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2024-10-10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共12篇)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1

在我国高中的教学中, 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而且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非常重大. 本文在高考理综考试的背景下, 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对理科综合考试的理解

1. 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减小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化学学科的考试范围虽然和单考化学学科一样, 但是由于时间和题量的减少, 试题的知识覆盖面难免会受到影响, 出现减小的现象.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抓住化学学科的学习重点, 一定要理清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给学生带来有效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综合的掌握, 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

2. 试题所占的分值增加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化学所占的分值是总分的三分之一, 和原本单考一科化学相比, 总分不变, 但每小题的分值增加了, 如果学生稍有不慎出现不该丢分的而失分情况就会给理综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学生高考的总成绩.

3. 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之后, 学生在分配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时会出现一些矛盾, 比如, 在分配课堂的学习时间时, 不能只考虑到学科的重要性, 还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试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考虑, 从而分配好各个学科的学习[1]. 对于理科综合来说, 在这其中一共三门学科, 因此, 这三门学科对应的教师应该加强合作, 共同研讨教学方案,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理科综合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4. 更加注重试题的答题技巧

在高考的理科综合考试中, 是三门学科的试题交叉在一起的, 而且学生的答题时间比较短, 难度分布的不是特别均匀, 这就需要学生要不断变化答题思维, 所以,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学生一定要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 不管是解题的速度还是答题的节奏, 都要充分掌握好, 这样才能保证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 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高中化学高一的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思考,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这样也能使学生在每周只有两节化学课的短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知识, 突出化学的学习重点.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 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后画出“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网络关系图,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这样, 不必过多的讲解, 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学习其他元素相关知识, 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2. 充分关注新高考环境下试题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高考的形式而设计教学内容和习题的联系[2].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时, 为了适应高考的改革, 可以出一些符合高考要求的习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多选题, 例如“在使用火法炼铜时要先将黄铜矿焙烧, 反应式为2Cu Fe S2+ O2→ Cu2S + 2Fe S + 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以给出四个选项: 第一, 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第二, Cu Fe S2仅作还原剂, 硫元素被氧化;第三, 每生成1 mol Cu2S, 就会有4 mol的S被氧化; 第四, 每转移1. 2 mol电子, 就会有0. 2 mol S被氧化. 学生通过对这四个选项进行研究, 不仅更加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 还对化合价的知识、氧化还原产物知识等进行了巩固, 更加符合高考的需求.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应该按照高考的要求, 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在高考的理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 大部分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 并且应用于生活, 本身带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中的基本知识, 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能根据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认识到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现代的高考化学试题中, 不断增加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试题, 比如有关火药的发明、检验天然气管道漏气以及食品的安全等, 这些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比如, 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教学时, 第二节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观察, 去实验, 让学生自己进行验证, 从而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3].

综上所述, 在高考理综考试的背景下, 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 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 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 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 要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 注重高考中化学试题的设计,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并且要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理综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雪峰.分析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 2013, 35:64.

[2]吴彦军.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3, 42:3.

[3]潜波.浅析理科综合考试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中华少年, 2015, 18:143.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2

物理是很灵活的科目,学好物理不仅需要对概念的完全理解,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所以多多联系、多多总结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上新课的时候老师会举一些例题,这些例题使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最好能记下。还有一些习题书的例题,也是经典题型,做题前先看看例题一定受益匪浅。

归纳是学物理中很重要的一点。物理解题方法有很多,每个定理都有各自应用的范围和方式,归纳可以让我们做题目时不会束手无策或者盲目使用一些不该用的定理,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方向。

平时要多做题,但不是盲目的题海战术,而是需要挑些经典题目训练自己,到最后能构建出物理框架,在看到题目时条件反射似的就知道用什么方法。是否构建出物理框架是物理成绩好坏的关键。

除了计算,还应该记住一些定理、一些概念,物理的选择题是多项选择,经常会有一些让人模棱两可的选择,有没有真正理解定理和概念就会在这些题目中体现,也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

物理学习方法的关键,是在成绩不佳时,就要想想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多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是改善自己学习方法的很好途径。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算是半文半理的科目,考题有计算,但更多的是考物质性质,所以学好化学的关键就是要把课本中所学的元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记清。

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准备好笔记本,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老师会不时地提到一些其他知识点,这时若能及时记下这些难得的知识点,到最后会有很大的帮助。化学中有一些物质推断或写化学式的题目,题目中会给出一些物质性质,而有些可能课本中没有的,若这些刚好在你的笔记中出现,则能大大减少做题的时间。做这类化学题看的就是对物质、元素性质的熟悉程度,再加上平时做题的经验。这些题目的出题思路大同小异,同一种元素或物质的题描述语言也就几种,如果平时能多多练习,考试的时候应该能手到擒来。对于有机的推断题,则需要记住有机反应的条件和各官能团的性质,同一反应物,不同条件,生成物一般不同,若混淆了,做题时就容易出错。

计算题一般不会有大计算量的,主要需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如“差量法”等,无机计算一般搞清楚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写出反应式就能列出相关方程式求解。有机计算题有许多也结合推断,这时最好记住一些常用官能团或者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在计算中有助于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应该对于一些特殊的巧妙方法进行归纳,有效地进行精练,而不需要一味做单纯的计算。

