的发挥提供了舞台, 女子篮球世锦赛的精彩程度越来越高, 吸引力越来越大。本研究根据第16届女篮世锦赛官网数据统计情况共有二分命中率、三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犯规、失误、抢断、盖帽、得分和失分11项指标来评价全队攻防能力。利用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技术指标统计场均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多元统计方法分析 (场均数据略去) 。逐步回归分析是多元分析中的一种在众多因素中挑选对因变量影响显著的自变量的方法, 它将因素逐个引入回归模型, 引入条件是该因素的偏回归平方和经检验是显著的。回归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2.2 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得分能力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确定影响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情况模型

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得分能力情况是综合因素的反映, 以各队的得分为被解释变量Y, 以其他技术指标为解释变量X, 复相关系数代表解释变量X与被解释变量Y之间的相关程度, 它越靠近1, 说明两者相关程度越高。依据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线性回归模型统计检验可以知:利用逐步筛选策略共经过一步完成回归方程的建立。模型3的复相关系数为0.894, 判定系数为0.799, 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748, 各值都比模型1、2更加接近于1, 该模型更加适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2.2.2 建立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情况回归方程

从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系数检验中可知:各列数据项依次为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标准化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T统计量的观测值、对应的概率P。常数项为17.042, 解释变量X1二分命中率为0.813, 解释变量X2罚球命中率为-0.436, 解释变量X3抢断为0.293。由此可知回归方程为:Y=17.042+0.813X1-0.436X2+0.293X3。

2.2.3 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名次与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值排序情况的分析

依据方程对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值排序情况与比赛名次进行分析, 各队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值排序情况与比赛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以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比赛名次做为效标, 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值排序情况Y与比赛名次进行秩相关分析, 经检验P小于0.01, 本研究得分能力回归方程较好地反映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比赛名次。因此, 各队教练员可以利用该方程的影响因素及大小, 并结合球队的实际情况分析本队与其他各队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从而针对性进行技术训练。

3 结论与建议

3.1 从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技术数据统计分析出

各队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值排序情况的影响因素较多, 其主要影响是二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和抢断三项指标。

3.2 对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技术数据进行逐步回

归分析, 其有效性较高, 教练员可以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提高队员的投篮命中率, 特别是在高强度对抗下的三分远投、中距离投篮的能力。

3.3 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回归方程得分

值排序情况与比赛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回归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出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比赛名次。

摘要:对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11项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秩相关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11项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 影响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得分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二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和抢断三项指标;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的得分能力回归分析具有较高可靠性, 能够客观反映出各球队的得分能力情况;各球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 从而提高球队的得分能力。

关键词: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得分能力,逐步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惠林.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技术指标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 :72-76.

[2]王路德.体育统计方法与运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120-127.

[3]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246-268.

[4]何志林, 邓达之, 余吉成等.现代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28-29.

[5]唐峰, 陈效科, 刘浩等.2000欧洲篮球锦标赛主要防守技战术运用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 :264-266.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堂下一篇:高中理科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