一般做题目时,可以把常用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关数字列在草稿纸上,不管做计算还是推断,甚至选择题目,都会有不小的帮助。

高中生物

生物比起化学,有更多需要背下,如一些动植物的特性,一些实验过程,细胞结构,人体结构功能等。生物知识点许多都在书中,但也有很多是需要通过做题来积累,所以找各样的练习题目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题目中选择题知识零碎且面很广,可能考到任何知识点中任何的一个小细节,这就要求对书中的知识点烂熟于心,而且在选择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见过的生物,考察其特性,写完这种题,就应该向老师请教,把认识的生物特点搞清楚,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实验题或者填空题中有时候会考一些生理过程,这时则需要把课本中出现的生理过程以及其中包含的各种细胞、器官的功能等记牢,以备考察。书中一些经典实验的过程和使用的试剂、材料等也需要记牢,这也是考试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浅谈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 理科班 语文教学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担任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其间发现理科班的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特别严重。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在和其它学科的竞争中语文课始终处于劣势,无法和其它课抗衡,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语文课在理科班的存在现状,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一、当前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

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课呢?

正是因为这种不重视的态度,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时就出现了更多的困难,主要问题体现在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以及作文这四个方面:

1.基础知识方面,知识零散繁多是造成学生积累困难的主要原因。况且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一朝一夕的“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很多学生做积累工作的时候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而在现在的考试中,基础知识不仅占的分数多,同时随着考题灵活性、广泛性的增加,难度也在上升。所以,这对沉溺于数理化题海战中的理科生是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

2.阅读方面,学生觉得在考试的阅读题上面失分很多,但又总找不到原因,更加不知道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一方面,大多数理科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到阅读的方法。即使有的理科生已经有了改变的意识和方法,也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分配给语文而搁浅。

3.文言文方面,学生们普遍反映古文难学,而且很枯燥,要记的内容太多。他们还认为这些历史久远的文章没有社会实用性,所以没有学习的价值。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直截了当地说课文中的古文对于考试完全没有帮助。但是从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文言文的比重在加大,因此古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作文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积累少,不用心体察生活,这样在写作文时就自然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除此之外,学生对周记、作文等练笔的机会不够重视,敷衍了事,甚至不完成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自然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理科班学生的作文大多话题陈旧,内容没有什么新意,语言枯燥乏味。

二、造成高中理科班学生冷落语文学科的原因

据笔者教学过程的观察和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课无非是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这“老三样”。即使有些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也不过是借此来放松一下疲劳的大脑而已。

二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像数、理、化那样有清楚明显的知识块,如果说有,也只是从小学到高中司空见惯了的字、词、句、段、章、篇。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单调乏味,学习时没有冲动。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然而收效甚微。课下学生仍旧一味地遨游于数理化知识的海洋,为数理化拼搏奋战,却不见对语文知识的问津,语文学科被学生冷落。

三是存在一种偏见:只要是中国人,就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能读中国书,能写中国文章,对于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讲,语文实在不需要下大功夫了。于是,课余时间一律为数理化开绿灯。由于这种偏见的存在而制约着语文学科教学的正常发展,造成高中理科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冷落语文而偏向数理化。

三、确立语文学科在理科班应有的地位

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了数理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发现他们的成功不只是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下功夫,而且在课外也没闲着。高中理科班的学生要过语文关,仅仅利用其每周几个4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是不现实的。因而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得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语文学科也该理直气壮地去占据理科班学生一些课余时间。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能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功夫从哪儿下?课堂上的45分钟是不够的,必须得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自己不相信地下有矿,只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的大脑深处潜藏着巨大的资源,立足于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我们应当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资源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又何惧什么“负担”或“摧残”一类不科学的指责呢?所以,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一定要在开发潜能上下功夫。要使学生确信自己有学好语文的潜能,而且只要下功夫,这种潜能就能开发出来,并转化为才智。

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理科班的男生较多,对于他们来说,背书和写作是两个大障碍。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纯化自己的语言,一旦写作,提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要有做笔记、札记以至抄书的习惯。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4

就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而言,科学探究教学虽然已经呈现出上述令人欣喜的景象,也被许多物理教师接受,然而这种接受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方式来研究”[1],这种模式或方式通常包含“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完整过程。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加上受教学进度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形式、轻实质”的假探究现象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往往是在有人来听课时才采取探究教学,有的是单纯地对已知规律的验证和对指定步骤的重复,有的是缺少科学思想的传递、科学方法的渗透和科学思维的设计,呈现出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和探究内容的固定化,它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将“思维”作为科学探究的 “神”,将“新常态”作为科学探究教学的“魂”,才能真正走出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

一、解决瓶颈的出路是探究教学常态化

要解决当前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其根本出路是探究教学的常态化。而要真正实现探究教学的常态化,就必须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依托于课堂教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将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在每一堂课内都呈现,但可以将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在课堂内进行,或将其中的一个要素进行拆分,化整为零, 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常态化。

江苏常州的化学老师谷莹莹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常态化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进行局部或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这一个或多个要素,可以看成化学的“分子”和“原子”, 可以再继续拆分或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3]。谷老师所谓的“新物质”,意指生成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知识是通过常态化的科学探究教学生成的,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有益。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或步骤中,都包含着科学术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由于这种探究可以是 “部分”或“整体”的,也可以是“指导型”或“开放型” 的,这就需要把看似有些玄妙的科学探究渗透到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局部或完整的探究活动[4]。这就给每堂课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即使是章节的复习课也可以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复习《超重与失重现象》时,可以探究 “人在升降电梯中上行”时电子秤的读数变化,如图1所示。首先测出人静止站立时的读数为58kg;当电梯向上启动时,电子秤的示数显示为65kg;电梯匀速上升时,示数恢复为58kg;当电梯即将到达设定楼层时,示数又变为50kg。将上述运动模式和数据列成表格,紧紧围绕问题情景,探究其内在联系,从中归纳出超重与失重的规律。这种科学探究过程为复习问题的提出营造氛围,从中找回对已学知识的新鲜感,让学生再次在探究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动→向上加速→视重大于实重→超重”, “运动→向上减速→视重小于实重→失重”,从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常态化的前提是情境创设生活化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作为物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所以情境生活化,是科学探究教学常态化的前提。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能使后续的科学探究更接地气,才有利于学生逐步将科学探究成为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既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例如,对《力的分解》这节课,可以作以下两种情境设计。

【情境一】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重物,提出问题: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如何来验证这种效果?“斜面上的重物”是一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几种材料,很快设计出探究方案。即先在斜面的下端固定一挡板,然后将两块比较疏松的厚海绵分别放在斜面和挡板前方,再将重物放置在斜面上,观察两块海绵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该探究完美地说明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分别有垂直于斜面向下和平行于斜面向下作用的两种效果,为“力可以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情境二】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三角支架,如图3所示,这也是来自于生活,比如阳台上的晾衣架就是这种结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比如:当支架的C端悬挂一重物后,AC,BC杆上分别受到什么方向的力? 这种力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来证明这种力的效果? 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以及问题的创设无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怎样将“力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进行科学探究,揭示其中的本质规律。但创设的情境有真假之别,许多教师喜欢播放视频作为情境引入,虽省时省力,但难免缺乏亲身体验,甚至有虚假之嫌。如果条件许可,应多创设一些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或小游戏,这才是引导学生进行真探究最可行的方法。

三、探究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科学化

探究始于“问题”,科学探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科学问题,另一类是生活问题。生活问题往往来自于生活观察或常识,表现为对观察结果的描述前加上一个为什么。由于生活问题仅表达了对现象的好奇、疑惑,缺乏确定性和深刻性,它对科学探究没有实质性意义,也难以成为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要使问题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就需要将问题指向已有的知识,将两者联系起来,使问题从现象的描述触及现象的本质;将完全无知的问题转化为具有某种抽象性、渗透一定知识理论的、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科学问题[1]。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要将两个生活问题指向 “力的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替代” 等相关的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诸如“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实际受到的力与分解得到的力是什么关系,它们遵循什么规律”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不仅表述了对现象的疑惑,而且还渗透着理论,触及问题的本质,成为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这就为科学探究“力的分解”提供了导向。所以,“科学问题”不是以常识眼光提出的无知问题,而是能为科学探究的设计提供导向的有所知的问题,它产生于以“好奇”、“疑惑” 为基础的思索和追问,其实质是“有所知而求知”[1]。 因此,科学探究教学的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科学化,这才是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

四、思维是“神”体现在方案设计多元化

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是设计实验,其设计之 “神”是思维。其实设计方案的过程就是彰显学生思维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同、对实验要求的精度不同等原因,会呈现出设计方案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局面。有的探究是定性的,如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 的实验探究,只要确保在相同压力的条件下,能区分出不同接触面的摩擦力是否相等就行。有的则是定量的,如对“测出不同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探究,就得分别精确测出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 并由此计算出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

例如,在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高中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只能是定性的、 粗略的,不能准确得出F=BIL这个定量表达式。笔者设计了图4所示的实验,就可以定量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几个因素。这个实验围绕“如何精确测量安培力的大小?怎样改变电流的大小?如何改变导体棒在磁场中的长度?怎样改变磁场的强弱?如何描述安培力、电流、磁场这三者方向之间的关系?”等五个问题进行设计。本实验具体的设计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结果详细呈现在本人撰写的《定量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一文中[5]。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涉及到体验法、等效法、 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分析法、表格法、图像法等。

五、探究是“魂”彰显于过程呈现多样化

探究过程的多样化是科学探究的“魂”。有的需要完整的过程,要追问做什么(提出问题)、怎样做(设计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便于收集数据)、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了分析论证)、结果怎么样(得出结论)、是否可靠(交流评价)等。从评价而言,有自评、他评和师评三种途径。从论证的方法而言,有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模型建立、反证、图像、表格等,无不体现探究过程多样化的特征。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功不可没的。

例如,在探究“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时,可以做如图5所示的实验。由实验探究可知,当用烧热的细针刺破细线一侧的液膜后,细线在另一侧液膜的作用下,被拉向液膜,并使液膜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在本实验中表现为细线被拉成圆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并垂直于分界线指向液面内部。最后进行理论升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较大,宏观表现为引力所致。这就是利用“实验论证”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

再比如,探究“点电荷”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进行类比,其思维流程如图6所示。因为“质点”是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时,一般要将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而探究“点电荷”的意义在于研究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及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时同样不能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它与质点极其相似,可以类比。这就是利用 “模型建立”进行类比探究的一种方法。

高中理科状元的学习方法 篇5

与同学交换和共享各自的复习笔记,受益良多。

理科状元张琛:基础最重要,对基础知识点做细致、系统的梳理。怪题难题,统统不做。没有基础,一切只是空中楼阁。

文科钟隽仪:动作快,做作业不拖拉。这个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培养。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科学探究 教学现状 对策探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十余载的一大亮点,而科学探究教学则是新课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过渡到现在的可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自行确定探究内容;从最初纯粹围绕教材上的实验探究,逐渐增加了围绕习题和概念而进行的探究;从最初的只局限于新授课的探究,发展为现在的习题课和复习课都能呈现的探究;从最初的只在课内进行的探究,拓展到现在课外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探究:所有这些都无不呈现出科学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良好态势。

就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而言,科学探究教学虽然已经呈现出上述令人欣喜的景象,也被许多物理教师接受,然而这种接受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方式来研究”[1],这种模式或方式通常包含“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完整过程。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加上受教学进度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形式、轻实质”的假探究现象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往往是在有人来听课时才采取探究教学,有的是单纯地对已知规律的验证和对指定步骤的重复,有的是缺少科学思想的传递、科学方法的渗透和科学思维的设计,呈现出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和探究内容的固定化,它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将“思维”作为科学探究的“神”,将“新常态”作为科学探究教学的“魂”,才能真正走出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

一、解决瓶颈的出路是探究教学常态化

要解决当前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其根本出路是探究教学的常态化。而要真正实现探究教学的常态化,就必须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依托于课堂教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将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在每一堂课内都呈现,但可以将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在课堂内进行,或将其中的一个要素进行拆分,化整为零,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常态化。

江苏常州的化学老师谷莹莹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常态化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进行局部或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一个或多个要素,可以看成化学的“分子”和“原子”,可以再继续拆分或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3]。谷老师所谓的“新物质”,意指生成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知识是通过常态化的科学探究教学生成的,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有益。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或步骤中,都包含着科学术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由于这种探究可以是“部分”或“整体”的,也可以是“指导型”或“开放型”的,这就需要把看似有些玄妙的科学探究渗透到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局部或完整的探究活动[4]。这就给每堂课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即使是章节的复习课也可以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复习《超重与失重现象》时,可以探究“人在升降电梯中上行”时电子秤的读数变化,如图1所示。首先测出人静止站立时的读数为58kg;当电梯向上启动时,电子秤的示数显示为65kg;电梯匀速上升时,示数恢复为58kg;当电梯即将到达设定楼层时,示数又变为50kg。将上述运动模式和数据列成表格,紧紧围绕问题情景,探究其内在联系,从中归纳出超重与失重的规律。这种科学探究过程为复习问题的提出营造氛围,从中找回对已学知识的新鲜感,让学生再次在探究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动→向上加速→视重大于实重→超重”,“运动→向上减速→视重小于实重→失重”,从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常态化的前提是情境创设生活化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作为物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所以情境生活化,是科学探究教学常态化的前提。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能使后续的科学探究更接地气,才有利于学生逐步将科学探究成为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既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例如,对《力的分解》这节课,可以作以下两种情境设计。

【情境一】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重物,提出问题: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如何来验证这种效果?“斜面上的重物”是一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几种材料,很快设计出探究方案。即先在斜面的下端固定一挡板,然后将两块比较疏松的厚海绵分别放在斜面和挡板前方,再将重物放置在斜面上,观察两块海绵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该探究完美地说明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分别有垂直于斜面向下和平行于斜面向下作用的两种效果,为“力可以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情境二】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三角支架,如图3所示,这也是来自于生活,比如阳台上的晾衣架就是这种结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比如:当支架的C端悬挂一重物后,AC,BC杆上分别受到什么方向的力?这种力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来证明这种力的效果?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以及问题的创设无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怎样将“力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进行科学探究,揭示其中的本质规律。但创设的情境有真假之别,许多教师喜欢播放视频作为情境引入,虽省时省力,但难免缺乏亲身体验,甚至有虚假之嫌。如果条件许可,应多创设一些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或小游戏,这才是引导学生进行真探究最可行的方法。

三、探究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科学化

探究始于“问题”,科学探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科学问题,另一类是生活问题。生活问题往往来自于生活观察或常识,表现为对观察结果的描述前加上一个为什么。由于生活问题仅表达了对现象的好奇、疑惑,缺乏确定性和深刻性,它对科学探究没有实质性意义,也难以成为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要使问题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就需要将问题指向已有的知识,将两者联系起来,使问题从现象的描述触及现象的本质;将完全无知的问题转化为具有某种抽象性、渗透一定知识理论的、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科学问题[1]。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要将两个生活问题指向“力的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替代”等相关的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诸如“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实际受到的力与分解得到的力是什么关系,它们遵循什么规律”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不仅表述了对现象的疑惑,而且还渗透着理论,触及问题的本质,成为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这就为科学探究“力的分解”提供了导向。所以,“科学问题”不是以常识眼光提出的无知问题,而是能为科学探究的设计提供导向的有所知的问题,它产生于以“好奇”、“疑惑”为基础的思索和追问,其实质是“有所知而求知”[1]。因此,科学探究教学的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科学化,这才是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

四、思维是“神”体现在方案设计多元化

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是设计实验,其设计之“神”是思维。其实设计方案的过程就是彰显学生思维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同、对实验要求的精度不同等原因,会呈现出设计方案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局面。有的探究是定性的,如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探究,只要确保在相同压力的条件下,能区分出不同接触面的摩擦力是否相等就行。有的则是定量的,如对“测出不同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探究,就得分别精确测出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并由此计算出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

例如,在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高中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只能是定性的、粗略的,不能准确得出F=BIL这个定量表达式。笔者设计了图4所示的实验,就可以定量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几个因素。这个实验围绕“如何精确测量安培力的大小?怎样改变电流的大小?如何改变导体棒在磁场中的长度?怎样改变磁场的强弱?如何描述安培力、电流、磁场这三者方向之间的关系?”等五个问题进行设计。本实验具体的设计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结果详细呈现在本人撰写的《定量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一文中[5]。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涉及到体验法、等效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分析法、表格法、图像法等。

五、探究是“魂”彰显于过程呈现多样化

探究过程的多样化是科学探究的“魂”。有的需要完整的过程,要追问做什么(提出问题)、怎样做(设计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便于收集数据)、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了分析论证)、结果怎么样(得出结论)、是否可靠(交流评价)等。从评价而言,有自评、他评和师评三种途径。从论证的方法而言,有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模型建立、反证、图像、表格等,无不体现探究过程多样化的特征。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功不可没的。

例如,在探究“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时,可以做如图5所示的实验。由实验探究可知,当用烧热的细针刺破细线一侧的液膜后,细线在另一侧液膜的作用下,被拉向液膜,并使液膜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在本实验中表现为细线被拉成圆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并垂直于分界线指向液面内部。最后进行理论升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较大,宏观表现为引力所致。这就是利用“实验论证”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

再比如,探究“点电荷”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进行类比,其思维流程如图6所示。因为“质点”是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时,一般要将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而探究“点电荷”的意义在于研究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及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时同样不能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它与质点极其相似,可以类比。这就是利用“模型建立”进行类比探究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思维是科学探究之“神”,新常态是科学探究教学之“魂”。科学探究教学新常态对策既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找到了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应向东.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谷莹莹.科学探究更需常态化[J].教学月刊,2010(9).

[4] 李高峰,刘恩山.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J].教育科学,2009(10).

[5] 方红霞.定量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J].教学月刊,2014(2).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7

关键词:高考理科数学,统计与概率试题,教学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这方面的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高中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可见高中数学对此知识的重视程度,下面我们就基于分析全国各省高考数学中统计与概率试题的基础上,来对此部分的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的分析

1.试卷情况

对近三年全国各省的理科数学试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统计部分的知识主要是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大多考察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以及求期望值、平均数、方差等内容,除此之外还涉及了分层抽样、系统抽样、随机抽样的概率分布直方图,对于选修内容之中的正态分布知识,虽然也有考察但是考察的较少。概率部分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各种事件概率的运算,题型有选择题和大题两类,但是大题属于和其他知识的结合,不会单独出概率的大题。

2.命题的特点

由于概率和统计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现实联系比较亲密,所以高考对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变得越来越灵活,几乎没有太直白的命题倾向,不过也是难易有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在高考中的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命题的重点是对随机事件中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以及独立重复事件的概念理解和对公式的运用,其中离散型随机事件的期望问题和分布列问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次这几年命题的热点是将概率题和统计题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题来进行考察,这种题型一般是通过图表等形式来考察概率知识;除此之外,命题的特点还有一项那就是将概率和其他知识混合起来考,因为概率的应用太广泛了,为了体现考题的灵活性,这几年的命题特点是将概率问题融入其他知识的考察之中,比如将概率和数列、不等式、函数、甚至集合的知识结合起来考察,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出现。

3.考察的能力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考察主要是来考察学生对于概率问题以及统计问题的思考能力与运算能力。具体来说是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公式和计算方式来进行解题,由于设计到实际生活的应用,所以题目的设置有很多无用的信息,干扰条件有很多,所以着重考察的是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对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高考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考察,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察,课程的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和高考的命题原则一致的,所以,对高考数学中统计与概率题型的考察对老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1.注重基础的教学

注重基础的教学也就是指要重视知识的概念讲解,首先概念是对一个内容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对于概念的学习才能为以后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要想学习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就必须进行古典事件、互斥事件等事件的概念学习,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并且每年的高考题目中都有对概念的考察,所以要重视对概念的教学。具体的做法有在对具体的知识进行教学之前,要先对概念进行仔细的讲解,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背诵。

2.注意和其他知识进行结合

近几年高考对统计和概率知识不再是进行单一的考察,而是两者结合或者和其他的知识进行结合。比如2012年新课标卷上的一道真题就是将概率的知识和分段函数进行结合,再融入实际问题计算概率来进行考察,并且这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教学中,要注意将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和其他的知识进行结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开新课的时候,要提前思考是否所要学习的知识能和统计概率知识进行结合,如果能结合的话,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将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直接接触的就是融合的信息,以便在考场上看到问题不会产生慌张的情绪。

3.及时的复习

统计与概率知识是非常琐碎的,没有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所处的地位是一致的,并且还具有能和其他知识相结合的特性,学生要想牢牢得掌握住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要有计划有安排得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参照月考的形式设置周考,对统计与概率知识中复杂的概念和公式进行定期的复习来加深印象,只有对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和其他的知识进行结合。

三、结束语

统计与概率知识属于高考考试的重点,还不算高考的难点,但是由于其能和其他知识进行结合的特性,加大了考察的难度。所以,要想使学生在高考中有关这部分知识的题目不丢分,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老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夏莲.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柳慧君.课程标准下的高考数学试卷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赵兴杰,蒋路琴.从近三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谈高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06-109

[4]刘仁安.高考数学新课程前后立体几何版块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理科班,政治课堂教学,成功感

思想政治课,是理科班学生的会考科目,却伴随理科班学生2年的时间。对许多理科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1周2节的政治课往往等同于2节自修课、习题课或者休息课。“理科班的政治课”成为许多政治教师的梦魇,不做好心理建设不敢踏入课堂。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高考指挥棒。非高考科目让位于高考科目。

2.与数理化相比较,政治学科少了运算和实验的乐趣,是纯理论的推导、记忆和说教,若教学方法不当,易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

3.“富润屋,德润身。”(《礼记》)政治教育改造人的思想,教育效果隐性,可能要多年后才会展现,也可能展现了却未被承认是政治教育的作用,“政治无用论”盛行。

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展现魅力,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撇开学习的功利心态,真正投入政治课堂之中?激发学生成就动机,让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乐于参与政治课堂学习?

一、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就像母爱民主一样是无可挑剔的顺理成章的,合作学习的装饰内容在30年前就被教育届一扫而光了。真正的合作中,人们会共同努力来互相帮助学习,并创造出一种比他们个人精力总合还要大的精神力量———竞争。”———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和斯蒂芬·普瑞斯基尔合著:《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成功的体验是潜能开发的催化剂。”教师以组织学生小组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学生的活动主体功能,诱导学生以群体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的创造性学习,并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在时政讨论中获得成功感

理科班学生(尤其是男生)普遍对当前社会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大事、要事感兴趣,教师在政治课中可结合这些大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查找有关的时政要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述评。这一过程操作很容易给予学生成功感。

如以韩国政府就牛肉进口、民众游行一事负责导入对国家制度的学习和相关经济哲学知识的复习,回忆时政并讨论“为什么民众要抗议游行?”“这是民众的什么权利?”“为什么政府要负责?”“为什么政府向总统辞职?”……一系列时政问题的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平常爱看新闻的学生从自己脱口而出的相关时政中获得成功感,思辨能力强的学生从自己完整的分析中获得成功感,观察能力强的学生从自己敏锐的发现中获得成功感。

事实表明,当学生自由独立地从事他们喜欢的活动时,就是他们的头脑最活跃的时候,发挥最充分的时候,也是他们心情最愉悦、个性展现最自然的时候,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时候。

三、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功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就通过“助产术”来使谈话的双方对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从而使各自的认识更深刻,学问更有长进。所谓的“助产术”其实就是不断地提问和设疑。

在教学中,问题探究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成功感、较强的成功感,又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和证实最初的自我成功感。

例如,在讲《商品的价值量》时,笔者设置了一个情境和一些问题:现有A、B、C、D、E、F、G七个棉纺织厂,A、B、C三个厂为手工操作,A厂每4小时生产10米布,B厂每4小时生产15米布,C厂每4小时生产20米布;D、E、F、G四厂为机器生产,每4小时四个厂分别生产出200米、250米、300米、350米布,请结合书本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会变?如果变,与什么有关?

(3)为什么市场上总会有的厂家赢利,而有的亏本?

学生结合书本知识思考回答了上述问题后,知道了A、B、C、D、E厂都有可能会亏损,被淘汰;F、G厂会盈利,知道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方式,知道了“现有正常生产条件”是什么,知道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明白,市场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厂家。最后请几位同学分别谈谈若是亏损企业,如何才能扭亏增盈,若是盈利厂家,今后应如何打算?通过这一讨论,学生明白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对生产厂家的影响等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应注意的是,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必须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当然,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

四、在角色扮演中获得成功感

中学生大多缺少实践体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学生非常关心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既可以增进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学会一定的解决方法,又可以通过完美的扮演获得成功感。

例如,在讲授《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请3位学生扮演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买的苹果中夹杂了烂苹果;买的参考书质量有问题;名牌服装非名牌。给他们的材料仅仅为这3句话,余下的全部由学生自己讨论编排,结果3位学生设计了完美的短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生甲(拿着一个苹果上台):唉,现在的小贩真缺德,1斤苹果居然就有3个是烂的。不行,我一定要找他理论!

生乙:1+1=2, 2+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座的同学齐喊“4”)咦,我这本书上怎么等于3?现在的书,质量真是……算了,将就着用吧。

生丙(抱着一件衣服上台):新买的衣服,怎么才洗了一次就缩水这么多?这可是888元一件的耐克呀!难道这是假的?哼,我一定要去法院告这些奸商。

这3个小品,表现出了不同的人对侵权事件的不同反应,有维权的,也有放弃维权的;有通过与经营者交涉协商解决的,有通过法院诉讼解决的。这恰恰与教材内容一致,使教师教学线索清楚,也使其他同学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生活和理论知识,表演的同学更是感受到了成功,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

五、在积极评价中获得成功感

正确评价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不一般的特点;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孩子,就会在孩子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所以,教师应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会有所不同,教师对学生应一分为二地看,如果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积极的、主动的、努力的,就应该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认可方式,让他感受到“有努力就会有成功”。在笔者的课堂上,即使学生政治成绩很差,同样可以因为一个问题的解答而获得掌声和成功感。

成功感教育遍布整个高中教学,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它的度,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意识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成败归因于理科学生的不重视政治学习、厌学和过于活泼好动,不能把学生仅看作接受知识的主体,埋怨学生不接受灌输,而应把学生看作生命的主体,把理科学生的活泼好动和活跃的思维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设计符合理科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兴趣。

孩子心中的成功感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体验,教师无法代替他们的体验,但是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事。

同时,政治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交流,借助实例扭转理科班教师对政治学科的歧视观念,改变对提高考试成绩有用或者对求知升学有用的标准来给学生确定学习项目的功利性做法。

总之,对理科学生的政治课学习,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而不是出于功利目的去学或不去学。相信有一天会听到学生说:“政治课虽然不高考,可听听还是挺有劲的,也挺有趣!”到那时,教师也可以收获成功了。

参考文献

[1]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荣译.教学的改革——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宇航出版社, 2002.3.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12.

[3]邓甲频.成功教育的政治课堂教学探索.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2005.6.24.

浅谈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的目标 篇9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方面:一是创新精神, 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劳动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新思维, 即创新过程中的思维, 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 一切创新能力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 高超的技术, 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运用到教学中去。美国心理学家马兹罗认为, 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新能力, 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前者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新能力, 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人类, 至少对整个社会来讲是新的, 前所未有的;后者是指对人类社会或其他人将未必是新的, 但对自己来讲却是初次进行的, 是新的, 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对别人来讲可能不是新的, 但们自己来讲却是新的, 初次接触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搞发明创造, 而是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新学习。因此, 中学生的创能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 而是应包括以下更多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在学习兴趣上, 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 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感兴趣的问题。在学习动机上, 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渴望, 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 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在学习行为上, 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知识, 喜欢出“新点子”, 善于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见解, 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科学探究中, 小组合作探究常作为科学探究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 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

合作,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 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学会共同生活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展开互助性的学习, 每一个成员在组内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 最后共享学习成果。它有以下几点意义:

1、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陪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 其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 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它有助于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王大珩院士提出“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和理解的知识体系”。

事物客观存在、客观事物种类繁多, 浩如烟海, 变化无穷, 各种客观存在、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 变化万千。加之科学本身具有的多元性、相对性、局限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必须具有包容精神, 乐见不同的观点、观念、理论。

事物可以具有不同的观点、观念以及理论。但是在这些不同的观点、观念与理论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取舍。

科学探究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 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养成尊重前人劳动成果、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的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当把它很好的继承下来, 并向STS教育的方向发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具备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也已经成为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之一。要在物理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将STS教育理念渗透在屋里的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联系生活、技术、社会, 保证所学的知识与它的来源、基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不致脱节, 使同学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和生活中去, 才能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有自然界的物理现象, 有生活技术中的物理问题, 有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因此,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 把教学与生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同时, 创造更多的实践形式, 由半独立到独立、由简单到复杂, 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用于实际, 并注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会了物理, 能解释和说明许多自然现象, 能解决社会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物理既有趣, 又到处有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10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探究的机会,以课堂为载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要进行问题情景创设,教师必须掌握好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

一、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

1.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 运用差异性实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

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出人意料、与学生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所展示的现象,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在差异性实验中,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语言组织,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用差异性物理实验创设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时,教师要善于“闭嘴”,把提出挑战性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建构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3. 运用多媒体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在课堂内要尽可能多地通过直观的实验来展现事实情景,但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完成一些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从而为在这些领域中创设探究式问题开辟道路。

4.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的联系也往往是物理教学时创设情景的素材。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物理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5. 通过科学模拟探究,创设探究式问题情景。

学生学习物理与科学探究虽有区别,但是教师用科学模拟研究的方法来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可以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学习,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逐步了解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

二、创设科学探究问题情景的原则

1. 创设情景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在物理教学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涵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把这些知识作为情景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 情景的创设要有方向性。

教师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难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任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 创设的情景难易要适度。

难易适度的问题情景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情景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机会。

4. 情景创设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

足够的等时间能使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提高,猜测性提问和回答增多,推理活动增加,问题多样化,问题和回答的灵活性增大,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期望率提高。

高中理科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高中理科综合;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策略

化学作为理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科综合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高中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和生活也是非常贴近的。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简要分析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目

我国高考改革是在1999年的时候在广东省开始的,直至2005年的时候我国各省市的高考科目已经开始采用了新课程标准,高考改革更加侧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到了2010年的时候,已经将原有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科”,更改成为“3+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从此高考实施了一套全新的方案。理科综合就包含了化学、物理、生物三个科目,其总分规定为300分。

在理科综合考试过程当中,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采用的新的理科综合考试。这一新改革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学生对基本技能的使用,加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它的分数是根据各个省市的不同而进行了稍微调整,但是总体来说它和物理、生物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在新实行的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覆盖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考试书本中所涵盖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注重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

在分布题目这一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个学科交叉进行的分布手段,但是在非选择题及选择题之间还会遵循一定的出题顺序,其题目难度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转换学科的思维,不仅要扎实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理综的总体出题特点和难度。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科思维转换的能力以及注意时间分配,从而加强训练,稳步地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

二、在理科综合考试下改善化学教学

本文就理科综合考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学要根据考试改革的趋势,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对应的修改工作。笔者针对最近几年以来高中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的考试情况,对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传统的化学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于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高一的化学课程当中。根据新的理综考试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化学是非常有用的,不仅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分数,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所以说,教师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应该突出一定的重点。如高一化学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必修阶段,一个就是选修阶段。一般高中学校对化学课时的安排都是一周两节课,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能够改变高一化学教学课时紧张、内容过多的情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高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进而突出重点,对于必修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地扩展,但在进行扩展的过程中不要太过深奥,一定要讲透,让学生彻底明白。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讲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教师只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点的化学知识就行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化学整体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化学知识集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应该掌握整个教学内容,将必修模块中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系统的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当中突出重点知识。学生在高二的时候就会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现在很多高校为了能够尽早让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从高一开始就进行了分班工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总结出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化学物质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元素周期规律和物质结构、化学应用等。这样进行分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化学知识的大体框架,能够很好地将分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主题,组成成一个整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分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将化学课堂带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化学是从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是生活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学科。高中化学教学是强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积累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理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明确化学和生活的关系。

最后,教师要着重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高考理综考试中越来越重视的就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培养,面对这一变化趋势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本着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的原则,更好地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所指出的化学能力主要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总结和实验的能力、化学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展开一系列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谈论,还可以组织一些实验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惰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化学课堂中僵硬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化学教师与时俱进,努力探究和积累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高考成绩,让学生能够在高考理科综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曹振宇.关于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

2.周敏娅.化学高考实验题解题指导[J].数理化学习,2012(12).

3.锁应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讨[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08).

高中理科生的英语学习困惑和对策 篇12

一、创设情境, 营造英语氛围

谁都知道“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而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 学生学习起来就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所以, 作为教师要想法设法创设各种情境,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英语学习的氛围。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和环境可以改变高中理科生沉闷的精神面貌以及自我形象, 从而促进高中理科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然后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而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由于高中理科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 而且多是注重数理化的计算功能, 性格多少有些沉闷和迂腐,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 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以此来吸引高中理科生很快进入一种奋发进取的学习状态。

创设情境主要指教师设计一些具备真实性场合的情形和景象, 从而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 是对语言的一种活化。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智力得到开发, 从而产生一种愿意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同时也使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1.在课堂和课外, 根据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场景, 用一些日常用语和学生交流, 让学生在英语的语境之中听懂英语, 会说英语。2.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故事的情节时,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3.在上课的前几分钟, 设置一些和以前所学知识或者本课相关内容以及日常用语等的问题, 教师用英语提问, 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掌握和积累一些词语和语句, 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创设合适的情境, 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性, 保证了英语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 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以求找到更多、更好的合适的情境。

二、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学生才会积极、努力地去获得必要的知识。学生没有兴趣, 就没有获得知识的欲望。而理科生一般都信奉“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 认为花大力学习英语还不如努力作对一道数学题, 忽视了英语的重要性, 所以, 理科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无从谈起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使理科学生的各科能力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激发理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为英语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以教师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因为对某位教师产生好感, 从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所以,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和他们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地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大胆提问, 从而迅速、灵活地掌握知识, 而教师的严厉呵斥可以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阻碍他们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所以, 作为教师, 一定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并且经常听取学生对本学科的建议, 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承担起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重任。

(二) 以教师的精彩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多采用一些精彩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 在一节新课开始的时候,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风趣幽默的故事或者笑话来进行导入, 使学生在愉悦而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以便课下为巩固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恰当的语言对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尤是如此。

(三) 以实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物具有形象、直观、简单、易懂的特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把实物带入课堂, 以此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物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扩展为实事, 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风趣的语言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事进行描述, 以此引发学生对此进行理解和复述的欲望, 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提问一般包括优化课堂提问和把握课堂节奏两个方面。

教师课堂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只有这样的问题才可以节省课堂的学习时间, 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无效的问题, 除了耽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之外, 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 所以, 作为教师, 一定要潜心研究, 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 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 有的教师给学生提问, 学生还没有思考, 教师就要学生回答, 这种问答方式是无效的, 结果只是浪费大家的课堂时间而已。还有的教师,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但是提出的标准和时间要求不明确, 对学生的课堂秩序也不维持, 时间的利用率低下。另外, 还有一些教师在提问时不够具体, 致使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意思, 这样教师指导者的角色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上一篇:女子曲棍球队下一篇:仿冒行为